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 |
2010年12月09日 来源: 新华网传媒频道 |
纷扰的虚拟世界,总有不灭的梦想书写美丽,总有平凡的坚守创造奇迹!“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2010年12月庄严拉开大幕。 本次评选活动经中央外宣办批准, 由新华社发起,新华网承办,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协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门户网站、知名地方网站、都市报和手机媒体共同推出。 一、 评选宗旨 评选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评选“起源于网,放大于网,互动于网,影响于网”的网络正面典型,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华社“中国网事”多媒体栏目自开栏以来,报道了吉林抗洪救人英雄卢续、乐于助人的网站站长张仁杰、身残志坚的网店店主郑心意、服务为民的城管大叔杨为勋、“资教中国”80后教师群体等近30组感动网民的平凡人物。在各大网站、论坛中,这样“身边的感动、网上的榜样”还有很多。通过网络、微博、手机和传统媒体联合评选方式,发现朴素之美,网聚草根之力。 二、评选标准 1、主题词: 网络无疆,人间有爱,大美无言,草根有力 2、主题词阐释: 浩瀚无涯、纷纷扰扰的虚拟世界,有重重浮云、累累物欲,但总有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感动,让我们铭记——人间有爱,草根有力。因为不灭的梦想而书写美丽,因为平凡的坚守而创造奇迹。 纯净、悲悯、坚韧、信义、自强、担当……千百年来扎根民间的仁义善念,始终生生不息,为2010年洒入阳光,播种感动。 3、评选范围: 参评人物应在网民中有较大影响力,主要事迹发生在本年度,或在本年度引起网络广泛关注。 三、 评选方式及步骤 评选活动共分六个环节:提名、审核、展示、投票、计票、颁奖。 1.提名: 12月初,由组委会向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门户网站、全国31家地方网站及部分重点都市报发出邀请函及推荐表,邀请其推荐候选人,每家网站推荐1-2名,截止期为12月10日。 2.审核: 推荐单位对本单位推荐候选人进行资格初审,最终确定50-60名候选人,进入展示和投票环节。 3.展示: 12月15日起,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推出评选活动专题,新华每日电讯推出专版,突出展示候选人事迹。各大网站、都市报、手机报转载、转播。展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对候选人资格提出疑义的,由组委会负责核实并向社会公示结果。 4.投票: 12月15日至31日为投票期。以网站和微博投票、专家和媒体评审团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感动2010”年度人物。 (1)网络投票:在投票期内,新华网开通网络投票,其他网站通过链接直接进入该投票系统;门户网站开通微博投票。有刷票作弊情况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该候选人资格并在各网站公示。 (2)手机WAP网站投票:投票期内,中国移动“手机早晚报”开通手机WAP网站投票。 (3)专家和媒体评审团投票:投票期内,由评审团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无记名投票。 5.计票: 投票结束当天,在公证处的现场公证下,对公众投票与评委投票按不同权重(分别为40%和60%)计票并相加得出各候选人的最终票数,选取得票最高的10位,授予“‘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称号。获奖结果经公证后封存,在颁奖典礼当天现场公布。 6.颁奖:2011年1月中旬举行颁奖活动,现场公布获奖结果,并进行文字、图片、电视、网络直播。 |
[中国网]草根英雄为何令我们倍感温暖 |
2011年01月14日 来源: 中国网 |
13日,经过百万网民投票和专家媒体评审,10名草根英雄从6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为“中国网事 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这些草根英雄都很普通,也没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正因其平实简单,其事迹才更感人肺腑,令我们倍感温暖。 这些草根英雄之所以令我们倍感温暖,是因其用行动告诉我们,到底怎样计算道德得失才能走出道德困惑。社会转型时期,利己与利他、功利与道义、物质与精神……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们道德良知。不少人嘴上也说应见义勇为,也厌恶自私自利,但遇到需要伸出援手时,又开始斤斤计较道德成本了:如果影响到自己利益怎么办,如果好心无好报怎么办……于是,善念被打消了。这些草根英雄则不然。铁飞燕飞身跳河勇救落水者,王文清18年献血超过8万毫升……算清“从我做起,社会道德大厦才能建成”这本大账,每个人都能以其义举善行感动他人。 这些草根英雄之所以令我们倍感温暖,是因其用行动告诉我们,助人和收入多少之间并不划等号。有种说法由来已久,即道德水平取决于经济水平。经济发展对提升道德水平当然很重要,问题是当我们把经济决定道德绝对化后,就会因相对贫困而“不管他人瓦上霜”,或因有些富人不仁而放弃了从我做起。看看阿里木用烤羊肉串得来的辛苦钱资助上百名贫困生学文化,看看铁飞燕用微薄收入收养弃婴,我们更坚信,意识形态具有主观能动性,无论经济状态如何,我们都能凭借道德良知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社会,又何尝不是因众多个体自强不息又守望相助才有了温暖与和谐。 这些草根英雄之所以令我们倍感温暖,是因其用行动告诉我们,小道过后是大道,人生贵在坚韧自强。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翻唱歌曲《春天里》,用质朴和真实感动了无数网友,也以不懈追求精神启示了无数草根。我们许多人或许还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中充满着坎坷和艰辛,但我们总能凭借自身努力改善境遇,追求美好人生。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起打拼,让生命放出光彩。(刘根生) |
[中国新闻出版网/报]新华网《中国网事》网住民心 |
2011年01月04日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
焦点、难点、新闻点,什么才是网上热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什么才是《中国网事》?在新的形势下,新闻报道如何适应媒体业态的变化,创新报道方式,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从这点来看,新华网《中国网事》栏目的对业界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调查质疑 凸显强大说服力 当下社会,对“秀”的运用可以说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各种秀场、秀技让人眼花缭乱。 毋庸讳言,我们的新闻报道有时并不被受众所认可。对此,著名新闻时事评论员曹景行认为,这常常是因为媒体在报道中想要灌输给受众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有意无意地犯了拔高、刻意塑造等毛病。造成的结果就是:“授方”的心理强加换来了“受方”强烈的心理防范,导致很多人对媒体推出的典型人物不屑一顾,甚至出现了“只要是先进典型就是假的”这样偏颇而过激的观点。这一特征比较多地体现在媒体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报道中。究其原因,应该是媒体报喜不报忧带来的一种后遗症,其大大影响了新闻的价值体现。 但在《网友“调查”劳模,巡线工变身“网络红人”》的报道中,记者看到了《中国网事》创新报道理念、突破报道窠臼的一次积极尝试。文章讲述了几位网友因对网上关于“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吕清森的事迹存有疑问,自发组织调查团进入长白山深处要亲身“验证”劳模的事情。这实际上是对媒体以往报道中单向传播、片面拔高等不足的一次挑战。而当原计划跟着吕清森走7天的调查团网友仅仅2天就败下阵来时,这个以质疑而始的调查凸显出比任何新闻报道都更强大的说服力。同时,也反映了网络时代网民对品质高尚、真实可信的英雄模范人物的追寻和呼唤。 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些网民认为,这一报道的最大特点无疑体现在网友的“现身说法”上。当媒体把求证的权利交给网友时,当几名网友从质疑劳模“被过度包装”到自己对劳模进行“网络包装”的过程在媒体被再现时,其实是对互联网时代媒体与受众互动的一次积极响应,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间寻找契合点的一次主动出击。其结果是,全国劳模在网友的调查中更加无懈可击,主流媒体因对先进典型实实在在的报道而增强了公信力。而媒体对“调查劳模”本身的新闻报道,成就了一次全媒体展示,可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多赢。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