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收获着语文老师的幸福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3 12:46
标题:
收获着语文老师的幸福
收获着语文老师的幸福
唐建新
前天中午和王老师等几位一起聚会时,王谈到了她近些日子被幸福所充盈着快乐。
王老师几年前曾经患过什么皮质硬化的疾病,一度衰弱得来连扭动门锁开门的力气都没有,什么药似乎都吃过,什么针也似乎都注射过,仍然不见效。大家几次到王老师家探访,深为病情担忧。
最后终于战胜了这怪病,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去年见到王老师就感觉到气色好多了。又听说王老师到瑞士女儿处定居三个月半年,两老夫妇开车到处去游玩,大家都为之高兴。
这一次聚会,王老师还说道自己最近一些日子非常忙,每天上博客,上微博,一上去就感觉到学生不断地回应与欢呼!过去很忙,没有时间整理一些东西,现在有时间了,就把过去的一些班级笔记,班级优秀作文选,敲打一些出来,每周贴出两三篇。这一来不得了,学生一传十十传百,都涌来网上,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校园生活,感恩老师,联系同窗,自己忙得来回应不过来,一天到晚做不了几件事情就过去了。
王老师是很早到特区的优秀语文老师,九十年代初就继续着进行高原刘胐胐的观察思考写作三级训练的课题,在全区开出了多节语文公开课,培养的学生也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到本世纪初,参加一所新开办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担任学科教研组长,参加全国第一批课程改革试验,开始接受课程改革的破冰之旅,上课给全国的同行们探讨,年近退休仍然坚持为全省录制可高的语文课例,参与到一无所有的课改教材教辅资料的编写之中,且不断推出若干中青年教师到全国去录制示范课。王老师还亲自到青海等地去讲解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体会,但是还真是不断匆忙不断思考不断琢磨不断探索,为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作出了不少的奉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和人民教育音像出版社就多次来王老师的学校录制了现代文、文言文、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多种类型的语文课。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下面一篇有关科学类单元的语文学习的文章,这在当时,在十年前,发自肺腑的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观念以及态度,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祝愿王老师身体健康长寿,继续分享着与学生一起走过的快乐时光,继续收获着作为一名有职业良知的语文教师应该有的精神幸福!
附
王润梅: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语文学习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八年级(上)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说明文单元,面对这些陌生而又枯燥的课文,我们不知所措。在期待和迷惘中,等待着老师的安排。
“面对科学这片浩瀚无垠的海洋,我们都惊奇地张大了眼睛,
找到了最佳的人口处。”——选定课题
从以往的经验看来,同学们会对这样的课文不感兴趣,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这一次,面对这片新大陆,我们都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等待着,看老师有什么新招!
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5篇课文的题目,让我们分析它们所属的专题范围时,班上开始引起一阵骚动,每个人都议论纷纷。当《大自然的语言》属于物候学,《奇妙的克隆》属于生物学,《生物入侵者》属于生态环境方面等确定下来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网络组长”“ 讲课组长、”“论文组长”这几个字,让同学自告奋勇当组长时,班上的同学才恍然大悟了,原来老师是大胆地放开手让我们当老师,而老师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由学生讲课,这可是一个冒险性和难度性非常大的“游戏”,因为如果学生讲课效果不好,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会影响教学质量。但是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我们大胆的去尝试。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开始了深入讨论,并且将这几个研究专题进行归类。刚刚乱成一团的班里慢慢地静了下来,大家开始考虑,自己到底参加哪个小组好。不一会儿,我们便对这种上课方式感兴趣了,正如谭颖同学说的:“在第四单元中,老师采用了我们未曾接触过的方法进行学习。由几个人分为一个小组,以网络组长和讲课组长为首。前者负责提供写论文的相关资料和网址,后者负责用搜集来的资料,经过筛选,做成课件,进行讲课等工作。我当即就报了名,因为我觉得这是体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这种属于合作精神的学习,当然是需要有组织能力十分强的组长,就连我这么胆小的人都能鼓起勇气,可见这种新课改的确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的课题,就像黄延舟同学说的:“第四单元事理说明文学习开始之前,我就喜爱上了‘克隆’。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新青年,谁不会对“克隆”——这个充满科学价值与神幻色彩的新事物感兴趣呢?于是,当老师号召同学进入克隆课题研究小组时,我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去。”
几乎只是八九分钟的时间,黑板上涌现了新的笔迹,各个组长争先鼓勇、毛遂自荐。也几乎是几分钟的时间,每一个课题后面又再次涌现了更多新的名字,每一个组员也纷至沓来。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让这片自己参与劳动的土地能够洋溢着个性的光芒。
短短的几分钟,又是短短的几分钟,加起来也不过20分钟左右。但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面,近50颗大脑正在飞速转动,它们在思考,它们在寻找,最后,才传达命令给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然后组长们就开始在紧锣密鼓地分布任务给组员,组员们都聚集在自己的组里讨论,有的同学把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组长、组员、老师,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
“我们贪婪地吮吸着科学海洋的乳汁,接受着网络赐予的力量,
与海的生灵一同在海中倘徉。”——收集资料
说到收集资料,各个组都有他们的难处。资料容易收集的小组,往往怕怎么样筛选精华;资料难收集的小组,更是无从下手。为此,老师专门用两节课,让我们到电脑室去用互联网搜索资料。
我们将整个四单元的5课分组,其他组进展顺利,但作为《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的讲课兼论文组长的俞晓婷,深感为难,因为这一课讲的是声音,和其他几课的说明文不同,是属于科技小品文,难度的增加并没有吓倒他们。于是一到电脑室,每个人都很珍惜时间,组长把有关的网址和资料的储存告诉了组员,大家就开始安静地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但是互联网实在很大,就象用网捕鱼,洞太大,漏网之鱼多;洞太小,又难于捕捉大鱼。可贵的是,在组和组之间的查找中,既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又表现出合作性,不少组在查资料的时候,还特意帮其他组留意有关资料,希望能够给予别人帮忙。
收集资料,提高了我们对互联网的应用频率,我们班的黄坚洪同学在随笔中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在讲课的背后会有很多付出。首先就是要备课。我们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心情特别复杂,深怕查不到相关的资料。当某个网站正在打开时,我们心跳加速,因为我们害怕查到了,而网站打不开。而查到要找的资料后,我们心情愉悦,仿佛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我们重视它。这种重视,甚至胜过我们对考试的态度。也许,这将使我们获得比考高分数还要多的乐趣。”
“我们现在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惟有借助全组的力量,
在沙子中淘出黄金。”——合作整理
有的同学面对找来的资料,头都大了。确实,那些零零碎碎的布片怎么样才能裁剪出美丽的衣裳?这就要看我们自主合作的能耐了。
许旭双同学面对这些资料,很有感触:“在网上查找资料,既可以享受网络的乐趣,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收集丰富的课外知识,接着任务就比较辛苦了,收集了一大堆资料,还得经过一番精心挑选,务必做到精益求精。”和她同组的黄坚洪也是如此:“当资料齐全后,就是结合自己的理解,打一份上课时的提纲。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一丝不苟,深怕哪里出差。。这时的认真状态比考试答题还仔细。最后就是做课件。在做课件的时候,我们把自己才华充分展示出来,即使做到深夜一点,我们还是觉得不够完美,不疲惫,因为我们对它太重视,对它负责,对它充满了兴趣。”
在这个环节里面,每一个组都顺利通过,他们利用筛选剩下的精华,做出了简洁有力的课件,接下来就要看讲课组长的表现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手下的一切都蓄势待发。
这时候,手心渗出了汗。”——讲课汇报
有的同学曾经幻想当一位老师,但是在今天,我们却有机会提早实习了,许忆宁同学百感交集地说道:“当走上讲台那一刻,我感觉从未那么自信,感到这是一种从未遇到的愉悦,我从没有这么喜欢过语文。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还赢得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肯定。”
黄延舟同学是《奇妙的克隆》一文的讲课组长,我们来看看他在随笔中是怎样写讲课感受的。 “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半是紧张一半是抱怨。要知道,讲课可是每个小组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若是课讲得不好,冷场怎么办?给小组丢脸吗?可话又说回来,第二天的课都指望着我了,我能对同学们视而不理吗?强烈的责任感使我的信心增强了。当天晚上,我老老实实地坐到书桌前进行了备课……渐渐地,我就摸索出了一些门路。原来,课文的中心都是通过一字、一句、一段表达出来的。即使一段文字体现不出什么来,那么两、三段或者几段和起来分析就一定有一个思想内容。在这阅读灵感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把文章的主旨、说明方法及文章中其它值得学习的部分勾划了出来,还添上了分析笔记。第二天,我刚走上讲台,开场白就遭到了玩弄。我问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克隆,有同学就开起玩笑来:‘克隆?不就是把你变成两个吗?’我知道这是课堂,于是一改常态,没有跟大家嬉皮笑脸,表现出了一个老师应该有的严肃。同学们也蛮给面子,马上就停止了玩笑。但我讲课的时候还是挺认真、挺诙谐的。因为我觉得幽默比严肃更吸引人。我发现,上课多给同学提问也是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好手段。每个同学的回答我都十分尊重,我认为有同学能回答我的问题是很宝贵的事情。如果有同学回答错误,我不会直接否认。我还发现,如果将课文中的一些东西与周围事物作一下调换,会更好理解。我的课最后在同学们满意的掌声中顺利结束了。通过这次讲课,我获益匪浅。不仅体验了作老师的滋味,更重要的是,我还意识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真正调动起了我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同学们的讲课内容很精彩,各有千秋,下面附上《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俞小婷同学讲课的实录部分。
(播放: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选自初中第二册教材20课《口技》)
上面这段是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的一段,它对声音的描写可真是令我们叹为观止。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我们就开始接触声音了。所谓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可见,声音的世界比有色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声音的世界,去领略声音的色彩。
了解学习内容、学习任务。
进入学习。讨论本文所提到的声音。由同学发言,讲述自己对声音的感受。介绍本文的写作技巧、语言技巧、了解本文结构、印证文章的主题。
提出问题并解答。解答作业题。
进行声音游戏。播放轻音乐供大家欣赏。
拓展阅读:声音的科学。(什么是声学,什么是音、律,声音的三要素、发生的原因等)
名家写声:巴金《静寂的园子》
“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因为在我无意中我听到了百分之百的绿色的声音,我听到了生灵的对话,我听到了优美的歌声……”
用心聆听去吧!朋友!你一定会听见的!
同学们不仅讲课精彩,论文也非常精彩。《大自然的语言》一组写出了:《物候学的昨天、今天、明天》;《奇妙的克隆》写出了《克隆课题学习报告》;《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写出了《我们所了解的科学领域》;《生物入侵者》写出了《向生物入侵SAY NO》;《你一定会听见的》写出了《心灵的天籁》。共十二万字。
认真地对待这次活动,使我们发现原来学习的主人是我们自己!
“每一份耕耘,都有收获;每一份付出,
都奠定了今天的成果。”——多元评价
当然,每一个同学的心血都不会白费,老师专门制作了一张多元化学习评价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参与态度,成果展示,论文提交等情况都能在评价表中体现。
这张评价表的内容包括有每个组的主题,参与人员;搜集资料情况、参与活动情况、口语交际情况、课件制作情况、论文提交。其中又有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使学生不仅能从中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而且能够看到自己在别人眼中以及在老师眼中的价值。对个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黄坚洪同学写道:“在这里,我们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自信……在完成任务后,一种伟大的成就感迎面而来,为我们一切的辛苦划上了句号。”
“越来越近,我们从科学海洋的旅行中回到现实
发觉,原来科技和生命是多么可爱。”——收获多多
“真的难以想象,自己原来做了那么多。”
当了一回“老师”,我的感触很多。体会到了当一个老师的辛苦,要很神速地备课,还要一节课站在讲台上,加上粉笔沫的“攻击”,这才上了一节课,我想,以后我们要是再不认真听课,真是太对不起老师了。其次是集体的合作精神,我们组虽然是准备时间最长,但是写论文的时间却最短,可大家的论文也总算七七八八地交了,不用我怎么费劲地催。如果不是全体组员的合作,我想我讲课也不至于能顺利过关。最后是个人的成长,经过了很多次的上台,脚不抖了,声音能洪亮起来了,面子也抛开了,还算有点经验积累了。
许怡宁同学对这种上课方式充满希望:“上课前,我们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在制作课件中,我们提高了应用电脑的水平;上课时展示和讲解课件,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胆大活泼的性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会使课文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简单易懂,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真可谓是‘一举数得’啊!这种学习方法,是内地极为少见的。现代社会要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课改带给我很多的学习乐趣,我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我相信,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会在课改中涌现出来,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学到各方面的知识。我也相信,在与内地同学们交锋的社会考场上,我们的综合能力会比那些接受“应试教育”的同学强得多。”
当然,我们的同学不仅仅都只是欣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魏珊同学就提出了几点有待改善的地方:“我认为这次综合性活动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上台讲课时总是那几个语文较好的同学,这样使许多有能力的同学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而且,我觉得这样不利于我们提高语文的学习,我们应把机会多让给那些平时少发言,但常常是一说出口就是一鸣惊人的同学。始终都是那些同学在上面演讲,只能提高一部分人的能力,却不能带动全班的积极性。”
“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上面的这一句话是选自这个单元其中一篇文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人们常说,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就是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通过学习这一个单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科领域也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学科领域上的研究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黄延舟同学认为:“真是太有趣了,科普说明文当中也蕴涵着如此多的语文知识,原来学科学也是学语文,学语文也就是学科学呀!这是有始以来,我第一次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可见,我们这次单元学习不仅调动了同学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丰富了同学的科学知识。学习结束后,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提交的论文放到学校校园网的研究性学习平台上,以便今后进一步探讨交流。
确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不少。首先是搜集了很多可观的资料,写出了有思考、有价值的上万字的论文,而且总结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提高了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学习语文的能力。其次是知道了科学海洋的浩瀚以及科学家应有的可贵品质。最后培养了探索的精神,懂得了与人合作、交流的艺术。
课程改革将掀起21世纪学习的新革命。崭新的学习热潮正在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你一定会听见的。
学生执笔 俞小婷
教师的一点感受
课程改革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涯。我一个从教三十年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让学生上课,而且是上一个单元的课,开始,我也为自己大胆的想法害怕,万一学生上砸了怎么办?考试考的内容学生没有讲到怎么办?
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正如新课标所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在网络环境下的专题性研究学习,是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问题性、生活性的综合特点。事实让我知道了,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引导组织他们“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当听着一个个同学在滔滔不绝的讲课,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样子,我惊喜、;当看到一张张精美生动的课件,我感动;当看到几十万字的资料和十几万字的论文,我震惊。
惊喜、感动、震惊之余,使我们不能不对以前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以前常常是教师说了算,一讲到底,学生自己不动手,不动脑,只是听课的机器。活生生的事实,让我清晰地感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好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决定教学方法,如文艺性作品类的教材,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就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我们的教学,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专题性研究课,虽看不到教师在讲台上,但教师的影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为缺乏教师具体指导的研究课,是无法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虽讲得少了,但学生活动多了,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多了,学生动手研究讨论问题的时间多了,这一教学方式的变化,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情绪始终高昂。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发挥出了极大的潜力。因而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更高,我们只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才能发挥好“导航员”的作用。
语文教师 王润梅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