教师之友网
标题:
负面价值大于正面价值的课文怎么办——《检阅》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19 22:57
标题:
负面价值大于正面价值的课文怎么办——《检阅》解读
负面价值大于正面价值的课文怎么办——《检阅》解读
文/陈金铭
这篇课文我是主张下次改版的时候删掉的,因为它的负面价值要远远大于它能传达的正面价值。原因有以下几个:
1.课文跟现在的实际情况对不上号,没了事实基础。课文写的是上世纪40年代的波兰,那时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刚脱离德国法西斯的控制,人民思想划一、单纯,庆祝国庆,隆重严肃,出现《检阅》里描写的情况很正常,现在的波兰早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也没孩子参加国庆检阅这回子事了。况且,现在波兰的国庆节已改到了五月,课文中则还是七月。试想,波兰的孩子读了这篇写波兰人的课文,一定会认为这是造假。这不很尴尬吗?
2.课文中的词句及行文方式,会让孩子本能的排斥。课文中多是“开会”“商定”“洪亮”“隆重”“盛大”“彩旗飘扬”这样的大词、庄词,里面孩子们说的话、办的事,以及内心的思想,都不是今天孩子能理解的,完全是被政治化的成人形象,甚至比最近被批评的五道杠少年还五道杠。学生看到这样的形象,会抗拒、会怀疑(要是现在不怀疑,大了明白过来往往变得很激愤,那更糟糕)。
3.课文安排的事例想传达平等、尊重的思想,用今天的价值观来看,也弄拧了。一帮孩子开会,讨论检阅仪式上残疾的博莱克该怎么办。在博莱克缺席的情况下,决定了他被安排在第一排的“命运”。不符合程序正义,这种决定是恩赐性质的,这恰恰不是平等和尊重,而是一种看起来和蔼的威权,但威权再和蔼,毕竟也还是威权。本想传达尊重、平等的意识,结果起了反作用,得不偿失。
我们教材中有些课文是永远经典的,比如我们古代的经典诗词,可以穿越时间而不泯光辉。有的课文是带有鲜明时代价值观的,在当时当地对的,过去50年、100年后才看,我们认识上进步了,这种价值观就有局限了。《检阅》就属于后者。既然已经认识到这种局限了,就应该随着时代的前进,更换跟当今时代价值观相符的课文。
但在没删除之前,老师们毕竟还是要教这篇课文的。
我知道,很多老师是拼了命的宣扬教参中规定的所谓爱国、平等、尊重等思想的,不外乎让学生把嗓子扯起来,嗷嗷的、反复的读一些蕴含了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如“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 “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等。
有一小部分老师看出了思想意识上的问题,采取了消解的办法,问学生:假如你是博莱克,你参加不参加?讨论后,教师告诉学生我是博莱克的话,我不参加,因为我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问的问题不太好。假如你是博莱克,意味着要站在文中博莱克的角度去思考。要知道,在上世纪40年代的波兰,一个孩子,是没有个体决定自己命运意识的,他愿意自己的命运熔铸在集体里面,所以,真要自己假如是博莱克,符合实情的回答是,我会参加。
但不管怎样,这两种路子,教的都不是真正的语文,最多算是一种意识、价值、观念,跟语文有关系,但肯定不是最密切的那种关系。
最密切的是什么?是这样一篇课文对语文学习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我看,至少在这些方面中的某个点可以进行训练:
1.学习一篇小通讯、小报道的布局。刨除思想上的偏差之外(其实,在作者写的时代,这种思想没人觉得偏差,所以不要激烈的批评作者),这篇小文章是不错的一个小通讯、小报道。其特点是用第三人称,把一件细小的事情(一个残疾儿童队员参加不参加国庆检阅的事)放置在国庆大阅兵背景下,以别出心裁的安排获得了检阅的成功。可以借鉴的是:小事情需要一个大背景,面临的难题有一个峰回路转的化解。
2.懂得写亢奋型文章常用的手法。凡是想让读者感到此文隆重、严肃、热烈的,配套用的词汇必须是大词、庄词、严肃的词,标点则尽量多用打了鸡血似的叹号。如本文连标点符号仅仅614个字,叹号就用了8个。多用叹号,可以让读者在读的时候,不自觉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兴奋起来。当然,小孩子初练习,可以了解一下这种亢奋文风,最好不要习惯、喜欢,因为这实在算不上好文风。
3.写作文时,字数不多,又想追求比较好的表达效果(最起码是视觉效果好看),可以采取多分段的方法。本文614个字,竟然分了16个自然段。很多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分段的,可是作者却分了段,目的自然是让文章显得有分量,有可读性。这个办法不少同学也用过,就是所谓的“字数不够分段凑”。现在的社会是个快速阅读社会,人们基本没有耐心阅读严肃的、篇幅较长的文章,短平快的文章自然就受欢迎一些,因此,一两句话就分一段,能让读者勤转动眼珠,也算一个偷懒的办法。
4.描写正面(英雄)人物可以采用烘云托月和浓墨重彩相结合的方法。课文中声音分贝最高的显然是队长,这是作者有意识在群像中突出的个像(这种人一般是小领导,体现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班长马宝玉)。前面大家的沉默是因为儿童队员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难题(博莱克怎么办),这时需要英雄人物出场了——是队长用“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这个时候队长的出现,是在其他队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的一锤定音。前面其他队员的言行起的作用就是烘云托月。浓墨重彩则体现在作者详细描摹了队长的语言。
需要提醒的是,这篇课文因为价值观的问题,尽量不要安排学生反反复复感情朗读,默读一下,问问学生喜欢不喜欢这种课文,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教师点拨一下课文不好在什么地方(这种课文是要教师点拨的,否则得算教学失察),完成一两个语文训练就可以了。
附:人教版课文
检阅
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
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到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一个队员大声说。
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