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开明版教材,遇上了不开明?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20 04:26
标题:
开明版教材,遇上了不开明?
开明版教材,遇上了不开明?
张丽
昨天约略提到了最近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的1932年初版的,包括《开明国语课本》在内的老教材系列广受读者好评。今天就发现该社社长赵炬因为这套书的热销而致函《中国青年报》表示对此“忐忑不安”,并声明“出版社从来没有对老课本的出版做过言过其实的宣传,更没有进行炒作”,“我们坚持力挺现今语文课本的立场”,“在面对不断的市场需求中,将会严格控制印数。”(中国青年报12月8日)
如果是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出版社找到了好的选题,出了广受市场欢迎的一套书,社长高兴还来不及,印数也应该多多益善——摇钱树此时不摇更待何时,什么“严格控制”的说法,真是脑子锈到了。但,社长就是很忐忑,好像犯了什么重大路线错误,以至于要专门投书报社。对印数的所谓严格控制,读者也都心知肚明,基本上就别指望再版了。事实上,多日前搜索当当、卓越时,已经发现这套书全部都是缺货状态。而一些免费或者扣除积分的网络下载论坛上,发帖寻找这套教材的人不在少数,有些资源只有上册或者下册且清晰度很差,但下载者依旧甚众。甚至一些淘宝店家也适时推出了收费下载的商品。过去有句话,人民会用脚投票。现在完全可以套用成,读者会用鼠标投票。
令我们好奇的是,赵社长为什么会忐忑,为什么忐忑到了要写信,要自动放弃赚钱的书呢?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老教材绝不“三俗”;其次可以确定的是,老教材的作者都是大家,内容也不像当前的语文书那样充满了“虚构”、“删改”之类的争议;第三,老教材并没打算取代现在通行的语文课本,家长买回去也是作为课外读物给孩子看,甚至还有不少成年人读者。“忐忑”不是无来由的,从常识来说,这种心里七上八下的状态多半是遇到了莫大的压力,且前途未卜。那么这么一本教国文,连带着教导基本礼仪、常识,传递着平和宁静与和谐审美的与世无争书,让哪位筋疼了?再也不看老教材,也不能意味着对当前教材的批评就会从此消弭。事实上,如果组织语文教材编写的“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能够虚心学习丰子恺、叶圣陶这些大家手笔,借此发力让新教材面貌一新,不是显得光明磊落得多吗?J173
http://bjwb.bjd.com.cn/html/2010-12/10/content_346208.htm
=====================
面对“老课本”突然热销不得不说
赵炬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8
12月1日,本刊刊发报道《民国语文课本重现光芒》,记录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民国老教材广受好评一事。日前,该社社长赵炬给本刊写信,坦陈他对此事及语文教育的看法。现将此信全文转发,供读者评阅。
没想到五年前出版的“老课本”突然受到热议和热销,而我却忐忑不安。其实,不同时期学生课本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时间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也摆脱不了认识的局限。就此而言,其产生都有相对的合理性。用后来的认识去批评先前的产物,总是会有些许道理。
我们出版民国的“老课本”,纯粹是出于出版社产品结构定位的经营性思考。借鉴历史,看看过去,获得某些启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教育从来都是国家意志的工具。新中国的教育,始终把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人作为方针。近年又有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指导。这就是新中国曾有的语文课本产生的合理依据。正如我们的国家在探索发展中走过的道路一样,我们的语文课本也在汲取各种意见中不断修正、完善、与时俱进。
我们出版社从来没有对老课本的出版做过言过其实的宣传,更没有进行炒作。一些记者采访,我说的大体都是以上的话,极为谨慎地规避对现行课本的评说。面对突然飞来的雪片般的订单,我却踌躇了。出版社专门研究此事,面对商机和诱惑,我们坚持力挺现今语文课本的立场。厚今薄古,才是我们现今存在的理由。当然,以史为鉴,启发或完善些什么,或许是那些老课本的一点儿作用。仅此而已。我们在面对不断的市场需求中,将会严格控制印数,算是我们的一种态度吧。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2/08/content_3459121.htm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