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王书君与“口述实录” | |
《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系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哲学教授、史学家唐德刚博士于1990年1月至5月间,访录张学良口述历史11盘录音带,由旅美学者王书君整理而成。 王书君,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从事现代战争史研究。著有《太平洋海空战》等书。199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撰写《张学良世纪传奇》,以作为献给张学良百年华诞寿礼。应张学良之邀,唐德刚去台北录下11盘录音带 “如果没西安事变,张学良什么也不是,蒋把他一关,关出了个中国的哈姆雷特。爱国的人很多,多少人还牺牲了性命,但张汉卿成了爱国的代表,名垂千古。”这是唐德刚在张学良九秩寿辰对台湾记者的讲话。而此前的4个多月,唐德刚对仰慕的爱国代表进行了口述历史的录音采访。更早以前,唐德刚对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做过口述历史。出版过《胡适回忆录》等。据唐德刚言,张学良能接受他,是张学良看了他的文章《花花公子、军事家、政治家———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后主动邀请唐德刚“吃顿便饭”。唐德刚遂“诚惶诚恐”地飞往台北。在张学良的台北北投寓所和饭店,唐德刚录下11盘录音带。唐德刚曾将录音整理成第一章草稿请张学良一阅。张学良意见:不同意使用第一人称。 5月3日后的口述历史工作之所以停止,据唐德刚言,可能因为他的十多次造访,使时任国民党秘书长宋楚瑜警告张学良:“台湾有这么多史学家,你为什么偏要找唐德刚作传呢?”唐德刚曾对新华社记者说:“国民党认为我是亲大陆的,不情愿由我来作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口述历史过程中,唐德刚描述:“张将军寓所周围宪兵有时三十几位,有时多达七十。”政治环境的逼仄,使张学良、唐德刚于1990年6月11日在《中国时报》、《联合报》上发表各自声明,大意:唐德刚没替张学良写回忆录。就此,拟定的《张学良‘我讲你写’录》夭折。弥补憾事之法,唐德刚建议张学良,“言犹未尽部分可同哥大中国口述历史部合作,录音内容百年后公开发表,你的所有资料也可以存在哥大。”张学良同意:“这个办法好。”1991年3月,张学良赴美。 唐德刚能将11盘录音带带出台湾,据唐对王书君说:“设法悄悄带出来的。”王书君将11盘录音整理出10万字文稿 唐德刚、王书君相识于1981年,时唐德刚在国内十二所大学讲授美国史。山东大学历史系三年级学生王书君给唐德刚留下“问学热情高、问学程度深”的印象。后唐、王师生相称,共磋学问,1994年,王书君在哥大做访问学者。1996年,唐德刚将11盘录音带交给“对张学良传奇一生发生浓厚兴趣”的王书君。唐德刚担忧“录得太少,又比较零乱,恐怕写不成书”。王书君答:“试试看。”1997年,王书君将11盘录音整理出10万字左右文稿。列出一百章回目录。后将百章大纲托人转交张学良审阅,但没得到张学良回音。王书君决定三年完成浩瀚事业。王书君阅尽他形容为“汗牛充栋”的各种版本的张学良传记。下笔时,他力求最广、最新、最真。史料筛选原则“辨伪鉴真、反复勘证”,以达目的:总结过去,借鉴当今,启迪未来。资料虽旧朽,口述却是鲜活的,王书君将张学良原话作为每章开篇导言,他称之为“未画龙先点睛”。 既然百年跨度,那么,1990年5月之后,即张学良、唐德刚终止交谈后的11年,张学良言行如何记录?王书君说源于祖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海外新闻报道。王书君承认该书价值集中在10余万字的口述历史部分。因而具有史料价值、收藏价值及研究价值。“很有特色的大部头史学著作,在张学良的众多传记作品中首屈一指” 1991年6月25日,张学良夫妇从美返台。据香港《信报》载:“张学良说他此次赴美的最大收获是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展开合作……” 2002年6月3日,哥大公开了苏张之丙为张学良记录的口述历史。苏张之丙何许人?据苏张之丙对新华社记者自我介绍:“张学良自1991年来纽约,我们取得他的同意,开始做口述历史。我不是这个项目的正式代表,而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一个书记员、雇员而已。”为什么选择6月3日?张学良的解释是6月3日既是他诞辰又是他父亲忌日(1928年6月3日,张作霖被日军炸死沈阳皇姑屯)。张学良从此将生日改为6月1日。苏张之丙、张之宇姐妹断断续续为张学良做了5年口述历史工作。1996年10月,张学良将私人文件和口述历史资料赠给哥大,并举行了简短的交接仪式。 6月3日前,王书君曾请唐德刚估计苏张之丙所作工作质与量?唐德刚答:“大同小异。可能会有一些信件、电报、档案材料等。”唐德刚强调:“搞口述历史,看起来容易,搞好却很难。严格地说,搞口述历史的人,要对访问对象的历史背景比他自己还要清楚,这才能搞得好,才能搞成功。” 1999年底,王书君完成90万字的《张学良世纪传奇》,唐德刚从头至尾阅读后评价:“很有特色的大部头史学著作,在有关张学良的众多传记作品中可为首屈一指,是传世之作。” (何汝安荐自《北京青年报》李彦春/文)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