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学好数学的好处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5 17:04
标题:
学好数学的好处
学好数学的好处
韩石山
或许是当过十年的中学教员,写作上也还薄有声名,朋友们中常有人领着孩子来家里,让我给些切实的指点。
我呢,当着孩子的面也不能像惯常那样,把自己说得凄凄惶惶的一无是处,不是怕伤了朋友的面子,是怕给孩子一个错觉:学习好了最终不过是个韩伯伯这样的穷文人,学习差点当个韩伯伯这样的三流作家不也很好吗?因此之故,弄得我左右为难,平日灵牙利齿的风采一点也没有了。说自己当年学习很好吧,孩子会想,学习那么好怎会落魄至此?说自己学习不好吧,孩子会想,那你还要这样恬不知耻地教导我?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绝招。就是,谈话中总要问一下,这孩子的数学成绩怎样,若回答说数学还好,我会放心不少,若回答说是数学不好才想考文科,那我就得慎重对待,末了总要意意思思地说,数学还是要学好的。
不久前的一天,一对夫妇领着他们上高三的孩子来了,我又是这样东拉西扯地应付了一番。那夫妇跟我是老朋友了,谈过话之后,孩子有事先走了,他夫妇留下继续聊天。那妻子问我,韩老师,你怎么这样重视数学呢,孩子将来学文科,与数学关系不大呀。
因为是熟人,也就无所顾忌,对他们说了我的真心话。我说,与升学关系不大,与人生的关系可就大了。
听出话里有音,朋友说,能不能给我们细细说说。
我说,中学时我的数学也是相当好的,不是数一数二的那种好,是了然于心的那种好。后来就是靠着这点数学知识,算出我是当年中国社会上最富裕的人群里的一个,又靠着这点自豪,让我度过了人生最艰窘的时期。
真的吗?快说说!
我是1965年上了大学的,1970年毕业后分配到吕梁山里的一个村子里教书,最初领的是实习工资,转正后每月50元。住的是庙院,吃的是窝窝头,这都没什么,最可怕的是对前途的瞻望,这样下去,何日是个了呢?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同事们都回家了,空荡荡的庙院里,就我一个活人(神仙该算死人),由不得就想,在中国社会里我算个什么境况。政治上不能提了,经济上呢?算来算去,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我那个年龄段里,我是中国最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
我是这样算的。从起始工资上说,大学生是最高的。工资的高低是相对的,若基数一样,其高低的显现,与工龄成正比而与年龄成反比,可以很方便地列出一个公式。而那些年,根本就没有长工资这一说,这样,就只与年龄有关了。比如一个50岁的人月薪50元,就不及一个25岁的人同样月薪高。再看我的年龄,按农历说吧,是丙戌年(相当于公历1946年)。那时的小学是八虚岁上学,于是到了1953年秋天就上了小学,一级也没留,1965年上了大学,1970年毕业,即所谓的老五届大学生中的最后一届。也就是说,我是当时中国社会较为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且属于这五届大学生中最年轻的一批。
怎么能说是最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呢?
这就要说到我的出生日期了。我是农历腊月十二出生的,离年底(腊月三十)只有十八天。不算提前上了学的,也不算中途跳了级的,这批大学生中,只有这十八天之内出生的,才可说比我年轻。我们那一届,我记得全国招收的学生是五万,以365天除之,每天出生人数是137人,十八天是2466人。也就是说,全国只有2466人比我年轻。加上我出生的这一天,共是2503人。这两千多人,可说是当时中国社会里较为富裕的人群中最富裕的。那么,我也就是最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了。
这样说,还是谦虚,不客气地说,我当年可说是中国最富裕的人。你想嘛,富裕(收入)还与你的消耗(支出)有关。当时城市每月生活费在十五元左右,而我在老山里教书,每月的生活费不过五元(蔬菜根本就无处可卖,全靠校园地里的出产)。等于我又比别人多了十元的收入。这样,在那两千多人里,我就要拔头筹了。说我是当时中国同年龄段里最富裕的人也不为过。
这样美好的感觉延续了多少年呢?十六年!此后大学停止招生,要有新的大学毕业生,在十二年之后。恢复高考后最早的一届是1977年入学,1982年毕业。也就是说,我这样的资历延续了十六年之久——十二年加上他们上学的四年。
就是由这样精确的计算和由此产生的自豪感,我愉快地度过了我人生中最艰窘的一个时期(我在吕梁山里呆了十五年)。你们会奇怪,我为什么用农历说事呢,道理很简单,若按公历算,我的出生是1947年1月,就没资格在1953年上学了。
我这样说了一通,把朋友两口子听得眼睛都直了。想他们那小心眼一定在想,世上竟这样自高自大又自得其乐的人。
我笑而不语,末了澹然言道:你能说数学与人生没有关系?
2007年12月7日于潺湲室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