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进入了随笔时代。 过去人们概括中国文学史,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那么,新千年以降,哪一种文章体裁最富当今时代的特色呢?首屈一指的无疑是随笔。当今中国,优秀的作家,智慧的学者,高明的读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随笔。 随笔没有一定的格式,叙事、说理、抒情均可。或以思想出新,或以文采见长。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手写我心,形式最自由。和小说、戏剧等以虚构见长的体裁相比,随笔更适宜传达作者说真话、讲真事的意愿,满足读者看真相的渴望。和学术论文相比,随笔不需要遵守约定的表达程式,可以超越专业圈,进入公共领域,与各类读者交流无障碍。 随笔只是一种工具,谁都可以使用。我们编选此书,不是均衡地选择当今文坛上各种各样的随笔,而是着意选择具有某种价值取向的优秀随笔。这些随笔,不论是缅怀逝去的故人,还是讲述亲历的往事,不论是放眼海外的风云,还是观察域中的现实,其共同点都是一个:出于公民的目光,公民的情怀。 何为公民?一般来说,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承担义务和享有相应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的自然人。我国古代是皇权统治的家天下,有臣民而无公民。公民意识起源于古代希腊和罗马,成熟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公的一员,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责任的主体。主权在民,方为公民社会。公民的情怀,公民的目光,可以先于公民社会而萌生,并推动公民社会的发育进程。所谓公民的目光,就是一种热切关注公共事务的目光;所谓公民的情怀,就是一种以公共事务为己任的情怀。正如书中袁伟时所言:志走在世界前列的公民应该懂得古今中外。读经典,本国的,外国的,兼收并蓄。研究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不要俯伏在任何偶像和圣贤脚下,站得比他们更高,敢于评点万事万物的是非得失。怀疑和好奇是提升自己水平的起点。自由思考,自由辩论,不息探索,是一个成熟公民的必由之路。 2009年是中国人公民意识继续觉醒,努力向公民社会迈进的一年。公民意识的代表性文字,当然不只表现于本书所选。从公开发行的纸质媒体上,编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家、学者的随笔,且以每人一篇为限,这样汇集公民的声音,只是挂一漏万。更加丰富、生动、鲜活的声音,在互联网上,在民间社会。相比之下,本书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以斑窥豹的窗口,为历史的进程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而已。(本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