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学促进人们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人[zt] |
【摘 要 题】意味与形式 【 正 文】 自从《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办以来,摄影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摄影文学创作,还是摄影文学理论,都有较大的发展。摄影文学的影响也日益广泛探远。2001年11月,岳阳师范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摄影文学研究所。2002年7月,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隆重推出“摄影文学栏目”。2002年9月,湖北省作家协会和岳阳师范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摄影文学座谈会。2002年,第13届冰心奖增设摄影文学奖,并在10月颁奖。过去,虽然摄影文学创作在全国时有所见,但仅为星星之火。现在,《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集中推出了一大批摄影文学的精品力作,大有燎原之势。这为人们深入地探讨和把握摄影文学的审美规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 1.旅游胜地的自然风光需要文化积淀,摄影文学可以促进这一进程的迅速完成。 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果缺少文化积淀,那么,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人类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沟等,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她们的魅力都会大大减弱。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因为二者如果在诗中实现真正的有机统一,那么诗的价值会成正比地随它的材料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景美和情美的有机融合要比单纯的景美或情美富有感染力。这是一种“复杂的美”,而“难美”和艺术上的“伟大”看起来是等同的。摄影文学无疑是可以增加自然景观的文化含量的。2002年11月8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推出了张家界风光专版《江山如此多娇》。可以说,在1980年以前,张家界无与论比的自然景观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著名画家吴冠中向世人揭开张家界神秘的面纱以后,随着人们的开发,张家界的容姿日益妖娆。而摄影文学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张家界自然景观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张家界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愈益摇曳多姿。她再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风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风光。 2.没有实感的想象容易缥缈、空洞。 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艺术作品首先作为某种物质结构——声音、体积、颜色斑点、词汇、动作的组合,也就是说,作为具有空间特征、或者时间特征、或者空间一时间特征的对象被创作出来,存在并出现在知觉面前。正因为如此,这种作品与人们承认它具有什么尺度的艺术价值、怎样解释它的内容这一点无关,甚至与根本是否知觉它、或者它埋藏在地下、储存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这一点无关。当然,不能把艺术作品归结为这种物质结构,但是,没有它、离开它、独立于它、不依赖于它,艺术作品就不会存在;艺术作品作为精神形成物蕴涵在这种结构中,处在这种结构中,不脱离于它,只有通过它才被感知。因此,艺术作品的物质结构方面是它的本体论状态,是它的现实存在的主要基础和条件,同时是它的直接的感性可感的面貌。”(见该书第278-9页)桑塔耶纳在《美感》中也说:“虽然一件衣服、一座大厦或一首诗的感性材料所提供的美多么次要,但是这种感性材料之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在这里,物质美对于感官有更大的吸引力,它刺激我们同时它的形式也是崇高的,它提高而且加强了我们的感情。如果我们的知觉要达到强烈锐敏的最高度,我们就需要这种刺激。举凡不是处处皆美的东西,绝不能销魂夺目。”(见该书第52页)莫·卡冈认为词汇是一种物质结构,但词汇的韵律和我们需要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自然美中感受的实感是两回事。为了追求这种实感,近几年来,不少文学经典图书配上了插图。鲍风在2002年10月30日的《长江日报》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扫描。他指出,今年2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了两本书,即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边城》。这两本书的出版,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特征的“图文并茂”的书真正出现的标志。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均注有“插图本”三字,书有沈从文的生活照片和他描写的地区的风光绘画。在《边城》中,书中还有一幅幅饱含湘西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和小说情节发展互相映照,使“图”和“文”均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本书中,“图”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共同完成着一种“文化旨向”的传播。在《湘行散记》中,不仅有黄永玉画的湘西风情水墨画,也有沈从文自己为自己的文章所画的插图。当时沈从文因母病还乡,每天写信向张兆和报告沿途见闻,并在信后附上插图,这些插图和信的内容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插图本《边城》中,黄永玉用画,卓雅用摄影作品,“图说”小说内容,单纯地看一幅幅插图,可以感受到小说本身的那股浓得化不开的“氛围”。插图本《边城》和《湘行散记》图片虽是黑白的,但在书中构图不一,同样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觉。这种插图的确有助于人们身临其境。否则,文学描绘如何入神如画,也难以达到这种奇妙的效果。这种对实感的追求是当代社会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摄影文学应运而生,比这更充分地开发了人们的全部潜能。 3.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没有文学描绘,很难展开它的丰富历史内容。 有些摄影艺术作品只有插上了文学想象的翅膀,才能振翅高飞。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又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信条,小孩也能说,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信条包含着他的全部生活的意义。小孩也懂得宗教内容,可是对小孩来说,这种宗教内容的意义只是这样的东西,即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都还在它之外。”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本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但一般的人很难感受出来,而文学就可以对摄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容进行去蔽和展示。例如,2002年4月19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发表了李希凡的一幅摄于1954年12月25日的照片,题为《在毛主席身边》。如果没有李希凡的回忆散文,那么人们是很难从这幅照片中捕捉更多的历史内容的。但是,这幅照片的确蕴含了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历史内容。当然,李希凡所配的散文绝不仅仅是这幅照片的解说、补充,而是相得益彰。因为李希凡在散文中表达了这幅照片所没有蕴含的东西。可以说,照片是过去的,散文是现在的。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历了多少人事苍桑,毛主席还活着,还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这篇摄影散文告诉我们的。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相互激活,不但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 二、摄影文学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摄影文学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呢?对这个问题,我国不少学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先后提出了“审美复合论”、“审美错位论”、“内爆论”、“螺旋结构论”和“互文论”等。这些对摄影文学的界定都丰富了人们对摄影文学的认识。 起初,我们认识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马龙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审美复合论”。他说:“成东方先生所讲的‘审美复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在这里,既讲了摄影文学所内含的各种美学、艺术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也讲了摄影文学与其它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又讲了摄影文学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关系复合论。在‘审美复合论’的整体结构中,其基础的层面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层面上,与美的复合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摄影文学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这个结构包括自然美的审美、科学美的审美和自然美与科学美复合的文学艺术的审美。”其实,摄影文学有较复杂的一面,也有较简单的一面。刘纲纪认为摄影文学“还可更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一个大学生、出租车司机、清洁工一天的生活,北京某个胡同的面貌,重要的文物古迹,科技的发明创新、时装表演,国家重大项目(如三峡工程)的建设,重大的政治外交活动,各地的自然风景、生态保护,老百姓在公园的锻炼健身、文化娱乐活动,各个社区的风光、建设,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大的企业、商场、饭店的景观,格调健康、向上的各界演艺明星的生活,均可拍摄。我以为‘摄影文学’的‘文学’不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可以和新闻报导、报告文学结合起来,尽可能贴近社会各界群众的日常生活。”他提出:“摄影与诗、散文的结合较易,困难的是如何以摄影表现小说的内容,找到这种表现特有的形式、规律,以区别于连环画,小说的插图,这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见2002年5月10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对这个问题,人们作出了不同的探讨。有的倾向摄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结合,直接到现实生活中创作摄影小说,有的倾向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这较适于改编小说名著。这都是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审美复合论”的确揭示了摄影文学的复杂的一面。但有些摄影诗,摄影散文的内在构成是非常单纯和简单的,这就不能用“审美复合论”去把握。 王一川希望通过阐明摄影文学的摄影艺术和文学相互结合的缘由揭示摄影文学的特征。他分析了摄影文学的各种构成成分,认为:“摄影艺术和文学各有其得失。摄影艺术长于提供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在深入思维领域时却是间接的;而文学善于造成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却在还原视觉效果上失于间接性。把两者孤立看,各自缺失是明显的:摄影艺术无法如文学那样提供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而文学难以像摄影艺术那般呈现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是,如果把这两门各有得失的艺术相互‘匹配’走来,却可以获得相互开启和相互补足效果;摄影艺术的视觉性与文学的思维性相互开启即互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新优势;同时,前者恰好补足文学的视觉间接性,后者又补足摄影艺术的思维间接性,从而达到互补。而正是这种相互匹配产生的互启和互补效果,为摄影艺术与文学综合成为摄影文学,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缘由。于是我们就有了摄影文学这门新兴边缘艺术。它由照片和文学两部分相互匹配而成为一个整体。匹配,不是完全同一或完美融合,而是各自独立前提下的携手合作;也不是随意拼贴、凑合,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成互启互补的效果,由于产生这种互启和互补效果,摄影文学显示出新奇而强劲的表现力。”的确,这两种艺术各有优势各有局限,但这并不必然导致结合。同时,这种结合既可能增值,1+1>2,也可能相互损害,1+1<2。 孙绍振在进一步地解剖了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及其关系时提出了“审美错位论”。他说:“对于摄影文学的艺术价值,其摄影的质量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其文字的质量却是更为关键的。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摆脱被动,不能局限于对画面的说明;然而又不能完全脱离画面,这应该与画面保持一种错位,文字与画面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不是被动依附的关系。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情绪的张力场。当然,不能是抒情,直接抒情会导致滥情,它只能是一种叙述,但又是一种想象的索引。在叙事与情感的提示之间,在画面与文字之间保持一种错位性张力是摄影文学的生命之所在。”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关系不一定都是错位的。有时,它们可能是相互规定,相互阐发。这种关系很可能是互为比兴的。 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不同于过去的带插画的章回小说,带文学说明的连环画、卡通画,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题诗画,这个不同就在于它是由摄影与文学结合构成的一个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摄影与文学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发现、相互阐释、相互擢升的对话性关系。摄影文学中的摄影与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一个是直接面对生活或自然,一个则是面对已经完成的艺术品,这就是说,一个从生活或自然中去发现,并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一个从已有的发现中去再发现,从而把欣赏者的目光引导到某一个特定的视角上。当然,创作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很可能还要反馈回来,前一作品由后一作品的启发而又有新的发现,于是不得不作进一步的修改。”他提出了“螺旋结构论”。“摄影文学作为艺术整体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像遗传基因一样的螺旋结构。它们不仅在互相发现和互相阐释,而且在互相攀援和擢升。摄影中包含的诗意启迪着文字,文学中蕴孕的画面照示着摄影,当在摄影文学中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们都因这种碰撞而净化了、升华了。它们既是自己,又不再是自己。”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是一种螺旋结构很有道理,但他认为摄影文学中的摄影和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不完全符合事实。摄影文学成为人人都可以创作的艺术形式,就因为它能够即兴创作。这种即兴创作不存在一先一后的情况。 |
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为摄影文学题词 |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为摄影文学题词 |
2002年驰名 中外的第13届冰心奖增设摄影文学奖。图为冰心摄影文学奖获得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
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院长赵立凡为摄影文学题词 |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为摄影文学题词 |
中国美学协会主席汝信为摄影文学题词 |
2002年9月湖北作协与湖南理工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在武汉隆重举行摄影文学座谈会。 |
摄影文学的 主要成果 |
成东方近影 |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亚洲为摄影文学题词 |
著名文艺美 学家、深圳大学教授、博导胡经之为摄影文学题词 |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李铎为摄影文学题词 |
摄影文学:从新的真实出发谢有顺 |
摄影文学:一种新的可能 |
金羊网 2002-09-19 |
www.ycwb.com ———摄影文学创导人、摄影文学家成东方访谈 21世纪无疑是一个信息和读图的社会。 时下人们经常提到的摄影文学和网络文学,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产物。而作为摄影与文学嫁接的艺术新品种——摄影文学在我国的空前繁荣和发展,则更是引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摄影文学的创导人、摄影文学家成东方先生,就摄影文学的话题作了一次访谈。 一门正在兴起的复合艺术 记者:近来,摄影文学成为文学界议论的一个话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似乎读图成了一种时尚。摄影文学是图片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复合艺术,但也是一个新品种,您能谈谈摄影文学的情况吗? 成东方(以下简称成):简单地说,摄影文学开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它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兴的复合艺术。它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艺术特点,使它成为一门大众的艺术。这也是它自从诞生以来迅速地被广大读者广为接受和喜爱的原因。 记者:摄影文学的创立和发展,不仅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是满足了读者在步入一个崭新的读图时代的阅读渴望,同时也是对相对寂寞的文坛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冲击。那么,您能谈一谈什么才是摄影文学?它与摄影和文学到底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和区别? 成: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对摄影和文学作一个简要的说明。摄影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感光、色彩、技术等手段,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来表现事物一瞬间的永恒;而文学的主要功能则是通过语言的艺术,对人和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叙述,从而达到最终的创作目的。而摄影文学则是:通过现代传媒流行的、依靠现代复印技术制作的、按照艺术创作规律,经过一幅或若干幅连续的摄影画面进行表现的,运用文学语言进行说明和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复合性艺术形式。审美复合主义是摄影文学的灵魂。说它是复合的艺术,主要是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的和谐交叉和有机结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对摄影文学的论述极富形象性,他说:“摄影文学是1+1=3的艺术,摄影是1,文学是2,它们的结合是3,3就是产生新质的艺术摄影文学。”另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王元骧,针对摄影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说过:“美学史上持续两千多年的诗画之争,让摄影文学创造性的实践,做了最新、最具有说服力的说明和回答。”另外,著名文艺理论家钱中文先生说:“摄影文学是新时代文学文体更新的先驱。”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目前摄影文学取得的进展与成绩吗? 成:关于摄影文学的体裁分类,目前主要有摄影小说、摄影诗、摄影散文、摄影杂文、摄影纪实文学和摄影传记文学等。《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刊近两年来,除了发表一些摄影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外,主要以发表上述各类体裁的摄影文学作品为主。例如摄影小说《将军泪》、《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走窑汉》、《生活秀》、《坐在窗后的女人》等等;优秀的摄影诗与摄影散文诗有:《果实》、《永远的无题》、《东方红》、《残阳如血》等;摄影散文有《北京的胡同》、《又见桃花园》、《山边,那缕炊烟》、《背篓》等;摄影纪实文学和传记文学有《金三角:“地狱之花”》、《恐怖正在这里流行》、《中华鼓魂》等等。 在摄影文学取得轰轰烈烈发展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摄影文学的理论建设。2001年和2002年可以说是摄影文学的理论年,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摄影家如王朝闻、徐中玉、钱谷融、孙绍振、杨匡汉、陈文超、陈思和、王元骧、雷达、 另外,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三个好消息,一个是于今年7月起,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已在“岁月如歌”节目中,正式开辟“摄影文学”栏目。二是第13届冰心摄影文学奖将于10月在北京现代文学馆隆重颁奖。自13届即2002年开始,冰心奖将增设摄影文学奖项。再一个就是“第二届全国摄影文学研讨会”,将于今年的11月份在北京召开。 记者: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您对摄影文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也就是说您心目中的摄影文学最理想的境界是什么样子? 成: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2002年末或2003年间,正式成立“中国摄影文学家协会”,从而不断完善摄影文学的机构和组织,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发展摄影文学家协会会员;创办《中国摄影文学报》,摄影文学网站,恢复《中华摄影文学》杂志;待时机成熟之后,创办摄影文学传播大学,从而将摄影文学学科建设和摄影文学教材编写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办学为社会培养摄影文学人才。 为伊消得人憔悴 记者:多年来,为了寻找您梦中的复合女神,听说您大学毕业后就奔赴了新疆大漠,扛着沉甸甸的摄像机,走遍了克拉玛依油田的每一个角落;后来您又走青海、下海南,最后辗转来到了北京。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拼搏,作为摄影文学的创导人,您能谈谈自己喜爱它的初衷吗?您将它作为人生的至高追求所走过的历程是怎样的? 成:我在2000年第35期的《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摄影文学我的生命》的文章,那篇文章应该看作是我对摄影文学的一份宣言。在文章里我说:“摄影文学,我的生命。我热情歌唱是为了你,背井离乡是为了你,呕心沥血是为了你,日夜奔忙是为了你,满头青丝染成霜都是为了你……”这是我的心声,也是我在这条漫长的摄影文学之路上跋涉的人生轨迹的真实写照。 说起来我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1956年出生在江苏省赣榆县一个农民家庭。1984年我进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于文艺理论家李联明教授。毕业后在《海峡》杂志社做过编辑,后举家奔赴新疆的克拉玛依。记得当时真可谓家无长物,只是用汽车拉了一车的书籍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就匆匆地来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当时的工作是在电视台做摄像,扛着摄像机几乎跑遍了天山南北。在大漠荒凉的戈壁上,我用摄像机的镜头忠实地记录着我的青春和花样年华,记录着人与自然的巨大变迁。 记得一个黄昏,一轮夕阳悬挂在天边,辽阔的原野上,牧归的羊群和一缕缕炊烟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大地上,显得十分壮美。这不就是我苦苦追求的梦幻吗?于是,在我那架摄像机的镜头里,我终于发现了摄影文学,发现了那个复合女神。从此,摄影文学在我的脑海里牢牢地扎根了。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我将把我的一生交给它。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新疆的克拉玛依是您事业跋涉历程中的头一站? 成:确实是这样。我在克拉玛依工作3年,回来时兰新铁路被冲跨了,我们一家三口在乌鲁木齐的一个小旅馆里困了半个月。当时我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于是我想到青海冷湖附近的一位朋友。我狼狈地卖掉了朋友送给我的两条“红雪莲”香烟,又把我爱人带着的那块“双狮”牌手表卖了50元钱,这样才算凑足了去冷湖的路费。于是我就来到了青海国家建材局茫崖石棉矿,再后来又转到了海南,又由海南到了北京。这一段的经历为时近20年,我也从一个青年一转眼就步入了中年。这期间我创作了长篇小说《雄性的太阳》,20集大型电视文学剧本《徐福》、专著《全球摄影文学新概念》等,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关于摄影文学理论的文章,后来竟被文坛戏称为“大棚车作家”,当时的名字叫做成昕。 1988年来北京后,我终于有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我加紧了创立摄影文学的步伐。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摄影报》等报刊发表关于摄影文学的一系列文章,同时正式提出了“摄影文学”这一新的术语和理念。为了筹备创立《中华摄影文学》,我曾先后拜访请教了文学前辈巴金、冰心、夏衍、老舍、曹禺;拜访了美学大师王朝闻、摄影大师吴印咸、高帆、袁毅平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1993年《中华摄影文学》在北京创刊,随后相继举行了“全国第一届摄影文学理论研讨会”,2001年1月1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正式创刊。可以说,《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的创刊,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摄影文学开始走向成熟。 记者:这个过程中,您一定付出过不少心血吧? 成:有两件事情让我终身难忘。1995年11月,正是“全国第一届摄影文学研讨会”召开的前一日,我却突然接到一封发自老家的加急电报,电报的内容是“父亲病危,火速返回”,看到这封电报我两眼直冒金花,加上连日的劳累,便昏厥了过去。父亲此时命在旦夕,而研讨会又将在明天召开,我既是发起人又是主持人可怎么离开啊! 两天的会议结束后,我便风风火火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到家后我远远地看到放在院子中间的棺木,我又一次昏厥在老父的灵柩前。 1993年,为了《中华摄影文学》的早日创刊,我只身一人跑到江南一个小镇去筹款。可筹集资金在当今的社会又谈何容易!就在我一筹莫展的当儿,妻子焦急地打来电话,说小学就要开学了,女儿的入学手续还没有着落,孩子急得哭个不停。那一夜,我孤独地躺在那个潮湿而又肮脏的小旅社的房间里,辗转反侧,心中好不悲凉。后来《中华摄影文学》终于创刊了,第一期刊物出版的时候,我真的哭了。于是我翻开扉页郑重地写下了一句话“献给女儿成兢”。 令人欣喜和高兴的是,摄影文学轰轰烈烈地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自己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并拥有了一支和我一样忠爱着摄影文学的庞大的创作队伍,有覆盖着各个阶层的乃至海内外的读者群体,看到这些真是让人又高兴又兴奋。 记者:真没有想到您为摄影文学付出的代价竟是这么大。不过我相信,您做的这一切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后来者也不会忘记您这位摄影文学的开拓者的。我想,与其说您是一位英雄,倒不如说您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战士。 成:这是我的事业,因为我热爱它。 |
一个用文学的眼光摄影的男人 | ||
| ||
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摄影文学 | ||||
人间网 2002-08-14 | ||||
摄影文学顺应时代潮流而生,已经成为文学庞大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摄影文学既然冠之以“文学”的头衔,那么语言便成为其第一构成要件,而“文学”之前既然以“摄影”定位,作品中便少不了影像或图片衬托文学语言,用文学语言来阐释图片。它应该是以语言文字和摄影图片共同作为媒介,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同完成塑造文学形象,形成审美对象,构筑鲜明主题的任务,以达到异曲同工、相得益彰、情境交融的目的。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而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可以说是具体统一在文学形象上的。因为形象本身就有它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作家正是通过他所创造的整体的文学形象来体现作品的内容;为了塑造这一文学形象而采用的各种表现手段总和就构成了作品的形式。因此,我们不能把形象当作内容,也不能把形象只看作形式,形象总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摄影文学的两种基本表现手段——以胶片为载体的文学,二者显然不应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而应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也即在主旨(内容)的统领下,形神兼备,共同完成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任务。 文学理论批评界流行这样一句话,即“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没有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比较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文学语言和摄影语言的差异。文学语言再鲜活形象、生动准确,它塑造的人物形象仍是不确定的,所谓“活灵活现”,仍带有不同读者的强烈主观性。我们心目中可能有各种的关于列宁的形象,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或是已经定格的还是列宁身体前倾、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振臂上扬的演讲者形象。它是客观的、唯一的,摄影语言的这种直观性是文学语言难以企及的。文学语言由于缺乏塑造人物形象的直观性而永远不能使人们印象“统一”起来。然而,“朦胧”是文学的一种意境,一种独特的效果,其特点就是意义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多义性,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即讲究对个中滋味的咂摸、体味,而摄影语言则过于直观,甚至带有斧凿之痕,“朦胧”反而被破坏了。可见,在对作品进行细腻的心理情感描写上,在营构作品的隽永意味上,文学语言较之摄影语言往往更为传神。现在,摄影与文学成为眷属,两者便可以尽情地互为阐述,取长补短了。 其实,通过摄影家精心理解、把握、捕捉而摄下的图片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就像《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中每期头版上刊登的各类大家的风采照,单从照片本身就可以体味出他们流光溢彩的人格魅力,油然而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再加一首首优美的诗章的阐述,二者交相辉映,一篇篇摄影文学作品便浑然天成。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艺术作品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而鲜明地描写事实里面所隐藏的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所以必须有明确的语言和精妙的文字。摄影文学作为一种有别于电影、戏剧的综合艺术,它的出现或者说优势就在于“短、平、快“,因此,它首先对摄影者以及编导者、表演者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拍摄到具体、生动、可感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艺术形象来展示所表现对象的审美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创作者除了具备高超的瞬间抓拍的摄影技术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思想和艺术功力以及对拍摄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感受等等。其次,对文学作者要求更高,你必须用最简练、最深刻、最能“画龙点睛”的文学和高度个性化的语言来阐释摄影家对生活高度提炼浓缩出来的画面。这样,二者 高度结合水乳交融,才能塑造出深刻敦厚或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以完成摄影文学的使命。否则,它真的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拉郎配”的感觉,也就谈不上什么文学艺术了! 所以,在摄影文学的各种样式中,我还是比较喜欢摄影诗、摄影散文。不仅有其优美简洁、恬淡深邃的画面,直泻出场景的幽美华丽和人物的无限风采,也在于从那些流畅明快、隽永抒情的文字中生发出的无穷韵味和强烈震撼。如《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5期中第4版的摄影诗《火红的党旗》和《茶场春景》,前者镜头由远而近,摄取的是军人面对火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的画面,配以荡气豪迈的诗句,就充分展示了军人雄浑的气魄和坚定的信念,更加激发起人们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后者以广角镜头摄下的缀满春韵的美景加上富于想象力的语言,使得茶场景象于尺幅、诗句之间顿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抒情,还是摹景,都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相比之下,摄影小说等画面组成较多的摄影文学样式总体上创作难度更大,画面的跳动,结构和情节的延展,一旦表演者表演失真或不到位,或拍摄者没有抓拍到有说服力、感染力的镜头,一旦文字的表述与画面语言没有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那么它便很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不连贯的印象,损害了摄影文学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 王朝闻先生说:“小说需要插图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形象更富于感性,是为了借助视觉作用使形象定型化。”好的插图,有利于相应的想象和联想的唤起,更能促使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接近。可是拙劣的插图还不如没有的好。因为它已经成了人为的障碍,妨碍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妨碍读者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特征。由文字与画面相匹配构成的摄影文学目前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把以影像为载体的摄影艺术和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珠联璧合的综合艺术,以使摄影文学具有更为旺盛长久的生命力。 | ||||
|
| ||
摄影在其产生之后的一百六十年里,不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摄影家和摄影理论家们从各个角度发现,寻找着摄影与其它姊妹艺术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于是,人们发现了摄影与绘画、雕塑、舞蹈、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联系,同时,人们也寻找到了摄影与语言艺术的联系。摄影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将这种联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摄影文学文体的出现以及创作的日趋活跃,使人们从最初摄影"标题艺术",摄影与文学"联姻"等浅显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对新兴艺术门类自觉的创作行为和理论认识上质的升华。 面对摄影文学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摄影文学之所以能得以如此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摄影与文学语言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渐近关系(此种关系可类比为数学中的渐近线关系)。 所谓摄影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内在渐近关系,就是说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种逐渐趋向接近,但却永远不会重合的关系,就哲学的观点而言,它们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说明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面,同时,又说明了它们保持各自独立性和质的规定性的一面。 就艺术门类特性而言,摄影艺术是一种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的造型艺术,摄影家借助的是照相机、感光材料和存储介质(存储卡等)塑造艺术形象,发挥其艺术作用;而文学是直接诉诸人的想象的语言艺术,它通过的是语言这种媒介去触发人的想象力,再造艺术形象。由此可见,二者泾渭分明,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就这种关系而言,摄影就是摄影,它不可能变成文学;文学就是文学,它也不可能变为摄影。但是,它们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创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在肯定其不同一面的同时,不可否认其相同的一面。虽然,摄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象与绘画的关系那样,很直接地归结出在构图、色彩、色调等方面的相同点。但是,其在摄影文学实践中的日趋结合,已促使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下二者在发展中形成的这种内在的渐近关系。 一、就摄影艺术创作过程而言,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摄影与文学语言二者渐趋接近的过程。 摄影家创作摄影作品,其技术过程包括拍摄、冲洗、印放、后期制作等工作。但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不单单是技术上的过程,在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其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一过程与技术过程相融合的问题。人们常说,摄影家用减法去进行创作,这是有点摄影创作经历的人都可以理解的。但是,笔者认为,完成一件摄影作品的创作,不仅要靠摄影家用减法去拍摄、制作,而且还要靠摄影家用高度浓缩的语言去概括,这个高度浓缩的语言就是"文学语言"。实际上,在摄影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过程中,这种结合时刻都在发生着,摄影家都在有意识地促使着它们结合。从摄影艺术创作的构思过程看,摄影家无论是运用形象思维,还是运用抽象思维,这当中都有一个语言概括问题,当摄影家手持相机面对被摄对象取景构图时,脑海中会有一个闪念:"这里需要表现",表现的大概是一种什么东西,这种概括或许是突发的灵感,或许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东西。总之,无论这种概括在构思过程中是刍型还是定型,摄影家都会在这个瞬间,凭艺术直觉按动快门,捕捉下这个瞬间,迈出艺术传达的第一步。在拍摄完成之后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摄影家或通过技法进一步将构思过程中的那种语言性概括表现得更确切,或为作品确定一个更为确切的语言性概括(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作品标题)。总之,这个过程确实存在,至于这种概括性高度浓缩的语言是不是文学语言我们试分析如下:语言是意义统一的全民交际工具;而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形象化的语言,文学语言有准确、鲜明、生动、精练等特性。在上述艺术传达及构思过程中,摄影家使用的概括性语言,是为创造艺术形象,确切反映主题而进行的,由此可见,他所使用的绝不是前者广义上的语言,而是后者文学语言,因为只有它才符合摄影家创造艺术形象的需要。 那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摄影与文学语言渐趋接近,共同创造艺术形象的现象呢?我们知道,摄影是一种作用于人的视觉的纪实性瞬间造型艺术,在二维空间反映三维空间,这种特性确定了摄影在反映时空上的局限性。当摄影作品画面容纳不下诸多内容,或有诸多的内容还在画面以外的时候,就需要姊妹艺术与之相结合。在这一点上,绘画、雕塑、舞蹈等都无能为力,而文学艺术所具有的两个显著特性就是很强的综合性和多方面展示社会生活。文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种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它与摄影之间在艺术表现上有着一种内在的渐近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存在,才有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摄影家对二者的自觉运用。摄影文学之所以能够诞生和发展,关键也在于摄影家、作家(还应包括应运而生的摄影文学家)对这种关系的自觉运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认识摄影与文学语言内在渐近关系的同时,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在渐近关系,是针对整个艺术创作过程而言,并非是针对每幅摄影作品。针对整个艺术创作过程来说它是必然的,而针对每幅摄影作品来说它又是或然的。因为在摄影家认为运用自身艺术手法已能淋漓尽致表现反映对象时,独立性得到了质的升华,上升到主导地位,比如布勒松的抓拍作品,大多数只署拍摄时间、地点,而没有标题,就是因为真实性已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2、文学语言在与摄影渐趋接近共同表现作品内容的同时,已成为摄影家纳入摄影作品的内容,构成摄影家的摄影语言,而非作品以外的文字成份。比如佚名的《德军进占马赛,市民怆然泪下》,离开照片而单看文字便失去其表现力,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是一幅完整的艺术品。 二、就摄影欣赏过程看,摄影作品发生其艺术功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欣赏主体通过对摄影作品视觉形象与文学语言的表象在理解上的渐趋结合,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如前所述,摄影与文学语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渐趋结合,仅仅完成了摄影艺术活动的一个方面,其社会功能是潜在的还未得以实现,这就在靠它们在摄影欣赏过程中进行再度结合。 摄影欣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仅从诉诸欣赏者感觉的特点去考察其特性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如前所述,摄影创作过程即是视觉与想象所构成的活动,那么,摄影欣赏过程也应是二者所构成的活动。 摄影作品的构成要素是视觉形象与相应的文字成份。这种文字成份我们已探讨过属于"文学语言"的范畴。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所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客体的两个方面:画面与文字。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必须把客体的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理解,逐渐缩短二者在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间的距离,才能把握其理性内容。在二者逐渐接近的过程中,视觉形象难以体现的内容在文字中得到体现,想象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因视觉形象的存在而变得具体、确定,两者向着逐渐接近发展。试以甘金的《保卫布列斯特的英雄在十五年后重逢》为例,单看画面很难理解三位男人为何如此悲喜交集,而文字则在时空上拓开了画面的界限。反之,单看文字所产生的想象又会是千恣百态,而画面又展示出特定的场景。正是这种结合,才使欣赏者展开想象活动,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因此,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在渐近关系在摄影欣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就摄影发展过程来看,摄影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已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摄影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就是二者结合的必然产物。 摄影作为近代科学技术与相结合的产物,在一百六十年的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逐渐趋向完善,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这样的发展是同摄影与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其他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分不开的。从N.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到当今摄影名作,从绘画主义摄影到现代派摄影,无不渗透着摄影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如果说N.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似乎给了人们有与文字结合的必要的重要启示的话,那么到了当今的摄影名作就可谓是摄影与语言艺术的自如结合了。绘画主义摄影也曾经历了把圣经故事和文学作品构思成照片的阶段,可谓摄影与文学的一大结合。而当今的现代派摄影又到了非用启示性文字而让欣赏主体无法理解欣赏客体的地步。具体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萌芽的摄影小说,而今发展成为包罗众多文体的摄影文学,就更是摄影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产物了。这样的发展,是从单纯的、简单的文字补充上升到艺术结合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 由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在渐近关系存在于摄影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发展过程中,只是二者间的这种关系不象摄影与绘画等艺术门类的关系那样显而易见,尤其是二者在观念上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不易为人们所重视。但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发现,这种深藏艺术现象内部的艺术规律是确实存在的。然而,探索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牵强附会,其关键在于它对当今摄影文学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把二者的这一内在渐近关系付诸于摄影文学实践,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1、摄影与文学语言在摄影文学实践中有一种内在的渐近关系,摄影文学家要自觉运用这种关系,促进二者有效结合,将文学语言纳入作品,增强摄影语言的表现力,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摄影文学语言。 2、摄影文学家的艺术表达能力,受其自身文学素养、摄影素养的制约,文学素养和摄影素养的高低对二者渐近关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摄影文学家要不断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和摄影艺术修养。 3、摄影文学欣赏主体对摄影与文学语言内在渐近关系的理解与否,决定着客体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的发挥,欣赏主体应将欣赏客体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理解,而不应割裂开来。因而,摄影文学家必须在二者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寻找二者结合的最短距离。 (原载《职工摄影》)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