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连线》杂志:尘封百年的科学照片(图) | |
2008-12-18 | |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近期,研究人员揭开尘封100多年前的摄影作品,这些精美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拍摄时间主要集中在19世纪,都是1840-1900年之间的作品。当人们看到这些之前未曾看到过的奇妙图像时,可能会真正地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影响。 目前,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早期科学摄影作品展,此次摄影展名为“揭示摄影和无形”(Brought to Light Photography and the Invisible)。其中的作品包括显微镜下的生命体、X射线透视下的人体部位、月球的照片等。 摄影者:赫尔曼-施纳尤斯(Hermann Schnauss) 1900年,施纳尤斯试图将电带进家庭生活中,大家知道闪电是一种电现象,并且闪电能量强大、不可见。如图所示,这台黄铜电位记录器可对闪电巨大的电荷进行详细地记录,帮助人们对空气中的电磁波产生形象化的认识和理解。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科里-克勒说:“这是科学家尝试将电进行实际应用的开始,但是公众持怀疑态度,公众普遍对电的认识就是来自闪电,知道闪电可以引起火灾甚至闪电会伤人夺命。为此,科学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让人们理解和接受电。” 拳击比赛动作(1887年) 2、拳击比赛动作(1887年)摄影者:爱德华-马伊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 在摄影技术的历史发展初期,对动态人体动作进行拍摄是根本不可能的。当时的摄影底片无法在曝光不足情况下短时间捕捉到动态动作。 克勒说,“当你观看19世纪的城市风景照片,你可能认为世界末日的善恶大决战发生过。你根本看不清楚照片中人们的面孔,并不是说他们不存在,只是他们走得太快而无法显示。” 直到18世纪70年代,感光性更好的底片面世。爱德华-马伊布里奇是其中首批利用新型感光底片的摄影师之一。这张照片,就是马伊布里奇拍摄的一系列动作照片之一:两名男子在进行拳击比赛。专家认为尽管利用了科学手段拍摄到这张照片,但是它只是一件艺术作品,并不能够为人体运动研究提供充分的科学证据。 3、骑自行车的男子(1894年) 摄影者:艾提安-朱尔斯-马莱(Etienne-Jules Marey) 艾提安-朱尔斯-马莱是利用摄影技术来理解人体生物力学或运动的科学家。这张照片展现的是一位骑自行车的男子。克勒说,“照片中,每一个瞬间的动作同接下来的动作变化连贯流畅,看起来像是完整的动作弧线。” 4、奔跑的母鸡(1894年) 摄影者:艾提安-朱尔斯-马莱(Etienne-Jules Marey) 像马莱具有远见的科学家利用摄影技术掌握如图所示的动物运动外,其他科学家则不喜欢这种新摄影技术。特别是,他们认为摄影师拍摄的图像超出了眼球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 5、戒指手的X射线照片(1896年) 摄影者:亨利-冯-赫尤克(Henri van Heurck) 当威廉姆-伦琴向科学界宣布发现X射线时,在其论文中一张他妻子手指X射线照片也同样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 6、穿鞋足部的X射线拍照(1897年) 摄影者:约瑟夫-朱格拉(Joseph Jougla) X射线的发现很快成为商业领域最时尚的新鲜事物,当X射线面世仅3个月,自制X射线工具就已在市场上出现。摄影师也学会采用X射线摄影工具拍摄新的照片,拍摄的X射线图片呈现新的形式,看上去更加美丽。 在摄影师的特制X射线镜头下,可以呈现你希望看到的任何事物,其中一个令人赞叹的拍摄实例就是1897年由摄影师约瑟夫-朱格拉(Joseph Jougla)拍摄的穿着鞋子的足部。事实上,从此之后X射线和足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上世纪60年代,鞋店前厅都摆放着X射线机器,不仅鞋商出售这样的机器,同时店主通过对买家足部X射线拍摄可测量其穿着适应性。 7、西班牙科尔多瓦国家天文台拍摄的月球(1876年) 摄影者:爱德华-艾伦(Edward L. Allen)的弗兰克-罗厄尔(Frank Rowell) 19世纪下半叶,摄影师们努力试着将照相机与望远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月球,是天文学家和艺术家所“迷恋”的拍摄对象。然而对月球拍摄成像毕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地球处于自转状态,月球看上去像一个模糊的物体。直至约翰-亚当斯-惠普尔(John Adams Whipple)和乔治-菲利普斯-邦德(George Phillips Bond)计算出如何旋转照相机,才能轻微地抵消平衡拍摄时地球的自转效应,由人造卫星拍摄简单的月球图片才成为可能。 令人们感兴趣的是,不管摄影师们如此痴迷地拍摄制作月球照片,这些月球照片都会基于的科学事实,不会远离月球的真实状况。 8、月球的近距离表面(1874年) 如果你能在“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之前近距离看到月球表面,那么你将非常幸运。除非你建造非常详细的月球陨坑的石膏模型,然后对它进行细致地拍照。1874年,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就做到了这一点,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9、雄性疥螨(1853-1857年) 摄影者:奥古斯特-阿多尔菲-鲍彻(Auguste-Adolphe Bertsch) 19世纪的摄影师不仅对遥远的月球充满了兴趣,他们也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测到的动物和物体十分青睐,他们采用新发明的感光剂和摄像装置能够捕捉到微型的物体。引领这一潮流的摄影师是奥古斯特-阿多尔菲-鲍彻(Auguste-Adolphe Bertsch),他在摄影领域中进行了一项挑战性尝试。如图所示,他所拍摄的精美微观动物照片,让人们惊叹不已。遗憾的是,1871年他死于社会动荡的法国,他的这些照片一直存放在一个摄影档案文件中,直到科里-克勒(Corey Keller)发现这些照片,然后送到美国进行展览。 10、微观昆虫(1853-1857年) 摄影者:奥古斯特-阿多尔菲-鲍彻(Auguste-Adolphe Bertsch) 如图所示,这是鲍彻拍摄的另一张微观动物照片。(悠悠/编译) |
11616689科技新闻摄影比赛即将启动 |
发布时间:2006-08-09 |
由科学时报社主办,北京电信发展总公司协办的“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科技新闻摄影比赛” 将于2006年8月8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充分调动科学时报社和北京电信发展总公司的资源优势,立足“弘扬科学精神,发扬科学文化”,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社会各界关心和热爱科学事业。 摄影比赛将陆续推出三个篇章,奇幻篇、驾驭篇和浪漫篇。通过镜头更加生动的表现自然奇观,人类观察、认识世界的活动过程,科学家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乃至人与自然的共生。让大众通过一幅幅摄影作品揭开科学世界神秘面纱,体会科学的浪漫主义。投稿时间为期两个月,10月8日截止。来稿可发往 kxshibao@yahoo.com.cn 或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3号科学时报社发行中心(100080),稿件请注明“科技新闻摄影比赛”。参赛作品将由科学时报社组织科技摄影专家进行评比。本次摄影比赛设一、二等奖和纪念奖。公众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结合公众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逐出优胜者,比赛结果将于十月中旬揭晓。 北京电信发展总公司作为北京电信服务业的中坚力量,为此次摄影比赛提供了热情的支持。它不仅为比赛获奖者准备了神秘的数码大奖,同时还为活动特供11616689热线(仅收取市话费),提供咨询服务,读者可在此热线开展相关问题讨论,届时还将邀请专家主持热线的讨论和问题解答。 科技摄影: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延展科技传播的触角 11616689科技新闻摄影比赛特稿 摄影:人类技术与文明的忠实记录者 摄影技术的发明冲动来自人类对图像的依赖。早在文明产生之初,图像便成为当时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原始人作画大部分是为了生存的实用——视绘出的图形为征服力的象征,他们可能认为,只要画出投掷器的箭头和所要猎获的动物的画,真实的动物就会屈服于他们的威力。原始人视绘画为魔力,相信画什么就能拥有什么。这些图画忠实的记录了当时人类发展的状态。然而,绘画并不能真实而快捷地抓取生活中的瞬间画面。 当我们由手写时代跨入机械印刷时代,物理、化学、光学等多门学科得到高度传播和发展,摄影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视觉;而且,一些新的摄影技术的运用,例如显微镜摄影、缩微照相、X光照相、红外摄影等,更让我们看到了肉眼不能看到的世界。数码摄像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不再是曲高和寡,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相机。可以说,摄影一方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另一方面它承担着记录和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 科技摄影:科学与人文的水乳交融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作为风生水起的科普传媒,从一个世纪前开始便倡导“如何使照片更加深刻地反映人类对于自然和历史文化的认识”的理念。人们不断认识到不管什么类型的照片实际上是摄影者对社会、对整个人类文明的体验。 科技摄影最初是作为科学研究的手段,对记录、计测、剖析等发生作用。然而近些年,国内外对科学摄影的传播和教育内涵的关注不断升温。 去年诺华制药公司(Novartis)和《伦敦每日电讯报》(London Daily Telegraph)共同发起了2005年度科学幻想摄影奖,获奖的摄影作品令人惊异。这些作品大量运用光学技巧对空间进行压缩,让人不清楚照片上的景物到底有多大,直至在照片中发现某个具体的参照物,比如一个人,或者一个工具,一个器物。于是,观众惊讶于真实世界的巨大。照片暗喻人在自己创造的空间里如同侏儒般渺小。 这就是科技摄影:用影象展示科学现象。自然科学的隐秘,魅幻,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了我们的眼睛。在图像里我们充分体会到科学和人文的完美融合。 科学精神传播:图像的巨大潜能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科学精神的缺失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过去的科普一直比较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而对如何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方面一直无有力措施;在传播形式上过于偏重文字,不形象生动。 普及科学和传播科学精神是我们新时代新闻传媒人的当然之责。“读图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图像吸引受众——受众理解图像的内涵——受众以图像表达的视角重审生活——科学精神等得以传达。在这个数码技术平民化的时代,科技传媒如何更好的利用人们乐于读图的心理传播科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1616689科技新闻摄影比赛请咨询:82619191-8068 投稿可发邮件到kxshibao@yahoo.com.cn |
王伟强 |
王伟强访谈现场 |
在摄影中普及科学知识 | ||||
| ||||
|
[1] | PNAS的封面 |
[3] | 水滴相撞产生伞形的过程参见 |
累 積人 次 級 距 | 101~2,00人次 | 201~300人次 | 300~400人次 | 401~500人次 | 501~ 600人次 | 601~700人次 | 701~800人次 | 801~900人次 | 900~ 1,000人次 | 1,000人次以上 |
分 數 | 1分 | 2分 | 3分 | 4分 | 5分 | 6分 | 7分 | 8分 | 9分 | 10分 |
《地理摄影与赏析》: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大纲 |
·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