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对哲学多种褒贬的解答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5 15:11
标题: 对哲学多种褒贬的解答
对哲学多种褒贬的解答

   成隐



    在人类知识的诸多学科中,曾获褒扬之至,又遭贬斥之极,其褒贬差异殊巨者,当非哲学莫属。对此,仅从众说纷纭的褒贬中撷取对立的几组,即可证之。

第一组:A,褒者为“总汇说”:认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能将各类知识包容其中,形成人类的知识系统,因而哲学堪称为人类知识的大全,而哲学家也多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B,贬者为“分离说”:认为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许多学科逐步独立,不断地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最终造成哲学的空洞化。哲学最终将因失去昔日所拥有的丰富内涵而名存实亡。

第二组:A,褒者为“真理说”:认为哲学的最大价值能使人们获得最高的真理。如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就说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科学”,“对于真理的必然性的科学。”B,贬者为“无定说”。认为“无定论正是哲学的本性,只有无定论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而真正的哲学问题总是无定论的”。前苏联学者尼基福罗夫在《哲学是不是科学?》中提出哲学过去从来不是,现在不是而且将来也永远不是科学的观点,它以“派别林立,三教九流都有”为特点,认为哲学从来没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范式。还有人说,哲学的见解层出不穷,很难给人们提供一种“确定的”知识。

第三组:A,褒者为“爱智说”。说哲学是爱智慧,这是人们十分熟知的。此说源自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指出,哲学起源于人的天生的好奇心,对于智慧的爱,也大抵归功于这种好奇心。既然哲学是爱智慧,那么亲近哲学就是亲近智慧。B,贬者为“无用说”。认为哲学是一种无聊的智力游戏,太抽象,太理性,太枯燥,太乏味,哲学不可爱!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者不是把哲学归结为文学,就是把它归结为科学,哲学成了“准科学”或者“在文学手中对于自身毁灭的无穷反思。”“为大学里少数无所事事的教授所从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活动”,“玩弄臆测”,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智慧”,甚至是一种“虚假的智慧”。因此有人认为:“我们不需要哲学,因为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毫无用处。”有人说:“哲学太不现实,太空洞,哲学使人怪异。”认为“生活比哲学更重要。”

    第四组:A,褒者为“王者说柏拉图曾有“哲学王”之说,认为只有哲学家才可担当最高的统治者。人们认为哲学为众学之首,群科之冠,科学的科学
是“一切学问的女王”,“有至上之功”,称哲学为“哲学王”亦无不可。并且认为“切莫相信还有比此更高尚的科学了,它就是最神圣的,最高尚的。”B,贬者为“终结说”。海德格尔在《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中认为:哲学正在消逝,正在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形而上学正走向死亡,在渐渐死亡。科学认识的一切可能范围都已划分清楚,哲学的时代已经过去。“哲学已穷尽自身的可能性”,哲学该寿终正寝了,它应当由思想来取代。有人则说:“哲学死了!”
  什么是哲学?应当怎样来评价哲学呢?面对这许多殊异的褒与贬,人们会疑窦丛生,迷惑不已:其中哪些对,哪些错呢?人们希冀得到一个明确的解答。

要解答以上的疑惑,有一个问题当予首先解决,即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是否能够确立。就象对于一个人的褒与贬,首先要确定有没有这个人。如果并无此人,那么褒贬又有何意义?

   怎样看一个学科是否能够确立呢?主要有三点:一,有独特的研究领域;二,对人类具有重要的价值;三,其理论是科学的,是可予证实的。

  先看第一点。如果一个学科没有自已独特的研究领域,它就会与其他学科相互混淆,可以被其他学科所取代,从而失去其独立存在的价值。那么哲学独特的,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研究领域是什么呢?从历代的哲学著作与许许多多哲学家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得到确定。历代哲学家研究的是一些什么问题呢?如世界,存在,物质,精神,理念,共相,普遍性,理性,道,理,气,心,人性,天命,无,有,太极,真理,纯粹理性,绝对精神等等,这都不是一些普通的概念,有人称之为范畴;也不是一般的范畴,而是一些终极性的范畴,即追问到最后,似无可再予追问的范畴。正如一些哲学家常常说的,哲学是在追求一种“本原”,一种“第一因”,一种一切知识的“最终的奠基”,它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进行的探讨,是一种“终极性的关切”。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哲学是对于最根本问题的终极性的追寻。这种“终极性追寻”就是哲学独有的研究领域。其他各种学科只研究本学科所涉及的根本性的问题,而哲学是把一切学科的最根本问题都包容在内,追寻一种更广泛,更具普遍意义的根本性问题。这种最后的终极性的追寻,即是哲学独有的研究课题。当人们对于各种问题进行探讨时,只有与这种终极性相联结,才算具有了哲学的品质。

次看第二点。人是一个追求的体系,强烈的求知欲是人的本性,因而人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寻精神。人是理性的,它不能在一种无明的状态中生活。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人会感到茫然无着,在浑浑噩噩中生存会无比地痛苦,人生将不会“安心”。人必须澄明地,有希望地活在世上,那才算是真正地活着。哲学即是以终极性的追寻,实现理性信仰的学科。这种信仰使人从迷茫走向澄明,从徘徊无定走向步履坚实。就象在漫漫黑夜之时,于茫茫大海之中那光辉闪耀的灯塔,把人引向希冀的港湾。人的一切活动是有目的性的,志即是这种目的性的体现。人之志与其终极性的追寻密切相关。哲学即以终极性的追寻解决人生的信仰问题,所以哲学对于人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人类具有重大的价值。
其实能解决人之信仰问题的不只是哲学,宗教也具有此种功能。这就涉及到第三点,哲学的理论是科学的,可予证实的;而宗教的信仰则是非理性的,实质上是一种迷信。在科学逐步昌明的时代,宗教的非理性的迷信已难于让人产生一种确定性的信仰。宗教因缺乏证实性而使人多生疑惑,致使信仰产生动摇,这就难以再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确定不移的信仰。而哲学不但与宗教的迷信与盲从有别,而是对这种迷信与盲从起到一种“破坏”的作用。哲学是以理性的,科学的,可予证实的理论对最根本的问题进行追问,通过对终极性追寻的回答,构建起人们的信仰。这种信仰更具可信性,自然是更为确定的信仰。实质上,宗教是不可能真正对终极性追寻作出回答的。在严格意义上,哲学是能对终极性追寻作出真正回答的唯一学科。
从以上三点可以认定,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可以确立的。有了这种确立,下面就可对多种褒贬予以解答了。
先看第一组。褒者说,哲学是各类知识的总汇,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哲学是终极性的追寻,必然要上下求索,八方探寻,在研究问题时总是联系着世界的整体来思考,是一种无所不及之思。这样的话,哲学把各类学科包容其中是理所当然的。但包容之多并不说明问题的解决,恰恰相反,只能说明这种终极性的追寻还未实现,所以不值得褒扬。而贬者说,各种学科的独立与分离将使哲学空洞化。一些学科的分离是事实。但各种学科的分离并不意味哲学独特的研究课题已不存在。只要哲学独特的研究课题在,就不存在空洞化的问题,哲学也绝不会因此而名存实亡。
再看第二组。褒者说哲学是最高的真理。如果说哲学实现了对于终极性追寻的正确回答,这样说固然不可。但是,时至目前,哲学还未能实现这种回答,所以称哲学是最高的真理还为时过早。而贬者说哲学无定论,不能给人以确定的知识。如果从已往的哲学来看,这种说法确有其道理。因为哲学是一种终极性的追寻,就象人们在寻找一件稀有的珍宝,寻了许许多多的地方,都未能寻到。于是叹息真是“无定”啊!实在是“不确定”啊!人们在没有寻到珍宝之前,即使寻找的地方再多,也仍然是“无定”的,“不确定的”。只有最终寻到了,才能说,原来并非是“无定”的,而是“确定”的!所以在寻求的过程中,“无定”与“不确定”十分正常,在未能寻到之前只能是无定与不确定。但是,人们决不能因为“无定”,而说以前的寻求没有意义;更不能因为“不确定”,而不再追寻,放弃这种寻求。
再看第三组。褒者说哲学是爱智慧,这是有道理的。由于哲学是对最根本问题的终极性追问,是一种“无所不及”之思,这当然需要极大的智慧。但是,从事各种学科的研究与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智慧,所以智慧并非仅仅属于哲学。贬者说哲学是一种“虚假智慧”,是有其道理的。当寻宝者没有真正寻到宝物,硬说自已寻到的即是宝物,为了让人相信而自圆其说时,就会形成“智慧游戏”,出现“虚假智慧”。还有贬者说哲学“无用”,也有道理。在终极性的追寻没有获得正确的答案之前,哲学确实还难于真正显现其大用。在终极性追寻没有获得正确的答案之前,由于各种“虚假智慧”的出现,哲学不但“无用”,有些“学说”甚至有害。一些强辩之论搅乱了人们的思想,甚至把人引向偏邪之路,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大混乱,使人迷茫,疑惑,徬徨,无着。如西方出现的思想危机,哲学的各色“虚假智慧”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否定哲学的重大价值;因为哲学对终极性追寻的最终正确的回答对于人类是有极为重要意义的。
再看最后一组。褒者说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在众学科中有王者风范。作为终极性追寻的哲学,对于各种学科有其重要影响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哲学有它自已独有的研究领域,这必然使它的影响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不宜过分夸大。贬者的“终结说”与“哲学死了”的见解,若对已往的哲学或某一阶段的哲学来说,不能说完全不能成立;但如果指哲学这门学科的“终结”,则是错误的。在任何时代,人们总会把“有用性”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对于哲学,正如狄尔泰所说:“哲学思想只有有效应才有权存在。”哲学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有其对于人类的重大的价值,这正是哲学必然永存的理由。
限于篇幅,以上仅对多种褒贬作了简要的解答。对这些褒贬总的评价为八个字:“皆有道理,都不准确!”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一是未能洞悉哲学的学科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第二点,即至今哲学仍未能对其终极性追寻作出正确的回答。因为种回答不属本文范围,所以我愿在后文中作出我认为正确的回答。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