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木心走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18
标题: 木心走了
木心原名仰中,号牧心,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木心先生是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2011年12月,木心先生在乌镇逝世,享年84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19
木心先生,本名孙璞,号牧心,笔名木心。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式大师,画家,作家。1927年生,浙江桐乡乌镇东栅人。5岁时迁居东栅财神湾的孙家花园,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私塾教育。
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1982年移居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木心在台湾和纽约的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有一批人会定期到他的居所听他习文授课。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人生履历 1946年的时候进入了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没过多久又转到了与他的哲学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建国后木心一直在一家工艺品店工作,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创作。
1971年,木心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狱中,木
木心(3张)
心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文革结束后平反,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1982年木心离开中国,旅居纽约至今。到国外后,他把主要经历放在写作上。
1984至2000,他已出版了十多本小说 、散文和诗集,著作: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The Windsor Cemetery Diary 》等;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也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2005年在乌镇方面邀请下回乡定居。
与世长辞 2011年12月21日凌晨三点,陈丹青的导师、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在家乡乌镇驾鹤仙去。[1]
个人著作著作 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划》《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哥伦比亚的倒影》《爱默生家的恶客》 诗集 《西班牙三棵树》《巴珑》《会吾中》《我纷纷的情欲》 《云雀叫了一整天》《诗经演》 小说 《温莎墓园日记》《the windsor cemetery diary》
作品摘录 诗一首——《大卫》
大卫
莫依偎我
我习于冷
志于成冰
莫依偎我
别走近我
我正升焰
万木俱焚
别走近我
来拥抱我
我自温馨
自全清凉
来拥抱我
请扶持我
我已衰老
已如病兽
请扶持我
你等待我
我逝彼临
彼一如我
彼一如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0
陈丹青:木心一个无解的迷 |
|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中华读书报 |
|
|
陈丹青:我只是他的学生,不是一位有资格评价他文学的人。(1990年代木心摄于纽约中央公园。)
陈丹青在全国书市上为木心先生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做专题介绍。(图片选自陈丹青新浪博客) 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浙江桐乡乌镇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1982年移居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主要著作: 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 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The Windsor Cemetery Diary 在我们的文学视野中怎样看待木心 木心先生在内地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终于面世。这是我二十多年的心愿,今天,我的心愿实现了。
1982年,我与木心先生在纽约结识,从此成为他的学生。24年来,我目睹先生持续书写大量散文、小说、诗、杂论;90年代初,我与其他朋友听取先生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长达五年。课程结束后畅谈感想,我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
今天我在这里向诸位介绍先生与他的文学,仍然像20多年前我初识先生时那样,感到困难。这种困难是:在我们的文学视野中应该怎样看待木心先生?他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乃至更大范围的文化景观中是怎样一种位置?这种位置,对我们,对文学,意味着什么?
8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刚刚萌芽,世界文学刚刚介绍进来,中外经典文学的记忆刚刚开始艰难地恢复,总之,我们刚刚从漫长的文学休克期苏醒过来——今天,中国文学已经换了几乎三代人,出版盛况空前未有;所以有理由说: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文学,过去50多年、过去近百年,乃至更古早的经典中国文学,都在被我们广泛阅读、评价、研究,在我们的文学版图上,大大小小的星座已经各得其位。虽然,文学在今日中国的命运是大家持续议论的话题,但大家都会同意,和30年前相比,我们告别了文学的无知年代。
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木心先生的名字不在其间。我相信在这几天之前的数十年内,除了可数的内地作家听说过他,绝大多数文学读者不知道这个名字,更没有阅读过他的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表上,木心先生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在空间上,他密集写作与出版的地点都不在本土。总之,在他的祖国,他之所以未被淹没,是因为他尚未被认知。
这就是我的叙述的困难:木心先生与我们同在一个时代,但是他出现得太迟了,我应该怎样介绍他?
木心先生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60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80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谓“老作家”,虽然他今年将届79岁高龄。70年代末迄今,我们目击了被长期遗忘的“老作家”如何在中国陆续“出土”的过程,这份名单包括周作人、徐志摩、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汪曾祺、废名……乃至辜鸿铭、陈寅恪、梁漱溟、钱穆等等。木心先生不属于这份名单。他在海外获得迟来的声誉是在上世纪80年代,而他被内地读者认识、阅读的过程,今天才刚刚开始。
因此,以我的孤陋寡闻,迄今为止在我们视野所及的中文写作及外语写作的华裔作者中——我暂时找不出另一位文学家具有像木心先生同样的命运。我这样说,不是在陈述木心先生的重要性,而是唯一性,而这唯一性,即暗示着木心先生的重要性。
敏锐的人士在80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宾逊”:就我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最早在内地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位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最近几年,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一辈开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场,上海青年作家尹庆一与王淑瑾夫妇是其中之一。这些读者仅从极有限的转载文字,便意识到他的唯一性与重要性。
不是我们阅读木心,而是他在阅读我们
现在大家终于能够阅读木心先生的书。但我们仍然有可能遭遇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几代人已经被深深包围并浸透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之中。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们经常谈论一件作品,但很少反省自己的阅读——初读木心先生,惊异、赞美者有之,不习惯、不懂得而茫然漠然者也有之。我斗胆以简略的方式陈述这种阅读经验,那就是:当我们打开木心先生的书,很可能不是我们阅读木心,而是他在阅读我们。
木心先生在阅读什么呢?阅读我们的“阅读经验”。
什么是我们的“阅读经验”?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曾在访谈中说过几句粗暴的、涉嫌冒犯众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话,我的意思是说:当代文学家,甚至六七十岁的作者,你看不到他们的语言和汉语传统有多少关系。绝大部分作者一开口,一下笔,全是1949年以后的白话文,1979年以后的文艺腔——如果情形果然如此,那么,这就是我们几代人的书写习惯与阅读经验。
有学者曾经将我们的文化概括为四种传统。一是由清代上溯先秦的文化传统,二是五四传统,三是延安传统,四是文化大革命传统。假如我们承认“阅读习惯”也意味着“传统”的话,那么,我还要加上一个传统,即近20多年以来的种种话语、文本所形成的阅读习惯——这五项传统的顺序并非平行并置,任由我们选择,而是在近百年来以一项传统逐渐颠覆、吃掉上一项传统的过程。逆向的回归有没有可能呢?这就是近年所谓“国学教育问题”被争论不休的缘故,因为,在抵达所谓“国学”之前,我们先得跨越好几道不可能跨越的“新”传统。
因此,今天我们可能会承认:古典传统、五四传统,在我们整整两三代人的知识状况与阅读习惯中,已经失传,很难奏效了;第三项,尤其是第四第五项传统,则全方位的构成了我们的话语、书写、阅读、思维与批评的习惯。
我们应该记得,当20多年前大家忽然发现中国曾经有过譬如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作家,我们惊异的是什么呢?正是另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阅读经验。这种被长期中断、遗忘的陌生经验立即征服并动摇了我们的阅读经验——这种征服动摇的过程还得加上80年代西方新文学带给我们的新经验(譬如昆德拉、博尔赫斯、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大家想想看,近30年来如果我们的写作实践与文学观发生了变化,正是起于阅读经验的变化。
如何定义木心的文学归属
但我立即要申明木心先生的“唯一性”。诸位读了他的书就会发现:将木心先生与以上任何一位曾经被淹没的“老作家”相比拟,都不可比,都不恰当。在他身上没有断层,上述五项传统先后吞噬的问题完全不存在。我们如果将周氏兄弟定义在五四时代,将沈从文张爱玲定义在三四十年代,将建国后的著名作家分别归入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然后据此规范他们的文学观、时代性与写作立场,相信不会遭遇太大的异议。可是我们如何定义木心先生的文学归属?
木心先生开始写作,是在四五十年代,恢复密集写作,是在八九十年代;横向比较,同时期国内的文学写作无论从哪一面向看,均与他不在一个时间的纬度——这本散文集的首篇《九月初九》,写在1985年左右,可是在文字上给我们“五四”的、“老派”的、非常“中国”的错觉,而以叹自然而审视历史、在域外而回望家国,在五四时期并没有人取用这样的角度与写法。再看《明天不散步了》和《哥伦比亚的倒影》,用粗俗的话说,则显得异常“洋派”、“新派”而“现代”,我不知道从五四一代直到我们,可曾出现过类似的篇章?至于《上海赋》,我想,凡是读过的朋友都会承认,不但上海不曾被这样写过,更重要的是,我们遭遇了一种异常丰沛而娴熟、但全然陌生的文体,这文体好像早就存在,可是谁曾在我们的写作生态中见过这样的文学“物种”?
20多年前当我初读木心先生的文字,我的错觉就是将他与五四那代人相并置,但随即我就发现,即便是周氏兄弟所建构的文学领域和写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既矛盾又真实的是,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极少的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同时,在五四一代以及40年代作者群中,我们无法找到与木心先生相近似的书写者——此所以我称木心先生是一个大异数,是一位五四文化的“遗腹子”,他与后来的传统的关系,是彼此遗弃的关系。阿城为此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木心先生其实是在为五四文学那代人“背过”。
我猜,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读者骤然遭遇木心先生的文学、文字、文句、文体,都会极度好奇:他是谁?怎么会有这样一位作家?我们的困惑犹如发现“文学不明飞行物”:为什么他从来不曾出现在我们的文学视野之中?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1
在诸位尚未读到木心先生新书之际,我的陈述必须克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特意在散文集之外,另行印制一本小册子,全文发表了20年前由纽约华语报刊《中报》为木心散文召开的一次讨论会文本。我建议诸位格外留心其中一位台湾旅美文学家郭松棻的发言。作为导读,他的多处评议点中了木心先生的精要,又正好针对我们的阅读经验。 郭先生称木心先生是“喜剧家”。他引戴卫·达契斯评价乔依斯的一段话,说“乔依 斯的文学事业是要逐步把自己跟生活绝缘,然后达到一个喜剧的境界”。
郭先生称木心散文始终把握着一种“彼岸性”,指出中国的散文通常是此岸写彼岸,而木心先生的文学境界相反,是处处向此岸带来彼岸的消息。他进一步提出木心先生的“第二主体”即“主体+(主体与客体)”。这“彼岸性”与“主客体”在写作中的关系,是我们集体性阅读经验中的又一个盲点。
此外,郭先生还点到了木心先生的“知性主义”,点到了他在书写中长期把握的“形上生活”,点到了木心的散文美学为什么是因为“生活的退息”,点到了木心散文“对细节的敬意”,指出他是极少数“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的作家——以上这些,是不是我们阅读经验中普遍的盲点?
我不想过于理论化地谈论木心先生,这也非他所愿。他曾说:“文学、哲学,一入主义便不可观。”但阿城正确地指出:阅读木心先生是要有“知识准备”的。当我最初接触先生的文学,面对他开阔渊深、左右逢源的国学与西学根底,痛感自己没有知识,没有准备。台湾《中国时报》副刊主编杨泽先生在那次座谈会中稍微提到这一层。譬如,他认为在文学气质上,单是“地中海精神脉络”即“都有因缘于木心”,为此他列举了孟德斯鸠、列兹、蒙田、瓦雷里、纪德与兰波。而在先生教授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自中国《诗经》、希腊神话一路下来,兼及波斯、印度、日本、东欧、美洲等区域的文学史话,直到20世纪文学——今日专修文学的年轻人可能接受了较为完整的文学史教育,但我要提醒大家,在木心先生成长的三四十年代,在知识匮乏的五六十年代,世界文学的全景观始终是木心先生个人写作的制高点。
但是他说:“知识不必多,盈盈然即可。”因此不要误会木心先生是学问家,这不是尊敬他的好方式。他之出国,不是像五四那代人取西学的“真经”,而是去对照、验证、散步;而“国学”之于他乃是一种教养,他是与先秦以来历代古人的对话者;他于写作所看重的是古人所谓“神、智、器、识”,所以也不要将木心先生误作哲学家:从先秦诸子到希腊哲人,从但丁到尼采,他取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予以观照,而不是学者式的焦点透视,他说,哲学与思想只能作为文学的遥远的背景,推近到纸端,文学会烧焦、冒烟的……此外,散文家、小说家、文学家这些称谓,对于木心先生即便不是误解,也可能不是正解。我记得1994年陪他在英国拜访莎士比亚墓,墓碑上写着“诗人”而不是“剧作家”,先生看见,深以为然。
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
我们已经有许多许多地上地下、主流或者边缘的诗人。诸位稍微等等,今年明年,木心先生将有多部文集、包括大量诗作在国内出版。他的《巴珑》和《我纷纷的情欲》,都是白话自由诗,他的《会吾中》则以纯正的诗经语言将诗经、甚至一部分先秦文论,全部重写,而每一首都成为十四行结构的“商籁体”。但我没有资格谈论诗,我应该像先生那样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我愿相信在座的朋友以及今后的木心先生的读者,会在我所不及的高度认知木心先生的诗学。
我一再提醒我的陈述必须保持克制。我只是他的学生,不是一位有资格评价文学的人。而向大家介绍先生,我哪里做得到像他的文字那样精确而恰如其分。人不能单凭一篇文章认识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这样丰富、深沉而多变的作者;然而有时一段词语、一句话,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这样的作家。前天,当我接到印刷厂送来的第一册木心散文集,翻阅那些我在20多年前就阅读过无数次的散文,再次感到先生是一个无解的谜——他有来路,但没有师承,他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长期以来,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因此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这是他所追求的吗?在50多年来庞大的中国文学群体之外,我看见,这个人自始至终单独守护着、同时从不受制于五四开启的价值、精神与世界观,凭一己之身、一己之才,持续回应并超越五四那代人远未展开的被中断的命题——譬如白话文如何成熟?譬如传统汉语在当代文学的命运与可能性,譬如中文写作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譬如在种种世态与时代的变幻中怎样以文学挽救文学……我们会说,几代文学家都在寻索实践同样的命题,但现在我们有了比较的机缘:一端,是我们历来所见的庞大的中文写作;一端,是木心先生的书。我们会看见,前者所有的,木心先生那里半点无有,前者所无有的,请在木心先生书中见——我所谓的“有”与“无有”,是指什么呢?
这一层意思,在诸位阅读木心散文集之前,在诸位获得各自的心得——或没有心得——之前,我应该缄默。
最后,恕我略微交代我与先生的关系。先生从来画画,我也从来画画。先生写作,我于是在旁边叫好——现在我简直不敢相信,当年我读的都是他一叠叠手写原稿——然后先生转过头来对我说:你也要写呀……回国六年,我竟然出了几本书,迟迟不敢给先生看。承国内读者错爱,我得到几位热心的读者,其中一位是上海青年女作家王淑瑾。我看她当了真,于是借木心先生的著作给她读。她来电话了:
“陈老师啊,我原先以为你写得好,现在读了木心先生的书,你在他面前变成一只小瘪三!”
我听她这样说,当下大喜:真的文学总算公道的!可是我的阳谋同时也就被点穿,我索性说破:什么阳谋呢?请大家原谅: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我的夙愿今天实现了。以下,借文学的名义,我要向第一位在国内网站为读者介绍木心散文的陈村先生鞠躬致敬!我谢谢在南方周末撰文呼应的陈子善先生与何立伟先生!感谢阅读并期待木心先生的陌生读者!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2
木心:我是在等待 一等就是二十年 |
|
|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1月25日 08:50: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哥伦比亚的倒影》引热议,记者越洋采访作者木心——
木心 陈丹青对他言必称“师尊”,陈村阅其文“如遭雷击”……在媒体和一批知名作家的齐声喝彩中,姗姗来迟的木心和他在内地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终于走进了读者的视线。 有意思的是,一度被传是木心学生的阿城近日也郑重其事地给《南方周末》写了声明《一个误会》,否认曾师事木心先生,但他同时也很公允地说:“木心先生的文字介绍到中国来,我能在丹青、何立伟之外提供的一点是,共和国缺这样本来就应该有的知与识的构成。”
在这样的你说我说热热闹闹之中,故事的主角、远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木心先生,至今尚未见其对突然成为新年国内文坛第一热点说上些什么。木心曾说:桃树不说我是创作桃子的,也没参加桃子协会。老先生也许追求的是无名度,但对读者来说,安静地阅读之余,揣摩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音容笑貌甚至传奇经历总是难免的。于是,在接连两夜的电话守候后,记者终于拨通了木心在美国家中的电话。 其实,在听到老先生拿起话筒用英语应答前的一瞬间,心里多少有点惴惴然,这种感觉也许传染自陈丹青:在向媒体力荐木心时,他站在木心画像前毕恭毕敬如小学生的姿势,还有他的说法“阅读木心是要有知识准备的”等等,好在木心一开口,压力就开始逐渐消失…… 我希望我的作品像钻石而不是金字塔 记者:您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简体作品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很受欢迎,据出版社说,到目前为止1万册已经全部订出去了,而且在三联书店接连几天排在畅销书的榜首。不知您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如何? 木心:这是个好消息。 记者:据说您是因为偏爱繁体字,所以一直没有让作品在内地出版,您这次同意出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木心:繁体或简体其实只是技术的问题。我是在等待,一等就是二十年。《哥伦比亚的倒影》里的作品都是写于二十年前的,二十年!当年我写作时出生的那批人,现在已经成大人了,已经可以看这些和他们同时代出生的作品了。 记者:作为进入内地的第一本作品集,《哥伦比亚的倒影》里收录的是您最满意的作品吗? 木心:不一定是我最满意的作品,我只是希望让读者看看我的作品是什么样的,里面的每一篇都是不同的写法,我是根据每个作品的题材决定用哪种方式来写作的,我希望我的作品像钻石一样,有多个切面,切面越多钻石的光芒越强,而不是像金字塔一样,只有一个尖顶。 中国文学里,我最喜欢的是《诗经》 记者:在散文、诗歌和小说这三种文学体裁中,您有没有偏好? 木心:比较起来,三者中诗歌是我最喜欢的。我有五六本诗集,还有很多没有发表的作品。 记者:这些诗作会在国内出版发表吗? 木心:很难。诗不容易懂。我写的诗古体和自由体的都有。我从小学的是古诗,不过我写的古诗形式是古的,内容则是新的。比如我曾经把《诗经》重新写了一遍,取的是《诗经》里的元素,用的是古代语言,后来《诗经》里的材料用完了,我还用了一部分《诸子百家》的内容,和《诗经》一样,一共也写了三百首,形式上每一首都是十四行,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诗歌体例,但各国用韵不同。这个诗集20世纪80年代时曾经在台湾出版过,当时大家看了都惊叹说,啊,真是太美了,但是看不懂。 记者:为什么重新写《诗经》? 木心:中国文学里,我最喜欢的是《诗经》,我知道陶渊明和孙中山也喜欢《诗经》。从小我就模仿《诗经》的语言,但直到我50岁时,才敢真正这样写作。 记者:既然这些诗不容易懂,那您的写作是一种自娱自乐吗? 木心:不,我的目标读者不仅是当代的,也可以是未来的人,是喜欢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人。 小时候经常从茅盾家里拿书看 记者:读您的文字,像是回到了几十年前,您的学生陈丹青在介绍您的时候曾经说过,您是我们时代唯一完整衍接了古典汉语传统和五四文化传统的作家,您的这种语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木心:可能和我从小接受私塾教育有关,小时候家里藏书非常多,加上我们家和茅盾家交往较密,他家的藏书也非常多,我也经常从他家里拿书看。五四运动我没有赶上,但五四时期的书,茅盾家里都有。小时候我的记忆力非常好,很多文章过目不忘,到现在孙中山的遗嘱我还能背出来。 记者:您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比较特殊,陈丹青称您为“大异数”,因为您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表上,不属于任何一个阶段,您觉得您与别的作家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木心:国内一些作家的阅读范围和写作经验仅局限于中国,而我从小看的是世界性的书,因为那时家里有亲人在哈佛、剑桥,所以我是看着圣经、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作品长大的,这和国内的一些作家可能不一样。 我出来是对的,因为我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地在动 记者:在您的散文《带根的流浪人》中,您写到流亡作家有两种,一种是浪迹之初抖搂劲写,不久才气消耗殆尽,只落得枯死异邦的结局,一种是旧阅历得到了新的印证,层次的深化导向度的扩展,即您所说的带根的流浪人,像昆德拉。对您来说,是否也像后者一样,国外的生活经历成为滋养您作品的养分? 木心:我和他们的情况不一样,我是怀念祖国的。我打算过几年回来,如果在国内可以安居写作,我何必生活在国外?况且回国之后,饮食习惯等,也比较适合。不过,国外的二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对我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在纽约,我和各种阶层的生活都有接触,而且结交了一批朋友,所以可以写出像《明天不散步》和《哥伦比亚的倒影》那样的文章,我不能想象如果我一直在中国的话,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来。所以我觉得,我出来是对的,因为我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地在动。 记者:您的写作习惯是什么样的? 木心:我的习惯是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写作,一天写8000到1万字,手写,我不喜欢用电脑写作,但有时也上网,主要看一些国内的资讯或书,所以我对国内的情况并不陌生,有时候和一些来自国内的人聊天,他们会觉得很诧异,说你怎么知道的。 我一直保留着中国护照,因为我知道有朝一日我会回来 记者:今后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木心:写作和画画,办画展,出画册。我的画从来没有在国内出现过,但我在国外举办过许多画展,特别是2001年到2003年的全美博物馆巡回展,从耶鲁大学出发,到芝加哥、夏威夷等地,评论认为这些画特别之处在于形式是欧化的,题材是中国的。 记者:画画和写作,对您来说哪个更重要? 木心:其实我刚来美国时不写作,只是画画,后来他们发现我会写文章,就一直写下去了。我常说,我是左手画画,右手写文章。 记者:听说您在台湾和纽约的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有一批人会定期到您的居所听您授课,现在您还继续讲课吗? 木心:讲了五年,现在已经不讲了,是在家里的客厅里讲课,讲的是世界文学史。除了中国人外,一些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也会来听课。 记者:木心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由来吗? 木心:这个名字在中外两种解释,一是取自孔子的学生所说“夫子木铎有心”,木铎指号角之意,另一层意思则是,在英国说一个男人很坚强,就说你有一颗橡树的心,即木心。 记者:您现在拿的还是中国护照吗? 木心:是的,我一直保留着中国护照,因为我知道有朝一日我会回来的。(记者 郑媛)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3
| | | |
|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出土”了一批文化名人,周作人、徐志摩、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汪曾祺、废名……但是木心不在这份名单之列。昨日,在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正式开展的前一天,姗姗来迟的木心,毕竟还是来了。 这位在海外华文世界影响深远的画家、散文家,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推出了他在内地的第一部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然而出版社却也不得不无奈地将一本《关于木心》的小册子与文集一同销售,以防读者错过这位知者甚少,却又被陈村、陈子善、何立伟等惊呼为“中文写作标高”的大师。昨日,木心先生的弟子陈丹青,在此书出版之际,也疾呼式地做了一场有关阅读木心的演讲。
文学大师香飘海外
“1982年,我与木心先生在纽约结识,从此成为他的学生。24年来,我目睹先生持续书写大量散文、小说、诗、杂论;90年代初,我与其他朋友听取先生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长达五年。课程结束后畅谈感想,我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不曾结识木心。”陈丹青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出土”了一批文化名人,周作人、徐志摩、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汪曾祺、废名……但是木心不在这份名单之列。昨日,在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正式开展的前一天,姗姗来迟的木心,毕竟还是来了。这位在海外华文世界影响深远的画家、散文家,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推出了他在内地的第一部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然而出版社却也不得不无奈地将一本《关于木心》的小册子与文集一同销售,以防读者错过这位知者甚少,却又被陈村、陈子善、何立伟等惊呼为“中文写作标高”的大师。昨日,木心先生的弟子陈丹青,在此书出版之际,也疾呼式地做了一场有关阅读木心的演讲。
文学大师香飘海外
“1982年,我与木心先生在纽约结识,从此成为他的学生。24年来,我目睹先生持续书写大量散文、小说、诗、杂论;90年代初,我与其他朋友听取先生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长达五年。课程结束后畅谈感想,我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不曾结识木心。”陈丹青说。
陈丹青介绍,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木心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80年代在海外再度写作后,才在海外等到了迟来的声誉。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读者……
陈丹青认为,在内地的文学视野中应该怎样看待木心,他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乃至更大范围的文化景观中是怎样一种位置,现在应是思索这一位置对文学意味着什么的时候。
木心具唯一性
陈丹青表示,当代文学家,甚至六七十岁的作者,往往看不到他们的语言和汉语传统有多少关系,绝大部分作者一开口,一下笔,全是1949年以后的白话文,1979年以后的文艺腔。“有学者曾经将我们的文化概括为四种传统:一是由清代上溯先秦的文化大统,二是五四传统,三是延安传统,四是文化大革命传统。近二十多年以来的种种话语、文本所形成的阅读习惯———这四项传统的顺序并非平行并置,任由我们选择,而是在近百年来以一项传统逐渐颠覆、吃掉上一项传统的过程。逆向的回归有没有可能呢?这就是近年所谓‘国学教育问题’被争论不休的缘故。”
陈丹青说,读过木心书的人会发现,将他与任何一位曾经被淹没的“老作家”相比拟,都不恰当,木心具“唯一性”。他的《明天不散步了》、《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使我们遭遇了异常丰沛而娴熟、但全然陌生的文体。“我不知道从五四一代直到我们,可曾出现过类似的篇章?即便是周作人、周树人兄弟所建构的文学领域和写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写作者。”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4
我们这个时代,实在有太多的千奇百怪,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的故事,太多的关于性、关于政治、关于欲望的讲述。而,能够触碰你我心灵,可以在静夜中阅读,能深深牵袢内心,使我们抬起疲惫的眼睛,看看远方,思绪飘荡一小会儿,并能无尽回味的文字,几乎已成《广陵散》和阿炳版的《二泉映月》。
陈村偶尔读到木心的文字,就“惊为天人”,惊异他的“杂、静观、干净、熨贴”。我也是,初读木心,脑子里只有一个词:惊艳。再套用胡兰成说张爱玲的话:“惊不是那种惊,艳也不是那种艳”。
很多人都把重新发现木心的文字,和八十年代末期,我们重新发现了张爱玲、周作人、沈从文等人相比。诚然,他们都是白话文的高手与典范,在意蕴上,都脱胎于传统。木心正式的写作,虽比他们要晚很多,却更有“五四”文风,如凤凰浴火般,带着古典的含蓄悠远之美,用现代白话,娓娓道来;他历经坎坷,但不惊不怒,超脱于表象之外,把点滴琐事,用诗歌般的语言,轻叹慢说,些微感悟,字字珠玑。
木心说:
往过去看,一代比一代多情,往未来看,一代比一代无情。多情可以多到没际涯,无情则有限,无情而已。
从多情转向无情就这样转了,从无情而转向多情是……以单个的人来看,没有从无情者变为多情者的,果子一烂,就此烂下去。
我却觉得他大可不必这么悲观,重新构建阅读经验,重拾“五四”传统,重新了解古典之美之韵,毕竟需要时间。无论有人说他的“知性主义”也好,有人说,他的文字是“中文写作的标高”也好,毕竟,没有读过他的文字,反先读到溢美之辞,读者难免心生反感,作者反而被夸者害。
要说他的文字,其实是我们已经不大熟悉了的“五四”风格的散文,结合了古典诗词蕴藉深远之美,糅合了他西洋文学绘画的修养,跨越了四九年后的中国式俄罗斯文风及文革遗风的那种叫主流的,或者叫我们常见的表达方式,以他独特的诗人气质、哲人思考、文人洒脱,含蓄典雅、馥郁敏锐,长长短短,随心而至,不拘文体,信手写来。
他文字的好,好在阅读时感觉那满口余香,温润妥帖,张弛有致;要说他如今才被发现的“不合时宜”,正如阿城所说,读他的文字需要“知识准备”。而我要加一句:读他的散文小说,还要内心的宁静纯净,感觉的灵敏细腻,方能体察到他的境界高远。而这些,于浮躁功利的现今,已经稀少为难得的品质。所以,只见人人说好,人人道妙,而那书毕竟曲高和寡,销量不比“同居的日子”、“少妇春闺”之类。
这也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历来的阳春白雪从来都是因为少才被传诵的。我们也更不必趁此机会大贬下里巴人之读物,梅花虽好,总需芍药闹春。
木心说:
任何理想主义,都带有伤感情调。
这像是在说他自己的文字。
他还说:
最佳景观: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年。
这也像是在说自己。
木心也曾说过,他是有信仰的人,我就想,他信仰的一定是生命。他一生坎坷,内心始终高贵。高贵的灵魂,善待着自己的生命,于中国文人实在太少。我们所见所闻太多的轻视生命轻视灵魂,乍一见如李白般尊贵地对待自己的人,几乎怀疑他走错了时空,误入这个集体堕落的时代。他恐怕是失望的,所以他只道:
聪明的读者能够读懂,我如此克制悲伤,我有多悲伤。
那么,我们就先读读好了。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5
| | | |
|
|
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出版,木心接受本报越洋电话专访
9月8日回国的机票已经放在木心书桌的抽屉里了,他时常会下意识地拉开抽屉看一看。对于此次回到在他眼里似乎更像舞台布景的乌镇,似乎多了些味道,自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国内出版后,一时间有关木心现象的争论曾掀起了文坛不小的波澜,但似乎仅仅就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就盖棺定论为时过早,本月,木心的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出版,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也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报记者电话专访了远在纽约的木心,他强调,自己绝对不是什么“神话”。他希望读者在阅读了他更多的作品之后能认识一个真实的木心。
木心是谁?”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陈丹青说。“木心是藏匿在纽约25年的华人作家。”一读者说。“木心的尴尬在于我们的文化消费已经进入调笑时代,即使算作文化奢侈品,半辈子吃了太多的苦,也很难松弛从而成为文化奢侈品。”三联杂志主编朱伟在博客上撰文。一时,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一个作家的作品即是他的响器,我们在阅读过作品之后,回到他成长的历程中,一起感受一个旅居纽约的作家的赤子之心。
■人物名片
木心1927年生,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从1984年起,台湾洪范、圆神、远流等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木心作品,包括: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立志做丹青师傅
海明威说:“不幸的童年或许会造就作家。”在木心看来,他的童年也是不幸的:江南庄园的上空布满守旧思想,老式家长大多期盼孩子从事法律、医学,但幼年的木心却迷恋绘画与文学。姑妈说他“将来要做丹青师傅呢!”
木心在电话里笑说这段往事:“结果呢,不小心真的做了(陈)丹青(的)师傅”。日后他告诉年轻人:少年时代立下的志愿,因妥协而背叛,会遭到惩罚;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这就是艺术之所以伟大!”
木心小学时代作文优秀,但有时也偷懒,他央求姐姐:“帮我开个头!”姐姐便执笔破了题,他说:“你这样写,叫我怎样接得下去呢?”姐姐嗔道:“真笨!”承之转之,全文已得四分之三。弟弟说:“最后的感想最难了!”姐姐说“这有何难?!”捉笔草就扔给他———“很多人会夸耀自己的童年多么聪敏,我却写自己的傻气。这好比在交际场合,炫耀自己的人跟前是围了几个听众,听一会也就散了,最后赢得掌声却是那笨拙的叙述者。”
木心童年的老师是私塾先生,课堂是茅盾书屋,他时常泡在那里,如鱼得水。但他不是书呆子,对写作与人世的热情,从未消退。至今让木心称快的是,他的退稿记录是零。“其实当时写得很烂”,他回忆道,“自己也学张爱玲写农村,其实根本没有去过农村。”他也学瓦格纳,倾心于悲剧的美,写到最后,所有角色都死了,只好写鬼魂出场。
冷观《此岸的克里斯朵夫》
15岁,木心离家去上海美专学习绘画,后转入杭州艺专继续学习。在回忆体小说《此岸的克里斯朵夫》中,他写到一位后来去台湾的艺专老同学席德进:他一辈子做艺术梦,却不得法,人说艺术是浪漫的,他就浪漫;人说艺术是唯美的,他就唯美,死后入柩,居然身着清朝官服。“如就当时所知的已经成型的人物而言,其中最卓荦者,也不过是浪漫主义在中国的遗腹子……中国没有顺序的‘人的觉醒’‘启蒙运动’,缺了前提的‘浪漫主义’必然是浮面的骚乱,历时半个世纪的浩大实验,人,还是有待觉醒,蒙,亦不知怎样才启。”这样的感慨,由文中的“我”最终收回了留给席德进的告别信,而发生内在的呼应。
儿时的木心,喜欢逃学和看戏;青春时节的木心,常常独自梦想……中年被幽囚在积水的地窖中,他就着一盏最小号的栀灯,不停作曲,“即使狱卒发现了,至多没收乐谱,不至于请个交响乐队来试奏,以定罪孽深重的程度吧。”在那场浩劫中,他的整整20本心血之作被毁,但他并未动摇:他说,文学是他的信仰,是这信仰使他渡过劫难。
读过《九月初九》这篇散文的人大多折服于木心文学的中国风骨,对他的知识结构更感到好奇。对这个问题,他说,这归结于没走邪路。他从小既熟读四书五经,又遍览当时所能读到的世界文学,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俄罗斯长篇小说被他比喻成“文学的棉被”,达·芬奇是他心中的彗星,艺术则是“终身大事”———这世界很不公平,白痴可以是亿万富翁,疯子可以是一国君主,从事艺术,则什么人就会作出什么艺术品,这一点,他认为就是“公平”。
56岁去欧洲寻根
56岁那年,木心远赴西方。“我是带着欧洲出来的呀!”他解说他的出国不是唐僧取经。当意大利人问他是不是来旅游的?他回答:“我来寻根。”少年时代的阅读使他早就认识了欧罗巴,一旦亲历斯土,他的感慨是:“别来无恙”。
陈丹青与木心同在1982到了纽约,初次见面竟在地铁上。此后至今整整24年,陈丹青是木心持续书写的见证者。
当初两人一见如故,用上海话长谈到天明。那时木心散文小说常见于主流中文报端的文学副刊:《侨报》、《中报》。平日里,两人约在中央公园或咖啡馆见面,木心取出前一夜写就的手稿给他看,自己在公园长椅上安静地抽烟,看到好句子,陈丹青一再击节赞赏。
1985年前后,中国台湾陆续出版木心的散文、小说和诗集。著名台湾诗人亚痃则在东南亚举行的文学盛会上一面击鼓,一面朗诵木心的散文———《林肯中心的鼓声》,之后他又在台湾击鼓吟诗,在给木心的信中他说,击鼓太用力手上的皮都磨破了。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编者导言提到:木心在文坛甫一出现,即以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注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
作为徐志摩时代后第二批出国留学的华人作家,木心常打趣说,“你不时瞥见中国的画家作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竹篮,到欧洲打水去了。”作为第二代去国外孤独奋斗终而定居的华人,像木心这样被西方主流社会承认的,实在不多。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拥有众多忠实读者。有评论说“木心本人就是一个‘异体字’,读他的文章要备好字典”,这只是木心文学的一面,另一面是他洗练到平白如话的语言,而这种书写语言背后的世界性观念,一旦翻译,便能赢得西方读者的深刻共鸣———美国文学评论家RobertoCantu教授在读完《温莎墓园日记》后,给翻译者童明写信说:“现在是星期六深夜,实际上已是星期日清晨,不过这个世界必须停下来,让我讲几句对木心表示钦佩的话。”
文学“嘉年华”
上世纪90年代初,木心应纽约一群大陆文艺家执意邀请,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五年,学生中有画家、舞蹈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听课学生最多时达到30余人,双周一课,每堂课4小时,寒暑假停课。木心说,陈丹青手快,5年的课堂笔记工工整整。而陈丹青听课的感觉,一是无穷的愉快,一是智力“不支”,往往四五小时后,所有同学面露倦色,只有木心先生还能谈笑风生,“木心先生最年迈,可是在座所有年轻人的精力和智力远远不及他。”
木心称那几年的课堂是“嘉年华”,大家穿的整齐得体,听课间隙吃点点心,喝下午茶。陈丹青说:“回想起来不可思议,那段时光多么奢侈啊。”当时曾有位舞蹈家穿着时尚,一进门就说“木心老师,一路走来我的心怦怦直跳。”
木心回说,“正好是当下电影的名字———《美女与野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
每堂课的讲义,木心手写近2万字。陈丹青回忆道,他做学问的态度十二分老实,即便讲到土耳其、波斯或印度作家,他也将不同作者姓名的拼写法端端正正写出来,讲到关汉卿、汤显祖,则将其生卒年月写清楚。令学生们惊异的是,木心并未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几乎全凭自己的记忆力讲述各国文学史。而木心在讲述史料之外,最令陈丹青钦佩的是卓越的史识。木心自己举例说,他讲《诗经》,轻载道价值,重文学价值,他认为,“《诗经》是世界一流的诗。”
陈丹青说,大学中文专科都开世界文学史,所以“重要的不是讲文学史,而是怎么讲,谁在讲。”讲述先秦诸子和希腊哲学的那几堂课令他印象深刻,因为木心给予学生这样的观念:中国的先贤和西方哲人,都是一流的文学家,都用文学语言讲述哲学和伦理。木心先生说:“《圣经》无疑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耶稣是第一个懂得悲哀的诗人。”
陈丹青说:“我所迷恋的是木心以及他这代人的语言方式,通透、温厚、泼辣,大道理讲得具体生动,充满细节和比喻,一针见血,丝毫没有空话套话,没有学术腔。”多年来他目睹先生的不仅是文章、谈吐、仪态,更从无数小事小节中领会老师那种平实认真、一丝不苟,领会美与生活的融会无间。木心自己裁剪制作衬衫,设计皮鞋,烧一手好菜,布置家居更是拿手好戏,点石成金。他说平时特别喜欢看木心不慌不忙一道道工序做菜的样子。他感叹道,这样无处不在的启发,根本无法效仿,因为渗透人格。
2000年元旦刚过,上海季风书园的董事长严搏非去纽约的家中拜访过木心,他表示虽然在此之前我就知道木心,但见他本人后还是觉得怎么就横空出世这么个人。“木心讲话你需要仔细听才觉出味道。”这是他作出的判断。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7
木心语录摘抄
1.好事坏事 过后谈起来都很罗曼蒂克
2.懂得树 就懂得贝多芬
3.君子忧道亦忧贫
4.无审美力者亦无情
5.从前的那个我 如果来找现在的我 会得到很好的款待
6.象火车铁轨边的蔓草那样的一生啊
7.智慧是剑锋 才华是剑气 品德是剑柄
8.时代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9.好像《红楼梦》这部书是红学家写的
10.思想家一醉而成了诗人 一怒而成舞蹈家
11.岂止是艺术家孤独 艺术品更孤独
12.我之为我 只在异人处
13.大观园招宴 红学家还是不赴为妙 要行令联句的哩
14.绝无幽默感的人 是罪人
15.提倡幽默 是最不幽默的事
16.行人匆匆 全不知路上发生过的悲欢离合
17.我回过头去对十九世纪说 我们不该是二十世纪
18.故国市街 人都陌生 一阵阵风全是往前的风
19.直道相思了无益 且作新狂解救狂
20.天鹅谈飞行术 麻雀说哪有这么多讲究
21.玩物丧志 其志小 志大者玩物养志
22.爱情是天才行为 早已失传了
23.人类是包法利 艺术家是包法利夫人
24.爱情是幻想出来的幻想
25.人是在等人的时候老下去的
26.桃花太红李太白 杨公下忌柳下惠
27.夏晚阳台上 美国的风吹给我中国的往事
28.择友三试 试之以酒 试之以财 试之以同逛博物馆
29.谢灵运惯用媚字 固媚
30.花的香是形而上的
31.艺术而不艺术 就什么也不是
32.艺术的极致竟然是道德 以音乐表现出来的道德
33.艺术是从来也不着急的
34.善与恶对立吗 善好像与伪善对立
35.历史是家教
36.绝色美貌是看不清看不准看不完的
37.幸亏我是艺术家 可以不顾艺术理论
38.我爱好诗人 所以对坏诗人特别恨
39.从明亮处想 死 是不再疲劳的意思
40.看人看其头脑 才能 心肠
41.世上多是无缘之缘
42.我觉得坐在书桌前一如坐在钢琴前
43.成也是海 败也是海 海是帆船的致命情人
44.找不到理想 可以找个人来寄托你的理想
45.伟大的作品等待伟大的读者
46.相敬如冰
47.文学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 书法是一笔一笔地救出自己
48.予不嗜甘 而苦尽甘来之甘 嗜之
49.轻柔的谈吐 心似深山流泉
50.宇宙无人文 奈何以人文释之
51.由贫穷而构成的一点浪漫 予决不求人沟通
52.酒使我陶然 烟使我卓然
53.会当身由己 婉转入江湖
54.淡淡地浓 浓浓地淡 人情味是这样的
55.植物开完花以后都露着倦意
56.人一入名流 便不足观
57.无审美力是绝症 知识学问救不了
58.君子难近乎 远小人则君子近焉
59.我追索人心的深度 却看到人心的浅薄
60.静旁边是静
61.十一月中旬 晴暖如春 明明指的是爱情
6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是演技派
63.有些事我乐观其成 有些事我乐观其不成
64.负心人负了我以后 还会去负别人 我平静下来
65.先要把别人的不义而富且贵看得如浮云吧
66.坐听别人说大话夸海口 我有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
67.庸俗已近恶俗 恶俗就是恶
68.智者生涯 天天愚人节
69.小有才气 反而显得小家子气
70.纯乎私人性的作品就不是艺术
71.美无性别 若有性别则是性不是美
72.种种神童 就是没有哲学神童
73.张之洞中熊十力 齐如山外马一浮
74.你爱文学 将来文学会爱你
75.离开佛罗伦萨不是告别艺术 艺术就是这点好
76.其实每一次恋都是初恋
77.我讨厌肉麻 不过不麻就没有肉了
78.你常常笑得使我看不清
79.不以成败论爱情
80.不会思想的人的思想是可怕的
81.等待高尚伟大的读者 当他出现时 我就不再卑污渺小了
82.那种吃苦也像享乐的岁月 便叫青春
83.往往是还未开始爱 爱已经过去了
84.麻木的人都爱说跟着感觉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8
著名画家作家木心去世 学生陈丹青忙处理后事 2011年12月22日
木心
木心 本名孙璞,字仰中,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自幼迷恋绘画与写作。1982年远赴纽约。1986年至1999年,台湾陆续出版木心文集数种。2006年,木心文学系列首度在大陆出版,始获本土读者认知。同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
(记者姜妍实习生方鑫)“木心是被冷落的重要作家。”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台湾印刻文学总编辑初安民如此评价。前日,木心因肺部感染在乌镇辞世,享年84岁。
初安民去年11月曾经到过乌镇,与木心有过两个小时的会面。因为老先生1949年时曾在台湾高雄待过,一直也想故地重游,当时他们就商量着,等到春暖花开时要求老先生回台湾看看,同时把他13本书出版,再办个画展。令初安民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一年又一月,木心就走了。初安民说,木心的一举一动都保留了英国绅士的风度,皮鞋擦得锃亮,做事情也一丝不苟。“从他进房间、打开自己的画、戴帽子、送东西,每个动作都是缓慢的,但每个细节他都会注意到。”
初安民说台湾这一代有一批人受了木心影响,木心的作品无法归类,不论是写作还是画画,自成一家,找不到他的从属和流派,在中文世界绝无仅有,他的人生阅历,当代少见。“木心是被冷落了的重要作家,每个作品都好,有着文学背后的力道。他在中国大陆是个意外没有受到适当关注的作家。”
木心的学生陈丹青(微博)在老师辞世后忙着处理讣告等许多事,一接起电话就猜到记者来电的目的,他说自己目前没有时间接受采访,要处理老师的一些后事。
木心图书的出版方贝贝特也于昨日下午发布了讣告,讣告称:“2011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在故乡乌镇逝世,享年84岁。”木心于2011年秋,因肺部感染入桐乡第一人民医院,病重期间,青年读者十余人自北京、纽约、湖南、湖北、广西、江苏等地自行来到桐乡医院守护,直至其终告不治。
据悉,木心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24日上午十点在桐乡殡仪馆举行。同日下午,于乌镇西栅昭明书院举行木心先生追思会。老先生灵堂,设于乌镇东栅木心故居,自12月24日起开放给前来祭悼的各界人士。
木心著有《我的情欲纷纷》、《伪所罗门书》、《哥伦比亚的倒影》以及画集《木心画集》等著作。
■ 木心箴言
找一个情敌比找一个情人还要难
女孩拢头发时斜眼一笑很好看
男孩系球鞋带而抬头说话很好看
冰是睡熟了的水
给我的自由愈多 我用的自由愈少
玄妙的话题在浅白的对答中辱没了
创作是父性的 翻译是母性的
天才是被另一个天才发现的
新买来的家具 像是客人
街角的寒风比野地的寒风尤为悲凉
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乏辩才者工谗言
第一个发明刮耳光的人多有才气
我们也曾有过黑暗的青春
■ 评价
陈丹青 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
陈村 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依然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孙郁 读几册木心作品集,像一番奇遇,自叹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文字在,似乎是民国遗风的流动,带着大的悲欣直入人心。
梁文道 他像是从一个从来没有断裂的传统中出来的,他能够用文字把你整个儿抓进去……
陈子善 虽然姗姗来迟,毕竟还是来了,现在是到了木心先生的散文“墙外开花墙内红”的时候了。
童明 木心风格不是“一脉相承”,而是“多脉相承”。他的精神气脉既系于春秋、魏晋、汉唐的华夏文化,又源于古希腊的悲剧精神,而思维特征和艺术格调却又是西方现代派的,且与近三十年来最深思熟虑的西方人文思想息息相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29
15万人微博追念木心 陈丹青愿用下半生推广他2011-12-22 来源: 杭州日报
木心
著名作家、画家,本名孙璞,字仰中,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自幼迷恋绘画与写作。1946年进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不久师从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参与人民大会堂及历届广交会设计工作。
1982年移居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也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2006年,回乌镇居住。他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出版的有:《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即兴判断》、《温莎墓园》、《素履之往》、《巴珑》、《会吾中》、《鱼丽之宴》、《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伪所罗门书》、《诗经演》、《哥伦比亚的倒影》、《云雀叫了一整天》等。
昨天中午,著名作家何立伟发了一条微博:“刚刚得知,木心先生于昨日在他的故乡乌镇去世。哀悼!木心先生是中文写作的一个异数,他的文字精致而又有大气象。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接触他的文字的,一看就亲。他的离去让我吃惊、难过。 ”
2011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在故乡乌镇病逝,享年84岁。
木心去世的消息,立刻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他的旧诗《从前慢》,也在微博上无数次出现:“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
著名作家陈村在微博上悼念木心先生:“诗文画三绝,当今又有几人?《上海赋》是他(木心)写老上海的绝唱。他的特立独行更是令我钦敬。”
剧作家宁财神则在微博上这样评价:“隐者木心,对于自己和别人的软弱则选取了‘善待’的方式,小心回避着,言谈之中只传达这个世界的美和善。”
2006年,木心文学系列首度在大陆出版,获得本土读者的认知。同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
2011年秋,木心因肺部感染入桐乡第一人民医院。木心没有眷属子女,病重期间,青年读者十余人自北京、纽约、湖南、湖北、广西、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安徽、上海等地自行来到桐乡医院守护,直至先生终告不治。
木心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梁文道一篇写木心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读书是很奇妙的事,偶尔会出现一些重新被发掘出来的作家让你非常惊讶:居然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作家,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过去大家没注意到?
木心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他是谁,这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在台湾被问了一遍;2006年,他的第一本书在大陆出版的时候,这个问题又被问起。
木心是谁
在纽约边上学
边给陈丹青、谭盾上课
会用杭州话问记者
“超山的梅花怎么样了”
陈丹青愿用下半生推广他
1982年,木心自费留学到纽约。55岁,没有亲戚朋友,为了赚生活费,木心在家教《世界文学史》这门课,听课的有来美国学习哲学、舞蹈或钢琴的学生,还有大学博士和教授,门口放着个箱子,每个人照自己能力交钱进去,算作学费。一堂课4个小时,很多人都拿纸坐在地上。阿城和陈丹青在纽约,曾和其他人“凑份子”听木心的课,如当年周氏兄弟在日本听章太炎的课。
1984年 ,一对台湾文化人夫妻,惊叹于他的睿智与谈吐,力劝他写作。木心答应了。送走他们,他上楼摊开纸就开始写。他就这样被介绍到台湾,第一篇文章《大西洋赌城之夜》一行标题斜斜占了一整版。台湾的出版社遂一气出了他的12本书。
2006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陈丹青开讲“师尊”木心,但此时不但普通读者,就是出版业内都鲜有人知道木心。这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就是在陈丹青的努力下问世的。陈丹青说,如果下半生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推广木心。
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统底下出来的人
陈丹青形容他的文字,“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统底下出来的人”。他不是纯粹古典,又不像五四,更不像时下那种语言污染下的散文作品,动不动来一句“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种莫名其妙的句子。
陈村第一次读到木心先生的文章时,词穷,脑子里居然跳出“惊为天人”四字。
陈丹青、陈村、阿城、何立伟等人的力荐和网上的不以为然曾经引来文字纷争,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木心只是说,“我的底子,小时候就打好了。”少年时读到《诗经》,让当时还叫“孙璞”的小孩子惊艳,继而欢喜:“这就是我要的文体。”十三四岁时,他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后来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几乎全凭当年记忆。
杭州,是他生命底色的一部分
他是乌镇人,他曾上过刘海粟的上海美专,也师从过林风眠,所以会写出这样隽永,带着江南湿意的诗句来:“江南是绿\石阶也绿\总像刚下过雨\后来常常会对自己说 这样就是幸福了。”
15岁,木心离开乌镇,赴杭州求学。当时在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上学,直到19岁才离开杭州去上海。上世纪40年代末,他曾在杭州高级中学任教,又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木心曾说,自己儿时跟家人住在杭州佑圣观路、梅花碑一带,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西湖边的葛岭,对着西湖杨柳。若得知对面的记者是杭州人,他还会用纯正的杭州话问:超山的梅花怎么样了,开了吗?
浙江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夏承焘先生也曾与木心是忘年交,夏教授写信给木心:“木心仁兄大人阁下”;木心回信,则称承焘先生“夏丈”。
最后的文人雅士
数年前,木心在乌镇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李宗陶采访时曾如此自许:“人有两套传统,一套精神,一套肉体。我的祖先在绍兴,我能讲一口绍兴话。我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在意大利,在达·芬奇。所以我说我是绍兴希腊人。”
从《哥伦比亚的倒影》开始,木心的文字惊艳国内。关于他的功底,有这样一个段子:
上世纪80年代末,木心与学生在纽约中央公园散步谈笑,一位学生说,“先生一路看过去,能不能即兴写俳句?”
话音才落,有位女子走来——“她围着黎明的围巾,牵了条黑夜的狗。”
一辆旅游大巴开过,车身涂着红色与银色,好像救火车——“这个旅游团多仁慈,一边旅游一边救火。”
学生问他:怎样才能捕捉生活的瞬间?
木心答:“长期的训练,像中国武功。我喜欢那个传说中用筷子夹苍蝇的高手。”
但文学从来不是一家之言。关于木心,有陈丹青们的热爱与力荐,也有其他人认为他过于雕琢的不以为然。木心自己的话,却是点出了他之所以引起注目的关键:“我的底子,小时候就打好了。”童年生活的江南水乡,少年求学的上海杭州,富庶书香人家的启蒙教育,类似于大观园史湘云落难的人生经历,都造就了木心——从他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了从前中国文人雅士的气息。只是时代的巨轮轰轰向前,文人雅士的传统,后来都没有了。
说他是最后的文人雅士也好,是没落的贵族也好,不能否认的是,木心将汉文字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这世上曾经存在着这样一个人,留下了这样优美的中国文字,而我们曾经与他同一个时代,这是多么美好的事。
再次翻阅他的书,从前忽略的情绪,一点点清晰起来,叫人轻轻触摸到这个面目温润、目光如星的老人,心底里的怅然——
“从前社交客气而润滑,现在不讲客气了。”
“讲话不好玩了,俏皮话也听不来了。这些,使人感到寂寞。”
记者 郭琳 综合报道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33
孙郁:木心之旅
孙郁,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汉语的应用功能在今天与审美功能分离得越发厉害了。五十余年间,我们的文字书写与古风里的气象越来越远。文学的情况好像更糟,文字的内涵渐显稀薄,可反复阅读的文本不是很多。有几个人是抗拒流行语的写作的。钱锺书用文言著述,张中行以五四体为文,意在涵泳趣味,都不步时文后尘。其实细想都是看到其中之弊的。四年前遇到陈丹青兄,竭力推荐木心,说文章如何之好,原因也是抗拒流行体,有大的气象。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直到近日才得读几册木心作品集,像一番奇遇,自叹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文字在,似乎是民国遗风的流动,带着大的悲欣直入人心。只有在读这类人的作品时,才感到我们的文字潜能,远未被调动起来,语言的新的革命,迟早要降临到读书界里,只是吾辈能否赶上还是个疑问罢了。 木心的到来给我诸多的刺激,他在许多地方像钱锺书,东西方的诗韵在那里合一了。还有一点废名式的玄奥、鲁迅式的雄辩和梁遇春式的忧郁。看他的小说、随笔和诗歌,印象是久在幽谷里的鸟,忽地飞向高空,带着土地的记忆,却又远离着世人,以苍冷的声音叫出天地间的明暗。关于他的身世我知之甚少,只了解他40年代入上海美专学画,后来屡受磨难,80年代初赴美定居,以绘画闻世。他天性喜欢文字,诗、小说、俳句、散文俱佳。据说他早期的文字多已散佚,现在能读到的多是五十岁以后的作品,且均是远离故国的精神走笔。我猜测他是个从唯美之路走向哲思之路的穿行者。曾经有过的浪漫经由炼狱而变得浑厚,既非幻灭也非虚无,倒是有自嘲后的大觉态,智者的诙谐和坦然相间于一体,古希腊哲理与六朝之文,文艺复兴的烛光与五四遗响,日本的俳句和法国的诗画,我们都能从中感到的。 不知道他的绘画在美术界如何评价,据说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对他是青睐的,收藏了他的一些绘画。接近文学里的木心,觉得他是个世界人,各国的艺术意象叠加在一起,故土之恋似乎不及其世界之恋。他是有着大背景的人,身后是诸多文明的信息交汇,其文给人的快感唯有在钱锺书的《管锥编》中才能感到。诗集《我纷纷的情欲》写欧美的观感,毫无国界和种族的差异,欧罗巴的一切也是自己精神里的一切,亚里士多德和尼采,老子和罗素,都在一个庭院里,和木心是对谈的客人。《遗狂篇》写古希腊和古中亚及六朝的景象,隐含着疏狂之气,古人所云心结八荒、目及千里的境界,在在见诸其文字。我看他的诗文,和当下的任何一种文体均不一样,那是独创的语码,《诗经》的古朴和白话文的灿烂都有,从笔下滚滚流过。木心不屑于小花小草的吟哦,时空在他那里是阔大的,自己也阔大得如庄子笔下的鲲鹏,五光十色而又不失本态,诗文里多是力之美和情之美。艾青也是从绘画走向文学的,他的文字高贵气与古典之美杂糅着,色彩与线条渗透到汉字里。较之于艾青,木心多的是哲学,他把油画和古汉语、现代口语及西方哲学的顿悟交织一体,那是老老实实画地为牢的作家所望尘莫及的。中国的作家一写作就定位成作家状,不太顾及别一世界的思想。艾青、李金发等都太像文学,木心没有职业意识,太不像文学却真正走进了文学。所以他的杂,与知堂很近,又不满于书卷气,从文化的流浪里洗去士大夫的痕迹,在五四的余脉里走向了西方个性主义的传统。近五十年的文学书写,几乎还没有这样的人物。废名之后,语言带有幽玄之味者,木心是一个。 陈丹青之所以敬佩他,大约是那文字间不尽的意象对人的撩拨,使一切浑浊者与其对视时如沐新风,知道智慧的表达还可以这样。我觉得他的意识止于1949年,后面的历史对他只有生命的意义,而无审美的意义和思想的意义。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他的底蕴是非道学化及非教化气的。近人写作好讲真理,曲直分明,甲说乙不好,乙谈甲很糟,其实都是双胞胎式的吵架,模子是一样的。于是大多患了布道症,动辄宣泄种种理念。人们被困在圈套里,说一些本质性的语汇。木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混血儿,他语态的样子是多声部的交响,普希金、夏目漱石当年不都是这样的么?反本质论而更让人觉得是瞭望到本质,而且以碎片性的哲思颠覆着世人的阅读习惯。艺术的表达式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上好的文人都和自己的时代语言不通。陶渊明自唱自乐,曹雪芹不管别人的眼光,木心自知其中的蹊跷,自我流放,跑到异地涂抹纸张,图的就是与人不同的快感。 《温莎墓园日记》里的大多小说通篇是民国体,文风流动着鲁迅和张爱玲式的气息——或者说它们是从民国文人的语态里流出的。汪曾祺说小说是一种回忆,也许是对的。木心就是在回忆里展开对生命的再体味的。如何看自己那代人的历史,大概能从中嗅出其精神的色调。他对三四十年代人生的凝视说不上是批判或赞扬,不过对人的迷失的勾勒很有韵味,情境婉转多致,弥散着说不出的余韵。小说不太讲究结构,和一些散文颇为相近。《寿衣》在什么地方有鲁迅《祝福》的影子,却又跌宕了许多,有小夜曲般的哀怨了。《此岸的克利斯朵夫》为自己那代人画像,让我想起鲁迅《孤独者》肃杀的景象,人间之苦楚,弥漫四周,能窥见作者柔软的一面。《芳芳No.4》里的女主人,有真俗之变,在沉郁婉转的气脉后是作者对俗谛的冷的目光。这些小说均是回忆体,却无沈从文的肃穆和汪曾祺的冲淡,隐隐地射出严酷。木心的文字不呼天抢地,也不故作悠闲。他对历史和己身的荣辱有另一种尺度,靠情韵的展开来诉诸读者感官,绝非故事和理念的排列。他关注生命状态,“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一声叹息,一切先验的理念纷纷凋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34
在他的文字里,有两类与众不同。其一是历史的回顾,布尔乔亚式的感伤消失了。是悲悯还是别的什么,我说不清楚。《竹秀》与《上海赋》各得玄机,前者清秀得像画,是油画与水墨间的韵律,我过去很少读到这类作品,自恋的地方殊少。后者在竭尽全力的铺陈里,反讽了旧上海人间。古人作赋,皆赞美之语,以显威风。木心在华美的雕饰之后,忽然消解了一个久远的神话,将国民混沌的历史撕碎了。其二是那些小杂感类的独语、俳句,几乎篇篇藏针,有一点鲁迅杂感的深切、蒙田随笔的隽永,以及尼采的出奇不意。《琼美卡随想录》笼古今于瞬间,以刹那间的灵动闪出智者的思想。木心讨厌一切体系,绝不做大而无当的宏论。他的杂感都是哲思与诗话式的,仿佛是庄子的奇句、禅师的一念,但绝不道学气和象牙塔气。他眼里的流行语和俗念,在许多方面把人间世的面目颠倒了。他自己要做的是,把逻辑的幻象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这两个方面,是对先验认知形式的一次换血。在反逻辑的诘难、归谬里,汉语的基石被重新置换了。之所以石破天惊地独语着,是他能用超地域的、历史的眼光打量中国的经验,不信时下的解说,远离腐儒的陈词,他以为古希腊哲人还在守着本真,后来的哲学家大多成了名利场中人,寻求什么专利去了。所以,木心在自己的著作里,对世间的人与事进行了重新的书写。不是顺着什么说什么,而是逆着什么说什么。他的书写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对世俗经验的改写,一般人的认知方式受到嘲笑。在作品里张扬的是心智的快感,类似于笛卡尔“人是植根于肉体机器中的心智”的思想,将流行多年的黑格尔式的绝对理念作了一次大胆的颠覆。当人们从“民族国家”的概念出发去呈现自己的意识时,他坚持的却是“个人”。这个赤裸裸的“个人”从审美的王国散出的是智性的愉悦。木心的“个人”不是自我的惆怅及感伤主义的,在深处是被智性化了的审美独立体。那是对尼采式的超人的渴望还是对鲁迅笔下过客的认同,尚不好说,我猜想他狂草之后必有一点得意:在这个世界里,有什么比“个人”的审美狂欢更有意味? 木心与钱锺书一样,喜谈艺术,其随感里的谈艺部分和《谈艺录》异曲同工。不过他不是借着古人的诗文表达己意,思想没有黏附在别人的躯体上。这一点他比钱氏率真,除了读书得间外,其生命体味的部分是书斋里人难及的。他独抒性灵,宛如狂客,信步于南北东西。钱锺书借着古人的语录谈今人之事,可以藏拙。那是钻网子的办法,木心可能并不喜欢。明清以来的文人多通于此路,闪烁其词的著述可谓多矣。这位老人的随感写于域外,在美国琼美卡那间房子里,毫无内心之累,放言无忌,游走于精神的海岸。看那些关于文学的顿悟,其实也是留下了美术创作的经验,是五十年来少见的语录笔记。这些笔记的特点是裸露思想,不是遮掩意识,是对见识极限的冲撞而非信念的自律。艺术美学的底部也是人生哲学。但作者不愿从俗谛里考察历史原委,以显学者的高贵。品味世间文学与绘画,非点起上帝般的明烛不可洞悉底色。艺术家已经是俗世的上帝,因为他们创作了诗意的世界,把人提升到精神的彼岸。木心无意中也成了上帝的上帝,在艺术大师面前指指点点,看高人之得失。在人们尽情礼赞的狂欢里,他是冷眼笑谈的看客,自有精神的独行路。在人们自以为得到真理的年月,他却破帽遮颜,沦于暗地而不失光泽。似乎是看不起史学家的笔墨,历史多是盲点的堆砌,唯有艺术之光可照着人们。他不安于史学家和学人的苟且,现实人的翅膀已经折断,没有几个人能飞腾起来,而艺术必须飞腾。和钱锺书不同的是,他甩掉了学人的面具,生命便是诗、色彩、音律以及哲思。只有照亮黑暗的精神才是真精神。而世人在精神洞穴里,苟且得太久了。 废名当年谈论知堂时,说其目光从古希腊来,穿过霭理斯等人的典籍,看到了今人的可笑。因为追溯到文明的源头,于是没有装饰的外套,思路自然是开阔的。废名自己努力向着这条路来走,语言通透明澈,少有世俗的污染,玄学的东西和温涩的文体让人叹之又叹。俞平伯试图靠拢于此,可惜明清士大夫气出来,未能跳出读书人的窠臼。浏览知堂周围的人,都试图在文体上叛离八股调。知堂有日本小品与希腊断章的余绪,使文章解放了大半。废名只是在禅和诗里打转,几乎没能得到域外艺术的折光。苦雨斋的气象还嫌简单,后来几乎没有什么延续。因为有多种文明背景的人越来越少,那些香火就断掉了。木心在一些地方有京派的特点,虽然他自己本没有在旧京久待的经历。他比苦雨斋里人多的是美术和西方哲学的训练,又熟读小说经典,不是被明清士大夫牵着走的人。五四之后,文人的大困扰是自己成了信仰的奴隶,自觉地确切化自己,精神鲜能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我们看上下左右,唯有鲁迅逃脱了此境,余者多是牢笼中人了。鲁迅的可贵是能在熟悉的陌生化里,使思想处于流动的冲撞之中,与其相碰永远都能生长出新的思绪。木心在精神的层面是鲁迅的知音。他不像我们这些人在鲁迅的面前停下脚步,而是有了自我生长的内力。有点像鲁迅的峻急,出语鲜活,多见刻薄,内心有大爱存在。无所依傍、又无不依傍。你看他议论荷马、但丁、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普希金、叔本华、尼采、蒙田,进入很深,又跳出很远。鲁迅向来蔑视知识人的奴性,将一切死的学识变成生命意志有意味的闪光,才有大的欢喜。当年骂鲁迅者,大多是安于一种信念的绅士。邵洵美、徐志摩、林语堂等是坐着马车走在林荫大道上的雅士。鲁迅则是骑着野驴的旷野奔跑者。我看木心也像驰骋在沙漠里的骑手,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了一条奇路。中国的模仿鲁迅者大多跑到林荫道上,却少有人学会了自己走野路。木心是个在野路上飞动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读到他的书时让人兴奋的原因。他对五四传统的理解,已内化到生命的冲动里。而且重要的是,五四文人未能生长的可能性,在这位老人那里变为了奇异的风景。 我读五十余年的国人文章,印象是文气越来越衰。上难接先秦气象,旁不及域外流韵,下难启新生之路。虽中间不乏苦苦探路者,但在语体的拓展和境界的洒脱上,还难有人抵得上木心。他对我们的好玩处是,把表达的空间拓展了。远古的《诗经》与《楚辞》,西方世界的荷马、乔伊斯、加缪可以嫁接在一棵树上。那是一个高级的游戏,是从亚细亚升腾的光,照着我们贫瘠的路。五四之后,没有人从那里重新启程,都是在已有的链条上滑下去。木心在50年代和80年代初之间,人在大陆,思想却停留在过去,现实自然没有他的空间。这个民国的遗民,在暗暗与东西方古老的灵魂对谈,血脉从未交叉在同代人的躯体里。这个遗老式的人物保留了五四时期脆弱的温床,极其细心地呵护着那个残破的存在。他自信拥有的是属于自己也属于众人的遗产。独享之乐离于众人之乐,乃是智者之乐。我由此也明白他好感于康德的独思、淡泊,大约也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理使然。木心不属于今天,却可能被叙述于未来。我深信于此点。 (原载《读书》,2007年第7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39
木心一个远去的传说2011/12/22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一生坎坷 晚年归国 知名作家木心昨辞世 享年84岁———mu
本报讯“从明亮处想,死,是不再疲劳的意思。”曾出此言的诗人、作家、画家木心,昨日凌晨三时,在故乡乌镇长睡不再醒,享年84岁。
记者是昨天上午从木心弟子陈丹青的电话中确认这一消息的——今天,他将从北京赶往乌镇。2011年秋,木心因肺部感染入桐乡第一人民医院。昨天,作家陈村告诉记者,“前天晚上,陈丹青打电话给我,说木心先生病了好久,现在已经昏迷,不久于人世了。”但木心先生,还是比陈丹青设想的走得匆忙。“陈丹青之前常伺木心左右,后来先生昏迷,他就回了北京。医生告诉他,噩耗多在元旦或春节前后。”
据陈丹青透露,木心先生没有眷属子女,病重期间,青年读者十余人自北京、纽约、湖南、湖北、广西、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安徽、上海等地自行来到桐乡医院守护,直至先生终告不治。在由涵盖诸多出版界、文化界名流组成的“木心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中,记者看到了两位此前无名的“木心晚年的侍护青年”。
昨天,微博上也已有知名或不知名的读者陆续发出悼念文字,譬如,“只为第一次读到他的诗的悸动,愿他走好。”“落叶归根,是为善终。”在陈丹青看来,木心是一个无解的谜——“他来路宽阔,但没有师承;他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他曾经长期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也曾言“我可以想像不出国,但无法想像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陈村曾言:“企图用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量度。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木心曾如此描状“最佳景观”:“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他的人生轨迹,也颇有“渺小的伟人”的意思。他是20世纪第一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画家,也是作品进入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的唯一中国作家。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自幼迷恋绘画与写作。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之后在上海做了五年中学教师。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曾参与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工作。绘画之余,木心写作诗、小说、剧作、散文、随笔、杂记、文论,自订22册,“文革”初全部抄没。“文革”中被监禁期间,仍秘密写作,成狱中手稿66页。出狱后,继续作画,1982年远赴纽约。直至2006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时年79岁。“他一直保留着中国护照,知道自己会回来。”
木心文字,与大陆读者相逢甚晚。2006年初,木心文学系列首度在大陆出版。当时媒体云,不管你有无准备,2006年会是“木心年”。最早认可并出版木心系列作品的,是台湾。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也由此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阿城、何立伟、陈子善等在上世纪80年代听闻木心,是木心最早的内地读者。进入互联网时代,陈村从陈子善在《上海文学》的专栏中知道木心的名字。读到木心《上海赋》时,陈村“如遭雷击”,后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成为木心文字互联网推介“第一人”。“2006年、2007年我与木心见过两面,他人很和气。我就我当初不打招呼就复制到网上道歉,他笑了,说以后别这样就行了。”
另悉,木心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24日上午十点在桐乡殡仪馆举行。同日下午,于乌镇西栅昭明书院举行木心追思会。先生灵堂,设于乌镇东栅木心故居,自12月24日起开放给前来祭悼的人士。此外,木心作品还将被陆续推出。“他好多手写的作品,现还在整理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43
海外作家木心专访:我不是什么国学大师
2008年09月18日
外滩画报
陈丹青尊其为“吾师”, 陈村阅其文“如遭雷击”??木心,这位被遗忘了几十年的“文学鲁滨逊”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身在大洋彼岸的木心说:我不是什么国学大师,那些关于我的传言,我一两年内回国后会一一证实。
文/ 曾进
北京的三联书店在新年挂出大字招牌,上面赫然写着“2006 年是木心年”。
木心
自木心的新书《哥伦比亚的倒影》年初出版以来,文艺圈开始匆忙阅读着这位被遗忘了几十年的“文学鲁滨逊”的散文集。陈丹青尊称其为“吾师”,陈村阅其文“如遭雷击”;何立伟感慨这是汉语的一个“标高”。
坊间关于木心的传闻同样沸沸扬扬,什么和茅盾带点远亲;曾为中南海修理过红木家具;他的绘画作品被纽约大都会悉数收藏。陈丹青称自己曾和阿城一起去木心那里蹭课听,结果阿城又在《南方周末》发表声明,称自己并未如此。
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木心还是一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现实里的木心,一个人住在纽约,自己买了房子,他住楼上,楼下是他的一对学生夫妇。除早饭自己做做外,平时他和学生们一起吃。他说自己什么都爱吃,偏爱地中海风味——白肉和蔬菜,再放点橄榄油。拜访过他寓所的上海季风书园老板严博非说,木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平平常常的一个钟、一个碗、一个勺子,放到客厅,都特别漂亮。
散步、会友、写作, 这就是木心平日的生活,而他的写作几乎是疯狂的,每天几乎要写1 万字,“只是到最近,人老了,只能写5000 字了”。
三月初,他接受了《外滩画报》专访。当记者问及有关他的种种传闻时,他道:“有人说我是什么什么的,其实哪里是啊。我也不是什么国学大师。我回国后会一一证实的。”木心对记者透露,过不了一两年他就准备回国了。
B= 外滩画报
M= 木心
上海是“遗老不够老,遗少不够遗”
B:你19 岁到上海,56 岁去纽约,对上海有什么印象?
M:我很喜欢上海。就像去法国一定要去巴黎,去美国一定要到纽约一样,到中国就应该去上海。中国的文艺家都到了这里,鲁迅、茅盾都在这里开创了自己的艺术天地。美国有首歌叫《纽约》,歌里说,你在纽约出头了,就能在别的地方出头;在中国,这地方就是上海。上海是一个很灵活、眼界很宽的城市,我喜欢。
B:去年你回国时也到过上海,感觉和你离开时的上海有什么区别?
M:我以前一直住在外滩前面一点的上海大厦旁边,后来在汾阳路的工艺美术协会工作。去年回来也就匆匆地看了一下,又去其他地方了。
如今的上海,我几乎不认识了。有很多地方改进了,跟乌镇不一样,后者是保留了古代的传统风貌。但现在这两个地方对我来说,都很陌生了。
B:《哥伦比亚的倒影》里《上海赋》的写作机缘是什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43
M:我写《上海赋》也是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怀旧,上海人在怀旧,港台人也在怀旧,还拍摄了很多关于上海的电影。我很奇怪,后来想想,我在上海也住了这么多年,我也知道上海啊,那就比一比,看谁写得好。我写到第六章的时候,就停下来了。现在缺三章,旧上海的黑社会和当代上海的全球化之梦,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还有论海派。可能过一段时间,还要继续写下去。
B :《上海赋》似乎讲述的是旧时代的上海,而不是你居住时的上海。
M :《上海赋》不是讲述我居住的年代,很多都是查资料的。我的记性也不坏,花了两周功夫就写出来了。我觉得写这种虚实夹杂的文章比写真实的还要好,写出来比真的还要真,因为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嘛。
B:你在《上海赋》的“后记”里说“上海所缺的是一无文化渊源,二无上流社会”,能否解释一下?
M:上海缺少上流社会,是和欧洲文化相比。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有沙龙文化,比如在一个上流家庭里,肖邦在弹钢琴,旁边有奥尼尔在朗诵诗歌,而中国没有。清朝几个名门之后跑到上海来,只是为了保命,来不及享受。上海这地方是“遗老不够老,遗少不够遗”,祖宗留下的东西太少了。上海看起来很洋,还是小市民。洋的不够洋,土的还想洋。
B:张爱玲写过上海,王安忆也写过上海,你怎么评价她们笔下的上海?
M:张爱玲写的也是一个侧面。上海是一个奇特的大都市,有人拿它做背景,有人作素材,不好比,这样比较也不切合实际。
美国文学史上有我的一个位置
B:为什么要出国?1982 年,你出国时也55 岁了。
M:我出国时已经56 岁了,却无丝毫犹豫,我是出来周游世界的。我当时是自费留学,学画画。出国是我从小的志向,到世界各国去看看。我从小就看各国名画的印刷品,出来后,整个世界都看到了。在国外住的人,到底是两样的。我们这代人,和第一代出国读书的人不一样。他们只是到外国历练或者看一看,而我们是来奋斗的,慢慢地留下来,而且也成功了。
现在我的绘画作品已被美国哈佛博物馆和耶鲁博物馆收藏30 多幅了,去年我结束了自己的巡回展出。在美国,我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地位。
文学方面,台湾很多出版社都出版过我的书;在英文世界这边,一些美国课文、文学杂志,还有著名的文学网站都有我的作品,美国文学史上有我的一个位置。
B:去纽约是否是你一生的转折点?
M:对。出国是我一生最大的转折点,如果我不来纽约,很可能会就此默默无闻地过完寻常的一生。在美国,特别是这次我的巡回展,有很多人对我的作品表现出近乎狂热的喜欢。我走的不是单向的路线,而是多向的路,文学和艺术同时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44
什么学生不学生的,都是朋友
B:你在纽约主要有哪些圈子呢?
M:我在美国有两个圈子,大圈子和小圈子。小圈子主要是学生,我在家教《世界文学史》这门课程,一堂课4 个小时,中间休息一小会。很多人都拿纸坐在地上。我家客厅大概能坐下20 多个人,他们当中有来美国学习哲学、舞蹈或钢琴的学生,还有一些大学博士和教授,都是各路英雄,奇奇怪怪的人。陈丹青是最认真的好学生,从不缺课,做了很多笔记,坚持了5 年。
B:阿城来听过你的课吗?
M:阿城没有听过我的课。他住在加州,只是到纽约来看望过我。
B:你是怎么认识陈丹青的?
M:1982 年,我来到纽约之后,我们慢慢认识的。中国有句古话,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什么学生不学生的,都是朋友,纽约的患难之交。
B:1970 年代末至今,许多长期被有意遗忘的“老作家”和“老学者”在中国陆续“出土”,比如周作人、沈从文、张爱玲、辜鸿铭、陈寅恪等人,而你作为一个写作生涯超过60 年的“老作家”首次出现在内地读者面前,你认为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M:我和他们的不同在于,我从来都是一个人躲起来单干,我是文学的“个体户”。我也不需要去颠覆什么,背叛什么。事实上,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家与西方的关系是游离的,不稳定的,但是现在我们进去了,而中国老作家没有一个能进入美国文学史的。徐志摩到欧洲留学,他们没有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长期驻留,看一看就走了。我几十年都在西方,相对而言比较有深度,他们那一辈实际上是走马观花。
文章写出来,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
B:有人认为你的文章是胡兰成一路下来的才子文章,你同意吗?
M:我跟胡兰成不一样。每个人写文章有自己的特点,而内地总喜欢比较、排座次。拿一个人来压一个人,这有什么好?别人说好说坏,我都不参与。
B:目前你在写作什么?
M:目前我在写诗,规模比较大,从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写到目前。我写诗,别人要叹口气,看到的评论都说不太懂。
B:都是手写吗?
M:对。我写字很轻快、灵活的。我小时候弹过钢琴,有技巧的,不会太累。我不喜欢用打字机或电脑,我写字很潦草,但觉得这样思维才会灵活。手写,就像手工一样。
B:写作有什么心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45
M:我工作的时候很用功,我自己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也写字,带个小本子。我是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我有时候写东西、画画,就像疯了一样。我告诉大家一个写作心得,文章
是靠改的。我的文章通常要改六七次,看上去像一气呵成,其实花费很多精力。你看,《战争与和平》都要修改9次,巴尔扎克写东西要改上11 次,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我管这种修改方法叫“冷处理”——写完了,一边放着,修改另一篇。我经常是这边刚拿起来,那边就放进去,几篇文章同时进行。所以我常说,文章写出来,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
B:能讲讲对你有影响的作家吗?
M:我从小就受“五四运动”新文艺的影响,我最喜欢的还是鲁迅的文字,周作人没有创作性,只是闲谈,他的文笔很干净,很朴素。但是我和他们都不同,我比他们跳得更开些,可能是我与西方文学之间联系的缘故,我不再停留在中国了。
我少年时也喜欢张爱玲,她十四五岁就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是真正的红。报纸、杂志、电影里都是她的作品。我更喜欢她的散文,而不是小说。
B:你曾用文言文翻译《诗经》,为什么想重写?
M:我从小就喜欢《诗经》,中国古代诗歌里面最好的就是《诗经》。《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脊梁,一直挺着,每个人都要引证,皇帝也得听《诗经》里面的,可惜好多都是未完成的。我前后想了50 多年,想把《诗经》统一写成14 行诗,但一直不敢写,因为都是已经死掉的语言。突然有一天,我写了一首,然后就像疯了一样,连续两个月就写好了,共写了300 首。写完后拿到台湾出版,没有人买,因为没有人能看懂,后来书就被退回来了。这个教训我有了,以后没再抱太多幻想。
我极少写自己的童年,是有意如此
B:你的童年是在浙江乌镇度过的,能谈一些童年的事吗?
M:我极少写自己的童年,是有意如此。现在我人在美国,常到欧洲旅行,喜欢读书和绘画,人要一直往前看,不回头。我想给自己留点私密空间,那些童年往事太私人了。
B:听说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做过你的私塾先生?
M:你怎么知道的?我以为小辈人已经不知道这个人了。我家在当地是有钱人家,父母会请一些当地名教授和名流到我家里来授课。我和夏承焘先生也并非严格的师徒,我们倒是忘年交,经常通信,谈论学问,他把他的诗给我看,我把我的画给他。
B:据说你和茅盾带点远亲,你小时候还把“茅盾书屋”当作自己的图书馆?
M:茅盾在上海的时候,我们见过面。但他不是我的远亲,我们只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而已。他有名气,但待人谦和,所以当时的文学青年都来拜访他,出了书都请他指教。我在他的私人图书馆里看了很多书。
B:19 岁时你离家到上海学习美术,是到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吧?
M:更正一下,我15 岁就离开家到杭州。直到抗战胜利,我才从杭州到上海,进入上海美专学习美术。从小我就喜欢画画,喜欢文学,而家里希望我读法律或医学。我不愿意学那些,但是整个家族都反对,反对得很厉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45
B:与林风眠先生的关系也是在美专建立起来的吧?
M:我和林风眠既是师生也是朋友,我们很谈得来,他喜欢我,我在绘画风格上受他的影响。
B:坊间传闻你曾为中南海修理过红木家具。
M:哪里有啊。我是在“文革”结束后,随姬鹏飞到过人民大会堂整理会场。当时乱成一团,很多博物馆的东西拿到苏州放着。我是做组织工作的,哪里修理过家具。还有地方说我做过工艺店小伙计,都是瞎讲。
B:游历了很多国家,最喜欢哪里?
M:我最喜欢的还是英国乡下,我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真是好啊。自然风景,晚上有很大的月亮。意大利就破点,不能住人;美国像个小伙子,很粗鲁;法国像漂亮的姑娘;而英国像是大家闺秀。
B:你打算回来吗?
M:是啊,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乌镇也在盖一个纪念馆,我也打算回去住,毕竟是家乡,也有人照顾。
B:舍得自己在纽约买的房子吗?
M:我一直四海为家,无所谓。我也在曼哈顿林肯中心旁边住过。以后我会再回纽约看看,就像一个游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07:46
木心谓:那口唇美得已是一个吻
木心谓:汉家多礼,称愚人曰笨伯
木心谓:石洗蓝布多口袋的马甲,又入世,又出世
木心谓:要恭维残障人士的长寿真为难啊
木心谓:寂寞无过呆看凯撒大帝在儿童公园骑木马
木心谓:炎阳下的芭蕉的绿是故意绿的
木心谓:又来一个羞答答的厚颜无耻者
木心谓:那脸,淡漠如休假日的一角厂房
木心谓:修改文句的过程是个欲仙欲死的过程
木心谓:决战于帷幄之中运筹于千里之外的年轻人哪
木心谓:有知之为有知,在其知无知之所以无知
木心谓:当仁不让,就是当不仁不让,不让其不仁
木心谓:安徒生初到中国时,大家叫他英国安徒生
木心谓:寂寞,多半是假寂寞
木心谓:桃树不说我是创作桃子的,也没参加桃子协会
木心谓:汤显祖的简札可读性颇高,你说呢
木心谓: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木心谓:手忙脚乱地爱过一夜,从此没见面
木心谓:精神世界是不是也有统一场呢
木心谓:人自有了镜子才慢慢象样子起来
木心谓:全世界选定的健美先生,一枪立毙
木心谓:实在不惯于地上走,鹰说
木心谓:王实甫比关汉卿更懂事些
木心谓:女人最喜欢那种笑起来不知有多坏的笑
木心谓:好看的人,咬指甲时尤其好看
木心谓:穷得晚餐后饮苦艾酒吸摩洛城堡牌雪茄。
木心谓:西方早已文明,尚留下舔食指姆指的小野蛮
木心谓:微雨夜,树丛间传来波兰的心悸。
木心谓: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的容光焕发。
木心谓:你煽情,我煽智
木心谓: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
木心谓: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木心谓:一个酒鬼哼着莫扎特踉跄而过,我觉得自己蠢极了
木心谓:红裤绿衫的非洲少年倚在黄墙前露者白齿向我笑
木心说:智者无非是善于找借口使自身平安消失的那个顽童。
木心提出厚黑学新解一则:专制使人皮厚,开放使人心黑。
木心谓: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
木心说:傲慢是天生的,谦虚只在人工。
木心说:人,徒劳于自己赌自己,自己狎弄自己。
木心说:不时瞥见中国的画家作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竹篮,到欧洲打水去了。
木心说:最佳景观: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年。
木心谓:每有俗子挟洁癖以凌人,外厉内脏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5 19:53
陈丹青老师木心先生追思会今日举行
2011-12-24 16
木心先生寓所灵堂
木心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捧着木心的骨灰进门,丹青重重地说,回来了!
今天,是木心先生和我们告别的日子。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在故乡乌镇逝世,享年84岁。今天上午,木心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桐乡殡仪馆举行。而他去世当天成立的治丧委员会成员包括了陈丹青、小宝、梁文道、蔡康永、骆以军、孙郁等文化界名人。
木心是华人文化界的一位传奇大师,但我们与他的相遇却是那么晚。2006年,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出版,文字的意境与魅力瞬间倾倒众多读者,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所说:“虽然姗姗来迟,毕竟还是来了。”有人说,木心就是金庸小说里的风清扬,隐遁世外,倒是有一个令狐冲一般的徒弟(陈丹青)。所以,对于多数人而言,他的名字不及其弟子陈丹青为众人所知,以致在他去世当天,微博上虽有众多人写下悲痛和伤感,但还是另有一些人在小心翼翼地询问:“木心是谁?”
他是鲁迅、茅盾的同乡,陈丹青说:“木心是我们时代唯一完整衔接了古典汉语传统和五四文化传统的作家。”作为作家,木心在他的文化命脉中,一直是与中国和世界文学相交集的,他学贯中西,内心柔软,随手写的话语,能直指人心,叫人恍然顿悟。文字深邃,又回味无穷。木心是诗人,他依据《诗经》,加入现代内容写成《诗经演》,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木心也写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更接近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可是在里面更能看到诗和散文的行踪,各类现代主义小说技巧穿插于小说片段之中,也有几篇如《七日之粮》《大宋母仪》完全是中国传统白话文小说。而作为画家,木心成为20世纪国画中第一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作品的画家。
很多人说,木心是被遗忘了的“文学鲁滨逊”,可木心说:“如欲相见,我恐已在所有悲欣交集处。”他的内心和他的文字一样宁静坦然。尽管很多读者期待的《木心文集》是否会很快问世目前尚未确定,但木心留下了那些属于舒缓岁月的文字和智慧,在快节奏的当下,也让我们的内心安然而平静。
木心追思会现场
下午2点30分,木心先生追思会即将举行,木心先生学生
陈丹青,木心先生亲属,及来自全国各地读者,以及乌镇陈向宏先生等参加了追思会。
■他们眼中的木心
著名画家陈丹青:我只是他的学生,不是一位有资格评价文学的人。而向大家介绍先生,我哪里做得到像他的文字那样精确而恰如其分。人不能单凭一篇文章认识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这样丰富、深沉而多变的作者;然而有时一段词语、一句话,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这样的作家。
著名作家陈村:诗文画三绝,当今又有几人?《上海赋》是他写老上海的绝唱。他的特立独行更是令我钦敬。
剧作家宁财神:隐者木心,对于自己和别人的软弱则选取了“善待”的方式,小心回避着,言谈之中只传达这个世界的美和善。
主持人梁文道:读书是很奇妙的事,偶尔会出现一些重新被发掘出来的作家让你非常惊讶:居然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作家,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过去大家没注意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木心先生是那样地看重他的读者,始终不肯以流俗的方式出来和读者见面。先生曾对我说过他要写一本书,名字叫《读者》,也许他已经写了四十年,可还没有写完,他就走了,只留下了——读者。
■木心代表作
《哥伦比亚的倒影》
该书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13篇散文。
《琼美卡随想录》
辑录散文46篇。在书中,读者可以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行文“丰沛而娴熟”的技巧,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的语言特色。
《温莎墓园日记》
该书是木心的小说选集。《美国喜剧》《一车十八人》《夏明珠》《两个小人在打架》《SOS》《完美的女友》《七日之粮》《芳芳No.4》《魔轮》等,每一篇都在尝试新的视角,文风流动着鲁迅和张爱玲式的气息,里面的大多小说通篇是民国体。
■木心的话
从明亮处想,死,是不再疲劳的意思。
□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
□像火车铁轨边的蔓草那样的一生啊。
□满街的人来来往往,她信口叹问:“生命是什么呵?”我脱口答道:“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
□有些事我乐观其成,有些事我乐观其不成。
□那种吃苦也像享乐的岁月,便叫青春。
竹秀
莫干山的竹林,高接浮云,密得不能进去踱步。使我诧异的是竹林里极为干净,终年无人打扫,却像日日有人洁除;为什么,什么意思呢,神圣之感在我心中升起……继而淡然惋惜了——那山上的居民,山下来的商客,为的是吃笋,买卖笋干,箬叶可制鞋底,斫伐以筑屋搭棚,劈削而做种种篾器,当竹子值钱时,功能即奴性。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的交织。更有画竹,咏竹,用竹为担,为篙,为斗械,为刑具——都已必不可少,都已可笑,都已寂寞。
——摘自《哥伦比亚的倒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6 15:21
挚友、弟子眼中的木心:他在寻找真正的知己
2011年12月25日
来源:钱江晚报
他在寻找真正的知己
挚友、弟子眼中的木心
为什么这么多人来送木心,为什么这么多人期待他的遗作整理面世,因为木心,他用一生捍卫艺术与文学的尊严。
昨天,本报记者专访艺术家陈丹青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立伟。陈丹青曾作为学生在纽约听了5年木心的课;1990年元旦,挚友曹立伟夫妇在纽约买了新房,木心在他家中愉快地住了一年。
在他们看来,大部分人依然不懂得木心离开的真正意义。“可能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曹立伟说。
他是没落贵族
却守卫了文学的尊严
曹立伟第一次见到木心,是1989年的纽约。62岁的木心,当时在纽约艺术联盟留学,这也是陈丹青在美国求学时的学校,在业内非常著名。第二年,曹立伟夫妇买了新房,木心入住。
那段时间,木心每天都在安静地写作。床上总是一条橄榄绿的旧军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床铺得整整齐齐,似乎随时在准备着启程。他还亲手把一条细灯芯绒直筒裤细细密密地缝成马裤,钉上一排5颗扣子,用来搭配皮靴。
在交往中,木心频频提到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与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曹立伟认为木心深受他们影响:“木心洁身自爱、自尊、唯美,很像嵇康;而纪德是他常常提到的一个作家,想了解木心,可以先试着了解纪德。”
在曹立伟印象中,木心曾说过,曹雪芹扎得一手好风筝,从他那里学到手艺的人甚至能以此谋生,但晚年境遇凄凉,落到只能喝粥的境地时,曹雪芹也绝不以此谋生。
“这是一个高贵骄傲的人,并始终怀有精神洁癖。”
他用对文学与艺术的热爱,支撑着自己跌宕的一生。曹立伟记得,木心曾这样描述他心中的文学:“在一个万国交界的地方,住了一个老人。形形色色的人不时路过,有英雄、诗人、强盗、美人、商人、小偷、教徒,他们都会敲开这个门,门都会打开,老人会为每个人倒杯水,请他们坐下来,谈一谈。这个老人,就是文学。”
陈丹青昨天形容他,“不屈就也不妥协。木心之所以在2006年之后才在大陆出版作品,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就是他不能习惯简体字。这是他的一个文字立场,也是一个文化立场。”
他内心充满期待
寻找真正的知己
纪德曾经在临死时说,他收到一位非洲年轻人的来信,“这封信令一个行将老朽的我,看了不至于绝望地死去。”
对年轻人,木心怀着同样的期待,他对年轻人充满好奇心。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始终深信,有一些年轻人,如同美妙的钢琴一般,一谈就响。
但木心是否遇到了他真正的读者?
昨天现场,有许多读者自发前来。来自青岛的年轻人刘正伟,第一次读到木心的文字,便在讲座中要求陈丹青带他来见木心。后来他甚至为木心到乌镇找了一份工作,终日在木心花园外徘徊,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与先生的偶遇。得偿所愿后,他陪伴木心度过了最后的时日。
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木心最后病重期间,他们日日夜夜寄宿在走廊的板凳上,只为在每天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里,进去看看先生一眼。
但曹立伟却显得悲观:“木心曾说:一个天才是被另外一个天才发现的,狄更斯的由托尔斯泰读,托尔斯泰的由福楼拜读,而福楼拜的由纪德读。有这样一个读者,可以满足。” 曹立伟深信,在未来中国几百年内,都很难出现像木心这样一个人。
而陈丹青对此依然怀着一份期待,“现在先生已经有了非常诚恳的读者,一点一点来。木心区别于所有我们今天知道的人,市面上我们能够听到的名字。可是他那么晚才出现,在他出现之前长达60年,我们的一个阅读经验已经被完全填满。”(林梢青 王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3 15:21
对话陈丹青:艺术家不是路灯 艺术家放烟火(图)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润芝
2011年12月24日,浙江桐乡乌镇,陈丹青在木心先生追思会上。
木心能被国内读者熟悉,陈丹青不遗余力的推广是一个重要原因。陈丹青在《我的师尊木心先生》里说:“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木心辞世,陈丹青在悼词中发问:木心先生经常引述一位欧洲人的话:“艺术广大,是以占有一个人。”他当得起这句话。他又说:“爱我的人,一定是爱艺术的人。”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当得起这句话吗?
他把读者看得非常高
记者: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木心,现在对文字作品了解得多一些,但是先生的画作、音乐作品,尤其是后者就会觉得没有渠道了解。为什么?
陈丹青:画作方面,木心在国内没有展览,到目前只出版了一本画册。我要是他我也不会出版,这是一个太过嘈杂的时代,太多的出版物。每个人都有精装画册,美术圈的人要么就是赶紧立牌位,要么就是赶紧挣钱,这是一个非常孤立的污浊的艺术圈。他不会凑热闹。
如果有足够的诚意,你在他的画上仔细看,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上可能有的复杂感和微妙。
音乐作品,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木心先生生前非常希望找到懂乐谱的学生把他的音乐创作记下来,等到我联系到了音乐学院的学生,先生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身体不好精力不济。所以很遗憾这件事情没有做成。
我听过五六首都是他自己哼给我听的,非常好听,都是他自己作曲,各种体裁,交响乐、交响诗,民族方式的类似满江红、古诗词的配曲,他的记忆力非常好,有些长达十分钟的乐曲,每一个旋律他都记得,为了什么事情,哪一个朋友死去了,于哪一个春天的下午他有感做的曲子……但是他自己没有留下乐谱。他会弹钢琴,自己作曲。
记者:读者对他有两极分化的评价,你怎么看待这种认知上的分化?
陈丹青:先生跟张爱玲的时代不一样,跟鲁迅的时代也不一样,那时候读者群的整体水准、整个中国文艺的状况,跟今天非常不一样;主流知识分子群体,主流作家群体跟今天也非常不一样。木心先生区别于所有我们今天听到的,我们市面上听到过的那些名字,可是他那么晚才出现。在他出现以前长达60年,我们的阅读经验已被1949年以后的阅读完全填满了。所以当你读到他的时候,一部分敏感的人,没有偏见的人,立刻就读进去了,绝大多数人读的是你知道的东西,阅读经验会有错位,这就是先生有意思的地方。
记者:有读者说,很多人不知道木心的离开究竟意味着什么。
陈丹青:好,这很好,这会慢慢显示。他的价值越深,越大,显示过程越长。我们已经忘记了很多作家,今天炙手可热的作家我相信很快就会被忘记,他相信时间,他说我跟大家比耐心。
记者:你觉得木心先生有没有等到他的心里期许的读者?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他那种骄傲可能是骨子里面的,觉得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配得上他。
陈丹青:对,他是非常高贵非常骄傲的一个人。他不屈就也不妥协。他那么迟才在大陆出版他的作品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没有人会坚持这个理由,就是他不能习惯简体字,这是他的一个文字立场,也是他的一个文化立场。
他一生写作,他等到79岁才在这儿出版。但是你们没有看到先生另外一面,就像鲁迅一样,鲁迅大家说他是一个硬骨头,冷静的人,愤怒的人。但是像这样的大人物一定有另外慈悲的一面。他是写给大家看的,写给人看的,他当然渴望读者,渴望读书的人能够认知。但是这种渴望是有条件的,他的条件是他要写得非常好,他把读者看得非常高。这不是一个世俗的条件,而是我要写得足够好。那他就相信芸芸众生当中有人会读懂他。这不是畅销书的立场,也不是一个文学家要名扬天下的立场。就是对文学有敬意。对文学有敬意的人一定对读者有敬意。
记者:很多作家,像陈村老师,也都佩服他,听说他一篇文章一定要修改7次才能“不耻见人”?
陈丹青:不止,哪止七次?他在每个字上都有立场,这才是立场。你觉得他有精神洁癖,是因为大家没有精神洁癖。所以大家觉得很稀罕。
我们今天的汉语世界就是泥浆,脏得一塌糊涂,没有任何教养。我不看中国当代文学,我遇到他我才知道,我可以看中国当代文学了。这才是中国应该有的当代文学。好的作品很多,好的小说也很多,但那不是好的文学,那不是好的汉语。我非常在乎这个,我遇到他之前就是这样。我遇到他之后我知道还好,我们还有这样一位作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3 15:21
他用生命告诉大家自尊
记者:我们都听说他生前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细节,全部都要唯美。
陈丹青:你也应该这样,人都应该这样。可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诉大家,人第一要有自尊,而且要知道怎么自尊。
这个时代的问题太大了,你不遇到木心,就会觉得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是等到这么一个人物出现,你跟他对照,发现太大问题了。首先是我们没有自尊,我们也没有洁癖,我们也不懂得美,我们也不懂得尊敬。他提醒了我们大家。
他是一个小孩,他是一个男孩。我前天看到他遗体的时候,觉得自己重新认识了他,此前他还是一个活的人,但是当他变成遗体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小孩。
记者:很多人对木心的生平可能还不是很了解,将来会出版他的传记吗?
陈丹青:我会写一些我跟他交往的文章,我不知道怎么写他的传记,我也不希望有他的传记。没有人能写他的传记。
记者:先生有一幅挽联是你书写的,这个挽联是什么意思?
陈丹青:这个联是我在他的笔记本里发现的,“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
他的“私愿已了”有几个。第一是他的版画集,我看着他挥汗如雨,做出来的很抽象的石版画。第二是他的照片集,第三是他的素描集,第四是他的俳句集。俳句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把名字想好了,叫《雪句》。
照片集的故事非常神奇,最近上海的老朋友那里发现了木心19岁的照片,非常漂亮、英俊,白手套,在杭州第一次展览,和两个穿长衫的人一起拍的照片。更珍贵的是木心的外甥王伟去年带来了全家照,估计1930年或者1931年,当时他三四岁,他爸爸拿着礼帽站在旁边。母亲穿着旗袍,非常美丽的姐姐。他已经去世的小姐姐在后面扶着他,木心先生就是一个小公子。穿着绸缎的长袍马褂,非常美的照片。这些照片将来都会在影像集出现。
木心先生在劫难中丧失了自己所有过去的资料,把19岁照片给我看,说“神气得很啊”。他说当时送给朋友就送掉了。我说怎么这样就送掉了,多珍贵啊。当时他半糊涂半清楚地说,国破家亡,几张照片算什么?这就是民国人的情怀。
记者:他说自己朋友不多,根据你的观察是这样吗?
陈丹青:所有真正的艺术家都耐得住寂寞,所有作品是在寂寞中诞生的,绝对的寂寞,他要这个。
但其实他一路相识的人,笑谈的人非常多,一直交往的也有,跟年轻人的缘分特别好。
记者:从你个人来讲,木心先生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陈丹青:他让我对世界对艺术都有了一个立场,有了这个立场我不再害怕这个世界。我知道怎么爱艺术,很多人都爱艺术,未必知道如何去爱。他知道,他教会了我,我试着去爱艺术。
你们还年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害怕,总是一个强权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你们的工作当中,各种事情都会伤害你们,让你们担忧恐惧。你们在做人和做事情上要有一个更大立场。
先生喜欢说,中国人会说人生观世界观,这都太小了。他说如果你对文史哲有一个了解,你对哲学有一个了解。能够进入你内心,你遇到变故,遇到这个世界在变化,遇到灾难遇到侮辱,能够镇定。你们没有经历过“文革”,“文革”是斯文扫地,很多人会失态,受不了。木心承受了那样的屈辱,保有自己的自尊,这和他的哲学有关系。问题是先生不是一个哲学家,你把他说成是哲学家就看低了他,他跟尼采的立场是一样的,认为最好的是艺术家。哲学应该用艺术的方式说出来。学者更是等而下之,就是整理材料的人。
今天这个社会,学者有学问,已经高得不得了了。这是一个低的层次,不是一个高的层次。当然我很尊敬学者,先生也很尊敬学者。他看了很多西方学者的论述,有一个比喻,学者是路灯,我们需要路灯,把我们的路照亮,但艺术家不是路灯,艺术家放烟火。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3 15:22
“要谈纲领性的问题”
记者:读者们还是希望多知道一些先生最后的事情,能不能回忆一些?
陈丹青:他最后说了有些话。我都记了下来。
当时说建造木心美术馆的事情,是贝聿铭的学生林兵在设计。木心说:“贝聿铭在他的时间,每段时间都是对的,我在我的时间,每段时间都是错的。”画家刘丹想把这句话写在木心美术馆里。见到了木心美术馆的设计之后,木心说:“这么好啊,我可以去死了。”
11月1日我必须离开,回到北京,还有别的事情等着。再一次见到先生他已经在重症病房,像一条鱼从水里拿出来那样艰难地呼吸,插满了管子。我对着他耳朵哇啦哇啦叫,他没有反应,就像今天大家看到的那样,只是天人永隔。我到桐乡殡仪馆,他还是那个姿势,但是他不会说话了,那种呼吸也没有了。
我不知道他要讲什么纲领性的问题。同样的谈话我之前和他也有过。他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当时我在他眼里就是年轻人。我认识他的时候是二十八九岁—他说你们原来是这样的啊,你们一点不知道交朋友、不知道怎么穿衣服、不知道怎么生活,你们什么都不知道,我说是,我们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非常明白,现在的年轻人是迷途羔羊,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居然遇上了这样一个人。他还要跟我谈纲领性的问题,没有纲领,无法生活。
纲领之一应该就是汉语的问题,其他我不知道是什么。年轻人爱木心,因为他是慈祥的老人,他有警句、优美的词章,其实是汉语的力量在打动他们,他们未必知道。
记者:读者们很好奇,先生一直在创作,很多作品还是没有和读者见面,现在手稿整理这一块的情况怎么样?
陈丹青:这是蛮庞大的一个工作,他有大量手稿、笔记、俳句没有出版。我现在没有办法告诉你什么时候能清理出来。包括他的文学讲稿。当时我听他的课听了有6个月。请读者耐心等待。因为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严格。可惜现在不能经过他同意了。我们怎么选择他才会满意呢?
记者:你在纽约上他课的时候记过很多的笔记,大家都知道他讲课非常精彩,也很好奇笔记能不能公开。
陈丹青:我记笔记记得快,很准确。我希望这个能出版,但是他一直不希望出版,说那个不是作品,但是我知道年轻人、读书圈都很渴望。这个要想一段时间。
我有五六本笔记,全部输入电脑是很庞大的工作。起先拟定的是20多节课,中国从《诗经》讲起,西方从希腊讲起。后来他涉及得很多,阿拉伯、南美、亚洲,印度、日本、土耳其、波斯,一些小国都囊括,问题是这些知识他在少年时就有了。但是他很认真,每次讲稿在两万字左右,最精彩的是他停下来的即兴发挥。我全都记下来了。
我要想这个事情,先生的文学后事,艺术后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20
悼诗人、艺术家木心:一个回归中国文化的智者 2012年01月19日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张建智
木心走了,得之这个消息,还是女儿在QQ上告知的,我真有点不太相信,心中却在想:“难道他真离开了人世?”但于那一刻,坐在电脑前,对于传来这样突兀的噩耗,不禁为之黯然神伤。
其实,最早得知木心患病住院,是在一次晚上阅网时的偶见,那博客上这样记载:“木心已住院,传闻在重症病房。”尔后又读到这样的讯息:“很想去乌镇看看木心,生怕打搅他。终究没有去成。现在木心终因心肺功能衰弱,处于弥留之际,住在重症病房。中医徐树民先生曾七八次被请为木心把脉,最后一次是今年春节前后。”再观之,博客上还有徐医师为木心开的中医方药。
读到这些消息,大多已在深夜,我据所开之方,大致遥想木心先生,正患老年性心肺虚弱病,症状险恶,他正受着肺衰咳喘、夜梦不断、心神不宁、阴虚低热的病魔煎熬。无数个不眠之夜,虽安静地躺在水乡医院里,可想见,现在他正一脚高一脚低的,似在山峦折摺的沟壑中,累得迈不开步子,只感四顾茫茫,在痛苦的病中,度着那日日夜夜。
那样的深夜,谁也帮不了忙,我只能和他忠实的读者、亲朋好友们,怀有同一个祈愿:“希望他早日康复!并为他祈福!”
木心,本名孙牧心,号牧心,1927年生于乌镇,早年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又转投艺术理念与之更契合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学习中西绘画理论。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十八个月,作品皆被烧毁。1982年,木心移居异国他乡的纽约。从此,兴趣渐转向写作,以艺术创作理念的笔触,写着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弥漫着西方浪漫主义和中国的古典韵致。
真的,木心的作品,早引起我阅读的兴趣,艺术感与空间感的奇正变幻,读后总有无限的意象。其风格十分轻盈、玲珑、随意;笔尖随思维自然流转,感觉总有一幅幅的画面在你眼前流动,拂之不去;有时仿佛走在巴黎的苍穹下,却怀着一本古老的《诗经》;又仿佛是竹林七贤曾经流连的山水中,有人用小提琴正奏着莫扎特的一曲音乐。欧风美雨,汉唐明月,韶乐楚曲,竟如此水乳一般交融。诚如孙郁先生所评:“读木心,就是湍流的冲洗,那些僵死的湖泊是不能懂得奔淌者的快慰的。”
木心的散文和诗歌,追捧者多,小说反被冷落,但我却喜欢他的精致巧意却不乏哲思的短篇小说,惜只有《温莎墓园日记》一册小集,其了了十几篇,有些是微型小说,写着月淡如水的故事,没有冲突,没有煽情,充溢着一湾泓水,淡定如神,却写出了一个灵动的世界,读来篇篇令人感叹、唏嘘。
我想,也许只有如木心这般经历风雨人生,徜徉于中外艺术之上,却依然保有一颗浪漫、温润之心的人,才能用透澈而节制的笔调,写出了人生的无奈、情愫、重聚、别离与生死!
迄今,广西师大已出版木心著作二十多种,包括《木心画集》。先于2006年1月推出《哥伦比亚的倒影》,附一册《关于木心》的白皮书,全文刊登了1986年对他作品的讨论。这书,现还插在我电脑旁的书架上,随手抽出此书,就见陈丹青在发布会上的话:“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这是其对亦师亦友———木心的一片至情。他称木心是“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即便是周氏兄弟所建构的文学领域和写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还说,“他的文字有一种真正的母语的力量,非常精致,非常典雅,而且非常具有表现力。”如今,若回想2006年,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出版之际,读者对作者,可谓一无所知,但这本看似完全不起眼的小书,却掀起了一股木心热,一时洛阳纸贵。木心的其他著作也纷纷得以问世,如《鱼丽之宴》、《西班牙三棵树》、《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素履之往》、《即兴判断》,直到近期的《云雀叫了一整天》、《巴珑》、《诗经演》等,每本都吸引了大批拥趸。
木心先生,由陈丹青从纽约接回乌镇定居,那是“
9·11”以后的事,记得我去拜访他时(通过桐乡熟人),是木心先生定居乌镇的第二年,因读了他的书,很想面对面聆听其教。也可说,这是木心从海外回来的第一个春节。
2007年春节后的暖冬,一个晴朗天的下午,我们至乌镇,木心先生正住在镇上一家名为“通安客栈”里,当时先生住二楼一个套间。当我们甫坐后,木心先生很客气,只见其投足举止,总透出儒雅且有一股欧化的味道,向你迎面袭来。他告我们说,现只是暂时借住旅店,自己的住房,当地政府正在装修布置中。我们问他从美国现代大都市纽约,突回归这寂寞的水乡小镇,能住得惯吗?他却说:“这里很清静,我在国外已二十多年,多么需要这样的地方,来安享晚年!”我从木心特别闪亮的眼神中,真体味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种感觉。那日,已近晚霞的一缕阳光,正从木窗射进他坐的靠椅上,我们的谈话无拘无束,先生谈性很浓,也许那时接触他的人还少,不像日后若去拜访木心就难,要“从一扇边门进去,穿过走廊,从后门进厅堂”,还有男佣会对你说:“不能拍照!”等诸多规矩。那日,我们之间只是海阔天空,可以谈一切。谈他写的书,谈他的书画、闲章。而木心先生更是一位书蠹,对书特别敏感,文友绍平,跟他聊及自己的一方“谁非过客,书是主人”闲章时,木心马上建议他,应刻一枚楕圆形的闲章,内容就叫“书长寿”!足见他是多么爱书啊。
我们带了一些木心出版的书,请他题签,他一口答应。而当我们谈及他哪册书特别令我们喜欢时,他就高兴地附上一句:“等一下我要送你们每人一本!”那样的时刻,倒使我们感到不好意思。但我发觉,木心先生少有客套寒暄,点上一支烟,总与来访者交谈文学艺术,不像有些作家见面签书了事。而他送你书,不急于签赠,聊到兴起处,竟可以忘却一切。 那日下午,时间过得特快,当大家还谈兴正浓时,已经是六点多了。于是我们请他一起共进晚餐,先生竟一口答应。当我们下楼时,木心不忘要我们每人的名字,以便给我们签书留念。
那晚,木心先生吃得不多,一瓶绍兴六年陈的黄酒,他几乎没喝,大多以茶代酒。那日精神特好,餐桌上的木心温文尔雅,着一身笔挺西服,当我们请教先生保健(那时已七十八岁,仍清瘦矍铄)时,他说:“吃饭六分饱。”人们常说是“七分饱”,而先生比常人还少一分,这也许就是他养身的秘诀。饭间,当我们问及“
9·11”发生时,先生身临其境,有何感觉?谈及此事,只见他兴致很高。他说,当时正在家中看电视,起先还以为是好莱坞的特技表演呢!而且二十多天后,他还要举办个人画展,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如期举办,还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木心决定如期进行。最后一次于国外的画展,有三十三幅画展出,尔后,果然轰动全美,各大媒体,一片叫好。说起这件事他也特高兴,笑盈盈地说:“根据一般心理学,最悲伤的人,一般经过二十天,也会初步恢复常态的。”正是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先生毅然如期进行他的画展。
几个小时的相识相谈,真的让我感受到一个游子从国外回归故乡怀抱的兴奋,也感受了一个诗人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盼。
短暂的晚饭结束后,我们与他握别,望着他潇洒的背影走上旧式的楼梯,转折进去时,他还依依流连,向我们左右挥手。尔后,我们拿到了他上楼后替我们用水笔签赠的一册册书,派人送来时,一个细节让人难忘,一袋书的上面,用一根红绳扎好,这无疑是诗人抑或老派文人的礼节文明!
啊,如今诗人真走了,“行人匆匆,全不知路上发生的悲欢离合”。乌镇东栅,那盏人文的幽灯冥灭了,虽我未能赶上他的追悼会,可今晚,我又重新拿出他的一本本书来重读,因为,我想,对这样的诗人、艺术家———我们心中的木心,一份最好的纪念,该是重温他的文字:一个飘泊者的精神世界里,那一颗透出书香而执着的灵魂!
写于2011年12月28日荻溪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 10:17
木心之旅
孙郁
汉语的应用功能在今天与审美功能分离得越发厉害了。五十余年间,我们的文字书写与古风里的气象越来越远。文学的情况好像更糟,文字的内涵渐显稀薄,可反复阅读的文本不是很多。有几个人是抗拒流行语的写作的。钱钟书用文言著述,张中行以五四体为文,意在涵泳趣味,都不步时文后尘。其实细想都是看到其中之弊的。四年前遇到陈丹青兄,竭力推荐木心,说文章如何之好。原因也是抗拒流行体,有大的气象。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直到近日才得读几册木心作品集,像一番奇遇,自叹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文字在,似乎是民国遗风的流动,带着大的悲欣直入人心。只有在读这类人的作品时,才感到我们的文字潜能,远未被调动起来,语言的新的革命,迟早要降临到读书界里,只是吾辈能否感到还是个疑问罢了。
木心的到来给我诸多的刺激,他在许多地方像钱钟书,东西方的诗韵在那里合一了。还有一点废名式的玄奥,鲁迅式的雄辩和梁遇春式的忧郁。看他的小说和随笔,以及诗歌,印象是久在幽谷里的鸟,忽地飞向高空,带着土地的记忆,却又远离着世人,以苍冷的声音叫出天地间的明暗。关于他的身世我知之甚少,只了解其四十年代入上海美专学画,后来屡受磨难,八十年代初赴美定居,以绘画闻世。他的天性喜欢文字,诗、小说、俳句、散文都写得不错。据说他早期的文字多已散佚,现在能读到的多是五十岁以后的作品,且均是远离故国的精神走笔。我猜测他是个从唯美之路走向哲思之路的穿行者。曾经有过的浪漫经由炼狱而变得浑厚,既非幻灭也非虚无,倒是有自嘲后的大觉态,智者的诙谐和坦然相间于一体,古希腊哲理与六朝之文,文艺复兴的烛光与五四遗响,日本的俳句和法国的诗画,我们都能从中感到的。
不知道他的绘画在美术界如何评价,据说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对其是青睐的,收藏了他的一些绘画。接近文学里的木心,觉得他是个世界人,各国的艺术意象迭加在一起,故土之恋似乎不及其世界之恋。他是有着大背景的人,身后是诸多文明的信息交汇着,其文给人的快感惟有在钱钟书的《管锥编》才能感到。诗集《我的纷纷情欲》写欧美的观感,毫无国界和种族的差异,欧罗巴的一切也是自己精神里的一切,亚里斯多德和尼采,老子和罗素,都在一个庭院里,和木心是对谈的客人。《遗狂篇》写古希腊和古中亚及六朝的景象,隐含着疏狂之气,古人所云心结八荒,目及千里,在其文字里多少有一些。我看他的诗文,和当下的任何一种文体均不一样,那是独创的语码,诗经的古朴和白话文的灿烂都有,从笔下滚滚流过。木心不屑于小花小草的吟哦,时空在他那里是阔大的,自己也阔大得如庄子笔下的鲲鹏,五光十色而又不失本态,诗文里多是力之美和情之美。艾青也是从绘画走向文学的,他的文字高贵气与古典之美杂糅着,色彩与线条渗透到汉字里。较之于艾青,木心多的是哲学,他把油画和古汉语、现代口语及西方哲学的顿悟交织一体,那是老老实实地划地为牢的作家所望尘莫及的。中国的作家一写作就定位成作家状,不太顾及别一世界的思想。艾青、李金发等都太像文学,文学得很美。木心没有职业意识,太不像文学却真正走进了文学。所以他的杂,与知堂很近,又不满于书卷气,从文化的流浪里洗去士大夫的痕迹,在五四的余脉里走向了西方个性主义的传统。近五十年的文学书写,几乎还没有这样的人物。废名之后,语言带有幽玄之味者,木心是一个。
陈丹青之所以敬佩他,大约是那文字间不尽的意象对人的撩拨,使一切混浊者与其对视时如沐新风,知道智慧的表达还可以这样。我觉得他的意识止于1949年,后面的历史对他只有生命的意义,而无审美的意义和思想的意义。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他的底蕴是非道学化及非教化气的。近人写作好讲真理,曲直分明。甲说乙不好,乙谈甲很糟,其实都是双胞胎式的吵架,模子是一样的。于是大多患了布道症,动辄宣泄种种理念。人们被困在圈套里,说一些本质性的语汇。木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混血儿,他的语态的样子是多声部的交响,普希金、夏目漱石当年不都是这样的么?反本质论而更让人觉得是瞭望到本质,而且以碎片性的哲思颠覆着世人的阅读习惯。艺术的表达式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上好的文人都和自己的时代语言不通。陶渊明自唱自乐,曹雪芹不管别人的眼光,木心自知其中的蹊跷,学会自我流放,跑到异地涂抹纸张,图得就是与人不同的快感。
《温莎墓园日记》里的大多小说通篇是民国体,文风流动着鲁迅和张爱玲式的气息——或者说它们是从民国文人的语态里流出的。汪曾祺说小说是一种回忆,也许是对的。木心就是在回忆里展开对生命的再体味。如何看自己那代人的历史,大概能嗅出其精神的色调。他对三四十年代人生的凝视说不上是批判和赞扬,不过对人的迷失的勾勒很有韵味,情境婉转多致,弥散着说不出的余韵。小说不太讲究结构,和一些散文颇为相近。《寿衣》在什么地方有鲁迅《祝福》的影子,却又跌宕了许多,有小夜曲般的哀怨了。《此岸的克里斯朵夫》为自己那带人画像,让我想起鲁迅《孤独者》肃杀的景象,人间之苦楚,弥漫四周,能窥见作者柔软的一面。《芳芳No.4》里的女主人,有真俗之变,在沉郁婉转的气脉后是作者对俗谛的冷的目光。这些小说均是回忆体,却无沈从文的肃穆和汪曾祺的冲淡,隐隐地射出严酷。木心的文字不呼天抢地,也不故作悠闲。他对历史和己身的荣辱有另一种尺度,靠情韵的展开来诉诸读者感官,绝非故事和理念的排列。他关注生命状态,“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一声叹息,一切先验的文字图案纷纷凋落。
在他的文字里,有两类与众不同。其一是历史的回顾,布尔乔亚式的感伤消失了。是悲悯还是别的什么,我说不清楚。《竹秀》、《上海赋》各得玄机,前者清秀得像画,是油画与水墨间的韵律,我过去很少读到这类作品,自恋的地方殊少。后者在竭尽全力的铺陈里,反讽了旧上海人间。古人作赋,皆赞美之语,以显威风。木心在华美的雕饰之后,忽然消解了一个久远的神话,将国民混沌的历史撕碎了。其二是那些小杂感类的独语、俳句,几乎篇篇藏针,有一点鲁迅杂感的深切,蒙田随笔的隽永,以及尼采的出奇不意。《琼美卡随想录》笼古今于瞬间,以刹那间的灵动闪出智者的思想。木心讨厌一切体系,绝不做大而无当的宏论。他的杂感都是哲思与诗话式的,仿佛是庄子的奇句,禅师的一念,但绝不道学气和象牙塔气。他眼里的流行语和俗念,在许多方面把人间世的面目颠倒了。自己要做的是,把逻辑的幻象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这两个方面,是对先验认知形式的一次换血。在反逻辑的诘难、归谬、置换里,汉语的基石被重新调试了。之所以石破天惊地独语着,是他能用超地域的、历史的眼光打量中国的经验,不信时下的解说,远离腐儒的陈词,他以为古希腊哲人还在守着本真,后来的哲学家大多成了名利场中人,寻求什么专利去了。所以,木心在自己的著作里,对世间的人与事进行了重新的书写。不是顺着什么说什么,而是逆着什么说什么。他的书写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对世俗经验的改写。一般人的认知方式受到嘲笑。在作品里张扬的是心智的快感,类似于笛卡尔“人是植根于肉体机器中的心智”的思想,将流行多年的黑格尔式的绝对理念作了一次大胆的颠覆。当人们从民族国家的概念出发去呈现自己的意识时,他坚持的却是“个人。”这个赤裸裸的“个人”从审美的王国散出的是智性的愉悦。木心的“个人”不是自我的惆怅及感伤主义,在深处是被智性化了的审美独立体。那是对尼采式的超人的渴望还是对鲁迅笔下过客的认同,尚不好说,我猜想他狂草之后必有一点得意:在这个世界里,有什么比“个人”的审美狂欢更有意味?
木心与钱钟书一样,喜谈艺术,其随感里的谈艺部分和《谈艺录》异曲同工。不过他不是借着古人的诗文表达己意,思想没有黏附在别人的躯体上。这一点他比钱氏率真,除了读书得间外,其生命体味的部分是书斋里人难及的。他独抒性灵,宛如狂客,信步于南北东西。借着古人的语录谈今人之事,可以藏拙。那是钻网子的办法,木心可能并不喜欢。明清以来的文人多通于此路,闪烁其词的著述可谓多矣。这位老人的随感写于域外,在美国琼美卡那间房子里,毫无内心之累,放言无忌,游走于精神的海岸。看那些关于文学的顿悟,其实也是留下了美术创作的经验,是五十年来少见的语录笔记。这些笔记的特点是裸露思想,不是遮掩意识,是对见识极限的冲撞而非信念的自律。艺术美学的底部也是人生哲学。但作者不愿从俗谛里考察历史原委,以显学者的高贵。品味世间文学与绘画,非点起上帝般的明烛不可洞悉底色。艺术家已经是俗世的上帝,因为他们创作了诗意的世界,把人提升到精神的彼岸。木心无意中也成了上帝的上帝,在艺术大师面前指指点点,看高人之得失。在人们尽情礼赞的狂欢里,他是冷眼笑谈的看客,自有精神的独行路。在人们自以为得到真理的年月,他却破帽遮颜,沦于暗地而不失光泽。似乎是看不起史学家的笔墨,历史多是盲点的堆砌,惟有艺术之光可照着人们。他不安于史学家和学人的苟且,现实人的翅膀已经折断,没有几个人能飞腾起来。而艺术必须飞腾,和钱钟书不同的是,他甩掉了学人的面具,生命便是诗、色彩、音律以及哲思。只有照亮黑暗的精神才是真精神。而世人在精神洞穴里,苟且得太久了。
废名当年谈论知堂时,说其目光从古希腊来,穿过霭理斯等人的典籍,看到了今人的可笑。因为溯源到文明的源头,于是没有装饰的外套,思路自然是开阔的。废名自己努力向着这条路来走,语言通透明澈,少有世俗的污染,玄学的东西和温涩的文体让人叹之又叹。俞平伯试图靠拢于此,可惜明清士大夫气出来,未能跳出读书人的窠臼。浏览知堂周围的人,都试图在文体上叛离八股调。知堂有日本小品与希腊断章的余绪,使文章解放了大半。废名只是在禅和诗里打转,几乎没能得到域外艺术的折光。苦雨斋的气象还嫌简单,后来几乎没有什么延续。因为有多种文明背景的人越来越少,那些香火就断掉了。木心在一些地方有京派的特点,虽然他自己本没有在旧京久待的经历。他比苦雨斋里人多的是美术和西方哲学的训练,又熟读小说经典,不是被明清士大夫牵着走的人。五四之后,文人的大困扰是自己成了信仰的奴隶,自觉地确切化自己,精神鲜能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我们看上下左右,惟有鲁迅逃脱了此境,余者多是牢笼中人了。鲁迅的可贵是能在熟悉的陌生化里,使思想处于流动的冲撞之中,与其相碰永远都能生长出新的思绪。木心在精神的层面是鲁迅的知音。他不像我们这些人在鲁迅的面前停下脚步,而是有了自我生长的内力。有点像鲁迅的峻急,出语鲜活,多见刻薄,内心有大爱存在。无所依傍、又无不依傍。你看他议论荷马、但丁、哈代、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普希金、叔本华、尼采、蒙田,进入很深,又跳出很远。鲁迅向来蔑视知识人的奴性,将一切死的学识变成生命意志有意味的闪光,才有大的欢喜。当年骂鲁迅者,大多是安于一种信念的绅士。邵洵美、徐志摩、林语堂等是坐着马车走在林荫大道的雅士。鲁迅则是骑着野驴的旷野奔跑者。我看木心也像驰骋在沙漠里的骑手,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了一条奇路。中国的模仿鲁迅者大多跑到林荫道上,却少有人学会了自己走野路。木心是个在野路上飞动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读到他的书时让人兴奋的原因。他对五四传统的理解,已内化到生命的冲动里。而且重要的是,五四文人未能生长的可能性,在这位老人那里变为了奇异的风景。
我读五十余年的国人文章,印象是文气越来越衰。上难接先秦气象,旁不及域外流韵,下难启新生之路。虽中间不乏苦苦探路者,但在语体的拓展和境界的洒脱上,还很少有人抵得上木心。他的有趣不在小说、随笔的精致,拿小说来讲,比他智性高的可举出许多。他的诸多作品还难与鲁迅、沈从文比肩。木心对我们的好玩处是,把表达的空间拓展了。远古的诗经、楚辞,西方世界的荷马、乔伊斯、加缪可以嫁接在一棵树上。那是一个高级的游戏,是从亚细亚升腾的光,照着我们贫瘠的路。五四之后,没有人从那里重新启程,都是在已有的链条上滑下去。木心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之间,人在大陆,思想却停留在过去,现实自然没有他的空间。这个民国的遗民,在暗暗与东西方古老的灵魂对谈,血脉从未交叉在同代人的躯体里。这个遗老式的人物保留了五四时期脆弱的温床,极其细心地呵护着那个残破的存在。他自信拥有的是属于自己也属于众人的遗产。独享之乐离于众人之乐,乃是智者之乐。我由此也明白他好感于康德的独思、淡泊,大约也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理使然。木心不属于今天,却可能被叙述于未来。我深信于此点。
2006 7 1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 10:20
木心:“长途跋涉后的归真返璞”
文/春阳
木心的书写,决定我们的阅读。从头到尾的阅读并不意味着阅读的“完成”——于我而言,这种阅读将持续久长,我的理解亦将随之改变而趋于深广,并影响我对自身及一切事物的领会。因此,短期内写出木心作品的评论,实属勉为其难。
而木心一贯的主张是:知难而上。
在反复阅读木心作品的过程中,我时时感到他不是一个“异数”,而是我们身边一位亲切的中国人。他的文字以这样亲在的方式,展开他的形而上世界;他的语言,具有何等完满的“中国品行”!他诗性的文字使我眼看当代中国理应具有的一种精神生活,居然到达木心这个高度。我愿慎重地说,是木心,填补了我们时代长久期待而空白着的盲点。
“欧洲文化是我的施洗约翰,美国是我的约旦河,而耶稣直在我的心中。”
中国人向来有一种“天下”观,今天看来,它并非“世界主义”,而是集体自我中心。出离这一限制,并不容易。
十六世纪利马窦等西方传教士已向明朝带进西方文化,其时华夏尚属强大,国人于此并未在意。三百多年后,西方文化以现代武力闯入,这才惊醒国人,以至产生后来迄今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问题衍生的问题。
我由此念及明代的李卓吾。卓吾生于嘉靖六年,即公元1527年,正好长木心整整四百岁。他是那个时代最为激进的思想人物,是真正的“异数”。卓吾七十六岁上,以“倡乱道”罪名被捕,后来在狱中自刎。卓吾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变革要求,他主张:“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申说做人必须“为己”、“自适”,“不求庇于人”。他以“颠倒一世之是非”的大勇,重新审视并评价历史。但由于外来(西方)文化参照的缺失,除了生命之虞,他还承受着巨大的内部压力。“闻有欲杀我者,得兄分剖乃止。此自感德,然弟则以为生在中国而不得中国半个知我之人,反不如出塞行行,死为胡地之白骨也。”(李贽《与焦弱侯》)
四百年后,情况完全不同了。
木心回忆道: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方的富贵之家几乎全盘西化过”,身为富家子弟,木心在“世界主义”成为可能的环境中出生。其父经商外埠,家境优裕,“成年人对域外物质文明的追求,便利了少年人对异国情调的向往”。西洋的新式教育——画素描、习钢琴、解剖动物、做物理化学实验——乃一时蔚然成风。不独南方,北京的孔德学校也曾提供全套完整的西化教育,而当这种教育理念跟西式生活方式相融会之时,便自然而然形成“世界主义”的温床与氛围。上海,广州、天津、杭州……这些中国本土的国际性都市,经已沐浴在欧风美雨之中,决非四百年前的泉州港可以相比。
此时,“世界主义”作为一种传统,在中国开始了滋长发育的过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便是“世界主义”直白的说法。而“拿来”的第一步,是“走出去”。大批留欧留日青年正和鲁迅的早年出洋,怀抱“到异地寻求别样的生活”的大愿。可惜,这种正在型塑为传统的世界主义,很快中断——救亡成为时代第一要务,民族主义旋即占了上风,二十年代尚在争论“科学”还是“玄学”、“全盘西化”还是“中体西用”,到三十年代国难当头,就没有了争论的必要,也没有争论的余地了。
从长时段的历史眼光看,中国文化来自内部的变革要求是在得到西方的外援之后,才得以摆脱僵局,别开生面:直到进入二十世纪末,“世界主义”的标识与氛围再度在中国成为可能:技术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总算与世界庶几同步,然而放眼望去,“文化”的中国,以及中国的现代文学,则是一派表象的繁荣与深刻的匮乏:这种文学是本土的,但切断了古典传统的根脉;是当代的,但不具真正意义的当代性,是受惠于世界文学的,但远不是“世界主义”。
这时,我们“发现”了木心。幸亏有他,在我们共同历经的时空中,在他长时期不为人知的个人实践中,早就默默播种、耕耘、收获,以一己之身完成了他的文学“世界主义”,而这“世界主义”是由木心笔下的“现代汉语”得以开其花而结其果——对此,难道不应视之为奇迹吗?
福克纳有言:“如果民族主义进入文学,便不再有文学。我讲得再详细些,我的意思是,值得诗人去写,值得人们去创造音乐、绘画的那些问题,是人的心里的问题,与你属于哪个种族,肤色是什么,没有一点关系。” 木心是怎样说得呢:“我挂念的是盐的咸味,哪里出产的盐,概不在怀。”
我的问题是:偏执于文学“民族特性”的作家固然可以坚守其“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将如何安顿?能否安顿?对此,我在后面还将论及。
“现代”文学,具有多少“现代”性?
早年周作人曾著文审视中国古典文学,看看到底有多少作品当得起“人的文学”,结果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屈指可数。白话文运动从社会学意义上大获全胜,几乎全体写作者都在使用白话文,一代人之后,就变成只会用白话文了。
但白话文并不就是“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含混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形态中,个人在空间上、经济上、精神上都超出了原有的所属关系的界限。因此,个体的生成可以视为现代性的标志。”(刘小枫)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个体地位的变化,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重要分界之一。中国传统儒家所高扬的乃是道德主体性,强调的是对崇高人格(从君子到圣人)的养育;现代社会要求的重点则是法权主体,即以制度为保证的享有权利的“个人”;古代道家注重的是人的内在精神自由,现代社会则看重宪法框架下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自由——正是由这价值的区分,鲁迅先生把既往的中国历史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正是这区分,鲁迅先生提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中国的“现代化(个体的生成)”,已从明朝推迟到清末,数百年举步维艰,在没有宪政的前提下,或在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国情”中,“立人”的始终悬置着。个人成长,每以个人的扭曲毁灭而告终,我们目睹一个人身上发育多少“个人性”,便遭遇多少凌辱和践踏,个人性完成者如鲁迅,倘若假设活到“文革”,必毁灭无疑。
在中国,谈“现代文学”而不谈文学的“现代性”;不谈写作的“个人性”而居然头头是道谈文学,所谈者何,可想而知。对此,木心先生称之为“服装文学”,他说,“五四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不成熟,原因是作者的‘人’没有成熟。”
事实是:现代性,个人性,以及世界主义,乃是一回事。“所谓现代文化,第一要义是它的整体性,文化像风,风没有界限,不需要中心”(木心)。“现代性”并非是在社会达成“现代化”改造后方始具备的品质,文学尤不能等到社会现代化完成之日,这才顾及“现代”的问题。“个人性”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历练与培育,是文学欲有作为的真天地,不具备“个人”的差异与丰富性,文学的才华何以激扬?
鲁迅在于1907年作《文化偏至论》时,目光投向欧洲。欧洲,是整个世界“现代观念”的发难与发祥之地。
木心说,“到了现代,西方人没有接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是欠缺、遗憾,而东方人没有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不止是欠缺和遗憾,是什么呢——我们不断地看到南美、中东、非洲、亚洲的那些近代作家、艺术家,谁渗透欧罗巴文化的程度深,谁的自我就完成得出色,似乎没有例外。”
然而没有经过“现代”洗礼的中国人,在新旧世纪之交,似乎很乐于谈及“后现代”,居然对“个人”滥施“解构”,取消其严肃的价值与高远的意义,这样做,似乎特别能满足一些文学理论家的“速度感”——我们是否会感到紧迫?当现代文学被注入并充盈“个人性”,至少,木心的作品已然证明,“个人性”值得付出代价,并予珍视、守护、高尚其事。
分身有术:对写作的反思贯穿写作始终
“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木心)那么,完整一贯、持续燃放的是什么?是对写作本身的反思。这反思涉及两个对象,一是写作者的自我,一是写作行为。
一个深爱写作的人,对待写作,如此清醒。
自我是什么?实体,还是因缘?抑或阿赖耶识?《论语》曾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取消自我,是儒家修养的终点。圣人克服一己之私,以天下为己任。儒家的思路,“内圣”才能“外王”,治理天下,须得是“无我”的人。
佛学讲“破除我执”,以“无我”为起点。据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长时间犹豫着是否该向众生传播他的思想和心得之时,曾经拿不定主意——既是立意救人于水火之中,为什么犹疑不决?佛经中记录这严重的时刻,对今日的我们,透露何种消息?
语言是什么?是对自我、真理、世界、生活的揭示,还是遮蔽?既揭示,又遮蔽。个人,意味着永远挣扎,徘徊于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之间,“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木心)“两难”,“悖谬”,便是个人的真实处境。用木心的话来说,“那终于要相背的二律之间有空隙,便是我游戏和写作的场地。”
与不确定的自我相比,写作本身倒是确定的。谴词造句,把一部作品从无到有创作出来,实在令人兴奋。木心说:“写作是快乐的,醉心于写作的人,是个抵赖不了的享乐主义者。”在他看来,创作活动是清醒的,可以控制的,所以有人称之为“智性写作”——我在写作,同时还有一个“我”旁观我的写作,那旁观者时时表呈观感,我,无时无刻须得面对那另一个“我”的诘难、辩驳,况且始终有个极高明的读者,参与写作。
如此,写作的难度就增加了,写作的维度却丰富起来。反讽的自我,其实是充分意识到自我限度的自我,“自我”假如不在写作中生成,不在语言中现身,我们去哪里寻它的踪迹?那记载佛祖犹豫的文字……
写作行为和自我的关系是创生的、构成性的。
木心说“艺术家凭其作品得以渐渐成熟其人。在自己的作品中,艺术家才有望趋于自身的成熟。不仅人奇妙,不仅艺术奇妙,奇妙的是人与艺术竟有这一重严酷而亲昵的关系。别人的艺术无法使自己成熟,只有自己的才行。”
马丁·布伯说,“在每一境界,以不同方式,我们通过浮现于眼前的流变不居者而窥见永恒之你的身影;在每一境界,我们皆承吸永恒之你的气息;在每一境界,我们都向永恒之你称述你。”
木心把读者看得很高。他在写作中喜用第一人称,不是偶然的。他是在作品中与读者建立起一种真正的“我-你”关系。目下我尚未读到木心的诗集,仅止部分散文、小说、随笔,但我已强烈感觉到他的每一作品,不论大小,都具有一种巴赫金所称的原初意义上的对话关系。可以说,对话关系,或者说我-你关系,是木心作品的内在结构。
“‘我’与其建立关系的诸多的‘你’,其各条延伸线都在永恒的‘你’即上帝那里交汇。”(马丁·布伯)
话说到这里,已涉信仰。
“对信仰的信仰”
佛是一回事,信佛是另一回事。迷信与信仰之不同,已为人所识。二希传统中的希伯莱传统其实更难于为中国文化所接纳。国人的信仰向来实用主义,不得实惠,便即放弃。香火盛是因为灵验,千请千灵,万请万应,祈福福至,禳患患除,天下哪有这等事?!亚伯拉罕的痛苦,约伯的天平,克尔凯戈尔,尼采。自古天道与性命,圣人所罕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汉语对超验存在的表述,当不仅止于此。
作家,更不能回避的是信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木心拈出一句话:“对信仰的信仰”。就此,我愿引述张志扬先生的一段话,以便佐证与理解:
痛苦基于人自身的有限性。或者把自身的有限性当作无限性来自娱或自欺,或者力图超出有限去冒险。有两种冒险方式。
一种冒险是超验地去证明即认同上帝,以为自己终可达到完善而与上帝同在。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主体论都是这种幻想的产物。这种超验的认同固然有时也可以自娱自欺,但它更倾向于自以为是而胆大妄为。
另一种冒险是陷入虚无的深渊。它看似自由,其实是自由的苦役,同样也可以自由得疯狂,以为自己是天下惟一的一架钢琴。
一边是真的缺失,一边是真到虚无的边缘:这就是人的进退维谷的处境。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或许,冥冥中有一非实体化、非同一性的“道”或“神”,它既警戒“我”的有限同时又在禁止中引发“我”的越界,让我的智慧就在这种有限与无限的张力与空隙中,保持个人的自由。
我会在自由承担的痛苦中满怀感激之情的。
为什么是“对信仰的信仰”?我们且看:儒家因圣人而自大,基督教因上帝而自大,“诸神不和”,引起文明冲突。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倘若意欲心神安稳,必须学会不再独尊一神。道路只一条:完成自身的现代性转换,每一方都认识到,并敢于承认自身的有限性,此之谓“和而不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 10:21
“我曾是一只做牛做马的闲云野鹤”
二十世纪的苦难用什么衡量?那些经历了战争、饥饿和迫害的生者与死者,分别遭受到了什么?在此,统计数据没有意义,因无数个人尚未发育,即遭毁坏。但是,衡量这苦难的深度亟需健康的个体,成熟的灵魂——将时代的扭曲悲惨以文学充分显现,期待一个充分健康的人。
有这样一个“个人”,他热爱自由、艺术、美,但被锁在地牢。他靠回想儿歌、作曲、设想鞋子的流行款式渡过光阴。他以哲学自坚其心而“自始至终保持镇静”(木心)。他写道:“莎士比亚、贝多芬都赶上大街来批斗,我安之若素,因为无损莎士比亚、贝多芬一根毫毛,而有莎士比亚、贝多芬存在的世界,我为何不爱,为何不信,为何不满怀希望,为何不凛凛直视走过我面前的一个一个历史的罪人。”
谁曾就浩劫年代的心志,作过这样的表述?而有了这样一个“个人”的受难,苦难,这才变成真正的苦难。
“我曾是一只做牛做马的闲云野鹤。”(木心)闲云野鹤耕地拉磨,荒谬之甚,不言亦明。这样的“野鹤”,你再精通驯术、驭道,再怎么绳捆索绑,也难于使其就范,即便做了牛马,也不能阻止它是其所是。因为“是”的力量强过“做”的力量。 “人是浪漫得起的,浪漫不起的还好算人?”(木心)。在丧失任何浪漫的可能的时代而依旧浪漫的人,才令我们看清究竟什么是浪漫。
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我们无法回避中西文化的交遇及传统文化的大面积流失。在这大际遇中,木心艰难地言说了浪漫主义的现实真相,书写了二十世纪中国浪漫主义可能的一笔。读者在他的作品中充分歆享到美妙的思想与情感,这种思想与情感竟能自谋活路,自我拯救。我们久在期待一个大诗人将诗的匀净情感流散在散文、小说,甚至大部头的长篇巨构中。如果,在中、西、古、今四个点上,我们的作家撷取其一、其二便能成文,如今我们看见,木心任何一篇小的短文,基本都有这四个点,同时支撑。这个时代,一个人保持独立,守护个性,常见的结果往往是被当今社会所击碎,形质杂乱,难以明辨。木心先生之难得,则恰恰在于综合,以综合彰显个性、标举个人主义,这才是我为什么瞩目于木心的原因。
言及他的浪漫主义,定要言及他的抒情品质。中国诗学源头满溢珍贵而自然的抒情传统(例如诗经体十四行诗《乌镇》);言及他的浪漫主义还要言及他文字的品质,他善于将艺术的其他表现方式,注入文字(例如《温莎墓园日记》);言及他的浪漫主义,还须重申木心文字的心理学性质:
作家有的是一支笔,读者有的是一双眼睛。但阅读木心,我的心从未与他的心分隔。当我感到作品阅读那亲在的透彻性之时,我不仅试图使作者与作品合一,更使读者与作者合一:关于生活与艺术的距离,他提供了一种珍贵的可能。七八十岁这一代人,以亲身经历眼看诸多传统流失殆尽,同时,以身家性命予以维系而保存。如此强调这一点,是基于对当代某些作家与自己作品关系游离的写作方式的遗憾,这距离,形成了我们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腔调”,二者距离越远,腔调越浓重,而木心,敞开而裸露,我时时感到,他的文字是读者的神经,因阅读足以打动“个人”,轻言细语,以至于拨动我们这时代的神经!读者细微的疼痛,在阅读中,时时被触动,于是,疼痛成为艺术,在作品里。
词 汇
“能在个人书写中使古汉语获得新的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又使白话文出现更新、更成熟、更精美的文体,这样的例,我非常想要知道。我不是在说书写的价值观,我只是需要例证。”(陈丹青)
古人作文惜墨如金,今天的作家挥金如土。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计八十三个字。简短固然有文言语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思维与表达的简洁。简短往往是才华的体现,删繁就简需要卓识、洞察力和罕见的天赋。
文言与白话的分野真的那么不可逾越吗?我们不应忘记文言文是怎样退场的,所谓“白话文运动”,旨在功利,为了把国人既往的语言及语言思维作用于对抗列强,富国强兵。风雅的、趣味的、美学的考虑,从兹让位于实用,中国语言遂步入不归之途。我无意,也不可能倡导文言的复兴,而事实是,我们已有优良的文言及半文言文本,比如杂文家陈四益先生几十年经营的大量作品,那种对传统表达方式软磨硬泡,极尽温婉,仿佛古人在今天说着话儿,倒也令人会心。但是,反过来,若持白话文的今人不从文言中吸收经典词语的生命力、并以此锻铸情感,文言文岂非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当今很多作家之所以令人生厌,大病之一就是词汇贫乏,贫乏的原因是识字太少,识字太少,遑论在词语中涵泳,活学活用?
不懂文言便罢,其后患,是从感受到表达的节节匮乏,以至品性的枯萎——木心的实践是:文言令其活,白话令其雅,如此,文章才能干净熨帖、字句融心,才能经得起反复阅读,滋味尽出。
“任何一项盛举,当它显得使多数人非常投入的时刻到来,我遁逸的决心便俶尔躩起。”(《琼美卡随想录》)“躩”这个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
哪一位当代作家挑战过辞书?哪一位当代作家认为有必要坚持挑战词汇量本身?且不论“文艺腔”的“称号”是否中肯得当,单单词汇量一关,便是对当代中国作家的集体考验。阅读他们的作品而需要查字典的例,几乎没有。新中国成立快六十年了,完整的一甲子,大家从小学起所受的教育皆尽相同,读者没学过的字与词,作家也没有学过,而连字典里都不曾记载的字词,你便一辈子遇不到。称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沟通目的”达成就行,不必讲究,这种论调,跟“会写自己名字就行”的文盲主义有何区别?时日既久,汉语的萎缩败落,乃势成必然。
莎士比亚作品共有多少单词?过去的估计是在一万五千左右,上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机出现后,精确统计的结果是两万九千多个,几乎翻了一倍。
鲁迅那一代的文言水准毕竟是“习得”的,因词源的丰富,下笔才能多姿多彩。此后数十年几辈作家不论,到了生于七十年代的我辈,中小学课本的文言范本虽远远不够,能在大学中文教学中维持一定的汉语水准,已属难得,然而,“学得”与“习得”的深刻差异,不容小窥。
木心的作品我读的还少,说句贸然的话:是否有编一本“木心作品注释本”的必要?!
《九月初九》是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的首篇,短短几页,我们迎头碰到大量陌生而典雅的词语:
钧天齐乐(天上的音乐。《史记·赵世家》:“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李商隐《寄令狐学士》:“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
薄海同悲(海内。陆世仪《乙酉元夕》诗:“敷天犹有泪,薄海但闻歌”。)
莳(移栽植物。杨万里《插秧歌》:“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休沐(休息和洗头,指官吏休假。《汉书·霍光传》:“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汗漫(漫无涯际。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甘为汗漫游”。辛弃疾《木兰花慢》词:“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梳剔、浮佻庸肤、连绾、抚恤纾解、温暾、猾癖、聒耳,谛旨,漫喻、幸蹇、崇岳……毕竟,词汇的择取和应用,最看一个作者对自身语言传统的继承性。
当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纠缠终于两清,当写作回到文学自身,词语的重要性这才彰显。口语的除旧布新非常快,“文革”语汇退场,外来语汇骤增,相较之下,书面语写作的突破、更新、转型,就滞慢得多。现当代文学史堪称“语体作家”的例屈指可数:周氏兄弟之于“小学”、废名之于佛典,老舍之于北京方言,张爱玲之于吴语……文学成就与境界的衡量,最终还看语言的贡献。你表达了哪些前人未曾发掘的新经验,取决于你在何种程度上丰富而提升了汉语的表达。在语言上一无所为的文本而竟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实在是语文的羞耻与尴尬。
而这种长时期的尴尬成为课堂的语文教学。大量根本不具备范文资格的文章被几代师生反复阅读、讲解、出丑,明明写得不好,却被逼着从中找寻零星半点可取之处,既为难教师,也让我这样的学生卑薄语文课程。幸亏我们还有鲁迅——今天,我愿向教材编者郑重推荐木心:木心的若干散文,篇幅、生词量、知识面、写作技巧、思想性、艺术性,对于高中语文课本再适合不过,兼且适宜用作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高级教本。今天,在中国语文教学可见的范例中,我愿意说,衡量的尺度,惟证之于木心。
古人读《诗经》,除了兴观群怨,遍识花鸟虫鱼的名称,兼做识字课本,实在是古人的大聪明,也是古人的幸运。从文言到白话,汉语遭遇的深刻断裂,怎样高估也不为过。由于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宰,中文教育有意识有计划的数典忘祖。这一断裂持续至今,变本加厉。而市面上大量的所谓“白话诸子”、“白话二十四史”,诚然为今日千千万万的“文言盲”学习古籍提供了方便,然而最可宝贵的元典因之愈加束之高阁。思想和语言、内容与形式,本来密不可分,元典在翻译的同时被稀释、简化、变形、变质。而任何简化,都是对文学与阅读的无可估量的损害。外语学习有一种阶梯读物,名著的简写本按词汇量编排的同一个故事可以用两千以内字词,也可以多至五千以内。但这仅仅是过度,最终的目标,无可替代地,还是原著,只能是原著。
对于浩瀚渊深的汉语宝库,我们不能一辈子求助于阶梯、止步于阶梯。问题是,阅读今天的汉语文学名著,你常常感到它像是简写本,而“简写”所漏失的,正是文学的精粹。
过去我们读到鲁迅,今天我们读到木心。我的意思是:这种阅读才使得“原著”之所以是“原著”——这样的原著,当今中国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因此,早日阅读木心更多的著作,成为我切迫的期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 10:22
木心风格的意义(第一部分)
论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汉语文学
童 明
一
木心先生的文学作品终于在国内出版。今年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哥伦比亚的倒影》。继之,《温莎墓园日记》和《瓊美卡随想錄》现在也和国内读者见面了,以后逐年还有出版的计划。我想,第一次读木心作品的读者,或许也会像我当年那样有耳目一新的惊喜。木心的作品80年代末以来陆陆续续在海外出版了十多种,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读他的小说、散文、诗歌、俳句、箴言式评论,幽邃往复,历久弥新。
木心的作品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意盎然,直接原因是他将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扬抑,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
然而更为奇特的是,木心这样堪称典范的汉语文体,又饱含了西方艺术思维的特质。他的汉语风格其实是世界性的 (cosmopolitan) ,是世界性美学思维的载体。就传统渊源而言,木心风格不是“一脉相承”,而是“多脉相承”。他的精神气脉既系于春秋、魏晋、汉唐的华夏文化,又源于古希腊的悲剧精神,而思维特征和艺术格调却又是西方现代派的,且与近三十年来最深思熟虑的西方人文思想 (如解构哲学等) 息息相关。在当今汉语文学作品中,这样的风格甚为罕见。
我的认知是:木心是以世界精神为体的中国作家。他和世界思想和文学的相通,体味着他和现代的中国思想和文学的相关。
五四以来的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主张为振兴民族文化起过作用,但未必就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与时俱进,中国的经贸已经在WTO的框架之内运作。如今的世界,美学倾向也日益跨民族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学越来越具有世界视野和特质,民族为体世界为用的看法就值得商榷。诚然,在西方浪漫主义时代,民族性曾经是文学创作的特征。到了20世纪初,艾略特还是说,一个作家必须以整个民族的文学史充实自己的想象才可能成就个人风格。然而,艾略特自己的诗艺已经不止于英美传统对他的影响,而因为吸收了欧洲和东方诗学而呈现国际性。至20世纪中叶,出现了博尔赫斯这样的作家,不以单一的民族文学和文化为基础,而是靠汲取若干民族 (包括中国) 的文化精神和喻说而成就风格的。从60年代至今,跨民族的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在数量质量上都迅速上升,“飞散”(diasporic) 之势於焉形成。
“飞散”(diaspora),源于希腊语,初指植物通过种子和花粉的飞散繁衍生命,它的新解,就是民族文化文学获得了跨民族的、世界性的特征。拉美、非洲、亚洲的一批优秀作家都是吸纳了欧洲文学之后成就了自己风格的,使自己的民族文化获得飞散式的繁衍和拓展。
“文化像风,风没有界限,也不需要中心,一有中心就成了旋风了”,木心如是说。
木心也是飞散作家,是中国文化向世界飞散的实证。对我们而言,木心风格的意义应该是:中国文学在他的风格中获得了极丰富的世界性内涵。
这并不是说木心写得和西方人完全一模一样。事实上,他的汉语文字从不洋腔洋调。准确的描述是:木心因精于西方古今的思想经典,而能以自己特有的艺术个性的敏锐来感悟世界性的现象;同时,他又以中国文化的底蕴,把世界历史思潮所关切的命题,揭示得十分巧妙。他的行文常常似乎已至思维的末端却轻逸转身,柳暗花明,进入另一种的棋局之解。典雅玄妙,沉挚旷达之中,西方东方已经浑然一体,毫无斧凿痕迹。
我的这种认知,来自许许多多“他人”对我的启迪。第一次听到木心的消息是在80年代末。那时我在美国麻省大学 (安城分校) 读英美文学的研究院,有一次去纽约看我的好友郭松棻。松棻是台湾现代派的著名作家,见面他突然对我说:“来了一个大人物”。我以为来了某某政要,他说,“不,是个大文学家”。从松棻那里,我获知当时海外的中文世界里正有一股木心散文带来的春天气息。从纽约回安城我就带了两本木心的书,自己读,也和几个朋友共享。以后,每次朋友聚会,讨论木心的作品都兴奋不已,众说纷纭,却一致认为他的艺术造诣是汉语文学的罕见现象。
90年代,木心在纽约为海外一批艺术家连续五年讲授世界文学 (包括中国文学) 。我那时已经在西岸的大学里任教,无法像陈丹青他们那样亲耳聆听。每次听到他们转达先生讲授的精彩,我都羡慕不已。以后,木心的艺术成就在美国引起注意,我受所在大学的资助和罗森克兰茨基金会的委托,几次专程到纽约见木心先生,请他谈对艺术、历史、文化的看法,一谈就是一夜,不觉破晓。这些访谈的一小部份,后来用中、英文发表了。
对木心风格的认知加深,促使我将木心作品译为英语的决心。但是,因为工作太忙,目前翻译的成果还非常有限。我翻译的木心若干作品出版之后,接触到一些美国的读者 (编辑、诗人、教授、学生等) 。虽然他们表示的惊喜我并不意外,但是他们表达惊喜的方式让我诧异,真诚令我感动。试引数语,以为见证:
“木心收放自如的文字控制能力,实属罕见” (Susan Harris, 出版社编辑) 。
“木心是智者,娓娓道来,深刻而机智,他的洞察力之强,使人觉得他在启示录的边缘起舞” (Ruben Quintero, 英美文学教授) 。
“我喜爱短篇小说,但是好多年不看了,因为没有太好的作品。看到木心的短篇小说让我惊喜。短篇小说又有生命力了”(Donald Junkins, 诗人,教授)。
木心的小说 “以含蓄的笔法唤醒心灵 …… 使我想起读霍桑小说时经历的那种虽不同却又相似的感觉;生命看似平凡,而在平凡的浅象之下却是魂牵梦萦的神秘” (Timothy Steele, 诗人,教授)。
“现在是星期六深夜,实际上已是星期日清晨,不过这个世界必须停下来,让我讲几句对木心表示钦佩的话”(Roberto Cantu,文学评论家,教授,夜读木心《温莎墓园日记》后给童明的信)。
这些读者都精于文学阅读,他们的话并非溢美之词;在分析木心作品时,他们立即看到木心的形式所表现的那些世界性的思维特征或观念,而由衷地敬佩他艺术表达的前卫和纯熟。我会在后文与大家共享Cantu 对《温莎墓园日记》更详尽的分析。
二
擅长散文、小说、箴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木心,本质是哲学式的诗人。换言之,木心是善于美学思维 (或言:擅长美学判断) 的作家。
就诗而言,木心依据《诗经》,创造性地注入现代内容,写成了《诗经演》,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他又作现代白话诗,或以故实的手法抒情,或以感悟的过程叙事,形式各异,已在台湾出版的有《巴珑》和《我纷纷的情欲》,深受读者喜爱。此外,还有《伪所罗门书》(尚未面世) ,那是他的诗的代表作。
木心的散文形式十分自由,情理相佐,长短自如,长如《哥伦比亚的倒影》一气呵成,短至俳句箴言,意味深长两三句,可独立又可呼应。
木心短篇小说尤具西方现代小说的特质,因为吸纳了诗和散文的写法而更显得空灵奇妙,例如:《SOS》是小说体的诗,以简约篇幅敲击心灵,直入生死本意。《空房》是元小说 (即揭示小说创作中命题的小说),层层剖析,直达福楼拜式的情感教育。《静静下午茶》自如运用叙述视角、反讽、层次、转折等西方现代小说的技巧,场景在英国,人物也是英国人。《遗狂篇》是有魔幻特点的散文小说,几个时空和文体并存而又共享同一主题。《魔轮》是小说体的美学论文,希腊和中国的古风揉和一体,奇妙无比。有些篇章看似自传却已虚构,如《夏明珠》、《童年随之而去》,意义已不在个人私事的叙述,而在对历史、人性、生命的感悟。有些,如《月亮出来了》,类似音乐里的叙事曲。有些,如《温莎墓园日记》、《明天不散步了》,有卢梭散步式哲学散文特征而又明显的是小说。还有不少短篇有场景有氛围却不侧重故事情节,因而兼有散文和小说的特征,如《哥伦比亚的倒影》、《大西洋赌城之夜》等。更有一些作品具有中国古体小说的鲜明性格,如《七日之粮》、《大宋母仪》等。
诗、散文、小说、箴言等形式相融相佐,使木心的作品在探索生命、历史、艺术、哲学等主题时,形成散文诗、诗散文、散文小说、评论性的散文、哲学箴言等灵活的文体。这样的风格同时接向两端。一端是文史哲相通的中国古代散文传统。另一端是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学风格,例如,昆德拉、博尔赫斯的风格就是将小说、散文、历史、哲学融合一体。
木心的作品不只是文字技巧的展示,他灵活多样的形式其实是我们进入美学思维、美学判断的路径。也正是美学性思维,使木心的风格具足了世界性精神的的特征,并构成他作品的中心命题。
美学思维,说来话很长。不妨先说什么不是美学思维。
西方文学迄今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文学不是现实的镜像“反映”。反映论者长期忽视一个事实,即:“现实”有版本的,每个版本已经是一种语言叙述;任何一种“真理”都是一种含有特定转喻和隐喻的话语。“现实”的叙述或“真理”的表达,始于对经验的反应而由此产生的愿望,这种愿望的表达一旦固定,长期反复而成自然成习惯,变成惯例化了的语言。“反映”论的文学,实际是一再呈现习惯性的话语,了无新意,恰恰不是文学。“反映”论作品排斥语言和思维的新的可能性,不仅不是美学思维,而且使庸俗和保守的性格合理化。
“反映”论蔚然成风之时,写的人在“反映”,读的人也在“反映”,相互为镜,彼此和谐。一旦看到美学这面镜子,也拿来看看,却看到自己习惯的影像得不到反映,或变了模样,于是责怪镜子不美不真实,这是可以预料的。
如木心作品所示,美学,即艺术性感染力,首要的是语言和思考鲜活而有生命,使习惯性的语言和思维(现实、真理) 立即变形、滑稽,使熟悉的事物突然不熟悉。美学性思维,就在它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现实”或“真理”,用不同于常规的方式判断。
文学和现实之间如果不是“反映”的关系那是什么样的关系?答:是一种 “意味” 着的关系。文学的虚构特征是这种“意味”关系的纽带。
文学家根据对生命和历史的领悟,用想象力对生活素材加以组合和虚构,以揭示一种悟性。亚里斯多德清清楚楚地说过,戏剧模仿的未必是发生过的事,而是可能发生的事件。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又说,对生活的观察是第一层想象 (primary imagination),对生活的重组是第二层想象 (secondary imagination),第二层想象才是艺术。所以,文学的真实不是指叙述的人或事是否发生过,是否存在;文学的真实与否,在它的叙述编排能否给人以感动、震撼、启示的美学经验,是否透出历史和哲学性的真知灼见。
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说:西方社会的人能把自己构成一个人,视自己为个人并被视为个人,“如果没有一个欧洲艺术,特别是小说的艺术的长期实践,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小说的艺术教读者对他人好奇,教他试图理解与自己的真理所不同的真理。就这一点来说,乔朗 (Emile Michel Cioran,罗马尼亚裔法国哲学家) 把欧洲社会命名为 ‘小说的社会’,把欧洲人称为‘小说的儿子’,自有其道理”(6页)。可见,欧洲人不是只把小说当作消遣读物,而是从中学习美学思维以建构个人的人格。
昆德拉所指出的欧洲小说特征适用对木心作品的阅读。木心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性文字例外) 中的“我”并非木心本人,正好是美学思维的特征。艺术家 (尤其是小说家) 欲深入生命的神秘,借力于“他人”的视力,于是,“我”有他人特征,他人有 “我”的情理,已是文学常识。文学作品中的 “我”不等于作者:这是欧美各国的文学系大学生首先学到的定律。
听说有位读者给木心写信,问他何以如此有钱有闲得以在世界各地游览,令人不禁莞尔。且不说木心的生活历来清平淡泊,他作品中抵达的有些地方那是有钱也去不了的,除非是乘坐《一千零一夜》的魔毯。《遗狂篇》毋宁是魔毯式的旅行。篇中的“我”是四段不同历史时空的见证人,实际上是一个抽象化虚构化了的“人”,对四种不同现象从容地做美学的判断。
“我”在古波斯王宫作客,见到某博士贡献警句以讨好国王,可笑又可悲的是那些警句并非独创,全是抄袭。“我”指出其中之诈,也劝波斯王饶他不死,波斯王仁慈大度,应允了。只是这博士以后果然成了“国际著名大学者”。
“我”到希腊访问伯律柯斯,见证律伯柯斯为建神庙慷慨解囊,雅典市民坚持不要,一让一推,相互敬重,古希腊的高贵之风跃然眼前。
“我”去罗马的宰相府见培德路尼斯。这个培德路尼斯正是王尔德所欣赏的那个对美学一丝不苟的文学评论家,他宁死而也不肯赞扬罗马王尼禄写的蹩脚的诗。“我”亲眼见培德路尼斯为此从容割腕而死。
“我”回到古中国。把一部华夏史记录在魏晋文化比照、激越、高蹈的风度之上“我”又回在纽约的一个交叉街口,忆及波斯、希腊、罗马、华夏古文化中一脉尊贵的人品,因动衷而狂放,审美的风骨化作如醉如痴的心灵之舞。再问:“我”是何人?是深知美学判断之宝贵的你、我、他。《遗狂篇》之首有古体诗作引歌,金鐘大鸣之后,有如曹雪芹在咏叹。诗曰:“有风东来,翼彼高岗;巧智交作,劳犹若狂;并介已矣,漆园茫茫;呼凤唤麟,同归大荒”。
我第一次和木心先生访谈时,他告诉我说:他写小说为的是满足“分身、化身” 的欲望。他说:“我偏好以‘第一人称’经营小说,就在于那些 ‘我’可由我仲裁、作主,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某些读者和编辑以为小说中的‘我’便是作者本人,那就相信袋子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都是假的了”(《仲夏开轩》) 。
向他请教在写 “往事回忆” 之类题材时的“我”如何处理。木心回答:“借回忆可以同时取得两个‘我’,一个已死,一个尚活着,…… 现在的我也总是以尊重的目光来看过去的我,但是每每将一些 ‘可能性’ 赋予了从前的我”。我想告诉木心先生,这也是乔伊斯写《都柏林人》时的手法,但一直没有说,因为说了反而画蛇添足。艺术家的意向本来就不谋而合。
三
并非所有虚构的故事都属于美学范畴。现代布尔乔亚文化影响所致,欧美社会有许多小说艺术之外的小说。昆德拉称之为 “不入小说历史的小说” ,如小说化的报道、小说化的隐私告白、小说化的政治课,等等,“说不出任何新的东西,没有任何美学的雄心,为我们对人的理解和为小说的形式不带来任何变化,一个个何其相似,完全可以在早上消费,完全可以在晚上扔掉” (昆德拉,16页) 。这种非美学的读物本来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提到此种现象,因为它随着全球化商业潮而来,常被会误认为世界性的“美学”。
现代的、世界性的美学思维有若干鲜明的特征,见于木心的风格,可逐一列举。
首先,美学思维形成的判断,是比其他判断更复杂也更高段的判断。美学深入生命的欲望,兼容感性、理性、意志力、想象力形成艺术感动 (美) ,以此评判是非、善恶、高下。美学判断的复杂性使它优于纯粹理性判断。因为它超然于日常的功利目的,以生命的丰富多样为愉悦的根本,又反衬出道德判断的狭窄格局。
这是康德的观点。 康德穷其一生,写了三个批判 (critique, 或可译为:“研究”)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即宗教、社会道德等理性)、《判断批判》(即,美学判断)。最后,在他写第三个批判时,得出对美学判断上述的结论。尼采的观点也有与康德吻合之处。
在道德判断先入为主、理性判断辩证分明的时候,美学思维反而使我们已有的判断力复杂化,进而产生更能自主的判断。一波三折的《芳芳No.4》,三次地推迟我们对芳芳变化的判断。等到第四个判断隐隐出现时,叙述人欲言又止,令人回味更深。
理性判断、道德判断画下句号的地方,美学判断常常画下一个问号。
木心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运用美学判断,引起对现存价值体系的思考。他大量的散文,更是关于美学判断的论述。比如,他说:“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歆享这两种快乐,知识便是愁苦。然而只宜轻轻、隐隐,逾度就滑入武断流于偏见,不配快乐了。这个‘度’,这个不可逾的‘度’,文学家知道,因为,不知道,就不是文学家”(《已凉未寒》)。
以福楼拜为代表,现代美学针对浪漫主义的误区进行了一次情感教育。自己经历了这种情感教育的木心,在作品中一再重现这种教育。如同福楼拜他们一样,木心也肯定浪漫的激情和想象特征,可是他在我们正要做出浪漫式结论时,语言转弯,提出其他的可能性。
《空房》里的“我”,大战之后的一天走进山林中废弃的寺院,赫然发现其中一间粉红色的空房,黄色的柯达胶卷空盒、浅蓝的信纸片盖满楼板,纸片记录的似乎是“良”和“梅”之间的情书。如果“我”是另一种作者,早已在粉红色的想象中迷失,编织起浪漫的故事。“我”并非不为眼前的情景所动,而是非常的投入思考这应该是怎样的故事,被跳蚤咬得奇痒难熬也不停止追索。起初的思考得出若干的基本判断,“良”和“梅”可能是一对情侣,爱好摄影,近期在这里住过,等等。尔后,用了几天时间读完那些只记日月不记年份的情书之后,“我”列出七项疑点,每一项都把想象力和历史、和人性的复杂联系,逐一置疑了可能会过份浪漫的解读。这个清单否定的不是创作本身,而是流行小说式的情节。这样的清单是现代美学创作必需的开始。
福楼拜先生读到《空房》也会激动不已。福楼拜塑造包法利夫人,为的是解析浪漫主义的悟区,而包法利夫人的误区正在于她读了错书,读错了书,读书时没有木心笔下的“我”所有的存疑能力,缺少了将现实和想象相关联的智慧。
因为《空房》是元小说,“我”并没有告诉故事的结局,而是将小说创作的美学思想交代了我们之后悄然终止。我们知道的是,“我”被空房里红、黄、蓝三色的生命力量感动。不过,这个“我”大智若愚,憨厚告白:“为了纪念自己的青年时代,追记以上事实。还是想不通这是怎么一回事—只说明了数十年来我毫无长进”。
尼采哲学无疑是现代的、世界性的美学思维最重要的索引。尼采对现代美学的贡献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西方将19世纪至今的种种美学思想归于“尼采式的转折”。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出现的“语言学的转折”是“尼采式的转折”的继续。两个转折结合在一起,形成当代解构哲学的主轴。
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的唯心辩证哲学和基督教道德传统一起,形成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到了19世纪出现深刻危机,西方人不再视其价值为绝对真理,“上帝死了”。
柏拉图最初的错,若一言以蔽之,是他通过否定以悲剧精神为特征的希腊文化建立起理性传统。在《理想国》里,他矛头直指以荷马为代表的悲剧诗人,否定诗,把美学完全和哲学对立并割裂。
尼采重新提倡古希腊悲剧精神,为的是对西方理性和道德传统的价值做全面的重新评估。他的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纠正柏拉图最初的错:让美学重新进入思维。尼采希望,未来的哲学家是诗人,诗人是哲学家。他并不否定逻辑思维,只是暗示:逻辑的思路一直走下去,路越走越窄,天越走越黑。只靠逻辑思维,可能偏离了生命的原动力。于是尼采主张:修辞的思维、感性经验的思维,应该和逻辑思维融为一体 (与康德的结论相似)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用了一个比喻:“实践音乐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是理性传统的鼻祖和象征。苏格拉底如果实践音乐,诗和哲学重归一体。
“实践音乐的苏格拉底” 就是尼采式转折的符号。这样,西方现代文化在语言和思维之间重新找回了有机联系,对人性和真理 (我简称为:“人”与“道”) 的现代探索就获得了生命力。
其实,这就是木心的风格,就是木心风格的意义。
现在,我们再以最直观的方式注意木心的散文。任何被木心的文字感染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他通过修辞比喻开拓思维的奇妙。例如:美国文明比作 “山洞文明”,令人对现代的思考茅塞顿开,再听林肯中心的鼓声,人类古时接近于宇宙本质的“蛮荒” 之力,隆隆而至,相形之下,现代文明的脆弱显而易见,泛举开来,一篇《林肯中心的鼓声》就是对现代“人”境况的散文论述。
木心的文字基本单元很短,铺垫下去规模却很大,读来有如行走在由一个个比喻构成的山水画之间,一石一木的近景,不经意却必然地和一层又一层的中景远景相衬映,相印证。
尼采正是用这样的箴言式文体 (aphorisms),以短篇为单位,片断积累、衔接之后形成规模。有人说:尼采的每段箴言,就象一支剑,尼采的一本书,好比装满了剑的剑筒,张弓射箭的尼采岂不是武士的英姿。不过,在《偶像的黄昏》里,尼采说他拿的是一只钢琴的调音器,在一个个历史偶像的要点上敲击,连起来就听出旋律了。
木心和尼采共用的这种文体有两层的深意。其一,可避逻辑思维之短,以扬修辞思维之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 10:23
木心风格的意义(第二部分)
论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汉语文学
童 明
逻辑思维得出的理,多是预先设置结论再做推演;黑格尔的辩证理性无非是把一寸长的道理拉长成一里长的论述。善于修辞思维者 (即有诗意的思想家) 却深知思想类似散步,宛如舞蹈,由文字的喻说带出来的思想更有鲜活的生命力。木心谙熟其中奥妙,他说:“词句与想法互为先后,想法带出词句,是 [普通]语言。文学之胜于语言正在乎最珍贵的想法,往往是被词句带出来的” (《聊以卒岁》) 。
其二,这种文体的灵活,恰在于不陷入体系。体系一旦建立,真理便绝对,思想便停滞,成为完美的笼子。体系式的语言,是语言和思想的牢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文论思想出现了“语言学的转折”,其要旨之一是:在文字表意过程中,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之间相关,却常不相等。这个极为重要的见解译为直白的汉语,就是:文字符号 (能指) 不是只有一种意思 (所指) ,文字不能和一种意思划等号。在美学性表意中更是如此。坚持只有一种意思的话语,坚持的是真理的绝对,是体系;而语言符号的灵活,一是语言的积累使用使然,二来因语言使用者的愿望经常抵触只有一种意思的符号。能指自由了,思想也更自由。这就是解构哲学。
用解构哲学的思维翻译“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话就成为现代的世界性智慧。“道” :“理”也,“语言”(说话) 也,一字双关。因此,可译为:凡是被“表达” 为“真理” 的“理”( 可道之道),已经离开了不断变化的生命之道。美学思维,不肯把话说死说绝,所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尼采和木心文体的灵活自由,应该从这个角度解读。木心在《已凉未寒》开宗明义地说:“蒙田不事体系,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更其深得我心” 。
但木心和尼采在文体上又有不同。尼采的箴言短句,源自德国文化的 “片断” 文体。而木心的短句箴言,承于中国散文随笔和他对日本俳句的革新。木心在散文中,语言运用可履险如夷,举重若轻;哲理的抒发,情志的流露,十分自然;他多借警僻微妙的比喻深入浅出,而“浅出之前的深入,又深不可测”。他的散文,实有中国历代散文的神韵,在古今散文系列中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类型。
至于长短为两三句的俳句,我们知道是日本诗的形式,起先将诗境设定于自然,以后可以人、事为题。不过木心的俳句是他美学思维的一径,个性十足。唐朝曾有曼姿轻柔的软舞,也有阳刚雄壮的健舞。依此比喻,日本的俳句是软俳,木心的俳句是健俳。
以汉语 (或亚洲) 文学为其丰厚的基础,木心形成的箴言式散文,兼容修辞思维和理性思维,绝妙地实现了诗和哲学重归一体的尼采式理想。这个实现,木心有可能是在他的 “多脉相承” 之中有意无意之间做到的。当然,尼采是诗人型的哲学家,而木心是哲学式的诗人,两人的不同,也相映成趣。
四
中国文化原本极精于美学思维,善于美学判断。老子、庄子、《诗经》、屈原、王维、李白、陶渊明,被世界欣赏,也成为世界性美学思维的一部分。
我在访问木心的时候,曾问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他回答说:“中国曾经是个诗国,皇帝的诏令、臣子的奏章、喜庆贺词、哀丧挽联,都引用诗体,法官的判断、医师的处方、巫觋的神谕,无不出之于诗句 …… 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达到了不能增减一字的高度完美结晶,而古哲学家又都是一流的文体家,你仓卒难明其玄谛,却不能不为文学魅力所陶醉倾倒”(《仲夏开轩》)。木心还谈到中国文化在书法、山水画、雕刻、工艺、青铜陶瓷器皿等等方面的伟大成就,与西方的艺术成就比较。他认为,卡夫卡、庞德、梵乐西、克劳台、博尔赫斯等许多西方人,正是为中国文化的美学思维所折服。我从木心的神情和话语里,看到他的民族自豪和他的世界精神,两者统一在他对艺术的大爱之中。
然而,美学思维在现代世界文化中上升的时候,并没有统御当代中国文化,至少没有达到古中国那样的主导地位。中国的民族文学怎样和世界性精神交融,振复美学思维,拓展美学判断,这是个很大的题目。理解木心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
有人说,木心是“五四”文化运动的“遗腹子”,我对此不以为然。如果说,着重西学以清理传统文化中的陈腐是“五四” 的基本意向,木心与这个意向并不相背。但是,木心风格的内涵又比照出“五四”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种种局限和不足。
“五四”之前之后,国运一直危难,国事一直不堪。以后战火停息,又有和平时期的浩劫。乱世之下,忧患的意识,随着应急应变的种种救国蓝图,渗透到“五四”以来的主导文化思想之中。文学“反映”现实的主张,文学政治化的倾向,至少是淡化了美学思维。政治蓝图压倒一切,美学则可有可无,而不被看作民族个性的必需部份。
“五四” 以来形成的主导逻辑又是一种二分法:中西对立,传统与现代对立,文言与白话对立等等。为什么“民族化” 和“西化” 一定要分为两个阵营?为什么不可以是民族文化在世界思潮中的优化呢?二分法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视为绝对的不同。
木心风格的潜台词是: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文言与白话,我与他,事物之间,应该是,也可以成为对话的、相互翻译的关系。这也是当代西方哲学艺术思想的新逻辑。
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采取否定态度,就很难对中国文化深层的思维和精神总结出模式和规律加以继承。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史是有章有节地发展的,我们在没有自我规律的情况下做西学之努力,很容易就困惑了迷失了。“五四”之初,揭露封建伦理的虚伪及对人性的扭曲是当务之急,“孔教”成为靶的。但是,儒家之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划上等号,传统文化就遭全盘扬弃。这个等号普及全世界后,孔子又变成中国乃至亚洲模式的唯一文化符号。这样,“五四”有意要扫荡的陈腐,不期然又在新儒学和亚洲振兴的旗帜下复活了。
其实,孔子是一流的散文家,为什么不继承他的散文以丰富汉语文学,而一定要把他的伦理道德学奉为圭臬?
胡适先生称“五四”为中国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至少语义上不够严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古希腊人文精神艺术风尚,以抵制中世纪教会对人的否定。相比之下,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五四”运动,虽然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却未能复兴中国历代的人文萃华,也未能复兴希腊的人文精神。即便有复兴之意,也未有完成之举或之果。《故事新编》没有编下去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遗憾。
木心与“五四”相异之处,被他本人说明的一点,是他看到了“五四”作为“情感教育”失败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后,资本和国家机器结合为一体,加上现代乌托邦理论兴起等等,有形和无形的暴力专制,更压抑了人的个性。现代化的进程,处处是对浪漫主义的讽刺。西方的现代文学,自福楼拜、波德莱尔、陀斯妥耶夫斯基,到普鲁斯特、乔伊斯、沃尔芙、卡夫卡等,都是以走出浪漫的幼稚为其现代情感特征的。但“五四”的文化,以一种迟到的浪漫激情和想象去感悟世界历史的进程和西方文化走向,所感所悟差矣。
木心为悼念亡友席德进作《此岸的克利斯朵夫》一文,回顾当年杭州艺专的一段陈迹,倾“情的隐私”以作“理的诤讼”,道出未能抵达“彼岸”的一代中国的“克利斯朵夫”(即“五四”以来的浪漫主义者)是五四文化运动情感教育失败的产物。木心写道:“如就当时所知的已经成型的人物而言,其中最卓荦者,也不过是浪漫主义在中国的遗腹子,…… 中国没有顺序的‘人的觉醒’,‘启蒙运动’,缺了前提的‘浪漫主义’必然是浮面的骚乱,历时半个世纪的浩大实验,人,还是有待觉醒,蒙,亦不知怎样才启”。借着拯救世界的激情终究拥抱新的信仰而放弃个性的启蒙,浮面的骚乱归于现代的乌托邦。
《九月初九》论及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怎样合成一套无处不在的文化密码,其中可窥见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基因,又有中国文化不易形成西方的人本位的一些缘由。这样复杂的题目由木心写来,轻重缓急,恰到好处,民族情感的沉挚更加强了文化批评的份量和说服力。木心采取的还是世界性的美学思维。
《五更转曲》写明末江阴抗清的故事。其中八十一日壮烈事,把汉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作作荡气回肠的咏唱,凝聚为中秋夜全城军民不畏危难高唱“五更转曲”。这一段事迹,因史书中所不见而耐人寻味。其“味”不仅是中国式的,也是希腊式的,即悲剧为生命所作的酒神颂歌。小说结尾处又有《红楼梦》式的暗示:将这段清宫史官并未实录的事迹记下来的,是禅院一位曾目睹耳闻的老僧。“老僧自亦木讷而有心,否则怎能知之甚祥呢。”“木讷而有心”者,木心也。
《七日之粮》初看也是旧题材小说。但其意之新却在似乎极淡的小说手法中。小说中的司马子反得知被围的宋城已粮草断绝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说服莊王退兵,且将仅够自己军队用七日的留粮之一半给宋城。这些多半在司马子反夜里散步的氛围中交代出来,很有西方心理小说的长处。而司马子反的赠粮纯属木心的虚构,将中国古代“兼爱非攻”的思想同现代人痛恨战争无端的心理溶成一体,结尾的现代小说式的几笔,意犹未尽,妙不可言。
反复听人讲:“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有世界性”。
果然:具有民族性的,在有些情况下具有了世界性。
又不然:许多具有民族性的,并没有世界性的意义。
鉴于几百年来是欧洲文化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是否可以说:东方(如中国)文化只有在与西方文化相似的地方才有世界性?否。与西方文化的相似或不相似不是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在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似或不相似之处,能否使东西方发生历史的、实质的关联。
比如说,李商隐的诗在回忆中将过去现在将来做多种的组合,早已具备了“意识流”的一些特征。又比如,《佛经》中的“阿赖耶识”早已指向潜意识、无意识。但李商隐的回忆性诗艺和“阿赖耶识”,在历史上并没有在东方形成意识流派或心理分析学说,也没有对西方文化造成影响,因此没有形成所谓世界性。它们在世界上悄然隐退,对东方民族文化日益觉醒的世界意识,倒是有警戒的作用。
东西方文化只有出于同一时间空间内,产生了对话和理解,才具有世界性。这不仅适用于东方的西学,也适用于西方的东学。西方东学中的某些偏狭见解,如属于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某些偏见,那是反世界性的。
所谓世界性,不是指相同,而是指相通。相通的是可以有分岐的,不同的。相通时有张力,这才显得世界精神的博大精深。
各文化之间的相通,最直接也是最难得的媒介,是对文化的时空有着超常领悟力的某些个人。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经过这种超常悟性的整理,本来没有联系的有了联系,原先较原始的涵意经思想的折射而获得新意。木心的《遗狂篇》就是此种悟性 (美学思维)的实例和象征。
对中国历代和西方的人文传统,木心都是一种情深却不失清醒的思辩,分析不同文化触及基因时游刃有余,轻轻判断,却深入东西方文化的种种要害问题。要解释木心这种神智器识,还需要勾勒“人”和“道”的层面上形成的复杂的世界性精神现象。
“人的觉醒”,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汇的关键所在。着眼于此,木心在作品中探索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文化密码,剖析近百年来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何迷茫的缘由,重温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以倡导人文精神,描述人性在中国和其他国度的失落,用艺术的容量还人性的最高尊严。
再谈《九月初九》。木心在此篇中列举了中国人百科全书一般的人情世故表达方式,以此揭示了中国文化就其深层心理而言是自然本位的,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人本位。
自然本位:以一切服从于与自然和谐为本,躲避人内心矛盾所迸发出的生命力。中国人因自然本位哲学形成一些民族性格,例如为求和谐而形成罕见的耐性,又如将山川草木人格化以至萌生无所不在的乡愁等等,通常称为“天人合一”。几千年来,人一厢情愿去与“天”合一,其实是人忘记了自然是无知无情的,而将自然按照人类的特征逐一符号化,以至于文学中“花木禽兽幻作妖化了仙,烟魅粉灵直接与人通款曲共枕席,恩怨悉如世情”。以至于“中国的瓜果、蔬菜、鱼虾无不有品性,有韵味,有格调 …… 似乎已进入灵智范畴”(《九月初九》)。
自然本位文化有其特定的长与短。当人们把和谐的愿望过多地倾注于自然界,也就把人内心矛盾中迸发的生命力淡化了。但人与天、人与人的矛盾又是拂之不去的,于是产生了东方式的哀苦(不是悲剧气质)。所以,自然本位的文化往往淡忘了生命意志才是人之本。木心在《九月初九》中并没有这样直说。他用中国人的含蓄提醒中国人可能在淡忘着重要的事情:“每次浩劫初歇,家家户户忙于栽花种草,休沐盘桓于绿水青山”。
人本位:以人的生命意志为本,以人的生命创造力的强弱判断人生的价值,它源于古希脂,尤其是希脂悲剧。所谓悲剧意义,是深知人与自然比微不足道,很不和谐,却在这样的基础上坚持:人因为有生命有创造力可以和自然一样伟大,人因为这种伟大而美。这种生命意志的咏唱、陶醉、起舞形成的人的尊严,就是悲剧艺术的境界。
木心具有中国文化中情人一般的眼睛,也赞赏中国人的耐性。但是,他却是把人本位的希脂悲剧精神,记怀为“人的觉醒”的基本。他在《大西洋赌城之夜》里有一段精辟的话:“生命是宇宙意志的忤逆,去其忤逆性,生命就不成其为生命。因为要生命殉从于宇宙意志,附丽于宇宙意志,那是绝望的。人的意志的忤逆性还表现在要干预宇宙意志,人显得伟大起来,但在宇宙是什么意义这一命题上,人碰了一鼻子宇宙灰”。
现代的世界性美学思维,以探索人性的失落和异化为命题之一。在这一层面,木心的探索与卡夫卡、昆德拉、本雅明等有相通之处。但是,他对失落了的人性的寻找,基于自然本位和人本位的对比。
《芳芳No.4》是篇探索文革前后人性为何失落的短篇小说。写文革题材的作品太多了,但是这一篇迥然不同。“文革”只略提一笔,故事情节似乎一点也不伤感,而且平凡得透明:“我”和芳芳一段渐渐发展的情,在应该浓烈时戛然中止,而芳芳对我用情似深不深,似浅非浅,为“我”也为读者留着许多思索的空间。随着“我”几度猜测,芳芳之谜,成为政治文化如何扭曲人性的一个谜。如此由平凡进入深刻,由透明变成迷思(myth)的小说形式,把人性的追寻化成浓浓的氛围,将精神推向小说的背景呈深蓝色,幽静透明却难测其底。我多次与从事文学的朋友谈到这个异象,他们都有同感,且不约而同联想到雷奥纳多·达·芬奇,以为两者所用的方法和探求的目标很是相似。
按照对人的生命意志的感悟而悟的道,才是美学意义上的常道。前面提到,这是不事体系的思维。
体系往往是要人家为之殉身的道。“老是要人‘殉’的道,要人‘殉’不完地‘殉’的道,实在不行,实在不值得‘殉’。只有那种不要人‘殉’的道,那种无论如何也不要人‘殉’的道,才使人着迷,迷得一定要去‘殉’——真有这样的‘道’吗?(有)”(《圣安东尼再诱惑》)。括号里的“有”,指向美学的判断,美学的智慧。
艺术之道的丰富、自由,读者可以在《哥伦比亚的倒影》中有所体验。由艺术家感悟的生命意识中流出的泊泊泉水,正好是学院模式规范的思维的倒影。这鲜活的水复盖之广阔毋宁是人类文化潜意识之河,所以那“倒影潋滟而碎,这样的溶溶漾漾也许更显得澶漫悦目……”。
耶稣不答彼拉多的话的原因,被木心以美学智慧解答,其实是看着水和倒影问而不答。“可曾记得审问耶稣的那一句‘真理是什么’,彼拉多一直问(他不需要得到答案)。就这样不停不停一直问到二十世纪暮色苍茫,还在问——”。
大概是因为“真理是什么”是个学院一直要解决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哥伦比亚的倒影》之后又有《普林斯顿的夏天》。木心这一次写自由体的诗,以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真理并非不可能”)铭刻在普林斯顿大学为题,重提艺术之道的无真理论。木心提出一个似乎开玩笑却是很慎重的建议:“真理并非不可能”当时是爱因斯坦的第二句话,前面还有一句话是咽了回去的。咽回去的一句是什么,木心没有直接去回答。猜比告知答案更能加强判断力。
艺术家亲近的道,也被木心称为事物的“第二重意义”。“任何事物,当它失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重意义显出来,时常觉得是第二重意义更容易由我靠近,与我适合,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以致晴美的下午也就散步在第二重意义而俨然迷路了”(《明天不散步了》)。
民族和世界的关系,也是“我”和“他人”的关系。在这一命题上,美学思维遵重对话,置疑二分法,我们已经论及。
我们知道,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是对“他人”既轻蔑又惧怕的思维方式。我们也知道,萨特不是帝国主义者,但是他说过“他人是地狱”,此言一出,就成了他哲学的最大败笔。当代的西方文学理论家,无声地更正萨特,有声地谴责帝国主义。
美学的意识,处在多元变化的生命之流中,那个“我” 更通人性,对“他人” 好奇,在他中找到我,找事物的第二第三重意义。
《温莎墓园日记》展示这一命题。叙述者,“我”,在纽约近郊一座无名墓园散步,墓园边上有座教堂,墓园的一角有十四座墓碑,除此就是四季的变化和园内的景色,比如大风折断的一棵树等等,叙述者常有所思,所见所思录为日记,有时就当作信寄给在日内瓦的女友桑德拉;两人在信里交换见闻,其中包括当年为了华利丝·辛浦桑而放弃英国王位的爱德华八世的那段轰轰烈烈的恋情,以及他们爱情的信物将被拍卖的事情;“我” 看着无情和滥情的世界,思考什么是爱;“我”在散步时无意发现放在一座墓碑上的一分钱硬币(生丁)被人翻了身;“我”将生丁翻身后生丁又被翻过来,往复的次数增多,“我”和不曾谋面的“他/她” 一次次对话,有如“落入轮回中”。“我”继续写日记,生丁的翻身揭示出对“他人”更多的理解和思考,日记中断 …… 结尾您是猜不到的,还是自己去看更有味。
故事不遵守爱情小说常规,却是真正的爱情故事。“我”寻找在滥情无情俗情的时代失去的“爱情”,寻找的还是人性的可能。“我”执着的深挚之情,将哲学思考深入下去。叙述者和桑德拉,叙述者和神秘的“他人”,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相互映照,寓意深长。小说的哲思诗情随季节和墓园情景的更换而变化,那浓郁的情思,最后化为漫天的飘雪。“我”是谁?如生丁上的拉丁语所示:E pluribus unum(许多个化为一个)。
木心有两个美国读者,两个未曾谋面的“他人”,他们读过《温莎墓园日记》之后给我写过信。我的这篇探讨木心风格的文字,结束在他们的感言中,不无寓意。
Cynthia Takano (讲师):“《温莎墓园日记》里的叙述者看到‘爱’在二十世纪被滥用和误用,而决心恢复爱是人内心的真诚创造这一基本价值,也就是恢复本雅明所提到的aura(人性的灵韵)。叙述者找到了灵韵,那是在墓碑上发现的生丁,一枚被人翻了身的生丁。这使人联想到,巴尔的摩市一条繁忙的街旁的一座破旧的教堂后面有爱伦·坡的墓;以前去爱伦·坡墓前拜谒的人会撒下一些生丁让穷苦的孩子们捡去。这些撒落的生丁接着两端:一端是十九世纪这位探索人心灵幽深处的作者留下的精神遗产,另一端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的未来的希望。《温莎墓园日记》里墓碑上的生丁也接通了两端:一端是‘我’,另一端是未知的他人 …… 并不是任何人都会捡起这枚生丁的。在偌大的城市里毕竟只有两个人留意到它。一分钱作为钱币微不足道,谁会捡起来放进口袋里呢?但它又有如此高贵的象征价值”。
Roberto Cantu (文学评论家,教授):“木心在接受童明的采访时,坦言了他的衡人审世写小说,用的是一只辨士的眼,另一只是情郎的眼。因此,读木心的作品,一方面是作思辨,尤其是针对 ‘最通俗的无情滥情的一百年’,另一方面是在再平凡不过的生活中寻找不平凡的爱。要脱越无情滥情,作者邀读者化作‘他人’,或是通过许多个 ‘我’ 的喻说 (木心说:‘以写小说来满足分身、化身的欲望’),或是借自我对异国异族的好奇和向往 (木心说:‘文化像风,风没有界限,也不需要中心’) ,形成自我飞散 (personal diaspora) 的特点。在《温莎墓园日记》里处处有这样隽美的例子。木心的叙述手法灵活,一篇小说多层次衔接了个人日记、致女友的信件、墓园里的散步思考、以爱情为事业的公爵和公爵夫人。与那个飘零在20世纪无比哀怨的公爵夫人不同的是,木心的自我飞散因为汲取了‘他人’的精神而呈现蓬勃的生命力”。
2006年4月16日初稿,洛杉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 10:25
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陈丹青
大家好!
木心先生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终于面世。这是我二十多年的心愿,今天,我的心愿实现了。
1982年,我与木心先生在纽约结识,从此成为他的学生。24年来,我目睹先生持续书写大量散文、小说、诗、杂论;九十年代初,我与其他朋友听取先生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长达五年。课程结束后畅谈感想,我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
今天我在这里向诸位介绍先生与他的文学,仍然像二十多年前我初识先生时那样,感到困难。这种困难是:在我们的文学视野中应该怎样看待木心先生?他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乃至更大范围的文化景观中是怎样一种位置?这种位置,对我们,对文学,意味着什么?
八十年代初,新时期文学刚刚萌芽,世界文学刚刚介绍进来,中外经典文学的记忆刚刚开始艰难地恢复,总之,我们刚刚从漫长的文学休克期苏醒过来——今天,中国文学已经换了几乎三代人,出版盛况空前未有;在座的青年朋友们很可能就是学中文出身。所以有理由说: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文学,过去五十多年、过去近百年,乃至更古早的经典中国文学,都在被我们广泛阅读、评价、研究,在我们的文学版图上,大大小小的星座经已各得其位。虽然,文学在今日中国的命运是大家持续议论的话题,但大家都会同意,和三十年前相比,我们告别了文学的无知年代。
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木心先生的名字不在其间。我相信在这几天之前的数十年内,除了可数的大陆作家听说过他,绝大多数文学读者不知道这个名字,更没有阅读过他的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表上,木心先生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在空间上,他密集写作与出版的地点不在本土。总之,在他的祖国,他之所以未被淹没,是因为他尚未被认知。
这就是我的叙述的困难:木心先生与我们同在一个时代,但是他出现得太迟了,我应该怎样介绍他?
木心先生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八十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谓“老作家”。大家应该记得,七十年代末迄今,我们目击了被长期遗忘的“老作家”如何在中国陆续“出土”的过程,这份名单包括周作人、徐志摩、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汪增琪、废名、胡兰成……乃至辜鸿铭、陈寅恪、梁淑溟、钱穆等等。木心先生不属于这份名单。他在海外获得迟来的声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他被大陆读者认识、阅读的过程,今天才刚刚开始。
因此,以我的孤陋寡闻,迄今为止在我们视野所及的中文写作及外语写作的华裔作者中——包括美国的哈金、法国的高行健——我暂时找不出另一位文学家具有像木心先生同样的命运。我这样说,不是在陈述木心先生的重要性,而是唯一性,而这唯一性,即暗示着木心先生的重要性。
敏锐的人士在八十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宾逊”:就我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最早在大陆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位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最近几年,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一辈开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场,上海青年作家尹庆一与王淑瑾夫妇是其中之一。这些读者仅从极有限的转载文字,便意识到他的唯一性与重要性。
现在大家终于能够阅读木心先生的书。但我们仍然有可能遭遇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几代人已经被深深包围并浸透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之中。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们经常谈论一件作品,但很少反省自己的阅读——初读木心先生,惊异、赞美者有之,不习惯、不懂得而茫然漠然者也有之。我斗胆以简略的方式陈述这种阅读经验,那就是:当我们打开木心先生的书,很可能不是我们阅读木心,而是他在阅读我们。
木心先生在阅读什么呢?阅读我们的“阅读经验。”
什么是我们的“阅读经验”?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曾在访谈中说过几句粗暴的、涉嫌冒犯众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话,我的意思是说:当代文学家,甚至六七十岁的作者,你看不到他们的语言和汉语传统有什么关系。绝大部分作者一开口,一下笔,全是1949年以后的白话文,1979年以后的文艺腔——如果情形果然如此,那么,这就是我们几代人的书写习惯与阅读经验。
有学者曾经将我们的文化概括为四种传统。一是由清代上溯先秦的文化大统,二是五四传统,三是延安传统,四是文化大革命传统。假如我们承认“阅读习惯”也意味着“传统”的话,那么,我还要加上一个传统,即近二十多年以来的种种话语、文本所形成的阅读习惯——这五项传统的顺序并非平行并置,任由我们选择,而是在近百年来以一项传统逐渐颠覆、吃掉上一项传统的过程。逆向的回归有没有可能呢?这就是近年所谓“国学教育问题”被争论不休的缘故,因为,在抵达所谓“国学”之前,我们先得跨越好几道不可能跨越的“新”传统。
因此,我们可能会承认:古典大统、五四传统,在整整两三代人的知识状况与阅读习惯中,已经失传,很难奏效了;第三项,尤其是第四第五项传统,则全方位的构成了我们的话语、书写、阅读、思维与批评的习惯。
二十多年前,当大家忽然发现中国曾经有过譬如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作家,我们惊异的是什么呢?正是另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阅读经验。这种被长期中断、遗忘的陌生经验立即征服并动摇了我们的阅读经验——这种征服动摇的过程还得加上八十年代西方新文学带给我们的新经验(譬如昆德拉、博尔赫斯、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大家想想看,近三十年来如果我们的写作实践与文学观发生了变化,正是起于阅读经验的变化。
但我立即要申明木心先生的“唯一性”。诸位读了他的书就会发现:将木心先生与以上任何一位曾经被淹没的“老作家”相比拟,都不可比,都不恰当。在他身上没有断层,上述五项传统先后吞噬的问题完全不存在。我们如果将周氏兄弟定义在五四时代,将沈从文张爱玲定义在三四十年代,将建国后的著名作家分别归入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然后据此规范他们的文学观、时代性与写作立场,相信不会遭遇太大的异议。可是我们如何定义木心先生的文学归属?
木心先生开始写作,是在四五十年代,恢复密集写作,是在八九十年代;横向比较,同时期国内的文学写作无论从哪一面向看,均与他不在一个时间的纬度。
这本散文集的首篇《九月初九》,写在1985年左右,可是在文字上可能会给予我们“五四”的、“老派”的、非常“中国”的错觉,而在域外而回望家国,叹自然而审视历史,在五四时期并没有人取用这样的角度与写法。再看《明天不散步了》和《哥伦比亚的倒影》,用粗俗的话说,则显得异常“洋派”而“现代”,我不知道从五四直到现在,中国的散文可曾出现过类似的篇章?至于《上海赋》,我想,凡是读过的朋友都会承认,不但上海不曾被这样写过,更重要的是,我们遭遇了一种异常丰沛而娴熟、但全然陌生的文体,这堂堂正正的文体好像早就存在,可是谁曾在我们的写作生态中见过同样的文学“物种”?
二十多年前当我初读木心先生的文字,我的错觉就是将他与五四那代人相并置,但随即我就发现,即便是周氏兄弟所建构的文学领域和写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既矛盾又真实的是,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同时,在五四一代以及四十年代作者群中,我们无法找到与木心先生相近似的书写者——此所以我称木心先生是一个大异数,是一位五四文化的“遗腹子”,他与后来的传统的关系,是彼此遗弃的关系。阿城为此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木心先生其实是在为五四文学那代人“背过”。
我猜,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读者骤然遭遇木心先生的文学、文字、文句、文体,都会极度好奇:他是谁?怎么会有这样一位作家?我们的困惑犹如发现“文学不明飞行物”:为什么他从来不曾出现在我们的文学视野之中?
在眼下诸位尚未读到木心先生新书之际,我的陈述必须克制。广西师范出版社特意在散文集之外,另行印制一本小册子,全文发表了二十年前由纽约华语报刊《中报》为木心散文召开的一次讨论会文本。我建议诸位格外留心其中一位台湾旅美文学家郭松棻的发言。作为导读,他的多处评议点中了木心先生的精要,又正好针对我们的阅读经验。
郭先生称木心先生是“喜剧家”。他引戴卫·达契斯评价乔依斯的一段话,说“乔依斯的文学事业是要逐步把自己跟生活绝缘,然后达到一个喜剧的境界。”写作者为什么要“与生活绝缘”,可能正是我们集体性阅读经验中的一个盲点。
郭先生称木心散文始终把握着一种“彼岸性”,指出中国的散文通常是此岸写彼岸,而木心先生的文学境界相反,是处处向此岸带来彼岸的消息。他进一步提出木心先生的“第二主体”,即“主体+(主体看客体)”。这“彼岸性”与“主客体”在写作中的关系,是我们集体性阅读经验中的又一个盲点。
此外,郭先生还点到了木心先生的“知性主义”,点到了他在书写中长期把握的“形上生活”,点到了木心的散文美学为什么是因为“生活的退息”,点到了木心散文“对细节的敬意”,指出他是极少数“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的作家——以上这些,是不是我们阅读经验中普遍的盲点?
我不想过于理论化地谈论木心先生,这也非他所愿。他曾说:“文学、哲学,一入主义便不可观。”但阿城正确地指出:阅读木心先生是要有“知识准备”的。当我最初接触先生的文学,面对他开阔渊深、左右逢源的国学与西学根底,痛感自己没有知识,没有准备。台湾《中国时报》副刊主编杨泽先生在那次座谈会中稍微提到这一层。譬如,他认为在文学气质上,单是“地中海精神脉络”即“都有因缘于木心”,为此他列举了孟德斯鸠、列兹、蒙田、瓦雷里、纪德与兰波。而在先生教授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自中国《诗经》、希腊神话一路下来,兼及波斯、印度、日本、东欧、美洲等区域的文学史话,直到二十世纪文学——今日专修文学的年轻人可能接受了较为完整的文学史教育,但我要提醒大家,在木心先生成长的三四十年代,在封锁知识的五六十年代,世界文学的全景观始终是木心先生个人写作的制高点。
但是他说:“知识不必多,盈盈然即可。”因此不要误会木心先生是学问家,这不是尊敬他的好方式。他之出国,不是像五四那代人取西学的“真经”,而是去对照、验证、散步;而“国学”之于他乃是一种教养,他是与先秦以来历代古人的对话者;他于写作所看重的是古人所谓“神、智、器、识”,所以也不要将木心先生误作哲学家:从先秦诸子到希腊哲人,从但丁到尼采,他取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予以观照,而不是学者式的焦点透视,他说,哲学与思想只能作为文学的遥远的背景,推近到纸端,文学会烧焦、冒烟的……此外,散文家、小说家、文学家这些称谓,对于木心先生即便不是误解,也可能不是正解。我记得1994年陪他在英国拜访莎士比亚墓,墓碑上写着“诗人”而不是“剧作家”,先生看见,深以为然。
我们已经有许多许多地上地下、主流或者边缘的诗人。诸位稍微等等,今年明年,木心先生将有多部文集、包括大量诗作在国内出版。他的《巴珑》和《我纷纷的情欲》,都是白话自由诗,他的《会吾中》则以纯正的诗经语言将诗经、甚至一部分先秦文论,全部重写,而每一首都成为十四行结构的“商籁体”。但我没有资格谈论诗,我应该像先生那样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我愿相信在座的朋友以及今后的木心先生的读者,会在我所不及的高度认知木心先生的诗学。
今天,我一再提醒我的陈述必须保持克制。我只是他的学生,不是一位有资格评价文学的人。当此向大家介绍先生,我实在做不到像他的文字那样精确而恰如其分。我不敢说在座的朋友中没有一位读过先生的文章。人不能单凭一篇文章认识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这样丰富、深沉而多变的作者;然而有时一段词语、一句话,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这样的作家。前天,当我接到印刷厂送来的第一册木心散文集,翻阅那些我在20多年前就阅读过无数次的散文,再次感到先生是一个无解的谜——他来路宽阔,但没有师承,他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他曾经长期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这是他所追求的吗?在五十多年来庞大的中国文学群体之外,我看见,这个人自始至终单独守护着、同时从不受制于五四开启的价值、精神与世界观,凭一己之身、一己之才,持续回应并超越五四那代人远未展开的被中断的命题——譬如白话文如何成熟?譬如传统汉语在当代文学的命运与可能性,譬如中文写作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譬如在世态与时代的种种变幻中怎样以文学挽救文学……我们或许会说,几代文学家都在寻索实践同样的命题,但现在有了比较的机缘:一端,是我们历来所见的庞大的中文写作;一端,是木心先生的书。我们会看见,前者所有的,木心先生那里半点无有,前者所无有的,请在木心先生书中见——我所谓的“有”与“无有”,是指什么呢?
这一层意思,在诸位阅读木心散文集之前,在诸位获得各自的心得——或没有心得——之前,我应该缄默。
最后,恕我略微交代我与先生的关系。先生从来画画,我也从来画画。先生写作,我于是在旁边叫好——现在我简直不敢相信,当年我读的都是他一叠叠手写原稿——然后先生转过头来对我说:你也要写呀……回国六年,我竟然出了几本书,迟迟不敢给先生看。承国内读者错爱,我得到几位热心的读者,其中一位是上海青年女作家王淑瑾。我看她当了真,于是借木心先生的著作给她读。她来电话了:“陈老师啊,我原先以为你写得好,现在读了木心先生的书,你在他面前变成一只小瘪三! ”
我听她这样说,当下大喜:真的文学总算公道的!可是我的阳谋同时也就被点穿,我今天索性说说破:什么阳谋呢?请大家原谅: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我的夙愿今天实现了。以下,借文学的名义,我要向第一位在国内网站为读者介绍木心散文的陈村先生鞠躬致敬!我谢谢在《南方周末》纂文呼应的陈子善先生与何立伟先生!感谢在此书出版前阅读并期待木心先生的陌生读者和今天到来的记者们!感谢这本散文集责编、脑袋长得像列宁般宽大的曹凌志同志与封面设计师蔡力国同志!感谢作主出书的贝贝特头目刘瑞琳同志!当然,还要感谢青春大好、今年刚满二十岁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元月7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7 22:29
陈丹青老师木心: 立志做丹青师傅2011年12月29日
光明网
2005年4月16日,木心在上海。陈村摄 木心是谁?”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陈丹青说。“木心是藏匿在纽约25年的华人作家。”一读者说。“木心的尴尬在于我们的文化消费已经进入调笑时代,即使算作文化奢侈品,半辈子吃了太多的苦,也很难松弛从而成为文化奢侈品。”三联杂志主编朱伟在博客上撰文。一时,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一个作家的作品即是他的响器,我们在阅读过作品之后,回到他成长的历程中,一起感受一个旅居纽约的作家的赤子之心。
人物名片
木心1927年生,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从1984年起,台湾洪范、圆神、远流等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木心作品,包括: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立志做丹青师傅
海明威说:“不幸的童年或许会造就作家。”在木心看来,他的童年也是不幸的:江南庄园的上空布满守旧思想,老式家长大多期盼孩子从事法律、医学,但幼年的木心却迷恋绘画与文学。姑妈说他“将来要做丹青师傅呢!” 木心在电话里笑说这段往事:“结果呢,不小心真的做了(陈)丹青(的)师傅”。日后他告诉年轻人:少年时代立下的志愿,因妥协而背叛,会遭到惩罚;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这就是艺术之所以伟大!” 木心小学时代作文优秀,但有时也偷懒,他央求姐姐:“帮我开个头!”姐姐便执笔破了题,他说:“你这样写,叫我怎样接得下去呢?”姐姐嗔道:“真笨!”承之转之,全文已得四分之三。弟弟说:“最后的感想最难了!”姐姐说“这有何难?!”捉笔草就扔给他———“很多人会夸耀自己的童年多么聪敏,我却写自己的傻气。这好比在交际场合,炫耀自己的人跟前是围了几个听众,听一会也就散了,最后赢得掌声却是那笨拙的叙述者。” 木心童年的老师是私塾先生,课堂是茅盾书屋,他时常泡在那里,如鱼得水。但他不是书呆子,对写作与人世的热情,从未消退。至今让木心称快的是,他的退稿记录是零。“其实当时写得很烂”,他回忆道,“自己也学张爱玲写农村,其实根本没有去过农村。”他也学瓦格纳,倾心于悲剧的美,写到最后,所有角色都死了,只好写鬼魂出场。
冷观《此岸的克里斯朵夫》
15岁,木心离家去上海美专学习绘画,后转入杭州艺专继续学习。在回忆体小说《此岸的克里斯朵夫》中,他写到一位后来去台湾的艺专老同学席德进:他一辈子做艺术梦,却不得法,人说艺术是浪漫的,他就浪漫;人说艺术是唯美的,他就唯美,死后入柩,居然身着清朝官服。“如就当时所知的已经成型的人物而言,其中最卓荦者,也不过是浪漫主义在中国的遗腹子……中国没有顺序的‘人的觉醒’‘启蒙运动’,缺了前提的‘浪漫主义’必然是浮面的骚乱,历时半个世纪的浩大实验,人,还是有待觉醒,蒙,亦不知怎样才启。”这样的感慨,由文中的“我”最终收回了留给席德进的告别信,而发生内在的呼应。 儿时的木心,喜欢逃学和看戏;青春时节的木心,常常独自梦想……中年被幽囚在积水的地窖中,他就着一盏最小号的栀灯,不停作曲,“即使狱卒发现了,至多没收乐谱,不至于请个交响乐队来试奏,以定罪孽深重的程度吧。”在那场浩劫中,他的整整20本心血之作被毁,但他并未动摇:他说,文学是他的信仰,是这信仰使他渡过劫难。 读过《九月初九》这篇散文的人大多折服于木心文学的中国风骨,对他的知识结构更感到好奇。对这个问题,他说,这归结于没走邪路。他从小既熟读四书五经,又遍览当时所能读到的世界文学,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俄罗斯长篇小说被他比喻成“文学的棉被”,达·芬奇是他心中的彗星,艺术则是“终身大事”———这世界很不公平,白痴可以是亿万富翁,疯子可以是一国君主,从事艺术,则什么人就会作出什么艺术品,这一点,他认为就是“公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7 22:29
56岁去欧洲寻根
56岁那年,木心远赴西方。“我是带着欧洲出来的呀!”他解说他的出国不是唐僧取经。当意大利人问他是不是来旅游的?他回答:“我来寻根。”少年时代的阅读使他早就认识了欧罗巴,一旦亲历斯土,他的感慨是:“别来无恙”。 陈丹青与木心同在1982到了纽约,初次见面竟在地铁上。此后至今整整24年,陈丹青是木心持续书写的见证者。 当初两人一见如故,用上海话长谈到天明。那时木心散文小说常见于主流中文报端的文学副刊:《侨报》、《中报》。平日里,两人约在中央公园或咖啡馆见面,木心取出前一夜写就的手稿给他看,自己在公园长椅上安静地抽烟,看到好句子,陈丹青一再击节赞赏。 1985年前后,中国台湾陆续出版木心的散文、小说和诗集。著名台湾诗人亚痃则在东南亚举行的文学盛会上一面击鼓,一面朗诵木心的散文———《林肯中心的鼓声》,之后他又在台湾击鼓吟诗,在给木心的信中他说,击鼓太用力手上的皮都磨破了。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编者导言提到:木心在文坛甫一出现,即以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注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 作为徐志摩时代后第二批出国留学的华人作家,木心常打趣说,“你不时瞥见中国的画家作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竹篮,到欧洲打水去了。”作为第二代去国外孤独奋斗终而定居的华人,像木心这样被西方主流社会承认的,实在不多。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拥有众多忠实读者。有评论说“木心本人就是一个‘异体字’,读他的文章要备好字典”,这只是木心文学的一面,另一面是他洗练到平白如话的语言,而这种书写语言背后的世界性观念,一旦翻译,便能赢得西方读者的深刻共鸣———美国文学评论家RobertoCantu教授在读完《温莎墓园日记》后,给翻译者童明写信说:“现在是星期六深夜,实际上已是星期日清晨,不过这个世界必须停下来,让我讲几句对木心表示钦佩的话。”
文学“嘉年华”
上世纪90年代初,木心应纽约一群大陆文艺家执意邀请,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五年,学生中有画家、舞蹈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听课学生最多时达到30余人,双周一课,每堂课4小时,寒暑假停课。木心说,陈丹青手快,5年的课堂笔记工工整整。而陈丹青听课的感觉,一是无穷的愉快,一是智力“不支”,往往四五小时后,所有同学面露倦色,只有木心先生还能谈笑风生,“木心先生最年迈,可是在座所有年轻人的精力和智力远远不及他。” 木心称那几年的课堂是“嘉年华”,大家穿的整齐得体,听课间隙吃点点心,喝下午茶。陈丹青说:“回想起来不可思议,那段时光多么奢侈啊。”当时曾有位舞蹈家穿着时尚,一进门就说“木心老师,一路走来我的心怦怦直跳。” 木心回说,“正好是当下电影的名字———《美女与野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 每堂课的讲义,木心手写近2万字。陈丹青回忆道,他做学问的态度十二分老实,即便讲到土耳其、波斯或印度作家,他也将不同作者姓名的拼写法端端正正写出来,讲到关汉卿、汤显祖,则将其生卒年月写清楚。令学生们惊异的是,木心并未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几乎全凭自己的记忆力讲述各国文学史。而木心在讲述史料之外,最令陈丹青钦佩的是卓越的史识。木心自己举例说,他讲《诗经》,轻载道价值,重文学价值,他认为,“《诗经》是世界一流的诗。” 陈丹青说,大学中文专科都开世界文学史,所以“重要的不是讲文学史,而是怎么讲,谁在讲。”讲述先秦诸子和希腊哲学的那几堂课令他印象深刻,因为木心给予学生这样的观念:中国的先贤和西方哲人,都是一流的文学家,都用文学语言讲述哲学和伦理。木心先生说:“《圣经》无疑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耶稣是第一个懂得悲哀的诗人。” 陈丹青说:“我所迷恋的是木心以及他这代人的语言方式,通透、温厚、泼辣,大道理讲得具体生动,充满细节和比喻,一针见血,丝毫没有空话套话,没有学术腔。”多年来他目睹先生的不仅是文章、谈吐、仪态,更从无数小事小节中领会老师那种平实认真、一丝不苟,领会美与生活的融会无间。木心自己裁剪制作衬衫,设计皮鞋,烧一手好菜,布置家居更是拿手好戏,点石成金。他说平时特别喜欢看木心不慌不忙一道道工序做菜的样子。他感叹道,这样无处不在的启发,根本无法效仿,因为渗透人格。 2000年元旦刚过,上海季风书园的董事长严搏非去纽约的家中拜访过木心,他表示虽然在此之前我就知道木心,但见他本人后还是觉得怎么就横空出世这么个人。“木心讲话你需要仔细听才觉出味道。”这是他作出的判断。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