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范迪安委員:讓走進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0 14:07
标题: 范迪安委員:讓走進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范迪安委員:讓走進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08年03月15日   來源:光明日報   肖國忠 肖一

    最近,由中國美術館和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敦煌藝術大展”開幕以來,觀眾數量日益增多,最高日觀眾達2.8萬多人,許多觀眾從外地趕來北京,有的連續看了8次,有的盲人觀眾也前來“聽”展覽。在採訪中,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委員談起了這個例子,“優秀的文化產品總是為社會成員所需求,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構築更寬廣的平臺,提供文化含量更高的精神食糧。”

    “作為文化工作者,聽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感到很振奮。”范迪安說:“我感到政府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真正把文化作為民生的有機組成部分,把滿足人民的文化權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準作為政府的責任擔當起來。”

    范迪安委員說,衡量一個國家文化水準的指數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指數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文化的普及程度。從政府角度說,文化建設是否有成效,是否真正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首先要看文化的普及程度有多高,從社會成員的角度說,文化是否成為整個生活的必需品以及作用於人的全面發展。“只有當文化真正惠及社會,惠民利民的效應才會真正體現出來。”

    范迪安委員認為,文化的普及包括三個方面:“文化”概念的普及,文化設施建設的加強和共用,優質文化產品的供給與共用。文化不應是“從屬的”和“懸置的”,並不是只有在追逐和獲得物質生活的富足之後才需要文化,文化不是人生錦上添花的產物,而應是內化於人的生命歷程與生活空間。

    范迪安呼籲加強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和共用,“目前縣鄉兩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這是可喜的進步,但文化設施的總量還相當不足,許多城市的文化設施剛提上建設日程。”范迪安說,以博物館、美術館建設為例,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以及近鄰的日本、南韓,我們在數量、類型等方面都有不少差距。范迪安說:“西方社會把進博物館、美術館欣賞藝術品當成一種生活方式,這方面我們還遠遠沒有培育起來。”

    “我注意到,現在人們對視覺造型藝術的欣賞只是通過‘三屏圖像’,即上班看電腦螢幕,下班看電視螢幕,平時看手機螢幕,雖然螢幕圖像也提供了知識和美感,但與進博物館美術館面對原作欣賞藝術品、與藝術品進行‘對晤’式的交流、從藝術的創新中獲得創造的動力等這些功能是不能同日而語的。”范迪安委員說,“文化建設的成果要惠及人民,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和美術館,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一種城市景觀,我們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又會向前推進一大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