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略说学人书法家梁江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 13:02
标题: 略说学人书法家梁江
略说学人书法家梁江

2012年01月11日


朱万章
  近日,著名书法史论家白谦慎在广州举办的一个讲座上说:当今书法界,“社会精英集体撤离书坛。也就是说,社会的精英们都已不再以书法独善,最好的书法家往往在诗人、学者中。修养是内功,笔墨技巧是招式,内功深厚,无招胜有招”,环顾当今书坛,的确大抵如此。老一辈书法家中,商承祚、容庚、徐无闻、启功、谢稚柳、于省吾、苏庚春、饶宗颐……等莫不如斯;而青壮年学者群中,陈永正、张桂光、黄惇、华人德、邱振中、丛文俊、朱关田……等也不离此道。而在一些人文类学术领域,尚有大量学者不以书法为能事,但却在学术研究之暇,雅擅临池,厚积薄发,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著名学者梁江便是一例。
  原籍广东的著名学者梁江,以美术理论研究与美术教育驰名学界。他所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的通史,奠定其在美术史学界的地位;《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等在美术理论的建构、区域美术史研究方面备受好评。在学术界,人们知梁江名久矣,但在书法界,知其名者则微乎其微。事实上,梁江自幼便临习名家法帖,笔耕不辍,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只是一直忙于学术研究与美术活动的梁江,为人行事低调,未暇打理自己的书法,举办展览或出版画集,因而知其书名者,便寥若晨星了。
  梁江的书法源流,最远可上溯到王羲之、王献之,同时对元明清以来的诸家如赵孟頫、董其昌等也用力甚勤。梁江在师法前贤的基础上,取精用弘,渐入佳境。其书法,兼擅行、草、篆、隶诸体,于行、草更得心应手。所写篆、隶,不拘成法,用笔挥洒,纵横捭阖,并无篆隶者常见之拘谨习气;所写行草,或飞扬跌宕,或纵笔取势,在自由自在的运笔中,可见其不落俗套、不为法囿的气势。在书写工具方面,他偶尔也选用明代广东理学家陈献章(白沙先生)所创制的茅龙笔。这种笔的最大特点在于笔锋硬健,易学而难工。梁江能承继白沙遗风,所书茅龙笔字,拙而愈巧,纯任自如,彰显其深厚的书法功底。
  梁江的书法中,充溢着一种恬静而平和的心境。这是与他长期的历练和深厚的学养分不开的。元代书法家陈绎曾在其《翰林要诀》中说,书法要“造化上古,气自然古;幽贞闲适,气自然澹”。纵观梁江的书法,不难发现正是这种意境的再现。
  梁江所书诸作中,对《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着力尤多。《岳阳楼记》宣扬的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精神,而《桃花源记》宣扬的是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出世精神。这两种精神恰恰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一生所追求和整合一体的处世之道与精神境界。梁江不厌其烦地反复书写两篇名作,正是其“入世”与“处世”精神的折射。以书明志,澄怀味象,这是梁江书法的又一特色。
  梁江书名虽然并不为书法界所识,但其作品已先后参与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国外的各种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梅兰芳纪念馆、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收藏,在业界得到广泛的认同。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的人知道:梁江不仅是一个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更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书法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 13:03
腹有诗书气自华——梁江书画略识





尚 辉
  好的作品,是能沁人灵府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字。近日得观著名学者梁江书画作品,心中惟余此想。这一“苇”,恰似梁江手中随心适性的一枝笔,穿越苍茫,揽阅旷远,引观者跨入书画天地作逍遥之游。
  苏东坡《赤壁赋》一文,深获赵孟頫、文徵明等历代书坛大家之睿赏。历代所留书迹,或盈润秀雅,或俊朗爽利,各有妙处。梁江也钟爱书写《赤壁赋》,他显然下了工夫揣摩过法帖名迹,但并没有在前代大家门下亦步亦趋,能做到不逾规矩而能无拘无束,神清意定且气脉贯通,因而别具一种风情。在他历年所书诸作中,《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着力尤多。据他说,之所以几十年反反复复书写这两篇名作,乃在于这两篇名文最为恰切地表达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入世”与“处世”整合一体的精神世界。这固然是他作为一个人文学者的独特解读,另一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他以书明志,借古言今呢?
  梁江学书,早年上追二王,又学欧、虞、褚、陆,兼及赵孟頫、董其昌等大家。善隶、篆、行、草诸书,功力颇深。历数十年埋头磨练,能取法诸家而又不着痕迹,化各家之长变而为个人风格,终得以显露出浓重的个性色彩:大器朴质,酣畅劲健。其所作楷书,端庄朗健,深合规矩法度却不沾板滞之气,一如其为人之内敛厚重。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以各种书体创作的行草书。他推崇以“书”写胸中真趣,书法力求流畅自然,甚至不妨使性任情。日积月累,他终得以形成了一种迥异于他人书艺特色。其书风绰约多姿,或舒展流丽,或纵横恣肆,或苍劲率性,结字布局聚散得当,点画使转笔力沉厚,通篇字幅每每彰显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苏轼论评陶潜诗,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之语,借用于形容梁江驾轻就熟式样多变的书迹,也是再贴切不过了:表面质朴率性,实则雅致流丽。笔意劲秀迟拙,内涵充盈丰厚。陶潜诗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山野村居意象,寄寓着挣脱世俗羁绊,回归自然境地的向往。梁江的书风,透着学者的充实和睿智,随心所欲,生动流畅,有如陶潜诗一样让人领悟到天然之气息和蓬勃的生机。
  梁江早年在广州美院学习,作画是科班出身。后来,他一边钻研美术史论,一边习字,且喜作写意山水、花鸟。他既有人文学者的丰厚素养,有职业评论家的敏锐眼光,且多年在笔墨技艺上涵养磨砺,工夫自是非同一般。西画的坚实功底,使他对色彩和明暗有特别的敏感。书法的工力,使他在笔法的点画使转中透着沉实和灵动。学殖深厚,识见不凡,故而所书和所画的格调气韵起点也高。他的花鸟画注重生活感悟,很多内容都是随手拈来,题材多样,技法多变,清雅生动中透着书卷气,让人看了感到亲切和可爱。他所作山水画,也是变化多多。或偏重轻快灵动,或追求沉稳厚重,或着眼本质原貌,或强调直观感悟。而在笔墨技法和造型语言的运用上,更是呈现了出人意外的丰富性。据说,曾有人问梁江先生,是否一定要通晓十八般武艺才算好画家?他答曰:不须这样苛求,一般画家术有专攻擅长某一兵器也可。但是,作为负责任的研究者或批评家,专业要求更高。若没有切身的尝试体验,所发议论很可能只是隔靴搔痒。
  有如神农尝百草,实践体验与史论研究相辅而行,相互促进。他在历年书法、山水花鸟作品中,之所以费力尝试了众多笔法,营造各种体格,原因原来正在于此。这让我不由想起了陶渊明另一首《归园田居》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真正的学问,永远是没有不劳而获的。梁江曾在教学中拿这首诗来提示研究生,其实这也很好地诠释了他历经的治学及修行之路。梁江先生多年来投身美术史论研究、创作批评和教育事业,著述颇丰,声名远播。他在人文领域所获得的丰硕成果,他在书法绘画上举重若轻的洒脱,与他数十年来勤学精思,严于要求而获得的深厚学殖息息相关。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梁江书法和绘画上呈现的才情和个性特征,来自于他的学者本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 13:04
学者书画家梁江举办首次个人书画展

梁江照片
梁江国画:春酣
梁江国画:林深不知处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当代著名学者画家梁江的首次个人书画作品巡展,2012年1月17日起在广东岭南美术馆举行首展,展出梁江近年所作书法和山水、花鸟作品一百余件,展期20天。
  梁江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到北京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曾在广东创办《广东美术家》杂志,任《广州文艺》主编。到北京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近年多次在北大、清华大学人文讲坛举办讲座,任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出访国外,应邀任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主任策划委员等。
  梁江迄今已撰写了400万字的美术史论研究著述,以思维敏锐,见解独特,文笔优美广受关注。其新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通史。所著《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等在美术理论建构、区域美术史研究方面也备受好评。梁江为人行事低调,多年专注学术研究及忙于全国性美术活动。而在书法、绘画创作上的众多成果则为文名所掩。此次由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家协会等联袂举办的《情怀岭南---梁江书画展》,系其首次个人书画作品展览,岭南美术馆特意安排了春节黄金档期展出。
  此次在广东举办的书画巡展,首次展示了梁江以多种体格、不同笔法创作的百余件作品。梁江自幼临习名家法帖,书法功力颇深。他最引人注目的行草书,纵横捭阖,苍劲朴质,艺术个性甚为鲜明。绘画上,他早年出自广州美院油画科班,后转攻中国画。所作山水花鸟,笔法灵动多变,格调清雅自然。他具有坚实的西画功底,对传统笔墨有深入解读,有过人的文化修为。学者本色,厚积薄发,融丰厚学养于笔端,作品让观众有目不暇给之感。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推为“学殖深厚,出手不凡”。
  梁江简历
  梁江,现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美术系主任等职务。
  受聘担任《美术》、《中国美术》和《美术观察》等多份专业杂志编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委、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博士答辩委员,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主任策划委员等。
  原籍广东罗定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王朝闻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广州文艺》月刊主编、《广东美术家》执行副主编、《美术》月刊编辑部主任、《东方》月刊副总编辑、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主持等。
  近年曾任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出访瑞士、日本等国家。曾策划、主持实施“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等大型活动。
  近30年来,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撰写工作。已出版《中国美术鉴藏史稿》、《广东画坛闻见录》、《美术概论新编》、《美术学探索》等多种个人专著,编著《我看冰兄》、《学术与人生》及多种书籍画册,发表学术论文400余万字等。
  多年从事书法和绘画创作。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国外展览,为中国美术馆、梅兰芳纪念馆、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收藏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