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朱以撒:“魏晋风度”不是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07
标题: 朱以撒:“魏晋风度”不是传说
朱以撒:“魏晋风度”不是传说2010-03-19 来源: 新华网 
朱以撒(关柏成/图)
初见朱以撒,是在3月初的一个深夜,记者到时,众人寒暄热闹,独他清瘦闲坐,并无笑容,且不言语。聊过三五分钟,说起宋代书法家蔡京蔡卞兄弟,朱以撒突然看了记者一眼,说道:“咦,你也很看过几本书?”这才约了采访。
关于朱以撒,有个经典老段子。
说有人求字,一副对联,谈好润格一千。取字时,来人耍赖:“哎呀不巧,今天怎么只带了五百?”话里话外,不如朱老师你就打个对折算了。
那朱以撒道:“哦,上联是写好了。先拿去吧。”来人肉痛无奈,只得再摸一遍口袋,作惊喜状:“这个……有了有了!我忘了这里还有……”遂再掏五百。
朱以撒道:“……那么下联也拿走吧。”―――是真事儿吧?本报记者问。
朱以撒慢悠悠地坐实:“是真的。”他还有后续补充:“每次盖上姓名章,总有人小声念叨‘猪已杀’,‘猪已杀’……”这下子差点把我们笑翻在地。
也有更多“杀都不杀”的时候,比如有商人托朱以撒好友高价求字,朱以撒当面却不过朋友,唯唯应了,谁知一转头,那好友收到朱以撒一信,信中道:“……再三想过,那个人的不写,我自赠你一幅好了。”这样“不近人情”的段子数量众多,真假都有,但仔细想想,“人情”到底是什么?无非是讨便宜、得利益,卷进人情网时,人人身不由己,降格以求。
不卷进去会怎样?朱以撒道:“也有人常发短信,说今日饭局上某某与某某又数落你了,说你性情偏执,孤僻倔强,好没意思。”“我说,我自己快活得很,管别人说什么。”这些段子写下来,也就是当代的《世说新语》,朱以撒与时人的格格不入,也像这书里常提到的1800年前一个叫阮籍的人。鲁迅先生写过他不阿权贵的故事,说当权的司马懿仰慕阮籍清名,求与阮家结亲,结果阮籍一醉60天,“不与人语”―――偏不让对方有提亲的机会。这样世人觉得天大的好事,放在朱以撒身上,结果也一样会是“不语”。
采访朱以撒,是因为他在数日前被评为2009年“书坛十大风云人物”,他的书法批评就事论事,决不涉及人身攻击,但观点鲜明,犀利中肯,独具风骨。
与他的“不语”相映成趣的,是他在书法批评上的直言不讳。比如名作家贾平凹某年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书法家、画家,借着文名,四尺的书法要卖到两万。贾作家请一众名家评论自己的书法,有人公然宣称:“贾平凹的作品无论是从品位还是高度上,都和苏轼站在了一个对等的位置。”一向“很敢说”的著名评论家陈传席也写“贾平凹的书法浑厚逋峭,一派西北气象,比当代很多著名书法家好得多”。
贾平凹正是书画界怪现状的“代表作”之一:十个自称“书法家”的人当中,其实倒有八九个是业余水准的“书法活动家”,书画上不痛下苦功,偏只管拉帮结派,四处炒作,今天你为我抬轿子,明天我帮你放卫星,一块欺世盗名,哄抬价格,利益均沾。
一片阿谀声中,独朱以撒在《贾先生》中直言:“……一个人没有什么基本功却如此大胆,的确让人惊奇。像书法线条,那么抽象,在一根线里要写出神韵、气象,贾做不到,就靠蛮力了……贾(平凹)领悟不了细腻之妙,他挥毫时最致命的就是笔提不起来,无法做到提按交替,轻重相生,粗细相激。就像面条都是粗的,没有细的。这一点不能改善,他的用笔就永远套在这么一个死结上……”2007年,《书法报》约他写《当代中青年女书家十批评书》,他没多想就接了活儿,写到“之四”的解小青,有人跳起来在网络上愤而还击,朱以撒也出来解释:“咦,原文被删得不成样子了。”干脆晾出手稿,原来被删后见报的稿件已经相当温和客气,手稿对这位书法女博士的作品的批评更狠:“……一个人读完了博士课程,她的书法创作就并非达到了这个高度。
在这一点上,只要从书法作品出发,就可以拷问当今的书法博士。”结论评说解小青的书法水准“把笔挥毫还仅仅在练手阶段”。
采访中,本报记者问:“既然解的书法水准如此之差,你为什么还要评论她?”朱以撒答:“她的理论做得不错。如果真的一无是处,那我连评都不评了。”风波过后,朱以撒“不思悔改”,继续在《书法报》上开设“直击名作”的专栏,专门PK名家名作。说来奇怪,这么肯得罪人的“朱批”,至今居然还没有被口水淹没,反而成为“公信力”的标杆之一―――可见社会人心自有评判标准:普通人在为自己的无知买过单以后,谁还愿意接受忽悠和骗局?别以为功利万能,求真信实才是社会大势所趋。
10分制,请朱以撒为自己打分。他说:“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教学生,我的学生,要能书法创作、理论和写作都全面发展。所以,这些身份里,教师第一,我给自己的教学打10分;书法创作和散文写作,我给自己9分;至于批评,8分。”
6岁便开始临写古帖的朱以撒,至今相信,书法必须有“童子功”,“学书法必须得有天分,有没有天分,写一个学期就知道了。”如今半路学书者多,但在朱以撒看来,只能修身养性,很难成家。他自己的“出道”之作,就是在1984年,参加《文汇报》举办的一次全国性书法竞赛,一幅写经小楷《台湾思乡诗抄》在5万多件作品中被评委相中,获得全国书法竞赛的一等奖。而那时,他的“书龄”已经超过20年。
至于散文创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第一篇散文在天津的《散文》上发表时,他已近不惑,之前更有过至少10年被不断退稿的历史。让他觉得自豪的是,他从未托请过任何关系,“从来没有怀才不遇这样的事情,只要你写得够好,人家一定发你的作品”。之后,他的散文不断面世,曾获得冰心文学奖的《古典幽梦》一版再版,《俯仰之间》其实成就更高,许多散文段落被选为高中语文的“阅读题”,脍炙人口的普及度,恐怕不比余秋雨的“大散文”来得低。
对于年华老去,对于快要到来的退休,朱以撒是无所畏惧的,“那时,我的行、草书水平一定要趋于炉火纯青之境了,这是我一直无法摆脱的一个癖好―――书法家和中医是一种类型,年岁越长,价值越大,这是朝着一种优化方向变化的。”现在,只等时光悄然过去。
朱以撒说。(郭大路)
朱以撒,1953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朱以撒长期从事书法教育、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来致力于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工作,培育大批书法人才。在书法创作上学百家帖成一家法,书风自然清新、稚拙朴实,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重大展览,并且成为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及国家级书法展览的评委。在书法理论上勤勉研究,于《中国书法》、《书法研究》、《文艺研究》、《书法》等学术刊物发表大量论文,文笔犀利,文风鲜明,文辞辩证,成一家之言。
业余以散文遣兴,于《十月》、《散文》、《美文》、《散文选刊》等发表大量散文,获首届冰心散文奖,文风含蓄典雅、清新婉约,被称为文学、书法、理论良好结合的学者。
出版有《书法创作论》、《书法审美表现论》、《中国历代行草名作赏评》、《古典幽梦》、《俯仰之间》、《纸上思量》、《中国书法名作一百讲》等,合著十余部。
(本文来源:新华网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09
朱以撒:无尽的手原载《纸上思量》
-------------------------------------------------------
到了书画社,让店员取出七八种宣纸,毋须问品牌,只是以手抚摸,一会儿便确定了我所需要的那一种——柔软又有韧性,同时还有一些微妙的粗糙。凭借自己手指拂动的感觉,比向店员询问可靠得多,为了多赚点钱,他们把每一个品种都夸成一朵花,让人无所适从。肯定有一些未出道者因此上当,而我,凭借手感已能把握稳妥,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回家,铺开宣纸,蘸墨挥洒,果然奇佳,连笔锋最精锐之处在纸上似有若无地挺进都能传递到心里。手感,对于在这个世界上竞争的艺术家,超过别人,有时就是手感的玄妙。

十指连心。通过十指的感觉而进行的判断,内心充满了信任。

对于一些过往的物品,时日那么久,光凭眼力是进入不了内声的。一般的人欣赏只停留在皮表,而对于我,总是希望能够通过手感,更直接地联系。在许多博物馆里,冰冷的玻璃柜罩着,外边还拉起警戒线,阻挡着手的欲望。如同脚板每一日都在与地板亲近一样,敏感的手,当它与相爱之物遭遇时,会进发出怎样的能量——生命的能量像是一座火山,平日纹丝未动,怀着某种饥渴,等待时机。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摩擦处燃起熊熊大火。制止手感的实现,也有它的道理,大凡高贵的、稀罕的,越是制止手的前行,欲望可能磨损它们。但是,博物馆却无法制止时光这只巨手的抚摸,这只看不见的手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会放过这些藏品。藏品在抚摸中长满铜锈、石斑,让人备觉荒凉,我断定手感就是对不可言说的言说。正是这样,与过去的一些隔膜永远不能揭去,视线又有什么用,它是远远不能代替手感的。有些博物馆,也陈列了一些赝品,任好奇者抚摸。我注意到,我的一双手一直牢牢插在裤兜里拔不出来,倒不是天气寒冷,实在是赝品是不值得抚摸的。不难想像,艺术品是我们用以拒绝精神坍塌的内在力量,触摸伪作,手感会何等别扭。
  
如果是一面古铜镜,对于我,恐怕要一日三拂拭了。
  
南方的冬日也有很冷的时候,走入教室,见学生们戴着手套,握着毛笔埋头写字,不由火冒三丈。细腻灵敏的五指,岂能隔着厚厚毛皮,如同穿着雨衣洗澡,不知冷暖。“脱掉,脱掉”,我吼着,看着一个个不太情愿地把手套摘下,心舒朗起来——一个不重视手感的人,手只是一种摆设。我注意到,润手的功夫做得越来越细了,十指纤纤挺立时,如十颗细腻的微型软象牙,抚摸的范围很有限,很胆怯,生怕受到伤害。手常在空中悬着,既无危险,也就没有感觉。我在一些荒郊野外,总是免不了逐一抚摸和抠动那些旧日石碑,从刻痕边缘的钝利,我觉出了年月的短长。我看过有痴迷者像拥抱亲爱者那般地疯狂拥抱一支刻字的石柱,十指颤抖着拂动并大叫。没有人嘲笑他,人们羡慕他手的快感,心想,这家伙的书艺又要大进一层了。
  
上世纪60年代,从北京串连回来的红卫兵代表,在密不透风的车厢里呆了几日,手掌黏腻却舍不得洗一下。他们下车后给予迎接的战友的最好礼物就是——握手。他们有幸在千万人中被选中,得以和伟人握手,其间不过三秒五秒,手感却沉积下来不能散去,带回来传给其他狂热者,手感说起来是无法界定缥缈无着,生理进度不一致,胖的瘦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加上职业各异,掌权的掏粪的扛枪的扶犁的,不在意时,握一下手如风吹过。有意传递伟人的手感,变得神圣庄重,以致那位传递者之手被众人揉捏得稍稍肿胀。它的滑稽是后来慢慢暴露出来的——精神上的兴奋终归抵不住生存的实际,尤其在穷乡僻壤过着穷困潦倒的插队生活,有力地看到了曾经的假相。有时到别人家中,主人与某位高层人士紧紧握手的玉照挂在大厅重要位置上。两只手如此紧密,让人想到关系坚固。主人陶醉地回忆:“你不知道,他的手有多么软。”后来,握手照片不见了,倒是一幅半裸的《抱罐少女》占尽风光。人们知道,这其间发生了可怕的变故。分手,意味切断相互的关系,趋利避害是生存固有的本能。我喜欢不即不离的关系,至今的全部生活让我相信,手的触摸是需要节制的。许多的欲望由手来进行,手的感觉成了体验的前锋。
  
一个人的手烧伤了,恢复后的手面长满了厚厚的疤,感觉十分迟钝,抚摸一把锉子和一张油光纸,几乎一致。所幸手还有劲儿,还有负重的功能。这样,的确改变了一些生活的部位,譬如,给女儿倒洗脸水,掀起自己的袖子,用肘探了探冷热。一个人对于生活总是有许多的办法,身体的其余部分将进步起来。在我住宅边有一个盲人院,出行时,竹竿成了延伸的手,抚摸前行的路面,间接的手感传递上来,知会路面此时的状态,平坦或者凹凸。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辨识达到精确,四周黑暗、无声,所有的智慧集于手指头上,手的感觉成了生命的感觉,生存的每一个细节让手指头庄严地承接着。一个人生活在隐疾之中,在他人怜悯的阴影里,一些特长滋长起来。我想起儿童时期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把一个人的双眼蒙住,让他捕捉身边的小伙伴。世界变得昏暗了,不知天南地北,脚下的地板不平起来,内心充满惶恐,步子也踉跄起来。人性中渴望明亮,于是伸手向前扑打,希望触及对方。渴望的手感,当他触及对方,内心不禁狂喜,黑暗除去,光明到来。我一直觉得这个游戏是有含意在内。许多年过去了,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巨大空间,有多少手伸长挥舞,在寻找什么。
  
在水湄岩边,黄昏将最后的斜阳挂在色泽斑斓的天边,一切声音都远去。想到人不时地跑到外头,缘于对新鲜的喜好,停停走走,足以在陌生之处消磨掉一个宁静而漫长的下午。陌生,对眼也罢,对手也罢,都是一种诱惑。视线的巡回是虚无的,手则实在地摩挲着,比较着以往的不同。我又一次将手伸入清澹的溪流里,任水流跃过我的指缝向前,指尖里有一种时光流逝的味道。我把五指并紧,企图阻止它的流动,没有成功,天色暗了下来。倚靠着的岩石以刚硬出名’,将题词刻于上者,绝对留名千古。抚一把石头表面,苔藓糊了一手,一种状态留下的生存证词居然选择了不动。似乎是为、了改变行者颓废情趣设计的,想一想岩石,天底下还是有些可以称之为永恒之物存在。造物主把山与水放在一块,抚山抚水暗自吃惊,这种安排绝非无意。
  
更多的手感不像前面所示,有那么多的哲学意义、形而上的玄妙。生活万分琐碎平庸,手通常与那些不具含意之物触摸和碰撞着。庞大的超市,先到干鲜果处挑几件,捏捏桂圆干是不是返潮了、香蕉的亮泽是不是泡了药水;再上海鲜柜,动动带鱼的身体和螃蟹的脚,试探死活和弹性;末了买米买面,用掌铲一把米,搓搓,好,干爽;或者抓一把玉米揉揉,断其新老。这些形而下的手感,成了维持我的肉体生存最媚俗的触摸——不要忌讳这个词吧。
  
无数的手感里,无数的体验积攒着,心像一只行走的船,吃水日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10
跟随朱以撒[zt]
像我居住的小城,有多少丁壮去了遥远的南洋,老屋空旷,妻小寂寥。原以为海棠花下捧读销愁,却不堪线装书中凄美的渲染,料此夜难以成眠。她们想不出,正是别离的幽怨,永远地勾起后人心弦的震颤。此刻,深陷于往事的渡口。
  当年别离的人名姓大都阙如,惟有手势无比清晰。今人心手相应地承接着,在气派的空港,或者是开阔的码头。
  这时,你的手像古人那般,缓缓举起来了。

                                          ——朱以撒·无尽的手

不得承认,我写不出上面的这段文字。
也不难想象,写出这段文字的人,是个诗人、老者,或者更像个身着长衫白发苍苍的古人,置身微弱摇曳的烛光下,或烟波飘渺的江边,他的目光是那么的遥远、平静,略带一丝沧桑,正在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节涉及历朝历代人们一路走来的风云变迁,还有关于天地万物的的灵性与善良。静心聆听的我们,不一定是别离的幽怨,灵魂得以超度,心弦已经开始震颤,深陷于往事的渡口。此刻,望着前方那个人的身影,抑或一个飘忽不定的影象,我们的右手,缓缓地举起来了。

黄昏到来的时候,踏上回家的路,忙碌了一天的心情终于松懈下来。这条回家的路径,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年复一年的从它上面走过,承载了我多少来去匆匆的身影,让我体验着生活的苦与乐。说得白一些,为了生计在来回的奔波。一路上,街道两旁的风景已变得陌生,如同我居住的小城,往日的熟悉渐渐不见了踪影。老屋没有了,小巷不见了,低檐乌瓦下的欢声笑语,古旧黑色木门后灰砖绿色青苔上,朴素的生活气息成为了记忆中的想象。时代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快,让人感到力不从心,也有些不知所措。快的结果体现在变上,马路宽了,楼房高了,街心两旁的花栏,品种繁多的植物整齐有序别具匠心,人工有意栽培的剪影,看不到半点自由蔓延的味道。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变化成了这个时代发展的标志。新的事物层出不穷,世界变得分外妖娆。当一片枯黄的树叶,随着风儿圈出最后几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归入泥土中时,我知道,我也在变了,包括自己的大脑,还有走路的姿势。空中,一群不知名的小鸟轻轻掠过,它们轻盈的身影,连同欢快的叫声,让我感到了生活的轻松与不变,将我带回过去。
风来,雨起,河面缥缈的水气,把万物无声润泽。低檐垂珠,手捧一杯难得的陈年普洱茶,爱茶的人,长时间的将杯子置于手中,感受着它的温度与香气,久久的舍不得品尝。当它沿着众多的感觉器官,由外到内慢慢到达胃里时,通体舒泰,悦感缭绕,一句发自肺腑的感叹脱口而出:好茶。一个会喝茶的人,只抿了一小口,依旧是沉默寡言,因为此时他已经醉了。
那个醉了的人就是——朱以撒。
好的东西是品出来的,就如这茶,它与感觉相关,说得再直些,也就是心里的一种滋味。这种滋味,不需要有人提醒,倘自己走得进去,便清楚了。
日常经验中,我们常有着这样的判断,认为价钱贵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其实不然,我的感觉,品质决定价位。一个刚出炉的精美瓷器,无论工、色、图、文,都可以说是美伦美涣,堪称上乘之作,让你不得不叹服制作者技艺的精湛。而一个深埋于地下已有千年的青花瓷瓶,它的光泽、古韵,透过你的眼光,给你更多的是年代的久远和岁月的厚重。与前者相比,它的品质不喻而言。世俗的生活在于俗,一定要有俗气才符合生活的基本要求。因此,没有理由责怪世人的俗气,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雅气,雅气太多,生活就充满理想化都是肥皂泡了。但在更多的世俗中行走,我们也渐渐地远离了这样一个字眼:讲究。

一个人要是喜爱大红大绿可以不要理由,他是一种世俗人情。可是转向黑色,就不能不让旁观者打个问号,看到其中的浅薄和轻浮。在这方面,我推崇西方电影中披戴黑色服饰的女人们,那是一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谐调,睫毛下边深邃的忧郁,还有高贵,都是通过内敛的举止流露出来的。这不禁使人想到了黑色穿戴的界定——她必须符合这种色调的内在要求,比如冷清或者冷艳。黑色是最让人踌躇的一种颜色,并不是如常人所言易于搭配。选择之前,必先拷问自己。
                                  ——朱以撒·黄昏以后的世界

高品质的生活,历来是我们的向往。灯红酒绿,披金戴银,这是物质上的追求。一辆普通的桑塔纳肯定不及一辆黑色的奥迪来得尊贵精致。这个尊贵精致的前提——制造者首先懂得了尊贵与精致。坐享其中的人们只是在分享前人智慧的馈赠中,逐渐体会到了这份贵族的优越。抛开物质的困扰,从一根菜根的咀嚼中闻到了泥土的清香,我们的生活与品质离不多远了,日子渐渐过得有滋有味。讲究的成分在这个五色杂陈、七音和鸣的层面上得以充分体现。一间狭小的陋室,几个书架上横七竖八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杂乱无章,走进来却闻到了一种墨香,那样的沁人心脾。进到书店,务须介绍,只用手捻上一捻,各种纸张的柔软性,早已心知肚明,感觉决定了自己的需要。特定的场合,着什么样装,涂什么样的口红,什么样的色调,说什么样的话,端庄整洁,文雅得体,一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协调,都通过内敛的举止流露出来了。再者下到厨房,一块普通的豆腐,变着花样来,煎咂抄煮,可以制作出各种适合自己口味与样式,慢嚼细咽中,不禁吃出了海鲜的味道。经常参加各种宴席,宴席是个观看世态百相最好的场所,种种的生活面相,都在酒足饭饱后露出了真实的面目。表里如一与表里不一,戏里与戏外,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串场。常常在洗手间看到,刚才还在餐桌上豪言壮语气冲如牛,却对着便池呕吐得一塌糊涂。一旁经过的我,朝这位半条命像要没有的先生笑笑,想想那一溜价格不扉的坛坛罐罐——糟蹋了。让我迷惑的是,我看到大街两旁,现在都格式新颖装饰一新,美其名曰名剪理发室,说白了就是以前剃头的。里面的小姑娘小伙子们的发型,可谓是独出心裁五花八门,黄的绿的红的白的应有尽有,真够大胆的。我在想,这些模式的存在,除了别具一格的异样,别有风味的美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就如同我在听一些现在的歌曲样,听不懂歌词分不清强弱,它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那些异样的发型与一只千年的青花瓷瓶的代沟需要弥合吗,我在拷问自己。
世间万物众相繁生。窥一处而洞察全貌,一下子走了进去,悟出了事物的本质。这是我们接近真理朝思慕想的捷径,回头看看一路走来的小小人生路,它又是多么的不易啊——遥想当年的那个意气轻狂,甚至动了牛刀和跳楼的冲动与幼稚,黄昏霞光中的我们,释然一笑。世界千头万绪,生活日复一日,看似雷同,我并没有觉得有多乏味。缘于探询这个世界的那个未知,体会着过程的乐趣,在体会到乐趣的同时,也随之增长了我不少的见识。这些见识的获得,有我个人的实践,更多的是得益于许多前人智慧的光芒,将我逐渐地推至向前。譬如这位姓朱名以撒的人。那些率直,说话不拐弯直奔主题的人,历来是我欣赏的。就如我在翻开书本阅读一篇文章时,一些名师大家的著作都是我的首选。这未免让我的眼光偏向挑剔。挑剔,某种意义上,实际走的是种捷径,减法有时比加法更能增加厚重,更能让人得到一种提升。
中年的旅途,小小人生路。三十年打磨的分量是什么呢!我由一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变成了一个行走步伐略显龙钟,趋向于黄昏的一个老者。三十年的日光,曾经锐利的锋芒已渐消遁,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风来雨去平平常常。但我始终毫不掩饰的坦言,这些年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我是在思考着的,就像我以前教育学生样,是个遇事喜好爱动脑子的人。几十年的光景思考着,定有着些收获、积淀,就是一棵小树苗也长成了参天大树,直插云霄。与其说是爱思考,到不如说是学习借鉴的成分占据了思维空间过多的分量,并由此衍生了个人对这个世界诸多的认知。究竟有些什么呢?青年快要过去了,生活好象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还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若真要挑出差别,只是少了年轻时的夸饰意味,与他人的对话,多了些生动、形象、风趣,话语更趋向于精辟,目光趋向于挑剔,就像法国的阿梅丽·诺冬说的:“目光是一种选择”。其实,人认知世界的过程,有些途径大致相同,我发现,身旁的大多数人与我走的都是类似的路径。细微的差别,就如对一杯普洱茶的温度和香气,各人感受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人窥一处而洞察全貌,一下子走了进去,悟出了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气质,如同所说的讲究,有了它,个人逐渐走向资深。这个过程,感觉决定了它的长短。有的人片刻,有的人十年,有的人一生。

啊,只有慢节奏才能如此细致地滋养出这样的风度。现在我们常常言说魏晋风度,它是存活在慢节奏之中的,寻味的就是舒缓的风度。它的走向朝着乡村,而不是城市;朝着手工,而不是机器。慢节奏细腻得分解了人们的喜好,或棋琴,或书画,隐而不彰,默然运作。以至于古琴应运而生,好笔层出不穷,无数的好古风者让慢节奏滋养着,像步履沉稳的老牛,站在春日潮湿的田野上,它的身后是翻卷过来的生机的泥土。
                                             ——朱以撒·怀抱

更快,更强,更高。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口号,也成为这个时代前进的标志。我们每每到了一个城市,远远的就看到前方高大的广告牌巍峨地耸立着,向着众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向前发展的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心。牌上的内容大多与快、强、高相关,大大的方块字,气势咄咄逼人。接踵而来的,成堆的推土机轰鸣开进,大批的田地荒芜,一座座工厂坐立其中。居住了多年的老屋轰然倒塌,高大的楼房直插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现代文明彰显突出,气象一派欣欣向荣。到头来,远行者归来,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分不清南北,如出一辞的感慨,故乡已经难以辨认了。往日醇酣的味道难以找寻,更找不到了能够安顿自己揣揣不安情怀的旧日家址。城角边缘的一座仿古城楼,与它身后成排的空中楼阁,显得是那么的孤立无援,此时,它的悲壮超过一切。
走在城市的边缘,慢下来的节奏似乎更能熨贴我们有些不知所措的情怀了。一切变化得太快了,急速的进行态,让思想来不及片刻的停留,仿佛一夜之间,老屋,木门,家园,丢失得那么突然,生存的空间越来世俗,曾经有过的举止浪漫玄谈悠远的风气已烟消云散。暗含着清空、超脱的地气,承载的到处是实际需求的人生。人们在一树一叶,甚至一片黑色的瓦粒中,慢慢寻找着往日生活的气息。弥合着变与不变,快与慢撕裂开来的断口。故乡崭新得与异乡一样,记忆珠上的刻度,有些似乎能想象个轮廓,有些已渐模糊,再也难以辨析。
慢,才是生活最终本真的节奏。慢下来,一波三折,像水袖缓缓甩动,多时风情隐于其中,心态便趋于了平和与沉稳。就像我长时间的坐飞机,当脚终于着地的时候,悬着的心才感到了一种实在,生活就有了舒缓的风度。我们日常见惯了的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粗粗糙糙得以细加调配。那些让我们大受其累的生冷、逼厌、浮躁、喧嚣,还有被我们忽略丢失的有价值的、看似无关轻重的细节,让我们有时间有心情从容地去慢慢体会她的含蓄与细腻。舒缓沉稳的节奏中,魏晋风度漫溢出来,像云水漫过不显痕迹,天明水净风清月白的心境隐射其中,夜漫长起来,路边的小草园中的野花,以及叶沿花边的露珠有了灵性和生机,生活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了。
就像一把古琴,用手摸一摸古旧端庄的琴座,一股年代久远的厚重便将你淹没。纤细的手指轻轻一拨,露珠般的天籁之音宛如珍珠洒落,心弦与之碰撞已走得很远很久。朴实悠然的心境,你回到了那个远古时代,正与一个老人促膝而坐,叙述着今人遗忘的愧疚。此时,无数的好古风者让慢节奏滋养着,像步履沉稳的老牛,站在春日潮湿的田野上,它的身后是翻卷过来的生机的泥土。

素洁之色是一种低调色,甚至由于素洁而孤寂、清寒。一个喜好在白宣上驰骋的人,他的目光是平静安详的,在白色的纸面上,辅之以竹木笔管和飞禽走兽弹性的毛羽,有冰冷细腻的砚台,还有汲日月精华的松枝烧成的烟,甚至加入了中草药研制而成的墨。都是纯朴之物的聚集,一位书法家集此为一身所用,天时长久,也如这些自然之物的聚集,带着质朴的气质,浑然一体。
                                        ——朱以撒·纸上思量

书法,说得简单,就是写字的方法。这个只有我们独有的文化魁宝,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一路走来,从未相离。北京奥运会的会标,那个大大的“京”字,每当它出现在各国的大小媒体上时,我们的内心不禁升起一种无上的荣耀,一种对祖先文明莫大的敬畏。这门古老的艺术,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与之接触,只是因为司空见惯,加之电脑的出现,我们渐渐把它推至遗忘的角落。一根竹管,一些毛羽,再简单不过的构造,偶尔有空拿起时,我们的脸色顿然变得苍白,看它的身影似是熟悉,却又是那么的遥远陌生,拿在手中,抖抖擞擞怎么也下不了手——千斤重啊!它最终的位置,被挂到了精致的红木笔架上,永远的成为一种摆设。
能够与写字并上升为书法伴随一生,就像帕瓦罗帝一生与歌声相伴一样,实为一种庆幸。我不是书法家,充其量只是个爱好者。回望看字写字一路走来的历程,不禁释然一笑——人的眼光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啊!平时,看的贴练的贴为数不少了,就拿认识朱以撒的字来说,刚入眼,没什么深刻印象,圆不圆方不方古里古怪的,这怎么像个三岁小孩写的字啊!像首歌的名字三十以后,一段时间的揣摩,随着认识的加深悟性的提高,越发觉得这位像个山林中人的境界深不可摸神不可测——从前的目光是多么的幼稚!由此慨叹,那些名士大家胸襟怀抱的河海气象,岂是吾辈乱及耳,尔等怎能等闲之。
夜深人静,心在书房安歇了下来。桌上的白宣早已铺张开来,边角的震纸静静地等待,砚台里的汁液磨了又磨,与水的交融,投射着一种诱人的色泽。我来到窗台,打开所有的窗户,让自然的风飘进,与屋内的一切融合。笔墨挥洒时,额上和腕上的汗水不禁落入雪白的宣纸,连同笔上的墨一同晕化,增加了纸面上的分量。砚台里方才调好的汁液,变得粘稠起来,水分子被吹走,此时,行笔就有些艰涩。我加大了水分的掺与,大笔纵横,墨气淋漓,汗水淋漓,痛快淋漓。正如朱以撒所言:当黑色的汁液进入了洁白的宣纸,每一缕纤维都被滋润、涨大;一张白纸的极力吸收,分量瞬间增长,悬于壁间,有一种沉甸感。墨痕入纸有这种晕化效果,雪山、林岚、水气、雾霭,这些不可究诘的形状,因此产生。
一张白纸,一砚乌墨,一个浅显的道理跃然纸上——黑白分明。黑与白,素洁之色,素洁中透露出一种清寒、孤寂。黑,晦暗的色泽;与之对立的便是白。我们就生活在一个黑白的世界里,远在千年之前,祖先就悟到了这个劳作做人的真理,目光是何等的高瞻远瞩!天然的竹管,天然的毛羽,天然的墨,昭示了一种最终回归自然原始朴素的生活态度。这些自然之物的聚集,一个人集此为一身所用,天长日久,也如这些自然之物的聚集,带着质朴的气质,浑然一体了。

我对于那些有着长长的含蕴的物体尤其喜欢,我喜欢纵横跳踏的慢词长调,喜欢逶迤翻卷的草书线条,喜欢风姿绰约的旦角飘甩的长长的水袖,喜欢悠远迷离穿过无限时空的古音。它们从那么远一直坚持到现在,去掉浮华浅薄,优雅纯净地在我的眼前展开。
                                        ——朱以撒·绵长的呼吸

读了上面的文字,我想,大凡喜欢文字的人都会有所共鸣。尤其是一些怀抱古典情节的人,他的古典幽梦,就像天边的一朵云彩,穿过无限时空的隧道,去掉云谲波诡的世相的浮华浅薄,已飘然若仙去得很远很久。
人是自然的人,我们的祖先生于山林,最终回归还是山林。自然的丛山细水风吹草动滋养了我们的灵性和情调。品茗,挥毫,吟诗,抚琴,都属于悠缓的生活趣味,即便不能全都拥有,也占了其中的一项。仅此一项,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的乐趣,一个人每天都有几件事情可做,如果去掉一半,日子就徐徐得多。这就有点像穿着长衫的人,他一定是慢步行走的,与长衫的下端摆幅一致。这是很让人羡慕的一种走姿。这一点,我的认识与朱以撒的不谋而合。年轻时,喜欢的都是与一些漂亮、媚俗、浮浅的字眼相关,就如穿衣一样,选择的都是些大红大紫大绿,目欲一时得到充分的享受,回味却寡淡得很。后来,兴趣逐渐走向古厚、质朴、天真、稚趣,张扬的个性变得敛约、含蓄,人似乎处于一种懒散的状态。接下来,审美的情趣更趋向于单一,一些民间的充满了原始的趣味,占据了我对于艺术欣赏的全部空间,田野里泥层的气息,大地的质感,这些感受让我在一个个独处的夜间无比的沉醉。精神化的人摸索前进,自己明朗的倾向展示无遗。
生活有时并不是由着你的想象而自由自在,天真质朴的情趣往往被掩盖在另一个面目的低层,有时甚至逃避不了被扼杀的悲剧。参加全市六一儿童节书画大奖赛的颁奖典礼,主席台上各级领导的座位一字儿排开,其中也有我的一个座位。台下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学生,他们的目光毫无杂质一派朝气。领导们依次发言,我的话语不到十秒钟极其简短:小朋友们,你们的节日又到了,我这个大朋友祝愿你们节日快乐,永远快乐!完毕,目光一瞥,我发现身旁分管文教的副市长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这样的场合,也只有这样的场合,他们这些走在官场上,一板一腔的面孔才得以片刻的松懈。我想象,面对孩子们的微笑,他们的内心终于回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人有时因为另一种的约束,而远远的背离了自我的本质。政治,其实是个最虚伪最丑陋的东西。
清晨,迎着雨露,漫步林中,身旁的花草因为雨水的滋润,显得格外的清秀,沿着叶尖垂下的水滴轻轻落入土中,我听到了细细的撞击之声。我们对于花草树木的喜好,缘于它们的自然,天长日久,人慢慢地与之浑然一体了。就像一个乡间的老太太,她的动作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来自生活的需要,她实在,致用,没有什么虚饰,浮夸的成分,因为土地朴实,人的动作必须与之相符。

世间的事、物都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写尽了,却还有那么多人往上面写,就是缘于视野不一,体验有别,还是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写者最大的乐趣,不蹈袭他人,也不蹈袭故我。所谓文气,它是如此私有,滋养贯串。
                             ——朱以撒·《纸上思量》·后记

古往今来的文人,留下的墨宝不计其数,风格迥异,百家流长。我很庆幸,看到了朱以撒写的字,读到了他的文章。以前读余秋雨的文章,也觉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他的文章,让我感到了一股霸气,王者气象,文字增添了我们的豪情,一种惊天骇浪的气势了然于胸,历史的沉重感也悠然加深。读了朱以撒的文章,感受截然不同。没有了霸气,没有了锐利的锋芒。有的只是春雨润物无声的细腻、自然。就像一股细细的清泉慢慢地流经你的心田,那样的滋润,那样的绵长。更像一位老人在给你讲述一个故事,话语中不带有任何浓重的感情色调,中庸、朴素、平实、久远。这正吻合了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登峰造极翻身低谷,大喜大悲或左或右,不是我们的向往。循序渐进,稳步就班,回归自然,才是生活的本质,才能感受到了日光的久远。像我,生在乡村,向往城市,城市呆久了,并没有让我有多喜欢,心底里日渐想念的还是伴我成长的那条乡间小路,想念那里的蚂蚱、螳螂、金龟、粉蝶,还有长尾巴的蟋蟀。这似乎跟陶渊明的想法相近,这似乎更与一个农民的想法类似。其实,我在想,人做个农民又有多少未尝不可呢!他们生活的欢笑、淳朴、本真,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吗!
最后,我不知道,还会有怎样的文字将会再次震撼我们的心灵。还是让我以朱以撒的文字来结束我的话语吧!
有这么一些人,一生可能固守一个走向,固守一种定型的姿势,持抱不放。对于自己喜爱的器物,这样的姿势让人感到不可替代,爱物被有力的手拥着,贴在心口、胸前,像恋人相拥那般,彼此温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14
古渡 朱以撒
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
  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矣欠乃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和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飘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
  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这纯朴的生活悄悄流逝。
  后来我离开了这里,由这条脱去油漆露出本色的木船送我到下游的一个渡口,不远处有一条公路,每日有车经过。
  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涨水时节,反倒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折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鸟立在船头,纹丝不动。一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
  那一页的生活,已被翻了过去。
  有多少像这样的生活场景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仓库里。一旦遇到时机,一抹颜色、一缕气味,都会使这些久远的记忆鲜明而又生动的。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长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地方去。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有人曾说过,常常想起过去就意味着心态老了,不过,要感到有味的还真不能脱离怀旧呢!
  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化韵味的。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残垣断壁的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相、人的神情。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
  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蓝调——朱以撒
在漫长委婉的海岸线上,暮色渐渐地飘落下来。已经是深秋的海滩,清寒随之而起。依然是裸足在沙滩上走,这些洁净的细碎颗粒,被温热的脚底揉搓着、摩擦着,沉了下去,显出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北方什么都比南方大,我说的是一种感受,此时,很明显地流露出来——一个人在陌生地,感知变得有限,在海洋的边缘,只好用一个简单的“大”来言说。
  眼前的蔚蓝色调,至少可以和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空旷、清澈、洋溢,还有岑寂、萧瑟。永远持有一种节奏的是那一层层皱纹般的海浪,带着摩擦的力道,涌到沙滩上,消失,又复始。这种单调和机械般的持续,让人体会到了自然界的耐性,无始无终。简单产生了大美,在我们的视野里、耳听中,也就是这种推移的单调,表达了一种敞开式的阔大,毫无掩饰,不会是习惯地躲在面具的后面,把假相给人。一座城市被海洋环抱着,本来是可以设计成为个性城市的,却很遗憾,格局狭促,街巷潦草,多拐弯抹角少畅快通达,多花里胡哨少单纯简约。
  我住在海边,懒得跟车到市里转上一圈。海与海有许多不同,城市和城市却有太多的雷同,它们反蓝调而行,它们和嘈杂、拥挤、脏乱这些词有关,也和脂粉、艳冶连在一起。一座城市和环抱它的海洋如此大的区别,可见生活是以相互对照的方式展开的。一个人从城市到海边,开始了几天止息的、向下的、解脱的日子。心境、举止,连说话的口吻、言说的内容都有所更变。夕阳眼看着又一次西颓,有些亚麻色的光线,让眼前荡漾着的蓝色液体,更多了一层心理上的冰凉。所谓的休闲就是这样,休闲服、沙滩鞋只是改换了肢体上的行头,更要紧的是自身的节奏律动,像被抽走了绷紧的那根筋,一下子松松垮垮。
  远处有人在昏暗中吹着一只小号。缓缓地把一个柔和圆转的中音送了出来,而后是主旋律随之跃起。吹奏者的技巧不高,只是心气随和,透过空旷,传到耳边已经十分的柔软。烧烤的营地里燃起了篝火,舔着夜色的火舌将暗中的一角轻轻撩开。这是我少年时熟悉的一串动感,只有在学期末了,该考的全都过去了,才会有心思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少男少女围坐在篝火旁,唱歌或者起舞,没有忧虑,却有无数漫无边际的幻想。一个人成长并有生存意识之后,他的劳累就开始了,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人在篝火前,就有一些年少,像眼前千万年的海水,每一次目击都是汪洋恣肆,一直没有能力看出有何变故——不变也是会让人生出感慨的,因为不变比变要更困难。这些在篝火前满脸稚气的少男少女,也许下次来时,已经是计较油盐的小丈夫或者少妇了。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这个国度的海岸线太长了,就像这个国度的崇山峻岭连绵不断,飞到这边可以看到海,飞到那边也可以看到海,它是我们眼眶里抹不掉的一种色调。曾经有一则报道,说是长居于山坳中的几位少年结伴外出,目的就是看看大海。山坳太深了,他们的愿望没有实现。我估计看海只是少年的借口,他们的内心比海更大。当地官员完全可以把觥筹交错的酒钱省几个下来,资助这几位少年,了其视觉上的渴望。
  我还看过一本地理杂志,撰写者显然亲身到达了这几个地方,他提到了塞班、圣托里尼、塞舌尔、马尔代夫,在他细腻的描述中,我感到了他的陶醉。这是一种纯粹之蓝,与我今生所见过的蓝调不可相比。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蓝调啊,我不知用哪一个词汇可以贴近,它们在词汇之外,在人的破坏之外。许多的河流污染了,对此我并不惊奇,河流毕竟太小,一家造纸厂、石板材厂就足以改变它的颜色。可是大海大洋,它的浩瀚无边,天水相接,能使大海变色,这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每一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被怀疑的理由,就像常在海边走的沙滩鞋,一定会被海水浸润。古代的海洋是什么样的色调,如果要追问,就有一堆类似的问题要牵扯出来——天空、云彩、空气、气候是否都如这般混混沌沌?那时的眼力可以穿透到多远?你我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决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
  月亮升上了海面,使沙滩上那些毫无关联的景、物都浑然一体,带着水淋淋的清洁。立秋之后,沙滩上已经没有行者的影踪了,越往后的日子,它越发走向冷清,在冷清中慢慢清洗盛夏带来的杂沓和纷乱,沉淀污浊,在冷下去的氛围中,大海得到了歇息。
  只有很少数的人乐意反季节而行,这使他们行走在静谧之中。当我孤零零面对如此浩大的海面,并不会有孤寂感——人之初始大抵也是如此。让一个人变成一滴晶莹的宿露,会比化为一缕青烟更有诗意,更为透亮,当它垂落海中,刹那被无声地收藏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15
朱以撒:案边之姿
  案头总是狼藉不堪,那些看了一半的书敞开着,那些写了一半的文章也敞开着,连同一堆资料。砚台上墨气氤氲,笔洗里的水已经浑浊,几杆毛笔斜戳在那里,印章东歪西倒。往往最初时候觉得案头宽大,毋须太久,案头上的器物越来越多,眼见着就杂乱起来。我以为可用残局作喻。找一个钟点工来清洁居室,凭借她娴熟的技巧,时间不长,便可以使凌乱的居室丝缕清晰。

  不过,书房除外。

  见到同道整齐铮亮的案头,不由涌出一团诧异,难道他毋须工作吗?一个人是很需要一些洁癖的,这里我主要是指精神上的洁癖。可是真要在案头工作,便利则升为首要。思路有如长流水,那些摊开、摆上的书籍资料,只有待运用结束,才被主人欣然合上,送入书架。当另一条思路展开时,又有另一批书籍、资料被主人急切的手打开。凡是我看到一位书画家零乱的案头,内心还是充满暖意,我看到一个人精神的活跃——一切都被展开着,正在进行时刻。

  这是多么真实的案头状态。

  许多秃笔依然插在古色古香的笔筒里,不忍舍弃。从物的功能来说,功能已尽。物尽其用之后,按理说已是毫无用处了,但是主人往往将其留下。时日长了,笔端落满尘泥,如果是夏日,长脚蜘蛛在秃笔间行走,不久就织出一幅八卦图。这些已经过时的工具,曾经在主人的挥洒中走过一段复杂的湿润之路,现在已无比干燥。初始运用并不顺手,更不遂心,达不到主人对于纸上痕迹的要求。这些从飞禽、走兽身上取下的毛羽,带着与生俱来的野性来到案头,并不轻易驯服地为主人驱使,这使人与物、情调和自然相隔着一道看不到的沟壑。必须像驯服野马那般地具有韧性,同时又不失去细腻。时日稍长,指腕对于万千毛羽的灵性,渐渐有了微妙的感受,如同清风在肌肤上轻轻拂过般的不可言说。循着动作,如同潺湲之水,在形成的河道上,既不溢出,也不壅滞。人与笔从相隔而逐渐转为融合、默契,纸上墨痕除了完形,还有神采、韵致。一把笔终于成了书画家精神的储存器,终日润泽,一旦悬于腕中,就要去驰骋放纵,如鲁收所说:“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要的就是这种迷醉酣畅。常人归功于技巧,却忽略了人性笔性的相互贴近——任何一位驭手,他与驾驭的对象决不是冷冰冰的关系。如果没有自己的案头磨炼,都会觉得隋人智永的矫情——那些用过的烂笔头,还值得设冢掩埋吗?这是一个人与案头之物最生动的故事,我从来没有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

  曾经有过的祭鬼神敬祖宗的虔诚,有过的对饮食的不厌精、不厌细的追逐,使礼器、食器很早就闪动着金碧的光芒,而一张适宜挥洒的书案还不见影迹。以前我读秦汉简书,为其飘逸的弧线而惊异,直到读一幅汉代壁画时,才知道这竟然是在没有书案中写下的。“主记史”和“主簿”近乎席地而坐,主簿左手执简右手执笔,正在书写。竹简那么窄小,笔锋那么柔软,左右手均悬于空中,毫无依托。这是怎样一种心境,一副筋骨。过了几百年,椅子出现了,垂足高坐让人舒适了不少,这时才想到必须匹配书案,文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供情怀卷舒的平台。人有对安逸的向往,我是很倾向这种表达的。一个人在案头,他的心是安静恬然的,即便起兴,也是逸兴遄飞,摒弃庸常生活中的乱丝,要不,他在案边坐下无意义可以言说。案毋须太大,能摆上文房四宝就好,很简单,又能达传文士复杂的情调。尤其是洁白的宣纸徐徐铺开,东方闲情就浓起来了。坐着,枕腕写些精工的魏晋小楷;或者站着,大笔纵横一些粗犷的明清行草,都好。中国的文士愿意把案前形式作为一种精神消费,或者通俗地说是传统文士的游戏,放手让许多时日在案头消磨过去。

  直到现在仍然痴迷案头用笔的人群里,模样大抵一致。“伏案”,这个字眼太传神了,一定来自有案头工作实践的文士——书写者伏于案头,左手按住稿纸,右手执笔疾书,一个个汉字从指下流泄出来,将一个个空格填满。一个人经常以这样的姿势和案头紧密接触,除了肢体有了习惯性的动作之外,思路的闸门也在案头打开,如泉奔涌,千字万字。经常是这样,一定要到了案边,坐下来,拿起笔,那些朦胧的、混沌的、囫囵一团的想法,慢慢地澄清,有了纹理,内心有一条路展开了,骎骎向前。书案与书案是有区别的,它们来自不同的材料,或雍容堂皇,或古朴厚重;来自不同的手法,或纹路细腻雕琢,或线条粗犷刻画,甚至,就是从千年巨树身上剖开的一片,素淡中携带着木质的芳香。每个人在自己的书案前,表达会更充分一些、自在一些。粗看起来与案的高低有关,又与案上摆设有关,细究还是与感觉有关。只有回到自己的案头,落笔会更可靠一些。

  那么,我在案头写些什么呢?说起来简单之至,就是写一些自己的感受而已,别无其他。这些感受太琐屑了,像是指缝之沙,扑簌簌地难以收拾,但是被我捕捉到以后,也就揽于笔下,并不嫌其些微。现在可以肯定,大的我没兴趣,我在案头上写过最细微的就是尘埃了。那个时候,强烈的阳光从窗外打了进来,光柱里亿万尘埃在舞蹈,当它们脱离光柱时,我的视力就捉不着了。我的结论是人的终结与此相似,也就是一抹青烟。这是坐下写出来的,有时我在书案上铺开一条毛毡,站着抚案,临写古人碑帖。他们的字迹摊在案头,我就有如对至尊的肃穆,这也使我在案前神色不免凝重,是屏息静气的那一种类型。如果有人在案前嬉闹,我就把碑帖合起来——一个人分心地对待古人,不免要跑到岔道上去。冬日已经在下一个季节的催促之下渐渐消失了自己的特征,春日的气味越来越浓,抬头一看,草木枝条在摇摆中的光影,就像乡村台子上上演的皮影。一个书案在窗前放定,也就不会再移易了,在书写中轻松觉察四时之变、世相之变,而人在案前,这种穿越千年的案边之姿,除了坐着伏案,就是站着抚案,估计今后也大抵如此。

  文士是离不开案头的,我们许多飞鸟一般的乐趣,都是从案头拍翅而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16
古典情结的朝拜———读朱以撒教授散文集《古典幽梦》



—— 精彩导读 ————————————
  第四届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光盘3折特价……
教师社区注册可获得点卷
加入名师资源库获得50元点券
《走进余映潮》期刊第二期
提供课件,赢点券,得光盘
2010各学段暑假作文专题



●蔡福军

一、寻找逝去的古典

朱以撒散文中的古典气息厚实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他对古代书法名家名帖的朝圣,对古塔、古桥、古钟、瓦当等历史文化遗迹的膜拜和感叹,对山河湖海、井田阡陌、古树茂林等自然意象中历史谱系的回溯和追问,对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历史人物艺术生命历程的批判、反思和感悟。朱以撒散文脉络的古典气息层层叠叠,浓得化不开。他对古典牵挂痴情得让人惊奇。在处处弥漫着商业浮华媚俗气息,后现代主义玩弄碎片游戏、解构历史、反对整体、嘲弄精英文化、黑色幽默横行的当代,朱以撒如此虔诚地礼拜古典文化,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在时代浪尖外徘徊 ? 朱以撒的古典情节到底给当代散文界带来了什么新鲜的气息 ?

对书法艺术、书法理论都有精湛素养的朱以撒,本能地、职业化地对古典氛围有着好感。“我是天生不喜欢热闹的……可是我却喜爱如清明、七夕、重阳这些带有清冷或高远意蕴的节日。” ( 《天籁》 ) 也自然就对古典失落的当代深表遗憾“那种以前常见的,粗糙的,质朴的,天然的,本真的状态总是被金属的,机械的,人工的,雕饰的状态所替代……我们与自然交往的诚恳性正在消失。” ( 《明媚如水》 ) 朱以撒对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今人的精神栖居环境深感忧虑。我们正处于“有富裕但没有幸福,有民主但没有自由”(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被精神异化的境况之中。面对刚刚崛起的工业文明的肤

浅根基,朱以撒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古典的怀抱。

“在那个混沌、洪荒的源头上可以听到艺术本原的深重呼吸。那种没有造作只有朴实,没有花俏只有古原,没有刻意只有天然的感召,会让我们一辈子受用。” ( 《雪白空间的放牧》 ) 朱以撒的古典气显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和逃避,他对传统文化的温情回顾只是想召回一种古朴厚实、本真自然的理想。他的愤世嫉俗是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激进和浪漫的理想主义。他以古典文化的精髓,古圣贤的美好人格和理想化的生活情趣、状态反观于现世,自然得到文化、人格、生存质量的三重失落。所以,朱以撒才以巨大的激情建构起他的古典幽梦,以书道中的“淌趣、古趣、雅趣、野犷趣、拙朴趣” ( 《天籁》 ) 来实现他的精神信仰。借以抵挡梦醒时分的喧嚣浮华、空虚落寞、孱弱矫情。

书法是朱以撒散文的发轫之点和他古典情节内核性品格的源头。朱以撒正是以《兰事情节》开始他的散文耕耘的生涯的。如此,书法不是纸墨上的空洞游戏,不是拘谨呆板,冷冰冰的能指符号,而是能指的所指化———笔墨的挥洒之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或珠圆玉润,或淳厚朴实,或飘逸俊秀的书法符号复活了一大段隐藏于简牍碑帖、书信之间的文人典故和文化品格。朱以撒用书法打开了封藏于其中的巨大的文化宝藏。借用书法中的格调、意境、性灵、睿智,用书法与人生、书法与人格、书法与哲思等重大的母题推衍开去,用他独特的艺术感觉完成了他以书墨气韵为核心的艺术探险,形成了独到的创作风格。

在找到了书法这支利韧之后,朱以撒靠什么信念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在通往古典幽梦的迷途中杀开一条血路的 ? 那遥远处或明或暗的天光到底是什么 ?

二、清峻、通脱、自然的古典人格的回归

自甲骨文、金文、篆书以降,中华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然而与朱以撒性情契合得最好的莫过于魏晋南北朝,尤其是晋朝时期的书法。“品味魏晋南北朝人和南北朝之间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调,一直是我乐而不疲的追求。我的精神延伸并栖泊在他们遗留下来的或真迹或赝品或纸本或刻石中,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北朝,北朝》)魏晋书家的颖悟、旷达、清俊、真率的性情,以洞见、妙赏、玄心、深情为特质的潇洒风流让朱以撒激赏不已,以王羲之为核心的整个魏晋时期的人文特质是朱以撒散文中或隐或显,时常登台的主题,他在与诸先贤的长期的横跨时空的心灵交流之中形成共鸣,成为“精神延伸并栖泊”的所在。魏晋风骨,又是魏晋风骨。

据王瑶先生《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的研究,鲁迅先生深受魏晋文风的影响。鲁迅以为:“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他又解释说:“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鲁迅先生的概括是极精要的。书法与文法皆孕育于同一时代中,自然有相同之处。魏晋书风中仿佛从天籁润泽了如水的清新,自有一派明媚清澈,潇洒俊秀,从容雅致。简约中不乏灵气,严明之中也带有飘逸之气。“六朝人书道无疑是最有清趣了,笔墨中的洗练简洁,使得一点一线间清灵爽朗,通篇畅达舒展,沁人肺腑,抽上一帧闲时品玩,真似身在梦里蓬莱,清超之气足以涤除愁烦。”(《天籁》)看得出,朱以撒对六朝人的清趣受用不已。

朱以撒散文浸润了魏晋风度,也自有那么些清新如水,清澈宜人的亲和力。朱以撒笔下的水是饱浸了墨汁的文化洗礼,那么黑,那么亮,在历史苍白的纸页上映衬得那么清晰。所以有描写屈原一生时而如怒涛排壑、时而急流勇退、时而流水潺潺,时而飞流直下的《口水的放逐》;有对古代书家心如止水,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向往的《明媚如水》:有如历史潮汛般涤荡了古老殷墟的《向流水一样回溯》:有在逝水流年中汲取些许浪花的《穿过流年逝水》;有由水之气韵道的《清缘》;有烛光中带着历史清泪的《百年烛泪》……“水之形、水之势、水之韵,于书教可谓再恰当不过了。”(《明媚如水》)朱以撒在古典气中又泼洒了湿淋淋的水气,用水去洗净历史废墟上的尘埃,给原本沉重的古典幽梦带去一点亮色,一点润泽,却也让原本迷离的古典之旅更加朦胧难寻。难道这就是朱以撒梦寐求之的境界吗 ?

如果说清峻的水气是朱以撒散文的血脉筋肉,那么通脱就是朱氏散文的铮铮铁骨。粗通中国历史的人大都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频。孔融、杨修、谢灵运、范晔……;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人政治纷争而无端地惨遭杀戮。一方面,政治的铁幕黑暗得让人恐怖。一方面,国家的法令在战乱中鞭长莫及。于是,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距离成为大家无声的默契。远离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伴君如伴虎的战战兢兢。魏晋名士的个性自由开启了一段令人神往的魏晋风流:他们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对个性化的向往,自我表现的要求,无拘无束的氛围“有哪一个朝代的书法如此随意,以吊衰、探病、叙睽离、通讯问的简朴形式流传千古 ? 这只能是心性无羁,爽朗清举的晋人了。” ( 《明媚如水》 ) 这个中国古代最特例独行的时代表现出来的整体的精神气度让朱以撒心向往之。自然的,对唐以后书道中个性特征的足见泯灭,机械的、教条的、呆板的、技巧性的书风的肆虐投去鄙薄的一瞥“唐以后的书写技巧要比东晋时大大完善和缜密了……不仅有了优美风格,还有了壮美情调。可是有意的情绪如荒草一般地疯长起来,躁动冲击着闲雅和从容。” ( 《昨夜星辰昨夜风》 ) 朱以撒以魏晋名士的性情横扫一切与之相背的美学原则,因为爱之深,所以恨之切。

有幸上过朱以撒的书法课,领教过他个性风采的人都忘不掉朱以撇的狂猖的性情。有着浓重古典癖的他自然对现实生活颇多鄙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学生自然古典根基浅薄,才华横溢碰到冥顽不灵,能够更有幸逃脱他不客气的口水之灾的只是凤毛麟角。朱以撒通脱率真的性情甚至不屑于在师生的情分上加一点润滑剂,不屑于卡耐基苦口婆心推销的人际关系

准则。他的心中只有美与丑、超脱与庸俗、真理与谎言。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他对“通脱”的拳拳赤子之心。他对一代书圣王羲之人格成长的追寻与膜拜的《昨夜星辰昨夜风》;对千古名帖《兰亭序》中透出的灵气仙气的景仰的《兰亭情节》;对诗仙李白纵恣洒脱的人格误入仕途的噘叹和梦醒解官的仰慕;对艺术品格从无知的此岸到颖悟的彼岸的时空距离度量的《彼岸的风》、《从此岸到彼岸》……朱以撒似乎在呼唤着一种性灵的品质,一种在古典文化,亦或是古典文化人格中潜藏着的精魂。在他对王羲之、李白、屈原、朱耷等人满怀深情的眷顾的时候,对魏晋名士艺术玄理的参悟之中,也是想复活一种如闲云野鹤般空灵自在,如空山新雨般秀雅,如名川大海般磅礴的强势个性。而这一切,我们是如此的稀缺。

在写完了一系列以书法气韵为核心的散文之后,朱以撒遭遇了写作的瓶颈,面对着无法绕过的难题:是否长期地把精神气度束缚在魏晋人设下的迷宫和圈套之中 ? 在专业经验消耗待尽之后是否可以避免频繁的自我复制 ? 慷慨的把大段的历史抹上白色的烟尘不予理睬是不是大家所为 ? 这种书道的古典情结还可以向哪些方向衍伸 ? 衍伸之后又会收获哪些艺术增殖点 ?

朱以撒笔锋一转,把钟情献给了自然。

朱以撒笔下的自然可以分为两种,用时髦的说法就是自然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前者是以田野、古树、清风、苍天、玄响的农家原始质朴之气为特征的自然的归属,后者是以书简、古宅、古塔、古桥、瓦当、毫羽等满载着历史沧桑之感的文化感叹。朱以撒对自然的钟情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直接取法于“清峻”、“通脱”的逻辑延伸。山川田野、古树清风、难道没有些清峻的自然气息 ? 率性通脱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的“真”。《庄子》对“真”有一界定:“真者,精诚之至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真”是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不拘泥于俗套,顺性而为而已。这样,朱以撒以“清峻”、“通脱”两条主线继续深入开掘,找到了苍茫大地这个永恒的母体,做起了大地的守夜人。

让人惊讶的是,自然与古典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但在朱以撒笔下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你不得不佩服他固执的古典情结。“这方如此有灵性的土地,因着赤足而行的契机,耿耿照见我已过的岁月,从哪一年起,我与土地隔膜呢 ? ” ( 《赤足而行》)土地本身就是一个颇具历史气息的意象:她承载着千万年的沧桑变换,无数的人从这里走过,在尘土飞扬或泥泞不堪之中翻过一页页的时间。但朱以撒没有在意向的潜台词上多费笔墨。只是从漫长的时光堆积中取出自己人生的断片”耿耿照见我以过的岁月“以小见大,从自己不知”从哪一年起,我与土地相隔膜呢”来叹息现代文明远离了曾经如此亲密的土地。他的叹息显然不只局限于土地。“但是那种原始的生命活力,与原始的文化厚实感紧紧纠缠胶结得密不可分。”与土地的隔离实际上是对“原始生命活力”的丧失,是对“文化厚实感”泯灭的感喟。于是朱以撒开始呼唤卢梭式的自然主义“我会自由自主的想起卢梭,他一直热爱乡村生活,喜欢大自然和田园风光,他赞美阿尔卑斯山胜过对其他一切事物的喜爱。”与古朴的、原始的、浑厚的自然相比“疑虑、猜忌、恐怖、冷酷、戒惧、仇恨与奸诈永远会隐藏在礼仪的那种虚伪的面目下边,隐藏在被我们夸耀为我们时代文明的根据的那种文质彬彬的背后。” (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 朱以撒似乎想告诉我们,当代表着“文明”的鞋子被穿上之后,人的个性与脚一齐被扭曲,而这种被扭曲的肢体与精神在满是钢筋混凝土的地方已无望复原,朱以撒的孤独与痛苦正在于此。因为大多数人早已习惯认同了这种扭曲和异化,所以当他招呼同行者一起脱鞋体验时“他们只是笑,无一人响应,并笑我犯傻。”这笑尘是多么苍凉有谁会体会到朱以撒的良苦用心呢 ?

自在的自然是朱以撒倾情笔墨的地方,然而他更感兴趣的却是人化的自然,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悠久历史遗留下的文化遗产。《残破包裹的沧桑》、《古寺黄昏》、《古宅与古桥》、《时光堆积的地方》、《岑寂的碎片》、《百年烛泪》、《千年瓦当》、《浮出水面的古船》、《性灵毫羽》、《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朱以撒用如此多的篇幅,花如此巨大的心力,显然是偏爱有佳,甚至可以与他写书法的篇幅等量齐观。朱以撒搬出如此之多的堆积了历史时光的遗迹想表达些什么呢 ?

三、残破与沧桑的古典幽梦

人化的自然是朱以撒与古人心灵神游的又一个突破口。书帖碑文大多是赝品仿写,不免失其诚恳;古树田野与古人联系又未免抽象。只有博物馆或纪念堂里的历史陈迹是实实在在、可触可闻可感的。千百年前祖先曾经铸造、使用、赏玩过的物品经历漫长的时光隧道重现于今日,睹物思情,想象的驰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知能否倚仗这枚进入我们视界的坚硬钉子,锲入古典长廊的幽深 ? ” ( 《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 ) 朱以撒借着古迹的玄妙灵光,带领我们进入幽微深邃的古典长廊。

如果你想从朱以撒古典长廊中发现四大发明的扬眉吐气,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亦或是太平盛世的歌舞升平,那你就错了。这里只有猎猎寒风下的废墟,只有残破包裹住的沧桑。“它吸引我的到来,并不是它的美。用美是不宜形容它的,也过于浅薄和轻巧。它以残缺不全和面目的丑陋使人心灵悸动,从而加深了它的凝重。” ( 《残破包裹住的沧桑》 ) 对于历史遗物,朱以撒宁可它残破,也不愿人为好心的修补复原,残破产生的“悸动”、“凝重”才契合历史本真的沧桑感觉。“面对残破不堪处,心痛不已,却又令我狂想未休,试图动用我全部的想象力去追索。这颗心就总是托付给了遥远和苍茫,让我心旌迷乱,忘却了时间。 ( 《岑寂的碎片》 ) 这种残破的意絮是多重的:其一、由新物到陈迹这一大段的历史,唤起无限的历史的遐思和感叹。其二、悲剧的效果,即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 亚里士多德《诗学》在历史残迹和废墟面前所引起的敬畏、哀叹、怜悯、恐惧、遗憾等感悟来实现。其三、存在感的觉醒。由古物思古人,再参照于现世主体的存在。朱以撒残破的沧桑感的容量是相当巨大的,他开启了读者文本阅读中想象的无限可能性。这也许也是朱氏散文比较耐读的原由之一吧。有趣的是,朱以撒散文中对文化遗产的怀旧与对古典人格的回归形成一个巧妙的错位。一方面,他追求历史遗迹本身的历史沧桑感和残破的美感。反对今人刻意徒劳的去复原。另一方面,却顶礼膜拜他所景仰的先贤圣哲,企盼他们的人格魅力不要因历史风雨的冲刷而消淡,退色,甚至残破,丑陋,面目全非。从这个角度而言,又是鼓励古典的复原。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回溯到深层次的原点,其内核却是一致的,即对古典保存的最“自然”的神往。饱经历史风霜的陈迹在如今是最本真自然的,一切人为的修补反而是画蛇添足,矫情而又徒劳。抽象的精神性的古典人格则不同,容易在诗文碑帖的解读中保持一种完整性和延续性。一旦被误读,扭曲则形神走失不复”自然”了。可见,朱以撒对古典自然的钟情是深入骨髓了。

朱以撒在完成了以书墨为核心的一系列散文创作后,仍旧做着时时困扰着他的古典幽梦。最近又在师大报上看到他写野牦牛的散文———仍然是自然生态的迷恋,只是转向了动物,这愈加确定了我以上不大成熟的论断。朱以撒显然是一个不甘自我封闭,自我窒息的人,他努力开拓新散文天地的勇武和决绝让我佩服。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不断尝试着接近朱以撒先生的灵魂,并且反思,归纳,抽象,总结。在典雅的古典氛围熏染之下,突然觉得自己年岁突增:朱以撒的散文沉重了些,似乎不大适合不谙世事的天真青年,只有古典经验积累得足够多,有足够的批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会很容易的产生共鸣,如此,朱以撒的寂寞是注定的。我相信,他也很享受这种寂寞。

(作者曾任《读书与评介》主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16
朱以撒:精神的兰亭
    又是一年三月三,兰亭照例要纪念书圣,弘扬书道。书家效晋名士雅集,怀古思幽,曲水流觞,诗书相发。在古代的文人雅集中,像春秋的垂陇之会、汉时的柏梁诗宴、晋时的金谷诗宴、兰亭修稧、宋时的西园雅集、洛社耆英,都是颇具特色的,现在我们逐渐地淡忘了其他,而兰亭修稧由于有了一篇美文《兰亭序》、《兰亭后序》,越发清晰起来,甚至成为书道中人的向往。
  怀古幽思是人类共有的情感。社会的发展把旧日的文化环境中的人事冲洗得无影无踪,现实社会追求方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已经无意于继续沿着古人的审美艺术向度推进了。许多的文化场景、轶事、雅闻渐渐为当代文艺之戏说、搞笑所替代,人们开始了一种新的遣兴的生活。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恪守着旧有的认知者,像嵇康所言之“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循古风,守古道。葆有一种不变的审美向度,葆有一种不被改造得不伦不类的自然状态。人都有本质力量,每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力图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的活动,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出来。   现在言说兰亭,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可以感怀的精神。
  一个书法家的确是要靠作品来言说、印证的。尽管历来对《兰亭序》的出处有说法,但是公认《兰亭序》是书法史上的一件成功之作,则是没有疑义的。从《兰亭序》后来的待遇可以看出,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处在欣赏的主流,不可能被遗忘,更不会被漠视。同时作品中的创造精神等因素,又能够给予效仿者许多启示。事实上,像《兰亭序》这样的美学风格也确立了一种向度,从后世许多作品都可以看到兰亭书风的延续。书法家是存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那些没有留下作品的书家,如曹茂之、曹华、魏涝、谢绎、孙嗣等许多人,兰亭修稧中也写了诗,至今恕我们无法谈及了。由于没有作品,即便书名显赫,今日看来都是空洞。如谢安,东晋的显赫人物,桓温死后,谢安执朝政,书法也负盛名,我们从不谈谢安书风。因为没有作品,权柄再大的人也是虚空。在书法家生存的环境,一个人、一个集体可以通过某些方式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上扬,甚至摆放到不适当的高度。时间过去,作品的审美价值终究要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一个书法家没有作品留存是空洞的,炒作包装则是一时的。艺术创作、作品水平肯定是排斥行政的介入的,一个书技低劣的人由于行政参与而进入书法组织的高层,马上就成为著名书法家了。这种现象只能是暂时的,因为艺术是要以艺术性来作为通行证的。联想到当代书坛的不正常现象,可以从古代的许多例子言说,艺术性是第一性的,缺此只是昙花一现。所幸东晋未成立书法家协会,否则如今日风气,真要推谢安为主席了。艺术通过对个别的显现,让不同时空场景的人,超越了自身经历与时空的限制,体验到了许许多多个别的生命、个别的情感,使现实生活在艺术作品的美感中得到丰富。这样,累代遗留下来的优秀作品变得十分珍贵、独到。除了技巧,这种实践性的想象是可以复制的、可以被摹仿的。除此外,它们还提供更多的精神上的内容。千百年后,东晋书法家为我们熟稔的已经不是当时的群体形象,而只是很少的几个人,这几个人以独到的审美个性延伸到今日,给后人最感性的认识,这就是艺术个性的价值。
  艺术创作对自由的召唤,有关这方面已有许多描述,而以魏晋间人为甚。有个性的书法家,有特色的文人聚会,都是自由散漫、松散无羁的,“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在兰亭雅集的四十余人中,有位高者如谢安,有年少者如王献之,有僧人、寻常士人。真正的文人聚合就是如此地无高下贵贱之分。论交何必先同调,各抒怀抱,各极其乐。一个寻常的文人雅集使各位尽兴而归,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自由态、自然态——雅聚是为了抒怀畅神,而不是那些行政式的、官场化的、家长式的规划、制约。一个书法家按自己的趣味,优游容与,啸咏诗文,只有每一个人都自由了,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由的心气,聚合才能达到目的。个人的癖好,有理的无理的,都值得存在。癖好是纯粹个人的,而公共的癖好则是不顾惜个人的。东晋士人除玄谈、饮酒、服药等,王羲之好鹅,王徽之好竹,张湛好松柏、鸲鹆,袁山松好挽歌,支道林好马,他认为养马并不是为了骑射畋猎,而是爱其神情骏逸超迈。诸如此类,想想审美个性,没有谁能左右谁。一个人对于艺术地生存的确存在虚构性、理想化,离实现有一段距离。但是这个过程是完美自主的、自立的。书法的过程就是个人的审美过程,泼墨挥毫毋须与人合作,更毋须由他人、组织来设计安排,给了书法家绝大的自由表现空间。那种借助于外部空间力量来强化自己的行为,说起来是生存的艺术,实则与自由相悖。书法艺术需要许多的流派,“家鸡”与“野鹜”都是正常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言说对于艺术的见解,但是如果没有给予相当的自由,他的言语、笔下痕迹就是生活中的行政角色,讲一些套话,模拟一些时髦痕迹,以为流行。书上说,谢安有鼻疾,咏诗时语音浑浊,身边的士人却以这种鼻疾造成的语音当作一种潇洒风流的标志,甚至以手掩鼻,有意发出这种浑浊音。又说,谢安读了裴启的《语林》,认为这本书写得不好,他的看法传出后,不少人看都没看,也跟着断言《语林》是一本很差的书。还说,谢安边摇蒲扇行路,颇为倜傥风雅,于是士人蜂起,也人手一扇,致使蒲扇脱销。这些事例说明古今同调,心灵不自由者古来有之。一个接受主体被既定观念所限制,他的感受、领悟、辨析力已经迟钝、老化,他进入艺术的自由体验之中已经十分困难,那么在面对艺术创作、欣赏、主张时,最适合的就是随波逐流。艺术上的随波逐流不会错到哪里,且有安全感,只是没有自由。自由的心灵可以体现在王羲之的美文《兰亭序》和孙绰的《兰亭后序》中,这两篇美文都显示了撰写者对于山川之美人事多变的赞叹和感慨,完全是自己内心的切实感受,如果换成今人书写,按行政公文形式,必然要郑重写上一笔:“国家领导谢安同志也在百忙之中参加了这次兰亭雅集,并即兴赋诗四言五言各一首……”什么是不自由,这就是不自由。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之美的优游徜徉是书斋案牍劳形的一种补偿或调节,这是古代士人的普遍认识。对于自然生命形态的喜爱,则使书法家对于自然世界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感受能力、保持着原态的生命活力,在人的生命自在状态向生命的自为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艺术的追求却向往自在方向发展,譬如企盼创作中更多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状态,少人为的矫饰造作;要求艺术生命中更多的具备天性,少一些技术对人的逼迫。晋偏安后,从粗砺坚硬的北方来到烟雨迷濛、草长莺啭的江南,东晋名士所需要的偏安一隅的休憩环境已经十分理想,他们消弱了如刘琨、祖逖那般的昂扬斗志,却和润泽秀美的江南景色融为一体。书法家在越加细密、逻辑的技巧面前,是不可能放松对其吸纳的,由于技巧的重视,甚至有以技巧取胜的心理。技巧依旧是一个人成为书法家的必备本领。由于技巧的重视,甚至有以巧取胜的心理。我们不排除人在书斋中的意义,书斋内技巧的砥砺的确可以把人的自由和潜能带入现实中,使技巧达情达意。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技巧的熟练展开,也会遮蔽人对于更多可能性的挖掘探讨,甚至由于技巧的专注,使人丰富的感性迟钝麻木,无动于衷。因此技巧是以不损伤生命的感性形态为前提的,一个技术高超的人更需要有感性,欣赏自然生命的形态,热爱自然生命的力量,倾向自然生命的律令,从另外一个角度启发书法家从更广大的空间来观照个体的生命。艺术的感悟是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与客体的固有属性相互作用的,在某一种契机下突然遇合而完成的一种艺术思维形式。如《兰亭后序》云:“席芳草,镜清流,览卉物,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书法家由此而作相对深远的无功利观照,从而达到艺术感悟的境界。感悟境界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参照系出现在人对于死生、荣衰、有无的理解。所以宗白华赞赏晋人使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对于自然山水的意象直觉的获得使书法家具有宇宙感,内部体验的获得使书法家具有自由感,深层感悟的获得则使书法家具有哲学感,却非书斋所能给予。相比之下,晋书坛没有统一的协会的严密和没有终了的大赛大展,犯不着为了一次活动而书斋昼夜费纸三千。更多的情调由室内转到室外。室外的自然游历,从实用的角度看是不“实在”的,不像室内的技巧训练那般实在可得。人生自然中,内心幽远隐秘的人格意绪,敏锐而鲜活的原态生命力,在对应中恣情伸展。每一个书法家对自然有不同美感,“各适其天,各全其性”。如果说《兰亭序》、《兰亭后序》的文学美,就是书写者超越了现状,在这样一次山水的调剂、抚慰中,忠实地记录了人在自然物象的引导下,融入自然物象生命律令里,从而产生丰富的情调。士文化很有分量的这一部分,在后来越来越多地为城市化所代替。
  如《兰亭后序》称:“往复推移,新旧相换,今后之迹,明复陈矣。”兰亭雅集是无数古代文人雅集的缩影。人事迁移,连同文风、书风、名士风采。但是,书法艺术可以通过对审美价值、审美观念的超越给后人带来内在的心理应力,使后来者在艺术体验中感受其中的美好。因此言说魏晋、言说兰亭就形成一种情结,回环往复。在《兰亭序》、《兰亭后序》中都充满了对于人类生命短暂的含意,有限和无限对立始终是一对矛盾,现实与理想也始终是一对矛盾,但是通过艺术却能够达到协调统一。当年的场景流逝,一册《兰亭序》却能长久地成为效仿的范例,感受艺术的同时,历史、人格甚至风度、癖好都在眼前,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书法艺术具体到个人,一定是以“个别”形态出现的,只有“个别”形态得以长久。总起来说,兰亭精神就是个人的自由精神。(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18
朱以撒:枝头消息    枝头漫出鹅黄,很嫩,似乎吹弹即破。它们都蜷缩着,像是握住的拳头,还要一点时间,随着越发上升的气温,渐渐打开它的容颜。这是多么有诗意的色泽啊,很隐含、阴柔,同时又有一缕开张之气正待散发。刚刚好——我欣赏的正是这种欣赏态。
    我是比较关注节气的人,这和当过农民有关,虽然最终弃农进城,节气的特征还是让我深刻记取。我会发现节气到来的这一天的确有许多不同,有时很微弱,不易捉摸,我还是会从一些景物、植物上挑出来,相应地做一些应和。老百姓觉得最简单有效的就是食补,使人在这一天里安然度过。时间在人的眼中,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无形无色,一日连着一日,匆匆而过,没有茬口。总是会在一些时间点,在这个点上,时间被格外注视,立夏了,立冬了,当放则放,当敛则敛。适时顺生,说的就是先从情绪上遵从,然后是肢体。如果从季节上划分,立秋之前都属于情调高涨时节,就连那些细微的鸣虫,肉眼看不到,却积极地发出声响,不愿停歇。在这个时段,什么都是向上的、开张的。我动手批改几个小青年的随笔,文辞不能说不顺畅,就是写得太华丽了,让人阅读中感到腻味。我原本想提笔叉掉它一堆词藻,使它变得质朴素淡一些。才下笔就停住了,自觉不妥。在这个年龄段,恍如初夏,无论是一个人的情怀,还是情怀之下的笔调,都是蓬勃不可遏,他们的表达,也就更充足和饱满,饰而无节。如果不是这样,反而辜负了此时的性情。     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把笔行文,不知不觉地由丰缛华丽转为素淡,像一株删繁就简的三秋树。古人说得好:“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现在正是这个样子,想着如何在笔调上能渐渐贴近逸品,如果如愿,那真是太好了。可是难的是不能强求,只能自然而然,也许达到了,也许根本达不到,成为一辈子的牵挂。“逸”最早是对人品而言的,孔夫子就提到伯夷和叔齐,兄弟俩隐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大概要有隐士情怀的人,才有可能担当起逸的称号。我是很现实的人,不愿淡出红尘,入世越深,越是热爱尘世,对生活中的某些需求还表现得很有兴致,譬如美食——这是多么好的一份享受啊,孰可舍之?至多,一个人就是以入世之念,做一些雅致之事,如此而已。我没有太多的个人兴趣,像一个人站在呼呼的秋风里,有许多热情、愿望都被吹散了,剩下那些比较实在的成分。以前我在笔墨滋润中是做加法的,怕欣赏者看不懂来问我,还得解释半天。现在我则大做减法了,像一个园林管理者,大刀阔斧,删节枝条,把那些伸张的、绵密的、叠加的悉数削减。至于再来欣赏的人能否领会,我就全然不去考虑了。如果一个进入秋季的人还在追逐着繁缛艳丽,自己都会骂自己浅薄。尽管动不动就征引弘一法师来做逸的代表,但说到底他的人生对于常人而言根本没有普遍性,也不值得仿效。普通的生活是排斥这种极端的,即便有人仿效,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形失真成为一个怪物。我觉得比较可靠的是更多阅读一些民间之作,里边蕴藏着边缘生存中人的人格、情调,在边缘习惯了,未曾有进入中心地带的念头,只是循着晴耕雨读的传说程序,素淡百年。这样比较真实的日子,给我的引导也比较可靠。     朋友们送给我几幅汉砖拓片。本来我只对墨拓怀有兴趣,以为黑白二色对比最有利,朱拓不免过于渲染。直到最近才有了转变,看到了朱红把销蚀风化的那一部分展示得那么沧桑。有时我就这么认为,古人手上的技巧并没有那么高明,也没有那么多滋味可品,笔下肯定也有一些啰啰嗦嗦的东西,就像汉大赋那样,毫不例外地来一番膏泽浮华——似乎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要以此显示一下才气,不知不觉就走过头了。后来,这些石刻砖刻置于时光之下,风沙往来,磨洗无休,那些显示才气的笔调,长的、露的、尖的、密的,百年千年,已经变成短的、敛的、钝的、疏的,变得有味道了。更多的人不喜欢这种删减,观赏时颇觉吃力——如果一个人只是对春日表示好感,始终浸泡在春日的汁液里,对个人的体验来说,显然是一种缺陷。     南方逐渐成了冬日越来越短的场域。曾经御寒的皮衣,已经闲挂在衣柜中多年。冷,这种让人肌肤异样的感觉,哆嗦的、发抖的、起鸡皮疙瘩的,不能说没有,却也淡去了很多。冬日不冷,说起来是轮回中的一种缺憾——不是四季匀称,而是以很大的偏差出现。它到来的时候,人们还穿着短袖短裙行走在喧闹的街市。除了服饰的错位,人的神情、举止,也全然不是这个季节所有。在肢体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时,一定是天道运行中有什么被阻止了、拖延了,使它迟迟不能来到我们的跟前,让我们切身感受。“天行健”,古人就是这么说的,没有谁对此产生怀疑,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它的行踪,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握它的玄机。现在我们感知的,只是一些琐屑,一些小秘密泄露出来了——夏日比以前炎热得很。得出这个结论的大多是中年人,他们在空调的房间里,温度很低了,心头上还是烦躁得不行,这是机器所无法调节的。这个季节无节制地延伸了,让人很不舒服,它是属于张扬的、放纵的。看看南方的这些植物纵横伸展毫不敛约,你就清楚了。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就从我这个谋生的专业来说,那么柔软的毛羽制成的笔,居然写不出简净、简静的字来,更是难以捕捉到萧然、澹然的气味。就像弹琴,总是想在大庭广众里弹,弹给别人听,却不想幽篁独坐,弹给高山流水听,弹给自个听。     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 (朱以撒)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1
穿过岑寂的碎片                              朱以撒
  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
  像我这般珍惜故纸的人,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都没头没脑,残损得不象样了。这时我总是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前一瞥,十有七八,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行动的信念顿时萎缩了不少。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这些残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汉字,古朴而稚拙。只是由于残片,即便从内容上细审,我也弄不清哪页残纸居先哪页残纸在后。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啦啦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古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破碎,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啊!
  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醰醰有味品之不厌。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一般天然动人。当然,有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了,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可以轻易推想,20世纪初亲近罗布泊边缘会是何等的艰难。但是斯文赫定还是千里迢迢地赶来了。有些人有着狼狗一般敏锐的嗅觉,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伙、一群,只要破旧的中国哪里有宝藏浮出土面,都会把这伙子人招引过来。斯坦因不是到了敦煌,轻易就把藏经洞的珍贵经卷搬走了一大批吗?华尔纳则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还有一位叫范莱考克的德国人更绝,跑到荒无人烟的高昌故城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硬是用犀利的狐尾锯,把壁画连土锯了下来,然后装箱运走。
  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了。如今我只能粗疏地在自己那张记事地图上作种种颜色的记号,这里或者那里。这种登堂入室的文化搬运行径,曾使我们蒙羞并且愤慨不已。
  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将荡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性,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的侵入了。
  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
  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
                       (选自《散文》,略有改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2
个人倾向
朱以撒
    每一个有能力进行创作的书法家,都是以自己的作品来为自己立言的,因为这是最彻底、最本质的一种证明,是最没有遮蔽的一种表现。它使我们在经历千百年后,循着这些前人留下来的作品,获知此作品更为广阔的空间。作品有自己的命运,书法家一生的众多作品,千百年后,有的依旧,而大多散失,或毁于水火,这对于后人研究某一个书家,就有齐全或遗失两种境遇,只要有遗留,作者的审美倾向,与所在时代的书法发展同步或错位,一目了然。
    在个人常规的训练、创作达到自己某个阶段的顶点之后,创造的内应力重新开始积聚,并期待新一轮的发展,使整合——创造,创造——整合交替出现。审美倾向不断地有所偏颇、转换,以至到了末了的创作,和前期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举出一大堆理由说明自己的感觉,有感觉才可能去追求,但每一个时期都有许多相似的面目,以集群式的形象出现,似乎可以寻找到一些依据。一个人越是关注书坛的创作状态,就越注重整体的审美倾向。特别是书坛形成各类组织之后,有一些创作倾向,就不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显现,而来自于人为。同样一种创作方法的集合体,人溶入其中,成为很密切的一员,就产生一种相互认同的感觉,推波助澜。为什么推崇“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追随者渴望与时代同步,惟恐审美倾向落伍,这种想法越迫切的人,他的审美倾向简直就是某个时期的传声筒。每个时期都有甘作传声筒的人,尽管书法创作用抽象的点线表示,也自然脱离不了那种曲学河世、媚俗悦人的习性。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创作,可以很紧密地与某种时尚创作作风达到默契,可以很轻松地跟着走。这个社会喜欢什么样的书写方式,随时可以转换。由此我也想到当代作家郭沫若、老舍、曹禺都有强烈的与时代同步的愿望,结果是写了一大堆应景之作。巴金认为自已简直像一个吹鼓手,哪里有什么喜事丧事,就让他去吹,开自己不喜欢的会,说自己不喜欢的话,写自己不喜欢的文章,巴金甚至说自己大量的作品几近半数是废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些人没有自己倾向的,就如同书法家,书写的内容也是千篇一律的诗文,创造力被压抑着,循规蹈矩,小心翼翼。通常这么认为:在自身倾向十分强烈的同时,比个人更有力量的是外界条件,在不宽松的文化条件下,它挤压和控制着具体的每一个书法家,不允许“存异”,以至于个人的创造力严重地窒息。这种很普遍的认识是否正确,值得怀疑?
    个人的审美倾向可以说是万千走向,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是最有价值的,那些书法作品中的废品,就是雷同造成的。在现阶段,效仿唐楷的人减少了,甚至难以在时兴的大展中得见。不能因此认为唐楷缺乏审美价值。一种形式在当代的衰弱,当然离不开书坛现状,离不开当今的审美趣味,这是不足为奇的,毋须人为地倡导学习某一种形式。如果一件书法作品所传递的信息,不能为人所接纳或运用,这样的信息在某个阶段就是弱信息或零信息。即使是颜柳这样的大书家所作,也只能说是在此阶段,作品的信息量的确没有感动当代书法家的心灵,那么,他的寂寞、冷清也是理所当然。谁也不清楚唐楷今后的命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件优秀作品所具有的美是不会丧失的,这也是作品长久存在的原因。几千年的书法史,在我们能够见到、并且广泛传播的古人书法作品之外,究竟还有多少未知者于暗处?这是没有答案的。但是,任何一件新作品的创造,形式再新颖,技法再玄妙,也是沧海一粟,试图以此为自己带来新气象的想法不免幼稚。《汝南王修治古塔铭》问世之后,苍混、古朴、率意引起多少学习者的热情,认为是魏碑中的一条崭新道路。有一种学书倾向于“偏僻说”,即找寻不为人所在意的偏僻法帖来仿效,试图摆脱千万人学一帖而面目一致的弊端。这当然是很有个人倾向的,但致效的可能性不大。在资讯发达、发行畅通的社会里,任何一本法帖都不是私秘的,而为每个人拥有。如何使自己的创作倾向有别于他人,关键在于倾向背后的深入思考和挖掘,保持独立的思维和独立的话语方式,而不是附和于大众消费文化的价值取向,或者不由自主地卷入那些公认的时尚潮流中去,博得一个暂时的名声。一种书风成为潮流,当与不当,并不是靠某些书坛领袖来规划,也不是靠某些书坛活动来扭转。有人认为,当今的书坛缺乏大气,于是办了个大字展。一个字大如斗,一副字如一堵强。大字真的就是大气的体现吗?大气是内在的,与字大字小无干。那些形态巨大,满纸烟云,粗糙槎牙,只不过是一个躯壳而已。外在的花样数不胜数,尤其当各种外在表现形式翻新,它使缺少个人审美倾向者,无不倾心追逐。
    书法史上留下的作品,可以看出创作“错位”的书法家。有一类书法家无法紧跟时风,与一个时代的主流书风相距太远,存在着太大的差异。他们关注一些主流书风以为落伍,甚至不屑一顾的所谓“陈迹”。他们遵从内心的召唤,他们和时尚有一种隔阂、反感,甚至反其道而行,或者找一条与主流不同的路来走,永远也不愿意进入主旋律的轨道里。这一小部分书法家似乎是生活在别处,有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不乏偏执、极端,因而笔下也呈现出与主流书法绝不相同的韵致,甚至,这类作品没有明显的时代标志,这类书家无论在顺境、逆境都没有受到影响,既然是内心的真实感受,环境的兴衰与我何干?既然不和任何现实利益挂起钩来,内心的真实得到了保证。约翰·霍华德·劳逊认为:“将艺术视作内在之物,将艺术家视作置身于当代生活的‘庸俗行为’之外,孤独而虔诚地追求真理和美。”一个人缺乏审美倾向,不能总是归咎于时运不济或时尚的裹挟,而应更深刻的反省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创作。有时书法家毫无个性的悲剧只能从自身来寻找原因。另一类书法家的创作在当下属于超前,这就是我们视为“现代书法”、“书法主义”一类的书法家及作品。他们以为,传统的书法创作已经无法表达当代人多元的情感,另辟蹊径。这一类作品如果不说走在前面,也可以说走的很远,人数很少响应,依傍者更少,由于大多数人的精神肠胃难以消化,更需要他们对于创作的自信及持久的发展,使这样的创作倾向充满个人的理想。这些不在主流方位上的书法家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受外部世界的约束,关注的是自己的文化心态,以及这种文化心态上自己毫无羁绊的创作。当然,顺便要说的是,现时的书法家还没有超越传统文化的框架,譬如所有的展览都要报道某些级别的领导剪彩或讲话、题词,以此为荣;或者陪同某位领导参加,一位领导几句外行的评说也会使人唯唯诺诺。此类心态让我们考虑一个创作目标的问题,书法家应该在创作中创造自己,而不是创造越来越多的欣赏者,创造越来越多符合官场欣赏的作品。“雅俗共赏”曾被不少人认为是一条相当美妙的道路,说到底就是满足于大众的消费,获得一份欣赏的市场额度。相比起来,雅俗共赏不如曲高和寡有价值。书法家的创作不是为他人的,而是为自己。先秦的哲学家曾提出“悦己”和“悦人”两个命题,在不能两全时还是取悦己吧!
    倾向是极端个人的,甚至对一个有娴熟技术的人,要怎么写就怎么写,还更可能传达自己的审美趣味。一个书法家没有可能去顾及别人怎么看,符合某些公认的标准。它必须坚持自己的体验,为自己的感觉书写,而不是随时而变,随势而变,随俗而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3
对于流逝之物的怀想—读朱以撒的散文集《俯仰之间》
--2006-12-12 山西日报--
阅读朱以撒的散文集后,我想起梭罗的《瓦尔登湖》。记得译者徐迟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再打开这本书。”《瓦尔登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散文名作,爱好文学的人极少能绕过这本书不读,其文本风格及精神气质对后来的写作者影响深远,可谓一本书化育了无数人。朱先生的作品也是要静心方能读出滋味的,一旦读了进去,精神的收益亦难以言表。 71篇随笔构成了朱先生这一新书———《俯仰之间》,与他的第一本书《古典幽梦》,叙述风范和所传达的主旨一脉相承下来。他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关于古圣贤、古文人,关于城市和乡村,关于大自然,关于历史遗迹等等,宏观与微观相互契合、客观与主观相互咬合,朱先生自己像个坐标系上的坐标点,参悟由外及内,文笔落定,处处耐人寻味。 朱先生个性一向守静,安之若素的耐力使他虽然置身省城生活的喧哗中,却仿佛他恰在风暴眼的真空里,外在的热闹只成为他观看的景物,明镜台一样的方寸之心,冷静端正,明见万象之理趣,笔墨点点寻迹而问。他写作的自然性显得他根本不是在营造文章,读他的文章,几乎是跟随他进入他踏访的人文空间,他指之思之,莫不使得读者心灵重新沐浴、幡然精进,觉得原来世界大千如此这般可咀嚼出隐秘与真理! 能够看出整本书明显特质的是:朱先生的一篇篇作品,无不对美好事物的流逝存一份追念的惋惜。对古人品行的追溯,对世事更替、变迁的诧异,他领悟出古典与自然的本原之美,也指出所谓文明新潮的某些损失。《会飞翔的人》《一只远离网罗的飞鸟》《庄重》《徐徐绽露》《俯仰之间》《无法抵达的幽深》《淡然》是我精读的七篇,他惯常对比古与今、昔日与现在,在他的笔下,一些经典大美和无言朴素正被人为地颠覆或遮没,物与人最珍贵的成分倏忽间瓦解消隐,使他不能不为之心痛。然而,朱先生不是消沉地感叹伤怀,我十分喜爱他的文字在于:他引领我们认识、识别事物,又暗示处于现在时态的我们完全可能操守珍贵,只要我们的性灵不被杂芜的东西淹没。是的,当下有划分作家审美、审智之说,而我以为,朱以撒的作品,与其论及其智慧,不如言明作家本人卓尔不群的性灵,我赞佩他那颗纯净之心,以文人书生尚美的情怀,关注时间流程中人的精神走向,发出远离功利的感慨,试图存放传统精华于当代。朱先生是职业书法家,在大学里教授书法课程,写作是他的业余行为,他写文章实属是内心蓄满的见解平静地涌出,那是一种怦然心动,他暂放羊毫一边,代之以肺腑吐出块垒,行行文字述说着存在与流逝,超然的情感流露出悠悠怀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他的书名《俯仰之间》,是源于东晋书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羲之之叹,亦为以撒之叹! 我从北方南迁福州这个城市,定居已经四年了。因为常常是独自沉静状态,类似寂寞孤独的情绪,难免流沙一样漫过我头顶……但我可以以阅读为乐,并日日欣享亚热带植被的丰盈,这期间,让我高兴、快慰的是,就在这个城市,我阅读到了文字格调像《瓦尔登湖》一样至善至美的随笔集《古典幽梦》———还有其姊妹篇《俯仰之间》。
小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4
书法的文化性与世界性
——
王岳川与朱以撒的书法前沿对话

一  关于“文化书法”的学术争论与文化价值
王岳川:北大于“五四”期间,蔡元培先生成立了书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美术研究会。蔡元培老校长当年很重视美术、音乐、书法,他当时没有把书法列为美术,这一点很高明。现在大部分“百科全书”都把书法列为美术类,各个美院系统也把书法作为美术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各个综合性大学都放到艺术学里面,连北大书法的博士、硕士学位都是美术学专业书法学方向。到了五十年代向苏联学习,北大在院校合并中成了一个文理兼容的大学,艺术逐渐丧失一席之地。到了改革开放时代,北大成立了艺术教研室,教全校学生学习西方美术史、音乐欣赏之类的课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呼吁成立北大书法研究所。到了2002年我再次向学校提出申请成立书法研究所,终于在2003年批复成立。北大书法所成立比较晚,但自觉接续五四蔡元培先生成立由沈尹默负责的“书法研究会”的传统。书法所刚成立的时候,一些书法界的朋友也不理解,认为北大学术泰斗很多,但会写书法的没几个人,有人提出“北大离书法有多远”,还有人质疑“文化书法”等等。但我们顶住了各种压力,开始招收书法专业硕士生、博士生、高级访问学者,并招了两届书法研究生课程班共130人左右,同时编写并出版了一套具有北大特色的书法教材《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七部),出版了《北京大学研究书法精品集》(20卷),办了一份《北大书法报》(月报),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文化书法》(季刊),还创办了“北大书法艺术网”,在国内外举办了近十次国际书法展——中日展、中韩展、中国马来西亚、中美展等。
    北大书法所在整个书法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况?应该怎样去调动自我的积极性为中国书法做些事情?简单地说,我们立足于本校书法专业的建设,同时面对书法国际语境。我提出的“文化书法”范畴,收到了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的影响杜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翻转而提出“文化中国”概念,目的在于发扬中国文化、激活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的时代精神。史学家庞朴把“中国传统”改成“传统中国”,把“传统文化”改成“文化传统”,通过对词语的重新组合来激活词语,也很有启发意义。我在17年前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中提出“书法文化”基础上,又提出“文化书法”理念,我意识到西方后现代艺术反文化、反经典、反权威、反艺术对中国现代书法和后现代书法影响很深。反文化的书法,反经典的书法一时很有市场。因此我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文化与美学》、《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文论研究》、《书法文化精神》、《书法身份》《书法文化十五讲》等著作中旗帜鲜明地对后现代艺术提出质疑,进而坚持提出“文化书法”,意在对这种反文化书法反经典书法加以抵制和纠偏,这也是理论批评应有之题。
    “文化书法”的主要含义是,书法的基础是文化,而不仅是技术;书法的终端是文而化之的君子;书法的高端代表着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文化书法”还有另一层含义,它对应的是“反文化”的概念。有位书家说“我没有见到反文化的书法”,这是对书法精神史的不了解。只要翻一下后现代发展史,就能看到比比皆是的反文化的艺术和反文化的书法——以裸体打滚、以头发写字、以乳房写字,这些是用亵渎的、恶俗的方式来写书法,都是反文化,让文化的高雅被遮蔽并消失。我有感于当前写那些怪字、烂字,杀气腾腾的、黑压压的字和那些反经典、反文化的字,主要是受西方影响的一些东西。因为我做现代西方和后现代研究近二十年,可以说是深入虎穴之后才知道他们之间的底线。
    当然,“文化书法”主要是对北大书法所博士硕士教学的要求,或是对要进入文化高位、进入自己的独特文化境界的书法家提出的高要求,而不是对所有人的要求,更不是对反感文化书法的人提出的要求。有些人喜欢技术不喜欢文化没有关系,尽管可以继续写他自己的非文化书法或者反文化书法。而历史可以澄清一切!
    话说回来了,文化书法目前仍然处于很艰难的状况。但唯有艰难,才有动力!“文化书法有什么价值?我们主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北大书法博士生硕士生的教学和理论创新,不人云亦云,比如由北大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北大文化书法丛书》第二辑六本分别是:《日本书法史》《韩国书法史》《港澳台书法史》《东南亚书法史》《欧洲书法传播史》《北美书法传播史》等;二是注重书法外交和书法文化战略,不在国内占一个山头,不去跟国内争任何一点点高低,本来我们就很低,我们主要是走国际路线。因为我经常出国,看到中国书法在海外被人家误读、误解,而且日韩认为中国书法已经不行了,等等。我想国外一定得好好做这个工作,我们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明年还要到法国、美国做这些工作。第三,我们坚持“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坚持学术本位,创立新时代书法的审美新原则。
    从未来来看,我还是很有信心。我到很多地方,和很多书法家理论家面谈,他们大多对文化书法表示理解并做一些善意的补充,很多朋友希望北大书法所能够做得更好。我们今后还可能会办一些高层研究班,做一些高层次的理论班来扩大中国书法人、中国书法工作者的文化涵养。可能从文化对书法的整体补气上而不是在技法上,也不是在国展或者加入书协的这些名分上,对中国书法有所推进。
    朱以撒(福建师大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理事):从北大成立这个书法所的过程来讲,可见道路很艰难。但是很多事情就是需要有人来做,慢慢做、踏实做,才能做好。从现在来看,对书法的轻视也是比较严重的,甚至认为书法就是技巧的一种表现,没有多少文化的含量,这些年提出一些新的口号见得也比较多。
    对文化书法我还是很赞同的。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里面,他应该是一个文化人,从事书法艺术的这些工作者、爱好者都应当把书法当成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凡是涉及到文化方面的都应该很努力的学习。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文化书法”我觉得首先是倡导一种宏道养正的正大的气象,这点是很重要的,就是要走的是一条正路,很经典的,不是旁门左道,更不是投机取巧的路。这样的话,这条路子走下去会越来越宽敞,因为如果不是走正道,走旁门小道的话,这条路就越走越窄,可能这样也就证明了这条路不容易走。
    因为走一条正路是很艰难的,他需要付出很踏实的工夫,同时又要抵御很多外来的诱惑。因为从这些年书坛的创作状态来看,对于技巧过于讲究。凡技巧能给人惊讶的视觉效果的统统想自己玩一下,正大的路子所表现的就是不哗众取宠,而且是要抵达书法核心的很深沉的东西。这样的它的难度就很大,既包含了对书法爱好者、工作者的内心的考验,也检验他对艺术真诚的程度,这路子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种信念,使自己走在一条大路上。
    但是在具体的表现上我觉得还是有点困难的。比如说怎么样使文化书法的推崇者,他们艺术表现和其他的表现方式能够体现不同?前些年有人提出艺术书法,但是艺术书法的作品和不是艺术书法的作品摆起来,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我们提倡文化书法,如果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和艺术内容上和其他的创作显示出不同,我想这一点比较困难。比如说我这两天也看了像赖丽华,这个女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她也是尊崇书法研究所的理念在进行创作的,可是这种作品从欣赏完来看,还是不能很强烈的体现出文化书法的特征,因为她这个特征不明显,我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这个特征明显?因为文化它是藏在内部的,那么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要表现文化书法的特色来,我觉得还是有困难的,不知道岳川兄从哪方面能够让它的表现能够一目了然看出来。
    王岳川:这方面其实有不同的朋友也提出一些善意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看有以撒兄说的这些问题,书法内容更注重出经入史,书法风格强调典雅,反对粗俗、粗野的书风。如果说,其他的人的书法更崇尚的是新奇或者视觉张力的话,那么文化书法可能更多尊崇是一种优美典雅,文而化之的书风。
    “文化书法”提出来以后,我们先多做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目前为止,如果我们还没找到一个更好的表达形式,可能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探讨和摸索,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慢慢地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或者有文化认同感的朋友来做。我们主张“回归经典”,一切反经典、非经典的实验可以在别的大学做,但是在北大书法所不可以。当然我们也可以像蔡元培广开言路、多元并举,但是如果它作为毁我们文化基础的东西,我们可能还是不能接受。“守正创新”强调走坚实的发展道路,不守怪创新守西创新,坚持一种正大气象的书法美学风貌。不是像今天有的书法,跟古人比矮。古人很高大了,他们搞不过,就做得很荒诞。我们不主张这样做!不过北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今后我们工作很多。博士生的录取、海外留学生的招生,还有今年我可能要招两个书法专业的博士后,和更多的高手一起共同来商量,和以撒兄共同商量下一步怎么走,我相信可能会慢慢地悟到一起。
    朱以撒:我觉得“文化书法”提出来是非常好的,它更多是对一个人内在的要求,要求这个人应该是文化人。因为只有这个人他自己有这样的认同,达到这样一种共识的话,他就会非常注重自己的学识修养的吸收,使自己有一种比较扎实的文化的功底。至于在表现上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出入魏晋的这些书法家都是具有文化书法素质的,比如说这些年书风又开始转向了,从明清书法转到了写二王的书法,学《书谱》的小行草,甚至学二王以下,所有带有二王风气的这样一些行草书。那么这些人从外表来看,也是接受魏晋书法的,并且写得一手很精到的王羲之的书法。如果这样的人排斥文化的接受,甚至漠视、轻视文化的素养的吸收,这样的人即便他出入魏晋那只是技巧上的表现而已。文化书法更多是对一个人内在的要求,首先要达到这一点,才可以进入到文化书法,那么如果以魏晋书法来衡量的话,现在这么一大批为魏晋书法创作的们也是继明清书风之后又一场流行书风又开始兴起了,那这样的一些作者在我看来他们当中的大部分的人都是不符合文化书法的理论框架所能够涵盖得下的,他们是游离于文化书法之外的人物了,他们的表现都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二  正大气象书风与随意书写的美学分野
朱以撒:“正大气象”是岳川兄提出来,我觉得有针砭时弊的意义。请详叙之。
    王岳川:这个二分问题可分成两个角度看。审丑之风从国内文化的角度,看是中国文化失败主义、文化自卑主义的表现。从世界文化霸权看,在美国文化中弥漫着一种全球化的世俗化、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搞笑主义的后现代痞子文化风气。这种风气进入第三世界中国以后,迅速和一些文革主义——反精英、反经典、反文化的痞子文化,就是文革的那种打倒孔家店,打倒专家教授的疯狂结合起来,变成本土的一种奇怪的世俗化文化景观。这里的危害非常厉害。可以说欧洲的油画才500百年,中国的纸上绘画2000多年,但油画将中国绘画颠覆掉了。美国要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的引领者,他不可能在纸面和布上油画超越,他们把欧洲过去的达达主义乃至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全都收录到美国,无限地放大。美国现当代艺术可以看到几乎都是这样,不需要去写素描,不需要面对一幅《蒙娜丽莎》油画像达芬奇那样画四年。他不需要这些了,他们很搞笑地用猴子或者人在画布上拖一拖就可以一夜成名,炒作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大画家。这种美国式的文化工业生产导致了全世界精品大量流失,法国、德国如此,甚至有人在《蒙娜丽莎》的油画上画两只小胡子表示他是男的,同性恋等等,都是如此。以丑为美,就是萨特说的“恶心”的艺术,从二战以后人类就开始大量繁殖。
    欧洲油画在整个18世纪、19世纪人气上升阶段都是比较有正大气象的典雅优美的;进入19世纪末期,尤其是到了一次世界大战,就出现大问题了,油画是越来越丑,越来越裸,越来越脏,越来越令人恶心。这种风气又受到了西方经济方面财政的支持。当代中国谁的画卖的最贵?岳敏君、刘小东、王广义等等,这些当代西方绘画的临摹者、跟风者卖得最贵,几乎超过了中国古代的经典。凭什么一个活着的三四十岁的一个年轻画家,就因为仰仗西方,紧跟他们,油画就卖了那么多钱?但这种价格不表明他真正的价值,而是国际炒家和国际财团炒作的结果。
    为跟风,一些中国的水墨画夹杂狂怪书法,按照西方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拼贴艺术、概念艺术去做,就有书法后现代主义、书法行为主义等等。他们的原则就是:你是优美的,我就恶心丑陋的;你是典雅的,我就是嬉皮式搞笑的;你坚持书法的正大气象,我就坚持与中国传统命脉相违背的东西。……当然这种牛劲和西方大量财团乃至于中国拍卖市场的怂恿和一些美院系统紧跟西方美术风有关系。我记得曾与一位中央美院副院长对话,他最初还颇为美院和西方说好话,对话到一半时,他突然意识到问题严重。他说我这个问题得好好反省,我说一个理论家思考全球化中的中国问题,一定要有中国身份、中国立场、中国文化指纹,没有这一切你画画得再西化,中国人不会认同,西方人一个经济危机就把你抛弃了。我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美国梦做的最大的民族。中国当代绘画受西方的影响应该说是比较大的,但要说当代书法家受西方的影响并且创作的丑、怪,我觉得中国书法家还没有能力走得那么远,就是他们对西方的认识恐怕还没有进入,这个是从当代书法家的文化水平来推测的,就是他们还达不到受西方影响的程度,还没有这个能力去受到西方的影响。
    国人不要太在乎某个洋人说这个画好不画,要有一种坚强的文化自信、书法自信,相信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契机,而且一定要把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提升到国际化的高度,同西方平等对话,并把文化的差异性教给外国人。西方是非汉字系统,现在全世界有7千多万人学汉字,学了汉字他们会更加理解书法,那么中国书法世界化,让西方人学会欣赏书法,不要基因涂改把书法弄得不伦不类很丑陋。只要我们这些大学里面的教授和有良知的书法家兢兢业业努力,去做书法空气清洁的工作,我想书法生态发生变化时指日可待的。
    为什么一些书家会出现这种丑和怪的创作方式?我想主要是跟时代的巨变是有关系的。对于书法创作我认为还是要有精神洁癖的,要干净、更要准确到位,不要搞得一张纸脏兮兮的丑陋。高雅的艺术在纸面上流淌的是文雅的、舒心的、平正优美的气息,古人所说的“书卷气”,而不是往脏丑的方面夸张。书法的主流像历届书法大展展出作品和获奖作品,实际上说明文化导向存在问题。因为在前几届的国展中,受时下流风影响,作品幅式很大字也大,创作时用笔下力太大太狂,这样的作品已经占据了一些展览大部分的空间。有时候看完一个展览后感觉很疲惫,整个展厅的作品那种气息都是冲动、混乱、暴躁。中国书法的美丽精神正在流失。
    这说明书法家在创作上已经走到另外一条路上了。一味强调视觉冲击,这种冲击效果过后留在内心的感觉是很空洞无聊的,当我们没有意境可以回味,作品不能作用于我们心灵的感动,那么,它存在的生命力就很短,有时候就是在展厅中作品就已经死了,影响几天后就消失殆尽。但是,它们负面导向作用又显得非常强大,许多人去看了这样的展览之后,看到这种的作品居然可以获奖,也开始模仿这样的粗狂的创作方式,推波助澜,各省书法发展方向就变了。你写的很粗野,我就写的比你更粗野,你写很粗壮,我就写的更粗壮,书法内涵并没有得到更深挖掘和体现,反而遮蔽在浅薄的形式结构的狂躁中。
    这几年情况稍好一点,因为这几年又回到魏晋二王的路子来了,这是一种审美的趣味的调整,有时候感到疲劳会逐渐地转向,会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现在的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就比较清新、秀美还有文雅,现在这种书法创作的潮流觉得就更接近文人书法的味道。当然如果是这样一直写下去,在审美方向能又太保守了,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二王的书法临摹的非常像,他们创作出来的也是非常逼真,但如果都是这样子,又让人感到过于小巧了些。从书法的审美意义上说,书法的形式是不断转变的,不断有新的形式出现。但不管有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整件作品比较洁净,就是像很清新的露水,更让人欣赏,因为这种清洁可以提升我们对艺术的喜爱,而不是厌恶的。那么弄一个粗糙、丑陋的,实际上就把人带到另外一个审丑的环境里,让人感到他的丑有些恶心、反感,甚至讨厌,甚至就会形成一种误导,就是中国的书法艺术难道就是这个样子?难道就是以丑的面目出现的吗?
    与书法的正大气象相反的怪僻、低矮、丑陋气是学术界美学理论上需要辨识清楚的问题。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把正大气象具体化,正视传统道路的经典书法,不欣赏萎缩的可鄙的的书法气象。像刚才以撒兄所说的,简单的说就是差的书法一下走过来很文人化,趣味也很正,但可能气格小一些,而且不断的重复,可能会导致今后过分的保守。我一直想守正创新的那个“新”还是很重要的,光“守正”不创了也不行,比起古人说的话还是没有出息。古人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探索,还在努力地去寻找新路,那么今天更需要这样去做。
     书法的本体是“书写性”,它是中国人唯一在这个世界机械化境况中徒手线书写的艺术。如今,桥是直的,飞机航线是直的,跑道是直的,高楼大厦是直的,唯独书法是充满变化的手工徒手线的纠结,它是保存人本质力量的精神艺术。书法八面出锋,阴阳向背,点化之间,性情毕现。如果说,认为搞书法是有文化的话,书法就是一个文化人最完善的心电图,他做其他事情都可能一板一眼,都可能是戴上了人格面具、官帽子,唯独他作为书法家的时候,像怀素一样“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完全是敞开心扉,舒散怀抱。
    其实,今天的书法出现种种的疾病、症候,是书法家精神生态出了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书法用笔、章法、墨法问题。书法家的人格,书法家的内心世界精神心态衍生出一大堆的垃圾,他无法把那些垃圾排出体外,排出他的怀抱,于是书法生病了,书法家不健康了!
    书法评委处在书法文化链的高端,起着“书法指挥棒”的作用。我们对书法界的问题澄清应该在评委问题上下功夫——谁有资历担当评委,评委的组成应该是多种的,而不应该是就几个写字的,他必须是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文化重镇的人集体组成。我有的时候很感慨,就是中央电视台的那个青歌赛,都找了余秋雨。不管对余秋雨有多少批评,但起码余秋雨不是唱歌的。就连唱流行歌曲的都知道找几个文化人,甚至还让不懂唱歌的文化人来考考他们的文化。我们的书法最文化了,写的是古文,是经史子集里面保留中国文化经典名句的钻石,可是却评得没有文化,导致民族书法越写越丑,越写越让难受,感到集体恶心。当把住了展览高端入场券和推选高端评委这两个关口,书法其他的疑难杂症我估计会慢慢化解,过分拘谨的那种东西也会慢慢消失。
其实做到正大气象是很困难的,有人总是认为正大比较容易做到,作到奇绝、奇巧是困难的,实际上正大是很难做到的。要做到“正”又不死板、不僵化是很不容易的;做到“大”,“大”不是字要写的大,而是气象要大,内涵要大,这实际上就不光是技巧所能解决的,这和一个人的人格、精神方面的浩然之气有很重要的联系。现在写的字,脱离了“正大”之后有一种很媚俗的趣味,江湖气味很多;“正大”的气息应该是比较朴素的,自然而然的,少人工刻意雕琢的。现在人工摆布的痕迹和匠气很明显,但“正大”实际上也说明了内心高远宽博的展示,自然而然的流露,不是刻意出来的。现在的书法还朴素不够,花俏的成分太多。究其实,中国文化中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实际上都是很朴素,毛笔是用禽兽的毛做成的,笔杆是用竹子做成的,墨是松烟做成的,砚台又是石头雕成的,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很朴素的工具把自己内心很自然的表现出来。正大气象的作品会给人一种鼓舞,一种感动、一种震撼。一个喜好书法的书法家也罢,书法爱好者也罢走上这条正大气象的道路的时候也培养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自己的格调更加高远,实际上写字就是自己性情的一种流露,“正大”这条路子应该是书法家不应放弃的道路。
    “正大”的大不是说尺幅很大,我看过一个写了八尺整张的,但却觉得内心世界很小,艺术感觉很小,甚至他心灵空间都很狭小。相反我们看一方小的印,指甲盖那么大,可以说方寸之间给你感觉磅礴正气,那种汉代气象,这种气象也许可称为“平正”,“复归平正”的“平正”含义很深。今天做鬼脸的书法还有,做洋脸的书法还有,踏踏实实做本真的书法很重要。我曾经看过一个书法家,我很虚心地向他请教,他那些奇奇怪怪的作品怎么弄出来的。在我看来,洒落怀抱的文人书法的波折,是他用毛笔在平和心境中潇洒自然地呈现出来的。他想了想告诉我,他那六尺整张的黑黑压压的大字怎么弄出来的:毛笔写完了以后凉半干,弄到洗手间把它上面多余的墨冲掉;又半干,再在上面写一次,半干,再用水冲刷;浓墨加上淡墨,云山雾罩的就做出来了。我说你这个有点像工匠画,只是不加渲染,还有些像装修工人。他当时做完了以后效果很好。后来他高兴的告诉我,现在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材料,不用做这么多的手续了,这个材料就是往墨汁里面加了很多化工原料膨胀剂,兑在墨水里面,发泡以后写到纸上就迅速扩展,自然大大膨胀,视觉效果很冲击。结果是什么呢?古代纸张纸寿千年,用膨胀剂写字以后纸寿只有三年了,三年之后纸就纷纷扬扬,在化学碱的作用下变成碎片。我想这样做完全丧失了艺术创作的体验性和神骏性,丧失了“庖丁解牛”那种人与物合一的高峰体验,而变成一个匠人的手工活,不断地去在化学品中生产着短命的写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诸多怪现象不能继续下去了,不管他打着什么旗号,打着什么主义都不重要,其实艺术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人真实的体现。其实写字用一个“写”来表达也是很恰确的,就是写,没有其他附加的条件和方式。现在的一些作品幅尺越来越大,能不能写那么大,当然可以写那么大,但是大要看效果是好是坏。有的是幅尺很大,但是精神容量很小。我们回过头看一下,那些魏晋的作品,不过就一尺见方,这样的作品却显示出一种很大的气象。这不仅仅是技巧,有很多的深刻精神内涵在里面。现在的创作尺幅求大、工艺材料求多,实际上已经走到另外一条路子上了。因为你附加的条件多了以后,一件很大的作品就是能看出作者的一种不自信,他的书写中间,整个精神流动过程不是连贯的、一气呵成的,而是颠三倒四的。现在这种势头还没有减弱下来,可以看出有很多的创作者是误会了这个“大”的含义了,把这个“大”归结于是物质上的大,如果是这样的理解的话,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没办法写出那种正大气象里面“大”字来。
    我刚才也说到关于书法家人格魅力和内心境界和书法紧密相关的这么一个问题。其实有时候人们好像特别急功近利,我现在要参加一个展览,要求是八尺的,作品写得极为张狂,他们叫做是切割空间、视觉冲击力,已经把书法的本体忽略掉了。
    我想起这么一个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的时候,白天奔波千里,已经非常艰难了,晚上还灯下读书。他读的不是兵书,也不是剑器书——怎么耍刀剑,他读的是《春秋》。你说奇怪不奇怪?风马牛不相及。关公深明大义,读书精神薄云天,不读书俗不可耐,三天不读书就是一个俗人。再说王羲之,为什么我看王羲之诸帖,气象那么大?除了聪明,坦腹东床,傲慢权贵的大气象外。保持自己的真血性真情怀,有道法自然的风度。早年池水尽墨,晚年跪在父母亲墓前发誓永不做官,集中一切精力把书法写精。正是因为他有这样避离一切,蔑视诸侯,然后对自己书法放到人生最高点才成就了书圣王羲之。而今天的很多人,生活当中就是一个大俗人,是一个没有什么品位的人,你还指望他的书法能出现什么奇迹?尽管启功先生不完全认同书如其人,有的人完全不认同,还拿叛徒、汉奸写的字作为反证。“书如其人”有其合理的部分,不能死板地理解和僵化地对应。
    人的内在的气象和他外在的书法表达有深层关系的,不然一部艺术史就完全可以重写了,就完全可以写成一个阳奉阴违史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只是我们很多的艺术家没有体会到关羽走背运的时候还夜读《春秋》,是让奸臣贼子惧!服他的凛然正气。王羲之在自己为官、择偶这么大的人生选择面前,如此坦荡的选择,他的境界当然就会大。现在人如果急功近利,天天围着毫无价值的人和权力转,他的书法必然表现出一个俗的境界。以为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装饰可以唬人,就像用化肥一样,又简单、又干净、又清洁,结果把土地碱化了。农民都知道,用农家肥才能长出生态美的庄稼,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清洁的山河。书法亦然!


三   时代呼唤书法经典大家是否可能
朱以撒:这个问题上次也稍微讨论过,也没有太深。张海也叫我给他写一篇文章,我写的是《艰难指向》,我认为他所提出的推出大家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很难实现。原因在于现在我们对大家、经典的界定也不明确,因为古代的大家需要有一个时间段的距离,才能看得比较清楚。可是现当代的谁能够成为大家、经典,由于距离太近。我觉得提出这个大家、经典让我们达到共识是非常困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家、经典认识的标准,由于距离太近,衡量大家、经典的标准我觉得是很偏颇的。这篇文章的出现意在鼓励大家在当代书坛能够逐渐形成向大家、经典靠拢、看齐的良好的愿望,可是实际上是没办法操作的,甚至它会引起我们认识上的一些混乱,因为它没有一个时间的过程。现在我们可以说当代谁是大家,谁的作品是经典,恐怕我们没一个人能够指出来,我觉得这篇文章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显得比较空洞。
    王岳川:张海文章出来以后,正好我在这之前也写了一篇文章,而且在一家报纸前后就发表了。关于书法经典的,确实像以撒兄说的,要接近经典需要时间,我们是做文化、文学,文学上的经典不管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都是经过了历史的打磨以后,经过了多少批评家,像金圣叹、仇兆鳌这样的关于小说诗文的鉴定家,他们不断地普及和大家认同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协会、专家界定的结果。但是我认为这种提法仍是有积极意义,经典对今天来说是一个风向标,说明我们在全盘西化的范围当中,很多书法家是找不到方向的,今天刮东风往西跑,刮西风往东跑,没有文化“定力”,没有文化眼光和气定神闲的底气。找到经典这一坚实地基,也许很多人就能够暂时找到一种家园感,书法的家园感。
    至于提出的要推出大家名家,我想初衷是好的,但觉得还需要一些中介环节才能落到实处。这个中介就是要让书法名家要有代表作。我们提到王羲之脑子里马上就想起《兰亭序》、《姨母帖》、《初月帖》还有《黄庭经》;一说起颜真卿就会想到他的《多宝塔碑》、《家庙碑》,以及他的行书《祭侄稿》。而今天我们说起一个当代书法家,好像很难想起有什么代表作,只是记得有某种书风,或记住他的书法风格,而没有嵌进历史的代表作,这样当然不会出现真正的大名家。我相信再过二百年,当代书家能在历史上留下几个很难说。我觉得走进经典,推荐名家的中介就是要有代表作,就是让一个书法家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才华拼搏上去的那件作品!
    第二,如何减少不必要的展出,减少这种自发组织的为了筹集资金的展出风,兴起“名家提名展”。我今后一定要和以撒兄等几个院校形成一个名家提名展,学术提名展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我相信今后书法界标尺高一些,风气会好一些,随意的展出就少了,没有高度展了也没有用。因为今天书法界还是外头看来很热,其实内很冷,我们看看那些工业展、先进产品展门庭若市;但是书法展开幕式是很热闹,结束之后观看展出的人很少,只有部分书家的市场价位还不错,骨子里书法是很冷的。要做实事,呼吁经典,呼吁代表作制度,用意是好的,我们要寻找很多中间环节来把它做的更扎实,我想才会在世纪之初的中国书法有些帮助。
    朱以撒:现在,我是觉得书法家与他创作的书法作品是分离开来的。在我印象中,书法家能够和作品联系起来的,一讲起来会让你有印象的,应该就是日本的书法家手岛右卿。一讲起他的名字,我们就会记起他有一个作品《崩坏》,他给人的印象很深刻的。为什么大部分的书法家和他的作品是分离开来的?只知道书法家,却不知道作品。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创作的作品太多,形成了一种重复;再一个次品也多。现在尤其是一些书法家,名气越来越大,但是创作的作品反而不如以前名气小的时候,因为应酬的东西太多。这样的话,越往后越没有代表作出现,那些垃圾作品就越来越多,这样实际上就是毁了自己。代表性的作品没办法出现,创作水准也要下降,一个书法家要很认真、谨慎对待自己的创作,要使每一幅作品尽可能不乱写、不多写,尽可能的每一件就是自己此时此刻比较满意的作品,这样才有可能留下一些比较好的作品。书法活动的泛滥也是有害的,它催生了很多粗糙乱造的作品,缺少沉下心来的研磨、锤炼。宁可作品少一点,但是作品要精一点。
    王岳川:以撒兄这个意见非常重要。我自己参加开幕式或者被请去主持讨论会,有时感觉很勉强,说的不客气,友情的出席一下,几分钟就出来了。我还参加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搞的双人展,我从进馆到出馆不超过1分钟。满目俗不可耐,神思不清,充其量就叫胡思乱想。但给大家发请帖,排场搞得很大,浪费时间和精力。我现在是很多时候拒绝发言了,我觉得中国的批评学很大程度上变成表扬学了。我觉得独立批评家非常重要,在经典代表作之后中国的书法批评要有那种诤友、畏友的感受,这样我们的书法的空气才会清新起来,才会有更大的气象;而不是泥沙俱下,美丑不分,甚至有一段时间丑、怪的东西甚嚣尘上,以至于中国书法辨不清南北、看不清东西。这个问题很大。


四  经济繁荣是否会导致书法创作繁荣
朱以撒: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的研究差别是比较大的,书法创作的队伍很庞大,书法理论的队伍还是很小。经济的繁荣和书法的繁荣是和有关系的,但是书法的繁荣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因为繁荣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泡沫。书法创作的繁荣跟书法创作的特征是有关系,因为书法创作更多是感性的、即兴的,它的成果就是一个纸面的画面;理论研究是理性的、逻辑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跟社会上的需求是不可分离的。因为社会上还是比较注重书法成果,如果说一个人是书法家,他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如果说他是书法理论家,大概就没有几个人会钦佩他,或者说没有几个人看他的作品。因为书法理论研究在社会上的实用面比较窄,同需要大量的工夫,他要把这一点滴的见解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文章,就是说他要有内在的理论储备,他要有内在的理论储备,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这对一般人来讲都是比较吃力的,但是书法的技巧掌握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因为现在有书法速成,可以使不会写字的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成某一水平。掌握书法技巧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从事书法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至于我们书法创作中的批评那就更为罕见了,因为批评是一种逆行,批评跟批评者所走的方向是逆反的。他要往这个方向,但是你觉得这个方向不行,你阻挡他、批评他,这样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尽管你的批评是准备的、善意的,但是要使对方接受还是比较困难。问题在于书法创作者不太自信,王羲之都可以批评了,当然人为什么不可以批评?从事书法理论的比较少,大概是觉得批评会得罪人。古人也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有人和阮籍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听到他褒贬对方一个字,喜怒从来不形于色,谈到问题他从来不表态,因为表态了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如果这个立场是和对方相反的,实际上就是在批评他,尽管是对的,但是对方会很不舒服。理论研究的人会很少,但是有艺术良知的人,他有话就要说,他觉得事实怎么样就应该实事求是的说出来。我觉得这个是对艺术发展有好处的。
    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和形式让书法理论也像书法创作这么繁荣,是有困难的。困难就在于现在我们书法队伍里面大部分人功底有缺陷,缺乏思辨的能力;即便有思辨的能力,也无法相处文字,因为文化的功底太差,他的批评只是即兴的,点滴式的,三言两语的。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文化书法”就是要培养一批喜欢读书、有文化的人,加上他们艺术的良知,能够把他内心的感受说出来。这样的人多了,书坛就会健康起来。
    王岳川:书法现在的火热和书法批评的冷寂相比较,更感到理论批评振兴的重要性。书法法像王羲之那样奔走于大江南北,学习前辈大家的丰碑巨制,刻苦练习池水尽墨的精神,今天的人大多缺乏,创作甚至找一些走捷径的创作的拼制。甚至有些小孩为了获奖,就写两个字,写一千遍,他就成了这两个字的书法家了,再写第三个字就很丑陋。这就是片面发展,极不正常的书法行为,有一些获奖专业户,如果是命题创作,那个字就惨不忍睹了。可见很多书法的突击队很善于“时间就是金钱”,节省时间来做。
    相反从事书法理论、书法批评需要高深的学问,除了遣词造句,不敢说是满腹经纶,起码也是疏通经史子集。要知道中国书法史的基本演变,那些经典、人、命题、观点,了然于心,临到头去查字典就完了。他要去写一个批评文章,首先对这个书家的身世要了解,对这个书法的书风的演变、发展,长到他在中国书法长河中的地位,短到他自己书法当中的一个片断,他应该有基本的定位,而再当代众多书法家当中什么样的位置,他也要准确的判断,这很难。既要懂得经史子集,书法理论的名著、名篇、名章、名句,同时还要对这个书法家非常了解,他才可能拿笔写成千把字,辛辛苦苦写出来可能就印在一个报上面,然后稿费可能可有可无。和那个书法家练好字以后,动辄几千块钱,甚至上万,他的付出的劳动是成百倍,而收获却是万分之一。
    还有一个就是为什么批评会难?批评需要立场,一个批评家他不可能今天把这个事说得很糟糕,明天把它捧上九天,昨天可能写的是二王,今天小草流行了,他也写,后天又听说章草流行了,又写章草了,他可以不停的换,最后究竟是写什么,大家谁也搞不明白了。而一个书法理论批评家他是有风格的,他是“文如其人”,他必须要形成这么一个东西。
    我从一个书法家构成群体来说,另外还想补充一点。这个时代也确实是为文化的再生产提供了太大的障碍的。王蒙这么一个文化部的前部长,又是想问鼎诺贝尔奖的大作家,拒绝取他的稿费,为什么?就是因为出版社给他开的稿费是一万字才五百块钱,仍然是1954年的出版社稿费水平,而物价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200倍。我们设想一下,按照解放初,一般干部的工资的是四、五十块钱,而他写一篇文章一万字可以拿到四五百块钱。如果今天书法理论家写一篇文章稿费是一万块钱,他就很尊严,他就不为任何嗟来之食或者是利诱去写作。我觉得国家天天谈文化,但最重要的知识分子的结晶,他们的境遇却是这样。出现一个情况:写书的不如出书的,出书的不如卖书的,卖书的不如盗版的。这个情况如果国家不解决,我认为未来不仅是书法界的问题,是整个文化界的精神疲劳问题。
    我觉得我提出文化书法还是合乎时宜的,文化定输赢,但是要有爱文化的人,要有伯乐,要有制订政策的人,知道文化的轻重;不要认为文化是软实力就不重要,是很重要的,人的骨节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膝盖、没有人的腰椎的软组织支撑我们,我们就没有灵活性,就会残废,文化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重要支柱!


五   普及与提高:书家创作与书法教育的关系
王岳川: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很重要,在网站上看到一个新闻,中央美院一些人看到写唐楷的作品,就说这是写字,不是书法。那么小学生的教育中书法与写字的关系值得厘清。
    朱以撒:因为小学、中学的书法教育实际上,即便书法教育有这样的愿望,实际上还是很难进行的,它是用一种行政的手段来推广的,但是他必须要有书法老师。因为只有书法老师具备了,有老师才能有教学生的可能,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学校里面并没有多少,甚至没有书法教师,没有书法教师,现在的写字课是任由学生去写,老师也没有能力去纠正、辅导。就像我们今天参观的实验小学,那个家和万事兴“兴”,一看就知道写错了,那这个老师根本也认不清楚,自己也不懂;还有硬笔书法里面抄的课文,还有学生写的作文错字也好多。那么这些作为学校的一种展示,因为学校也是比较注意这种形式的,但是在这种外在形式之内,那里面的错字却没有老师把它挑出来,这说明什么?说明老师也不重视这方面,甚至他可能都弄不清楚这个字要怎么写。那我们可以说这个学校是很重视书法的,但是他却缺乏一些很具体的、得力的指导方式。那即便是这个地区的书法很繁荣,这个书法教育就很难进行下去,因为这个学校要由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没有老师就没办法进行书法教育。

写字跟书法的界限我觉得确实不太好分,如果是写的很差的,当然是写字;写的比较好一点的,又学古帖,写出某一种体,那我们就把它当做一种书法;但是书法和跟写字相互之间的界限就比较模糊,有的人又像写字,但字里面又有一些书法的东西,这个就比较困难。写字的标准就是能够把汉字清楚的、写完整的,不写错,是一种基本的技能,如果上升到书法必须是有体系的、系统的、必须按照一定的技法来写的才算书法。
    至于用什么体来引导学生?实际上唐楷、魏碑,或者用其他的什么体,我觉得审美的方向是多向的,应该不能只临一种体,可以多样的选择。大家想一想很多学校都是按照这样来写,虽然打基础是可以的,如果只有这一种体就未免太乏味了。有人认为要选择一种中性的体,以前欧阳中石提出一本帖《等慈寺碑》,这个碑我看了一下,就是中性的,就是楷书,按照你说他有什么体,也没什么个性,然后欧阳中石认为写字应该是中性入手。各种提法都有,应该具体到某一个教导者、老师。他擅长什么样的体,他觉得什么样的体是他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应该就可以用这种体来进行教学了。
    王岳川:一旦一个人触及到书法,他就触及到整个中国文化的神经。我们这次去参观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写的字,我数了一下有30%没有落款,什么原因?落款中大有学问,时间年与季的讲究,题字嘱书的雅致,题跋的才气,看着书法小道,非小道也。那么这些无疑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和一次对近乎失传的东西的学习。
    我的看法是从哪种字体入手关系不是太大。不管哪个学校、老师从哪个地方入手,关键的问题是给孩子选优秀的古代书法经典法帖。有的小孩下手就写《张孟龙碑》,丢掉童趣而获得人为的老辣,于是今后写字的灵动就很难了。还有小孩写小楷《灵飞经》,写了好几年,很像馆阁体,笔笔软弱,气象没有打开,找不到自己了。还有,书法要和人的秉性结合起来,有些人生性细腻内向,不能潇洒挥毫书写草书,让他写大草甚至狂草,他总是紧张兮兮,线条质量总是不高,满纸俗不可耐的圈圈;但是有些人写狂草很好,你让他去写非常规范的小楷或篆书也受不了。
    中小学书法教育不是为了参展,也不是为了获得小小的书法家的称号,当然更加不是为了升学有些优惠。我倒觉得小学书法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和小学语文课本结合起来。我查了一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古诗文、古文占的比例相当大,将近有一半,每个孩子应该拿毛笔用心把这些诗词练个百十回,不仅诗文烂熟于心,而且字也写好了。小学课本一般的字很少用宋体字,都是用的楷体,虽然那个字呆板了一些,但是它还是有一些指导性的作用。这样一来,我觉得小学这一代人,将近一亿小学生,如果能够把小学课本当中诗文、包括一些词都能写的相当不错,写的字都是大方、正大,我想他们到了中学阶段,对他们会有更好的好处。
    朱以撒:对学生学书法,我一般认为选字帖要有两点,一是选择要是古代书法中优秀的作品,其次优秀的作品应该是符合你的性情的,这样的学习就会有更大的主动性,因为路子对了,这本字帖又符合你的性情,这种书写速度就会加快了。
    现在学校的书法教学或者写字教学比较薄弱。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书法家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带学生,这个也是作为学校书法教学缺失的一种弥补,我觉得功不可没,但是现在比较让人担心的是家长和任教的老师都比较缺乏平常心,总是想在短时间内出成绩。当然,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自己教的学生如果比较快的出成绩,来到他这里向他学习的生源就多,生源多经济收入就可观,也因此往往老师和家长都缺乏这种平常心,就把一些环节省掉了,尽管学习书法的进度快了,这样说到底也是不利于学生书法的发展。因为书法的学习是一种慢学,它可以慢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慢到一辈子都需要学,如果说一辈子去做别的事情可能早就做好了,但是书法是需要一辈子来学的。如果是抱着这种快的心情来教育、学习,那么也只是一时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即便一些小学写的非常好的儿童,他们到了中学基本上就放弃了。为什么?就是在早期的书法教育中没有培养一种兴趣、快乐的情趣、情调,当时就注入了一种通过书法学习获得等级的愿望,因此他们后来就没办法坚持下来。书法到了后来如果没有支撑就感到很艰苦,因此就放弃了,书法的学习应该坚持让小孩子感到快乐、感到有兴趣。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即便是今后不是搞艺术、文科的,学理科的,如果兴趣培养起来了,实际上会使这个小孩子今后的生活增加很多的乐趣。书法是一门比较高雅的艺术,一个人学了书法,他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都会显得比较文雅,书法教育应该本着这样一种按步就班的程序来进行。这样才能让少年的时候让他们有一种感受,书法是不能快的,要慢慢来,它的过程是比目的更为重要的,要慢慢地享受这个过程,这样书法教育就会持续下去。
    王岳川:高等院校成立书法所书法系,近10年内如雨后春笋,可能各个学校已经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81年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以撒和我都参加了,我拿了一个优秀奖。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个人的书法兴趣,成了持之以恒逐渐修成正果。可见信心不仅是对孩子写字重要,其实对一个学者进入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想想当年,81年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很多事已经成为过去了。
    今天的高校书法,可能师资不太具备。我也谈到了一些学校,尤其是理工大学的书法专业,可能今后造成一些新的问题。如果今后条件成熟可以成立中国高等教育书法家协会。当前,各大院校书法比较强的可以多互动,比如说两校联展,或者开些书法高峰论坛,可能于会有助高等院校、教学、教材,难点疑点的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些大学书法教育问题,各级书协是不会管的,各级行政部门也不会过问的。
    还有希望高校能够有一些中间力量能够坚持下去,否则就会变成这20年的书法热一样,到最后出现一个问题,一届到八届国展的作者今日何在?大部分流失了,老百姓也不知道。当时匆匆忙忙创作、匆匆忙忙获奖、匆匆忙忙被人们遗忘,这是很可悲的。高校也是这样,匆匆忙忙上马建立很多书法所、系,最后不了了之了,最后培养的一些书法学生找不到工作,可能更加有害于我们中国书法史。
    朱以撒:我同意岳川兄刚才对高校是不是要理论联合会这样的看法,因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团体越来越多,头衔很大,但是有做事的却很少,有的甚至就是一个空架子,形式是做给别人看的,没有实际效用的。我觉得高校的这种培训、研究跟社会上团体举办的活动有很大的差别,他应该是更注重学术品位,更注重相互之间的对话提升,规模不一定大,但是要很落实,这个实际上是很有好处的;而外面书法机构的培训也不一样。因为高校的培训人才应该立足于文化修养的培训,而现在外在的一些书法机构的培训往往针对于某一个短期的行为,针对于某一个活动、大赛,组织的培训,那种培训目的性很强,速成班、冲刺班。这样实际上算是把方向给扭转了,就是一个人原来是很正常的,按部就班学习书法,而一进到培训班,马上被洗脑,各种技巧也往往被扭转了,如何去附和正要开展的某一个大展的评委。这样的培训对于培训接受者来说是弊大于利。那么高校书法的研究,相互之间的切磋交往,主要是要提升高校书法研究的水平,是需要高度、深度的,看起来不是像外面搞的轰轰烈烈、规模很大,但是却很实在,使接受者都能够收益,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可行的。
    王岳川:就书法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普及可以,但不要轻易号称小小书法家,也不要经常想着或书法奖;另一方面,真正的书法家要大力提升中国书法文化,是中国书法大国实至名归。现在书法界和超市一样,里面什么都卖,但是没有精品。普及和提高两者不可以对立,在普及和提高二者中,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精英提高,要出现一些更加代表时代水平、代表书法家个人最高水平的书法代表作,我们希望这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代表作,不是造势的、作秀的、占山头的书法家。
    朱以撒:普及肯定是需要的,因为如果没有普及,那么就没有精英的基础,但是普及要做到广泛的普及这一点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不是古代社会,那种大家都需要动毛笔写字的时代了。可是如果一个人不会写汉字那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普及实际上涉及到能够认同的人到底有多少?多少人愿意做书法普及中的一员,这样书法人到底有多少?可能性有多少?我觉得这个都是比较困难的,但精英是很少的,其实这些年书法的普及程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是有的地方仅仅从普及的程度来看,只是普及而已,也没提高多少,也没有出现太多的书法精英。普及以后如果没有提高,仍是处在一个很低的层面上,现在更加让人感到忧虑的像岳川兄说的,有些名家已经到了高的水平里,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水平又慢慢地降下去了,反而不如以前的字写的好了。作为一些水平比较高,地位比较高的人他们所存在的危险也是比较大的,就是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有的书家名声一起来,请他写字的人已经在排队了,这样的人他最终很难成为精英了,他最终成为一个书法活动家,书法的应酬者,只能做到这一点。精英是很少的,对精英的要求是很高,真正要成为精英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在一般的老百姓看来,书法的最高水准就是中国书协的领导,因为老百姓只是凭着职务来看书法家的高低。作为我们能够从内在分析的人的眼光来看,实际上这样一部分人随着年龄慢慢增大,随着他们应酬的增加,已经慢慢地在走下坡路了。普及的人如果没有得到提高,最终也还是处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精英在现在这个情况看越来越少,产生精英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能不能抵御外来的诱惑、抵御无聊、应酬?能,有可能成为精英;相反也就无法成为精英了。在普及和提高方面是很艰巨的,需要有肯奉献的人来做这样一些具体而实际的工作,才能帮助推动书法事业的前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6
http://xnjyw.5d6d.com/thread-30965-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7
穿越悠绵深邃千年的意境——致朱以撒        穿越悠绵深邃千年的意境
          ——致朱以撒先生

以撒先生大鉴:

  年前年后来的书简及大作《阻隔》均已收读。由于两次外出时间比较长——一次在年前到上海、江浙一带进行吴越文化考察,其时临近春节,交通拥挤不堪,无法赶回家,朋友就留我在杭州过年了;再次是上月的江西文化之旅,又花去了一些时间,耽搁了及时给先生回复,甚为抱歉。

  拙文《历史的暗涌》得到先生的肯定,是对我的鼓励。先生有不少大散文对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精辟论述给我不少启发。我始终认为任何一种边缘文化并非一开始就处于边缘,它可能曾经在某时期还是主流。从人类学角度来看,边缘曾经就是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边缘与主流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本身验证了其历史的、文化的、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

  巧合,拙文与先生的大作《悄然浸润》同期发表在哈雷先生把持的刊物上,文中对先生深厚文化韵味的名篇作了肤浅的试论,无法深入探涉到先生那深邃的文化思想内涵。《悄然浸润》文中——老余和小余人物给人印象深刻,余家父子与其说是人生命运给予不公平的遭遇,不如说是一种本生附载着文化命运的遭际,这是先生给予了文章内核的深刻寓意。虽然那个年代已经远离了我们,可它在文化上的阴霾依然笼罩着现今社会角落,甚至将来——这恐怕是千年历史以来轮回的特定年代、文化传承、民族心理、社会机体、人生理念——文化意义上失血所造成的悲剧,可能在今后一些时期还会衍生出文化意义上失血的悲剧,需要警惕。

  你是我十分喜爱的当代散文作家之一,你的两部代表作《古典幽梦》、《俯仰之间》是我书案前的必备书。你那种营造出穿越悠绵深邃千年的意境和神思飞翔的文采华章,持久深谧地滋养着我的心田。读先生的作品大抵都要在两遍以上的,每次阅读时,眼前总是一片灿烂——那浸润的魏晋风度,清新如水,温煦宜人的亲和力,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解析传统文人价值与品格,热情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使命感。相当多篇什先生以独特的艺术感悟力,融合了书墨气韵为旨意的艺术探索,天衣无缝地借助书法中的品位、意绪、性灵、睿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重显湮灭了的历史辉煌,感喟古典美好人格和理想化的生活情趣、人文行状反观于现世,赋予了当今时代精神气象,涉旨高远、明亮与通脱。在品味先生作品过程中,篇篇文字如“魏晋书风”从天籁而降,一派明媚清澈、潇洒俊朗、从容幽雅、简约灵气弥漫开来。渐渐,让我寻找到一种无声的语言词汇系统,默然地与先生对上心灵交流话语——久久地漫浸在先生的深谧宁馨的情怀中,获取了极大审美审智的精神享受。我以为《古典幽梦》是开创中国当代散文“呼唤人文精神回归与寻觅古代适意文人重焕光彩”的先河。

  先生从容的人生态度、淡定的生活状态和执着的文学精神与精湛的艺术造诣,是我一生为之追求的!

  大作《阻隔》保持着先生一贯美妙的文化品位风格,再次感谢你对《湛卢文学》的支持!祝春安!


               学后 冯顺志
               2007年4月17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7
[attach]17346[/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28
[attach]17347[/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30
http://vip.du8.com/books/sepcjo6.shtml

http://vip.du8.com/books/sepcjo6.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33
腕下消息朱以撒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05日   12 版)
王献之︽鸭头丸帖︾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郑板桥︽行书四言联︾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
王羲之《兰亭序》

    编者按 书法,作为“四艺”之一,是古代文人所推崇之修身技能。古代大文豪中,擅长书法者不乏其人,流传至今的书法名迹也不乏文学名篇。书法和文学,总能以一种相互缠绕、相互渗透的方式,来表达情志与心境。
    书法的鼎盛时代已然过去,但“仍然会有那么一些人,发自内心地喜爱,在这条古老的长河上,鼓荡风雅”,比如朱以撒。难能可贵的是,这位书法家又写得一手好散文,其文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近年来佳作频出。
    本期文荟特别推介朱以撒的长文《》,它以散文的美丽来言说书法的艰深。又让我们从文学中窥见书法的堂奥,从书法的审美中感受文学的神韵。
    1 缓慢的递进的
    言说中国书法,要感性一些,只能拿自己来做个例子了。
    总是在每日清晨、午后或者夜晚,会有几次的濡墨挥毫。砚台总是湿漉漉的,同样湿漉漉的毛笔,搁在砚边,随时等待雪白的宣纸铺开,落下纵横的线条。有人问我写了多少年的字了,我说从五六岁起,算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如果做其他一件事,恐怕早就功德圆满了。可是至今,我还真不敢自夸。
    很慢——作为东方闲适情调的书法艺术,就是以慢来展开的。它是旧时代的产物,适合于那个时代的节奏、氛围,它不需要以速成的形式来实现。宋高宗说自己:“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这么忙的一个人,习惯了书写之慢,在慢中得到了乐趣。慢,使过程长了起来,看不到远处的目的,有时一年半载,不见鲜明地长进,却也持抱不放。曾国藩说:“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想必古人都是如此,安心于慢,不舍不弃。
    写——这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字眼。真正的书写还真的是一个庄重的仪式——焚香、沐浴、更衣,待心平气和,方缓缓落笔。因为慢,就很有一些情调了,大胆地任时间流逝,毫尖在纸上移动,不知夜半将至。当代社会追求速度,可是书法依旧缓慢。站在文房四宝面前,心就平息了下来,这都是一些慢时代的自然之物啊。石头刻成的砚台,松烟油烟烧制成的墨块,竹子做的笔杆,禽兽毛羽做成的笔毫,它们是如此这般朴实地融在一起,而用来研墨的水,澄澈清洁,与墨相交时,华滋乌亮。至于宣纸,是用檀树皮等植物做成的,同样洁白柔软且有韧性。在这些材料面前,自然气息升浮,很可以遥想古人在如此有情调的书案前,内心是如此快适,挥毫骋怀,快何如之。
    我常在画室里对研究生说一句话:“慢慢写。”一个笔画要写好,需要百遍还是千遍,难以明说,只得不停地重复。只有慢写,才能细致地体味其中的轻重提按、起承转合。慢,使人的心性滤去了浮躁、芜杂,渐渐有些与古人笔下相近了。而快,总会流露出太多的仓皇、破绽,其中就包含了急于求成的心计。“慢学问”,对于书法的认识就落在这三个字上头。想一想痴迷此中人士,从一本帖始,或摹或临,不舍昼夜,不间寒暑,好容易形相近了,神又相距甚远,只能继续深入,以至于领袖如皂、唇齿尽墨。写一手好字算得上一个文人最起码的教养,这个条件并不苛刻,肯入慢功夫就能够抵达。现在我们不说王羲之这样的豪门子弟的书法,就是戍边士卒、寺院僧侣、稼穑耕夫笔下的地契、借条、药方,都能让人感慨其不俗。在那个普遍把笔挥毫的社会里,许多寻常人士,忘情于朝市之上,甘心于林泉之下,以耕钓为生,琴书为业,不知钟鼎为何物,冠冕为何制,却都能不忘把笔,以此为慢生活之乐趣,在长年的追求中逐渐递进,使笔迹优雅起来。
    慢生活中的书法,我一直是以为有情有调的,养心养性的。就像稀罕的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红酸枝,它们的生长期如此之长,人一辈子都过去了可能还没长成材。当我们见到这种慢生长的珍贵树种做成的书案,它高雅的色调、高贵的品位,让人心存敬畏,这就是由于慢而培养出来的啊。
    2自然的真情的
    有人说,在这么漫长的书法史中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时段,应该会是哪个时段呢?我说,还是选魏晋吧。
    不仅仅因为这个时代出现了王、谢、郗、庾、卫这些书坛上的大人物,出现了兰亭雅集这样的大事件。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笔下的痕迹给予了我最直接的感受:一个人在用笔表达个人的感觉时,是那样毫无矫饰、用意,天生天养般的自然。
    欧阳修曾这么评价晋人书法:“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侯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写字,就是自然的表达,它的审美价值由此萌生。
    晋人很多书法作品,现在看起来就是信札、便条,信手拈来,写了便是。有的看起来兴犹未尽,又使通篇神采充和,生机盎然。一件书法作品要写到多大才有审美价值呢?通常人都认为越大越好。有人让我写字,最好幅式要大如一堵墙,字数要写满,印章揿他十几个。如果硬要去作,也能刻意写出来。而晋人书法,可以称为小品,兴起而作,兴尽而收,正正好!这是一个多么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同禅家,饥来则食,困来则眠,本来如此。在晋人自然书写的同时,文雅之气也弥漫开来,用笔轻盈洁净,细腻完美,驱心若游丝之缳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而绝不是那种攘袖瞠目咄咄怪叫的莽夫行径。像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也就二行15字,行笔清畅不梗、穿珠贯玉,真是小雅中见出大气了。这不禁让人怀想那个时代的人,凭自己的感觉生活、交往,好山乐水,好鹅、好菊、好竹这些清洁之物,连僧人支道林都爱神骏。有人说你一个出家人又不骑马,养这么多骏马做什么呢?支道林说,你这就不懂了,你不觉得欣赏它们的神气是多少好的一件事啊。这样的人的笔下,当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了。就像兰亭雅集,王献之才八九岁,诗作不出来,只好罚酒。罚酒就罚酒吧——他绝不会在雅集前夜让父兄帮他作几首诗以应急。这么做,情何以堪!什么是真性情,这就是真性情了。
    有人对我说晋人书法之优秀主要是技巧了得。这话我想只对了一半。在纸面上,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脾性、格调都罄露在上面。只有技巧固然能中规中矩,但是要从字里行间溢出文气、雅气,达到天籁一般的自然程度,则要超越技巧。技巧是个好东西,却冲淡了我们对于其他素养的崇仰与追求。王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多么敏感和深情!世上再无王氏父子,再无这么一批倜傥非常之人、倜傥非常之作。
    现在看来,约定俗成地把王羲之书法视为“正宗”,是有道理的。中和——这是多么优雅的表达,有着个人独到的创造,自开堂奥尽展怀抱,在充分发挥创造的同时又不逾法度规矩,使一卷在手如明月出袖、清风入怀,新桐初引,清露晨流,何其天成。不流于狂,不失于怪,不落于俗,不耽于野,这般境界,非王羲之不能当之了。
    3 崇古的向上的
    在一次雅集中,有人带三五纸来看,满口书法。等展开不禁愕然,毫无体统、不见门庭,纯是个人兴起抹涂,怎么可称书法?倘若古人九泉之下有知,真要痛心疾首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能够留下来到达我们书案上的古人墨迹,真可谓大浪淘去沙泥,都是真金了。嗜好笔墨丹青的人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迷恋古风的倾向,迷恋到不能自拔,便以为自己也是一个高冠博带长衫飘飘的古人了。江湖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书坛中人可是要问出处何来的啊。二人相见,都会问起近来学了何碑何帖,是汉《石门颂》还是北魏《始平公》,是学陆机《平复帖》还是史游《出师颂》,你不能说,没有啊,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个文人在书斋里做什么呢,少不了亲近古人临摹碑帖。这些前人经典,汗牛马而充栋宇,让人痴迷不已。米友仁曾这么记录他的父亲米芾:“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经典之作就是这么一种高度,它是永恒的、不朽的,值得后人效仿和宝惜的。
    不崇古,何以为?
    王羲之、禇遂良、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这些人过世多久了,作品还在一代一代地充当着范本的角色,没有谁可以无视它们,或者绕过它们。
    这就是代代相传的体统了。
    有一些门类是向前看的,今是而昨非——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现在肯定没人使用了。可是几千年前的古人笔迹,依然紧扣着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些晋时风宋时意,旨趣微妙而恍惚,令人遥隔烟水,捕捉玩味。“取法乎上”,说是做人的道理也罢,说是学书的门径也罢,都有一种求取上乘之意。古典书法就是一种“上”,它是超乎庸常而孤迥独立的。有人说他的书法是学他的父母的、邻居大哥的、闹市开写字铺老板的,这能称之为“上”吗?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没有被历史所检验,如何言说为范。至于一时兴起的涂抹,无法度之约束,无功力之提炼,就更难以言说书法了。古人用了一连串形象词来表达——“野战”、“狂驰”、“涂鸦”、“野狐禅”。在一个不崇古的时代,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很低级很痛快,只是遑论美感。
    一个人既然要追求一种优雅、高尚的精神生活,为什么不取法上乘,让自己站在古人肩上,看到深远处呢。这往往是令我匪夷所思的。我还没有看到哪一个不崇古,不向上的学书者,依凭自己的过人才华而成功。方向比速度、才华都重要,没有方向,时日忽忽,遂成枯落。赵孟頫说得多明白啊,他说王羲之《兰亭序》如此之美,如果一个人潜心研习,怎么会不成功呢?每个人都会打点乒乓球、下棋、唱歌、弹琴,真正做到点子上的反倒没有多少人,没有规范,没有格调,只能流于一般的玩玩,无法成器。究其原因,就是不法“上”,泯然于众人了。
    每天都要读上几本前人碑帖,看字来字往,品形散神凝,一碑一世界,一帖一精神,沉吟其中,时间就悄悄过去一大截了。书斋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它幽静、宽松,还有适宜于主人的那种氛围,宜于在纸本上与古人交流、陶冶、体验、感悟,古风朗畅,古意氤氲,像雨未来而础润,渐渐潜入、渗透,向上提升。
    此人颇有古风,此书颇得古风——倘一个人能得此评价,也算得上上佳了。
    4 修身的养性的
    苏东坡有一段名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笔成塚,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大有与古人齐的气概。在书法史上,这类勤于研磨求取上进的故事还真是不老少,最终名垂青史。
    每一个人都想要学一手过人的功夫,不知夜半将至,不知老之将至,勤勉无已,以至于下笔如矢投壶,准确到位。早在《庄子》里,就有这么一些著名的例子,像解牛的庖丁,斫垩的郢人,承蜩的佝偻老人,都是绝技的掌握者,令人惊叹。那么,这些绝技掌握之后用来做什么呢?庄子的意思很明确,养生吧。
    一技之长以养生,不是人人都能认识到的。一个人掌握了书法技巧,一下笔就惊蛇走虺,博得众人赞美,真是一件得意的事。而以此作为一种对抗的工具打败对手获得奖项,如今是越来越盛行了。书法比赛实际上就是把闲情的书法,当成体育竞技,务必决出金、银、铜奖。这大概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这些人所意想不到的,在宋代文人生活中,墨戏不少,使性骋技,觥筹交错,却永远想不到比个你我高低。书法比赛的进行,使东方闲情的形式,蒙上了一层剑拔弩张的色彩。
    斯文之举——伏案书写或者立姿书写,身心都平静下来。不仅是书写环境的静谧,更是书写者内心的安放,神交古人,恍如古人。像斯文人那样举止,温文尔雅,以手写心,技进乎道。在六朝文人的许多行为上,都用了“徐徐”、“徐曰”,尽是柔和之态。技巧就是这么一种斯文之姿,运用时,它是雅致的、柔和的、细腻的,它在纸上云卷云舒、行云流水,不是用来炫耀的、浮夸的,更不为金牌而生。想想少年时,见有人挥毫,必定要凑进去观望,恨不得把笔抢过来写几个字给大家看看。技巧助长了少年轻狂,或者反过来说,少年借助技巧而显山露水,这恰恰是一个有修为的书法家所忌讳的。李叔同时代,这是一个多么得意的时段啊,红氍毹上,舞袖弦歌,出尽了风头,他笔下的墨痕,如此地圭角毕露咄咄逼人,如见他的气盛骄人,这就是一种世俗态了;到了弘一时代,笔下锋芒收束,静穆恬澹,技艺高妙而简约,已无须显无意显了,他进入了一个超脱态。“君子藏器”,真能如此,就可以言说心境澄明,进入一个安宁的家园了。
    一个人掌握了技巧,无须与人合作,便可驰骋于艺术领域。书法,是一门很私人的雅好,是面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所以,如何表达,是以心灵为主宰的。如果一个人要写字了,却思考着合不合比赛的要求,合不合时风,合不合评委口味,那么,还能指望他笔下发出多少个性的美感?我是非常提倡这么一种书写观的,字不必写得太妩媚、花俏、工巧,宁肯写得更敦厚、素淡、拙朴,因为字不是为别人写的,它是个人身心修养的外化,是倾向于自我的,理应恳切一些。
    回过头来看看久远的年代,有一批人被人冠之以“颠”、“狂”、“醉”、“风”,这些古代书家行止异于寻常生活之人,他们沉湎于个人的艺术世界,陶然以醉,翛然以游,远远地与俗世的嘈杂纷繁拉开了一段距离,他们为自己而泼墨挥毫,守之以一,养之以和,精神生活丰富而又充实,笔下风貌,遂无同者。
    5 博采的归一的
    既然言说书法,就会经常提到二王体(王羲之、王献之)、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黄体(黄庭坚)、板桥体(郑板桥)。这些以姓氏命名的体,从沙海般的学书者中脱颖而出,以个性的鲜明体现于世。这真是对一个人的成就最大的褒奖。秋色经眼,春花入梦,白云苍狗,迁变无定,却有这么一些人,连同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史册上定格。
    几十年的临池,先是专注于一家,选择形态比较固定者,或篆、隶或楷书。以我来说,是以柳体(柳公权)的《玄秘塔》来奠基的。我每日地观察啊,思考啊,看它的笔势、造型,揣摩他此时的力道和速度。远远近近,反反复复,虽然不敢说笔下逼真,但观者都说,你学的是纯正的柳体了。
    一个人几十年的时日和精力,不可能都落在一家一体上。取法百家,意在广博接收,为我所用。明人解缙说的形象:“如蜂之酿蜜,百花无不采者焉,及其蜜之成也,人但知味之为甘,而不知何花之所为也。”博采只是手段,通过博采,得其形、神、韵、气、法,使新质生长,成为多元。我开始学名人书法,后来情钟民间书法,这个大海一般深沉的空间,作品自然质朴以至于简陋,却带着露水般的原生美态,与名人书法美感迥异,有如天生天养。
    成一家之言——人人都有这种渴望。品类如此丰富而驳杂,是需要一番融会磨合之功的,去其牴牾冲突,找寻和谐统一,理清脉络关纽,如线贯珠,浑然一体。渐渐有了个人的影子,从淡到浓,形象鲜明。好几次我参观书法展览,会情不自禁地说:“这一幅真有味道。”这是个人的味道,如同一位烹饪好手,将蔬果、火候、五味都调节到最佳状态,成为一盘色、香、味、形齐备的佳肴。而更多的人是止于博采,难以融会贯通,一下笔,像王羲之,像智永,像虞世南,可是无法像自己。
    退一步说,把字写得酷似古人,起到继承之功,也是值得喝彩。
    琢磨古书家个性鲜明者,也并非终日埋首书斋临摹不辍,更多的时间沉浸在诗文典籍中,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风行水上,成天下至文。又躬历山水,意驰草木,烟霞供养,探瑰揽怪,耳目为之开张,胸次所得尤多,便能总其机杼,纵横捭阖,成一家气象了。
    此时,多么令人向往。
    一个人不能脱离自己的时代,犹如一个人不能脱离自己的皮肤——这是黑格尔说的俏皮话。尽管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再也见不到人人都会手执羊毫于宣纸上作铁划银钩的场景。字不再是写出来的,更多的是打出来的,书斋的墨香退尽,古帖尘封。一个时代快速向前,就会有一些慢的旧日行为不适,渐成边缘也是必然的。
    不过,仍然会有那么一些人,发自内心地喜爱,在这条古老的长河上,鼓荡风雅。
    没有谁可以抽刀断流。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35
前言      一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福建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年来的文学作品。作者包括曾经在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福建省立师专的学生和教师。对于百年历史来说,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壮丽无比,从这个小小的学院,反映出来的可能是一滴水中的阳光。但是,把这几代人的心声汇聚到一起,也可以听出在心灵的惊涛中有历史的回响。
     历史是无声的,生命的流逝是无形的。站在我们这个制高点,却没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叹。感谢当年的教师和学子们,他们青春的生命被记录在作品中,即使是斯人已逝,然而,他们的呼吸和脉搏却变得可以感知、可以触摸。百年的校史虽然超过了我们的生命的长度,我们注定了不能够看到确立传统的先贤,也不能看见未来的百年,但是,我们非常荣幸地感到自己能站在几代先贤的目光的顶点,同时又能够听到,我们又是处于次第出现的后代的歌曲的中心。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这里,并非仅有学子们灵魂的冒险,而且,五四当年,抗战期间,在此间任教的大师们也描述了和这所大学的不解之缘。
    在教师名单中,叶圣陶的名字无疑为我们的校徽增添了含金量。值得庆幸的是在这里不仅仅留下他的名字,而且保留了他的作品,历史的记忆借助他的语言,和我们的对话好像从未停息: 书室的窗外,只隔一片草场,闲闲地流着闽江。彼岸的山绵延重叠,有时露出青翠的新妆,有时披上薄薄的雾帔,有时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好些云,却与山通起家来,于是更见得山的郁郁然有奇观了。窗外这草场,差不多是养着的几十头羊与十条牛的领土。看守羊群的人似乎不主张放任主义的,他的部民才吃了一顿,立即用竹竿驱策着,叫它们回去。时时听得仿佛有几个人在那里割草的声音,便想到这十头牛特别自由,还是在场中游散。(《客语》) 这是从协和大学远眺闽江的景观,不但有田野的风光,而且有牧场的氛围。文章写在一九二三年,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叶圣陶,是比较严谨的,但在这里,居然把田野写成牛羊的“领士”,把牛羊说成是看羊的人的 “部民”,把看牛羊的人对牛羊的驱策说成是不主张“放任主义”,这一切都故意的大词小用,使得他的行文显示出了难得的幽默。这个在江南平原上长大的年青人,对于闽江的山和石头别有一番惊异。令他感到陶醉的,不仅仅牧场,而是在“卧窗里面对山麓”,望着黑色的石头,矮矮的松林,间或见一人采樵,让他领受到“古代幽人的境界”。至于写到仓前山,则是另一番风情: 仓前山差不多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的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响,绿阴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客语》) 荔枝树、龙眼树和长髯飘飘的榕树,使他陶醉。正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一个文学青年留下了自己真挚的初感。今天,在现代化高楼林立、汽车拥堵的大背景下,重温此等情调,难免令人有沧海桑田,恍如隔世之感。从这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文章的重要文献价值。
     当然,文学前辈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化意味上的城市的历史,而且,更为深刻的是,把知识青年的心灵的苦闷和忧郁留在了精致的语言当中,这方面表现得较深沉的,应该是靳以先生。同样是在闽地,他所见到的景观和叶圣陶的差不了多少,但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他的主题是忧郁,这是抗日战争后期的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当然,他所表现的只是大学生的特殊忧郁。但,他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的忧郁并不软弱,他的忧郁中有壮烈、有悲壮、有悲愤,这种忧郁是和当时大学生活紧密相连的: 也许我们还算不得饥饿之群,有一大段时日我们不还靠腐烂的米过日子么?那米的霉臭气,一闻到就使你打饱嗝,可是你又不能不吃,这是那些慈善家的恩惠呵,总算打开了陈仓,给我们一条生路,那是老鼠和霉菌吃剩下的,我们真是还比不起那为害人类的卑贱的小生物,更不必说比不得一条狗了。狗大约是不懂得忧郁的,也不知道恐惧的:可是他自然得着主人的爱抚,能横亘长空万里;我们却只能为忧郁所腐蚀,为怨恨所啮咬,成日成夜地在苦痛之中。(《给忧郁的人们》) 靳以不像叶圣陶那样长于描绘,他的长处有点近似于巴金,就是滔滔不绝地倾诉;但是,和当时的进步作家一样,靳以总是把自己的忧郁,和抗战和国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还是想一想无数在前方和敌人肉搏的勇士们,在各角落流汗生产修筑的工人们,在那些伟大的英雄之下,我们真是显得渺小了,那就让我们这点不宜有的忧郁之情随着渺小下去吧。(《给忧郁的人们》)从这里不难看到当年的大学生的情怀,即使受尽生活的挫伤,历经艰辛,他的忧郁也还没有陷入纯粹个人的小悲欢之中。这时,他所感受到的闽中山水,就有了另外一种情调。和另一个同伴走向荒凉的北方相比,他并没有感到庆幸,他这样倾诉道: 可是我能告诉你什么呢?我是走到这江南的好地方了,山是绿的,树也是绿的,屋角不见阳光的苔藓也是绿的,我生怕这住下去连自己的心也蒙上一层绿的颜色了,那时候我就该变成了阴沉沉的人,用窥伺的眼睛来偷觑外物,心胸狭小,把天地化成一粒沙,那么微渺了。(《给孩子们》) 即使在闽中这样相对富饶的地方,生活比较安定的环境中,靳以仍然对没有饭吃的同胞念念不忘,因而他的忧郁,萦绕于心,挥之不去。但是,人的个性是多样的,同样是知识青年,同样是大学生的郭风,却没有靳以式的忧郁,哪怕是在抗战以后的解放战争期间,以他特有的稚气写出了童话式的散文诗篇。在他的笔下,蟋蟀弹唱着“赞美诗的尊崇”;村庄里的草屋、花园、菜圃是“知足”的;纺织娘吟唱着“忍耐和勤劳”。他好像一味醉心于对大自然有着亲密的感觉,对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有一种超然的感觉,他对于一切自然现象,都怀着天真的感觉,甚至连麻麻雀那样平凡的对象,他都要赞美其“靠着自己的劳力和从生活中得来的耐心和经验”。当然,他也不是对于生活没有追求,他的理想是很单纯的: 想到这些,我也快活到深心中去了!想到只有自由的、宽畅的世界,没有剥削的,劳作和心智真正为人看重的世界,人们才能享受幸福,想到这些对于眼前的、我们自己的世界,我真感到极端的痛惜和难禁的憎恶。( 《麻雀》) 文章写在一九四六年底,解放战争的烽火已经点燃,对于严峻的社会矛盾来说,他的这种理想,是比较天真的,然而,就是这样的天真,保证他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写出了《叶笛》那样热情的赞歌,在艺术上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可能是与他师承阿佐林、凡尔哈伦追求事物外部的光和影的效果有关。作为一个童话诗人,郭风创造了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他的,别人进不去的。这个世界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孕育的。凭着这些,直到八十高龄,他仍然保持着清洁的感觉,营造着他的艺术境界。有没有这种艺术的熏陶是大不相同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他齐名的柯蓝,由于缺乏艺术的真正准备,风行一时以后,很快就无以为继了。
     …… 当然,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园中,写作散文而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不仅仅有萧春雷,比他影响更大的还有朱以撒。朱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散文,也早就超越了杨朔模式,不以抒情为务。他独特的创造,就在于把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史和他的情智作深度的交融。我曾经指导过教育学院学生蔡福军写一篇论文,文章的开头,就很有气势地抓住了朱以撒的生命的特征: 朱以撒散文中的古典气息厚实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他对古代书法名家名帖的朝圣,对古塔、古桥、古钟、瓦当等历史文化遗迹的膜拜和感叹,对山河湖海、井田阡陌、古树茂林等自然意象中历史谱系的回溯和追问,对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历史人物艺术生命历程的批判、反思和感悟,显示出他的心灵丰富,思潮汹涌,这一切是正是他作为一个有出息的散文家最丰厚的资源。他的古典文化感兴,纷至沓来,层层叠叠,浓得化不开。他对古典牵挂痴情得让人惊奇。在处处弥漫着商业浮华媚俗气息,后现代主义玩弄碎片游戏、解构历史、反对整体、嘲弄精英文化、黑色幽默横行的当代,也许有人会感到惊异,朱以撒如此虔诚地礼拜古典文化,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朱以撒是不是个追赶时髦的人物,他秀外惠中,不求闻达,我行我素,在当代散文领域中,经营着他合己的心灵天地,执着于他自己的追求。
     对书法艺术、书法理论都有精湛素养的朱以撒,本能地、职业化地对古典氛围有着好感。“我是天生不喜欢热闹的……可是我却喜爱如清明、七夕、重阳这些带有清冷或高远意蕴的节日。”(《天籁》)也自然就对当代生活中古典失落深表遗憾“那种以前常见的,粗糙的,质朴的,天然的,本真的状态总是被金属的,机械的,人工的,雕饰的状态所替代……我们与自然交往的诚恳性正在消失。”(《明媚如水》)朱以撒对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今人的精神栖居环境深感忧虑。正是在这样的深度上,朱以撒的古典情节给当代散文界带来了独具一格的、新异的生命? 事实上,我们正处于“有富裕但没有幸福,有民主但没有自由”(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被精神异化的境况之中。面对刚刚崛起的工业文明的浮浅根基,朱以撒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古典的怀抱,从那里感受心灵的慰藉。
     当然,说到散文,笔者不能回避孙绍振的名字。他是在德国进修时期,为了抵抗孤独,开始散文写作的。那是一九九。年,正是抒情的审美方兴未艾的时期,但是,他却厌倦了抒情,厌倦了诗化。他感到当时文坛上,小女子散文、小男人散文,把抒情变成了滥情。他曾经为文曰:“散文当以非诗者为上。”实际上,他也反其道而行之,追求审美的反面——审丑,也就是幽默。他讨厌诗化散文的自我美化,他偏爱自我调侃,不惜以种种手法,把自己写得狼狈,写得弱智。他的《说不尽的狗》因为自我调侃而谐趣横生,妙语如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长安山文坛上,以学生刊物《南风》和《闽江》为核心,活跃的人士,大多是诗人。当然,后来在离开学校以后,他们很少继续诗歌创作,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校园诗歌的熏陶,为他们人文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培养了他们的对语言的敏感,这是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至今比较著名的就有:王性初、哈雷、蔡芳本、邵长武、阮克强、林浩珍、游刃、曾章团、李正光、李彬源、伍明春、赖或煌、张嘉泉、巫小茶,等等。在创作上不断有所发展的要算哈雷,他的诗不无传统的格调,但也有反叛的思想闪光。这就使得他在诗中,不时发出惊人之语,他最著名的诗句是“ 女人是个好东西”。这一代诗人在艺术上的整体流派归属显然与协和大学时期大不相同。协和大学时期,基本上是抒情、诗化的一统天下,语言上,难免有些粗糙。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前期受到朦胧诗的影响,还是以传统的抒情为主,到了中后期,后朦胧诗潮崛起,审美的抒情开始淡化,诗歌写作不约而同地追求某种情智交融的境界。从智性的价值观念出发,自然有不同于情绪化的联想,如阮克强的《弹钢琴的时候》: 大师们在墙上看我 他们每天不吃不喝在墙上看我 他们的眼神各异 我背部毛孔粗大汗水涔涔 敲自己的肺叶没有声响 敲户外的雨季没有声响 大师们 发悠扬地飘起又落下 大师们精力旺盛,喘气吁吁 敲我的床板冬冬地响 敲我的肋骨冬冬地响 这样面对面互视很久 真正够味 这里,用一个“敲”字作为联想的核心,衍生出一系列的“敲”,所渲染的,肯定不是某种强烈的感情,相反,有一点调皮,有一点煞风景,又有一点冷峻,渗透着一种怪异的、反叛的思考,那就是对大师的偶像的权威的解构,同时又是对自我美化的解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一种鲜明的颠覆固有价值的倾向。从深层的意味来说,这是智性的,但是,从表层逻辑来说,又是不讲理的,反智性的。这种诗的语言,和审美的抒情诗意象普泛化不同,是真正个人化的。读者要和诗人沟通,只能去猜测这种反智性的联想,如果猜测失败,也就是不能读懂而已。当然,在后现代的观念看来,诗就不追求完全的沟通,误读与正读的差别也并不可怕。
     如果允许我以上述作品和七十多年前协和大学的文艺爱好者的笔墨相比较的话,我想说,两者的差异恐怕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协和才子们最高的成就,就是追随当时最前卫作家,而如今福建师大最有出息的师生们,他们所产生的影响,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早已超越了校园,他们作品的艺术水准,可以说在时代的水平线上,其中最为杰出的,则在横流的沧海上,已然成为寻找艺术新大陆的弄潮儿。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6 13:38
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tid=146047&page=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