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摄影理论奖启动 |
2011年11月21日 |
以摄影家林茨命名 面向年轻摄影理论研究者奖金每人1万元 ![]() ![]() 昨天下午,在第七届连州国际摄影展的高端论坛上,启动了国内首个民间摄影理论奖——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这个以已故摄影理论研究者兼摄影师林茨命名的摄影理论奖学金,以林茨留下的部分遗产设立。 奖学金每两年评出一届 全国的摄影奖项并不少,但绝大部分都在实践领域内,获奖者也都是有一定成就的人。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作为一个民间公益性质的摄影理论研究项目奖,它不仅面向摄影史论研究,还面向与摄影相关的其他理论研究学科,如视觉文化研究、图像学、视觉人类学等。在奖励对象上,该奖项则更多面向摄影理论研究方向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不同机构和民间的学者,用以鼓励和资助更多有志于从事摄影理论研究的年轻学者完成学位论文和研究课题。 林茨摄影奖学金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有王璜生、刘立宏、李媚、张晓凌、杨小彦、顾铮等,所有参与人员都是公益性质出席。该奖学金委托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代评,每2年评出1届,届奖励3位学者,奖金每人1万元。 论著填补摄影理论空白 林茨,原名张谦,曾任《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主编空缺),2009年因癌症复发在北京去世。病重期间,张谦完成了54万字的论著《摄影艺术论》(与王瑞合著,三联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国内摄影理论研究的空白。 《摄影艺术论》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著作。作者超越了理论研究的传统写作方式,结合自己对摄影艺术的理解,通过将摄影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影视)的比较,还通过对大量资料(包括对摄影家及摄影作品)的叙述,阐明摄影艺术属性及其特点。 摄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界定。比如,在工业化社会,摄影成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标志,是现代体验的主要成分;在20世纪,知识与权力、宏大叙事与对宏大叙事的质疑在学术界成为热门话题,此时的摄影也成为人们了解知识与话语争斗的图像;而在文化工业中,摄影则成为人们了解娱乐、广告所产生的符号文化商品及其体验方式。作者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解读,叙述了作为摄影图像的发展及其转变过程。书中,作者以相当的篇幅,借助中国近代史背景,将中国摄影置于其中进行观察和描述,继而分析归纳。 除从事摄影理论研究外,张谦生前曾多次游历云南——他一生迷恋这个具有波希米亚气息的神秘土地,并以该地区少数民族为主体,拍摄了许多作品。他的妹妹张勤回忆说,张谦身上具有1950年代生人普遍具有的使命感。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的设立能让他的生命光亮更持久。正如著名摄影人李媚所说:“在生命与生命的交错和触痛中,林茨鲜活地存在着。” |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徐佳和 |
年份 归类标准 | 1983 | 1985 | 1988 | 1990 | 1993 | 1995 | 1997 | 1999 | 2002 | 合计 |
定义特性 | 25 | 10 | 11 | 10 | 5 | 5 | 8 | 8 | 4 | 86 |
地位功能 | 7 | 6 | 8 | 7 | 4 | 3 | 4 | 4 | 5 | 48 |
体裁题材 | 7 | 6 | 9 | 6 | 8 | 9 | 12 | 3 | 16 | 76 |
评价标准 | 11 | 4 | 3 | 3 | 4 | 1 | 1 | 2 | 6 | 35 |
业务探讨 | 38 | 33 | 38 | 40 | 28 | 35 | 34 | 26 | 45 | 317 |
法制道德 | 1 | 2 | 0 | 0 | 0 | 1 | 1 | 1 | 10 | 16 |
机制变革 | 1 | 2 | 1 | 1 | 4 | 8 | 7 | 10 | 8 | 42 |
学科建设 | 0 | 3 | 1 | 0 | 2 | 0 | 2 | 0 | 0 | 8 |
对外交流 | 0 | 1 | 13 | 1 | 3 | 1 | 0 | 0 | 1 | 20 |
其它 | 4 | 5 | 2 | 8 | 8 | 4 | 3 | 6 | 0 | 40 |
合计 | 94/74 | 72/64 | 86/73 | 76/70 | 66/65 | 67/66 | 72/58 | 60/58 | 95/79 | 688/610 |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 | |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