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摄影与日常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33
标题: 摄影与日常生活
摄影大师教你拍摄日常生活照片



2011-4-21



作者:迈克尔∙弗里曼

自然的方法

    不考虑准备、控制,也不考虑光线,而鼓励你的拍摄对象做一些自然想做的事情,往往能拍到最自然的照片。

    类似这样的照片看上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我这样说没有一点批评的意思。这确实是没有艺术感的、自发的、自然的创意,是从许多瞬间中捕捉到的没有受到摄影师明显干扰的时刻。不装腔作势,没有刻意布置光线,也没有刻意的姿势,至少脸上没有。

    但当然这其中包含着技术,与摆拍人像一样需要技术。不同点在于所需的技术不同,从制作、组织、安排时间、反应等方面。这些在画面中轻描淡写,结果是任何东西看上去都不刻意、不复杂。画面中的人物正好出现在这个位置,露出某个表情,做出某个姿势,而相机正好拍了下来。

     根据灯光和背景对大致的环境做一个快速的估计,从此开始。它们能这样保持多久?合适吗?如果不是,则考虑更换场地,特别是你的拍摄对象要走动的时候。检查相机的设定:感光度、白平衡、快门速度和光圈。

     ·瞬间反应

    在雅典的一家小工程车间里,我一直等到焊工们完成工作。他们抬头看我,其中一位露齿而笑。这正是拍摄的好时机,不容迟疑。

·特拉普派的修道士

    这张肖像简单、直接的风格与画面中修道士们居住的比利时Orval 以啤酒闻名的男修道院的环境正好相仿。负责啤酒酿造工作的路德神父冷静地站在有千年历史的建筑的走廊里。

·收获

    在保加利亚的卡赞鲁克小镇附近,一个玫瑰花山谷里,附近学校里的九年级学生们正在收获世界上最昂贵的玫瑰花。这些是大马士革玫瑰,用于确定香水工业的玫瑰油标准。其中一个女孩停下手头的活,与她的一个朋友交谈。

街头摄影

    把拍摄对象带到街上,让他(她)与邻居互动,这就是如何用经典的报道摄影的方式来拍摄肖像的方法。

    在报道摄影中,街道是人类活动的宽广舞台,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街头摄影是标准的工作程序之一。以最少的装备—一个双肩包、一台相机、一到两支镜头(或一支变焦镜头)—步行探索,拍摄人行道上、露天咖啡吧、超市、公园等场地的人们。没有预先计划,你只能依靠自己的观察和预判,还有运气,从普通的环境中寻找有趣的画面。这就是城市生活,它是始终不变的,即使人物会有不同。有3点需要强调----不要强迫别人,要预先发现潜在的画面,然后快速拍摄----这些技术原本是为抓拍设计的,你也可以把他们用于拍摄自由风格的人像照片。为了做出变化,甚至可以摆拍人像,也可以让你的拍摄对象走动走动,买些东西、喝杯咖啡,或做一些自然的事情。

    不强迫和吸引拍摄对象对自己注意的意思是说,画面中的人物不应该看到相机并且和自己产生互动。这是一个很简单达到的目标,别带太多引人注意的设备,穿着要低调,别站在马路中间,要保持走动。发现好的拍摄题材要时刻保持注意力,持续关注潜在的画面,熟知不同拍摄情景所使用焦距的方法。总之,因为总是有人流和车流的存在,拍摄一张清晰照片的机会也许只会持续1秒左右。

    你必须随时有抓拍的反应,当然这是将相机中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矩阵测光(或多模式测光)和自动白平衡等设置准备就绪的情况下。

     
·尼斯市场
   
尼斯早市中的一个购物者与相片外一名摊主笑谈,相机视点在高架行人道上,我正在用中焦镜头寻找这种聊天时互动的时刻。


·库斯科

    三个秘鲁小孩走到路边正准备穿过马路。接近观察他们,在他们走这几步的时候我有几秒的准备时间。

·早晨咖啡

    在普罗旺斯的埃克斯小镇,周围咖啡馆的桌子充满了这个古老的广场。拍摄目的是拍下全景,所以我使用了一个广角镜头(20mm)。这个男人栩栩如生的动作和他靠向背后望向天空的朋友构成了这个瞬间。


焦距与距离

    熟悉焦距与距离的组合能使你掌握从全身像到特写镜头的基础构图技术。这能加快你对焦段的选择,使你可以轻松自如的举起相机,拍摄画面。







标签: 摄影技巧(12)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http://i.mtime.com/1821362/blog/586396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34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zMjEzNzU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zMjEzNzU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zMjEzNzU2.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35
2000新闻摄影好稿·日常生活类










日常生活类
世纪留影
新世纪第一天,一位8旬的曹姓老爷子,携全家4代人来到佳丽摄影中心,拍下一张“世纪留影”。其中三代夫妇都穿着各自结婚时的衣:马褂和中式棉袄,中山装和开领衫,西装和婚纱服。老人表示,拍这张照片,就是因为日子一代比一代过得好,值得留下纪念。(20001231)
                                             记者  马延涛










日常生活类
被拐女踏上回家路
    2000年4月中旬,浙江省打拐行动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展开。浙江公安部门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调查摸底,从近14.6万余名浙江省安家的外省籍妇女中,排摸出被拐妇女4642名,被拐儿童130名。1882名犯罪嫌疑人在打拐行动中全部落网,解救出全部被拐的妇女和儿童。(20000420)
                                         记者  钱永安










日常生活类
茫茫人海  父子相逢
杭州警方首次通过NDA比对,找到被拐儿童。
    5月18日晚,被拐卖9个月的儿童方安,终于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今年全国“打拐”行动开始后,江干刑侦大队刑警三赴淳安,经过多方努力找到方仁六和方美君,抽取两人的血样,录入公安部的DNA血样库和被拐儿童数据库,5月12日,从公安部传来喜讯,小方安找到了,通过血样DNA比对,在江苏找到方仁六被拐9个月的儿子小方安。(20000518)
                                           记者  潘良干
















日常生活类
雨中释放好心情
10月21日夜,杭城下着大雨,这位挤在人群中的小伙子背着他的女友,在雨中尽情地观赏着烟花。历年规模最大的一次烟花节——西湖博览会烟花节在西子湖畔举行,灿烂的烟花让10余万民在雨中释放着自己的好心情。(20001022)
                                             记者  钱永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36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5RQ0001/14064.html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5RQ0001/14064.html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5RQ0001/14064.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37
日常生活与民俗摄影的技巧作者:阿邦网摄影话题帮手唐俊君(2008)


     在写实主义摄影强盛时期,除了对战争场面、风光、建筑的拍摄,还有很多摄影家对世界各地的人文民俗和人们生活状态进行了拍摄。使之不仅成就了不少优秀的摄影作品,同时也为世界历史贡献了十分珍贵、鲜活的图片资料。    如果从社会意义考察早期的写实主义摄影,那么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摄影家们对往日生活场景的客观纪录与拍摄了。用相机直接面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及那些即将消失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民风民俗,这实在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但是,在当时的艺术氛围让写实主义摄影家们感到尴尬,因为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摄影流派完美的拍摄风格仍占主导地位,新的摄影风格再次受到排挤。    说到对那些即将消失事物的纪录,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拍摄经历。大学所在的城市有一条老街,虽然没有什么特色的古建筑,但是,在人文上十分有特点。街道不是非常干净,但是小吃、叫卖、摊贩、炒货店活跃在马路两旁,再加上有很多大学里艺术系的学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画室,常常来此进行写生和绘画创作。所以,也隐隐地透露出一些草根艺术地的气息......在这样一个当地各种独特民俗相互交融的地方,我感受到它散发出来的独特味道。一次偶然得知这条路要被拆迁了,改建高层小区,就萌生了去拍摄采风的念头。想想其实是很有趣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年以后,看着那些高耸的住宅楼,再拿出自己当初拍的老照片,实实在在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在具体拍摄上,我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建议大家的。只是觉得你去拍它是因为你对那里的人、事、物有发自内心的感觉,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按动快门,遵守基本的摄影技术准则,保证曝光正确,就一定能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哪怕照片上的人物是虚动的,只要能反映出现场的意境,都可以算作是好照片。    1868年,苏格兰著名写实主义摄影家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1837-1921)在中国街头拍摄了《流动商贩》。这幅作品十分亲切、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中叶中国街头的景象:街边挑担货郎、算命先生、剃头匠惟妙惟肖,似乎一幕舞台剧正在上演,视觉内容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用相机去纪录自己身边的珍贵点滴,多年以后,你也将拥有一本令人欣慰的生活画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38
40幅日常生活的惊艳摄影作品,改变你的心情2011-03-08


  时间永不停歇,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过有时我们仍会发现自己在某种环境下愣住了,那一瞬,时间仿佛已然凝固。摄影师在拍摄时都有此种情感体验。摄下完美/惊艳的照片殊为不易,因为你不仅需要完美的时机,还要关注其他条件,如光线、饱和度等等。这儿我们设法搜集了40余幅精美绝伦的来自于我们身边生活的摄影照片,它们或能给你自己的设计项目带来一些启发。

  

嘘!

  

谁会胜出?

  

神奇之火

  

爱生活

  

一叶知秋

  

但愿你在…. 想你, Eve。

  

透过镜头看生活

  

看来尺码不对啊?

  

仓鸮吃着小白鼠

  

为了不负此生,我要定格在这一瞬…

  

清晨…

  

无题

  

两位船长

  

静谧的生活

  

[冰凉]

  

拉链

  

隐藏

  

***

  

好心情

  

让阳光照进音乐

  

圣灵降临节的日落

  

书与鸽子

  

学生抗议09.12.2010 – 国会广场

  

去往冬天的路

  

活力

  

革命万岁…!!!

  

约克维尔瀑布

  

NASA蓝色大理石

  

路人

  

我的儿子

  

兔子

  

神奇的水母!

  

只有公驴才乞食

  

生命之针

  

纽比

  

Ruth Kl在BuchBasel

  

如果我完全不动,人就会走开

  

蜗牛的顶棚

  

与Sampo一同静止的生活

  

http://500px.com/photo/32837

  

观看生命的冲突

  

过来吧,我的猎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39
摄影家李杰关注日常生活 表示经历决定摄影视野
2011年12月19日

蒋蓝    来源:成都日报   


本报记者 蒋蓝/文
主持人语
在国内外办过多次摄影展,拿下多次大奖,李杰呕心沥血的摄影,不但为他记录了一个匍匐、倒地、顶礼的过程,而且打开了他与大地间的纵深域度。在他的话语中,高原、海边、石头、草地、枝丫、老人、庙宇逐渐成为撕开天光的法器,成为具有人类学价值的佐证。
本期嘉宾
李杰,1956年生于重庆长寿,1982年起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现为自由摄影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1987年,参加四川成都“四川五人”黑白摄影展;1993年参加德国科隆“四川人”个展;1995年、2006年两获巴蜀文艺奖;1996年获“四川省青年摄影十杰”称号;1998年在新加坡举办“冬天的童话”个展;2004年获《中国摄影》年度十杰;2006年获第五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摄影作品集《康巴的太阳》《川西民俗》《冬天的童话》《中国川剧脸谱》《梦幻九寨》《布拖记事》等。
对话
摄影,就是寻找一种诉说方式
经历决定摄影视野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两岁随父母来到成都定居。你很少谈及以前的生活。
李杰(以下简称李):1958年来成都后我们就住在杜甫草堂旁边。父母在省火电设计院工作。我在草堂小学、百花潭中学读书,与所有街坊的同龄孩子一样。“文革”前后,我成天操扁卦、街头游荡、打篮球……这些经历可能决定了我的价值观,包括摄影视野,那就是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
记:你还有“一颗子弹”的故事……
李:1968年我12岁时,各级通知交出枪支。宿舍里的半大娃娃准备交枪前把子弹打光,我准备跟他们去峨眉山过一把瘾。出发前听到有个人叫我,我一迈步,正好一颗小口径子弹迎面射来,从我的气管和食管间穿过,没有碰到动脉,卡在条形肌肉中间。现在小豆大的子弹还在我的颈脖处。当时我父亲是单位领导,军宣队的人对我妈说:“马上抓人,立即重判。”妈妈却说:“那孩子才十八岁,他打我儿子是无意的,抓起来一辈子就完了,千万不要动那孩子。”家里平淡地处理了这事,医药费都没让对方出。那些大朋友都跑来跪在我妈面前……母亲在她不长的生命中永远在帮助人,她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我一直记着母亲的话:“踏实做人平常生活。”刻骨铭心的一句话。
记:你那时喜欢看书吗?
李:进中学了,父亲有个书店提供的购书卡可以买外面见不到的书,家里每周给我两元钱,小伙伴眼红,星期天一早就陪我到人民南路新华书店买书,条件是必须借给他们看。我陆续买了很多书,革命故事、名著等。记得一次去黄田坝看热闹碰到武斗,看见几米外就有人中枪倒地,心里很震撼……这也促使多年后我对生命、死亡的思考。
关注纯粹的日常生活
记:你什么时候摸照相机的?
李:严格说是在中学阶段接触照相机的。我家里有一台“莫斯科人”120型相机,我经常摆弄,也拍摄了不少照片。当然那不过是好玩罢了。后来我到《西南电力报》当记者,开始使用海鸥4B和4A相机。1984年我好不容易攒了一笔钱,买了全机械的尼康FM2型相机,这算是自己的第一台相机。
记:你何时开始到边地摄影的?
李:是1983年,报社派我到凉山的布拖采访。因为土地承包制刚刚在四川农村实行不久,激发了空前的创造性。走访实地,我很羡慕当地百姓的生活。县委书记对我说,实行了承包,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干部高。我发现劳动附加值高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农产品城里城外一样。我那时的拍摄不深入不真实,比如拍摄雕刻般的皱纹、奇异的服饰等。从那以后直到1988年,我每年都去布拖拍摄。1988年—1992年我出任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外贸与交流》画报常务副主编,忙于各种事务,到1999年完成展示死去的胡杨为主题的《亡灵99》拍摄后,很想再去看看布拖,到了那里,我心情就变了。我很心寒,因为与80年代几乎没有变化。我自问:我能为这个民族留下些什么?我决定走进这些人。
记:你看到了什么?
李:这段时期是城市化运动高速推进时期,摧枯拉朽,消解了边远地区的文明。那种生活状态一旦被外力打破,它固有的场域就不复存在了。我绝不是一个喜欢拍“阴暗面”的人,我关注的是日常生活,拍摄那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比如很多摄影家喜欢拍火把节,我不大在意,那不属于纯粹的日常生活。
摄影是“自我启蒙”的完成
记:你持续二十多年拍摄布拖的人间百态,可以说布拖是你的一块精神飞地。
李:的确,布拖是我一生的命题。当我走近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我不时进行换位思考。他们没有过多的生存以外的欲望。而我们控制不了欲望。我们身处欲望之中,永远不会变得那么单纯。我尊重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我由此思考,更大区域的山地居民是否也如此生活?为此,我几乎走遍了所有亚洲国家。在环太平洋东岸很多国家里,我发现在那些具有普遍生存意义的场域里,的确有种迥异于都市的文化对抗。
记:一个摄影家如何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超越自身的生命经验,进行更为复杂的观察,这有可能为我们打开更多的思考向度。请说说你去亚洲国家拍摄的情况。
李:2006年底我应约拍一个选题,有机会出入东南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我选择了尼泊尔的莫洛哈拉和柬埔寨的中季伦两个村落,并与我长期关注的四川布拖村落的彝人日常生活进行比较。2007年1月我首次进入莫洛哈拉。我在村子闲逛,见人就主动双手合十打招呼“那玛思德”——我至今只会说这一句尼泊尔的问候语“你好”。我通过翻译与他们聊天,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到第4天,村民的好奇心消退了,我确信已不会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时,开始把镜头转向他们。此后两年我去了6次,每次都会在村子里待上十来天。我通过翻译对他们进行采访,我在看他们,其实我也在看内心,一定要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
记:你是一个思考型的摄影家,你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是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李:我只是一个在摄影过程里自我修行的行者。摄影不过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自我启蒙”的完成。必须承认我没有太大抱负,也改变不了他人命运。我只是觉得我们和他们不该有这么大的距离——无论生活还是心灵。这也是我内心的观看,尽量真实,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全部不干涉,只想通过我的影像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人在观看一个事情的时候,有时带着迫切的心情进去,得到的反而是表象,如果冷静一点找到切入点,才能看到本质。
记:你拍摄的大量影像被称为纪实摄影,你如何看待真实?
李:摄影与真实是有隔膜的。真实是我面对的物像,你举起相机,就与活生生的物像无关了。真实是我作为摄影师对物像的一种想象。勿过分夸大摄影的纪实功能。我们是根据不同的价值观来寻找、确认现实意义的,因为摄影者在对现实取景过程里已注入新的意义。因此我们看到的照片已非纯现实的一幕。
我的摄影比较随缘
记:你一直拍摄黑白片。
李:我的摄影一直带有实验性质。我用各种方式训练和检验自己的影像。每拍摄一个东西,我首先要寻找一种叙述方式,让我的观看变得多元。说到彩色,有拍摄得很好的摄影家。但我认为彩色容易让摄影者至少是我,被一种简单的真相迷惑,进而去追求一种片面的真实。黑白是对时空的一次纯化,它可以达到我对真实场景的想象。这也是我多年来选择黑白片的美学动因。
记:你使用数码相机吗?是否进行后期制作?
李:我大概是国内较早使用黑白反转片的人,每次走几个国家,行李要经过七八次海关的激光扫描,有一次就使我的几十个拍好的胶卷报废。没办法,我购买了一台佳能1Ds Mark Ⅲ的数码机,到国外去都用它。我认为纪实人物拍摄绝对不能后期制作,那是对生存者的阉割。
记:四川电视台拍摄过一部反映你摄影生涯的专题片《一年中的三个月》,三个月在外拍摄,三个月打理公司,三个月整理资料。现在呢?
李:公司早就不做了。我现在大半年在外拍片,剩下的时间在家整理资料,读书,会老朋友。说到题材,没什么能限制我。我的思维很跳跃,川剧脸谱、九寨沟、胡杨林、布拖村寨等拍摄可以交叉进行。
记:你平时主要依靠摄影的收入为生吗?
李:十年前我办文化公司的积累使我不再为生计而奔波了。我几乎不为媒体提供照片,但欧美的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每年要收藏我的几组作品,一组作品五六幅规模,这笔收入也可以应付开支了。摄影最大的物质开支不是这些,而是你必须“在场”。
记:在你的摄影生涯里,最让你感动和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李:我的摄影比较随缘。应该说,我每次从外地回来,家人在我作品里发现了让他们感到幸福的痕迹,我所有目的就达到了。说到难过的事情倒是有:记得我在马来西亚渔村,看到来自国内的一批摄影家,竟然反复劝说一个少妇脱掉上衣给孩子喂奶!这简直是对摄影的侮辱……
记:回顾走过的路,你由“路上风景”的拾穗者变为趋向终极地跋涉的摄影家,返回内心,心境平息。
李:我从来不怕被社会遗忘。在没人特别关注的情况下,我仍然可以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愿望。
采访手记
2011年12月6日
我第一次见到李杰,是在2009年举行《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一书的首发式上。作者之一的陈维是李杰的老朋友,他来捧场,他向朋友祝贺,心意已到,好像没有进会场就悄然离去了。他显得有些落落寡合,我后来读到记者采访他的一篇文章,他谈到了自己的想法:“直到5月16日,我终于思考成熟了,决定要从‘幸存者’的角度切入,跟踪拍摄一个幸存者,以此展现人们在灾难后的生活和心理变化。我已选好拍摄对象,是一个我认为足够典型的14岁男孩,他的身上集中着灾情带来的苦难。他的孪生姐姐在地震时去世了,自己左小腿截肢,家里是农户,屋子全部倒塌。但他很坚强,而且有自己的思考。我希望以此记录幸存者们在灾后心灵的修复、认知的变化、生活的继续,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显然,这不是他二十多年的摄影轨迹中的变数,而是他关注民间生存状态的一种正常反应。
一次与诗人钟鸣雅聚,钟鸣转送我由“艺林国际”出版的李杰摄影集《布拖、中季伦、莫洛哈拉——全球化背景下亚洲三个不同区域村落的百姓日常生活》。回家翻阅这部厚达500页、重2.5公斤的大作,三个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群落,在李杰的镜头下得到了一种富有深意的“交汇”:它们均是游离在主流社会域场之外的、被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几乎遗忘的地方,其生存状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因而,当“地球村”“一体化”之类的词汇已成人们的口头禅之际,李杰把这三个区域标举到我们眼前,好像在提醒这个一味奋力跃进的时代,后面落下了一些兄弟。虽然摄影是一种浓缩,具有凝固时间的力量,但李杰想说的却是:“我不喜欢刻意摆布,我更愿意展现人们在特别条件下的常态生活。”
李杰的这部作品已发行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众多国家领事馆、图书馆、大学和艺术研究机构收藏。我认为这是一部基于反思纪实摄影、解惑纪实影像焦虑、寻求突破种种桎梏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纪实摄影的场域。
艺术批评家刘树勇指出,李杰的纪实摄影实践,集合和显现出当代中国纪实摄影发展过程的种种延伸:比如对纪实性影像早期那种过度艺术化想象与视觉特征的摆脱,转而对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予以特别关注;比如援引社会学及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和方法……其实,李杰所做的,不过是他“彰显大地”的田野作业。
在李杰位于锦江畔的书房,我们谈论的话题已不限于摄影,他的几千册藏书,令他更靠近学者。在我看来,他的镜头固然是他之于世界的连通器,但他决定拿起相机时,相机就是他敬献于大地的一桌香案。对于大地而言,照相好像是比喻,一幅真正的摄影作品绝对是隐喻。在隐喻的地域没有大师,只有彰显隐喻的大地之子。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40
【转帖】吕楠的《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吕楠是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是最早被著名的“马格兰图片社”相中的中国摄影师,也是美国《光圈》杂志作为专题刊登过的唯一的中国当代摄影家。无数的影展邀请他,他几乎无一例外的拒绝。他坚信“好东西是在沉默中完成的”。

1996
年至2004年,吕楠独自在西藏拍摄了《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作品以季节为顺序,从春播到秋收,从温暖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几乎包含了西藏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构完整,画面质朴,洋溢着劳动与亲情的诗意和美感,像一幅幅伟大的影像版的古典主义绘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现在能像绘画般精致构图,内容细腻,后期制作如此严谨,7年如一日低调拍摄一个主题的摄影人不多了。朋友,看多了PS过重和摆拍过滥的照片后,看到这组画面,会有什么感受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43
http://www.doc88.com/p-7610288441.html

http://www.doc88.com/p-7610288441.html

http://www.doc88.com/p-761028844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44
论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
瞬间的视觉表现
南国早报  唐辉吉/文
    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是发生在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琢磨从中发现新闻,找准最佳拍摄角度,同样做得很精彩。
    面对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件,我们不去深入采访和认真思考,缺乏新闻敏感,看一眼就走,就不能从中发现以小见大的好新闻,也无法将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做成都市报的文化大餐。读图时代,我们如何做好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从一些生活小事件中挖掘出“一图胜千言”的好图片,实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办报方针,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新闻影像的视角,完美地表现新闻摄影视觉语言。
    一、抓好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的独特视觉语言
    视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也是人在观看事物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视觉审美享受。我们欣赏大自然,人的思维随着感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形神合一”情景交融的视觉。
    众所周知,客观事物本身是没有视觉的,因为视觉在本质上只能是人看到物体的审美感觉。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惊险的、恶劣的、时尚和美妙的一些事情发生,它随着事发现场情景的发展变化,事态中的景象刺激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或惊慌或感动,从而出现不同感情色彩的视觉。我们如果能运用文字语言、影像视频、绘画和雕塑等不同形式塑造或者记录下来,这些视觉便成为新闻摄影和其它门类的艺术作品,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美的视觉。
    我提倡重视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的视觉表现,倡导摄影记者在抓拍新闻时,选择适合表现新闻事件中的各种人物形态的视觉语言,将新闻图片拍出具有一定视觉感染力的好作品。如何从日常生活新闻摄影作品,表现独特的视觉语言,我们通过阅读清朝诗人王国维的作品《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描述,他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肺腑,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在文学创作中的文字语言,给人一种真实情感的视觉。他认为情感的真实性,是视觉的本质也是目的,对情感的描写要“沁人肺腑”;对景真实的描写要“豁人耳目”。这些都必须具有 “见者真、知者深”的词语,目的是实现真实的视觉,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文明社会的今天,读者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对新闻视觉语言的表现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新闻摄影要重视图片视觉的表现,让日常新闻摄影更贴近百姓生活,源于百姓生活,记录百姓生活,让我们的新闻摄影影像达到真实可信,使新闻图片中情景交融的独特视觉审美特征得以体现,从而促使传播在社会上更加深入人心。
    由于日常类新闻摄影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街头巷尾处处都有,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件常不经意间从我们的视野中一晃而过。面对这些 “小”事件,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去细心琢磨,判断它的新闻价值,凭一双“火”眼去识别 “真金”进行抓拍新闻,才能拍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既有新闻价值又有社会意义的优秀新闻作品。
    二、开拓新闻影像思路   让总编为你开设图片专栏
    当摄影记者,靠体力和脑力吃饭,为使自己拍到独家新闻,记者深入社区,勤跑街头,理性观察,擅于抓拍日常生活中的奇闻趣事。
    目前,全国都市报除了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突发新闻)、法制新闻、文化娱乐新闻之外,绝大部分图片都是表现城市里的日常生活。目前,国内一些报纸的总编,根据摄影记者的特点,开辟各类摄影题材的视觉专栏,目的是培养报社的优秀摄影记者。如《新民晚报》推出图文纪事摄影专版,聚焦百姓生活故事。其中,被发表的新闻摄影作品,打破了往日只拍摄建筑、街市景观以城市看变化的图片编辑格局。摄影记者的图片报道切入,已经转向透过镜头记录上海市各界人士的工作以及居民生活的 “人文”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和谐社会中的文明与进步。在广州,《羊城晚报》的编委,长期为摄影记者叶健强开辟“健强跑街”的摄影栏目,目的是加强城市日常新闻报道的力度,鼓励记者关注民生、民情。
    北京《新京报》就特别重视新闻图片的采编,创刊之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40多人,报纸版面重视新闻图片报道的探索与创新,为了报纸版式的美观,实行多样化的图片报道,记者拍摄图片重视摄影视觉语言的创新,开设了摄影专栏图片故事性强,人情味浓,新闻观点立场新颖,图片编辑风格独特。
    三、扫街“扫”出奖牌来
    有人把都市报的摄影记者外出找新闻,称之为“扫街”、“逛街”、“打街”。无论是逛街还是扫街,目的都是走向社会抓拍好的社会新闻。当记者背相机“扫街”时,不要认为没出息,因为街头有许多新闻是可遇不可求的。采访当中,凭你的新闻敏感,扫回来的新闻是“金子”还是“垃圾”。如果扫街勤,碰到的突发事件多,最容易拍到别人无法拍到的独家新闻。
    2005年8月15日,我途经南宁市步行街,碰到两家店铺的员工为争停车位发生群体械斗事件。事故发生后,我立刻向110报警,然后迅速拿起相机拍摄了一幅题为《不该发生的群殴》的新闻照片。
    记者“扫街”,有时也会扫出金牌来,如今在我们媒体,靠扫街扫出奖牌的大有人在。  2004年1月31日,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曲浮镇路萞村,突然爆发禽流感,当地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命令在各个禽流感爆发点3公里的周围,对鸡鸭鹅一律实行捕杀。《南方都市报》卢汉欣得知这一信息,便来到乡下在一巷子里,他看到一位男子拿着一只鞋追杀一只公鸡,拍摄了作品《禽流感爆发》。由于作品题材新颖,人物形态生动,年度获《人民摄影报》2004新闻摄影作品日常生活类铜奖。记者 “扫街”运气好,不仅可以拍到突发新闻,还可以积累抓拍经验,街头巷尾,那些富有人情味的新闻,一旦撞到你的“枪口”上就是独家新闻。
    2004年10月底,我在南宁市百货大楼门前,看见墙上贴着一幅宣传冬季床上用品的广告,如能碰到一个坐在地上讨钱的小孩,他闲暇之际深情地看着广告画中那位幸福的小男孩,感慨自己命运的不幸。我借助广告画作为新闻拍摄背景,与他形成强烈的对比。就可以拍出一幅富有人间真情内涵的日常生活新闻摄影作品。
    同年12月31日,我“扫街”途经此地,果真碰到一个残疾小姑娘在此乞讨,她手中的“金盆”载着行人给她的爱心钱。等她回头凝视广告画中那位小男孩时,我拿起相机走过去,采用低角度盲摄的办法迅速连拍2张,成功地捕捉了这幅构思已久的新闻摄影作品。简洁明了的画面和对比强烈的人物形态,较好地表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人的命运就不一样的主题思想。报道这类社会新闻,写图片说明,以白描的形式交待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哪干什么即可,忌用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渲染。写图片说明应避开政治去报道,免得惹祸招灾。聪明的读者,自然会悟出你报道的新闻价值。元旦过后9天,该作刊登在《南国早报》上,引起了各方读者的关注,有个别读者对我说:“照片拍得不错,题材人情味很浓,耐人寻味。”我拍到这幅以小见大的百姓生活瞬间,突显了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中具有浓郁的人情味视觉理念。
    做记者无论是深入社区还是勤跑街头,只要留心观察了解我们身边的各种事件,就可以发现普通人难以发现的新闻线索,拍摄出与众不同的日常生活新闻摄影作品。

    四、关注日常生活小事    表现独特新闻视觉
    以小见大,是做好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的诀窍,应该值得我们重视。这类新闻摄影的根,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小事。判断这类新闻,大脑里应时刻装着一把能够准确丈量新闻价值的“尺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观察日常生活,要以宏观的思维去分析事物,以独特的辩证眼光去观察事物,找到适合表现新闻事件的角度,丰富自己采访到的新闻影像视觉语言。新闻采访中,有些事件表面上看新闻价值不大,新闻报道焦点糢糊,业内称为隐性新闻。这对没有采访经验的新记者来说,很难看出内在的新闻价值,也难以找到拍摄角度,容易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如果你新闻鼻敏感,就能在短时间内“闻”出新闻,并轻而易举地拍到独家新闻。对于那些火灾、车祸、凶杀案件之类的突发性事件,连普通市民和10岁的小孩都知道是新闻,我称之为浮在 “水面”的新闻,也是最容易做的常规新闻。面对日常生活,我们要用两个“脑袋”去判断新闻。一个是“热脑袋”,专门应对突发新闻;另一个是“冷脑袋”,专门针对没有新闻线索之日,坐在办公室等“米下锅”时,有针对性地走进居民生活中去寻找新闻。
    随着报业传媒的激烈竞争,摄影记者,说白了是一名新闻图片生产者。然而,通过采访生产出高质量的图片奉献给读者,才算一名合格的图片生产者。但是,高质量的图片标准何在?第一,生产(拍摄)出来的新闻图片视角独特,构图新颖,瞬间捕捉精彩,打动编辑、总编采用你的图片;第二,你的作品发表在媒体上,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他们延长阅读你的新闻图片时间,并得到媒体同行的赞赏,证明你的确拍出了一幅令人赞赏的好作品。
    我的作品《抢修》,就是一幅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 2004年10月13日,如果我从地下水管爆裂这个角度切入,表现马路成“河”的新闻事实就平淡无奇,因为这类新闻报道太多拍摄视角如何突破,成了我思考采访这条新闻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新闻价值,拍出新颖的新闻视觉冲击力。根据采访获悉,这条地下自来水管的直径有1米大的线索,意识到早上8点是居民用水高峰,看自来水厂如何抢修。经过细心琢磨,我决定从抢修这个角度切入新闻,表现一位修理工人为了不让国家水资源浪费,保障人民生活用水而奋不顾身。
    20分钟后,抢修工程队赶到现场,一名修理工人脱掉自己的外衣,搬开井盖潜入水中,马路上只露出他抢修中一个脑袋,我仔细一看,只见他一手潜入井下抢修,一手撑在马路上。我选择低角度盲摄,将修理工人的人物形象与踏“河”而过的机动车流,人们驾车经过此地,看到修理工人头露在马路上,进行抢修的面部表情十分感人。此情此景,形成鲜明的动与静、藏与露的精彩瞬间成为《抢修》独具一格的新闻视觉语言。视觉效果让人觉得有人在马路上游泳。成功地塑造了一名修理工人爱岗敬业的献身精神。
    上述事例可知,如果我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马路成河的新闻事实 “咔嚓”几张就走,就无法拍到《抢修》这样富有视觉感染力的作品。这幅新闻照片的新闻视觉表现得恰到好处,将人们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感人瞬间浓缩在画面上,深深地打动读者及各级评委的心,2005年不仅获第十二届“佳能杯”亚州风采摄影赛纪实类一等奖,还荣获2006年第22届全国艺术摄影展纪实类铜奖,并连续三年在全国各类摄影赛中多次获奖。

    五、掌握日常生活小事的“脉膊”     让新闻图片感动受众
    平时,我无论走到哪,都处处留意生活小事件,学会从小事件中摄取大题材,用心灵去发现“焦点”新闻, 挖掘具有典型新闻人物形象的百姓故事,将他们拍成专题。
    2004年10月8日,报社一名女同事告诉我,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某社区的居委会干部,每次发现小区有新产妇,都主动上门免费送去2.5公斤鸡蛋表示慰问。我刚想答应,女同事说:“我叫了好几个摄影记者,他们认为事件太小,没多大的新闻价值,都不愿意去采访。唐老师你看这条新闻可以去吗?”。我一听,觉得是一条很有人文关怀的日常生活新闻线索,很有意思,值得报道。倘若今天没有重大的图片新闻,可能还会上头版。我将图片拍回来,次日见报果真上了《南国早报》头版,得了A十B的高分。
    摄影记者对待新闻线索,不能急功见利。面对生活小事,要从不同的新闻角度去审视提炼新闻,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小”事件。新闻摄影采访,时刻逼迫自己拍出独家新闻角度很有好处。否则,做好做大做全任何一条新闻,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从事新闻摄影,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表现力。在新闻现场,要根据新闻事件大小和题材的选择,运用各种焦距的镜头视角,巧妙地借助对比、动静、色调的冷暖与光线的强弱,以及物象的大与小、高与低、虚与实、藏和露等对比手法,巧妙地“修辞”我们拍摄新闻事件的视角。只有鲜活的视觉语言,才能吸引读者欣赏发表在纸质媒体上的新闻摄影作品。
    六、从几幅日常生活类新闻照片   看捕捉摄影瞬间的视觉语言与传播地位
    好的新闻照片,就像一位美丽漂亮的年轻姑娘,人们爱看“回头率”就高。摄影记者,只有拍出一幅与众不同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使图片在新闻传播中具有非凡的视觉震撼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享利-卡蒂埃.布列松,是法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摄影大师,最擅长捕捉日常生活新闻。他一生拍摄的作品,大都是表现世界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作品的生活内涵深刻,瞬间精彩感人。布列松拍照,不喜欢携带沉重的器材,只带一部相机配一支50毫米的标准镜头,轻装上阵拍遍全世界。作品《巴黎穆费街》表现的是一位小男孩,外出逛街为家里买葡萄酒的生活小事,布列松抓拍这个看似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瞬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那位小男孩过着何以见得“富裕”的生活,幽默的人物形态和滑稽的面部表情,照片半过世纪以来成为读者百看不厌的传世佳作。
    要想拍出具有一定视觉感染力的新闻摄影作品,就得研究视觉表现。从人类的情感上分,有让人震惊的视觉,有让人喜欢的视觉,形象幽默的视觉,诗情画意的视觉和品味低下的视觉等等。下面就以《华商报》记者王鹏的一幅《穿警服的就是警察?》新闻摄影作品,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形象幽默的视觉特征,论证视觉效果在读者欣赏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2004年8月23日,一名身着警服的男子,在社会上行骗被巡警抓获关押在派出所接受审问时,面对警察低头沉思无语,王鹏抓住他交待穿警服行骗的犯罪事实细节角度新颖,主题鲜明地表现了身穿警服的假“警察”低头认罪的神态,幽默的视觉语言十分耐人寻味。由于这幅作品的新闻性强、题材新颖,获《人民摄影报》2004年度新闻摄影作品日常生活类银奖。
    另一幅就是南方都市报记者拍摄的《顶牛》,也是一幅极其滑稽的日常生活新闻作品,作者抓住一位小车司机酒后驾车被交警当场抓住的瞬间,司机由于酒醉,他从车上下来准备接受交警的处罚,面对严肃的交警,小车司机下车东倒西歪地向交警行个军礼,作品瞬间幽默,获得《人民摄影报》2005年度新闻摄影作品日常生活类金奖。
    我倡导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注重视角视觉语言的表现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摄影记者对日常新闻不够重视,拍出来的新闻照片刊登在版面上缺少新闻价值和视觉感染力。第一、绝大多数摄影记者认为,影像视觉的追求,是从事艺术摄影创作者的事,与新闻无关。第二、由于我国新闻体制实行工分计酬制,个别记者采访新闻,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每天拍回来的一大堆新闻图片,瞬间视角(构图)平谈,拍摄角度不新颖,图片缺乏影像张力。第三,个别记者不珍惜新闻摄影这份工作,没有把它当成一生追求的事业来做,对视觉语言的表现理解有极端偏颇和误解,不注重更新自己的新闻敏感及知识储备,,更不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上述论据证明,一幅具有视觉感染力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以真实的镜头记录新闻现场,揭露社会的丑恶,弘扬正气,倡导和谐起到宣传作用。因此,记者用真实的手法表现新闻现场,拍摄出角度新、视觉新、观念新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新闻图片的视觉美感。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因为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没有突发性新闻的时效性强。所以,要求我们在长期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时刻刷新自己的新闻摄影观念,深入社区、街头,在业务上不断地磨砺、积累,不断地探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艺术摄影、文学、美学以及绘画艺术、哲学等其它科学知识。我坚信,日常生活类的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表现,越来越受记者的重视,让读者感受到新时代新闻视觉语言的文化魅力。
    作者单位:《南国早报》摄影部,唐辉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广西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45
http://www.cbern.gov.cn/derscn/portal/didac/didac_2/didac_2_A01.html

http://www.cbern.gov.cn/derscn/portal/didac/didac_2/didac_2_A01.html

http://www.cbern.gov.cn/derscn/portal/didac/didac_2/didac_2_A0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47
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获奖名单--日常生活类(附44图)
2009-03-25


年度最佳 母爱-地震 邹森 中国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四川攀枝花市、会理县交界处发生6.1级地震,造成36人死亡,675人受伤。图为消防官兵在倒塌的土墙下刨出两名罹难者的遗体。
日常生活类-单幅-  金奖 废墟上的幸存者 赵青 中国
5月20日,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这对夫妇劫后余生在废墟中开始了新生活。
  银奖 远离好莱坞 本杰明-茹斯纳科
在美国电影海报下躺着一个年轻的有心脏病的小女孩,她靠自己的力量很难站起来。
  铜奖 残疾母女 龙宇丹 中国
  一场偶然的灾难,让年轻的妈妈没了右腿、年幼的女儿欢欢痛失左腿。欢欢非常坚强,虽然家里贫困,但是欢欢是家里的精神支柱.欢欢走路的姿势,就像成人玩的单腿跳跃游戏,而对于她来说,却是仅有并且惯常的前行方式。
  优秀奖 超载 克里世纳-穆拉里-基山
2008年2月26日,在印度东北部城市巴特那,乘客们吊在一辆已经严重超载的火车外。
  优秀奖 和尚的运动 曼尼什-斯旺无普
2008年3月25日,离不丹首都廷布12公里的探戈庙的佛教和尚们打排球。
组照
  金奖 山村教师 陈庆港 中国
毛羽山小学民办教师王实明在给学生上课。毛羽山小学共有三位老师,48个学生。

山村小学的早操。

毛羽山小学教师成德元老先生。成老师今年60岁,教龄35岁。

黑板擦。

  毛羽山小学,是坐落于甘肃省南部崇山峻岭中的一所小学校。由于学校太偏远,公办老师大都不愿意到这里来教书,所以毛羽山小学的三个老师中,有两个是民办教师。 这些教师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却只有很微薄的报酬。 他们在忍受着物质生活上的艰辛外,还要忍受由于环境的闭塞而造成的文化生活的极度贫乏,和精神上的巨大寂寞。 目前中国仍有数以千计的和毛羽山小学一样的山村小学,仍有数以万计的和毛羽山小学教师一样的山村教师。
  银奖 在石矿里工作的童工 阿卡什
  
Shilu把沙石分开

  
  
  
童工们在工作间隙吃午餐。

童工在工作间隙小憩。

  
  在孟加拉国Piyain河岸的Bollar Ghat有超过1万名采石工,其中有超过2500个女人和1000个孩子,Mari河来自印度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带来了大量的卵石。这些工人们的平均工资少于每天150塔卡(约2美元),除了雨季外,这个地区采石季每年持续8个月,有约200辆卡车把石头运出去。

童工在工作间隙小憩。
  铜奖 自由安魂曲 马苏德-阿拉木-立顿
  对孟加拉国Rajbari那些性产业工作者来说,自由是分裂的,她们的职业要求她们用身体的自由来交换无脱离严峻的贫困。

非常多的女孩在妓院里生活,在妓院外她们不能透露身份。

顾客等着女孩先吃饭

很多性工作者有自己的孩子,或者他们会通过与客户的关系“收养”别人的孩子。

  对孟加拉国Rajbari那些性产业工作者来说,自由是分裂的,她们的职业要求她们用身体的自由来交换无脱离严峻的贫困。她们没办法在传统社会中生存。这种分裂弥漫在这些性工作者每个角落:她们觉得自己是独立的因为她们自己挣钱,但是她们不得不把钱交给妈咪或者“丈夫”。他们因为交上新朋友、新姐妹、新家庭而感到自由,但是她们陷在这个社区里出不去。在里面,她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是如果她们想脱离,她们就得把头发包起来,她们可以爱人可以跟任何人结婚,却因为男人们只爱她们的钱感觉被背叛。她们可以成为这个社区最高级的人:妈咪,拥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永远活在腐败警察的压力下,她们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但是没有被埋在正式墓地的权力。她们的生命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优秀奖 海地人的梦 本杰明-茹斯纳科
一个海地孩子在海地河洗澡后大哭。

一天捕鱼徒劳无功,男人们在海滩村子里踢足球。

在乡下,一对老人在阴影下打发时间。

一个男孩在海地一个废弃的工地上玩耍。
乡下地区,女孩子们在等待一个救济机构分发食物。

渔船的骨架,这种船也被用来承载海地人的梦想去遥远的地方。

一个住在海地沼泽的家庭。

一辆巴士通过海地Cite Soleil拥挤的市场。
海地的孤儿们准备为一些资助他们的美国游客祈祷。

一条被污染的河流通过陆地,它是猖獗的森林开伐的又一个受害者。

  海地穷人们的生活由地理条件、天气、干旱、洪水、高温和贫困决定的。夹在自然的力量和经济状况之间。海地人竭力对抗命运,竭力保持生存而且希望生活在曾经的天堂里。

  优秀奖 儿子初生三年间 李舸 中国
一个叫李昀铮的男孩,诞生在一个普通北京家庭里。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2005年9月9日,一个叫李昀铮的男孩,诞生在一个普通北京家庭里。父亲用相机记录了李昀铮初生三年间的成长片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49
http://www.shphoto.com.cn/dispbbs.asp?boardid=21&Id=4027

http://www.shphoto.com.cn/dispbbs.asp?boardid=21&Id=4027

http://www.shphoto.com.cn/dispbbs.asp?boardid=21&Id=402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0
2010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获奖作品公布

【原创】 CBSi中国·ZOL 2011年01月24日


    由人民摄影报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评选结果已经公布,其中包括金镜头2010年度图片、突发新闻类、非突发新闻类、新闻人物类、经济及科技类、文化艺术类、日常生活类、体育新闻类、自然环保类以及传媒创意摄影类作品共计26幅,下面为大家一一展示。



金镜头2010年度图片-《宜黄钟家姐妹》

    金镜头2010年度图片-《宜黄钟家姐妹》:钟如九和姐姐钟如琴,北京304医院的病房里,钟如九说小时候姐姐也是这样抱着她很温暖。2010年9月10日,江西宜黄县钟如九一家因拆迁矛盾与拆迁人员发生冲突,钟如琴、罗志凤(钟如九母亲)、叶忠诚(钟如九大伯)三人点燃汽油自焚。9月16日,钟如九想随姐姐进京申冤,却被宜黄政府控制,悲愤交加晕倒在机场,后躲进女厕,求助记者。后钟如九通过在微博直播救母,引起全国网友关注。今年,拆迁悲剧不时发生,拆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反应最激烈的社会矛盾之一。新的拆迁条例草案两度征集民意,显出利益格局调整之艰难,希望依旧在路上。——   杨抒怀-潇湘晨报


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淤泥中抬出受困孕妇》

    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淤泥中抬出受困孕妇》:一安徽孕妇,因迷路被困于江夏区大洪山采石场的一片淤泥滩中4天被发现,27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采取手拉、绳扯等各种办法,经过14小时艰难营救,4月6日凌晨1时40分,随着一阵欢呼,被困孕妇面部朝下,被拔出淤泥。摄于武汉2010年4月6日。——佟建国-楚天都市报


突发新闻类单幅银奖-《14岁女孩被父批评站上24层楼顶》

    突发新闻类单幅银奖-《14岁女孩被父批评站上24层楼顶》:2010年6月7日,西安一名14岁的女孩,因被父亲批评后想不开,爬上了24层楼顶的边缘,6个多小时在风雨中晃晃悠悠命悬一线,经过多方劝说终被民警成功救下。回心转意的女孩一下子瘫软在救援民警的怀中。邓小卫-华商报


突发新闻类单幅铜奖-《台风“灿都”登陆吴川》

    突发新闻类单幅铜奖-《台风“灿都”登陆吴川》:台风登陆吴川,来不及躲避的行人被吹倒。7月22日13时45分,2010年第3号台风“灿都”在吴川市吴阳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阵风15级,风速高达35米/秒。据初步统计,全市共93.9万人受灾,倒塌房屋689间,直接经济损失12.48亿元。——张锋锋-湛江晚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1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奖项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民工讨薪被打》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民工讨薪被打》:2010-3-10在佛山江湾路的某楼盘,几名民工被数十名保安和不明身份黑衣男子打倒在地。——陈志刚-南方都市报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银奖-《葬礼》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银奖-《葬礼》:玉树扎西大通,一位僧侣将洁白的哈达抛向火海。17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地震灾区近千名遇难者的遗体在寺院安放三天后集体火葬,上千名家属来到现场含泪送别亲人,数百位僧侣在活佛带领下为亡灵诵经超度,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安慰。——秦楼-潇湘晨报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铜奖-《太阳山森林公园突发火》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铜奖-《太阳山森林公园突发火》: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下午14时许,湖南常德市近郊的太阳山森林公园突发火。灾情发生后,1000多名消防、武警、预备役官兵和附近村民迅速赶往火灾现场救险。截至晚上23时,1000多亩林木被样焚毁。丛林中燃起了30多米高的火舌。——龚建辉-常德晚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2
·新闻人物类单幅奖项


新闻人物类单幅金奖-《赵作海》

    新闻人物类单幅金奖-《赵作海》: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裳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2010年5月9日上午,河南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赵作海案件的再审情况,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河南省高院于2010年5月8日作出再审判决:撤销省法院复核裁定和商丘中院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立即派人赶赴监狱,释放赵作海,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2010年5月17日上午,赵作海领到国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65万元,并表示对赔偿满意,要开始新生活。——李强-新京报


新闻人物类单幅银奖-《金正日金正恩父子同台阅兵》

    新闻人物类单幅银奖-《金正日金正恩父子同台阅兵》:2010年10月10日,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在阅兵仪式上。——姚大伟-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


新闻人物类单幅铜奖-《王家岭矿难中获救的矿工》

    新闻人物类单幅铜奖-《王家岭矿难中获救的矿工》: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严重透水事故,正在井下作业的153名矿工被困。经8天9夜的全力营救,4月5日,115矿工先后被成功获救,38名矿工在此事故中遇难。王家岭矿难创造了中国矿难援救史上的奇迹。——海国-广州日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3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奖项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金奖-《开盘突涨价购房者讨说法》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金奖-《开盘突涨价购房者讨说法》:2010年4月11日,北京某楼盘售楼处,因不满开盘价比承诺价格高出三千多元,千名购房者指责开发商坐地抬价,现场要求恢复原价。买房者隔着窗户正在和销售负责人对话。——王嘉宁-新京报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银奖-《男子触摸高压电》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银奖-《男子触摸高压电》:2010年12月31日,深圳宝安一高三男孩卢驭龙,利用课余时间,发明50万伏的静电装置,身穿保护服正做闪电实验,触摸高压电弧。——成江-晶报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铜奖-《市民不满涨价砸楼盘》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铜奖-《市民不满涨价砸楼盘》:2010年12月1日昆明某楼盘开盘,市民不满涨价,一怒之下将楼盘模型砸毁抗议地产商的涨价行为。王宇衡-春城晚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4
·文化艺术类单幅奖项


文化艺术类单幅金奖-《车模另一面》

    文化艺术类单幅金奖-《车模另一面》:2010年8月28日,浙江宁波国际汽车博览会,后台休息间隙,24岁的车模紫轩站到椅子上,用手机为同伴拍照。——陈中秋-都市快报


文化艺术类单幅银奖-《补习》

    文化艺术类单幅银奖-《补习》:2010年5月8日,四川省内江市一校外英语补习班,陪伴孩子的家长在教室外睡着了。——王斌-川内江坤鑫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文化艺术类单幅铜奖-《当推土机遭遇艺术》

    文化艺术类单幅铜奖-《当推土机遭遇艺术》:2010年2月3日,艺术家黑羊躺在挖掘机前阻止艺术区拆迁。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北京城郊10多个艺术区面临拆迁,上千位艺术家因无家可归联合维权,对抗相关部门的强拆。——孙涛-南方都市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4
·日常生活类单幅奖项


日常生活类单幅金奖-《连云港92岁老者自焚抗议强拆》

    日常生活类单幅金奖-《连云港92岁老者自焚抗议强拆》:2010年3月29日,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焚烧伤的92岁老人陶兴尧躺在病床上。3月2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两名农民因抗拒拆迁自焚,造成一死一伤。自焚死亡的村民名为陶惠西,受伤的是他92岁的父亲陶兴尧。目击者称,两人自焚后,拆迁工作人员并未施救,拆迁工作也未停止。——王申-新京报


日常生活类单幅银奖-《女交警微笑执勤》

    日常生活类单幅银奖-《女交警微笑执勤》:2010年4月9日下午,在西安市西华门十字,一男子坐在岗台上醉言醉语,岗台上的女警面带微笑照常执勤。随后,交警莲湖大队的男交警赶来,将男子强行带离。本着人性化执法考虑,因该男子的“纠缠”只是醉酒后无意行为,民警将其批评教育后放人。——华商报-赵雄韬


日常生活类单幅铜奖-《推臀免职谁之过》

    日常生活类单幅铜奖-《推臀免职谁之过》:2010年1月25日,东莞东火车站,几名火车站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窗进车。该图片在网上发表后引发各种反响。就在大家对此做法褒贬不一时,广铁集团作出决定,免除东莞东站原站长刘小平、原书记廖栩珍职务。免职的消息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后,90%以上的网友都为被免的站长、书记喊冤,赞扬帮旅客爬车窗上车的列车员。此事,被网友们称为“东莞爬窗门”。——郑琳东-东莞日报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5
·体育新闻类单幅奖项


体育新闻类单幅金奖-《中国男篮打架事件》

    体育新闻类单幅金奖-《中国男篮打架事件》:2010年10月12日,河南许昌,2010男篮亚运热身赛第3场,中国Vs巴西。双方发生摩擦。——付增凯-CFP


体育新闻类单幅银奖-《牵挂》

    体育新闻类单幅银奖-《牵挂》:2010年11月25日,浙江嘉兴市中医院理疗室里,几名患者正在做牵引理疗。当天,悬挂在病房中的电视机,正在转播广州亚运赛事。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的赛季个人最好成绩夺得冠军,不仅连续第三次打破了赛会纪录,并且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位三夺110米栏冠军的选手。此刻,13亿国人悬挂的心终于放下了。——储永志-嘉兴日报


体育新闻类单幅铜奖-《水上飞》

    体育新闻类单幅铜奖-《水上飞》:2010年10月15日,中国柳州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第二单元——水上摩托艇世锦赛较量,自由花式选手在比赛中。——姜浩波-北京晨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6
·自然环保类单幅及传媒创意摄影类单幅奖项


自然环保类单幅金奖-《工人冲去身上的灰尘》

    自然环保类单幅金奖-《工人冲去身上的灰尘》:2010年8月16日,工作了一天,冲去一身的污染灰尘。浙江苍南县褪色加工业已有20多年历史,每年产生的加工褪色后的废布料纤维多达25万吨。由于苍南再生纺织褪色加工设备简陋、工序简单,生产没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小褪色业主要采用的原料是废布角料,在褪色加工时,要使用一种叫“次氯酸钠”的褪色剂,其主要原料液氯属高危剧毒物品。这些褪完色的废水漫入农田流入河道中,产生各种氯代化合物,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并会导致农田、水中生物死亡,严重破坏生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当地再生纺织行业的迅速发展,小褪色污染更是成为一大生态公害。2010年拍摄于中国浙江省苍南县。——欧阳世忠-苍南县清风广告公司


自然环保类单幅银奖-《紫金矿业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自然环保类单幅银奖-《紫金矿业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2010年7月13日,福建上杭上市企业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污水泄露造成闽西母亲河——汀江重大污染事故,导致汀江流域死鱼几百万斤。图为工人正在处理发生泄露的污水池。王东明-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


自然环保类单幅铜奖-《饲养员乔装大熊猫》

    自然环保类单幅铜奖-《饲养员乔装大熊猫》:2010年12月3日,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训基地诞生的大熊猫宝宝接受体检,工作人员全程穿熊猫服装不露“人面”。——吕甲-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


传媒创意摄影类单幅金奖-《年轻人》

     传媒创意摄影类单幅金奖-《年轻人》:——快乐租房王远征-新京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7
国际摄影比赛获奖作品欣赏-日常生活类(单幅)

日常生活类单幅金奖——印度博帕尔地下水遭受污染

  2009年8月25日,印度博帕尔的一名小女孩蹲在雨中。雨水渗透含有碳化物的地表,进入地下水系,从而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当地3万多名群众遭受着地下水污染的威胁。






日常生活类单幅银奖——孟加拉国乘坐火车的妇女

  2009年9月20日,一名妇女坐在一辆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到迈门辛德火车上。






日常生活类单幅铜奖——阿富汗难民

  2009年2月7日,一名阿富汗老人和孙女站在一个难民营的帐篷里。他们此前居住的村庄遭到了美国和北约军队针对塔利班的轰炸。





日常生活类单幅优秀奖——宜宾老酒坊

  四川自古多佳酿,酿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李庄镇的老酒坊的历史也有120多年了,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傅靠肩挑、眼看、口尝的纯手工方式酿酒。李庄的老酒坊最初是私人作坊,几经变迁,现在的主人姓周,有工人8人,每年生产50多吨酒,主要供给周边乡镇的乡亲,被誉为当地的特产之首。由于面临大酒厂工业化酿酒的冲击,李庄老酒坊的经营始终不如人意。酒坊的主人也想改弦易辙。到是酒坊的酿酒老师傅舍不得丢下祖传的技艺,仍在辛苦的坚持酿酒。这是2009年5月7日,一名酿酒师把蒸好的料从甑子中取出来。






日常生活类单幅优秀奖——无臂的生活

  8月15日,在加沙地带南部的汗尤尼斯,阿卜杜勒-拉赫曼用嘴叼起一名男孩。现年21岁的阿卜杜勒-拉赫曼是一名残疾的学生,天生没有手臂的他练就了一身“腿脚功夫”。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脚饮食、翻书、写字、使用计算机,甚至可以仅仅依靠双腿和双脚来爬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8
http://www.nphoto.net/news/2011-01/26/22f58ed0c691e0ba.shtml

http://www.nphoto.net/news/2011-01/26/22f58ed0c691e0ba.shtml

http://www.nphoto.net/news/2011-01/26/22f58ed0c691e0ba.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0:59
刻画私密的日常生活!2010HSBC摄影奖作品欣赏
 文章来源: 摄雅摄影网
“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场景,一次早饭,沙发上一个小盹,游泳池中一次畅游,看护间的守候...摄影师让我们从‘天使’的角度俯瞰,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简单、美好、乐趣、温馨,让人感受到亲人的重要,朋友的可贵,家庭的幸福...”
摄影师细心挑选了很多私人而亲密的场景,从而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将自己视为故事中的一分子...这是一组让你不禁莞尔的作品,也告诉你,其实换一个角度,生活是多么奇妙的另一种模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3
http://2010gz.cpanet.cn/qingnian.php?index.list.classid.145.vid.15

http://2010gz.cpanet.cn/qingnian.php?index.list.classid.145.vid.15

http://2010gz.cpanet.cn/qingnian.php?index.list.classid.145.vid.1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4
http://taobao.news.cn.yahoo.com/newspic/news/18576/5/

http://taobao.news.cn.yahoo.com/newspic/news/18576/5/

http://taobao.news.cn.yahoo.com/newspic/news/18576/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5
http://blog.nphoto.net/marshal_zhao/ff8080810ef77fdc010f0cdc84c377be.shtml

http://blog.nphoto.net/marshal_zhao/ff8080810ef77fdc010f0cdc84c377be.shtml

http://blog.nphoto.net/marshal_zhao/ff8080810ef77fdc010f0cdc84c377be.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8
“摄影,就是你的私生活;私生活,就在你的摄影中!”
  ——中国私摄影论
  
  (转载自:《今日美术》2006•2)
  
  文/顾铮
  
  一、私摄影:世界摄影史的谱系
  
  从早期西方摄影史看,摄影术发明后,除了那些马上就把摄影用于制作满足人类偷窥欲的摄影人以外,最早为自己制作“私摄影”图像者,可能要数那个写了文学名著《艾丽丝漫游仙境》(1865年)的牛津大学的数学教师刘易斯•卡洛尔了。作为文学家与诗人,在文学的盛名之下,卡洛尔的业余摄影家形象被掩盖掉了。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照相簿内贴有720幅照片。而其中大量的照片是他拍摄的少女肖像。卡洛尔迷恋少女,想方设法地接近他所能够接近的少女与她们的家长,说服家长们同意让他给她们拍照。而后,他得寸进尺,从一般人物肖像到少女化装照片再到少女裸体照片,他一步一步地把视线之手伸向当时道德伦理所不允许触碰的禁区。在与少女们的周旋中,他以摄影为手段,从影像上占有她们。从这个意义上说,卡洛尔可说是最早地充分地意识到了摄影作为一种借口实现一己之私的人。在他的照片里,许多少女影像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同时透露了摄影家本人的内心隐秘与欲望。美国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去世后,留下了他拍摄的画家奥基芙的底版多达325幅之多,其中包括了相当多的奥基弗的人体照片。在斯蒂格里茨的炽热的视线拥抱下,奥基弗因为有了这种热烈的爱而焕发生命的光彩与创作的才智。通过对恋人奥基弗的身体的密集的影像包围,斯蒂格里茨逐步进入奥基弗的内心。奥基弗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两人是在“一种热情与兴奋”之中拍摄这些照片的。而在斯蒂格里茨去世前,他本来是想要销毁这些底版的。显然,他拍摄奥基弗的初衷,只是为了他们两人的私情。
  
  而法国人雅克—亨利•拉蒂格,作为一个富有的银行家之子,他拿起照相机,除了作为一种消遣手段之外,也有为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生命中的三个妻子记录她们的日常举止的想法。而确确实实,他所拍摄的法国上层中产女性的种种风情,是外人难以窥见的。这些女人们只有在他的镜头前能够如此自在、自如,甚至放肆。看看他拍摄的他那年轻美貌的妻子坐在马桶上的那张照片吧,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私摄影。外人不得其门而人的家庭内部的私密摄影。当美国摄影家埃夫登发现他时,当然惊为天人,因为以如此纯粹的态度津津于自己的家庭日常,实在难得。而拉蒂格的将家庭日常作为摄影题材的做法,实为私摄影的根本。
  
  荷兰人凡•德•埃尔斯肯,在他20世纪50年代初浪迹巴黎吋,在人生遭遇困境之间,以摄影强行突破,在他的《左岸之恋》中,他将私情与青年的苦闷彷徨交织在一起,演绎成一出影像强烈、情节动人的摄影情景戏剧。这是一次将私摄影与纪实摄影糅合在一起的尝试,同时也启动了对于摄影真实性的思考。在“私小说”的国度日本,荒木经惟是当之无愧的私摄影大师。与拉蒂格的华贵优雅的私摄影不同,荒木的私摄影既有草根性的朴实,又有日本“物哀”的无常感。荒木经惟拍摄于1971年的《感动之旅》,记录了他与阳子的新婚旅行,但奇怪的是,这场旅行的影像却始终披着一层死亡的阴影,而且不幸的是,当阳子于1990年去世时,这部作品似乎成为了他的私人感情的一言成谶式的作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高潮之中,美国人南•戈尔丁以她身处的自我放逐于主流社会之外的青年边缘群体的生活为内容,拍摄了一部摄影作品《性依赖的叙事曲》。在这部作品里,常见的传统家庭关系不复存在,这也同时意味着一种主流价值观的被遗弃。她照片中呈现的“家庭形态”是一种流动性大,只以当下感情与欲望为理由结合分离的“扩展家庭”。这种家庭的组合不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标,也不受传统的婚姻关系所束缚。现代西方社会的家庭观从“核心家庭”向“扩展家庭”的变化,被她以摄影的方式绵密地记录下来,因此这种具有私密性的摄影被称为私人纪实摄影。她的私人纪实摄影,实质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的私人纪实。这里的“私”,其实包括丁一个相互具有共同身份认同与价值观的社会群体。因此,她的摄影是为某个非主流群体主张自己的价值观与存在感,她的摄影是一种自我主张式的私摄影,通过这种方式,她将摄影引入到一个重新思考“公”与“私”的新维度上。英国摄影家琼•斯班斯的《把我自己放进照片中》一书,则通过讨论自己一生的私人照片来检验摄影与社会塑造的关系。她把私人摄影放到公共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加以重新考察,这是女性主义思潮对于私人影像的一次有意义的解构实践。在西方,类似的思想文化思潮带动艺术表现的探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现象。而在当代日本,情况却有点不同。不是社会力量,而是消费力量在诱导摄影的走向。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少女摄影”,最初是一些女大学生用摄影的方式拍摄自己身边的人事,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这种倾向被敏感的摄影器材厂商发现后,经过与评论家的联手操作,制造出一股“少女摄影”新潮流。这其中出现了不乏才华的女摄影家如长岛有里枝、蜷川实花等,但在摄影器材公司的介入下,“少女摄影”最终被纳入到影像消费的构架中,作为个性化的自我表现与交流手段的摄影,被迅速转化为一种时尚与消费方式,促发年轻女性经由摄影而引起的消费与表现的双重欲求。
  
  几乎同时,德国人沃尔夫冈•蒂尔曼斯以私语式的照片堆积,编织出一个丰富而又琐碎的私人世界。蒂尔曼斯的摄影,将个体私语与非主流人群的生活态度与样式相结合,出示了当代摄影与现代生活的紧密关系。从上述国外摄影家的摄影实践看,私摄影于他们基本上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们的摄影创作,基本上难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分离开来讨论。摄影成为了一种质问生命意义与展开社会思考和批判的手段。
  
  二、私摄影在中国
  
  1.产生私摄影的社会条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在走向城市化的同时,也迅速地向大众消费社会转型。伴随这个过程产生的一个巨大变化是,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同时正好将与这种社会转型同时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一网打尽,并用消费价值观塑造了他们的童年生活、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这代人的童年,尤其是出生、成长于城市的这代人,彻底暴露在商品经济与消费意识形态面前,并在家庭与社会的种种影响之下,成长为也许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以自我中心的一代“新人”。
  
  在这种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现象是,提倡与鼓吹消费的传播媒介大量涌现,而这种提倡与鼓励消费的传播媒介迫切需要以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来影响受众。而影像,既是消费的对象,也是消费的手段,它们需要通过影像的配合,来使欲望立体化、直观化。摄影,作为一种逼真的视觉传播手段,因此得以成为消费图像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重要手段,并直接参与到欲望的循环流通过程中去。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视觉言说成为了制造欲望的重要手法。
  
  而随着中国经济加速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也同时促进了海外信息的同步获取。无论是娱乐方式还是文化的生产与消费,都明显地受到各种海外资讯的直接影响。而对于大多数没有自主创造性的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来说,在大量使用外来资讯鼓吹消费的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全球化与消费意识形态的代理人。它们在传播资讯的同时,将消费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新生活理想与标准渗透到日常生活与个人价值与行为方式等各个层面,影响民间的日常生活意识,甚至影响社会运作的模式。当然,受它们影响最深的,则是与大众传播媒介同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而他们的自我表现形式,当然也出现了迥然不同于他们的父辈的内容、意识与风格。考察当代中国摄影实践中的私摄影的展开,必然要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向消费社会的结构型转变联系在一起考察。是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变化,为今天的私摄影的生成创造了重要的历史的与现实的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摄影在现实生活的普及与经过大众媒介的发育与发达所获得的地位上升,给了人们重新认识摄影功能的机会,这同时也唤起了一些人以摄影为主要手段表达自我的欲望。而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所引起的信息传播的便利,更给已经视摄影为日常生活之一部分的许多年轻人带来了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的新可能性。当然,与社会的交流,不管是通过自我封闭式的对抗还是外向开放的对话,都是新一代人的内在的自发需要。由于摄影的进入门槛低,在城市生活的当代青年,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摄影这个媒介。摄影在帮助他们获得自我表达能力的同时,成为了他们这一代人的“语言”之一。
  
  2.私摄影的前奏:广东新生代摄影的崛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私摄影的出现与广东新生代摄影的崛起有关,也与一直活跃非常的广东大众传媒有着某种关系。2001年的第一届一品国际摄影节与2002年的第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一批广东的青年摄影家以群体的面貌出场。在第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颜长江、王宁德、亚牛、曾忆城等人举办了特色各异的个展。然而,他们的风格多样的摄影探索却受到了来自中央主流媒体从业者相当激烈的指责.当时在由摄影家安哥组织的广东新影像幻灯会上,有在北京主流媒体工作的摄影家,责问这种在他们看来属于“过激”的影像探索的“底线”何在。而随后引发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习惯于从传统摄影的立场来审视摄影的人对于这些“新摄影”探索的困惑。这也表明,在中国南北之间,存在着对于意识形态、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艺术态度等问题的明显的根本分歧。靠近政治中心的,不免会从宏大叙事的立场掂量摄影;而远离政治中心的,更乐于以生活带给个人的体验与感受为材料来叙述自己的经验。尽管有来自政治中心的北方的威严质疑,但是,在意识形态氛围相对薄弱的南方,尤其是城市化程度较高也因此商业化程度也较发达的广东与上海,向内开掘的私摄影还是在沿海消费城市一带慢慢地潜滋暗长,并最终形成一定气候,这种影响并且甚至还向其他地方辐射扩展。2002年11月,曾翰策划的《看不见的城市——南方15人影像群展》在上海星光摄影家画廊开幕。有趣的是,这样的南方(其实就是广州和深圳两城市)摄影家的群展,始终没有能够在北京展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摄影的南北对立。
  
  2002年,具有代表性的南方摄影家曾忆城的《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在上海新开张不久的原点画廊展出。如果说曾忆城的这个作品,在讲述个人爱情哀伤时虽然打破了传统报导摄影的叙事性展开,但在整体上还是在追求影像的完整性甚至独幅的经典性的同时,探索一种情绪主导性的结构的话,那么在更后起的摄影家中,则已经不甚以影像的完整性与经典性为然了。其中的一些摄影家,更趋近当代艺术的观念性与个人自我情绪发泄与表演的多重结合,用摄影怎么说自己的话成为了他们最为关切的事,而画面也朝向非经典性、甚至反经典性迈进,呈现原生态呈现生活的自然主义倾向。他们以轻松的姿态上阵,摆脱了摄影史经典加诸自身的重压与历史负担。产生私摄影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继记实摄影后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都市摄影潮流,成为了私摄影的温床之一,并在客观上促进了私摄影的成形与发展。许多中国摄影家(上海与广东的摄影家似乎更为积极一些)在探索都市摄影的同时,一个意外的发现是,要表现城市这个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现实,无法回避大量的日常生活本身。于是,许多摄影家自然而然地把视线投向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广州的亚牛曾经用一年时间,以摄影方式每天给自己的形象作摄影记录,将自己作为一种他者作长时间跨度的审视。而上海的姚松鑫先以反映上海夜晚街头景象的《夜上海》系列引起关注,渐渐地将视线转向自己的感情生活,最终以“爱的抚摸”系列将自己的个人情感经历在影像中慢慢发酵,酿成一曲悠长的私人生活之诗。
  
  3.《城市画报》所推动的“摄影私生活”
  
  在大批摄影青年以摄影为媒介探索自我表现的同时,媒体的介入,对于私摄影的出现也起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广州的《城市画报》在助推私摄影方面其推波助澜之功实不可没。而以年轻读者为对象的《城市画报》,助推私摄影不免有它自身的商业考虑。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2005年第16期(同年8月26日发行)的《城市画报》,以专辑“摄影私生活”的形式,把摄影与私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个专辑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国“私像先锋”,介绍了姚松鑫、编号223、白川、糖小双等年轻摄影家。更有意思的是,这个专辑还把爱好摄影的偶像明星周迅也拉进中国“私像先锋”之列。专辑的另一部分是外国“私影大师”,介绍了荒木经惟、蒂尔曼斯、萨丽•曼、南•戈尔丁、泰利•理查森等五人。中国私摄影受到的国际影响,正如“摄影私生活”所梳理的,以荒木经惟、戈尔丁与蒂尔曼斯的影响为最大。这三个摄影家的实践对于中国年轻摄影家所给出的最重要的启示是:摄影成为了建立个人认同的新手段,也成为建立新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同时,摄影也最擅长展现摄影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摄影私生活”的这一对称性的安排,本身就试图说明中国私摄影的渊源出处。当然其重点是推出中国的私摄影。在这个专辑的前言最后,《城市画报》的视觉总监、摄影家曾翰发出呼吁:“请你也拿起相机:摄影,就是你的私生活;私生活,就在你的摄影中!”[1]同年,曾翰在2005年连州摄影节策划的群展“自•私”,更公开打出了“自私”的旗帜。这个展览后来与上海策展人施瀚涛的群展“走神”合并在广州某地产会馆再次展出。这两个展览共同制作的图录,正式使用了“中国摄影新生代”这样的指称。这可以认为是中国“私摄影”浮出水面的指标性事件,可以认为,这个展览是中国私摄影的命名仪式。这个仪式性的事件的重要性在于,正如曾翰在展览前言中所说的“上述的新生代摄影者在进行的所有的影像探索,几乎都是自发的,而不是为迎合某种游戏规则。他们的摄影在最初只与自己有关,就像他们中很多人在摄影中的独特署名,只是以摄影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个体存在,验证自己的个体价值。”[2]这也完全可以视为新生代摄影宣言。
  
  而2006年4月在上海爱普生影艺坊展出的“超级80年代”摄影展览,又一次以摄影的方式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的存在呼喊并作出视觉定义。这个展览是把《城市画报》2006年第5期的“超级80年代”专辑原封不动地从杂志形态转化为展览形态。所有出现在照片里的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除了极少数几个人,几乎无不欣然在照相机镜头前展示他们的私人生活空间。正如杂志编辑桂梅所说的,“他们最真实的秘密就是房间里的自己”。[3]他们的房间里物质充盈,而且他们也乐意配合照相机的镜头展示他们所拥有的物质。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他们在面对照相机时表现得也最为自在也最为自大。这说明,这一代人与照相机的关系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母辈了。他们的父母辈也许会把摄影当成一种仪式,但他们与摄影的关系则是水乳交融,会在镜头前尽情展现自我。这个展览展现的是一代人的风貌,但从展现方式看,显然摄影成为了一种吸引他们的主要方式,甚至也成为了一种凝聚巩固他们的集体认同的决定性方式.虽然用“摄影的一代”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生人已经不足以完整描述他们的代际特质,但至少摄影是他们生活中的自然而又必然的元素这一点是不可置疑的。他们在这个展览里,既以摄影方式被呈现,同时也是主动的呈现者。如季炜煜,既担当了专辑的一部分拍摄工作,也作为一个正在嵋起的青年艺术家成为了入选的80个20世纪80年代生人中的一个。从以上有关《城市画报》与私摄影的关系的描述我们发现,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塑造一种时尚与代际意识上既有号召空间,也能够发挥足够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已经开始尝试直接间接地影响消费社会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意识了。
  
  4.摄影作为一种私语文体
  
  这些新生代摄影家的影像叙述,多具自传与半自传性质的,然而却能够通过网络、展览平面印刷媒体等途径,转化成代表一个群体的视觉表达,代言了一种群体的价值观,表达了一种群体的集体存在感,并作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互认同的建构,发现与寻找与自己相同价值观的人,确立自我的价值,张扬个人主义。这样的行为方式,弱化了现有的价值观,降低了对于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比如,上海的刘一青(网名青头一),其摄影内容多为扮装等青年亚文化表现。她的摄影先是在网络上获得好评,然后浮出水面,频频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会。由此可见,网络在形成私摄影潮流上所起的作用不可轻视。网名“糖小双”、“编号223”等的年轻摄影人,也都是先在网上活跃获得好评后下网,然后再网上网下两栖。他们无视体制性权威,满足于在一个特定的社区更的相互认同。虽然网络作为虚拟社区实质上异化了都市人的人际交往关系,但也促进了身处边远地区的人的介入与呼应。而新型的人际关系因为网络的异化的另一面,则在一个虚拟社区里因为相互认同而产生了虚拟的亲密认同感。无论是上传或下载的影像,在这代人手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种虚拟人际关系的粘合剂。而在上海宋涛与小季(季炜煜)的作品《鸟头的世界》里,两人持续以对方为拍摄对象,除了空景与孤零零的物,作品中经常只有他们两人自己看来看去的表情奇异的形象,目中无人却又相看两不厌。在摄影的挑逗与吸引下,他们以摄影为媒介越走越近,通过摄影完成了彻底的自我张扬的视觉演绎。这是一种真正的个人主义,张扬到了极点的个人主义。而广州白川的《许竹》从这个意义上说与《鸟头的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白川只拍摄“许竹”这个朋友的日常生活,试图以最狭隘的视野反映最具私人性的个人现实。这些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一切的规则没有感受,也不受任何的制约。他们直接通过摄影进入一个网络虚拟社区,以这种形式与社会展开第一步对话。他们在事实上回避直接与社会的接触,而在获得承认后,往往由某个社会方面主动与他们接触、沟通后才走向现实。这种方式更赋予摄影以某种特殊性,他们不是先通过社会接触摄影,而是先找到摄影作为自己与社会联系的接点。通过摄影这种方式,新生代摄影家找到一个放大自我的存在,提升发言音量的手段。摄影成为了一种培养另类的自我与自我尊严的重要手段。林志鹏的“我是没有责任感的人”的宣言,也许是最好的证明。他声称自己“在拍摄上,不以记录或真相的表达为方式,我只是在用镜头交换生活。有时候是自拍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是追捉身边的私人私物私事,与每一个可以用相机映下生活的人没有任何区别。”[4]他的表白,毫无通过摄影区别自己与他人的野心。泛日常性的拍摄,使得他们的照片风格也确实与一般人的生活照片看上去没有区别。但有一点根本不同的是,通过缜密的影像组织与编辑,他们有可能以非个人风格的影像呈现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而摄影作为一种私语文体,也受到一些摄影家的青睐。在这一代年轻摄影家手中,摄影成为了一种最适合于个人自言自语的手段,通过与现实世界的充满私人性的对视与对话,他们寻找与内心对话的特殊语汇,建立与自我对话的个人语法,通过这样的摄影来确立自我。而城市,成为了为这种对话提供灵感与素材的最佳场所。由此,他们创造出一种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心独白与自传相结合的喁喁私语体,而摄影的私人性,在他们的摄影中得到了强烈的张扬。比如,上海的戴牟雨,以艳丽瑰异的色彩展现了一个气质善感的青年在城市中的孤独感。他专注于在现实中寻找那些可以用来表现他的个人观点的事与物,通过人为赋予这些事物以强烈的个人主观的色彩外表与将事物形态加以重新提炼与构成,使他的彩色摄影作品突出了城市的怪异与不可解释。这些饱满浓郁的色块和简洁有力的构成传达了都市的诡异之处,同时传达摄影家内心对于世界的一种看法。尤其是他的那些拍摄于城市午夜与凌晨的片断,经过他的重新组合,更把都市通过片断的色彩与异化的形态转化成了一个人性的荒原。戴牟雨就这样将现代城市中的一个孤独者所感受到的忧伤的诗意,失落的缱绻,通过瑰异的却又是偏颇的色彩,充满张力却又是打破平衡的画面,强烈地传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没有外在可以把握的脉络,不按照惯常的逻辑铺张,以非叙事性的片断与零碎,粘贴出一个支离的世界表象。
  
  三、兼作结语的思考
  
  摄影为私,早已有之。可是如何定义“私摄影”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狭义的“私摄影”可以是一切只为一已之私拍摄、保存影像的行为与习惯。这包括了家庭私人照片与出于个人欲望为自己的观看与欲望而制作的摄影影像。而广义的“私摄影”,则可能是镜头的探视范围越出了个人与家庭而指向了拍摄者所愿意拍摄观看的一切领域。而这样的影像,其传播流通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不以广泛分享为目标。私摄影,作为相对于公共流通领域里的摄影类型,私生活与私人性的生活感受成为了其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了拍摄这一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私生活性。需要指出的是,个人主义的自我表现并不一定就是私摄影。私摄影的一个区别于其他形态的摄影的重要特征是,拍摄者的镜头只指向自己的私生活或一定圈子内的生活,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展开摄影,对于一同分享这些影像的人,摄影可能同时兼有娱乐与行为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私生活”也可能并不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成员的生活。共同生活者或者具有某种共同认同的人,在某个特定时空中的生活经历,也许就成为了私摄影的主要表现内容。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他们相互了解,在拍摄时时相互合作的,并且默认照相机在私人空间里的存在。由于双方存在某种互动,因此拍摄出来的照片有强烈的现场感甚至表演性质。而私摄影的交流方式与展示空间,往往通过虚拟的网络天地展开。这些摄影者们并不在意主流媒介的评价,只要求能够切实地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他们进入当下生活是只依靠自己的狭窄的个人经验,基奉上不受理论与观念的影响。
  
  其实,任何代际的人士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意义上的私摄影,也就是说,都可以有自己对于私人性的看法与表现。刘立宏与陆元敏、王耀东等都是从自我中心的立场看待世界与生活。而1974年出生的路泞,于2006年在上海展出的个展《寻常》也同样丰富了私摄影的内含。路泞的照片展现了他眼中的内地城市中的有点压抑沉闷但却又又时时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的小城日常生活。这种日常生活在物质上看相对贫乏一些,但精神的苦闷却是一样甚至更为强烈。他的照片虽然以黑白的形式表现,但灵活的视角,对于事物意义的富于穿透力的洞察,将日常生活的厚重与苦闷,表现得非常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的那种空虚甚至空洞的生活。
  
  作为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解放”的消费革命,在重新制定与塑造了一系列的价值标准的同时,也使中国的年轻人得以把如摄影这样的自我表达手段与网络科技等新手段相结合,加上其灵活把握与借重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规律与需求,成功地为新一代社会力量登上社会舞台,分享话语权力创造了条件。他们不仅从“民间”的立场出发,以“私人性”塑造中国消费社会中的新个体意识,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影响到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与自我表现形式。也就是在消费社会的形成过程中,他们因势利导地使自己及时地成为这个社会构造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现有的文化生产的动力之一。当然,在摆脱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他们是不是同时陷入另一种形态的意识形态,这就需要再作观察。但至少目前,作为一种逐漸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主流的青年亚文化的私摄影,以其自主表现行为发出的最明确的信息是,他们不愿意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权威所左右。私摄影的出现,瓦解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神圣性。私摄影在一部分青年中的流行,其实也是一个摄影去神圣性的祛魅过程。一切的组织体制在私摄影面前失去其有效性与合法性,并促成多元空间的形成。然而,一个我们必然面对的悖论是,在传播媒介发达的今天,私摄影虽然标榜为私,但却无法抵抗与更多的人分享隐私的诱惑,或者说,从一开始,私摄影其实是有其潜在的、臆想的诉求对象的。一旦私摄影获得与人分享的可能,私将不私,则此时私摄影的亚文化甚至反主流文化的特点就将消失。从这一点来说,私与公的界限在私摄影开始这一刻起,其边界其实一直在移动并且不时被模糊。情况往往是,一个摄影家首先在网络上受到喝采,由此获得关注,而后就通过画廊、摄影节等制度性环节,走向包括市场在内的某种体制。私摄影放逐了宏大叙事,回避对现实作价值判断(当然这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强调摄影关注社会的主张的一种反动,但是,这种反动如何维持持久的自身动力则仍然是一个问题。私摄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可能在私人性与现实的严峻之间制造一个个人喘息的空间,在这个地方,假大空的意识形态空转以至失灵。然而,作为一种对于现实的无奈的表态,这种回避与现实展开互动的倾向,局限于小我的感情波澜,在折射出社会走向多元价值的同时也反映社会走向犬儒的趋势。
  
  从国外的丰富多彩的私摄影实践看,私密的并不意味着不具社会陸。中国私摄影目前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只注重个人的感受而不思谋求建立个人与社会发展进程的更具体的相互关系,不思与其他社会场域的交错,结果现实连作为影像背景的可能也消失了,则谈何推动建立主体意识、促进社会意识的发达?彻底退出社会缩回到私人的小天地里,不应该是社会走向物质丰富的必然结果吧?个体经验的放大以至取代了整个的社会经验,虽然也可视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反抗或者不顺从,但毕竟不能取代反抗本身。
  
  私摄影的另一个已经迅速为人注目的问题是,其表现手法的单调,有时甚至只能依靠花哨的展览布置来弥补这种单调。内容的轻量化体现在过多地沉溺在自怜自爱的空间里,一代人的代际表情显得过于简单。去政治化的私摄影也许是一个迫于现实的无奈选择,但却会损害对于现实的感受力与判断力。无法踏出更具社会化的一步,则可能成为私摄影自生自灭的伏笔。虽然全球化资讯的流通,使得像什么风格成为一种得风气之先的光荣。同样值得警惕的是,全球性的趋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在资本全球化的高科技现实中,信息全球化作为一个必然发生的历史现象,无论是消费的还是娱乐的方式都与传播媒介的推销内容有着密切的连动关系,同时还呈现一种跨国性的内容与风格的均质化倾向,不自觉地接受了全球化价值观的潜在性支配甚至奴役。而我们在这种趋同里面,无疑可以隐约看见跨国传媒集团与跨国资本共谋与共享的传媒策略。
  
  中国私摄影的出现与形成既不突如奇来,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文化的发展与发生可能面临的一个必然的重要阶段。它在其形成扩散的过程中,与中国多元社会的建立、主流价值观的重塑、媒介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介入等各种公共领域里的不同面向与结构性力量展开相互博弈与塑造,并在持续的动态变化中形成了它的特质、内容与形式。虽然我们在目前说已经充分掌握了它的特质还为时尚早,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私摄影,已经足以令我们重新思考摄影与现实的关系,并通过对于私摄影的分析看到更开阔的现实面相。从某种意义上说,私摄影肯定已经不只是摄影人的事了。
  
  注释:
  [1]《城市画报》,2005年第16期,P39。
  [2]曾瀚“自•私”,“自私•走神——中国新生代摄影联展”图录,2005年,广州,P2。
  [3] 《城市画报》,2006年第5期,P61。
  [4] “自私•走神——中国新生代摄影联展”图录,2005年,广州,P6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09
定格精彩瞬间 手机摄影记录生活2011年06月08日 来源:北京文艺网





  手机作为摄影工具之一,它随时随地、迅速传输的优势是普通相机难以替代的。
  如今手机摄像头早已普及,高端拍照手机的成像素质早已可以与入门卡片机相媲美。手机作为大家每天随身携带的数码设备,用来拍摄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偶然遇见的景色,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日常生活中抓拍、自拍的精彩瞬间,或唯美,或温馨,或感动,或搞笑,或雷人……手机摄影,为我们原本有些单调和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些许激情和乐趣。
  手机拍摄让生活更美好
  手机作为摄影工具之一,它及时抓拍、迅速传输的优势是相机替代不了的。打开网页,你会发现论坛、博客、QQ空间等都满是“拍客”们用手机随时记录下的精彩瞬间。
  黄先生在清远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平时工作与摄影有关。但闲时他却不愿意带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到处走,于是用手机拍摄成了他记录生活的主要方式。为此,他换了好几部带摄影功能的手机,最近又买了一部新出的iPhone。他希望能够展示自己在手机拍照过程中发现的精彩瞬间,通过网络或者彩信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体味生活。黄先生表示,清远这个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摄影方面,不仅有摄影基地,还有众多摄影名家。相信在清远的大街小巷中肯定还隐藏着一双双慧眼,他们利用手机抓拍的作品会更独具山区城市的韵味。
  白领丽人林小姐一直喜欢“自拍”,颇有点臭美的味道,在她的QQ空间里,不仅留下了她本人各种造型的自拍头像,还把亲人、朋友以及日常一些活动都用手机拍下来,放到空间中和网友分享。或许是因手机总比相机随身携带方便的缘故,她偏爱手机拍摄而很少带相机外出。她的空间图库中,分了很多专题,人物篇:大部分是自己的天真可爱的笑脸,此外还有父母做饭打理家务、伺花弄草的一些图片,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活动篇:是林小姐和同学、朋友们的游玩记录,漂流、泡温泉、爬山、海边……另外还有很多关于风景、街拍的内容,点点滴滴记录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林小姐表示要以机拍会友,形成一个手机文化圈子、一个手机达人派,信手拈来,轻松简单留住那些流年好光景。
  在网络的论坛中,也有很多网民在用手机生动地记录现实生活:有城市生活的精彩一刻,有商场里热闹忙碌的销售场景,有天真烂漫的孩童特写,还有用手机抢拍的身边新闻……摄影者用手机记录城市的点滴变化,保存生活中的感动瞬间,发现忙碌生活中忽略的美景真情。
  事实上,现代的3G技术和与之相匹配的手机终端,让手机摄影提供了瞬间沟通、交流信息的便捷途径,让更多的人乐意通过手机发现城市生活中的美,把美的瞬间留在手机里,通过我们的通讯手段传播给更多人分享。
  手机摄影水平日益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在新闻现场,掏出手机进行拍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手机用户的习惯。通过这些发现的“眼睛”,精彩的生活、真实的新闻和美好的瞬间等等都被定格,成为永恒的回忆,留下了无限的乐趣。手机不仅催生了一批手机摄影爱好者,更有很多普通市民成了“手机摄影发烧友”,开始把玩手机摄影的技巧,他们越来越习惯利用手机把生活的场景变成属于自己的拍摄现场。
  记者发现,随着摄影手机的日渐普及,手机用户的摄影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已经完全走出了最初的“盲目阶段”,从选材、取景到技术、创意,都越来越有专业水准。不少手机摄影爱好者都希望清远能够举办一次手机摄影比赛,他们本身并非专业的摄影人士,一些专业摄影大赛根本没有资格去参加,但手机摄影大赛的“门槛”肯定会比较低,正好尝试一下参加摄影大赛的滋味,也可以将自己难忘的一刻与大家分享,不在乎是否获奖,都是一次新鲜的经历。
  手机摄影比赛可以吸引一大批手机摄影用户的积极参与,实现社会关注度高、拉动新业务的双赢格局,让更多的用户了解手机业务,方便大家的生活,手机用户可以随时用手机将珍贵的一刻留住,利用手机即拍即传功能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分享。这种以人为本的科技时尚将是未来通信的趋势。
  手机是否能代替相机?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原本作为通讯工具使用的手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娱乐性能,手机的拍照效果往往是众多玩家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尽管业界针对手机成像效果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息过。但是不得不承认,近两年手机拍照效果也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许短期内比拼卡片数码相机还缺乏一定的实力,但是至少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手机取代卡片数码相机的可能。
  那么,手机和DC相比,差距在哪里?有没有什么优势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来看镜头的光圈。光圈是以一个大于1的数表示的,它是按镜头的焦距除以孔径来计算的。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大,在暗光下就越容易拍摄出清晰的照片。2000元以内的卡片相机,最大光圈普遍在3.5左右。而现在的智能手机配备的自动对焦摄像头,光圈一般在2.8左右,进光量比起卡片相机还要大一些。
  其次是像素。目前手机摄像头的像素普遍在500-800万。高端拍照手机已经达到1200万以上的像素。其实500万像素是一个临界点,因为大家平常用的相片冲洗尺寸是6D,也就是6寸×4.5寸,按照300dpi的清晰度,需要的分辨率是1800×1350=243万。考虑到剪裁的富裕量,500万像素已经足够冲洗出清晰的6寸照片了。
  另外,手机并不仅仅是一个拍照工具。它最主要的用途是打电话和发短信,因此我们平时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在便利性上,手机明显要高于卡片相机。
  不过手机与相机相比,还是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机摄像头普遍无法变焦,而且焦距不够广。至于所谓的数码变焦,那完全就是骗人的东西,本质上就是剪裁,会牺牲大量有效像素。其次就是受尺寸限制,手机所配的闪光灯多为LED灯,在亮度上与相机的高压氙气闪光灯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夜间应用十分有限。
  手机摄影技巧十例
  时刻携带照相手机
  你曾经遗憾错过多少昙花一现的画面?如果你手边总是有一部照相手机,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避免。许多瞬间发生的自然画面对摄影师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为了捕捉它们,你需要时刻携带一部相机。当然,你的相机可能太大太重,不便随身携带。那么,不妨考虑买一部照相手机,以备不时之需。
  走近拍摄对象
  众所周知,离拍摄物体越近,画面就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开无关紧要、扰乱视线的背景,清晰地呈现出拍摄物体。拍摄时,试着只显示足够的背景来让你的画面变得清晰有趣。注意要将相机调到手动模式,找到拍摄允许的最近距离。很多傻瓜相机离拍摄物体不得小于4英尺,否则无法清晰对焦。
  让拍摄对象动起来
  在拍摄人物时,让他们动起来。这样你的画面会变得生动而自然。为了避免僵硬、静止的姿势,多鼓励你的拍摄对象,让他们积极活跃一些。你的鼓励和提示会为他们带来更加轻松自然的表情。
  使用简单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有利于让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主角身上,带来更加清晰、有力的视觉效果。试着去找找这样整齐、简单的背景吧!
  让主题偏离中心
  将拍摄物体放在取景器正中央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偏离中心的位置上,就可以给人一种更加动态的感觉。
  为风景照增加前景
  在手机拍摄风景照时,试着将前景收入镜头,可以为画面增加深度感和立体感。
  寻找好的光线
  足够的光线是手机摄影的基本要求,好的光线能使画面更加清晰、多彩、有立体感。强烈的阳光只是好光线的一种。很多人得知多云的阴天能为人像摄影带来最好的光线时十分惊讶。其实,阳光会使人眯眼,并带来浓重的阴影。而阴天的光线则能使人物的脸部颜色十分柔和。
  多留意一下自家的后院
  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的后院中有许多好的拍摄题材。当然,如果你住的是楼房而没有后院,也不必担心。我们只是想借后院做个比喻,这些好题材同样可以在你的住所附近找到。不要总是去寻找可以拍摄的物体,多看看颜色、图案、线条、形状,以及光与影的相互作用等等。你会对你所发现的东西感到欣喜而惊奇的。
  试试不同焦距的镜头
  楼梯总是能引起人们的遐想:它们将我们带入另一个地方――或者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它们同样可以用于拍摄好的照片。带上你的相机出去走走,寻找几个楼梯并试试看你能用它们拍出什么样的照片来。或许你会发现在这个时候,广角镜是最有用处的,不过还是应该多试试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角度可以有很多种:远、近、上、下,也可以尝试将人物置于其中。
  将拍摄物体框在现成的前景里
  这一点比较简单:将你要拍摄的物体框在一个现成的前景里,会给画面带来很多情趣。关键是要增加景深,从而使框架和物体之间的对比度凸现出来。
  其实很多时候大多数朋友都太在意像素高不高、色彩好不好,而对于拍照来说记录精彩的一瞬间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地理的获奖照片也不一定那么清晰,曝光那么准确,但抓住那难忘的瞬间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想对广大读者说,手机摄影不必比拼相机,走自己的路线,走自己的风格,抓住自己看到的精彩瞬间,这样才能称之为摄影。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拍出更好的片子!现在很多朋友都有了500万像素以上的手机,当然手机没有相机那么高端,用手机拍照应该更多走创意路线,捕捉到身边鲜为人知的一面才是记录影像的真谛。
  手机摄影被iPhone咬了一口
  手机摄影已经融入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绝对数量上讲,全球最大的摄影消费人群不在尼康不在佳能,而在苹果在诺基亚。伴随着网民微博数量的急剧增加,人人都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已经成为铁定的事实。
  苹果手机本身没有更多的优胜之处,但苹果的综合指标绝对是一流的,良好的互动界面,流畅的手感,吸引人的游戏,还有为摄影人津津乐道的各种花哨而又实用的拍照功能。苹果手机的摄影高人一筹之处不在像素上,而是通过各种软件实现多样功效。苹果手机可用的摄影软件有很多,当然最牛的软件是Hipstamatic,软件通过内设相机品性,拍摄具有不同特效和风格的图片。
  手机使用者用手机拍摄什么样的照片,取决于自己的意愿,怎么折腾都是自己的事,无关他人。即便上传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介,最多也就是自我展示性质的影像传播。但是,可能在特殊的情况下,手机拍摄的照片用在了新闻上,于是就有了手机影像是否是真、是否造假的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胡乱猜测,因为用苹果手机拍摄照片时,可以控制景深,或改变背景效果;可以自动加框,可以改变色彩……原来传统暗房中的效果可以在拍摄照片前预先设定;用功能强大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得到的效果,在苹果软件上轻易可以实现,不需要特别的培训。
  苹果手机拍摄照片的特殊性,引发出手机新闻照片真实性的争议不奇怪,因为这动摇了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底线。但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不能因此嫌疑就不被称为新闻照片。事实上,在第68届全球年度图片奖揭晓的获奖图片中,摄影师戴蒙?温特拍摄的关于阿富汗战争的苹果手机照片就获得了报纸类图片故事三等奖。自然,这组照片在获奖后引发了人们的争议,用苹果手机拍摄的四角发暗的返古照片能不能算作新闻摄影,以后的新闻摄影是否可以延用这样的方法,苹果手机摄影与传统的数码摄影是否坚持同样的标准。争论到目前为止没有结果,赞成者与反对者旗鼓相当,谁也说服不了谁。其中,最折中的方案就是,在今后新闻摄影评选中增设“手机摄影”这一专项,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手机摄影目前是iPhone的天下,话语权和讨论的热点围绕着iPhone,因为苹果手机为用户提供了大量好玩好用的软件,把照相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其他品牌的手机尽管像素可以很高,照片可以很好,但用户群和粉丝团没有苹果品牌强大。况且,苹果手机的作品不仅在摄影上占有一席之地,用苹果手机拍摄的电影也出尽风头,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韩国导演朴赞郁的iPhone短片《波澜万丈》获得金熊奖最佳短片奖。
  手机行业中的iPhone如IT业的Windows,既然无法撼动只能屈服就范。在苹果如日中天的时候,被咬一口的不仅仅是新闻摄影,电影艺术也不能幸免。
  (编辑:刘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10
摄影记者更应关注百姓身边事——一则日常百姓生活报道引出的思考
2005-12-14

   
    1月11日,杭州复兴路路面下一根自来水主水管破裂,冲毁了路基,水深过膝。一辆车牌号码为浙A487XX的宝来车冲过积水时没有减速,飞溅的水花毫不留情地将路边一位骑车的女子全身打湿。杭州《都市快报》摄影记者傅拥军正好路过,拍下了这一过程,并写出一封公开信《我觉得你应该道歉》在报纸上发表,一时全城哗然。紧接着,新浪、新华、雅虎、金羊等数十家网站对此事转载报道,顿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和反响。后来第二天,那位司机就给报社打了电话,表示道歉。这件事情虽不大,但却值得我们深思,尤其值得我们做摄影记者的深思……
    为何一小事,却引起了百姓如此之关注?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的摄影记者所反映的是百姓身边的事,是用相机为老百姓做了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引起了百姓的共鸣,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正如傅拥军所言:“此组摄影报道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确实始料未及,不过事后静心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大伙儿在下雨天谁没有被汽车溅过?这件事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我只不过凑巧把它拍了下来。老百姓身边的事大家当然都会去关心,我想这就是很多人愿意来关注和讨论这件事的原因吧。这件事让我更加坚信,镜头要跟百姓贴近。”我们的摄影记者就应该在这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一年365天中,所遇到的90%以上是日常新闻,所谓的突发事件,重大新闻毕竟少之又少。这就给摄影记者提出一个很大的课题——做什么样的日常新闻?如何做好日常新闻?新闻摄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反映社会参与生活,无疑我们的镜头就应该对准社会方方面面,对准百姓日常生活,思想上要明确百姓身边无“小”事这个道理。
    几年前就有人提出“镜头要对着老百姓”,但是真正看到日常生活中与老百姓切身利益习习相关的新闻照片却并不多,好的就更寥寥无几了。说明我们的摄影记者还没有真正沉下去,没有真正深入到日常百姓生活当中去挖掘,一方面可能从思想上就没有把它当回事,另一方面或许以为这些“小事”不值得关注,还有就是因为太熟悉了不以为然。但如果反过来想一想,一件“小事”你都不拍,或者说都拍不好,何以拍好大事呢?
    正因为百姓很少在报章中看到这样离自己如此之近的事件,所以老百姓爱看,而且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我们的摄影记者,手里拿相机,心中就应该装着老百姓,这样才无愧于“摄影记者”这四个字。
    摄影记者还是应该从“小”做起……

作者:杨晋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11
莎拉和萨德劳伦斯可称得上是一对最快乐最幽默最能玩得夫妻。为了给平淡得夫妻生活增加部分趣味,这对夫妻使用 Photoshop开创了非常多超现实形式得照片,用漫画般夸张得手法记录下他们夫妻得日常生活得点点滴滴。这些图片都处理几乎都非常夸张,可还非常符合一对情真意浓得夫妻得亲密关系,特工巧而有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9 11:13

摄影在生活中
景广平 
      1999年在人们对旧世纪的无限留恋和对新世纪莫名的恐慌与期盼中一晃便过去了,人们又为这个世界制造了许多许多值得在历史上写上一笔的大事。但是,当新千年的曙光很夺目地照在我的脸上的时候,我却发现这些伟大的事件对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少真切的影响:依然在浊气弥漫的城市中上班、下班、吃喝拉撒睡、在大街上看女人刻意勾勒的脸蛋和腰身、为儿子的厌食而烦恼……
  景广平的照片进一步刺激着我近期不断思考的问题:对一个纪实摄影师而言,究竟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历史大事”重要,还是自身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重要?重要的大事是我们轻视或忽视琐屑生活的理由吗?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眼前的生活?
      自从80年代“纪实摄影”这个词引入国内以来,经过诸多理论者的鼓噪和摄影者的实践,人们对纪实摄影的题材、方法和呈现途径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但误解也不少。浏览一下诸多所谓“中国特色”的纪实摄影作品便不难看出,这些误解至少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只有反映重大事件的纪实摄影才有意义;其二,摄影在远方;其三,对纪实摄影作为艺术的偏狭理解。这些误解,在纪实摄影和日常生活之间树起了一道无形的栅栏。
      诚然,在摄影史上,纪实摄影对重大事件的记录产生过巨大的价值,这种价值为我们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审视中获取经验和教化进而促进社会的优化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视觉凭证,比如有口皆碑的刘易斯·海因(他在本世纪初拍摄的有关童工悲惨境遇的照片促成了美国禁止使用童工法的通过)、尤金·史密斯(他以及《生活》杂志的摄影几乎改变了一代美国人观看世界的方式)、萨巴斯蒂奥·萨尔加多(他对80年代非洲大干旱的报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关注,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援助)以及解海龙(他对中国贫穷地区失学儿童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助学热潮)……通过这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事例,中国摄影师有理由相信“重要的”、“重大的”事件和人物是他们摄影关注的目标,为此他们苦苦求索,衣带渐宽亦不悔。但我在向这样的摄影师表示由衷的敬意的同时不得不遗憾地指出,纪实摄影的题材远不止于此。
      美国摄影史上最伟大的纪实摄影活动(从1935年开始,为了解经济大萧条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美国农业安置局在洛伊·史特赖克组织下,一批摄影师历时7年,拍摄了27万2千张照片)的策划者洛伊·史特赖克在论及纪实摄影时就曾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阶段和我们的一切事物都有重大意义”;多萝西娅·兰格在她描述的纪实摄影的题材中也说:“纪实摄影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景象。……它记录人们在工作中、战争中和娱乐中的行为,或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四季中、甚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它描写人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它不仅展现它们的表面形象,同时还刻意揭示人们的活动方式、接受生活的方式、表示虔诚的方式以及影响人类行为的方式,它涉及工作方法、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被雇佣者和雇佣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生活》杂志的发刊词宣称:“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击伟大的事件;去观看穷人的面孔与骄傲的人的姿态;去看奇异的东西——机器、军队、群众、丛林里和月球上的阴影;去看人的作品——他的画、高塔和新发现;去看数千里外的世界,藏在墙后与房间里的人和事物、难以接近的危险情景;男人所爱的女人和许多小孩;去看而且享受看的乐趣;去看并且感动;去看并且接受教导。”——摄影的题材真可谓包罗万象!按照苏珊·桑塔格的说法,从20年代以后,一些原本曾视“拍照即肯定重要性”的功成名就的摄影家便开始“坚定地从抒情的主题中游离出来,而有意识地探索那些朴素的、俗艳的甚至索然无味的题材。”而这种探索所带来的表面后果是摄影真正的“百花齐放”,而在观念上则为西方社会的民主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说传统纪实摄影对重大和琐屑一视同仁的话,那么从50年代末兴起的“新纪实摄影”简直就是对“重大”的消解。这些摄影家既不承担摄影对社会改良的责任,亦不承认探索摄影方法的义务——“我为了两个原因拍照——一是因为我极为强烈地喜欢某些事件、事物和人,或者是同样强烈地不喜欢别的人、事、物。”(班·夏恩)曾经轰动一时的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就是他横穿美国的“浮光掠影”,刘易斯·弗勒和加里·威诺格兰德的照片都是街头的“即兴抓拍”,英国女摄影家乔·斯本思(1934 –1992)更是把摄影对准了生活中的自身——摄影中的自我越来越近,摄影的判断和方法也越来越个人化。试想,在一个人的经历中,有多少事情可以重大到彪炳于史?——书史者自有他们的一套方法,但是,历史的粗简古板和突兀正在于它剔除了真实生活中的细节,而人类的生存在每一个具体的时期和具体的背景中都是绚丽多姿神采飞扬的。
 
      我曾经很是羡慕和敬佩那些在万家团圆的春节仍背着重重的行囊去西藏新疆云南或者更遥远的地方搞创作的摄影者。他们能见到那么多别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人和事,他们拍回来的照片绚丽多彩,他们旅途中的不凡经历足以让他们在我们这些“家灶内”面前眉飞色舞、顾盼自雄。而如果走运,某张作品在哪个摄影比赛中获了大奖,他的主人一夜之间就会跃升为“著名摄影家”,名利双收。但是,随着一大批又一大批几乎千人一面的新疆西藏云南的照片摆在我的面前时,我不禁疑窦丛生:这是那些地方的真实吗?那蓝得一塌糊涂的天宇下飘摇的经幡就是西藏?那位摇转经筒的老阿妈凝重的面庞背后就没有欢笑?迷人的傣家姑娘和伟岸的哈萨克小伙真的不食人间烟火?
      纪实摄影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对事实的深刻尊重,我想象不出这些浅尝辄止的照片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真实。
      当然,摄影史上的许多名作也是摄影家远足的结果,象上文提到的《美国人》。但纪实摄影的性质却一再提醒我们,真正的摄影不是一种随机的行为,而是摄影家的系统思考——有多少人能象解海龙、袁冬平、杨延康那样历时数年倾心关注失学儿童、穷人和乡村天主教?——那些千篇一律的浮光掠影如何印证摄影师独立、系统的思考?
      远足式的摄影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些影像奇观而已,远足式的摄影者也大多是些会拍点照片的观光客。我们不妨听听台湾摄影评论家郭力昕先生对观光客的评论:“观光客的粗俗,绝不仅在于乱丢纸屑或喧哗扰攘,而是在赶集与拍照时,将异质文化奇观化、标签化所反映的粗暴。当人们按图索骥,沿着安全与刻板的旅游线路或概念前进时,所有旅行可能带来的启发、想象与领悟,也就丧失殆尽。这是奇观消费社会里,观光客永远的矛盾与悲哀:周游世界,却可以愚昧保守傲慢本位依旧,心态上没有移出一步;奇观式的影像消费,抹杀了别人的文化疆界,却在观景窗后面,框出了自己封闭的视野畛域。”(《奇观文化“小世界”》)不仅如此,更令人尴尬的是,当我们把目光盯在陌生的远方的时候,我们身边的有意义的人和物却在时光的流淌中悄然而逝。
      尼采说过:那些奇异的景观是为小画家准备的,而平淡无奇的景色是为大画家关注的。我不敢说这是西方纪实摄影逐渐从远方而近前、从他人而自身的变化所凭籍的哲学依据,但摄影家们的实践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真实:莎莉·曼的照片使她的三个孩子恢复了儿童所独有的无忌、疑虑、率真和对事物无尽的好奇,南·格尔丁对她所置身其中的波希米亚式生活细节的记录生动反映了一些年轻人对既成社会价值标准的反叛。在中国,同为淄博人的摄影师焦波镜下的《俺爹俺娘》,不是同样让我们通过这对平凡的老人着实宣泄了一番赤子之情?
      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的面貌归根到底是个人面貌的总和,一个摄影师把握不了自己的面貌,也根本谈不上把握别人的面貌,把握不了个人面貌,便无从把握社会面貌。你不可能进入别人的体内,别人的欢乐和痛苦不可能成为你的。我们没有理由忽视我们身边的生活,它对我们亲切有熟稔。从另一个的角度讲,我们的生活也可能构成他人的视觉奇观,我们何以不去关注这个既没有“粗俗”嫌疑、又能够坦然面对的奇观呢?
 
      在中国的大多数人看来,社会纪实摄影是“艺术”,而我至今对这种论断依然不置可否。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就象人们把穿衣戴帽之巧拙统称为艺术一样地将纪实摄影看成是艺术,我没有意见。但从狭义的角度,我们就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大概自从马赛尔·杜桑先生试图把一个男性小便器搬进艺术的殿堂后,现代艺术的范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至今日,原有的那些有关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创作理念已经在新艺术家们强有力的反动中变得面目全非了:谁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谁说艺术是理性的结果?谁说艺术提供的是感官的愉悦?与纪实摄影的真实、有效记录相比,当代艺术的精神却更多体现在怀疑与反叛上。在纪实摄影中,我们需要说“是”的摄影家,正象洛伊·史特赖克所言:纪实摄影是“一种确认,而非否认”。而艺术则需要说“不”,它要在对即成艺术法则的不断颠覆中开拓前行。我不知道我们的一些“摄影家”所固守的那种猎奇、刻意拔高和功利色彩浓重的“创作”观念离这两种精神有多远,但我知道由此所产生的东西大多是矫情、虚伪、装腔作势、人云亦云的影像垃圾。
      艺术不是唯一的价值。一个书法家家并不一定就比敦煌的抄经和尚高明多少。单纯的幸福、生命的激情、自然的律动才是生活的根源。当我们在纪实摄影中真正摒弃了狭隘的、功利的“创作观念”时,我们才具备了还我们的生活真实面貌的前提。
 
      话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服中国的纪实摄影家们把他们的眼光拉回到他们近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甚至于摄影者自身。我坚持认为从传统纪实摄影的“视他”到新纪实摄影的“视我”的转换是社会存在多元化、社会意识民主化的反映。但是,当我们真的将镜头对准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我们却又落入了另一个判断的泥沼:对个人状态的关注是不是过于自私?该不该从个体生活状态中提炼出些社会甚而人类的普遍本质?生活化的纪实是个人精神自慰的途径还是要以呈现一个具体的、人类共同面对的现实与背景做依据?在一个40分钟快速冲扩店满街林立的社会里,个人化的影像是否即可就被湮灭了?对这些问题,说实话我本人也至今不得要领。我想,要将你的生活做何种方式的呈现,全赖于你的心智了,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也正是纪实摄影家个人之于公众和社会的意义。
      景广平的这些照片平淡如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什么戏剧化,既没有反映多么重大的事件也没有什么艺术理念上的探索。但景广平的照片确实反映出他对记录生活的“自觉”意识。如果有一百个、一千个能自觉地系统地拍摄身边事物的摄影家,我们还需要跨洋过海费尽周折从方苏雅(1857-1935,法国人,在1896至1904年任法国驻云南府名誉总领事等职期间,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人生活的纪实照片。1996年10月,云南商人殷晓俊几经努力,花巨资从方苏雅的后人手中买回了650张照片,1998年10月在北京展出时引起轰动。)们手中收购有关中国人生活的照片吗?
      “摄影是种追魂的艺术”。凡照片都是消亡的象征,它见证的是时光无情的流逝。它又使我们深藏一份与过去的联系。反映重大事件的照片与历史、学者和政治家有关,它给予我们的是敬仰和疏离,而平民生活的琐碎却无时不给我们以亲切。照片所虚拟的这种亲切给予我们的慰籍使我们的拍摄另有了理由。最后,我谨引马里奥·贾克梅里的一句话,恭贺景广平先生这本书的出版:“我终于发现,摄影可以让我表达更强烈的东西,它不创造,也不会说所有别人希望它说的话,但是它就象一个记事本一样见证我在这地球上走了一遭。我也发现,这个我以为机械的、冰冷的工具,可以让我捕捉其他技术手段所不可企及的真实。”
 
                                                                                                                        2000年5月2日  济南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