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教材造假 德育从何谈起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6 12:24
标题: 语文教材造假 德育从何谈起
语文教材造假 德育从何谈起



最近,作家叶开再批当今语文教育,表示“过度强调道德教化作用,让课本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
名家作品被肆意删改,弥天的谎言大行其道,叶开说:“巴金在《鸟的天堂》写道:‘一切都显得非常明亮’,在教材中,被改成‘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搞不懂为什么要改。还有的教材编写者深谙无中生有之道,诸如爱迪生救妈妈,华盛顿砍樱桃树之类的虚假故事比比皆是。”所以,叶开呼吁:“还语文教材一个明白干净,如何?”
语文教材究竟是否出了问题,又应不应该回归传统?著名学者秋风说:“今天的语文教育确实出了大问题。但并不是德育过多,恰恰相反,是德育太少”。
【现代人不比古人高尚】
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又该怎么教?语文教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一直都是学者争论的焦点。
秋风说:“我们的语文教育确实出了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启蒙教育本该是教会孩子怎么样做人,但是如今我们的教育却带有非常强烈的功利色彩,总在试图给孩子灌输某种道理,这种道理并非是道德伦理层面的,而是意识形态。所以,德育是欠缺的,不教孩子仁义礼智信等基本的道德伦理,反倒是灌输很多革命道德。”
正如有评论家批评,语文教育变成了思想品德课,作文里逼着学生捏造不存在的好人好事,语文原本的功能越来越小。秋风说:“接受现代语文教育的人是不是比古人更加高尚呢?我看未必。语文有教化作用,那些文学经典、史学经典等本身有自己的思想,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一方面可将文学的影响铭刻在心,另一方面,辞章背后的义理也随之进入记忆。所以,不需要把道德教育变得那么复杂,而且,抛开文史经典的单独灌输效果并不一定好,甚至会适得其反。”
【大学生都不会写文章】
启蒙教育原本的意义在于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而语文教育的意义则是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和交流。但是,如今的语文教育似乎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秋风说:“可能语文教育背负的功能太多了,所以没有太大的功夫去教学生写作和交流的技巧。一个孩子,读到大学毕业,甚至写不出来一篇通顺的文章,这足够证明语文教育的失败。”
在秋风看来,一代一代中国人的表达能力一直在下降,他说:“百年之间,国人的写作水平都在下降,这可能和白话文的推行有关。不可否认,最早推行白话文的那些人,文章确实非常好,如胡适,但我想这和他们自小经历的传统教育有关,到了他们的学生,水平就明显下降了,学生的学生,更不用说了。古文的表达能力显然要比白话文更强,学习古文的,完全可以写好白话文,而一开始就学习白话文的,未必能写好白话文。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更何况‘取法乎下’呢。”
表达的能力来自于训练,而当训练本身不得其法时,自然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表达能力。秋风说:“古人教育,强调背诵,通过诵读经史子集,自然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语感。而现在引入诸多语法教育,其实无助于写作的训练,反而破坏了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非得把一篇文章分成一段一句,甚至一个个的字来分析,文章本身的美感全没有了。”
【回归文学,回归古典】
许多学者都在试图寻找语文教育的真正途径,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呢?
秋风说:“我觉得需要两个方向上的调整,回归文学,回归古典。回归文学,就是选择中外那些公认的经典,整篇地给学生诵读、背诵,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文学。不要再用那些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方法。回归古典,就是要多阅读古代的经史作品,比如说中学生语文考核,如果一个学生能背半部《诗经》,我觉得完全可以给满分了。实际上,诸如《诗经》、《论语》等这些古代典籍,它们本身包括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体系、价值观,既是最朴实的道德教化,也是最优美的文学作品。所以,我认为,当下的教材应该进行根本的调整,教学方法同样也要根本调整,小学生,主要背诵就可以了,中学生在背诵之外,可以加上写作。”
不管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还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都是漫长的教育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秋风说:“古人学习,读的多,背的多,自然而然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所以,我觉得,今天一定要特别强调背诵的作用,而且要背诵古文。既完成了道德的教化和熏陶,又培养了文学的素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多元时代的教育】
然而,传统社会毕竟不同于今天,传统社会中的价值伦理、道德体系是否可以完全照搬到现代,这也是许多学者争议的焦点。
秋风说:“其实不必太担心,时代再怎么变,人也是人,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差别真就那么大吗?经典中的价值和情感,许多都是永恒的,过再久也依旧适用。”
时代在多元化,价值也在多元化,但核心的价值,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秋风说:“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很多,在网络上、媒体上、社会中我们会接受到很多东西,如果教育也和这些渠道传授同样的东西,那么教育的意义在哪里?所以,越是多元的时代,教育越应该坚持核心的价值。而核心的价值在哪里呢?就在经典中,不管是中国的经典,还是外国的经典。”
同样,语言文字也是如此,网络上无数的新语法、新词汇,学生可以从网上学到,何必学校再教一遍。秋风说:“那些新的东西,学生自然会去接触,学校教的应该是基本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如果具备这个能力,他们在接触那些五花八门的新东西的时候也就有了鉴别能力。”
晨报记者 周怀宗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6 12:25
教材不是理念输出的工具 不能失去真实和常识

“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是一名职业文字工作者的呐喊和忧虑。近日,《收获》杂志编审,作家叶开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当前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一些高校学者,小学老师,儿童文学作家也加入到这一行列。(12月19日《中国之声》)
教材,作为传输知识的范本,直接影响到孩子智识的养成和价值的塑造。从叶开的批判和民众的忧虑来看,当前的教材或不太适合孩子成长。而教材之所以不能与孩子的智力和价值成长相契合,其弊因恐怕还是在于教材编写者和编写机构的价值理念的偏失。
从小培养孩子的大局意识和雄心壮志,自然没什么过错。但如果孩子的价值养成,永远都处于空洞口号引领下,那么难免出现价值迷茫。信念和价值的塑造,不应该是简单灌输,而应给予他们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语文也好,德育教材的编写也罢,传递的内容理应是常识性的东西。只有基于常识和基础认知作出价值判断,个体价值信念的形成才会具象而不抽象。
“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梁文道曾如是说。成人世界发生的价值冲撞和价值迷茫,恐怕跟教育、教材脱不了干系。我们因为常识匮乏,因此很容易丧失判断的能力。而当下教材中,所充斥的多是高屋建瓴的理念,不但常识内容匮乏,甚至在理念的灌输欲望中迷失,出现诸多常识性的错误。
单纯把教材当成理念输出的工具,不去考量孩子成长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教材编写者和教育理念的制定者,无疑是狭隘的。教育理应是为文明的进步和个体智识的成长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其他。因而,无论是从教材还是教育体系,都应是以常识作为基础,不能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孩子。学生的作文为什么会撒谎,撒谎的教材和教育,怎能不培养出撒谎的学生?失去真实和常识,学生的价值构造也就变得虚空。
与其说是批判教材,倒不如说是拒绝谎言、拒绝简单的灌输。当语文不再是识文断字,普及常识和叙述真实的工具,那么过于偏激的填鸭教育,难免会对价值成长期和判断能力培养期的孩子造成伤害。自由的思想,创造的精神,不是来自于单方面的灌输和训诫,不是来自对空洞理想和宏大口号,而是源于常识的丰富,源于真实的判断。
时言平(资深评论员)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