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暖心之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0 14:54
标题:
暖心之书
暖心之书
□李娟/文《财经》杂志 [2008-01-18]
有些书挠痒,有些书攻心。挠痒是生活的小情趣,攻心是生命的大悲喜
有些书挠痒,有些书攻心。挠痒是生活的小情趣,攻心是生命的大悲喜。在寒冷的冬天,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足以点燃心头的火。
钱理群,从大学时代的现代文学史教材,到图书馆借阅的鲁迅研究专著,直至近些年网络上所见的言行,其文字令人信赖,其观点令人尊敬。这是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在坚定执着地对年轻人说:应该有梦想,并相信它,追求它。而年轻人似乎已世事洞明,轻易便可抛出一句:我已经老了。
此书虽名为“我的精神自传”,着笔于作者个人精神随学术研究不断发展的历程,但其实也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与学术史。
钱的家庭在现代中国极具典型性:外祖父是晚清维新派人士,办学堂、办报纸、修公路,创办浙江兴业银行;父亲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主张专家治国,后在国民党政府主持农业工作;哥哥和姐姐分别加入新四军和地下党,成为新中国的老共产党员。1949年后,一家人因为政治原因再不曾相聚,“生不团圆,死各一方”。这段历史也成为钱在“文革”期间被批判的原因,并在抄家时亲手烧掉了父亲的照片。曾有一名女学生为他辩护几句,最终在巨大压力下投湖自沉,这成为他一生压在心头的“坟”。不得不提及的,是钱的忏悔——“文革”压力之下,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他编造了关于他人的谎言。他坦诚,并不为自己做任何开脱,一段自白更让人警醒——“懂不懂得‘悔恨’,有没有‘知耻’之心,这是思考的基础与前提。”
这种与历史的血肉联系,成为他思考与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在我们的历史视野中,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只有历史伟人而无普通人,只有群体政治而无个体心灵世界。”学术研究成为主体的精神自省、自赎与自救,对鲁迅的研究从而也成为主客体相互接近、发现、阐释与再创造的过程。
学术写作应该是充满热量的情感投入,而不是冰冷的话语拼贴。作为一名有公共影响力的学者,钱理群曾说自己更关心的其实是学术上的推进。那么,这种从个体心灵出发的学术之路,是否为当今日益被诟病的学院体制提供了一种可能?
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索,是这本书的重头戏。知识分子的定位,是成为精英姿态的启蒙者,还是洗心革面改造成一个“非我”——这似乎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却浸透了作者几十年的个人体验。也就是说,它不是作为一个理论问题被思辨的,而是作为一桩个案供人评判。这种用以探讨公共问题的自剖式写作,去除了远距离的观照,代之以个人情感的巨大投入。
以自我反省为前提,钱理群认为,“在历史的罪恶中,知识分子不仅是受害者,同时又是参与者”,而这种参与,往往因为知识分子作为历史叙述者的身份被轻易遮蔽了。因此,在中国,首先得“启知识分子之蒙”,“改知识分子的劣根性”。在他看来,鲁迅曾提出的知识分子“帮忙”、“帮闲”乃至“帮商”的命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尤其在面对流行文化之时,贵族式的歧视固然不对,却也必须注意到,“它是一种消解力量”,“会导致知识分子思想的批判锋芒的丧失,思想的创造力的丧失”。
爱之深方会恨之切,对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的知识分子群体的严厉批判,以对知识分子使命的坚持为前提。钱并非打压派,相反,他是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自居,并在根本处是以精英为旨归的。通过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的梳理,通过对启蒙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思考,对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取舍综合,特别是对北大传统的肯定与弘扬,钱致力于去弊存利,力图探寻并树立一个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而这个形象,又特别鲜明地存在于“五四”时期北大诸多优秀知识分子身上。在此意义上,通过研究鲁迅,通过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探索,他致力在历史的断层处,重拾“五四”的现代火焰——从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作为独立个体的精神自由与解放。
钱说,“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对一切都绝望了,一切都看透了”。只是对“人性恶”的体验不应该拒绝对“人性善”的追求,这使得他一直对青年爱护有加。在他看来,年轻人或还有“善”的可能性:“惟一没有看透,更准确地说,惟一不敢看透的是年轻人,是孩子们”。这尽管又是一个梦,“但是不造梦又怎么办呢?”这似乎是更深层的绝望,因而也是更深处的希望。对钱理群这一代人来说,梦想是种责任,这里有着理想主义的根底在。也正因为这根底,在冰冷的冬天,这本书是暖心的。■
《我的精神自传》,钱理群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