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未被揭示的秘密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19 23:04
标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未被揭示的秘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未被揭示的秘密

文/陈金铭


    此文一般被解读为“精彩极了”(肯定、表扬)和“糟糕透了”(否定、批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但如果尊重文本、聆听文本,文本告诉我们的,可能比这个“标签”要丰厚得多。

    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对巴迪成长的影响

    几年后,当我想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

    这里的“几年后”,是“我七八岁”写了那首诗的“几年后”。“我”现在知道,那首诗以“质量”而言,父亲当时“糟糕透了”的评价是对的(“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而母亲“精彩极了”的评价是错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但紧接着,文本还告诉我们,从七八岁到十一岁左右的几年时间里,实际对“我”发生作用和影响的是母亲的“精彩极了”,因为“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评,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从这两段话,我们又知道,对巴迪后来成长发挥作用的既有“精彩极了”也有“糟糕透了”,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巴迪成长的轨迹是:先需要“精彩极了”,等到了一定阶段再需要“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有机结合——事实上,这也是每个儿童成长必须遵循的规律。

    还是回到文本中,从巴迪的成长轨迹中,我们知道:

    巴迪的妈妈着眼于呵护孩子做出尝试、付出努力的精神,父亲侧重于孩子最终呈现的结果;一个是无论孩子做什么都“精彩极了”,是一种超出事实的“夸张评价”;一个是孩子做到的离应有的标准较远是“糟糕透了”,是一种尊重事实的“中允评价”。这在心理学上被表征为“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父性之爱”多从客观实际出发,偏向理性,以社会或通行的规则为“标尺”,孩子达不到“标尺”的高度,就会如实指出或批评。而“母性之爱”则相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偏向感性,“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童年巴迪需要的是妈妈的“精彩极了”——否则,童年的巴迪就失去了尝试的动力,没有了动力,以后根本就不会在写作上有所成就。

    少年及少年之后的巴迪需要的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合——否则,巴迪会迷失在妈妈“夸张评价”里而不能奋起。

    换句话说,在儿童的成长路上,“母性之爱”从孩子出生到青春前期始终应该相伴,“父性之爱”是在进入少年期(具备理性分析的能力)后才逐渐进入儿童生命的。“母性之爱”在孩子成长之初能让孩子“大胆去尝试”,“父性之爱”在孩子成长之中能让孩子知道“不足”从而“做得更好”。

    看来,作者是深谙心理学或者无意中用自己的实践再次验证了“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在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如果七八岁时“我”能接受“糟糕透了”(中允评价)反而是文本及事实的虚假。

    这样的解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如果是一个中等水平的班级,可以用这几个问题来尝试这一环节的教学:

    1.爸爸和妈妈谁的意见是对的?为什么?

    2.爸爸和妈妈谁的做法是对的?为什么?

    3.这时候,巴迪在“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二者之间,选择了什么?

    4.巴迪过了多长时间,才接受了父亲的批评,说明了什么?

    二、文本(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课文的这段话,表述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是父亲和母亲的声音一直交织在巴迪耳际吗?显然不是,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可能更多听到的是父母的评价,但少年、青年、中年时期,更多听到的肯定是来自父母之外他人的评价。即使巴迪一直听到的是父母的评价,巴迪已经知道父母不论怎样的评价前提都是爱自己的,又何必“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呢?

    ——只有一种可能,这里的“两种声音”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的声音(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且慢,社会上“精彩极了”的声音固然有真的表扬、肯定、鼓励,但也有“捧杀”(拍马屁、阿谀奉承),和母亲的“精彩极了”(因爱而夸张的评价)绝不是一回事。社会上“糟糕透了”的声音固然也有真批评、严要求,但也有“棒杀”(恶意中伤、肆意毁谤),和父亲的“糟糕透了”(因爱而尊重事实的中允评价)也绝不是一回事。

    如果是这样,上面的“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就明显不对了——“捧杀”和“棒杀”可绝对不是爱呐。

    经查证,原来,问题不在作者身上,而在编者那里,请看原著《我的绝妙坏诗》结尾:

    岁月流逝,很多年又过去了。我成了个“著名”作家,书店里在出售我的小说,舞台上在上演我的戏剧。今天,当我被无数“歌颂”和“批评”包围着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第一首诗”和它引起的小插曲。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又有爱说“真糟”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真美”!“真糟!”……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很显然,作者要告诉大家的是:父母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精彩极了”,包括“捧杀”)和“否定”(“糟糕透了”,包括“棒杀”),这才是父母对我真正的爱。

    至此,我们就比较清楚了:编者为了凸显本单元“体验父母的爱”这个主题的需要,进行了违背作者及文本原意的改编。改编是选编教材的需要,这本是正常的,但有一个原则,改编后的文本必须能够“自足”(结构内的自我解释),或者通俗讲,能自圆其说。

而这篇课文的改编不能自圆其说,这就出现了问题。

怎么办?

比较正确的做法是还文本本来的面目。

在教学中,可以问:是不是所有的表扬(“精彩极了”)都源于爱?是不是所有的批评(“糟糕透了”)都源于爱?

辨析后出示原文结尾,学生自然会明白:你要接受表扬,但是不要被它迷倒;你要接受批评,但是不要被它打倒——这才是作者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