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百度,拆分腾讯,拆分阿里巴巴……近期,有关拆分中国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声音,随着这些企业在互联网细分领域的支配地位进一步提升,变得更为响亮。
互联网一度是中国的充分竞争市场之一。而在经历自由、自然竞争的阶段之后,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及旗下淘宝)为代表的企业,在互联网不同细分领域的垄断支配格局业已形成。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企业,从进入市场的第一刻起,就感觉被这些垄断性的阴影所遮蔽,这些后进入者对垄断的抱怨和不满,正逐渐转变为拆分寡头企业的呼吁。
一直以来,拆分都被视为打破垄断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在互联网领域,这一手段是否能够付诸施行,拆分是否能打破垄断,对产业是促进还是抑制,目前仍存争议。
在决定发展互联网之后的15年间,由中央政府、部委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司法解释等文件,数量已超过30个,这些文件大部分集中于互联网准入、使用、应用技术、用户管理等基础性领域;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施行,至今已逾三年,在互联网领域还没有施行案例。
如果单纯为图省事而直接拆分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能否从根本上再度营造中国互联网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反之,决策机构,尤其是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如何从大力度的支持鼓励转变为对寡头企业进行有效监督规范,不断完善立法并贯彻执行,将成为能否遏制互联网寡头企业滥用市场地位的关键。
无论如何,在市场自有竞争难以打破垄断格局的前提下,以行政力量约束、遏制互联网垄断,尤其是制约寡头企业不受限制地将垄断力量用于市场主导权争夺,似乎已成为目前的可行路径。
互联网“圈养者”
垄断企业各自打开一扇“大门”,呼吁分享开放的同时将用户“圈养”于孤立的城堡之中,最终可能导致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寡头垄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9月2日,“百度世界大会2011”上,关于虚假广告连接问题,李彦宏回避了现场记者的提问。
在此之前,李彦宏针对中央电视台报道,以内部邮件的方式称,“我作为公司的CEO,在感到十分难过、痛心疾首的同时,也将承担起全部的责任。”
承担的具体表现,是百度公司的公开道歉。在中央电视台多个节目针对百度“凤巢”广告系统一系列曝光后,百度销售副总裁王湛在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中,做了一次“道歉”——在业界看来,这一次访谈还不如说是“说明”。
“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前计世咨询总经理、互联网资深评论人士曲晓东说,“对于腾讯、百度等公司来说,道歉是成本最低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成本的。从这点来说,让他们道歉一万次,远不如给他们开一张罚单来得有效。”
道歉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垄断性的互联网企业,在应对问题时的不二法宝。从360与腾讯的大战,到阿里巴巴欺诈和支付宝的灰色转移事件,每次“出事”后,除了道歉,互联网巨头企业都没有受到实质惩罚。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经历了跑马圈地的竞争之后,因市场竞争而产生的自然性垄断巨头们,正通过廉价的道歉来应对各种指责,而中国互联网用户,似乎成为道歉声明中虚无指向的群体。
互联网行业已陷入手段极端、矛盾激烈的“互联网入口”争夺,新一轮的产业垄断格局也随之浮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