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正确认识语文积累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16:29
标题: 正确认识语文积累
正确认识语文积累

──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积累”的解读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魏春峰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呢?
一、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
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未来公民的适用性。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希尔斯(E.D.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帮助人们拥有普遍的经验,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这些积累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
这意味着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水平。
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正是对语文“核心知识”“核心知识课程”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核。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语言发展获得了借鉴。
另外,从《语文课程标准》所反映的课程结构来看,语文积累还体现了语文内涵的拓展,起到整合原有相互隔离的课程内容的作用。比如,语文学习除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语言学习就是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可见,丰富文化积累、生活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可以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通过对生活的了解、参与、改造来实现。
二、语文积累不是一个结果的描述,而是一种状态的描述
语文积累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语文积累时,用了“丰富”“有”等描述体验性目标学习水平的词,表明语文积累是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同时也是具有个体色彩的价值尺度。
当然,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对此语焉不详,但是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探讨。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明白语言含着的意思,把握住它内在的说法。理解的任务主要是准确地“再现”,是积累的起始环节。感悟,就是通过熟读成诵,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获。感悟是学习者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它能够推己及人。鉴赏,就是通过欣赏性的阅读、感受、品评、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汲取艺术营养。鉴赏实现了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存入自己的经验库,并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记忆是积累的末端环节,最终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语言积累的这些过程,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第一,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这里的理解、感悟、鉴赏是就学习者知识背景而言,不一定要很深入,可以是浅层次的,但却不能完全缺失。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第二,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第三,四个环节是一种认知心理过程,但这些环节又不是绝对不变的,有时还可以略过或省去其中某个或某些环节。第四,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
文化积累、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有共通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语文课程标准》在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很好的提示:1.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教学环境要“信息化”“生活化”。传统的语文学习只重视课本,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其实,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单列一章,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2.学习方法要“活动化”。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规律。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积累、生活积累都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感悟、记忆、运用语言文字的具体训练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不能脱离语文学习另搞一套。
三、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目前有些教师对语文积累的理解过于片面,视野不宽,针对性不强。如何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还需要做许多工作。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视点:
一是从课程结构上把握语文积累。人们都在强调积累重要,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呢?我们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一旦视野被蒙蔽,在语言积累方面,则要么只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似乎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似乎只要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至于语言规律的积累,因为怕别人说是在作繁琐分析,就不敢涉猎。这些都是对语文积累的片面理解。
二是科学地把握语文积累的内涵。首先,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当前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需注意纠正以下倾向:
1.忽视语文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把学习者的理解、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许多人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为不求甚解的读书辩护,殊不知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没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并无区别。语文积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够终身受益。但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悟”得越多,记诵的效果也会越好。
2.缺乏一种真正的教学对话。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和沟通文化的两代人,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
3.语言积累指导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能读书。
4.在文化积累方面,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批判创新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缺乏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的引入;对待名家名篇过分依赖,缺乏批判心理指导。这样的人文教育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只能培养出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屈从者。
5.生活积累方面,太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割裂开来。只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看不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认识生活的目的模糊不清,语文学习仍然是脱离生活的纯工具训练。
语文积累似乎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同时又确实是一个老问题。乍一看似乎什么都清楚,仔细一想难度却很大。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语文积累而教,更要加强对语文积累的内涵。规律的研究。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的重塑”》,《上海教育》2001年第14期。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宗守咏《论语文积累》,2001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2004-06-2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16:31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是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在语文的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活到老,学到老,积累到老,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这里,我就自己关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为什么要进行语文积累
从我是一名高中生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往往语文学的好的同学不一定是上课特别认真的同学(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上课认真听老师讲不重要,老师是学生懂得知识的领路人,这个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文学的好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一定要会看,而且能看很多的书。 从小说戏剧到笑话散文,从登大雅之堂的中外名著到地摊上的画册画报,无所不有。这样,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从小独起,从没选择读起。对于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启发性的,不可忽视的。
大量的阅读是积累的最好办法。不仅加深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思考比较,讨论争辩,引导他们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而且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咀嚼语言,吸取精华,受到审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华。更多地接触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和学习资源,增加实践的机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和言语经验。想想看,如果仅仅靠课本,课本上能有多少例子,能有多少东西。“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值得借鉴。

二、语文学习到底该积累什么
语文积累的内容应该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的一般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等。识记和理解一定数量的字、词、句、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篇章结构、文学常识和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是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必备工具,这些既是“积累”的基本内容,也是“积累”的铺垫。语文学习必须具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有米之炊”,而越是高一级形式的学习,越是要以丰厚的“积累”作基础。我们的学生处在学习的初步阶段,就要求他们在积累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应试教育来说侧重的应该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背诵的内容等等。从根本上说,在积累过程中,“语感”的积累比起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更重要。而这一方面,对我们广东特别是我们粤北的学生来说还是需要加强的。

三、怎样进行语文积累
有的认为是读读背背或是抄抄写写就是积累,其实这种理解太片面,因为它们只是积累的手段,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要有积累的意识。”这是很有道理的。
     语文积累离不开抄、写、读、背这些手段,当然更离不开内心感悟与表达体验的积累。我觉得让学生积累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要多读、多听。 “多读”就是广泛涉猎,养成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的习惯:有的要泛读;有的要精读;有的要出声读。不仅要“诵文字”,而且要“诵感觉”。“多听”就是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第二,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变成组块,能促进学习。第四,要多背多记。任何学习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语文应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背诵这个环节对于学习语文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描写、叙述技巧的运用等方面都是值得学生好好学习的。好的作品,熟记于口,烂记于心,天长日久,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

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东西,是要求我们日积月累的去对待。从小做起,认真去做,总会有收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3 16:32
语文积累意识要觉醒

来源:沈河教育网


语文学习不能像理科的学习那样,可以“举一反三”;语文学习也并不是学海无涯“乐作舟”就能解决的问题,“例子”、“趣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是最根本的,语文学习过程的实质应该是“积累”。本文试图从认知论的角度审视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方法上的困惑。
对语文学习目的的认识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该如何学习语文,这是长期令我们困惑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语文”认识的偏差,导致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走入了误区:五十年代我们曾经受前苏联的影响,认为语文就是语言与文学的合称,把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门课;在文革中又把它作为政治的服务工具;近些年受“工具论”和“标准化”的影响,语文又成了应试的工具;还有的人过分强调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导致对语文学习状态的失控。语文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或者说是“言语能力”,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文品格、审美品格和创造品格” 的培养,这是一个好的走向。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不仅是重要的信息载体,而且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个特点,语文学习就有了多种功能,但是,我们不能把“功能”当作“目的”和“任务”,我们应该依据语文的本质特点来进行学习;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学习语文。
语文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是影响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不能像理科学习那样,在课堂上讲几个例题,课后由学生去模仿就行了。语文是人文成分很浓的东西,不能用“举一反三”的方式,而只能用“举三反一”的方式,也就是说,学语文要使“输入”远远大于“输出”,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了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ii]儿童学习语言就是很好的例证:孩子1周岁左右能说出最简单的“妈、爸、不”语词,2周岁左右就能较为熟练地说话了,没有接触大量语言的例子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的。相反,我们在中学用6年,在大学用2年来学习英语,结果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呢?我们所掌握的语汇只是几千个单词,而美国高中生的词汇量要达到8万左右,况且我们学到的是“汉化英语”和“哑巴英语”,效率差异之大的原因很显然是语言习得环境所致。我们在学校学习语文,花的时间也不少,只是效率不高,我们可以静下来想一想:语文教材能有多少“例子”?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意思是光肯课本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只有用“大语文”的学习观,更多地接触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和学习资源,增加实践的机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和言语经验。
语文学习到底该积累什么
语文积累的内容应该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对“言语操作经验”的积累,对广义文化的“感悟能力”的积累。
“语言材料”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说的,它侧重于语言的内部建构,包括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的一般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等。识记和理解一定数量的字、词、句、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篇章结构、文学常识和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是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必备工具,这些既是“积累”的基本内容,也是“积累”的铺垫。语文学习必须具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有米之炊”,而越是高一级形式的学习,越是要以丰厚的“积累”作基础。
“言语经验”和“感悟能力”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说的,它包括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它侧重于对语言运用的一种内心体验,侧重于对静态语言的独创性的运用和具体语境下的灵活运用,语文“积累”要特别强调积累个体的“言语经验”。
对广义文化的感悟是更高层次上的积累,它是学习主体把语言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而引起的共振体验与启迪,“共振”是个体对语言的“同化”,“启迪”是个体对语言的“创新”,这一层次的“背景”相对于“具体语境”而言,具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的积淀成分,它往往是一种自觉的状态,学生主体受到外界的自然风物和风俗人情的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积累”到“自觉”的状态。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既是建立在“材料”和“操作”基础之上的高级形式,也是进行积累“材料”和“操作”的必备基础。我们常把这种感悟能力叫做“语感”能力,从根本上说,在积累过程中,“语感”的积累比起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更重要。
怎样进行语文积累
有的认为是读读背背或是抄抄写写就是积累,其实这种理解太片面,因为它们只是积累的手段,语文积累离不开抄、写、读、背这些手段,当然更离不开内心感悟与表达体验的积累这样的“手段”。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要有积累的意识。”[iii]这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要多读、多听。
“多读”就是广泛涉猎,养成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的习惯:有的要泛读;有的精读;有的细细品味;有的要出声读,甚至要朗读成诵,不仅要“诵文字”,而且要“诵感觉”,把外在的语言纳入到自己的言语结构图式中。多听,就是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从听的内容上看,就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听话的形式上看,要听规范的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关研究认为,“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iv]这表明,读和听是最主要的接收信息的途径。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法,是没法学好语文的。
多背多记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记忆力是人的“智力图式”的基础要素,任何学习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语文能力不是建立在对语言作品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语文应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特别是背诵这环节对于学习语文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描写、叙述技巧的运用等方面都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的
好“老师”,艺术境界、主题思想等方面也以给学生以启迪和熏陶,这些好的作品,熟记于口,烂记于心,天长日久,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v]如果有人一提到背诵和积累,就和“死记硬背”联系起来,那是他没有理解背诵积累的内含,或是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有人用了不合适的方法,否定了积累的重要性。
多悟是语文积累的“核心”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而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在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上并不是一一映射的,只从静态语言或语法结构来分析语言是无法实现语言的“交际工具”的功能的,我们必须从动态的角度来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必须养成对语言的“多悟”的习惯,运用联想的手段,触类旁通:从音韵中感悟语言的美妙,从文字中感悟粲灿的文化,从言语中感悟深邃的思想,从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从时事中感悟做人的真谛;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皆入我心中,化为内在的语言积淀,形成言语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这里的“思”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思悟”,加深理解,迁移成能力。
为语文积累正名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人文性”说明学习语文不能用做例题的“教条式”或只凭趣味的“游戏式”来进行。我们既反对把学习语文的目的定格在考试上,也反对借口减负而否定语文积累的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学习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吸取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结合语言的认知规律来实施。正确理解“语文积累”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培养语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作用,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语文积累,养成积累的习惯,提高积累的能力和质量。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