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英强和“乡村图书馆”行动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13
标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英强和“乡村图书馆”行动
[attach]19077[/attach]
李英强:为乡民建起“乡村图书馆”
2011-12-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热点专题
[提要]  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在家乡和全国其他省份共建起14座“乡村图书馆”。李英强是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1 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2004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2006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
  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在家乡和全国其他省份共建起14座“乡村图书馆”。
■推荐理由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是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4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李英强出生于农村,小时候没读过几本书,后来他一路北上求学,眼界大开。他的成长经历使他一直感慨中国乡镇文化贫瘠的现实。“我自己就是个乡村的孩子,当我通过上学和阅读获得了个人的自由之后,回过头去看,今天乡村阅读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匮乏恐怕没有比20年前变得更好”。“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于是,李英强决定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李英强是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1 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2004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2006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
  从2007年开始,李英强就和几个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一起打造了一个“乡村图书馆计划”。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在这里不但是索取,还能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读书感悟
  读书对于我来说,首先是一种爱好,其次是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我很喜欢朱永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把立人图书馆定位为一个民间教育文化机构,而不只是图书流通场所。从根本上说,“立人”要做的是“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2007年11月,我和妻子离开北京,回到老家湖北蕲春县,开始建立第一个图书馆。此后从湖北到河南、四川、云南、江西、重庆、河北、山西,一站一站走下去,立人渐渐长大,如今已经有14个分馆,30多个员工。个中的艰辛,未亲历者难以想象。大多数时候,物质生活是简单的。真正的困难,总在物质之外。
  物质的极度匮乏,会使人的生存堕入到动物水平。但是,超过基本需要之外的物质追求,对人的幸福提升是有限度的,过犹不及。扶贫,常常是出于一种物质主义偏执:只有获得更多的物质,才能有更多的幸福。然而,人活着不单纯靠粮食,还要靠真理。真理必教你得自由。
  我将多年的读书和生活所发现的自由的奥秘,拿出来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但愿更多青年能够挣脱物质主义和虚无的束缚,开始自己的精神之旅,展开自己丰富而灿烂的人生画卷。

来源:中国教育报 热点专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16
http://www.xctsg.or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17
http://t.people.com.cn/talk/90.html
http://t.people.com.cn/talk/90.html
http://t.people.com.cn/talk/90.html
http://t.people.com.cn/talk/90.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18
http://yueduliaofa.blog.163.com/

http://yueduliaofa.blog.163.com/

http://yueduliaofa.blog.163.com/


http://yueduliaofa.blog.163.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18
一个民办图书馆的乡村教育理想——访32岁的立人乡村图书馆馆长李英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到自己的家乡去办图书馆。这个看起来有些理想化的口号,在一位32岁的年轻人身上成为了现实。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李英强,3年前放弃了北京的体面生活,回到湖北的农村老家,建起了一座致力于乡村少年公民教育的公益图书馆,名叫立人乡村图书馆,源于《论语》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年过去,如今的立人图书馆已经在全国有9个分馆。他们与当地学校合作,以图书馆为载体,提供阅读服务,开展乡村教育,举办各项教育活动。读书会、电影会、冬夏令营、义工组织、访问学者活动,都旨在培养孩子的现代公民意识。
    现在,李英强一直驻守在他家乡的图书馆里。由于当地好几天停电,李英强的手机一直关机,辗转了几天,记者才联系上他。
    “乡村文化复兴希望在少年”名校毕业,主修经济学,在北京有安逸体面的工作,30出头的他本可在这个城市大有作为,但是这些光环,并不能阻挡李英强回到家乡的脚步,他想成就另一番事业。
    “想想我们在乡下的童年,几乎连一本像样的书都没读过,只能靠生活中的知人阅世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城市里各种文化设施都很齐全,但是农村在这方面很欠缺,很多孩子连看书的地方都找不到,这种状况如果不主动去改变,可能会一直持续。”带着这种责任感,李英强和妻子回到了农村老家,立志为年轻的乡亲构建一个用书籍建立起来的精神乐园。2007年12月17日,立人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成立。
    中学是建立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立人图书馆大都选择与当地的中学合作。图书馆的名字以祖籍为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这令孩子们更容易感受到精神榜样的激励。立人图书馆建立之初,义工会到学校与老师和学生沟通,让孩子们参观图书馆,帮他们学着利用图书馆。“我们希望通过立人,让这些孩子逐渐具备现代公民的素质,这是立人工作的重点。”李英强说。带着这样的目标,立人图书馆办起了针对青少年的报纸,帮他们建立阅读兴趣;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阅读课,引导孩子阅读;成立义工组织,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开展冬夏令营,引导孩子在团队活动中思考自我和成长的问题……所有的这些活动,对所有孩子都是免费开放的。
    “乡村文化的复兴希望在于青少年,如果乡村青年没什么希望,那么过20年、30年、40年乡村也不会有希望。”李英强说,“立人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它首先是一个长期工作的教育机构,不是说弄些书放在那里就好了,我们希望它最终真正属于当地,运营和管理完全本地化,希望这个乡村图书馆能够成为当地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中心。”
    看到孩子们逐渐发生变化
    张经纬是立人图书馆的第一名学生义工,那时他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现在他读高二,忆及2007年12月第一次接触立人,他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李英强老师到学校演讲,他思想很先进并且尊重我们,我就很想跟他成为朋友,出于这个目的,放学后我去参观了图书馆,发现挺有意思,就申请做义工。”那时的张经纬,脑子中并没有图书馆这个概念,成为立人的义工后,他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到图书馆整理书籍,协助开展读书会、电影会等活动,闲时自己坐在里面看书,这是他从前没有想过的生活。后来,他到县城上高中,跟同学们介绍家乡的图书馆,把立人的读书会带到高中,把立人的书借给同学看。同学们很感谢他,也很羡慕他。
    “农村很缺少文化氛围,留守的孩子很多没人管,有时父母也难以沟通。在图书馆,李英强老师和志愿者们是真的关注我们的成长,会帮我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比之前更自信,也更有思想了。”张经纬还记得,3年前图书馆有个志愿者,会让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写读书笔记,然后逐个批注指导。现在张经纬假期回家,还是常去图书馆。说起立人,张经纬仍有着挡不住的热爱和感激。
    像张经纬这样的青少年,在立人图书馆还有很多。李英强说,看到一些青少年因为立人而发生改变,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一个以前常在图书馆看书的孩子,初中辍学到上海打工,后来写信给李英强说,在图书馆的经历让他深刻地明白,即使不读书,也要坚持学习。现在他正在攒钱,准备上培训学校,询问李英强有什么建议。“这些孩子已经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李英强说,他为这些孩子的变化而欣慰。
    “每天看着那么多小孩子来看书、借书还书,看着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不开心也不可能。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孩子们朴实无华的心灵,天天都净化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自己得到的,可能比我们给孩子们的还要多。纯粹,简单,理想与现实合二为一。”李英强的妻子张新月这样描述她眼中的图书馆生活。
    最大的困难不是钱,是人。目前,立人图书馆募款主要渠道是朋友圈,资金成为很大的问题,然而,在李英强看来,这并不是最大的困难。“在农村,从老师、家长到孩子,都对教育和阅读的认识不足,其实,缺乏对教育的共识,才是最根本的困难。”李英强说。比如,图书馆筹建期间与当地学校的沟通都是由他来亲自进行,“学校临时变卦,是我们经常面对的问题。”他有些无奈。
    乔精一是四川省巴中市茶坝镇中学教研室主任,与立人图书馆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有过不少合作。2009年5月,他第一次接触立人图书馆的时候,最大的感觉是质疑,后来从观望,到参与、践行,才开始认同立人。“立人是一个播种的机器,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的心里,农村的文化现实需要立人精神。”然而,乔精一告诉记者,尽管立人一直很努力,但是在他所在的地区,接受的师生约60%,接受的居民不到20%。
    “真正读懂立人的人很少,很多人不明白,立人是要帮农村的孩子逐渐建立现代公民意识,以及培养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在农村,教育功利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觉得考试之外的事情不重要,他们接受立人,本质上是想借立人之手加快功利化的进程。比如,他们觉得孩子在图书馆读书,总比出去打游戏机好。”乔精一对记者说,“他们需要提高分数,如果立人在这一方面没有起到很明显的作用,他们的热情势必减弱。”与李英强所担忧的一样,乔精一也对立人扎根当地怀有疑虑:“如果仅仅依靠外来志愿者的付出,立人很难持久。”据了解,李英强给立人全职工作人员开出的工资是实习期月薪500元,3个月后涨为800元,目前能够接受这个待遇的人很少,但是李英强认为工资待遇并不是关键因素,“必须认同立人的理念,要有奉献精神,有对农村青少年的责任感,不然,即使工资再高,他们也适应不了农村艰苦的环境。我们不是支教,是立教,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最大的问题不是钱,是人。”“教育体制让很多中学意识不到图书馆的重要性,也意识不到对孩子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这在农村更为明显,但是,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要急迫地去做立人图书馆的原因。”李英强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19
夏雪芬教授获“优秀调解员”称号 奖金捐“立人乡村图书馆”

      近日,湖南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表彰优秀调解员的决定》(湘保协字【2011】45号),我院夏雪芬教授被授予保险合同纠纷“优秀调解员”称号。
      表彰决定称,“湖南省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调委会)自成立以来,妥善调处了一批保险合同纠纷,有效化解了一些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为维护行业稳定和提升行业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调解员队伍中涌现了一批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调解水平较高、深受当事人认可和尊重的调解员”。此次被授予“优秀调解员”称号的调解员共有13人,分别来自业界、司法界和学界,夏雪芬教授是受到表彰的唯一学界代表。
      夏雪芬教授同时还被聘任为长沙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从事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这使她更加坚定了如下信念: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契约必须遵守,社会才富有秩序和理性;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否则思维失之偏颇。
      夏雪芬教授将所获奖金捐给了李英强创办的“立人乡村图书馆”,以表示对他理想主义情怀的欣赏,对他乡村教育步伐的追随,对他提供的人文实践范本的阅读。她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取意孔夫子《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国寿文化是一致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沦陷的还不只是广袤的乡村,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启迪民智,为社会注入良知、温暖和智慧,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进而不断地优化我们这个社会,优化我们个体生命的生存环境,因而,“立人”精神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保险精神也是一致的。相信会有更多的民众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队列中来。同时,她还认为,建设保险文化,真正实现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永葆基业长青,应该持有一种“立人”精神:回归本质,长期坚守,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为“立人乡村图书馆”题词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办人、执行理事、总干事李英强在讲课——如何改变世界。 出身湖北农村、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的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
乡村少年在“立人乡村图书馆”分馆——黄侃图书馆愉快地阅读,他们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希望。马丁•路德曾说过:“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会选择在今天出门,种下一棵苹果树”,一个读者,就是一棵苹果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17ho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17ho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17hoa.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1
立人乡村图书馆 现实照进乡村教育之梦


来源:南方都市报

  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截至2011年8月共开设10家分馆。
  8月下旬,西安,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年会在一所民营大学的图书馆举行。这个面向乡村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公益机构已是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了,来自全国10个分馆的专职志愿者纷纷从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地赶来,共话未来。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总干事李英强却忧心忡忡,在他那里,未来看起来美好但不乏阴霾。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是立人创办最早的一个分馆,但不久前黄侃图书馆中断了与当地青石中学的合作,被勒令从学校里边搬出来。继而,8月19日,在立人图书馆年会的第二天,李英强接到了第五分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一中孙世祥图书馆当地发起人的电话,合作的学校要求他们在一个星期之内将图书馆搬到外边去,理由是“这个学校已经有个图书馆了,并不需要另外的图书馆”。而在23日下午,第十分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陶行知图书馆也被当地教育局要求在9月1日之前搬走,“搬到哪里去?不知道。”立人图书馆在全国的十个分馆,多分布于当地有合作意向的学校,也有少数一两家通过立人在当地理事的介绍,借用的学校外的场地。
  尽管坏消息使得气氛显得凝重,但志愿者们依然为践行心中的理想跃跃欲试。
  这是立人图书馆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40多人参加的年会,20多位新来的专职义工是年会的主体,但义工中,在立人工作两年以上的只有一位,很多是刚从大学毕业,人员流动过快,这是立人图书馆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年会中多项措施宣布执行,其中一项是新的工资制度,专职义工第一年的工作报酬由原来的每月800元涨到了1200元,第二年每月工资1800元,两年后则是每月2400元。
  梦想VS现实之志愿者
  去年3月,阿飞到晏阳初图书馆实习时,已经明确了要从北大数学系退学的决心。晏阳初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四分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的晏阳初正是出生于此。
  和那些花好几年时间复习考研的人相比,从厦门大学数学系直接保送到北大读研究生的阿飞是个幸运儿,身边同学不解这么好的学府他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其实那段时间大概明确了自己可能不会把研究生读完,”阿飞说,没遇到立人之前他已经在留意各大高校的宣讲会,投了简历,准备在北京找工作。那是11月份,他的研一生活刚开始不久。这位待人温和、做事缜密的年轻人说,去北大之前旁听研究生的课,越来越厌倦,当时就在想“我可能不会走这条路。”“我可能考试能够考好,但却没有动力去做研究,我不会质疑它,而且我不会发现问题。这时候我想如果是以这种状态在北大读三年,可能也不会好很多。所以我就觉得研究生的学习对我已经是一种负担,负担到什么程度?就是不怎么想上课,也不备课,很多课都不去听了。”这时,阿飞偶然在北大教学网上看到了李英强在北大的讲座,李英强演讲最后留下了他的电话,“他说他们缺哪些人,分馆现在是什么状况。”阿飞于是记下了他的电话。
  在给李英强打电话之前,阿飞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李英强以及关于立人图书馆的消息,“我看他们书单的时候我明白,就算它是一个很简陋的地方,这些书也会吸引我。”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核心书目是所有分馆的“标配”,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思想、科普、传记、艺术等等门类。中学生的书单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胡适、鲁迅,从马克斯•韦伯到托克维尔等经典著作。“一座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这是立人图书馆的理念,而这些书是立人图书馆理念中使乡村青少年成为现代公民的利器。
  “至于立人的理念,之前他们提到是公民教育的时候,我是不懂的。作为理科生来说,我对于公民教育并没有特别的理解。我来了之后,是一点一点慢慢理解立人到底要做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阿飞说,打动他的另一句话是应聘时李英强告诉他,立人欢迎既有理想主义者的情怀、又有现实主义者的智慧的人加盟。“我来之前,一直把这两句话当做对自身的一个定位。”离开学校前,阿飞告诉了导师退学的想法,导师给他时间再考虑,由他自己决定。第二天,阿飞买了去四川的车票,就去了晏阳初图书馆。
  茶坝镇就一条主街,通向四面八方,有一条路通向市区,有一条路通向乡镇,周边有两所中学、两所小学,交通还算便利。阿飞说,小镇生活很便利,有超市,“而且最让我吃惊的是,家家户户都通了液化气,冬天的时候他们都是液化气做饭、液化气烤火,比我们家先进多了。”阿飞说起自己家乡湖南的乡村与这边的不同,“我们那边花钱很小心,喜欢积蓄下来留给后人。我感觉他们那边花钱喜欢有排场,消费观念很超前,我有时候很纳闷,他们那样天天吃喝,他们有没有想过某一天会没有钱。”小镇当地的中年人基本上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比例很高。人们生活中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麻将。
  镇上的一些居民认识阿飞,虽然并没有深交,比如经常去的早餐店、做夏令营时认识的商店的老板,“都知道你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是外地人,你在我们学校,你曾经做过什么活动,对我们大概是一个这样的认识。再好奇一点的人,他会过来问你,图书馆给你多少钱,你还打算在这里做多久……”阿飞教当地的孩子们唱歌,并把合唱团命名为“爱乐合唱团”。“实际上就是一起唱歌。因为我发现很多学生到了初中、高中,特别是高中,虽然还有音乐课,但是不唱歌了。就是给喜欢唱歌的人一个空间。”阿飞还开了一个英文选修课,因为发现很多学生英文发音特别不好,也没有任何说的机会,就让大家上台说,从介绍自己,到分享一个故事。
  阿飞告诉南都记者,了解了很多做NGO的同行,发现还是立人最适合他,原因是它更加专注于教育,“立人是唯一专注于、服务于高中生的,甚至是高中毕业之后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年龄,正是李英强看来价值观最容易摇摆、心灵最需要指引的时候。
  阿飞在晏阳初图书馆的那个夏天,小树离开了茶坝镇。
  在这里当了一年专职义工后,他决定去牛津读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他,正在摇摆于做公益还是做律师。李英强回忆之前曾经收到小树毕业前在美国法学院交流时给他发的邮件,“在曼哈顿繁华的街头(他)发了很多感慨,究竟是留在这里做年薪百万美元的律师还是回来做事?”毕业一年后,他选择回来。
  在晏阳初图书馆工作的一年,小树觉得收获很大,以至于不知如何系统地表述出来,“以前是个忧郁自闭的胖子,通过这一年排了很多毒素”,工作一年的成就感是可以看到本地学生在图书馆的影响下取得的进步,甚至整个乡镇学校的氛围都在改变。“比如我们搞外国大学生参加的大规模的夏令营,让几百个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本地老师参与进来。之前我们有四个人在那边,我们全部剃成秃头,在小镇上招摇过市,谈笑风生,也让小镇上打麻将的人看到,还有人过着和他们不同的生活。”回国前,小树的母亲去英国旅行,在伦敦的旅馆里,母子俩为了他的选择大吵了一架,回来的飞机上也在争论这个问题。但小树说,就他自己而言,内在的阻力已经没有了。
  而明年,从北大数学系离开的阿飞原本应该是研究生毕业了,父母打电话时问到,是不是该实习了,“我已经在立人工作一年多了,他们还不知道。”阿飞目前打算先不和父母说,“我会以我的方式告诉他们。”来自家庭的压力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有一位专职义工在中断博士学业来到图书馆之后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如今,面对巨大的家庭压力不得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毕业论文。做一份收入菲薄的公益事业如何面对家人的反对,这几乎是每个立人成员要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大多数是198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在摆脱家庭压力面前,显得无畏又坦然。
  梦想VS现实之学生
  去立人第十分馆之前,小墨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做了半年的“孩子王”。“全是彝族、苗族的孩子,上课像电影《死亡诗社》,激情四射。”小墨挺喜欢那里的孩子,大凉山里的孩子成熟很早,早早开始做家务做农活,小学毕业不是放羊就去挖金矿。
  小墨是被朋友拉到这边来的。第十分馆之前的义工给小墨写了一封信,觉得立人这个平台更适合他发挥才能,希望能去她那里做“船长”。
  “船长”要面对的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小墨发现,在家长和教育的长期缺失下,孩子的身心发展极度不平衡。有一对留守的双胞胎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夏令营,父母常年在外,孩子非常顽皮,情感也非常脆弱,“毛病非常多,经常问志愿者要钱什么的,每次都被我好言相劝甚至大声责骂,但一直到夏令营结束,她们除了留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也并无太多改变。”小墨说,留守的孩子想报名参加小学组的夏令营活动,但父母都去打工了,没人替她签名,“虽然她就住在图书馆的对面,但原则上我们确实无法担负她安全性的问题,虽然我们只是读一读书,一起唱唱歌,做些小制作而已。”小墨也感慨,夏令营如果没有贫穷的孩子参加,没有占学生中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参与,那真的等于什么也没有干。
  很多学生把图书馆当做好玩又亲切的地方,课间十分钟也会聚到图书馆里找义工哥哥姐姐说说话或翻翻书,有的并不是喜欢读书,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一个义工说“我们图书室的很多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感觉被抛弃。比如有父母离异的孩子给我发短信,说他的心里好烦,烦烦烦……写了十几个烦字。”而在黄侃分馆,百分之九十都是留守儿童。
  但有时,横亘在这中间的是另外的压力。一个学生参加了立人图书馆的冬令营,觉得立人图书馆太好了,她觉得学校无聊,不想读书,要退学,想要来图书馆学习,经过和家人的斗争,终于来图书馆学习,“可是这个事情给我们带来巨大麻烦。”李英强说,孩子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小学的校长,他要求立人图书馆的义工给她女儿做思想工作,义工拒绝了,“于是他给县里所有教育局官员群发短信说,某某地方有个图书馆召集学生大讲社会黑暗,让学生辍学,利用他们的劳动力挣钱……所有学生对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困惑,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个解答之后,可能会在当地造成一个冲突和风险。”义工阿飞讲了一个例子,一个高一的女生借了一本《德兰修女传》,“她跟我说,我不会结婚的。可能德兰修女那样一种生活方式、那样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对她是一种冲击,有她向往的东西在里面。她说看了《德兰修女传》就觉得人生不一定要追求那些物质的东西,她觉得还有很多精神上的东西更重要,她觉得这种东西更美好。她把这句话表达给她的母亲了。”母亲发现女儿那么叛逆,又发现最近在看《德兰修女传》这样一本书,于是找到图书馆,让女儿把借书证给退了,不许再来图书馆借书,女孩迫于压力就把借书证给退了。“她母亲的观点就是这个阶段不要看课外书,她说要考试了,这种书对考试没有用,但是她母亲也不反对高考完上大学之后可以看这种书。”应试教育一直是图书馆最大的阻力,阿飞说,乡村的孩子会更加体谅周边人的各种期望,知道这是父母的期待,甚至会把这个事情当作自己的目标,但是最痛苦的就是做不到的时候。“很多不怎么爱说话、成绩又不好的学生,他没法活泼起来的,因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释放这种不欢喜的心情。他也希望在成绩当中有所突进,他也很努力地学,但确实没有学好的时候。他觉得无解,这个问题怎么解,我没有解。你跟他谈读课外书,在他这边也是不成立的。”阿飞说这种时候只有无力感。
  “所以很多很好的想法但落不了地,中学生能有多少时间投入到图书馆里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很有效,你就这么点时间,你的产品如果没效的话是做不了的,人家直接就不来了。”李英强说,假期应该是立人推行教育特别好的黄金时段,但是一到假期的时候,大部分的小孩都去自己父母打工的城市了。
  李英强的想法是,一方面把学校规定以外的时间利用效率提高,另外一个是要把现在分配到应试的时间挖一块出来,进行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否则的话,他们时间就那么点,他一个星期就放半天假,你怎么办?”不过尽管如此,李英强觉得还是有空间,“他下课10分钟可以来图书馆转悠转悠,翻翻报纸、翻翻杂志。你在这儿放什么报纸、放什么杂志这很重要,如果说他来了看到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翻一翻都不一样的,这就是有效性。另外我们各种活动,比如说周六的半天放假,我们放一场电影,那你放什么电影呢?这就很重要了。”
  梦想VS现实之考试
  尽管应试教育压力重重,但重压的罅隙中依然还有顽强的种子长出来。李英强看来,蔡伟就是通过广泛阅读,获得了非常好的视野和格局的一个例子。今年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的蔡伟是青石中学的学生,也是一馆黄侃图书馆的读者。
  李英强第一次对他产生深刻印象是,有一次他在图书馆碰到蔡伟借了好多书,“那时候我们已经在提高高中生的借书权限,我发现他借了一套书,《古拉格群岛》,三大本。”李英强问他有时间看吗?他说有时间。他说林达的那个《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他都看完了。“然后还读了一些其他的,我发现他能读很好的书,这是第一个印象。”后来在一次冬令营辩论会上,辩论的话题是“政府是否该管制房价”、“政府是否应该推动国学复兴”、“政府是否应该管制互联网”,在这三个话题上,李英强发现蔡伟都能够说出一些非常好的想法。“你就发现他的阅读已经开始帮他建立起一种基本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李英强说,蔡伟曾经和其他高中的学生联合办一份跨学校的报纸,一共做了四期,李英强记得第一期的头版上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强制订奶,针对这个问题开始做各种分析,首先为什么要强制给学生订奶,而学生为什么不接受这样一个安排。“我发现他分析了一个信息出来,就是说伊利牛奶在黄冈市设了一个厂,这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市政府就有任务摊派,本市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订学生奶。他们有各种意见,但是表达都无效。这篇文章给我印象也很深,倒不是说他有什么深刻观点,而是这种问题意识,关注身边的问题,不是关注一个大而空的问题。”这份报纸最后每份卖一块钱,300份,印刷成本大概是8毛钱,他们自己在各个高中里面发行,“影响还不错,也因此凝聚了一小批思想比较活跃的高中生。”办报纸这件事是李英强对立人图书馆发挥作用的一个例证,“我发现有一拨小孩他读过书以后还真不一样,还真能做点事,那个格局、眼光还真不大一样。”“乡村建设是一个很宏大、复杂的课题,进入的路径有很多,我们只是走了其中一条,”在一篇《立人是什么》的文章里,李英强说,立人图书馆首先致力于成为乡村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希望青年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喜欢这里能够成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传播中心。
  “我们还希望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画展、看电影、听音乐、听各种讲座;如果可能的话,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外出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对话李英强
  激活沉睡的社会资本
  南都:去年立人的年会上,你们提出希望探索乡村精英如何参与乡村建设的道路,具体来讲这么年轻的义工怎样发动当地精英?怎样和乡村基层社会打交道?
  李英强:这涉及立人图书馆本来的发展机制,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如果没有在那里的人,我们就不做。我们不是自己主动到哪里去推广立人理念,然后去做什么。
  我们现在新发展的分馆,我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先成立“立人之友”小组,在那边先发展一些“立人之友”再说。你可能很有钱,可能很有能力,但是我们希望你还是先去扩大你的社会基础,让本地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来,这就是我所讲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思。不是我们在做,我们只是起一个激活的作用,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那些社会资本在乡村里面是沉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戚以外在公共层面没有其他的关系。中国人是这样的,他们很爱小孩,也许我们这一代没有什么出息,但是我们一定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些机会,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他有这样意识的话,我们就有合作的基础,我们所谓的民间教育探索就可以有更多的参与可能。
  南都:你们现在有成功案例吗?
  李英强:你像熊培云在他老家做图书馆,这样更多的江西人就开始关注这事,比如说江西有一位作家,就捐了很多书过来。
  我们说要为家乡文化努力,怎么努力呢?鼓吹一下家乡怎么美,写一篇文章?那都是虚幻的努力,你都没有碰到对象,是你自己在那里抒情。那么这种努力是及物的,我们可以直接进入到家乡的文化载体,直接作用于人,让人可以成为更文明的、更文化的一种存在。
  南都:立人乡村图书馆可能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路径和方法,那么你觉得这套方法在“立人”这个本义上面最可贵的经验是什么?
  李英强:我们能够总结出来一点所谓的经验就是立人的工作方法,这套方法是本地化、平台化、专业化。本地化的意思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不是一种援助,而是要让本地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只是做管理培训,做这个分馆的质量运营的标准,比如说书的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必须是什么,但是有一些核心书目必须有,否则就不足以称为立人图书馆。比如,我们的标准是武侠小说不要的,因为那个东西太容易找了,我们这里不需要浪费资源去提供。
  南都:薄弱的地方又是什么?
  李英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人员流动性还是很大,所以很多事情做得非常粗糙,分馆的运营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我们跟当地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我们跟政府、跟学校存在一种紧张,这种紧张原本是可大可小的,我们的原则是争取政府的中立。
  我正在试图做一些其他的努力,但好像很难。我们跟学校追求的是不一样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个人的成长,他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升学。这两个目标有交集,但是不一样。我之前也一直不试图做这样的努力,但是最近我也有动心思,毕竟我们要在当地存在下去。如果我能够为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就有更多的空间。
  “一块木板权当桌,藤椅树影庭前坐……翻掘大地寻养料,踏实平和又紧张。”这是钟铁民作词、林生祥谱曲的《大地书房》。早在1923年,晏阳初就成立了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他认为,中国的大患在于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
  当代以降,以城市为导向的发展主义神话破灭后,知识分子开始转向乡村,叩问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的意义。其中一部分人,更坐言起行,把作品投放到乡村,或从乡村需求出发创作作品,向乡村传达知识之力、艺术之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2
http://www.douban.com/group/xctsg/

http://www.douban.com/group/xctsg/

http://www.douban.com/group/xctsg/

http://www.douban.com/group/xcts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2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31549/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31549/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31549/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3154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3
http://www.xctsg.org/?s=%E5%9B%BE%E7%89%87

http://www.xctsg.org/?s=%E5%9B%BE%E7%89%8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5
立人乡村图书馆: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2011年11月17日
来源: 人民日报



  当代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
  面对“家乡衰落”现象,“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日前,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者李英强在媒体上这样发问。4年前,这位北大经济学硕士放弃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与妻子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为家乡人开办了一个图书馆。
  公益图书馆的乡村之旅,绝非“诗意的栖居”。对许多人来说,“回不去的故乡”,还因为曾经恬静的文化图景,正在被麻将声、黑网吧、六合彩和算命打卦的喧嚣击碎。当代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乡村人均藏书只有0.1册。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于广袤农村、9亿农民来说,能够解知识饥渴、精神匮乏的“文化天堂”,无疑更加急需。当电影放映队在穷乡僻壤受到贵宾般的欢迎,当村民像当年接亮电灯时一样欢呼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当数以十万家的“农家书屋”被农民誉为“富了脑袋富口袋”的惠民工程,你能感受到文化之雨滋润农民心灵所带来的欣喜,更能感到像土地一样巨大深厚的文化需求正在苏醒。
  和许多人一样,李英强和他的伙伴们也曾为家乡文化衰落而嗟叹焦虑。然而,与许多人不同,除了面向现实的惊叹号,他们还发出了面对自身的问号:我能做点什么,我能带来什么?
  “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这是立人图书馆的行动逻辑。4年来,从孤军奋战到数十人的团队,从“中学经济学”到“立人大学”,从第一座图书馆到分布于9个省市的10余座图书馆,从乏人问津到办理有效借书证2000余个、覆盖数万人,李英强们所憧憬的乡村教育“乌托邦”正在现实中日益清晰。普通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孩子们专心阅读时嘴角浮起的微笑给了最好诠释。
  与立人图书馆类似,乡村大地上也生长着“耕读书屋”、“家庭图书室”等一大批公益图书馆;与李英强团队一样,广大农村坚守着为孩子们奉献青春的乡村教师、为乡亲们送文化的大学生村官、为一所学校带来生机的支教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三年之病,须求七年之艾”的耐心,有着“不是天边一朵云,而是落在地上的雨水”的扎实心态。
  相对于政府部门推动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大手笔”,民间的努力或许波澜不惊,但却同样为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无尽滋养。更为重要的是,乡村公益图书馆矢志“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建设”、“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在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样的理念和行动已经超出了公益范畴,彰显了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从而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唤起那些社会力量,一起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或许,当有人感慨“一种向下的力量开始登场,从而抑制住了原本随着时代而高涨的向上的力量”,我们不妨先扪心自问,我究竟为“向上的力量”做过什么,做了多少?(詹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6
为家乡立人 北大硕士李英强和他的图书馆2011年11月16日
中国青年报






李英强 寇爱哲摄
四川巴中的晏阳初图书馆 柳建树摄
湖北青石镇的黄侃图书馆 郭建光摄
黄侃图书馆内的阅读场景 罗奇志摄
李英强 罗奇志摄 编者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潘光旦曾痛陈教育的误区,认为近代以来所谓新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总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没能使受教育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忽略了自己的根本使命,“教育不知做人造士为何物,因而应该忏悔”。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取得巨大进展,为青年、为国家贡献良多。然而在根本使命这一问题上,当代教育仍有值得检讨之处。许多有识之士已展开研讨,并将改良举措付诸实践。“立人图书馆”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项目。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还有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3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我相信一件事,就去行动。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够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要做的。”这个留着山羊胡子的青年人说道,语速极快。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 初冬的一个下午,在湖北省蕲春县这个名叫青石镇的地方,太阳还稍有点刺眼。32岁的李英强趿拉着一双蓝色拖鞋,穿着一件浅灰色外衣,抱着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女儿,坐在台阶上晒太阳。如果不了解他的背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名校硕士。 台阶前的水泥地上晒着稻谷,往前,是一条不太宽的公路。飞驰的汽车鸣笛驶过,掀起阵阵尘土。马路另一侧,是青石镇中学。一些推着小车卖零食的小贩,在等待着学生的出现。 图书馆就在李英强的身后,一栋红色的4层小楼。这是李英强今年才租下的,每年租金1.8万元。摆放在门前的一块白板上,写着“图书馆,免费阅读”的字样,算是牌子。此前,他的图书馆设在中学内,不对镇民开放。 公路上人来人往,但没什么人走进图书馆。 “时间长了,就会有人进来。”年轻的父亲倒是很放松,逗弄着怀中的孩子,不时笑出声来。 5年前一个冬日,李英强到河南农村出差。一个个村庄从火车窗外掠过,许多显得凋敝。农村出身的他,便与同行友人谈论起农村的话题。他们聊到农村的衰败,聊到农民精神世界的荒芜,聊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的同题系列文章。 其时,李英强刚刚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在北京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关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最初为四川一位学者所写,在文章中他以自己所在的中学为切入点,引申到他对整个社会的担忧。作者在文中强调:“一种向下的力量开始登场,从而抑制住了原本随着时代而高涨的向上的力量。” 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鸣。此后,一些人开始写同题目文章,描写及反思自己家乡的“沦陷”。 “我几乎看过所有写家乡沦陷的文章。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李英强说。 家乡对他来说,是一个亲近而又遥远的地方。自1997年离开农村老家,到外地上大学后,他就一直在城市生活。每次回到老家,他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即便是短暂的逗留,家乡的凋敝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位四川学者在文章中写道:“我的家乡今天充满了……终日消耗在麻将里的人群,以及在教育者绑架之下被迫造假的孩子们。”这样的景象,也在蕲春县出现,也在青石镇出现。 李英强读中学时,这个叫青石镇的地方,还有几家“有追求”的小书店,而国营的新华书店,也会卖一些“打开世界大门”的图书。 如今,那些小书店不见了。那个不太大的新华书店虽然仍在这个镇子上营业,不过里面的书已经与以前有“质的不同”。在昏暗的空间里,破旧的书架上横七竖八地摆着一些教辅材料、科技书籍等。镇上的高中毕业生蔡小海大呼:“这些书都过时了,有谁会买?” 小镇上还有几家网吧。每次回到家乡,李英强总能发现,一些戴着红领巾或穿着校服的孩子,出现在烟雾缭绕的网吧中,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一些游戏中,甚至还出现色情的画面。 上高中后,李英强来到县城。当时县城的人文氛围,让他充满激情和想象力。那时,县城的电影院会放映一些不错的影片,他在那里看到过科幻大片《未来水世界》。而现今,电影院依旧在,只是已经变成了歌舞厅。 那些他曾买到过《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以及《简爱》、《悲惨世界》的书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租书店。在这些租书店中,他总能看到一些学生在翻阅穿越、盗墓或者“有点色”的言情类书籍。 “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李英强说,“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 那次旅程快到目的地时,李英强严肃地对友人说,自己想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我不能逃离,也无处可逃。我是农村考出来的,我必须回到农村去。”他对友人说。 友人一听,当即点头称赞,并鼓励他放手去做。 此后不久,李英强就开始筹划第一家乡村图书馆。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 这栋红色小楼的一楼,约有200平方米,沿着3面墙壁,立着一圈书架。图书馆的志愿者将书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屋子中间摆放着几张白色的书桌,桌上也散落着一些图书。 这些图书,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还有中学生读物。甚至一些比较“艰深”的书,也出现在这所乡村图书馆里。如果不是门前那些晒着的稻谷,不是公路上乱窜的母猪,乍一看,就像置身于都市中一个有品位的书店。 立人图书馆的书目都经过精心挑选。李英强曾放言:“就藏书质量而言,如果在立人图书馆读几年书,会比上一般的大学强得多。” 2006年的河南之旅一结束,李英强便开始写建立乡村图书馆的计划书,并拟定图书馆的核心书目。其间,他不断与学界朋友联系,请他们推荐适当的书目,甚至还通过网络征集。 立人确定的方向,是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人文(humanity),指向的是人的发现、成长和完善。综合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意味着一个整全的“人的现代化”。 李英强也意识到,立人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一些公民常识,培养和训练他们的人格,做公民教育的试验者。 最终,他拟定出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书目,共约2000多种。 其中小学生书目有近200种,以简单经典的故事书为主;中学类书目,内容随年级逐渐加深。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系列、刘瑜《民主的细节》等,以及鲁迅、胡适的书,还有钱穆、汤因比、费正清、唐德刚、张灏、葛剑雄等人的著作,都在核心书目之列。此外还包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 “书目是图书馆的灵魂。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条件好,但立人至少能让农村学生读到高品质的书。”说到这里,李英强加重了语气。 当年刚上大学时,面对那些侃侃而谈的城里同学,他曾产生过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因为中学读书少,一些讨论,他几乎插不上嘴。很长一段时间后,这种自卑感才淡化。 筹划立人乡村图书馆时,“平等”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意识。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 书目拟定后,他就开始着手筹款。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步。有朋友回忆,那段时间,每与李英强见面,他都像“着了魔一样”,反复问两个问题:靠谱不?支持不? 第一笔收入是帮着他设计立人标识的朋友捐赠的。当听到他的乡村图书馆计划后,朋友毫不犹豫地掏出300元钱。此后,李英强不断游说,不断有钱捐入。 与此同时,这名北大硕士托家乡的关系,与家乡学校的领导沟通。他的计划是,在学校原有的图书馆基础上,配备自己的核心图书;图书管理,则由自己招募的志愿者负责。因为并不增加学校的成本,学校当即同意。 在“普九”之时,各地的中小学都被要求设立图书馆,配备一定数目的图书。不过,据一名初中校长说,一些农村地区的图书馆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被使用过。另外,图书的种类偏少,以教辅书为主,还有一些图书则完全是“凑数的”。 青石镇中学的图书馆也是如此。有学校老师回忆,当时的图书馆甚至不开放。 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出生于青石镇,故以他命名。在四川巴中,则有以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命名的立人图书馆。 李英强为这座图书馆配备了2000种图书,以人文、社科类为主,每种图书各一册。 开馆那天,天气很冷。下课后,学生们便涌进图书馆。这个只有52个座位的图书馆,被挤得水泄不通。外面还有很多学生在等待,里面的学生一出来,就会有人挤进去。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为此,他不得不限制学生数量,并请人做了60个代书板,只有拿到代书板才可进入。即便如此,图书馆外经常也有学生排队等待。 当时蔡小海正在读初三,有一次老师上课时,特意讲到立人图书馆,鼓励同学们多到图书馆读书。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小海记得老师这么说过。 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从一开始,李英强就在探索一条教育之路。这也是立人图书馆最核心的定位。 在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你看到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学习如此多元的时代,依然以最低的效率‘被学习’;你看到数百万的中国青年,在经历了所谓的大学教育之后,陷入到失业、迷茫,无力于自身发展,无能于家庭社会;你看到每一个孩子,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被考试、被排名、被歧视、被告密、被侮辱、被消磨,你不痛心吗?” 因此,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这和李英强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当地几乎无书可读,能看到的,无非是一些评书。偶有大人们拿回一本书,他就会读得津津有味。 年纪大些后,他的生活态度一度消极,准备退学,还曾离家出走过10多天。走出家门后,他才发现自己内心一无所有。 “那时觉得生活没意义。如果我能读到一些有品质的书,或许我就不会有退学的冲动。”李英强回忆道。 作为对教育品质的追求,立人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阅读课、手工课、电影欣赏、讲座、冬令营、夏令营等。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从这里不但是索取,还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2008年,李英强在图书馆内开设“中学经济学”。每次开课,总有数十人前来听讲。 蔡小海就是他的忠实听众,几乎每次都到。在课上,小海学到了一些经济学常识,并且还学会用这些知识分析经济事件。 上高中后,他和几个同学认为学校强制给学生订奶的做法不对,便一起调查,一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学校有“垄断”之嫌,并将分析发表在自己创办的学生报纸上。报纸一出,引起“全校震动”,最后学校取消给学生订奶。一时间,他们几个被同学们奉为“英雄”。 “要是没有图书馆这个平台,我们也做不到这一步。”蔡小海笑着说。 像这样的调查分析还有不少。比如学校的垃圾处理问题、铁栅栏的成本问题、学校的扫帚为什么比家里的坏得快,等等。 借助图书馆这个平台,蔡小海认识了很多校内外的朋友。周末休息时,一些人会跟随小海,到图书馆读书。 小海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小伟认识后,两人经常在图书馆展开讨论。 “你们为什么不把这些问题写出来?”李英强启发他们。 两人兴致很高,召集了一些朋友,开始深入讨论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还成立一个编辑部,筹划办一份报纸。不久后,小海出资200元钱,买了一台旧电脑。 第一期报纸出来了,叫《一代人》。一位学者看了其发刊词后,直呼“写得老道”。他们先后出了4期报纸,直到这个团队在高考后各奔东西。 有一次,为了想刊登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一篇文章,蔡小海辗转找到其电话。通过电话,他说了自己的想法,茅于轼当即同意。几天后,小海还收到茅于轼寄给这个编辑部的500元钱以及数本他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近几年,网络开始冲击到这个距离县城近30公里的镇子。李英强曾看过一篇分析少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文章。看后他明白了一点,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聊天儿,其实是教育之病引发的天然反抗。 为此,李英强更加注重通过图书馆和专门的阅读课之间的互动来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青石镇现在仍有几家网吧,时常可看到一些孩子的身影。对此,李英强淡淡一笑:“图书馆至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在一次夏令营中,李英强组织过一场辩论赛,参加者是北京大学的7名本科生和蕲春的一些高中生。他观察到,在辩论赛上,这些高中生个个表现得“很自信”,“反驳很有力”。 辩论赛结束后,有高中生对他说:“我们并不比大学生差。” 立人图书馆对乡村教师的触动也很大。黄侃图书馆开馆时,李英强邀请北京的几位学者到青石镇与师生交流。当地一名老师至今仍记得当时一位学者的话:即使在现有的乡村教育体制下,中学老师也能有所作为。 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些学生陆陆续续走进这座图书馆。这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刻。回家的学生开始返校,来早了,就到图书馆看看书。 他们或在书架上选书,或在桌前看书,有几人还低声地讨论着什么。图书馆有几名专职义工,但他们几乎不去打扰这些孩子们。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生问道:“叔叔,这个图书馆会一直开下去吗?” 旁边一名志愿者回答她:“会的,一直开放,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小女孩不是本地人。她的父母在青石镇打工,她便跟随父母到这里读小学。立人图书馆在校外开放后,她经常到这里读书,尤爱看漫画和绘本。她说自己常常想象,如果有法力,就会帮助穷人做很多很多事情。 而在之前,小女孩说,自己除了课本外,几乎没书可读。每天天一黑,她就只得一个人呆在家中,不是写作业,就是看电视。 她甚至连玩伴都没有。冬天黑得早,天一黑下来,镇子上的人似乎停止了活动,除了马路上飞驰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人的踪迹。 还有两个小男孩,每天天一擦黑,他们就结伴出现在图书馆中。他们并不喜欢看书,当被问起为什么喜欢到这里玩时,两人的回答是“没地方玩”。 这一点,李英强也看在眼里。“生活本可以是丰富和灿烂的,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单向度的,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丰富什么是灿烂。” 因此他鼓励志愿者多开一些兴趣课,从而让立人图书馆“看得见、摸得着”,“不是天边一朵云,而是落在地上的雨水”。 志愿者小婷开了一门手工课。10多个女孩子,跟着她学编手链。女孩们窃窃私语,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过几天,小婷就要离开,两个小女孩还分别送了她礼物。 休息日的晚上,图书馆还会放电影。这天放的是《音乐之声》,英文原版的,可一些孩子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一些家长并不买账。一个孩子经常到图书馆读书,父亲不同意,总是把孩子拉回家。孩子不愿回去,父亲就说:“光看这些书有什么用?考不上大学,你读再多的书还不是农民?”孩子只好顺从地跟着他回家。 志愿者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后,很不解:“读书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家长们不愿意孩子们读书?” 后来,他们到一些同学家中做家访。在给家长们讲了一大堆读书的道理后,对方一句话就驳回来:“到图书馆,能不能考上大学?”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接受了志愿者的意见,不再强硬地拖孩子回家。晚上下自习后,一些孩子甚至在图书馆逗留到晚9点过。而第二天早晨4点过,他们就要起床,准备上学。 在这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学生每天用在课内学习的时间达到10多个小时。 即使在双休日,高年级的学生仍被要求有一天在校学习。“我们就像一个个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一样。”一名初三学生说。 高三毕业后,蔡小海没考上大学。他到外地打工,“每天挣200元”。打工期间,他一直和青石镇的图书馆保持着联系。终于有一天,他跑了回来,并住在图书馆中,准备来年再考。偶尔,他也给志愿者们做饭。 “在外打工的那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打工就是我的生活吗?每问自己一次,我就否定一次。我很痛苦,所以就回来了。”这个唇角刚长出胡茬的年轻人说。 这也正应了李英强所说的:“如果可能的话,图书馆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从乡村外出四处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李英强将图书馆开到更多的乡村,希望更多的村民走进来。 时至今日,13座立人图书馆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陕西等地的乡镇或县城扎根,办理有效借书证2000余个,覆盖人群达到数万人。 一个读者,就是一棵苹果树 11月上旬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李英强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从蕲春县城的黄侃图书馆分馆回到青石镇。 图书馆里空荡荡的,一片寂静。他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在场的志愿者说:“今天很有收获,有一个女生看了一下午书。” 大家面面相觑,随后哈哈大笑。李英强也跟着笑起来。有志愿者说,自己也培养了几名读者,也应该高兴。 “培养读者很难。只要我们坚持,相信会有不少人来读书的。马丁·路德曾说过: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会选择在今天出门,种下一棵苹果树。”李英强开始给大家打气。 县城的图书馆开了有一阵子了。前几个星期,几乎无人问津。即便如此,他们也坚持在休息日开门。 吃过晚饭后,李英强照例躲进房间,通过网络和外界联系。他得募集更多的钱,还得招聘更多的志愿者。同时,他还要一遍一遍地传播他的理念。立人图书馆越建越多,钱和人成为李英强头痛的事情。 他曾写道:“林中两条路,我们选择了人烟稀少的小径。不被社会时髦的潮流裹挟,不被已知未知的困难吓倒,我们选择,我们承担,我们热爱,我们享受。” 其他志愿者也各行其是。一部分到一楼,等待着读者的到来,另外两人则在二楼忙活。二楼准备再办一个阅览室,书架的材料已经买来了,志愿者们得自己组装。 来这里的志愿者,每个人都怀揣着一分理想。 一名志愿者,在回答“我为什么来立人”的问题时写道:“我只希望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多看一些书、开阔眼界、长长见识;只希望在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前,思维里面不出现或少出现外出打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只希望10年后他们在对自己的孩子讲起美丽的校园的时候,不要说那是‘猪圈’。” 志愿者王一夏,硕士研究生没读完,就申请到立人图书馆工作。她的理由很简单,只为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志愿者尹虹,刚刚办完离职手续,在广州,她的月薪是3万元。志愿者阿良,原为一家飞机制造厂的工作人员,收入也不菲。还有志愿者三炮、小张、小婷、阿飞、小树等,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 志愿者的这些行为,也常常感动着李英强。他将这个团队的生活,看作是“生活在真实之中的生活”,是一种“‘在人间’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信任、友谊和爱,充盈其间”。 青石镇人依旧在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一些人出门打工,一些人没事打打麻将,一些人喝酒作乐,还有一些人钻进网吧……白天的公路上依旧一片繁忙,依旧有猪在乱窜。图书馆对面那些闲聊的村民,始终没有走进过图书馆。 有志愿者着急,“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拉进来”。但李英强总说:“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图书馆在这个地方存在,就是意义。” 只要他有空,还是会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抱着孩子晒太阳。 小女儿不知为何笑了,李英强也被带笑了。他把女儿举到面前,用额头碰碰她的额头。 (实习编辑:许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7
面向乡村的人文教育——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


主讲人:李英强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始人、总干事
主   题:面向乡村的人文教育——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



背景: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
立人的宗旨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立人的使命是:让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健康、正常的现代公民。
立人的长期目标是:以乡村图书馆为基础,建成乡村的文化传播中心、城乡文化交流的基地,改良当地的青少年教育,改善乡村的文化环境。
立人的教育产品包括:核心书目、义工小组、立人读书会、电影欣赏、访问学者、冬令营/夏令营、立人选修课。除此以外还包括:流动图书站、阅读教师、书香校园、2.0图书馆。
截至2011年2月,立人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陕西9省开辟了10个区域分馆(11个乡村图书馆)。每所分馆皆有义工驻扎,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立人现有专职义工17人,每个分馆平均藏书6000册,办出约4000个借书证,举办冬夏令营22次,每月阅览和借还书约20000人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8
重要性受质疑持续投入无保障 民办图书馆路在何方http://www.sznews.com   2011-05-11
  深圳新闻网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批来自民间的个人或社会组织创办的面向基层的公益性图书馆,本文将其统称为“民办图书馆”。目前,国内民办图书馆在数量上已经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有300多家,绝大多数属公益性质,其中既有企业捐助的,也有个人自发创建的。然而,许多民办图书馆往往因为管理不善、缺少持续投入,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营困难,有的甚至被迫关闭。与此同时,在民办图书馆现状和前景等问题上,一些专家的看法迥异。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民办图书馆的作用 被夸大了?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教授创办的“文化火种寻找之旅”网站收录了211个民办图书馆,其中有188个位于农村,只有23个分布在城市。
  王子舟认为,越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薄弱的地区,民办图书馆受民众重视的程度就越高。民办图书馆创造了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内生方式。近年来,国家为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推出了很多文化工程项目,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这些“自上而下”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层图书馆的面貌,但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王子舟认为,民办的乡村图书馆低成本、求实效,是在“种文化”。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者李国新对此有不同见解:虽然民办公益图书馆和公立图书馆彼此之间应该互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倡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但不能夸大民间和社会力量在发展图书馆事业中的作用。
  李国新认为,个人很难有力量举办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因为个人往往没有能力支撑图书馆所需要的持续投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正确的道路就是政府主导,公共资金支持,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同时鼓励全社会参与。
  前途广阔 还是前景黯淡?
  “民间办馆助馆活动正在汇成一种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充满了创造力与想象力。”王子舟多次阐述他的这一观点。他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社会力量都是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启动者。改革开放以来,民办图书馆的数量处于不断上升中。未来民办图书馆还会不断涌现,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会有很大提高。
  对于民办图书馆的前景,李国新则表示:“社会力量是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启动者,这个观点符合历史事实。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理念、社会制度的建立,设立和运营图书馆的责任主体过渡到了政府身上。现代社会的图书馆制度保障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受益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其成本也应由全体社会成员承担——由公共资金维持。”
  力挺民办图书馆的同时,王子舟也指出私人图书馆在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经费短缺、书刊奇缺。李国新称:“真正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强大的吸引读者能力的专业化图书馆,需要有持续的投入。在现代社会,能够大规模、持续性、制度化提供这种投入的,只有政府。在图书馆由近代向现代转化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启动者’的作用,但它并没有转化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8
李国新对记者说,在日本,1946年全国民办图书馆有854所,目前仅有20所。在市场经济最发达、图书馆事业社会参与度最高的美国,2008年公共图书馆总经费107.2亿美元,其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占91.8%,来自社会力量的资金仅占8.2%。“个人办的图书馆在中国只会越来越少,作用只会越来越小。”李国新表示。  作为公共图书馆负责人,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告诉记者,现在民办图书馆总体上不成气候,是点缀,不是主流。吴建中认为,“民间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体现了公民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民办图书馆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注重质量的提高,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民办图书馆的实践者、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李英强认为,随着社会力量逐渐被发掘出来,民办图书馆也可以独立提供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一些专家之所以对民办图书馆不看好,可能忽略和低估了民间力量的创造性。
  综合开发 助催“滚雪球”效应
  “‘立人’之所以能够立足,是因为它克服了有些民办图书馆发展定位上的盲目性,找到了一种较为适合的发展模式。”李英强对记者表示。3年多来,立人乡村图书馆已在湖北、河南、重庆等省、市开设了10家分馆(12个实体图书馆),使用中的借书证数量超过5000个。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很特殊。基于青少年群体,立人乡村图书馆提供了多种教育服务:阅读书目、选修课、读书会、电影欣赏、作文比赛、冬令营/夏令营等等。
  立人乡村图书馆坚持独立运作,各地分馆以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或根据捐资者意愿来命名,并成立本地理事会。
  作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成本几乎完全来自社会捐助,对此,李英强称,“立人”从发展机制上已经解决了可持续性问题。比如,图书馆所有财务收支全部在网站上公布,并且在博客上公布各分馆的活动情况,从而实现从业务活动到财务的高度透明。“立人”的开放、透明、高效为自己赢得了信誉,也将赢得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社会支持。
  尽管立人乡村图书馆探索出了一些经验,运行状况也比较稳定,但李国新仍对其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的设计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和专业化管理问题,恐怕难以靠募捐来实现目前的宏伟设计。” 不管专家是否看好,李英强对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未来很有信心。据他介绍,今年将有2至3家分馆成立。在远景规划中,立人乡村图书馆将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百分之一县级地区、以县域为服务范围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它是长期工作,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十年,最终将汇入当地文化,成为文化基础设施。
  王子舟则认为,李英强的做法很好地开发、利用了社会资本。立人乡村图书馆不仅是提供图书阅览和借阅的场所,而且要构建一个知识传播的中转站。它借助社会资源开发的服务项目,提供了一个开发并综合利用社会资本的图书馆发展新模式,该模式可以通过“滚雪球效应”获得更多资源。(马子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29
立人乡村图书馆:现实照进乡村教育之梦

2011-08-30
  南方都市报   





  立人黄侃图书馆,两位伙伴因为在盲人方阵中,互相认出了对方而欢呼拥抱。为中小学生开发有趣的户外游戏也是立人图书馆的特色。
  立人黄侃图书馆,一名短期志愿者正准备整理图书馆。长期义工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立人图书馆发展的瓶颈之一。
立人黄侃图书馆,孩子们在观看伊朗电影《小鞋子》。每周举行的观影活动成为乡村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
  立人黄侃图书馆,孩子在义工的带领下进行诗歌朗诵。也许不能完全体会诗中的意境,但尽量读得抑扬顿挫。
  立人甘泉图书馆,义工为学生们制作的“树洞”。这些学生绝大多数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且有很多留守儿童。
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截至2011年8月共开设10家分馆。
  8月下旬,西安,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年会在一所民营大学的图书馆举行。这个面向乡村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公益机构已是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了,来自全国10个分馆的专职志愿者纷纷从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地赶来,共话未来。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总干事李英强却忧心忡忡,在他那里,未来看起来美好但不乏阴霾。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是立人创办最早的一个分馆,但不久前黄侃图书馆中断了与当地青石中学的合作,被勒令从学校里边搬出来。继而,8月19日,在立人图书馆年会的第二天,李英强接到了第五分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一中孙世祥图书馆当地发起人的电话,合作的学校要求他们在一个星期之内将图书馆搬到外边去,理由是“这个学校已经有个图书馆了,并不需要另外的图书馆”。而在23日下午,第十分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陶行知图书馆也被当地教育局要求在9月1日之前搬走,“搬到哪里去?不知道。”立人图书馆在全国的十个分馆,多分布于当地有合作意向的学校,也有少数一两家通过立人在当地理事的介绍,借用的学校外的场地。
  尽管坏消息使得气氛显得凝重,但志愿者们依然为践行心中的理想跃跃欲试。
  这是立人图书馆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40多人参加的年会,20多位新来的专职义工是年会的主体,但义工中,在立人工作两年以上的只有一位,很多是刚从大学毕业,人员流动过快,这是立人图书馆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年会中多项措施宣布执行,其中一项是新的工资制度,专职义工第一年的工作报酬由原来的每月800元涨到了1200元,第二年每月工资1800元,两年后则是每月2400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0
梦想VS现实之志愿者  去年3月,阿飞到晏阳初图书馆实习时,已经明确了要从北大数学系退学的决心。晏阳初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四分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的晏阳初正是出生于此。
  和那些花好几年时间复习考研的人相比,从厦门大学数学系直接保送到北大读研究生的阿飞是个幸运儿,身边同学不解这么好的学府他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其实那段时间大概明确了自己可能不会把研究生读完,”阿飞说,没遇到立人之前他已经在留意各大高校的宣讲会,投了简历,准备在北京找工作。那是11月份,他的研一生活刚开始不久。这位待人温和、做事缜密的年轻人说,去北大之前旁听研究生的课,越来越厌倦,当时就在想“我可能不会走这条路。”
  “我可能考试能够考好,但却没有动力去做研究,我不会质疑它,而且我不会发现问题。这时候我想如果是以这种状态在北大读三年,可能也不会好很多。所以我就觉得研究生的学习对我已经是一种负担,负担到什么程度?就是不怎么想上课,也不备课,很多课都不去听了。”
  这时,阿飞偶然在北大教学网上看到了李英强在北大的讲座,李英强演讲最后留下了他的电话,“他说他们缺哪些人,分馆现在是什么状况。”阿飞于是记下了他的电话。
  在给李英强打电话之前,阿飞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李英强以及关于立人图书馆的消息,“我看他们书单的时候我明白,就算它是一个很简陋的地方,这些书也会吸引我。”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核心书目是所有分馆的“标配”,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思想、科普、传记、艺术等等门类。中学生的书单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胡适、鲁迅,从马克斯·韦伯到托克维尔等经典著作。“一座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这是立人图书馆的理念,而这些书是立人图书馆理念中使乡村青少年成为现代公民的利器。
  “至于立人的理念,之前他们提到是公民教育的时候,我是不懂的。作为理科生来说,我对于公民教育并没有特别的理解。我来了之后,是一点一点慢慢理解立人到底要做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阿飞说,打动他的另一句话是应聘时李英强告诉他,立人欢迎既有理想主义者的情怀、又有现实主义者的智慧的人加盟。“我来之前,一直把这两句话当做对自身的一个定位。”
  离开学校前,阿飞告诉了导师退学的想法,导师给他时间再考虑,由他自己决定。第二天,阿飞买了去四川的车票,就去了晏阳初图书馆。
  茶坝镇就一条主街,通向四面八方,有一条路通向市区,有一条路通向乡镇,周边有两所中学、两所小学,交通还算便利。阿飞说,小镇生活很便利,有超市,“而且最让我吃惊的是,家家户户都通了液化气,冬天的时候他们都是液化气做饭、液化气烤火,比我们家先进多了。”
  阿飞说起自己家乡湖南的乡村与这边的不同,“我们那边花钱很小心,喜欢积蓄下来留给后人。我感觉他们那边花钱喜欢有排场,消费观念很超前,我有时候很纳闷,他们那样天天吃喝,他们有没有想过某一天会没有钱。”小镇当地的中年人基本上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比例很高。人们生活中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麻将。
  镇上的一些居民认识阿飞,虽然并没有深交,比如经常去的早餐店、做夏令营时认识的商店的老板,“都知道你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是外地人,你在我们学校,你曾经做过什么活动,对我们大概是一个这样的认识。再好奇一点的人,他会过来问你,图书馆给你多少钱,你还打算在这里做多久……”
  阿飞教当地的孩子们唱歌,并把合唱团命名为“爱乐合唱团”。“实际上就是一起唱歌。因为我发现很多学生到了初中、高中,特别是高中,虽然还有音乐课,但是不唱歌了。就是给喜欢唱歌的人一个空间。”阿飞还开了一个英文选修课,因为发现很多学生英文发音特别不好,也没有任何说的机会,就让大家上台说,从介绍自己,到分享一个故事。
  阿飞告诉南都记者,了解了很多做N G O的同行,发现还是立人最适合他,原因是它更加专注于教育,“立人是唯一专注于、服务于高中生的,甚至是高中毕业之后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年龄,正是李英强看来价值观最容易摇摆、心灵最需要指引的时候。
  阿飞在晏阳初图书馆的那个夏天,小树离开了茶坝镇。
  在这里当了一年专职义工后,他决定去牛津读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他,正在摇摆于做公益还是做律师。李英强回忆之前曾经收到小树毕业前在美国法学院交流时给他发的邮件,“在曼哈顿繁华的街头(他)发了很多感慨,究竟是留在这里做年薪百万美元的律师还是回来做事?”毕业一年后,他选择回来。
  在晏阳初图书馆工作的一年,小树觉得收获很大,以至于不知如何系统地表述出来,“以前是个忧郁自闭的胖子,通过这一年排了很多毒素”,工作一年的成就感是可以看到本地学生在图书馆的影响下取得的进步,甚至整个乡镇学校的氛围都在改变。“比如我们搞外国大学生参加的大规模的夏令营,让几百个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本地老师参与进来。之前我们有四个人在那边,我们全部剃成秃头,在小镇上招摇过市,谈笑风生,也让小镇上打麻将的人看到,还有人过着和他们不同的生活。”
  回国前,小树的母亲去英国旅行,在伦敦的旅馆里,母子俩为了他的选择大吵了一架,回来的飞机上也在争论这个问题。但小树说,就他自己而言,内在的阻力已经没有了。
  而明年,从北大数学系离开的阿飞原本应该是研究生毕业了,父母打电话时问到,是不是该实习了,“我已经在立人工作一年多了,他们还不知道。”阿飞目前打算先不和父母说,“我会以我的方式告诉他们。”
  来自家庭的压力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有一位专职义工在中断博士学业来到图书馆之后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如今,面对巨大的家庭压力不得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毕业论文。做一份收入菲薄的公益事业如何面对家人的反对,这几乎是每个立人成员要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大多数是198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在摆脱家庭压力面前,显得无畏又坦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0
 梦想VS现实之学生  去立人第十分馆之前,小墨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做了半年的“孩子王”。“全是彝族、苗族的孩子,上课像电影《死亡诗社》,激情四射。”小墨挺喜欢那里的孩子,大凉山里的孩子成熟很早,早早开始做家务做农活,小学毕业不是放羊就去挖金矿。
  小墨是被朋友拉到这边来的。第十分馆之前的义工给小墨写了一封信,觉得立人这个平台更适合他发挥才能,希望能去她那里做“船长”。
  “船长”要面对的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小墨发现,在家长和教育的长期缺失下,孩子的身心发展极度不平衡。有一对留守的双胞胎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夏令营,父母常年在外,孩子非常顽皮,情感也非常脆弱,“毛病非常多,经常问志愿者要钱什么的,每次都被我好言相劝甚至大声责骂,但一直到夏令营结束,她们除了留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也并无太多改变。”
  小墨说,留守的孩子想报名参加小学组的夏令营活动,但父母都去打工了,没人替她签名,“虽然她就住在图书馆的对面,但原则上我们确实无法担负她安全性的问题,虽然我们只是读一读书,一起唱唱歌,做些小制作而已。”小墨也感慨,夏令营如果没有贫穷的孩子参加,没有占学生中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参与,那真的等于什么也没有干。
  很多学生把图书馆当做好玩又亲切的地方,课间十分钟也会聚到图书馆里找义工哥哥姐姐说说话或翻翻书,有的并不是喜欢读书,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一个义工说“我们图书室的很多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感觉被抛弃。比如有父母离异的孩子给我发短信,说他的心里好烦,烦烦烦……写了十几个烦字。”而在黄侃分馆,百分之九十都是留守儿童。
  但有时,横亘在这中间的是另外的压力。一个学生参加了立人图书馆的冬令营,觉得立人图书馆太好了,她觉得学校无聊,不想读书,要退学,想要来图书馆学习,经过和家人的斗争,终于来图书馆学习,“可是这个事情给我们带来巨大麻烦。”李英强说,孩子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小学的校长,他要求立人图书馆的义工给她女儿做思想工作,义工拒绝了,“于是他给县里所有教育局官员群发短信说,某某地方有个图书馆召集学生大讲社会黑暗,让学生辍学,利用他们的劳动力挣钱……所有学生对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困惑,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个解答之后,可能会在当地造成一个冲突和风险。”
  义工阿飞讲了一个例子,一个高一的女生借了一本《德兰修女传》,“她跟我说,我不会结婚的。可能德兰修女那样一种生活方式、那样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对她是一种冲击,有她向往的东西在里面。她说看了《德兰修女传》就觉得人生不一定要追求那些物质的东西,她觉得还有很多精神上的东西更重要,她觉得这种东西更美好。她把这句话表达给她的母亲了。”母亲发现女儿那么叛逆,又发现最近在看《德兰修女传》这样一本书,于是找到图书馆,让女儿把借书证给退了,不许再来图书馆借书,女孩迫于压力就把借书证给退了。“她母亲的观点就是这个阶段不要看课外书,她说要考试了,这种书对考试没有用,但是她母亲也不反对高考完上大学之后可以看这种书。”
  应试教育一直是图书馆最大的阻力,阿飞说,乡村的孩子会更加体谅周边人的各种期望,知道这是父母的期待,甚至会把这个事情当作自己的目标,但是最痛苦的就是做不到的时候。“很多不怎么爱说话、成绩又不好的学生,他没法活泼起来的,因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释放这种不欢喜的心情。他也希望在成绩当中有所突进,他也很努力地学,但确实没有学好的时候。他觉得无解,这个问题怎么解,我没有解。你跟他谈读课外书,在他这边也是不成立的。”阿飞说这种时候只有无力感。
  “所以很多很好的想法但落不了地,中学生能有多少时间投入到图书馆里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很有效,你就这么点时间,你的产品如果没效的话是做不了的,人家直接就不来了。”李英强说,假期应该是立人推行教育特别好的黄金时段,但是一到假期的时候,大部分的小孩都去自己父母打工的城市了。
  李英强的想法是,一方面把学校规定以外的时间利用效率提高,另外一个是要把现在分配到应试的时间挖一块出来,进行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否则的话,他们时间就那么点,他一个星期就放半天假,你怎么办?”
  不过尽管如此,李英强觉得还是有空间,“他下课10分钟可以来图书馆转悠转悠,翻翻报纸、翻翻杂志。你在这儿放什么报纸、放什么杂志这很重要,如果说他来了看到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翻一翻都不一样的,这就是有效性。另外我们各种活动,比如说周六的半天放假,我们放一场电影,那你放什么电影呢?这就很重要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1
 梦想VS现实之考试  尽管应试教育压力重重,但重压的罅隙中依然还有顽强的种子长出来。李英强看来,蔡伟就是通过广泛阅读,获得了非常好的视野和格局的一个例子。今年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的蔡伟是青石中学的学生,也是一馆黄侃图书馆的读者。
  李英强第一次对他产生深刻印象是,有一次他在图书馆碰到蔡伟借了好多书,“那时候我们已经在提高高中生的借书权限,我发现他借了一套书,《古拉格群岛》,三大本。”李英强问他有时间看吗?他说有时间。他说林达的那个《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他都看完了。“然后还读了一些其他的,我发现他能读很好的书,这是第一个印象。”
  后来在一次冬令营辩论会上,辩论的话题是“政府是否该管制房价”、“政府是否应该推动国学复兴”、“政府是否应该管制互联网”,在这三个话题上,李英强发现蔡伟都能够说出一些非常好的想法。“你就发现他的阅读已经开始帮他建立起一种基本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
  李英强说,蔡伟曾经和其他高中的学生联合办一份跨学校的报纸,一共做了四期,李英强记得第一期的头版上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强制订奶,针对这个问题开始做各种分析,首先为什么要强制给学生订奶,而学生为什么不接受这样一个安排。“我发现他分析了一个信息出来,就是说伊利牛奶在黄冈市设了一个厂,这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市政府就有任务摊派,本市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订学生奶。他们有各种意见,但是表达都无效。这篇文章给我印象也很深,倒不是说他有什么深刻观点,而是这种问题意识,关注身边的问题,不是关注一个大而空的问题。”这份报纸最后每份卖一块钱,300份,印刷成本大概是8毛钱,他们自己在各个高中里面发行,“影响还不错,也因此凝聚了一小批思想比较活跃的高中生。”
  办报纸这件事是李英强对立人图书馆发挥作用的一个例证,“我发现有一拨小孩他读过书以后还真不一样,还真能做点事,那个格局、眼光还真不大一样。”
  “乡村建设是一个很宏大、复杂的课题,进入的路径有很多,我们只是走了其中一条,”在一篇《立人是什么》的文章里,李英强说,立人图书馆首先致力于成为乡村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希望青年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喜欢这里能够成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传播中心。
  “我们还希望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画展、看电影、听音乐、听各种讲座;如果可能的话,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外出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2
对话李英强  激活沉睡的社会资本
  南都:去年立人的年会上,你们提出希望探索乡村精英如何参与乡村建设的道路,具体来讲这么年轻的义工怎样发动当地精英?怎样和乡村基层社会打交道?
  李英强:这涉及立人图书馆本来的发展机制,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如果没有在那里的人,我们就不做。我们不是自己主动到哪里去推广立人理念,然后去做什么。
  我们现在新发展的分馆,我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先成立“立人之友”小组,在那边先发展一些“立人之友”再说。你可能很有钱,可能很有能力,但是我们希望你还是先去扩大你的社会基础,让本地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来,这就是我所讲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思。不是我们在做,我们只是起一个激活的作用,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那些社会资本在乡村里面是沉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戚以外在公共层面没有其他的关系。中国人是这样的,他们很爱小孩,也许我们这一代没有什么出息,但是我们一定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些机会,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他有这样意识的话,我们就有合作的基础,我们所谓的民间教育探索就可以有更多的参与可能。
  南都:你们现在有成功案例吗?
  李英强:你像熊培云在他老家做图书馆,这样更多的江西人就开始关注这事,比如说江西有一位作家,就捐了很多书过来。
  我们说要为家乡文化努力,怎么努力呢?鼓吹一下家乡怎么美,写一篇文章?那都是虚幻的努力,你都没有碰到对象,是你自己在那里抒情。那么这种努力是及物的,我们可以直接进入到家乡的文化载体,直接作用于人,让人可以成为更文明的、更文化的一种存在。
  南都:立人乡村图书馆可能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路径和方法,那么你觉得这套方法在“立人”这个本义上面最可贵的经验是什么?
  李英强:我们能够总结出来一点所谓的经验就是立人的工作方法,这套方法是本地化、平台化、专业化。本地化的意思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不是一种援助,而是要让本地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只是做管理培训,做这个分馆的质量运营的标准,比如说书的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必须是什么,但是有一些核心书目必须有,否则就不足以称为立人图书馆。比如,我们的标准是武侠小说不要的,因为那个东西太容易找了,我们这里不需要浪费资源去提供。
  南都:薄弱的地方又是什么?
  李英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人员流动性还是很大,所以很多事情做得非常粗糙,分馆的运营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我们跟当地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我们跟政府、跟学校存在一种紧张,这种紧张原本是可大可小的,我们的原则是争取政府的中立。
  我正在试图做一些其他的努力,但好像很难。我们跟学校追求的是不一样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个人的成长,他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升学。这两个目标有交集,但是不一样。我之前也一直不试图做这样的努力,但是最近我也有动心思,毕竟我们要在当地存在下去。如果我能够为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就有更多的空间。
  “一块木板权当桌,藤椅树影庭前坐……翻掘大地寻养料,踏实平和又紧张。”这是钟铁民作词、林生祥谱曲的《大地书房》。早在1923年,晏阳初就成立了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他认为,中国的大患在于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
  当代以降,以城市为导向的发展主义神话破灭后,知识分子开始转向乡村,叩问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的意义。其中一部分人,更坐言起行,把作品投放到乡村,或从乡村需求出发创作作品,向乡村传达知识之力、艺术之美。
  本专题遴选投身农村的知识人,记录他们在中国大地上行动的“书房”的足迹和故事,试图讨论:知识分子对农村的介入能走多远?能起到什么作用?而这种介入方式,对时下迅速变化的农村又有什么意义?
  B16- 17版采写:南都记者李昶伟 摄影:罗志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3
立人图书馆的人文价值
http://www.gxnews.com.cn  2011年11月17日  
  近日,《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用较长篇幅报道了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创办乡村图书馆的事迹,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评议。李英强出身农村家庭,虽然获得了名校的高等学历,但他毅然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建设乡村图书馆。四年来,他借助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全国多个省份建起了13座“立人图书馆”,惠及乡村地区数万名中小学生。许多志愿者受到感召,也踊跃加入乡村公民教育的行列。
  对于大多数乡村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之路几乎都是单向的,那就是通过高考或者打工的方式进入城市,寻觅一份属于自己的别样生活。有所不同的是,李英强走了一条U形的弯路。他离开了乡村,最终又从城市回到乡村,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为更多的乡村孩子铺垫人生理想和人文情怀的基石。在他看来,教育是改变“家乡沦陷”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是弥补现有教育不足的必要方法。只要有一个孩子走进图书馆、阅读有意义的书籍,他就终将变成一颗种子,改变一片土壤乃至一片天空。正是怀着这样的热望,李英强以执拗的信念开始了他的乡村教育之旅,从赤手空拳到聚沙成塔,从门庭冷落到应者云集,他的梦想在大地上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进程,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但这并没有彻底改变农业社会的主要形态。由于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稀缺,大量农村孩子很少能够接受有分量的人文教育,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短板”,却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中西部地区的许多乡村都没有图书馆,少数学校即使办起了图书馆,其中的图书也大多是凑数的,并不对学生开放。让图书走向乡村,让儿童靠拢阅读,无疑是给古老的土地输入精神营养。立人图书馆不仅提供书籍,它还给小读者提供一种更宽阔的人文视野。在李英强的“游说”下,来自城市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做游戏、办讲座,多名著名学者到乡下演讲,农村孩子得以近距离接触新奇的精神世界。这种改变孩子、改变乡村的尝试,在当下的语境中显得尤其宝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4
 看到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不困难,脚踏实地地去解决一个问题则完全不同。立人图书馆的实践,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免费午餐行动。同样都是公益活动,同样都是以一个理想目标吸引社会参与,其目的都是要为那些不被关注的儿童创造福利。免费午餐行动致力于改善贫困家庭学生的营养状况,立人图书馆则致力于改变乡村儿童的精神营养不良。他们不指责、不抱怨、不发牢骚,而是充分利用个人潜能和社会支持去填补政府职能缺位,去弥补社会功能缺失。这样的公益行动虽然不可能大范围改变现状,却以扎实的脚步为时代提供了进步的契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社会改良的新途径,并为更多的人文实践提供了范本。   从另一个侧面看,免费午餐和立人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做出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免费午餐从社会募集了数千万元资金,立人图书馆从社会获得了书籍和人力支持。在一个理想目标的吸引下,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集中起来实现梦想。这种创造和建设的方式,让人们看到蕴藏在民间的积极力量有多么强大。
  每一个会阅读的孩子都是一棵苹果树,立人图书馆和它的志愿者们以自己的寂寞坚守,拓宽了传统乡村的人文空间。他们未必能够收获个人幸福,却注定会给乡村带来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正是中国所需要的。 (蔡方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4
立人图书馆执行理事李英强建议激活民间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政府应成为民间组织的服务采购者





“所谓乡村建设,是以解决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建设,是从乡村开端倪,来创造一个新文化。”100年前,以著名思想家梁漱溟为代表的一批精英纷纷走进农村,开始了一场以教育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实践。

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依然是广东乃至中国绕不开的议题。农村腹地渐渐空虚,留守儿童的教育显得越发重要;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使读书不再成为农民唯一的娱乐方式……这些深刻的农村教育问题,谁来解决?

答案显然首先是政府,近几年,广东建成农家书屋12991家。省新闻出版局调查发现:“农家书屋建起来,赌博的少了,吸毒的少了,侃大山的少了,读书的多了。”但除了政府投入,如何如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所说,使全体人民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发展成果的享用者,挖掘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内生力量?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专注于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立人图书馆,试图通过他们的经验勾勒出激活民间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一条可行道路,为广东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经验。

人物简介

李英强,毕业于北大,因一直希望通过与高中生和大一生探讨“怎样才能上好自己的大学”和“感受一次真正的大学教育”,于是创办“立人暑期大学”,并于2007年与余世存等朋友一起启动乡村图书馆项目,现为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之一。

倡导自主开放学习模式

南方日报:立人乡村图书馆现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分馆已达到10家。你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是什么?

李英强:立人乡村图书馆并非书本扶贫,而是教育立人。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门针对乡村的教育机构,目标是为今天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

图书馆只是一个物理上的平台和形式,在我看来,立人图书馆的定位应该划分为3个层次:学习中心—教育基地,文化中心—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公共平台。我们理想中的学习模式是自主性和开放式的,让青年在这里寻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就注定了我们与其他公立、民营的教育机构有所不同。我们还希望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画展、看电影、听音乐、听各种讲座;如果可能的话,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外出漂泊,想起家乡就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南方日报:许多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虽然藏书很多,但有些书并非真正适合读者。尤其是当图书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捐赠,这个问题就越发明显。在这方面,立人图书馆对书籍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李英强:首先,图书馆里的书籍孩子不喜欢看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仅仅把“喜欢与否”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来选择书籍,那么图书馆充斥的肯定都是漫画、青春读物了。

中小学是心灵最需要指引的年龄段,这个阶段的阅读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希望给予孩子们一些适当的引导,告诉他什么是“好书”。目前的做法是在每个分馆建立之初,我们的团队根据图书馆直接覆盖的人口数量购买一批书,比如说直接覆盖的人口是3000人,就会购买约3000至4000本书作为基础的配备,这些书主要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比如外国文学、人物传记、历史、地理。

有了这一批基础的书籍后,再根据读者的需要和喜爱,通过捐赠或者购买的方式逐步添置书籍。我们也会定期统计最受欢迎的图书排行榜等等,作为选书的依据。

激活乡村沉睡社会资本

南方日报:如何将“立人模式”与本土化相结合?

李英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立人图书馆以县为范围进行覆盖。在具体的本土化操作上,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在那里的人,我们就不做。我们不是自己主动到一个地方去推广立人理念。

现在新发展的分馆,我都会提一个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先成立“立人之友”小组,让更多的本土志愿者参与到其中,这就是我所讲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思。不是我们在做,我们只是起一个激活的作用,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那些社会资本在乡村里面是沉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戚以外,在公共层面没有其他的关系。

南方日报:立人图书馆在乡土教育上做了许多尝试?

李英强:是的,乡土教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了解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了解他们从哪里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现阶段在乡土教育上做了初步的一些尝试,比如在夏令营中引导学生进行乡村调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了解自己的家族史等。我们也曾经尝试做乡土教材,但因为人手的限制,暂时还没有能够做出来。

政府做的太多而非太少

南方日报:现在针对农村的图书馆并不少,特别是政府的农家书屋工程让乡村图书馆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看书成了一个新问题,毕竟现在的娱乐方式多样,读书已经不再是农村唯一的娱乐方式。

李英强:首先,我们的核心服务对象很明确,就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我们也欢迎其他人来看书,但我们大部分的教育活动都是针对这部分人群所展开。

我们在创建每个图书馆之初,都会在图书馆先成立一个义工小组,让中学生自己做义工管理图书馆,参与到图书摆放、整理的过程中去。他们也可以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基地去发展自己的社团,比如羽毛球社。这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我们并不把自己局限为单纯的图书馆,来这里就必须是看书的,而是一个公共平台。

另外,图书馆会不定期举行一些与读书有关的活动,比如说每周放电影、举行作文比赛、冬令营、夏令营等。但是,我觉得有一个观念必须厘清:如果他们能因此多接近书,从而喜欢上阅读的话,固然很好;即使不是这样,这些活动本身也很有意义。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政府应当如何营造这种让民众更多参与到乡村教育事业中去的氛围?

李英强:政府现在做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觉得政府可以适当放手让有志于从事乡村文化建设的民间组织自由地发展。如果说政府需要做什么的话,我觉得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民间组织或者是专业公司服务的形式推动乡村文化教育的发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在日本和英国,政府采购民间组织的服务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购买最适合的专业服务。

名词解释

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由李英强、杨民道、张守礼、余世存、张大军、薛野等人于2007年9月在北京发起,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也是一个乡村教育行动。它通过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按照“1个县城中心馆—3至5个乡镇分馆—9至15个村级图书站”的方式建设分馆网络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它们的目的是要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延伸

以教育为手段改造社会

所谓乡村建设,是以解决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建设,是从乡村开端倪,来创造一个新文化,创造一个新社会制度。中国是农村大国,要改造中国,必须针对其“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要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梁漱溟

乡村建设实验的宗旨十分明确:“目的不只是乡村教育方面,如何去改善或推进这乡村的教育事业;也不只是在救济方面,如何去救济这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而是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卢作孚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和他们所创造的经验,以农民为主,以改变家乡面貌为目的。这种以农民为主的乡村建设,不是自上而下灌输什么。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校长温铁军
■链接

寻找乡村读书带头人

江门霞村年已八旬的兆叔自办图书馆,且坚守了半个世纪。今年年中,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南方农村报和本报承办的“寻找乡村读书带头人”活动正式启动,兆叔成为一大标杆。(来源:11月14日 《南方日报》 吴敏 周豫)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6
新闻纵深:一个乡村图书馆的“立人”努力
( 2011-04-29

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阅读提示     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中校内,有一个名叫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地方,与人们通常知道的公办或私人图书馆不同,这个乡村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六分馆。     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由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李英强倡导发起建立,如今已在全国建立了10个分馆,目前直接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义工有20多人,近10万册图书全部来自社会各界捐赠。   这是怎样的一个乡村图书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图书?     作为一项民间公益行动,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4月24日,记者赶赴围场,寻找答案。     1.挑剔的图书募捐者:拒收阅读价值不大的书     4月24日,周日。记者赶到围场时已是晚饭后,围场一中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内,专职义工曾琳和短期志愿者金晓末还在忙着整理图书,登记造册。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80后”女孩曾琳告诉记者,金晓末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给图书馆捐了很多书,在毕业前来这里做志愿者。     记者看到,位于教学楼上的图书馆整洁明亮,面积有130多平方米。     “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阅览和借书,看到自己捐的书被借走,很有成就感。”金晓末最初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先是捐书,后来通过在微博上与曾琳交流,坚定了来遥远的围场做志愿者的信念。     正在与她们聊着的时候,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不一会儿,图书馆里就涌进了十几名学生。“姐姐好”,他们热情地和曾琳打着招呼,看得出平时关系熟稔。     “每天数晚饭后来的人最多了,屋子里经常挤得满满的。”曾琳说,对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而言,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自由的。     记者看到,书架上的书门类齐全,覆盖了文学、历史、经济、财政、法律、社会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     “我们的图书馆现有图书7000多册,杂志阅览室有杂志上百种,最开始的启动书籍由心平基金会捐赠,后期的图书和杂志大多是由社会捐赠的。”曾琳介绍,启动不足半年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已经有300多个借书证在经常使用。     曾琳说,对于围场一中近5000名学生而言,7000多册图书数量并不算太大,但基本上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除了图书的数量,记者惊讶地发现,图书馆里的图书和杂志都有八九成新。     “我们对捐赠的图书质量比较挑剔。”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杨汝清十分坦率地告诉记者,虽然是公益募捐,但他们会不留情面地拒绝接收“价值不大的旧书”。     在立人图书馆的网站上,记者看到醒目位置标有“核心书目”,并以黑体字提醒捐书者,“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     据介绍,随着捐献渠道的拓宽,立人乡村图书馆馆藏书籍中捐书数量已经赶上了购买书籍的数量。“有很多捐书者都直接把所捐图书邮寄到了各分馆,这时各分馆的专职义工就要根据经验对图书进行甄选并分类上架。”     “立人”还把网络购书与民间捐献结合起来,“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捐书者可以自己购买,然后把收货人和收货地址填写为立人乡村图书馆。”杨汝清介绍,他们还充分利用微博的传播渠道,“‘立人’有自己的微博,很多人就是通过微博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并开始捐书的。”   2.面向乡村学生:好的图书馆相当于免费大学     “我读中学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图书馆就好了。”已在围场做义工近一个月的金晓末一边整理图书,一边向记者介绍,立人的书主要配合六类人群的阅读兴趣: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居民。     记者注意到,甘泉乡村图书馆里张贴的阅览须知里,第一条就明确:任何人均可在馆内进行图书阅览,无须持证或交费。但在目前,学生显然是这个乡村图书馆的阅读主力,“立人”的图书也多是为这个群体定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多以祖籍在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而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则寄托了以知识的甘泉润泽一方之意。“学生和教师是乡镇求知欲最强的人,加上当前农村的成年人大多需务农或打工维持家庭生计,没有时间读书,推广国民阅读从学生做起显然最有效果。”曾琳介绍,“立人”的分馆大多建在当地的学校内或周边,就是出于这个考虑。“现在到立人那里借书的学生比到我们学校图书馆借书的多得多。”围场一中校长胡志鹏对记者表示,他并没有特别担心学生们看课外书多了会对升学造成不利影响。     围场一中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是我省中小学校一级图书馆。记者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相较立人图书馆的书,这里的书整体有些偏旧,但优点是图书副本多,一些有关单位捐的图书副本达十几本之多。     记者观察发现,有几排书架上的新书排列得整整齐齐,不像是有人借阅过。“那些书是出版社捐赠的滞销书。”一位老师说。     围场一中的图书馆应是这个县最大的图书馆。4月25日,在围场的县图书馆,记者没看到前来阅读或借书的读者。     “来我们这里的读者很少,主要是老年人。”县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读者少的原因可能是新书太少,“我们一年的经费才4.5万元,包括购书、杂志和订阅报纸以及水电费等各种费用,这还是这几年才有的,前些年连这点钱都没有。”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多数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地区,县以下设有部分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2008年,各级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基于这样的现实,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李英强萌发了创建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想法。     “小时候没读几本像样的书”的李英强希望,“回到乡镇建立图书馆,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找到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地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画展,看电影,听讲座。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会交流平台,成为乡镇公共生活的新起点。”     于是李英强提出了三个口号: 一是“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二是“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三是“到你的家乡去建一个乡村图书馆”。     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目前正在湖北拓展立人乡村图书馆事务的李英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建成立足于乡镇、沟通城市与乡村、覆盖全县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是他的目标和理想。   3.从读书到读社会:除了读书还要参与     “‘立人’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当前的模式进行复制,建设更多的乡村图书馆。”杨汝清向记者介绍,甘泉乡村图书馆在围场的成立,得益于图书馆的一名理事张守礼毕业于围场一中。     在张守礼的积极努力下,由围场一中免费提供场地和桌椅等设施,“立人”方面派出专职义工进行服务和管理。     而这也是“立人”各个分馆的推广运行模式,即由一个有一定社会能力的人回家乡去建一个图书馆,由当地提供场地和设施,“立人”派人运营,并最终实现向当地社会开放,实现本地化。     “我们不只是简单建设一个图书馆,让当地人有书可看,我们还要使图书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每开一个分馆,我们都至少要派驻一名专职义工长期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的原因。”杨汝清告诉记者。     在甘泉乡村图书馆,记者曾看到墙上贴着一期冬令营的宣传海报,其主题就是“大学?大学”。     “那期冬令营,我们通过邀请一些在校大学生和中学生们交流,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曾琳介绍,除了冬令营、夏令营,立人乡村图书馆还组织学生看电影,创办学生自己的立人小报,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对自身和社会有更多了解。     “图书馆开办之初,学生们热衷阅读青春小说,现在已经开始看一些能引发思考的书籍了。举办一期冬令营后,已经有三个志愿者走到了我们中间。”学生们慢慢发生的一些改变让曾琳感到高兴。     “我们先从最现实的学生阅读做起。希望‘立人’最终能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李英强这样描述“立人”的未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7
去你的家乡建一所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故事  2011-10-18  
《文化纵横》记者 周安安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旨在为乡村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人文教育。其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
从2007年9月起,立人图书馆已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石城乡、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江西省九江市、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乡、重庆市忠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十地开设分馆。在各界热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每个分馆已经实现平均馆藏书6000册(含杂志)。


2007年夏末,29岁的李英强与他的妻子新月告别北京,回到自己的家乡湖北黄冈市青石镇。他们与当地青石中学的校长商议,借用学校的图书室,为家乡的青少年做一个小型图书馆。
所幸他与校长在教育理念上有诸多投契之处,从这一方小小的图书室开始,四年后,这个名为“立人”的乡村图书馆已经在全国十个县域设立起12个分馆,拥有专职义工38人。这个执著于“人的教育”的公益创业者的故事开始频频见诸报端,人们关注他的北大经济学硕士身份和他所放弃的大城市的生活,并把他描绘成一个富有牺牲精神的理想主义者。
而李英强自己说,他是一个叛逆而倔强的农家子弟。高中时的他,在一篇作文中将自己描绘成一个不断陷入自我困惑的“矛盾体”;直到他开始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与乡村生活的苟且平庸不同的生活世界,他才能够说服自己——与周围的格格不入,也许并不是自己的错。
四年前,李英强在饭局上与人聊起,也许可以回到各自的家乡做一个图书馆。他写了一份计划书,到处问他在知识分子圈里的朋友两个问题:你觉得这个事靠谱吗?你愿意支持吗?大部分人觉得这不过是无数终将胎死腹中的“饭局创业计划”中的一个,但出于情谊,总表示愿意支持。
李英强说,立人乡村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就是当年的自己,“如果我中学时代有立人这样一个图书馆,我肯定会少走许多弯路,与今天的我不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漂泊数年之后,他热爱城镇生活的妻子坚持要过一种更为稳定和真实的生活,“她批评我,你们北京读书人之间互相启蒙、互相吹捧,有什么意思?”
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读书人,最终实现了对自我和对乡村生活的双重回归,这或许是李英强的乡村图书馆计划最终坚持下来的内在原因。而从更广泛的外在原因上讲,他的乡村图书馆切中了这个时代的两大痛处:作为我们文明生长的根基的乡村社会,所陷入的彻底的衰败,这种衰败最终体现为乡村精神的彻底失落,以及本应完成对人的培养的教育系统的失败,“读书”,已经不再是一个意味着人的自我完善的闪闪发光的词语,甚至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晋升渠道的吸引力也已日益丧失。
李英强总在强调,他所做的事业,不是书本扶贫,而是更为根本的教育立人。在他的蓝图中,立人乡村图书馆的事业不是三五年的事情,而是要做三五十年,让图书馆融入当地生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立人乡村图书馆将通过为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的青少年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让他们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通过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树立,最终改良乡村地区的文化土壤。

立人于乡村

李英强对乡村社会的理解,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被掠夺的悲情感。他说,从外表上看,整个乡村的社会生活在一天天的丰富起来。房子盖得很大,道路从土路换成柏油路,再换成水泥路。如果今年北京的女孩子流行穿雪地靴,乡村的女孩子也同样流行。
他回老家时,不识字的老父亲与他感慨,现在的政府多好,不仅不收税,还发各种补贴。“父亲甚至会说,其实庄稼人不需要那么多补贴,只要不收我们的税,已经很好了。”
“李昌平曾对农村做出的判断已过时。”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中国矛盾冲突最尖锐的地区。那些因为征地的巨额利润产生激烈冲突的城市边缘地区是当前的矛盾焦点,而在真正偏远的乡村,已看不到农民和政府之间有什么尖锐的矛盾了。
然而他更为反对的是,那种将乡村田园牧歌化的情调。“今天乡村日常所呈现出来的景象,绝不像某些城市的一些好心人士,或者一些对乡村不太关心的人士所理解的那样,是自然的、美好的、健康的。”在李英强看来,中国各地的乡村最大的共同点是,即使你生活在其中,也不会感觉到任何乡土乡风。农村不过是城市的一个投影,或是城市的一个附庸,或者一个半殖民地,已经失去了任何文化创造的活力。基层乡镇政府没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意愿,村民们一盘散沙,终日不过沉迷于麻将和六合彩。“一言以蔽之,乡村的日常形象,是躯体在膨胀,却没有头脑;野草在勃生,却没有乔木。”
乡村的衰败自百年前已开始,在救亡图存的年代里,晏阳初、梁漱溟这些乡村运动的先行者,曾试图通过改造乡村精神以再造新的乡村文化。而他们的失败在很长时间里,被看作是知识分子式的“空而无用”。如今,从乡村出来的李英强却在重提对人的精神的改造。与他的前辈们比,他的立意要简单易行得多——不过是从让那些受厄于应试教育的农村学生多读几本书开始。
李英强的判断是,“教育不更新乡村没有出路”。在他看来,人的愚昧和自私最根本在于我们教育机制的问题。“在乡村各种危机当中表现最为深重的是教育危机,乡村的教育机构已经沦为效率低下的扫盲机器,甚至只是知识意义上的扫盲,而不是思想上的扫盲。”
回乡做图书馆期间,他去看望以前的老师。老师告诉他,如今不少学生,初中毕业以后连基本的写和算的能力都不具备,有的连加减乘除都成问题。
乡镇学校教育能力的下降,背后是一套新的读书无用论。对如今的乡村子弟们来说,考上大学未必能找到足以糊口的工作。这意味着应试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功能现在已开始丧失,乡村的人们开始认为教育是多余的。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所谓留守儿童。乡村原有的结构已经解体,孝敬父母、和邻居相处以及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孩子们不知道该向谁学习。立人图书馆所在的很多乡镇学校中,有70%以上的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甚至有些孩子连续几年都见不着自己的父母。不喜欢上课的孩子就跑去外面玩,无所事事地在网络上游荡。
外面的世界给了孩子们毫无遮蔽的现实观念。李英强说,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何为利益交换。他们总说某某人之所以坐到前面教室第一排的好位置,因为他爸爸给老师送了200块钱。“这个绝不是商品经济,这是把一切东西当成商品,一切信誉、友谊、名声都是商品,可以花钱买。什么东西不可以买?流传在孩子中间的,是某某人他将来不用担心,因为他爸爸是我们乡镇上的一个什么人,他将来肯定上大学,而我们就要努力学习等等。”
在李英强看来,那些寄望于乡绅复归的期望看来虚无缥缈。既然中国的都市化是个不可倒退的趋势,如今的乡村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面对新的状况,在精神上“立人”。李英强自称曾是一个 “天然放养的个人主义者”,那时候他即孜孜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树立。当人的原子化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要如何树立起人的独立人格,使其不至于陷入无聊和堕落?新的思想生活如何可能?人又该如何自我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李英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和牺牲者,他靠着考试走出乡村,得以继续通过自由思索拓展自己,但却同时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失去了感受有意义生活的想象力。在他看来,现有教育制度的改变,只能从公益角度先入手。“在大的应试教育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市场只能利用其缝隙,创立各种补习班赚钱,这将进一步强化应试教育制度。”他试图重新证明,教育不仅不是无用的,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
立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看起来琐碎、微不足道,甚至在取向上还有些文艺腔的“小清新”。每一个图书馆专职义工的大部分时间,不过是在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书籍上架。此外,他们要做的是带着孩子们开读书会、给他们放电影 、邀请大城市的学者来和学生交流、跨校组织作文比赛、在寒暑假组织冬令营和夏令营等。然而你若细细观察,便会发现,立人乡村图书馆与其他送书下乡的活动相比,最不同之处便是在每个环节都有“人”的存在。
李英强与他热心于教育的同道们一起,建立了一份“立人基础书目”。给小学生阅读的多是童话与科普,给中学生阅读的则包罗万象,既有《万物简史》,也有《社会契约论》,经典文学作品更是谱系完整。最初立人的工作对象仅限于中学生,随着这一两年工作的展开,他们感觉人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学时培养:“人在小的时候应该有想象力,应该认为世界是天真而善良的。到了初中,人开始和现实碰撞,这个时候他需要开始通过读书来缓解现实与个人生命的疏离感。但在此前,他的思想世界不能是一片荒芜和贫瘠。”
在图书馆的捐书须知里,立人即嘱咐:你所贡献的,应是乡村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一般情况下,本馆只接受大陆公开出版物,自印/内部交流读物等欲捐赠请事先联系,以免浪费您的劳动。”
李英强和他的同道们都清晰地明白,立人图书馆要做的,是建立一套与乡村朽坏的公共生活和应试教育贫瘠的灌输相区别的精神生活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团队中的“人”——专职义工。他们要引导孩子们读书观影,组织他们进行丰富的课余活动。一个地方仅仅有书是不够的,若要让它成为一个公共空间、学习空间和精神家园,其中必是发生了精神和精神的碰撞。“史铁生为什么怀念地坛?因为他曾在这里与他人、与自我,甚至与已逝的人对话。人真正生活过的地方,会让他日后去了其他地方,依然觉得这是一个精神家园。”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立人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开放的本地化平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常设活动之一,即是邀请知名学者,前往图书馆与孩子们交流。北京大学的张健教授感慨,乡村的孩子们对时政、对制度的关注超出他的想象,因为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真实生活切实相关。立人图书馆给了他们一个讨论这些问题的空间,也许这种讨论是粗浅的和抒发性的,但却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时代的理想主义者

2005年,一部名为《高三》的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部纪录片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县城中学:有望越过龙门的学生们终日苦读。善良而严厉的班主任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我们这里没有资源,铁路也不通,你们要通过读书远远地走出去,再也不要回来。
以空泛的励志作为动力,抛弃自己生长过的土地,追逐更好的生活。这是过去数十年间,乡村青少年生活的一种常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丹就是如此。来自湖北县城的她曾经偷偷地在高中的课堂上阅读哲学入门读物,在课业的间隙满足自己思索人性的小癖好。但最终不断鞭策她的,不是对知识的兴趣,而是她的班主任对她说的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在大城市找到工作,那么你要回到这个小地方来,像是进政府或是进重点中学这种相对来说好一些的工作,对毫无背景的你来说都无可能。”
如今她决意拿到高级翻译的专业证书,这能够让她在上海也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在课余时间,她数次到乡村支教,甚至在听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后,愿意自费前往。动力来自于她高中时课外阅读的好时光,她试图证明,阅读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值得过。“一方面我肯定会永远的离开那个镇,但另一方面我却总在想,当年的我是否有可能过得不那么辛苦。”
少年丁书奇则洒脱得多。他生活在陈忠实写作《白鹿原》的乡村,父母都是农民。他的中学时代,就是在不断阅读文学作品中度过的。与同龄人相比,他显得世故又敏感。他参加高考,只是因为“在村里成绩一向不错,总得考上一个大学,让父母对邻里有个交代。”大学二年级时他便从西北工业大学退学了。他对父母说,自己会做一些生意来养活自己,不需要那一纸大学文凭。然后他便开始打些零工,四处流浪,想要趁着年轻游历整个中国。
他在游历中思索那些困扰他的问题。文学青年出身的他说,他一路阅读那些哲学大师的著作,并未觉得敬仰,常常只是觉得找到了思索相似问题的知己。一次他在火车上,与邻座聊起应该怎样做一个公民的话题,对方告诉他,有一个叫做立人图书馆的地方,似乎在做相关的工作。他当即改变行程,前往离他最近的立人图书馆。后来他发现,这是一个教育机构,而非他想象中的、有明确政治诉求的团体。他留了下来,成为一名专职义工。他在旅途中锻炼出的灵活有益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比如他非常懂得如何与学校领导沟通。他曾联络本地媒体对图书馆所在学校的校长进行专访,借校长之口,宣传图书馆的教育理念。而在与学校老师的聊天中,他感觉到这些教师也已经对应试教育极端无奈,只是没有能力做出改变。因此他说服文科教师们与图书馆合作,为学生们争取到更多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
立人团队中的另外一位传奇人物阿飞,也是高等教育的叛逃者。他看起来温和、踏实、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任何叛逆者的影子。来自福建农村的他,自小在读书上一路绿灯,是家里人最期待的孩子。自厦门大学数学系以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后,他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继续深造。但他很快离开了,因为他不能在数学研究中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想做的事情是成为一个教育者,完成大学学业后,他觉得已经可以开始着手实践了。
立人同事评价阿飞说:“他的观察里是有‘人’在的。”能够细致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和情感上的所需,并试图以理解的态度将这些因素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阿飞身上具有的这种教育者的天赋,正与“立人”的气质相合。这个熟读《平凡的世界》的男生已经走出农村,但又梦想着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去。他坚信那个田园牧歌的乡村,终有一天会随着人们不堪忍受大都市而重新作为一种健康、文明和更注重内在精神性的生活方式回归。他要做一个重建乡村生活方式的先行者,正因如此,他在大巴山逼仄的学生宿舍内,依然拥有一份精神上的自得。
城市孩子小树,他原本像所有“政法系”的学生一样,对现行法制系统愤怒过也无可奈何过。某天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觉得,如何可能靠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实现一种正义的生活?若要改变现状,其根基,还是在人的教育。其实就在从牛津拿到硕士学位归国的前几天,他还在做律师还是做教育间摇摆不定。最终促使他下决心的,是因为他曾经在立人度过的一年让他觉得,这种读书育人的生活似乎可以过一辈子。
立人的义工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他们长期住在乡镇中学,拿着千元左右的微薄薪水。在外人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颇具牺牲精神的工作选择,尤其是其中不少人有着相当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名牌大学的学历。他们与乡村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当聚在一处讨论工作时,往往集中在极具体的细节以及如何彰显专业性等问题上。这甚至让年长些的李英强觉得不太习惯,怎么这些孩子不把时间更多花在讨论理念和愿景上?即使在私下的聚会上,也鲜少有立人义工将自己的选择与“改造社会”这样的大词联系起来,他们更多只是在一起谈论书本和乡村学生的生活。或许这正是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的特征,在“非如此不可”的使命感之外,你感觉得到,他们对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有自己的理解。
最近困扰义工们的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你应该怎样应对那些信任你的学生,在私人问题上对你的求助?比如最迫切的一个问题,继续升学还是外出打工?他们的答案是,不要干涉他们的选择,只消教会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该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乡村新人

立人乡村图书馆正在进一步向专业教育机构的道路上转型。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对于习惯了公益=帮扶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述听起来让人不太习惯。立人乡村图书馆设立了“立人奖学金”,其内涵不在给予而在支持。李英强解释说,这有点像是公益创投,奖励乡村学生的自主调查项目,比如对乡村饮水质量进行检测。这是立人自主教育的一环,它希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开放学习的能力。奖学金将告诉那些孩子,我们欣赏你的行动。立人乡村图书馆会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前提,在环保、商业创新等领域,立人团队可以透过微博召集一个评审小组,将自身打造成一个为乡村链接各种社会资源的物理桥梁。
“晚上11点多还有一个学生在看书,我几次抬头看她,都能发现她嘴角的微笑,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吧。她走后我去藏书室理了一会儿书,在书架间游走和摆放每一本书时,忽然有种老地主查看庄稼长势的感觉……为什么我中学时没有立人啊。”立人的一位专职义工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
那些热爱阅读并由此获益的青年学生,或许是对立人事业的最大鼓励。李英强常常提起一个叫小伟的高中生,评价他“通过经典的阅读,已获得了非常好的视野和一个基本的大格局。”这个孩子借过《古拉格群岛》三册,也看完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在一次冬令营的辩论赛上,立人准备了三个论题:一是政府是否应该控制房价;二是互联网管制是否正当;三是国学复兴是否应该倡导。在这三个论题下,小伟都谈出了一些非常好的东西,比如自由、比如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比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令他的对手——北京某名牌大学的本科生相形见绌。
在一次聊天中,小伟对李英强说,其实你的教育方式有一点问题,你的感染力太强,常常直接把结论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而这些结论又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是相悖的,这会为很多学生带来痛苦,这种痛苦反弹回去,学生们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李英强为这种反思能力,颇受了一些震动。
另一位少年小海,曾在初三时上过李英强在周末时为初中生读者开设的《中学经济学》选修课。这门课程的计划是一周一次,每次4个小时,每次讲一个核心的经济学概念,如选择、交易、竞争、成本、价格……小海听过课后,开始借图书馆的经济学书籍去看,周其仁、茅于轼、薛兆丰等人的书,他都越读越起劲。
在中考之前大约一个多月,小海突然托人带来一封信,说他去了某座山上自学去了。据他后来说,那座山挺高,爬山得两三个小时,他住在山顶的一座庙里,每天自己看书。在山上住了几天之后,小海托他弟弟带来许多兰花,都是他在山上挖的。李英强说,那是他平生仅见的最好的野生兰花。
李英强再见到小海,他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他与几位在立人乡村图书馆冬令营上结识的同学,一同办了一份报纸。为了排版,他自己花200元买了一台很旧的二手笔记本电脑,又在网吧一点一点学会了Word。“这报纸每期印两三百份,在五六所高中同时发行,每份1元。其内容的水准,超过了我见过的所有大学生校刊。”
“一个好的图书馆胜过一所大学”,对于在都市化进程中陷入弱势的乡村青少年来说,自我学习的途径,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途径。然而故事的结局不一定都是美好的。有一位经常来图书馆读书的中学生小北,因不喜欢学校的氛围,高中没有读完,便外出打工了。他有时会给立人图书馆的专职义工写邮件,邮件的内容一开始描述了自己初到城市的惊喜与抱负,一个充满了娱乐刺激的环境,自然给他带来了许多新鲜感。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很难和周围的工友交流。如果下班后不看电视,不外出逛街,打工者的精神生活实在乏善可陈。他希望能够像在图书馆一样重新开始阅读,但浮躁的环境又让他难以静下心来。他很快选择了辞职,在给立人的信里,他表达了一种困窘的情绪。他试图理解自己的处境,但又找不到两全的出路。

结语

2011年夏天,立人在第一分馆筹办了名为“立人大学”的暑期学校。这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拓宽教育产品的新尝试——将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集中到乡村来,他们在一起读书学习、了解乡村、自由结社,与国内著名学者讨论公共问题。
对于年轻人来讲,他们以求知的名义聚在一处,自然而然就能创造出一种浪漫主义的、充满乌托邦气息的生活。是否求得真知也许并不重要,但这种充满希望的集体生活的记忆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往往成为他们日后对抗市侩生活的精神力量。正是因此,立人大学的篝火晚会,已成为立人乡村教育史上的华彩一笔。
实际上,立人图书馆始终与外界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对于学校来说,他们是一个与高强度的应试教育训练争夺时间的不务正业者;立人图书馆强调,他们与校方的关系是合作而开放的,立人并非依附于学校。这种并不牢固的关系,往往需要开明的校长和一个在地的熟人网络方能维持。
立人更要面对来自外界不同声音的质疑。如果在十年前,也许立人还能在各种话语的缝隙中获得生存机会。但随着冲突时代的到来,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幸免于被诘难,独立的公益人也是一样。任何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都需要接受考验。立人乡村图书馆一直在尽可能地将财务和对外活动都保持完全的透明,但依然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不把钱分给儿童,而要自己拿工资?抑或在立人团队的内部,随着事业的扩大,原本以理想主义共识聚集在一起的早期团队,也因具体的理念分歧出现分化、争执乃至于决裂。
李英强说,立人将会比这些质疑活得久。“立人”所代表的对精神生活和自我成长的追求,是与人的本质意义直接相关的永恒命题。当下社会的自我重建,不是运动式的、疾风骤雨式的,而是在与现实的砥砺中缓慢生发的。“去你的家乡建一所图书馆”,许多捐赠者其实是被立人的这句口号打动的。故乡与书籍,这两个词带来的意象,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开始生长的地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7
2010年11月20日,“公民社会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沙龙在北京举办,“立人乡村图书馆”被引为当下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优秀践行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一群行动的知识分子
记者 陈祥
  立人图书馆志愿者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来自初中三组的小女孩,她的眼神清澈如清泉,甜美的脸庞和她陶醉的神情让我们每一个看到的人感动
  立人图书馆2010年的年度专职义工培训在成都举行,临结束前的那天晚上,学者査常平请立人的义工们喝茶。图片拍摄时间为2010年8月17日,地点是成都府南河畔。图中左四是李英强,左七是査常平
  立人图书馆每年都会到一些高校做宣讲活动。图为2010年10月26日李英强在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做演讲
  一位来自匈牙利的立人图书馆志愿者在用ppt给学生们做自我介绍,说她的爱好和梦想,她说她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甚至是拿诺贝尔奖。你看孩子们多么认真,尤其是他们背后那个大大的“梦”字,我们放佛看到了他们在心中深藏的梦的渴望。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
  
  ● 宗旨: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
  ● 目标:改良乡村地区的文化土壤,为今天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
  ● 愿景: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均致力于成为一个好的乡村图书馆,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
  
  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开办了9个分馆,办理借书证3000多个。
  引子

  有一种呼应叫理想
  曾经有一个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在一个新旧更替、西风东渐的时代里,他留学耶鲁大学。彼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无数的青年在欧洲的泥泞战壕中,忍受漫长无际的炮火和机枪扫射,生命随时会终结。
  他参加了北美青年会,去为法军雇佣的十万华人劳工队伍服务,他在那时开始教人识字,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1920年,他回到中国,将一生都交付给了乡村平民教育事业,这教育不仅仅包括消除文盲的识字运动,也包括了培养“新民”的至高理想。
  他的名字叫做晏阳初,身体力行进行平民教育,其精神,如落地的麦子不死,催生出了一批怀着教育理想的年轻人,继承他未尽的理想。
  古清生,京城作家,尤善于品谈吃喝,他的美食文章为人称道。在2007年12月23日的天涯论坛——闲闲书话版面上,他写有一个帖子《红番茄和李英强》。
  红番茄是一家北京的湖北水乡菜馆,古清生对其做的长江洄鱼赞不绝口;李英强,是古远清的朋友,此次聚餐即是给他送行。
  生于1979年的李英强,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6年取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群年轻人参与了《新青年·权衡》杂志,之后出走成立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2007年9月,他和余世存、薛野、张守礼、张大军、杨民道等一干志同道合者启动立人乡村图书馆项目。去乡村建一所图书馆,像一个纯洁的梦。
  古清生在文章里写道:“我忽然有一些淡淡的感伤,我从南方来北京,为了文学南北奔波,李英强在北京扎下了根,成了家,却又要回到乡下去,他老家与我在黄石的家只有一江之隔。他去那里要从零开始,像晏阳初那样,开始一种乡村教育,那是一个毕生才可以做得好的事情。”
  梦想
  人与好书的相遇
  在许多城市孩子的记忆中,从小学到大学,校园生活里经常遇到校方组织发动的捐书运动。这种运动式的慈善,来也冲冲去也冲冲,高昂的姿态和简单的激情,无从打造精致的全过程。
  同学们交上来的书,多是可以丢弃了的旧课本、教学辅导类书籍,或者承载了幼儿时代记忆的压箱底书物,还有《故事大王》、《故事会》、《读者》一类的过刊,如果是大学生,则有相当数量市面上触目可及的畅销书籍,或者已经过时了的昔日畅销书,甚至不乏在路边买来的盗版书。所有书的质量,谈不上参差不齐,几乎是惨不忍睹。
  立人图书馆的目标,并不希望有好事者送来如山挤压的书本。相反,他们网站上专门张贴图书捐赠信息,善意提醒捐书者:
  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一般情况下,本馆只接受大陆公开出版物,自印/内部交流读物等欲捐赠请事先联系,以免浪费您的劳动。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称得上“挑剔”的图书馆,他们有选择地接收,挑三拣四的的眼光正是他们的专业性所现。且看他们是如何挑剔的,书目结构被分为三大块,小学生、中学生、中小学教师。如中学生,其门下分类有经典类、常识类、传记和书信、文学类、历史类、艺术类、宗教与哲学类、经济类、在场的思想者、能力与励志、科普类、科幻类。卷帙浩繁的书目在网站上有公布,记者随便取样,点击中学生历史类书籍,看到了费正清、唐德刚、史景迁、张灏、袁伟时、沈志华、周策纵、茅海建、汤因比、葛剑雄等人的作品。
  给中学生安排这样的书,让记者感到十分惊讶,同时是欣慰。这群学生有福了,照此书单,一个本科历史系学生都未必能看尽,而此时此刻却已经有人提前将书单呈现在了中学生面前。
  立人图书馆当然不要求学生能按图索骥去读完所有的书,但这些书里面,任何一本都能让一人受益颇多,甚至从此书走上启蒙路程。这份书单,也是得到了众多热心者的帮助,而且在不断地修补。
  除了李英强和他的团队之外,还有许多人提供了书单帮助,李英强为此将名单公布在网上以示感激。记者看到这一长串名字,发现许多人即是中学语文教师,如蔡朝阳、郭初阳、苏祖祥、梁卫星,群策群力,以飨学生。
  守望
  让好书汇聚成一个真正的图书馆
  为什么是这些书,而不是其他书。记者采访了现在绍兴市稽山中学教书的蔡朝阳老师,他说:“这跟教育的本义有关,因为教育肯定不是考试而已,教育其实是一个比较玄妙的词语,更多的跟人的心灵、精神、气质、灵魂等有关,所以需要提供一些具有超越精神的书籍,不能光是技术性的一些东西。这是很重要的,即是说,我们提供给孩子的书,应该使他们能印证他们自己的梦想。他们的发自生命本身的梦想,可以在阅读里面得到肯定,而不是被打击。还有就是跟一个公民教育相关的内容,比如通过阅读寻找真实,比如如何运用理性,如何尽可能通过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来维护理想的纯洁性。”
  在北京大学内的一处地下室,空间逼仄,这里却是小有名气的野草书店,堆积着四折到六折的书。李英强从这里精挑细选,选了一包又一包的书,老板听到是用于公益事业,便给他一律四折,李英强就这样每次几百册地收购,此外还从一家叫做豆瓣书店的北京小书店里采购,然后走物流运输到乡村图书馆。
  尽管数量众多,但基本上没有重复的书,除非是他心目中自认为不错的书。“比如像《民主的细节》,我们会买两三本,余世存的《常言道》当时买了五本,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买了两套。”李英强解释何时会买多本。一种是经典的童话书,如《小王子》、《夏洛的网》;另一种属于在当下中国比较具有常识性和普及意义的书。
  “我们挑一些适合青少年读的书。太难的排除在外,比如法哲学、符号哲学、语言学理这些深奥的书。”李英强反复强调,“我们选入门的、基础性的、常识性的书。”
  就在这样的购书指南下,乡村图书馆在一天天茁壮成长,同时,图书馆也在运行中随时补漏更新。“三五千册书到位后成立一个图书馆,根据使用情况会发现图书的结构性缺失,比如自然科学的书比较贫瘠,就去专门买来补上。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每个分馆的读者留言簿来了解读者需求,这些缺书登记同样出现在我们的网页上,朋友们可以针对性地捐书,我们则随处留心购买。”
  李英强告诉记者,同时他对自己团队的选书能力颇具自信,“我们选书水准还是不错的,有些学界的朋友来我们图书馆,觉得自己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好好看看书都是可以的。因为有很多书确实是很好的,不仅适合高中时读,也适合大学时读。”
  现实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都满足之后,便面临如何吸引学子们这一问题。
  立人的图书馆都是免费开放的,没有向校内校外的任何人设置门槛。所有书都编了书目,有条形码,借书用电脑扫描登记,分馆的所有书目都公布在网络上。这一切程序,都和城市里的图书馆没有两样。
  在图书馆日常运转井井有序的背后,李英强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在尝试着立人教育产品的推广。为成立更多分馆而多年在四处漂泊的他,决意从明年开始将让自己固守在第一分馆——
  年年底跟青石中学合作建立。
  出于为学生的考虑,所有分馆都是全天开放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中饭和午休时间并不休息,同时没有任何一本闭架不开放的书。每周强制规定休息一天,但具体是周几则要视各地不同情况。假如以寄宿为主的学校,周六的校园内人影寂寥,便将周六安排为休息日。
  “每个分馆大概有一到三台电脑,不多。我们希望每个分馆有两个工作人员,目前除了一分馆之外,其他成立较早的分馆都达到了2或3人。但一分馆情况特殊,有一位校方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留用,他是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李英强同时谈及了人选的困难,“工作人员是领工资的专职义工,他们首先是志愿者,假如是雇佣关系,说实话我们付不起工资。”
  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郭玉闪在采访中也向本报记者谈到了立人图书馆的工作定位在用人上的困难。“图书馆管理员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各种各样的引导。对社会,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各方面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公民意识,只有这样的图书馆管理员才能做好一个好的引导。管理员本身要求有很高素质,当时预料中是很大一个难题,迄今也是一个很大难题。长期做好事,靠奉献精神很难维系。作为图书馆管理员,长期将此作为终身事业来做,比较难。”
  尽管困难重重,从资金到合适人选都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这批有志者还是惨淡经营起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一开始就强调,立人图书馆不是援助,是来合作的。要求管理上是独立的,做活动是独立的,不是在学校的框架下服从,而是在学校框架下合作,学校实现学校的目的,我们实现我们的目的。”李英强慎重地说,“这些学校,总体上是比较贫穷的,但在地方上,可能它这所中学要比其他的同类中学要好,是地方上比较好的中学。我们不选比较烂的,人很少的学校,我们选择人比较多的学校,一般有两千人以上。”
  碰撞
  给孩子们多一个选择机会
  李英强酝酿中的教育产品,包括了读书会、夏令营、放映电影、访问学者计划等。
  “读书会是利用课余和放假时间,一周一次,每次的时间1到3个小时不等。以第一分馆为例,来的人多则30来人,少则七八人,但是做一段时间往往沉淀下一部分比较熟悉的人。”与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的读书会配套进行的,还有校方课程表内的读书课。
  夏令营的活动很丰富,网站上有照片为证,在青山绿水的拥抱中,学生和志愿者们都是精神饱满、欢颜雀跃。夏令营的节目表也都公布在网站上,小学生们在互动性的游戏中尽情娱乐,高中生则会进行一些辩论赛和话剧排演、知识比赛。
  但李英强说他们不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在众多学校里横行的辩论话题,这些陈腐僵硬的话题和思维模式,在他眼中是不值一辩。他们的选题有,政府是否应该控制房价,政府是否该管制互联网,等等。“我们选择每个人都比较关心的话题,比较真实的话题,不凌空蹈虚,而是与脚踩的大地血肉相连。”李英强说。
  无可避免,立人图书馆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会与学校老师、家长产生矛盾。在一个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阴翳下,虽然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口号声势喧天喊了多年,但是考入重点中学,考入大学乃至重点、名牌大学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期待,也是对孩子学业的一个终极期待。
  尤其是对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而言,祖祖辈辈生活在贫穷、闭塞中,读大学成为了跳龙门的唯一途径。尽管山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日益板结化,依靠读书在社会阶层之间的上升渠道堵塞难行。但家长和老师固执地认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于是看与教材无关的书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因为这些被归入闲书的行列。
  李英强说,确实有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在看图书馆的书,于是收缴了。“我们不反对老师维持他的课堂纪律,但是请不要撕书,收缴以后还给图书馆。因为我们在最初已和校方有总体性的沟通,所以这样矛盾不是很大。”
  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是随机应变,在动态中解决。李英强接着说:“同一学校的老师,有严格的,也有宽容的,我们尽可能去给学生提供机会。如果你的老师鼓励你看书,或者对看书比较宽容,那么你正好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老师抓得紧,你自己做选择,如果还要看课外书就要承受老师打击的后果。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多一个选择机会。”
  支持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理想运动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行,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密不可分,在捐款者中,除了不少素不相识的热心人之外,有很多是李英强的朋友,或者说是北京圈子里的知己。旧雨新知,以共同的理想主义情怀,小心翼翼呵护着这株幼苗。
  一切财务收支情况,在网站上都清楚公布着,每一笔记录在案,从上千元的每笔购书费用,到10元打车费、5元透明胶带切割器、5毛钱的记号笔。记者发现,仅2009年11月6日,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2009年公民转型论坛20期的每位主讲人都捐了1000元,合计20000元。在这份名单中,有著名律师浦志强,学者张大军,北大法学教授张千帆,执着于搜集整理民间思想史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丁东,著名媒体人如凌沧洲、安替、杨继绳,财经作家苏小和,日本研究者刘柠,新闻传播学学者展江,艾滋病问题参与者程向阳等人,这些名字很熟悉,他们都是当前社会中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
  最近的一笔捐款,是北京学者秋风捐助的3600元,秋风已经是多次捐款捐书。秋风本名姚中秋,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研究、翻译工作多集中在哈耶克和奥地利经济学派上,时常可以在国内各家媒体上见到他的思考踪影。
  秋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接赞誉李英强等人的人格足以用伟大来形容。“以踏实的心态去做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在秋风看来,这个社会多的是理想琐碎或过于好高骛远者,而李英强的计划实施,则意味着他们立足于基层社会、乡村社会,通过图书馆的形式为文化的承建提供载体。
  “总的来讲,现在的农村基于生存线上挣扎的贫穷,已经不是很严重,但是文化的匮乏非常严重。而社会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甚至没有人想去解决它,因为人们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秋风从文化和文明重建的意义上,肯定了乡村图书馆存在的深远意义,同时也向记者提出了他认为可以改进的建议,“目前为止主要是跟中学生打交道,其实未来的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和乡村基层社会更加贴近。这需要和地方精英们联合起来做事,我们能够说服他们,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基层社会构造出精英文化的一种社会组织,或者说通过文化链接起来的组织,此时即便没有志愿者们的存在,当地精英们也会纷纷模仿这个模式,使得乡村图书馆遍地生花。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足以提供一种行事模式。”
  刘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他安放自己的信任,最直接的原因是有李英强、张大军、张守礼等几个朋友在参与,“这些哥们都是我非常信任的朋友。”刘柠直截了当宣称。有一群人,在中国商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用几年时间到边远农村去建设一个一个的图书馆,在刘柠眼中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运动,让他感动、起敬。同时刘柠认为农业、教育、自由出版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领域,但从可操作性上讲,教育是最现实、参与门槛最低的。
  “像李英强等人,比我年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在民间社会扎根,一点点做,作为知识分子深入民间的一种方式。我个人非常敬佩,也觉得非常有意义。他们的行动是一粒一粒沙子,但到了民间社会后会成为一种凝聚的力量,未来社会,他们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会越来越重要,他们的意义将凸显出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8
http://site.douban.com/106986/room/22863/

http://site.douban.com/106986/room/2286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39
http://news.sina.com.cn/z/zgml50r2011/

http://news.sina.com.cn/z/zgml50r201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1
草根NGO发展乡村教育的现状


——以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例探讨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知识产权专业0841班  王恢复  201701


背景:2010年暑假,上海政法学院八名大学生组织了一支“权众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在张国栋图书馆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实地考察活动,开展了夏令营活动,深入考察探究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转模式,采访了解立人乡村图书馆对当地中小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以此探讨像立人乡村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对乡村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立人乡村图书馆作为一个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关键词:立人乡村图书馆 草根NGO 乡村教育 发展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药能治病,书能医愚。阅读能使一个人心灵成长,全民阅读更是能使一个民族进步。我国目前的乡村问题,最根本的应该是乡村教育的问题。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如何广泛的开展乡村阅读,使乡村的中小学生成长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追寻的。由李英强等学者发起成立的草根NGO组织——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乡村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为如何开展真正的乡村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一、乌托邦式的草根NGO——立人乡村图书馆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 的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她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草根”一词直译于英文“grass roots”,意思是处在地方和基层,远离政府和决策者的民众。“草根NGO”是指那些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因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从而没有获得法人资格的民间力量自发组建的组织。


而立人乡村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草根NGO组织,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李英强老师在北大演讲时提到:什么是“立人”?“立人”一词出自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定位是“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正常的人”,图书馆最重要的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帮助人建立怎样成为一个“人”的意识。


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在湖北、河南等地共建设分馆九所,每一个分馆有专职义工负责图书馆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并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目前,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活动主要有“核心书目”、“立人读书会”、“冬令营/夏令营”、“访问学者”、“立人选修课”等,为落后的乡村教育增添了活力。


二、“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作


立人乡村图书馆在成立之初提出了三条口号,其中有一条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这句口号是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乡村选址建设分馆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立志于促进乡村教育的当地人参与建设本地立人乡村图书馆。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家乡做,立人就不会贸然开展,因为立人希望图书馆能够长期存。


这样的一句口号,也反映出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长远计划,立人乡村图书馆并不是几个年轻学者一时心血来潮而发起的公益活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严格制度,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方式,准备长期发展进行的一项公益事业。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部设在北京,总部设理事会,负责乡村图书馆计划的战略制定和咨询。有执行理事五名,负责乡村图书馆的各项计划和战略的执行。在各分馆都成立一个由本地主要捐资者和乡村教师代表、乡绅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让他们充分参与图书馆的建设,激活本地资源用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立人乡村图书馆总部负责宏观上的资源调配和管理工作,每一个分馆独立运作,有专职义工负责分馆的图书管理、财物报表等相关事宜。


立人乡村图书馆分馆大多选址在乡村的中小学校附近,甚至是在学校里,但立人乡村图书馆坚持独立管理,并不依附于任何政府、企业、机构。这使得其公益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不至于在运行中发生偏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许多NGO组织开始将主阵地转移到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宣传组织的公益理念,号召网民进行捐赠。立人乡村图书馆也同样凭借网络平台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立人乡村图书馆通过网络将捐助人捐助的图书、资金公布在网络之上,将自身的财物开支也公布于众,接受网民的监督,使捐赠的透明度大大增加,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公信力。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公益组织,既没有在工商注册,也没有在民政注册。因此立人乡村图书馆在地方提供的任何活动都免费,包括图书的借阅、讲座,这一方面更好的方便了乡村中小学生的阅读,可同时也为立人乡村图书馆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


三、在路上,我们携手共进——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的几点建议。


在实地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图书馆给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了大量阅读的机会,书籍中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在孩子们年轻的生命中亮起一道开智慧的闪电,在孩子们年轻的探索中擎起一座灯塔,照亮方向,给孩子们以前行的慰藉和力量。 可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图书损毁率较高、当地农民持怀疑态度的种种问题。


(一)注册公益社团,取得法人资格


在考察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疑问困惑着我们。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公益组织没有去注册?


经过交流,我们得知,依照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要成为正式登记的社会公益组织需要有一个较为严格的门槛。注册一个地方协会要至少3万元以上资金,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是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以及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和固定住所的要求等等。最困难的是需要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于草根NGO的特殊性,很难找到愿意为其承担监管责任的业务主管单位。而且,这类草根NGO为保持其行动理念不被限制或改变,本身也不愿意为自己寻找一个业务主管单位。就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心,一直没能够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


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对这种有社会积极作用的草根NGO采取“三不”政策,即“不承认、不甘于、不取缔”,但是这种游离于法律制度之外,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展状态毕竟是不健康的,也阻碍着草根NGO的发展与壮大。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因为其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很好的得到官方媒体的宣传,其活动影响力就很有局限性。而且在其募捐财物时,也有违法的嫌疑。


(二)加强宣传,主动推广公益项目


目前,许多草根NGO的宣传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建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宣传,虽然宣传范围也较为广泛,但毕竟是属于一种自我宣传行为,其可靠性和公信力还是不足以使大众信服。因此,作为一个需要公众支持的草根NGO就需要加强和主流媒体的合作,主动推广自己的公益理念、公益项目。尤其是在大学生和退休老年人这两个作为公益事业的主要参与群体中,扩大自身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并可以接受主流媒体的监督,增强自身运转的透明度,增强自身组织的公信力。


(三)增设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全方位改革乡村文化氛围


立人乡村图书馆着眼于青少年教育的改良,并期望通过少年人来影响当地的成年人。通过我们在当地的考察发现,这一目标有所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孩子的父母很支持孩子多去图书馆看书,但自己本身却并不会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因为并没有适合他们的图书。


考虑到乡村本身的情况,立人乡村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设一个专柜,专门摆放适宜当地成年人看的养殖、创业类的实用型书籍,并且组织专场培训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当地群众致富,也可以鼓励成年人多去图书馆,从而影响少年人,以达到人人都进图书馆的乡村阅读氛围。


当成年人被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吸引之后,乡村的闲散人员会减少,赌博流窜现象会减少,对整个乡村的精神文明氛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从而为青少年打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从成年人影响极具塑造性的少年人,效果应该会更加良好。而且通过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的设立,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经济水平的增长,能够得到更多的当地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使整个公益事业更迅速良好的发展。


(四)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化运转


每一个草根NGO组织都会在发展中遇到瓶颈阶段,使得自身的公益事业停滞不前,甚至直接导致组织自身的解散。如何保证自身运转规范,避免瓶颈阶段出现,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要完善的另一个方面。


现阶段,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转情况较为良好,整个制度体系也较为完善。但同样其潜在的弊端也会制约着其长远的发展。


通过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我们了解到张国栋图书馆共有专职义工两人,负责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财务报表等各项工作,资源管理、财务报表由同一人负责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不足的一种无奈之举,但立人乡村图书馆要想长期发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将人力资源、图书资源、财务管理等分开专人管理。同时规范与专职义工签约,确保不会出现义工坚持不下去,直接走人,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转。自身也要有一个长久、稳定的章程,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增强组织运行中的法律意识,以防止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制约公益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NGO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众多的草根NGO组织的建立,必然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社会资源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如何优化这些社会资源,使公益组织间互通有无,发挥出社会力量的最大能量,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又是一个摆在所有草根NGO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好在,由心平基金会发起召开的第一届乡村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推广研讨会已经发现关注并正在解决这一问题,希望研讨会能够真正加强NGO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我国公益事业。


当然,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譬如说专职义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降低图书馆图书损毁率,如何构建青年志愿者交流基地,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有专业技能的、能够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这些都是摆放在我国众多草根NGO面前的难题,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面对的或即将要面对的难题。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才刚刚起步,发展了不足三年的草根NGO,有着我国大部分草根NGO所面对的难题,没有法人身份、缺少资金、缺少义工等等。只有公益组织自身不断完善,加上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相信立人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雷;我国网络草根NGO发展现状与管理论析;政治学研究;2009年4期


[2]鲍红;非营利组织研讨乡村阅读推广;中国民营书业;2010年5期


[3]http://www.njyjjy.net/oblog/u/1599/archives/2010/5524.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1
李英强:为乡民建起“乡村图书馆” 2011年11月30日  作者:李英强   

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在家乡和全国其他省份共建起了14座图书馆。

  推荐理由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还有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4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李英强出生于农村,小时候没读过几本书,后来他一路北上求学,眼目即开。他的成长经历使他一直感慨中国乡镇文化贫瘠的现实。“我自己就是个乡村的孩子,当我通过上学和阅读获得了个人的自由之后,回过头去看,今天乡村阅读资源精神文化资源的匮乏恐怕没有比二十年前变得更好” 。“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于是,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位的李英强,决定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李英强是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1 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 2004 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2006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在京期间,曾任《新青年·权衡》杂志编辑部主任、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理事等。自2007年至今,担任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

  从2007年开始,李英强就和几个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一起打造一个“乡村图书馆计划”。2006年,李英强开始写建立乡村图书馆的计划书,并拟定图书馆的核心书目。其间,他不断与学界朋友联系,请他们推荐适当的书目,甚至还通过网络征集。最终,他拟定出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书目,共约2000多种。 其中小学生书目有近200种,以经典的故事书为主;中学类书目,内容随年级逐渐加深,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系列、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以及鲁迅、胡适的书,还有钱穆、汤因比、费正清、唐德刚、张灏、葛剑雄等人的著作,都在核心书目之列。此外,还包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2
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出生于青石镇,故以他命名。在四川巴中,则有以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命名的立人图书馆。
  李英强一直渴望探索出一条教育之路,这也是立人图书馆最核心的定位。筹划立人乡村图书馆时,“平等”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意识。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从这里不但是索取,还能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李英强盼望,立人图书馆能通过书籍和阅读,塑造更多“独立而健全的个体”。如今的立人图书馆在全国已有14个,这些图书馆与当地学校合作,以图书馆为载体,提供阅读服务,开展乡村教育,举办各项教育活动。读书会、电影会、冬夏令营、义工组织、访问学者活动,都旨在培养孩子的现代公民意识。

  读书感悟

  读书对于我来说,首先是一种爱好,其次是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我很喜欢朱永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把立人图书馆定位为一个民间教育文化机构,而不只是图书流通场所。从根本上,立人要做的是“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2007年11月,我和妻子离开北京,回到老家湖北蕲春县,开始建立第一个图书馆。此后从湖北到河南、四川、云南、江西、重庆、河北、山西,一站一站走下去,立人渐渐长大,如今已经14个分馆,三十多个员工。个中的艰辛,未亲历者难以想象。大多数时候,物质生活是简单的。真正的困难,总在物质之外。


  物质的极度匮乏,会使人的生存堕入到动物水平;但是超过基本需要之外的物质追求,对人的幸福提升是有限度的,过犹不及。扶贫,常常是出于一种物质主义偏执:只有获得更多的物质,才能有更多的幸福。然而,人活着不单纯靠粮食,乃要靠真理。真理必教你得以自由。


  我将自己多年的读书和生活所发现的自由的奥秘,拿出来和更多的人去分享,但愿更多青年能够挣脱物质主义和虚无的捆绑,开始自己的精神之旅,展开自己丰富而灿烂的人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2
读书故事
  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是在村里小学、镇上初中、县城高中读书,读“闲书”的机会很少。我得到的第一本书是爷爷给我的一本《西游记》,线装竖排繁体字版的,一本很旧的书,没头没尾,不知道从第几回开始,而且也不全。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我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就是从这本书锻炼出来的,因为故事有趣,愿意读下去,但是很多字都不认识,只能联系上下文去猜。这本书读了好多遍,让我认识了很多繁体字。从这本书开始,对于阅读,我有了自己的自信和“语感”。

  由于读物奇缺,小学时代我只读了一些《七侠五义》、《薛仁贵征东》之类的评书,初中到高中读的最多的是各种武侠小说,高中时代略读了一点世界文学名著和民国时期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等人的散文,对文学很有兴趣。必须坦率地承认,高一时候得到一本《文化苦旅》,当时我非常喜欢。最喜欢的作家还是林语堂和梁实秋,而胡适之先生的散文因为“不太好看”的缘故,读过以后居然就忘记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到大学以后才开始读胡适的,此前主要是受鲁迅的影响。

  上大学以后,正逢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一个小阳春,有幸读到贺雄飞策划的草原部落丛书等书籍和《方法》等杂志,感觉很亲切,秦晖的《问题与主义》、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等书,被我奉为当时的经典。也读过一点哈耶克的书,那个时候是读不懂的。

  大学4年,总的来说书读得很少,基本虚度,慢慢习惯以虚无来抵抗庸俗。一个工科学校的一小群人文爱好者,常常组成一个小小的圈子,怀抱着模糊的理想和飘忽的热情,讨论着一些不着边际的宏大问题。毕业后风流云散,我到山东济南一个通信国企上班,一边朝九晚五,一边心思浩渺“生活在别处”。

  济南当时山大路口有一家三联书店,有三联版及其他好书打折出售。有一段时间,我把每个月工资的10%拿来买书。由于心浮气躁,读书不大读得进去。幸而能够上网,得以通过网络和文字结识许多有意思的朋友,得以参与、经历、见证许多时代性的事件。网络把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带到面前。

  后来辞职考研,2004年9月进入北大读书。本来以为进入北大后,会有更好的读书机会,北大的图书馆也很给力,每次可以借20本书,可是还是没有找到读书的感觉。除了为了要写毕业论文而读的一些关于土地制度的图书,从图书馆借来的很多书没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读。好在有了更多认识各种“中国第一流头脑”的机会。我先后在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天则经济研究所兼职,与刘军宁、茅于轼等老师近距离接触,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北京的几年里,生活渐渐展开,在多重的体验之后,我开始窥到了自由的一点奥秘:让自己像一个自由人一样生活,不受观念的束缚,知行合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在这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还是阅读,虽然读书数量不多,但由于很多时候都是出于要解决某个问题而读,我还是一步一步地走出了观念的迷雾和现实的泥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3
 推荐书目
  《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 》  吴相湘著,岳麓书社2001年出版

  20世纪中国乃至全球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村治、乡村改造、农村复兴等,晏阳初先生是倡导较早、工作始终不断、认识最真切、方法最适当的领袖人物。该书以严谨的治史手笔,直接采用档案文献和口述资料,真实记录了晏阳初先生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60年的不平凡一生,内容翔实可读。

  《李登辉传》  钱益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该书展示了李登辉在社会急剧转型、国家衰弱危亡之际,在国难家难中缔造复旦、奠基复旦的历程,以及他探索的既融合耶鲁又具有崭新的中西文化特色的大学管理和教学的理念、方法。通过与时代背景的有机交融和生动的故事贯穿,使我们读到一段也许快被人们遗忘的复旦历史和复旦精神。给今天的教育者,留下了许多启示。

  《非常道2——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   余世存编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该书是著名学者余世存的最新著作。作者历时5年读了上千本传记,抄卡片几千张,整理出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一些“边角料”,用这些“边角料”或者说是历史碎片的方式记载历史,内容全是来自公开出版物。北大张健先生说:这本书可抵10年的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4
记者探访立人乡村图书馆 公益乐趣胜于名利(图)
2011年04月29日




  来源:河北日报


  阅读提示
  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中校内,有一个名叫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地方,与人们通常知道的公办或私人图书馆不同,这个乡村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六分馆。
  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由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李英强倡导发起建立,如今已在全国建立了10个分馆,目前直接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义工有20多人,近10万册图书全部来自社会各界捐赠。
  这是怎样的一个乡村图书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图书?
  作为一项民间公益行动,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4月24日,记者赶赴围场,寻找答案。
  1.挑剔的图书募捐者:拒收阅读价值不大的书
  4月24日,周日。记者赶到围场时已是晚饭后,围场一中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内,专职义工曾琳和短期志愿者金晓末还在忙着整理图书,登记造册。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80后”女孩曾琳告诉记者,金晓末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给图书馆捐了很多书,在毕业前来这里做志愿者。
  记者看到,位于教学楼上的图书馆整洁明亮,面积有130多平方米。
  “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阅览和借书,看到自己捐的书被借走,很有成就感。”金晓末最初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先是捐书,后来通过在微博上与曾琳交流,坚定了来遥远的围场做志愿者的信念。
  正在与她们聊着的时候,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不一会儿,图书馆里就涌进了十几名学生。“姐姐好”,他们热情地和曾琳打着招呼,看得出平时关系熟稔。
  “每天数晚饭后来的人最多了,屋子里经常挤得满满的。”曾琳说,对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而言,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自由的。
  记者看到,书架上的书门类齐全,覆盖了文学、历史、经济、财政、法律、社会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
  “我们的图书馆现有图书7000多册,杂志阅览室有杂志上百种,最开始的启动书籍由心平基金会捐赠,后期的图书和杂志大多是由社会捐赠的。”曾琳介绍,启动不足半年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已经有300多个借书证在经常使用。
  曾琳说,对于围场一中近5000名学生而言,7000多册图书数量并不算太大,但基本上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除了图书的数量,记者惊讶地发现,图书馆里的图书和杂志都有八九成新。
  “我们对捐赠的图书质量比较挑剔。”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杨汝清十分坦率地告诉记者,虽然是公益募捐,但他们会不留情面地拒绝接收“价值不大的旧书”。
  在立人图书馆的网站上,记者看到醒目位置标有“核心书目”,并以黑体字提醒捐书者,“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
  据介绍,随着捐献渠道的拓宽,立人乡村图书馆馆藏书籍中捐书数量已经赶上了购买书籍的数量。“有很多捐书者都直接把所捐图书邮寄到了各分馆,这时各分馆的专职义工就要根据经验对图书进行甄选并分类上架。”
  “立人”还把网络购书与民间捐献结合起来,“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捐书者可以自己购买,然后把收货人和收货地址填写为立人乡村图书馆。”杨汝清介绍,他们还充分利用微博的传播渠道,“‘立人’有自己的微博,很多人就是通过微博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并开始捐书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4
 2.面向乡村学生:好的图书馆相当于免费大学  “我读中学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图书馆就好了。”已在围场做义工近一个月的金晓末一边整理图书,一边向记者介绍,立人的书主要配合六类人群的阅读兴趣: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居民。
  记者注意到,甘泉乡村图书馆里张贴的阅览须知里,第一条就明确:任何人均可在馆内进行图书阅览,无须持证或交费。但在目前,学生显然是这个乡村图书馆的阅读主力,“立人”的图书也多是为这个群体定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多以祖籍在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而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则寄托了以知识的甘泉润泽一方之意。“学生和教师是乡镇求知欲最强的人,加上当前农村的成年人大多需务农或打工维持家庭生计,没有时间读书,推广国民阅读从学生做起显然最有效果。”曾琳介绍,“立人”的分馆大多建在当地的学校内或周边,就是出于这个考虑。“现在到立人那里借书的学生比到我们学校图书馆借书的多得多。”围场一中校长胡志鹏对记者表示,他并没有特别担心学生们看课外书多了会对升学造成不利影响。
  围场一中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是我省中小学校一级图书馆。记者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相较立人图书馆的书,这里的书整体有些偏旧,但优点是图书副本多,一些有关单位捐的图书副本达十几本之多。
  记者观察发现,有几排书架上的新书排列得整整齐齐,不像是有人借阅过。“那些书是出版社捐赠的滞销书。”一位老师说。
  围场一中的图书馆应是这个县最大的图书馆。4月25日,在围场的县图书馆,记者没看到前来阅读或借书的读者。
  “来我们这里的读者很少,主要是老年人。”县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读者少的原因可能是新书太少,“我们一年的经费才4.5万元,包括购书、杂志和订阅报纸以及水电费等各种费用,这还是这几年才有的,前些年连这点钱都没有。”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多数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地区,县以下设有部分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2008年,各级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基于这样的现实,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李英强萌发了创建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想法。
  “小时候没读几本像样的书”的李英强希望,“回到乡镇建立图书馆,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找到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地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画展,看电影,听讲座。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会交流平台,成为乡镇公共生活的新起点。”
  于是李英强提出了三个口号: 一是“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二是“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三是“到你的家乡去建一个乡村图书馆”。
  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目前正在湖北拓展立人乡村图书馆事务的李英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建成立足于乡镇、沟通城市与乡村、覆盖全县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是他的目标和理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5
3.从读书到读社会:除了读书还要参与  “‘立人’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当前的模式进行复制,建设更多的乡村图书馆。”杨汝清向记者介绍,甘泉乡村图书馆在围场的成立,得益于图书馆的一名理事张守礼毕业于围场一中。
  在张守礼的积极努力下,由围场一中免费提供场地和桌椅等设施,“立人”方面派出专职义工进行服务和管理。
  而这也是“立人”各个分馆的推广运行模式,即由一个有一定社会能力的人回家乡去建一个图书馆,由当地提供场地和设施,“立人”派人运营,并最终实现向当地社会开放,实现本地化。
  “我们不只是简单建设一个图书馆,让当地人有书可看,我们还要使图书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每开一个分馆,我们都至少要派驻一名专职义工长期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的原因。”杨汝清告诉记者。
  在甘泉乡村图书馆,记者曾看到墙上贴着一期冬令营的宣传海报,其主题就是“大学?大学”。
  “那期冬令营,我们通过邀请一些在校大学生和中学生们交流,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曾琳介绍,除了冬令营、夏令营,立人乡村图书馆还组织学生看电影,创办学生自己的立人小报,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对自身和社会有更多了解。
  “图书馆开办之初,学生们热衷阅读青春小说,现在已经开始看一些能引发思考的书籍了。举办一期冬令营后,已经有三个志愿者走到了我们中间。”学生们慢慢发生的一些改变让曾琳感到高兴。
  “我们先从最现实的学生阅读做起。希望‘立人’最终能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李英强这样描述“立人”的未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5
 记者感言  公益的乐趣胜于名利
  “‘立人’已经收到很多地方的建馆邀请。”4月26日,在北京后海的一个会所里,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杨汝清告诉记者,随着认可度的逐渐提高,社会对立人乡村图书馆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募款捐书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资金成为很大的问题。”杨汝清表示,他们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建设分馆,如果不能保证新开分馆的质量和持续性,“宁可不建”。
  除了资金问题,让李英强、杨汝清最发愁的是专职义工的匮乏。“毕竟到条件相对简陋的乡村去工作,每月仅能收入千元左右,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围场甘泉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曾琳告诉记者,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和博士在读的男友魏佳羽一起来到围场追寻梦想,为此男友还休学一年。目前,魏佳羽去了其他分馆帮助新的专职义工,之后要返回学校完成学业。
  在围场一中独自生活与工作,对一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女孩来说殊为不易。“我们打算在学生中寻找一些合适的志愿者帮助曾琳。”围场一中校长胡志鹏表示。
  “我是为了有更多的人能看到好书而来,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图书馆里找到他的乐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我一起去维护这个环境,我才完成了我此行的意义。”
  也许正如曾琳所言,当更多人意识到,通过公益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精神,锻炼才干,当更多人把公益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与文化,“立人”的努力才算完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6
立人大学:活跃在民间的草根大学

2011-08-0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8月2日下午四点,青石镇不怎么宽敞的马路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商铺数量不多,唯一一个卖肉的摊点后面,等待买主光顾的老板正无聊地在发呆。作为鄂东腹地的一个偏僻小镇,青石距离武汉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离县城蕲春也有30多公里。
7月1日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年轻人来到这个平静的小镇,读一所名为“立人”的大学。虽然号称大学,但它连自己的校舍都没有,“学期”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半个月时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罕有的存在”。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吸引了刘瑜、熊培云、秋风、林建刚等知名学者辗转自费前来,跟一群高中或者大学低年级学生分享学思历程。此事经《中国新闻周刊》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报道后,为公众所称道。
现在,立人大学的发起人、在这个暑假为几十名青年学生埋下了更多可能性的李英强,躺在青石镇上简陋的乡镇卫生院里,左胳膊打着厚厚的石膏。他,刚过而立之年,短发,圆脸,见人总是笑眯眯。在全部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天,李英强不小心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意外骨折。而今,每天呆在狭小的病房里,逗玩自己两个多月大的女儿成了李英强最大的乐趣。
李英强接受采访时,妻子张新月静静陪在一旁,她跟丈夫一样打扮随意,穿一件样式极普通的连衣裙,这个温柔沉静的80后女生曾是北京某杂志社的资深编辑。
对于李英强来说,现在最重要,是做好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干事。这是2007年开始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更准确地说,是一个乡村教育行动。李英强和支持他的朋友们希望,通过将各式各样的书籍送到乡村学校的图书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读到它们,从而改良当地的青少年教育。
立人图书馆的第一站,李英强选择了自己和国学大家黄侃共同的家乡——蕲春县青石镇。截至今年,他们已经在全国9个省市建立起了10个分馆。
在立人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李英强这样说:“这所大学迄今为止,校歌、校训、校规、课程设置,什么都没有。既然成立了,在座的有一百多位热血男女,就让我们一起来谱写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吧。”
6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年轻人来到鄂东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蕲春县青石镇,他们有的是高三毕业生,有的是大学生,来到这里只为“感受不一样的大学”。
吸引他们的是一所名为“立人”的大学。它没有自己的校舍,只能借用初中的宿舍和教室,硬件设施落后;它没有校长,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资金基本依靠公开的小额募款;它的第一期只是15天的暑期学校,学员不到80位。但是,它有令许多正规大学都羡慕的师资,还有着高远的理想: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
本报记者对话“立人大学”创办者李英强——
希望他们拥有一颗开放的头脑
青石镇,这个湖北蕲春本不知名的小镇上,因为“立人大学”备受关注,而她的创办者,青石人李英强也进入公众视野,是什么让他放弃城里待遇优厚的工作和事业,回归简陋偏僻的乡村?8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回答:“我们做的是一种探索,抛砖引玉”。
“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式的大学教育”
长江商报:你怎么会想到办这样一所大学?
李英强:其实05、06年,就有计划要办一所新式大学,要和传统大学不一样,不需要多宏大建筑,多固定的老师,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组织方式。由于当时存在多方面一些困难,比如资金、执行等等,就先做了立人图书馆。
后来发现,我们的读者,这些学生会慢慢长大,会毕业离开学校。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经过多年奋斗考上了大学。因此,我们想到提供一种后续服务,告诉他们大学该怎么上,给他们提供一种新式的大学教育。
长江商报:你认为什么是新式的大学教育?
李英强:比如说现在一个学生,他考上了武大,这很好。但是他未必知道怎么上好他的大学。我们想通过一种启发,告诉他们不要浪费大好的四年光阴,这段时间可以读书或者思考。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读书生活、思考习惯。
另外,大学里分了很多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专业的课程自己未必感兴趣。现阶段一些网上课程又很零碎,不同于大学体系的专业教育。怎样才能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将来有用的课程知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
长江商报:所以你搞了这个暑期培训班?
李英强:立人大学的开幕式上我讲过一句话,这个暑期培训班只是一个序言。我们希望参加这次暑期培训班的学生,还有那些没有来、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我们的学生能够思考,“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希望他们最终能拥有一颗开放的头脑,知道自己和世界会有无数种可能,每一个人要做的,是找到一种方式打开它。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是阅读。阅读要通过怎样的路径?书应该怎么读?于是我们请来了老师提点他们。
离开北京,回归乡村
长江商报:为什么会选择在青石镇办大学?
李英强:于公于私的原因都有。把第一期活动地点选在青石,一方面,我自己是青石人,开学前一个月,我女儿刚好出生了,我特别忙,只能就近。另一方面,图书馆已经跟青石中学合作很长时间,他们特别支持,在校舍、场地方面沟通起来很方便。
长江商报:放弃在城市待遇相对优厚的工作和事业,回归简陋偏僻的乡村,一般人很难下这样的决心,你的家人赞成你的决定么?
李英强: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回到乡村的,是我爱人。她也从农村出来,在北京工作几年后发现,每天都很忙、很累,却又很难想到做的哪些事情有意义。于是,我们决定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回来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想要孩子,我觉得在乡村生活成本不高。如果那时候我的女儿出生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立人图书馆和立人大学了(笑)。
长江商报:那你现在的收入来源是什么?立人图书馆总干事的工资?
李英强:我跟妻子从没在立人图书馆支出工资,这是个公益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小额募捐,我们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半义务性质,大部分人每月只能拿到千把块钱,只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费主要靠朋友定向赞助。我觉得我们做的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值得支持的。
长江商报:为什么给大学起名叫立人?
李英强:最基本的解释是孔子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过另一个出处是鲁迅在一百年前说的“角逐列国事物,其首在立人,人立则凡事举”。
老师自费来上课,学生个个会思考
长江商报:立人大学开设了哪些课程?讲课老师的阵容很强大,比如刘瑜、秋风、熊培云等等,这些老师是怎么请来的?
李英强:说起来其实很容易。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有些是朋友的朋友。之前大家谈过这件事情,他们也都认同民间教育改革的探索,所以愿意出力来参与,给学生们讲几堂课。和普通大学不一样,立人的老师都是自费前来,没有任何报酬。
我们以后也会这么干。可能以后会有人愿意赞助老师们的讲课费,但我还是希望立人的老师能够自费一部分。因为花钱请人上课和自掏腰包要来上课,课的质量和效果肯定不一样。
长江商报:你们选择老师有没有什么标准?
李英强:以在大学教书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之前设置了三个门槛,首先是正儿八经读过博士,或者高校的副教授。教授就算了,因为他们可能比较忙,而我们希望他们是真实参与,不是挂名。另外我们希望他们能自费,每年参加至少一次活动。最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者优先。
长江商报:第一期立人大学的学院一共80人,据说当时报名人数远不止这个数字,你们在学员的选择上又是什么标准?
李英强:我们在招收学员的时候并没有做推广,只是公布在微博和豆瓣小组上,应该说,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是对立人比较关注、认同我们教育探索的“有缘人”。
每一个学员进来之前都要填一份报名表,其中有三个问题是我比较看重的:对这次活动有什么期待?为什么参加立人大学的活动?为什么觉得自己会被录取?我希望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有人说来参加立人大学是为了看到刘瑜,那就不会被通过,因为刘瑜不是明星,不要浪费其他人的报名机会。
还有一种人我们会优先考虑录取,那就是偏远地区的学生,或者在二三流大学甚至不入流大学读书的学生。如果他们恰巧读过这些学者的书并且有自己的思考,我们非常欢迎。相反,人大、中大、中国政法大学这类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我们会先把他们放一放,因为他们在学校得到这类机会可能更多一些。
长江商报:这些学生的素质怎么样?
李英强:这些学生在立人大学期间表现的非常活跃,这种活跃可以说在任何一所大学都很难看到。还有一些人读书很多,思考深入。现在我还能说出来名字的还有好多个。比如一个叫谭威的男生,他在江西一所不怎么起眼的大学,他读过很多书,有哲学,有经济学,其中有些书可能很多老师,甚至老师的老师都没看过。通过这些书,他已经建立起了对社会一定的理解,在后来我们的分组讨论中,他很快在小组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我做的很少,基本上每天我只是过去看一看,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机会,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和自由的平台,希望他们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15天的生活做一个计划和安排。他们很快就行动起来,组织了很多很多的活动,比如读诗会、看电影小组、出国党、话剧社……
教育的成功,就是一批好老师认真教出了好学生
长江商报:立人大学都设置了哪些课程?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李英强:我们请到的学者多半是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也以政治、经济、社会为主。除了听课,我们还空出很多时间,留给学生课下小范围与老师交流。还有一门重要的课程是社会调查。原本邀请清华大学郭于华老师来讲怎么做田野调查和问卷分析,但郭老师临时有事来不了,所以这门课就没开。但学生们还是做了调查,而且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找选题,然后找人入伙,调查的问题五花八门,如乡村的小额信贷,青石的餐饮为什么看齐上海餐厅。其中最大的一个组10个人,他们调研的题目是乡村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出路。这个组还没有解散,他们在网上联系,准备成立一个美育基金,每人每个月出十块钱,同时在社会上做一些募捐,拍卖自己的二手物品,以支持乡村的艺术教育。
他们已经从一次调研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长江商报:你在立人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提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西南联大,在广阔的田野和简陋的校舍中追求真正的大学教育,现在立大的这种模式是否在追求西南联大的路子?
李英强:我用西南联大的例子,其实更多的是想激发大家内在的热情,因为人在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的时候效果是不一样的。西南联大在历史上是很好的参照,他们在物质上困顿,但在教育上非常成功。我的理解是,它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批好的老师,认真教出了一批愿意探索真理、探索生活各种可能性的学生。
从立人暑期学校来看,不能说实现了这种成功。我们的办学方式恐怕也不是西南联大那种做法,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知识的获取也发生了变化。未来立人大学的常态化运作方面肯定是有创新的空间,但我们希望本质的精神是相通的。
长江商报:要办一所大学,存在太多的实际问题。比如资金和工作人员,你们怎么解决?
李英强:资金可以分散解决。老师自带干粮嘛,学生也是自出路费(笑)。所以把问题分解,每个人对自己负责,这是最靠谱的方法。
每位学生交200元学费,用这笔钱设立了一个奖助学金。我们设立5个综合奖学金,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人600元,为偏远地区或者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提供了15个助学金,优秀的调研小组和好的读书报告也各有奖励,这些钱基本上把收的学费都花出去了。还有一些溢出部分,我们通过淘宝推出了奖助学金拍卖,收到一些捐赠。
工作人员都是义工,一共20来个,有些是立人图书馆的义工,也有部分报名的学员。暑期学校不需要什么机构,我们临时成立了一个组委会,也都是义工们参与。我们希望立人大学常态化,但工作人员还是会通过这种方式招募。我相信只要做的事情足够有意思,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义工。
中国一定能办一流大学
长江商报:你希望立人大学将来办成什么样子?
李英强:今天我们看到的立人大学可能更像草台戏班,唱完了就走人,有很多的临时性。未来常规化的立人大学所需要的资源要多得多,比如我们想办一个立人大学的网站,那就需要有人投资,拿钱出来买空间,做内容、请人维护……至于办一个真正实体化的大学,那差得更远了。但我的方式是,先做了再说,做起来了就有人知道了,需要钱的时候也许就有了。比如有人看了你们的报道,他也想办民间大学,愿意掏钱把这事而做了也说不定(笑)。
立人大学是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大学,不是靠立人这块牌子吸引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好老师,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正在形成,比如刘瑜、秋风这些学者来了,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后可能也会加入。我觉得将来我们一定能吸引到那些有眼光的慈善家和企业家。
也许未来立人大学真的办起来了,也未必是因为某个大佬出了一大笔钱,还可能是很多人共同出资。我们先把图书馆盖起来,再把教学楼盖起来……
长江商报:南方科大当初创办时,被誉为教育改革路上的孤独舞者,而且刚开始它也确实做出了很多“离经叛道”的事,比如不高考就上大学,比如引入一流师资探索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是最终因为行政化的过多介入被媒体称为“南科一梦”,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立人大学未来会不会也遭遇到这些压力?
李英强:我们的目标不是跟北大清华PK,不是说要跟现有的大学对着干。其实我们做的事情特别小,就是有些人愿意教,有些人愿意学,仅此而已。我们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不是给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只是为一些想要读书的人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我们希望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教育的可能性。
长江商报:真正的大学教育有哪些内涵?
李英强:真正的大学教育指向“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我们做的是一种探索,抛砖引玉,将来也许不是立人做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做的这个探索,促成别人做成了什么。说不定一些大佬看到我们这群什么都没有的人能办民间大学,他们也来办,这件事情就成了(笑)。将来可能没有立人大学,还有树人大学。
志愿者正在整理立人图书馆内的书籍。本报记者 傅坚 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7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02712/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02712/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0271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8
流动图书的启蒙路http://gd.news.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
  摘要:□李英强
  □李英强(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2008年3月开始,我专门为初中生读者开设“周末选修课”,第一门课讲的是《中学经济学》。一周一次课,每次4小时,每课讲一个经济学概念,如选择、交易、竞争、成本、价格……等等。来听课的学生大约20人,其中就有小海。他不是每次都来,但每次都听得非常认真。
  后来,他开始对经济学发生兴趣,经常借立人图书馆的经济学书籍去看,周其仁、茅于轼、薛兆丰等人的书,他都读过,还越读越起劲。(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中考前一个多月,小海突然托人给我带信,说他去了某座山上自学。据他后来讲,那座山挺高,爬上山得两三个小时,他住在山顶的一座庙里,每天自己看书。他的班主任很开明,虽然为他着急,但能体谅他年少冲动,未按旷课处分他,只算他请假。
  几天之后,小海还是下山回校,为中考备考。而我也在2008年5月下旬就奔赴河南去筹备立人的第二分馆。之后又去四川。
  这期间,我曾几次回到黄侃图书馆,我的老家就在图书馆所在的青石镇的一个村里。和小海见面不多,他倒是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他到县城读高中,学校每周只放半天假,为此他经常利用这半天时间回图书馆借书。像他这样的高中生,在其他几所学校里还有几位。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后来,我们将这些高中生的借书权限从1本或2本提高到5本。再后来,我们通过这些积极的高中读者,在几所高中设立了流动图书站,每位负责管理图书站的同学每次可以从图书馆借25本或50本书,带到自己的班级、学校,与喜欢读书的同学分享。小海是流动图书站的第一批学生义工之一。
  我离开黄侃图书馆之后,先后由几位专职义工接手管理。小海和每一位专职义工都很熟,几乎参加了每一次的冬令营和夏令营———也是因为他和另外几位高中读者,使得我们开始尝试面向高中生的各种服务,比如流动图书站,冬夏令营的高中生专场。(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2010年黄侃图书馆开展夏令营活动,在小学组的活动中,专职义工何珂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请小海为小学生做经济学讲座。我没有赶上这场讲座,但从两个题目《海绵宝宝的启示》、《从男寝302买蚊香风波说起———税收常识》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海所走的“经济解释”的方向。据说,这活动还挺受小学生的欢迎。
  2011年春天,我开始在黄侃图书馆和学校合作开设阅读课。这之后和小海见面的机会又多起来。今年7月,我们将在这里开始立人大学暑期学校的尝试,邀请了刘瑜、熊培云、秋风、郭宇宽、刘业进、李子旸等学者为高三毕业生和大学生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的常识,核心议题指向“应该怎样读大学”。
  那天,几个专职义工在讨论暑期学校的日程时,一旁的小海说:“我建议把后勤这些事情完全交给学生来负责。”大家都认为这主意甚妙,既让青年们可以练习公共事务的参与决策,又省掉组织者大量繁琐的工作。
  我坚持在乡村建设立人图书馆,正是期待有更多青少年像小海一样,因为阅读推开一扇窗,可以看见一个辽阔的世界。(立人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以乡村地区为工作范围,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
  (作者系立人图书馆总干事)(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征稿
  无论您是公益行动者,还是观察者、热心人士,都请您将心得、经验、思考等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新益思》是一个分享的平台,希望大家在分享中获得启示。字数千字,稿件请发至邮箱xinyisi8888@ 163.com,稿费酬谢。 (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49
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 2010年03月23日
来源:立人图书馆和讯博客






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
参赛手册




本手册内容包括:
1、立人乡村图书馆简介
2、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简介
3、参赛对象和参赛形式
4、比赛注意事项
5、奖金和奖品
6、初赛题目






本手册内容将以公告形式在各参赛学校公开张贴,参赛学生也可以自愿购买并收藏。






传知行杯·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由立人乡村图书馆和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其宗旨在于:
播文明之火,识改变命运,动改变生存。
本活动在立人乡村图书馆设立分馆的湖北蕲春、河南淮滨、四川巴中三地同时举行,三地初、高中学生均可自愿参加。
本比赛聘请国内一流的作家、编辑记者和人文学者担任终审评委。评委会的不完全名单包括: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汝清
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陈玉明
新华社记者






参赛的主要注意事项:
1、本次比赛鼓励参赛者体察自己及周围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但凡远离真实的编造、虚构(即使是科幻小说,也不是虚假的编造),皆不得进入优秀作品行列。
2、本次比赛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参赛者需根据《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的要求,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自写一篇或两篇文章参加初赛,通过初赛的同学可以参加复赛。
3、若作文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永远取消其参赛资格。若在评奖之后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其获奖荣誉,并追收奖金奖品。
4、本项比赛不收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请自留底稿,请注明所属学校、班级和姓名,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事之各项约定。


1、立人乡村图书馆简介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乡村教育公益项目。由李英强、杨民道、余世存、张大军、薛野等一群记者、作家、学者、经济界人士于20079月在北京发起。
我们的宗旨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
我们的目标是:改良乡村地区的文化土壤,为今天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
我们的全部行动,是要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我们的行动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立人。其根本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20079月起,我们已经在湖北、河南、四川建成四个分馆,分别是:
第一分馆:黄
侃图书馆,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
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
第三分馆:唐仲容图书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石城乡;
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
在各界热心人士和心平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四个分馆已经实现平均每馆藏书6000册(含杂志)。截至20099月,四个分馆共计办出约1400个借书证,平均每月阅览和借还书约15000人次。每个图书馆都成立了义工小组和读书会,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并组织形式多样的以阅读为中心的课余活动。

我们以图书馆为基础,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以“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为核心。该计划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1核心书目。人类思想文化的精粹大多以书籍承载。我们遴选了一批高品质的图书,帮助乡村青少年打开视野、正视人生、认识社会、寻找意义和方向。
2读书会。团体生活,相互激发。涵养精神,改变风气。通过读书会来聚集地方文化精英,建设地方化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
3电影欣赏。领略艺术,开阔视野。好电影是教育的好材料。

4访问学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不定期邀请优秀的学者造访乡村图书馆,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激发,让乡村青少年感受思想的魅力。

5作文比赛每年一度的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一方面可以从各地发现人才,以便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青少年读书的积极性,还可以部分检验图书馆的工作绩效。
6冬令营/夏令营冬令营和夏令营是专门为乡村青少年中的活跃分子和优秀分子准备的,开阔其视野,振荡其心魂,促其立志,助其成人。
7选修课。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各式各样的选修课,如《中学经济学》、《<常言道>中的人和事》等等。
在管理方面,我们的行动是与乡村深深契合的,以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三、四分馆)或捐资者意愿(第二分馆)来命名图书馆,并成立本地理事会,共同参与,为图书馆长期发展整合各种资源。
我们每开一个分馆,至少要派驻一名专职管理员长期住在当地,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并为图书馆长期发展而开展各方面活动。
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均致力于成为一个的乡村图书馆,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


2、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简介
传知行杯·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由立人乡村图书馆和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其宗旨在于:
播文明之火,识改变命运,动改变生存。
本比赛已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举办两届,今年是第三届。第一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仅在湖北一地举行,共有1400多名初中生参加初赛,其中144人参加复赛。第二届的参赛范围扩大到湖北和河南两地,共有约4000名初高中学生参加初赛,其中约300人参加复赛。今年本活动在立人乡村图书馆设立分馆的湖北蕲春、河南淮滨、四川巴中三地同时举行,三地初、高中学生均可自愿参加。
本比赛将聘请国内一流的作家、编辑记者和人文学者担任终审评委。评委会的不完全名单包括: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汝清
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陈玉明
新华社记者

● 立人作文与平时的应试作文有什么不同?
学生写应试作文的目的是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获得高分,这个统一标准的存在和作文的创造性属性之间是有内在矛盾的。而立人作文的宗旨是考察学生的创造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自己的创造性并体会其中的乐趣。立人作文的本性就是创造性的,这和应试作文的宗旨是很不相同的。
应试作文弊端有如下一些:形式呆板(起承转合的结构,凤头猪肚豹尾),只接受单线条的思维(我爱……),不关注学生自身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没有施展的空间,评卷老师就是一个判分机器而不是交流的主体。
针对这些缺陷,同时考虑了我们在立人作文比赛中试图考察的素质(如思考能力,情感敏锐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我们在命题方面进行了创新。在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中,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 立人作文比赛的命题是怎样从乡村青少年角度出发的?
第一,怎样看待议论文这种文体?
根据我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在信息几近真空的环境下,农村青少年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一般是很弱的,他们的新想法一般是很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很难写好议论文,也因此不爱写,觉得无话可说,只能把一些空话、大话、套话拿来充数。因此,我们尽量少出议论文题目,即使出了,也会给予一定的引导。除非你很擅长写议论文,或者对某个议论文题目很有感觉,我们建议你最好不要选择写议论文。
第二、写一篇长作文还是写数篇短小的作文?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们的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是以片段的方式存在于他们的脑海的,是灵光一现的产物。他们可能有一个新奇的比喻,但是写不出好的起承转合的作文。我们在判作文的时候像吃火锅一样,要的是干货,而不是火锅的汤。作文篇幅太长的话,学生往往没有那么多的干货,只能添汤,而且添的很可能还不是汤,而只是水。
因此我们出了两组题目,其中一组作文以小而碎的形式出现,专门要参赛者把干货亮出来。对于有的题目200字可能都略嫌坠余,不如就写100字,150字。只要把自己最想说的东西以最拿手的方式说出来就好。
三、题目的多样化到什么程度?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你写作文,而是了解你的个性和创造性。既然如此,如果你用绘画来表达自己也未尝不可。

3、参赛对象和参赛形式
参赛对象:
湖北蕲春、河南淮滨、四川巴中三地各中学学生(自愿参加
参赛形式:
比赛分初、复赛,设立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评选。
初赛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参赛者需根据《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的要求(《参赛手册》为自愿购买,仅收工本费2/本,可以多人共买一本,也可以不买),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自写一篇或两篇文章参赛。
初赛由各校自行负责组织参赛,由黄侃图书馆负责组织湖北蕲春赛区的初赛评审,张国栋图书馆负责组织河南淮滨赛区的初赛评审,唐仲容图书馆负责组织四川巴中恩阳赛区的初赛评审,晏阳初图书馆负责组织四川巴中茶坝赛区的初赛评审,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
在学校没有组织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行投稿参加比赛,请就近将稿件交到立人图书馆相应分馆。
复赛由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专门设立考场举行。复赛作品现场收起后集中送往北京评审,获奖者从三省各校复赛参加者中综合评比产生。
初赛截稿日期:2009111日。复赛时间另行通知。

4、比赛注意事项
1)本次比赛鼓励参赛者体察自己及周围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但凡远离真实的编造、虚构,皆不得进入优秀作品行列。
2)本次比赛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参赛者需根据《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的要求,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自写一篇或两篇文章参加初赛,通过初赛的同学可以参加复赛。
3)可以引用其他书籍,但要注明,否则视为抄袭。
4)作文比赛题目中规定的字数只是建议,可多可少。
5)鼓励用彩笔书写,但不加分。请尽量书写工整,帮助阅卷老师顺利评阅。
6若作文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永远取消其参赛资格。若在评奖之后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其获奖荣誉,并追收奖金奖品。
7)本项比赛不收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请自留底稿,请注明所属学校、班级和姓名,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事之各项约定。

5、奖金和奖品
初中组和高中组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鼓励奖50名。
一等奖奖金300元,二等奖奖金200元,三等奖奖金100元。鼓励奖奖励图书一本。
获奖作品将向报纸、网站推荐发表。
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组织的冬令营和夏令营在选拔营员的时候将优先考虑本次比赛的获奖者。


6、初赛题目

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初赛试题


试题分为两类,A类为小作文,B类为大作文。你可以从A类选择两个题目写两篇小作文,也可以从B类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大作文,大作文字数不得少于600字。除题目有要求外,均自拟标题。

A类:
1、张三和李四两家的责任田相邻。有一条小河先流经张三家的地,又流经李四家的地。有一天,张三把自己田里的河水截断了,蓄起了一个渔塘。李四的庄稼没有水浇灌,很快就要枯萎了。他找到张三,让他把小河恢复原来的样子。张三说:河水流经的是我家的地,我在自己的地上建渔塘,这都是我的自由!你没有权利干涉我的事。老实的李四觉得张三说的也有道理,一时间哑口无言。如果你处在李四的位置上:
     1)如果你觉得张三的话有道理,你会怎么在现有的状况下解决庄稼缺水的问题?
     2)如果你觉得张三的话没道理,你会怎么反驳他?

请以李四的口吻回答上述问题中的一个。可以设想张三对李四的回答,以使得对话完整。也可以设想题目没有给出的其他情况。



建议字数:200-400字。
2、描写自己的一次心理活动,如快乐,孤独,矛盾,兴奋,内疚。可以结合引起这次心理活动的事件来写,也可以是单纯的描写。

要求1:以选择要描写的心理活动作为短文的题目,除此以外通篇不得再出现这个词。如名叫《快乐》的短文里不许再出现快乐这个词。

要求2:文章里要有至少三个比喻,并用笔(最好为彩色)把你认为最好的三个比喻用括号标记出。



说明: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观察自己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平时留心体味自己的种种情感。说到这里,立人乡村图书馆提醒你:记日记是个很不错的习惯喔~



建议字数:200-400字。
3、细致地描写一个你见到过的场景,如日出,集市,城市街道,家里吃饭,吵架。可以写出看到这个场景的感情、体悟,也可以不写。



说明:可以写出看到这个场景的感情、体悟,也可以不写。



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猜测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不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么?



建议字数:200-400字。
4、生活中,即使我们喜欢的人和事,我们也会发现他有很多缺点。比如我的女朋友,她聪明又美丽,但是不喜欢运动。比如涮羊肉虽然好吃,但我们在吃肉的同时,也就杀死了一只羊,而羊的生命也是有价值的。而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人和事,也总归有他们美好的一面比如蛇虽然样子可怕又很危险,但它们吃掉了很多地里的田鼠,使得田鼠不至于危害庄稼,它们也是所有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种。

请以《我喜欢……》为题,写一篇200字短文。其中省略号部分可以用任何词替代,如我的父亲,隔壁班的班主任,同桌的女孩儿,玩扑克,看电视。

然后再以《我不喜欢……》为题,写一篇200字短文。其中省略号部分的替代词要与上面省略号部分的替代词一样。
说明:这两篇短文都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编造。
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同学们看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希望同学们对待事物随便改变自己的态度。对于那些美好的东西,我们永远都应该坚定不移地热爱。
5、下面有三组词,请选择一组,用300-400字把该组九个词串起来,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1)火星
钥匙
游泳
剪纸
除草
大方
狭窄
权利
蚊子
2)下棋
恐龙
制度
送别
食堂
流行
不安
清香
快乐
3)闪亮
追求
石灰
草原
冷漠
潜伏
合作
糊涂
选举
6、回忆一次独特的读书经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读的是什么书,不一定必须是严肃深刻的,也可能是有趣、好玩的。

请用400字把自己的体验生动的表述出来。
7、很多时候,一句话或者一件事看似很平常,但事后看来,它们在不经意间对你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写下对你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几句话(可以是你自己写的话)或者几件事,并做简要说明。
8、有一种方法依照成绩划分学生,把他们划分成3类: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成绩中等的普通学生,成绩差的问题学生。不管你被划分入哪一类,你和两外两类学生有交往吗?是如何交往的,有过怎样的接触、交流、关系和友谊?

请根据上述参考写一篇关于同学关系的小文章,可以是叙事,可以是议论。
9、假如现在你是一位中学教师,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或者假如你是一位爸爸或妈妈,你将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请任选一个角色,据此写一篇作文。
10、从a,b,c,d,e,f,g中任选一个题目。
   a,写一首或数首诗,总共二十行以上;
   b,写十句你自己想出来的有哲理的话或者俏皮话,并可以简单说明,如自己是在什么情景下想到它们的,或者它们为什么有哲理或者有趣;
   c,幻想20年后,一件让你尴尬的事,200;
   d,写一篇观后感或者读后感,300字;
   e,写三个你自己编出来的笑话,并简单说明;
   f,画一幅画,配上一段文字。
   g,你想写的任何东西!
说明: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的创作力。有什么才华就请你们尽情展示出来吧



B类:
1、在你十几年的生活里,根据你的观察,在你的周围,那些人和事与物,包括你自己,有哪些东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之前和之后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变化?等等。
请选取一个你认为其变化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事物,可描述其变化过程,前后的形态,变化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
设想你在田野里遇到了一个外星人,你把他(她)带回家,向他(她)介绍你自己,你的家,你的家乡和我们这个地球。
3
如果不上大学/高中,我将做什么?
4、现在最让你苦恼的事情是什么?它为什么让你苦恼,它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对你产生影响的?你是如何思考如何面对它的?
请写下你对它的分析,要求条理分明,逻辑清晰。
5、假如你是图书馆馆长,你将怎样建设图书馆?你将如何管理图书馆?
6、你意外地进入了时光隧道,能够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只能是一件事,你会去改变什么?(标题自定)
7、有一天,你意外得到一个时间加速器,可以任意加速时间;但是你不能把时间再退回去.请描述你会怎样使用这个时间加速器?你的生活会因此有什么变化?
8、如果你现在有足够的自主权和经济条件,你会如何安排你个人的成长教育计划,请例举日常一天的安排,和每月目标,年度目标。
9、为自己写一篇传记

1)可以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

2)可以真实记录,也可以虚构,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大胆的设想。
10、下面是作家狄马的一段话,请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中国的文人学士喜欢把一切问题都“泛道德化”。一座偌大的城市十里不见厕所,市民忍耻到墙角排泄,论者归结为“素质低”,而全然不管市政当局的不作为;一个乡村教师三十年如一日,省吃节用,自费买砖,亲自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山,媒体高度赞扬“刘老汉”的“主人翁精神”,而只字不提教育部门的失职对一个老人的身心摧残;一个云南乡村的女邮电员工资不够坐车,步行穿山,独自往返数百公里,好多地方要靠溜索穿越,记者采访完毕,只是一个劲地称赞她的任劳任怨……这种冷血文化培养出的冷血道德鲁迅称之为“瞒和骗”。“瞒和骗”的要诀在于,闭上眼睛,绕开真实人生,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现实问题转化成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然后用形而上的空洞抒情代替形而下的技术改进,苦难和苦难的制造者就这样一起消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50
立人乡村图书馆(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简介
2010-04-11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清华大学教授程洁、著名作家余世存、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非工委主任薛野、新华社记者陈玉明、青年儒学专家杨汝清、渣打银行投资经理杨民道、著名学者张大军、博客中国总裁王俊秀、南方周末记者何忠洲、语文出版社编辑高全军等18位各界精英人士为立人图书馆理事会成员。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为立人乡村图书馆题写馆名。
立人图书馆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是李英强,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在北京《新青年?权衡》杂志社担任编辑部主任,在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副所长。
2007年11月,立人图书馆的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在湖北省蕲春县创立。此后,立人图书馆又在河南信阳市淮滨县、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建成第二至第五分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立人乡村图书馆已经成为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公益组织。
媒体中的立人图书馆
● 2008年4月,北京《香格里拉》杂志报道立人图书馆。
● 2008年10月,《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杂志刊登立人乡村图书馆整版公益广告。
● 2008年10月12日,上海《新闻晨报》刊登两个整版的关于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报道。
● 2009年1月,《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转载刊发《新闻晨报》报道。
● 2008年到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富星空”节目多次报道立人图书馆。
● 2009年2月,《全球通》杂志刊发对立人图书馆的专访。
● 2009年12月,《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刊登对立人图书馆的长篇专访。
● 自2007年11月到2010年2月,立人乡村图书馆博客共发表600多篇文章,共有154000人次访问。
在Google和Baidu中搜索“乡村图书馆”,自2007年10月以来,立人乡村图书馆始终排名第一。

立人图书馆的影响
◆ 截至2009年12月,共计办出约1500个借书证,平均每月阅览和借还书约15000人次。
◆ 截至2009年12月,共有110人次捐款,总金额为25万多元。
◆ 截至2009年12月,共有220人次捐书,共收到图书杂志10000多册。
◆ 截至2009年12月,共组织3届作文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约12000人次。
◆ 截至2009年12月,共邀请11位学者作为访问学者到访各地分馆,举行报告会、座谈会20多次。
◆ 2009年1月5日,“第三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立人乡村图书馆获得“乡村贡献奖”。

立人第四分馆为什么要叫“晏阳初图书馆”
晏阳初是巴中市人,生于1893年,卒于1990年。他虽然不是在金钱和权力的竞争中证明了自己成功的强人,但是作为一个大巴山之子,他远赴重洋获得耶鲁大学学位,终身扎根乡土从事平民教育,以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一个人的生命可以何等坚强、丰富和灿烂,以自己的人生证明了无论在怎样的物质贫瘠中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以自己97年的丰富历程证明了一个卑微的血肉之躯可以成长为怎样一个巨大的精神存在。
晏阳初终生致力于改变中国人“愚、穷、弱、私”的状况,这与立人图书馆“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正常的人”和“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追求高度一致。
立人第四分馆以晏阳初前辈的名字来命名,不是因为晏阳初前辈的家人亲戚捐了钱,而是希望本地的青少年能继承晏阳初前辈的为人、治学精神,将来在自己的领域内能做出突出贡献,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晏阳初图书馆在茶坝都做了些什么
晏阳初图书馆于2009年4月上旬开馆接待读者,为茶坝中学师生提供免费的图书阅读服务;从河北、江苏、湖南等地过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作为立人图书馆的专职义工,不从茶坝拿一分钱,将尽心尽力地为茶坝的青年服务,教给他们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辛勤努力。
在今天这个时代,单纯的“考高分”“上大学”已经不能让青少年应对未来生活中的激烈竞争(何况总有一部分学生考不上大学,或者上不了好大学),为了让图书馆的读者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晏阳初图书馆不仅带给他们最好的书来读,还将在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成立义工小组。让那些有爱心、有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欢迎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报名参加;
2、成立读书会。给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欢迎热爱读书的同学们报名参加;
3、邀请访问学者,进行文化交流,让那些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才能见到的教授学者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和我们面对面进行交流;
4、开展作文比赛。每年一度的全国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为有才华、有思想的青少年提供与全国同龄人同台竞争的机会,茶坝中学去年有些同学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立人乡村作文大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希望今年有更多的同学参加第四届全国立人乡村作文大赛。
5、举办冬令营和夏令营。每到寒假和暑假,专门为乡村青少年中的活跃分子和优秀分子开办冬令营和夏令营,开阔其视野,振荡其心魂,促其立志,助其成人。迄今为止,立人图书馆已经在全国各分馆举办过12次这样的假期活动,吸引了北京大学、汕头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外籍学生作为志愿者,为参加活动的学生提供了特别的学习机会,今年暑假我们计划在巧家举办第一届夏令营;
6、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我们今年打算开设立人选修课:《英语听说课》,培养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程不要说在乡村地区的中学少见,即使在大城市的中学也不一定会有。
我们做这些事情,主要是为了让茶坝青少年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能在精神发育的最为关键的几年中接触到最好的资源,未来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官方网站】                         【官方博客】                           【QQ群:52048303】
www.xctsg.org                          http://xctsg.blog.hexun.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50
蕲春三日 拜访立人乡村图书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52
http://blog.19lou.com/23079237/viewspace-10025949

http://blog.19lou.com/23079237/viewspace-10025949

http://blog.19lou.com/23079237/viewspace-1002594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53
立人的乡村麦田
  法治周末记者 刘雅婧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6个世界阅读日,不久前政府推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政策为国民的阅读生活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而在图书馆资源匮乏的县城和乡镇,在书包里塞满的只有教材和教辅的未来一代那里,又如何去谈阅读的社会和阅读的民族。
  在这个世界阅读日,我们特地关注这样一群去国民阅读薄弱的乡镇拓荒、扎根的志愿工作者们。他们从中国的局部,在点滴细微中,表达信念和对未来社会的热望;并在行动中,积极创造让“灵魂本来就有的种子”苏醒、发芽的条件:土壤、空气、水和阳光。
  2007年12月17日,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成立。其理念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一个月前,立人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成立了陶行知图书馆,这已经是其第十个分馆。
  第16个世界阅读日前夕,4月14日下午,《法治周末》记者致电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人李英强进行采访。这个精力充沛的男人刚从广东考察回来,正赶赴武汉。背着三个包,匆匆来去,声音中没有疲惫。
  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
  湖北人李英强走过了很多城市,在28岁那一年,绕了一圈又回到了他的乡村,母校北大旨在把他培养成世俗意义上的"精英",他却选择了平民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起点。
  在李英强眼中,湖北人的精明和过于看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遭致了一种如今在国内极为普遍的灵魂平庸、无聊和封闭。
  于是,他想试试走另一种路,期待另一种乡村,从孩子和教育开始。一条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解放、成人,让教育回归本质的"立人"之路。
  去民间,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建设,绝非一句轻飘飘的煽动性口号。
  发起人李英强和接过接力棒的义工、志愿者们,以点滴作为---针对乡村青少年的阅读课、义工组织、冬夏令营、访问学者活动---令立人的薪火在民间社会燃起。
  4年过去,立人在湖北、河南、江西、陕西、云南、四川、重庆、河北、山西等地开设十家分馆,精选图书6万册。办理借书证3000多个……惠及的孩子不计其数。其核心书目体现出来的强烈现代公民意识,更引发了知识界的关注。
  "我们更愿意做灯塔,吸引那些黑暗中也向往光明的灵魂。"李英强的表达不乏诗意。
  在阅读的麦田里扎根
  湖北黄冈。立人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
  志愿者陈曦露简陋的小宿舍里,终于装上了窗玻璃,不用担心蚊子了。图书馆所在的中学,坐落在一条尘土飞扬的大街旁,不远处,一条河流横过,景物开阔。月初,陈曦露从母校中山大学到这里时,油菜花开得满山遍野,孩子们也跑得满山遍野。
  她和中学同学胡亚彩都来自安逸的苏州,但却不惧辛苦的志愿者生活。每天早晨六七点迎着太阳去图书馆,除了阅读课和吃饭时间离开一下,通常要呆到夜里九十点钟才回宿舍。作为大四学生,她们忙得不可开交,连论文都有些顾不上写。
  除去图书馆日常的维护工作,两个女孩还负责初一和初二的阅读课。
  "两星期有一个专题的推荐书,孩子们在门外留言板的便利贴上把想法写下来,供交流……有时会准备主题文本,大多是诗歌:海子的诗、外国诗歌、春江花月夜、张爱玲的短文,板书后和大家分享、讨论并朗诵……"陈曦露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立人当下遍及全国十个分馆的26名义工阵容中,80后是主力,学历都是本科或硕士。正因此,在立人特色的讨论现场,没有制式教育中常见的灌输,而是由年轻人领着更为年轻的孩子们一起平等地参与互动。
  春天,该图书馆长期义工王一夏的被子,偶尔需要晒晒太阳。她也常在此时考虑是否要去走访抽查---当地有3个村小图书流动站,每处都有几百册来自立人的藏书,由专门的老师和固定的学生义工来进行维持。
  她所要做的工作,是检查书是否被借阅过、孩子们喜不喜欢、还包括是否毁坏丢失---大多数书流动性很大,如果丢失,无法再增加。
  "只要孩子们愿意去阅读,这些书也就实现了价值。"王一夏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着工作的琐碎与细微---即使是桌椅摆放得不够整齐,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体验。
  图书室占据了办公楼一层右侧的两间教室,几千册书堆得满满的,王一夏住在一楼的左侧,相距不远,提脚就到。"个人偏好,不工作的时候,也喜欢去图书馆找书看。"她说。
  鸡鸣狗吠,远离城市喧嚣,对这里的人们来说,阅读似乎是唯一重要的意义。
  王一夏结缘立人图书馆,缘自一份书单。彼时她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因为搜索两本书,在互联网上偶遇了立人图书馆的核心书目。
  为捐赠书目贡献过力量的人中,不少是颇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中学生历史类书籍中,还出现了费正清、唐德刚、袁伟时、汤因比、葛剑雄等人的作品。
  核心书目里诸多知识分子的著作,正是立人的价值取向所在。
  “当时很惊讶,不少有深度的书,居然是开给乡村中学生看的,这个尝试很有勇气。”一直关注民间社会和乡村教育的王一夏,从此认识了这个当时刚刚兴起的民间阅读力量。
  而如今爱吃周黑鸭、爱阅读的王一夏和陈曦露,已经适应了这里。陈曦露计划把自己的男友也带到这里来,成为立人的长期义工。“我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尽管王一夏偶尔也焦虑,为人手不足的现状感到力不从心,但她一直记得2010年5月16日,她第一次来到这里,当地晴转小雨,又转晴———这似乎就是生活的本来面貌———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你去做什么样的事,关注什么样的信息,与什么样的事物相遇。
  在阅读的麦田里守望
  1989年出生的立人义工丁书奇,QQ的验证问题是“你爱孩子吗?”如果回答“否”,就会被拒绝加入他的联系人名单。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正在北京培训。大三时,他顶着各方压力辍学,理由是摆脱不开心的教育和生活。
  丁书奇现在在立人乡村图书馆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的二分馆做义工,分馆设立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中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汶川大地震间接促成了晏阳初图书馆二分馆的兴办。
  在丁书奇仅仅5个月的义工生涯里,他要从校方提供的120万元的震后捐赠图书中挑出8000册,建立起这一分馆的主体内容。这是一项劳心费力的工作。图书是政府采购来的,质量并不理想,甚至有一套专门给校长看的书,装帧精美,大而无当,十本就花了足足6000多元人民币。这让丁书奇吃惊不小。
  而在正直中学所在的正直镇只有两个书店,没有新华书店。书店里面全部在卖教学辅导书,找不到孩子们喜欢的名著和历史小说,甚至连无孔不入的盗版书都不见踪影。尽管高速公路已经通了,这个深山小镇上的精神读物显然还是“缺乏”的。
  在一次共13人参与的读书会上,丁书奇问在座的几个孩子,谁知道韩寒,无人回应。又问,谁知道郭敬明,孩子中间,包括3名高中生,只有一个人举起手。但却是因为在闪亮滴眼露广告里看到郭敬明,还以为他是明星,并不知道他是作家。
  因为与时下主流的应试教育不同,立人在当地所倡导的价值观亦遭受到质疑———曾有老师在课堂上收缴孩子从立人借阅的书,怒问,你看这个有什么用啊?
  “这些当然是有价值的。”年轻的丁书奇并不会去讲很多“大道理”。他只是“简单粗暴”地以白羊座的惯性坚持下去。而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从整齐码放的书、到易中天的精彩演讲视频,言传身教中,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甚至更多人。
  常来图书室做志愿者的孩子里有那么两个,让丁书奇印象深刻———初三学生张敏和胡小龙。前者一周抽三包烟,经常打架;后者性格倔犟。
  图书室小,到一定人数时要排队,张敏第一次在图书室亮相是挤开队伍冲进来的,拧着脖子,看上去十分不友好。老师们对这类孩子往往习惯大声呵斥。丁书奇却选择用尊重和耐心接待他。
  “真心实意地对他好,劝他少抽烟,因为对身体不好。”尊重换来的也是尊重。后来张敏成了长期学生义工中的一员,下课后就过来帮忙整理书、打扫卫生。
  慢慢的,校方的支持表现得也很明显,每个教室都设立了图书角,放着三四十本立人图书馆的书,没有办理借书证的学生也能从中获益。而学生义工则从最初的十几个,变成了七十多个,还不断地有人想加入进来。
  道理很简单,除了阅读,人心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
  《法治周末》:如何理解乡村是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也欠缺现代公民意识,为什么选择了乡村开始你的事业?
  李英强:我看的是人而非看物,薄弱是说人的成长环境和精神发育的环境受到了屏蔽,每个人都有权利活得丰富快乐,而教育会给不同时代的人以力量,让他们自己寻找丰富快乐。
  农村和城市心理结构是同质的,城市并不比农村更优越。不选择在城市里,是因为城里人拥有的更多、更骄傲、更物质,不懂得珍惜,而乡村因为物质和精神都匮乏而相对谦卑,更懂得珍惜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仅此而已。
  《法治周末》:建立分馆的地方都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吗?你们的资金来源是怎样的?
  李英强:在哪里建馆和贫穷状况没有关系,而是看条件是不是成熟。核心内容是当地有无能力做长期资源协调:有无号召力和动员力,是否有一群人支持(至少三五个能长期出钱出力的人);读者的构成数量是不是足够(基本数据来自教育部门,了解当地中小学的统计情况);活动空间是否大,是否符合要求;政府的态度是否比较中立,是否鼓励民间力量的创新(有些政策关照当然最好)。
  不过目前我们还是相对独立,接受的是社会捐赠,没有和政府基金捐赠合作,我们对每一笔捐赠都要负责,如果没有附加条件,我们愿意接受。
  《法治周末》:怎么理解你所倡导的乡村教育本地化?你都是怎么实践的?
  李英强:乡村教育内容的本地化的一个例子就是做乡土教材,我今年开始和黄侃图书馆一起合作。做校方的“校本教材”,这里面的内容包括本地的历史、文化、动植物和方言。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大都选择与当地的中学合作。图书馆的名字以祖籍在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这令孩子们更容易感受到精神激励,也让当地帮助推动立人图书馆工作的人们有荣誉感。
  我觉得每个人是有来处的,不能装作对来处一无所知。大江、大山、动植物,构成了你的性格要素。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原子化的符号,必须认识自己的环境,否则,隔绝可能带来抑郁症。
  民间社会正在继续发展,在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里,除了市场、政府,还有基础的东西叫做社会。我们所说的乡村教育并不希望模式化,而是多元化,真正的教育在民间,接受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考学那种制式教育,所以我们是在做抛砖引玉的工作。
  《法治周末》:怎么评估你们做事的效果,打个比方,“如果蒙昧是黑暗,习惯了黑暗的人们看见过光明,一旦重新陷入黑暗,又会怎样。”
  李英强:中西部地区的人对家乡文化落后的体验更深。一个人所拥有的真正的公民意识,会让他平淡面对变故。孩子们面临的未来和我们面临的是同一个未来,都是很不确定的。
  从黑暗到光明,复见黑暗,是否会加剧黑暗带来的痛苦,有可能。不过这种痛苦比蒙昧,与从来不知道光明为何物相比而言拥有了更多改善的机会。不是处境的改善,而是有了机会将来可以自己选择,靠近光明。长期处在蒙昧和黑暗,以为黑暗就是社会的真实,这是很可怕的。
  我觉得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过大估计,可能没那么大影响,对孩子而言就是人生过客。灵魂里面的某些种子,是他们本来就有的。我们提供一些条件,使得他们苏醒、发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54
首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
来源:网易 发布日期:2010-5-10

   4月15日,由心平基金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正式在武汉举行,共有130多名致力于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和乡村阅读的学者、专家、基金会代表、公益组织及个人参与了研讨。这是中国乡村图书馆公益项目的第一次大联合,参会代表们对中国乡村阅读和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了很大的希望。


    上午,奕阳教育研究院的张守礼发表了《新时期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主题演说,分析了乡村图书馆以及中国乡村的发展现状,并对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此外,来自微笑图书室的徐峰、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刘倩、快乐阅读咨询卿有钱三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分别谈了爱心图书室的探索之路,并与在场的人员分享了他们在图书室建设中的种种探索。随后芥菜种小组的张侠、守望春天助学网的胡明光、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李英强也在会上分享了各自组织在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中的模式与故事。
  下午,真爱梦想基金会发起人和秘书长吴冲和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分别做了主题为《用商业的理念和方法运营“梦想中心”》与《书香校园:模式与实践》的演讲。他们的演讲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极大兴趣,也引起了公益图书项目人的共鸣。北京农家女中心的吴治平、内蒙古集宁怀远中小学的蒿瑾、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的吴永禄则分别如何在体制内调动力量的分享。另外,三位来自一线的乡村学校图书室管理员冉朝阳、温丽明、童文兵也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了图书室管理员的经验和故事。

  近几年来,中国民间公益的发展非常迅速,社会个人参与民间公益的热情也大大高涨。随着这股热流,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也受到公益界的极大的关注。提高中国乡村的文化建设,促进乡村阅读,关注农村地区学生的读书已经成为中国公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如何进一步的发展乡村图书室,乡村图书室在乡村发展中究竟扮演的什么角色,以及各个组织、基金会之间如何协调分工,也是值得考虑的。因此,此次研讨会,参会的人员也希望能寻求一种合作和联同发展,共同促进中国乡村阅读的整体进步。
   4月16日,《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研讨会》继续在武汉进行。各个民间的公益组织、热心人士及有关专家对会议主题展开了热情的讨论。

  上午,来自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的执行长陈一诚先生做了主题为《台湾中小学的阅读推广》演讲,向在场的人士介绍了台湾的阅读推广以及“爱的书库”在台湾的运行情况。随后,担当者行动的官文宾、多背一公斤的岑锦秀、中国滋根的汪其桐等组织的负责人也介绍了各自在图书室项目中的经验,并与在场的要员进行了互动。
    针对各公益组织在图书室建设中,图书采购成本高、选书难、流通慢等问题,来自天下溪教育咨询的邱璐在会上做了《图书公益中盘建设》的介绍。最后,心平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伍松做了此次研讨会的总结发言,基于“独立、分享、合作”的精神,心平公益基金会发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推广研讨会”,促成了中国大陆乡村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室建设以及民间阅读推广领域各公益组织的第一次大聚会,搭建起交流协作的平台,分享专家和各个组织的工作经验,从而也提升各公益组织的专业能力。


  下午,参会的代表现场参访了武汉市新洲区“爱的书库”项目,在阳逻街第二小学感受了书香校园浓浓的读书氛围。随着参访的结束,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也落下了帷幕。


  公益,源于一种无著的爱。若果不能恒持久,是因为沒有体同深受之心。走在这样的路上不是为了风景,而是自己有着向前的脚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54
李英强 办一所暑期“大学”

http://www.workercn.cn2011/8/5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立者李英强
   “唐玄奘到印度去学辩论,获得国际梵语大专辩论大赛冠军,马上印度全国的学者都服了,让他当学术带头人。但是玄奘非要回到国内弘法,结果歇菜了,哪所寺庙都不请他讲学,为什么呢?因为有的国家不喜欢辩论,不喜欢讲道理……”资深媒体人郭宇宽在立人暑期大学举办“辩论与说理”讲座时妙语频出,同学们笑声连连。来自河南驻马店的高中生万永生觉得自己的决策很正确。大约两个月前,万永生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立人暑期大学即将在湖比蕲春青石镇中学开课。将前来讲课的学者有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北京大学讲师张健,南开大学副教授熊培云,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刘业进,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莫志宏,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朱海就……”让万永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是这样一句话,“让参加的学生感受一次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为了参加这为期15天的活动,万永生连续4天骑行340公里,穿越大别山区赶到蕲春。
  全国17个省市的100多个报名者中,有80人通过筛选,得以自费来到湖北蕲春这个不知名的小镇,参加为期15天的“立人暑期大学”。
  从图书馆到暑期大学
  李英强出生于蕲春县青石镇一个农民家庭,辗转求学后,获得北大经济硕士,并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小时候没读过几本像样的书”,成长的经历使李英强感慨中国乡镇的“文化贫瘠”。他认为,即便少数人因“知识改变命运”,在城市落足,仍然可以看到,童年的贫困和落后的青少年教育在这些人的心中留下印迹,在追求个人成就时暴露出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即使功成名就,他们依然无法超越一己之私,而对邻人,对社区、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
  2007年,一直致力于“思想改变业界,读书改变生活”的李英强创办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在全国已有10家分馆。在接触大量的大学生后,李英强认为中国的大学改革开放程度太低,“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他不断地在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解救办法,但是没有什么反响。
  于是,办一个暑假短期学校的念头出现了。李英强希望通过与高中生和大一生探讨“怎样才能上好自己的大学”和“感受一次真正的大学教育”,让这些青年不至于沉陷到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大学”泥潭里去。“其实就是一个夏令营。”李英强解释,但他觉得,夏令营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游山玩水,于是命名为“立人暑期大学”。
  苏格拉底式教学
  不管课上还是课下,在立人暑期大学,任何意见甚至是质疑都可随时提出来。“如果意见有可行性,学校会立即按照学生的意见调整。”志愿者张珉珉说。有学生提出,最好能同时开两门讲座 (课),以便学生根据兴趣来选择。这个意见第二天就被采纳了。
  受邀老师之间的观点对立,也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浙江工商大学几位教授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问题当堂激烈辩论。朱海就认为,资本主义是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但是莫志宏与刘业进则认为市场经济并没有什么人来进行分配,而是按照一种相对公平的规则来进行分配。比如买彩票,都花了两元钱,有的人中大奖,有的人就啥也得不到,并非按照贡献大小。
  从学者们的提问与辩论中,立人学校的学生们感到了差距,尤其在提问的科学性方面。在部分学生的建议下,公益活动家余志海特意开办了一期“批判性思维”讲座,介绍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7月6日上午,余志海举办“如何从社会学角度理解社会问题”的讲座,投影屏幕中出现了网络游戏《大富翁》的画面。《大富翁》的规则是:随着玩家在地图上移动,几个游戏者可以利用手里的钱买地、盖酒店和大厦并收取路过者的租金,当然,他路过别人的地头时也要交纳相应的过路费。所以,每个玩家都需要千方百计增加自己的投资,并且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对手。经过尔虞我诈巧取豪夺,最后破产者离场,最富者获得胜利。
  余志海问:你们玩这个游戏,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名叫王非的男生大声回答:我要把所有人彻底赢光,把对手彻底打败。另一个女生则表示:即使想赢,也应利用合法的手段战胜对手。还有一个女生说,自己不能做到不择手段,所以肯定会成为失败者。
  余志海说,正所谓戏如人生,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很多做公益服务的朋友努力服务穷人,帮助他们脱离苦境。但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游戏规则不改变,永远会产生富人和穷人。那么,单纯的批评富人和帮助穷人还有什么意义?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两极分化?余志海是网络公益组织“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考提出的这些问题,让孩子们陷入了沉思。
  立人暑期大学的交流随时存在。7月8日晚上,蕲河边的沙滩上,一场主题为“如果有6000亿,你将如何改变世界”的辩论会正在进行,辩论主持人余志海要求与会学生在25分钟内组队,想出队名,并给出6000亿元改变世界的具体方案。
  有人设想用一部分钱买下—个小岛,在岛上建一个乌托邦国家;马上有人反对,建立仅存于理想中的乌托邦国家,不如成立相对“入世”的“Feel good world”组织,而且只需6万元,这是美国一个公益组织,通过网络方式培训和组织大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公益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创新精神。
  看着学生们激烈的讨论,闻讯赶来担任评委的老师们再也按捺不住,辞职不当评委,自行组队参加。沙滩上,笑声、喊声此伏彼起,不少人还边喝啤酒边辩论。最后,莫志宏的“把6000亿烧了”抑制通胀的观点语惊四座,赢得当晚“最犀利奖”。
  “合作”办学
  创办人李英强觉得,学生自己办各种社团管理自己,甚至参与办大学,这也是一种“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因此,虽然只是一所15天的“大学”,但学生仍可以自由地结成各种社团,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头脑风暴”是想当记者的学生的社团,爱电影的同学组成了“电影赏析小组”。正筹备出国的同学成立了“出国党”,还有一个叫“喝茶党”的小组。7月6日,“出国党”的交流会上,一名托福考了高分的同学介绍自己练习口语的经验:“你们知道这个软件吗?叫 Cod Edit。它可以查看声波,如果你的英语口语波峰与教材录音上基本一致,就说明你发音准确。”
  由于老师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学生们随时可以找老师提问。既担任志愿者,又讲授传媒课的媒体记者方可成,由于和学生们年龄相近,经常被新闻专业的学生缠着开小课。
  而很多生活中的现实,也能引起师生的讨论。比如,家境贫穷的学生应该放弃高考这条路吗?大学毕业后是应该适应体制,还是坚持不被既有体制改变?这些讨论非常热烈,却都没有结论。
  “讲什么课程,找哪个老师讲,都不完全由学校控制,而是学生与学校一起来办学。”李英强说。
  事实上,这种“合作”办学在开学前就布置下去了。立人要求受邀教师必须通览学生资料,推荐一本学生开学前的必读书目;每位导师还要准备一次小小的分享——我为什么成就今天的我,分享个人的读书方法、读书经历和治学心得。而参与的学生则需要在开学前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提前整理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提前了解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方式。
  7月1日的开幕式上,李英强说:你们来这里,不只是要学习,而是我们一起来办这所大学。这所大学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邀请各位一起来。这所大学迄今为止,校歌没有,校训没有,校规没有,课程设置没有,可是我们在座的有一百多位热血儿女,立人大学居然成立了。既然成立了,就让我们一起来谱写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吧。(马多思)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12:55
http://wenku.baidu.com/view/065e8a7a168884868762d64e.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065e8a7a168884868762d64e.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