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摄影与女性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55
标题: 摄影与女性
http://news.qq.com/photon/phtptt/nvxing.htm

http://news.qq.com/photon/phtptt/nvxing.htm

http://news.qq.com/photon/phtptt/nvxing.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56
什么是人体艺术摄影?

摘自林路编著《他的目光》一书
  对于人体摄影,向来有多得不可胜数的误解与嘲弄。比如,李西建在《中国文学需要什么——关于世纪之交重建文学精神的思考》一文中说:“8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的文化进步和文学发展,就总体状态而言,实则呈现出希望与缺失同在,热闹与冷寂并存,上升与沉沦人有这样一种扑朔迷离的活跃景象。......严肃艺术和纯文学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生存危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体摄影、武侠传奇、言情小说、地摊文学、人物隐私、揭秘写实以及黄色加暴力等俨然构成我国当今文艺领域的主体形态和奇观。”很轻松地挥一挥手,就这样毫不留情地将人体摄影排斥在了严肃艺术的范畴之外。

  据说,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可以以穿衣服的多少来衡量。法国时装学者发现:1880年欧洲妇人的正装由25块单独的部分披挂而成,约50年后却只剩下4块缠在身上(它们是外衣、亵衣、两只袜子),不到50年的

超级模特儿组合

时间,脱掉丁20件衣服,每两年要减去一件。过去一个女性穿衣服要30分钟,脱衣服要10分钟,现在,穿要1分钟,脱要20秒钟就够了。为此,有人开玩笑说:裸体的产生,是20世纪最美丽的风景,20世纪的人也是看见裸女而心跳的最后一代。于是,国外一些优秀的摄影家往往对女性的裸体钟情有加,比如在近年推出的《赫伯.里兹:作品》这本精彩的画册中,这位美国大牌摄影家的作品《超级模特儿组合》将女性人体摄影推向了极限,画面中由超级模特儿的裸体组成了金字塔的造型——女性、名模、裸体,无以复加的极限,莫非就已暗示着人体摄影已经达到了无可比拟的峰巅?

达盖尔银版法作品
  这幅作品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的人体摄影作品之一。透过照片的斑斑划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含蓄的背景,以及女性回眸一笑的轻松自然,它拉开了人体摄影沉重的帷幕。

  人们在关注他们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的同时,人类的身体在当代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女性的身体更成为关注的中心,这就自然会引起种种关于女性与人体的话题。其实,不仅仪是在今天,追溯艺术的发展史,特别是绘画的历史,关于女性和人体的话题还少吗?

  我们发现,随着从习惯裸体的原始状态逐渐向文明过渡,人们在各种社会文化条件制约下小心地调节审美感、性感和羞耻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活中相应的裸露界限与伦理尺度。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中裸体“地盘”小而又小的情况下,人们便通过艺术进行宣泄,于是赞成人体可以作为一门艺术的观念认为:人体艺术是摆脱了服装标志的种族、职业、尊卑等外在社会特征而对人本身价值的赞美,它把人的形象提炼成最纯粹的、没有任何附加标志的“人”。我们暂日.不说是否脱去了衣服就等于是对人体形象的提炼,还是先从历史的渊源中去看看人体艺术的发展。

裸体
  这幅被艺术界公认为艺术品位相当不俗的人体摄影,也许就是因为一个背景、一种含蓄,从而避免了镜头的真实而产生大多不必要的“邪念”。

  当摄影一诞生,面对有数千年历史的绘画巾无数经典的女性人体杰作,摄影家,尤其是男性摄影家的勇气丝毫不少于在伊甸园中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他们迅速将镜头对准了女性的人体,不惜让裸体的女性在镜头前曝光几分钟,以满足感光度极低的底片的要求。因为时代的久远,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确知哪一幅女性人体作品是最早的人体摄影实践,一位不知姓名也无法确定国籍的摄影师(可能是法国人)在19世纪40年代拍摄的一幅女性人体,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的人体摄影作品之一。透过照片的斑斑划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含蓄的背影,以及女性回眸一笑的轻松自然。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幅写生习作而已,不要说和绘画中的优秀人体作品相抗衡(尽管它和画家写生时的造型很相似),即便是放在摄影作品中,也不算上乘之作。然而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摄影家镜头中的女性人体,从此便拉开了序幕。还有著名摄影家雷兰德,为了完成他的历史性巨作《人生的两条道路》,就尝试过拍摄一些女性人体,不仅仅作为组合的元素,也作为单独的作品展示。他的一幅独立的人体作品,也是拍摄于1857年,被艺术界公认为艺术品位相当不俗的人体摄影,它的不俗可能就是因为一个背景、一种含蓄,从而避免了因镜头的真实而产生太多不必要的“邪念”。

  同时我们也发现,女性的人体摄影不仅仅是摄影师单方面的实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女性本身的认同,并希望摄影师将自己的美丽以更多的方式记录在镜头中,留下足以珍藏的视觉记忆。比如早在1855年,摄影术诞生还不久的日子里,法国摄影师尤金.杜里尔(Eugene Durieu,1800-1874)就为女性留下过一些纪念照“套装”,很像我们今天的女性写真留影后的组合。据说当时的一些大家闺秀很喜欢拍摄诸如此类的留影,并相互之间传阅,成为一处我们今天也难以想象的时尚。

无题
  无论造型姿态还是光影色调,一代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的作品,总是染上了强烈的画意色彩和沙龙摄影的韵味,对于人体摄影来说,这也许在中国是一条最安全的出路。

  即使是在传统封建意识相当浓厚的中国,早在摄影艺术传入中国不久,就有摄影家开始对人体摄影进行大胆的尝试,很多著名的摄影大师也都以能涉足人体摄影领域而自豪。比如在半个多世纪前,一代宗师郎静山先生就创作过许多精美的人体摄影作品,并在世界上频频获奖,也为中国摄影留下了一个突破禁区的话题。

  然而为了进一步认清女性人体摄影的实质,我们不妨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少有男性的裸体在镜头中出现呢?


  这是一幅模仿安格尔同名油画的作品,只不过将模特儿的站立姿势变成了跪姿,同时采用多底叠放的手法,模拟自然中的泉水,显示出一代摄影大师“集锦摄影”的特色。

  我们看到,一方面,女性的人体不断地在摄影家的镜头下演绎着缤纷多彩的幻梦;另一方面,越来越需要获得主权意识的女性开始发出这样的呼吁:“为什么只拍女性的裸体?”这几乎是大部分女性都愤愤不平的问题。其实,这种愤慨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退一万步说,难道也要男性去向女性呼吁:拳击场上都是男性在表演,为什么就该男性在台上挨揍?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中也许蕴涵着不被人察觉的哲理。

  人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女性美其中蕴含的正是当代审美文化最为内在的秘密。美学家往往用人体美是最高形态的自然、女性美则是人体美的巅峰来解释为何女性成为人体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但事实上这是非常不够的。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诸多方面去理解......





窗中的裸体
  女性在画面中仅仅占据了很小一部分的位置,但是由于韦斯顿精心选择的环境以相对粗糙的质感,与画面中的细腻肌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使作品中的人体充满了温热的情调。


宫泽理惠
  这位摄影家也是一个善于利用人体摄影制造话题、以名人隐私供大众消费的角色,比如一本拍摄电影明星宫泽理惠的裸体画册,曾经引起过不小的轰动,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就是其中的一幅。


帕梅拉.安德森
  模特儿以新一代维纳斯的形象,从一个巨大的蛋壳中砰然而出,她扭动的身姿将女性身体的优越性表现到了极致,让一只破碎的蛋壳衬托出永远透人的魅力。



辛迪.克劳馥德
辛迪.克劳馥德(局部)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辛迪回眸一笑,还可以通过摄影家展示的数以百计的底片,真正全方位地领略这位名模的千姿百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56
http://wenku.baidu.com/view/7a5d0e51f01dc281e53af080.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7a5d0e51f01dc281e53af080.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7a5d0e51f01dc281e53af080.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57
世界著名的女性摄影师介绍

在摄影史上,一大批女性摄影家以她们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创作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图像,像拍摄圣雄甘地的马格里特·伯克—怀特、奔走在战场上的苏珊·梅塞拉斯、为受丈夫虐待的姐妹们奔走呼号的唐娜·费拉多等。一些理论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同样举足轻重,比如写《世界摄影史》的内奥米·罗森布拉姆、有摄影圣经之称的《论摄影》的作者苏珊·桑塔格等。这里介绍的6位女性摄影家,均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谨向她们及天下所有伟大女性致敬!

  ★多萝西亚·兰格

  多萝西亚·兰格(Dorothea Lange,1895—1965),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农业安全局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家之一。这位因为小儿麻痹症而终生残疾的女士以极大的热情和敏锐的社会意识参与到对经济衰退的研究中。从1935年到1942年,她走遍了美国南部和西部的22个州,大范围地研究了季节工、破产的农民和佃农的生活状况。兰格的摄影充满了同情心,但是她又不失时机地将尊严和希望附加到他的拍摄对象身上。因为对“美国社会状况的摄影研究”,1941年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奖。她拍摄的《季节工母亲》不仅成为农业安全局纪实摄影的代表作,而且成为诠释人文主义摄影最好的例证。
  兰格女士1965年因癌症去世。

  ★戴安·阿勃丝

  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1923—1971)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她把穷人、畸形人、流浪汉、变性人、同性恋者、裸体主义者、智障患者作为自己(正常人)和社会(主流)的背面而进行的摄影探索,执拗地逼迫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正常”与“不正常”、“道德”与“不道德”、“公正”与“非公正”、“尊重”与“侵犯”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她的摄影展在全球巡展,参观者达725万人次。
  阿勃丝出生在一个百万富商之家,但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过着并不从容的日子。从35岁起,她转而投入到对所谓社会边缘人的研究中,试图表达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美国人的反叛倾向、精神错乱和理想破灭,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
  阿勃丝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家。1971年7月26日,阿勃丝在家中自杀。

  ★琼·斯彭斯

  琼·斯彭斯(Joe Spence,1934—1992)英国女摄影家,出生于一个劳工家庭,十几岁辍学,先后当过打字员、秘书和摄影助理,20世纪70年代初成为一个成功的肖像摄影师。
  有着强烈自省精神的斯彭斯在接受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后,开始把镜头指向英国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和流浪的吉普赛人。但她很快发现,那些以传统人文关怀思想为道德杠杆的纪实摄影对于改变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显得有气无力。她转而从人类学、戏剧、电影和自身成长的阶级背景汲取灵感,审视作为一个女性所体验的有关阶级、种族、性别关系、性体验的压抑与焦虑。同时,她又组织了一个女性摄影团体,以集体创作和讨论的方式讨论女性的社会位置和性角色。
  斯彭斯被诊断出乳腺癌后,她的摄影进一步由他人/外界转向自己/内在的世界。她自创了一种“摄影疗法”,通过拍摄已被病魔判了死刑的自己进行自我救赎,并进一步了解自己作为生物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意义。1992年,斯彭斯不幸去世。

  ★玛丽·艾伦·马克

  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1940—),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堡传播学院获得新闻硕士学位,是世界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家之一。她在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摄影生涯中,以其独特的敏锐视觉和处理场合、人物、事件、出版等事宜的勇敢方式而为人称道。她的主题是那些经常处于危难之中,或者是被社会遗忘的人们:埃塞俄比亚垂死的饥饿儿童、加利福尼亚生活在汽车里的无家可归家庭、西雅图街头过流浪生活的青少年、被禁锢于病房里的精神病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孟买的娼妓……马克最优秀的作品被认为是“关怀摄影”的典范。她引导我们参与她的悲悯。其摄影作品令我们沉思自己是否具有像她那样程度的强烈感情反应,从而使我们对社会边缘的人们加深关心而不再视而不见。
  马克出版的摄影著作包括《护照,肖像采集》、《81号病房》、《福克兰路》、《特丽莎妈妈的慈悲为怀的天职》、《街头,西雅图街头离家出走儿童的照片》。马克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包括新闻摄影优秀奖(1980)、POY摄影故事专题头奖(1981)、莱卡优胜奖牌(1982年)、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1985)等。 

  ★南·戈尔丁

  南·戈尔丁:(Nan Goldin,1953—),当代“私人纪实摄影”的代表人物,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她在14岁时离家出走,一路颠沛,最后在纽约落下脚来。她与诸如女装同性恋者等各种自我放逐于美国主流社会以外的青年人共同生活,经历了感情与性爱、自立与依赖的充满矛盾的心路历程。这期间,戈尔丁怀着“自己记录自己的历史”的愿望,开始以摄影方式如实拍摄他们的群体生活。这些作品于1986年以《性依赖的叙事曲》为名结集出版。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的生活为题材的摄影打破了摄影者只是观看者的惯例,质疑摄影家与现实的关系、摄影与私生活的关系,开创了一种大胆地将私人生活纳入纪实摄影视野的所谓“私人纪实摄影”的新体裁,引起巨大反响。
  戈尔丁另外出版有《另一边》(1992年),与日本著名摄影家荒水经惟合作出版《东京之爱》(1994年)等。1996年,纽约惠特尼美术馆以《我将是你的镜子》为名,为她举办了一个检视她25年来摄影活动的大型回顾展,对她反映后工业社会中人的精神荒凉的纪实摄影作出了高度评价。
  
  ★辛迪·谢尔曼

  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1954—)美国人,现代艺术领域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她的摄影作品中,她既是主角又是导演,她的作品表现了自信和恐惧,解释了在现代媒体包围下人的心理状态,她运用摄影手段,从电影、电视、广告、大众媒介和艺术中的大量著名影像中阐述她的原则。
  辛迪·谢尔曼早期的摄影作品,是人们熟悉的《未命名电影剧照》,她通过自己拍摄、自己扮演不同的女性角色诠释当时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未命名电影剧照》是辛迪·谢尔曼最重要的摄影系列照片,其中69张照片1995年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100万美元收藏。此后,她又通过自扮自拍的方式完成了《历史肖像》等系列,阐述了她对艺术史的见解。
  谢尔曼获得了很多奖项,包括1997年国家艺术奖、1983年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奖、1999年哈苏国际摄影大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58
http://www.cwcppc.com/

http://www.cwcppc.com/

http://www.cwcppc.com/

http://www.cwcppc.com/

http://www.cwcppc.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59
浅谈摄影中的女性发表时间:2010-4-13   来源:《大舞台》2010年第1期供稿

【摘要】本论文在诠释了摄影中女性的同时,通过纵观女性摄影的发展,来阐述现代女性摄影的状态。摄影对于女性来说不管是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还是后来的主动寻求,她们无疑在摄影史中都绽放了美丽的身影,但与此同时也受到很多质疑。当代女性摄影家在创作中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她们要在现实中不断地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要面对现实或是传统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还是应改从自我认识开始,并且应该在女性摄影的发展中不断探求其真谛所在。

【关键词】神秘摄影中女性社会地位女性自拍自我意识寻求




        摄影中的女性通常指被拍摄对象和从事摄影工作的女性,她们常常都被认为是“神秘”的,而造成“神秘”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神秘者有意把自己包裹起来;另一种则是因为不被认知而造成的。作为女性,不管是在社会地位还是其他层面上都没有把自己藏匿起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那这种“神秘”很有可能是由后一种原因而带来的,摄影中的女性就这样被戴上了“神秘”的高帽。如果女性自我意识继续被忽略,那她将成为男性世界中永远的“神秘”。
        下面,让我们在摄影史这条“历史长河”里开始一段探索“神秘”的女性和女性摄影师的旅程。在摄影初期,我们只能在镜头前面找到女性的身影,当时的女性是被当作和静物没什么区别的拍摄对象,《无名女性》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随着摄影术的发展,许多女性逐渐地对摄影有了了解,并且应用这种新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由于经济的限定,这种新的方式只能被少数人所应用。英国著名女摄影家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的作品《和平之吻》,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在这个时期女性不再只是靠她们的家庭, 而是在社会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大的氛围,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也只不过是从摄影史中被拍的无名氏提升为拍摄者的陪衬品, 在1949 年编辑的《从1839 年到今天的摄影史》中, 只收入了13 位女性摄影师,而在1982 年的修订版中,也仅仅增加了一位。在乔治·伊斯曼机构1986 年征集出版的《摄影大师》一书中,194 位摄影大师中女性摄影师仅仅有8位。三年后,在令人尊重的约翰·斯扎克袄斯基所编撰的《直到今天的摄影》一书中, 也只能从202 位摄影家中找到16 位女性。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女性摄影师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也有很多作品不被公认,但是在少数的女性作品中还是反映出一些区别于主流的非常视角。
        进入20世纪50、60 年代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位视角独特的女摄影家——— 黛安娜·阿勃丝。她首先是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家,同时她对自我、对生活的选择也是勇敢真实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她拍摄了大量的老幼侏儒、喜欢夸耀的男女变性人、同性者、弱智者、飘忽不定的流浪艺人,由于她拍摄题材的选择和拍摄方式的与众不同,使得她的图片大受非议,同时使得女性摄影更加的神秘并且匪夷所思,然而这正是女性摄影师寻求自我意识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女性摄影家更为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各种事件看法的独立性,虽然都可以一一的通过图片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内心还是非常矛盾和不确定的。图片中的自我寻求使得她们作为女性更加的美丽,作为一个灵魂她们是如此的真实;摄影中的女性在这个时期已经不仅是简单的消遣和被消遣品,也不单单是寻求与绘画不同的表现语言和其手段,而更多的是女性摄影师关注自我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联系、一种潜在自我力量的释放形式。
        在现代随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很多女性摄影家的作品都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女性摄影家的地位也在不断地被社会各界给予肯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压力也随之而来。进入20 世纪70 年代,随着女性摄影师的作品大量涌现,进而开始讨论她们在创作中的自拍像,这一简单的表达方式还是不断的受到质疑。整齐划一的回答, 固然是行之有效的,但这并不是解读所有照片的万能钥匙,了解当前这一现状并反复的质疑,反而是诠释现代女性自拍的关键所在;但是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从“摄影史”中找到答案,也没有可评论的现实依据;现代女性摄影的自拍像不仅是作为传统摄影的反命题而存在, 更多的是要超出这一反命题的束缚,建立自身特有的体系,所以轻率看待作品的表面相似性来卖弄已有的摄影理论, 对于这一反命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一时期女性摄影中的自拍像恰恰反映了一种抗争,她们想把根深蒂固的女性形象彻底颠覆,并否认其形象在传统意义中的解释,而更多倾向于自我价值的衡量和诠释。
        现代的女性摄影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60 年代末至70 年代蓬勃兴起的女权主义和其他反传统文化的影响。1973 年发表的安妮·图克的《女眼》,该书率先关注女性摄影家的这一新动向, 并从创作的探讨上升到了理论。此后还不断地推出了《女性看女性》、《女性拍女性》等摄影家的个人展和专题论著, 而且尝试把女性摄影家的创作当成一种运动来把握,并且探讨其意义的团体影展和图书不断涌现,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时下这些并不是全部,这些著作和展览只能在有限的阅读群中出现,而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视而不见的,当代中国的女性摄影作品大多还是由社会需要做出有趋向性的选择,而这种需要的社会主流并没有相对平衡, 这个平衡点还是围绕着男性,而他们大多是经济的操控者,他们对喜好有说YES$or$NO 的绝对权利,他们还是愿意把女性想象的“神秘”一些, 这样无疑使得整个游戏更加具有趣味性,如果你妄想谈到什么女性精神和自我意识, 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你, 给你戴上“现代女权”的旧帽子,让你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成为这个游戏中的异类。我们如何能感受和传达自我精神,使它不再简单的成为某种社会环境下的奇怪投射,或者是某种性别的代言人,那只有在女性摄影的前行中寻找其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林路编著,《她的视角》,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
[2]孙京涛编著《荒谬的真实》,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
[3]苏珊.桑塔格著《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年。
[4]立原美智子著《招摇》,华夏出版社,+2004 年。
[5]王小慧著,《我的视觉日记》,学林出版社,2002 年。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0
女性摄影手法
笠原美智子著 何积惠译

连载:招摇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笠原美智子著 何积惠译

  现代摄影的特征,不仅仅限于现代女性自拍像,更体现在表现形态的多样性上。纪实和新闻摄影、快照和风景、肖像摄影、拼贴和负感处理等传统摄影手法眼下仍在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而谈论现代摄影时常被用到的混合媒体、人工置景摄影和舞台场面摄影(场面经设定的摄影)等的加盟,更使影像之苑百花齐放,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除了这些基于手法与方法论的分类外,概念主义、新色彩和新地貌风景摄影等点明内容的分类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分类虽然便于从群体的角度理解某种固定类型的摄影,但一件作品理应立足于包罗万
象的框架,不可能光从一种分类上去理解。而且构成现代摄影的不只是给贴上新标签的摄影,必须强调上文提到的传统摄影手法,也就是说,要让纪实和新闻摄影、快照、风景、肖像摄影的作品形成层出不穷的局面。不用说,现代摄影的特征恰恰是这类表现手法和方法论的多样化,关键在于每一位艺术家涉猎主题的必然性,时尚本身并不重要。于是便有了摄影家采用传统摄影手法的作品,有了摄影家运用混合媒体的作品,也有了出自美术家之手的人工置景作品。它们都可归入由名曰“现代”的同一片土壤所培育、面向同时代人话语且由同时代人诠释的“当代”作品之列。既然摄影家扬弃了摄影这一坚壳,美术家为了淋漓尽致地挖掘主题也同样开始自由地使用摄影,那么,通过对绘画、录像、音乐、刺绣、计算机等一切媒介的自由运用所带来的互为交叉渗透的效应,对于摄影这一容易封闭自足的体系倒是值得欢迎的特征,而不该为时尚流行等的表象所迷惑。
  即便在现代女性自拍像中,其表现手法也是跨越多种媒体的。如果根据各自的题材认定直接摄影是最佳表现手段,那就可以选用这种形式;如果觉得绘画和雕塑等其他美术领域的手法乃至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方法论是卓有成效的话,她们就毫不犹豫地与一切领域,一切手法实行“自由来往”。例如南·戈尔丁的快照、安妮·诺格尔的肖像、石内都的大特写、谢尔曼以及戴特、戈尔丁、格兰特的合成影像……;内特尔丝采取了图书的形式,查德威克同时兼涉雕刻,斯豪汀诉诸于录像,希拉和西尔弗丁熔绘画和摄影于一炉,足以让人领略导致框架存在其本身黯然失色的多样化展示。
  其中特别是索尼娅·兰迪·谢里丹和丽塔·德韦特,通过驱遣各种媒体和反复实验扩大了表现的空间。她们共同为自拍像亮出的主题便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的同步性、穿透性和蜕变性是索尼娅·兰迪·谢里丹(Sonia Landy Sheridan)在长达30年的艺术家生涯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她琢磨出一种名曰“生成系统”(generative system)的影像处理程序,自己也把计算机、复印机和录像等机械同素描、版画和摄影等自由地加以组合后反复进行有关表现的实验。除了埋头于自己的表现创作活动外,她还以芝加哥美术大学为中心,热心地参与对“生成系统”程序的指导和制作。她的实验不单是将科技的这一产物——机械应用于艺术,还利用了复印机和计算机常能在数秒钟内自动产生不计其数的影像的功能。然后力图用由此产生的影像,不受现有框架束缚地酝酿观念和想法。信息、理念、语言和自身的精神状态,被提升到了这样的机械层面。关于这种生成系统,索尼娅·兰迪·谢里丹曾在1978年写道:“行进的样式强化了创作姿态。因为那是沿着由逆向力构成的麦比乌斯带而行进的。由内到外,由慢到快,由过去到现在,由封闭到开放。生成系统为从调查研究走向异想天开提供了掩护。自己不会被专业化的分工捆住手脚吗?为了再次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正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闯进一个全部可利用我们有机体系的时代。”*29她的尝试站在跟自我意识和目的意识针锋相对的立场上,与力图超脱尘世而达到超现实的更高层次的超现实主义者很相似。她的想法未经时间整合,就即时地反馈给机械绘成的形象。由于计算机和复印机的运用,就连框取被摄主体于一瞬间的摄影都难以表现的时空流变、扭曲及其收缩性和穿透性也被浓缩在一件作品中了。
  她要探索的问题,就是社会上各种可望还原的系统的性质及其整体性和动态性。由自己带着这个主题来充当被摄主体,恐怕是出于下述自知之明:她本人是处于摄影史和美术史的流动延长线上的现代艺术家。为了满足艺术家的主题,不惜局部歪曲被摄主体而舍弃对整体的描绘——对于这样的态度,包括她本人在内的现代女性艺术家是极为敏感的。
  丽塔·德韦特(Rita DeWitt)一开始并不酝酿特定的主题和意象,而是让运用各种媒介摄制过程去呼唤发自内心的主题。她对彩色复印机、素描、计算机和录像等一切媒体都进行了实验。杂志图片、服装设计、自己的老照片和高校年鉴经过拼贴和上色,再配饰以文字就算是一件作品了。只要跟别的影像放在一起并附加文字说明,昔日并无多大意义的老照片就担纲起全新的寓意了。她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偶然性,但决定作品方向的是迸发自她内心的记忆、经验和预见。在她的作品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浑然存在的。那不是现实中的过去,不是实际上同步行进的现实,也不是由此崛起的未来,不妨称之为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经重新诠释(反思)的虚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因为把经过重新诠释的虚构当成作品予以呈示,她的虚构便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总之,那不啻是自身的记忆、经验和预见。通过拼贴他人的文字、照片和预见进行追加体验,她甚至把他们的记忆、经验和预见也升华为自己的东西。多层交叠的空间与时间,在丽塔·德韦特的作品中出色地得到了协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1
http://hi.eladies.sina.com.cn/eladies/yogablog/systest3.php?dpc=1

http://hi.eladies.sina.com.cn/eladies/yogablog/systest3.php?dpc=1

http://hi.eladies.sina.com.cn/eladies/yogablog/systest3.php?dpc=1

http://hi.eladies.sina.com.cn/eladies/yogablog/systest3.php?dpc=1


http://hi.eladies.sina.com.cn/eladies/yogablog/systest3.php?dpc=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2
摄影家肖全《女人·时间》个人摄影展在爱普生影艺坊举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4
      
  近期,著名摄影家肖全在爱普生影艺坊举行了《女人·时间》个人摄影展(展出至7月31日)。


  作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拍摄了当时中国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名人,出版画册《我们这一代》,引起轰动(其中包括顾城、张艺谋、谭盾、崔健等知名人物)。本次展览则集中展示作者在过去30年中拍摄的一些中国著名文化女性的肖像作品,其中包括三毛、杨丽萍、巩俐、毛阿敏、鲁豫、残雪、翟永明,直到最年轻的“超级女声”张靓颖等。观者在欣赏这些杰出女性迷人风采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在过去近20年中国社会巨变过程中明星们身上所附着的时间的痕迹,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时间和女人的主题的思考。正如本次影展的策展人、摄影评论家顾铮所说:“肖全用他的镜头编纂起一部抽象而又具体的女性形象词典。”所有展出的照片,都代表着肖全对被拍摄者的特殊问候。  
  本次展览的70幅大小不同的作品由EPSON Stylus Por9800在EPSON高质量光泽照片纸上输出完成。
===============================================================
摄影师感言:     我真的要感谢杨子先生让我把存箱多年的有关女人的照片在《南方人物周刊》上局部见光,更要感谢顾铮和瀚涛先生邀请我在上海做这个主题的个人展览。在这段时间里,在这个相对匆忙的准备过程中,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我对我手中的有关女人的图片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我现在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我对某个女人的某一幅照片的记忆与描述。这些照片叠在一起,她成了一段历史。我越来越强烈地想展示我与某个女人以及与我相遇的某个女人的一刹那。也许她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是哥们儿的女人。可是她撞进我的黑匣子里,成为了我影像档案中的女人。希望我能获取这个展示她们“那一天”的机会和责任。在张荐美妙空灵的音乐声中,我惊奇地发现其实我的这些照片没有好坏之分,我所呈现的是这个女人的某个状态,是世纪之交的中国一些女人的某个状态。     世界如此之大,我能有幸遇见的女人微乎其微。现在终于可以把我的秘密泄露出来,告诉你,她是我难忘和尊敬的女人了。
===============================================================
肖全:追寻女人的原型
  在这次肖全的摄影展览中,展出了一张他拍摄的他奶奶的照片。据肖全说,这是他最早拍摄的一张照片。而这个展览,这个有着这么多光彩照人的女人照片的肖全摄影个展,这个展览中的所有的照片,都开始于这张照片。
我奶奶邹桂莲,1976成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肖全拍摄了这么多的年轻、美丽、聪慧、性情各异的女人照片,但肖全奶奶的这张慈祥与苍桑并存、包容与沉静兼具的照片,却是他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所有这一切的女人照片的原型。从这张照片和他的访谈可以知道,他所持有的对于女人的“决定性看法”(恕我在此篡改“决定性瞬间”的说法),其实来自于他从他奶奶身上体会到的人们想象中的与社会所要求的女人的一切优点。而他从他奶奶身上感受到的女性的一切性情与品性,当命运把他与摄影联系在一起时,就被他以摄影的方式,在众多女性身上再次加以确认与再现。他秉持这个对于女性的“决定性的看法”,运用他的过人的敏锐与细腻的感性,攫取只属于他与她们之间可遇不可求的决定性瞬间。而所有这些瞬间的起点,就是他拍摄的他奶奶的这张照片。在他第一次拿起照相机镜头时,就首先向他奶奶贡献上他的爱。这是一种命中注定。这次拍摄就此注定了他从此将要用照相机这个工具,以从他奶奶那里获得的对于女人的理解与尊敬,向无数的女人致敬,示爱。
  苏维埃时代的苏联摄影家亚历山大•罗琴柯,曾经对于当时只用千篇一律的那几张列宁肖像照片来传播一个定型化的列宁形象大为不满。他因此提出就列宁的人格魅力与性格的丰富、深刻与复杂,实在是需要有千万张照片才足以表现之的说法。罗琴柯认为,单凭几张即使是拍摄得非常之好的列宁照片,也有使人们对于列宁的理解狭隘化的危险。因此,他大声呼吁要以千万张列宁照片来丰富人们对于列宁的认识与理解。罗琴柯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看法,其实是认识到了肖像照片、尤其是好的肖像照片的可怕的局限性。好的肖像照片,它在定格了一个人的某个充满个性的瞬间、绘出一个人的不可多得的性格肖像的同时,也因为那个过于鲜明强烈的形象的原因,尤其是在大众社会大量传播的情况下,使这样的形象既深入人眼与人心,也必然因为“这一个”形象的强大影响而大大限制了对于一个人的进一步的、更全面的理解。他因此主张,对于像列宁这样的公众人物,应该以他一个人的千万张照片来充实人们对于他的认识,以此来接近一个伟人的丰富人性,打破由几张照片所引起的简单化的垄断式理解。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但确确实实有其正当性。
艾敬
三毛
王安忆
朱哲琴
  肖全的这些女性形象摄影,当然也是以一张或者至多几张的方式来呈现他所接触过的女性。这对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些女性,显然有着如罗琴柯所指出的那种局限。然而,情况也许正好与罗琴柯所希望的相反。肖全虽然仍然是以一个女性的一个或者几个形象来定义现实中的特定的“这一个她”。但总起来看,他至今为止的工作,实际上是在以千百个女人的无数个瞬间形象,来追寻、接近、拼凑从他拍摄他奶奶开始的、长存于他心底的有关女人的那个原型。他以拍摄自无数的女人的照片,来探究“女人”一词的具体内涵,给出有关“女人”这个词的形形色色的注脚,来完成一幅有关女性的巨大拼图。他一直在努力完成的,就是这么一个有关女性定义的长期作业。然而,他的照片并不是一味的刻意恭维,而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积极肯定。拍出女性的美丽,并不是他唯一的追求。肖全的摄影,不以美丽论成败。当然,摄影的悖论也同时出现,当他的不以美丽论成败的照片在大大丰富了女人的定义的同时,也更以照片自身的丰富多彩使女人的定义变得更为扑朔迷离。而且照片的数量越多,随着肖全有关女人的定义越趋复杂,随着作为观众的我们通过肖全照片所获得的有关女人的视觉信息越丰富,女性的形象与定义也越来越复杂并不确定起来。肖全用他的镜头编纂起一部抽象而又具体的女性形象词典。这同时既需要时间的帮助,也需要时间的耐心。是时间,帮助他一起慢慢酿造有关女人的醇美形象的视觉佳酿,渐入佳境以至化境。
  肖全的确拍摄了大量曾经的、或者仍然在公共领域与大众视野里活跃的女性与名人,他也因此被人们狭隘地理解为是一个名人、名女人的摄影家。然而,我们仍然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发现,就这次展览的主题来说,他的目光所及并非只是著名女性。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目光里,也有街头普通少女的身影闪现在他的镜头前,也有纯情少女与他对视而得的美丽影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肖像摄影,当他面对明星时,是在尽可能地发现明星所具有的普通人特色与明星气质并存的一面。我们会看到,许多明星虽然面对镜头会做出习惯性的配合或者说反应,但是肖全也并不只是对于她们的习惯性配合或反应作出一种被动反应。他一直是在积极地根据他自己的判断来或者确认、或者寻找符合他的摄影美学要求的瞬间、来塑造符合他内心的有关女性的想象与定义的形象。在许多肖全的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许多明星不为人知的常人一面。明星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塑造,而常人虽然也有应付、顺从社会规范的一面,但毕竟因为无需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支付某种社会代价,因此相对来说会有更多的真性情的流露。而在明星身上,这常人习性与明星气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我们相信,肖全最想要通过摄影获得的,也许就是那些明星性格中的常人因素与明星气质同时闪现的瞬间。而正是以这些常人习性为闪光点,明星才成其为各有特色的明星。肖全的严峻任务是,如何把这些人身上的常人习性与她们的或与生俱来、或后天习得的明星气质与做派经过摄影再次熔汇一炉。而这却需要他以一种并不普通的方式呈现出来。他以独具特色的构思、构图、用光以及与她们的沟通手法,使得这些照片成为了肖全与她们在某个瞬间里的摄影家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成功合作的证明。这些照片证明,这是一个优秀摄影家与一个个女性的天作之合。
================================================================
[背景介绍]:

肖全与《女人·时间》

    肖全,1959年出生,祖籍四川,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1996年出版以80-90年代文学艺术界风云人物为主题的大型摄影集《我们这一代》。

  肖全的摄影经历是从军营里开始的。他多次强调学会观察事物对摄影师的重要。“初学摄影时,有天骑车路过包家巷妇产医院,那天下雪,我一下感到雪和生小孩的医院间的某种联系,我就在那儿,等到一个很戏剧的场面:我看到两个不同境遇的婴儿出来,一个婴儿的父母裹得严严实实,门口停着一辆上海牌小轿车,他们坐进去,车冒着青烟呜呜开走了;另一个婴儿的父亲推了一辆货三轮,上面放了一张马架椅,产妇坐在椅子上,男人吃力地蹬着三轮把她们接走。两种自降生就开始的不同命运打动了我。那张照片拍得并不好,但作为初学者的我在用自己的感受说话,用心体察人们生活,这是摄影师最重要的。”
  在肖全的镜头里面,除了精英,出现最多的就是女性。这两种类型的人物,都是肖全情有独钟的拍摄对象,而肖全对拍摄后者更有一番心得:“世界太大了,我能有幸碰见的女人微乎其微。她们有意无意被我遇见,闯进了我的黑匣子里面,成为我影像档案里面的人物。所以我就特别想获取一个展示她们的机会和责任。不管她是不是美女,当时就是有那一刹那为她拍照片的冲动。”
  肖全端起相机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女人,这张摄于1975年的照片也出现在影展中间。照片上是肖全的奶奶,老人微笑着身着古式长袍坐在自家院子的藤椅上看报。当时,16岁的肖全借了一台国外品牌的相机,虽然完全不懂摄影,但却兴奋得不行,肖全先后拍了自己的奶奶、妈妈和姐姐。肖全说:“是她们从小把我抱大的。我当兵第一个月,六块钱,就寄给我奶奶,我对我奶奶是一个特别感恩的角度。”策展人顾铮认为,“肖全奶奶的这张慈祥与沧桑并存、包容与沉静兼具的照片,是他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所有这一切的女人照片的原型。”
===============================================================
关于《我们这一代》
    翻开摄影集《我们这一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扑面而来。书中被作者所摄取的对象,无一例外地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当今文艺界的精英或炙手可热的大腕级人物:北岛、顾城、王安忆、王朔、苏童、陈丹青、罗中立、谭盾、崔健、张艺谋、陈凯歌、杨丽萍、巩俐等等二百余位名人列入其中。这实在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摄影集,在真实的画面外,作者肖全近10万字的拍摄记,几乎是对一代人的挣扎与梦想的诠释。画面是简洁而写实的,几乎没有选取每位名人的最佳角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真实世界里的普通人。而作者随手写下的拍摄过程,使他既作为一个观察者、体验者,在很多时候,也作为一个参与者,直接见证和体验了这代人的生命历程。也正因为此,他所拍的《我们这一代》就天然地摆脱了纯客观的记录。
    在这里,透过作者的镜头和笔,我们感受到一个个“名人”光环背后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正如陈侗在序言中所阐述的:初读之下,肖全那近10万字的絮叨显然有待审慎处理和雕琢。然而,在贴近人物个性和表现瞬间的真实感方面,这种“历史的”同时又极为“现在时”的写作,恰恰表现出比职业作家要大得多的自由度。这一切产生于镜头之外,作为“回忆”却不作为对画面的补充,它是画面本身。作者奉献这些琐细的文字,目的不在于给媒介提供新的传闻。“我们这一代”于其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作者所见到的具体生活情景,而不是奢望。作者生动的描述使得他们不再是“名人”,而是回复到除了其名字被广为传播之外,没有更多与众不同的生活,像真实生活里的普通人。
    “我们这一代”中有很多人干着本不属于自己干的事,在上世纪70年代后那些热情高涨的岁月里,每个人都作出了种种努力,有时也患下一些可爱的幼稚病,每一次经历都帮助他们慢慢学会遵从理性规则和承受生存压力,在这本书里,我们更多的体验到,是一代人对生活妥协之后的再一次奋起,每个人的故事里都体现着生命的韧性和张力,以及属于那一代人特有的气质。作者所拍的照片更多地体现出他固有的审美热情。他赋予镜头的使命是拍出一幅幅经典之作,因此获得了“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的赞誉。尽管作者更专注于画面的经营,但他很清楚地知道:他的工作并不是完全为了摄影,而更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为了那些不同岁数的、历经坎坷而又有所作为的、活着的和不幸早逝的同代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3
读照片,识女人

CBSi中国·蜂鸟网[转载]作者:网络 2011年03月07日




    三八妇女节的诞生,与女性开始走入摄影领域,在时间上相差无几。早期的职业女摄影师们与男同行们并肩作战,品尝着初为“大女人”新鲜;到六、七十年代,出现一群离经叛道的“坏女人”;再往后走,女性摄影的风格越来越多元化。照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女人心”呢?
    接下来将为您介绍六位著名的女性摄影家,她们或者属于“大女人”类型,或者属于“小女人”类型,也有的被世人解读为“坏”女人;分类不重要,关键是您从她们的作品里读出了什么。
                             一:作品风格:豪放、写实
    “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她们。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精神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摄影领域,她们既职业又专业,样样都不落在男人后面。通过照片,她们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从她们的照片中你能读出坚毅宏大的内心;淡定从容的气魄;悲天悯人的情怀……
    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Margaret Bourke-White,1904—1971)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是20世纪杰出的新闻摄影师,以人道主义的敏感和关怀著称。她的许多报道摄影作品已经成为经典,都是20世纪的摄影坐标。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的一生似乎与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人们普遍认为工业摄影只是男人干的事的时候,她却打破了这种看法,成为第一个工业摄影记者,随后不久即崭露头角。1930年,她成了《幸福》杂志的第一个摄影记者。六年后,她为第一期《生活》画报拍摄了封面照片,并为其中的重要文章配了图片。
    怀特的--生充满传奇般的经历。她几番出生入死,执意追求轰轰烈烈的生活。在纪录历史的同时,她自己也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好莱坞曾以她的经历为素材摄制了故事片《救生艇》。
早年岁月
   怀特于1904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庞德布鲁克。她的父亲是个颇有成就的工程师兼发明家;母亲是一位开明的女性。在父母的影响下,怀特从小就对大自然和科学发生兴趣,决心做一个爬行动物学家。她在哥伦比亚大学上一年级时选修了艺术摄影课程。在大学高年级时,她拍摄了不少出色的校园风光照。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房产业发达的克里夫兰市,当地的房地产经纪人纷纷雇她拍摄房产广告照片。但怀特的兴趣不在建筑摄影,而在工业摄影。
    随着克里夫兰市工业的发展,怀特终得以从事工业摄影。她经常爬到厂房的平顶上寻找理想的镜头,全然不顾周围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她拍摄的表现奥斯蒂钢铁厂中沸腾翻滚地流动的铁水的照片很为成功。为此,该厂以100美元的价格买下她的照片。从此,怀特开始了工业摄影家的生活。
    1929年,《纽约时报》编辑兼发行人H?卢斯在一家报纸上看到怀特拍摄的照片时大为赞赏,于是邀她来纽约商谈《幸福》杂志创刊事。怀特因感自己在克里夫兰的事业止处于上升阶段,所以不愿意到纽约去工作。她只好与卢斯签订一个年薪为12,000美元的兼职合同。
   《幸福》杂志创刊号主要文章的配图均是由怀特拍摄的。很快,该杂志以优质的纸张、精致的印刷、高质量的图片跻入美国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例。
    《幸福》杂志使怀特萤声全美,聘约纷纷而来,其中包括拍摄纽约克里斯雷大厦的聘约。她十分喜欢这座雄伟的建筑物,于是便欣然应聘。1930年,她把工作室搬到该大厦61层的一房间里。此时,她常爬到窗户外,到大厦的排水管上拍摄照片。 排水管状如飞机尾部,仅约七尺,宽约4尺,从大厦的楼顶突兀而出,到上面拍照,时刻有坠落身亡的危险。怀特就是凭着这种献身精神,执着地追求着地所热爱的事业.

天涯浪迹
    1930年,怀特成为第一个获准进入苏联采访的西方摄影记者。在此之前,苏联从未对任何西方摄影记者开放过。按照规定,苏联政府负责她这次来访的全部费用,但是她必须将所拍的全部照片交给苏联政府审批。此后,她又多次应邀去苏联。她所拍摄的苏联工业照片具有静与力之美。开始,她只对苏联的机器感兴趣,把人物作为陪衬。但在后来的几次苏联之行中,她把焦点对准工人、普通老百姓,拍摄了不少反映农妇、儿童的镜头。
    1936年,怀特偶然了解到,作家卡尔达艾正在寻找一位摄影师拍摄他的纪实性小说《你见过的人》。怀特与卡尔达艾见面交谈后,决定与他一,起到南方去报道那里的佃农的生活。
    1936年,怀特与卢斯签定了一份新的合同,为新创刊的《生活》拍摄图片。她拍摄的表现下班后的大坝工人的照片被选中,作了《生活》创刊号的封面。杂志编辑在序言中写道,怀特的纪录美国第一线生活的照片"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
    1938年春,怀特又一次与卡尔达文合作,来到捷克斯洛伐克,完成了《多淄河的南部》第二部。翌年两人结为夫妇。
    1941年春,怀特和卡尔达文带着617磅重的行李,其中600磅是怀特的行李,再次到苏联旅行。怀特带了5架照相机,22个镜头,3,000个闪光泡。当时纳粹德国的飞机正在大肆轰炸莫斯科,它是唯一留下来外国记者。从她下塌的旅馆的阳台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从那儿,她拍摄了克里姆林宫遭受空袭时的情景。同年9月,他们从莫斯科回国,带回的照片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怀特的苏联之行和她为《幸福》杂志以及《生活》所做的出色工作,使她成为颇有名望的摄影家。她以楔而不舍、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杰出的成就成为美国人所崇拜的女性。在1935年的民意测验中,她被列入美国20名著名女性之一;1936年,她又被列入全美10名最著名女性之一。
    二次大战时战火到处燃烧,怀特经常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1942年8月,她到英格兰拍摄美军B-17轰炸小组参战情况。后来又到南非作摄影报道情况。在从北非去南非的途中,她所乘的那艘船被鱼雷击沉,许多人丧身海底。她奋力游上一只救生艇,与死神搏斗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获救。1944年,好莱坞电影导演A?希区科克根据她的经历摄制成故事片《救生艇》。
    1944年12月,怀特乘坐美军的B-17轰炸机,用K-20航空摄影机拍摄轰炸纳粹空军基地--奥茹纳机场的情景。战争临近结束时,她到乔治?巴顿将军的部队采访,拍下了许多优秀的照片,其中包括一代名将巴顿将军的那张肖像。
    大战结束后,雄心勃勃的怀特又在寻找新的挑战。1946年3月,她赴局势动荡的印度,并在那里呆了三年,拍下了许多军官、宗教领袖和农民的形象,还纪录了印巴分裂带来的流血事件以及人民忍饥挨饿的惨象。
    怀特在印度期间拍摄的最著名作品是《斋日里的甘地》。甘地不喜欢闪光灯,但他那间小屋实在是暗极了,只有一束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照射进来,而这束阳光又正好对着她的镜头。这样就必须避开这令人讨厌的炫光。怀特与甘地商量许久,甘地最后勉强同意她使用三个灯泡。在这幅作品中,怀特利用柔和的影调表现甘地赤膊纺纱时的情景,把一个恭谦、和善,但坚决抵制英国殖民统治的普普通通的人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1952年,怀特患了"帕金森"病。但她仍为《生活》杂志工作、1957年以后,她的病情加重了,再也无法从事摄影工作。
    在以后的岁月里,怀特与病魔进行了14年艰苦的搏斗。她先后动了二次脑手术,希望能减轻病症,但效果不理想。她从来不承认失败,她说:"是的,我要尽量客观地去面对事实。但是,我决不向疾病屈服!"在此期间,她完成了一部极为畅销的自传体小说《自画像》同时还继续为《生活》撰写文章。
    l971年8月27日,怀特与世长辞了。无疑,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怀特说:"我所走过的道路,我所进行的事业,并不是出于偶然……这一切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意愿设计出来的。"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吃力地写道:"一个人只有通过他的行动才能使其一生变得完整……你必须对你所作的事以及你所影响的人负责。在你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只有你所做的工作显示出你存在的价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3
代表人物之二:玛丽·艾伦·马克

(Mary Ellen Mark1941——)
    玛丽·艾伦·马克,美国著名女摄影家,在其将近30年的摄影生涯中,她四处游历进行摄影创作,出版了大量摄影集,举办摄影展。其摄影故事和人像作品在许多杂志刊登发表,包括《生活》、《纽约时报》、《纽约人》、《滚石》、美国版《时尚》、《伦敦星期日时报》等。
    她被认为是当今国际摄影界最令人尊重和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之一。她拍摄的有关世界多元化的照片已成为纪实摄影的里程碑。其拍摄的为世人熟知的特里萨修女、印度马戏团、孟买妓院的照片,就是其在印度工作多年的结晶。
    1964年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通讯系统学校的摄影新闻专业。大学毕业后,她曾旅行到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意在开阔眼界,锻炼自己,同时寻找成功的机会。回到美国后,马克移居纽约,继续为以前的校友杂志和一些不出名的杂志拍照。一次,当她在为校友杂志拍照时偶然遇上了后来《观察》杂志编辑帕特·卡拜恩,后者使她的作品很快出现在著名的《观察》杂志上。
    然而,马克的成功却是艰难的,尤其是在一次拍摄了海洛因吸毒者的专题后,她对生活在边缘上的小人物益发产生了巨大的同情心,从而在1966年起成为一位自由投稿摄影师,走上了一条数十年不变的社会纪实摄影的旅途。凭着对社会底层的关心和洞察力,35岁的马克在1976年来到了俄勒冈州的精神病院,在其中唯一的女性禁闭室里“禁闭”了36天。尽管这个病室的女性患者是被认为对她们自己以及其他人具有危险性的,但马克全然不顾,终于以被评为年度最佳摄影集的《81号病房》中的87张黑白照片,向社会展现了这些灵魂崩溃者的真实世界。

    接着,在前后历时十年之后,她终于在印度孟买的福克兰路的“红灯街”中完成了又一本影集《福克兰路》,以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等妓女和变性人为知心朋友,通过镜头将人性的悲哀作了最透彻的揭露。 1983年,马克再以一组惊人之作――揭露西雅图和华盛顿沦落街头阴暗角落的青少年的生活报道成为美国每年大约100万流浪青少年的缩影,赢得了年度摄影大奖。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作品最关键的就是进入,其中没有什么秘密。我只是向人们解释我在干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让我进入。”今天,这位著名的美国女摄影家以其不可思议的胆略和勇气将纪实摄影推上了一个令人目眩的高峰。人们在津津乐道她的成功之作《81号病房》,《福克兰路》以后,又为她在 1991年推出的影集《玛丽·艾伦·马克:25年》中对人类的同情心所感动。影集中不管是拍摄苏丹拖着鼻涕的流浪儿童,在伦敦由政府救济的海洛因吸食者,还是印度的马戏团演员,她从不像一些差劲的摄影师那样滥用那些主题中的怪诞的自然状态,而是将这些主题恐怖的外表推向深的层次。她说这些人生活在边缘上,她想接触他们的爱和情,她希望照片能说出生活在不幸中的人们的某些东西。马克说:“摄影完完全全地打开了我的人生,因为我能够幸运地看到其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看到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如何生活,富人,穷人,好人,坏人。”
    她在最近出版的一本画册中这样说:“回顾我的美国摄影作品,这是一次漫长而神圣的旅程---这是一次跨世纪的旅程,让我进入了无数人们的生活空间。从极端的贫穷到非常的富有,我作为一个目击者使这个国家显得如此特别。我拍摄了婴儿美丽的庆典以及单身者的生活,从双胞胎的聚会到三K党的集会。我所跨越的历程既有精彩的人物也有令人惊恐的人群。有一件事情是确切无疑的,这就是永远处于难以置信的冒险之中。你可以在这个国家里找到一切,任何在发展中的事情,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穿越美国的旅途,使我作为一个摄影家的目光变得更为清晰。” 然而,在她的人生旅途中,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她看到的是更多的不幸和苦难,镜头中触目惊心的是边缘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大牌明星。也许世界就是这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4
二:风格:飞扬、灵动
    男人和女人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她们就是将这种本质发扬到极致的女人。她们的视角纯粹干净,她们的内心温暖宁静。为了营求画面特殊的美感,她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在她们温和的态度之下柔韧地延展一种强力的坚持,她们或者人淡如菊,或者绚若烟花,她们的作品总是保持着极高的辨识度。

    代表人物之一:川内伦子

摄影师: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
    川内伦子 Rinko Kawauchi 1972年出生在日本的女生。 1993年毕业于Seian Women's College;初出茅庐便以三部曲影集《Utatane《花火》《花子》受世人瞩目,并获得日本权威摄影奖。2004年以Aila摄影作品出名,在美国、日本艺廊展出,前后发表过很多个展,更获得2002年第27回木村伊兵卫写真奖,擅长用6×6的方画幅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川内伦子惯常使用一台Rollei双反,在拍摄时大量运用闪光灯,削减了自然的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多倾向平板、刺目,形成了Rinko Kawauch独有的影像风格。

    Rinko Kawauch将女性的敏锐触感凝入胶片,用最温和的方式把生活中她所看到的一切东西,锁链、水果、天空一一记录下来,杂糅着拍摄时的宁静,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川内伦子将日常生活用柔和地色调细微地表现出来,她的作品意在表现特有的质朴忧郁和韧性,有种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不是从第一眼就把你牢牢迷住那种,但在连续看过大量她的作品以后,你不会审美疲劳,倒有些意犹未尽。"淡淡的"是她形式操作很重要的一环,这种淡色调下面却藏着意想不到的冲击力,用“低色调高能量”来形容比较合适。

  她的图片就像是"轻薄的假象"透着淡淡迷人的幽雅。因为这层薄雾包藏着"祸心",让人沉溺在轻柔且淡雅的氛围里,而事后上演的,却是一幕幕惊悚的恐怖片。这也只是她较为深层的观察能力。最精彩的部分还在于她成功地展现出了日本两个不同端点的极致文化氛围。
川内伦子语录:

  “我喜欢聆听周围细小的声音,那些轻细的低语对我来说如若生命的救赎,自然而然地将我的目光引向那些细微的事物。在涩谷散步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奔向一小束路边的野花,也许别人会感到奇怪,但是我自己却很中意这种安静的关注。”

  “人们常常说,我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比如,我会长时间观察蚂蚁如何搬运砂糖,要不就是在躲雨的时候偷窥蜗牛的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我的确还保有孩童时的好奇与敏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4
代表人物之二:安妮·莱柏维兹

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1949—)
    安妮·莱柏维兹曾是摇滚音乐界旗帜性的、最年轻有为的摄影师,她的人像摄影风格某种程度上定义了《滚石》这本杂志的封面,而在八十年代《名利场》创立之初,莱柏维兹又因主编蒂娜·布朗之邀进入时尚摄影领域,如今她已是美国名人当中最具声望、最有号召力的摄影师。

      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用相机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美国浮世绘:她捕捉到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在水门事件后辞去总统职务、飞离白宫的那一刻;她是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1975年全美巡演的随团摄影师;她拍摄的披头士成员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他妻子大野洋子(Yoko Ono)的照片被美国杂志编辑协会评为过去40年间最佳杂志封面照第一名,完美呈现了二人的亲密关系;她让黑人女星乌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躺在装满牛奶的浴缸里,只露出四肢和脸颊,让刚出道的乌比名声大振;她跟踪拍摄了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的“世纪大审判”——辛普森案 (Simpson Case);她捕捉了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参加总统竞选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安妮以美国为基地,用她独特的视角,塑造了几乎所有名人的经典形象。在视觉艺术无孔不入的21世纪,她的影响力遍布全球。
    1973年,年轻的安妮成为《滚石》的首席摄影师。
  1977年加盟联系图片社,现居纽约;
  1983年成为《Vanity Fair(名利场)》杂志首席摄影师,并长期为《VOGUE》杂志供稿。获奖无数,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出版过数本里程碑式的画册,如由苏珊•桑塔格撰文、1999年由兰登书屋出版的《女性》,以及由派蒂.史密斯和罗斯安妮.凯斯撰文的2003年由兰登书屋出版的《美国音乐》等。除名人肖像外,也拍摄战争题材,如战火中的女性、波斯尼亚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等;
  2005年,《美国摄影》杂志称其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 举办过多个展览,足见其在当今美国摄影史上的超卓地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5
三:风格:叛逆、激情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别人拍的是那袍,她们专门拍虱子。青春期的叛逆在她们身上永难消退。因为总是刺痛自己和观者的神经,她们活得格外清醒也格外痛苦,所以她们需要一份长久的激情来支撑。在艺术上的各种探索和尝试永远是她们所不惮的。
    代表人物之一:南·戈尔丁

南·戈尔丁(Nan Goldin)

南·戈尔丁被男友殴打后
    不能否认,南·戈尔丁是个很不平常的人。不仅因为她是当代最受人尊重的肖像摄影家,而更因为她有着高超的与人交流的天赋。对这个艺术家的个人访谈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由于她是个很好的倾听者,由于她也能非常温和而又严肃地向你开放她的内心,你很容易放松自如。她会揣摩你的意图,吸引你去探究她的所闻、所见、所想,在解释她的照片为什么那么私密时,她说:“我与那些与我一样的人打交道,……而我能很快地与他们打成一片,并且关系会非常密切,我想这些都反映在照片上了……” 不过,戈尔丁最近五年内拍摄的照片与她在80年代拍摄的著名的“城区景象”中的那些浮华的、灯红酒绿的、孤独的自我写照有着根本的区别。她最近的照片极尽所能地使用自然光、异彩纷呈的景色和地方,以及极其宽泛的人类情感。她更多地探究了那些抽象的、内在的领域。由此,她的照片对特殊人群的研究减少了,而对一般人和常态的生活经验反映则大大增加。

  戈尔丁的摄影开始于她用摄影建构的“视觉日记”,在这组照片中,摄影成了“一种记录和理解我自己的个人生活和那些我接触的私密生活的工具。”在记录她个人世界的那几年里,她拍摄了大量的有关她与她的室友、最最亲密的校友的照片,与情人和旅伴的特写以及一些意味深长的个人肖像。(她曾经自嘲说她之所以要在舞会上拍那么多的照片,怕的是她醉酒后第二天什么也记不起来)她的闪光灯不断划破夜空,她拍摄的那些照片往往会成为次日解决与朋友之间争论的证据。她同样用摄影证明自己的一些东西,比如1984年拍摄的那张双眼乌黑的照片,在一场令人伤心的打斗中,她的男友挥拳揍向她的眼睛,她用她贯常所用的那种温暖的、琥珀色的影调拍摄了这张照片。

  这类的照片大多成了她从1981年开始制作的名为“性依赖的叙事曲”(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的音像叙事诗的一部分,在这部长45分钟、连续放映的幻灯片中,她将近700张幻灯片与从歌剧、布鲁斯、朋克和新浪潮音乐中选取的曲目编辑在一起。这个在80年代早期首先在夜总会和电影院放映、后来又在全球各大艺术馆展示的片子产生的力量在于它铺天盖地的影像堆垒、以及与音乐主题或顺或逆的相互映衬。实际上,戈尔丁80年代的大部分照片都得益于这种成组的展示,不管是她早期用黑白照片拍摄的男扮女妆的男同性恋者、《情歌》以及为诸如库奇·穆勒(Cookie Mueller)或大卫·阿姆斯壮( David Armstrong)等朋友拍摄的肖像,还是在90年代初拍摄的格子形组合的照片。关于她最近制作的格子形组合照片,伊丽莎白·萨斯曼评论说:“格子形的表现方法削弱了单张照片的视觉强度,它强迫观众将形式与情感时分时合,并且穿越表面,领略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全面的整体。作为幻灯展示的呼应,格子形组合照片累积了戈尔丁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存在即是个人生活的总和的观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5
代表人物之二:黛安·阿勃丝

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1923-1971)

黛安·阿勃丝展示代表作
    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1923-1971)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摄影界里一位出位的犹太籍女摄影师,被誉为摄影界的“梵高”。她把穷人、畸形人、流浪汉、变性人、同性恋者、裸体主义者、智障患者作为自己(正常人)和社会(主流)的背面而进行的摄影探索,执拗地逼迫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正常”与“不正常”、“道德”与“不道德”、“公正”与“非公正”、“尊重”与“侵犯”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她的摄影展在全球巡展,参观者达725万人次。











    阿勃丝出生在一个百万富商之家,但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过着并不从容的日子。从35岁起,她转而投入到对所谓社会边缘人的研究中,试图表达从 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美国人的反叛倾向、精神错乱和理想破灭,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
  阿勃丝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家。1971年7月26日,阿勃丝在家中自杀。她的影像作品被抨击为“不道德”。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曾经这样评价她:“把一架相机放到戴安•阿勃丝手里,就如同把一颗手雷放到小孩手里一样危险。”阿勃丝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家。她的摄影展还在全球巡展,参观者达725万人次。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也举办了摄影大师戴安•阿勃丝的大型回顾展,这是其自杀身亡32年后最大的一次回顾展,和西尔维亚•普拉斯一样,阿勃丝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的一个悲剧性的传奇人物。去年出版的阿勃丝传记《投入黑暗的世界》刚一出版,便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很快成为畅销书。
  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中长大,阿勃丝从小却被一种感受深深困扰:“我觉得孩提时就备受折磨的一件事是——我从来就不觉得有过困境,我被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肯定,而我所能感觉的只是不真实而已。” 在这种不真实的痛苦中,阿勃丝小时候第一次碰到畸形人,就被这种活生生的悲剧所感动,她常常找寻古怪的人,并且跟踪他们。她被悲剧人物所吸引,因为她觉得他们比她更真实。于是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过着并不从容的日子。在她的镜头下,所有被摄对象都呈现出一种变态的倾向,人物、表情都是极度丑陋的。她的影像作品被抨击为“不道德”。她的作品最开始展出时,工作人员不得不每天从照片上擦去观众吐下的口水。 当时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表现。认为她的作品是肮 脏、道田而极不道德的。 而照片上所拍摄的这些人物,也许每个人都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 却是最不愿意多看一眼的景象。然而她却将他们的脸孔表情、心理状 况给征住下来,好像等着与你打照面,交谈那些命运所造成的悲剧事 件。
  阿勃丝对社会边缘人的摄影探索,逼迫着人们重新审视正常、道德、公正、尊严等字眼已有的定义,迫使人们直面人生的现实。阿勃丝善于在正常的、被人们忽视或故意掩饰的地方揭示阴暗的现实,这种窥阴癖式的观察正是其影像令观者不快的原因所在。阿勃丝本人却是这样认为的:“畸形人有一种传奇性的特质,就像一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阻挡在你面前,逼你回答一个谜语……大多数的人都在惧怕未来生活中的痛苦与创伤,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他们是神。”正是自己对人生谜语的解答,而她的一 张张照片却是对正常人提出另一道谜题,却是多半人是没有勇气回答出的。
  她夜间在纽约的街道上跟踪畸形人,进出社会底层场所,在妓院和变性人公寓里寻找拍摄对象,在黑暗的世界中,她一步步地跨过社会禁忌之门,用相机记录了人类最脆弱之处。
  从35岁起,她转而投入到对所谓社会边缘人的研究中,试图表达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美国人的反叛倾向、精神错乱和理想破灭,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患上严重的周期性忧郁症,又受挫于长期性的肝炎,最后终于一自杀来寻求解脱。她的死亡和她的摄影一样,令人惊骇。她是躺在澡盆里,以刀片割腕,让血染红了整池水,也染红了自己。直至咽下最后的一口气。
  也许阿勃丝的一句名言可以用来作为她自杀的注解:“当你拍摄他人时,你就是用你的余生与他们沟通”。人们只能猜测,正是这种在黑暗世界中长久的追寻,使她不堪心灵的重负。
  【附】戴安•阿勃丝语录
  *“我一直把摄影当成一件下流的事情——这也是我最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我第一次拍照时就觉得自己非常变态。”
  *“任何事从来就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那样,我认可的是那些我从未曾见过的。”
  *“对我而言,照片的主题永远要比照片本身来得重要,而且复杂。我在乎的是这张相片是关于什么的。”
  *“你无法脱离自己的皮肤,而进入其他人的身躯;别人的悲剧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
  *“我要表现的是熟悉的事物的不可思议面,以及不可思议之物的熟悉面。”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基本上只注意到他的缺陷。这种倾向是很怪异的,然而由于我们不满自己的这种天性,就创造了另外一套伪装。我们伪装起来,向世界发出讯号,让别人能以一种特定方式来了解自己。但是在你希望人们了解的你,和你让别人看到的形象之间是有差距的,这就是我一直称之为意图与效果的裂缝。人常常要装出一个正常的样子让别人了解,而别人却往往看到你不正常的一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6
http://wo.fengniao.com/167/article_166727.html


http://wo.fengniao.com/167/article_166727.html


http://wo.fengniao.com/167/article_166727.html


http://wo.fengniao.com/167/article_166727.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8
漫谈女性摄影文字实录1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3日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佳友在线的视频节目,今天我们这期节目是非常话题今天的主题是和两位嘉宾一起谈女性摄影,来到演播室的这两位嘉宾一位是苏小糖,另外一位嘉宾是大鹏鸟。苏小糖在网络界和时尚摄影界都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女性摄影师,大鹏鸟都非常熟悉了,是我们网络上著名的女性之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摄影师,我们进入今天女性摄影的话题。
首先还是要跟主角交流一下,作为一个女摄影师,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在模特里面女性总是多数,总是主角。在摄影师里面女摄影师还是很少,作为女性摄影师你开始的时候是怎么会喜欢上摄影这门艺术、技术怎么又成为职业的摄影师呢?
苏糖:其实我做摄影特别偶然,跟别的人在学校里面学完摄影之后的摄影之路完全不一样,当时我大学学的是造型,做了一段时间的化妆造型,当时我们公司里面的摄影师离开北京,公司就没有摄影师了,然后我一边打电话按快门问光圈在哪儿然后就拍客人了,特别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架式。
主持人:那也就是很偶然的机遇拿起了相机。
苏糖:其实已经拍过客人以后老板就说要不你就做摄影师吧,那个摄影师也不回来了,当时店里的摄影师都是女孩。
主持人:这和很多影友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是喜欢照相机,喜欢照片,成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以后可能逐渐的转到职业,大鹏鸟你是不是这样?
大鹏鸟:是。
主持人:一开始喜欢上摄影然后拍的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一个很专业的发烧友。
大鹏鸟:发烧友这个称呼比较合适。
主持人:苏糖你什么时候成了一个职业的摄影师呢?
苏糖:其实那次接触摄影以后我发现我完全可以驾驭它,可以拿起相机,然后从那一刻开始,从第二天开始我就觉得我应该去做摄影师了,当时我就是摄影师造型师一起做,原来做造型师的时候很多想法,想表现的东西别的摄影师达不到,我就想自己体现,这样的话我都是自己来做,自己化妆,自己造型自己再把想象的东西体现出来,大概做了有六个月左右就想自己出来做,拍摄一个真正的自由摄影师的状态。
主持人:那你做摄影师的时间有多久了?
苏糖:快四年了。
主持人:那很多影友实际上都是在大概四五年,也就是四年左右的时间之前喜欢上摄影,这个可能跟数码相机的普及的时间是有关系的。
苏糖:我开始用的是胶片,那时候用的是哈苏、马米亚还有自己装的自己盘的卷,还有自己冲洗。
主持人:起点还是很高的,上来就是哈苏、马米亚。
苏糖: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主持人:现在还是用胶片还是数码?
苏糖:现在用数码。
主持人:作为数码相机的素质已经满足商业摄影的需要了。
苏糖:因为后来开始喜欢玩儿后期了,觉得后期挺好玩。
主持人:PS?
苏糖:对。
主持人:我看你的照片的后期处理还是很不错的。你有学过吗?
苏糖:没有,一天都没有学过。
主持人:有一些摄影也好后期也好感觉有时候受过正规的训练更重要一点。我们再聊另外一个话题。你现在成为摄影师已经四年的时间了,那么你在成为一个职业摄影师的过程当中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跟网友一起分享拍摄的经历。
苏糖:其实很多网友我的一些作品是自拍的作品,我是一个有点痴迷于摄影的人,我经常半夜起来就会拍摄,我不管时间地点、人物,有时候半夜想起什么来就会起来拍,如果当时模特不是我自己达不到要求的话我就会约模特马上来实现,发烧友可能这样的想到一个课题马上就会去拍。
主持人:虽然是很偶然的机遇做了摄影师,但是实际上看你的状态也是一种很痴迷的发烧友,不亚于一个发烧的爱好者。
苏糖:很多人说把爱好当成工作会损失一种爱好,我觉得还是把两方面分开,创作还是创作,工作还是工作。而且我很乐于在这两者之间游走。
主持人: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把自己的爱好当成工作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苏糖:对,我觉得很幸福。
主持人:我知道以前你在网络上活跃的时候并不是用苏小糖这个名字,也不是苏糖个名字。我们在网上也能够看到你早期蔷薇岛屿的名字发表的作品,对比了一下发现跟你后期的这些商业作品还是能够看出一些区别的。
苏糖:对。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就是苏糖的早期作品完全是属于自己创作的。比如说网友朋友们现在可以看到苏糖的早期作品里面有一张特别吸引眼球的自拍的作品,这张作品是什么情况下拍的?
苏糖:那其实是我第一次创作,当时我是在一个时尚杂志上看到了一张大师的作品我就想模仿下来,当时学习他的灯光还有动作,可能这个片子拍摄十分钟左右头,发喷了一点水。当时这个照片就是曝光过度的,后来我发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一定要注意层次、曝光,其实我那张片子拍出来的时候是没有达到曝光过度,我是后期把它修成曝光过度。像摄影这种东西不要去按理论来讲,很多人觉得曝光过了就不好看了这个作品,我的创作的时候原来是不曝光的,后来我觉得为了好看我愿意让它曝光过度,所以没有很严谨的东西在里面,一定要打破这个思想。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张作品可能它的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很强的对比度。
苏糖:你看后面的过渡是由暗的局部到灰的局部。包括前面能把这个立体出来。
大鹏鸟:摄影师只要能把你想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于层次、亮度、曝光度。让人看起来很打眼,好像谁说过这张照片让你停留五秒钟以上说明这张照片有打动你的地方。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拘泥于构图或者是曝光的准确,或者其他技术上的要求,也不是一种定规,主要是你能够让这张照片让大家觉得吸引你,能够好看就可以了。
大鹏鸟:对。我原来几次摄影大赛我都观摩了,我发现评委并不看你的暗部有没有,他不看,他首先看你的照片能停留他才会仔细的去看,而且特别强调你表达出你所要表达出的东西。
主持人:这张作品比较吸引人,所以我们会觉得好看会反复来看。还有其他的早期作品在页面上都可以看到。这张你是想表达什么,一个人被白纱裹着,然后是斜卧在这个地方是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
苏糖:这个是跟一个服装设计师合作,他的衣服很大,有四层纱,看到那个服装的时候第一感觉马上想到了蚕。
主持人:就是吐丝的那个?
苏糖:对,我跟化妆师沟通了一下,让它看起来像蚕蛹一样,那个纱有点像快要生长出来蝴蝶的翅膀。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破茧而出之后就会不那个纱打开?
苏糖:当时我那个片子的名字就叫蝶之重生。
主持人:你这张作品我挑出来的一张作品已经破茧而出了已经张开翅膀了。
苏糖:对,这是一个系列。
主持人:这就是应该有一种意境在里面。
大鹏鸟:他想表达的是一种意境。
主持人:如果还是从摄影技术来讲的话为什么这个人在画面主体占这么小呢,为什么这么大面积的白纱呢?
大鹏鸟:我觉得像苏小糖没有经过专业的摄影训练也不是一个坏事,有时候经过系统的学习以后反倒讲究条条框框黄金分割,景致构图,这些东西看起来是符合黄金分割了,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是不够的,当然那个是基础了,基本的美学原理大家应该清楚,怎么在了解的基础上有突破,我觉得现在这个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东西。
主持人:科班出身的更容易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创意上有可能会扼杀创意,不过话说回来基本功扎实也是必须的。我们看到毕加索的绘画都是很抽象的,但是他早期的素描作品都是很扎实的。
大鹏鸟:没错。
主持人:我们再看苏小糖的早期作品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女性化的笔触。比如早期作品里的第三张在蓝色的夜幕下一个大圆月亮有一个像小狗熊一样的主体在这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你拍这个作品想表达什么?
苏糖:那是我刚刚开始自己做工作室,我当时创作的对象基本上就是小熊、玩具,还有樱桃什么的,我会用拟人的手法来拍,把情感放在他们身上,你看到一个影子但是它是有思维和情感,然后是夜幕下,这个斜线就是那个边线他是感觉在城市里面,是一个城市里面困惑的熊。
主持人:城市里面困惑的熊?
苏糖:对。当时我有很多的作品,都会带着一些小东西去用拟人的手法,包括拍一些外景什么的。拟人化。
主持人:是不是男摄影师和女摄影师创作的时候有不同之处,我有一个不一定准确的感觉,就是女性特别容易很主观的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比如说内心一些可爱的东西,或者是温柔的东西,或者是一些细腻的东西可以用作品表达出来。我很难想象男摄影师摆弄一个小熊,然后学着小熊说话,学着小熊思考,再拟人化的表现小熊,可能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别扭的事情,但是对女性摄影师来说好像是大家都会觉得玩而一笑很自然的事情,不知道这是不是男女摄影师的区别?
苏糖:不是,男摄影师摆弄的可能是枪、机器人,用悬念替代,只是对象不一样。
大鹏鸟:一般像她说的男摄影师可能要表现带有男性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刚才她那个片子我肯定拍不出来,我根本就不会说拿那个东西会想。
苏糖:因为那个是男人的玩具。
主持人:会表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的爱好,但是对象可能不一样。
苏糖:对。
主持人:我们在节目的时候还可以跟网友互动,现在网上有网友提问,有一个叫大刀的网友请问苏小糖问你在摄影的路上什么人对你的帮助最大?
苏糖:达利。
主持人:胡子超上的那个达利?
苏糖:对,他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看过他的摄影之后我就痴迷于他,在我的早期作品里面我的作品的思维方式是很奇怪的。
主持人:我看过达利的作品之后很多都是像在梦中出现的,非常夸张的甚至是扭曲的。
苏糖:超现实主义。
主持人:对,就是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你觉得他对你的影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说是创作思路或者是你的作品当中有他的影子?
苏糖:我在创作的时候我之前创作的时候来源于一些梦,有一些奇怪的梦,搞笑的梦。醒过来以后我就会马上记在纸上,等有机会就是现在我的图片里面,特别好玩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做梦的一些东西会把它记下来?
苏糖:对,我专门有一个小本专门记我的梦,有时候半夜就会醒过来,特别好玩,然后醒过来之后就会很详细的写下来,而且会添油加醋的写成别样的东西,第二天有机会就把它提升出来。
主持人: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说不定我们也可以试一下。有时候你在现实生活当中你的创作你的思维会受到一些局限,但是在梦里的时候会有一些不由自主会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或者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苏糖:荒诞的东西。
主持人:甚至是荒诞的东西出现。这个时候作为艺术创作的线索说不定是一种很有价值天赐的良缘。
苏糖:对,我相信这个是上天赐给我的梦。
主持人:你能举个例子吗?你拍过什么东西是受到梦的启发?
苏糖:就是拍摄的超人的照片。
主持人:有这是在苏糖的商业作品里面有倒数第二张一个男的打扮的像超人的样子手里面拿了一个巨大的棉棒。这个是你在梦里梦见的吗?
苏糖:梦里那个棉棒是一根火柴棍,然后我就印象当中是火柴棍,好像在打仗。后来第二天我就稍微改了一下,然后我就让马瑞做我的模特,把他打扮成超人的样子,那个布披肩都是自己做的,那就是一块布。
主持人:并不是你自己去买的超人的行头?
苏糖:不是,是我们随意搭了一下,下面的靴子都是我的。当时手里面空的做了一个假动作,后来我这个片子是解释为把耳朵叫醒。
主持人:把耳朵叫醒?
苏糖:对,我是想做一个唱片公司的广告。
主持人:就是这个棉棒就是掏耳朵用的?
苏糖:对,唤醒你的耳朵。
主持人: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首先觉得挺幽默的,可笑的。然后就会你被它吸引,首先眼球就被抓住,然后看一下这张作品。顺便再看看旁边的广告,从创意作品来讲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很不错的一个作品,只不过后期要下一下工夫?
苏糖:对。我当时从第二天醒过来第二天就实现了,拍完以后就马上修,差不多有五六个小时这个片就出来了。
主持人:真的拍了一个棉棒然后放大?
苏糖:对。
主持人:做到有影子,跟人的关系是天衣无缝的。
苏糖:像拍这种照片的时候最后出来什么效果已经在我脑海里有一个大概成型的东西了,我能完全把握它。
主持人:那就是你带着构思去拍作品的?
苏糖:对。
大鹏鸟:还得把摄影当做一个爱好,把职业当成爱好这一点非常可贵,有些东西能够及时的记录下来,像我们就做不到。

相关视频:苏糖、大鹏鸟漫谈女性摄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08
漫谈女性摄影文字实录2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3日

主持人:那实际上我在看你的商业作品的时候跟你以前早期的作品相比发现实际上后期拍的商业作品里面像这种创意的成份并不是很多,比起你早期作品比较少。早期的很多特别主观、感性的东西比较多,后期到了现在再看你的商业作品更多的注重于形式,美感这些东西,这个你有什么想法呢?
苏糖:因为现在是有客户的,客户有要求。我得根据客户的要求然后再加入自己的东西,我是完全很自由的一种创作就是没有任何商业目的的,所以我现在会把两者分开,我在做纯创作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将来用得用不上什么的。
主持人:现在你还会经常的花一些时间专门拍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吗?没有客户要求的你可以做?
苏糖:很多,我基本上不拍客人的时候只要一有想法或者有时间都会愿意拍,其实我问很多摄影师我说你们除了拍客户以外,还会拿起相机吗?有一些摄影师说就不会再拿起相机了。
主持人:因为可能本身拍特片就已经很累了。
苏糖:很累。每天都是绞尽脑汁的面对这些照片,后期处理什么的。我就希望我眼睛变成一个相机随便眨一下就可以拍照。
主持人:那就太好了,我曾经也做过这样的幻想,以后的相机会很发达。慢慢的相机可以集成到人的脑子里,记忆体可以在人的脑子里面,感光体就可以植入眼球或者可以做成眼镜,眼镜框上有一个小小的开关。
苏糖:灵光一闪就可以记录了。
主持人:说不定会有那一天。
苏糖:我觉得应该会很快,现在手表上戒指上都可以拍照了。
主持人:说到刚才的片子,我的印象你除了拍片子之外你的后期也是不错的,比如说现在拍一组片子不是随意的那种拍,正经的拍一组片子你在下工夫的角度上后期要占多大比例,拍摄占多大比例?你的造型灯光上要花多大工夫?
苏糖:一般后期要占三分之一,前期的话拍摄之前我对这个人的了解会占三分之一,会大概给他一个定位,另外的三分之一,中间的三分之一我觉得特别重要,因为我是一个比较随机的人,我就算有了一个很确定的方案,中途还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就是他也想象不到我也想象不到的,然后碰撞之后在一起,这些可能是后期或者前期都做不出来的作品。
主持人:也就是说所有的你的照片都经过后期处理?
苏糖:对。
主持人:这个在时尚摄影里面基本上是一个规律了,基本上没有人像过去那样拿着一个麻米亚的胶片相机拍完之后拿走胶卷,然后看都不看。那个时代恐怕已经快过去了。
苏糖:现在拿胶片拍自己还会精致的修一下。
大鹏鸟:尤其是商业摄影师,这一块跟普通的拍摄是两码事。
主持人:我们再转移一下话题。我们刚才说到摄影工作的情况,我也听说你经常到外地去,除了时尚人士之外也会拍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纪实的或者是其他题材的摄影。
苏糖:今年正好遇见了一个基金会,有机会跟他们去了一趟四川什邡那边灾区的学校,后来还去了一趟拉萨的孤儿院。因为这个基金会主要是关注中国的教育,我跟那个基金会的人一起去拍摄一些孩子,就是灾区的孩子和一些孤儿院的孩子,那些就是非商业的纪实活动,我原来拍纪实拍的特别少,到了那儿以后相机就停不下来的那种感觉,就想把所有的东西记录下来。
主持人:这就是纪实片?
苏糖:对,完全纪实的,回来以后我都不修片。
主持人:那拍回来之后想做什么用途呢?为什么要拍这些呢?
苏糖:当时基金会就是为了筹办晚会用,但是后来发现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到了学校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孩子对拍照相机特别感兴趣,在他们生活来讲灾区的孩子和孤儿院的孩子很少接触到这些。我跟他们在一起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他们在一起我也得到了快乐。他们非常愿意被我拍摄,然后我跟他们一起教他们怎么拍摄,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回来以后我就觉得我想把这些照片送给他们,有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照片可能从小到大也许只拍一张照片,那么一张照片会珍藏很多年。
主持人:你就是拍了照片给他们寄过去?
苏糖:对。
大鹏鸟:这还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拍的。
主持人:我觉得是非常应该的,我觉得以前很多影友去西藏或者是去农村地方拍,为了拍孩子特别清澈的眼睛让孩子给他摆姿势摆POS,拍完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也不知道拍的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拍完了之后人家高高兴兴的摆完姿势之后也拿不到照片,我觉得摄影师尊重你被拍的对象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苏糖:对,我每次拍的时候就会跟学校要地址和联系方式,因为这对他们来讲是一次非常好的经历,他们会把照片贴在教室的墙上。
主持人:我相信,我记得大鹏鸟去年也去过四川灾区?
大鹏鸟:对。我们佳友在线号召影友捐款,捐款不到二十万,后来从四川那边联系了一个学校。
主持人:是在四川什么地方?
大鹏鸟:四川平武县,后来12月份,暗盒还有我们三个人去把这些钱换成图书、计算机、数码相机包括摄像机,把图书馆初步的规模建起来了,今年还要去。所以,我觉得刚才她说的去四川灾区,当然我是没那个机会,我觉得这些东西从我个人感觉可能我是非职业的,我觉得关注一些民生,这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记录灾区的过去和现在的变迁、变化挺有意义的。今天咱们佳友也有准备在一周年的时间可能要去。
主持人:我觉得作为一个摄影人能够做一些对灾区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的事情我觉得确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大鹏鸟:我觉得佳友在线做这件事情,作为佳友在线的一员我也很自豪。至少在摄影网站里面佳友在线是第一个。
苏糖:而且对摄影师本身来讲只有你真正体会了你才会发现这是对自己心里的一种洗涤。
主持人:这种感觉需要慢慢的来。
苏糖:需要你自己亲身体验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主持人:不管是商业摄影师还是其他题材的摄影师,能够每年专门的花一点时间让自己沉淀一下,让自己出去体验一下外面的社会上的世界上其他的一些人或者是物,去接触一下感受一下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创作可能都会有帮助。
苏糖:对人身都非常有帮助。
大鹏鸟:这种片成本比较低,商业的一般人可能还做不了,像这种纪实类的话只要端起相机的人都有机会。
主持人:重要的是要有心。
大鹏鸟:对。
主持人:我们继续回答一些网友的问题,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其他网友提的问题,比如一个叫做张宇的网友他想请问苏小糖,面对被你拍摄的人你如何得到你需要的表情或者姿态,就是怎么调动拍摄者的问题。
苏糖:跟我拍摄的客人他们都特别喜欢我的拍摄状态,我会慢慢引导他,这个引导非常重要,我拍摄的很多艺人他们演戏的时候可能非常自如,但是面对平面镜头的时候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了,还有一些普通客人更不知道怎么拍摄,这就需要摄影师鼓励他,第一步就是鼓励,再有就是你得给他自信,要求他再把你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我觉得我做了摄影师一眼就能发现一个人的优缺点,所以我会让他把最好的一面给我。
主持人:对于有一些被拍摄的人他并不知道自己最好的一面是哪儿?对这个被拍摄的比如说是模特,我们是具体的要求就照着我要求的某一个姿势摆,做出什么样的表情,甚至给他示范按照我的要求来做?还是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自然一点,随意一点,你觉得怎么好你怎么,然后我来抓拍,这两种是一种不同的选择,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苏糖:分人,有的人很有表演欲望,很有表现欲望我就会让他自己表现,在我的控制范围内抓拍,还有一些就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就需要我示范给他看。
主持人:有时候甚至是要亲自示范一下?
苏糖:一般我都会示范。
主持人:不知道这个网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满意不满意。还有一个网友叫做希望,他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苏小糖照片完成之后颜色的调子,是你拍前就想好的还是后来调的?
苏糖:都是后来调的,对颜色的把握我之前完全没有想法?
主持人:那也就是说你后期,因为我看你的片子后期很多都是刻意的有一些色调在里面,并不是相机拍摄出来的效果?
苏糖:对。
主持人:你会刻意的追求一种色调?
苏糖:对,每次片子出来以后,其实我在修片的时候都不知道这个片子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我是修着修着就那样了,也是很随机的。
主持人:可是对于一组片子而言,一般可能会觉得这一组片子色调应该是一致的,那一组片子里面若干张作品不会跳里跳去?
苏糖:我一般会选择我最喜欢的一张,先以它为准,包括冷暖,还有表达一些情绪,一般都会用温暖的表达开心一点的主题,一般我都会然后用冷色调表现压抑的主题,我就先第一张定好,其他的跟着它一起做颜色。
主持人:组照里面的其他片子根据这个最满意的一张来调?
苏糖:挑一个最有感觉的。
主持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以前也做过,这张片子这种色调更合适,那张片子那种色调更合适,结果拍出来之后色调不统一,风格也都不一样了。
苏糖:所以你要懂得舍弃,应该舍掉一些东西。
主持人:我觉得自己都特别有收获。
大鹏鸟:刚才她强调了挑自己最喜欢的一张。
苏糖:对。最能表达你这组片子情感的东西。
主持人:网友提问非常踊跃,这个网友叫孙sdv,请问苏小糖你接受过出于商业的目的,但是你毫无兴趣的拍摄任务吗?如果商业要求和你的艺术追求发生冲突你将如何处置?说不定他自己也是一个商业摄影师。
苏糖:一般不会。做一行爱一行,不管什么任务我都接,可以加入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就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大鹏鸟:他就是问你的想法和客户的想法有矛盾的时候怎么解决?
苏糖:肯定会有矛盾,但是这就需要你的经验和能力跟客户沟通,如果你东西够好的话你可以说服客户。
主持人: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想法不能够坚定的话就只能听从客户了。
苏糖:对。
主持人:刚才说到你也拍到一些纪实的片子,也拍了一些商业片,从爱好摄影的角度来讲你都喜欢拍摄什么样的题材,你对题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偏爱?或者是在兴趣方面有没有什么转变?比如在你的前期作品里面拍的小动物或者是表达内心感受的的片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的片子,你的喜好有什么变化?
苏糖:我希望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知道下一秒会喜欢什么。我觉得创作这个东西是不确定的因素,忽然有一天你会因为一件事情会改变对原来所有的想法就会全部把原来的想法推翻掉,喜欢一些新的东西,也有可能拍纪实的,不知道。    主持人:现在还是时尚人像为主。
苏糖:对。
主持人:或许以后你会去拍纪实的?
苏糖:可能吧。  
主持人:你拍过风光吗?  
苏糖:风光的就是一些平时出去玩儿顺便拍一下。有一天如果可能老了的时候会去拍风光,因为心境跟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看到的风光跟我将来看到的风光的感觉不一样。现在基本上都是路过,如果有一天我愿意一村一村走的时候愿意去拍风光。
主持人:不知道是不是女性摄影师特有的一种非常细腻的想法,同样一个景物我现在眼睛看到的跟将来眼睛看到的不一样。
苏糖:对,所以你看旅游景区会有几百个摄影师去拍,大家都会去拍我相信每个人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我们再看一看网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刚才这个问题是一个叫做明明LOVE,他提的问题是小糖是怎么走向商业摄影道路的呢?就是说开始你拿起相机是因为摄影师自己跑掉了?
苏糖:对。
主持人:后来怎么开始怎么自己创业,自己做的工作室的呢?  
苏糖:就是把它当做职业,我觉得已经可以靠它来赚钱了。   
主持人:你现在有一个自己的影棚工作室了?   
苏糖:摄影公司。   
主持人:听起来不错,一个事业。   
苏糖:因为原来做工作室的,工作室的状态跟公司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为什么不一样?   
苏糖:工作室是纯自由状态。   
大鹏鸟:公司要有公司化运作。   
苏糖:对,公司会规划一些。   
主持人:实际上很多的摄影师他们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比如我自己拍的不错的片子开始是一个自由摄影师,后来我想做的更正规一些,走向正轨,然后做的大一些,对于这些人有没有什么经验给他们讲一讲,就是一个拍的不错的有才华的摄影师怎么能够做成一个公司,怎么样走上正轨?   
苏糖:这个问题很多网友都问过我,怎么把自己的爱好,有的人跟我说特别想做摄影,要做到专业的摄影师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先要因人而宜先看他自己身边的关系网,还有他的社会基础,因为我当时做摄影的时候就是身边的很多朋友已经在给我介绍客户了,其实我走向这个商业摄影很正常,很平滑、我觉得很顺利。我觉得已经有客户了才开始做。   
主持人:先有市场,市场的基础已经具备了。   
苏糖: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你要找准你将来面对的客户是什么,你是要拍写真还是要拍广告,你有这个方向以后就打开你的市场,这是你必须要做的。我觉得做任何一行都要找到自己针对的客户是哪一方面然后再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很多人今天想拍纪录,后天又想拍人物找不准,特别是刚刚学校毕业的摄影系的学生,他们就会很迷茫,我建议他们先根据自己的爱好,如果喜欢广告摄影的话去专门的广告摄影公司实习一段时间,然后真正的了解这个行业。   
主持人: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要吃这碗饭的话渠道资源是王道。要有渠道资源有熟悉了市场之后。   
苏糖:先得进入这个行业。   
大鹏鸟:俗话说你得进到这个圈里。   
苏糖:为什么很多人不懂摄影就敢自己开一个摄影工作室就倒闭了。很快、很多。一头扎进去了,还没有了解就一头扎进去了。   
主持人:就是说片子拍的不错并不是专业摄影师唯一的条件。   
苏糖:对。   
主持人:那么今天的节目时间有限就和两位嘉宾聊到这儿,希望大家有时间再收看我们的其他节目,谢谢大家,再见。
苏糖:谢谢。

相关视频:苏糖、大鹏鸟漫谈女性摄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17
“收藏女性”——平遥摄影展女性视角(组图)
2011年09月25日 王宁 张春晓    来源:新华网     

这是策展人王秋杭拍摄的女性专题照片(9月20日摄)。
在2011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来自杭州的策展人王秋杭以“收藏女性”为题,展出他多年来收藏的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女性专题老照片100多幅,并配上自己撰写的文字说明,别具一格,富有特色,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新华网太原9月25日电(记者 王宁 张春晓)女医师蒋有全手持手术刀,正在拯救身患肚胀症32年的黄廖氏于危难之中——百年前的老照片上,两位女人目光清澈、神情镇定,照片上的题词为:“感谢良医”。
2011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策展人王秋杭以“收藏女性”为题,展出百幅中国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女性专题老照片,并配上了自己撰写的文字说明。
百幅照片选自1860年至1949年,即中国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彼时摄影技术刚进入中国,民众却对照相非常惧怕,从最初的老照片就能看出,她们几乎没有笑脸、表情很僵硬。
而在这些照片中,没有女名人,也没有女影星、女歌星,他专收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不曾被人们关注过,但今天看来却别具一格的女性古典照片。
“你看她们的笑貌眼神、服饰做派多么民国,”王秋杭对这100幅照片爱不释手,“民国时期新的女性很有魅力,在她们身上既保持着中国女性传统的文静温雅,又有着西方女性的浪漫和新潮。”
同样拿起相机的还有青年摄影家、策展人郭宬。“我为生在这个时代而感到幸运,只要用心,你想做什么就能有所成就。”郭宬从2005年开始拿起相机进行艺术创作,短短几年来成绩斐然。如今,像郭宬一样的女摄影家正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中坚力量。

这是王秋杭收藏并展出的女性专题老照片(9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我认为摄影界是个海阔凭鱼跃的舞台,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作品优秀,都能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同,”郭宬说,“各类摄影题材女摄影家都能反映,同时女性的视觉和表达更加细腻。”
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在平遥成立了创作基地,中国最古老的银行、中国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汉族传统城镇,都进入了女摄影家的取景框。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希望从今年起能每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从而丰富自己,也丰富大展。”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吕静波说,中国从县、市、省到国家层面都有了女摄影家协会等组织。
据了解,女摄影师的参展作品占到了今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作品总数的20%以上,女摄影师参与人数也达到了历史之最。
“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大展还将组织策展人为女摄影师单独办展,向她们致敬,向中国女性致敬。”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说。

这是王秋杭收藏并展出的女性专题老照片(9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9月20日,策展人王秋杭在介绍自己展出的照片。 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1267080100vsf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1267080100vsf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1267080100vsf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1267080100vsfv.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18
http://chika98.blog.163.com/blog/static/41737074201142164222709/

http://chika98.blog.163.com/blog/static/41737074201142164222709/

http://chika98.blog.163.com/blog/static/4173707420114216422270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20
摄影的性别和女性主义

转载自《美苑》杂志 杨莉莉
2004-07-08


  摄影有性别吗?对于一个女性主义者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女性主义运动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存着形色的流派,但在男性权力的社会结构、女性在性别上的弱势地位这些基本观点上,女性主义者是已经达成共识的。以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摄影——这个承载人类目光的视觉力量,从被发明以来,就成为社会主体表达男性话语的视觉暴力工具,但也是女性主义者声扬自身权利的武器。


  尽管不能以摄影师的性别来判断其摄影作品的性别,但作为社会的强势性别,一些男性摄影家的确在他们的照片中,或潜在的,或直露的表达了他们的性别立场,以物化、弱化女性性别来达到凸现、强化男性神圣地位的愿望或目的。荒木经惟,一个日本摄影家,擅长高产以城市、女人为主要内容的摄影画册,几乎张张照片都表达性、死亡、暴力等主题,人称响誉本国和欧美的“情色写真大师”。姑且不去讨论他的创作到底是艺术行为还是商业行为,仅就他的照片本身流露出来的男性目光,就足以让女性主义者著书立说以进行彻底的批判。荒木经惟的照片遭到性别批判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物化了女人。他镜头下的女人,看上去不是刚被强暴,就是等待强暴,抑或尚处于被强暴之中,所选的女模特无一不青春貌美,温柔顺从,还身着和服、校服等东方或本土情调的衣饰,以示照片的“民族性”。荒木经惟的画册十分畅销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摄影师本人替消费者全力打造出一批视觉性消费的产品,以供他们投射欲望的想象。在女性主义者看来,荒木经惟拍的女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物,或者叫商品。女人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这是任何一个有点人格觉醒的女人都无法忍受的。(图1、2)


  东方的神秘、闲适和温和造就了荒木经惟镜下适于消费的顺从女人,而西方的情色传统则可能更狂暴、残酷,具有权力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捷克摄影家强·索德克(Jan Saudek)越来越有将女人妖魔化趋势。强·索德克在早期作品表达了摄影师和模特之间的情欲诱惑,从与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中寻找纯真的私密。自80年代以来,他作品中的女人大都不是在施虐就是在受虐,而且大多丰臀巨乳、粗鄙不堪,在摄影家的照片中,女人是情人,是母亲,也是恶魔,看他的照片,使我想起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电影,黑暗、丑陋、狂暴、压抑,也能感受到相机后面拍摄者的充满对抗和憎恶的目光。性的核心是“权力”,强索德克的生活一直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可以说,作为一个拥有强势性别的男人,他的弱势地位是显然的。那么,强·索德克是否有妖魔化女性来彰显自己权力的意识,笔者是不得而知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是,索德克在照片中对女性不再是神秘的崇拜和迷恋,而是一种恋物癖般的占有和破坏。(图3、4、5)


  在作为艺术的摄影中,艺术家们施展出了创造性的才华,也流露出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性别意识,而作为商业的摄影同样也是有性别的。翻开中外时尚生活类的杂志,人们不难发现商业性的摄影图片最常见的拍摄内容就是女性形象。从林林总总的女模特、女明星、女名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男性目光的热切注视。这些表现女性的媚态或酷态的商业摄影,在拍摄技术或曰"光影修辞"方面,是有一套模式的。商业摄影师遵循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视觉语法,加以光圈、景深的控制,服装、化妆的包装,影调、背景的营造和被摄对象的表情、姿势的拿捏等一系列人像修辞法,创造出维护男性心中理想女性形象的视觉神话。平庸的商业摄影师按部就班地使用摄影修辞的“陈词滥调”,顶尖的摄影师不过是就某些修辞进行创新。按照时尚界的游戏规则,许多时装、香水类的广告都爱用性和欲望作为产品的外在包装,照片中华美服饰衬托下的女人们或者热烈迷人,或者青春逼人,总之无不性感漂亮,能够满足最挑剔的男人的审美感官。意大利的一个女装品牌希思黎(SISLEY),走的是略为正装的休闲路线,在时装设计上并无惊人之处,然而广告则竭尽情色之能事,有时过于大胆的广告受到了官方的指责。这个品牌的御用摄影师泰瑞·理查森(Terry Richardson)就是一个有个性的时尚玩家,他多年来一直用傻瓜相机拍摄希思黎的广告,光线大都是硬光单闪的顺光,使照片有着浓重的色彩和阴影,这种看起来不太在意“美女摄影语言”的快照风格似乎使照片具有某种独特的艺术表现,从而在时尚界独树一帜。(图6、7)


  自后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媒体泛滥、信息爆炸的社会趋势,影像越来越成为商业文化谋取利益,传播流行意识形态的得力工具。尽管媒体的发达有利于女性主义思想的传播,然而女性主义经常遭到商业文化收编和利用。一些女性保健用品广告语,例如:“做女人挺好”,“不让男人一手掌握”,就是使用女性主义话语做双关暗示,表面上是追随女性主义潮流,实则主动掉入男性欲望的陷阱之中。在这类广告中,观者不由地质疑:女人到底是强大了,还是在虚张声势?从本质上说,商业文化和女性主义是截然对立的,社会的主体性别意识控制着商业的文化价值取向,即便是商业文化所宣扬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也是以男性的认可标准为标准的。一些女性作家,女性摄影家强调自身的性别,把身体当作创作的工具,不惜作惊骇世俗的哗然姿态,明明是强化性别编码以迎合男性观看目光,却被媒体视为充满女性意识的作品而大加炒作。商业影像的制造者是不可能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的,而他们却敏锐地发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商业价值,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哗众取宠之势将其时尚化、表面化,表现出一种伪女性主义的面孔。(图8、9)


  面对充满着男性观看目光的图像世界,广大女人生活其中,把男人的目光作为观照美丽的镜子,用二手的时尚信息装点自己的人生。然而,社会弱势群体里的先知先觉群体,从18世纪以来就进行男性主权的揭示和抗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的运动波及到各个领域,艺术在探讨性别问题、揭示女性生存状况方面,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些女性艺术家发现摄影本身的记录功能正好适合她们作表达观念的媒介,一些女性摄影家也尝试在照片中揭示自身的弱势地位。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是作为一位艺术家,以其女性主义立场在摄影界得到认可的。她在系列作品《未命名电影剧照》中,表现电影媒介制造出的男性标准的女性形象。在她的照片中,女人优雅、美丽,还有几分空虚和疏离,在不同的场景中摆出不同姿态,仿如老电影中的定格,似乎隐藏着被窥视和被威胁的危险。这些图片展现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身为客体的女人,被镜头外不知名的,但另人畏惧的力量所追踪。这些女性形象都是由摄影家本人扮演,这种伪装可以证明:媒体是主流意识维持传统女性形象的共犯。(图10、11、12)同样拍摄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另一位摄影家是朱迪·戴特(Judy Dater),她以拍摄自己扮演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来质疑自己的婚姻生活的挣扎。辛迪·雪曼的无名剧照里的女性是展现男性幻想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朱迪·戴特则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真实生存现状,表达中产已婚妇女的平庸、琐碎乃至压抑的精神面貌,击破男性视觉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图13)一些女摄影家为了对抗男性主体话语的女性形象,反其道而行之,拍摄或自拍肥胖、残疾、患病的女性形象以颠覆男权。(图14)


  女性主义摄影家大都从自身的弱势性别出发,将女性和男性这两种社会性别对立起来,通过打击对方来争取自身的权利。然而,一些女性主义者吸取解构主义理论,认为女性主体的确认和存在,本身就来源于男性话语,女性艺术家强调自身的弱势和性别对立,恰恰是掉入男性主体话语的吊诡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盛的“酷儿(Queer)理论”,站在所有的性倾向和主流性别规范不符、被性别权力边缘化的人的立场上,在性别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这一理论认为性别是一种表现形式而非本质,如果过于强调男女性别的二元对立而无视它们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但有女性和男性的差异,还有跨性别和单性别的差异,那么女性主义者将走向另一个性别霸权。一些认识到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的学者认为:女性主义理论走到多元性别并存的今天,已经完成了它的性别解放的历史使命,不再适合社会思潮的发展而行将消亡。后现代女性主义构成论也发现,社会性别论的内涵在当今已经扩大,它不仅指两性的差异,也包括种族、国家、阶级、性取向等和女性解放有关的领域。女性主义运动只有和这一系列相关问题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存在。


  艺术界长期存在着艺术家多元性取向问题,但一直不会被主流社会轻易认可。那么,在后现代性别解放的今天,是否可以站在后女性理论的立场上,回过头来审视跨性别摄影艺术家的视角和影像?正如许多优秀的女性电影是由一些男同志导演创作的,比如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香港的关锦鹏,一些同性取向的摄影家似乎能更有意识的关注自身这类同样的处于弱势地位的群族,而这一跨性别群族的问题正是传统女性主义者所排拒和忽视的。这些异类男性摄影家的镜头下的女性形象看起来平和真实而显得更有尊严,也许在跨性别摄影家眼中,性别只是人的一种打扮、一种情欲,或是一种表演,男性或女性哪个是主体性别已没有意义。


  美国已故同志摄影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就是一位用影像创造新的性别观念的艺术家。在主流的视觉艺术中,男性艺术家们是观看的主体,女人体,尤其是漂亮的女人体是被观看的客体。女性艺术家就曾抱怨女人只能光着身体才进得去美术馆。女性主义摄影艺术家大都立足于自身性别,以自拍或拍摄其他女性的方式来求得与男性艺术的区别。因而真正关注到男性中的弱势群体——如黑人、同志、变性人、易装者——的摄影家就很少。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率先拍摄了黑人男人体,他的男人体照片大多采用极其柔和的光线,模特则是皮肤细腻、肌肉健硕的黑人,充满一种阳刚和阴柔的混合之美。(图15、16、17)这种男女性别的美感兼具的观念在他拍的女性人体中也可发现,在他的摄影集《LADY LISA LYON》里,他拍摄的一位具有男性肌体力量的美丽女人,引发观者重新考虑“女性”的定义和内涵。也许正如Lisa Lyon本人认为的那样,当今的“女人”的概念既非男性,又非女性,而是“混合”的性别。(图18)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在其中后期作品中,把光线这一摄影语言运用到极致,柔和的光线使照片笼罩在似有似无的光晕里,这种神圣而优美的味道,似乎能使观者感受到照片背后拍摄者温情的目光,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他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的女性肖像中。本雅明曾认为工业时代的到来,使摄影发明早期的肖像照片里散发的古典神圣的光晕消失殆尽,而在梅普尔索普的这些女艺术家、女作家和女明星的肖像中,这种神圣光环似乎得以再现。梅普尔索普在他病故前一年所拍摄的女性肖像中,最完美地发挥出他的用光绝技,采用一种十分柔和的正面光照明,使人面部几乎没有阴影存在,这样明亮的人物主体在黑背景的衬托下,像黑暗中的灯光,给人一种璀璨发光的错觉。这些肖像没有太强烈的男性欲望的隐喻,也无女性权力的咄咄逼人,而是沉静内敛,没有姿态,也许梅普尔索普的女性影像的表达正如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所愿:女人不仅是人,而且也是女人。(图19、20)和许多女性摄影家用自拍的方式审视自己一样,梅普尔索普的自拍像伴随了他的摄影生涯的始终,大概没有任何一位男性摄影家的自拍像能赶上他拍的数量之多,也少有男性摄影家如此细腻、敏感乃至有些自我娇纵的关注自身。这些照片表达了他对性别、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他的这些不同时期的“自我”陪伴其左右,是他映照内心的镜子。(图21、22、23)


  女性主义运动的胜利,是在它真正消亡的时候。在图像世界里,性别霸权仍旧存在,而且,性别物化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女性身上,在商业文化的影像中,男性有时也一样遭受被物化的命运。(图24)人类愈发意识到,多元开放的思考性别问题似乎更有利于人类的精神进化,人们应该平等地面对不同性别、种族、性取向的人,又要承认他/她们的差异,不再把影像当作性别权力的载体或物化人类的工具。美国热播的电视系列剧《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某一集里,一个新潮的摄影家喜欢把女人易装成男性来拍摄,他认为男女之间有一种共同的力量,而性别只是美丽的幻象。可笑的是他居然能把四个女主角中最女性化的一个拍成有板有眼的男人。(图25、26)看来一个没有性别压迫和定势的世界,在新世纪里有日可待。而使人颇为感叹的是,性别的主体观念不过于彰显的影像,目前好像只有在跨性别摄影家那里才能看到。

  (杨莉莉:深圳大学传播系教师、鲁迅美术学院2000届硕士研究生)


  
  图1 爱伦冯翁怀特摄

  
  图2 辛蒂雪曼摄

  
  图3 辛蒂雪曼摄

  
  图4 辛蒂雪曼摄

  
  图5 梅普尔索普摄

  
  图6 梅普尔索普摄

  
  图7 Lisa-Lyon,梅普尔索普

  
  图8 梅普尔索普摄

  
  图9 梅普尔索普摄

  
  图10 自拍像-梅普尔索普摄

  
  图11 自拍像-梅普尔索普摄

  
  图12 自拍像-梅普尔索普摄

  
  图13 《欲望都市》中的夏洛

  
  图14 化妆成男人的夏洛蒂

  
  图15 朱迪黛特摄

  
  图16 Jo-Spence摄

  
  图17 梅普尔索普摄

  
  图18 时装广告

  
  图19 强索德克摄

  
  图20 强索德克摄

  
  图21 强索德克摄

  
  图22 希思黎03年广告-Terry-R

  
  图23 希思黎01广告-Terry-Ric

  
  图24 Pamela-Hanson摄


资讯来源:转载自《美苑》杂志
作者译者:杨莉莉
2004-07-0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22
http://group.mtime.com/kiki/discussion/1354340/

http://group.mtime.com/kiki/discussion/1354340/

http://group.mtime.com/kiki/discussion/1354340/

http://group.mtime.com/kiki/discussion/135434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25
杨莉莉:摄影的性别和女性主义(一)
2011-02-17   杨莉莉  
    摄影有性别吗?对于一个女性主义者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女性主义运动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存着形色的流派,但在关于男性权力的社会结构、女性在性别上的弱势地位这些基本观点上,大多女性主义者已经达成了共识。以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摄影--这个承载人类目光的视觉力量,从被发明以来,就成为社会主体表达男性话语的视觉暴力工具,但也是女性主义者声扬自身权利的武器。
    尽管不能以摄影师的性别来判断其摄影作品的性别,但作为社会的强势性别,一些男性摄影家的确在他们的照片中,或潜在,或直露的表达了他们的性别立场,以物化、弱化女性性别来达到凸现、强化男性神圣地位的愿望或目的。荒木经惟,一个日本摄影家,擅长高产以城市、女人为主要内容的摄影画册,几乎张张照片都表达性、死亡、暴力等主题,人称响誉本国和欧美的“情色写真大师”。姑且不去讨论他的创作到底是艺术行为还是商业行为,仅就他的照片本身流露出来的男性目光,就足以让女性主义者著书立说以进行彻底的批判。荒木经惟的照片遭到性别批判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物化了女人。他镜头下的女人,看上去不是刚被强暴,就是等待强暴,抑或尚处于被强暴之中,所选的女模特无一不青春貌美,温柔顺从,还身着和服、校服等东方或本土情调的衣饰,以示照片的"民族性"。荒木经惟的画册十分畅销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摄影师本人替消费者全力打造出视觉的性消费产品,以供他们投射欲望的想象。在女性主义者看来,荒木经惟拍的女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物,或者叫商品。女人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这是任何一个有点人格觉醒的女人都无法忍受的。(附图1)

附图1
    东方的神秘、闲适和温和造就了荒木经惟镜下适于消费的顺从女人,而西方的情色传统则可能更狂暴、残酷,具有强权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捷克摄影家强索德克(Jan Saudek)越来越有将女人妖魔化趋势。强·索德克在早期作品表达了摄影师和模特之间的情欲诱惑,从与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中寻找纯真的私密。自80年代以来,他作品中的女人大都不是在施虐就是在受虐,而且大多丰臀巨乳、粗鄙不堪,在摄影家的照片中,女人是情人,是母亲,也是恶魔,看他的照片,使我想起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电影,黑暗、丑陋、狂暴、压抑,也能感受到相机后面拍摄者的充满对抗和憎恶的目光。性的核心是“权力”,强索德克的生活一直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可以说,作为一个拥有强势性别的男人,他的弱势地位是显然的。那么,强·索德克是否有妖魔化女性来彰显自己权力的潜意识,笔者是不得而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索德克在照片中对女性不再是神秘的崇拜和迷恋,而是一种恋物癖般的占有和破坏。。(附图2)

附图2
    在作为艺术的摄影中,艺术家们施展出了创造性的才华,也流露出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性别意识,而作为商业的摄影同样也是有性别的。翻开中外时尚生活类的杂志,人们不难发现商业性的摄影图片最常见的拍摄内容就是女性形象。从林林总总的女模特、女明星、女名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男性目光的热切注视。这些表现女性的媚态或酷态的商业摄影,在拍摄技术或曰“光影修辞”方面,是有一整套模式的。商业摄影师遵循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视觉语法,加以曝光、景深的控制,服装、化妆的包装,影调、背景的营造和被摄对象的表情、姿势的拿捏等一系列人像修辞法,创造出维护男性心中理想女性形象的视觉神话。平庸的商业摄影师按部就班地使用摄影修辞的“陈词滥调”,顶尖的摄影师不过是就某些修辞进行创新。按照时尚界的游戏规则,许多时装、香水类的广告都爱用性和欲望作为产品的外在包装,照片中华美服饰衬托下的女人们或者热烈迷人,或者青春逼人,总之无不性感漂亮,能够满足最挑剔的男人的审美感官。意大利的一个女装品牌希思黎(SISLEY),走的是略为正装的休闲路线,在时装设计上并无惊人之处,然而广告则竭尽情色之能事,有时过于大胆的广告受到了官方的指责。这个品牌的御用摄影师泰瑞·理查森(Terry Richardson)就是一个有个性的时尚玩家,他多年来一直用傻瓜相机拍摄希思黎的广告,光线大都是硬光单闪的顺光,使照片有着浓重的色彩和阴影,这种看起来不太在意"美女摄影语言"的快照风格似乎使照片具有某种独特的艺术表现,从而在时尚界独树一帜。(附图3)

附图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26
自后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媒体泛滥、信息爆炸的社会趋势,影像越来越成为商业文化谋取利益,传播流行意识形态的得力工具。尽管媒体的发达有利于女性主义思想的传播,然而女性主义经常遭到商业文化收编和利用。一些女性保健用品广告语,例如:“做女人挺好”,“不让男人一手掌握”,就是使用女性主义话语做双关暗示,表面上是追随女性主义潮流,实则主动掉入男性欲望的陷阱之中。在这类广告中,观者不由地质疑:女人到底是强大了,还是在虚张声势?从本质上说,商业文化和女性主义是截然对立的,社会的主体性别意识控制着商业的文化价值取向,即便是商业文化所宣扬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也是以男性的认可标准为标准的。一些女性作家,女性摄影家强调自身的性别,把身体当作创作的工具,不惜作惊骇世俗的哗然姿态,明明是强化性别编码以迎合男性的观看目光,却被媒体视为充满女性意识的作品而大加炒作。女性主义在商业影像中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商业文化以其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哗众取宠之势将其时尚化、软弱化,表现出一种伪女性主义的面孔。(附图4)
附图4
    面对充满着男性观看目光的图像世界,广大女人生活其中,把男人的目光作为观照美丽的镜子,用二手的时尚信息装点自己的人生。然而,社会弱势群体里的先知先觉群体,从18世纪以来就进行男性主权的揭示和抗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的运动波及到各个领域,艺术在探讨性别问题、揭示女性生存状况方面,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些女性艺术家发现摄影本身的记录功能正好适合她们作表达观念的媒介,一些女性摄影家也尝试在照片中揭示自身的弱势地位。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是作为一位艺术家,以其女性主义立场在摄影界得到认可的。她在系列作品《未命名电影剧照》中,表现电影媒介制造出的男性标准的女性形象。在她的照片中,女人优雅、美丽,还有几分空虚和疏离,在不同的场景中摆出不同姿态,仿如老电影中的定格,似乎隐藏着被窥视和被威胁的危险。这些图片展现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身为客体的女人,被镜头外不知名的,但另人畏惧的力量所追踪。这些女性形象都是由摄影家本人扮演,这种伪装可以证明:媒体是主流意识维持传统女性形象的共犯。同样拍摄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另一位摄影家是朱迪·戴特(Judy Dater),她以拍摄自己扮演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来质疑自己的婚姻生活的挣扎。(附图5)辛迪·雪曼的无名剧照里的女性是展现男性幻想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朱迪·戴特则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真实生存现状,表达中产已婚妇女的平庸、琐碎乃至压抑的精神面貌,击破男性视觉神话中的女性形象。一些女摄影家为了对抗男性主体话语的女性形象,反其道而行之,拍摄或自拍肥胖、残疾、患病的女性形象以颠覆男权。(附图6)

附图5

附图6
    女性主义摄影家大都从自身的弱势性别出发,将女性和男性这两种社会性别对立起来,通过打击对方来争取自身的权利。然而,一些女性主义者吸取解构主义理论,认为女性主体的确认和存在,本身就来源于男性话语,女性艺术家强调自身的弱势和性别对立,恰恰是掉入男性主体话语的吊诡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盛的“酷儿(Queer)理论”,在性别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认为性别是一种表现形式而非本质,如果过于强调男女性别的二元对立而无视它们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但有女性和男性的差异,还有跨性别和单性别的差异,那么女性主义者将走向另一个性别霸权。一些认识到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的学者认为:女性主义理论走到多元性别并存的今天,已经完成了它的性别解放的历史使命,不再适合社会思潮的发展而行将消亡。后现代女性主义构成论也发现,社会性别论的内涵在当今已经扩大,它不仅指两性的差异,也包括种族、国家、阶级、性取向等和女性解放有关的领域。女性主义运动只有和这一系列相关问题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存在。
    艺术界长期存在着艺术家多元性取向问题,但一直不会被主流社会轻易认可。那么,在后现代性别解放的今天,是否可以站在后女性理论的立场上,回过头来审视跨性别摄影艺术家的视角和影像?正如许多优秀的女性电影是由一些男同志导演创作的,比如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香港的关锦鹏,一些同性取向的摄影家似乎能更有意识的关注自身这类同样的处于弱势地位的群族,而这一跨性别群族的问题正是传统女性主义者所排拒和忽视的。这些异类男性摄影家的镜头下的女性形象看起来平和真实而显得更有尊严,也许在跨性别摄影家眼中,性别只是人的一种打扮、一种情欲,或是一种表演,男性或女性哪个是主体性别已没有意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1:26
美国已故同志摄影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就是一位用影像创造新的性别观念的艺术家。在主流的视觉艺术中,男性艺术家们是观看的主体,女人体,尤其是漂亮的女人体是被观看的客体。女性艺术家就曾抱怨女人只能光着身体才进得去美术馆。女性主义摄影艺术家大都立足于自身性别,以自拍或拍摄其他女性的方式来求得与男性艺术的区别。因而真正关注到男女性别中同时存在的弱势群体--如黑人、同志、变性人、易装者--的摄影家就很少。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率先拍摄了黑人男人体,他的男人体照片大多采用极其柔和的光线,模特则是皮肤细腻、肌肉健硕的黑人,充满一种阳刚和阴柔的混合之美。这种男女性别的美感兼具的观念在他拍的女性人体中也可发现,在他的摄影集《LADY  LISA LYON》里,他拍摄的一位具有男性肌体力量的美丽女人,引发观者重新考虑“女性”的定义和内涵。也许正如Lisa  Lyon本人认为的那样,当今的“女人”的概念既非男性,又非女性,而是“混合”的性别。(附图7)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在其中后期作品中,把光线这一摄影语言运用到极致,柔和的光线使照片笼罩在似有似无的光晕里,这种神圣而优美的味道,似乎能使观者感受到照片背后拍摄者温情的目光,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他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的女性肖像中。本雅明曾认为工业时代的到来,使摄影发明早期的肖像照片里散发的古典神圣的光晕消失殆尽,而在梅普尔索普的这些女艺术家、女作家和女明星的肖像中,这种神圣光环似乎得以再现。梅普尔索普在他病故前一年所拍摄的女性肖像中,最完美地发挥出他的用光绝技,采用一种十分柔和的正面光照明,使人面部几乎没有阴影存在,这样明亮的人物主体在黑背景的衬托下,像黑暗中的灯光,给人一种璀璨发光的错觉。这些肖像没有太强烈的男性欲望的隐喻,也无女性权力的咄咄逼人,而是沉静内敛,没有姿态,也许梅普尔索普的女性影像的表达正如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所愿:女人不仅是人,而且也是女人。(附图8)和许多女性摄影家用自拍的方式审视自己一样,梅普尔索普的自拍像伴随了他的摄影生涯的始终,大概没有任何一位男性摄影家的自拍像能赶上他拍的数量之多,也少有男性摄影家如此细腻、敏感乃至有些自我娇纵的关注自身。这些照片表达了他对性别、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他的这些不同时期的“自我”陪伴其左右,是他映照内心的镜子。

附图7

附图8
    女性主义运动的胜利,是在它真正消亡的时候。在图像世界里,性别霸权仍旧存在,而且,性别物化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女性身上,在商业文化的影像中,男性有时也一样遭受被物化的命运。(图9)然而人类也愈发意识到,多元开放的思考性别问题似乎更有利于人类的精神进化,影像也可能不再被当作性别权力的载体或工具。美国曾经热播的电视系列剧《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某一集里,一个新潮的摄影家喜欢把女人易装成男性来拍摄,他认为男女之间有一种共同的力量,而性别只是美丽的幻象。可笑的是他居然能把四个女主角中最女性化的一个拍成有板有眼的男人。(附图10、11)看来一个没有性别压迫和定势的世界,在新世纪里有日可待。而使人颇为感叹的是,性别的主体观念不十分彰显的影像,目前好像只有在非主流性取向的摄影家那里才能看到。

附图9

附图10

附图1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