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摄影思维方式 | |
(2005-05-13 ) | |
王 威 伴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也愈来愈丰富多彩。从报道方式到版面形式,从记者的采访思路到编辑的组合要求,从业务机构的设置到媒体形象的包装,等等,可以说创新是新闻报道质量不断提高,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2004年底开始,一场对于《湖北日报》摄影记者思维方式有着深刻冲击的创新之举悄然拉开序幕。《湖北日报》摄影部明确提出了“创新思维方式,把镜头对准普通人,努力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创建具有一流水平的新闻摄影栏目”,并把2005年定为“图片质量年”,制定了具体措施,对内容不新、题材老套、形式单调、立意不佳、缺乏创意的新闻图片进行“封杀”,鼓励记者拍摄更多立意深、切入角度好、视觉冲击力强、画面质量高的新闻图片。在此基础上对摄影画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非常有益的探索。可以说,摄影画刊承担了实践“遵循新闻摄影规律,创新思维方式,发挥影像的长处,镜头对准普通人,用典型瞬间理性地抒发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一改革思路的重责,也是一块高效的试验田。已经更名为《焦点》的《湖北日报》摄影画刊,正逐步成为本报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拳头品牌。 作为一名亲历并实践着这场变革的摄影记者,自己感受颇多,因为这正是我在思考的一名党报摄影记者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小见大”、镜头该对向哪里、报道形式如何创新、新闻图片背后的支撑靠的是什么、摄影怎样与文字抗衡、摄影记者的出路在哪里等等诸多现实问题。正是在这场改革的实践中,在逐步理解和贯彻学习中,在对一期期画刊的打磨中,我认识到一名党报摄影记者的工作着力点在哪里,领会到创新才是灵魂,并体验到创新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动力。 一、动态思维是体裁、形式、内容保持鲜活的根源 所谓动态思维,就是保持动态的思维状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关注新闻事件,发现新闻线索,捕捉新闻现象,洞察新闻价值。长期以来,不少党报摄影记者已经习惯于被动地思考,套路式的拍摄方式。到一个地方,请当地宣传部门列几条线索,到现场摆几个画面,回到报社套几句空话,发到版面啥时候用都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类苗”、“四季歌”。这样的新闻图片虽然犹如过街老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还有着不小的生存空间。这也给摄影记者的惰性思维提供了温床。 如今这场新闻改革已经以最直接的方式--“适者生存”来逼着摄影记者转变思维方式。要想方设法拍出版面编辑满意、读者喜欢的新闻图片,才能胜任摄影记者这一岗位。让人欣喜的是,动态思维目前为多数摄影记者主动接受,并正努力付之于行动之中。“求异”已成为大家日常采访拍摄中常常意识到的一个思维理念。2004年10月25日,摄影画刊《咸安,最后的民办教师》宛如一朵悄然开放的报春花,让我们对新闻摄影专题、对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单一的新闻体裁,不再是简单的人物事件,不再是单薄的图片集合,不再是单纯的影像欣赏,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摄影画刊,是扬弃。它的最大突破在于对人物背景的解读,让画刊由平面走向立体。我以为,《咸安,最后的民办教师》应该不仅仅是摄影报道形式上的开拓与变革,更加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从此打开了摄影记者的思维之门,让敢于创新成为摄影人新的思想追求。其后的《农民工,挺直你的腰杆子》,正是沿着这扇打开的思维之门,打破传统报道模式,采取摄影解读方式,把视野定位于为农民工讨工钱这样一个社会热点之中,寻找一个典型事例,在表现形式上做到既有形象,又附设多种文字要件,让读者不光看到现在,还能追溯过去,想到未来。这期画刊的图片运用数量为近几年来最少,仅有4 幅,但独特的报道形式得到了专家及读者较高的评价。 动态思维不仅激活了新闻摄影的报道形式,也为摄影记者找到了拍摄你有我新、你新我绝新闻图片的出路。 二、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的结合——“一肩双挑”的基础 这场改革还有一个最为直观的变化,就是让摄影记者重新拿起被弱化的另一翼——笔。长期以来,摄影与文字一直被强调为两种不同的报道手法。摄影记者“事必躬亲”和细腻的现场感觉,与文字记者纵横的大局意识,成其为各自报道手法上的长处。现在,要求摄影记者重新拾笔,我认为并不是要摄影记者去和文字记者抢饭碗,逼摄影记者去写文字稿件,而是取文字记者的所长,改善和提高摄影记者自身的基本素质,练就摄影记者独特的“双栖”本领。 近年来,报纸版面的发展与变革,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对新闻图片的运用。从“文字一统版面,图片花边装饰”到图文并茂、图文并重,如今不少老总更是感慨版面上“一片难求”。在新闻信息同质化竞争中,许多报纸求助于以“色香味”俱佳的新闻图片不断扩展新闻信息的内涵与外延,树立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 新时代已经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让许多报社老总和摄影领军人物头痛的是能够满足新标准,能够“一肩双挑”的“复合型”摄影记者也是“一记难求”。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摄影记者拥有的最大资本是经验较丰富,存在的最大不足是文字功底太薄弱。这当然与摄影记者一直以来“重摄轻写”有关,不仅一般新闻图片的说明写得枯燥乏味,简单套用“图为某某”的老格式了事,就连一些难得抓到的好照片、好题材,要么是标题辞不达意,要么是图片说明就事说事,道不出新闻图片背后的新闻来。 说到这里,又得重提“记者”与“摄影”的关系这一老话题了。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这是新时期媒体对摄影记者提出的新标准。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不同的是,或者说要求更高的是,他用相机作为工具记录新闻、表达新闻,在报道形式上他应该比文字记者更丰富。那么,摄影记者的新标准是不是“文字”+“摄影”呢?不尽然。如果这样认识那又会步入另外一个误区。这里强调的是做一名摄影记者的前提是,具备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曾经用“三步曲”来形容摄影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前,必须明白为什么拍,拍什么,怎么拍。而让人遗憾的是,不少摄影记者往往满足于“怎么拍”,止步于“拍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拍”。其实,“三步曲”是有着紧密的、层次分明的逻辑关系的,它环环相扣,一步不能少。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拍,重拾这一环对摄影记者找回自己的坐标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经过理性思维,才能将感性的认知升华为理性的指导,才能对新闻事件有更为深刻、更为准确的把握,才能将上下串成一条线,才知道取什么、舍什么,才能明白拍摄的意义所在。其次要知道拍什么以及怎么拍。知道了拍什么,就知道了新闻的亮点在哪里,知道亮点在哪里,就不难解决怎么拍的问题。 以《举手有效》、《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这几期画刊为例,一个是反映基层民主建设,一个是反映农民进城打工,应该说这些选题的工作性是比较强的,题材也不怎么新。所以在着手之前,按照“三步曲”,先问自己为什么拍,从宏观上定位,明确思路,摸清脉络,沿着脉络不断具体化,把原本抽象、虚的东西在头脑中搞清、搞深、搞透,也就是文字记者经常说的定调子。接下来再问拍什么,宏观定了位,就到微观中取景,确定是以人、还是以情、还是以事为载体,明确什么是需要文字来表述,什么是靠形象来展现,表述采取何种形式,展现选取什么样的角度等等。在按下快门前,这些问题都已经在头脑中明确下来了,怎么拍就是一个具体操作的过程了,用长焦也好,用广角也罢,那就看记者的喜好和拍摄技巧了。 无论是变革摄影画刊的编辑理念,还是强调重学摄影ABC;无论是对新闻主打图片的探索,还是突出抓好图片说明的写作;无论是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还是重新建构摄影队伍体系,都是为了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树立起新闻摄影这杆大旗。做为一名青年摄影记者,更应当适应并满足时代的需求,在新闻摄影这片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 (编辑:徐蟾桂) |
“平遥国际摄影展”文化创新的哲学思考 | ||
以“奥运·大爱”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将于9月19日至25日在平遥古城隆重举办,成为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全球摄影界最大的一次国际顶级盛会 一、从文化本体上说平遥国际摄影展完全具备文化创新的背景和条件 从文化哲学的维度上看,文化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本方式,创新是文化的内在本质,社会发展过程就是人的文化创造过程。一般而言,文化创新是指立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面对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合理资源,实现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革新或飞跃,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的创新。也就是说,文化创新既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又体现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创新不是泛泛而谈,其产生和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重要条件和现实载体。平遥国际摄影展正是因为有着创新特质的文化资源,在整合本土和全球文化资源时,推陈出新,扬弃转化,赋予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世界精神,从而锻铸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 (一)平遥国际摄影展有着文化创新所需的独特文化资源、条件和历史机遇 平遥国际摄影展作为成功的文化创新实践,首先有着赖以进行文化创新的独特文化资源和文化氛围。平遥古称陶,传说帝尧初封于此。东周时韩、赵、魏三卿分晋,境属赵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平陶县。北魏时,为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称平遥。平遥县为文物宝库,它最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城墙、街道、店铺、民居等历史遗迹。古城内现存各类民居建筑3797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民居达400余处。1986年12月8日,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是中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汉民族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实物标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品位,其独特的构造和寓意,镌刻着中国历史的足迹和华夏文明的印记,完整地保存着中国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汉文化特征,为人们展示了明清时期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画卷。平遥古朴的东方神韵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加之,平遥地处山西省中部,离省城太原仅90公里,公路质量良好,交通方便,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大规模集聚。平遥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地缘优势,具备了文化创新的资源条件和文化氛围。 平遥国际摄影展的诞生又得益于山西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众所周知,山西省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度很低,文化发展不平衡。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实现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平遥国际摄影展就是在这种契机下,立足于发挥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作用,促进山西文化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整合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带动和推动山西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时,此举又能更好地对平遥古城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进行卓有成效的保护。 (二)平遥国际摄影展已经从萌芽、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平遥国际摄影展以文化创新的姿态走到世人面前,成为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一个世界知名文化品牌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其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正是沿着文化创新、嬗变的一般规律所进行的。 萌芽。2001年9月16日,山西省委宣传部以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名义,同晋中市人民政府、平遥县人民政府一起创办了首届“平遥国际摄影展”,使平遥在国内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中,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摄影为表达和推介方式,在保护与发展中间脱颖而出。确如一些专家和媒体所言,世界文化遗产给平遥戴上了一顶桂冠,而“平遥国际摄影展”则给平遥插上了一对翅膀,使平遥成为一只振翅而飞的美丽凤凰。其一亮相,即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发展。2001年创办至今,平遥国际摄影展的规模、层次,国际性、艺术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构架起了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和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展每年都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参展国和参展机构越来越多,参展作品更加多元,文化产业与市场的对接越来越成熟。参与人数由最初的20多万人增加到现在的900多万人,参展国家由最初的19个增加到现在的47个。1855年至2007年间,影响世界新闻摄影的54位优秀摄影家的作品主动请愿来平遥展出。阿尔卡特、欧莱雅、尼康、佳能、爱普生、三星、索尼、法国桦榭、香港凤凰卫视和中国移动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以各种形式加入大展,使得大展的商业价值倍增。 成熟。历经八年时间的发展,平遥国际摄影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大展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评价为“内陆省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被权威机构国际节庆协会(IFEA)评为“IFEA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奖”,荣获2005年中国最具影响传媒案例和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奖”,成为中国摄影界的奥斯卡、“世界最通行的名片”和山西省最具影响力的优势文化品牌。同时,平遥国际摄影展成了衡量县域乃至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尺度,对经济社会及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从文化本质上讲平遥国际摄影展是一次科学成功的文化创新实践 文化的本质是文化形态、现象共性的高度抽象,体现着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从文化本质的角度看,文化创新具有继承性、超越性、先进性等基本特征,包括知识创新(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创新、文化思维方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的素质创新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平遥国际摄影展无论是在本质规定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完全符合文化创新的要求,是一次非常典型、非常科学、非常成功的文化创新实践。 (一)平遥国际摄影展鲜明地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三大特征 1、文化创新的继承性 即文化创新是人们在行为上呈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批判继承的发展态度。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中华文化中符合时代的、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进步的、积极的文化;批判传统文化中已经落后的、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腐朽的部分,代之以进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崭新的文化,即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平遥国际摄影展表现在继承性上就是它继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平遥古城文化内涵独特,其与现代摄影技术的相互交融,正是立足于保持古城2700多年的古朴不变,在加强对古城的保护和开发中科学地找寻到了一个良好的结合点,从而在深挖文化精华,传承传统文明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市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古城进行保护性与开发性为一体的展示、改造和提升,赋予了古城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使得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更精彩地走向世界。 2、文化创新的超越性 即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有世界眼光和“海纳百川”的宏伟气度,善于吸纳世界上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对外来文化要科学分析,在比较中引进,在融合中超越,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的东西,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东西,从而在全球化的特殊语境中,更加积极地面向世界文化,通过嫁接以丰富和壮大自己,通过对话以巩固和深化多元的人类文化格局,使我们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博采众长的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超越。平遥国际摄影展表现在超越性上就是它超越了古老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全新结晶。凡观世界摄影史的重要展示活动,均产生于一个个文明小镇或其他有文化特色的小区域。平遥摄影展也是如此。它以其厚重的古城底蕴,在传承和弘扬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摄影技术,借鉴东西方及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成果,在保护中开发,在继承中超越,使得大展文化魅力和商业魅力兼备,融古朴神韵与现代气息于一体。 3、文化创新的先进性 即一种文化只有具备创新的特质,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思潮,推动新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化创新正是由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才得以在历史进化的长河中,伴随着时代的新旧更替,广收博采,又始终保持其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品格,不断突破前人,在不断创新中发展,使得人类文明在文化创新的推动下不断进步前行。平遥国际摄影展表现在先进性上就是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从一开始就自觉、主动担负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使命,在建设创新中吸纳了开明、开放、包容、进步、文明、科学、理性、人文等现代文明理念和成果,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创造出了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引导人类社会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文化,始终保持了文化的先进性,从而能够成为国际国内高水准的文化交流盛会。 (二)平遥国际摄影展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新的表现形式 1、思想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平遥国际摄影展的成功,首先表现在它是一次文化思想观念的创新。第一,平遥国际摄影展是思维创新的结果。它摆脱了原来就保护而保护的思路,大胆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市场运作中找准定位,寻求发展,在策划、组织、运作、体制保障等方面都体现了文化施政理念的转变,借助现代技术力量,合理、大胆地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把弘扬科学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和重塑,充分发挥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能动作用。 第二,平遥国际摄影展是一个优秀成功的文化创意。文化创意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智力性活动。文化创意产生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渗透性的特点,可与其他产业部门相融合,促进产业的发展升级;文化创意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平遥国际摄影展这个创意,以古城为依托,以摄影为媒介,以文化为底蕴,把“平遥”、“国际”、“摄影”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平遥”古城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风水宝地,借助艺术可以扩展这块风水宝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国际”既是活动的水准和规格,按照国际惯例去组织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也是整合国外资源的魅力和胆识;而“摄影”则是当今读图时代、“全球化3.0时代”吸引眼球的亮点和集聚人气的磁场,同时又是联结这二者的媒介和桥梁。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了山西特色、国际意识和时代眼光。正是由于上述创意的成功,平遥国际摄影展才兼具艺术魅力和商业吸引力,从而彰显了这个品牌的文化个性。 2、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关键。平遥国际摄影展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艺术策划、媒体造势、全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其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集中体现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三化”上。规范化,使摄影展有了吸引力;市场化,使摄影展有了生命力;国际化,使摄影展有了影响力。“三化”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建构了一个能够把各种资源更有效地整合起来,把省、市、县连接起来,把艺术、行政和市场沟通起来的实体,从而在体制、机制上保证大展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化就是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运行。平遥国际摄影展开中国大展运用国际惯例操作之先河,从一开始就采取国际惯例运作,并且注重在大展的规范化上下功夫。一是主题鲜明。每年大展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意在通过图片来凸显民族与世界、个性与共性、开放与多元的文化意境。二是引入并强化了策展人制度,提升了大展的专业化水平。大展强调国际化视野,力推策展人这一概念,始终坚持请国内外第一流的策展人布展,并吸纳最好的作品参展。同时开设策展人学院,培养了一批本土策展人才。三是进一步规范活动组织、贵宾接待、后勤保障、新闻宣传等工作,使得大展呈现出隆重热烈、高潮迭起、张弛自如、好评如潮的景象。 市场化就是以市场为支撑,更好地整合、配置资源。平遥国际摄影展正是通过市场化这一手段,把大展与企业家、摄影人、老百姓联系起来,把大展办成企业家关注、摄影人向往、老百姓喜爱的文化交流活动。一是吸纳国内外大企业筹融资金。通过多方努力,以法国桦榭集团为代表,大展引进了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的赞助支持;同时与国内的安泰、移动、太钢、汾酒、大唐等企业进行合作,不但解决了大展运作的资金问题,更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平遥古城国际化保护的新经验。二是盘活当地资源,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展与平遥县棉织、土产、二针等企业开展合作,将其场所、土地和其它“壳”资源,重新整合盘活,作为大展的展览场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图片交易走向成熟。大展注重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完美结合,联络了中国有影响的摄影媒体、信息网站、传媒机构、图片公司等,以服务为目的,在大展期间推出图片交易,首次启动市场化操作,引入两家国外拍卖行,对国内外一流摄影家的原作进行展览和拍卖。四是开展强强合作,营造一流宣传态势。大展与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社、山西电视台等媒体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了大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际化就是搭建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平台,形成国际号召力。法国桦榭集团、香港凤凰卫视、中国移动等一批国际知名大公司加盟大展,并以其公司冠名设定各大奖项,如“凤凰卫视中国当代摄影师优秀摄影画册大奖”等,目前已成为大展的品牌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何奈·布里、诺尔·奎度、立木义浩等一批国际摄影大师及其摄影作品展、精品展频频出现在平遥古城的街巷。同时,平遥国际摄影展被列入2004-2005年度中法文化年交流活动项目,在欧盟等多个地方参加巡展,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品位的文化交流活动。 3、传播内容和手段创新 文化创新总是通过具体的文化产品和传播手段来实现的。通过创新,文化产品既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其娱乐享受功能。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品,能够增加文化产品的科技和经济附加值,使其更加快速、高效、便捷地传播出去。平遥国际摄影展就非常注重传播内容和手段的创新。 (1)注重吸收现代技术文明成果。随着现代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卡通、博客、DV、手机摄影大量出现。每当有新的形式出现,平遥国际摄影展都会敏锐地将其纳入大展,始终站在国际艺术潮流的前沿,保持艺术魅力和商业吸引力。如2005年大展首次举办了“DV影像艺术展”,开创了中国摄影节动态影像展映的先河。以后青海国际摄影节等开始学习平遥,纷纷设立DV展映单元。但无论从规模还是作品的水准以及学术活动的层次,平遥DV影展都是最高的。 (2)注重推出各类文化主题展。平遥国际摄影展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展,而是“节中有节,展中有展”。大展推出的舞台艺术、古代壁画精品展和文学创作等文化特色的项目,全方位展示了山西的文化形象,其背后的“大文化”价值让世界瞩目。如首届中国(平遥)漆文化节精彩亮相,使平遥的传统艺术放出光芒走向世界;中央美院、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广州一家公司合作,将平遥棉织厂展区改建为可与著名的艺术场所北京798工厂媲美的平遥国际艺术中心,成为世界艺术家汇聚之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摄影博物馆,成立了博联社平遥摄影创作基地,持续推广宣传平遥古城及平遥国际摄影展。 (3)注重走出去进行市场推介。一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每次大展都召开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不但在本土,而且在北京、上海、欧盟等地举办现场发布会,让世界广而知之。二是组织精品巡展。大展突破每年9月份举办的季度性展示,历届大展后都组织精品展,以文化产品为资本建立项目公司,赴太原、武汉、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和联合国、欧盟、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日本、比利时等组织和国家巡展。通过巡展,平遥已成为众多海外游客的梦中之城。同时,大展通过举办印度摄影文化周等形式,将各国的优秀文化引进了中国。三是走进高校宣传推介。主办方针对高校学生设立了“PHOTO杯”青年摄影师大奖,展出中国传媒大学、巴黎第八大学等30余所国内外高校学生的摄影作品,全面展示了摄影新生代的整体水平。 4、人的素质创新 人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文化创新为人们提供新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和科学知识,调节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丰富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平遥国际摄影展已成为摄影展规矩的制订者,立足于更高层次整合资源,培养和推介出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使一批优秀艺术家和一批优秀艺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高级策展人、摄影家、画廊经济人。同时,大展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素养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目前,平遥人民的开放意识和整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平遥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正在得到更好的改善。 三、从文化作用上看平遥国际摄影展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促进和推动 平遥国际摄影展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主动进行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省的生动实践,对推动山西对外开放,加强山西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山西知名度,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全面审视平遥国际摄影展,我们可以感觉到文化创新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产生的深刻影响随处可见,渗透、融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良多。 启示一:文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平遥国际摄影展举办前,尽管平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世界知名度,但并未给平遥带来发展迫切需要的经济效益。2001年首届平遥国际摄影展举办之后,平遥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摄影展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核聚变”效应开始凸显。 一是直接推动了地域旅游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2007年平遥古城的游客人数突破了100万,是1997年的42倍,门票收入达到8000万元,是1997年的77倍,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亿元,是1997年的56倍。需要指出的是,大展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平遥古城,辐射了晋中乃至整个山西。以平遥古城为旅游目的地,贯穿全省著名旅游景点的旅游线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动,文化旅游业一下子跃升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快了地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平遥国际摄影展和平遥古城整体开发从一开始就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近中期第三产业发展的三大潜力产品”和“全省102个调产潜力产品”来扶持和推进,带动了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仅以平遥一县为例,目前,旅游综合收入占平遥县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1%增长到16.4%。平遥由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变成了经济大县、旅游大县。三是推动了地域传统产业发展。大展以来,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等“平遥三宝”从文化品位到工艺档次,从规模到销售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仅推光漆器一项,全县销售收入就达2000余万元。山西省的剪纸、刺绣、根雕、泥塑、手工制鞋、银器加工等民间传统工艺都在这里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启示二: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力引擎 一是文化创新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近年来每年的文化消费总量应为247.35亿元,但实际消费量仅为71.91亿元,至少还有170多亿元的市场有待发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山西有文化牞但没有创新为生产力。文化发展之路是山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牞文化强省之路是山西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的光明大道。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关键牞是将文化发展为生产力。平遥国际摄影展在山西是一次开创性、探索性的壮举牞为山西构建了一个对外开放、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平台。实践充分证明,山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同时文化资源富集的内陆省份牞不仅应当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是文化创新有利于打造文化品牌,发挥品牌拉动效应。文化品牌具有提升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文化品牌的树立是文化自觉的表现牞也是文化发展进入优势阶段、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平遥国际摄影展自2001年创办以来,通过不断拓宽题材和丰富活动内容,把中国和外国,历史和现代,艺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和文化品牌,成为展示世界当代摄影发展水平的重大节庆、国内外公认的国际文化品牌和内陆省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为繁荣摄影艺术做出很大贡献,成长为中国和世界摄影界的第一品牌。 三是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平遥国际摄影展是目前山西省最大的一个“创意经济”。省委、省政府在大展创办之初就提出要将之办成“文化节、开放节、经济节”。平遥国际摄影展正是依靠摄影这一当代最强势的传播艺术,使得山西文化在更广范围内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把新山西的新形象传播出去,校正了长期以来山西被外界误读为“山西就是山药蛋派、走西口、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的模糊认识,焕发了山西作为黄河文化的发源地,极具文化内涵的厚重和自信。特别是摄影展这一文化品牌的确立,使得平遥、晋中乃至全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优化。 启示三:文化创新推动了政府执政理念和管理体制变革 一是文化创新促进了决策者执政理念革新。平遥国际摄影展的成功举办是对“文化强国”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也为十六大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更加丰富而具有说服力的现实样板和决策依据。目前全国有2/3的省(区、市)都提出要建立文化大省,几乎所有的省都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大展的成功对我们固有的决策观念、施政理念是一种撞击和革新,某种意义上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文化创新的经济成果、文化成果,更是贯彻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自觉与坚定,将这样的思路和体会贯彻于政策、纲领和工作规划中,一定能够用发展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是文化创新促进了文化体制机制及政府制度创新。山西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地方能用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掘这些地方的旅游价值。平遥国际摄影展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按国际规范操作。如大展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上,前两届摄影展的开幕式由山西省政府投资牞以后改为市场运作;大展期间组委会采取公司化运作、市场化推介的方式,只提供平台,评比颁奖完全由企业运作,把那些政府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交由市场来做,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不仅赢得了中外公司数亿元资金牞提升了山西在世界的知名度,更让人们看到优秀文化产品产业化运作的可行性。 三是文化创新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平遥国际摄影展举办以来,平遥县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规划实施了古城内人口搬迁、历史街区整治、中小街巷改造等一批旨在保护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古城内人口由1997年的5万余人降至目前的3万人;99条中小街巷实现了雨污分流排放,路面青石硬化,供水管网、消防安全设施和电力、电化总面积达到150.89万平方米牞城市绿化率达到18%牞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5平方米。同时,出台了若干个规定,规范对文化旅游业的管理,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极大地提升了县域社会治理水平。 启示四:文化创新促进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文化创新要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围绕的中心都是人,最终的归宿也必然是人。平遥国际摄影展让平遥人实现了从“庄稼人”到“文化人”的转变牞不啻是一次文化创新对普通大众的本质性的改造和提升。 首先,增加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平遥国际摄影展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使当地人得到了直接的实惠。大展以来,一大批农民以开电瓶车、卖平遥三宝、入室摄影收费等三产项目发家致富。以旅游电瓶车为例,目前在平遥古城共有320辆电瓶车,按照每车每年两万元的收入计算,仅此一项就给平遥带来了600多万元的收益。其次,增强了当地人的改革开放意识。摄影展通过和国内外其他省市以及地区来访者的交往,使平遥人充分感知了外界世界,增强了改革开放意识,达到了“古城人民走出去和外地人民走进来”的目的。第三,提升了当地人民的文明程度和整体素质。摄影展使得平遥人开始学说普通话、英语,从吃饭爱热闹到现在饭桌上的静悄悄,从过春节到现在每年过“两节”(春节和摄影节),从刚开始的懵懂、好奇到现在居民自发、自觉地看图片展、听讲座,旅游秩序得到人民的自觉配合,摄影展无形间提升了整个城市人们的文明素质,培养了人们向往文明的共同心态。每个人都在为中外来宾和广大摄影爱好者创造和提供着周到的服务、优质的环境和广泛的交流机会。 总之,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作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关系到文化的自身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深入研究、认真实践文化创新这一时代课题,有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有助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者为中共太原市委副秘书长、太原日报社社长) | ||
作者:赵国柱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