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国强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梁文道大红大紫,不但出版了4本集子,还天天在电视上论书讲书,被一部分青年奉为阅读的引领者。然而本文作者大声疾呼,离梁文道远一点,他的读书方式不可取,会使那些寻求心灵慰藉和人生智慧的年轻人误入歧途。 “正常读者”该追求什么 传媒时代,畅销书排行榜一直在制造或真或假的阅读快感,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正用心耗时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以读书人的面目出来捞金的人却越来越多。梁文道就是其中一个。梁文道几乎天天在凤凰卫视露面,谈书、谈人、谈时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扮演了一个全知全能的角色。在梁文道那里,读书的目的不是思考和品味,而是喋喋不休地表达。在这个浅阅读盛行的时代,梁文道凭借其浮泛的阅读和速成的评论赢得了媒体话语权。 在《读者》一书中,梁文道自称“正常读者”,他不以学者自居,也不深入研究某一门学问。他涉猎各类书籍,什么东西都懂一点,嗜好读书,更喜欢谈论读书,艰深的学术话题恐怕驾驭不了,但东拉西扯地讲一些基本的知识却驾轻就熟。梁文道说:“我努力阅读,原动力就是想获得这份常识而已。”说来说去,梁文道追求的只是一种“万事通”式的阅读。这种人,有点类似于通才、杂家,却又没有那么博大、厚实,而且欠缺一份朴素与平和。他们注定与闭门读书无缘,读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学问,而只是满足于知道而已。梁文道将这本内容杂七杂八的书籍命名为“常识”,并非是为了提高大众的阅读品位,而是为了保持一种优越感。他说出一堆貌似富有智慧的话,然后漫不经心地说这些都不过是常识而已,这是梁文道的快乐。 颠覆传统读书方法 常识是知识的底线,也是思想的敌人,因为常识往往先天正确、拒绝质疑和追问。更何况,常识是置于一定语境之中的,不管一个人的阅历、背景和生存空间,便凭空谈“常识”,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梁文道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在《常识》一书自序中说:“虽然同在一国,虽然同是华人社会,一个香港人心中的常识未必是其他人所能认同的。”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等内地学者因为与媒体过于亲密而致使其所兜售的学问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遭受到了主流知识界的批评甚至讨伐。梁文道走红书坛,一年在内地出版了4本集子,并登上若干个图书排行榜。论语言的流畅和生动程度,梁文道远不及余秋雨等电视学者,但是,梁文道很会调整姿态,他不像余秋雨那样以大师自居,也不像易中天、于丹那样把自己打扮成顶级教授,他说:“我只不过是个传媒人,在报刊发稿,在电视台做节目,如此而已。”梁文道涉猎广泛,却又浅尝辄止,“不用太深入,但至少要读过一些有关的书及学术研究。”人们自然不能指望这样一个匆忙阅读的人成为指点迷津的精神导师。 梁文道颠覆了苦读传统,他的阅读方式随性散漫,甚至简单到单凭封面就能判断一本书的地步,还美其名曰“书皮学”。在评论一本法国畅销书时,梁文道写道:“直到执笔这一刻,我还没收到这本书”。如此玩空手道,恐怕超出了书评的底线。为一本未曾读过的书所写的书评,只能是地地道道的伪书评。梁文道所提倡的“书皮学”在目前这个网络阅读时代已经大行其道,出版商在封面上做足了功夫,诸如大师评价、专家推荐之类的好话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用各种谀辞和拍马屁的话来包装一本书,实质上是对书的亵渎。在网络上购书、读书,首先看到的不是书本身,而是一连串评语。这些花花绿绿的“书皮”劫持了读者的目光,不谈意义,不问价值,拒绝沉思,搁置问题,阅读变成了一种浅层的快餐消费。 离梁文道远一点 梁文道其实也深知泛读时代的浅薄和粗糙,他认为重要的不是读得快,而是读得好。他怀念大学时代,跟着老师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的情景,“一学期结束了竟然还没翻到80页。”可惜,这种缓慢沉潜的阅读生活已近乎奢侈。在电脑屏幕前,在机场和地铁,阅读的过程喧闹而短暂,瞟一眼,翻一翻成了通行的阅读姿态。梁文道从传统阅读中成长起来,却又回过头来消解阅读的意义,将阅读娱乐化,说到底还是对媒体时代的一种迎合。 梁文道的文章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书评,他只是拿书来说事,来展开话题,以填充某个栏目。他的理论是:“没读过《战争与和平》到底有多丢人呢?再无耻点说,没读过《战争与和平》却还要谈论它,难道就真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吗?恐怕未必,因为关于经典的最经典的定义是‘那些没有人看,但人人都在谈的书’”。 在梁文道看来,谈论比阅读本身更重要。作为一个媒体人,他所感兴趣的永远是话题,而并不是书籍的灵魂。梁文道的话语狂欢没完没了,我却担心那些通过网络和电视读书的年轻人会误把梁文道当成精神偶像乃至导师。我们无法苛求梁文道这样一个以表达谋生的媒体人会拥有何等精深耐心的阅读,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担心:梁文道这样一个“正常读者”被奉为阅读引领者,会使那些寻求心灵慰藉和人生智慧的年轻人误入歧途。所以笔者还是劝那些真正想读点书的朋友最好离梁文道远一点。 《读者》,梁文道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常识》,梁文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