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5 来源:长江商报 |
![]()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郭婷婷)从利用限制和改造,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增长,成为我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昨日,省“两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非公经济发展。来自我省民营企业的10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结合自身经历,谈非公经济为我省跨越式发展所作的贡献。 据了解,我省目前已有年收益过亿元的非公企业270多家。2011年,全省有17家民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有11家民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民营经济份额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十一五”期间,我省民企出口创税已占到20%左右,湖北省认定的61家省创新企业,80%以上是民营企业。在我省16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也有一半是民企。 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说,近年来,我省加大支持非公企业的科技创新。 “十一五”以来,全省80%以上的科技经费投向民营企业。近几年实施的79个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中,有64项由民营企业承担,经费占到了81%。我省科技型创新已累计投入近1.5亿,基本投向民营企业和一些成长性小企业。仅1999年-2011年间,就支持了1700多个创新项目。鼓励和支撑民营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 为鼓励非公经济发展,我省提出了“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此,我省将实施“放”与“扶”的政策组合,放开垄断,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还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改善融资环境,允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继续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促进全民创业。进一步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省工商联主席: 湖北重商情怀国内少有 昨日,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说,在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湖北有17家上榜,跟上海并列第八。我省拥有九州通集团、卓尔集团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一半,对就业的贡献已经超过70%。60%以上的投资,45%以上的税收都是来自民营企业。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倡导“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大力倡导用优良的软环境,以内容促进企业家,倡导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以先上后敬的顺序来倡导企业家。 赵晓勇讲了一个小插曲,说最近在工商联举办的一个评选活动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我省企业家的合影,书记、省长都是站在企业家后面。他说,这“是真正把‘企业家老大’的意识变成了行动”。 他认为,“重商”文化将有助于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这些创新的意识与行为,将为湖北汇集更多的人才力量。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非公有制经济的行为统一到战略支点的大目标上来。政府要加强经济服务,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推举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大舞台上。 代表、委员谈“非公经济” 在光谷修建通航总部打造一小时飞行圈 民营经济如何助推跨越发展?省人大代表、武汉市东西湖区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明越认为,紧跟产业政策、创新商业模式。 汤明越说,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创新经营模式,是能否做大做强,实现成功经营的关键。他们的经验就是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做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产业。 按国家《关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尝试通用机场运营管理,包括飞机代理销售,维修、托管,飞行培训,公务飞行服务等。他们与湖北武汉、广西玉林的2个项目,也正在推进中。 汤明越说,目前,他们公司与武汉东湖开发区的合作洽谈进展顺利,在光谷地区建设小型通航机场及企业总部。“紧跟国家产业政策方向,我们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明天充满信心。作为武汉的民营企业,我们的项目目标是,以武汉为中心、在武汉与各个地市州之间开展摆渡飞行服务,建设辐射各个地市州的空中飞行走廊,打造一小时飞行经济圈。” 勇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从一个小型国有企业,发展成行业内有影响的大企业。省政协委员、湖北枝江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红星说,对民营企业来讲,创新和勇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枝江酒业经历两次体制创新,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时,销售收入才6000万元。2001年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造。到了2009年,集团销售收入已接近50亿元,是1998年时的近百倍。2009年,该公司又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行资本重组。重组后实现税金翻番。 蒋红星说,除创新外,民营企业要健康成长,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目前,枝江酒业税收占工商税收的45%,占整个枝江财政收入的接近三分之一。对于员工他们百分之百签订劳动合同,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保。这些年,公司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活动与新农村建设,近三年来总投入资金1个多亿。 “我在宜昌有两个第一。一个是慈善捐最多,达到1个多亿;一个是缴个人所得税第一,三年缴了5000多万。但我在宜昌不是最富的。” 蒋红星说,现在枝江酒业员工的子女读大学都不用交学费,全由企业负担。在这次“三万”活动当中,他们也是全省捐款最多的企业。虽然付出的多,但从政府、社会获取的更多。 楚天激光: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省人大代表、武汉楚天激光董事长孙文说,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 孙文说,这些年,他们主要是引进技术,再消化、吸收、创新,“这是我们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式,所以我们的产品,很多在国内是领先的。” 孙文说,楚天激光目前已拥有国家专利超过450项,在全国同行业遥遥领先;医疗专利30多项,在同行业也是绝无仅有的。 孙文说,前不久,省科技厅刚出台了文件,支持湖北武汉中国光谷建立大型的激光产业基地,建成千亿元的产业基地。一旦实现这个目标,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激光产业园。在未来,激光将会成为湖北一个更明亮的品牌。 亚洲实业:民企带动公立医院发展 省政协委员、亚洲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俊明是第一批从香港到湖北投资的企业家。1986年就来到武汉,26年来,亚洲实业从一个小企业逐步壮大。他总结自己只做了四件事,一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武汉做了第一个房地产项目汉口大厦;上世纪90年代中,又创办了武汉第一家四星级酒店、亚洲大酒店。后来他又创办了民营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自从我省开始允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去年6月,亚心医院以民营企业的身份托管了武汉市七医院。 “以前都是国有医院托管民营医院,很少听说民营医院托管国有医院的,这在全国也是先例。” 谢俊明说。经过一年多运行,七医院已经出现了根本性转机,重新得到患者认可,恢复了员工的信心。本组稿件记者 郭婷婷 昨日下午3时30分,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举行,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们就“非公经济强力助推跨越发展”展开发言。 本报记者 孙辰 摄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