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热“批判”下的冷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0-21 03:45
标题:
热“批判”下的冷思考
热“批判”下的冷思考
——我读《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金毅
且读且思
从去年下半年起,一本名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新书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存在的诸如内容失实、篡改经典等问题。他们痛批现有小学语文教材“有毒”,甚至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该书及书中的观点迅速在网上走红,引起广泛热议,更甚至引发了一阵不小的“民国老教材热”。
既然是热的东西,总也不免跟风一读。读书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对这一群草根的教育专家肃然起敬:这本并不算太厚的书确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满腔的热情以及对孩子悲天悯人般的慈悲所凝聚而成的。无庸置疑,的确是本好书,值得一看。但尽管是好书,个人以为也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从封面说起
该书的封面设计颇有意思:白底的封皮上印着一个硕大的鲜红的刻着“救”字的“印章”,右下角还有一个黄色的×,很是醒目。设计者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以这样的图片和颜色来凸显书的主题——救救孩子。可是在我看来这似乎有些过了,这个刺眼的“印章”配上上面的一句标语“一线教师在呐喊,您的孩子还在吃错药。”倒有些类似文革的大字报了。呼吁救救孩子很有必要,但是大可含蓄一点,温柔一些。书的精华在于内容而不再封面的醒目与否。玫瑰有它的馥郁芬芳,幽兰一样有它的清新淡雅。但恐怕后者的美更为耐人寻味吧。
从批判的方向和角度来说说
这本书的作者准确的说应该有一批吧。他们是一个团队的——一个致力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专题研究的小组。围绕这个专题,该书的作者们从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事实的缺失四个方面对人教课标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选文进行了有理有据,言辞犀利的批判。笔者发自内心地佩服这群老师为批判所付出的心血以及他们对于文本解读的敏锐视角。至于那老道、游刃有余的文笔就更无须多表了。作为读者的我也情不自禁地随着他们的笔一起对这些文本重新审视。可是随着审视的深入,又不自觉地感觉到《救》一书对教材的批判是否过于苛刻了。
首先来谈谈关于“经典的缺失”这个问题。这里的经典,作者强调的只是有关母亲和母爱的经典,其实若是去掉这个限制,现行教材中的经典数量肯定比书中的统计数据多得多。就缺失,书中也尖锐地指出了教材选用经典作品时的篡改现象。的确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改的幅度并不算小。正像书中举例的那样“原来琅琅上口的《游子吟》,被费尽心思地包装起来,仿佛农民家里新买了空调,室内机上颇费气力加做的木套,沾沾自喜以为是伟大的发明,其实臃肿而赘余”。我只想说,这只是教材。教材对象是极其广泛的,尤其是小学教材受众对象几乎涉及所有智力正常的孩子。教材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学习前进的一种重要媒介。所以它和一般的文学作品选有着很大区别。为了适应最广大范围孩子认知能力的需要,对经典进行必要的删改,甚至是大刀阔斧的篡改也是必须的。试想,若将《儒林外史》中《少年王冕》全文录入小语教材,又如何能让所有孩子都接受得了呢?相信在删改的过程中,编者们也会有相同的心痛的感觉。但是他们也是为孩子,他们也是在“壮士断腕”啊。虽然,改动之后往往会丢失很多精髓,可是我想我们依旧只能宽容对待这个现象吧,至少孩子们还是了解了经典,接触了经典,相信好学的他们会凭着这把梯子自己去触摸那真正的经典的。
书中也提到教材中不少选文快乐的缺失。作者希望教材中的选文能带给孩子快乐,让他们天真的心灵多一些快乐的记忆。这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美好的愿望。可这又是一个多么理想化的愿望。快乐,一个多么普通多么美好的字眼,可是有时候又是多么奢侈的愿望。残酷的现实不可能让每个人每一刻都快乐。这个道理每一个成人都明白。成人之所以明白,因为有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在我们成人的眼里,孩子似乎就是白纸,其实真的是这样吗?他们一样是社会的一份子,同样每天在经受着现实的考验。每一个孩子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也必将在哭声中慢慢长大。孩子的心灵的确不应该沾受太多的污浊,但是必要的适度的“悲苦”教育也是完全必要的。一个对于悲伤没有足够体验,对于现实没有足够认识的孩子将永远只是个孩子。即便把教材看作孩子的“母亲”也不能总把孩子泡在蜜罐里吧。所以我个人认为,教材并没有太多的快乐的缺失。所选的那些“不快乐”的文章很大程度上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比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中的那位母亲和那个孩子。读读这些,对于一个孩子认识他所在的这个世界不无坏处。
书中还提到了现行教材有不少内容事实的缺失。作者提到爱迪生用智慧救母的故事、陈毅探母等故事都不符合史实,属于存心捏造,欺骗孩子。是啊,善良纯真的孩子是不容欺骗的,在这里,我再次为《救》遗书中所包含的那一份对孩子深沉的爱和那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感动。可是,我们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不再次换个角度想想呢?《语文》不是《历史》,所选的名人轶事也绝非正史典范,不容出错。何为轶事?轶事就是那些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如此说来,有出错甚至虚构的存在也就没那么可怖了。作为一个孩子学习的文本,如果能让孩子有所得有所获就可以了,能带给她文学的熏陶,带给他思想的指引业已不错了。当然,既然牵涉到历史,能真即真吧!
至于作者特别提到的科普童话《云雀的心愿》。我更觉有吹毛求疵之嫌。作者认为“云雀的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有违科学精神——鸟类没有汗腺。可是作者自己不也承认这云雀只是环保主义者的象征吗——“之所以选择云雀,大概是因为鸟儿会飞,可以在短时间内考察沙漠、河流和森林吧”。再说童话本就有着强大的拟人的特性。既然拟人了,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允许她具有人的特性呢?你看,文中的云雀还说话呢。为什么我们可以允许她说话,却无法容忍她擦汗呢?至于科学精神,我想只要在环保这个主题上落实了,自然也就可以了。
《救》一书,立志站在母爱的高度重新审视现行小语教材,本意是好的,其团队的研究精神甚至是值得钦佩的。在文中,我自始至终重复着这个观点。但正像一位母亲所说:“母爱的本质是一元的,可在真实生活中呈现的面貌又是多样的。在《救救孩子》这本书中,将教材中那些“焦虑的、愁苦的、无力的甚至虚假的母亲”形象呈现出来并对此进行批判,那么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母亲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难道母亲的形象就永远只能是慈爱的、端庄的、优雅的、有力的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课文中只能读到这样慈爱的、端庄的、优雅的、有力的母亲形象,你叫他们如何面对真实生活中的母亲,你叫他们如何去正确地认识人生之复杂和人性之幽微呢?我忽然想到,我如果是课文中的那些母亲,如果我处在她们的那样的境地,我会对孩子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说出什么样的话呢,比如《母亲的纯净水》中的母亲,比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中的那位母亲,如果我就是课文中的母亲,我会怎么办?说不定我就会和课文中的母亲说出同样的话,做出同样的举动来,可是这难道就能质疑我对孩子的爱吗?”
我的内心强烈涌动着同样的感受,《救》一书的作者老师们是否也应该有同样的思考呢?
就说到这儿吧
说了那么多,但绝不代表我对《救》一书以及他的作者们的否定。仅仅只是一些个人的感受和不成熟的看法罢了。内心依然如故——无论研究的成果是否有宏大的价值,又是否有失偏颇,这都是一番心血的结晶。感谢这些为孩子的教育奔波忙碌,研究反思的老师们。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