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书法界存在“伪学传统”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6 18:09
标题: 书法界存在“伪学传统”现象
书法界存在“伪学传统”现象


前不久,参加了全国书法大赛“邓石如奖”的评审工作。全国1.5万多件来稿经过初评,近2000件作品入围,再从入围作品中选出350件作品入展,10件作品获奖。十几个评委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作品风格的雷同化。近2000件候选作品中约300件作品一眼看去几乎出自一人之手,清一色的 “二王”风格,用笔、结构、章法极为相似,有的甚至内容都一样,使评委和观赏者无法辨识你我他。而这种雷同表现出的是一种表象上的传统,而非真传统。由于作者对传统认识的肤浅,加之功力的薄弱,对经典法帖的简单摹写,特别是对时人作品的模仿,使作品表面呈现一定的传统气息,但大多不耐看,用笔不到位的、笔道纤弱的、使转不准确的、笔路模糊的、作品欠缺生机内涵的等等。显然,这些书家并不是真正地在学习传统,我们暂且给这种现象取个名叫“伪学传统”现象。 “伪学传统”就是学习表面化的传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伪学传统”就是学习表面化的传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面对传统的教条主义。书法学习传统的初衷是想获取传统的精义,问题出在认识上的僵化、方法的机械。不敢越雷池半步,一笔一画照着摹写,没有从精神上领悟,没有抓到传统的本质,造成创作上的障碍,遇到生疏的字,无法处理得好,使整体创作不和谐。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食古不化”。
其次是面对传统的“拿来主义”。一个人成功,大家效仿,书法无意间与流行歌曲走到了一条线上,无论是谁,获奖之后都被捧为明星被大家追逐,它的循环期是下一个明星的诞生,这种现象已成为全国书法发展的周期率。模仿写出的作品表象上是传统的,一般看不漏。作者都是“聪明人”,一看就会,一学就像,造成了这种横向取法现象大面积、快速度蔓延。 “邓石如奖”获奖的10位作者大多是近年来在全国连续获奖者。由于他们掌握了传统的精髓,立得住,各领风骚,而引来难以计数的书法爱好者摹写他们。全国偌大系列书法展示活动中鲜有新的人才涌现。书协成立30年来,总是每隔四五年出现几个尖子人才,然后全国书风随之而变,循环不止。全国书法繁荣背后书风的一面倒或曰“伪学传统”现象不能不令人关注并堪忧。
谈“伪学传统”现象最重要的是弄清真传统
当下复原传统的书风是从第一届全国草书展开始的。对复原式的传统创作一拥而上,看似都在学传统,其实细看、细品、细推敲就会发现,这只是一种风潮,是“伪学传统”现象。这些年,自我发展受外来影响较小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这几个省的学传统抓得比较扎实,作者之间都有各自学习和创作的独立领域。有的作者写篆书能坚持20多年,直到写成全国前列;有的写碑几十年,直到发展成为领全国之先。这几个省在学传统中找到一个突破点,然后广泛涉猎,进而成为个性书家的例子很多。辽宁这些年也有一些领全国之先的作者,他们同样是在传统中找到突破口,进而形成自我的艺术创作体系。有以唐孙过庭为切点,有以明张瑞图为切点,有以明董其昌为切点,有以宋米芾为切点,有以魏碑为切点,有以汉印为切点,有以秦玺为切点,总之每成就一个大家总是以一个传统的点切入,阔而广之。先成为真正的继承者进而成为创造者,成为发展的生力军。当下我们的发展受到阻碍,关节点就在于没有真正去寻找传统的切入点。
书法作品呈现“伪学传统”状态,主要是因为它不是从真正的传统中派生的。举个例子,就像考试打小抄,只看到了题的结果,却无法看到运算的过程。作品既不入传统之流,又有传统之表,形成一种“伪学传统”状态。
“伪学传统”现象的出现还缘于对传统理解上的偏差,忽视书法启蒙中的法度训练。这些年在全国书法界,当然也包括辽宁书法界,认为古法中唐楷是刻画的,是基础书体,水平高的人不宜学习。其实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唐楷在书法启蒙和学习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在书法的法度训练中,再没有比唐楷法度更完备的法书。通过严格的唐楷学习,可以使提按、使转、走留等重要的用笔及结体得到充分的训练。古今大书家没有经过唐楷学习的是一大缺失。在唐楷的严格训练之后,再临写什么帖都能驾轻就熟。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说,学习书法的启蒙阶段必须学习唐楷,魏碑、魏晋楷书以及后来几个时代的楷法都是可以学习的。有人也担心在大家都学习一部帖时会不会造成风格雷同现象。可以这样说,只要真正地进入传统中来,就不用担心出现“伪学传统”现象,古之先贤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
谈“伪学传统”问题,最重要是弄清真传统。真传统涵盖书法的发展历程,囊括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
形而下的层面主要体现在书法的技术训练、书体的研究、具体的学书方法,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学习和把握。一个书法作者对古代的经典法帖要达到精读,通过若干年的学习训练能够对技法驾轻就熟。
形而上的层面首先表现在学书的理念上,对书法这门艺术认知的程度,包括站在哲学与美学的视角,站位的高低决定成就的大小。其次表现在意境上,也可以说成境界。境界的产生需要灵感迸发时创造,而灵感的孕育则是一种漫长的沉得进去的经年锤炼。有意境的作品,无论内行外行观之都会产生共鸣与震撼。
对一般意义上的书法作者,并不一定要求必须同时掌握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只要对传统的基本内容即形而下把握住,就是进入了传统之门。在此基础上研究所临经典作品的内涵、艺术风格、社会文化背景,最终融会贯通其书学思想和主旨,才算真正学习了传统。从这个阶段再向着更高的形而上跨越,经历反反复复由浅入深的学习、思考、实践、积累,最后体现到书法创作透着古风古韵,在传统的轨道中、法度中运笔,又能游刃有余,灵活创新。所书内容富有根基与生命力,笔道中又蕴含个人风格,达到用书法书写人生与性灵的境界。
当今“伪学传统”现象产生的根由
当今“伪学传统”现象产生的根由应该有这样几点:其一,书法的平民化倾向。书法自有史以来的3000多年间一直为士大夫所独占,历代书法家多为高官显贵之人,衣食无忧,将书法作为个人的雅兴,尽享其妙。而今天书法走下了殿堂,走进了平民百姓之中。这使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质变,平民化的书法研习者多凭着爱好之心,在业余生活中学习创作,这种学书的状态与过去的士大夫时代从事书法创作的境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平民为生计而追求的书法免不了有急功近利意识,这样就使书法承担了许多书法以外的因素,这种因素会使人无法用耐心将传统进行咀嚼。
其二,书法的快餐化倾向。书法本为稳步生长的艺术,遗憾的是时代快车已无法让它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来成长。书法家的成长过程也从传统的启蒙、用功、创作、升华这样的学习程序变为只有创作和升华两部分,程序的节省显然导致艺术的草率。由于社会的浮躁,一个书法作者只要有了创作能力就会有写不完的展览与应酬。投稿多为应急之作,既没有好好临习古帖,也没有创作构建的时间与条件。忙乱的快餐与缺少吸收的过程,使书法内在应有的营养缺失严重,使对传统的继承偏离了轨道。
其三,书法的美术化倾向。当下全国书法创作兴起做作之风,许多作品被装饰得十分体面,形式的装饰只是一个方面,还有用笔和内涵的修饰,这种刻意修饰的存在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在头脑中只有一个大致的形象,然后将这一形象无限地制作。为什么说这种倾向叫美术化倾向,因为那是没有激情的制作,而不是由内而发的创作。追随着某个获奖者无数的重复,反复地摹写,最后使自己的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这样的作品线条单一,动作平板,缺少了艺术的丰富性。
从评选和这些年全国书法发展态势看,在传统的继承上辽宁书法经历了20多年在全国的行草书优势,走在了前列,但近八九年,出现了徘徊,分析原因不能不说与“伪学传统”现象的影响有关。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20多年间始终处在一种横向取法的弊端之中,横向取法的根源是传统功力的缺乏,对古代经典的了解不够,造成了古法简单化,或一知半解。这种背景下自然抵御不住外面的各种诱惑,比如某某人获奖立刻会有许多人蜂拥而起去学习,横向取法。横向取法是学习书法的一大问题,看似捷径,其实是歧途。辽宁书法要想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就必须走传统学习之路,要敢于把“学习传统”的口号叫响。
“伪学传统”不可怕,这种现象是时代的产物,人人喊要学传统但终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走进传统,或者是虽然打着学习传统的旗号但总是与古代经典擦肩而过。作为传统艺术的书法要在当下按艺术规律健康发展,彻底摈弃“伪学传统”现象,必须建立起一种强化机制。其一,必须把学传统抓临帖放在书法学习的首位。要坚决补上传统基础这一课,凡横向取法的作品多为基本功较差,没有在传统法帖上下过苦功夫。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型艺术门类,偏离对传统的深入继承是永远也找不到学习要领的。其二,要敢于面对“伪学传统”的存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高信息、快节奏的,信息传递的迅捷给我们带来便捷学习的同时也使本该细嚼慢咽的文化盛宴快餐化了。 “伪学传统”就是这个快餐文化氛围的产物。要想使书法不偏离正途,必须踏踏实实地在传统的法帖中建立根基,抓住书法艺术本质的学习,研究创作规律。传统根基不牢必然枝叶无着,就算暂时上去了也会因无根而败落,无法在书法历史上留下印迹。将学习之根深深扎入传统之中,与“伪学传统”决裂,这是一个书者唯一的选择。(胡崇炜)
胡崇炜 1963年生于吉林省大安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11年第二届兰亭书法双年展暨 “兰亭雅集42人展”之一,出版个人作品集两部,曾获国家文化部第八届 “群星奖”金奖等众多国家级奖项。书法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等收藏。
文章来源: 辽宁日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