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中式英语”会丢国人的颜面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2 01:14
标题: “中式英语”会丢国人的颜面吗?
“中式英语”会丢国人的颜面吗?

张放


英语是世界共用语,因此不仅产生了中式英语(“Chinglish”Chinese + English),也有法式英语(Franglais),西式英语(Espanglish),德式英语(Denglish),俄式英语(Runglish)以及新加坡的新式英语(Singlish)等存在。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世界上有多少个地方,就有多少种“当地英语”。

从几天前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大学生所拍出来的“中式英语”图片来看,我以为,那些东西没有什么丢脸的地方。所有学习过英语的人都知道,只要你不是在国外出生并长大的中国人,开始时都是从中文角度先去审视英语,并开始接触和学习英语的,都会首先用中文思考英语,用中文翻译英语,再说出来,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不是什么秘密。根本没有什么人可以说自己学习英语学得太好,已经把中文给忘了;也根本没有人可以说,我说的英语我写的英语就一定纯正。只要你听到这种话,我可以百分之二百地告诉你,这人就是在吹牛逼。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把自己母语给忘记,除非他患上了什么莫名其妙的神经病症。而只要是个正常的中国人,那就会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自然而然地说出中式英语,写出中式英语,应用中式英语。这是“脑门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一个人的英语逐渐进步,与他逐渐减少使用中式英语的比例成反比。也就是说,标志着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的进步与否,可以从他使用中式英语的频率多与少上面,就可以看个究竟。一个外语专业学院毕业的学生,一定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更少地使用中式英语,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要一个外语专业的学生彻底不用中文思考,而改为英语思考,那是扯蛋,那是自己欺骗自己,那是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那是一些装相者的大言不惭,摆明了,是要跟母语过不去,而天底下最想成功做到却一定失败的事情,就是忘记母语。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现在问题是,奥运会一步步临近,那大学生用照片形式将列车上英语错误,放到网上,好像天外来客一样,惊讶到不行的程度,并愤然疾呼中国英语水平已经到了必须加以拯救的地步了。我几乎把他这种行为看成是到了动物园,看一个耍猴的在胡闹。

问题是,他说的那些给人感觉是,似乎不把那些错误改过来,就会给中国人丢脸,就会使即将召开的奥运会的成功指数大幅度下降。我看到英国BBC也报道过,说中国某体育方面官方人士正积极准备消灭中式英语,以迎接奥运会。这就不得不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中式英语的问题了。

我可以公开在这里说,那大学生的行为,更像是大学里一些总有些酸味的英语老师们,更多地是在显白自己多么与其他中国人不同,自己的英语感觉的把握水平多么准确无误。实际上,就是外语院校的那些英语老师们,也几乎100%地是在用中式英语教授着学生们,根本谈不上什么纯英语教学。

进一步说,难道把中国所有该用到英语的地方都变成所谓“纯英语表现形式”,就说明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提高了吗?难道我们真会愚蠢地认为,用几本所谓《北京人说英语》、《全民说英语》、《一个月说英语》的莫名其妙的教材(如果那也叫教材的话),就会把中国变成疯狂英语的海洋了吗?这不是痴人说梦么!为什么不能更现实地看待“中式英语”呢?

我以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遍地开花的中式英语,才更说明中国正在继续开放,很难想象中国60年代中期的特定历史时期,会看到遍地中式英语的情形。此为一。
其次,我以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中式英语,才说明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从另个角度说,正在慢慢地进步着。而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缓慢的,不是跃进式的。即便你把所有此时的中式英语全部消灭了,但我可以向你绝对保证,此后再用英语标识时,一定会再出现中式英语,因为我们不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更没有理由让所有会些英语的人,个个都能把英语写到和说到纯正的地步。况且一些最好的英语人才们也不是个个都把英语说到和写到无懈可击的地步,即便是中央电视台的英语主持们,尽管其英语水平可能不错,但实话实说,他们也不可避免地、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中式英语。所有玩英语玩到一定程度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最好不要动用太大的精力,来完成这种得不偿失的更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行为。我也认真地看了一些老外对我们的中式英语的看法,一般说来,他们也是看得懂的,只是用词上不符合原装的而已。不符合也就不符合了,老外们还没有愚蠢到把厕所当餐厅用,他们还是很正常地在中国或生活着,或旅游着,或什么着。他们顶多在看到中式英语时,会心地一笑了之。有用心点的,就把一些句子给记录下来,在轻松场合下,谈到中式英语时,把自己所看到的,当个笑料说说罢了。也有人会把这种东西放到网上,供非中国人一乐。

可是,我们中国人却死要面子,认为这可能让我们大丢颜面,可能会让奥运会演砸了。而死要面子一直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特点之一。真是杞人忧天了!在中式英语问题上,我可以这样说,诸位大可不必有什么丢面子的感觉。

这里,我给出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不用过份感觉使用中式英语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有什么不自然而然。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老外表演说中文,也有人看过老外表演东一捺西一撇地“画”着汉字。其实,他们更多地在使用着“Englinese”,这是我造的词:意思刚好相反,等于English + Chinese,所谓“英式汉语”。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中国人还不是很快乐地接受了他们的各种错误么?听到一些不太符合我们中国人说话的习惯,看到他们东一撇,西一捺时,我们顶多就是用另种更简单的方式,问明白他们想说想写的意思,也就完了,也就哈哈一乐过去了。我还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中国人认为,那些老外说不出纯汉语,写不出标准汉语用法,就给他们自己国家丢了颜面。是不是呢?因为我们知道人家的官方语言不是汉语,有错误,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没错误,那才叫怪呢!

假如汉语一夜间成了世界性沟通语言的话,我可以绝对保证说,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当地汉语,也会有英式汉语,法式汉语,西式汉语,甚至新式汉语,如果那些新加坡人已经把汉语忘记的了话。假如汉语真成了世界性沟通语言,某一国家要举办奥运会,街上也标识出一些很多让我们纯中国人看不太懂的汉语的话,我们会认为他们给自己的国家丢脸了吗?根本不会,正相反,我们会感到很自豪,因为人家正在学习着我们的语言么,我们一定会用最宽厚的心情体谅他们,一定会用最基督的目光包容地看待他们。

怎么到了我们这里,味就变了呢?反倒好像我们犯了什么罪过,生了什么毛病似的呢?我们有什么理由非得把英语说到写到老外那个地步呢?英语是我们的官方语言吗?我们有必要那么让老外们感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吗?为什么不让他们也感觉一下,中国更是他们的异国情调的最好去处呢?他们不会汉语,那只能说明他们很悲哀,正在崛起的中国人也没有必要把一切都弄得跟美国似的,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干脆叫“美国中国人”,改认个祖宗得了!

为什么我们不用奥运会这个契机,更好地将我们的语言向世界进一步宣传与渗透呢?

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最后,我告诉诸位一下,法国人没有因为使用不好英语而感到丢脸,德国人也一样,新加坡人好像不太一样,他们有点像我们中国人,很有点崇洋媚外,很喜欢在中国人最多的地方,说英语,以表明他们不是我们同类。

其实,我以为,深刻沟通了,最好。一般沟通了,也行。简单沟通了,也不错。

只要没把人民币当美元花,就是沟通,只要没把厕所当餐厅用,就是沟通,只要老外的奥运健儿们个个乘兴而来,个个吃到中式好饭菜,个个住到好饭店,个个玩到深夜不回家,就成了。我们根本不至于因为他们的到来,兴师动众地把所有所谓中式英语都消灭掉。说句不客气的话,你消灭得了,消灭得完吗?只要有中国人非专业地学着英语,只要英语不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呵呵,那中式英语就会如野草般随春风吹了又生呀。进一万步说,就是现在我们崇洋媚外到了极点,马上宣布英语成了官方语言,那也得等上至少50年,待几代人彻底蜕变成不中不洋的人时,才有可能说出、写出可能纯正的英语来。呜呼!为时已晚矣!那何不如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中式英语问题:沟通为大!

因此,我突然相信了一句话:只要沟通了,就是硬道理。

恩,就这些了。

祝各位使用中式英语愉快。

最后我也放几幅由老外们拍的中式英语的照片,放到网上来,大家闹一乐,就齐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2 01:59
“中式英语”之花越开越鲜艳

张放



“中式英语”已经成为一道“灿烂的风景线”,在中国大地上“独特地”陈列着;
已成为一朵朵“美丽而风骚的花”,盛开在全国各地,
尤其盛开在全国各主要旅游景点上,
盛开在全国的犄角旮旯,
盛开在对外服务或不对外服务只为脸面有光的餐桌menu上面。

甭说是一个大卫,就是来十个二十甚至二百的大卫,也都难以阻挡住这股“中式英语”的强大势头。它已经成为足具中国特色的“中式英语”,它将继续霸占中国人的眼球,也会继续气翻所有后来到中国来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们。它将不会随奥运会结束而消亡,反而将随中国进一步强化国际形象与地位的过程推进的同时,随春夏秋冬的季风(而不仅仅随春风了),一路生长下去,直至把真正的英语彻底打垮,并将其无情掩埋为止。直至有一天,突然产生了某位有足够权力的文化官员,一下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发现不用再使用什么双语,因为汉语自己本身,也足可以屹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并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美感,于是下令停止使用所有“中式英语”,只骄傲地自豪地在所有书写中英文字的地方,仅写上我们伟大国家的瑰宝____汉字为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呢?为什么屡删屡写,而且越来越多起来呢?这就不得不说到英语教育问题。

中国的英语教育到底怎样,是很失败,很失败,还是很成功,很成功呢?

实际上,所有学英语学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判断能力的人,都有本可算的账,都对“中式英语”的泛滥成灾现象心知肚明。我尤其要在这里对社会上以各种名目办英语班上课的“英语教员”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如果某个晚上发现自己睡不着觉时,好好想想没有,自己到底是在耽误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在促进?是在用自己非常有限的英语水平敷衍着学生,还是在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帮助?是在用一小桶水浇灌整个大花园,还是在用一大桶水专心致志地呼护着一朵美丽的小花?

实际上,我们从专业与非专业的英语教员队伍来分析,就能看出“中式英语”发展至今的轨迹。现在在中国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员”们,占绝对大多数的,是中国人而不是纯种洋人,这些“教员”的英语老师们,占绝对大多数的,也是中国人。这些“英语老师们”的老师们,则可一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一帮又一帮被“四人帮”耽误,也同样被“许国璋”们耽误的人的上面,则百分百是纯种中国人。也就是说,基本上是中国人教授中国人,一拨拨地教授下去,最后一拨拨地毕业出来,几乎每个人都是其中国“英语”老师的翻版。也因此,确定了一个难听的,但却是残酷事实的前提:老鼠下崽,一窝不如一窝。“中式英语”则是这种“一窝不如一窝”繁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换言之,是永远在那里阵痛,却永远生不会出好的一下代的过程的产物。因为,整个过程从最开始播种时起,就没有什么太好的优良品种。

而且,有趣的是,一窝又一窝繁殖出来后,又继续“近亲繁殖”,“横向繁殖”。于是,继续产生着十分感慨也十分有趣的现象:“中式英语”产生出“京式英语”,“沪式英语”,“东北式英语”,“广州式英语”等。

以英语发音为例,你会惊奇地发现,整个偌大的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广州市,大家的英语发音,居然都有本城市特有的地区英语发音特征,所犯的发音错误,也都似乎如出一辙。

也有语法为例,一些以语法“起家”的人,在学生面前张牙舞爪,唾沫横飞地卖弄着语法在英语中的绝对重要性,并将小学就应该自然学会的“of”,“on”和“over”等最基本的东西,讲到连英语国家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的地步。而那些不会语法,或者说根本就没用功学过语法的“教员”们,则猛烈抨击语法在学习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大谈特谈“Who cares”现象,缩脖端腔,一副“假洋派”的样子,给很多根本不喜欢学语法的学生,带来巨大快乐并使他们继续保持无知状态,而且还感到无上光荣。

还有单词范围为例,一个中学生所学的英语单词,却只够表述一个外国小学生甚至幼儿园里孩子的思想内容。因此,一个心智上都非常成熟的中学生,却要像个小孩子一样,在那里来回询问彼此的姓名,年龄,爱吃什么爱喝什么。并把这些问话,继续带进大学与毕业之后的社会中。

更有英语常识性知识为例,一个大学英语本科生所学的东西,基本上是外国同等学力学生的常识中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

至于基本标识语言学习(下面附的图上出现的语言基本上属于这类语言学习范畴),基本生活语言学习,基本单词词汇学习,这里面包括基本历史词汇、基本科学词汇和基本常识性词汇的学习等等,则都没有被足够学习,甚至更惨些,根本没有一点点接触,就宣告“英语学习过程”胜利结束了。

现在,这种“一窝不如一窝”式的“近亲繁殖”的学习后果,开始显现出来。最集中的反映,就是今天大行其道的“中式英语”。所有学生被这极不完善的学习过程给烘制一遍,出来,然后进入社会,进入所谓“有英汉翻译话语权”的地方落座。结果会怎么样已经不言自明。他们必然在今天,也一定在今后,机械古板地制造着“语法味道极其严重”的“中式英语”;任性地并毫无限制地制造着“不讲语法,上下文说不清也道不白”的“中式英语”;不管不顾地制造着狗屁不通的胡言乱语;以汉语文化必定战胜英语文化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制造着英语并不接受,于是变得没有人要的“英语”意义上的语言垃圾。

这种“中式英语”将随英语教育体系的存在,而继续存在下去,将随“近亲繁殖”“横向繁殖”体系的存在,继续存在下去,将随“一窝又一窝”烘制过程,没有很高质量制作过程的存在,继续存在下去。从此体系中衍生出来的人,只会制造“中式英语”。可悲的是,他们将被社会委以重托,将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给全国各景点,各餐馆,各可能增添颜面的地方,制造出一轮又一轮新的“中式英语”,并继续使洋鬼子们望“中式英语”兴叹,使无数“大卫们”忙到彻底失望并离开中国为止。

那么,有没有解决之道呢?有。下次博文再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老外们感到无奈也看得不太懂的“中式英语”照片,如果您看得特舒服,并能解释一切,那只说明一点,您的英语还“油酥发白_____欠练”。不过,您可以试图给老外们讲解一下您认为的其中“中国内涵”或好听些的话,叫“中国元素”吧。我保证,您会让您自己越讲越糊涂,老外会更糊涂。如何把东西翻译过去,并让老外们看得明白,这里有学问。当然下面的只是属于“标识性语言”范围。而学英语的中国人,大多没有学过这方面的东西。因此,赶鸭子上架,弄到这个分儿上,似乎也不容易,也就自然而然大玩起“中式英语”来。

burned meat=烧焦了的肉


“手雷”


中国文化中生活的国人都看得明白这其中的含意。但老外感到困惑。


北京机场里的一景。被老外拍了下来。“自动”已经说得明白了。


老外拉萨拍的照片。这种“英语”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典型的“中式英语”。


问题出在了“请勿喧哗”的英语上面。


“Go Go Come”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老外特在此拍照留念。


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英语”。


湖边出现拥挤现象,应该是中国特色。没必要翻译成英语。


长城上的标识语言,居然也出现低级英语错误。


把P移过来就对了。不然,乍一看“ass Please”,是非常搞笑的。


“电池”居然也要拼错。至于整个句子也不对。


生态厕所也是厕所。写别的都是多余。


不知所云。


“三枪”在中国有名,知道与服装有关,但这样变成英语,就不对了。再画个三枝枪就更让老外莫名其妙。


这种只有“装饰作用”不问正确与否的“英语”,在中国屡见不鲜。但路过贵州的老外,一看这个,马上拍了下来,当作了一种中国特色风景。

下面也基本上差不多都是有问题的英语。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