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网窥台湾摄影家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39
标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网窥台湾摄影家
台湾摄影家张照堂:戒严时在艺术里逃避
2011年05月11日
南方新闻网
钟瑜婷
左为张照堂在上海外白渡桥。摄影孙炯。右为新庄,1964年。台大时期的张照堂的摄影,充满了实验色彩,照片中,他让好友江建勋站在荒凉的乡间小路间,在其右脸上涂满白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张照堂经常会去臆想——被自己拍的人当时正在想什么?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左为新竹,五指山,1962年。这张“惨白僵瘦的赤裸男体”一经展出,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右为阳明山,擎天岗,1985年。从青年裸露的脊背到马的巨大臀部,是经常出现的画面。
张照堂说不清自己的性情究竟是热烈还是冷寂。在交流场合,除了被安排发言,他始终沉默。遇到要办摄影展了,按惯例要介绍摄影家,他的那一栏写的是简单的一行字:“他自己讲得最少,被人讲得最多。”
他不爱热闹,朋友也不多,大多时间是一个人独处。即便在上海几日,也会找出时间,独自一人带上相机出门。
跟张照堂有过几次接触的复旦大学教授摄影评论家顾铮发现,这是一位个性随意、不太主动的摄影家,他的神经末梢,始终为摄影悬在半空。
他很少办展览,不少大陆摄影家听过他的大名,但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看到他的作品,甚至是画册,也没有在大陆出版。
“当台湾许多二三流的摄影家,汲汲于隆重出版自己印刷精美的大型摄影集时,张照堂至今没有类似的兴趣或行动。”台湾摄影评论家郭力昕曾多次向大陆朋友推介这位台湾的重要摄影家,当然也提到了让他惊讶的“从容”。
郭力昕说,张照堂不急于展示自己,随遇而安,这刚好说明他是一位一直向前看的艺术家,“他不觉得自己需要眷恋已有的成绩”。
惨白而僵冷的人体
张照堂在去年获得台湾“行政院文化奖”,这是除郎静山之外唯一一位获该奖的台湾摄影家。郎静山是中国沙龙摄影的代表性人物,而张照堂则被认为是台湾这五十年来摄影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位摄影家。
郎静山因为模仿中国古代山水画情境的画意摄影,受到了当政者的欢迎与扶持。张照堂则是在这种鼓励“沙龙摄影”、打压写实主义的摄影语境下突围出来的一位摄影家。有意思的是时隔多年后,这两位摄影主张迥然相异、处境不同的人,竟然得到了政府授予的同一个嘉奖。
张照堂1943年出生在台北县板桥镇,他的成长时期恰好处在台湾政治气氛最为紧张的戒严时期,当时的台湾社会与政治氛围保守而闭塞。
1958年,张照堂拥有了第一台相机,那是父亲给刚考上大学的哥哥买的一台日本产的120相机作为奖励,张照堂带着这部相机参加了台北成功高中的摄影社,摄影师郑桑溪是他的第一位老师。
起初,多少因为胆小,他常躲在正在劳作的大人身后拍。没料到的是,少年一时的恐惧预设了此后一生对背影的观看——在张照堂的摄影作品,从青年裸露的脊背到猪马的巨大臀部,是经常出现的画面。人的背影可以拆解原本直白的观看,手持相机的张照堂,经常会去臆想——被自己拍的人当时正在想什么?
当时谈论现实话题成为禁忌,而来自西方思潮的存在主义、荒谬与残酷剧场、超现实绘画、文学等慑服了一批年轻不驯的心灵,张照堂就是其中又热又酷的追风者。他形容当时的自己就是“夜半中孤独、虚妄的狼”,不时想推开窗子向外嚎叫。
正是在这一段憋闷、压抑的时期,张照堂用120相机拍下了一张后来被广泛传播、也遭到大量批评的照片。
在那张照片中,好友黄永松全身裸露,坐在山崖边,头部埋入胸口,四肢蜷缩,镜头前,只剩下青春背部光亮凌厉的线条倾倒着,远处是山、大海。
张照堂在回忆当时的拍摄经过时写道:
当时我们爬到山顶上,在一忘无垠的视野下呆坐。既然带了相机,总要按几下快门,但用什么来面对这样浩瀚又寂静的大自然呢?我想只有人体了。永松在我吆喝下,二话不说地脱了衣裳。但我应如何处置一个身体呢?我不要一幅速描或雕塑般的僵硬身体,头颅与四肢都很累赘、无趣,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单纯、异类的壶形背体。但他端正地坐落在那儿又太死板,他必须倾斜才能与大自然产生一种韵律与张力的互动关系。于是永松弓起身子倾斜,我将120相机尽量放低……当按下快门,我们两人都知道完成了一件快意的工作,至少我们之前不曾见人这么拍过。
三年后的1965 年,张照堂与老师郑桑溪联合举办了台湾首个现代摄影展时,他用这张无头的自拍照作为邀请卡,左上角悬着一帧简单写意的头部,外加一行字:艺术是苍白之上、无聊之上、火大之上的一种裸体展现。
旋即,这张“裸背”引得非议铺天盖地。很多人对那个“惨白僵瘦的赤裸男体”有激烈争议与猜疑,他们在报上写文章,有的说,这是颓废派的遗孽;也有人说这没有头部的男体有如一个梦魇,仿佛已被苦闷的绝望所吞噬,很灰、很闷,但也很真。有人甚至拿它来和郎静山的作品比较,说它极具现代感,郎老变成十八世纪的旧古董。
正是在这些批评的声音中,张照堂发现自己好像知道了今后摄影的走向,于是一头钻进去。多年后谈及这张照片,张照堂说,“这个‘惨白而僵冷的人体’,陪我陷进一场影像迷宫的不归路”。
一边抵抗,一边逃避
在这段时期,张照堂还参与了《剧场》季刊实验短片展、现代诗画展,并与一群对现代艺术有着同样追求的朋友组成“V-10视觉艺术群”。1971年春天,“V-10视觉艺术群”举办“现代摄影——女展”,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实验与设计风格,抵抗沙龙摄影的诗情画意成为他们鲜明的主张。
当时张照堂的摄影充满了实验性质,失焦模糊的儿童的脸、闭锁于塑料袋内的怪异头脸如同鬼魅般从张照堂的镜头前冒出。张照堂的作品逐渐在这些试验中,奠立了他后来为人称道的现代主义风格:形式颉颃玩忽,视野危然孤高。
张照堂自称是一个“典型60年代存在主义青年”,在台大念土木工程专业的他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体验了四年疯狂的阅读之旅,从存在主义的加缪到叙述苦难的福克纳,都成为他当时汲取的养分。文学之外,他还途经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玛格丽特,也观看荒谬剧场。他被所有生猛的虚无、渴求的失落所感动。“也许是我偏好于描述人生黑暗的一面,对一切生存困境、失序时局感到好奇,我的摄影绕不开痛苦与残酷。”
张照堂始终认为自己受到文学的影响最深,即便今天回顾过去,那些在图书馆抄写的所有关于质疑、诘问的句子,一直是他摄影的座右铭。台湾作家黄春明认为,张照堂和其他摄影师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将自己在文学、音乐、电影、绘画等诸多领域的涉猎最终投射到摄影,这也正是其作品独一无二的原因。
张照堂的作品在遭到一些沙龙摄影人的批评时,也收获到了巨大的赞誉。在受西方虚无主义、现代美学渗透更深的绘画界及现代诗界,张照堂戴上了众多以“现代主义”为标记的荣耀之冠。其中“东方绘画”的秦松,称赞张照堂的作品有“人间性”、“深刻而又有内涵”、“终于,台湾的摄影作品,超越了‘写情写景’的写真。”
在这段时期,台湾的主流摄影实践有两种类型,要么是作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新闻照片,要么是唯独容许在民间操作的“沙龙摄影”。在这片政治高压空气下,摄影文化显得空白而贫乏。张照堂那种怪诞而富有剧场意味的照片,在戒严时期的台湾,从未出现过,郭力昕对比当时的创作环境,作出这样的判断:“张照堂的摄影,无疑是当时社会环境下迸发出的独醒的、清越的高音。”
“在戒严时代,张照堂通过现代主义来抵抗健康写实主义,就像今天我们大陆敏感的艺术家不能接受所谓的和谐摄影。”顾铮在后来观看台湾的摄影作品时发现,对荒谬感的捕捉,台湾至今没有出现与张照堂类似的风格。
郭立昕还试图以政治高压下可能的抵抗性来评价张照堂的作品,不过,张照堂给出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回应,“我是一边抵抗,一边逃避。”
“其实,我也是在艺术空间里逃避现实。”对张照堂而言,这个世界,更多地是由政治家、革命家或科学家在主导这个社会的发展,艺术家要做的,只是挖掘现实,提供想象的可能性。在谈及“抵抗”一说时,张照堂说,“如果真有残酷的因子,与其说是政治戒严的高压,不如说是来自生命本身的思考与回溯。”
他甚至认为在解严后的台湾,生命荒谬如常,和戒严时期没有本质的区别。今年68岁的他,手背上已爬满皱纹与黑斑,谈到摄影中中的荒谬,他沉默良久后说,“这个世界悲苦一大堆,干吗一定要装着明朗?”
温暖与剃刀
这些年,作为摄影家的张照堂,其实从未将静态拍摄作为他的正职。1980年以后,他陆续策划、制作了包括《岁月中国》、《台湾视角》、《云门三十》等数部纪录片。
在《看·不见·张照堂》一书中,他自称做摄影展览的态度并不积极,创作缺乏纪律。他还半开玩笑地说,“这样去拍照,我会毫无压力,且无职业疲劳”。
不过,这不意味着他的拍摄是随机的,时断时续的,恰恰相反,他的摄影创作持续了半个世纪,未曾真正中断。
林怀民这样评价张照堂,“他从大学时代到今天,头发都白了,仍在坚持摄影。这种态度以及他每一阶段的突破,对于我个人,以及台湾许多更年轻的艺术家,都是一个重要的典范。”
对张照堂的摄影颇有研究的郭力昕也发现,张照堂的摄影发生的一些变化,使“现代主义摄影家”这样的“冠冕”既不准确、也不能完整地说明张照堂作为摄影家的多样内涵,“张照堂同时存在温暖人文质地,与剃刀般冷凝锋利的双重性”。
“他的作品全部取材自现实场景,但几乎没有一幅作品是直接描述事件本身”,郭力昕还注意到,在张照堂的照片中从来都没有哭天抢地的喧嚣,也很少出现欢乐或笑靥的画面,即便偶尔出现,“照片中传递的也是深邃、无言,甚至是欲哭无泪的悲哀和喟叹”。
“张照堂在解严时期的不少作品,凸显了他对人性的肯定,这也许是他深入到具体社会脉络后发生的改变”,郭力昕用一张照片做例子,“你看到了吗?正午阳光下,一个老奶奶立在门前,她沟壑满布的脸,无悲无喜,却如此突出。”
“有些摄影家以为自己有着上帝赋予的特权,但张照堂是用司空见惯的日常语言去观看生活的丰富性。”顾铮始终觉得,大陆的摄影师对张照堂了解得太不够,他是一位能够给大陆摄影带来养分的人。
不过,这并不意味者这是一位善于总结摄影窍门的摄影家,拍照对他而言,其实是在路上发生的、“遇见”的艺术。
他就曾在埔里镇碰到一位手执拐杖的老人。一大早从家里出门,缓慢地连续走了两个钟头,老人才抵达街头。不自觉他到了一家老旧的戏院。老人走到后座坐下等待,轻声说,“再等两个小时就有脱衣舞表演,活了这么久,还没看过。”张照堂望着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浮出笑容,在旁轻轻按下快门。
张照堂坚信“拍照要走在路上”,他始终都带着相机孤独上路,因为他相信,对一名摄影师而言,没有比脚更好的交通工具,“并且走路时,最好不要呼朋结伴”。
即便在上海短暂的逗留中,他也一个人带上相机外出,他遇到一位正在放风筝的老人,当即掏出健身带上的数码相机,按下快门。
到底在他的照片背后是否有特殊的积累,从而指引他按下快门,成就一个个经典瞬间?张照堂非常确切给出了回复:“我并无罗兰·巴特所说的特殊视力,只是‘适时在场’”。张照堂用沉稳的语调说,“我不要喧嚣什么,我要安安静静地讲。”
(南都周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35ff701000cw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35ff701000cw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35ff701000cw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35ff701000cw7.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2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40416_p_1.html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40416_p_1.html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40416_p_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3
http://wenku.baidu.com/view/01b48b6f1eb91a37f1115cff.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01b48b6f1eb91a37f1115cff.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01b48b6f1eb91a37f1115cff.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4
鼓浪屿摄影画廊四季展首次推出台湾摄影家专场
|
2011年01月16日 来源: 新华网 |
|
|
新华网厦门1月16日电(记者余瑛瑞)16日下午,设在鼓浪屿音乐厅内的2011鼓浪屿摄影画廊春季展以《彼岸-海那边》为题,展出了3位台湾摄影家的60多幅作品。
这是鼓浪屿摄影画廊四季展自2008年首届开展以来,第一次举办台湾摄影家作品展。
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执行长全会华以《以海岸中的地平线》为题的彩色系列作品透过台湾北海岸特有的海岛形海岸空间,经由数位技术马赛克处理方式成像,试图让作品游走于真实与虚幻之中,形成另一“新风景”的视觉对话。
台湾“中华摄影艺术交流学会”顾问吕良远题为《观思磐古》的黑白系列作品大多将镜头对准了台湾著名景点野柳,在风侵海蚀中傲然而立的“女王头”为其突出的代表作;理事长钟永和的《海洋风景》则展示了海洋风景的辽阔视野。
策展人曾璜说,台湾的摄影形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深深地影响过大陆摄影文化发展的走向,台湾摄影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现状是筹建中的鼓浪屿摄影博物馆重点收藏的内容之一。2011鼓浪屿摄影画廊春季展《彼岸-海那边》将是《彼岸》系列展中的第一个,也是两岛摄影文化交流的开端。
鼓浪屿摄影画廊四季展由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等多家单位承办,这次展览得到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的协助。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4
| 旅日华人摄影名家汪芜生先生,将于12月19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一楼主展厅,推出规模盛大的东方艺术展,作为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终结性纪念展。这个题为“东方神韵”的“联合国山水摄影绘画联展”,由汪芜生和已故著名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联袂出展,通过高品质、高纯度、高规格的现代东方视觉艺术的顶级山水作品,为世界带来静谧的自然之光和心灵之声,也为联合国带来和平启示。
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美术出版社Abbeville Press历时16年的精心策划,终于在欧美以三种版本形式推出了汪芜生黄山摄影作品集《CELESTIAL REALM》,并于11月初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发行,受到摄影业界和艺术市场好评。通过展览和出版,汪芜生集30年心力而独创一格的黑白山水摄影一朝展现于西方世界,其所引起的震撼效应,受到极大瞩目。
日本著名文化和历史评论家松冈正刚曾经从东方艺术精神中归纳出一个“山水思想”。他认为中国、韩国、日本,把风景称为“山水”,而在东方,山水不是纯粹的风景。东方的山水,是指与创作主体的精神和意识交相辉映的山岳河川,是主体愿意投射并与之交换的风景,也即“胸中的山水”。松冈提及,日本中世的代表性禅僧道元所著《正法眼藏》中有“山水经”一章,其中写道:“凝视山水,就如同与出生以前的自己相会”──所谓山水,就是“无相自我”。松冈在汪芜生的山水摄影中,惊异地看到了这种深深浸润着东方哲学和艺术精神的“无相自我”。松冈指出,汪芜生的摄影作品,完全继承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山水画传统,完美结合了南北宗的概念和技法,完成了别具一格的映像化过程──这让人非常吃惊,也让人法眼为之一开。
汪芜生是一个为自我悬置了很高艺术标准的摄影家。自1981年来到日本以后,汪芜生以黄山为对象的黑白摄影走向了世界,广受赞誉。汪芜生回忆当年出国初衷就是为了获得自由自在的创作环境,寻找艺术家心中的完美。出国之初,追求成功的意念很强,但随着一次一次成功接踵而来,摄影家也承受了许多创作以外的压力。汪芜生自谓没有商业头脑,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和追求艺术的个性,都使他对于商业气息不屑一顾,更不会刻意谋求作品商品化。10年前,曾有国内记者误认为汪芜生是“以商养艺”的成功范例,他对此哑然失笑。汪芜生至今坚持认为艺术是心灵的表现,商业心态与艺术心态大相径庭,“以商养艺”是不可能的事。一个人投身商界,他的心灵就会迅速商业化,其作品难保不透露出商业气息──“以商养艺”只是社会对艺术家的一种玩票式的想当然的看法。正是这种执着于艺术的孤高心态,使汪芜生在商业文化为主流的时代里得不到经济上的自由,也感受到许多社会关系与人事纷纭的烦恼。为此,汪芜生在每次大获成功的展览之后,都会陷入一个艺术创作和个人情绪的大低谷,有时连活下去的欲望都减弱了,充满了苦恼和危机。然而,艺术家身在现实社会,只有不断地舍身前行,不断地去创造成功,才能获得继续创作的社会自由,其间没有任何可以歇脚的地方。汪芜生的去国25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汪芜生独创的黄山黑白摄影,表现出超越时空的唯美主义,深具老庄境界和佛家禅意。汪芜生作品每次精心出展,无不震撼人心。1993年,日本讲谈社出版了汪芜生《黄山神韵》作品集;同年,日本桥三越本店推出大型个展,并巡回日本各地。1994年,汪芜生黄山摄影个展入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主厅,并于1995年移师上海美术馆,在中国确立了黑白山水摄影的新高峰。正如哈佛大学美术史教授巫鸿本次为汪芜生英文版作品集撰写的长篇导读指出的那样:“从郎静山到现在经过了半个世纪,汪芜生的作品表现了当代中国艺术摄影新潮流的辉煌业绩。”1998年,汪芜生大型个展《天国群山》在欧洲三大美术馆之一的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开展,成为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亚洲艺术家;2000年,汪芜生作为首位华人摄影家出展东京都写真美术馆,震惊日本;2005年,汪芜生及其作品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出展联合国总部,为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打上了一个完美而静谧的句号。
汪芜生多年来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不少殿堂级的展览,但摄影家本人依然认为命运与愿望并不一致。汪芜生早年专攻物理学,为此他不相信任何宗教,但他却相信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的神的存在。早在1990年,汪芜生曾应邀赴美国长住一年,与美国最大的美术出版社筹划出版摄影作品集事宜。然而由于阴差阳错,好事多磨,再回首已是16年,一部迟到的影集才被送到手里。汪芜生很早就想在美国推出个展,因为他认定欧美社会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要远远超过亚洲地区,但繁忙的展览日程、精益求精的创作进程、一丝不苟而事必躬亲的布展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使汪芜生无暇他顾,最终拖至2005年才实现进军美国的理想。但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能作为百年一遇的纪念展,未必不是上苍的善意安排。
汪芜生介绍说,由于东山魁夷先生的日本画原作受特殊纸张颜料的限制,不能在没有恒温恒湿设备的联合国大厅展出,东山夫人主动提出使用日本当今最高科技和人工手艺结合,精制出10幅与原作相比可以乱真的复制版画来参加这次联合国展。再加上汪芜生的黑白摄影作品40幅,终于在联合国总部推出了山水摄影绘画联展。汪芜生的黑白摄影都是2米以上的大作,最大的作品为6×2.6米。他认为这个以中国黄山为主题的联合展非常有意义,一是呼应并强调联合国提倡的和平宗旨,因为两个人的作品都表现了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景,深刻地祈求并展示着和平;二是展现了中日两国民间的友好情谊,以及同为东方人的心灵相通。汪芜生强烈感受到,拯救21世纪人类的唯一办法就是东方哲学,这是一种讲究平衡与和谐的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集团、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平衡。所谓“东洋之心”、“东方神韵”、“东方思想的核心”,就是和谐,就是“天人合一”。在汪芜生的摄影世界中,充满着黑与白、阳与阴、山与云,男与女的对比。那挺拔壮阔的山势与柔媚飘渺的云雾构成了既真实又梦幻的整体,表现着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汪芜生自认平生一无所有,唯一拥有的财富就是自己一手创造的艺术世界。多年与艺术相伴为伍,享受孤独品味苦涩已经成为生活习惯。
面对日益纷繁、复杂、躁动的世界,汪芜生对人类的前景抱有悲观主义式的忧虑。从摄影艺术角度出发,他认为受到数码技术冲击,胶片的衰亡将给人类历史带来本质性影响。汪芜生坚决捍卫摄影的真实性,担忧数码技术的滥用将使历史的真实荡然无存。使用数码技术,可以随意篡改、捏造真实,数码摄影再也无法给予人们用胶片记录真实那样的感动。胶片记录下20世纪的历史真实,而数码记录下的21世纪历史是否具有不移的真实性,令人怀疑──这是一位站在摄影艺术高山之巅的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危机感,也是在技术领域高歌猛进的人类必须驻足反省的巨大陷阱。(来源:日本《中文导报》,记者:杨文凯)
来源:中国侨网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5
http://www.mactv.com.tw/mactv/video.htm?fid=8777&classid=19&language=ch
http://www.mactv.com.tw/mactv/video.htm?fid=8777&classid=19&language=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7
彼岸·看见台湾摄影二十家 1928—2006 |
|
|
|
2006年 08月 18日 深圳新闻网 |
|
展览名称:“彼岸·看见”台湾摄影二十家 1928—2006
展出日期:2006-8-11至2006-8-23 地点: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华文化联谊会、台北市文化艺术促进协会、中国美术馆
展览介绍
“‘彼岸·看见’台湾摄影20家 1928-2006”摄影大展,不但显影让此岸看见,也是个历史发展轨迹的显影剂,将七十多年来的摄影全貌具体呈现在观者眼前。
这次大展在台湾摄影界前辈庄灵的擘划下,邀集了台湾老中青三个世代的二十位摄影家,展出各阶段、各年代的代表作品将近二百件,无论就创作观点、取材内容和表现手法各方面看,都清楚显示出整个台湾的社会形貌。
从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上看,此展览包含的有中国传统画意,也有常民生活纪实;有对艺术家的自然写真,也有离岛少数民族的生存样态;有台湾瑰丽雄奇的自然景观,也有从纯粹个人观点所撷取的社会风景;它们有些是客观的忠实纪录,有些则是从主观意念出发对于影像艺术的自我构建和传达。从形式上看,他们几乎涵盖了从「传统画意」、「客观纪实」到「主观意象」,甚至到「抽象表现」和「观念装置」的当代美术思潮领域。
纵观本次展出这二十位具有相当代表性摄影家的全部作品,说它们是上个世纪以来,台湾摄影艺术发展历史缩影的具体呈现,应该也不为过。附带一提的,这些作品的取材,除了极少数是取自中国大陆和国外地区外,绝大部分都来自台湾宝岛的人、景和事物。观阅这些作品,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二十位摄影家的不同艺术风格展现,还有助于观众对台湾这块睽违了半个多世纪的土地与人民的目击观察和深入理解。
为了引发更大的反响,此次展览于八月十一日上午开幕典礼结束后,随即在中国美术馆七楼研讨会厅,举行两场大型研讨会,邀集两岸著名摄影家及学者,包括台湾的郑桑溪、庄灵、黄永松、庄明景、张照堂、全会华、钟永和,及大陆的范迪安、吕厚民、朱宪民、王文澜、刘雷、陈申、鲍昆、顾铮、李媚等济济之士,就两岸摄影艺术的议题进行全面的探索,希望在展览之外,能引发更深远的思考,从而对两岸摄影的未来,有更宏观而富建设性的具体结论。
招牌 上海 会乐里 (1942-45,张才) 松阴隐高士 (1963,郎静山)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7
一生至友--庄严与台静农 (1969,庄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8
养鸭人家 (1981,钟永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8
合照 (1997,刘振祥)
铁丝网Ⅱ 金属 玻璃 压克力 (2003,吴季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9
一只有影子的狗 (2005,刘振祥)
玉山 (庄明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49
《隙间 From the Narrow Passages》系列 (黄亚纪) 隐藏的记忆温度 (郭英声)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0
鸟 博物館系列 (章光和)
《废墟迷走》系列作品 (姚瑞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0
《 片刻浓妆--槟榔西施 》系列 (陈敬宝) 所在--playground 2 (许哲瑜)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1
《兰屿·再见》系列 (王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3
http://www.photosharp.com.tw/photosharp/News9146.html
http://www.photosharp.com.tw/photosharp/News9146.html
http://www.photosharp.com.tw/photosharp/News9146.html
摄影家手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4
http://www.taiwanphotoart.org/
http://www.taiwanphotoart.org/
http://www.taiwanphotoart.org/
台湾摄影艺术学会---网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5
“台湾印象——两岸摄影艺术作品展”南京登场news.longhoo.net来源:龙虎网 2009-9-21
“台湾印象”两岸摄影艺术交流展新闻发布会
领导和嘉宾参加展览开幕式
台北县观光旅游局局长李宗桂致辞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玉宝致辞
【龙虎网报道】有人说:“摄影艺术是一种冲击,有时候冲击眼球,有时候撞击心灵。”您想看看两岸摄影家眼中的台湾日月潭、阿里山吗?9月16日,由南京市文联和台北县观光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09“台湾印象”两岸摄影艺术作品展在南京美术馆开幕,这场展览既能让您享受到视觉审美的愉悦,也能带您经历一场精彩的精神之旅。
市人大副主任黄煌,市政府副市长陈刚,市政协副主席俞明,台北县观光旅游局长李宗桂,台北县商贸协会顾问秦慧珠,市台办主任赵再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玉宝,等为展览开幕剪彩,两岸摄影家、市民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在南京台湾民品展即将开幕之际,为了让更多的南京市民了解台北县优美的自然风景、丰富的人文景观,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台北县观光旅游局联合举办了本次展览,搭建了两岸摄影艺术交流的平台。本次展出的130幅摄影作品是从大量来稿中精选出来的,台北县推荐了70幅,南京市推荐了60幅。参展的作者不论是来自扬子江畔还是淡水河之滨,都用镜头聚焦着共同的目标——宝岛台湾。这一幅幅作品向观众展示了台湾旖旎的湖光山色、独特的风俗民情、静谧的日月潭、浪漫的情人桥、神奇的野柳海滩……面对这一个个美妙的瞬间,观众将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享受着视觉审美的愉悦。
据市文联副主席、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浏兰介绍,南京市与台北县的摄影家们,在“台北县文化艺术周”和“南京市文化艺术周”期间,已于2008年11月、12月分别在海峡两岸以影会友,进行了摄影艺术交流。今年元宵节,南京市的摄影家代表又应台北县观光旅游局的邀请,参加了独具特色的“平溪天灯节”,对台北县的风光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的摄影作品已奉献给台北县民众欣赏。今天,台湾的摄影家们带着他们的优秀作品来到南京,这既促进了两岸摄影艺术的交流,也是用摄影这种直观、真实、快捷的艺术形式展示台湾的旅游资源,必将受到南京市民的欢迎。
部分作品
此前,在16日上午近百人参加的“台湾印象——两岸摄影艺术作品展新闻发布会及台北县观光资源推荐招待会”中,台北县观光旅游局长李宗桂表示,为加深两地之间的交流互动,近年来,台北县在周锡玮县长的努力之下,成为推动两岸交流最积极的台湾城市。尤其与南京市,自2008年在周锡玮县长与蒋宏坤市长共同签署两地合作备忘录之后,双方的往来更加频繁而密切。本次“台湾印象——两岸摄影作品集”能够集结两岸摄影家作品顺利在两岸展出并编集成册,就是两地交流的成果之一。
据介绍,台北县观光资源雄厚,如:碧潭美景的浪漫情怀;平溪的彩绘天灯,坪林的感受乐活坪林森呼吸及茶叶茶食,还有乌来的饕餮温泉之旅等等。为了让更多的南京市民了解台北县优美的自然风景、丰富的人文景观,9月17日—20日在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现场,台北县政府也设有展摊,具体呈现台湾观光旅游景点,进而带入台北县的年轻气息与活力。展场呈现包含台北县老街、博物馆、美食伴手礼、民俗节庆、低碳旅游等,融合传统与现代,充分展现台北县的艺术与人文风情。现场亦准备丰富的活动,包括:美食拳之游戏拳法竞赛,及台湾美食如金牛角、卤味、香肠等提供现场民众免费品尝。去一趟展览现场有免费试吃及台湾礼品赠送,必定能让您满载而归。
“印象台湾”两岸摄影艺术作品展将于9月16至24日在南京美术馆(白下区四条巷12号)展出,免费对广大市民开放,欢迎前往参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6
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7224652
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7224652
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7224652
台北当代艺术馆---网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09:58
台湾《中华摄影》介绍“安徽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部分作品安徽省, 艺术展, 作品集, 中华, 台湾
2011年1月初,安徽省摄影家协会领导接到来自台湾《中华摄影》杂志社社长骆崇贤的电话。
骆先生电话中说,获悉“安徽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的消息,特别是看到《安徽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集》后,觉得安徽省这样一个摄影艺术展无论对台湾还是在大陆可以说是一个很高级别和水准的摄影艺术展览,他希望能够在台湾《中华摄影》杂志选登部分作品,无偿介绍一下。 呵呵,此等好事正乃求之不得,省摄协当即表示同意!提出的唯一要求是,选登多少幅(组)作品,给我们邮寄多少本杂志,让他们的作者分享。骆社长是个豪爽人,他一口应允,还盼望台、皖两地摄影界以后多加联络、交流。
今天,省摄影家协会收到台湾《中华摄影》杂志社寄来的赠刊。有作品被刊登介绍的作者速请联系我们索取杂志。
地 址:合肥市芜湖路168号同济大厦611室
电 话:0551-13305699084
联系人:曲航主任
台湾来件
《中华摄影》杂志样刊
2011年1月份下半月
两个版
又是两个版
近看-----第一版
近看-----第二版
近看-----第三版
近看-----第四版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0
郭力昕:论张照堂与台湾“现代主义摄影”郭力昕 发布时间:2011-03-25
来源:瑞象视点
在摄影作为一种观景窗与快门艺术的年代里,张照堂也许是台湾摄影史里,艺术境界最高的一位摄影家。翻开张照堂的摄影履历,洋洋洒洒不一而足:他从1958年就开始拍照,至今未歇,宝刀不老,已整整半个世纪;他50年来有至少30次以上的摄影个展、联展和策展纪录...
在摄影作为一种观景窗与快门艺术的年代里,张照堂也许是台湾摄影史里,艺术境界最高的一位摄影家。翻开张照堂的摄影履历,洋洋洒洒不一而足:他从1958年就开始拍照,至今未歇,宝刀不老,已整整半个世纪;他50年来有至少30次以上的摄影个展、联展和策展纪录,得奖无数,同时从事电视片、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创作、策展与教学;他策划、主编、撰写多种台湾摄影家的丛书,与摄影主题的专书。
这些赫赫的事迹,也许说明了他对摄影创作和推动摄影文化的热情与勤奋,但并不是我推崇张照堂为台湾最优秀之摄影家的主要评断依据。对我而言,张照堂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这不仅是由于他的多重才华与艺术境界,更在于他的艺术和他这个人、他的生活、他的生命态度,是高度一致的。而且,他总是在一种既踏实于现实生活之中、灵魂又同时行走在世俗之外的奇妙状态里,使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永远有趣而不可预测。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根本不在乎“艺术家”这个头衔,而且嘲笑它。我想,他只在乎有趣的生活与炙热的生命。
重新阅读《台湾摄影家群像》丛书 中《张照堂》这一册里,由他自己所写的短文《非影像笔记》,我发现其中一段札记,似乎生动贴切地映照了张照堂的某种生命状态:
加班到凌晨四点半,一个人站在十叁楼等电梯,恍惚中抽着烟。指示灯上得很慢,长廊黑漆漆的,我好像听到一种奇异的撞击声。电梯终于上来了,门一开,一只犀牛从里面挤了出来……(1975.12.15.)
这是他小儿子出生的那一年,张照堂为了生活负担不得不努力工作。但世俗的工作,从没有拿走他自由游荡的艺术灵魂和狂想能力。他用如此的幻想力与幽默感,以拒绝被俗世的平庸生活所吸纳、同化,也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庸俗的想象和鼓舞力量。正是基于张照堂摄影创作背后的这种现实情境,使我们在观看和分析他的摄影艺术时,必须将他所处的时代氛围、生命情境、与他的人格特质等各种语境,一并阅读,或许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和评断张照堂的摄影艺术,所谓“台湾现代主义摄影”,和它们的意义。
一、时代背景
张照堂成长于一个极度压抑、苦闷的年代,并且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走过了他创作的精华岁月。台湾的这个时代背景,政治空气是高压、肃杀的,摄影文化是空白或贫乏的,张照堂的摄影艺术,就在这样的政治与文化闷局里,迸出了一个独醒的、清越的高音。
张照堂出生于1943年,二次大战未歇,日本仍殖民台湾;他上小学时,蒋介石政权从中国大陆撤煺到台湾,政治上继续高压统治着台湾人民。1950年韩战爆发,台湾成为美军的后勤补给基地;美国为了防堵共产主义阵营在东亚扩张的冷战布局,将台湾编入美国的协防地区,并开始提供经济援助。这个布局,让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得以偏安残喘于台湾,并且可以开始对岛内展开政治戒严,以正当化其独裁统治。
1950年代到1985年代中期,是台湾社会受到高度政治控制与思想钳制的叁十多年,而张照堂的摄影创作高峰,则正好落在这个时代。蒋政权的右翼反共思想,与蒋介石深受日本士官训练影响的军国主义、穷兵黩武、与军事化教育,让台湾人民在这个漫长的年代里,从身体到精神都备受压抑。除了反共话语之外的一切政治言论或进步思想,俱属禁忌;所有涉及社会现实之反映或再现的艺术表达形式,皆无空间。
在这样紧张、低迷的社会空气里,当时主流的摄影实践,只有两种:一是作为官方喉舌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新闻照片,另一则是唯独容许在民间操作的“沙龙摄影”。前者没有一般人能随意进入的实践机会,更不必谈反映真实社会的新闻自由空间。后者则由顺从并配合国府艺文政策的早期着名摄影前辈郎静山主导,将沙龙画意的休闲业余摄影,推广为民间摄影文化唯一被认可的方向;若稍微将镜头对准比较写实的农村景观或类似之真实生活题材,必遭到压制。
国民党政府的这项媒体与艺文政策,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蒋介石与他带领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与共产党的内战中落败,于1949年撤煺到台湾后,并不反省他们在中国大陆的政治腐败,只将其惨败经验,归诸自己的宣传和思想工作不如对方。因此,当蒋政权落荒台湾后,即立刻严格管制媒体的经营,并抓紧一切可能产生思想与批判意识的各种艺术形式与教育机制,进行严厉的检查与控制。在艺术方面,举凡文学、戏剧、通俗音乐、电影、漫画、摄影等等特别适合反映现实社会、进行政治批评的创作形式,都纳入滴水不漏的检查机制里。
至于在创作题材上,若不对当时的政治独裁者蒋介石歌功颂德、宣扬反共意识与爱国情操、或怀念神州大陆故土,台湾当时的创作者,起码也要将艺术导入不食现实烟火的、抽象的、或各类形式主义的路径,不允许看到现实社会里农民劳工的贫困生活,或底层社会的真实景象,以及当时苏联与中共擅长的各种来自生活现实的写实主义题材。
跟着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的摄影先行者之一郎静山,在他自创的将风景材料融接拼贴的集锦摄影里,表现的几乎全是仿中国古代山水画情境的画意摄影,或静物、人体等脱离现实语境的题材与手法。郎静山因此受到当政者的欢迎与扶持,成为官方意识型态下钦定的摄影文化之“民间代理人”,以“摄影学会”的组织,和比赛、展览、认证等各种机制,鼓励风花雪月的“沙龙摄影” ,打压写实主义摄影。
在这种政治气候与摄影文化场景下,回顾张照堂的早期作品,与全盛期的大部分作品,即可清楚的理解,作为一个具有卓越视觉艺术才华、和反叛时代之政治压迫气氛的张照堂,为何在他的影像里,展示着这样强烈的超现实感、荒谬剧场、疏离观点、甚至残酷美学。从1960年代起,普遍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艺术手法影响的台湾文学界,与各类艺术创作圈,确实争相模仿西方的现代主义美学语汇,成为某种流行和风雅。尽管如此,我认为在摄影这种能立刻反应政治现实、因此被严格看管的艺术形式里,以及对张照堂这样具有叛逆性格的艺术家,超现实、荒谬、疏离、冷酷的影像语言,首先是一种试图挣脱苦闷的抵抗与救赎之道。
张照堂在1960年代初期具代表性的、冷冽疏离的、超现实风格的摄影作品,一出手就是非常沉重的、具有压迫性之巨大视觉张力的艺术。也就是说,他的摄影在创作之初,立刻抵达一个相当成熟的艺术高度。这样的摄影家,让人想起西方摄影史上的Andre Kertesz,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W. Eugene Smith等天才型人物。他们皆于创作之初,在影像掌握上,即已臻摄影快门艺术的成熟和高度。
张照堂出生于台北县的板桥,早期的一些经典影像、场景坐落在他的家乡,别有意味。我们固然可以在不知道“板桥”是什么、在哪里的情况下,阅读这些作品本身的视觉张力与艺术趣味。然而,作为张照堂故乡的台北县板桥镇,以及在板桥镇里的江子翠、浮洲里,或远眺的观音山 ,在1960年代那个纯朴的、封闭的、农业社会的台湾,其实是有着属于台湾特定时空之代表性意义的。因此,那些“无头”年轻男子的身躯,那些失焦模煳的儿童的脸,那如鬼魅般冒出镜头前、立于稻田之中或裸身之上、浮现于布幔后、闭锁于塑料袋内的怪异头脸,是出现在板桥的浮洲里、江子翠、村道上、废墟前,背景甚至是清晰的稻田与观音山时,那些代表着家乡的地景,与当时社会的抑闷氛围,就让这些无头、煳脸、阴影与鬼魅,有了更让人沉思的压迫性与窒息感。这些鬼魅,是映照并宣泄着青年张照堂之抑闷不安的艺术精灵,也可以是台湾社会在那个时代里,身体和欲望没有出口、灵魂和思想无路可逃的黑色共同印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1
二、关于“现代主义摄影”
张照堂摄影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大约展现在1970-1985年间。若以他的重要个展来看,则1983年的“恩宠与宽容”,大约代表了这个时期的主要创作精神,而1986年的“逆旅”,则总结了这个时期的摄影成果。这段期间的作品,有一部份保持了他一贯冷冽、诡谲、突梯的视觉风格或讯息;但是更大一部份的代表作,如“恩宠与宽容”这个展览名称所示,是一种非常厚重、温暖、素朴之人文精神的流露与确认。这里面有着令人如沐春风的老人与童颜,有田间骑牛的儿童、街头的算命先生、笑容专注玩着扑克牌的戏班子成员和面容哀戚的烧冥纸妇人,等等。
这个时期张照堂的作品,在内容与风格上和他在1970年代之前的早期作品,有着相当的不同。从个人的层面来看,进入壮年的张照堂,多少挥别了1960年代那个苦涩、忧郁、愤怒的艺术青年状态,走进社会与工作的现场,接受机会与挑战,也大量地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华,并因而可以比较具体地触摸、揣摩台湾社会的肌理与脉搏,不再仅仅停留于抽象地再现个人的或全社会的精神苦闷。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1970年代的台湾,虽然政治与思想控制依旧严厉,但是来自民间的政治反对声音,和重新认识现实社会与本土文化的渴望,已经通过一些勇于突破现状者的召唤,和他们在媒体上的发声,开始启蒙了社会、松动了政治土壤。在文学艺术上,1970年代中后期在报纸和杂志上进行的“乡土文学论战”、《夏潮》杂志、与当时《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等事件、运动与媒体,对于本土文化、现实生活题材、和写实主义摄影等的开启与讨论,应该也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张照堂将镜头转向人文精神与现实生活的场景。不过我要强调,尽管这个时期的张照堂与青年张照堂的摄影,在题材或方向上显出开阔与多元,但他一向的视觉风格和冷凝特质,却始终是一致的。
然而,在1986年之后至2005年为止,张照堂近二十年的影像创作内容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他对生命有着更多的宽容与自在,另一方面又继续着暧昧、鬼魅、抽象、虚实不定、与奇异趣味的张式风格。后者的这些趣味,让人很快的想起活跃于1960-70年代的美国摄影家Garry Winogrand那些精彩锐利的街头风景与美国社会面貌;我们也可以在张照堂的影像里,看到他在台湾的写实场景里,唿应着Robert Frank和Lee Friedlander等大家的某些趣味。
从张照堂早期那些最强烈突出的超现实或荒谬剧场式的影像,到后期的这些对真实、虚拟、幻境的操演,使许多人称张照堂的摄影艺术,是一种“现代摄影”或“现代主义摄影”,他也被认为是台湾“现代主义摄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张照堂的某个突出且一贯的摄影风格或语汇来看,似乎这样“望影生义”的说法也自成道理,但是,这个词汇和概念,还需要争辩与明察。
“现代”作为西方历史文明进展的定义性词汇,或者“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一种文学艺术的美学理论或风格主张,是衍生自西方工业文明与科技理性下的产物。它的语境,是西方文明“现代性”的发展,和对这种西方现代性的高举、批判或对抗。当台湾1960年代起的艺文界,移植、模仿着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哲学思维和美学形式时,台湾却基本上不在“西方现代性”意义下的社会与文化状态里。那时的台湾,都市化与工业化尚未发生,人民的生活习性保留在农业社会的状态。其实在某个意义上,这样的习性在台湾许多地方、或许多人身上,至今没有多少根本的改变,包括台湾的城市文化,与许多工作与居住在都市里的人。工具理性、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和推动进步的政治、社会制度等这些西方现代性的最主要内涵,在台湾的1960年代,都还没有出现,甚至连个影子都没有。
也就是说,台湾在1960-70年代的任何“现代主义”文艺风格,并非回应着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了的社会所产生的物质发展、生产效率、律法规范,以及尾随而至的异化、疏离、压迫、剥削等等,进而形成的艺术思维或话语实践,而是去脉络地将西方社会现代文明形成的一套艺术语汇,不着边际地空降到台湾的传统农业社会里。如果说,这是一种纯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西方艺文技术移植和模仿,也不完全公允;当时台湾社会的“愁”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愁”,并非西方工业文明与资本主义社会里所产生的那些现象,而是台湾当时的传统社会,在社会封闭、政治高压与身体抑闷之下,所累积的烦闷感和束缚感。西方的“现代主义”文艺美学和语法,恰好可以“拿来”当作一个好用的、又在形式表达上“安全”的(因为检查艺术内容的官方审查部门看不懂)宣泄情绪与时代苦闷的方法。
从这个社会与文化脉络,回头检视张照堂的摄影,或许可以比较清楚的定位他的摄影艺术,大抵跟西方概念下的现代主义摄影,并无太多关系。他摄影艺术的独特性,不在于有多少神似西方现代主义语汇的影像,而是由于他响应、对抗当时所处的政治压抑与身体禁锢之台湾戒严社会的方式,竟然与西方的某些视觉语汇和心理情绪,可以如此惟妙惟肖地相互辉映。也就是说,张照堂从西方之摄影、剧场、文学、电影里的现代主义美学形式,和当时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里,吸收、学习的那些形式美学和思考,应用到与“西方现代性”没有多少关系的当时的台湾社会里,居然也能够“牛头对得上马嘴”,成为宣泄、抵抗当时台湾政治社会抑闷情境的一种奇异而有效的语言。但是,若以西方之“现代主义摄影”的文化和创作语境,看待张照堂的摄影是如何之“现代主义”的话,我认为就是一种无视台湾特定之历史与政治语境的理解了。另一方面,张照堂摄影艺术里,同时存在的温暖人文质地、与剃刀般冷凝锋利的双重性,也使得这位艺术家的独特与丰富,已不再需要“现代主义摄影家”这类以西方美学概念为尊的冠冕,或者,这样的描述既不准确、亦不能完整的说明张照堂作为摄影家的多样内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1
三、再评价张照堂
张照堂的摄影创作持续了半个世纪,未曾真正中断;从他的近作来看,他对快门艺术之摄影语汇的掌握依然精准,功力不减当年,趣味也未曾转趋稀薄。然而,他的摄影艺术,至今停留在快门艺术的摄影概念里,且这样的艺术成绩,如我前文所说,在他早期的作品里,已经粲然树立。那么,在这个数字化拼贴、改造、后制技术极为方便,使摄影可以自由地和多媒材、装置、观念艺术等各类前卫实验手法结合的年代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并安置张照堂快门摄影艺术的价值,以及张照堂这位艺术家的意义?
先从他的快门艺术说起。摄影艺术的古典意义,即快门掌握的瞬间艺术,以及创作者透过这个瞬间的捕捉,进行描绘或诠释世界的方式。张照堂在这个平面影像形式里,已到了一种多数人难以看齐、遑论超越的纯熟而深刻的境地。过于纯熟的技艺,常常会让艺术作品,减低甚至丧失了塬本足以感动人的力量,而这大抵不成为张照堂的问题,则是因为他总能用新鲜而犀利的视角,看见平凡场景中的异质趣味,而且以摄影的快门和构图,将它们转化成艺术语言。
他的作品全部取材自现实场景,但几乎没有一幅作品,是直接描述事件本身、提供见证功能、或诉诸表面情绪的。所有的情绪、讯息、或观点,都经过进一层的隐喻、转化、沉淀或联想,使他的摄影里的苦痛、荒谬甚至残酷,从没有哭天抢地的喧嚣,或强迫性的讯息,而是一种深邃、无言、甚至欲哭无泪的悲哀和喟叹;即使在他很少出现的欢乐或笑靥的画面里,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的观看,而更多的是以凛然的心情,阅读这些温暖着或激励着我们向前的生命。
然而,张照堂的摄影艺术,或者说,他作为摄影艺术家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快门功力与影像境界上,更在于他的艺术结晶,和他这个人,与他的生命状态,是极其一致的。在台湾的摄影圈里,我认为这是非常稀有的质量。也许有人认为,谈论艺术价值,不需要把艺术家的个人因素考虑进来,仅从作品论断即可,尤其对并非涉及新闻或纪录摄影这类具有较多道德性考虑的摄影类型时。但我必须要说,若能够了解张照堂其人的特质,应该会更懂得欣赏他的摄影艺术,何以如此独特,历久不衰。
在吴忠维的《看•不见•张照堂》 里,张照堂诚实的描述自己做展览的态度并不积极,也没有特别的计划或企图;和国外一些成就突出的大摄影家相比,自己的创作显得不够努力或缺乏纪律。然而,他接受自己的这种创作状态,觉得既然如此性情,即不欲刻意改变或勉强自己。也曾有评者认为,张照堂虽才气纵横,但是对摄影创作这件事,却一直处在一种“业余状态”。坦白说,我早些年也多少有类似的看法。然而,增添了一点岁月和对生命的体悟之后,我修正了自己早先的观点。
有才情的艺术家大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创作高度纪律化、企图心很强、甚至步步为营精于计算、生产营销皆丝毫不差的人;他们成功的累积成果,打造自己艺术的“重要性”,以确保能进入并盘据主流艺术的殿堂。另一种人则如张照堂,他们认真创作、更忠于自己的生活;对如何可以更快的、更有效的推销自己,没有积极的兴趣,甚至对那样的企图心嗤之以鼻。我当然不能说,具有积极性与企图心、认真创作的艺术家,不值得鼓励,但我毋宁是更欣赏后者的。
张照堂认真工作,热情生活,对各类艺术的吸收与涉猎极广,尤其音乐、电影和剧场。他勤于从最新的艺术创作和思潮中不断汲取养分,对教育学生也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经验。当台湾许多二叁流的摄影家,汲汲于隆重出版自己印刷精美的大型摄影集时,张照堂至今没有类似的兴趣或行动。他的不急于展示自己,一方面看到其从容自在与自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位艺术家是一直向前看的,不觉得需要眷恋已有的成绩。
他的“不积极”、“业余”、随遇而安,并且愿意将许多精力和时间,留给教育学生和充实生活。这些于我而言,皆说明了张照堂基本上不是一个自恋的人(而自恋或极度自恋,却是不少杰出之艺术家程度不同的一种共通特质)。他热情而专心地注视着世界,并不老是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这样的特质,可以使他的艺术里包含更多的真诚与纯粹,更少的矫情与造作。当生命状态与艺术作品可以如此真诚一致,则“业余”与“无企图心”所生产出来的摄影艺术,兀宁是更动人、也更恒久的。
重新阅读、思索、评估半个世纪以来的张照堂的摄影,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体会张照堂的艺术精神,和他生命的意义与重量。他的艺术,以及更重要的,他这个人的存在与生命态度,已经自动成为一种风范和标杆。我相信,张照堂心里的那头犀牛,还是一样不驯服的、生命力勃发的要从压迫狭仄的电梯里,冲挤出来。
郭力昕: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媒体与传播系博士,现任国立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曾任《人间》杂誌图片主编,《中时晚报》摄影评论专栏作者,年度新闻摄影奖、纪录片竞赛、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视听媒体艺术类」与「国家文艺奖」(电影类)等各类评审委员,台北市立美术馆与台湾美术馆典藏委员,并自2003年起担任「台北电影节」谘询委员迄今。着作包括《电视批评与媒体观察》、《新频道:电视·传播·大众文化》、《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2
近千海内外摄影家将聚福州共度海峡摄影艺术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十月十四日电(记者郑祚声) 第三届海峡摄影艺术节组委会今天在福州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由台湾、香港、澳门、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十六家摄影家社会团体及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福建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摄影艺术节,十八日将在福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届时,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及港、澳、台地区和中国大陆各省的近千名摄影家将参加此节海峡摄影艺术节,其中包括香港摄影家简庆福先生、日本摄影家黄金树先生、香港摄影学会会长朱济权先生、新加坡影艺研究会荣誉会长林光霖先生、菲律宾华侨摄影协会会长杨辉燕先生、泰国皇家摄影学会荣誉顾问陈汉洲先生、台湾中国摄影学会前理事长周志刚先生和黄季瀛先生、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副会长翁庭华先生、美国洛城摄影学会会长高立人先生、台湾摄影学会理事长林再生先生等海内外摄影界知名人士。
据介绍,此届海峡摄影艺术节以“同根、同源、同心、共享、共荣、共赢”为主题,同时举办第三届世界福建摄影大会“海西摄影发展论坛”和“海峡摄影先行论坛”,约三百位世界各国著名摄影家及台湾各大摄影组织近五十人的代表团将出席大会,共同为繁荣海峡两岸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艺术节期间,摄影家们将带来各国各地区风格迥异的近百个摄影展览,与福州市民共同感受摄影艺术的魅力。艺术节还将为观众奉献一台“摄影为中国按动快门”的主题晚会,中外摄影家也将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外摄影家看海西”创作活动。而前两届海峡摄影艺术节分别在二00一年和二00四年举办。(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3
2009年10月1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10月12日,“八八救灾义展——郎静山摄影展”在台北开幕。作为华人现代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郎静山的限量艺术品此番除了开放展览外还将进行首次义卖,所得的半数将捐助给在“八八水灾”中受灾的弱势家庭儿童。此次展出分为“暗房游戏”、“清淡高雅”以及曾于2004、2005年受邀至德国慕尼克维拉斯托克美术馆与基尔美术馆展出的“当代上海中的郎静山”三个主题,让观众了解他... 中新社发 李佳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台北十月十二日电 (记者 李佳佳 黄少华)“八八救灾义展——郎静山摄影展”十二日下午在台北开幕。曾获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世界十大摄影家”的郎静山摄影作品此番将进行首次义卖,所得的半数将捐助给在“八八水灾”中受灾的弱势家庭儿童。
莫拉克台风带来的“八八水灾”,重创南台湾与台东,造成严重伤亡,重建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是次,郎静山的女儿郎毓文与学学文化创意基金会董事长徐莉玲挑选了三十三件郎静山的珍贵摄影作品进行义展,不仅将捐助“八八水灾”灾区弱势家庭儿童课后陪读计划,还将另外半数义卖所得捐赠给郎静山艺术文化发展学会,以此帮助重新整理大师作品,资助其到国际上进行展出。
郎毓文表示,祖父郎锦堂在担任清朝武官时,曾立下治水之功。家族有感于台湾“八八水灾”的后续重建工程浩大,决定首度于展览中义卖作品,展览时间将至十二月六日止。
郎静山生于一八九二年,曾以“中国第一摄影师”峥嵘于上海,首创中国摄影集锦艺术,于世界影坛绽放异彩,后被推举为“亚洲摄影之父”。他的集锦摄影,乃是承继了中国山水画多视点的作法,打破西方单点透视的观看方式,成为摄影艺术民族化的重要代表,是华人现代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
此次展出分为“暗房游戏”、“清淡高雅”,以及曾于二00四、二00五年受邀至德国慕尼克维拉斯托克美术馆与基尔美术馆展出的“当代上海中的郎静山”三个主题,让观众了解他的不同创作方向。展品除了怀旧感十足的集锦摄影作品之外,还有具有童趣的暗房叠影作品。
为了反映时空中各种不同的“气”,郎静山发明了复杂的“集锦摄影”,并赢得了“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赞誉。展出中的一幅《晓汲清江》即源发自庄子所追求的虚静之处生“气”的表现。而展出中的《芦岸归舟》呈现出来的黄昏景色,是郎静山于一天中不同时间捕捉不同氛围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大师于一九五七年所作的《春到》,则以斜生的枯枝配上带有光泽的花瓶,应用打光技术做出完全无影的静物画面,展现出春光明媚之感。画面中,枝干向上弯曲,使下方空白产生“气动”,这正符合中国文化“虚实相生”的道理。(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4
http://art.china.cn/photography/2011-07/13/content_4329640_5.htm
http://art.china.cn/photography/2011-07/13/content_4329640_5.htm
http://art.china.cn/photography/2011-07/13/content_4329640_5.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5
|
国际化的台湾影像艺博会 |
|
由行政院文建会、中华民国观光局指导,台北市政府文化局、1839当代艺廊及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共同主办,首次着眼于单一摄影媒材的“TAIWAN PHOTO 2011台湾摄影艺术博览会”,于9月30日至10月3日假新光三越台北信义新天地举办。博览会吸引来自多国艺廊来台交流,大会严选策划国际级摄影大师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麦可·肯纳(Michael Kenna)特别企画展,跨国力邀摄影界各领域专家学者主讲(2011台湾摄影论坛),活动丰富精采可期。展览场地特别选择在宽敞开放的百货公司举行,延伸平易近人的观展氛围,鼓励全民轻松近距离参访,欣赏摄影艺术美学多样层次的深度及风貌。
博览会引领摄影艺术风潮
乘着国际当前摄影蓬勃发展的趋势,今年下半年的台北也弥漫着一股崇尚摄影艺术的风潮,而九月底压轴举行的“TAIWAN PHOTO 2011台湾摄影艺术博览会”,更在众多艺术博览会之间异军突起,主办以单一摄影媒材为主的艺博会,以集大成的气度融汇各国风采,吸引来自美、英、法、德、日、中等海外艺术作品来台交流。肩负推广台湾摄影艺术的使命,以及作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全新窗口,第一届TAIWAN PHOTO 评审委员严谨评选,在展览规划上,以摄影家作品的质感为优先考量,将采取展商与摄影家并重的方式呈现,一方面让参展艺廊拥有足够挥洒专业的空间,另一方面,为摄影家个别打造出特别企划展,兼顾商业艺术推展与摄影教育推广的诉求,让收藏家及参观民众能循序渐进的了解全球摄影艺术现况与市场发展方向。
国际级摄影大师巨作现身
今年大会隆重推出日本重量级摄影大师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英国当代摄影艺术家麦可·肯纳(Michael Kenna)的特别企画展。森山大道以敏锐独特的直??觉,随心所欲、猎人式的拍摄手法,将街头摄影的可能性扩展至极限,粗粒子、模糊、晃动的特色成为他个人鲜明的标志与风格;肯纳则擅以黑白摄影展现他内省而恒定的特质,作品中经常飘逸着中国山水氤氲的优美意境,呈现出清新沁人的气韵。TAIWAN PHOTO 2011特别将欧亚洲两位国际级摄影大师巨作兼容并蓄于特别企划展中,意图展现摄影艺术的多元荟萃及文化精随。
除了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及麦可·肯纳(Michael Kenna)的特别企划展之外,参展艺术家还有来自日本的艺术家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佐藤时启(Tokihiro Sato)、北野谦( Ken Kitano)、詹姆斯。中川治(Osamu James Nakagawa)、今道子(Kon Mitiko)、蜷川实花(Ninagawa Mika)、三好耕三(Kozo Miyoshi)、久保田博二(Hiroji Kubota)、原久路(Hisaji Hara)、泽田知子(Tomoko Sawada);来自美国的知名摄影家有安瑟?亚当斯(Ansel Adams)、艾德华·威斯顿(Edward Weston)、亨利·卡拉汉(Harry Callahan)、麦可·强森(Michael Jhonson)、茱莉·布拉克曼(Julie Blackmon);法国的知名时尚摄影家詹路普·西夫(Jeanloup Sieff)及新锐摄影家常易(Christian Chambenoit);德国的马特?汉奈克(Mat Hennek);中国的冯建国、刘瑾、渠岩;台湾的陈敬宝、吴政璋、许哲瑜、何孟娟、杨钦盛、赵炳文、吴政璋、许哲瑜、陈妍伊、潘小侠、廖益嘉、陈志宏、方琦等。参展艺廊有日本的MEM艺廊、Zen Foto艺廊、Photographer's艺廊、BLD艺廊、Photo Classic,台湾的1839当代艺廊、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绝版影像馆、东家画廊等。
首届2011台湾摄影论坛
这场国际性摄影艺术展,同时也兼具摄影教育之推广,首届“2011台湾摄影论坛2011 Taiwan Photo Forum”邀请会长邱奕坚博士(1839当代艺廊执行长)、艺术总监全会华(TIVAC执行长) 、英国摄影家麦可?肯纳(Michael Kenna) 以及专业摄影艺廊经营者主讲,聚焦于跨领域探讨─学术教育性、艺廊经营管理、摄影艺术市场投资等议题,对全球摄影艺术的市场现况提出独到观点,为参观民众掌握摄影美学的趋势与脉动。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5
广西·台湾风光风情摄影艺术交流展在邕开展
广西日报 2010-09-14 ■ 蒋 林 |
|
| | |
由广西文联、广西摄影家协会与台湾摄影家联谊会、台湾南投县摄影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广西·台湾风光风情摄影艺术交流展”于9月12日在自治区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出的100幅佳作是在数千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作品堪称摄影艺术精品,作品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构图别致,手法新颖,取景用光技巧高超,代表了当今桂、台两地摄影艺术的最高水平。一幅幅精美动人的画面展现了桂、台两地悠久的历史、秀美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及人们多彩的生活。
据广西摄影家协会主席施兴良介绍,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趋频繁,各种艺术门类都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广西摄影家协会在赴台考察时,便与台湾摄影艺术界达成联合举办广西·台湾风光风情摄影艺术作品交流展的协议。
活动旨在运用摄影艺术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广西与台湾摄影家的摄影学术交流,展示两地绚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共同为繁荣发展中国摄影艺术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蒋 林)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6
“柯锡杰《看》摄影创作50年展”在京举行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9/06 新浪文化
柯锡杰个人肖像 新浪文化讯:享誉国际的台湾著名摄影家,应中华文化联谊会邀请,将于九月六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假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首度在大陆展览之开幕仪式。这项名为“柯锡杰《看》~柯锡杰摄影创作50年展”的摄影大展,是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连手筹办的“台湾艺术巨匠”系列活动,展期自九月六日到十六日止。
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系精选自摄影创作半世纪生涯的的83件作品,亦是他源起中国大陆、发迹台湾、求学日本、转战纽约、浪迹天涯的心象风景,并以“源起”、“心景”、“新意美学”、“灵智飨宴”及“转染金品”等五大主题呈现。
柯锡杰的艺术创作源自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生于1929年,成长于台湾最震荡的年代;十八岁起自学摄影,三十岁赴日专攻摄影,回台在累积盛名后,毅然赴美发展;之后又在名利双收之际,放下一切,“流浪”到南欧、北非、中国大陆……等地。他的人生充满转折和变动,但始终未曾放弃的,是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他的早期黑白作品,留下许多像月世界、野柳等台湾风景,以及指挥家郭美贞、雕刻家杨英风、舞蹈家黄忠良、 人体模特儿林丝缎等许多五○、六○年代著名的艺术家。
七○年代,柯氏远赴美国,成为少数能在竞争激烈的纽约商业摄影界获得肯定的亚裔摄影师。这是他开始进入彩色摄影的时期,也开始尝试运用“转染法”这种冲洗技术。“转染法”是摄影史上到目前为止,所出现最佳质量的冲印技术,能够准确逼真的再现摄影家视觉所见,且可保持三百年以上不褪色的质量。这项技术目前已成为绝响。而柯锡杰结合此项技术以及自已独特的视觉美学,创造并保存住许多经典之作如《等待维那斯》、《树与墙》等。
八○年代,柯氏结束在美事业,远赴南欧及北非摄影,完成风格独特的“心景”系列。他拍出人称“心景”系列的作品,曾在1996年与Ernst Haas、Burt Glinn、Pete Turner、Barbara Wrubel等世界知名摄影家并列齐名、联袂展出,并被誉为彩色摄影大师,展现了他在国际摄影界的实力与份量。
柯锡杰的创作始终维持一贯的风格,作品常撷取自生活中最普遍的题材,但拍摄的角度却令人赞叹。他曾说:“如果用眼睛看是一种『框』,用心体会则是一种『宽』”;又说:“一个人的心灵有太多东西的时候,其实什么也体会不到。简单的时候,我们的心才活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柯氏的作品之所以能呈现如此简洁、利落又饶富深意的画面,皆源自于他有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不受限于任何的框架和束缚,永远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活力。他近期的作品仍持续这样的风格,《凛雕》、《融》、《秋声》等皆为其中代表作。
本次活动除了展览之外,开幕式当天10:50〜12:00也将在中国美术馆7楼学术演讲厅举办专题演讲,讲题为“心的视界~我的摄影历程50年”。演讲中,柯锡杰将以他的摄影作品,带领观众走进他的创作历程,一探他独特的摄影美学,并分享他丰富精彩的人生体验。
本次展览相关新闻:柯锡杰:如果用眼睛看是一种“框”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源起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心景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新意美学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灵智飨宴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转染金品
编辑:奕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7
两岸摄影师将在厦门秀佳作 共挖掘艺术价值摄影 |
|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2 责任编辑: 罗琪 |
陈伯义 《OutLook窗景》
侯怡亭 《现实动作媒-真实荒漠》
核心提示
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实验摄影……2月13日至3月28日,一场颠覆传统美学视角的摄影展将在集美艺术区内拉开帷幕,来自海峡两岸的10位摄影师将带着他们的作品来到集美艺术区的凹凸影像基地,共同参加“《镜·界》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
事实上,作为自去年5月份启动的“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的系列活动之一,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将展出两岸知名、新锐摄影师的77幅当代摄影作品,类型涵盖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和实验摄影,无论主题、手法还是风格都各自迥异。据悉,参展的本土艺术家阵容包括卢彦鹏、陈勇鹏、安东尼、郭国柱、黄臻伟等5位摄影师,陈伯义、郭英声、侯怡亭、沈昭良、姚瑞中等5名台湾当代摄影界“重量级”人物届时也将带来他们的代表作品。
为此,本报专访2010海峡摄影交流展策展人、凹凸影像基地罗卡当代艺术空间艺术总监连芷平。
办成功能多样的大型文化节
记者:我们知道,这次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是“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凹凸影像基地又是大展的主要承办方和执行者,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摄影大展目前的进展情况。
连芷平:“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集美区人民政府和集美学校委员会联手,共同打造的摄影盛事,和2010年的海峡两岸龙舟赛同时开始,大展为期一年,面向全国征集记录集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百姓生活等内容的摄影作品,活动获得了集美区宣传部、集美街道、集美区文体旅游局、市摄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
除了摄影作品的征集,大展开机后还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比如去年办的摄影新锐展、当代摄影研讨会、摄影家罗永进个展等,当然也包括接下来的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可以说这个大展是一个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大型文化节。
凹凸所在的集美艺术区从开园以来就得到从区里到街道的大力支持,现在在集美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以艺术区为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我们可以想见,古老的集美学村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焕发出更多元的艺术魅力。
发掘艺术价值的摄影
记者:凹凸影像基地主要关注摄影这个方向,而罗卡当代艺术空间又属于凹凸下设的非盈利机构,你们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
连芷平:罗卡是凹凸影像基地的一个艺术空间,它的性质非常单纯,致力于发掘艺术价值的摄影。罗卡的名字从英文单词LOCAL而来,就是“本土”的意思,我们的重点放在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本土的当代摄影上。从延伸了的涵义上说,我们重视当代摄影的本土语境。
走进罗卡艺术空间的作品,未必是名家作品,但必定是好作品。我们希望为有潜力的年轻新锐增加艺术资历,尤其希望能为本土的摄影师提供推介平台,其实我们本土的优秀摄影师不少,但是相应的艺术机构不多,专门推动摄影的目前在福建省大概只有罗卡。可能本土的摄影家多少都有点地域焦虑:是不是没有去北京上海就没有发展机会?罗卡希望能消除这种焦虑,让艺术家能在本土创作,也能在本土交流,并获得影响力和际遇。
牢牢打造好本土平台
记者:作为策划者,你们的中长期目标是什么呢?凹凸、罗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哪些动作?
连芷平:“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为期一年,凹凸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个摄影大展的推动上。此外,罗卡的诞生来之不易,我们希望将这个难得的本土平台牢牢打造好,积累出学术影响力,推动更多年轻摄影师从厦门出发,走上他成熟的艺术之路。罗卡的成立至今不到一年,但已得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多伦多等不少艺术机构的关注,经常接到展览合作、学术交流的邀请。罗卡目前在准备打造一份独立摄影刊物,这其实是一个初衷,用来更好地与欧洲交流。今年顺利的话,我们会带一批本土摄影师到海外去,希望将来这种交流能成为常态。
郭英声 《涂鸦系列作品》 黄臻伟 《Night Tripper》 对新锐和成熟艺术家都有触动
记者:这次两岸展有5名本地艺术家,他们有的已经崭露头角,有的或许还没那么有名,罗卡发现“新星”的渠道是什么?另外,对这些新人有没有一些“准入”标准?
连芷平:在同一个展览里把成熟艺术家和新锐放在一起,我认为是很好的交流模式,对新锐和成熟艺术家都会有触动。现在渐渐地也有艺术家知道了罗卡,主动与罗卡联络。
对于每一位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凹凸、罗卡的展览、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都是不收费的,欢迎大家来共享资源。关于“新人”的甄选,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好的作品!对优秀创作者的推动我们不遗余力。我们除了大型展览,还有小型的短期展和形式自由的作品交流会,这些活动的成本低一些,也更适合活跃的、还不是非常成熟但创作上有潜力的年轻摄影师。
台湾摄影家每位都有亮点
记者:再回到这次的摄影交流展,您认为这次展览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台湾方面摄影师的履历看起来都非常牛,有没有特别需要给大家介绍的?
连芷平:这次展览很荣幸邀请到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一群摄影家,每一位都很有亮点:姚瑞中曾代表台湾地区参加1997年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并曾获金马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郭英声是台湾地区“文艺创作奖”和“文化艺术奖”的获得者。沈昭良曾多次摘得亚洲摄影奖。陈伯义的作品是关于他深入研究的台湾红毛港地区的社会转型及文化变迁,受到国际上的诸多关注。侯怡亭是这次展览中唯一的女艺术家,年轻而有才气。
台湾艺术家对厦门也抱以很高的热情,这次展览,侯怡亭、沈昭良和姚瑞中将亲自出席,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厦门。
让厦门摄影新锐增强自信
记者:来自厦门的几个摄影师大多都是80后,是特别安排还是巧合?这是不是也代表了大陆当代摄影圈的普遍现象?这次厦门的几位参展摄影师有什么特点?
连芷平:这次厦门的五位摄影师大多是年轻新锐,但他们的作品与台湾知名摄影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并不逊色,这让我们很自豪。我们引来知名艺术家,让新锐和他们站在一起,一方面是学习,一方面是增强自信,更是增强资历,对本土新锐的成长很有意义。
这5个人中,陈勇鹏算是厦门摄影中的第一批先锋,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实验摄影,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守在本土创作,厦门是不是一块优良的创作土壤,我想他是可以证明并很有发言权的;卢彦鹏目前多数时间在北京,2010年他取得很好的成果,作品也被喻为“中国影像行业第一拍”的华辰影像拍卖公司相中并成功拍卖,对一个26岁的年轻人,这个成绩很不容易;黄臻伟是这次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刚从英国取得摄影硕士学位回来。他很跨界,不读大学的时候曾是乐队鼓手,还写诗,中学时在名噪一时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过奖;郭国柱长期关注非常态居住人群,他是非常有人情味的纪实摄影师,他的作品不仅是摄影,更是社会学,而且他的大画幅功底掌握得很扎实,完全是老师级;安东尼实际上是在厦门生活的法国人,他还没有来中国之前,就开始关注中国人的信仰,这次展出了他在厦门创作的《信仰》系列。非常有趣的是,展厅中安东尼拍厦门的作品对面,正是台湾摄影家陈伯义拍法国的一组作品。
人物名片
连芷平: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德艺术研究生院、柏林艺术大学硕士,从事媒体艺术创作和策展,目前负责罗卡当代艺术空间学术事务。同步新闻平: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lvF
台湾摄影名家来厦开讲座
在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期间,来自台湾的两位知名摄影师沈昭良、姚瑞中将分别带来专题讲座,讲座将在集美艺术区凹凸影像基地研讨厅举办,有兴趣的朋友可免费入场。
具体时间安排为:2月13日晚上7点,沈昭良将进行专题讲座——《谈台湾文化景观摄影》;2月14日晚上7点,姚瑞中将谈谈他摄影作品中的政治地理学。值得一提的是,沈昭良的专题摄影作品《映象南方澳》及《台湾综艺团》系列,曾获颁亚洲奖及最佳外国人摄影家奖;姚瑞中曾代表台湾地区参加1997年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横滨三年展以及2009年亚太三年展。(记者应洁)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08
台湾当代艺术中的摄影新潮流——关于几种创作方法的初步观察 |
作者/出处:姚瑞中 日期:[1970-01-01 ] |
摄影是一种真实再现而平面化的艺术形式,必须依赖对象物的存在才能进行创作。在台湾,因为摄影美学及理论的贫乏、摄影家过度依赖对象物、迷信昂贵摄影器材及摄影沙龙制度的影响,使得台湾摄影界出现几种保守现象。比如:彩色唯美沙龙摄影的制式化风格、黑白古典纪实摄影的墨守成规、婚纱摄影工业的泛滥等,使得大众对“摄影”的认知仍停留在工具层面以及满足“视网膜愉悦”、或“奇观式”的感官刺激上:整体摄影环境的封闭,使得纯粹摄影艺术的研究与发表,较少受到一般大众的重视。 不过除了摄影家以摄影媒材来从事创作之外,也有许多艺术家应用摄影技术进行创作,与从事纯粹摄影的摄影家在观念上有很大出入,他们不以“决定性的瞬间”为最高指导原则,也不认为摄影必需忠实“再现”一个真实或叙说一个故事,更不在乎影像被任何形式或语法所局限;因此,这类作品虽然具有摄影的条件,却另外开辟出一个影像新天地。本文意图以一种奠基于摄影语法上却又不同于摄影的可能性,呈现台湾新一代的摄影发展走向,讨论的艺术家包括台湾重要创作者及近年来掘起的新世代艺术家,抽样切片讨论八个子题:
(1)田野地志学的普查与收集癖
(2)系谱学的实践
(3)资本写实主义的冷酷异境
(4)虚拟乌托邦
(5)自我扮装与多重人格
(6)死亡爱欲
(7)黏湿情愫
(8)崩解的三次元
透过本文的整理与论述的建构,试图勾勒出一个未来可能的摄影样态与社会对话的途径,进而形成台湾当代摄影独特的美学观。
一般来说,摄影是一种再现真实而平面化的艺术形式,大多必须依赖对象物的存在才能进行创作。然而在台湾,因为摄影美学及理论的贫乏、摄影家过度依赖对象物、迷信昂贵摄影器材及摄影沙龙制度的影响,使得台湾摄影界出现几种保守现象,比如:彩色唯美沙龙摄影的制式化风格、黑白古典纪实摄影的墨守成规、婚纱摄影工业的泛滥等,使得大众对“摄影”的认知仍停留在工具层面以及满足“视网膜愉悦”、或“奇观式”的感官刺激上:整体摄影环境的封闭,使得纯粹摄影艺术的研究与发表,较少受到一般大众的重视。
不过近年来,除了摄影家以摄影媒材从事创作之外,也有许多艺术家应用摄影技术进行创作,与从事纯粹摄影的摄影家在观念上有所出入,他们不以“决定性的瞬间”为最高指导原则,也不认为摄影必需忠实“再现”一个真实或叙说一个故事,更不在乎影像被任何形式或语法所局限:因此,这类的作品虽然具有摄影的条件,却另外开辟出一个影像新天地。
本文意图以一种奠基于摄影语法、却又不同于传统摄影的走向,试图勾勒出台湾当代艺术中运用摄影媒介形成的某种摄影样态,主要探讨的对象是以作者所召集的展览“幻影天堂、台湾当代摄影新潮流”为例,因字数所限,在此不针对本展取样的面向进行逐一分析,而以本展中所显露的某些创作方法进行初步考察,这些创作方法可以单一运用也可以交叉共享,
端看创作者的意图而定。创作方法的转变与科技的助力,隐然已成为当代摄影中的特殊语法,以下就四个范畴探讨摄影所使用的创作方法,看看方法的革新究竟对传统摄影产生何种具体影响。
图鉴标本 摄影先天具备的客观写实能力,不但惊人地将影像细节巨细麋遗的展露无遗,而结合田野调查与客观的第三人称视野,也往往具体化影像社会学的感染力。这类摄影作品有几个操作原则:
(1)采平腰的纪念碑式构图加上中、大型相机(120、4x5、8xlO)+大底片+低感度(ASA 50-100)+小光圈(F22以上)+直接印相法类似“F64小集”的方式可使作品得到超高品质)。
(2)同一主题以量化的方式大量拍摄及展示。
(3)强调客观性、去除主观情绪,只选择被摄物(或由被摄物选择)。
(4)一律使用50mm标准镜头模拟一般人的正常视野以防止变型、大多采正面法则、回避任何的特殊摄影技巧、尽量避免戏剧性过强的构图。
这种大量收集而不带有个人情绪的档案照片,单看一、二张时并不觉得特别起眼,但当照片大量而有系统的同时呈现时,却构筑出另一个被约定俗成后的真实世界。摄影家把分散在各地的“对象”集结后,显示出一个支撑外在真实而庞大的社会内在网络,并超出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想象;在此,摄影者的位置并非“介入者”,而较像一位“收集者”,或者可以说是平等一切经验的“窥伺者”。如果说传统摄影尝试着去“表现”这个世界,并且成为真实的、有姿态的和有情绪的,那么这类摄影家则不愿去“表现”什么,他们舍弃“表现”而只作“选择”,而此种“选择权”往往是“被摄物”的一种召唤。当拍摄者选择某个对象时,也是他被所有相似对象选择的开始:因此,伟大的人文关怀光圈被揭去,摄影者不再是真相的揭示者或发言人,摄影者把这个权力还给“对象”本身,而不作任何价值判断。这种理性而冶漠的创作方式,展示了世界被现代主义同一化而系统化收编的图鉴宝典;它是一连串的标本图谱,也是资本主义的战利品及收集物。
傻瓜快照
这类摄影手法与古典摄影要求的粒子细致、讲求质感、光线优美、构图严谨等要素完全背离,使用任何人都会操作的“傻瓜相机”(小型自动相机)来拍照,自从傻瓜相机将摄影的专业化打破以来,早已成为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它可以快速而便捷地在任何地方及条件下拍摄,拍摄者不必经过专业训练就可上手,但它的失败率偏高,例如:对焦不准、晃动、正面闪光使得光线死板、色温偏差、红眼、日期显示…等,使得古典摄影的基本教义派对它是嗤之以鼻。然而这种快拍风格,却应用了傻瓜相机这些致命的缺点,转而发展成为其独特美学观。这些特色包括: (1)经常大量使用彩色底片(色彩往往发色不正常)。
(2)正面闪光灯的大量使用(给人现场目击的感觉)及残影的效果(动态感)。
(3)构图歪斜且切割主体的倾向(给人唐突的感觉)。
(4)晃动、失焦及模糊的应用(漫不经心的感觉)。
(5)日期的显现记录(时光冻结而逝去的提醒)。
(6)因镜头不佳、底片感光度偏高(ASA 200以上),往往使得粒子偏粗、反差过大。
在以上的操作法则下,摄影者因为题材、场地、光线及器材的限制,不得不置专业摄影的要求于度外。然而这些看似非专业的技巧在结合某些特殊题材之后,反而可以相得益彰,而产生另一种审美趣味,传统的审美判断也因此而触礁。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作品乍看之下虽使用业余性技巧,拍起来像是人人可为,但实际上拍摄过程却不简单,“过程”比照片所呈现的结果更为复杂,比如说如何跟被摄者周旋?如何解除其防卫机制?拍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也增添摄影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微妙瞹昧关系:从事此类风格创作的摄影家,大多回避系统化的论述来诠释影像的自由度,因此在展示中往往见不到诠释文字,他们将解读权交还给读者及观众,有别于一般引经据典的菁英份子式导读,也不做高姿态的知识性批判,他们只提供一种个人生活态度。无论观者喜欢与否,自传体式的第一人称取代了所有叙事,这是一个伟大史诗失落的享乐主义世代;而这种手法正以快速的浪潮,侵袭所有道德规范的防波堤。可以预见的是,这波重视个人特殊经验以及享乐式的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夹带着全球化的强大威力下,将会模糊专业摄影与业余摄影的界线。人人都可能是摄影家,喃喃自语的诉说着各自的呓语与梦餍。
矫饰摄影
“矫饰摄影”(Manipulated Photography)也可称之为“安排式摄影”(Sat.Up Photography),它不是一个流派或主义,而是表现手法及拍摄方式的概称,这类作品比较倾向照片本身实际拍摄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在拍摄之前就已经构想好所需的元素,再透过装设、摆置进行实际拍摄;作者犹如电影导演掌握着全盘画面。不再奉“决定性的瞬间”为圭皐,也不去“再现”一个目击现场,摄影者把主导权从对象物身上取回,以全知全能的视野从事创作。
除了安排式的场景之外,也有许多摄影家将自制物品添加在画面上,或在照片上添加一些手工涂绘或破坏画面(或底片)的方式,增加作品层次以呼应主题,意图切入真实物与虚幻影像之间的辩证关系:除了影像先期企划及现场安排的拍摄之外,它的重点也在于后期制作,也就是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加入相关媒材,或着在展示时以非平面的方式结合空间特性呈现,地点本身孕涵的意义也加强了这些照片的深刻性,而照片与真实环境的搭配,不但改变空间原本的功能,同时也改变了照片本身的涵义,并透过空间场域内的装置性手法,强化虚拟接口(照片)与真实切面(场景)的接点,而这接点各自在各人的现实中及回忆中被召唤出来,但却永远注定失落,照片不再只是照片本身,所有的照片最终都将成为“死亡”的“提醒物”。
有些摄影家则透过自我扮装,结合自制场景与“现成物”(Ready.made),意图营造出某种逸出现实的情境:对这类具有自恋倾向的自拍照而言,个体经验变得比集体记忆更使人感到自身的存在,或者说,个体尝试成为集体经验的代言人,甚至代表某个阶层的集体记忆。因此,在矫揉造作的画面中,真不真实已不再重要,“写真”已退位给它的“造假”,虽然画面乍看之下宛若真实,但对他们而言,影像本身只是个幻像,如何透过摄影逼真的写实性,营造一处属于自我的新(腥)乐园,远比客观述说一个遥远他方的故事来得更加令人向往及陶醉。
数位合成影像
近年来用计算机合成修片的影像作品已成为一种风潮,在世界各大展览中屡见不鲜,国内目前也有不少人使用“数字影像”创作,大多是用修片技巧进行后制,仍以传统光学底片先拍摄一些毛片,再扫瞄进计算机并根据片子的可能性进行加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人物皮肤被修饰的像是塑料玩具、风景如同电影看板或月历,物品强烈的反射光芒及粉嫩的荧光色彩,令观众视网膜分不清楚真实与虚幻,一切犹如风景月历般的光鲜亮丽、楚楚诱人。然而这类奠基于真实世界却又与现实保持某些距离的影像,到底要表现些什么呢?布什亚(Jean Baudrillard)认为影像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它是某个状丽真实的投影。
第二层:它遮盖了壮麓的真实,并异质它的本体。
第三层;它让这个壮丽的真实化为乌有。
第四层;它和所谓的真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自身最纯粹的拟仿物。
这类奠基于真实世界却又比真实世界更加真实的摄影作品,标示出一个离我们越近的真实,就越不可能真实的存在。正如布什亚宣称,我们正处于一个“拟象时代”,社会的编制原则已不再是“生产”,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处理、媒体,以及依据拟象符码与模型而形成的社会组织,正全面由其支配及掌控:符号本身不再只是符号本身,而且进一步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并建构出一套新的社会秩序。而这套新的社会秩序也衍生出所谓的“后设人类”,它们基本上是模仿人类的行为,仍停留在复制母体的初级阶段,尚无法自创一个体系;这些虚拟的“后设人类”并非我们所想的只是无个性的复制人或无性生殖的生产系统,这些“后设人类”不但要模仿人类,甚至要取代人类。于是传统道德价值观正面临着考验,它们的存在,也同时宣示了一个崭新道德的价值观体系正暗潮汹涌地吞食一切。
回到技术层面上来看,举凡所有的影像都需要一个“界面”,如同传统光学底片是一种“透明膜”界面,或者录像投影需要一个“承载物”以反射影像,不论是摄影或者录像,在这个全面数字化的时代,以往“定影”的概念已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无止尽的修改、覆盖,隐含于影像中的时空不再是一个“过去式”,而是一个无时间戚、无真实性的概念性时空。基本上它潜藏于由数字符码所构成的世界之内,透过“O”与“1”的理性思维,所产生的绝对正确性以及伴随而来的冷漠感,与传统光学结合化学的底片不同,它可以重新排列组合,不受限于“决定性的瞬间”,并且可以精确修正一切人为上的失误。因此,当数字符码化影像透过照片(或计算机输出影像)所散发出来的光影,无论它是如何的温馨感人,隐藏在工具理性之下的冷漠与绝对,却以一种无可名状的距离感隔在真实与现实中间,成为一片超薄的“透明膜”,并潜入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之内,它就像是一片审问犯人的单面透明玻璃,在观看世界的同时也阻隔了对话之可能。除此之外,以往定影在“透明膜”上的化学颗粒,也被数字化的“模块”所替代,它不但可以无限修改也能够重新组合排列,端看创作者的构想而定。影像于是成为一种非线性的时空观,在此没有过去与未来,也没有死亡与永恒,一切的事物都可以被取代、所有的真实都可以被推翻。数字影像预视了一个比真实还要真实的“真实”,也取代了一个比事实还要远离事实的“事实”。它不再是一个现实的反映或美好梦境,而是一道永远也无法看穿对方的虚幻屏幕,正上演着一幕幕比生活还要真实的“生活”。
推衍至当代社会中影像本身的存在,已从“再现现实”、“扭曲现实”到反映“失落的现实”,转入至一种“超越的现实”。我们不再透过被化学定影后的“透明膜”(底片)来了解世界,而是意图以数字化影像创造“意识上的真实”,以及潜意识下的“电磁波场”创造一处逃逸的乐园;于是精神上的幻觉成为影像之必然,却也吊诡地质变成所有存在物的基本条件。在此没有真实,只有意识与潜意识所主宰的幻影天堂!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0
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做客文化周末大讲坛
昨天(7月30日)下午,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做客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与观众分享“观看之道——我的摄影美学和我的生活哲学”。
当天下午,“文化周末”大讲坛现场围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甚至连走道两旁的地下都坐满了人,足以见到阮义忠极具号召的感染力。
阮义忠生长在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一个木匠人家,在服完兵役后,没有上过大学的他应聘《汉声杂志》艺术编辑,从此摸上了相机。拍照三十多年来,摄影已变成他生活的全部,他表示,摄影不仅仅是兴趣,是工作,更加改变了他的生活。
阮义忠作品多以台湾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主,在平凡人的身上寻找不平凡的特质。而且多年来,身兼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的志工,将摄影事业嫁接慈善,为人为事为追求,他都始终坚持着人性的善面。
讲座中,阮义忠还与观众分享了他的摄影作品,讲述拍摄背后的故事,并通过作品告诉观众,这些作品与自己的生命哲学之间的关系。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1
两岸本是一家亲——台湾摄影家浙江采风行记实 |
|
|
|
引语:九月中旬,省民革邀请十数位台湾摄影家前来浙江采风,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当民革办公室同志打来电话,询问我在摄影方面有什么头衔时,我淡定地回答:摄影爱好者。虽然,早年在温州师院(现温州大学)读书期间对摄影发烧,担任了校摄影协会的会长,还加入温州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但如今在全民读图的时代,我的摄影爱好渐渐变成了自娱自乐。而现在即将与台湾和浙江的摄影家们同行采风,我的遥远的摄影梦,似乎又渐渐明晰起来。我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
9月13日晚,为欢迎台湾摄影家一行的到来,省民革特意举行隆重的欢迎酒会。出席酒会的领导有省民革副主委陈重华女士、省台办副主任陈正仁同志、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吴品禾大师等,十多位台湾摄影家多数携夫人同行,年纪最大的是82岁的周鑫泉先生,最年轻的是60后的杨雅婷女士,他们中有中华艺术摄影学会以及台北、高雄、桃园摄影学会的名誉理事长、理事长等,几乎都是台湾摄影界的精英,这是台湾与浙江两地摄影界的一次盛会啊。坐在大师们中间,我却少有拘束感,他们彬彬有礼,风度翩翩,面带微笑,却又不失一份纯真的气质,我很快与热情的客人攀谈起来。当得知冬季可以来丽水拍雪景,七十多岁的洪老太太高兴得竟象小孩一样拍起手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晚宴后,省民革俞建民秘书长又在平湖秋月邀大家品茶。是时月光皎洁,游人如织,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湖边空地熟练地弹起古筝,引得众人驻足围观。灯火辉煌的游艇缓缓从身旁驶过,远处的霓虹灯点燃了都市的繁华。周先生说自己在1998年曾来过大陆,对其间发生的巨变,他的言语中不无透露着由衷的感慨。
此次采风行程将近十天,游历了湖州、舟山、宁波、绍兴等地区,各地民革组织及摄影家协会设宴相迎,热情领路。我们徜徉江南水乡,穿越黄金水道,登临“蓬莱仙岛”,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翻轩骑楼,墨客骚人,一一在摄影家们的眼中定格。摄影创作本身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跋山涉水,起早贪黑,常常令人望而生畏。而一幅优秀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不是简单偶然的,它需要完整的过程,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熟练的操作,这个过程是科学严谨的,并伴随着勤奋与痛苦,汗水与欣慰乃至幸福。在岱山,听说有日渐稀少的盐田可供拍摄,台湾摄影家们兴奋不已,经商议,决定第二天凌晨四点半叫早,五点钟出发。次日天色阴沉,竟飘起蒙蒙细雨来,起早的盐农们都在匆忙地抢收成品盐,全体摄影家们跑到盐田深处,抢拍镜头。同样在绍兴,为拍摄老城区,摄影家们同样在凌晨五点钟集合出发,赶赴拍摄点,古朴的景色,令大家忘记了疲劳与饥饿。翻看着照相机屏幕上的得意之作,摄影家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与摄影大师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我犹醍醐灌顶,渐去渐远的摄影梦想又被悄悄地拉近。
我们总认为,摄影艺术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但台湾摄影家郑国裕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在岱山灯塔博物馆大厅举行的讲座,给了我关于摄影创作的极大启发,他说,摄影有照相与造像之分,摄影作品与眼见的真实差一大段距离。他从美术发展史中古典、浪漫、写实多元摄影等不同流派的风格分析入手,用自己的作品现身说法,深入浅出的论证了“摄影的真实性因数位而湮灭”的崭新观点。他鼓励摄影者要推翻预期,打破一切规则,以无比的毅力和耐力,直到超越他人为止。
来自台湾中州科技大学的驻校艺术家林村雄先生在衢州师范学院的学术报告厅也举办了一场他的个人摄影讲座。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许多摄影爱好者特地从外地赶来一睹台湾摄影家的风采。林先生在摄影方面涉猎极广,除了在作品的前期策划和相机的应用方面技术高超,在后期制作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讲述摄影创作过程的乐趣之余,还以自己风格不同的照片,实例讲解创作思路,分析如何在后期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数码再创作。
是啊,摄影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在创作实践中需要对生活进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也需要对人的感情,事物的表现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准确地把握感觉,恰当的运用摄影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这,就是摄影。
几件小事与细节,很能反映出台湾摄影家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与气质,那就是未泯的童心。
在大陆陪同的摄影家中,丽水的马伟华老师专注于微距摄影。每到一处,他总是一头钻进灌木丛中,总能找到蚂蚁、螳螂、蝴蝶等小动物。他的拍摄也引起了台湾摄影家们的浓厚兴趣。一次,他拍好了一张树叶底下的一群小虫子,一旁的台湾摄影家杨雅婷女士问,拍好了那虫子怎么办呢?原来小虫子们喜荫凉,拍摄时是把叶子翻过来,让阳光照耀,影响了小动物们的生活。马老师说,那当然要放回去了。杨女士于是把叶子拿过来,小心翼翼地翻转过来,放回草丛中,嘴里说着,小虫子回家罗,小虫子回家罗!有一次,马老师抓了一只飞蛾放入一只矿泉水瓶里,准备带回去拍摄。郑国裕先生的夫人侯怡安女士见了,指着瓶子说,要不要戳个洞,好让它呼吸呀!我们进入前童古镇的小巷里拍摄,看到原汁原味的景致,侯女士双手合十,天真地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嘴里说,好美哦,好美哦。在绍兴鲁迅故居,可以免费参观。我独自行走,忘记了时间,结果还没从百草园转回三味书屋,领队催促的电话响了。等我气喘吁吁赶回大巴时,大家都已在车上等待。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口里连说着“不好意思”,低着头从过道走到自己的座位。可是台湾摄影家们一个人也没有埋怨,连坐在我近旁的侯怡安女士也没问我什么。后来她悄悄地告诉我,说她也迟到了,被他先生狠狠地克了一下,边说还吐了一下舌头。
有人说,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事业的人,其内心丰富的直觉和情感,在摄影的审美过程中感受了大自然的星移斗转、有限生命的轮回和现实生活的美好,体验着自身心灵的种种感动,更能使自己树立起追求理想的信心和勇气,专注忘我、不辞辛劳地投入到创作实践中来,最终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美妙及喜悦。虽出行在外,但我特地带上一书——梁漱溟的《人生与人心》,空余之时翻上几页,记下了一点心得:这位哲学大师总结其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即从西洋功利派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又最终归转到中国儒家思想。此时想及台湾及大陆摄影家们之得体谦逊的举止,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作者单位:青田县教育局
职务:副局长
民革青田县委会委员) 相关图片链接:
http://www.wzdy.cn/bbs/viewthread.php?tid=39411&extra=page%3D1
|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3
台湾天文摄影家林启生:跑遍台湾高山拍星星 |
|
时间: 2011-10-2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侯滨江
关键词: 林启生 天文爱好者 天文摄影 天文学会 摄影家
|
内容摘要: 1985年底,哈雷彗星造访地球,掀起一阵天文热,当时就读于逢甲大学工程学院的林启生自然也不会错过。他将推广扩大 在台湾创建的“路边天文”这一科普载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加入到天文爱好者的队伍。
|
1996年拍摄到的百武彗星 台湾天文摄影家林启生来连:
表达“追星人”的星语星愿
安昕 本报记者 侯滨江
七彩斑斓的星云图片、加了柔焦镜的北斗七星、长时间曝光后大气恢宏的北天周日视运动……近日,在大连理工大学“林启生寻彗和天文摄影赏鉴”讲座现场,这些珍贵的宇宙瞬间、惊人的天穹之美,不仅引起了现场天文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和连声惊呼,也足以打动记者这样的天文学门外汉。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也是发现彗星最多的华人之一――台湾地区著名天文摄影家林启生,近日应大连天文普及促进会、牧夫天文论坛和大连理工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邀请来连,讲述他四十载“追星”路的经验与收获。
四十载“追星”路甘苦自知
已过不惑之年的林启生,对天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在幼年,之后长达40年的追星之路可以说是一曝十寒。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他至今单身,节衣缩食,却累计投入近千万台币购买天文拍摄器材;他,手持长焦短距各类相机,周游列国,不为山水人物,不为花草鱼虫,只冲着广宇苍穹而往,甚至为追踪“星路”,可以独窝荒郊野外守候数夜。
1985年底,哈雷彗星造访地球,掀起一阵天文热,当时就读于逢甲大学工程学院的林启生自然也不会错过。靠着在台糖砍甘蔗打工的微薄薪水,再借一点钱,他千里迢迢冲到台北买了平生第一架望远镜。林启生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985年的12月7日,花了他新台币3万元,望远镜是10厘米口径的。工作后,他更是倾其所有购买了高档专业天文拍摄器械,用镜头去探索宇宙。
林启生说,人多的地方,光害严重,星星大都不亮。自踏上“追星”的岁月,他就经常背着照相机和望远镜,踏遍台湾高山、寻找适合观测与拍摄星星的地点,阿里山、合欢山、玉山和大雪山处处都有他的踪迹。林启生在台湾保持的上千次海拔2000多米高山上的拍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他不舍得抽空欣赏异域风情,得空便往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跑,有时为了拍好一张照片,要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抓拍,整夜蹲守的结果甚至因无意中穿过的车灯而泡汤。
合作发现台湾第一星――“鹿林彗星”
就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深厚的天文摄影功底,使林启生在天文领域越走越远、越走越精。目前他除了任职台湾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鹿林天文台专任助理以外,还身兼数职,是台中市天文学会理事、台南市天文协会理事,逢甲大学、长荣大学及交通大学天文社指导教师。自1987年3月第一次在杂志上刊登天文照片以来, 已经在国内外十余种杂志刊登过400多张照片, 天文文章10多篇, 天文照片总拍摄量8000张以上,在国内外的天文摄影比赛中也获得众多奖项。有专家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能够捕捉到拍摄对象的精彩瞬间,不但是天文学研究的珍贵资料,也是难得的颇具美感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精品。
林启生任职于鹿林天文台期间配合观测团队共发现小行星207颗,已命名的有“玉山”、“邹族”、“云门”、“高雄”等,以及在台湾本土发现的第一颗彗星,也是台湾与大陆天文学界合作发现的第一颗彗星――鹿林彗星。此外,他将小行星185216以自己的故乡命名为“归仁”(185216 Gueiren)。
从“追星”到天文科普
无边无际的浩渺宇宙总是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和不懈探寻,天文爱好者在“追星”的道路上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基础,更要具备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林启生就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人,他以深厚的天文摄影功底,发现彗星最多的华人之一的成就,受到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林启生说,在继续自己“追星”之路的同时,也将致力于天文科普工作。他将推广扩大
在台湾创建的“路边天文”这一科普载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加入到天文爱好者的队伍。正如他在给现场最小的天文爱好者的留言中所说:
“你喜欢看星星,我也喜欢看星星,
期望你这辈子都能坚持看星星,
它可以带给你喜悦和快乐!”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5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出版2011年07月20日 来源:凤凰网读书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
作者:陈小波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7月17日下午2.30,西单图书大厦举行了著名摄影家陈小波女士的新书《我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纪实卷)的新闻发布会。
本书分为《新闻卷》和《纪实卷》两本,收入的44位摄影家是中国变革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家。他们记录中国的独特视角组成了中国当代摄影史最重要的一段。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群、一种场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摄影充满热忱,更对国家充满热忱;用手中的相机为这个国家留下至关重要的影像,并用图像唤起人们的思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紧接地气,触摸人间烟火的灵魂。
本书作者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她历时6年,先后与40余位中国最重要的摄影家访谈,完成此套丛书。这是第一次对当代中国摄影家话语的大规模采集,谈话内容已远远超出摄影本身。作者要传达的是视觉文化而不仅仅是摄影,她试图透过摄影者的人生轨迹以及更大的社会背景,梳理出一条中国摄影的发展史,勾勒出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胳。
本书配有摄影家作品每人10幅,既有几十年摄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有新近拍摄作品。这些作品表明了摄影家劳动的价值及其在摄影史上的位置,同时也展现出中国摄影的现状。
每个访谈之后,还荟萃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像学、艺术史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对该摄影家的学术评价与定位。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摄影人?他们如何享受着摄影的孤独和坚持?他们从自己的镜头里看到了怎样的大地和人群?他们手中的相机是工具还是内心对世界的观照?他们对摄影的敬畏之心从何时开始?他们按动快门时的灵感和禀赋来自哪里?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纪实卷)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些在中国当代摄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的机遇和成功也许不能复制,但你一定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哪怕一点点,都会终身受益。这是两本值得阅读和珍藏的书!(作者/谱庄)
作者陈小波简介:
◆ 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
◆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摄影领域广泛地写作、策展、编辑书籍并把研究当代视觉艺术现状作为兴趣。研究方向为中国纪实、新闻摄影中的个案。
◆ 2004年起,主持撰写《人民摄影》报“小波与影人对话”专栏,6年时间先后对四十余位重要摄影家做了访谈;2006年,参与《中国摄影50年》编辑工作,为书中“新华社”“新闻摄影”“报道摄影”“体育摄影”部分的策展人和撰稿者;2007年,主编《中国摄影家》丛书(10本);2008年至今,为《摄影世界》撰写“口述新华--老摄影家访谈”专栏,已采访40位新华社老摄影记者;2011年,出版《摄影·感受中国》(英文)。
◆ 2008年7月,在日本札幌策展“观看中国”摄影展;2009年8月、9月,大理国际摄影节和法国佩皮尼昂维萨摄影节“年轻的眼睛”摄影展览执行人;2010年1月,比利时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展览执行人。2009年,获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6
一个台湾顺德人的高尚情操——记世界鹤类摄影家吴绍同 |
发布时间:2010-08-06 |
应澳门摄影学会的邀请,不久前我赴澳门出席该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在活动中,我又见到了台湾的顺德乡亲、世界著名鹤类摄影家吴绍同。他虽然八十四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吴绍同告诉我,他刚结束大陆六十四天,共一万二千余公里的行程,向十七年来一直帮助他拍摄野生鹤类的内蒙、贵州、云南等省十九个地方的逾百位农牧民致谢。他说:自2006年眼睛发生病变以后,现在视力已降至0.1,视野狭小到只能看到二十度角,已处于半盲状态,不得不含泪终结终生摄鹤计划,但激励人们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愿望却没有改变,转而改拍摄体形大动作缓慢的骆驼。我与澳门的摄影家李公剑和冯道扬等听了都非常感动,深深为这位摄影前辈敬业乐业的高尚情操所感动,齐声祝愿他健康长寿,有更多的摄影佳作充实摄影宝库。
摄鹤三杰之首
我是二00二年十月随顺德艺术家代表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时认识吴绍同的,我与作家陈三株在台北市圆山饭店谈摄影创作至深夜。近年来我俩经常通电话、写信和在电子邮箱上交流摄影创作体会。二00三年经我牵线,顺德文化部门邀请他回乡举办了《鹤的世界》影展,我与顺德摄影家协会的谭仲实会长还陪同他到故乡容桂寻根,到北窖碧江金楼等地参观,受到各级领导和乡亲热烈欢迎。
吴绍同一九三五年出生于顺德。自十二岁时得到了一架胶壳的BABY勃朗尼(BABY BRONIR 127)相机后,即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四六年他毕业于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先在上海《益世报》当摄影记者后又在新华电影公司拍电影。一九四七年应聘到台湾作新闻摄影工作,后来又进入电影制片厂和荣工处摄制记录片,曾获两届台湾电影最佳纪录片大奖金马奖。一九九一年退休后,他回大陆进行人文及风光的摄影创作,在黑龙江省扎龙鹤类自然保护区里,首次见到了丹顶鹤。丹顶鹤温文尔雅的仪表及自信的神情,给吴绍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又在贵州省威宁的草海自然保护区里,见到生长在海拔3000米高原上的黑颈鹤凌空飞翔的飘逸,光洁俊美的体羽,不禁为之神往。这些鹤生长在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中,为了启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激励人们致力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他从一九九一年开始,用自己的积蓄添置摄影器材,只身赴黑龙江、贵州、江西、云南等10多个省的22个自然保护区,55次拍摄各种鹤的活动,用了1000多天的时间,行程20多万公里,终于把我国的8种鹤类全部拍齐,成为中国摄齐鹤类第一人。接着吴绍同又马不停蹄前往美国、南非、印度、日本、蒙古、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14个有野生鹤的国家摄鹤。从一九九七年至二00一年,在这些国家的29个鹤乡摄影了45次,拍齐了国外7种鹤类,成为继瑞典摄鹤专家托朗尼文(My.Stuye Tyaneving)和德国的阿布雷(My.Cayi-aibyecht)后,世界上第三位拍齐世界鹤类的人。在这三位拍摄野生鹤类的著名摄影家中,他是摄影作品最多,年龄最大者,被誉为三杰之首。
历尽艰辛不悔
吴绍同拍摄的鹤照多是生长于大自然环境中,活动于深山竣领、江河湖泊的野生鹤类。野生鹤很怕接近人,在一千米外看到人就飞走了,抓拍野生鹤是一项相当艰苦的事。他拍摄的鹤不仅种类齐全,从各种鹤的繁殖、出生、觅食、嬉戏、飞翔、栖息等形态,全部拍摄下来。看过他拍摄的照片者,无不称赞不绝,敬佩不已。吴绍同从六十六岁开始拍鹤,十七年来他背着30多斤重的摄影器材和背囊,冒着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上高山踏草地下湖泊,忍受着蚊叮虫咬,日以继夜地奔跑于荒无人烟,野兽出没之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札龙,是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十多年来吴绍同三十一次来到这里拍鹤。一年的三月间,这里的太阳四时冒头,吴绍同三时就起床,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在芦苇中等待鹤的出现,但鹤的飞行却偏偏不飞进镜头的方向,连续十二天都拍不到鹤的影像,但他却不灰心,耐心地坚持等待。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天,一只体态光洁,气韵萧洒的鹤出现在镜头里,他兴奋异常,又跪又爬地拍个不停,由于拍的时间太长,加上穿着笨重衣物,终于得了重感冒,要陪同者拉一把才能站得起来,陪同人员把昏迷了的他叫来救护者送进了医院,经检测体温高烧达40多度,第二天烧还未退,他不顾劝阻又坚持继续拍鹤;在贵州省的汉宝滩,经藏胞牧民帮忙,找到两窝正在孵卵的黑颈鹤,附近有水洞可藏身。吴老穿着防水长裤躲进水洞中,为不让野生鹤类看到,藏胞在他的头顶上盖上麻袋,再散上苇草,只露出镜头的空隙,但生性多疑的黑颈鹤还是犹豫不前,两小时后仍不肯回巢。此地海拔4200米,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他身体因久站又承受水压,已僵硬得难以支持,他怕时间太长,鹤卵会因受凉而伤及胚雏的发育,只好作罢离开。此行仅拍得2张照片,代价是坐了13000公里的火车,1700公里的长途巴士,花掉近20多天时间。摄鹤的辛苦不仅存在于路途遥远,体力支出颇大,有时连基本的生活都发生困难。一次他去云南昭通海拔3000米的大山巴拍鹤,那里有数百只黑颈鹤在这里过冬,吴绍同不顾一路艰辛、气候恶劣和生活条件欠缺、在此一呆就是10天。过强的紫外线把皮肤的暴露部份都晒黑了,鼻子也脱皮,像只剥开的桔子,连自己照镜子都惊呆了。因为每天走山路和站候数小时拍摄,借住的瑶家对仅靠乔麦、洋芋等作主食,白菜和南瓜等作副食,连一只鸡蛋都找不到,由于营养严重缺乏,回到贵州草海时就虚脱倒下了,注射了5个小时的营养剂才恢复过来,他数数身上大小针管竟有26支之多。
吴绍同拍鹤,其旅费、宿费和购置胶卷等费用,全靠其微薄的退休金解决。为了省钱在全国内外拍鹤,他都很少坐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牛车、自行车、拖拉机是常用的交通工具。经济不足他从来不主动求人赞助,他说:“有了目标,很多事情就容易解决了。这就像真正投入的‘爱’,会做很多疯狂的事。”他的好友安徽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岐山,知道他要到外国拍齐世界15种鹤类后,推荐他和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联络,台湾文艺基金会的古蒙仁参观了他的鹤展后,建议他申请文艺基金补助,海外摄鹤的旅费因而获得了部份补助。
骄人的成就
吴绍同痴心摄鹤走天涯的壮举及丰硕成果,引起世人的关注,海内外20多种报刊杂志介绍了他的事迹。台湾驻美国三藩市的电视记者,赴加拿大跟随作实况采访。国际鹤类基金会不断协助他到世界各地鹤乡去拍鹤,并提供有关的资料。他的《鹤的世界》影展,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云南、黑龙江等大陆10多个省市及台湾展出,还应邀到美国和瑞士等多个国家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专门邀请他出席国际生物学术研讨会。台湾凤凰谷鸟园等文化团体为他出版了四本介绍中国鹤类和世界鹤类的大型精装摄影集。
2003年9月,吴绍同应顺德文化部门的邀请,回到故乡举办《吴绍同鹤的世界》摄影艺术作品展,并向家乡50多位摄影家介绍了摄影创作的经验。在为期七天的影展中,除了顺德各界人士外,广州、佛山、中山等市的摄影界都前来观赏。
时任顺德区政协主席杨肖英,区人大常委会常委、文体局委员会副主任何兆恒,区文联主席张旗,大良街道党委书记吕景燊,吴绍同故乡容桂街道党委书记王干林,主任张开机等分别会见了他,高度赞扬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环保和摄影事业作出的贡献,为家乡有这样一位世界知名的摄影家而自豪,感谢他为家乡群众带回高水平的摄影艺术作品,希望他经常回故乡看看。吴绍同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盛情款待,表示今后多回来相聚。他激动地说:“家乡人真好,我终生难忘!”
吴绍同在黑龙江省拍丹顶鹤
吴绍同在清晖园
吴绍同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拍鹤
太阳之子 吴绍同摄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7
http://www.photo.org.tw/news-1-1.aspx?nid=282
http://www.photo.org.tw/news-1-1.aspx?nid=282
http://www.photo.org.tw/news-1-1.aspx?nid=282
台北摄影---网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8
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柯锡杰:用相机取代画笔来源:未知
时间:2010-01-01
柯锡杰
“用照相机取代画笔,又超越了相机的机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质性,赋予影像以某种绘画的可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样形容柯锡杰的作品,而这位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将于九月六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展览,他希望将自己最精彩的作品与大陆民众分享。
位于台北县淡水的一座静谧社区的十六楼,二百七十多平方米的空间,是柯锡杰生活、创作、安定的休憩地。面对阳台外观音山的一片绿色,翻阅着已制作好的北京展览画册,顶着一头银白色蓬松头发的柯锡杰向记者讲述他的故事。
1929年生于台南市,柯锡杰自幼喜好文学、音乐、绘画的他,自十九岁拿起生平第一部相机之后,便全心投入在摄影艺术的追求中。三十二岁自东京综合写真专门学校毕业回台后,柯锡杰无论在商业广告或专题摄影的表现上,都将台湾视觉影像的力量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例如他黑白摄影时期的台湾风景,人物特写如少壮期的雕刻家杨英风、舞蹈家黄忠良、指挥家郭美贞、台湾第一位裸体模特儿林丝缎等,在他的镜头下,都重新地被塑造出个人的魅力特质。
1967年柯锡杰拋下了在台湾努力经营的丰硕成果,冒险奔向世界艺术之都——纽约。“我见识了商业时尚摄影的激烈竞争,同时也接受了世界一流时尚摄影的专业训练,使摄影技巧、眼力的敏锐度都很大提升。” 他成为70年代,少数几个在纽约商业广告摄影界展露锋芒的亚裔摄影家之一。
在美国那些年,不只一次有人找柯锡杰拍《Play Boy》《阁楼》等杂志的封面照片,酬劳相当高,但他一口回绝了。“我的想法很简单,不需要我的能力赋予灵性和生命的照片,何必浪费时间去拍?”他说。
1979年,柯锡杰再度放下在纽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事业,只带着一部相机与两个镜头,便飞抵荷兰开始他重新拥抱世界的反璞归真之旅,足迹踏遍北非、南欧、希腊、意大利、中国西北等地。正是这段被他称作“流浪之旅”的时光,许多优秀作品由此诞生,如《等待维纳斯》、《树与墙》、《行》、《曲墙》等后来被东西方都加以肯定的杰作,这不但是柯锡杰个人摄影生涯上最大的突破,也为他的国际摄影地位奠下了基础。
1994年世界知名的纽约汉默画廊(HAMMER GALLERY.)举办了柯锡杰的摄影展,这是该艺廊自成立七十年以来首度展出摄影作品,也肯定了柯锡杰多年来以“转染法”所表现的彩色摄影精致细腻的高度品质。2000年英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台湾区首次举行的摄影作品拍卖会中,柯锡杰的代表作《等待维纳斯》以该项目最高价成交售出,又再度在台湾缔造了摄影的一项新纪录。
2007年,柯锡杰将首次在大陆举行个人作品展,共八十五幅作品,也是他摄影创作五十年纪念展。“其中我喜欢也最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一幅作品是《金海》。”柯锡杰说。
“1988年《中国时报》请我和诗人郑愁予去福建采访,那天下午开始,我们和大陆朋友在海边喝酒,喝到清晨四点多,郑愁予去睡觉了,我则跑到一个很高的地方把脚架和长镜头架好,拍月亮。”他回忆,当太阳出来时,初露脸的眼光非常亮,把海面映成一片金壁辉煌,顷刻间海好像要烧起来。
柯锡杰说,“刚好我的镜头、脚架都已架好,便在这十秒不到的时间内迅速按下快门,过了十秒,太阳升起,海、沙滩都显现了原本的面貌,再也捕捉不到这样的景色。我要感谢老天爷,每一张作品都是老天爷的恩赐。”
“我当时坐在地上想,这是不是我们两岸的新晨光,希望这个晨光,能够给两岸带来和平和更好的发展。我不参与政治,但关心政治,我认为台海的和平对两岸的人民都很重要。”
而在这次展览中,三毛、席德进、张忠谋等台湾名人的肖像照也是柯锡杰的得意作品。他说,为了得到一张肖像照,往往会花三个钟头,慢慢把对方拉近,然后让他放松,渐渐回到真正的自己。
“因为‘真’,所以那一刹那拍出来的照片最美。2002年我拍辜振甫的时候便是如此。”柯锡杰说,他们俩人的互动非常好,辜老在他面前变成一个可爱的老人、一个长辈,完全没有那种“一个董事长要我来拍他”的权威。辜老的思想、学识、风度都是高水准,而柯锡杰拍出来的照片就是他的人生全部。
2005年,这张肖像照被辜老家属选为丧礼上的纪念照。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8
著名艺术摄影大师陈长芬作品欣赏 | 宝岛的心肺 | ———松涛水库·1991 | |
|
|
陈长芬简介
1965年开始拍摄长城。
1987年6月,中国美术馆举办《陈长芬艺术摄影作品展》。
1987年9月,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摄影家陈长芬作品集》。
1987年《关山万里》作为封面照片,获瑞士图形摄影1987年鉴专业摄影最佳奖 。
1989年8月美国《TIME》杂志评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来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其肖像被刊登在该杂志的特刊封面上,同年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
1990年在日本出版《长城》摄影画册(河出书房新社)。
1992年开始获中国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编入《世界摄影史》,书中对陈长芬的摄影有特殊评价,认为 “陈长芬对摄影美学潜力的领会,在他的航拍的大地、日月等照片中,把现代美学观念和古老的哲学思想融合起来”。
1999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长城诗史》摄影展。
2005年6月出版摄影画册《滇南印记》(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5年10月瑞士浪琴(LONGINES)公司授予“名匠”称号,该荣誉专门授予为人类艺术和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2007年3月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出版《长城》摄影画册(THE GREAT WALL OF CHINA PHOTOGRAPHS BY CHEN CHANGFEN)。
2007年3月至8月,美国休斯顿美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Fine Arts,Houston)举办《长城》(THE GREAT WALL OF CHINA PHOTOGRAPHS BY CHEN CHANGFEN)摄影展览。
2009年11月出版《陈长芬数码摄影日记(上)》画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19
|
| 2006年12月09日 | |
|
| 由海峡两岸三十七位摄影家合作拍摄的《雪域圣境》摄影展九日起在台北、台中同时展出。参展摄影家包括台湾的庄灵、钟永和,香港的王苗,澳门的郭敬文,大陆的觉果(藏族)、格桑吉美(藏族)、格桑达瓦(藏族)、车刚、贺延光等。 中新社发 徐长安 摄 | 中新社台北十二月九日电 (记者 徐长安 耿军)由两岸四地三十七位著名摄影家合作拍摄的《雪域圣境》摄影展九日起在台北、台中同时展出,同时举办的西藏文化的讲座也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先后展开。
主办此次活动的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西藏》杂志社社长张晓明介绍,二00五年,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的三十七位摄影家奔赴西藏,在二十四个小时内,拍摄了几百幅精彩的照片,结集成册。此次展览,从中选择了最精彩的一百六十幅照片在台湾展出,希望通过这些照片,介绍西藏的雪域风光和民俗风情,让台湾同胞了解西藏的发展和变化。
据她介绍,展出的作品多出自两岸三地著名摄影家之手。包括:台湾的著名摄影家庄灵、钟永和,香港的著名摄影家王苗、刘阳、朱建辉,澳门摄影家郭敬文,大陆著名西藏摄影家觉果(藏族)、格桑吉美(藏族)、格桑达瓦(藏族)、丹多(藏族)、车刚、贺延光等。
展览除了在台北中山堂广场展出外,摄影展还在台中市同时展出部分摄影作品。整个展览持续到十二月底结束。
从今天开始,主办方还将先后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举办一系列围绕西藏文化的学术讲座。包括:西藏摄影艺术、两代人眼中的西藏、西藏经济社会现状、西藏旅游。
在展览广场上,记者看到,一些台北市民在展览前驻足观看,一些市民则还拿出相机翻拍自己喜欢的照片,还有一些民众在展览的大幅照片前合影留念。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21
摄影家的艺术活动生命及摄影家生理生命
2010-03-20
摄影家的艺术活动生命及摄影家生理生命
如果是一个运动员,他要停止了训练,就停止了运动的生命。-个歌唱家,他要停止了歌唱,她的艺术生命,也就宣告完结。摄影家也不例外,一旦停停止他的创作活动,他的艺术生命,也就宣告结束。如不停止创作,他的生命到老也不会寂寞。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故事,来说明摄影家的艺术生活与生命。
第一位是黄翔,五十年代开始对摄影艺术产生兴趣,当时已年过四旬,他不惜变卖家产。自费遍访祖国的名山大川,他曾十二次登黄山,五次下桂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没有 放下照相机,这时他已是85高龄的老人了。他擅长风光和静物,尤其是黄山风光,漓江山水。静物的代表作71岁创作的《十月的螃蟹》,黄翔的艺术活动生命是与他的生理生命同时停止的。
第二位是,台湾的老摄影家郎静山, 1911年开始从事摄影,39年起研究“集锦摄影”1980年被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集锦派专家”荣誉衔。81年,已年逾九十高龄,还到法国去搞了一次影展,他作品入选各国沙龙的超过千件,他的创作活动到100余岁。
第三位是美国摄影实业家伊斯曼。在二十二岁还是一个摄影业余爱好者,是一家银行的记帐员。当时还是湿版时代,他产生了研制干板的念头,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在他母亲做扳的炉子上熬感光乳剂。后来又研制出柯达照相机,到二十七岁离开银行,全力投入胶片和照相机的研究,到三十四岁就成了美国的照相材料制造商,成了百万富翁。从1912年到1920年,有一位自称史密斯先生的人,给麻省理工学院捐赠350 万美元的惊人巨款作为基础资金,后来这位史密斯先生又保证捐赠400万美元股票。这时候,各种猜测都有,谁也不知道这位百万富翁是谁,1920年1月11日报纸公开了这个秘密,史密浙就是伊斯曼,伊斯曼为避免大笔赠款引起轰动,他还故意用自己的名字赠款30万美元,并委托他的经理去参加理工学院的庆祝活动时说:“如果你碰到那位史密斯先生,请代我向他致意。”
伊斯曼生前大宗捐款就有 :罗彻斯特大学4600万美元,麻省理工学院共计1950万美元。两所黑人学院450万美元 。当他70岁时 ,得了不治之症之后 ,写了最后的遗书:“ 我的事已经做完,还等什么呢?”他用手枪给自己的生理生命画了一个句号。。
第四位当代美国大摄影家海伦,曼泽尔,是一位老太太。早在40年前她就先后在加利福 尼亚,纽约等城市举亦经常性的摄影讲座,有成千上万的人听过她的课,其中最大学生84岁 ,到课程束时已经92岁。最小的8岁。如果说第一、二两位是艺术家,第三位则以设备、材料育人,而第四位则以才育人,她在学生毕业时,要给他们一些充满着摄影智慧的临别赠言,如:
●永远不要仓促从事柏摄照片,要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如果老是慌慌张张,你就可能成为一个见啥拍啥的快照摄影者,这样是拍不出什么好照片来的
。你必须把时间用来创作-些有价值的作品。
●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找不到什么值得拍摄的题材。值得拍摄的题材到处都有,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在平凡和不平凡的场合都能发现构成优美画面的可能性
。要善于在最平凡的事物中找出美的因素。
●一个优秀的摄 影家的特点是,他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美 。摄影家的水平越高,他的题材的重要性就越小。一个有能力的业余摄影者能用最简单题材拍出很优美的照片。
从上述四位典型人物的身上,归纳出两点共性:一是坚持“ 活动 ”,坚持活动的前提及兴趣的稳定性,不是见异思迁。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坚定的事业心。另一个共同点是兴趣中心的集中。他们都有一个中心兴趣,中心兴趣能使人获得某个方面的深的知识,形成了个知识核心。这是从事专业活动和发展特殊才能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黄翔的中心兴趣是风光。静物、郎静山的中心兴趣是集锦,伊斯曼的中心兴趣是感光材料及照相设备的研究,海伦的中心兴趣是育人。因此,他们的兴趣是极其稳定的。他们的生理生命质量是高的,有价值的。而且壮心不已,老有所为,这几乎是一种规律。古今中外,各个文化艺术门类的大师,老有所为,老有所成者。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除摄影界黄翔的《十月的螃蟹》完成于7J岁外,古之陆游(宋)著名的《示儿》诗完成于85岁,今之大画家齐白石到90多岁还作画,他出名时60多岁。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
88岁仍在作画,
50年代名噪一时的《和平鸽》创作时已经70高龄。英国的作家萧伯纳的剧本《牵强附会的寓言》写于93岁。德国诗人歌德,
81岁完成巨作《浮士德》。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82岁完成长篇小说《我不能沉默》。
文学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与生理生命是共存,他永远没有“退休”,也不告老,有如乾姜越老越辣。
对摄影家来说,如因年老不能“上窜下跳”可以拍拍的静物,花卉 ,或搞一点理论研究,也会自得其乐。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22
常州-台湾两岸摄影文化交流20周年 连战题词
中国常州网讯 今年,是常州-台湾“两岸情”摄影文化交流20周年。本月14日--23日,庆典活动将在我市举行。届时,台湾摄影大师翁庭华等26名台湾摄影家将应邀来常,出席庆典交流活动。
庆典活动暨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将于15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庆典活动期间,台湾摄影家将前往常州市区、武进、溧阳、金坛、泰州兴化、无锡宜兴等地摄影采风。除此之外,主办方还安排了一场摄影艺术研讨会、一场两岸摄影家联欢晚会,出版一本两岸摄影作品集。
据悉,汤德胜和常州摄影家已8次赴台交流,台湾摄影家则来常12次。常台两地的摄影家们在此期间共举办了9届摄影作品展,展出了2000余幅摄影作品,放映幻灯片5000余张,参加展出的两岸摄影家超过了300人次。
此次两岸情摄影艺术交流活动,两岸都非常重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吴伯雄分别为常州-台湾“两岸情”摄影艺术20周年庆典活动题了“绝妙佳构”和“瞬影永恒”的题词,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芬等领导也欣然命笔题词致贺。
庆典活动由江苏省文联、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常州市文联、常州市台办、常州市摄影家协会和台湾摄影学会共同承办。(束网)
链接:
“两岸情”的起因:1991年4月初,应常州市摄影家协会汤德胜先生的邀请,时任台湾摄影学会会长的翁庭华、曾任台湾《摄影天地》主编的汤思泮和台湾著名摄影家李鸣雕三位先生来江南水乡采风。在行摄江南的过程中,他们四位初步达成了今后两岸进行摄影文化交流的共识。1992年,台湾摄影大师郎静山和台湾《摄影天地》杂志社邀请汤德胜先生赴台办展交流。在影展期间,汤德胜先生代表常州市摄影家协会与台中摄影家协会结成了兄弟协会,摄影大师郎静山、时任台中摄影家学会会长陈连枝和常州的汤德胜先生当场正式达成了“两岸情”摄影艺术交流活动意向。
本文来源于:中国常州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24
答台湾摄影爱好者朋友――大陆摄影爱好者是这样玩摄影的[zt]
最近,台湾“摄影家手扎”网站上有关“大陆摄影爱好者是如何玩摄影”的话题,引起了台湾同好们的注意,回帖很多,各种看法都有。但绝大多数是一种不了解情况的推测,有的到过大陆但也没有同大陆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或各地的摄影协会、学会等摄影组织接触,或没有浏览过大陆人气很旺的摄影网站。现综合大家的问题和疑问,就大陆摄影爱好者是如何玩摄影的话题,向台湾的同好介绍介绍这边的情况。
大陆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民众各种爱好比较广泛,有钓渔协会、登山协会、自行车协会、汽车俱乐部等等,雨后春笋,枚不胜数。摄影同其它活动一样,在全国很是活跃,其中,全国性的摄影协会就有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学会、人像摄影学会、新闻摄影学会、青年摄影学会、老年摄影协会、妇女摄影协会等等,各省、市还有相应的二级、三级分会;全国性的摄影专业杂志和报刊有《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之友》、《摄影与摄像》等,而且自负赢亏,发行量都比较大,有相对固定的记者群体;人气非常高的摄影网站有《色影无忌》、《蜂鸟》、《中国摄影协会网》、《佳友在线》等,论坛、器材测评、二手交易等栏目比较活跃,点击率都很高;影响比较大的摄影展览的二年一度的“中国摄影艺术展”、“国际摄影艺术展”、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比较大的有一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展”、“中国新闻摄影大展”(华赛)、“XX届尼康杯亚洲华人赛”、“XX届佳能杯赛”、“人像摄影展”、“反转片10杰展”等等,各省、地各类摄影组织和摄影者个人每年举办的摄影展更是不计其数。
从摄影爱好者的成分构成看,真可谓包罗万象。有高官、有企业家、有普通职员、更有普通工人和在校大学生,队伍浩浩荡荡。这些人选择摄影作为个人爱好,大家对摄影都比较在在意,摄影成了很多人的精神支柱和感情寄托。目前,在大陆爱好摄影的队伍比较宏大,人气比较高,大家都想通过摄影实现同各行各业人士的交流,提高艺术修养、锻练身体磨炼意志,尽而实现事业之外的艺术上的个人成就。有于大陆各行业各岗位竞争比较激烈,也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是抱着放松放松身心玩摄影的,这些人往往财大气粗,开大奔(奔驰)、大切(切诺基)、大牧(牧马人)搞创作的也大有人在。但普通摄影爱好者还是多数。
从摄影器材上看,大陆摄影爱好者多数人使用的器材不是哈苏、徕卡就是尼康、佳能,甚至还有霍斯曼、林好夫、禄来、阿尔帕等,有玩黑白的,有玩反转的,120、4×5、8×10片幅的玩胶片的居多,135现在似乎玩数码的比胶片的多。大陆影友对器材的要求比较高,有条件的都是一步到位买顶级的,没有条件或条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都慢慢攒钱买相对好的器材,在发热友中用理光、海鸥等中低档品格的几乎没有。另外,这两年有大量的哈苏、徕卡二手相机从美国、日本、欧洲、香港流入大陆,这种高档相机的在几个摄影网站上交易量都比较大,也圆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梦,培养和武装了无数个哈苏迷、徕卡迷。
从拍摄题材上看,大陆影友最爱拍摄的依次是风光、人像、社会纪实等。到名山大川高原大漠、到落后贫穷地区、到弱势群体中间、到闹市“扫街”胡同猎影,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创作方式和地域。同时,大陆摄影爱好者外出创作,比较喜欢结伴而行,少则三五成群,多则三二十人,队伍很壮观。还有一些摄影媒体和摄影组织也很乐意组织集体创作活动。值得一提是近一两年来,有很多绘画艺术家、行为艺术家,加入到了摄影家的行列,观念摄影在这些艺术家中成为气候。
从成就上看,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摄影走过一条辉煌的路程,从封闭到开放、从模防到创新、从不为人知到每年都有人在“荷赛”上获奖,像陈长芬、李少白、王建军、冯建国、陈光俊、候登科、刘峥、朱宪民等一大批摄影家,其影响力已经走向国际,特别是陈长芬是世界上第一位,被美国摄影学会评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有影响的十位世界摄影家中的唯一华人,并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3年《中国摄影》杂志被美国出版协会评世界最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一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节,现已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国际展事,一周的时间内有上百个摄影作品展举办,吸引着世界很多摄影家、摄影评论家、摄影收藏家前来办展和进行学术研讨。有意思是,大陆摄影爱好者非常注重向国外摄影家们学习,在大陆美国的亚当斯、法国的布列松是大伙崇拜的偶像,在美国被誉为摄影教父的华人摄影家李元、在德国被誉为摄影女杰的华人摄影家王小慧、在日本被誉为摄影天才的日本“太阳奖”获得者华人摄影家冯学敏,在大陆摄影爱好者之中也很有人气。特别一提的是台湾摄影家阮忠义先生也是大陆摄影爱好者熟悉的人物,他为两岸摄影交流和大陆与世界摄影界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还要提起的是,大陆地大人多,摄影各地区情况都不一样,发展也很有特色,比如北京、广东、新疆风光摄影实力很强,陕西、河南、山东社会纪实摄影在外国都很有影响。
但是大陆摄影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拍摄风光的多,拍摄社会纪实作品的少;风格题材相同的作品多,有个性的摄影作品少;手中用的都是世界顶级的器材,但作品是不是世界级的;大呼隆凑热闹搞创作的多,静下心来搞创作的人少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注意。总之,大陆现在已经是一个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都人推崇,都有人愿意去实践,摄影也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我坚信大际的摄影事业会更加繁荣,更希望同台湾的同好们进行真诚的交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27
海 波——捕捉历史变迁的摄影家 来源:搜狐文化
2011年05月30日 2011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海 波——捕捉历史变迁的摄影家
在海波的艺术世界中,反映真实与自然的摄影总能印刻那些已消逝却难忘怀的时光。他以简约而质朴的创作理念,传达着对于生活与时间的丰富感受。透过精湛纯熟的摄影技巧,我们在画面中体味到种种不同的生命情怀。他善用真挚纯朴的风格,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为倡导领悟非凡的马爹利所推崇,从而成为2011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作为一名纪实原创摄影家,海波享受着生活本身带给他的灵感。没有固定计划、没有特殊理念,纯粹而自然的随性感知便是他的创作方式。受曾研习绘画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更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界的一大主题 — 体察“历史”与“变化”。而海波的摄影风格,恰恰就体现在他对于历史既传承又批判的辩证态度,以及将“不变”的空间维度与“万变”的时间维度巧妙结合的精到手法。他善于选取各种朴实无华的形象,老人、残垣、枯枝、落日… 这些宁静忧郁的事物,真实地再现了个人对于过往种种刻骨铭心的情愫与记忆。
20多年来,海波依赖着他所热爱的东北故土,并不间断地进行拍摄艺术创作。他通过运用一种不变的、静止的视角,去诠释每一种无法改变的变化,并试图让观赏者在作品中回归到过去的某一独特时刻。海波的摄影手法是朴素的,却总能赋予作品感人至深的力量。在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中,海波将复杂、沉重的故事简化,着重展现我们在短暂生命与众多变化中所汇集的各种情绪。在《傍晚的光芒》、《一个人的冬天》以及《少年》系列等诸多作品中,他均于不同的时间,选择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角度来呈现一个固定的场景或是一个人物的变化,并传达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未来人生的期许。 海波风格古朴的拍摄创作,令每一个观者都产生了对于岁月流逝和历史不再的共鸣。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中,海波带着他质朴的艺术灵魂,跟每一景、每一人、每一物真诚地相处,去发现那些蕴含于朴实无华中的生命华彩。海波的成功是出色的平凡,他坚信“比艺术更强大的是生活”。
艺术家简历
1962 出生于长春,吉林
1984 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1989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北京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10 海波个人作品展-透视,史密斯索尼亚赛克勒画廊,华盛顿,美国
2008 太平山以北都是草原,北京公社,北京
2007 海波个人作品展-The Story is Over,北京公社,北京
2006 海波个人作品展,MAX Protetch画廊,纽约,美国
2004 海波个人作品展,MAX Protetch画廊,纽约,美国
2002 海波摄影个展,东方基金会,澳门艺术中心,澳门
海波摄影个展1999 - 2002,艺术文件仓库,北京
联展(选摘)
2011 荣获“2011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同名展览巡回展览于: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上海美术馆,上海;广东美术馆,广州
2010 伟大的表演,佩斯北京,北京
2009 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台湾美术馆,台中;中国美术馆,北京
中国计划,昆士兰美术馆现代馆,昆士兰,澳大利亚
2007 心灵和天地之旅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黑白灰-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
Marta Schweigt – Garde le Silence,le Silence te Gardera,玛塔尔福德博物馆,黑尔福德,德国
2006 今日中国-艺术中的转世魅影,埃舍尔收藏博物馆,维也纳,奥地利
2005 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广州
中国当代摄影及录像,斯海尔托亨博斯市立博物馆,新西兰
第十二届Noorderlicht摄影节,格罗宁根,荷兰
物质分类展,温哥华博物馆,温哥华,加拿大
麻将-希客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
2004 过去与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摄影及影片,纽约摄影中心,纽约,美国
中国当代摄影及录像,沃尔夫斯堡美术馆,沃尔夫斯堡,德国
2003 阿尔摄影节,阿尔,法国
开放的天空,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2 中国当代艺术展-红色大陆,光洲博物馆,韩国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9 - 2000),广州
2001 中国表情,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
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巴塞尔,瑞士
2000 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
1995 第七届国际版画及素描双年展,台湾
1991 西藏-摄影作品展,吉林省博物馆,长春,吉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4
看得见的光影 看得见的彼岸
——《彼岸•看见——台湾摄影二十家1928—2006》展览引发的思考
作者: 柴 选
8月11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台北市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彼岸•看见——台湾摄影二十家1928—2006》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尽管这项非同寻常的影展开展前十分低调,甚至未向更多媒体放出风声进行预热,但作为海峡两岸隔离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在内地举办的最大规模、全景展示宝岛台湾近80年影像发展历程的台湾影像大展,无论从两岸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上来看,还是就两岸摄影发展历程的比如研究的学术意义上来分析,这项影展都有着许多值得两岸摄影界甚至艺术界深思之处。
展示:以史为经,兼容并蓄
这次展览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是因为荟集了从郎静山、张才等老一辈摄影家到中生代的郑桑溪、庄灵、王信、庄明景、黄永松、张照堂、郭英声、全会华、钟永和、陈春禄、章光和,从作为新锐的刘振祥、陈敬宝、姚瑞中、许哲瑜,到更为年轻的翁明哲、黄亚纪、吴季璁,以洋洋20人、近200幅照片的强大阵容整体亮相,而且涵盖了从传统的画意摄影、纪实摄影到主观意象、抽象表现甚至观念装置等当代摄影思潮影响下的新摄影的各个类别,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个展览可以说是台湾近一个世纪以来摄影发展历史的缩影。
本次展览的布置也独具匠心,虽然基本以台湾摄影发展的脉络为线索,但并不严格论资排辈,传统意味的摄影作品与具有现代探索意识和手法的作品,被有意有无意地安排在于中国美术馆的两个展厅。但这并不影响本次影展的兼容并蓄的风格,有内地摄影界人士对此感慨良多,认为内地摄影事业近年来十分红火,但以如此的豁达心态“不分门派”将各路英豪悉数招来办一次富于史料文本价值的全景式摄影展览,至少内地目前还未见到。而像张照堂那样对台湾摄影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对大量摄影家个体进行分析研究的摄影界人士内地也鲜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的画面取材,除极少数是来自内地和海外的风土人情外,绝大部分都是台湾岛的人、景、物,因为通过展览,我们不仅能看到彼岸摄影同行们几十年孜孜以求的成果,更能看见久违了半个多世纪的那个宝岛上的人情世事。
渊源:同宗同祖,郎老独尊
为了提升本次展览的学术品位,主办单位不仅邀请内地的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长刘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摄影评论家鲍昆和台湾实践大学时尚媒体设计研究所教授吕清夫、昆山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王雅伦、作为本次影展艺术总监的摄影家庄灵等人专门撰写文章,对两岸摄影的发展和本次影响的学术意义进行分析,而且专门放映了部分参展台湾摄影家的作品,并于展览开幕日下午在中国美术馆邀请内地摄影教育界人士和参展摄影家进行对话。
两岸同宗同源的文化渊源注定了摄影作品都有着共同的特性,范迪安就认为,从这些来自宝岛台湾的摄影作品中,一样可以看出“中国人感受世界、表达感怀的历史进程”。
无论是评论文章,还是现场发言,大家都避不开的便是郎静山的话题,其实这一点从展厅入口处迎客的大幅郎静山作品《湖山揽胜图》就可看出一斑。顾铮的《彼岸的看见,看见的彼岸》一文认为,郎静山的摄影生涯“在空间上跨越了台海两边”。而郎静山“以传统文化为根本,并在自己的摄影中寄托光大中国文化传统的使命”至今仍为两岸摄影界所共同津津乐道。中国摄影出版社副总编辑、摄影史学家陈申更是认为郎静山是起到“承上启下、起承转合”作用的中国摄影师。颇为有趣的是,台湾摄影家对郎老的摄影作品在内地拍卖市场中不断创下高价表示出高度的惊异,大抵是台湾岛内的摄影作品更多集中在美术馆和画廊等一级市场,而尚未有拍卖等二级市场形成的缘故吧。
比对:发展先后,殊途同归
作为两岸摄影发展的见证人,当那些被邀来的内地学者和台湾摄影家们面对面地坐在中国美术馆的报告厅里时,当两岸的摄影对话以这样一种此岸对彼岸的形式开始时,大家不免要对比两岸摄影发展的不同历程。
在1994年香港举办的“中港台当代摄影展及研讨会”上,台湾摄影评论家吴玛俐语出惊人:“大陆的摄影落后台湾摄影四十年”,而十多年后,经常穿梭于两岸之前的、同样来自台湾的摄影教育家、评论家吴嘉宝则认为“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大陆摄影艺术界的身影,已经巨大到香港、台湾摄影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了”。
虽然“二吴”的说法都是一面之辞,且免不了偏颇,但两岸摄影此起彼伏,前赴后继的发展途径则是基本一致的。鲍昆的《彼岸的看见》一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像台湾的“V-10视觉艺术群”与内地稍晚的“四月影会”在某些方面就有相似的特质。台湾摄影写实主义摄影的拉抬期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而内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纪实摄影风潮也与之异曲同工。鲍昆认为:“目前,两岸的摄影文化发展渐趋同步,纪实思潮已经过去,并成为常态。在国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代艺术’又开始涌进。在资讯传播的摄影之外,作为艺术的摄影已经嬗变为影像的艺术,并被商业化的收藏市场推演得炙手可热。”
话也没有想到,关于照片收藏市场的话题会成为当天举办的海峡两岸摄影研讨会的主议题之一。作为台湾惟一一家摄影画廊的经营者,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的负责人全会华认为,内地和台湾的摄影画廊都太少了,所不同的是,内地摄影画廊的客户主要是外国人,而他的主要客户则是那些真正喜欢的当地人。他认为,图片市场要按步就班,经由画廊、美术馆最终进入拍卖市场。鲍昆则介绍了内地美术馆、画廊等一级图片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拍卖等二级市场异军突起的情形。不同的背景难免引起一些对于摄影作品价值判定和价格关系的争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旅美摄影评论家王瑞等也参与了讨论。
交流:只是节点,不是顶点
近20年来,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推进,摄影界的交流更是十分频繁。在内地举办的多个摄影节等大型摄影活动中,庄灵、钟永和等摄影家已成为常客,台湾摄影家的佳作也为这些摄影活动增添了不少新的光彩。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等机构的倡导和努力下,内地不少摄影家得以赴台交流,台海两岸的许多摄影家都成了摄坛兄弟、知心朋友。许多内地的摄影家来参观影展,都想着无论如何也要与来自宝岛的老朋友们好好聊聊。
作为两岸隔离半个世纪以来一次大规模的摄影交流活动,本次展览还将在11月份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虽然这次活动的强势阵容令两岸摄影界都为之欣喜,但这仅是“台湾摄影家们在两岸关系充满希望之时的晨曦之旅”(鲍昆语),只是两岸摄影界越来越多的交流活动的一个节点,更大规模的摄影交流活动会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接踵而至。
在研讨会现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宿志刚说出了自己多年的一个设想,希望两岸的摄影学子们能就同一主题进行拍摄创作、同场展示并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更多的两岸摄影界的交流活动也在一些摄影组织和有志者的策划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3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0:40
讲座:周庆辉与当代台湾摄影作品 发布时间:2010-11-23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陈淑姿
好的摄影,不只是单纯为景物拍照,方框世界的构成,也非只能依赖相机。摄影家其实是以心灵与观点来作画,将摄影提升为视觉艺术。
隐含在照片中的深层意义使得摄影成为当代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从而在最近十年来逐渐成为艺术家最爱使用的媒材。一种世代价值的改变开展出各种新的视觉形式、结构及美学经验,让摄影在当代艺术中有了清晰的面貌和身份。
周庆辉原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受邀举办过多场个展,今年12月并将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展出。这场讲座,他将由其系列作品谈观察、企划及执行的过程,并介绍香港摄影节展出之台湾当代摄影家的作品。
周庆辉
曾获台湾新闻年度摄影奖、行政院文建会主办「映像与时代—中华民国国际摄影艺术大展」的报导类银牌奖、台北摄影节报导类特别奖及金鼎奖等奖项。2006《行过幽谷》个人限版摄影专辑由台北国际书展基金会颁发台湾出版设计大奖-金蝶奖装祯设计首奖;2007年受邀参加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8年受邀参加台湾美术双年展;2009年受邀参加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9年「野想—黄羊川计划」台北市立美术馆个展,该计划个人限版摄影专辑并于2010年获德国红点设计奖。
主讲:周庆辉与当代台湾摄影作品
时间: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19:00
地点:香港湾仔港湾道18号中环广场49楼4907室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