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追踪熊丙奇言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11
标题: 《教师之友网》追踪熊丙奇言论
人物档案:
[attach]19075[/attach]


  姓名:熊丙奇    出生年月:1972年7月  籍贯:四川资中人
    职业: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博士。
  曾出版书籍:《中国教育的100分诊断报告》、《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天下无墙》、《教育熊视》、《步入大学》、《成功宝典》、《大学生创业》、《高校学生工作者手册》、《青春档案》、《迈向成功》、《网络文明》、《直面就业》等20种30余版次。
  他的博客:http://xbqblog.blog.163.com/
 
 年度致敬理由

  作为教育时评专栏出镜率最高的时评作家,熊丙奇关注的教育问题上至教育改革,下至局长作弊,他像一名握笔的大侠,敢于说出中国教育的弊病。不管是大学校长还是普通老师,他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他的时评,督促着中国教育的进步。

[attach]19076[/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12
[attach]1907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14
熊丙奇:“原来在国内我上的不是大学”
2011年04月27日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在哈佛做讲座之后,我写了一篇感想文章,说哈佛的学习氛围很浓。文章发表后,一位哈佛学生给我发来一封邮件,说哈佛校园中,学生们的讨论很热烈,是事实,但这可不是学生们都爱讨论,他们也是没办法,因为老师有这样的要求,不参加讨论会,可能很快就跟不上课程。
他想告诉我的是,大学的学习氛围,是由学校对人才培养严格要求、重视教学所带来的,不是靠学生们的自觉。这与国内大学近年来反复强调“学风建设”,很是不同。在“学风建设”中,学校、老师反复教育学生们,要主动学习、要爱学习。可似乎学生就是主动不起来,该逃的课还是逃。
其实,我在几所美国大学参观时,陪同的学生,都谈到了这一点。一位在MIT(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二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是世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获得者,高中毕业时保送进了北大,进了北大之后,一个学期选10门课,甚至更多,都没问题,因为只要学期结束,考试通过,就可以了。他觉得大学的日子基本上是在混中度过。
一个同样和他保送进北大的同学,混到大二,因为长期缺课去打游戏,最终多门考试不及格被退学。他觉得这样混下去,实在对不起自己,因此申请MIT,到这里继续读大二。到了MIT,虽然只选了五门课,但他感到异常的繁忙,因为每门课,老师都要求要阅读大量的书,有的课,还必须做大量的实验,稍微掉以轻心,就跟不上,在他们的同学中,晚上在图书馆熬夜看书到深夜的情形,十分普遍。
这位同学告诉我,他曾经对大学十分失望,而到了MIT,才发现自己以前上的哪是大学啊。他说,他对此的感受最有说服力,因为其他的本科生,大多是直接高中毕业后来留学;而研究生们,感受不到本科生教育。听了他的话,我在想,这可以解释,为何近年来会出现中国留学生捐巨资给自己的美国母校却不捐给中国母校。
我国大学,也反复在谈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可是,这只是说说而已。重视本科教育,意味着必须要求教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到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我国大学的教授们,在高校强调论文、课题、经费的现实中,是不愿意在这方面花“无谓”的精力的。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可摧毁学生们对大学的美好期望。我国很多高中毕业生,怀着美丽的大学梦进入校园,上完第一节课之后,就从梦想回到“现实”——原来梦想中的大学竟是这个样子。而对于学生们在大学里的“不认真”,大学将其原因归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进入大学没有进入角色。
我也曾对大学新生分析过,大学的教学环境与中学不同,要求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但这次观察哈佛学生的学习,才明白,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没有错,可老师教育教学的高度投入、负责,对课程的严格要求,是学生进行有效自我管理、规划的基本前提。哈佛本科生的课,安排得并不多,但学生们忙,就忙在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准备讨论会,以及撰写课程论文。
最近,数所世界名校的网上公开课受到国内大学生、白领的追捧,很多人的感慨是,看了这些课,才知道自己以前上的不是大学。这和那位来自北大的留学生的感受很相近。但一位哈佛学生告诉我,这些网上公开课并不是最精彩的,精彩的是讨论课。哈佛的讨论课,一般只有八九人(学校规定,课程参加人数不得超过八九人,人数太多,有的学生无法参与,这与我们课程强调规模,以数量来论课程欢迎程度完全不同)。在讨论课上,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大家在讨论中,能相互学到很多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我在卫斯理女子学院参观时,一位同学说,她们有很多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比如在上一周,就讨论利比亚的局势,我想,这些讨论,是属于学生自发的。而他们的“自发”,不正是源自于已经养成的学习与讨论习惯,以及鼓励学生所有话题均可自由发表意见的整体氛围吗?
有什么样的学校定位,有怎样的学校风格,就有怎样的学生。美国的大学,可以让学生在忙碌中热爱学校,融入大学,而我国的大学,却让一个个好学生把“混”字挂在嘴边。如果要说差距,这是我国大学与国外名校最大的差距。如何赶上这些名校,国外学生们的感受最深处,也就是我国大学最应该做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15
更换教材背后的权力张狂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安徽滁州等5个地市的很多初中学生发现,自己领的新书里唯独没有英语课本。据安徽省教育厅红头文件显示,安徽省8月底决定改换上述5地市的初中三个年级的英语教材版本,因所涉教材量多达近百万册,教材供应商印刷、配送不及,导致出现上述结果。据知情者透露,利益重新分配是更换背后原因。(新京报9月2日)

新学期开始前,才临时确定更换教材——安徽省教育厅颁发相关文件的日期为8月27日,离开学日期不足一周——这很容易让人对这背后的“交易”充满想象。事实上,中小学教材背后的利益链已经曝光多时,这一事件所反映的教育管理问题,远比利益链更令人忧虑:行政官员已经可以不顾任何教育规律、教师意见和学生意见,毫无顾忌地对教育指手画脚,明目张胆地从中谋取利益。

过去,在教材利益链问题上,大多行政机构官员,还是懂得“回避”,采取隐蔽的手法操作的,通常的说法是“台面上过得去”。而这起涉及100万册教材的换教材事件,却不在乎“台面上”过得去。

就是不懂教育者,以下道理也会明白——如果要采用新教材,至少要给上课教师两个月以上的准备时间,即让教师根据教案做教学准备,再牛的教师,不可能拿着一本新教材,就马上给学生上课。学生使用某一套教材,最好有系统性、连贯性,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采取相互有承接的版本,中途换新教材,教材风格、内容必然存在脱节,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一年级学生可以换用新教材(其实对于一年级学生不存在换的问题),两、三年级的学生,则不适宜调整教材。

但这次换教材,根本就没给老师准备时间,同时,也根本不考虑学生是不是适应的问题。如此换教材,可以说,根本不用去听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意见,也会想到会遭到反对。换句话说,假如教育部门稍微有对学校、老师、学生反对意见的丝毫在乎,就会在“操作”时,想得“周全”一些,比如,提前发文件,或者,今年暂时采用以前的教材,来年再换新教材——有这一年时间“运作”,就是有利益交易,也是“天衣无缝”的,至少是“对舆论负责”。

不这样“运作”,不是表明这些行政官员“傻”,而是他们认为,根本就不要做到“天衣无缝”。就是所有学校、教师、学生不满,就是把问题摆到桌面,又能怎样呢?这是近年来,不少地方教育官员表现出来的想法。而支持他们想法的,正是他们权力根本不受制约、出了“问题”也根本没有问责的现实。

在中小学教材的选择上,合理的机制,应该是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按照本校的办学特点,共同参与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而不是由行政机构指定,这种指定,不但有着权力寻租的可能,造成教材的垄断,形成教材利益链,而且,也不利于学校自主办学,形成学校办学的个性与特色。如果教材由学校通过民主决策选择,而不是行政机构指定,那么,何来权力背后的利益链?

现在的教材选择,采取的是行政机构指定方式,其权力几乎不受任何制约;而在指定教材问题上,也难有“失责”可言,教材的好坏、质量高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问责”,也几乎不可能,问责的就是行政机构本身,相关人员都成为共同利益者,除非内部争斗,要自己问责自己,可能吗?这些年来,媒体一再曝光教材利益链条,揭露其天价回扣,呼吁以贪污、商业贿赂问罪,然而真正被问责的有几起呢?

与教材的选择、更换类似的权力张狂,在今天的教育管理中,比比皆是,比如,加分腐败,不管舆论怎么曝光,加分乱象何其惊人,可加分政策不调整,操作加分的也无人被问责,如此一来,来年的加分腐败必然更加疯狂。在傲慢和张狂的权力之下,教育的生态被严重破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益,被普遍漠视。要恢复我国的教育生态,需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此调整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在约束行政权的同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并切实维护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权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16
熊丙奇: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义务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艾瑞红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27日   03 版)





    “我不是博客控,而是‘教育问题控’。”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博客论坛上,一向爱针砭教育时弊的熊丙奇进行了这样的自我评价,“关注中国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把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观点写出来,这是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最大兴趣。”
    有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身份的熊丙奇是“网上红人”, 也是深受媒体喜欢的教育明星。目前,熊丙奇的腾讯博客的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新浪博客的点击量也突破了1400万次。不过,这样一个牛人在微博上却显得没有什么作为,更新互动比较少,粉丝量也不多,几个网站的微博粉丝加起来只有50万。熊丙奇的微博主要是关联微博,即博客发表后根据设置自动生成的微博。
    此次参加由语文出版社、山东世纪金榜集团共同举办的教育博客论坛,熊丙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微博虽然受众面广,但在很多方面是受限制的,比如只能输入140个字,很难说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而且,微博很多时候呈现的信息是比较零碎的,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我主要关注教育方面的话题,倡导说理。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去行政化等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这就需要用较长的文字来表述,而博客没有字数的限制,是很好的载体。”熊丙奇说。
    经常关注熊丙奇博客的人也许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他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评。对此,熊丙奇自己也赞同,“我的博客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教育改革的一些方案,表达对教育改革的参与热情。”
    但对教育体制的过多批评,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曾经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2008年时,中国青年报教育版的头条刊登过一篇文章《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这是根据我的一次发言写的报道,当时有关部门对我的话就特别不满。”熊丙奇回忆道。
    但是,在熊丙奇看来,经常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的义务,而被批评者能够聆听批评、接纳批评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进步,2010年4月8日,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邀请了11位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过意见的社会各界代表举行座谈,对“规划纲要”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熊丙奇也在应邀之列。这是他第一次踏进教育部的大门。
    其实,早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前,教育部的一位原副部长就曾专程到上海征求熊丙奇的意见。“我们大概谈了两个多小时。我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意见,还递交了相关的建议文本。后来,我的大部分意见都被采纳和吸收了。”
    对于政府部门前后态度的转变,熊丙奇表示,不管怎样,他都将坚持自己的做法,针对教育问题,不断地去献言献策。“外在条件的改变对我不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熊丙奇说。
    一直写博文批评中国的教育问题,对此,熊丙奇坦言,“有时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要改革教育,也一定要顶住压力,把压力化作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教育改革是迟早的事,只要方向正确,就大胆前进。”
    从2005年开博到现在,熊丙奇已经写了2000多篇博文。他每天都发表1~2篇博文,近年来还有增加的趋势。“我现在也很困惑,感觉疲惫、厌倦、沮丧,因为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是在写同样的问题。”熊丙奇感慨道。
    在熊丙奇看来,一些教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不同,但性质完全一样。他评点一些教学事故、学校各种安全问题时,发现事件大同小异,原因都是一样的。为此,熊丙奇说,普及教育常识、推进改革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必须保持‘说’的状态,保持说就是一种力量。”熊丙奇说。
    “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说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熊丙奇说。他把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比作患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其治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18
最犀利教授:熊丙奇



    熊丙奇,男,1972年7月生,四川资中人。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为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珠江晚报、现代教育报等报专栏作者。
熊丙奇接受媒体采访。本网记者袁涛摄
中国江苏网12月18日讯(通讯员陈育凡 杨萍 记者 袁涛 实习生 陶雯雯)“大学的使命就是要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但现在国内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大学的办学很多时候在阻止创新,阻断传承。”12月17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专家熊丙奇直言目前国内大学面临很多问题,想要真正做到创新困难重重。
高校“行政化”阻碍文化传承和创新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起,就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一问题在社会舆论、“两会”和教育论坛中饱受诟病,高校去行政化已经成为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一。然而,熊丙奇坦言,在去年7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之后,大学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行政化。“大学里的大多数课程也是由上到下统一安排设置的,这样学校就没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就不能体现大学办学的灵活性。”
“行政化强调服从、强调纪律,如果不去除不仅会阻止文化创新,还会阻碍科技创新。这是当前的一大问题。”对此,熊丙奇建议,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真正做到政府向学校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学如果没有自主文化就没有自觉。”他说。
功利化倾向严重高校教授沦为“学术民工”
相比“行政化”,大学校园里的功利化倾向也不容忽视。在熊丙奇看来,从高校管理者到高校教师再到学生都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学校的扩招、合并强调了数量的发展而忽视了质量的发展。很多大学自身也迫切希望能够办好,但是采取了急功近利的方法。改校歌、换校名、重立校训,这样的话实际上大学文化就没有传承了,而是被隔离掉了。”
熊丙奇认为,由于功利化倾向的存在,许多高校并未引导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潜心做学问,而是采取一年一考核的制度,希望教师一年就要出成果,这样的结果导致大学教授们都要拿着论文、课题经费、专利去兑现工分最后就变成了“学术民工”。“对教授设定的指标包括发表论文数、申请课题数量、申请经费数量、获批的专利数,以及教学工作量。教学仅占其中一小部分。”他认为,在学术功利化、学术泡沫化的环境下,很难有货真价实的创新。
如何解决高校创新难的问题?熊丙奇院长建议,高校内部应建立起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制度。“以行政来主导学术资源、教育资源。学术不独立、教学不自主,文化氛围就很难形成。”他认为,国内高校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在美国的高校中,校方针对不同类别的教授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教授们普遍实行“年薪制”,收入与学术绩效不挂钩。“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教授们就能凭自己的兴趣做学问了。”熊丙奇说。
同质化状态普遍部分院校沦为“考研基地”

“中国的高校千校一面,没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熊丙奇说,从985到211,到普通本科,再到高职高专,中国的高校全都是一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体现特色。
“更严重的是教育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多,学生接受的是缩水的教育,尤其是一些本二、本三院校俨然变成了考研基地。”熊丙奇直言,由于就业困难,部分本二本三高校的学生一进大学,就把考研当成了唯一出路,以此为跳板,进入更高层次的大学,提升就业的砝码。“这样学生就会完全为考研而学习,而忽视了许多专业课程的学习。”据介绍,许多学校对学生考研也是相当支持。甚至会单独开设教室,配备老师进行专门辅导。“高校本应是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培养人才,而如今为了让学生考研,偏离了原有的办学理念。大学如果没有真正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这时就会面临大学文化的消亡。”
“部分高校沦为考研基地和目前研究生考试制度的设计有关,但其根源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没个性。” 熊丙奇说,所有的学校把科研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不管是讲师还是教授,全部变成了“学术民工”,功夫全都用在了怎么写论文,怎么拿项目上,根本没有心思教学生。“985、211高校的学生还可以扛着学校的牌子找工作,普通本二、本三高校的学生只能考研。”
熊丙奇认为,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体的,是同一个问题的在不同领域的展现而已。高校只有打破“千校一面”的现状,按照自身的定位来培养学生,才能保证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个性的学生。“考研基地”也才能消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20
熊丙奇:教育处于“纠结”状态




  周舒

  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需要系统的眼光,不是光靠某一环节就可以解决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长年研究中国教育的学者,熊丙奇以犀利的专栏和敏锐的言论,一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对他而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双赢游戏”,“需要每个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意识,明白如何捍卫和争取真正的平等受教育权,也尊重他人的平等受教育权”。
  第一财经日报:用一个词形容现在的教育公平现状,你会选择哪个词?
  熊丙奇:教育公平的问题,现在处于非常“纠结”的状态。老百姓期待,政府也想推进,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很多公平的理念不为大家所接受。在区域教育差别、择校、高考改革(自主招生)等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日报:你长年研究教育问题,和很多家长有接触,从你的感觉来说,家长对教育现状是否满意?
  熊丙奇:从家长的角度,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这包含了多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起点公平,进入学校的机会是公平的;第二是过程公平,老师给予同样的对待;第三是结果公平,升学中不会受到人情权势的影响。
  关注的焦点不同,背后原因其实是受教育者的权益受到侵犯:入学得不到保障,升学要托关系,高考存在自主招生、加分等等影响公平的情况。求学过程中,老师不公平,对待学生不均衡、不尊重,所以要给老师送礼。这些困惑源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所以会出现择校费,或者为了择校而购房。因为这些因素家长处于焦虑之中,但其实这些问题不应由家长承担。所以,教育要从公平起步,以公平结束。
  日报: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别现在也是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你怎么看?
  熊丙奇:从资源上讲,区域上,学校存在城乡的差别。但总体来看,在区域之内、校际之间差别就可能很大。不光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城市中不同学校、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成本的差别就有可能超过10倍。这是因为义务教育由县乡财政决定,按比例拨款,有钱的县乡拨款就多,没钱的县乡学校得到的钱就很少。这是资源来源导致的,县乡财政本身就不均衡。应该让省级财政统筹。
  但这一措施在现实中又受到阻力,比较发达的地区会觉得自己的资源被瓜分。地方政府会觉得影响拨款分配,落实到个人身上阻力也不小,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的资源发出去,当地学生一定会反对,最后变成地方和地方互相打架。要转变教育公平理念,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公民意识的提高。
  日报:那是否改变人们的意识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部分呢?
  熊丙奇:意识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资源配置模式的改变,但这在很长时间之内无法实现。要改变义务教育经费模式,也要加强监督,不要中央政府想拨款,但是地方上不拨。发达国家有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
  日报:根据你的研究,教育不公平的状况在好转还是在恶化?
  熊丙奇:这几年政府加大投入,义务教育全免费、扶持中等职业中学、帮扶贫困大学生……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还很有限。
  日报:尽管有这些转变,很多人在教育上还是有被剥夺感,就算北京、上海等等资源比较多的地方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
  熊丙奇:并不奇怪。发达地区内部也有选择的问题。上海和北京的家长也面临具体的小升初、幼生小等等的压力,可能这些地区在优质教育的需求上更加旺盛,所以资源显得更加有限,需要更多精力和更大的投入。并且公平不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说的,都是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和自己在其中的地位来评价,因为这是和老百姓自己切身相关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22
熊丙奇:可不可以对检查评比“说不”


欢迎发表评论0 字号:   熊丙奇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严格控制年终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通知强调,凡是没有法规和政策依据、可搞可不搞的检查评比活动一律取消;经核准的检查评比活动在检查评比过程中不得铺张浪费;不得要求基层领导层层陪同;不得要求学校悬挂欢迎标语或组织欢迎队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基层摊派或转嫁经费;不得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或纪念品。
推荐阅读
  这一通知来得很及时,也十分必要。年终检查评比多,一些学校疲于迎接评比、检查,在教育系统不算罕见。有幼儿园教师 “诉苦”说,“我们忙于应付这些检查加班加点不说,正常的教学开展不过来不说,保育员的打扫清洁工作我们来做不说,幼儿园的孩子万一发生什么事,还是我们的责任……”很显然,教育部的通知针对的正是这一现实,希望由此给学校和教师们“减负”。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可搞可不搞的检查评比活动一律取消”,这两条其实包含了较强的针对性。检查方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检查评比是必要的,也是不能不搞的;这反映了一些地方亟待转变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思维,似乎这样才是对教育的重视;若没有评比、检查活动,就觉得失去了一个抓手。要他们自行清理评比、检查项目,一方面要转变办学思路,另一方面还需要对相关机制进行完善。
  为此,有不少人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看法。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建议,“政府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教育评比和检查活动。学校的常规工作通过正常的记录、汇报、告示、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各种检查必须归口一个部门,如教育督导机构。每个教育督导机构必须制定年度评比与检查计划,学校可以拒绝任何计划外的评比和检查。每个学校每年的评比和检查不得超过一项。 ”朱永新的建议,事实上是就如何执行教育部的通知支了一招。这些建议,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多头管理、多头检查评比,可以让学校从迎接检查评比中解脱出来。教育管理部门不妨对此进行调研。
  通知并没有提出过于刚性的约束,但地方应就通知的精神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落实好、执行好。其中的关键,是在执行过程中引入应有的监督机制,把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置于阳光之下,进行有效管理,不再干扰学校的正常办学活动。朱永新提到,“学校可以拒绝任何计划外的评比和检查”,这种设想较为理想化,因为现在不少检查评比就是“计划外”,有些突如其来的通知学校很难拒绝。拒绝,不但意味着学校的年终考核可能会碰到问题,也可能会影响学校领导的考核、评价乃至未来的晋升;这种微妙的管理关系,不能不说是上述评比、检查活动泛滥的原因之一。通知中指出的几个“不得”,事实上点出了某些检查评比的不当动机,为了能让学校今后能对此种活动坚决“说不”,有关部门也可出台与之对应的问责规定,并形成长效机制。
  从长远看,有关部门还是要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教改思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各种必要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干预。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23
熊丙奇:大学生寝室为什么就不能装空调

熊丙奇 教育学者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今年暑假对部分学生寝室进行改造,统一安装了热水器、空调等,于是开学后被改造成类似宾馆一样的寝室竟供不应求。(《楚天都市报》9月12日)
对此,网上有不少帖子表示不解,更对学生们的“贪图享受”予以“严厉批评”:大学生活应该培养孩子们克服困难、坚韧顽强的意志力,这些进校即讲条件的孩子能够锻炼成才吗?!
在分析这些意见之前,我们来看两篇报道。一则是,在9月3日举行的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暑假天气异常炎热,一些住校的学生于是在网上发帖抱怨,称要把‘校长绑架到学生宿舍去,看看能活几天’。当然最后并没有人绑架我。”说到这里,在场新生哄堂大笑。他接着说,“不过我相信,大学的学习条件也会越来越改善,而我们的工作也会不断改进。”
另一则是今年夏天,上海交大数学系副教授姚卫红老师在学校BBS上发帖称:“(同学们要是)实在热得不行,就来老师家避暑吧!”这则热帖让身处水深火热中的校园留守学生感动不已。
这两则新闻告诉我们,学生宿舍里的空调,于大学生的生活,已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大学校长和老师,实在不必义正词严地“教育”学生:受热就是吃苦,吃苦就是磨炼。
把艰苦的生活条件,与磨炼吃苦意志等同,这是十分落后的教育观。以这种观念推论,那些办公室里有空调的教授们,应该撤除空调,否则,就显得他们的生活太“安逸”了。而反对在大学宿舍安装空调者,自己应身体力行在家里也不安装空调,一边挥汗,一边工作、学习,否则就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吃苦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外在,而是内在。一个学生在空调房间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这能说明他没有吃苦精神吗?我看不出学生是否用空调与他们是否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有任何联系。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教育中,这种对吃苦精神的错位理解比比皆是。最近我到本地一所新建的大学校园参观,校园建筑十分漂亮,可学生宿舍里居然没安装空调,而如果要重新安装空调,必须重铺电路。可见当初的设计,就根本没考虑空调的事。
今天,我们还把大学宿舍作为对学生的管教之地,而实际上,大学宿舍之于大学生,就是学生出钱租住的一个地方。作为“房东”,学生公寓管理者应该提供基本生活设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高,针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观念也必须更新,这是教育因材施教的要求,也是教育富有人文关怀的必须。离开现实环境的变化、受教育对象的变化,残守过时的教育观,进行一成不变的管理,教育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马晓慧)


熊丙奇 教育学者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今年暑假对部分学生寝室进行改造,统一安装了热水器、空调等,于是开学后被改造成类似宾馆一样的寝室竟供不应求。(《楚天都市报》9月12日)
对此,网上有不少帖子表示不解,更对学生们的“贪图享受”予以“严厉批评”:大学生活应该培养孩子们克服困难、坚韧顽强的意志力,这些进校即讲条件的孩子能够锻炼成才吗?!
在分析这些意见之前,我们来看两篇报道。一则是,在9月3日举行的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暑假天气异常炎热,一些住校的学生于是在网上发帖抱怨,称要把‘校长绑架到学生宿舍去,看看能活几天’。当然最后并没有人绑架我。”说到这里,在场新生哄堂大笑。他接着说,“不过我相信,大学的学习条件也会越来越改善,而我们的工作也会不断改进。”
另一则是今年夏天,上海交大数学系副教授姚卫红老师在学校BBS上发帖称:“(同学们要是)实在热得不行,就来老师家避暑吧!”这则热帖让身处水深火热中的校园留守学生感动不已。
这两则新闻告诉我们,学生宿舍里的空调,于大学生的生活,已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大学校长和老师,实在不必义正词严地“教育”学生:受热就是吃苦,吃苦就是磨炼。
把艰苦的生活条件,与磨炼吃苦意志等同,这是十分落后的教育观。以这种观念推论,那些办公室里有空调的教授们,应该撤除空调,否则,就显得他们的生活太“安逸”了。而反对在大学宿舍安装空调者,自己应身体力行在家里也不安装空调,一边挥汗,一边工作、学习,否则就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吃苦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外在,而是内在。一个学生在空调房间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这能说明他没有吃苦精神吗?我看不出学生是否用空调与他们是否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有任何联系。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教育中,这种对吃苦精神的错位理解比比皆是。最近我到本地一所新建的大学校园参观,校园建筑十分漂亮,可学生宿舍里居然没安装空调,而如果要重新安装空调,必须重铺电路。可见当初的设计,就根本没考虑空调的事。
今天,我们还把大学宿舍作为对学生的管教之地,而实际上,大学宿舍之于大学生,就是学生出钱租住的一个地方。作为“房东”,学生公寓管理者应该提供基本生活设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高,针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观念也必须更新,这是教育因材施教的要求,也是教育富有人文关怀的必须。离开现实环境的变化、受教育对象的变化,残守过时的教育观,进行一成不变的管理,教育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马晓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25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K1_JuzGAfQ/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K1_JuzGAfQ/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K1_JuzGAfQ/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26
熊丙奇:应关注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教育回报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发布时间2007年03月13日作者熊丙奇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做客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我认为现在的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因为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只是读完大学就业,还是不读大学就业的问题。”
  周济部长的话不无道理,但仔细分析,用“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来解释“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暴露的却是教育者忽视了学生和家庭的教育投入产出问题。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在实施教育成本分摊之后,还没有切实关注到教育消费者的利益。
  诚然,这些孩子迟早要就业,高等教育扩招,也没有为整个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人口,但是,这些孩子花四年时间,每年开支上万元钱,我们的高等教育能要求他们不把四年时间、几万元开支当一回事,像其他高中毕业同学一样去对待就业问题吗?
  如果可以这样要求这些孩子,那么,我们就必须反思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支撑下的高校收费行为。发展高等教育,有两大基本作用,一是提高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素质,从而推动国家经济、文化、社会持续发展;二是提高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并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正是因为有这两大基本作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摊理论才在国内被接受――国家和受教育者根据从高等教育中的得益情况,要分摊相应的教育成本。
  显然,如果我们努力告诫大学生的是,接受高等教育,不要期望获得相应回报――“你就业困难,是因为你把自己当作大学生”,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还能站得住脚吗?
  许多教育管理者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每年有30%当期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虽有整个社会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但关键在于大学生们的“过高期望”,即有业不就――宁愿放着乡镇和农村的一些就业岗位不去,而在大城市里寻找渺茫的就业机会。
  笔者认为,根本上说,这不是大学生们期望过高――在市场经济背景中,大学生的行为日益市场化,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取自己更大的回报。在一些地区,一些大学生甚至提出零起薪的要求以获得一份工作,有的大学生之所以“有业不就”,是因为这些就业无法给予其希望、无法让其看到未来。
  社会上不同的“业”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而当前的教育和一些社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回报又相对太低(对应其过高的投入来说)。其中,对于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便是高等教育没能给大学生“回报”相应于其投入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显然,这与高等教育的大扩招不无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高等教育不关注受教育回报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关心高校就业率,并不是关注受教育者回报)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少高校并不承认自己没有给学生“回报”,而他们所“回报”的,就是一纸证书。这是典型的“学店”办学思路;二是我国高等学校缺乏市场竞争。国家垄断教育资源的格局,容易导致再差的教育服务、再低的教育质量,也有相当一批人来购买、来消费――有能力走到境外去读书的,毕竟只是少数。
  提高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回报,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高等教育就无法健康持续发展。而提高回报,必须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社会用人单位多方面着手。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必然关注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用人单位在乎人才的能力与素质,高等教育能提供有用于人才能力与素质提高的教育,人才去接受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高等教育――这才是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当然,还必须从根本上建立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让高等教育在竞争中提高质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知名教育学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27
熊丙奇教授:怎样孕育大学精神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是最近大热的教育话题。有媒体记者感慨,大学为什么不能答应这个贫困女研究生的申请,给她母亲提供栖身之地呢?大学为什么不出面帮助这个母亲,给她找份工作呢?并由此问,大学精神何在?
  我知道,大家是很容易把一个学生的自杀与大学精神联系起来的,而且,在校学生在宿舍里自缢,大学也很自然地成为被指责对象。但就事论事,如果是因学费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导致这名女研究生自杀,大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把大学不为学生的母亲解决住宿、安排补助也归为大学的直接责任,并认为是大学精神的迷失,则是误会了大学精神,把大学当成了政府部门。
  大学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思想自由、独立人格,教育如此,学术亦如此。而要孕育这种精神,大学只能承担自己应有的功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大学基本上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上学免费、看病免费、住宿象征性收费;教师则从进校园之后,就被学校负责生老病死,甚至亲属的工作、小孩的教育,这才有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与附属中学。
  当国门进一步打开,我们把眼光投向诸多世界一流大学后发现,大学就是大学,社会就是社会,国外的大学根本没有国内高校那样庞大的后勤服务机构,也不会花时间去料理职工孩子的求学问题,甚至有很多高校只给一、二年级学生或最多给本科生提供校内宿舍。但没有人说这样的大学没有大学精神,而是认为大学正集中力量做有大学精神的事,给学生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服务。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开始学习国外高校,推行缴费并轨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是,这样的改革并不彻底,甚至走调。对应于高学费,没有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尤其在一些民办教育学校。一夜之间,教育产业化概念风靡大江南北,在人们印象中,大学做起了“买卖”;对应于宿舍公寓化,大学依旧实行过去的集体宿舍管理模式。而且在2003年前后,教育部曾发文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外租房,这使社会化改革踟蹰不前。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上述改革的同时,大学的行政级别进一步提高,有一批大学的书记、校长相继成为副部长级干部,大学在办教育之外,同时成为一级政府。我国高校也没有国外大学所面对的社会福利保障环境,大学不做的事,社会也不做,最终还是只有大学自己做。
  这才是导致社会对大学精神误读的重要原因,人们会把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一样对待,要求大学对教师、学生负责到底。而且,这种要求往往会得到舆论的支持。
  当然,要改变社会对大学精神的认识,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理解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而应该以这样的关系定位,改革高等教育管理,让大家确信,大学就是大学,社会是社会,而政府机构是政府机构。这方面,大学的管理改革至少有三方面需要推进,一是取消行政级别,回归单纯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机构,所承担的政府色彩功能也就淡化了;二是集中精力关注教育与学术事务,按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确定大学应该关注的事务,做自己擅长的事,而把与教育、学术无关的事务交由社会去办;三是依法治教,严格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大学章程办学,以法为据处理权益纠纷。
  如果有这样的大学,我相信对于这起女研究生自杀事件,大家的关注点不会是学校没有答应给其母亲提供住宿,不是把大学作为声讨对象,而是会探究社会和政府为这个贫困女研究生家庭做了啥,她的母亲为何没有得到救济。这才是大学精神真正能够得到孕育的环境。否则,要求大学去履行办社会与办政府的功能,是不是真正的大学都值得怀疑,更谈不上大学精神了。
  (作者熊丙奇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摘自《人民网》:http://www.nen.com.cn/73507854169931776/20091224/2610390.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29
熊丙奇:iPad中是否能找到“现代课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腾讯科技配图)
开学以来,各地学校不时冒出“创新之举”。山东平阴县一所学校,要求学生将作业写成电子文本,然后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老师;某些城市的小学计划在数学课试点 “电子课堂”,让学生拿着iPad在学校的任何角落“移动学习”,甚至取代课本成为教材。
老师将每天的作业公布在学校网站、博客或是班级QQ群内,这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不是什么“创新”,而将iPad引入中小学课堂,这潮流显然跟得很紧。然而,一个值得所有中小学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是,采取“电子化”教学、作业,就“现代”了吗?
笔者曾应邀参加哈佛中国论坛,会议组织者在发给我的邮件中,明确要求在演讲时不用PPT,因为使用PPT不利于现场讨论。在国内,有不少教授就是带着一个PPT文本,混迹于各种报告场合,照本宣科。幸好,我几乎不使用PPT。
在不少学校,教师使用PPT情况是评价课堂是否“现代”的一个指标,这从促进教师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假如认为这就代表课堂现代化,则是对现代教育教学的严重误解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转变,现代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很有可能对教学效果起反作用。
对着PPT“念课”,就是当前一些课堂的大问题。此举带来的问题是,有的老师可能根本不备课,而是从别人那里借来 (或网上下载)课件。于是在讲课过程中,没有了引导学生参与思维的过程,而把整个推理直接呈现在PPT上。这确实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统模式,弄得老师连粉笔也不用了。同样,电子作业和电子课堂,也可能出现相应的问题。从电子作业看,老师的随意粘贴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而电子课堂则会让学生时刻处于“题海”的包围。
其实,任何现代技术,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过分强调工具的重要性,而不改变教育理念、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初衷就可能变调。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中,现代技术的使用效果就很不同。国外一些学校课堂上使用PPT,是为了在开放、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讨论;而国内教学普遍实行灌输模式,所以电子工具就成了发布作业、做题练习的新载体。在哈佛的图书馆里,笔者看到有免费的扫描仪,学生只要花一些工夫,就可以把一整本书扫描到U盘里,带回去阅读,可在国内大学的图书馆,扫描服务都是要付费的。这就是同一工具在不同地方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另外,国内学校的电子作业、电子教材、电子课堂,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和家长“被电子化”。老师发布电子作业,要求学生提交电子文本,这就要求每个家庭配备电脑、有上网条件,有的还要购置打印机;而将iPad引进课堂,不也需要每个学生都手持一个iPad吗?也许在学校看来,现在有能上网的电脑、有iPad,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不是难事,但这显然并不现实。一些贫困家庭未必能有电脑、有上网条件,更不用说iPad了。对学生提出的“电子化”要求,极有可能成为学生家庭新的负担。
我国的各类学校有无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眼下最关键的。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太陈旧,这些不改变,引进新技术,只是形式上的现代化,除了增加学生的负担、做一些表面文章之外,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果并不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30
● 高考改革要推进,核心是录取制度改革。 ● 如果仅仅以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进行改革,录取制度不改,永远没办法突破我们现在的困境。
● 我们必须真正去构思符合我们的教育规律的考试制度,首先是打破集中录取。



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过去十年的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改革有很多弊端,我们的高考制度改革让所有人不再相信改革。过去十年来,我们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是学科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广东等地就开始推出“3+X”考试,后来有些地方“3+1”、“3+2”、“3++X+1”。虽然科目减少了,但是按照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没有改变,分数的重要性还是一样的。因此不要在学科上做文章,再怎么做文章,目前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改变。就是只考一门,在中国目前体制之下,我们的学生也是不堪重负。学科改革,没有针对我们的实质,就是录取分数是占了绝对的比重。

第二次改革推出两次高考。北京、内蒙古、安徽、上海、天津等地,在2000年推出了春考。当时我们希望有一次多的选择,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海存在着我们的春考,而且已经是惨淡经营。因为随着平行自愿的推进,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随着很多学校在秋季高考就能招满学生,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不再参加春考。

第三是2003年推出了自主招生改革。当年有22所学校获得了5%的自主招生试验权。到现在为止,已有80所学校有55%的招生权。可是现在已经有人在呼吁,自主招生最好不要再搞了。本来自主招生用意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遗憾的是,学生先参加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获得资格后,还必须再参加统一高考,填报志愿,且必须把这个学校填报在第一志愿,否则就被视为放弃名额。这样一来,我们很多人所期冀的自主招生可以招收天才、怪才,可以让我们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完全是从制度设计上来说已经落空了。更重要的是,所有学校全部用这样的政策来抢生源。

第四是平行自愿录取制度。2002年湖北率先实行了平行自愿,到现在为止有16个省市区在开始实行。但平行自愿强调分数和学校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与素质教育完全背离,一是强调了分数,二是限制了学校的选择权,限制了学校的自主招生权。学校会严格按照教育考试部门投来的档案,一对一对地录取,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空间,又成功地把这一个制度变成了原来的分数单一指标。

第五个是现在的新课程、新高考。要把学生素质评价的分数放进高考统一录取。比如推出学业水平测试,有几种思路:一是江苏高二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四门课考完获得ABCD的评价,这是一种把学业水平测试提前跟高考结合起来。二是上海把每个学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不同权重加起来、结合起来,跟高考分数相加,这让每一个考生更加紧张,一旦有一门考差了你就会非常痛苦。三是山东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测评,最后录取学生。这三种措施,都有一点没有变,就是最后按照分数的高低一次投档没有变。

以上五个改革,为什么都出现社会的质疑?在于没有真正去推进有价值、有意义的改革。我们当前高考制度改革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教招考一体化,教学、招生、考试一体,所有的中学教学围绕着考试转,所有的大学招生是由考试来支配,考试变成了中心,考试具有主导性的地位。


打破高考的集中录取

高考改革要推进,核心是录取制度改革。如果仅仅以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进行改革,录取制度不改,永远没办法突破我们现在的困境。

◆多次考试等于“凌迟处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推进招考分离、政府宏观管理专业组织、学校组织考生参加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等建议。比如多元录取,我们的想法是借鉴美国的多样体系,设置一个全面考察学生个性、素质的体系。在美国的考试评价之中,有16项指标,包括中学考试、参加大学的面试考查成绩、特长、还有地区因素等评价。但是如今在我国,多元录取变成了制度录取、推荐录取、择优录取、保送录取,还有定向录取。它只是变成渠道的多样而已,最后的评价指标还是单一的分数。还有一些地方推进考试科目一年考多次,最后按照分数的高低录取学生,多次考试对学生等于“凌迟处死”,把一次考试分为5-7次,每一次考试都加到最后高考统一的分数里面,学生将非常痛苦,从高一一进门,就开始准备高考。

◆由学生确认进哪所学校

我们认为,高考改革绝对不是简单地取消统一高考,而是怎样打破集中录取。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高考成绩变成以前的选拔和评价,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不按照高考的成绩一次录取,一次投档,而是把高考成绩变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每所高校自主提出申请自己学校的分数线,学生自主向学校申请,学校可以单独发出录取通知书,最后设立时间,由学生确认进哪所学校。这样的制度保持基本公平,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权,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香港地区在内地的自主招生就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的,而且推行得特别好。我们不执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高等教育资源不充分,如果一个学生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不去某一所学校就意味着这个学校的资源被闲置。第二个理由,我们很多人担心在后面有猫腻,现在有一分之差就不能录取。其实,我们在统一高考之下,集中录取之下的腐败现象很多。每一年在高考中有200万学生放弃,首先是100万学生放弃高考报名,大概50万名学生放弃高考报名填报志愿,还有很多学生录取不去报到。学生已经对高等教育做出选择。

◆两条路径推动改革

如果真正对学生负责,我们未来的高考可以尝试两条路径进行改革。

第一,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高考6月底公布成绩,到7月一个月期间,学校进行自主招生,学生可以自主申请学校,学校可以独立录取,最后再进行确认。结束之后,没有完成的计划、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再集中填报志愿,在8月份进行录取。结合我们目前的情况,是统一高考加自主招生,再集中录取。如果统一高考加自主招生的模式成熟了,我们的比例可以扩大,后面的集中录取可以降低。所以,基于统一高考和自主招生如何来推进,目前来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考试评价应该走向社会竞争。高考改革还可以用一种模式,就是高水平大学的联考加上自主招生。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种模式不再要求学生参加统一高考,再去进行集中录取。也就是说,学生参加联考,然后申请自主招生之后,被学校录取就不再参加高考了。这样的话,真正实现了学校的自主,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多次选择。并且考试要社会去组织,要社会中间结构用竞争来提高考试质量。当我们有统一高考,又有联考,它们互相竞争,最后就会提高我们的考试评价质量,学校可以自主选择我承认哪一个考试,学生就会选择这个学校的话,就参加这个考试。最后就形成了多次考试、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以及多元录取。

其实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在重新配置权力,重新调整利益,当权力和利益重新调整之后,它只能是更公平,而不是更腐败。现在是大学选择学生,如果学生拥有选择权之后,你们会发现,学校会感到恐惧,感到有压力。美国有两个制度,一个制度是自由申请学校制度,一个制度是自由式转学,学校必然要以学生为主,一旦不以学生为主,就没有学生来申请。而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是我进入学校之后没办法选择,而且不仅不能选学校,就是连专业都很难换。比如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个二年级学生退学了,必须回到高考体系再参加高考才能被录取。他连申请转到一个二本学校的情况都不可能。

我们必须真正去构思符合我们的教育规律的考试制度,首先是打破集中录取,然后再逐渐去推进中学的自主教学,以及落实素质教育。如果不打破集中录取,只是一厢情愿地在现在的框架之下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会越走越远。(根据论坛现场速记笔录,吴永远整理)

微博语录

@阳光女孩:熊丙奇是我比较喜欢的专家,观点犀利鲜明,期待有更精彩的发言,持续关注中……

@DaKid:改革必须要经历阵痛!教改和医改等等都一样,关键要看能否在改革之前找到一条真正正确的路线,然后坚定地走下去,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扰和影响!

@一弯秋月:熊老师说的有道理,单一的高考制度对于高考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制约。

@summer:高考的直接目的是选拔人才,核心价值是公平、公正。因此,不管高考制度如何改革,其出发点必须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壊壊:我们在高考改革讨论中,如果不对现行的高考制度的合理性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提出一些方案,不仅不能解决高考制度现有的局限性,而且效果比现在的高考还不如;不仅不能弥补高考的短处,而且还会损害高考的长处——公平性。这是特别值得认真注意乃至警觉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33
熊丙奇:规范汉字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
2009-08-23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21日,《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等在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他们认为,调整44字的字形只是调整印刷宋体字,不是另搞一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公众表示赞成,约6%的公众表示反对。可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王宁教授强调,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既然“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那么,为何专家们还主动提供调查数据,以示多数公众支持呢?
在笔者看来,上述官方和民间完全相左的“民调”,以及专家难以自洽的解释,恰恰表明,规范汉字不能是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而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因为汉字字形的调整,关乎的不仅仅是汉字本身的“美观”、符合“字理”,更涉及各方利益。目前规范汉字这一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
专家们一直声称,规范汉字,调整字形,并不影响大家的生活。但是,如果汉字已经变形,那么,所有印刷品、出版物,都得修改,有人算了一笔“规范”成本账:44个字“整形”后,字典、课本、招牌……都要重新修改,花费可能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这么大的一笔成本,谁来承担?无论是政府出钱(涉及城市的道路、标牌),企业出资(本身的形象识别系统、广告宣传,比如某个琴行、某个亲水花园),还是老百姓埋单(字典、教材等),都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怎么说没有影响呢?
其实,比规范汉字更严重的问题是,规范汉字的不规范使用、书写,对于已经“定形”的汉字,乱用、乱写的情况并不鲜见,对此,谁来进行规范?比如,随意增减笔画,“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再比如,广告中的滥用谐音,几成文字污染,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这些问题早已被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可这些广告语至今仍随处可见。这44个汉字整形之后,如果教材不改、门牌不改、学生作业不改,那么,规范字的不规范使用问题,不就更严重了?
单从“字理”上说,对一些汉字进行变形,可能是合理的,可是,规范汉字的规范使用,必然有“推广”与“规范”成本,在进行变形决策时,这是比“整形”更重要的事,如果要花上百亿元去为44个汉字的美容付出代价,这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只有慎重地全面分析、评估调整汉字字形的必要性、可行性,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笔者所担心的是,贸然对汉字“整形”,将加剧汉字使用的不规范,而不久之后,面对严重的使用不规范,再进行新的“整回原形”,会让汉字美容最终成了汉字毁容。 作者:熊丙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34
http://www.dsqq.cn/sp/jy/20101006/103100512.html
http://www.dsqq.cn/sp/jy/20101006/103100512.html
http://www.dsqq.cn/sp/jy/20101006/103100512.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35
熊丙奇:质疑博士质量调查能查出个啥
大河网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正在开展博士质量调查工作,调查范围包括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博士质量调查将持续到今年12月,调查报告将提交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中国青年报11月9日)
  笔者注意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谈到这次调查时,特别指出,过去有的教育类调查多由教育部门单独开展,容易导致“自己说自己好话”的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这次特地引入了人事部门。调查设计了博士生版、博士生导师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版、毕业博士版等4个版本的问卷,请被调查者从培养制度、质量现状评价等角度进行详细回答。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人的表态,如果在具体调查中真能得以“贯彻”,那么,博士质量调查,对于真实反映当前博士生教育质量问题,并由此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会各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笔者依旧担忧,博士质量调查最终成为“歌功式”调查。
  这样的担忧,并非对调查者不信任,而是基于对目前教育现状的认识。拿本科教学评估来说,最近几年来,社会舆论以及高校师生,都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极度忧虑,都认为由于快速扩大培养规模,加上不少高校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本科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但是,本科教学评估的结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基于评估发布的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却是总体质量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优秀的。而在评估之中,不少高校根据指标体系,新写教案、重做试卷、修改毕业论文、编造就业率数据,让教师和学生一起为评估获得好成绩系统作假。
  当然,有人会说调查与评估毕竟不一样,评估结果涉及到经费、学校声誉,学校不得不重视,“评出”一个好结果来,而调查,则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这未免太不了解中国高校领导的政绩观了。普遍看来,即便对于正常的调查研究,领导们也希望调查出成绩,调查出经验,而在成绩之外、经验之外,“点缀”一些问题与不足。两年以前,笔者一位朋友,撰写了一篇对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文章,文章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与案例,对研究生招生规模问题、研究生导师问题、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图书资料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得出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缺乏保障,严重下滑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被部分媒体报道,引起有关领导重视,领导认为这有损教育的形象,没有看到教育的主流,要求他不得将此论文发表,今后也不要再做这方面的研究。
  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目前有两大问题影响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一是质量观念淡薄,很多学校、很多地方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博士点、硕士点或者授权单位的增加,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扩大规模上;二是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缺少从入口到出口、从培养过程到指导教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指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上还没有系统的措施。并希望从不同角度,来调查博士培养质量。但是,在行政管理至上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老师、学生缺乏自主权利以及独立思考空间,很难避免自己说自己好话,或者被迫说好话的结果。
  对博士生进行调查,除非匿名,不写学校,否则博士生担忧得罪学校和导师,也就不得已会说一些违心话,在各类评估和调查中,学生往往会提前被打招呼,要求他们“拎得清”,不要乱说话;对博士导师进行调查,他们会把质量下降的原因推到学生身上,比如,缺乏追求学术的理想、功利性太强,却不太会找自身培养不到位的原因,说不定还会举证自身是多么负责;对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调查,更不用说,他们会主动地维护自身的形象,突出质量管理的意识与有力的保障措施;而对人事部门的调查,则要看选择的人事部门,以及调查者本身的诚意了,几年前,笔者与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老总或人力资源负责人对话,请他们谈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几乎没有企业老总、人力资源负责人愿意谈,一是觉得这可能得罪有关部门,影响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二是觉得即便谈出问题,依照国内的教育体制,也无法接受社会的建议,从招生到培养、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笔者所了解的高校针对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的访谈,得到的几乎都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十分满意的结果——因为访谈者都是学校派出的,不是无关的第三方,而这次博士质量调查,主导的依旧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37
熊丙奇:中国有世界一流大学吗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2010年04月19日
    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许智宏介绍,现在的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一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他更表示,“一流大学是拿钱堆出来的。”
    中国真的没有一流大学吗?中国大学被排在“一流之外”,除了投入不足之,还有什么原因?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差在哪里?
    把中国大学整体发展现状与世界大学的发展比较,结果令人遗憾,尽管中国一直在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学校本身也非常注重一流大学建设,但“结果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中国的确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甚至严格一点说,中国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没有。评价一所学校是否是一流大学,应当具有国际视野,不能惟数字指标。
    目前国内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多研究,普遍倾向于采取数量指标体系,将一所学校教师的论文、科研成果,学校培养的人才所获得的著名奖项(比如诺贝尔奖)、学生的规模与结构(研究生所占比例、留学生所占比例),实行打分排序。
    但实际上,关于世界一流大学,除了这些外在指标,更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培养一流的人才。尽管关于一流人才也有不同的定义,但一般来讲,一流人才要满足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这个基本条件。
    其次,应当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就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应用领域,则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持续创造活力。
    最后,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这是由学校的制度、校园环境,校长、教授和学生的言行共同形成,对社会文化起到公认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学校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有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学术尊严、学生素质都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中国教育研究者们所言的一流大学,更看重“形似”,而非“神似”,不关注或者说也无法关注大学精神实质。因此只能通过论文发表数量、人才培养规模、教师本身教育背景等指标衡量学校质量。
    而按照这种评价方法,的确可中国得出大学正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的结论:论文更多、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更多。但实际上,这个结果“可能过于乐观”,如果考虑到学校的制度、文化以及其他“软实力”因素,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偏差。
    此外,如果过分依赖数量指标评价一个大学的好坏,很可能会造成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校规模上,也就是像许智宏所说的,“过于急功近利”。实际上,中国大学的当务之急并非从数字指标上向一流大学靠近,而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上。
    所谓现代大学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唯有如此,才有希望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国内大学无法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那么“即使再过去50年,我们仍将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这是一个基本判断,熊丙奇表示,如果这一点未能被教育管理者,大学办学者及教育研究者认识到,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我们将会走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还未踏上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这里的“现代大学制度”与世界一流大学秉持的原则“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纲要》中强调的主要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但没有明确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责界限。
    建立现代教育制度,首先要明确相关各方的权益,并加以保障,这也是对大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挑战。
    目前政府作为学校的举办者,尽快厘清自己的责任与应当扮演的角色,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应明确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权空间,即做到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学校的教授享有何种程度教育权与学术权的独立性;对于受教育者,也就是广大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选择教育、评价教育的权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0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21494863_2876464009.html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21494863_2876464009.html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21494863_2876464009.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2
熊丙奇:学业质量达世界水平,值得骄傲吗?


2009-08-03

来源:新民网 作者:熊丙奇



  【编者按】上海6个区的学业质量测试数据差异都小于25%,这说明上海学校间差异不大,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已进入世界第一教育方阵,这是近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上海市教委共同组织的“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经过测试和分析得出的结论。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熊丙奇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发展,我国教育,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严重缺陷。诚然,在知识教育上,我国其实早已经“领先”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这不用教育部门引用国际标准来测试,大家也知道——我国小学生,现在做的题目是一些大学生也无法做出的题目。但是,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实践表明,个性、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一个受教育者真正能成才、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新民网评】上海市黄浦、静安、杨浦、宝山、闵行和奉贤6个区250所小学近3万名四年级学生,191所中学近2.8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上海市教委共同组织的“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相关的测试报告业已完成,其结果引人注目:上海6个区的学业质量测试数据差异都小于25%,这说明上海学校间差异不大,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已进入世界第一教育方阵,与芬兰、瑞典等国家相匹敌。(文汇报8月3日)
  这一测试结果,不由让人想起近30年前的一个关于中美基础教育的故事。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基础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如下文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扳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访问团由此得出结论: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美国也派了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有如下文字:“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它人则没有。”于是得到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在过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的甩在后面。
  30年时间过去了,这两个代表团的预测都错了——美国教育不断培养问鼎世界科学高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教育,还在基本的教育理念中挣扎。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喜欢用“国际标准”来评价国内教育质量,以此表明教育的进步。拿学业质量评价来说,据说就是按照国际标准,来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包括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可以说,如果进行这样的学业质量测试,如果不考虑所测试地区的均衡问题,中国所有中小学生,都不会输于国外中小学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学业就是第一要务,上课老师传授学科知识,课后布置家庭作业,家长要监督学生完成作业,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没完没了的培训班、特长班。
  据笔者了解,国外中小学之所以引入学业质量测试系统,是因为不少中小学,“太不重视”学业了,就如我国当年的报告团所见所闻一样,小学二年级学生,不识字、不懂加减乘除,因此,政府部门希望引入一套测试系统,促使中小学能改变这种对待学业漫不经心的态度。拿这套系统来测评我国中小学学业教育质量,显然文不对题——我国的中小学是太注重学业了,而置学生的其他教育于不顾。(新民网原创)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发展,我国教育,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严重缺陷。诚然,在知识教育上,我国其实早已经“领先”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这不用教育部门引用国际标准来测试,大家也知道——我国小学生,现在做的题目是一些大学生也无法做出的题目。但是,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实践表明,个性、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一个受教育者真正能成才、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那些小学时就被“拔苗助长”能解出大学生也解不出的题目的学生,到了中学毕业时撕书、烧书,到了大学毕业,发誓一辈子也不看书。
  多思考怎样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参与实践,这才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当下应该做的“正事”。如果还满足于用所谓的国际标准,来测试国内的学业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唯一的结果,只能是在自我感觉良好中,进一步误导基础教育。几十年之后,人们的感慨可能是:我们的学业质量早已“世界一流”,为何却始终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呢?(新民网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3
熊丙奇:中国教育有多成功?
《全球CEO经典文摘》ChinaCEO.com  2011-12-28
     现在远不是歌功颂德的时代,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背景】日前,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湖南长沙一中、湖南大学演讲时提到,“中国的教育很成功,因为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此论一出,顿时引发强烈质疑。不少评论者指出,中国的教育就如同中国的经济发展,量大而质不高。
  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让人惊叹,但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低质量,转型踯躅难行,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增长模式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纷至沓来:地方政府暴力拆迁、工业污染四处可见、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对于中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固然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即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承认: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存在问题很自然,穷则变,变可通。但“中国教育很成功”的命题是否为真?“中国教育很成功”与“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国的教育虽然为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国民整体的教育素养,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迟迟难以转型,恰恰说明教育的支撑力度仍然不够。
  在熊丙奇看来,由于劳动力市场所需与教育市场所供并不匹配,中国高等教育现在的毛入学率虽然已经达到了26.5%,但大学生的就业难却一直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难题。“中国还依然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产业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提升此类产业所需的人才,现在的大学并不能提供,而能容纳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只及40%左右。”
  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行政化过度、自由度不足,又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涌现,难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研发人才,更遑论“大师”出现。再加上教育对“人”以及公民塑造的不足,使得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是在常常侵犯人的各种权益。
  中国的教育以及整个的教育投入,和其他国家发展相比,是存在着严重差距的。
  熊丙奇说,“我们现在远不是歌功颂德的时代,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熊丙奇提出,中国官员尤其是教育界的官员应当学习美国人的忧患意识,“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1983年发布了一个《国家正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其实只是担忧标准化考试存在的负面效应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
  反观中国,扼杀学生个性、学术腐败、教育腐败高发、教育竞争力下降、高考弃考等严重问题不绝于耳。“我们的教育现在已经很危险了,有些教育部门官员、大学校长还大唱赞歌,这说明他们对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熊丙奇担心,这会导致教育主导部门和人员在教育改革上存在严重的惰性,“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改革很难真正实现。
  “其实,比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为官者在任时说‘教育好’,以获得和稳固官位为目的;卸任时又痛批‘教育问题多多’,以痛斥现存问题获得口碑,这种人格分离的情况只会让教育问题积重难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5
熊丙奇:教授们,你们早应该生气!
作者: 熊丙奇 稿源: 新华网  2011-11-21
  11月18日,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发文称,11月10日下午,他去上课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的,后来得知学生被团委安排为香港艺人梁朝伟的到访维护秩序。张庆熊教授对此十分愤怒,斥责“团委的相关领导分不清楚教学科研是第一位还是娱乐追星是第一位”。(11月19日《广州日报》)
  对于张教授的愤怒,不少网友表示“说得有理”,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有点小题大做了。确如一些网友所言,“学校抓差,学生缺课”在当下的校园,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张教授的愤怒,可能会让熟悉这种景象的人感到“莫名惊诧”,然而,这也正是张教授愤怒的最可贵之处,也是复旦学术委员会网站刊出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教授们早应该生气,早该表达对这种校园风气的不满了——学校有领导来视察,需要组织座谈会或配合参加某一活动,有关部门直接调配学生,学生根本想不到还要给老师请假,老师要是问起来,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应。甚至有时教授也被列为被组织之列,也可能出现另一种场景——教授把学生们晾在一边,去和领导和来宾大谈重视人才培养、以教学为核心,以学生为本。
  这是典型的以行政力量干涉正常的教学,可教授们基本上处于沉默,长此以往,也就助长了行政部门的“威风”,甚至演变为一种习惯。进而,行政与教学的关系错位,行政机构办事员与教授的地位错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发生转变。在不少学生心中,学校行政机构科长、处长的话,远比教授的教诲重要,在行政部门的安排与教授的课两者之间做选择,根本就没有任何纠结,就像在复旦这起事件中,得到校团委指令的学生,根本就没有给老师请假就高兴地执行任务去了。
  张教授的愤怒表达出了教授的立场。而在今天的大学教学、科研中,太需要这样的声音了。大学的行政化,行政力量对教学、科研的一再干扰,教育与科研偏离了基本的规律,被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授们的一再忍让,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重要原因。我们一直在谈大学要推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怎么推行呢?依靠行政主动放权吗?难度极大。最有效的途径是,教授的权利意识觉醒,勇于表达自己对教学、科研管理中的种种不良做法的意见。就像张教授的愤怒,至少鲜明地告诉该校团委和学生会,不顾学生上课,组织学生去执行某项任务,是完全错误的,也告诉学生,不上课而去完成行政机构布置的所谓任务是不务正业、本末倒置的。-熊丙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5
熊丙奇:“训导”式教育难出创新人才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1-12-19

        在由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清华大学时代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中国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大一时就较为成熟,而至少1/3的美国学生到大一时还没开窍。&但中国教育太偏重训导,这让中国学生有个很大的缺点:太专一,不管闲事。

  就在同一天,笔者参加了在江苏举行的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在论坛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创新离不开&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包容百家的氛围,试问,今天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氛围?他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应邀出席以色列驻华大使举行的晚宴,席间谈起了教育的话题。大使告诉他,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的母亲,在佩雷斯小时候,每天在他放学回家后总会问两个问题,一是&你是否在课堂上问过一个你的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二是&你在学校里是否做过一件让你的老师印象很深的有创意的事情。他听后,十分感慨,&每天我上清华附小的孩子回家后,我问的问题常常是‘今天你在学校是否听老师的话?’

  施一公教授说他接受中西教育,他在课堂上也鼓励学生质疑,挑战他的讲课内容,但是,回到家里,他却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老师的话。施教授将这归于文化的问题。

  这其中可能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问题,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调皮捣蛋。但更大的问题则是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环境,并不允许孩子们可以大胆提问、挑战老师,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在努力训导学生们听话。

  但就是&训导,也出了问题。一个事实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强烈的法律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基本的社会规则,比如,有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承认自己闯红灯,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曾有过做作业、考试抄袭的经历,同时他们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意味着,在&训导教育中成长的学生们并没有&听话,并没有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

  说到底,我国教育的总体特点有二,一是&灌输教育,二是&等级教育。&灌输教育就是要求学生照单接受老师上课所讲,也于是,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从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变为类似&上下级的服从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看,灌输方式,是适合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牢固掌握的,但却不适合引导学生发展自身个性、兴趣,进行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们的知识基础或许比较扎实,但却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失去了创新创造的基本能力。

  另外,除了知识的灌输,我国教育中还处处充满等级意识的灌输。比如,中小学组织学生列队欢迎领导,这就是学校教育在向学生灌输权力意识。而从整个教育体系的设计上,也是通过&等级安排,把学生们的精力引导到争取获得更高的等级、待遇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有重点小学、重点初中(义务教育法限制之后,又出现示范、实验小学、初中),在非义务的高中阶段,有示范性高中、名牌高中;在大学,有985高校、211院校、一般院校等;在求职中,有户籍、学历等歧视,如此等等。在现有教育体系中,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路径是,名牌小学、名牌初中、名牌高中、副部级的985高校,而在这之外,成长就将十分坎坷。

  在这种教育体系中,一个不愿意接受老师灌输、时常挑战老师的学生,会被冠以&坏学生称谓。事实上,包括老师,也被这样的教育体系&训导,不按照灌输模式,要求学生考出高的分数,进入好的学校,就不是一个&好老师。

  时下,创新人才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笔者看来,如果教育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鼓励学生有求异思维和大胆质疑,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为此,必须改变我国只关注学生知识教育,采取单一的分数标准选拔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7
熊丙奇:校长,其实就是给师生搬凳子的人
上传: 康乐阗     更新时间:2011-11-14   

    “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这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一教育名言之外,梅贻琦先生所说过的另一句引人关注的话。
    今人议论梅先生的这句话,大多称这是一种形象的比方,哪有尊为校长者,真的给教授们搬凳子呢?在当下的大中小学校,哪个老师不是诚惶诚恐地面对校长,岂敢期待校长给自己搬凳子?校长能稍微礼遇一下教师,就让教师们挺满足了。
    我其实也不相信,这可能真实地发生在当今的学校中。但上周参加牛津国际公学成都学校的开学典礼,让我见识了这一幕,尤令人惊讶的是,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对这一幕“熟视无睹”。
    与国内高中开学典礼放在开学第一天不同,这所国际学校的开学典礼,选择在开学后的两个月之后,邀请所有家长都出席,整个典礼穿插着同学们的七八个节目,有点类似国内学校学生的一次演出活动。我注意到,这所学校的校长Sinnett先生,在开场致辞并发表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之后,一直在会场中忙碌着:帮助担当主持的学生搬演讲台、递话筒;帮演出的同学,准备道具;看到幕布没拉好,连忙上去拉紧;在学生们合唱明天更美好时,悄悄地走上台,站在边上,挽起学生们的手,也唱起来;在忙碌的间隙,他随意地在台下的座位上坐下,有一次,我发现他似乎就坐在台阶上。
    如果不是先前致辞,发表激情的演讲,表明自己的身份,在场的所有人员,肯定会以为这位成熟帅气的老外是学校的后勤负责人,但就是在知道他是学校的英籍校长,而且曾经担任过上海一所国际学校的总校校长之后,到场的所有家长似乎也没有对他台上台下忙碌,自己刚致完辞,就给学生递话筒、搬桌子,感到有一点惊讶。
    直到我告诉周围一位来宾这个“细节”,他才恍然大悟,他说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这一切在这个会场中显得很自然、很正常。
    这确实十分正常。但这正常的景象,是很难发生在国内中学的,干这活的,肯定是学校的其他行政人员或者教师,校长自己则是服务的重点对象;如果在国内中学发生这样的景象,那肯定会成为引起会场骚动的事,老师会诧异,家长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也许是已经与学校有较长时间的打交道经历,也感受到学校的这种氛围,家长和学生,已经十分习惯了校长这种既是一校之长,也是带头搬凳子的人,忙里忙外的场景,所以他们不会觉得奇怪。这当然不是降低对校长的要求,反而这要求校长既有杰出的能力,又有很强的服务意识,这正符合对精英的原本定义:杰出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平民意识。毫无疑问,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将获得一种与国内其他学生完全不同的经验。   
    我国大中学校,现在都存在着行政化的趋势,尤其是大学,庞大的行政队伍,耗费了学校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开支,一所学校有10多名校领导,一个校长办公室有二三十名秘书,整个大学有三四个行政部门,这些机构和人员配置,显然不是为办学服务,而是为领导服务,为政绩服务。往往校长出动,周围跟一大帮人。其实,如果放下校长之尊,学校用得着那么多的秘书和机构吗?在国外大学中,校领导最多三四名,行政机构也极为精简。中学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相信,这所国际学校校长的工作状态,就是国外中学的常态,前来参加会议的多位英国本土人士,觉得这太正常不过,校长不这样当,不为教师和学生服务,难道还有其他当法吗,那还是办学校吗?令我感慨的是,这所国际学校,行政人员配置很少,所有教师几乎全部聘请的是英国教师,就连舍监,也来自英国。这可谓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   
    如果要说国际学校、国外教育在国内的竞争力,这最小的细节里,蕴藏的恐怕是最大的差距。我国每年留学规模以20%速度增长,国际校、国际班发展迅猛,这背后的原因,值得国内学校深思。以前,要学习国外经验,要走出国门,而现在,这就发生在身边。   
    可问题是,有多少国内学校,能把这细节学会呢?有着各种行政级别的校长,那是高普通教师,高所有家长和学生一等的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8
让大学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地方
_熊丙奇的博客

清华大学24日举行百年校庆。在这之前,学校公布了一组“傲人”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后清华毕业或曾在校工作过的校友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工程院院士144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省部级以上干部超过280人,其中曾任和现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

这样的数据,确实可以令清华人“骄傲”,在全国范围内,也找不到第二所学校与之抗衡。然而,就在校庆后的第二天,章立凡在微博中写道,“原拟今天应邀参加清华校友自发的黄万里先生追思会,昨夜得知遭压力被迫取消(他们要捧的是张光斗)。百年清华园,不再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不再有梅贻琦,不再有黄万里,不再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剩下标准件制造和‘工程师治国”。”这条微博引起强烈关注,
这足以抵消此前清华公布的“傲人”成绩,或至少让其黯然失色。须知,黄万里也是清华校友,且出身名门,是黄炎培之子,校庆日当是校友日,校友自发纪念校友的活动,怎能说取消就取消呢?背后的原因,或因黄万里当年曾在黄河三门峡工程上“反上”坚持己见。——曾任毛泽东秘书、原水电部副部长的李锐对黄万里发出过这样的言语:“中国过去有几十年时间不尊重科学,不尊重知识。黄万里的遭遇是最典型的。黄万里的命运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他是中国水利界一个非常伟大的马寅初式、陈寅恪式的悲剧人物。”

按说,作为一所培养人才的大学,应当以培养出像黄万里这样“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坚持真理的学生而骄傲,甚至将其作为所有在校学子的楷模,要与真理为友,但显然,清华并不以之为傲。这与清华宣布自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何等的背离。

在百年校庆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出具了一组“国际”数据,来表示自身跻身世界一流——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2000年至2010年论文发表及引用数据,清华大学有9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其中,材料、计算机和工程学科的SCI论文发表数分别排在第2、第3和第4位,论文引用数分别排在第9、第51和第17位,说明这些学科在论文发表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近日发布2011年世界大学学术声誉排行榜,清华大学列第35名。

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说得全是清华的科研,更确切地说,指的是论文数。而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科技论文数(EI论文),早在2007年时就达到世界第一,SCI论文也达到第三,如果按照清华的逻辑,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已经全球第一了呢?可事实是,论文数并不能代表科技竞争力,而且,上述我国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平均引用率在国际上位列倒数,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是零引用率,亦即是毫无学术价值的“垃圾论文”。更令人忧虑的是,在我国每年数十万篇论文、多如牛毛的“科研成果”中,很少具有原创价值,更别提具有问鼎诺奖的潜质。

论文数撑不起一流大学,反过来,会将一流大学的建设引入功利的歧途。首先,论文的功能,不再传递学术价值,而成为“职称论文”——为晋升职称所用、“成果论文”——为申报成果所用、“课题论文”——为通过课题评审所用、“头衔论文”——为谋求各种学术头衔;其次,教师的追求,不再是教育价值和学术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只是把指导学生、给学生上课,作为基本的工作量加以对付,在学术研究中,整日围着课题、经费转,做的不是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而是“表格学术”、“社交学术”。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人才培养被功利的办学思维所包围,于是出现了钱学森的世纪之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在百年校庆前夕,还启动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打造诺奖获得者。这更贻笑大方。从人才的培养规律分析,哪有诺奖获得者是靠计划打造出来的呢?而再看所有人才的特征,具有质疑、批判精神,是成为一流人才的前提。可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却是通过给予“拔尖人才”们更多的资源、特权,从而让他们失去质疑、批判的能力,变为只掌握技术,却无思想的工具。

事实上,今天的大学,从校领导到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从院士到博导、教授,都成为高等教育计划体制中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在各种“工程”、“计划”中,拥有行政权和学术权,进而,难以针对教育和学术研究中明显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变为只顾埋头走路,不能仰望星空的工程、计划执行者。大学由此成为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工程思维”、“计划思维”办学,追求的也就是论文、成果、经费这些功利的“价值”。回顾过去10年中高等教育的大扩招、大合并、大规模的本科教育评估,以及院士评审、教学名师评审、学术资源配置的严重行政化,导致这种局面的,固然有行政对办学的盲目指挥、粗暴干预,可几乎所有大学,都对上级的安排、部署,照章执行,自我体制化,无疑也是重要原因。有大学校长在私下场合对此颇为不满,可为何却不敢坚持原则,拒绝执行呢?

当然,这对大学校长们来说,是比较“过分”的要求。要让大学生敢于质疑、批判,要让大学有办学自主权,回归教育本位,还在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斯言甚是。眼下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让大学退出官场,拥有办学的独立性,摆脱办学的工程思维和计划思维,让教育家精神重回大学,让大学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地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49
网易专访熊丙奇:中国没有现代大学


http://edu.163.com/11/0429/15/72QM2UJ200294IIQ.html


网易教育:各位网友好,这里是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坐在我身边的是全国著名教育学家熊丙奇(微博)老师,欢迎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是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了,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熊丙奇:我来之前以为这个论坛的规模是满小的,可能就是几十个人,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参加,可以看到我们很多人对教育的改革,教育的发展其实特别关注,现在随着国家教改规划纲要的出台,今年也是教改的试点年,在未来十年,我们要整体推进中国的教育改革,教育话题也是除了教育系统里面关注之外,也是社会关注非常重要的话题,相信有这么多人的关注,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我们推进教育改革是非常有利的。
网易教育:您近期刚刚去了美国考察,去了哈佛,MIT著名的一流大学,美国顶级大学给您的印象是什么呢?
熊丙奇:他们真正是以学生为本,我们现在大学一直谈三个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但实际上大学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服务于我们的人才培养。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大学里面导致的,我招来学生以后没有培养就跟老师打工,位老师出什么论文,出成果,这个实际上就是导致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空心化。在MIT,哈佛,处处可以看到学校非常重视本科教育,有几个表现。第一,整个学校图书资源完全向学生开放,而且条件相当好,学生在里面不想走。但是我们现在国内你们看到图书资源,还有软件设施差距相当之远。另外所有的大牌教授,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定要上本科生的课,如果不上,基本上没办法评他为教授。这个课还不是一般的,对学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包括开多少讨论会,写多少课程的报告,因此,正是由于这样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说他们的教育水平很高。所有的大学本科是立校之基,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这个学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根本不可能的。
网易教育:刚才你也提到了哈佛,MIT的图书馆被学生利用的非常多,开放的程度很高,但是对于国内,对于学生来讲,图书馆似乎是形同虚设的地方,或者开放时间有限,很多学生大学四年都没有进过图书馆,这种现象据我了解,哈佛有全天开放的图书馆,学生可以在里面睡觉的。
熊丙奇:是,他的图书馆统计下来有一百座,有的学生都说不清楚,有的学生说有七十多所,有的说九十多所,很多很多,他们有综合性图书馆,有专业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学生宿舍里面其实还有图书馆,图书馆存在,哈佛大学就存在,学生真的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里面的条件都相当好,里面就是读书的地方。还有一个细节,有一个美国的学生告诉我,带我去看,有一个扫描仪,学生都是免费使用的,使用之后,你把一本书一本书都可以扫描,扫描之后可以存在你的U盘里面带回去。你只要付一点工夫,就可以把整本书搬回家,整个图书馆也可以搬回家。还有一个问题,图书馆的利用跟教学是紧密结合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国内上课,一个学生选十门课,你上课可以不认真,老师过程也不太严格要求,你最后只要通过课程考试就可以了。但是在美国大学里面,哈佛和MIT,你选四五门课是正常的,选六七门课就变成牛人了,一门课老师规定你必须要读十本以上的书,这个书不能是潜阅读,必须是深度阅读,否则你不了解这个书讲什么内容,根本跟不上课程,很快就落伍。学生由于教学的要求,学生必须去读书,他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提供这样良好的服务,真正形成了以人才为中心的链条。而且真正它是在服务里面完全以学生为本的。
我们到图书馆里面去,图书馆的馆员,工作人员都非常和蔼可亲,不像我们这儿板着面孔,学生确实是这样的,你如果在那儿读书,很辛苦,很累了,可以在旁边的沙发上躺着睡,没人赶走你,是很有人文关怀的。还有教学楼的过道上面放上凳子,可以坐下来,我们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完全以学生为本的,以教学为本的服务措施,这就反映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网易教育:图书馆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跟美国,或者世界大流一学的差距,昨天是清华的百年校庆日,相信您也一定在关注,现在包括清华在内,尤其是这次正值百年,他们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日程,之前说是百年校庆日要达到,现在又提到了十年内,不光是清华,包括北大,浙大都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列入自己的日程,中国的大学跟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有多远,您之前说十个小时就可以大了。
熊丙奇:那个只是一个玩笑,建设一流大学用计划的方式,列时间表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按照时间标准建出来的话,我觉得太小看世界一流大学了,世界一流大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模式,最重要的是按照大学的规律来办事。如果对照世界一流大学成熟运作模式就会发现,中国现在还没有现代大学。现代大学的特点其实就是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音)07:00,真正的体现教育为本和学术为本,不是行政治校,处处都体现出行政的力量来主导教学和学术,只有当我们的大学,他能够回归到教育本位和学术本位的时候,再来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绝对不是通过资金的投入,以及一个工程,或者什么样的计划把它计划出来的,所有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在市场竞争之下产生的,它得到的不是行政的认可,而是社会评价。如果说社会认为你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而我们的官员还有学校自己宣布我达到世界一流大学,这不是贻笑大方吗。越是说我达到世界一流大学越是表明他不是世界一流大学。
网易教育:您之前也说,目前所有的大学,包括清华,北大都不能真的称得上大学,恐怕就是您刚才说的不是现代大学,但是您也说它更像是一个衙门或者行政机构,你说不具备大学的属性,我就想您能不能解释一下?
熊丙奇:刚才讲的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实际上是让这个学校真正的按照学校规律来发展,我们现在的大学实际上在这方面的特征和属性是非常淡的,反而表现出另外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是行政化。现在我们的大学行政化色彩相当浓,从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来看,学校官员的任命,学校领导的行政级别,实际上就决定了学校是一级政府机构,而不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现在985高校,211院校有副部或者正厅的级别,公办的本科也有正厅的级别,公办的高职高中也有副厅级别。从这样基本定位来看,学校的领导,他对学校的办学首先追求的是政绩。
网易教育:行政化管理。
熊丙奇:按照官场规则来运作,而不是首位考虑教育,这一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年跟网友交谈的时候已经谈到了,今天中国的教育实际上有严重的问题,其中第一就是教育的行政化倾向,大学不应该有行政机构,第二就是教育加办校,意味着现在没有教育加办校。
网易教育:说到教育加办校,这次你去美国也见到了朱清时校长,南方科大也是教育界的热点,大家都觉得南方科大这种办学模式是中国教育,或者是大学建设的希望,您怎么看这一点呢?
熊丙奇:公众对南方科大的期望实际上是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期望,因为大家知道,南方科大现在还在筹建,还没有毕业生,我们也不清楚他能够办出怎样的学校来,但是,我们已经对他寄予厚望,而且现在基本上变成名校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整个社会是对现代大学制度强烈渴求。南方科大一出生就是以去行政化作为这个学校的旗帜,而去行政化恰恰是中国高校的命脉所在,如果能够推进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真正在大学里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我觉得中国大学就真正的踏上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了,如果我们的大学都不是现代大学制度之下的大学,却希望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这实际上是非常荒谬的,我们完全不顾我们教育的规律来喊这个口号。
网易教育:南方科大的办学模式,招生模式都验证了您说的优质大学应该是自主招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很多家长对南方科大寄予厚望,对他们来讲,并不了解南方科大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是他们觉得这是正确的。
熊丙奇:我们现在中国的家长其实对高考制度失望,第二普遍对大学也失望。正是这两种情况之下,南方科大吸引了家长的关注,第一从它的招生来讲是自主招生,体现了自主性,其次从南科大办学来讲,传递的理念是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来办学,这样的学校以制度作为保障,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网易教育:那您去美国考察,上传很多跟中国留学生的合影,都特别优秀,国外一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跟您在国内看到的中国学生有什么差距,或者有什么差别?
熊丙奇: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倒不是说他们可能成绩更好,而是反应出他们的思想性,他们整个自我管理,自主生活的意识。尤其是在他们的自由思考方面,国内的学生所不具备的,我曾经在哈佛做过讲座,学生提问非常踊跃,各个层面的问题都会提到,反应出学生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在国内就会看到,可能有很多的原因,学生提问并不是很踊跃,而且还可能有顾忌,这里面就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也注意到去年华东科技大学校长也讲到,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其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最基本的,最前提的事情,如果学生都不能有这样的质疑,批判,不可能有创新的特质。所以我觉得相比国内的大学来讲,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在这方面实际上是有更加突出的表现。所以说为什么说美国的大学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学生真的是能独立思想,自由思想。
网易教育:说到学生不得不提前一段时间北大提出的会商制度,引起了很多关注,作为一所大学,把学生直接以一种问题学生的形式提出来,这样对于学生公平吗?
熊丙奇:这个问题不能再谈下去了,会商(音)制度本身就是错误的,再谈制度公不公平就是不必要再谈的问题。作为一所大学来讲,他要培养学生,就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同时要注意到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制度,首先突破了它的底线,第一条底线是什么?北京大学的底线,北京大学有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而这个传统之下,如果北大居然要对有思想偏激的学生进行会商,本身就违背了他的传统。如果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北大,就是发生在其他学校,也有问题,因为大学就应该努力培养有个性,有特色,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学生,出现在大学都是不应该的。第三,北大的会商制度会商了一些思想偏激的学生,实际上是涉嫌干涉学生的言论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一个公民有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现在他批评了学校,这个食堂放假涨了一点,你把他请来会商,这意味着你告诉学生你不能批评我,剥夺了一学生的批评权,法律角度来说是侵犯学生的基本权益。当我们一个制度已经是违背了学校的传统,突破了大学的底线,甚至是法律底线的时候,他的价值,只能体现出学校办学在底线之下。
网易教育:就您的了解,世界顶级大学肯定是存在非常多拿我们的话说,可能他的行为,他的思想都是异于常人的,这样的学生肯定是存在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们是如何对待这些学生的?
熊丙奇:实际上一所大学,他的多元化就是大学的特色,美国的大学你看,学校里面都是世界各国的学生,这种多元化是故意去营造的,越是多元,就产生多元文化的碰撞,能够让学生在多元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另类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同的特质,中国为什么有另类的学生,是因为学校是单一模式,所有的学校千校一面,所以我们会用一个标准评价所有学校,一个标准评价所有学生,只要是标准之外的学生就是另类的,这种另类概念的出现恰恰是中国大学最严重的问题。大学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丰富的,个性的学生存在,允许他们存在,当有这些学生之后,大学就有生命力了。
网易教育:你这次去美国适逢MIT150周年的校庆,MIT的校庆跟清华的百年校庆差别在哪儿呢?
熊丙奇:差别相当大了,国内的校庆的特点是横幅满天飞,到处是横幅,到处是彩旗,我到MIT校园里面去去没有这种感受,墙面上挂了一个横幅,主的进门的地方一个横幅,非常简单。第二,他们的校庆也借外面的,MIT里面也没有这么大的场地,他借的波士顿展览中心,我们到波士顿展览中心的时候,看不到一点气氛,因为他们也没有什么人来维护交通,周围也没有什么挂横幅,外面人都不知道。第三,内场里面第一个环节是什么?是教授进场,先所有的人权不坐好,然后是教授穿着当年的博士服,隆重入场,非常隆重,所有的人在现场的人鼓掌。然后整个校庆活动过程没有主持人,就是学校的校长发言,先是学校的校董,接下来校长发言,发完言之后有一个学校的交响乐队演奏,演奏完了之后都是教授在上面致辞,嘉宾都没有介绍。下面肯定有很多重要的嘉宾来,中国的一些高校,包括政府官员去,没有一个嘉宾介绍。
网易教育:中国就非常不一样了。
熊丙奇:中国非常不一样,首先要介绍大量的来宾,肯定最突出重要的是领导,绝对不可能教授作为主体,可能是我们办学过程当中还是要注意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一个部分。
网易教育:您说到这个,其实学校的这些课程,现在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在关注,就是世界名校公开课,网易引进了世界几百所知名学校的公开课,包括哈佛,耶鲁,牛津这些学校都有,网友非常喜欢,包括可能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高数这样的课程,我们根本不愿意听的课,但是网上下载量非常高这反映出什么现象呢?
熊丙奇:反映中国大学课程质量太差,其实从网络工程课来看,我们历史不短了,精品课程建设之初用意就是把好的课程上网,得到大家的共享,没想到精品课程得到的关注极低。当然有几方面的原因,有的课程上传之后没有维护,还有的是点击点不开,还有点开了之后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导致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反映了现实过程当中建设问题。第一学校大部分重视的是科研,学生,老师对课程建设并不重视,其次,教授没有自主权,很多课程老师还是要按照统一的大纲来教学,他是按部就班的,不像国外的一些课程,老师就是让学生讨论,我听到哈佛的学生跟我讲,哈佛或者耶鲁里面,最好的课程不一定是在网上上传的老师主讲的课程,可能是他们的研讨课,这种课如果上传了之后,非常精彩,老师根本就不多讲,作为一个讨论的组织者,七到八个学生,围绕这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这个你看了之后,觉得收获更大。第三个,其实就是反映出我们的资源共享的意识,老师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放上去太累,维护起来也没什么收益,还不如花时间去搞科研,所以说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网上课程,实际上质量并不高。要提高网上课程,最重要是要提高现实中课程质量,如果这个都没有,再说打造几门有影响力的课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网易教育:其实从现在,包括教改纲要的出台,南方科大的建设都说明了中国的这些教育人,其实还是在努力改变中国的教育环境,提高中国的教育环境,大家还是看得到这样的努力。我想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
熊丙奇:我们讲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针对了中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甚至是技术教育严重的问题,制定的改变现有问题,统领未来十年的改革方案,这个改革方案也具有很多的亮点,包括我们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考制度改革以及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改革的措施,能不能落地是最关键的,因此我们希望的是,我们要按照规划纲要达成的共识,努力在教育实践中实践这些改革的措施,这样中国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
网易教育:中国教育其实距世界一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
熊丙奇:对,有很长路要走,但是不一定要摸索,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国外有非常成熟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模式,我们为什么不把他们拿来用上呢,为什么一定要去摸索,探索着前进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来看,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实际上是所有大学的共性,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建设世界大流大学的经验,真正直面我们现实中的不足,采取切实的措施,迎头赶上。
网易教育:谢谢熊老师跟我们探讨这些问题,谢谢熊老师接受我们的专访。
熊丙奇:不客气!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0
熊丙奇:怎样真正确保教师工资待遇?2008年12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蒋立冬 绘
  国务院近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据此意见,2009年1月1日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将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相信这一意见的出台会对化解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起到积极作用。
  “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一提法至少已有十多年历史。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但现实之中,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却一直是困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题,由此也激化了一些社会矛盾。国务院新近做出的决定,显然也是针对法律条文并没有得到切实落实的现实。
  分析一下,历经如此长时间,法律、文件三令五申,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却始终难于保证的原因,大略有以下几个:
  其一,表述模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这一规定的可操作性差。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公务员工资构成复杂,用公务员的哪些工资为标准执行以上规定,就大有讲究。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后,教师们才发现自己的工资远低于公务员,就是因为在公务员工资构成复杂、不完全透明的情况下,以上规定的执行要看地方官员的眼色。
  其二,执法不严。《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均规定,未履行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职责的,由国务院或者上级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但分析具体的“问责”机制设计,无论是《教师法》还是《教育法》,都是由上级政府问责下级政府,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处分。这显然不符合权力制衡原则,难以有效防止政府部门官员官官相护。
  其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仅以始于2000年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为例,2006年6月,时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报告中提到:“国家规定,中小学危房改造的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地方政府的投入主要由省级政府承担。但从审计调查情况看,8个省(区、市)190亿元中小学危房改造总投入中,中央财政占25%,省级财政占22%,市级财政占4.5%,县级财政占17%,乡镇及村组织、项目学校占31.5%。这种投入结构不符合政策要求,加重了基层单位的负担,一些乡镇、村组织和项目学校为此背负大量债务……”
  要让法律真正得到执行,决定真正得到落实,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将教师工资纳入公务员工资序列管理。在美、英、法、德、日、韩等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是特殊公务员(或准公务员),作为特殊公务员的教师,工资待遇完全按国家公务员管理。只是因职业不同,而与其他一般公务员有一些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没有行政级别,但可享受带薪假期等。我国可借鉴这一制度,修订《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对教师工资水平的表述,将教师工资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这比“不低于”等规定更管用。
  二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责机制设计。对政府部门履行《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经费投入责任的问责,应该由同级人大进行,人大应审批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投入,监督政府执行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并可视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罢免。如是,政府才可能从根本上重视并履行法律责任,而不是视法律为儿戏,公然挑战法律权威,并由此千方百计推卸责任。
  三是明确经费分担比例,改革义务教育经费划拨方式。近年来中央、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被层层挪用的现实表明,我国的教育拨款体系应进行改革,可尝试建立把教育经费直接划拨给学校账号的新体系。可资借鉴的例子是法国,其中央财政甚至通过国民教育部把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直接划拨到他们的个人账户,从而承担了70%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我国为何不可尝试直接由省级财政把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直接划拨到其个人账户上呢?( 作者: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原载《东方早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1
熊丙奇:学历价值还需“国家承认”来维护?
【2009-06-20】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比去年约减少40万,将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考。
虽然姜钢非常明确地“不同意”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的结论,而且高考报名数减少,也确实与适龄人口的减少有密切关系——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49万,今年则减少到834万,而到明年则要锐减到803万——但84万学生弃考,还是让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颇为“尴尬”。从报道可见,教育部门维护高考权威地位的心情跃然纸上。
04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达到世界第一,可九年义务教育却未普及,直到2008年,才做到义务教育全部免收学杂费;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逾越举办者的权限,直接参与办学,而直接的理由就是保障“国家承认”学历的货真价实,在“国家承认”之下,统一高考、统一入学标准、统一教学要求、大学行政评估也就顺理成章,与之对应,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无法自主招生、自主培养,最后“千校一面”。
       在一些高校办学者看来,“国家承认”反过来成为劣质教育的保护伞。获得政府许可而举办的学校,只要招生纳入高考计划体制之内,学生顺利毕业,获得的就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有的学校不关心办学质量,而关心能否获得“国家承认”,学校一旦获得“国家承认”,回报给学生的就是那张证书,怎可实行“宽进严出”或者“严进严出”,对不合格学生进行淘汰?
在封闭的计划体制之中,“国家承认”是有效的,甚至还可以通过体制的力量,来维护“国家承认”的权威,比如对于“专升本”、研究生入学,没有“国家承认”的相关学历,就没有资格报考;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国家承认”制度,纷纷提出对用人的学历要求,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借口,实行明显的学历歧视。此乃“学历情结”的根源。
可是,自2002年以来,手握“国家承认”大学文凭的大学生,就开始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84万应届生放弃高考,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表明“国家承认”的学历,价值正在贬低。
对于国家教育部门来说,是到应该重新审视“国家承认”学历对教育发展的消极作用的时候了。从各类教育的平等发展说,“国家承认”不利于教育的平等竞争;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来说,“国家承认”不利于增强高校的竞争意识;从打破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拓宽每个人才的成才之路。
        对于政府教育部门来说,考生选择高考,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或者不选择高考,接受其他形式的教育,如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甚至直接就业,今后在工作中接受终身教育,都是平等,没有高低之分的。维护高考权威本身意味着,上述各种教育形态并不平等,在学生的成才选择中,唯上大学是尊,在学生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中,唯普通高等教育是尊。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学学历“国家承认”制。为维护高等教育学历与学位的严肃性,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与学位,就采取“国家承认”的方式。简单地说,每所得到国家授权的学校,是代表国家向考生颁发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所以普遍存在“国家承认学历”一说。上世纪90年代以后,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更是国家统一印制,据说是为了方便用人单位“验明正身”——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不是“过硬”的。
       “国家承认”在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确实曾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统一标准、规范高等教育,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其弊端逐渐显现。
由于“国家承认”,所以政府部门深感“责任重大”,把本应关注所有国民教育以及更多关注义务教育的资源投向高等教育,以至于到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达到世界第一,可九年义务教育却未普及,直到2008年,才做到义务教育全部免收学杂费;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逾越举办者的权限,直接参与办学,而直接的理由就是保障“国家承认”学历的货真价实,在“国家承认”之下,统一高考、统一入学标准、统一教学要求、大学行政评估也就顺理成章,与之对应,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无法自主招生、自主培养,最后“千校一面”。
        在一些高校办学者看来,“国家承认”反过来成为劣质教育的保护伞。获得政府许可而举办的学校,只要招生纳入高考计划体制之内,学生顺利毕业,获得的就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有的学校不关心办学质量,而关心能否获得“国家承认”,学校一旦获得“国家承认”,回报给学生的就是那张证书,怎可实行“宽进严出”或者“严进严出”,对不合格学生进行淘汰?
在封闭的计划体制之中,“国家承认”是有效的,甚至还可以通过体制的力量,来维护“国家承认”的权威,比如对于“专升本”、研究生入学,没有“国家承认”的相关学历,就没有资格报考;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国家承认”制度,纷纷提出对用人的学历要求,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借口,实行明显的学历歧视。此乃“学历情结”的根源。
可是,自2002年以来,手握“国家承认”大学文凭的大学生,就开始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84万应届生放弃高考,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表明“国家承认”的学历,价值正在贬低。
对于国家教育部门来说,是到应该重新审视“国家承认”学历对教育发展的消极作用的时候了。从各类教育的平等发展说,“国家承认”不利于教育的平等竞争;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来说,“国家承认”不利于增强高校的竞争意识;从打破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拓宽每个人才的成才道路来说,“国家承认”也是很大的障碍。也就是说,升学教育模式的蔓延,学生的成才路狭窄,高等教育的质量下滑,求学的回报降低,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高考弃考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冲击下,我国的学历与学位制度,应该顺势改革,从“国家承认”、评价人才,转变为国家审核学校办学资质、监督学校依法办学、学校自主授予证书(学历和学位两证合一)、证书由社会承认。也就是说,某所学校经审核具有授予某种学位的资质,它可在政府监督下招生、培养,发给学生毕业证书,这个证书不是国家承认,价值高低由社会评判。在这样的教育中,政府负责为所有教育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为受教育者创造多元的教育选择与成才选择;而学校在失去“国家承认”之后,将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学历之外的教育内涵质量回报。如此,“学历情结”将逐渐破解,教育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教育的发展也才有全新的局面。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订中,期望能对此有所思考与规划。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2
熊丙奇:“少年班”不是个性教育

  核心提示:在一个重视个性教育,给每个个体自主发展空间的教育环境中,是不需要“少年班”的。而“少年班”的出发,又不幸地把一些个性突出的孩子纳入另一个设定的成才模式。这就是“少年班”命运轮回的根源。
  1月1日,全国约18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西安交大2012年少年班的初试,参加考试的人数是最终招收学生数的十多倍。
  据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最早有13所高校可以招收少年班,现在只剩3所,能达到规模招生的,只剩下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20多年来,少年班的招生一直备受质疑,不过,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于现行的高考模式感到失望时,少年班成为新的救星。
  “少年班”从当初的“火爆”转冷,再到现在似乎又要变得“火爆”,令人感慨。究其原因,是以培养少年拔尖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少年班”,与我国其他学校教育一样,一直没有探索出真正的个性化教育之路。
  “少年班”在办学中似乎是有“个性”的。很多孩子都是一路跳级,跨进“少年班”的,可是,当这些孩子汇聚在一起时,学校是否对其进行了个性化教育?比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实行导师制,配备导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和服务体系,关心每个个体的身心健康?
  以此观察“少年班”,不难发现,目前的“少年班”距离个性化教育尚远。学生还是被要求学相同的课程,也没有导师制,最多班主任多关心一下;至于心理咨询和服务,其他大学生有怎样的待遇,他们也是怎样的待遇。也于是,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少年班”,负面新闻并不少,最主要的是学生心智不成熟,存在比较多的心理问题。在没有“少年班”,有少年大学生的大学,少年大学生也有类似问题。
  但其实,这更多不是少年大学生的问题,而是大学教育根本没有个性教育的问题:选修课比重极少,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空间;连博士生、硕士生都无法经常见到导师,更别提在本科中推行导师制;学校多的是行政机构人员,心理咨询人员少得可怜。如果大学教育能关注每个个体,给予个体自主选择课程、选择老师的空间,推出本科导师制,对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咨询,这些少年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
  在一个重视个性教育,给每个个体自主发展空间的教育环境中,是不需要“少年班”的。而“少年班”的出发,又不幸地把一些个性突出的孩子纳入另一个设定的成才模式。这就是“少年班”命运轮回的根源。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3
教师就是一个职业

每年教师节,有关教师的师德问题,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内容,出现在报端的,不是令人敬仰的教师楷模,个个学生感念师恩,而大多是对教师的讨伐,甚至是控诉。一时之间,教师节成了“伐师节”,很多老师,已经不敢过这一个“节日”——哪有节日,是专门为“抨击”某个群体而设计的?

我不愿意再附和批评今日师风不再,倒是想探讨,社会究竟怎么定位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今日教师群体的职业操守,究竟是怎样的水平。

一直以来,我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人类灵魂难道需要像“工程”一样构建,还需要专门的“工程师”吗?这是工程思维在教育中的体现,而教育需要破除的正是这种工程思维,需要对每个个体的人文关怀,需要回归本质——教育是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美好。

那么,从教育本质角度,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教育让教师生活更美好了吗?同样,长期以来,对于教师的形象定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这从精神层面来说无疑可嘉,然而,哪一个教师,不是普通人,没有物质需要与现实生活?

这种对教师群体的形象定位,让教师这一职业处于空前的尴尬。它与其他行业的职业其实一样,可在其他职业可以提出高薪要求、加班需要付加班工资时,教师却不敢提出自己的主张,一提就似乎与奉献、牺牲的形象相违背,就认为充满铜臭。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社会对教师这一群体,是高道德要求,低物质待遇,教师的地位是“臭老九”,就是现在国家增加教育投入,但总体而言,基础教育的教师,工资收入还远低于公务员、国有企业的员工,而且,在教师群体中,贫富差距也十分严重。由于待遇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教师这一岗位对优秀青年并没有吸引力。包括国家推出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以及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都遭遇教师职业吸引力缺乏的现实困境。

与之相反,在我们周边的韩日等国家,早就实行国家教育公务员制,纳入公务员系列,享有和公务员同等的待遇;而在美、英等国,教师的收入待遇,是所有职业中较高的。这是从职业本身角度来审视教师——既然要高素质的人,来承担教育的任务,那么,就应该按照职业本身的规律,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事业发展空间、个人成就感等来打造教师队伍,而不是只停留在虚幻的道德教育上。如果职业的待遇极低、工作压力十分沉重,纵有再多宣传称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崇高”——这一宣传其实也大有问题,职业无高低贵贱,凭什么说某一职业就崇高?

教师就是一个职业。由于长期来其“职业属性”被忽视,所以,近年来,就是教师待遇逐渐提高,有关这一职业的道德建设,也误入歧途,导致教师群体的道德出现严重问题。我国政府制订的师德规范,都谈的是大道理,却不是从职业角度要求教师,而从职业角度出发,在确保教师待遇(甚至纳入教育公务员体系管理)同时,再规定教师不得兼职;在明晰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权责的同时,规定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利益回避不得从事学术等等,教师的职业定位就不至于模糊,而治理师德、师风,就不再是靠思想教育,而是职业的规范、基本的制度。当待遇有保障,各种规则严密,教师既不需要,也不敢再靠山(学生)吃(学生),靠水(学生)吃(学生)了,那些令人愤慨的教师主动索礼,不好好上课却让学生去参加他的家教等行为,就很难再发生了。

当然,这一职业相比其他职业,有其特殊性,所以,会具有其他行业的不同特点。比如,在欧美大学中,就普遍实行终身教育制度,一名教师被聘为终身教授之后(一般副教授即为终身教授),学校没有特殊理由,就不得解聘,这一制度类似我国的“铁饭碗”,而之所以推出这一制度,是为了推进学术自治,保障学术自由,避免教授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干扰,不能做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而实行这一制度,既要强调教授本身的职业操守(学术操守),又要有全新的学术管理体系,不然,在我国,就可能成为养懒汉的制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导致今日师者,既不传道,又不授业、解惑,原因无他,是师不师,生不生。只有按照教师职业的特点,让教师首先是教师,这才能重树这一职业的形象。也才能过教师节的教师们,感到劳动光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4
熊丙奇:老师学生为何都不关心教育改革




    为期一个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于本月28
日即将结束。这一个月来,教改《规划纲要》不但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各大媒体的教育版面,也针对教改《规划纲要》的具体条文,请教育官员、专家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建言。

    单从教育部收到并整理的意见、评论条数看,第二轮征求意见,还是十分热闹的,这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教育是民生问题,事关千家万户,连当初教育部部长易人,都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何况这影响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本的出台呢?
    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在教改讨论、建言中,存在“两热两冷”,这不利于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影响教改的推进。
    从参与人员看,存在教育官员、专家“热”,一线教师、学生“冷”的现象。我最近和多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对教改的话题并不特别关心,而且他们中没有一人全文通读过纲要文本,大多只听过新闻,或读过一两篇相关的评论。问其原因,答曰,一来很忙,教师要上课、要做科研写论文,学生要上课、应付考试,没空关心这些事;二来觉得动真格改革的可能性不大,“你认为大学真能做到去行政化吗?”“你认为大学校长真会取消级别吗?”“你认为大学真能推进教授治校吗?”不管我怎么以乐观的态度去打动他们,不少教师都认为改革困难重重,既得利益者不可能轻易放弃权力和利益。在一所中学,我还听老师这样说,“要学生去关心教改,只会搞乱他们的思想,怎么改,考试分数高都是硬道理!”
    从讨论话题看,存在一流大学一流人才话题“热”,职业教育公民培养“冷”的现象。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我注意到这样的标题:“教改纲要能否回应钱老世纪之问”。培养杰出人才、大师级人才,当然是教改《规划纲要》要解决的问题,但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更应是怎样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社会公民。由于大家集中关注大师级人才的培养,所以热议的话题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高考制度改革、文理是否取消分科,而职业教育、农村教育、继续教育则相对冷清。当然,这也与拥有话语权的官员、专家的出身有关,相对而言,现在的教育官员多出自高校,专家也多为大学教授,所以,自然关注高等教育、普通教育。
    改革文本出台后,官员解读、专家评点,回答公众疑问,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教改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对教改的方案是什么并不关心,对教改的命运将信将疑,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教改在推进过程中,会有怎样的结局。
    另外,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都存在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公办教育,轻民办教育的问题,这次教改《规划纲要》的文本力图扭转这种问题,对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有诸多亮点和创新。但是,如果社会的厚此薄彼的观念依旧,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发展就难以摆脱低人一等、受歧视的境遇。即便《规划纲要》对其有很好的描述,也很有可能只停留于文本。
    出现以上的“两热两冷”,与我国教改《规划纲要》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制订及征求意见的方式有关。虽然在纲要制订和听取意见过程中,也强调深入调查,听取一线教师、学生的意见,但教师和学生毕竟处在被动地位,加之对哪些意见能被听进去、被采纳,心中无底,所以并无太多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所以思路很难脱离原有的框架,也难突破原有的教育利益格局,各类教育的不平等地位,很难避免在纲要制定中或明或暗的表露出来。
    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在目前的纲要制订框架下,有诸多难度,笔者由此建议,在完善《规划纲要》,以及进一步出台《规划纲要》实施细则时,有必要转变思路,突出教师和学生的改革主导作用,以及各类教育的改革平等参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5
熊丙奇:2012,真正的教改攻坚年
作者:熊丙奇
  放权是教改的核心,如果不放权,政府和学校的新型关系就无法建立。
  2011年岁末,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实施情况。总结了颁布实施一年多来的情况,称将加快改革步伐,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作为教改《纲要》颁布之后的第一年,2011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备受关注。客观而言,这一年在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背景下,教育公平进一步扩大,其中,国务院出资160亿元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得到舆论的广泛好评。然而,在教育改革领域,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尚未出现,教育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依旧。
  以基础领域的“冷暴力”事件来说,成了各媒体总结2011年教育事件的关键词之一。“冷暴力”事件之所以在中小学频频发生,根源在于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单一。然而,在2011年中,高考改革方案却未出台,推行9个年头的高校自主招生也没突破性进展。同样令公众失望的,还有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早在国家《纲要》制订时,教育的行政化就被公认为当前教育管理的关键问题,《纲要》确定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就直指教育行政化。然而,从2011年的现实看,去行政化改革的进展不大。令人眼睛一亮的变化,恐怕只有快到年底时,教育部发布公告,为两所部属高校公选校长。此外,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改革试金石的南科大教改,也在2011年遇到极大的阻力。
  经过改革实践,已经试出困难,试出矛盾。要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必须直面这些,三方面可以期待。首先,要切实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放权是教改的核心,如果不放权,政府和学校的新型关系就无法建立。教育部应做好两名校长的公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校长遴选机制,并推进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
  其次,应出台方案明晰高考改革的图线路和时间表。按照教育部2011年的工作部署,高考改革方案原本应该在2011年出台的。在笔者看来,按照教改《纲要》对高考改革的描述,制订具体方案,难度并不大,最大的难度在于政府部门是否自甘于宏观管理,推进“教招考”分离,以及高校是否愿意把选择权给学生。
  再次,探索新机制,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根据袁部长的报告,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达GDP的3.66%。这与《纲要》确定的2012年达到GDP的4%尚有0.34%的差距。要在2012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从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省级财政加大统筹着手。另外,要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对校车等基础设施的保障。
  2012年,将是真正的教改攻坚年,这一年教改的走向,关系公众对教改的信心。必须承认,过去一年的教改,已经让公众信心有所动摇,如果新一年还没有突破性的行动,当初制订教改所要起到的恢复公众对教育的信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就很难达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6
熊丙奇:要推进教育公平需警惕“城市思维”

“在特困地区,3元钱的标准完全能够换来一顿营养午餐,这是基于现阶段的国情,更主要的是与试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基本相适应。”针对有网友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偏低的疑问,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孙光奇5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作出回应。(1月6日《新京报》)
站在城市的角度,3元钱确实买不了什么,因此,有网友质疑三元补助标准偏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思维,去推进教育公平,恐怕很多事都会陷入无穷尽的争议中,进而寸步难行。
针对国务院去年推动的营养改善计划,除了上述质疑外,还有人质疑为何只限于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学生,而不是所有农村地区。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假如将全国所有农村地区的学生都纳入营养改善计划之内,那么,所需国家财政投入的费用,就不是160亿,而可能是320亿,甚至480亿。面对这笔庞大的开支,有关部门极有可能望而却步。
扩大教育公平,必须基于现实,切忌“城市思维”和一刀切思维。所谓“城市思维”,就是按照城市的环境和学习生活经验,去考虑全国各地的问题;所谓一刀切思维,就是要全国一盘棋,一个地方有的,另一个地方也必须有,农村有的城市也必须有。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扩大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分步骤、因地制宜。有人认为这可能产生新的不公平,但其实,这是在补历史的欠债。比如,营养改善计划首选中西部农村地区,就是因为这些地区老百姓的收入低、教育资源薄弱,过去国家和当地政府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如果其他地方还要与这些地区“看齐”,那就不是推进公平,而是借机“搭便车”再获得国家更多的福利。
以城市思维和一刀切思维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已吃过了“苦头”。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撤点并校,一些地方,根本没有考虑孩子们上学的艰难,拿着地图一看,孩子的家离合并后的学校也就那么一点点距离,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10分钟、20分钟就可搞定的路程,但其实,农村交通复杂,看似一点点路,孩子一走,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像两座山头,站在这个山头的人一早告诉另一个山头的人,中午一起吃饭,然后就开始赶路,下山,再上山,赶到就中午了。没有这种亲身经历,闭门决策的结果是,撤点并校制造新时期的上学难。
这种思维还在不少领域继续。包括眼下引起社会关注的校车安全问题。根据教育部的测算,解决全国1.5亿中小学生的校车问题,总共需要4600亿元。这种测算法,符合很多网友的心意,既实行了城乡同步,也做到了校车的高标准配置,可是,4600亿元资金从哪里来?这很可能会成了校车经费保障机制难以出台的重要原因。
从现实出发,我更主张不一定要一刀切、一揽子解决全国城乡所有中小学的校车问题。城市学校学生的上下学,可以通过完善公交系统解决,而当前的重点则是中西部地区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以及大城市的郊区学校。要针对这些地区的校车问题,制订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投入预算,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管体系。
当然,对于如何推进教育公平,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也给教育决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如何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将民意纳入决策范畴。教育资源的配置,本就需要各方利益进行充分博弈,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我国以前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发达地区、大城市,以及目前教育资源开始向农村地区、薄弱地区倾斜,从决策机制本身看,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其实,不仅决策,包括各种教育措施的执行,都需要民意的参与,这样才能充分平衡各种意见,减少政策出台后、执行中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以营养改善计划而言,政府拨款怎样变成孩子们碗中热腾腾的饭菜,这就需要社会的监督;校车安全也是如此,在配备合格的校车之后,校车的运行维护,也是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监督的。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7
熊丙奇:教育不改革,国家民族未来堪忧 熊丙奇:教育不更始,国家平易近族未来堪忧  2ES无忧智考网
 美国移平易近处事局日前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投资移平易近美国的移平易近中,中国人占了3/4。而此前中国招商银行和贝恩资讯公司连系进行的一份发芽拜访称,中国约60%的“高净值人士”即那些拥有1000万人平易近币以上可投资资产的人士,不是在考虑投资移平易近,就是已经快完成移平易近手续了。这些富豪海外投资的目的,后世教育身分占50%。(法制晚报11月13日)2ES无忧智考网
  如不美观进一轨范查,可能会获得,这些富豪所考虑的后世教育,逐渐低龄化,即大多不是考虑接管本科或以上教育,而是高中,甚至初中及以下教育。这与我国近年来留学热高烧不竭,以及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向,是一致的。2ES无忧智考网
  留学是每个受教育者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出国留学,剖明我国教育开放水平增添,然而,日益升温的留学热以及富豪为后世教育而海外投资,传递出此吐矣闽强烈的信息,这就是“以脚投票”择教育,如不美观我国教育不反思今朝存在的问题,晋升质量,出国热潮可能进一步加剧,而与之相伴的将是一系列复杂问题:资金的外流、人才的外流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虽然近日有发芽拜访显示,75%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但很显然,这是针对眼下的出国留学群体,而对于巨细就随从追随怙恃移平易近到国外留学的新留学群体来说,他们的情形将很分歧。2ES无忧智考网
  需要注重的是,与此前的移平易近者,在国外对后世进行教育时,可能仍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分歧,因后世教育身分选择移平易近者,有不少是抱有对中国教育失踪望的立场,是以,对后世的教育不美观念也会有转变。这是尤其值得关注的。2ES无忧智考网
对于我国的教育,不少教育官员认为不能妄自肤浅,好比在去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域中,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指标得分中,初度代表中国加入测试的上海均名列首位,把美国甩在死后,令奥巴马总统也坐不住了,然而,为何中国富豪们仍是对后世教育揪心呢?2ES无忧智考网
  客不美观上说,我国基本教育在常识教育层面,确实“领先”全球,可是,与美加等国的基本教育对比,我国教育存在三方面差距。一是没有选择空间,所有的学生不管有无乐趣,都必需进修中高考所考的科目,而在美国、加拿大,中学就实施学分制,学生们可以自立选择自己感乐趣的课程进修,好比,在加拿大,高中结业生要求进修20门课程80个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只有7门28个学分,其余52个学分学生可自立选择,数学欠好的学生,只需学数学10即可。2ES无忧智考网
  二是课堂教学实施灌注贯注式教育,这是应试教育的特点之一,也是保障学生尽快获取常识、提高成就的手段,这种教育体例,令学生们成为进修的工具,而难以经由过程教育,学会思虑、学会缔造,与之相反,美加等国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纳交互式、探讨式,教员是课堂的指导者,学生们可就某一问题,在课堂上睁开谈判,经由过程这样的教学勾当,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不雅察看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获得很好的培育,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缔造活力。2ES无忧智考网
  三是教学理念和内容陈旧,笔者曾经到国内一所中学参不美观,当地政府投资1000万在该校建有一现代尝试室,可据体味,这个现代化尝试室,从来就没对学生开放过,建好至今只派参不美观用场。为何呈现这种场所排场,主若是高考不科场试操作,因其中学普遍的做法是讲尝试,只要学生谙练背记尝试轨范即可。这种教育的面缪性可见一斑。而在美加,中学生做尝试,要求自己设计,如不美观只做书本上的验证性试验,是很难获得高分的。2ES无忧智考网
以上这三方面,足够让一个有前提的家庭,在面临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的选择时,毫不踌躇地选择国外教育。这就是我国低龄留学越来越普遍的主要原因,家长们不但愿自己的孩子再受中高考的熬煎,再受应试教育的折腾。2ES无忧智考网
  比出国留学热更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随之呈现,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可以让孩子选择海外教育,而没有经济前提的家庭,只有留在现有的教育情形中,这不是意味着他们要无奈地接管中高考应试教育的现实吗?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成长”的学生,他们将是我国社会未来的主人,这会给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的成长带来若何的影响呢?我国大国崛起,所需要的科技立异、打点立异、文化立异能力何来?[/td][/tr] 熊丙奇:教育不更始,国家平易近族未来堪忧(2)2ES无忧智考网
  我国去年公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显然已经注重到教育问题的严重性,由此期望经由过程新一轮深切的教育更始,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本大国,走向人力资本强国。章矣觅要所确定的立异人才培育机制更始、教育打点轨制更始、现代黉舍轨制培植、考试升学轨制更始,都直指当下的教育问题关头,但令人遗憾的是,今朝这些更始在推进过程中,遭遇各方阻力,进展迟缓。这进一步让国人失踪去对教育的抉择信念。2ES无忧智考网
  教育不更始,非论是国人选择移平易卓异国,仍是没有选择地留下,城市对我国未来社会发生深远的影响,是以,期望能从对国家、平易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审阅我国的教育更始。但愿眼下的富豪因后世留学移平易近,能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推进更始,而不是成为教育更始主导者不愿更始的理由:既然巨匠可选择出国留学,那么,有本事就出国,何须要攻讦国内教育,又何须要更始国内教育呢?如不美观呈现这样的场所排场,我国的教育,将危险中国之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8
熊丙奇:教育本意是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温家宝总理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作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该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也对今年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作了部署和安排。腾讯网联合中国网、正义网广邀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就报告中关乎国计民生的各种政策规划进行解读,以下为连线实录:
  提问:请您对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做一个解读。
  熊丙奇: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强国必先强教,这表示政府关注教育质量的发展。因为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经过后续十年已经实现了很大规模的发展。但是教育的质量的确是老百姓更加关注的一方面,因此强国必先强教,就表明政府要建设教育强国的决心。温总理提到一流教育,一流人才,一流国家这样的概念,因此未来以质量为导向来发展教育非常重要。
  第二方面,温总理提到的五点中,有两点提到了教育改革。一个方面他谈的是推进教育改革,另一方面他谈到了推动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还有就是招生制度改革。由此可见,政府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而且现在教育改革也被教育部列为是今年的头等大事,教育部的部长也说2010年是中国教育的改革年。人们对教育改革有更大的一个期待。
  还有一个,温总理的报告里提到了教育的均衡和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的均衡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包括在制定规划纲要的时候,就把扩大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两大基本点。对于扩大教育公平来讲,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提问:总理在关于教育报告的最后说,“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未来,不普及国家教育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您觉得总理他特别提出这点,意味着什么呢?
  熊丙奇: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应该讲大家都非常清晰。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发展这个教育,让人民满意,让教育能够回到教育的本意上来。因为从教育的本质来讲,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从教育的本意来看,目前我们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教育本质有所悖离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现在由于教育投入不够,教育投资资源的模式不得当,由于教育管理的模式还有很严重行政化的倾向,还有就是整个教育的资源并不是很充分,所以说导致了现在有一些地区学生升学的机会并不均衡。每个家庭为教育承担的教育投入过多,还有应试教育的局面也使得很多的学生陷入求学的焦虑之中,还有大学的办学质量也是成为大家很关注的一方面。
  因此我觉得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这个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我觉得也是我们接下来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给大家一个答案,给大家一个信心。
  提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它是我们教育部门对于教育本意的一个回归,而教育本意就是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
  熊丙奇:应该这样讲,教育本质就是让人生活更美好。完善每个个人。从教改纲要来看,实际上是在朝这方面去努力,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意,让教育能够真正地使学生解放自己的个性,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这也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核心点。因为温总理在多个场合讲到过,让我们的学生要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让我们的教育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要真正地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教育家办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1:59
熊丙奇:教育产业化误导教育发展
时间:2011-12-26
  据德勤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2009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个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在2012年,这一数字将突破9600亿元。
  近几年,新东方(微博)、巨人、学大、昂立、安博、卓越等一批行业巨头,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比比皆是。比如,IT培训的北大青鸟年收入超20亿元,新东方年收入超15亿元。良好的市场表现赢得资金的追捧,诱人的回报,也使得民营培训机构纷纷攻城略地,加速扩张。
  德勤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近年教育培训机构从最早的一间办公室、几部电话的模式,发展为成熟的连锁经营模式,大部分品牌教育培训机构都采取直营和特许经营的模式,在国内大中城市布局,快速扩张,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全国性连锁品牌正在形成。
  但看似繁荣的背后,也同样难掩乱象。
  长期以来,由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性质、定位、经营模式、监管机制等一直没有明确,民办教育培训也陷入了一面因受众旺盛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而蓬勃发展,一面却因质量参差不齐、“乱象频出”而招致诟病的怪圈。
  事实上,教育培训市场的虚假承诺、误导学员、恶性竞争、卷款潜逃等丑陋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新金融记者
  曹晓龙 北京报道
  新金融:教育培训行业受风险投资机构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熊丙奇:自然是看好教育培训行业巨大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是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大班额”的现状,导致在学校有效的学习时间内,老师没有精力照顾到每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则是现行教育评价体系比较单一,无非是分数、成绩。
  这样的话,课外的考试培训、学科培训就备受家长追捧。
  我曾经调查过一所重点中学,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校外上家教班。差生要补,好生更要补。
  新金融:日益规模壮大的教育培训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熊丙奇:从中国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看,存在门槛低、水平低、信誉低的问题。这些公司只要去工商部门注册一下就可以开班,还有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也开班,在读大学生都可以来当老师。
  这种情况应该说相当普遍。很简单的道理,名师资源就那么多,并且按照规定,名师没办法大张旗鼓地在校外授课。再说聘请名师的成本很高,会让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难以接受。
  另外就是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鲜明的特色。中国的家教也存在着盲目跟风、盲目选择以及盲目信任的问题。
  新金融:您如何看待一对一个性化教育?
  熊丙奇:这种由教育培训机构打出的“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名不副实。个性化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教育,给学生选择空间。
  但是据我了解到的,这种只是“一对一”,针对学生个体,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没有个性化。在单一评价体系不变,学生的选择没有多元化。
  新金融:如何监管教育培训行业?
  熊丙奇:这一行业的监管,是一个灰色地带。教育培训业本身没有明确定位,国家把它当做公益事业对待,但它实际上更多的是营利性的、商业性的公司。所以说是按学校管理还是按公司管理,是教委来管还是工商局来管,就形成很大的矛盾。
  监管不明的问题,经常出现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的问题。不少家教机构承诺,一定让学生考到多少分数,实际上这种承诺基本上是无法兑现的。
  因为教育是个双向的过程,除了老师教,还要学生学。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存在误区和盲点。
  比如,把所有教育当做一个类型,把所有教育归为公益事业,把所有教育纳入学校管理,却对社会真实的教育需求视而不见,出现入托难、入园难等各种教育问题。而事实上,义务教育、非义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应当属于公益事业,不能以产业模式经营;此外的课外学科培训、技能培训,实质是市场教育服务,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不能再按公益事业进行管理。
  新金融:您如何看待以龙文为典型代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大规模扩张?
  熊丙奇:
  现在的培训行业存在一些盲目扩张、鱼龙混杂的现象。做大的前提是你要做强。如果说你不注重教学质量、师资建设、品牌特色等的话,就会在扩张路上,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很多问题。
  新金融:目前,众多教育培训机构纷纷绕道海外资本市场,寻求上市。您认为未来有无在国内上市的可能?
  熊丙奇:这一问题,正可说明民营教育产业在中国的尴尬。
  “教育产业化”现在已被视为“过街老鼠”。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民间社会中,“教育产业化”观念十分时髦,那时民办教育机构空前发展,公办大学也趁机发展教育产业。
  可随着大学学费高企,上学负担沉重,一些大学品牌被滥用,学校变为“学店”,“教育产业化”遭遇社会质疑,被认为严重误导教育发展。受这一舆论影响,连“教育产业”也不敢多提,更别提让教育机构在国内上市了。
  像龙文这种营利性民办学校,正确的定位应该就是教育服务公司,应实行工商注册,纳入工商管理,这不是降低教育机构品质,而是对目前教育培训市场的规范,促使这些教育机构以优质教育服务,获得消费者信任,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
  如此,民办教育机构也才能在我国社会得到全面的认可,包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不至于舍近求远奔赴美国上市融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01
熊丙奇:集体洗脚,不是感恩教育是感恩表演






9月30日,在重庆江津五中的操场上,整齐地摆满了300多个洗脚盆,这所学校初二年级的300多名学生,在专业洗脚老师的指导下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洗脚。很多家长坦言,当孩子的小手碰触到自己脚的那一刻,他们感动了。(重庆商报10月1日)
从媒体提供的图片看,现场确实很壮观。这所中学,开展的“感恩重阳为父母洗脚”大型活动,极具现场感染力。但我不认为这是感恩教育,而更多是感恩表演,其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给家长一时感动,学生一时感染而已。
也许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认为在现今感恩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举行这样的活动,是有现实意义的,哪怕一时的感动、感染也好,而且,学校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活动,让父母了解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让亲情在脚趾和手指接触的那一瞬间尽情流淌,也让双方打开心扉,懂得更加珍惜彼此。”
问题是,感恩不是“一瞬间”的事。分析近年来大中小学开展的感恩教育,都存在把感恩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式,无非几个“一”,给父母发一则短信、写一封家书、打一个电话、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这些活动,在组织者看来,可以让孩子接受心灵的洗礼,唤醒他们失去的亲情交流。
如果感恩就这么简单,一次活动就可让孩子得到洗礼,也不需要学校进行感恩教育了。其实,这种并非发自内心、形式化的感恩教育,很可能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在孩子们看来,我已经给父母洗过脚了,发过短信了,做了一次家务了,就已经感恩了。
感恩教育,从本质上说,是责任教育,包括对个体、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一些学生对父母没有感情,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作为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因此,如果要引导孩子感恩,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而责任感不是靠一次活动就能激发出来的。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两方面十分重要。首先,推进公民教育,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应该拥有的权利,以及与之对应的责任。这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性教育。现在有不少学生养尊处优,炫耀、攀比家庭财富,这与公民教育缺失有关。其次,推进生活教育,让学生自强自立,当我们把学生做一次家务,都作为一次感动时,这表明教育已经严重畸形,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是孩子应该的吗?另外,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零花钱,也该是生活的常态,可有多少家庭,舍得让孩子去干活(包括一些不富裕的贫困家庭,也是父母节衣缩食,也不让孩子吃一点苦),而在学校教育中,还有多少在告诉学生劳动光荣?占据主导的教育理念是,一心学好课本知识,争取考试的高分,考上名牌大学,成为“人上人”。
如果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不应该是平时父母老师包办代替一切,辅之以爱社会、爱集体、爱家庭的“苦口婆心”(这是口号教育),或者场面盛大的感恩活动,而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父母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给予他们成长的引导,孩子们自会在点滴的成长中,一点一滴积累对老师的情感、对父母的情感。而不像现在,老师和父母对孩子付出很多,可是,彼此的关系,却变得淡漠,师生关系和亲情关系,成为功利的分数关系,最终权利、责任迷失,亲情、感情也迷失。
回到这次洗脚教育,在场面盛大的集体洗脚活动中,有没有学生觉得这是形式主义?有没有学生并不情愿?该不会是百分百都响应学校的活动吧?而这些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校,不参与这一活动吗?如果可以,这表明这是一个尊重个体、尊重每个受教育想法的学校,而如果不管可以不可以,都必须得做,活动的整齐划一,能说明的正是学生情感有问题的根源。学校不能满足于表演的成功,而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们的真正成长。这才是深入内心的教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02
熊丙奇:与校长共进晚餐,怎成了一种激励

2011-11-30 11:45  作者:熊丙奇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3日晚,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19名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受邀和校长一同共进晚餐,宴席由学校买单。对此事件,有的家长表示赞成,有的心存疑虑:“这和此前发生的用红领巾和绿领巾来区别优生、差生有差别吗?”而学生们对此倒是不反对,有很多人还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参加”。
  表面上看,这一事件确实有把学生区别对待之嫌,在一家网站进行的调查中,有83%受调查者认为这种做法与“绿领巾”“红校服”性质一样。但其实,其性质与“绿领巾”、“红校服”并不相同。
  “绿领巾”和“红校服”的性质是给学生贴标签,而校长和学生一起进餐,则类似于该校举行奖学金颁奖典礼,让获奖的同学上台领奖,并和颁奖人员合影。从激励学生角度说,这并无多大问题。当然,选择哪些同学作为“激励”的对象,这体现一校的办学理念,如果激励的对象是一些家庭贫困但学习刻苦者,应远比只关注成绩最好的学生,更有价值,另外,不以单一的标准评价所有学生,而按学生的个性、特长加以引导与激励,有助于激发每个受教育者个体做到自己的最好。
  在笔者看来,这一事件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校长与学生共进晚餐,怎么成了一种激励。据媒体报道,有参加晚宴的学生激动得哭了起来,这显示出“激励”的效果,也折射出该校校长的“尊贵”。——如果校长平时就在学生食堂吃饭,学生们能方便地和校长共进午餐、晚餐,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做法,比如有学校将校长、书记在学生食堂就餐制度化,要求在校期间,必须每天在学生食堂就餐,还有学校推出“与校长共进午餐”系列活动,这反映出一种积极转变。但总体来说,到学生食堂与学生一起就餐的校长,还是不多,而由于机会难得,在校长一方,能约请学生一起吃饭,就是给学生很大的激励,在学生一方,也认为是莫大的荣幸,至少有校内的“巴菲特午餐”味道。没有良性的校长与学生的关系,才是影响我国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学校办学尊重每个受教育者,校长有教育家的情怀、服务学生的意识,今日校园中很多令人纠结的现象并不会发生。
  校长显然是站在很高的位置,来看待与学生共进晚餐这件事的。而在网络上,把校长与学生们共进午餐作为重要校园新闻报道的,大中小学都有,其大致内容是,某某校长某日视察学生食堂,与学生亲切共进午餐。校长在学校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这不是一所学校正常的现象,如果校长出现在食堂,都被谓为视察,与学生吃一顿饭,就被认为是亲切,那么,校长就不是教育家而成了高高在上的官员,校长与学生的关系,就不是平等的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而成了上下级关系。
  从办好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出发,一校之长是应该经常出现在食堂中的,一来可了解、监督学校的食堂服务,让学生能在学校吃得安全、吃得有营养;二来可以借就餐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包括对学校办学的建议。大学校长在食堂吃饭,并发布自己在哪个食堂吃饭,鼓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和校长一起午餐,在国外大学并不鲜见。
  我国也有一些学校开始这种做法,比如有学校将校长、书记在学生食堂就餐制度化,要求在校期间,必须每天在学生食堂就餐,还有学校推出“与校长共进午餐”系列活动,这反映出一种积极转变。但总体来说,到学生食堂与学生一起就餐的校长,还是不多,而由于机会难得,在校长一方,能约请学生一起吃饭,就是给学生很大的激励,在学生一方,也认为是莫大的荣幸,至少有校内的“巴菲特午餐”味道。
  没有良性的校长与学生的关系,才是影响我国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学校办学尊重每个受教育者,校长有教育家的情怀、服务学生的意识,今日校园中很多令人纠结的现象并不会发生。
  来源:熊丙奇_新浪博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04
http://site.douban.com/widget/videos/4907564/video/85852/

http://site.douban.com/widget/videos/4907564/video/85852/

http://site.douban.com/widget/videos/4907564/video/8585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04
熊丙奇教授出席哈佛中国论坛发布时间:2011-04-19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

  第十四届“哈佛中国论坛”于4月8日至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教授出席了这一论坛。在该论坛的教育分论坛上,就“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挑战”,与来自美国各名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
  在论坛期间,熊丙奇教授还应“哈佛中国教育评论”和“北岸”论坛的邀请,进行了约三个半小时的讲座,为中国留学生们系统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措施与路径,回答了中国留学生们关心的中国教育改革问题。熊丙奇教授的精彩讲座得到中国留学生们的高度好评。

熊丙奇教授作讲座,中国留学生仔细聆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06
大学与大学生的迷茫和焦虑转载▼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中国青年报1月7日) 这名学生所描述的状态,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种说法是,在大学中,有两类人过得比较充实,一是准备考研、出国的人,二是参加各种考证的人,其余的则过得十分迷茫。而其实,就连接连不断考证的学生,也很迷茫,不考证,担心未来就业吃亏;考这些证,究竟有什么用?难道考研、考证就是大学的全部吗? 出现这种状态,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即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不够。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大学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没有踏实感,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与此同时,也没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 我曾与很多在国内有大学教育经历的留学生交流,他们谈到国内大学教育的问题时,都认为国内的老师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自己感觉处于“被放羊”的状态。在这种大学环境中,确实需要学生高度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否则,就极有可能陷入迷茫。 在国外大学,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要求,大多让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学生也感受到大学的充实与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一门课程,国内老师普遍采取的还是与高中一样的方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到了期末考试,考出及格的分数即可;而在国外大学,通常老师会在新学期开学时,就告诉这门课的要求,包括要每节课事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要撰写两到三篇课程论文,
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中国青年报1每次论文作业递交的时间(晚一天就要降一个等级),按照这样的要求,学生们通过一门课,得读10多本参考书,得参加若干讨论会,得像模像样撰写几篇论文。如此一来,除非学生自己不想按时顺利获得毕业证书,可以不理会老师的要求,要想顺利通过课程、拿到学位,必须十分投入地学习,大学图书馆经常有学生读书到深夜,甚至干通宵。 不少人感叹,国内大学生的定位模糊,其实,就连大学的定位也模糊,是从事精英教育,还是进行职业教育?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在急功近利的办学导向下也很迷茫。本来,像985、211院校,应该关注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可是,这些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之下,也围绕就业率做教育教学的文章,所有高校的办学由此大同小异,都变为职业培训所。这种办学定位的模糊,势必给大学生的求学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 另外,在美国等国家,从小学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如何制订实现理想的方案,以及落实这一方案。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想进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并根据这样的目标,选择中学要学的课程及课程难度。到了大学,不少大学从本科就推行导师制,一名导师带几名(或十几名)本科学生,导师们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人生。而且,大学教育还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环境创造便利条件,这就是有自由转学制度,一个学生如果不满意、不适应一校的教育,可以申请转学到另一校。不然,明知不合适,却一直凑合,也会痛苦和迷茫。 与之相比,我国不少大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虽然教育部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可是,开设必修课,投入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学校7日)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中国青年报1月7日) 这名学生所描述的状态,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种说法是,在大学中,有两类人过得比较充实,一是准备考研、出国的人,二是参加各种考证的人,其余的则过得十分迷茫。而其实,就连接连不断考证的学生,也很迷茫,不考证,担心未来就业吃亏;考这些证,究竟有什么用?难道考研、考证就是大学的全部吗? 出现这种状态,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即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不够。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大学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没有踏实感,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与此同时,也没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 我曾与很多在国内有大学教育经历的留学生交流,他们谈到国内大学教育的问题时,都认为国内的老师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自己感觉处于“被放羊”的状态。在这种大学环境中,确实需要学生高度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否则,就极有可能陷入迷茫。 在国外大学,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要求,大多让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学生也感受到大学的充实与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一门课程,国内老师普遍采取的还是与高中一样的方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到了期末考试,考出及格的分数即可;而在国外大学,通常老师会在新学期开学时,就告诉这门课的要求,包括要每节课事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要撰写两到三篇课程论文, 这名学生所描述的状态,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种说法是,在大学中,有两类人过得比较充实,一是准备考研、出国的人,二是参加各种考证的人,其余的则过得十分迷茫。而其实,就连接连不断考证的学生,也很迷茫,不考证,担心未来就业吃亏;考这些证,究竟有什么用?难道考研、考证就是大学的全部吗?
每次论文作业递交的时间(晚一天就要降一个等级),按照这样的要求,学生们通过一门课,得读10多本参考书,得参加若干讨论会,得像模像样撰写几篇论文。如此一来,除非学生自己不想按时顺利获得毕业证书,可以不理会老师的要求,要想顺利通过课程、拿到学位,必须十分投入地学习,大学图书馆经常有学生读书到深夜,甚至干通宵。 不少人感叹,国内大学生的定位模糊,其实,就连大学的定位也模糊,是从事精英教育,还是进行职业教育?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在急功近利的办学导向下也很迷茫。本来,像985、211院校,应该关注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可是,这些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之下,也围绕就业率做教育教学的文章,所有高校的办学由此大同小异,都变为职业培训所。这种办学定位的模糊,势必给大学生的求学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 另外,在美国等国家,从小学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如何制订实现理想的方案,以及落实这一方案。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想进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并根据这样的目标,选择中学要学的课程及课程难度。到了大学,不少大学从本科就推行导师制,一名导师带几名(或十几名)本科学生,导师们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人生。而且,大学教育还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环境创造便利条件,这就是有自由转学制度,一个学生如果不满意、不适应一校的教育,可以申请转学到另一校。不然,明知不合适,却一直凑合,也会痛苦和迷茫。 与之相比,我国不少大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虽然教育部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可是,开设必修课,投入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学校

出现这种状态,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即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不够。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大学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没有踏实感,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与此同时,也没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
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中国青年报1月7日) 这名学生所描述的状态,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种说法是,在大学中,有两类人过得比较充实,一是准备考研、出国的人,二是参加各种考证的人,其余的则过得十分迷茫。而其实,就连接连不断考证的学生,也很迷茫,不考证,担心未来就业吃亏;考这些证,究竟有什么用?难道考研、考证就是大学的全部吗? 出现这种状态,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即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不够。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大学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没有踏实感,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与此同时,也没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 我曾与很多在国内有大学教育经历的留学生交流,他们谈到国内大学教育的问题时,都认为国内的老师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自己感觉处于“被放羊”的状态。在这种大学环境中,确实需要学生高度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否则,就极有可能陷入迷茫。 在国外大学,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要求,大多让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学生也感受到大学的充实与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一门课程,国内老师普遍采取的还是与高中一样的方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到了期末考试,考出及格的分数即可;而在国外大学,通常老师会在新学期开学时,就告诉这门课的要求,包括要每节课事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要撰写两到三篇课程论文,
我曾与很多在国内有大学教育经历的留学生交流,他们谈到国内大学教育的问题时,都认为国内的老师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自己感觉处于“被放羊”的状态。在这种大学环境中,确实需要学生高度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否则,就极有可能陷入迷茫。



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在国外大学,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要求,大多让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学生也感受到大学的充实与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一门课程,国内老师普遍采取的还是与高中一样的方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到了期末考试,考出及格的分数即可;而在国外大学,通常老师会在新学期开学时,就告诉这门课的要求,包括要每节课事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要撰写两到三篇课程论文,每次论文作业递交的时间(晚一天就要降一个等级),按照这样的要求,学生们通过一门课,得读10多本参考书,得参加若干讨论会,得像模像样撰写几篇论文。如此一来,除非学生自己不想按时顺利获得毕业证书,可以不理会老师的要求,要想顺利通过课程、拿到学位,必须十分投入地学习,大学图书馆经常有学生读书到深夜,甚至干通宵。
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不少人感叹,国内大学生的定位模糊,其实,就连大学的定位也模糊,是从事精英教育,还是进行职业教育?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在急功近利的办学导向下也很迷茫。本来,像985每次论文作业递交的时间(晚一天就要降一个等级),按照这样的要求,学生们通过一门课,得读10多本参考书,得参加若干讨论会,得像模像样撰写几篇论文。如此一来,除非学生自己不想按时顺利获得毕业证书,可以不理会老师的要求,要想顺利通过课程、拿到学位,必须十分投入地学习,大学图书馆经常有学生读书到深夜,甚至干通宵。 不少人感叹,国内大学生的定位模糊,其实,就连大学的定位也模糊,是从事精英教育,还是进行职业教育?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在急功近利的办学导向下也很迷茫。本来,像985、211院校,应该关注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可是,这些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之下,也围绕就业率做教育教学的文章,所有高校的办学由此大同小异,都变为职业培训所。这种办学定位的模糊,势必给大学生的求学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 另外,在美国等国家,从小学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如何制订实现理想的方案,以及落实这一方案。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想进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并根据这样的目标,选择中学要学的课程及课程难度。到了大学,不少大学从本科就推行导师制,一名导师带几名(或十几名)本科学生,导师们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人生。而且,大学教育还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环境创造便利条件,这就是有自由转学制度,一个学生如果不满意、不适应一校的教育,可以申请转学到另一校。不然,明知不合适,却一直凑合,也会痛苦和迷茫。 与之相比,我国不少大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虽然教育部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可是,开设必修课,投入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学校211院校,应该关注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可是,这些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之下,也围绕就业率做教育教学的文章,所有高校的办学由此大同小异,都变为职业培训所。这种办学定位的模糊,势必给大学生的求学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



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另外,在美国等国家,从小学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如何制订实现理想的方案,以及落实这一方案。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想进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并根据这样的目标,选择中学要学的课程及课程难度。到了大学,不少大学从本科就推行导师制,一名导师带几名(或十几名)本科学生,导师们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人生。而且,大学教育还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环境创造便利条件,这就是有自由转学制度,一个学生如果不满意、不适应一校的教育,可以申请转学到另一校。不然,明知不合适,却一直凑合,也会痛苦和迷茫。
每次论文作业递交的时间(晚一天就要降一个等级),按照这样的要求,学生们通过一门课,得读10多本参考书,得参加若干讨论会,得像模像样撰写几篇论文。如此一来,除非学生自己不想按时顺利获得毕业证书,可以不理会老师的要求,要想顺利通过课程、拿到学位,必须十分投入地学习,大学图书馆经常有学生读书到深夜,甚至干通宵。 不少人感叹,国内大学生的定位模糊,其实,就连大学的定位也模糊,是从事精英教育,还是进行职业教育?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在急功近利的办学导向下也很迷茫。本来,像985、211院校,应该关注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可是,这些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之下,也围绕就业率做教育教学的文章,所有高校的办学由此大同小异,都变为职业培训所。这种办学定位的模糊,势必给大学生的求学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 另外,在美国等国家,从小学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如何制订实现理想的方案,以及落实这一方案。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想进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并根据这样的目标,选择中学要学的课程及课程难度。到了大学,不少大学从本科就推行导师制,一名导师带几名(或十几名)本科学生,导师们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人生。而且,大学教育还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环境创造便利条件,这就是有自由转学制度,一个学生如果不满意、不适应一校的教育,可以申请转学到另一校。不然,明知不合适,却一直凑合,也会痛苦和迷茫。 与之相比,我国不少大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虽然教育部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可是,开设必修课,投入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学校

每次论文作业递交的时间(晚一天就要降一个等级),按照这样的要求,学生们通过一门课,得读10多本参考书,得参加若干讨论会,得像模像样撰写几篇论文。如此一来,除非学生自己不想按时顺利获得毕业证书,可以不理会老师的要求,要想顺利通过课程、拿到学位,必须十分投入地学习,大学图书馆经常有学生读书到深夜,甚至干通宵。 不少人感叹,国内大学生的定位模糊,其实,就连大学的定位也模糊,是从事精英教育,还是进行职业教育?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在急功近利的办学导向下也很迷茫。本来,像985、211院校,应该关注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可是,这些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之下,也围绕就业率做教育教学的文章,所有高校的办学由此大同小异,都变为职业培训所。这种办学定位的模糊,势必给大学生的求学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 另外,在美国等国家,从小学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如何制订实现理想的方案,以及落实这一方案。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想进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并根据这样的目标,选择中学要学的课程及课程难度。到了大学,不少大学从本科就推行导师制,一名导师带几名(或十几名)本科学生,导师们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人生。而且,大学教育还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环境创造便利条件,这就是有自由转学制度,一个学生如果不满意、不适应一校的教育,可以申请转学到另一校。不然,明知不合适,却一直凑合,也会痛苦和迷茫。 与之相比,我国不少大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虽然教育部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可是,开设必修课,投入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学校 与之相比,我国不少大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虽然教育部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可是,开设必修课,投入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学校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寥寥。在大多数高校,所谓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随着一些地方大搞大学城建设,大学被搬置郊区,每天下午,下课的老师们坐校车回到市区,留下的就是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寄宿制大学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统,由此消失。至于中学进行职业教育,更被一些学校和老师觉得搞笑:中学生有选择课程的空间吗?我们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差不多的课程,都被纳入一个模式进行选拔和评价,上什么规划课呢?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中国青年报1月7日) 这名学生所描述的状态,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种说法是,在大学中,有两类人过得比较充实,一是准备考研、出国的人,二是参加各种考证的人,其余的则过得十分迷茫。而其实,就连接连不断考证的学生,也很迷茫,不考证,担心未来就业吃亏;考这些证,究竟有什么用?难道考研、考证就是大学的全部吗? 出现这种状态,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即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不够。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大学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没有踏实感,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与此同时,也没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 我曾与很多在国内有大学教育经历的留学生交流,他们谈到国内大学教育的问题时,都认为国内的老师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自己感觉处于“被放羊”的状态。在这种大学环境中,确实需要学生高度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否则,就极有可能陷入迷茫。 在国外大学,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要求,大多让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学生也感受到大学的充实与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一门课程,国内老师普遍采取的还是与高中一样的方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到了期末考试,考出及格的分数即可;而在国外大学,通常老师会在新学期开学时,就告诉这门课的要求,包括要每节课事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要撰写两到三篇课程论文,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不迷茫才怪。现在,大学生向媒体“求救”,接下来各路人也会给他支招,但不管大家提出怎样的意见,对于这名大学生来说,都只是参考。走出现在的迷茫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得靠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思考。而要让更多类似的学生走出迷茫,还在于我国大学要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对学生严格的学业要求,同时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服务。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