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讲评,亦是最好的"指导"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7 19:15
标题:
讲评,亦是最好的"指导"
讲评,亦是最好的"指导"
--作文教学,不可忽视"赏识教育"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洲小学 张新元
【内容摘要】
我认为作后讲评,是语文老师研读学生作文后的一个表现形式,一个最好的表现形式。一个老师重视讲评了,上好讲评课了,对学生的作文状态了如指掌,再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修改--在有效的讲评中渗透"赏识教育",学生的作文绝不会差!而当前以"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弊大于利,甚至"有弊无利";99%的"指导"都是好心办坏事。老师的"心"是好的,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帮的结果却是"坏的"。以"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创作出的作品是有艺术生命、不可重复的"唯一"。为此,我高呼:给习作指导"减肥",给习作讲评"增肥"!其实,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
【关键词】
指导 讲评 评价
【正文】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据资料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指导,要按照习作评价标准来操作,而对"作后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作文本匆匆忙忙地发给学生完事,并不对讲评课进行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及时反思。一项调查表明,在来自小学的100份调查问卷中,能反映老师按时进行作文讲评的只有63%,能有质量地组织讲评的仅37%。这个调查结果说明,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讲评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仍然处于薄弱环节。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习作"讲评"入误区
(一)"作前指导"光耀全场,"作后讲评"不受重视
听了为数不多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也是"作前指导"光耀全场。自然,听课的人也主要去看"指导";当然,上课老师用心准备的也是"指导"。"讲评",只是"作前指导"下的一个附庸环节。这并不是真正的"讲评",它只是公开课为求得所谓的教学环节的完整,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不得已而为之。我所看到的"讲评环节",无非学生读刚写的作文,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折腾一点的,搞点花俏博得教师和学生一笑一乐。这样的讲评,缺少了教师认真研读全体学生的作文,缺少了学生仔细研读自己及他人习作的机会,更缺少了教师准确把握全班学生作文的现状、问题和优势,也缺少了学生对自己、对他人习作情况的全面了解、感知。这个致命的"缺少",导致无数的教师,以为花那么多时间去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没有意思,也没有必要;也导致了无数的学生对习作的"讲评"的冷漠与忽略!更导致我们学生的作文水平停滞不前,无法提高!
(二)"作后讲评"围着"作前指导"转
"作后讲评"课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讲评必须按着"作前"的要求,按着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来。我曾看到多次担任作文比赛的评委,组委会都会给评委一个评分标准。实际上,没有哪一个评委傻到对着评分要求打分。"作后讲评",据说,是按着"要求""标准"来评,有点滑稽。
课标中,有各年段的作文教学目标要求。其实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自己的课标,学生第一,学生为大,学生比课标大。我们唯有从学生出发,一步步往前走,它是我、我们、一线教师要做的--落实课标。
(三)作后讲评课不被重视的原因
1.作文教学的重点一直落在"指导"上,"指导"的重点落在帮学生"生产"作文上。
习作前"指导"的背后,是老师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极度不信任,是最没有地位、被称为"三十年来还是处女地"的作文教学的自以为是和自我膨胀。有的学生,你出作文题,看有几个空白着交上来?也有的学生,没有老师辅导,真写不出几个字。可别以为是因为你没有指导而认为你的"指导"功劳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成了指导的奴隶,没人知道,他只能跪着,站不起来--学生不会"作文"。
一线教师说:"我不指导,学生怎么会写?"他们忘记了,学生学的是母语,学生在认识字之前,对母语的表现规律已经有了潜在的认识和把握。如此"指导",学生的作文怎么可能还有自己的儿童的生态与姿态呢?如此"指导",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思维的灵动性,怎么不荡然无存?学生的作文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指导"后面,把自我全部抛开!其结果只能是绳牵牛鼻子--拉着走!
2.习作讲评课的"一次性"。
真正的讲评课,是典型的"班本化"教学,是"一次性"教学,而不是"长期排练"而成,亦不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讲评课,他无法演练,无法磨课,无法反复,"一次性"是它的特征,不断变化是它的本质。
教师的"指导"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好心办坏事""帮倒忙"。一次又一次的"指导",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和大脑,禁锢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的言语活动。学生作文不是想着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看法,不是想着怎样将自己的故事讲好,而是想着怎样按老师的提纲、老师提供的技术和技术的要求,来完成"作业",这样的"指导"直接导致了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学生,写出千变一律、面目一致的作文--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一千张"标准照",毫无意义。
二、豪华落尽见真淳,习作"评价"在激励--多元评价,以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
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重在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所以,指明了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魅力,让多元评价--赏识教育成为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
(一)差异评分,树立"信心"
差异评分法指同一次作文,好生与差生的评分标准不同,佳作优惠,给足高分。99分、100分,甚至110分、120分都可以。"差生"优待,即使他的文章在与他人比较时算不上好,但在与自己作纵向对比时已有很大进步的习作也可给好分数。分数只是一个数字,只要能激起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何必吝啬分数呢?同时教师在讲评作文时,也不要吝啬鼓励性的语言。"这个标点用的恰当!""你的词汇真丰富!""这个句子把雪人写活了!""读你的文章简直是一种享受!""你的作文很有大家风范,将来一定是个大作家!"如此的评价性的语言一定让学生"喜出望外"。
例如,一次,有个后进生上交了一篇只有一行字的周记,字迹也很潦草。我没有为此生气,而是找他进行了朋友般的交流:"你的选材真有意思,如能多写几笔,一定能把逗蚂蚁的事情写得更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行!"我有意夸大他作文选材有意思这个闪光点,尊重他的情感,关注他的体验。这个学生听了眼里闪着异常兴奋的光芒。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说起作文来,不知不觉中他已把作文说得头头是道。第二天他交给我一篇重写的周记,端端正正地写了足足五行。我给他的习作打了一个优秀加星的等级,这个学生高兴极了。后来,他端正了习作态度,习作水平也逐渐提高。
(二)巧立名目,凸显"亮点"
"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只要经历一次成功的体验,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的力量"。因此,首先要学会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以"低标准"来评价学生。学生在习作中有创意的一个标点,一个好词,一句佳话都即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同时在评价中不妨增加评价尺寸,设立"优秀开头奖""优秀结尾奖""精彩细节奖""精巧构思奖""认真书写奖""灵活创新奖"……
我们可以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朗读,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小作者听到同学朗读着他写的句子和他自己的名字,作文带给他的尊严和荣耀、自信和光荣,一定会使他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念。其他同学念着小作者的名字,多少也期盼着下次能念到自己的名字;每一个期盼,都在学生心理播下了一个"我要写出精彩"的种子--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让更多的学生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体验到习作成功的乐趣,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一致的。
(三)善用评语,倾注"爱心"
平时,我们在讲评学生作文课上,更多的时候既不能概括全班习作的优点与成绩,又不能对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予以充分肯定。这无疑,打消了学生进步与求取的积极性。发挥评价的功能的作用值得尝试!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要注重评语的激励与指导功能,要倾注自己的"爱心"。
如有充满关爱的:"你这次的作文,让我看到了助人为乐的你,让我也体会到你的坚持不懈,不过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放学后我在办公室等你好吗?"这样的评语在传递一个信息──你关心着这颗小小的心灵。如赋予一个幽默的学生写他做的饭菜如何好吃,你不妨夸张地来一句"馋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又如学生写作中忘点小数点了,不妨批上"你被评为最受欢迎顾客,因为只需2.5元买的钢笔你竟然花了25元。"学生写出了一篇好文章,不妨写下:"别说老师了,我想就连鲁迅小时侯也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你真了不起!向你学习!""将来你就是大师,因为,我小时候的作文还不及你一半呢?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学无止境,祝你成功"……
学生读了这些评语,怎能不会一遍又一遍地读啊看啊,在会心的微笑中受到启迪,在成功的陶醉中鼓起希冀,从而让学生受益无尽!
三、咬定"评价"不放松,立根原在"赏识"中
正如詹姆斯所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是每一个人的普遍要求。小学生由于身心的发展,知识的增多,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认同--这种需要正是他们进步的内驱力。
当教师赏识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我们带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细微进步,满足他们自尊的心理需要,呼唤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获得无限生机;当学生拥有赏识的心态,拥有赏识的思维习惯,不但能做好作文,更能做好一个人,做好一个"真人"!
不过我在此并不是说习作指导可以"删除",可以"摒弃",可以"废弃",而是"减肥"! 因为以"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创作出的作品的确有艺术生命、不可重复的"唯一"。同时,教师要在讲评中,尝试赏识教育,让多元评价成为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不断提高的动力,让作文教学重新焕发生命,让学生的习作再次兴味盎然!
参考文献、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2.《习作教学的改革》 作者:邹道军
3.《对习作评价的思考》 作者:徐寒燕、徐耀洪
4.《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作者:管建刚
5.《谈作文评语的作用》 作者:李志敏
6.《我从不上"作前指导"》 作者:管建刚
7.《作文教学需要赏识教育》 作者:姜丽敏
8.《"小"批语作"大"文章》 作者:马 玲
9.《关于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作者:占丽丽
10.《写作文批语要追求真、善、美》 作者:朱朝辉
11.《赏识教育,作文教学的金钥匙》 作者:贺建霞
12.《关于改进习作教学的指导意见》 作者:严考全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