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骥:视觉艺术是什么? |
《~黄色》 25cm×29.5cm 木板亚麻布上油画 2011年 《什么》 100cm×34.5cm 木板布面油画 2011年 边缘的游戏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油画创作的陈文骥,2006年以后对简单的形体进一步提炼,画面不再有任何可辨认的物体,而只是一些非常概念的形。圆、圆锥、椭圆,然而这绝非极简主义或者是错觉绘画里的形。陈文骥完全是在用写实的手法,严谨而详尽地描绘立体形态里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立体简约的形我们可以理解为来自于烟囱和水塔,而这也是画家发现的另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它介于抽象和写实之间,也介于平面和立体之间。 在最新的作品中,陈文骥痴迷于表现形体两个面转折之间的边缘。根据绘画里透视的基本原理,两个面之间的转折,或者一个球形切面形成的圆弧,其实并不是一条线,一个锥形的尖部,也不是一个点,而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陈文骥那么醉心于表现这个边缘地带一切细微的明暗变化,几乎可以让我们相信他在试图完成那无数个面。或许,有人认为这些形体等同于计算机三维图形,但是,画面上的肌理表达和手工感觉是如此感人至深,质朴的技法、耐心的描摹甚至带来禅学意味。 或许,这些画布上的形也让人联想到安尼西·卡普尔的雕塑,立体的卡普尔雕塑用光滑的或凹或凸的表面,将对环境的反映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最近或者最远,给人带来强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直接而强烈。而这种感受,恰恰是他的雕塑消除了边缘带来的结果。影像的连续性形成了一个法力无边的场。陈文骥的绘画则深刻挖掘了平面的价值,他在平面上制造这种立体的效果,温和地帮助观者感受。当观者的目光游走于那些边缘的时候,可以认为那是具体的,也可以认为是不确定的空间和形。在表达方式上,陈文骥非常内敛、不事张扬,将矛盾挤压到若有若无的一线之间。这仍然是一种回避冲突式的、不具侵略性的姿态。 “我现在的本性跟小时候很接近。小时候因为被大孩子排斥,行为比较独立,后来上大学后二三十岁时,为了融入社会,我和社会主动交流的愿望比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五十岁以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儿童时期,而且好像有意识地要强调这种早期经历留下的合理性。人老了,就会觉得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到,抗争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基础上找个合理的方向,让有限的东西能发挥最极致的程度。我还是带一种回避的方式,不是积极的。但即使如此,一个人也永远不应该被摧毁,他应该有很强的柔韧性。他的空间在于怎么营造。因为这个空间就掌握在他的智慧和心灵上,如果他给的智慧充分一点,心灵开阔一点,他的天地就更开阔。人其实是有这种弹性的。”这段描述其实是解读陈文骥新作的钥匙,似乎有些宿命论的观点实则潜藏着一丝倔强。 从2006年起,他就为作品取了诸如“一切”、“三回”、“完全”等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刻、来历不凡的名字。它们也代表了陈文骥对人生的感悟。 从上世纪80年代投入创作以来,甚至可以说从幼年至现在,一直在退却和逃避的陈文骥,在城市的边缘,在简单图形的边缘找到了自己的乐园。 (田恺 作者系东站画廊负责人) |
对于视觉艺术是什么的问题,陈文骥更关注“什么”这两个字,他认为“什么”只是不断思考的理由,并不是在作品中体现出结果,它只是启动思考的钥匙,并提供持续思考的动力。 ■ 展览 2011年 “艺术日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成立暨当代艺术邀请展”(北京) “复感·动观——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北京) “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堪培拉) 2010年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0陈文骥”(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1979-2009”(上海) “造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北京) “学院力量·中央美术学院当代造型艺术展”(广州) 2009年 “’09陈文骥作品展”(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北京) 2008年 “寻源问道——油画研究展”(北京) “演变——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科布伦茨) 2007年 “心象”(韩国首尔) “开放的中国艺术”(俄罗斯圣彼得堡) 2006年 “一切·陈文骥作品展”(北京) “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家邀请展”(北京) 2005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获奖作品展”(北京)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北京) “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家邀请展”(南京) 2004年 “首届美术文献提名者”(武汉) “第十届全国美术展·油画作品展”(广州) 陈文骥 1954年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 |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