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网络的陷阱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7 15:30
标题: 网络的陷阱
原文地址:韩寒背后的利益链条作者:常非常
作者:祁大夫
  我是媒体人,也算接触过出版界的人,所以是这样看韩寒这条关系链条,利益链条的。


  中国出版界有三大波,路金波,沈浩波,张小波,他们都算出版大亨了,分别控制万榕书业,磨铁出版和凤凰联动。这是出版链条。其实很多作家都是恨韩寒的,因为写作者都明白这是个草包,肚子里没东西,写出来的东西也垃圾。但是他的书得到铺天盖地的宣传,个人更是被包装成天才、民主斗士、意见领袖,得到了特等待遇。这是一条很肥的利益链条。图书出版是个暴利,销售3万本就算畅销书,韩寒的书基本在50万以上,一本书卖30块,成本3块钱,抛去版税,算算这收入。

  中国近10年来,火了的书基本是路金波出的,或者和他有关系,我是说小说类,比如慕容雪村、石康、宁财神等大神。他们自然是和路金波站在一起的,指哪打哪。其他的写小说的作家敢怒不敢言,只是远远观望这场恶战,因为他们确实可怜,就靠出书吃饭的,职业作家,职业写手不红是很惨的,出本书就指望着书商作为重点类图书包装,包括媒体宣传,包括在报纸网站上连载,包括铺货渠道,都很有讲究。

  作家们是万万不敢得罪路金波和明确表态支持韩寒的沈浩波的,因为得罪了这二位,以后别指望出书了,都得饿死。

  宁财神和“李寻欢”路金波当年是并列的网络写手,他走了编剧之路,在演员圈里面也是不能得罪的人,比如姚晨就指哪打哪了,所以姚晨明明知道自己智商低,但是也趟这个浑水,就这个道理。

  再说说媒体,包括新浪、网易、腾讯之类的。我先说网络媒体。中国的网络媒体是没有底线和道德可言的,只要吸引眼球就可以,说实话,新浪是最厉害的,别人腾讯搜狐什么的都是花钱请名人,比如于建嵘就是和新浪微博明确要钱,结果没给,高调搬家到搜狐微博,不几天就出消息搜狐给他钱做什么公益平台,其实这是一门生意。

  再说腾讯,和新浪进行微博大战,出钱让韩寒开微博,这是很可能的,因为他们一直这么干。我熟悉的奥运报道经历过,请名人,请明星姚明刘翔黄健翔什么的开专栏,写博客,这都是钱。新浪是培养了名人扎堆的风气,明星们在新浪都不拿钱的,这就很危险了,因为你得罪了韩寒,那么韩寒马上搬博客开微博去腾讯了,反正腾讯又出钱。所以新浪根本不敢挺方舟子,这是高层的意思。

  透露个内部消息,新浪微博发了通知,不许讨论和参与韩寒和方舟子的大战。

  媒体都不敢得罪这些名人,因为名人也是资源。资讯大战就是资源大战,花钱请还请不来,更别说旗帜鲜明地反对了。

  方舟子真的不算名人,他的人气差,人缘差。尽管网站的编辑有些暗地里欣赏方舟子,但是不能得罪韩寒。包括这次倒韩大战,有很多人站在方舟子这一边,不是因为方舟子人怎么样,纯粹是想干掉韩寒而已。等到方舟子打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人,他们马上就从方舟子的粉丝阵营里离开了。

  我不怕方粉骂,我就是纯粹看不上韩寒,所以现在支持方舟子。等这件事结束后,我不一定就是方舟子的粉丝。

  报纸杂志更是如此,你得罪了明星,都不接受你采访,你还搞个毛啊。

  出版界控制着作者,媒体惧怕明星搬家,不接受采访。这些都导致中国的信息传播不对称,不正常。也就是在天涯,在这种草根为王的平台里,大家都披着马甲说真话,畅快淋漓地揭露丑恶的韩寒集团。

  所以,要推倒一个偶像,根本不能指望在新浪微博实名制的那些名人。现在方舟子阵营中那几个带V的名人,彭晓芸离开南都系了,不加V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十年砍柴是专栏作家,和出版业关系不大,王志安是央视的,和这些人没有利益上的纠葛,有个认证是娃娃亲什么的书的作者的王增杰看来也没打算当作家,应该是圈外人,都不忌惮媒体或者出版业,他们才敢旗帜鲜明地支持方舟子。

  李承鹏不出声,不代表他支持方舟子,路金波的一条微博说了,大眼忧心忡忡地打电话来,说韩寒有麻烦了。李承鹏和路金波是作者和出版人关系,他是被方舟子打过的,有七寸,不敢出声而已。

  那个所谓草根写段子的作业本最恶心,这次主动献媚,显然是为未来的出书做铺垫,讨好路金波。

  大家看到挺韩派,只要稍微一动脑筋,一打听,就能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钱。方舟子是损人不利己,我们是悲壮的看客,连吐痰带吐血地等猛料,催进度,为正义而战吗?不是,都他妈有点闲得蛋疼。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70752.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8 09:56
公交车上,双语服务引发小误会
司机说“yes”太婆当成“噎死”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刘茜 通讯员李静 何伟)公交司机随口一句“yes”,被正吃早点的太婆听成“噎死”。前日,3路电车上发生了这尴尬一幕。
    前日早晨6时40分,黄艳开着3路车由二七路往硚口方向。车行至黄浦路站,上来一位太婆。太婆手里拿着包子,一边吃一边问黄艳,这路车到不到中山公园。黄艳说,她当时顺口答了一句“yes”。哪知太婆一听气得手发抖,指着黄艳的鼻子吼起来:“你这姑娘怎么一大清早诅咒人啊,我这大年纪,你都不懂得尊重。”
    黄艳听得一头雾水,直到太婆说“那你为莫事要我吃包子‘噎死’”,黄艳才恍然大悟。她连忙向太婆解释,她是电车公司青年文明号驾驶员,最近公司要求她们要学习英语,以方便服务外国乘客。她刚才说的“yes”是“是的”的意思,没有诅咒太婆。旁边有懂英语的乘客也帮着黄艳解释,并主动给太婆让位,这才让太婆消了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10
任意:关于公共讨论中质疑的正当性的一点探讨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看待对公众人物的质疑。质疑就是怀疑并把怀疑表达出来,网络上爱用的一个词是“合理质疑”。其实,碍于中文的语义歧义,对什么是“合理”恐怕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合理是指论据有道理?是最终符合真相?采用的论据是否合法?质疑者的主观动机?还是表达方式?说不清楚。所以“合理质疑”这句话就是一个空洞的筐,没有实际意义。对于什么样的质疑是可取的,我觉得有两种规范,一种是法律意义的,即质疑在何等程度上是合法的(lawful,即是否构成民事名誉侵权或者刑事上的毁谤罪。要注意许多国家如欧盟为了保护言论自由,是反对将毁谤刑罪化的);一种是在法律范畴之外的,即质疑在何等程度上是正当的(legitimate)。社会实践的公共讨论中,更多时候我们仅仅会涉及后者。
关于“正当”质疑,我们可以做一些内涵和逻辑上的探讨。在这里我就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就不引用关乎公共理性沟通之类的伦理推演了),仅供商榷,我非法律界人士,亦不探讨具体的法律技术问题。
质疑通常是针对一个人或事进行的,可能是涉及多个论据的一系列行为。通常而言,涉及人们对质疑正当性判断的角度,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1)质疑论据的合法性是否影响质疑正当性:论据依赖的证据来源可以是公开信息,经他人转述的二手证据等;非法证据则是完全虚构、捏造或扭曲加工的“事实”。逻辑推理(如结合对公开信息进行的推导和分析)应属于正当推理。
论据的合法性是任何正当质疑的先决条件。对于不合法的论据,一经发现,公众应予谴责,同时被质疑者亦可考虑诉诸法律手段。
当然,很多时候论据来源是公开渠道,引用者不可能完全为其真实性负责,这时引用者应注明出处,并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必要、合理的尽职调查。
2)质疑论据的说服力度或有效性是否影响质疑正当性:论据即质疑者提出的具体观点及其依据;有效性或力度从很强到很弱。有的论据是直接证据,说服力极强,对大多人有很强的效果;有的说服力弱一些,属于间接/环境证据(比如根据经验或规律的逻辑推理)。
要注意的是,对论据说服力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不同的人,由于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同及个人认知思维的差异,能够提出论据的力度强弱可能是不同的(我们设想一个小学文凭的人和一个名校博士提出的论据,可能在逻辑严谨度上有所差异)。而对于同样的证据,不同的人因为经历、背景、知识结构、认知差异及心理因素,接受力也可能会不同:对你而言很强的论据,对别人而言可能很弱。因此我们很难画一个尺标,说什么论据是有力,什么是无力的。在公共讨论中,更不可能达到法庭上对有效证据的严格定义。
总体而言,论据说服力的强弱本身不应当影响质疑行为的正当性。
3)质疑者的背景或主观动机是否影响质疑正当性:质疑者可能出于各种目的(包括经济利益、道德、个人恩怨、政治、个人心理机制等等)提出质疑。从逻辑的角度(“就事论事”)考虑,对一项质疑是否正当应主要根据质疑者所提出的论据本身:论证的证据、逻辑推理等。如果一个论据本身是有说服力、来源合法,且也符合下面的第5、第6条所述原则,则质疑者的动机或主观偏见不应当影响质疑的正当性。旁观者或被质疑者应针对质疑论据本身的合法性、有效性做出回应,而非对质疑者进行反向人身批评(argumentum ad hominem)。这种反向人身批评在逻辑上也是无效的。
在实践中,讨论者的背景或动机论往往是对理性讨论的最大干扰。许多人会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人提出的论据,或认为动机不纯的质疑就是不合理的(“有罪推定”),并诉诸人身批评,从而忽略了论据本身的客观合理性。
同时,存在这种情形,即带有主观偏见的质疑者使用了说服力较弱的论据,我的看法是,只要论据合法,质疑者仍有提出这种质疑的权利。而其实只要论据说服力很弱,被质疑者可以轻松回应,本来也不需给予过度的担心。

4)质疑主张是否符合最终真相。在很多情况下,真相将永远不为外界所知。而质疑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挑战表相,获取真相。任何质疑都可能是错误的,只是对另一种真相的猜测;没有遭到质疑的事物也未必就符合真相。我们不应就质疑是否符合我们所希望或预期的真相,而遏制质疑。另外,通常而言,论据说服力越强,越可能符合真相。但论据说服力的强弱和符合真相与否没有必然逻辑关系。说服力很弱的论据也可能指向真相。
质疑者提出的主张是否符合最终真相,不应该影响质疑的正当性。当然了,这主要是一个事后分析。
在现实讨论中,更多是涉及第2条论据的说服力度或有效性。说服力不强的论据往往被认为“扭曲真相”,冠以恶意,并被要求限制。
5)质疑使用的语言措辞的方式方法,有没有言语暴力,人身攻击和侮辱等。
正当质疑不应该有任何的言语暴力与人身攻击。后者应该受到限制。
这个第5条主要涉及直接的人身攻击,譬如污言秽语的辱骂,而不涉及一些可能被质疑者视为有辱人格、带有攻击性的主张。比方有的表述说“我深切怀疑你是一头猪”,这就显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辱骂式的意见表述,当不属于正当质疑;有的表述说“我质疑某知名作家就是代笔”——这个说法会被该作家视为带有侮辱性的,但假设这个主张有任何的论据支持,它就不属于5)的限制范畴,问题只在于论据的强弱、合法性等。另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下面的第6。
6)质疑是否涉及公共利益:如质疑对象涉及政府官员、业界领袖、公众人物并涉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内容,应当允许质疑者更充分的言论自由,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或公共利益的维护。据此,一名高级政府官员的收入或一项重要公共政策的决策应当属于质疑的对象;一名作品及言论涉及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的私人生活(如恋爱婚姻等)由于不属于涉及公共利益或知情权的个人隐私,不应随意质疑被限制,但涉及到与其职业与产出——本人的文字作品的真实性、诚信相关的内容,应涉及公共利益或公众应知情的内容。由于任何一个公众人物相对任何一个个体(甚至包括单一的一个媒体)都可能掌握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及话语权,因此也应当对质疑者给予额外的言论自由保护,以维护可能被牺牲的公共利益。
当质疑的内容和对象涉及公共利益时,应当对质疑给予更高的言论自由尺度。实践上,言论自由边界的确定更多的是一个法律问题,即作为公共人物起诉质疑者并胜诉的难度(涉及举证责任、是否需要和/或如何证明质疑者的恶意、是否也适用蓄意的精神伤害等等,也是一个立法释法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各国对把握言论自由制度的差别而异,法律也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也已脱离了这篇小文所探讨的道义上的正当质疑的范围。
7)质疑者对被质疑者回应的态度。作为进行理性沟通的基本前提,质疑者应该对被质疑者的反馈予以回应,并准备好接受合法并且强有力的回应论据。
没有理性的对话姿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或回避接受对方提出的针对你的某项反论据,并持续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质疑,将影响整个质疑行为的正当性。
当然这是个非常难界定,带有主观性的东西。比如我提出了强有力的论据A,作为对当事人的质疑;当事人提出了反论据B。可能出现我觉得仍不够满意,要继续质疑这个点,但旁观者觉得已经足够满意的情景。这种情形其实并不罕见,也很难界定质疑者到底是逻辑或经验上拒绝反论据,还是心理上拒绝。但如果系统性的完全不接受或忽略反论据,当然很可能就不是理性对话的姿态,会削弱质疑的正当性。但我认为提出新的有力论据不在这其列。
具体的界定是主观的,但清醒、理智、善意的旁观者心中都是有一把尺子的。
以上可见,质疑行为可能是针对一个人或事的一组一系列的持续行为,对于什么是正当质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涉及诸多角度和维度的探讨,更没有既定的标准答案。
2012.1.31█
作者为哈佛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研究生,个人微博是@兔主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29
网络交流的真实与虚幻——兼论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作者:陶东风   


     所谓网络文化,我认为是真正能够体现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的文化,亦即:不是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东西都是所谓网络文化。比如说,如果一个作家先把作品写好了,修改得非常整齐了,再发到网上,或者网站直接把纸媒体上的作品输入计算机再上网,都不是我理解的网络文学。因为这根本不能体现网络这个特殊的交流媒体的特性,也体现不出网络交流对于作家的思维活动与写作过程的内在影响,他依然是在用传统的方法思维与写作,不过是将它上了网而已。只有那些在线写作,边写边即刻上网的写作,才属于网络文学。这个时候,网络这个媒体已经内在地改变了作家的思维与写作方式,也改变了作品的存在方式乃至整个文学活动的方式。比如写作的即时性,传统的写作方式是可以颠来倒去反复修改的,有完整的构思,而网络写作是即时的,当下的,边写边发表,他的一段文字一旦上去了就算是发表了。网络写作很难有非常完整的构思谋篇,因而其游戏性质非常强。 同时,网络创作中,创作与批评具有同步性。传统的文学创作都是写好作品发表了,才能有读者和批评家的反馈意见,创作与批评不存在同步性;而网络创作是一边创作,一边就有网友的反馈。所以批评和反馈的活动与创作活动几乎是同步的。总之,真正的网络文学是充分体现网络特征的,而不仅仅是发表在网上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网络是把各种已经在纸媒体上发表的东西,搬到网上,我不认为这是网络文化。至少,它不能最充分的体现网络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那么,网络传播或网络交流有那些特点呢?人类的交流活动除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以外,其他交流类型都是与特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或通过特定媒介进行的,即经过媒介中介的。因此交流的特点常常由于其所借助的媒介的不同而不同。同样,网络交流由于借助网络这个特殊的媒介而相应地具有了以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网络的交流有最突出的匿名性。在网上交流的人常常相互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与身份,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不知道对方是谁。BBS上的聊天最能够体现这个特色。这样的交流与面对面的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与那些署名的纸媒体交流也差异甚大。
     其次,由此匿名性导致网络交流的第二个特点,是监督机制的弱化甚至悬置,也就是说,匿名性使得网络的交流没有其他交流常常具有的社会监督与文化禁忌以及自我心理防御,因而也没有必要带上人格面具。在这个意义上,网络交流是最真实的,最没有作假的必要。比如,如果交流的双方或多方彼此知道对方的身份,说话就比较谨慎。同样,如果在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即使不署名也常常能够查出来),作者必然会顾忌很多,难以完全说真话。网络交流的这个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从消极的方面说,大家说话可以不负责,相互欺骗,甚至脏话连篇,把本我中最原始的一面宣泄出来;而从积极的方面说,大家没有出于种种文化禁忌而隐藏伪装自己的必要。如果没有匿名性,那么你与别人说的话、你发表的见解都是要负责任的,这使得你在非常自律的同时也学会了作假;
     第三,匿名性还使得其他交流中必然存在的交流者之间的那种不平等权力关系被搁置起来。大家知道,交流行为中存在许多扭曲交流的真实性与平等性的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交往者之间必然存在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包括政治地位的不同、经济地位的不同、文化资本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甚至长相的不同等等。这些因素都必然在交往的时候进入交往过程,成为交往的重要社会性语境,乃至扭曲交往的真实性,使得交往不可能完全是平等的、理性的、以理服人的。而网上的交往就不同,大部分在网络上聊天的人都是用的化名,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明星也是这样,因为他们平时总是带着假面,也希望有机会“胡说八道”),所以,他们的身份与权力在匿名交流中不起任何作用。这使得交流变得更加真实与平等。
     这几个特点所导致的最后结果实际上是一样的,这就是网络的交往形式是最真实的,同时也是最虚幻/虚拟的。也可以说,它的特定的真实性正是产生于他的虚拟性。这是网络交往及其所塑造的网上社会的非常有趣的两面性。
     二
     如上所述,在网上交流中,由于扭曲交流之真实性的各种因素都不存在或被弱化,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当然最真实的不见得就是最理想的或没有缺憾的。我们在BBS中见到的各种帖子就是这个真实自我的流露,它既体现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有时也夹杂着各种低级肮脏的杂音,甚至非常难听的、不文明的漫骂与发泄。泥沙俱下与良莠不分是BBS这种最具有网络特点的交往方式给我的特出感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匿名性,如果存在监督机制、社会文化禁忌、权力关系,那么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出现。基于这样的原因,网上交往的质量不但最能够体现交流者个人的文化素质,而且最能够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在强制的状态下举止言谈文明并不难,而在一个自由的、非强制的状态下这样做就很难了。与此相应,网上的东西常常具有很大的反抗性、另类性或颠覆性,原因也在这里。因为我们平时都是处在其他的交往方式中,无法满足真实自我的表现需要。我们有太多的时候不能讲真话: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与老板在一起的时候,乃至与同事、同学、爱人、恋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如此。我们平时的反抗的欲望经常是被压抑着的。
     但是如何理解网络社会的虚幻性呢?其实虚幻性与真实性本是同根生,同样是起源于网络交往的三个特征:匿名性、社会文化禁忌与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权力的不在场。因为没有了各种监督与制约,所以人们可以自由地甚至不负责任地编造自己的身份、地位,一个穷光蛋可以说自己是大款,一个贫民百姓可以说自己是局长,一个丑八怪可以把自己描述成绝色美人。而且,男人可以扮成女的,女的可以扮成男的。等等。许多网上的欺骗行为常常就是因此而发生的。这也就是所谓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游戏性。它危害性与魅力就是来自于此。
     此外,我们说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或虚幻的,也有另外一层意思:人在交往中的必然面对种种禁忌,作为社会事实,虽然与真实的自我常常是有矛盾的,但是它们也是真实的,特别是作为客观的社会力量、社会规范,它们无疑是真实的。相反,一个完全摆脱了这种社会文化力量与规范的纯粹的自我,在社会的意义上反而是不真实的。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真实。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人们常常必须通过伪装的方式才能表现“本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把那个充分社会化、理性化的“我”隐藏起来,才能表现被这个社会化的自我压抑的“我”。网络就是这样一个隐藏一个“我”呈现另外一个“我”的场所。
     三
     现在我们来看看网络交流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青少年占据了网民的绝大多数。青少年喜欢上网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网络交流与青春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亲和性。青年的特点是:具有叛逆性、想象力、颠覆性,不满于现状,充满幻想,同时,相对来说也比较幼稚,也就是所谓的"不成熟""非理性"。有人说,诗是青年人的艺术,一个人如果说在青春期不想作诗,这个人肯定是一个未老先衰的人。这就是青年人或青春文化的一般特征。但是,青春并不完全是一个年龄的概念,也就是说,生理的年龄和心理的年龄有时候是错位的,有些人年纪很轻,甚至是少年时期,就已经老于事故了,就已经没有批判性,没有叛逆精神,没有想象力了,实际上这个人按照生理的标准,还是属于青春期,但是按照心理的标准,他已经进入老年了,相反,有些人根据生理标准,已经是老年了,但是他的心还很年轻,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仍然还处于青春期。所以,青春不完全是一个生理的概念。
     青年喜欢网络,最重要的一点是青少年的自我表达欲望最强,他们的压抑最严重,他们的反抗性是最强烈的。但是这种反抗性在现实中却常常得不到发泄。因为他们有许多的顾忌。现在好了,有网络了,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别人是谁,我可以完全没有顾忌地袒露我们真实的自我,我可以尽情地发泄自己的反抗的欲望。网络是青少年自我宣泄与表达反抗欲望的重要渠道。同时,青少年是游戏冲动最强烈的一个群体,他们想象力最为丰富,精力最旺盛,他们的游戏冲动在现实社会中却又得不到发挥,他们被深深地枯燥机械没有趣味的学校学习生活中。正是网络的虚拟性使他们获得了满足游戏冲动与想象力的最好机会。
     最后让我们看看亚文化的特点。“亚文化”是和“主流文化”相对的概念,而且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也是会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一特定的时期,亚文化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转化成主流文化。一般来说,“主流文化”是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所以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保守性,也就是说它倾向于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而亚文化则相反,它是代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的利益,它对于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亚文化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当然,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并不永远是对抗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有时会出现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相互转化,原来是边缘的东西,逐渐地变成了主流。比方说在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消费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占据边缘地位,是属于亚文化,比如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所表现的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关注,对自我与个性的赞扬,穿喇叭裤、留长头发,突出自己的个性,它在当时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的,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颠覆。但是,到了今天,消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它逐渐被主流文化吸纳,甚至于变成它的一部分。所以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需要做历史的分析。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文化中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文化。专门提出这一点是因为青年文化中也有非常主流的,并不是所有的青年文化都是具有颠覆性、边缘性与批判性的文化,在中国尤其是这样。这部分主流化的青年文化实际上已经失去我们上面分析的青年/青春的那些特征。只有青年文化中的那种比较另类的部分才属于亚文化。我觉得网络中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征的是BBS等栏目。也是这部分最令政府主管部门与教育工作者感到担忧。确实,这部分尤其具有泥沙俱下的特征。有人建议应该对这些栏目进行严格的监督甚至取缔它。我倒觉得,对于青少年上网进行适当的引导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在相对缺乏监督的交流环境中常常不能自律。但是我不同意对青少年上网进行过去死板的控制,这不仅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对抗意识,而且也未必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因为青少年毕竟还是需要在一个真实的、也就是既有鲜花也有野草的环境中得到锻炼,锻炼他们的判断力与鉴赏力。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一个幼儿放在一个没有细菌的玻璃罩里面进行培育,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这个经过严格消毒的环境当然是非常干净的,但是他的免疫系统却会遭到破坏,而他又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罩中人”。一旦他离开玻璃罩,他因为没有接触过细菌而不堪一击。而如果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就接触过细菌,那么他就会有比较强大的免疫能力。何况青年已经不是婴儿,他们已经具有基本的鉴别力,更重要的是,许多网站上BBS板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的网友是具有理性的自律能力的,他们自己会形成交往的规则,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行自我监督,这是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压力,使得那些随波翻起的泛起的沉渣得到清理。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青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29





                                       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
                                                                                                文/燕山飘雪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批评有着既相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点。相同的是,都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即对社会与个人生活进行典型化处理,表达思想和感情,小说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和性格。不同的是,网络文学强化了娱乐功能,对教育和审美不大在意,或注意不够。另外,就是网络文学属于快餐文化,时间性强,速成性强。于是,批评也是即时跟贴,容不得长篇大论去做批评。批评变成零打碎敲。这就使批评的难度有所增大。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是从批评的对象看,改变了单打一的局面,批评者容易陷入重围。一方面由于作者的素质普遍低,对批评的理解有偏差。有的甚至认为批评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害怕批评,拒绝批评的大有人在。他们不知道批评对创作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而且作者都是匿名的,批评的对象模糊。批评者要注意文学形态的变化,不能采取过去在纸面文学上那种阵地战的架式,搞一对一(即批评者与作者)的批评或商榷。网络文学就象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不是一对一,是一对三或更多。因为在网络上跟贴,不是一对一的跟贴,是多人讨论同一篇文章。喝彩声不断,批评与反批评同时展现。这对探讨问题问题无疑是有利的,就象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在碰撞中随时显现。同时消解了传统文学那种作者与读者的分离与隔漠,读者参与创作的欲望非常强烈。有时一个好的跟贴出现之后,作者马上就改。网络文学虽然也渴望理论指导,但又忽略理论的支持。跟贴者真正搞理论的是少而又少,大部分是作者兼作评论。这就提醒我们搞评论的,不能应付了事,要认真读贴、认真思考、认真跟贴开展批评。如果对作品没看懂或没吃透,说出的话不符合作品实际,马上就会遭到反批评。有时候甚至于搞围攻,弄得下不了台。
    二是从欣赏习惯来看,网络文学是即时创作即时欣赏。网络文学的时间性非常强,一篇散文你还没来不及看,就沉下去了。在网络上,创作不再是个人行为。一篇文章发表后,跟贴马上就可见到。文章好不好,跟贴者马上就指出来。如果需要修改,怎么修改?批评者都会给你明确的答复。这与集体创作没有什么两样。对作者而言,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对批评者来说,就增加了困难。批评者必须要有随机应变、一针见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理论解答文题的能力必须非常强。如果理论基础不牢,一句话就暴露麻脚。所以,网络文学对批评者要求更高了,批评者要参与创作。不但要亲自写文章,还要及时跟贴。只有理论基础非常丰厚,对网络文学非常熟悉,对作者非常了解,才能正确地开展批评。由于网络是匿名的,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这种例子几乎每天都在网上有发生。好多作者都是不能忍受众多跟贴的挖苦和讽刺而离开的。批评者被轰出去的也发生过。只有批评者同时又是作者,有文章在那里摆着,才能服人。好多作者是看了批评家的文章,然后才信服你的批评的。这就象获得通行证一样,必须要有硬件作抵押。
    三是从内容上来看,网络批评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创作要求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在网络几乎被消解,大量的是个人化的情绪,如寂寞、牢骚等。网络文学的兴趣主要在于抒发极具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而不在于这些情绪和感受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深度。进一步深入分析,还会发现,沉淀在其底层的既有个人主义的内涵,也有传统的理想破灭后消沉、颓唐的后现代情调。过去不被注意或被批评的东西,现在成了主要内容。过去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发表是比较困难的,现在却大行其道,很有市场。比如玄幻小说,魔幻小说所表达的内容。诗词散文也多是个人感情色彩的叙说。所以,在开展批评时,不能按照过去教科书上要求的“必须映重大社会主题”“反对卿卿我我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等。现在有好些作品本身就是小资作品,是为小资写的,为中产阶级写的。过去强调的“为工弄兵服务”的号召,在网络上被消解。如果你再提这些过去的批评要求,就会闹笑话。当然为社会主义服务,多反映主流社会,是可以提的。
    四是从批评的标准来看,传统的批评标准被淡漠。过去教科书上常提的所谓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现在网络上几乎没人提。要的只是好看,有意思,点击率高就是好作品。点击率代替了批评标准,有的网站单纯追求点击率,有故意媚俗的倾向。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象以前那样受重视。有的认为:文学就是文学,不要与政治挂钩。思想主题也有慢慢退化和淡化的趋势,有的文章作者甚至于提出不要主题。这虽然是极端错误的,但在网络上有市场。需要加以引导。
    五是从批评的形式和方法上看,网络批评基本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是即时跟贴即可。传统的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事后批评的形式已经落后,一般是边发表边评论。其形式活泼自由,一句话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有的甚至于不说作品如何如何,只是嘘寒问暖或楼楼抱抱即可。站长们要的是人气,不愿意因为批评而把人赶跑。这说明,有的网站把批评变得可有可无。谁如果真正的指出作品的缺点和失误,反而会丢掉人气。笔者混迹于网络,即时跟贴上千条,好多读者和作者都感到跟贴是有水平的,点拨是到位的,但是也有不满意的。对发表在网络上的长篇大论,能坚持看下来的却不多。好多批评者不注意收藏自己的跟贴,说过的话接着就忘了。其实,那些有观点的跟贴本身就是创作,编辑出来就是诗话之类的著作。
    因此,网络批评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一方面,网络文学创作亟需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批评家又不愿去网络开展批评。这就使网络创作出现任其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这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应该加强批评,用批评引导创作,走上康庄大道。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32
谈谈网络文学作品的回贴
  
                                                                                     文/燕山飘雪
    如何写好回贴,并没有不二法门,全靠自己摸索。如果想找现成的教科书,我敢肯定是还没有出版。我的基本想法是四条:
一是学点文学欣赏批评知识,不说外行话;二是认真阅读原文,掌握作品的脉搏与要点;三是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适当的技巧;四是形成自己的回贴风格。
    首先说说学点文学欣赏批评知识。这一条其实无须多言,人所共知,干啥都要有基本功。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要遵循它的基本规律。写好回贴,光靠热情不行,光靠一味地吹捧也不行,当然乱批一通更让人烦。好的回贴,必须是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既提出文章的优点,又指出文章的缺点,还要指出怎么样修改,并且要让人家心服口服。做到这一点,没有相应的知识作铺垫,是万万不行的。如果你说出话来,作者一看是外行话,人家不但不服,轻者说你“没有金刚钻不要揽那瓷器活”,重者还要说你是误人子弟。所以,有些知识不能不掌握,比如《文学基本知识》《文学概论》《美学概论》等。唐弢有一本《文章修养》,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很好的小册子,里边对文章的各种文体及写作特点介绍得很清楚。如什么叫散文,什么叫八股文等都有分析。光有文学知识还不行,还要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方面的知识,比如关于什么叫文学欣赏,以及欣赏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的写作等。有条件的还要读点文学史之类的书,以增加些基本常识和基本理论。有人说,我不读这些书也一样跟贴,还有的说我是学理工科的,没时间读那么些书。这样就难了,没有文学知识就随自己的喜好写跟贴,只能是读后感之类。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怎么能写出有分析、有见解、有科学含量的跟贴呢?文章就象病人,跟贴者就象医生,没有医疗常识就给人家下诊断书,无疑于谋财害命。做教师还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呢!所以,我认为要想写好跟贴,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不是中文系毕业的一定要补上文学知识这门课。
    网络文学回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认为不外乎快速、及时、概括、恣意、自由、准确等方面。所谓快速、及时,就是说版主的职责是当一篇文章见网后,就象战争年代的快速反应部队一样,及时做出准确无误的反应。这就需要具备敏捷的思维和高度的概括能力,看一遍文章能够及时快速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所谓自由恣意,就是说没有条条框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把文章的主要特点抓住就可,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进行论述。同时,对作者的响应,随时作出进一步的跟贴。有的一篇文章要写二三个跟贴,这是与任何公开刊物不同的地方,与学校里给中小学生批阅作文也有所不同。网络跟贴受时间和版面限制,光恣意自由不准确无误也不行。拿不准的文章宁愿放一放,也不可贸然回贴,因为理解得不对说错话不仅是对作者的不尊重,而且可能还要伤害作者的感情,给人家一个感觉:这个网站水平不高,在这里发表文章是浪费时间和浪费资源。因此,光快速反应是不够的,必须准确无误,弹不虚发。若说错了,要及时纠正,敢于承认错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次是认真阅读原文。多数版主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作品至少读一遍,有的甚至读二三遍。我在《阅读与理解是基础》一文中已经说过,没有认真和细致的阅读,想写出正确的跟贴和批评文章,是难以想象的。跟贴和批评的起点是阅读。只有阅读和在阅读基础上的理解,才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作品的脉搏和症结。不看作者就跟贴是对牛弹琴,不看作品就跟贴是盲人摸象,不理解原文就跟贴是胡说八道,而不管作品好坏就灌水,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其实,认真阅读原文,不但对作者及作品有好处,而且对阅读者也有好处,阅读本身就是学习,见识的作品多了,眼界自然就高,自己再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跟贴者还要有甘心情愿为他人作嫁衣的牺牲品格,牺牲了时间不说,还要耗费大量精力。所以版主们是非常辛苦的,作者应该以宽宏大度的胸怀看待回贴,不要以为版主与你过不去,实则是真心诚意为了作者和作品好。即便回贴说得不对,也要抱着知无不言,言者无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欢迎跟贴。对回贴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作者的胸怀。谁不愿意自己的文章修改呢?既然拿到网络上来,就是要听听读者的意见。文不厌改,文章是越修改越好,一遍有一遍的成色。所以跟贴者既是修补匠,又是美容师,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作者的导师。当然,网上阅读不可能慢读、精读,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当然可以,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这就需要阅读技巧。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认为所谓技巧不是投机取巧,是象读报纸杂志那样,重点部分详细阅读,已经熟悉和知道的部分可以一目十行,不重要的部分走马观花,但要一下子就抓住要点和要害,有的放矢地写跟贴。好的跟贴是成人之美,是锦上添花,是良医苦药,是画龙点睛,是锦囊妙计。
    再次,就是训练自己的高度概括能力和具备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前边已经谈到概括能力,在这里我还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不是一般的概括能力,是高度的概括能力。过去我们准备高考时都训练过改写、扩写和缩写。跟贴不需要改写和扩写,一般是高度概括文章的要点,并且也并非全部概括,只要是需要就必须概括出一二个要点来。有时候类似于把一篇文章用一个新闻标题概括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高度概括。这种能力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期训练磨练出来的基本功。跟贴者要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抓住要害和实质问题。不要纠缠于那些皮毛的支言末节,也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针见血。做到这些,没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是不行的。至于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就是说与作者交朋友,私下谈心交流,了解作者的基本想法,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理解万岁。对于骄傲自大的作者,还要懂一点心理学,避开他的长处,抓住作者及作品的软肋,就象神医扁鹊,一语中的,对病下药,让作者心服口服,拜你为师。所谓的技巧,就是如何写得快捷,如何一下子就抓住要点,如何与作者沟通的技巧。越是高手越重视技巧。
    跟贴写什么?在形式方面,主要看作品的文体是否符合要求,开头结尾写得怎么样?题材是否恰当正确。在内容方面,跟贴主要是就作品的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色,展开评论;对写作技巧、写作态度、创作方法、整体艺术特点等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和概括,从而指出作品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是什么?这些不可能全部兼顾,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和症结写出评语和跟贴即可。有些跟贴写了很长很多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对作者心理的分析。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文章内容读者会看到的,不需要你再赘述或唠叨。读者要看的是回贴抓住了要害了没有,是不是真正有水平。千万不要小看那几个字或几十个字的回贴,往往是一句话就暴露出跟贴者的水平。文学史上有一些专门做考证和注解的所谓跟贴专家,比如《红楼梦》里的脂胭斋,就是专吃这碗饭的。对原著的注解,也是一种创作,是对原作的再创作和再补充。跟贴也是的,好的跟贴,有思想、有见解、有水平的跟贴,整理出来就是一部诗话或漫谈。因此,我建议版主们闲暇时分门别类整理自己的跟贴,把它粘贴和复印出来,说不定若干年后出版一本《诗话》《散文漫谈》之类有价值的书。而且版权也是你的,你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版权。文学史上的王国维的《人间诗话》,王渔阳的《渔阳诗话》等,都是读诗文之后的只言片语,汇集而成煌煌巨著的。徐祯卿的《谈艺录》,严羽的《沧浪诗话》等,也是这样诞生的。这些都是文学批评史上的名著,对后世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短论小语评论集。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在众多欣赏和批语中汇集编篡而成的批评名著。
    作者怎么样对待跟贴和批评?由于作者水平与个人修养参差不齐,对待跟贴和批评的态度也因人而异。但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作者都是希望看到跟贴和勇于接受批评的。谁不愿意听到读者的反馈?何况如今读者就是上帝,作品受不受欢迎,作品有无文学价值,个人说了不算,要由读者说了算。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是检验作品的标准。现代作品,发行量大,效益就高,反之就小和低。这是一般常识。作者也在寻找卖点,也在了解市场行情。如果写了一辈子,连一本书也没卖出去,没有读者,那就不是成功的作者。至于批评,千万不要误会,文学批评不是传统上的批驳人家。文学批评不仅是指出不足,有时还多加表扬和肯定,这也是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对于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是促进和繁荣创作的。多数作者都能正确对待批评,除非不愿吃这碗饭。所以,跟贴者不要有所顾虑,前怕狼后怕虎,嘴未动先哆嗦,话未出先自卑。只要你真理在握,成竹在胸,就不怕作者会反批评。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多批评还是多表扬?这不需要作定量分析,要跟据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问题较多,自然批评就多,可以有多项批评;问题少,是精品文章,自然是表扬多,夸奖多。人家的作品美玉无瑕,你硬要鸡蛋里挑出骨头,那也是强词夺理或强人所难。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不愿意听逆耳之言。但高人除外,有些大作家就愿意听逆耳之言,这是一种胸怀,一种风度,俗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区别不同情况看人回贴,什么样的作者,怎么对待?要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但是,一定要有原则性,不好的文章,问题较多的文章,你不及时指出它的毛病,那是对他不负责任。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是说面对着合于仁德的事,即便是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因此,回贴看对象,因人而宜,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如何形成自己的回贴风格,这也要因人而宜。性格直爽者,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有话说在当面。如果作者知道此人性格,会欣然接受批评;如果不知道,可能会有误会。性格沉稳者,三思而后行,出言谨慎,考虑全面,不会引起误会,但也容易造成不够坦诚的印象。因此,回贴风格没有固定的模式。东方朔幽默滑稽,杨雄出口成章,杨修恢谐损人,骆宾王喜笑怒骂,刘勰的条思缕析,都是允许的。如果有孟子的兜圈艺术,让梁惠王式的作者“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未尝不可。抓住作品的把柄,以其之矛,攻其之盾,往往使作者闭口无言。我总结了几种风格,拿出来供大家参考:一种是以诚相待,推心置腹,言之有物,心悦口服式;第二种是以情感人,认真负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服人式;第三种是谨言慎行,字字推敲,无懈可击,井井有条,科学逻辑式;第四种是喜笑怒骂,旁若无人,幽默庄谐,狂妄自悅式;第五种是惜墨如金,片言偶发,一字千金式;第六种是以守为攻,明为表扬,实则贬抑,暗藏杀机式;第七种是直言直语,单刀直入,快人快语式;第八种是胡搅蛮缠,正话反说,似纳实辩,请君入瓮式;第九种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高屋建瓴,专家学术式;第十种是欣喜有加,重在学习,重在参与,平心静气,身心愉悦式。至于那种奉承献媚,好话说尽,缺点错误只字不提式的回贴,是不能提倡的,因为它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说话是啥风格,跟贴就是啥风格。回贴与个人的学识及修养有着紧密联系。回贴的艺术在于,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很含蓄,自夸夸得很像是自谦,油嘴滑舌又感到很亲切。这的确是一种本事,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之,跟贴是一种文学活动,是微言大义,是舍己为人,是美学愉悦,是另一种著述,是风格各异的创造。即时跟贴,随声附和,谁都可以做到。但要写出水平,写出精彩的确不容易。跟贴者不可不慎,不可不学,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33
网络语言现象的社会语境分析
2007-03-11 



摘要:信息社会使人们的生活逐步进入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而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了独特的网络语言现象,那么网络与语言的结合对中国的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网络语言特征的分析,探讨这一语言现象与社会语境的深层关系。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境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2005)-10-058-02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络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交际这种全新的高科技交际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正因其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以BBS、网上论坛、虚拟社区、聊天室、ICQ、网络游戏为主要载体,网络交流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在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网民为了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组合的新词汇,出现了一些完全不符合汉语的规范表达方式的网络语言。网络交际以互联网为交际媒体,这就决定了网络交际语言的独特语言方式和文体特征。这种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语言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发展对语言所产生的极大影响和推动所造成的。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交际的特征,对网络语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探讨。
  2.网络语言交际的特征
  

         语言是用来交际用的,网络语言就是使用因特网技术发展下人际交流的产物,是规范语言的变体。网络交际,是指通过网上聊天、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栏)、electronic forum(电子论坛)和E-message(短消息)等崭新的交际手段,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网络语言受其交际媒体(互联网)的制约而兼有广告英语、新闻英语、电传英语和传真英语的部分特征;网上聊天这种书面对话形式又决定了其具有书面英语和口头英语的双重性质。
  2.1 词汇特征
  作为非正式文体,网络语言偏爱使用缩写词、俚语等非正式词汇,甚至还随机杜撰某些词语,因此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网络的使用是以时间为收费基准的,这就要求网络交际必须快捷高效。在此语境下,英汉两种语言兼收并用,大量使用简写词和各种缩略词就成为网络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其词汇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现大量的谐音词:网络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数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易于输入和谐音的关系,一些数字的组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在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时,一般不进行选择,而是在当前输入法默认的情况下就按了回车键,于是导致了一些有趣的谐音怪词的诞生,在网络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而广泛流传开来。
  1)英语谐音:用同音字母代表一个单词或字母组合乃至句子。如:【r】=are,【b】=be/bee,【c】=see,【o】=oh,【oic】= (ooh, I See),【icq】=( I seek you ),等等 。
  2) 汉语谐音:【酱紫】这样子,【菌男】:即是俊男,【霉女】美女,班主/斑竹/版猪/版竹】:版主,即聊天站,网页或论坛的管理人员。【大虾】,大侠的戏称,指网络高手。
  3)数字谐音:,【7456】在网络语言中的意思是气死我了;【1573】一往情深,【360】想念你,【886】拜拜了;【3166】是“撒优那拉”(日本语),再见的意思,【775】亲亲我,【55555~】呜呜(他在哭),【8147】不要生气,【520】我爱你,【987】对不起,【9494】就是就是,等等。
  2.“网虫”们随机使用的但已被圈内公认的各种缩略词。
  这些缩略语的来源主要是公认的缩写词汇,电传、传真英语的缩略符号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USA, HK(Hongkong), bf(boyfrtiend); gf(girlfriend); pls(please), Xmas(Christmas), F.O.C.(free of charge), stu(student)? L8R(later); b4(before), cu2(Seeyou, too); IMO(in my opinion)以我愚见;ROT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笑得直不起腰来,一般用作旁注;PMFJI(pardon me for jumping in )请原谅我冒昧插入;TIA(thanks in advance)预先致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3.大量运用表情符号(emoticon)。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还不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谈,所以一些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组合就被用来表达喜怒哀乐等等情感。由于这些符号的组合形象生动,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在约定俗成以后,发展成为了网络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补充体系。
  例如:表示肢体语言的符号,例如【T-T】代表流泪,【∧_∧】/代表欢呼,【:】】表示高兴,嘴巴向上翘着笑;【)不开心,嘴巴向下弯着;等等。网络上还有表示言语行为的符号,如: 【//sigh】(叹气的动作)、【//admire】(羡慕的表情)、【//grin】(咧嘴笑)、【//comfort】(安慰)。在一个词前面加上“//”,就把该词变成了一种言语行为。
  2.2 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英语的非正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尤其是充当主语的第二人称单数更是经常“缺席”。这从下面常用的问句中就可窥见一斑。1.offline ?2. busy?3.received my e-mail?4.leaving?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
  2.句首字母常小写。如:1.hi, friend. 2.uc? 3. ur name ?
  3.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同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 u miss 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4.网络高手经常运用双关、拟人、比喻、夸长、提喻等修辞格。如:
  —can I invite u 2 dance? —withpleasure.
  —can I hold u now ?—OK. 这里hold就是双关,因为它既有“牵手”之意,也有“拥抱”之意。
  5.从句型选择上看,网络英语多用简单句、并列句、祈使句,少用被动句和主从复合句。当然,句型的使用也并非一成不变。网络大侠在进行解释、说明或议论、说理时也常用复杂句。如: “IMO,u r not right,‘coze every sword has 2 blades”. ( In my opinion, you are not right, because every sword has two blades.)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已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语言变体,并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和繁殖能力而成为不可忽视的现代社会语言变化的主导力量。
  

  3.网络语言现象的语境分析
  语境(context)是社会语言学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语境指的是使用语言的情景场合,语言往往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境意义。许多语言学家都对语境(context)做过分析和研究,但他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如英国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linoski,1923)把语境归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海姆斯(Hymes 1974)将其精辟地概括为SPEAKING一词:S代表Setting and scene(背景和场景),P代表participants,(会话参与者),E代表ends(会话目的及结果),A代表act sequence(信息的形式与内容),K代表key,(传递信息的方式),I 代表instrumentalities(使用什么语言),N代表norms of inte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在不同情况下应遵守的规则),G代表genres(体裁)。而以韩礼德(Halliday,1973)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则把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和话语方式(mode)。根据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和网络语言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主要从情景语境来分析网络语言在特定的网上虚拟空间是如何进行交际的。
  情景语境指与交际有关的人物,场合,时间,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以及在交际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因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这些假定,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Sperber&Wilson,1986:107—108) 这句话用来描述网络这个特定的场合中的交际行为至为贴切,因为网上交际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人身上,多数时候是完全陌生的人在进行对话,而网上唯一可以了解对方的途径是查询个人资料,但几乎所有的资料都可能是虚构的。因而交际者的社会、文化或政治背景等个人因素在网络交际中几乎没有任何实质的影响。网络交际的主要场合是在以OICQ, ICQ,BBS和E-message等形式存在的网上虚拟空间。在网络交谈中,话语范围可以是任何话题,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无所不谈。网上的虚拟空间里有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你可以不停地从这个聊天室窜到另一个去。在聊天室中,可以是一对一交谈,一对二或多人互相交谈,也可以自言自语或者作为旁观者。可以说,在网络交际中,话语基调(tenor)是多样化的而且可以选择,只要不影响维持交际的目的。网络交谈的话语方式(mode)以非正式的口语为主,然而却用文字和符号的输入形式来叙述,也就是说,网络交谈的实质是口语的交谈,然而却是以一种书面的文字方式来呈现,而这种书面方式又是由各种文字代码(如中英文)和数字符号混合组成的。这是网络语言交际不同于其他话语方式的一大特征。
  在日常交往的人际交谈中,情景语境还包括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势 (gesture) 和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等非口头语言(non-verbal language),作为语言的一种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网络语言巧妙地将这些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转化成用各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表情符号,使看似冷冰冰没有直接的感情交流的键盘交际变得充满人情味和生动有趣。
  4.网络语言现象:社会因素与语言的“边缘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2000:18)在其论著中所提出的:“语言不是社会意识形态,语言不属于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语言是——而且只能是—— 一种社会现象。” 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自身的鲜明特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当然社会方言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稳定的言语社团。而在中国,网络语言的言语社团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上网用户的日益增加而逐渐形成的。一些大学的学生已经达到了90%的上网率,大学里的bbs(电子布告栏)一天有上千人次访问,人们除了搜寻信息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互相聊天。那么,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我们必然会问:网络语言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它是由哪些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这些语言的变化是如何传播的?新的语言变体对原有的语言结构和系统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变化?这些都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面临的崭新课题和挑战。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变体,是信息社会必然导致的产物,并随着电脑在中国的日渐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而横空出世。五花八门、标新立异的网络词汇正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心态的一种反射。网上交流通常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他们的文化背景可能相差甚远,对语言的感觉可能也很离谱。中英混合,数字和符号并用的网上新词汇的出现似乎在预告一个数码化时代将带来的语言变革。当“Internet”以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打破了国界的同时,也正在使英语成为一种垄断性的“中心语言”。据有关调查,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一半以上的人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网络对英语普及的推动力超过了大英帝国的任何行动,每个新的上网者都必须学习某种版本的英语,如果他不想困在语言的"网络隔离区"内。在这个必须被格式化的以英语为中心的网络世界里,所有其他的语言和文字都在经历着自己的边缘化,都正在变成一种“方言”。以高科技和高信息所建立的网络帝国,在创造了空前效率的同时,也在所谓最“平等”的网络平面上,以难以想像的光速,用英语扫荡着所有的语言异类。
  5.结语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1996:115)曾明确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 网络社会是一个多语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联上同一个站点,因此网络语言存在着明显的语言混合现象。在任何一个多语社会,通过频繁的语言接触都会产生这种语言混合的现象。新一代的网络人见面打招呼时说“hi,你好”;分别时说“bye,再见”;道谢时说“thanks”或“3x”。在这个言语社团里,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创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快就会在网上传递开来。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产生于自由网络空间的网络语言有着强大生命力,并很可能逐渐从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渗透。
  语言正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展而在一个新的时空中延伸,人们的交际行为,语言方式和社会心理都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信息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语言现象已经昭告了语言的变革,而中国的网络语言现象的这种现状正是边缘化的开始。
  
  参考文献:
  [1]Figueroa, E. Sociolinguistic Metatheory, [M], Kidlington: Elsevier Science Ltd, 1994.
  [2 Halliday,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3
  [3]Hymes, D. 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Press. 1974.
  [4]Malinowski,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A]. In C.K. Ogden and I.A.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 [C].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23.
  [5]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赫德森:(Hudson.R.A.),《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卓艳芬(197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教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35
网络中的自我

作者:gigi

网络中的自我是什么?网络中是否有自我?网络中的自我是真实的吗?而这几个问题中综合起来,组成了对网络自我认同的几个方面。

网络中的自我,首先,他一定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存在物”——即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个体的基础上的。不管网络中的自我的人格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的格人一致,网络中的自我必须在现实中的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角色的演变。在这个基础上,网络中的自我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一致;二,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前者是指个人在网络中拥有现实生活中一贯的人格、气质,是以真实的身份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而后者则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人格、气质,是以另一个人甚几个人的面貌出场的一个“演员”。当“演员”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他天生就具有性格的两面性(双重性格),在人前表现出其中一面,而在网络上就把他的另一面呈现出来。另一种情形是意图在虚拟的世界里满足尝试新角色的心理。于是男人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成为女人,老人在温暖蜾蠃世界里可以成为小孩等等。暂时的角色转换,可能会给某个特定的人群带来心理上的发泄和满足。于是总有特定的一批人群乐次不疲地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网络中。


不管你是以与现实生活一致的自我还是以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自我出现在网络中,都是自我的一个体现。所以,我认为网络中是有自我的。只不过,网络中的自我可能出现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可能来自于想要改变、突破的欲望,是自我的另一面的表现。比如说,人在现实中会受到各种伦理、规章、人情的约束,言论的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网络空间自由度的宽广,就给这群人带来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把在现实中的全部不满宣泄出来。还有一种人,可能是曾经有过某些理想,但却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实现。这时,他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实现愿望,或是在游戏的世界里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的需要以及精神生活层面的需要。

至于网络中的自我是否真实这一问题,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网络中的自我是真实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不管他在从事什么样的活动,都带有其感情,都渗透着人的情感在里面。人在网络中也是一样的,他的思想、知识水平、价值观和人生观,无不影响着他的网络行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其真实的一面。只有少数那些“掩饰高手”才能控制自己原有的思想、价值观等,完全换成另一副面孔出现。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讲的真实,并非仅限于与现实生活保持一致的真实,也包括在现实生活中不想、不敢、不能表现的那一面,在网络世界中尽情表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表现的那一面。这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对显示生活中的那个自我的补充、完善。

我是属于喜欢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网络中的凡人一个。我将网络当成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我用我真实的人格与我的朋友进行交流,网络只是我们方便交流、联系的一种工具。我喜欢以真实的面貌出现,说真实的话,这与我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我坚持活得真实就活得精彩的原则——我就是网络中有真实自我的一个典型。那些以与现实自我完全不同(不属于以双重性格中的另一种性格出现的情况)的面貌出现在网络中的人,在我看来,是一种痛苦。因为没有自我,还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呢?


最后一个问题“我是什么?”,我想那不是我所能回答的。我能回答的只有“我自己是什么”。而对于宏观概念的“我”,几千年、几百年来哲学家们的思考以及对他作出的种种回答,不是我所能颠覆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36
中国互联网十大恶俗文化批判


从1986年钱天白先生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算起,中国互联网已经有15年的历史了。1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刹那,然而,这一刹那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没有互联网,人们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将大打折扣,许多信息资源将仍旧被高度垄断,新世纪所带来的文明曙光将黯淡许多。今天,当我们回首中国互联网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她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促进作用。
                     
                  然而,必须看到,当前互联网占主导地位的流行文化与我们所设想处于萌芽状态的新文化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具体而言之,当前网络上的流行文化不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她有着较浓厚的精英意识,也有庸俗和随波逐流的一面。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互联网文化的先天不足;二是互联网文化后天所受的误导。

                     
                  互联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的文化土壤是密不可分的。在中文互联网发展初期,最早接触和使用网络的人,几乎都是出身于理工科的学生。由于我国教育体系所存在的众所周知的缺陷,一般来说,文科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而理工科的学子往往缺乏人文方面的修养。因此,当前互联网上所流行的文化,烙上了理工科学子们喜好的烙印。

                     
                  举个简单的例子,理工科学生可以为“抽出苍蝇的肠子把苍蝇勒死”这样的台词而前仰后合,而学文科的学生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这是审美情趣的差异;理工科学生读到金庸小说里那些古典诗词和掌故如沐春风,而一个古典文学修养好一点的文科学生却觉得不过尔尔,这属于知识储备的差异。正是由于互联网文化早期缔造者们人文修养方面的欠缺,才造成了互联网文化的先天不足。

                     
                  一种流行文化一旦形成,必然带有一定的惯性,使得后来者不经意间被夹带于其中。在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普遍缺失的今天,人们很容易把既有的一切当成必然。另一方面,中国新兴的有闲阶层,有意利用这种流行文化,将其转变成一种时尚,以服务于自己的既得利益。有闲阶层的这种做法,对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很大的误导。

                     
                  在.com经济泡沫破碎、人们对互联网逐步趋向冷静的今天,正是我们检讨反思互联网流行文化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开始着手建设互联网上崭新文化的时候。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和廓清。

                     
                  我想起1968年法国巴黎的“五月风暴”,那些走向街头的年轻人,用当前中国有闲阶层的定义也算小资了,但他们却是因为不满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禁止说禁止”,“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他们还发出这样的呐喊——“一切都不曾结束,我们还会回来!”我相信,重温这些口号,为我们在新世纪寻找新的方向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中文互联网文化的建设,路漫漫其修远。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现有的网络文化必然被另一种更先进的文化所替代。她高尚而不高雅,通俗而不庸俗,前卫而不晦涩,先锋而不腐朽。会有那么一天,璀璨夺目的文化之花将盛开在互联网上,我们期待着。
                      附:十大恶俗文化排名
                      一、《大话西游》
        据说每一位即将负笈远洋的清华学子行囊里必带上一套或数套《大话西游》。该片在网上已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那位被一些人尊为“星爷”的周星驰也俨然成为了新新人类的代言人。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作为对传统经典的解构,确有其独特而灵动的一面。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刻意张扬俚俗文化、市井哲学、嘲弄善良的另一面,因此其思想内容并不值得肯定。

                     
                  那么为什么《大话西游》会如此风靡一时呢?当年钟惦斐在评论《城南旧事》的时候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大意是: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又似乎说了点什么。这话用来评论《大话西游》也完全合适,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空筐,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感慨顿悟统统装进这个筐里。一段“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的台词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场合。《大话西游》反映出当前互联网上流行文化的一个特点,即要聪明不要智慧,要形式不要思想,要摸棱两可不要黑白分明。

                      二、金庸
         这位大侠随便打一个喷嚏,互联网都会抖上三抖。许多古典文学修养比较欠缺的读者惊叹金庸小说里的文化底蕴,其实,金大侠只不过是擅长把传统文化里一麻袋一麻袋的东西拿来重新做成小包装而已。“成人童话”高手不假,文学大师却无论如何排不上他。其古诗文方面的修养,只消看看《书剑恩仇录》里那些拙劣的对联便知高下。

                      金庸在互联网的持续走红,证明他不但是位市场营销的行家,而且也是一位自我炒作的里手。
                      三、王朔
       王朔小说的影响不可谓不小,他弘扬痞子文化,躲避崇高精神,唾液四溢、板砖乱飞之处引来看客们无数的喝彩。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他所宣扬的都只不过是一种斤斤算计、趋利避害、妥协苟且的生存法则,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没落而腐朽的文化。他所反抗掉的都是那些善良而美好的东西,对于真正的丑恶,他往好里说也是视而不见。

                      近来他的影响逐步减小,被他熏陶过的一代人正在慢慢解毒。因此,他非常失落,总在千方百计制造一些动静,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王家卫
         王家卫在网上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金庸和王朔,他是个典型的所谓小资符号。他的作品晦涩、无聊,似乎在玩品位,玩高深,其实骨子里所折射出的无非是末代贵族最后的风尘以及殖民地的风花雪月。

                      五、张爱玲
         伴随着一种对旧上海十里洋场的迷恋,一些人把张爱玲当成一代才女供奉起来。但是无论张爱玲被她的推崇者描述得如何才高八斗,风华绝代,历史事实总是不能抹杀的。当日寇铁蹄践踏,国家山河破碎的时候,身处日寇统治的上海、受过高等教育的张爱玲,居然丧失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最起码的是非爱憎,主动向大汉奸胡兰成投怀送抱,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掩饰不过去的人生污点。一个人可以不拘小节,但关乎民族大义的大节焉能儿戏。我们不主张以其人费其言的武断做法,但是,却也不应该把人和文完全割裂开来。我相信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要想往别人心里撒播阳光,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

                      六、日本动漫
        日本文化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的成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岛国文化没落的一面。一段时期以来,在“哈日”“哈韩”潮流的带动下,大量的日本动漫涌进国内,并充斥于互联网上。尽管日本动漫里也有极少数的优秀作品,但多数作品代表了一种纵欲的消费文化。日本动漫喜欢用各种少女做主角,那些煽情暴露的画面,所表达的无非是一种遮遮掩掩的意淫情结。

                      七、朱德庸
        朱德庸的漫画都是一样的套路,人物矫情孱弱,内容无聊乏味,大部分笑料都是咯吱人的。朱氏漫画在大陆的风行,反映出当前中国中间阶层思想的乏力和空虚。小人书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我们需要鲜明、有力的漫画,而不是朱氏漫画这种虚弱自恋的东西。

                      八、网恋文学
       网络深刻地改变着当前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和性观念。网络文学作为网民生活的反映,描写网恋也是理所应当的。然而痞子蔡的走红,使得大多书网恋文学摆脱不了这样的窠臼:落魄公子把网迷,瞧遇MM聊天室,其中一人还会得绝症。这种程式化的套路,嗲声嗲气的语言,都象一个模子扣出来的。

                      九、网络游戏
           当前网络游戏方兴未艾,但这些游戏都没有摆脱传统电脑游戏的路数。烦琐的道具,无头苍蝇式的奔跑,人们在打打杀杀中丧失了自我。我相信,将来的游戏应该是作家编写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内涵。

                      十、小资生活
          这个被有闲阶层生造出的词充斥于媒体和网上。曾经有人给小资生活总结了26个关键词,本义是讽刺挖苦,却被一些人奉为行动指南。究竟什么是小资?似乎谁也说不清,其实无非是形而下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杂烩而已。某些人赤膊鼓呼,某些人津津乐道,其目的无非是把当前一些优秀文化的萌芽都装进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箩筐,为其所用。其实,中国当前网民的主体根本不是什么小资,而是新时期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弟。代表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绝对不是小资,而是处于转型期的大众文化。那些倡导小资的人,目的是为了在推销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推销欲望和消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38
网络文学,情何以堪?

作者:雪月   

   本来曾想系统地对网络文学问题写点看法,但现在许多朋友已经纷纷把很多我本打算谈的问题提了出来,所以我也来不及整理自己的思路了,只能接着这些话题随意谈下去。  
  我看到许多网友在发言时提到了文学的人文关怀问题。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如何定义或看待文学的问题。对文学的看法显然会影响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咆哮兄的某种担心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他在回复我的帖子中说,“我觉得我们其实还是带着受过传统美学训练的眼睛来面对网上的这些文字的。那些传统文学的话语依然在替我们说话。”  
  文学是否一定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这种人文关怀又是谁对谁的关怀?  
  在思考各种现实问题的时候,我常会淡然地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何其之大。虽然人文关怀看上去似乎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我认为,我们今天所谈的这种人文关怀,实际是一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东西。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以载道”是知识分子普遍接受的为文准则,教化也被看作是文化的最主要功能。在这样一种社会里,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是有特殊的地位的,知识分子是自命不凡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精神主旨,拥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情怀,他们便不可能不自命不凡。他们用以自命不凡的这种精神情怀,实际就是他们的人文关怀。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这种传统人文关怀的现代翻版。  
  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文关怀呢?我认为,这种人文关怀与传统的人文关怀一样,仍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怀。很明显,我们从来没有看见哪个农民或工人曾表示要进行人文关怀。进行人文关怀总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权,或者说得更彻底一些,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话语权力。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仍然自命不凡,这是我们无法不承认的事实。从某种角度来看,知识分子自命不凡有一定的合理性,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知识和理性常使他们能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特殊的角色。但是,知识分子的自命不凡也会影响他们对世界与现实的正确认识。对此,我们不妨看看传统中国社会中那些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太经典的“三纲五常”就不必说了,即使是拿我们现在经常引以为自豪的孔老夫子的“仁义”学说来看吧,老夫子讲“仁者爱人”,似乎非常光辉,但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呢?这是一种不平等的爱。因为这种爱是有“等差”的,在这种爱中,你要先爱自己的上级,先爱自己的父母,再爱自己的兄弟子女等他人。所以,一对生活拮据的夫妻为了能减少人口以养活老父(爱老父),便打算把自己的幼子活埋掉,并且这还成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这种对生命的平等缺乏起码尊重的态度,这种在今天看来未免太血淋淋的教义,却长期被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们拿来做教化天下,进行人文关怀的依据。难怪鲁迅要称其是满纸的仁义道德,实际都是吃人的记录。  
  也正是在“文以载道”、人文关怀等辉煌的旗帜下,文学在中国曾长期被赋予一种庄严的神圣性。因此当改革开放后大众文化勃然兴起时,无数人开始哀叹中国文学已经走向衰落;当王朔等人以比较个体化的写作消解文学的神圣性时,他们更是被冠以“痞子文学”的头衔而一度被骂得狗血淋头。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习惯于把变成写手的人称作是迈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然而,文学的神圣性何在?  
  我说人文关怀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东西,或许有朋友会不同意。我当然也知道,西方也有人道主义、生态主义,也有存在主义对生存的思考等等,这些东西好象可以和中国的人文关怀相对应。但在我看来,西方的这些东西好象更少一些居高临下,而更多一些个人化色彩,更多一些多元化精神。西方的知识分子好象也更少一些自命不凡。说实话,把中外的知识分子比较一下,我感觉中国的知识分子好象总是那么道貌岸然。我们知道,拜伦曾经乱伦,劳伦斯与妻子之外的女人私奔,萨特是同性恋者,福柯不仅体验同性恋,还曾体验吸毒,海明威也曾说过,一个男人如果没有进过监狱没有得过梅毒,就不是真正的男人。这些人如此的形象并没有妨碍他们的文学获得世界性声誉。可是看看中国那众多的文人众多的作家,我怎么感觉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是正人君子?关键问题是他们真的都是吗?他们真的有资格自命不凡吗?  
  我一直相信,文学是社会性的东西,但文学写作完全是个人的事。一个写者想写什么,他(她)打算怎么写,他(她)进行不进行人文关怀,完全是他(她)个人自己的事情。戴着人文关怀的眼镜,我们或许能从一个写者的作品中发现所谓的人文关怀,但体现这种所谓的人文关怀未必是这个写者的初衷。毕竟这个世界是丰富多采的,除了在别人看来是人文关怀的东西外,文学中还有更多别的。在传统的审美观念的熏陶下,我们曾经一度擅长于从文学中嗅出政治意味;现在凸显人文关怀的指向作用,我们也会很容易地以此来判断一个作品中有没有人文关怀。如果再以此来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人文关怀作为一种话语霸权便发挥了出它的功能。  
  当然,话语权力总是存在的,它依据的是人文关怀或者是别的,这种区别的意义并不大。在此我想强调的只是,我们太有必要反思我们对文学和知识分子自身的认识。如果我们还是以传统的对文学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文学,我们会很轻易地断定网络文学里多的是垃圾,或者说网络文学并不是文学。  
  文学绝对与神圣无关,与人文关怀也无必然的联系。另外,作家与高尚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文学精品与寂寞也无关。曹雪芹清贫写作固然是出于无奈,但巴尔扎克之所以多产,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当时需要多赚稿费来还债。是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对文学的传统认识,导致我们创造了一个个有关作家与作品的这类神话。  
  大众文化的兴起已经严重消解了文学的神圣性,如果说网络文学不会再给它致命一击的话,文学也将因此再褪一层神圣性,成为它本来就是的东西。  
  当然,我并不反对个人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我反对的只是把人文关怀看作是文学的一种固定属性,并以此来评判他人的作品,从而形成另一种话语霸权。  
  关于文学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的知识分子,能谈的实在太多。可惜时间有限,不能再扯了。时间紧,逻辑不严密,博大家一笑罢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2:45
哪里才是网络文学的“软肋”?

作者:欧阳友权   

笔者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的一篇有关网络文学的小文章(《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载219《中华读书报》),没曾想却惹恼了文学网民张晖,令他不能无视其存在而奋起反驳(张文《网络文学不是游戏文学》,见423《中华读书报》)。张文从驳斥拙文(只要据实说理,这无可厚非)到讥讽本人,进而嘲弄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课题研究,其行文作派颇有文革遗风。如说拙文是对网络文学的恶意攻击、四面追杀而非善意批评带着根深蒂固的根正苗红的有色眼镜看待网络文学并不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作研究;断言本人根本对网络文学不感兴趣,也肯定对网络文学浅尝辄止,因为帖子与网络文学,相差宛如天上之明月与地上之圆鳖作者所未尝明了者也。更让张晖君(不知性别,恕不便以先生女士称之)不能容忍的是:得知该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不由得很感惊讶,只觉得这种研究成果误人视听!张文刊发后,有何志钧先生撰文《网络文学:无法忽略的物质基因》(见521《中华读书报》)与张文商榷,本已具有说服力,但我以为对拙文与张文的根本分歧似未完全说透。张文对我本人的讥嘲可以一笑了之,但学术上的歧见就不能无视其存在,应该说个明白。
我以为,拙文与张文的主要分歧在于:如何评价时下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如果有缺陷,哪里才是它的软肋?笔者以为,当前网络文学总体水平不高,其症结主要在于它依托数字化媒体优势,以大众狂欢的新民间话语形式,远离了文学应有的人文审美本性,一些网络写手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用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用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以技术的艺术性打造艺术的技术化,最终导致网络文化快餐非艺术化非审美性。笔者从1996年开始上网并参与网络写作,1999年着手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随后进行过半年多网络文学现状调查,走访了近300个文学网站(其调查报告《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可参见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上网阅读各类原创之作难以计数(包括曾让张晖君热泪盈眶的《北京战争》、《中华再起》),至今仍保持每天上网漫游和创作发帖的习惯。张文断言本人根本对网络文学不感兴趣,也肯定对网络文学浅尝辄止不知此言何据?从早期成名的痞子蔡、李寻欢、今何在,到英年早逝的网络写手朱海军,再到新近走红的慕容雪村等,网上网下笔者同他们中的诸多在线高手时有亲密接触,张晖君何以断言本人只限于兴起初期的几个名人?拙文中并未提及网上仅有爱情文学一条道,更未说过网上只有网络小说一种体裁。笔者对榕树下黄金书屋10大热门文学网站调查统计的数据表明,网络原创文学题材排在前三位的是:网恋故事、搞笑和武侠题材,分别占作品总数的43%、17%和15%,在文学体裁上数量居多的是散文(占50.6%),其次才是小说(占29.85),而最能体现网络文学特色的超媒体、超文本作品所占不到0.3%。我同意张文所言:网络之上,帖子与网络文学,相差宛如天上之明月与地上之圆鳖,但张晖君知不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第一部BBS公告板上诞生的网络原创作品《风中玫瑰》就是由众网友一个个帖子组成的(尽管纸介出版后已有些变味)。看来张晖君感情用事、妄加推断乃至无中生有的指责,才是真正的不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作研究 </P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48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内容提要:论文在自觉地意识到网络文学对于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这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批评标准。通过对一些文学网站个案的考察,概括出网络文学快捷、方便、充分地自由和个人主义;主要功能是泄导人们心理淤积以获得心理平衡;以及个人倾诉的文学形态等特点。而网络文学批评原则与标准的建立必须与这些特点相适应。同时论文提出与网络文学批评原则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即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关系及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与批评原则确定的问题;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与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同构问题;超文本网络文学对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的挑战问题等。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文学批评原则与标准      
      
      
     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正在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发生着重大影响,网络文学也必然对社会文化发生重大的影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网络,意味着即将被未来的历史所抛弃;而不了解网络文学,则意味着对当下文学发展了解的不全面,从而对于传统文学的认识也将是片面的。我们对网络文学的关注点是,它对于既有的文学理论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向文学理论提出了哪些问题。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生产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书写,它在写作方式、传播方式、发表方式和接受方式等方面,都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过程,由此,它对于文学理论提出的问题肯定是多方面的、开放的。可以预计,未来有志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不得不关注网络文学现象,思考其引起的理论问题。
     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从网络文学的评奖活动起步的:诸如,网易公司与文学网站“榕树下”(http://www.rongshuxia.com)联办的网络文学评奖、“当代华人极短篇大展暨线上征文比赛”等等。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48
下”所设的《每周精选》栏目,在本质上也是评比和遴选优秀作品。征文比赛和评奖的出现,客观上表征了筛选标准的存在。其实,文学网站所用的标准是一个方面,我们文学理论关注这个现象,研究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是另一个方面。本文关注的正是网络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批评方法。
      
     一、批评原则应该取决于网络文学的功能
      
     网络文学可以区分为两种。其一是网络仅仅是载体。所载的是此前用传统方式书写的文学,并且是已经历久而成为经典文学。现在,人们看到了网络具有的巨大的传播力量,从而将这些经典文学输入网络,使之在网络这个巨大而迅速的载体上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这种情形是传播意义上的。其二是在网络上书写、发表、被阅读和产生互动效应,由此而具有仅仅属于网络文学特点的文学样式。这种网络文学正是我们所关注的,因为这种情形是以前传统文学所没有的,网络不再是计算机屏幕对于书籍纸张的替代,网络介入了文学生产,从谴词造句到发行传播的全过程,所引发的问题也最为突出。
     网络文学产生最为直接的原因是它的快捷、方便、充分地自由和个人主义。那么,网络文学的功用也就迥异于传统文学。由于网络文学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所以,从其产生的最初原因和条件来做发生学的考察,应该是科学并且可行的。网络文学是在虚拟的空间发表的。由于是虚拟的,所以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审稿人的关卡,使得任何具有一定写作水平和写作欲望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谓作品粘贴上去。这对一些在纸媒的传统文学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屡屡受挫的人来说,不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网络技术来说,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网络文学是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这样不论写作者和阅读者身处何处,都可以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进行文学活动。如果说,这是一种外在的客观条件,可以呼应和承载人的精神内涵,那么人的精神需求就是网络文学产生的内在原因了。
     我们通过两个个案来具体考察网络文学产生的内在原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48
nbsp;  其一是海外华文网络文学的产生。
     最早的华文文学网站的拓荒者主要是北美留学生。1991年忘笑飞创办了海外中文诗歌通讯网(chpoem-1@listserv.acsu.buffalo.edu),中间经过1993年10月方舟子开始在海外中文诗歌网上张贴他自己的诗集《最后的预言》,再经由方舟子与古平等人于1994年2月创办第一份网络中文纯文学刊物《新语丝》(http://www.xys.org),以邮递目录的形式刊发诗歌和网络文学。1996年10月,《新语丝》建立了万维网主页。影响较大的还有诗刊《橄榄树》(http://www.wenxue.com),它是诗阳、鲁鸣等人在1995年3月成立的。由世界各地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办的电子杂志有美国的《华夏文摘》、《威斯康星大学通讯》、《布法罗人》、《未名》,加拿大的《联谊通讯》、《红河谷》、《窗口》、《枫华园》,德国的《真言》,英国的《利兹通讯》,瑞典的《北极光》、《隆德华人》,丹麦的《美人鱼》,荷兰的《郁金香》,日本的《东北风》等。这些刊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网络文学的温床。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奋斗与平等》(少君著)就是1991年4月在《华夏文摘》上发表的。
     从熟悉计算机的留学生由于寓居海外产生对故土的眷恋和浓郁的乡愁,到通过网络用中文系统将这种乡愁样的东西抒发出来,粘贴在互联网上彼此阅读。这是充分地借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而抒发文学情怀,是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现象。这个过程向我们昭示了网络华文文学的产生内在的精神动因是对故国的思恋,是传统意义的怀旧情绪,从创作心理分析,属于失意情绪以及创伤性体验。这种情绪和体验,如果得不到抒发,心理就会失去平衡,而用文学的方式书写出来发表在文学刊物上,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而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和交流的所在。
     其二是国内比较成熟的“榕树下”文学网站。
     “榕树下”网站设有互动社区,用一些具有文学意味的“关键词”作为链接的媒介,组织文学写作。我们考察的主要是&nbs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49
p;《每周精选》栏目。这里已经有了限制:只遴选相对来说成熟的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也就意味着有些作品没有被选上,实际上等于有了编辑的审稿机制。从《每周精选》的“非常小说”、“爱情故事”、“聊斋故事”、“随笔小札”等栏目看,倾诉个人感受,尤其是孤独的、寂寞的、不如意的、落魄的以及怀旧的情绪为主要内容。在这里,文学主要用来倾诉,宣泄心理的郁积。比如《每周精选》第26期的“非常小说”栏目选录的左手的小说《王宁拿起了刀》,就是写善良老实的王宁在现实生活中终究是个失意者,被奸诈的、诡计多端的唐伟所算计的故事。倾诉的是失意者的情绪。“随笔小札”栏目则有《消失的“德元” 》,是对一个传统的小吃店的今昔对比,在现代生活冲击下日渐衰败的描写,感伤的、怀旧的情绪极浓。在25期的“随笔小札”中有一篇《写在白驹过隙间》,表达的是生命苦短的感受:“忽然感到很恐慌:人的生命不过如此——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慢慢长大,然后念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接着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最后慢慢老去......那一刻,我感到生的惘然与无奈”。
     通过这两个个案的考察,可以整理出这样一些比较稳定的看法:
     第一、从网络文学的书写对象来说,不在意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纵深的民族性的历史性命运,也不执意思考很深入的问题。网络文学的兴趣主要在于抒发极具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而不在于这些情绪和感受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深度。如果对于这些情绪和感受进一步深入分析,还会发现,沉淀在其底层的既有个人主义的内涵,也有传统的理想破灭后消沉、颓唐的后现代情调。比如,寂寞这种感受,就是最个人化、不容易附着在任何社会性生活之上,所以可以说是没有来头的情绪和感受,在传统的文学中,如果不与某种社会历史生活相关联的寂寞,由于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发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网络的原创文学中,却存在着较多充分地个人化、没有任何社会历史因素的寂寞的抒发。比如,在“文化研究”网站(http://www.culstudies.com)的BBS有一篇原创的被网友称为是“因夜而至”的诗《寂寞,是网的那一端》,全诗是这样的:“寂寞,原本也有手的,它挠得你心,一丝丝生疼,不见血。寂寞,是你手中的鼠标,点开了一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49
又一页,却点不开心中的那个结。寂寞,是无法格式的程序,总在一日日耗尽内存,挤满了,却又感到空落。 寂寞,是在人多的地方,想说,无法说,欲哭又没有泪。寂寞,原本也有手的,它挠得你心,一丝丝生疼,不见血。你在网的那一端,我无法触摸”。[1]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由于网络写作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网络。网络促进了跨文化接触的频繁化。中国本土的“网络写手”,或许是由于经常上网的缘故,不仅对于世界各地的风云变幻更加洞若观火,而且更多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思想观念、更频繁地追踪(甚至追逐)时尚。中国的现实世界还在为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时,赛伯空间却已弥漫着某种后现代情调,这不能不对网络文学的基调有所影响。这个影响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所抒发的个人感慨中,含有后现代情调。
     第二、网络文学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以往传统的文学不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一己情怀,作家还常常有为国家和民族言说的欲望,所以,一般是借助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曲折地传达自己的感受。而现在的网络文学直接就是为了个人,主要功能是泄导人们心理淤积,使人们获得心理平衡。如何认识文学功能的这种变化?是个好现象还是意味着文学的堕落?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具有巨大的能量,如果不平衡则会出现问题,一个社会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网络文学的出现并没有取代传统文学,传统文学依然发挥它的功能,而网络文学则起着它自己的作用。网络文学为人的心理抒发提供了另一种渠道,在客观上表征了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预计到的,数字化生存必将分散权力,分散的后果必然是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这就是庞帝所说的个人化,“这里的个人化,不仅仅是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还包含了人与各种环境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其间,机器扮演的角色是使这种配合能够接近过去没有机器时的自然与和谐。这就要求机器对人的了解程度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不相上下。人不再被物役,而是物为人所役。在科技的应用上,人再度回归到个人的自然与独立,不再只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 [2](译者前言)
     第三、从文学形态来看,网络文学个人化特性凸显,相应地就是个人倾诉的文学形态。还以榕树下网站的《每周精选》为例,虽然它依旧沿用传统文学的文体来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0
置栏目:诸如“非常小说”(小说)、“爱情故事”(故事)、“随笔小札”(随笔、散文)、“诗路花语”(诗歌)、“平心而论”(杂论)。但是无论怎样的文体,叙述和描写都是个人化和心理化的,具有很强的倾诉色彩。倾诉被谁倾听呢?网络特性使网络文学的写作者知道,虚拟空间中至少有一个他人在倾听自己在诉说,从而获得心理安慰。这也就是有学者指出的,文学对象上网,这意味着文学主体可以指望自己的作品在网上找到受众、觅得知音。在BBS区的讨论窗口,常常有所谓的“主题”,串联起网友同一方面的感受,形成互文性。比如榕树下网站的“主题:八月主题诗会:‘我们都还活着’”,要求网友所写的诗作第一行必须是“我们都还活着”,然后再接下去写自己所想写的诗句。于是,“我们都还活着”就成了一句关键句,各个网友以此开头所写的诗作彼此之间具有了互文性,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本。这个关键句的提出,实质性的作用是组织不同作者的写作意向,在客观上使彼此就同一个方面的感受互相倾诉。
     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在任何顺理成章的论述中,都必定是互相关连的......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作什么用,它就是什么”。[3](P18)从前面我们对网络文学的书写对象、网络文学的功能到网络文学的文学形态的分析和初步结论,可以得出如是看法,网络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标准是应该有别于传统纸媒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标准的。关于这个问题,是有所争议的。一些传统文学的作家认为,网络文学的本质与传统文学并没有什么区别,评价文学的尺度始终如一。余华说:“对于文学来说,无论是网上传播还是平面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式不同,而不是文学本质的不同”。[4]吴俊说:“作品的文学性取决于它自身的叙述和表现,同其他物化的载体(媒体)形式——不管是纸质书刊还是电脑网络——并无必然联系”。[5]但是,网络作家却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如果用“始终如一”的尺度,那毋宁说明传统文学吞并了网络文学。意见的不一致,恰恰说明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二、 网络文学批评原则相关的几个问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0
1、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关系及民族文化认同问题
     从我们前面的考察可见,无论是海外华文文学,还是国内诸如榕树下这样的文学网站,确实存在文化认同和吸收后现代文化因素的事实。那么,在评价网络文学中抒发的情绪和感受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思考网络文学在全球化过程中与民族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互联网是在现代科技与现代性在全球迅速发展的语境下发生的。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言,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是世界现代性运动的两极。“事实上,现代性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外延性(extensionality)和意向性(intentionality)这两极之间不断增长的交互关联:一极是全球化的诸多影响,另一极是个人素质的改变。”[6](P1)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一方面,惟其因为有了现代化科技,才可能有互联网,也才可能有网络文学。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它跨越国界和语言,《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中说:“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者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在这个独立的电脑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多么的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7](P278)是超越时空限制的。另一方面,民族国家是在物理空间中存在的。民族国家本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而生活在某一民族国家的人们,以及在某一民族文化母体中成长起来的人们,本能地热爱自己的文化,眷恋自己的故土,而当这样的情怀受到遏止或者没有更好的渠道抒发出来的时候,人们自然地诉诸于文学。诉诸于文学也是世界现代性运动的两极之一的自我认同的一种表现。
     那么在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在我们看来,物理空间是一个人文化所属的温床,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国家和特定的地域上生存和成长起来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写作者无论身处何处,他们最初的文化形成和所属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运动的两极的一端,他们的文化认同还是归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这可以从海外华文文学所表达的情绪和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0
受中得到印证。在中国的文学网站的文学作品中,尽管有所谓的后现代的情调,但是,从表达方式到表达的内容,还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的。因此,我们以为,虚拟空间虽然是通行无阻的,但是物理空间中存在的民族国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不同意尼葛洛庞帝的看法,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下一代同样自如地生存于数字化环境之中;物理空间对于网络生存无关紧要。“民族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将会改变,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2] (P15)从我们对华文文学网站的考察可以知道,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民族文化所培植的文化认同能力在网络书写中以种种微妙的细腻的方式渗透在网络文学的文本中,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进一步确定我们建立网络文学批评原则与批评角度的必要。
     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与批评原则确定的问题
     正如物理空间中存在的民族国家与网络的虚拟空间相关一样,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是一个事实。
     1)从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来看,网络所载重要内容之一,是此前用传统方式书写的文学,并且已经历久而成为经典文学。这标明人们看到了网络具有的巨大的传播力量,从而将这些经典文学输入网络,使之在网络这个巨大而迅速的载体上被更多的读者阅读。
     2)既然在同一种媒体中,网络原创文学就势必会在传统经典文学那里吸取资源。在网上进行文学书写的网民,必须具备初步的文学修养,其所写的东西才能够让其他网络文学阅读者体验到文学趣味。任何一位网络文学写作者都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阅读经历之后参与到网络原创文学中来的。
     3)从网络文学的创作、发表、接受的全过程来看,虽然没有传统刊物的审稿关卡、没有发表的限制,但是,从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现象看,传统文学的评奖征文大赛等运作方式也被网络文学所吸收。如前所述,榕树下网站已经有了《每周精选》,事实上意味着已经有了筛选、竞争的因素,而且近似于传统文学的选刊。而文学评奖更是传统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1
学的奖励、筛选的机制。
     4)从网络文学的文本来看,传统文学的因素是怎样渗透和发生影响的呢?在对榕树下网站的考察中,可以做出如下概括:首先,是在语词和典故的运用方面。语词包括比喻的方式、句式的继承等,典故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尽管网络作家们比如少君,他自己就说:“网络文学的基本表现:通俗化、速食化,不过分讲究文句的修辞,不太考虑表达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句构成简单、情节曲折动人和贴近网络生活本身。” [8]但是其实传统文学的渗透还是存在的。比如榕树下网站的《每周精选》25期有一篇随笔《写在白驹过隙间》,“白驹过隙”的形象和蕴涵都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其次,是在抒发的情绪和表达方式上。比如前面所考察的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怀旧”情绪,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传统情感,表达方式也有传统文化的痕迹。再其次,传统文学的运作方式也渗透在网络文学中,比如前面提到的网络文学评奖和《每周精选》。在情绪的表达和情绪的意象方面,传统文学作为优秀的资源,往往是在互动中,以互文性的方式发生作用。比如前面我们列举的《寂寞,是网的那一端》,由于是在BBS区里,所以,后面的跟贴中有一个是这样的:“文逸的这篇文章怎么渗透着一丝伤感?”。另一个跟贴是这样的:“好玩,我以为是散文诗呢。弄首冯至的《蛇》玩玩”然后引来了冯至的《蛇》:“我的寂寞是一条蛇,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黑夜里的显示屏总能闪出寂寞。” 显然,这是借助于经典作家的情调来支撑同是网民的原创作品的文学意味的。已经有学者指出,网络华文文学的前景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二是大陆汉语网络文学和其它国家与地区的汉语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三是全球范围内汉语和其它语种的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当然,它不可避免地要受网络技术及其社会应用的影响。[9]
     3、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与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同构问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具有密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1
可分的关联,还有一个理论上的支持。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问题。他们先后排除了所谓的诗是一种“人工制品”(artefact),具有象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的性质;文学作品的本质存在于讲述者或者诗歌读者发出的声音序列中;诗是作者的经验等等,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文学作品是一个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每一个层面隐含了它自己所属的组合。当这样确定文学作品存在方式和本质的时候,那么,某部文学作品即便被烧毁,版被毁掉,只要还有人能够背诵下来,它就是依然存在着的。在现象学家茵伽登的文论中也有这个思想。
     如果我们将这个思想运用到网络文学中,只要网络文学具有韦勒克和沃伦所说的那几个层次,那么,文学的几个层次是网络中存在,还是在纸质的书中存在,都是一样的具有文学性质,并不因为是在网络中而改变文学的性质。显然,这样推理出来的观念,就为承认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奠定了基础。那么,承认了其文学的本质,文学批评的标准如何确立?即对于网络文学我们拿什么样的标准去批评。是否应该制定一套仅仅适用于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这是我们文学理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虽然这个若干层次所组成的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可以作为文学批评的切入点,对于网络文学来说,也是适合的。但是,网络文学毕竟是个新的文学书写方式,也就是说,网络的特征介入了文学生产——从谴词造句到发行传播的全过程。第一个层次,即语音语义层次。网络文学的语言一般是通俗化的、幽默简单和粗糙的。这个特点从产生的比较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就具有了雏形。这与传统文学通常都具有的典雅、工整是不同的。网络文学是速食化的,不讲究文句的修饰,不太考虑表达方法。但是却有语言狂欢的倾向。由于可以是匿名的,可以是化名的,所以,在语言层面放纵自己,追求宣泄的快感,往往成为某些书写者的主要目的,由此我们必须把握语言的这一特点。第二个层次,句子和句子所组成的意群。在句子组成的意群中,各样事物扑向读者,与生活本身不一样的感受随之产生。网络文学的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散淡、随意,往往还有意识流动的色彩。在第三个层次,即已经形成的形象或者意象及其隐喻的层次,网络文学由于有较强的倾诉性,所以在形象的细致刻画和营造方面往往用力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2
够。第四个层次,文学作品的客观世界,这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这个层次与特定的视角和感受相关。第五个层次,是形而上的层次。茵伽登认为,客体层次指涉的是一种“形而上质”。当然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具有形而上质,只有优秀的文学的艺术作品才具有形而上质。对这个层面的意识,涉及到我们对文学的完整理解。茵伽登还认为,从审美态度出发去意向文学的艺术作品,所构成的作品的最顶点的就是一种特殊的形而上学性质的出现。既然是这样,那么,形而上质也必然产生文学性。在网络文学中很少见到形而上的层次。从以上对于网络文学的几个层次特点的大致概括,可以提示我们注意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的批评具有同构的一面,同时网络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这都是我们在建设网络文学批评原则是值得注意的。
4、超文本网络文学对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的挑战问题
     在我们看来,真正给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带来一场哥白尼式重大革命的是超文本网络文学。尽管在中文网络文学世界里,超文本网络文学还属于凤毛麟角的稀有品种——大陆的超文本网络文学还处在草创阶段,台湾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超文本文学网站,但是,研究网络文学,如果忽略了代表网络文学发展方向的超文本网络文学无疑是不全面的。
     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和文本模式,它将不同的文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使文本得以交互式搜索。节点(Nodes)、链接(Link)、网络(Network)是定义超文本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节点是存贮信息的基本单元,又称信息块,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文本(此处的文本,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即所谓的超媒体),它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链接表示不同文本(节点)间信息的联系。它可以由一个文本指向其它文本,或从其它文本指向该文本。超文本文学是一种以网络为(写作和阅读的)载体,以超文本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文学品类。超文本文学作品在文本内部设置有超文本链接点,提供不同的情节走向供读者在阅读时选择,不同的阅读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因此也称为多向文本文学。从文学作品类型划分,有超文本诗和超文本小说等,另外还有超文本批评。
     超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2
本网络文学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
     第一、非线性文本结构。传统文学文本(包括某些网络文学)呈现出一种线性结构,并以字、词、句、段、篇章、标题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每一页都编了页码,其情节通常完整连贯,一气到底。超文本文学超越了个别文本的局限,将众多文本通过关键词的链接互联为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路径纵横交错,读者可自由选择路径进入文本。超文本文学将传统文学静态的封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富有弹性的开放的网状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的书写系统代替传统的线性叙事,情节的原因和结果不再是严密的对应关系,文本内部结构松散,语意断裂,但又呈现相互关联和贯通的特征。对于超文本网络文学的批评必须由传统文学批评的逻辑学范式向现象学范式转变。①充分凸现超文本网络文学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
     第二、消弭了阅读(包括批评)与写作的界限。传统文学中的作者和读者(包括批评者)角色受到了挑战。在超文本文学中,读者成为集阅读(批评)与写作于一身的作-读者(Author-reader)。罗森伯格(Martin E. Rosenberg)甚至将读者(reader)与作者(writer)两词斩头去尾后,合在一起生造了一个单词“wreader”表示这种特殊的角色。[10]首先,读者(包括批评者)可以直接参与超文本文学的创作活动,有限度地决定文本的结构和发展方向。作者只是为超文本文学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具体选择何种路径,这完全取决于读者。因此,超文本所强调的是迥异于传统的文本观,即不存在本体意义上的原作,一切文本都依读者的活动而转移。同一超文本文学,在不同的读者那里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面貌。而且,读者还随时可以通过增添新文本(包括情节、人物以及自己的感想、对于文本评论、相关的参考资料等等)来创造新的路径,使之成为整个文本的一部分。再有,超文本文学真正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交流。传统文学读者和作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无法实现互动交流,超文本文学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的共时交流。另外,作者还可以通过文本的点击率、读者在该文本所停留的时间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2
统计资料和读者对于其作品的评论,更全面地了解读者的反馈信息,更有效地实现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第三、超媒体。超文本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传播媒体之间的跨媒体互文性。超文本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体裁分类以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它将文学与图像、音乐、动画等进行链接,从而形成了诸种艺术门类的众声喧哗,产生了既是文学又不是文学的艺术形式。超文本文学的互文性不仅表现为文字文本与文字文本的互文,还表现为图文互文、视听互文。所谓“图”不仅包括二维的图像、图表,而且包括三维的视频和动画。超文本文学以视为主,但完全可以加入各种听觉成分。各种媒体的交叉互文使超文本文学营造出一个由三维图象构成的、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超文本文学的超媒体特性要求对其批评不能再局限于纯粹的文学批评,必须打通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壁垒,将文学批评与绘画、音乐、广播、影视、动画,甚至广告、时尚等艺术批评和大众文化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
     此外,超文本网络文学还对一些雄霸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几千年的重要命题和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超文本文学不再以再现真实的现实世界,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旨归。它更注重文本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不断延伸的非线性结构,竭力凸显能指,淡化甚至消解所指。超文本文学不再专注于文学之外的目的,它不是传达预先设计好的作者意图的媒介,它本身即是意图:内容和媒介、目的和手段合二为一了。传统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的表现、再现、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文类、主题等概念在超文本网络文学批评中已发生变异,甚至有的甚至完全失去效力。在此,我们仅举一例。传统文学中,语言文字仅仅是一种符号,通过它,作者与读者得以沟通,文学活动得以维继。无论是把语言文字看成工具,还是本体,一般来说都不会象书法艺术那样,语言符号本身成为描写和表现的对象,直接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在超文本网络文学中,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描写和表现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成为描写和表现的对象。例如一首名为《西雅图漂流》的超文本小诗,打开网页,整整齐齐写着这样五行字:我是一篇坏文字/曾经是一首好诗/只是生性爱漂流/启动我吧/让我再次漂流。当读者点击诗上端的链接“启动文字”四个字,这诗中的文字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5:53
开始抖动起来,歪歪斜斜地朝网页的右下方扩散开来,像雪花一样飘飘洒洒,并逐渐溢出网页,游离我们的视线,电脑屏幕上的文字逐渐稀疏起来......。这时,一种失落感和孤独感在读者心里油然而生,舍不得它们全部散落和游离屏幕的心理迅速增强。于是,读者就会像急切地抓住落水的孩子和或远去的亲人那样,不得不赶快按下“停止文字”按钮,然后再按一下“端正文字”按钮,《西雅图漂流》恢复了原样。我们还可以通过点击诗中的“文字” 或“漂流”,打开另一首题为《文字》或《漂流》的小诗。
     网络文学作为比特与缪斯碰撞的产物,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科技与人文的交互滲透,形成了新的文学生长点。虽然目前网络文学尚未产生经典化的结果,并且是粗糙的。但是正如法国文学批评家蒂博代所说:文学不能归结为若干部杰作。“如果不是有成千上万很快就将湮没无闻的作家维持着一种文学生活的话,那就根本不会有文学,也就是说,不会有大作家”。[11](P8~9)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也表达过对于三流、四流作家的作品的价值的肯定。在他们看来,各个层次的文学共同构成一个时代文学的总体面貌。而且他们对于学院派反对研究现存作家提出了批评。他们说:“如果过去许多二流的、甚至十流的作家值得我们研究,那末与我们同时代的一流或二流的作家自然也值得研究”。网络文学,作为现时代的文学,是对这个时代情绪和情感方式的记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资料价值,同时,也对新型科学技术与文学的交融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具有前瞻性。
     如上思考是我们建设网络文学批评原则和批评标准所必须的,至于这个批评原则和标准本身的本体,那将是另一篇论文的任务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0 11:17
谩骂,网络世界里的无序狂欢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1-12-19

近年来,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意愿更加畅通的表达,每个公民都有自由言说的空间。从“天价烟局长”周某的落马,到在敦煌撒泼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副团长夫妇的被免职等等。一系列的案例,说明网民意愿、网友监督,在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中,作用越来越大。可在这时,网络中一些不和谐的因子也显现了出来。
因为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人们往往认为既然网络是虚拟的,匿名是网络最大的特质。在社会学概念中,匿名表达意味着摆脱现实伦理的羁绊和束缚,意味着更多的直白性、充分性和开放性。于是一些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躲在网络屏障的背后,开始了肆无忌惮的谩骂或攻击。这时的网络已经成为谩骂者们个体情绪几种宣泄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他们用一种歇斯底里的方式从中宣泄着自己体内旺盛的“虚火”,也希望从中获得一种相对的“强者”体验和虚幻的成就感,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股“虚火”的背后透漏出的却不过是谩骂者们经不起任何刺激的脆弱内心。
网络,成为谩骂攻击的角斗场
小杨是北京的一名白领。由于工作繁忙,闲暇之余小杨总会在电脑上玩一些棋牌游戏,游戏中通过与陌生人的激烈的合作竞争,让他很快就会从紧张的工作情绪中放松下来,因此,这让他乐在其中。不过,最近小杨却对这些棋牌游戏没有了以前的兴趣,甚至有点排斥这些游戏。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这个游戏界面右下角小小的对话框。
“每当我出错牌,或牌打的太过激烈,就会引来其他玩家的谩骂,这些谩骂大都极端恶劣低级,常常会让人大发肝火,好久不能平复”。小杨说,有时候他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是这也常会引来更猛烈的还击,最后一场游戏就变成了一场口水仗。坏了游戏的兴致不说,还影响到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情绪。“我理解很多人喜欢在网上宣泄情绪,但怎么可以如此肆无忌惮,虚拟世界也该有底线吧?”
其实有像小杨一样遭遇的人还很多。特别是在一些网络游戏中,经常见到很多玩家因为一件无所谓的小事展开了一场“轰天动地”的骂浪,从对方的有血缘的没血缘的祖宗十八代,到各种身体器官都会受到巨细无疑的“问候”,有点学问的知识分子的骂道更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82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曾遭遇网上人身攻击,其中6.6%的人“经常”遭遇。受访者中,“80后”占46.3%,“70后”占36.3%。可见现在网络谩骂之风之猖獗。
而现在好像是有的人还嫌自己骂的不过瘾,竟然请来个“脑袋”转得更快的“第三方”来帮场。这个第三方其实是一个叫做“骂人软件”的电脑程序。通过百度搜索,我们会惊奇的出现会有多大7900多条的网页。这些“骂人软件”是程序自动从骂人库中提取的,都是随机的骂段,分为“单纯型”、“成人型”、“祖宗八代型”等多种类型,还有的赫然写着:18岁以下禁用成人型!
随意登录一个骂人网站,上千条骂人话让人眼花缭乱,其中的污秽话语让人咋舌。“你大脑进水,小脑缺陷”一类的话语数不胜数,而这些还算是“宝典”中较“轻量级”的,大多骂人话语都有程度不同的性暗示,有些干脆就是直白。而其他的骂人网站上,也多是充斥了这些脏话,一些“经典的”骂人话语则在各骂人网页上都有。
一些歌词和古人诗句,在这里都被修改成淫秽不堪的下流脏话。网页上方还堂而皇之写着这样的文字:“本站收集全国各地大量的脏话,仅供参考,千万不要用来恶意攻击他人。”
而随着网络游戏中“骂场”的不断膨胀,这又直接催生出了一个响当当的职业:代骂。据了解,这些人自诩为“网络代骂”或“职业骂家”,只要你付给他一定的费用,他就会对你指定的对象破口大骂,语言之恶毒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他们经常偷偷批换各种“马甲”,出入各大网游和BBS论坛,天天瞅着荧光屏,挖金心思,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骂出个“惊天地,泣鬼神”来。
而找他们“代工”的人,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因为游戏中莫名其妙地被人打却没有还手之力,有的因为被人骗了装备,有的则是在网上被人骂的肝火上涌,可实在又没别人的“巧舌如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他们往往又找不到对方当面理论,于是想找个“代骂”来出口气。
其实,网络谩骂由来已久,自互联网进入中国的那一天开始,“骂街”这种现象得到了“进化”,并迅速蔓延到网络世界里的各个角落。成为国内网络文化的一大“奇观”。而国外也并非没有,可是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网络谩骂也是异常单调,无非就那几个FS开头单词,所以没有发扬光大。
自由表达,还是病态发泄?
经常逛网络社区或玩微博的人会发现,一篇新闻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阳光的还是黑暗的,评论里总会有几条谩骂。有的谩骂或许还能和该帖子内容多少沾点边,带有一些批判性质,而有的谩骂则完全与帖子内容毫无关联,只是充满着毫无理由的恶意中伤,更有甚者只是纯粹的地域攻击。他们拒绝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更不愿意耐心考察客观条件和语境,好像这些人进来评论就是为了骂人和宣泄自己的情绪。
就拿当下的盛行于各大门户网站评论里“地域攻击”来说。就是因为自己的“狭隘地区感情”而主动攻击其他地区,进而上升到攻击那个地区的所有人,最后导致不同地区间相互攻击的行为。互联网的大众化,其使用的普及给大家带来了交流的便捷,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的差异,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不同地域间(主要是不同的省份)网民的相互诋毁和攻击。
现代网络都是网民的互动平台,特别是新闻评论给地域攻击制造了生存空间。比如网易新闻的评论,确实有很多的评论非常经典,或者逗人发笑,或者引人深思,让人受益匪浅,于是很多人沉迷于论坛之中,正如某些网友所说的,上网易直接看新闻后面的评论就好,新闻都可以省掉了,可是,这些评论总还是有些比较让人担忧,或者说看了听伤心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帖子总会牵连到地域攻击的问题,这样的帖子一般都出现在一些负面的新闻后面,或者哪个省份哪个地方出了点问题,或者哪个地方的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总能在后面的评论中发现网友之间的恶意地域攻击。
而这些看起来都着实无聊。因为我们都是在一个大一统的中国,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华夏民族的老祖宗很早就提出过“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点;秦始皇灭六国,重用非秦人士吕不韦、李斯,孔圣人提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人尚且能做到包容,博爱,今人就不能做到吗?因此,这只能说这些搞“地域攻击”的人毫无理性,不懂得冷静与理智的处理问题,他们有的只是一种病态的无理取闹。
如果,网络空间是一个人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场所,如果那些谩骂者真的只是对一个观点进行反驳和批判,那为什么不用一种充满智慧与理性,更能说服人的的态度来表达,而用一种如此偏激和粗暴的方式呢?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讲师韦庆旺指出,网上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源于当前社会上的一种“不平衡心态”。现在社会上的信息很多,人们会有意无意地进行“社会比较”,一些人可能由此产生不平衡感。在网上攻击他人,既不用负责任,又能找到某种“心理补偿”,产生暂时的优越感。
“网络人身攻击还是个体寻找群体认同的表现,并带有‘传染性’。”韦庆旺认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通常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不明显。羞辱别人就像是一个群体的化身,很容易吸引个体加入。
北京青年心理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认为,当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遇到挫折或承受压力时,选择在网上表达情绪是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以辱骂的方式发泄,会伤害到别人,甚至伤害到社会,还会给自己带来强烈的情绪变化。所以,宣泄情绪也好,倾诉也好,都要心平气和地表达,而不是用暴力语言。
享受网络,远离谩骂
网络谩骂的泛滥,不仅会败坏社会的风气,对他人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造成恶劣影响,更会对社会舆论的权威性,网络生活中正常的学术文化交流造成严重破坏,从而阻滞我党目前所倡导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因为网络谩骂,将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专业意见往往“持平”,可能说的都是两面的理,不可能是痛快淋漓、非此即彼的。这可能不对“极端”的胃口,可能遭骂。吓得专业的人不愿意讲话。倒也不是害怕,而是蹚不起这浑水。于是,在公共的舆论场上,专业的、理性的不敢讲、不愿讲,骂人的、瞎说的随便讲、放开讲。从而助长网络低级之风,阻滞公众舆论话语权的健康成长,我们如果整日周旋在这些雷人话语之中,势必会影响思想的深刻和社会的宽容,也会白白消耗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资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同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网络,应该是网民享受幸福生活的‘虚拟家园’,而不是谩骂攻击的‘角斗场’。即使批评也要有批判的规则,揭露也要有揭露的底线。在网上无端欺负弱者、恶意侮辱他人,不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也不会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亿多网民,互联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占领了当下的生活,人们在网上获得信息,在网上购物、炒股,在网上交友、恋爱、娱乐,通过网络出名、出风头。网络解放了人们的欲望和才华,使各种怀才不遇的人都有了发泄排遣的渠道。但是,网络有时也淹没了经典、稀释了真诚、放大了谣言、降低了智力、瓦解了记忆、消解了原创。网络不仅令人在阅读上浅尝辄止,而且也使得思考和表达变得飘忽不定。
网络是自由表达的平台,但自由总是有边界的,网络也不是无人管理的旷野。在这个人类搭建的虚拟世界里,仍然处处可见利益的身影。显然,保护自己的利益是人的本能和天然权利。所以,网络也是一个反映现实利益的社区,任何在里面活动的人,都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自由的行使,当以不妨碍和侵害彼自由为界限。比如说,你有骂人的自由,我也有不挨骂的自由,二者是平等的,不能顾此失彼。网络并不是骂人的乐园,骂得别人利益受损,照样要付出代价。
那些在网上肆无忌惮的人,想必自以为“我躲在角落里骂,谁知道啊?谁管得着啊!”这里有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当知道“君子慎独”。这种心理反映出健全网络立法的必要性。而法律作为最低的社会行为规范,实际上也正是为不讲道德者而立的,你可以不照道德要求行事,但起码不要违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求同存异。”你给别人一份包容和理解的同时,别人也会给你同样的回报。怎样建设和谐社会?多一份包容和理解社会才能和谐。你给别人自由的同时自由也获得了自由。
网络是为人类造福的,它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而那些只是把网络当成是自己情绪宣泄的工具的人,最后也终会被网络时代的潮流所抛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2 13:57
谁令校长“中枪” 网络话语现象追问

 
  “化学神曲”校长日前再度“中枪” ,因其在给长沙一中等4所名校做演讲时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一时喧声四起,网友、评论人轮番上阵各陈己见,或指其妄自尊大、有失公允;或责其宣传北大、延揽生源;或借题发挥,反思中国教育之失;或剑走偏锋,拷问公共话语良心的底线。甚至称“神曲”校长此言一出,“蔡元培都要气活了” ,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几乎演变为一场“人参公鸡” (人身攻击) 。
  两小时的演讲投射到公众视野下就只剩一句“一塌糊涂” ,这位热爱化学的校长只怕万万想不到,这么一句话竟会产生如此剧烈的“化学”反应。此间,不求甚解者有之,自说自话者有之,借“神曲”校长之烧杯浇一己之块垒者有之,却几乎无人追问“一塌糊涂”的语境是神马,亦无人关心演讲的实况如何。谁是这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把这句“一塌糊涂”写入标题者难辞其咎。标题党之祸已是老生常谈了。媒体为吸引公众围观,悉心探知公众的关切所在,以此为基础引起话题、激发热点,本非恶意。但在“一塌糊涂”事件上,一些围观群众甘于不明真相,基于“中国教育不如美国教育”的潜在认知,他们早已认定“一塌糊涂”是“神曲”校长的“脑残”之言,只因这一切皆触到中国教育的痛处,早已不吐不快借机宣泄者大有人在,一个明显的症候就是,以批判“一塌糊涂”事件为名,很多人再次鄙视了“神曲”校长的“神曲” 。何止墙倒众人推,简直众人推倒墙。至此,媒体与公众形成共谋,成了断章取义、不分青红皂白的造雷流水线。
  此事件中值得反思的是人们今天的传播方式和阅读心理。自有“雷” 、“囧”二字,形容词在退化;自有140字输入框,我们每天接受各种标题党的轰炸。并非微博限制我们写,并非标题党阻止我们看,而是我们不屑详述,所以选择微博,无暇明察,所以只看标题。就某事发表看法时,我们只看愿意看到的(却未必都是正面的) ,甚至什么也不看。这是自媒体时代,围观者隐遁,言说者为王,有时围观本身亦是一种言说。这就是为什么极为浅表的感知也能引发极其剧烈的话语风暴。信息源在传播者有选择地加以改造后抵达无数末端,无数末端又成为无数新的传播者对信息进行二次、 N次有选择的改造,这种传感方式和谣言的流布如出一辙,且辟谣无效,因为人们的观念不存在真伪之别,也无绝对的对错之分。而这种话语风暴带来的后果却是可怕的,它制造了一种虚假的“普遍共识” 。
  这也令媒体陷入两难之地。网络媒体面临的是无法扭转的浅阅读受众群,他们阅读的耐力极限是140字,这意味着网络媒体必须精挑细选最精华的内容呈现给受众,并吸引其“点击进入” 。新的问题是,媒体选择了最抢眼的呈现方式,结果受众更加不明就里、不问缘由甚至肆意曲解、走向内容的反面。是受众失控,还是网络媒体本身在选取时存在误区?笔者以为,对文本的概括、提炼难免顾此失彼,本着对言说者负责、最大限度地尊重文本真实的原则,记得媒体呈现的是内容而非媒体本身,此症当有所缓解。若一味只想增加点击率、引起热评,投人之所好,就难免被受众牵着鼻子走。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应摆正自身对待信息的态度,守住专业传播者的立场和正确舆论引导者的阵地。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 怡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9 11:25
批评与诽谤的界限

作者:王南溟  




 
  几年前我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专门作一个演讲,标题就是《后现代艺术中的“挪用”与知识产权纠纷》,试图区分挪用与复制侵权之间的区别。当然从以前习惯于全部的正面宣传到批评风气逐步形成,这种因批评文化名人而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而导致的诉讼也开始多了起来,如最近的韩寒诉方舟子、此前的范曾诉郭庆祥案等。文化名人对来自社会上的批评不是用批评的方式去反驳而是直接去法院,变成了当下的奇观。范曾诉郭庆祥案表面上的胜诉,直接混淆了批评与诽谤的区别,导致的结果是批评文化名人是不合法的。
  艺术发展到当下,范曾的“流水线作画”这个词可能还是一个中性词,后现代主义以来的绘画有的还真是用流水线作画来反传统的个性美学。说郭庆祥对范曾的批评不属于诽谤而是正常的批评,其理由也是从这里来的,郭庆祥的这一批评行为也只有看成是他在艺术认识上与范曾的分歧。我们的习俗中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就是用道德论代替认识论,与道德主体作主观故意诽谤有区别的是,不是每一个批评者对事实的判断都会准确,有的虽然有点不准确,但其批评还有启发意义。一个批评的行为实际上很复杂,只是放在批评与批评之间的争论中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共识。这也是不能把批评及其结果简单放到法律中去认定是批评还是诽谤的原因。批评必然带来否定性用词,在修辞上称为贬义词,如果我们把这种因为对事实描述而后的否定性判断用词认定为诽谤,那人类的交流语言中就应该立法禁止使用贬义词,并把贬义词从词典里统统去除。所以,范曾诉郭庆祥的法院判决书中对郭庆祥诽谤的认定,完全是断章取义的一份判决书。
  把批评等同于诽谤还有一个很大的大众基础,一幅名为《“北大笑长”雕塑》的漫画被不少网友指责其涉嫌侵犯北大校长周其凤的名誉权,一名北大学生更是发布公开信,希望“校长站出来,讨一个说法”,学生说这是侮辱校长,如报道中所说,一位来自北大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涉及了对校长的人身攻击。校长在学校口碑很好,为人和善。受到这样的侮辱令人无法接受。”还有在人人网上,一名北大学子发表了一封致北大校长的公开信,表示希望校长“对于造谣诽谤、人身攻击的事件,大可以向对方讨个说法”。当然也有律师认为该行为已构成侵权,如大成律师事务所的李长军律师在采访中说,在微博等公共平台发布这样带有明显指示性的漫画,致使不确定第三方在看到漫画时引起对该个人社会负面评价及影响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侵权。虽然漫画的名称并没有直接标注“北大校长周其凤”等字样,作者也在回复中辩解自己所画的是狗而不是人,但从漫画以及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出,所有不确定第三方都可以从漫画中明显地分辨出所画的就是周其凤本人。李长军认为“法律上看的是事实,在事实层面该漫画已经对北大校长造成了负面影响,是一种侵权行为,作者的辩解并不成立”。



  几年前我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专门作一个演讲,标题就是《后现代艺术中的“挪用”与知识产权纠纷》,试图区分挪用与复制侵权之间的区别。当然从以前习惯于全部的正面宣传到批评风气逐步形成,这种因批评文化名人而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而导致的诉讼也开始多了起来,如最近的韩寒诉方舟子、此前的范曾诉郭庆祥案等。文化名人对来自社会上的批评不是用批评的方式去反驳而是直接去法院,变成了当下的奇观。范曾诉郭庆祥案表面上的胜诉,直接混淆了批评与诽谤的区别,导致的结果是批评文化名人是不合法的。
  艺术发展到当下,范曾的“流水线作画”这个词可能还是一个中性词,后现代主义以来的绘画有的还真是用流水线作画来反传统的个性美学。说郭庆祥对范曾的批评不属于诽谤而是正常的批评,其理由也是从这里来的,郭庆祥的这一批评行为也只有看成是他在艺术认识上与范曾的分歧。我们的习俗中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就是用道德论代替认识论,与道德主体作主观故意诽谤有区别的是,不是每一个批评者对事实的判断都会准确,有的虽然有点不准确,但其批评还有启发意义。一个批评的行为实际上很复杂,只是放在批评与批评之间的争论中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共识。这也是不能把批评及其结果简单放到法律中去认定是批评还是诽谤的原因。批评必然带来否定性用词,在修辞上称为贬义词,如果我们把这种因为对事实描述而后的否定性判断用词认定为诽谤,那人类的交流语言中就应该立法禁止使用贬义词,并把贬义词从词典里统统去除。所以,范曾诉郭庆祥的法院判决书中对郭庆祥诽谤的认定,完全是断章取义的一份判决书。
  把批评等同于诽谤还有一个很大的大众基础,一幅名为《“北大笑长”雕塑》的漫画被不少网友指责其涉嫌侵犯北大校长周其凤的名誉权,一名北大学生更是发布公开信,希望“校长站出来,讨一个说法”,学生说这是侮辱校长,如报道中所说,一位来自北大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涉及了对校长的人身攻击。校长在学校口碑很好,为人和善。受到这样的侮辱令人无法接受。”还有在人人网上,一名北大学子发表了一封致北大校长的公开信,表示希望校长“对于造谣诽谤、人身攻击的事件,大可以向对方讨个说法”。当然也有律师认为该行为已构成侵权,如大成律师事务所的李长军律师在采访中说,在微博等公共平台发布这样带有明显指示性的漫画,致使不确定第三方在看到漫画时引起对该个人社会负面评价及影响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侵权。虽然漫画的名称并没有直接标注“北大校长周其凤”等字样,作者也在回复中辩解自己所画的是狗而不是人,但从漫画以及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出,所有不确定第三方都可以从漫画中明显地分辨出所画的就是周其凤本人。李长军认为“法律上看的是事实,在事实层面该漫画已经对北大校长造成了负面影响,是一种侵权行为,作者的辩解并不成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9 11:26
《北大笑长》漫画的作者尽管没有被告到法院,但却有律师声称这幅漫画侵犯了北大校长的名誉,北大的学生也认为这幅漫画是侵权行为,从这些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批评与侵犯名誉权成了一个雷区,批评成了一个有违法风险的职业,这个是我们的批评现实告诉我们的。  韩寒诉方舟子侵犯名誉案,又成了批评与诽谤之间的难题,这里,批评所用贬义词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再次成讨论的焦点。范曾诉郭庆祥案的判决变成了批评是可以的,但不能用贬义词来对事实予以判断(这是我对判决书中内容的概括),以此为准则,现在的人可以堂皇地说不反对批评,而是说批评不能用贬义词。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写文章,说方舟子用的词,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批评,而是诽谤了。他依据的是方舟子写的《造谣者韩寒》中的一些用词对韩寒构成的名誉权,但这种论证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上,方舟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揭示韩寒作品中的代笔痕迹,这种质疑属于研究与批评的范围,质疑有可能会对,有可能会错,但不能说质疑是诽谤。
  从辩论实践上来讲,正面宣传一个东西很容易,而要反面否定一个东西很难,批评的难度就在这里。
  批评必定伴随着结论,如果没有从结论上假设倒过去推理和论证,我们如何从事批评?这种证伪方法论在科学中是通行的方法。文本的内在部分就已经构成了一种事实,比如韩寒的文本之间的和之内的逻辑关联就是一种可以被分析的事实,于国富在这段论述中没有区别逻辑质疑与事实质疑是两种不同但可以同时存在的质疑方式,而行为事实与文本事实也是两种不同的事实。一个文本事实并不等于一定要用行为事实来证明。我们说方舟子用的是逻辑推理方法进行质疑,尽管拿不出证据,但这种逻辑分析可以备案,这在学术界是个常识,特别是对文本的分析,用逻辑推理找到其内在的矛盾处,这不但不是诽谤,而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当然,用逻辑的方法来证伪是争论双方或者是第三方都可以用的,韩寒可以用逻辑的方法证明方舟子的分析是有逻辑错误,或者韩寒的支持者也可以质疑方舟子的逻辑错误,这就是学术争论的现场。如果转而为名誉权的纠纷,那争论就无法进行下去。特别是将事实描述与判断用词一刀切开而不能用贬义词作判断时,那就等于直接取消批评的权利。
  于国富在《韩寒方舟子论战的法律分析》中引了法律条文和作了批评和诽谤的区分,意见是:质疑内容不要超过必要限度,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于国富说,根据上述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种:1.宣扬他人隐私;2.捏造事实丑化他人;3.侮辱诽谤他人。但于国富的对法律条文作这种1、2、3的分类不符合该法律条文的原意和它对适用范围的限制。像这样理解法律条文直接会导致把事实描述与对事实描述后的判断分开来,然后取出批评中的几个贬义词,并把贬义词当诽谤词来作法律认定,范曾诉郭庆祥案的判决也是用了这种方法来认定郭庆祥构成了诽谤的。但对这个法条的理解应该是先明确侵犯名誉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宣扬他人的隐私,一种是捏造事实,并在这两种类型上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9 11:26
 我们现在只举第二种情况,就是说批评与诽谤的区分,是要看批评者是否有捏造事实的主观故意,如果没有捏造事实的主观故意,那就不适用本条法律。  批评中贬义词的使用直接有被称为诽谤的危险,这是这几个名誉权纠纷中的当事人和律师和法院的判决告诉我们的,郭庆祥为此居然还输了官司。其实批评与诽谤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释,尽管从宪法的角度上说,表达自由是要有保障的,而且为了保障言论自由,在新闻事件上,即使报道上有些失误,只要不是主观故意捏造,以保障表达自由为前提,一般都不能判报道者诽谤,否则报道略有失实,记者就会被以诽谤认罪而受迫害。但由于中国没有宪法的司法审查制度,法律上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比如大众传播法、出版法来细化对言论自由的保障,那么可能何为批评、何为诽谤的界定都要靠现在的司法解释了,法律条文都要有限定性条款,而且和现代社会发展同步,对何为批评、何为诽谤的认定也会随着民主的推进而有所变更的。在极权主义国家中,根本就不允许批评,凡批评当权者都有可能被称为诽谤。当然西方社会是不允许把公众对政府领导人的批评称为污蔑领袖的,这些都在说,表达自由与民主社会密不可分,每个人都有对任何公共事务予以批评的权利,学术领域更是这样,因为学术领域本来就是争论的场所,就如我说的,批评家就是争论的机器。就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法律条文只是一种话语,也会不断地修订的,而法律的解释也是过程性的,有关批评和诽谤之间的区别应该在法律条款使用上应对诽谤作出一定范围的限制,当然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对侵犯名誉权中诽谤的司法解释,这种解释应该明确——如果还没有明确那要继续作出司法解释,以保障批评者的权利——诽谤的认定首先不能将事实描述和判断切割开来,就像范曾诉郭庆祥案的判决把事实描述与判断用词切割开来的错误那样。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诽谤,应该看是否故意捏造事实,而如果没有故意捏造事实,而只是判断上用了贬义词,有的语气重一点,有的语气轻一点,这个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使用修辞的技术问题,在修辞上将不妥当的修辞修改一下就可以了,而不能认定为诽谤,而且这种捏造事实还应该是行为人故意捏造,如果是行为人一时误解,或者接受到了错误的信息,那等事实清楚后作出更正就行,这也不构成诽谤,我们的司法实践,如范曾的案例中已经告诉人们,关于诽谤而导致的名誉权,结果是哪怕事实是对的,只要用贬义修辞就构成侵权。范曾、韩寒都是媒体中的强势人群,能说会写,他们的知名度本身都是靠媒体起家的。我们这里有太多的正面宣传,如果这种正面宣传造就出来的名人稍有人批评一下,名誉就受到损伤了,这个名誉也太像沙器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范曾和韩寒太虚弱,而如果范曾和韩寒很强大,百批不倒,那名誉也不会受到损伤,正如法律条款中还有后果的规定,在认定一个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那还要看造成的后果,当言论没有给对方造成伤害,也就没有实际处罚的意义。这个时候,在区分不了是批评还是诽谤的时候,司法实践中还应该以保障宪法的表达自由为重要,而如果伤害不了自己的诽谤让时间去消除就行了,动不动打官司是一代文人的弱化的表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2 13:49
谣言、辟谣与社会化网络:基于“谣盐”集体记忆的探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玲、杜放

  摘 要:本文以2011年3月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发生在我国的抢盐风波为研究对象,从社会集体层面探寻“谣盐”产生的历史及集体记忆基础,并考察社会化网络的媒介环境中,这一谣言被唤起、扩散及平息的过程。鉴于网络应用已成为谣言渗透及竞争的社会空间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以当前网络中“辟谣者”的身份差异,对此类谣言事件的公共信息发布对策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谣言;辟谣;集体记忆;社会化网络

  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期间发生在我国的抢购碘盐事件,是社会人际及舆情层面的一起谣言个案。日本地震后几天内,“摄入碘盐可预防辐射”的说法经由人际和网络媒介迅速传播,随之而来的是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和中西部地区蔓延的恐慌性购盐潮,即“谣盐”风波。纵观整个事件过程,谣言的内容虽有变化,但主要为:据BBC报道(或称“可靠消息”),日本核事故的辐射扩散将对我国海域、城市造成影响,摄入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同时此后一段时间生产的海盐将受到核污染。一时间,人心惶惶,几天内广东、上海、浙江等地食盐销售较平时猛增了约十几倍。虽然谣言不久后就逐渐平息,但是本次谣言的产生、发展却引发了人们对于谣言产生机制和辟谣行为的关注。

  目前,对此类谣言研究多分布于单一事件中(刘海龙,2003;Ma,2008;陈力丹,2011)。也有学者提出网络传播的“自净化”对抑制谣言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陈力丹,2011)。谣言如何生产?为什么能引发大规模的恐慌性抢购?仅仅是突发的,还是存在某种社会的、心理的背景?谣言传播和辟谣的过程中,网络媒介起到了何种角色与作用?本文尝试从谣言(rumor)的社会层面和传播特征出发,将“谣盐”的生产与社会集体记忆、媒介环境相勾连,并就网络辟谣的策略做初步的探讨。

  一、谣言、流言及辟谣的变迁

  本研究所涉及的谣言(rumor)概念,基于社会心理而非特定载体,即在信息模糊或发生危险、重大灾难时,未经证实而被故意传播的信息。

  社会心理学对谣言(〔英〕rumor,〔美〕rumour)与流言(gossip)有基础性的区分,前者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对社会如何运行这一问题灌装了私人假设(Rosnow,1991);后者被定性为以社会和个人为话题的谈话(Dunbar,2004),研究上可译为人际流言。谣言研究与二战宣传/反宣传亦有渊源。1947年,奥尔波特和波特曼(Allport & Postman)通过实验提出“R≈I×A”公式,即谣言强度(R)取决于消息对个体的重要性(I)和事件内容的模糊度(A)。

  抢购碘盐的传播讯息中,“辐射污染”、“提醒亲友”及“可靠消息”、“一段时间”等,均可构成重要性、模糊度的信息点。此外,谣言潜在表达的功能往往比表面信息更重要(奥尔波特,2003;李若建,2005),如对社会话题的预存立场、意识形态等,都在影响谣言的生成及散布。相对将谣言视为一种“社会比较信息的来源”,我国的研究常需要回应转型社会现实,如将传媒的辟谣/谣言控制作为取向--这便应当回溯“谣言的历史”,形成宏观的分析视角:

  首先是社会个人层面:通俗说法如“谣言止于智者”,着眼于谣言过程中人际传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观察个人的变迁如何改变谣言的传播,即个人和社会地位和能力如何影响谣言过程的散布或制止。随着研究发展,个人的批判意识、媒介素养陆续被引入(陈力丹,1999)。

  其次,社会群体层面:屡次出现的谣言事件常具有集体记忆背景。因此谣言的历史被认为是“某一群体有能力互相交流的历史”,其中集体记忆、社会空间和机遇能以不同方式促进事件的形成。这一层视角多用于对社会平稳时期的分析(李若建,2005),这也是本文采纳的角度。

  最后是社会变迁层面:谣言得以生产,还基于宏观的社会变迁乃至社会的急剧变化。如历史变动的剧烈时期,常盛行有关宗教、灾荒、种族的传闻。代表性的解释是,个体为寻求信息解释和焦虑缓解的诉求会伴随社会变动、重大事件而增加。更进一步的说,谣言可能影响战争及政治现象。

  相对于人际流言(gossip)在社会心理层面缺乏显著的目的和逻辑(Rosnow & Georgoudi,1985),谣言事件在发展中可能形成明确的设想图,构成对现有社会秩序、日常运行规范的侵蚀。因此,辟谣者主要关注民众的不必要惊慌和期望以及可能对公共生活及国家安全的损害。传统社会环境中谣言主要以“口耳相传”传播,大众媒体则常在事后扮演或试图扮演主要的辟谣者角色。

  新媒介技术的演进,逐渐介入了谣言传播的社会空间。此次“谣盐”的讯息,便从最初的手机短信迅速扩散至社会化媒介如微博、网络论坛中。有研究认为,诸如用户生成内容、技术及知识诉求等更新了谣言的传播机制(闵大洪,2003;周裕琼,2008)。但辟谣者面对的问题仍是:一个“可写的网络”,究竟最终强化了谣言的扩散,还是更多意味着讯息的自净化?谣言传播和辟谣活动在网络媒介环境中到底是如何进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2 13:51
二、“谣盐”:一种社会的集体记忆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突发地震,引发海啸等次生灾害。次日日本原子能保安院宣布,福岛核电站发生小规模爆炸,反应堆冷却水直接引入海水。此后在我国,有关碘盐抗辐射、商品污染的谣言开始传播。舆情数据表面,本次“谣盐”可追溯到12日当天,借人际口头传播、电话和手机传播(陈力丹,2011)。但种种迹象显示,盐/碘盐原本长期就是谣言的载体,譬如:

  (1)早在食盐加碘全面推广前,供应及购销紧张就曾带来谣言及抢购风波。如80年代“白色的冲击”前期,食盐产销一度供求失调(中国盐业史,1997)。此后“国家盐场被淹,三年断盐”等谣言出现。到了1988年,抢购食盐事件波及安徽、山西等20余个省市(山西省盐业公司史稿,2009)。据统计,当年国内商业盐销售量达到建国后的一个峰值(中国盐业史,1997)。

  (2)我国全面推广食盐加碘始于1994年,目的是预防甲状腺肿等碘缺乏病系(IDD),但这一做法实施逾10年后,“碘过量致病”的纷争突然见诸网络乃至传统媒体。2002年,有关“国际卫生权威组织称,天天吃碘盐会患甲亢”、“吃海鲜不需补碘”在广东等沿海地区流传,当时一些专家也撰文提出碘摄入过量有害。随后地方政府、卫生部门均对此公开澄清。

  (3)此后这一说法仍时有出现。影响较大的是2009年,媒体报道了卫生部的“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碘盐致病说”据此再度流传,称沿海地区甲状腺类疾病发病率上升,这一现象与补碘过量直接有关。卫生部门回应说,“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有关”尚缺乏证据。同时声明,绝大多数高碘地区已停供碘盐,政府部门也将适时调整加碘标准。

  (4)其中在2003年“非典”期间,除板兰根、白醋等抢购谣言外,广东地区也一度出现局部的“米盐抢购”。2003年2月12日,“碘盐治疗非‘碘’型肺炎”、“广州很快没米没盐卖了”等谣言突然在广州从化、天河等地区出现。到了14日,米盐等物资销售秩序基本恢复。事后地方执法部门认定,“盐荒米荒”中不乏囤积居奇现象……

  如果把相关的谣言一并计入,可以发现,尽管谣言的内容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如碘盐防辐射与碘盐致病说。但所有谣言均宣称,其能够帮助社会了解或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

  作为一种生理必需品,食盐的需求弹性较低。我国的盐业生产及技术久居世界前列,目前已是总产量第一大国。1988年的“盐的闹剧”事后,次年海盐及湖盐便大幅增产。但数年的抢购造成居民存盐较多,1989年国内库存量达460余万吨,几近翻番(同上,1997)。90年代后,盐业生产及分销制度历经改进。原盐年产量已达销售量数倍,实际产能接近全球四分之一。然而,不仅传统封建社会中盐政、盐法事件频频发生,社会平稳时期的“谣盐”仍尚未禁绝。

  种种“谣盐”的传播介质可以是人际、网络或其他媒介,但其对象均源于社会现实。之所以是盐而不是其他含碘的原料或制品成为谣言的主体,与“盐”在社会集体记忆中的特殊角色有所联系:

  首先作为生存的必须物质,食盐的“不可替代”角色存在于民间的集体记忆中,并通过政策、科普及文艺作品等形式传播。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提出日摄取5克的建议,挂靠卫生部的中国营养学会则推荐6克/日的成人盐摄入量。诸多现象显示,随着网络带来知识的普及,这类传统社会的“常识”并未淡化。如有关钠盐摄入量的线上话题,2000-2011年间均未断绝。

  其次,盐业专卖强化了其公共商品的身份。历史上,盐业专卖曾在世界多国、多地实施。迄今在我国,食盐专卖仍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通常强调盐业生产的资源性,防范私人经营对公共商品的“搭便车”行为。“盐荒”对社会秩序的侵扰,也曾带来专卖、专销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再者,食盐还是社会经济制度的载体与缩影。封建社会的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仍是征农(中国盐业史,1999)。封建贵族通过食盐专利,使大量逃避赋税的人丁,因食盐消费而间接缴税。正如盐政、盐法背后的盐铁论是“内守国财,外因天下”的缩影,现行盐业制度也脱胎于“物资稀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如盐业公司负责许可证的发放和编制生产计划。

  三、社会化网络与谣言的唤起

  传统媒体作为舆论主体的时期,其对谣言事件已有报道和辟谣。但对于抢盐等商品购销风波,一些传媒为防止“过犹不及”、消极作用,常常采取“只报道货源充足”、“暂缓或禁止直播”。其中一些做法也延续至今年3月的谣言事件中(黄毅,2011)。实际上,早在80年代的“谣盐”风波中,已有辟谣报道这样写道:在被称作“信息时代”的今天,为何会发生这种荒唐事?是信息不通,还是“大道消息不如小道来得快”的后遗症?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谣言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模式,对于谣言的辟谣活动也多来自于政府或是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普遍情形下,谣言的传播渠道与辟谣渠道是相对独立的:当“谣言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口头传播”(李若建,2005),公共政策层面便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治理、引导。这类自上而下的辟谣行为,常常与自下而上的谣言传播形成信息沟通的壁垒--随着网络的发展,新的媒介形态开始介入谣言生产、触发的社会空间。

  (一)酝酿:“核辐射”触发集体记忆

  日本地震及核事故发生到3月15日抢盐事件爆发前,有关福岛核电站泄漏的信息开始被传统媒介、网络媒介大量传播。注册用户超过5000万的天涯社区,11日到15日间有关“日本核泄漏”的帖子达13万多条。早期的网帖不仅存在对传统媒介信息的直接引用,还有用户对国内外政府发布、媒体报道“是否隐瞒”的疑问。随后,网络社区上出现大量的、讨论“未来几天风向到底会将核辐射朝哪一个方面吹”的帖子。到了12日,最早的“谣盐”讯息出现。

  随着信息在人际及网络等传播中被个人化地解读,此次谣言的内容逐渐通过两种途径(图一),最终指向了谣言的主体--“碘盐”:

  (1)放射性物质随季风等影响我国,碘盐能抵御辐射损害。3月12日核事故被公布,当天著名的天涯社区中便有用户发帖,称“蒸汽云团会怎么扩散,天知道吧,风是最大影响,但是风也会有卷起来的龙卷风啊。”②该帖浏览量超过7万。其中已存在用户回复宣称,自己正在担忧“核辐射”会向身边转移。正是从这一天开始,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对“风向”、“核泄漏”关键词的搜索量激增。

  随着民众寻找对事实的“求证”,大众媒体开始发布一些官方的澄清信息。如中新社下属的中新网22点52分发布信息,称“中国气象局确认,核泄漏未来三日对我国无影响”。这一报道数分钟内就被多家网络社区转发,仍引发大量的讨论。这类担忧最终支撑了谣言的一个部分:即“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碘化钾),而我国每公斤食盐中按规定需要加入碘约20-30毫克,所以适量多摄取食盐能有效抵御辐射。”

  (2)关于海水受到核辐射污染,可能直接影响海盐的生产。鉴于碘类原料及食品、药品除食盐外仍有很多,似乎仅有“风向”因素还不足以引发规模抢购。正当民众担忧放射性污染物是否会影响自身,“海水首先受到污染,紧接着新生产海盐将受污染”的谣言也开始散布。如果说此前食盐本身作为特殊的集体回忆未被完全触及,此时稀缺性因素就被进一步地放大。无论是“服碘说”还是海盐受污染,都是“谣盐”前期恐慌情绪散布、讯息渴求的真实写照。

  “海盐受污染”的说法同样从传统的“口耳相告”及手机短信,逐渐通过线上社交行为蔓延到微博、论坛等网络社区。不难发现,此次谣言仍暗含着某种指向:即“唤起人们关于此前类似的回忆”,如对于2003年非典期间对于盐的抢购(陈力丹,2011)。谣言中的“盐场污染,海盐有害”也与80年代的“盐场被淹、三年无盐”如出一辙--社会集体记忆中的“谣盐”,顺理成章进化出新的面目。伴随核事故处置的一波三折,我国第一批抢盐风波开始出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2 13:51
(二)爆发:社会化网络与谣言扩散

  从3月16日各地突发抢盐事件到3月19日前后出现退盐风潮,“谣盐”从全面爆发走向逐渐衰落。16日下午,浙江杭州等地超市出现食盐急购现象,一些小超市、小卖部食盐售至断货。与此同时,江西南昌、上饶等部分地区也出现食盐销售异常波动。截止当天晚间,南昌市内一些超市食盐基本已空。此后抢盐风波遍及广东、安徽等地区。抢盐事件爆发后,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关于各地抢盐的报道,其二则是对“无须抢盐”的辟谣。

  这一阶段,谣言的传播让民众深层次的危机感转化为实体的行动(刘永刚、孙翔,2011)。然而无论是“谣盐”讯息还是辟谣行为,都有一定区别于以往抢盐事件的特征:

  (1)正如网络具有跨地域扩散等基本特征,谣言和辟谣处在同一时空和媒介平台上。从早期的“季风影响污染扩散”开始,网络用户便存在传谣和辟谣两种态度。在微博等社交网络应用,谣言内容在“转发”、“分享”时常伴有个人化的辟谣,如对国民性的个人责问、“上次抢购的盐还没吃完”等。整体上在事件爆发前期,网络上仍有不同的意见展开竞争。

  较有代表性的是核事故后转发逾万次、多家媒体网站误载的“核辐射扩散图(nuclear fallout map)”。3月14日晚,社交用户协作的科技网站“果壳网”首先辟谣,称“该图片传谣很可能源自国外,冒用ARS(澳洲辐射服务机构)、CCTV等名义”。这样的用户发布可代表一类民众的求证态度。伴随信息内容对“谣盐”的深入澄清,个人的辟谣开始走向理性和科学。

  (2)从传谣到辟谣,这类“谣盐”事件的持续趋向缩短。对比80年代后以食盐为指向的抢够事件,2011年3月的谣言内容被赋予了“核污染”等时代符号。但与类似事件相比,此次谣言爆发后未持续甚久(图二)。而80年代抢购食盐事件曾多次出现,乃至引起供销紧张。2003年广东局部的“米盐抢购”虽在3天内平息,但前后仍发生其他有关“非典”的抢购。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趋势或曰现象存在多重背景。首先,碘盐/盐的供应不再存在产销紧张,这是谣言被澄清的重要因素。如80年代的“白色的冲击”,就伴随着国内商业存盐自1982年起的逐年递减(中国盐业史,1999)。在此基础上,辟谣信息最终对谣言形成压制--我们需要回答,是何种讯息环境“提供了在时间和空间中调整回忆的可能性”(李若建,2005)?

  附图二:80年代后主要的抢盐事件


  (三)平息:媒介、网络与现实的渗透

  社会化网络应用下,谣言传播与辟谣行为开始被置于同一个媒介环境中。就此次“谣盐”的传播过程而言,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络媒体仍存在类似自上而下的辟谣模式。“官方发布”等公信力背景常被认为是辟谣效果的主要来源(黄毅,2011)。与此同时,网络中大量的个体辟谣以网友或社区管理者为主体。就目前而言,这类“自发”的辟谣形式仍有信息混杂、指向模糊等现象。

  然而这种谣言与辟谣信息的竞争与渗透,不仅延续传统媒介在辟谣活动中的发布者角色,进而也构成了将辟谣变为集体行为的社会空间。

  (1)对官方发布信息的辨识、解读与确认活动。抢盐事件的酝酿期,谣言逐渐从“核泄露扩散”的忧虑出发,指向碘盐等明确的抢购对象。这一阶段,传统媒体或政府背景的网络媒介已发布大量与事故相关的官方信息。如核事故公布次日,网络出现有关“风向论”的民众忧虑情绪,8家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均刊发“国家气象局:核泄漏未来三日对我国无影响”相关稿件,以气象局的天气分析对此做出回应。此后这些网站开始大量转发有关“风向”信息的内容。

  此时网络用户对这类发布信息,仍处在基本的辨识和解读阶段。如天涯社区有用户跟帖,认为“云团怎么扩散天知道”。随着上述的核辐射扩散图(图三)等传谣出现,焦虑的情绪仍有波动。到了3月1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开始每日公布两次主要城市环境辐射水平,人民网等发文称“不必担心海盐质量”等。此时辟谣逐渐指向谣言记忆的触发点“辐射及海盐污染”。微博等网络应用也出现类似“防辐射小组”等帐号,转载所在城市发布的辐射播报水平。

  (2)基于用户自发的求证、交互与个人化行为。传统媒体及网站借官方机构的公信力,对谣言的澄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网络信息渠道的快捷常常不亚于官方渠道。3月17日,网络社区“科学松鼠会”发布“囤积食盐,有必要嘛?”,论证“海水受到严重污染的可能性很低,因此不太可能因为核污染而影响海盐生产,此外我国的盐矿资源丰富,并不依赖于海水产盐,“实际情况也是海盐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这一话题随后被微博、论坛等网络应用转载。

  但与此同时,网络辟谣也存在其他情况。如天涯论坛3月18日“杂谈社论:日本地震海啸核泄露 国人抢盐咸得蛋疼”,作者虽倡议“不信谣,不传谣,不参与哄抢食盐”,但文中提供了各地大量的抢盐情况,随即把话题扯到“国人劣根性”等因素上。某种程度上,这一点击约5万次的网帖仍落入了网络中常见的“振臂一呼”型个人行为。类似之的一篇帖子中既存在辟谣,也在“谣盐”的情况并不罕见。“可写的网络”虽带来信息发布的自主,但也导致短期内可信度的模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2 13:52
 四、“辟谣者”分析:讨论与对策

  新媒介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让“经由媒介的传播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上,从一端的人际传播延伸到另一端的大众传播”(Baran & Davis,2009)。“谣盐”从酝酿到平息的过程,再一次地显示,无论是整个谣言事件还是传播载体层面的“网络谣言”,都并非孤立于网络环境本身的现象--它既从属于触发谣言事件的社会空间,也是传统社会某种集体记忆的再现。

  日本地震后发生在我国的“谣盐”事件得以平息,除了辐射危害并不存在、盐业产能超过需求等现实的、基础性因素,社会化的网络空间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多元化本身,更容易使公众产生信任感(陈力丹,2011)。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辟谣活动,都应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网络“谣言”不仅止于智者,亦受恰当的辟谣讯息影响。据此我们试图建议:

  (1)寻找谣言的本源。关于“盐”的集体记忆得以生成,源于其特殊社会角色和社会变迁的合力。数次抢盐风波的发生和平息,均触及辟谣应注意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是盐而不是其他商品?应当据此发布有解读价值的辟谣信息。虽然当谣言大规模出现后,不同媒介类型展示的辟谣路径可能相异,但在本次“谣盐”事件的前期,仍有地方媒体及网站一度慑于“负面效果”,重点报道“食盐供应充足”、“打击哄抬物价”等,未对民众的恐惧心理做基于事实的发布和交代。

  诸如“发改委:严肃打击哄抬盐价”、“食盐供应充足不必惊慌”等并非不重要,但还没有触及谣言干扰公共秩序的根源:核辐射是否扩散及如何防范,新生产海盐会不会被污染--进而提高了存盐的稀缺性。到了3月17日,人民网刊发《对抢盐谣言,我们需要普及科学常识》,方透露“中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碘盐防辐射的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因此,具传统网络媒介背景的网络媒体应围绕谣言得以说服大众的逻辑,以更专业的态度面对谣言的事实本身。

  (2)理解辟谣渠道的多元化。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是谈论久矣的现实问题。社会化网络应用并非独立于现实,谣言的生产中与现实、传媒存在信息的竞争与渗透。以社交网站、微博平台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介,整体上仍呈现出辟谣与传谣混杂的特性--尤其是事件早期可能混杂大量真伪难辨的言论。但其中科学性的辟谣信息价值不应被忽视。毋庸置疑,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和媒介素养的提高,由用户协作的“辟谣”有日常化地普及科学知识的意义。

  如何抽离“舆论一律”的固有思维,正确看待、引导网络用户的辟谣行为。就本次谣言事件的传播初期来说,手机短信等人际传播成为抢盐风波的引火索,此时如能利用网络用户自发发布的信息澄清,未必不能防患于未然。反之当谣言唤醒了民众的集体记忆,网络的辟谣信息经历纷繁个人化的解读和竞争时,谣言信息可能就此形成传播的渠道,最终确认的印象仍是关于各地抢盐本身--鉴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可信度难以判断,才需要引导用户辟谣的职业网络媒体。

  【参考文献】

  [01] 丁长清、唐仁粤(1997)编,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

  [02] 郭正忠(1999)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

  [03] 〔美〕奥尔波特(2003),刘水平、梁元元、黄鹂 译,谣言心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04] 刘海龙(2003),从广州肺炎事件看流言的传播与控制,国际新闻界,第2期,P40-45。

  [05] 闵大洪(2003),从网络谣言到网络假新闻,新华网传媒在线,UR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6/23/content_931727.htm

  [06] 李若建(2005),社会变迁的折射:20世纪50年代的“毛人水怪”谣言初探,社会学研究,第5期,P182-201。

  [07] 周裕琼(2008),1998-2008:艾滋谣言在互联网上的演变与传播分析,中国传媒报告,第3期,P56-70。

  [08] 杜建华(2009)编,山西省盐业公司史稿,山西供销合作通讯(内刊),第11期。

  [09] 陈力丹(2011),“谣盐”属于同类流言的再现,青年记者,第5期,P9-P10。

  [10] 黄 毅(2011),“抢盐”风潮下的媒体应对,中国记者,第4期,P89-90。

  [11] 刘永刚、孙 翔(2011),新传播时代的谣言应对之道--从上海媒体阻击“谣盐”报道看舆论引导创新,新闻记者,第5期,P34-36。

  [12] Rosnow, R.& Georgoudi, M.(1985), “Killed by idle gossip“: The psychology of small talk. In Rubin, B., When information counts: Grading the media, Lexington: Lexington Books, P59-73.

  [13] Rosnow, R.(1991), Inside rumor: A personal journey,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46, P484-496.

  [14] Dunbar, R.(2004), Gossip i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Vol.8, P100-110.

  [15] Rosnow, R.& Foster, E.(2005), Rumor and Gossip Research, Psychological Science Agenda, Vol.19,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o.org/science/psa/apr05gossip.html

  [16] Ma, R.(2008), Spread of SARS and war-related rumors through new media in China,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Vol.56, P376-391.

  [17] Baran S.& Davis, D.(2009),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Fifth E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P18-2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4 10:19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注册本网站会员

必须实名!

并填全相关信息以便查证!

否则

一律删除!!


==本网管约定即日起实行!

                                     2012。3。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4 11:56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告     白

      我站已将[自由注册]改为人工审查后才放行注册会员发帖权!

      也就是说:即或您用网名注册‘成功’,也只是[待验证注册会员]状态,不能发帖!

     重申本站网管约定:请您实名注册,填全注册信息!

        否则,对不起,一律删除。






                                                    公益服务教育文化网站《教师之友网》
                                                                      2012。3。5。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