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东汉《衡方碑》书法艺术风格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遥看天河    时间: 2008-10-14 21:39
标题: 东汉《衡方碑》书法艺术风格赏析
东汉《衡方碑》书法艺术风格赏析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是碑立于东汉建宁元年九月(168年)。碑原在东汉汶上县郭家楼,现存山东泰安岱庙,凡高275厘米,宽108厘米,碑阴23行,行36字,末行最后有朱登题名两行,计12字,有阴文碑额“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10字。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碑刻,其风格古朴、厚重,是隶书鼎盛时期的代表,最早的拓本为明拓本,首行“方”字不损。
说《衡方碑》是极其有分量的作品并非是夸大之辞,纵观此碑,其字势方整而不呆板,笔势于沉厚中寓灵动,气势磅礴,点画厚重沉着,然而这又绝非与《张迁》、《封龙山》同。在豪放一路的风格中,亦为罕见之作,世人多有论述。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是碑书体宽绰而润,密处不甚留陈地,似开后来颜真卿正书之渐。势在《景君铭》、《郑固》之间。”清人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谓:“此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另方朔在《枕金堂金石书画题跋》中亦有独到的赞誉,其言“字体方正深朴,与《张迁碑》可以伯仲。”中肯的讲,对此碑风格的把握主要要抓住拙与厚两个字,而且还要正确看待它的自然漫漶与剥落。
在汉代碑刻作品中,除简牍与摩崖书外,纯正的碑书中受侵噬的作品非常多,而《衡方碑》则应该是首当其冲,较为严重的一类,这种侵噬主要表现在自然的风吹雨打和人为的损坏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历史存在的现象,有人把它看成是文化与历史长期积淀的力作,这种精确之后的模糊已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对其产生兴趣,似乎模糊才精到(而不是精确)。可以说,这与是碑建立时的初衷与形式构成是迥异的,而这种性格的转变,却正是在以流动方式丰富和增强着原碑的审美感受。
从整体布局上看,《衡方碑》讲究规范和整饬的体式,如果说《曹全碑》在汉碑中是规范整饬而包含灵动秀雅的话,那么《衡方碑》则是在规范整饬中寓含着雄壮和古拙。“蚕头雁尾”是汉隶的重要笔法,而在此碑中,似乎一切都出于自然无为,这种被淡化的审美技巧,我们并没有强烈的感知,而正是在这种淡化中我们感悟到了另一种气势的博大和韵味的古厚,这种力量是令人震慑的。同时,我们说正因为这样的审美感受,体现了是碑的艺术开放性格,这是在《礼器》、《曹全》、《乙瑛》诸碑中无法感知到的。
前人在赏析《衡方碑》时都会认为此碑不仅有强烈的个性,而且它是汉代时代气势的证明,在《衡方碑》中,我们可以用古拙与力量来阐释。的确,它的字例中,大部分的比画都少常理而多意外,这种常理与意外的矛盾构成正是其古拙与力量的内在张力之彰显。古拙的结字之法与强烈的线条对比,也就是我们具体赏析、临习和取法时的线索。有时我们甚至觉得此碑朴拙得有些“笨”,但尽管如此,着并不意味着其呆板粗俗,对于该碑细节的赏析,我认为最要把握好的是结字与用笔之法。
首先,挪移错位的布字方法。此碑中有许多字使用了挪移错位的方法,例如“字”字的上部与下部,就有明显的错位之势,此字的下半部分在处理时,写得较小,而且重心左移,上部宽而大,其重量下压之张力在平衡的线条中稍显不稳定之态势。又如“君”字上部与下部,也有类似的感觉,上部第一横写得稍短,用以突出第二、第三横,一该常态,而掠笔欲纵却收,“口”字稍向右下安排,两相调和,复归稳健,十分生动,若无仔细观察与临摹之体验,便决然不能深悟。总之,这种以挪移造成错位而又能在矛盾的调和中把握大局的构字方法,在《衡方碑》中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说此碑古朴而不刻板,而是在细微的构字布行中寓生动、奇趣与静穆,在变化中求平稳、沉着。
至于用笔之法,主要可以从线条的变化、质感中抽绎出一些特征与规律。我认为主要

有用笔以点成线和留行求涩等特点。以点成线是指点画在运行时的变化,尽管其它碑刻也有这一特点,但是此碑尤为独特。因为它将这一运行的变化之法施之于构字当中,即是说在以构字行为和字形布置之整体上的穿插以这样的技巧,其动作是积点成线的,但其目的是为字势服务。《衡方碑》就线条来讲,是饱满日粗重的,丰腴而质朴,有极强的篆籀气息。表现在用笔上,则主要是留行求涩。所谓留行求涩实际上是讲在点画行进的过程中以留蓄为主,力量内敛蓄积而无使生发。然而,这种用笔过程中的动作要求与线条外形看似平和,却张力四射,充满了生命活力,尽管被留住,但力量不减,以顿挫之笔,将方圆、曲直、轻重、转折等对比掺和,变化横生,意蕴无穷。

     王    景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堰逸轩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