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读《〈道德经〉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1:39
标题: 读《〈道德经〉赏析》
读《〈道德经〉赏析》
                                                                                                                           焦  砚

     拜读李小龙先生《〈道德经〉赏析》大著,似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赏析》将《道德经》从传统研究的定论蕃蓠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地给《道德经》注入新的活力,赋予《道德经》以新的认识与诠释,使古老的《道德经》与现代社会接轨,拓展并提升了《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赏析》的成功,妙在匠心独具的布局谋篇,因而能从无数《道德经》注释读本中脱颖而出,犹如一枝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清香袭人。笔者以为《赏析》匠心独具的布局谋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妙在作者以浪漫情怀运用了独具特色的梦幻般的“稚、慧对话”这种新颖别致的写作方式。《道德经》不仅文字古奥难懂,而且惜墨如金,简约得如同电报语言,给当代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赏析》作者不仅对难懂的文字作了通俗的深入浅出的解释,而且还将读者可能产生的疑惑及误解以“稚、慧问答”的形式,予以了透彻的诠释,可谓用心良苦。“稚、慧对话”语言生动活泼,旁征博引,不仅反映出作者丰富的学识,同时还反映出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夫,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稚、慧对话”中作者敢于向传统挑战,结合现代科技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认识,尤其是对“小国寡民”的重新认识,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作者的胆识令人敬佩!
     2、《赏析》作者以富于个性的思维打破《道德经》原有的篇章结构,将《道德经》的道论、德论按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行归类,重新排序组合,以“稚、慧对话”进行赏析,将道论、德论的方方面面梳理得条理分明,脉络请晰,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道德经》的深邃思想及深奥的哲理。没有对《道德经》深入研究至融汇贯通,是绝对做不到这点的。“稚、慧对话” 无疑是对《道德经》的绝妙赏析。
     3、继《道篇赏析》、《德篇赏析》之后,作者插入了海外部分政界、科学界、哲学界、文学界等人类杰出的代表人物的著名演讲,以作对《道德经》的辅助注脚,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经》之精髓。
总之,《〈道德经〉赏析》之最大的艺术特色,就在于作者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在于灵感迸发的奇特而巧妙的构思,在于极富表现力及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艺术,她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文学艺术才华。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有了好的艺术表现形式, 须有好的思想内容与之融合, 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道德经〉赏析》正是创新的艺术形式与创新的思想内容完美结合的佳作。《〈道德经〉赏析》的思想意义,在于作者以儒、道文化的深厚底蕴指导自己的独立思考,对《道德经》的研究不落前人的窠臼,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在观点上有所创新,大胆突破前人对“绝圣、绝仁、绝巧”和“小国寡民”、“结绳而治”的定论,提出自己全新的观点,为研究《道德经》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课题。
     读罢《〈道德经〉赏析》,笔者从书柜中拿出《道德经通释》、和《老子浅释》两本书,欲与之对照看一下,刚看了几页,顿生“黄山归来不看山”之感,便将它们束之高阁。
      正如莎士比亚让他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老子的《道德经》也让古今学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道德经》的思想高深玄妙,《道德经》的语言更是象诗一样的精炼、概括,以少总多,以小见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字、词、句之间如诗一样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这给读者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驰骋空间,读者根据自己的学识、思想认识水平和阅历及人生经验去充填这个空间,能不“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时代在发展,我们对于老子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难道我们现在对老子的认识还要受前人思想的桎梏吗?愿儒、道学者们解放思想,让古为今用,为老子的研究做出新贡献。
       笔者学识浅薄,粗读一遍,未能识得《〈道德经〉赏析》之思想及艺术价值,谬误处请作者赐教。
      《赏析》作者在书的中部《原文注译》中引用的是广西民族出版社96年11月第1版《(原
注)道德经》的版本,为尊重原著,《赏析》作者原则上不作更改,但有的版本在关键的内容上断句与以上版本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注解。如关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的是在两个“欲”字后断句,就成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前者的译文是“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而后者如交龙文化的创始人张戬坤先生则认为“常无欲”和“常有欲”是认识主体的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此处的“欲”不局限于欲望的欲,而是指五官反映的认识状态。“观其妙”和“观其徼”是指被认识事物的层次和状态。笔者同此说。用“有欲”的五官认识通道可认识“道”的外在表象“徼”,用“无欲”的超五官的信息通道可认识“道”的本质存在状态和属性“妙”。“徼”和“妙”,“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是“道”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称谓。既要用“有欲”的五官的认识通道,更要用“无欲”的超五官的认识通道才能领悟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宇宙本源的“道”。
      那么,什么是“无欲”的超五官的信息通道呢?这就涉及到张戬坤先生提出的要“认识老子的认识”,只有认识了老子的认识,进入老子的信息通道,才能真正理解《道德经》。老子的认识是什么呢?就是“无欲”的超五官的认识。老子把“为学”的认识称为五官“有欲”的认识,把“为道” 的认识称为超五官的“无欲”的认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告诉我们“为学”的知识要靠每日的增加积累,但“为道”则与之相反,要“损之又损”,要把五官的认识和习惯的思维减少到“无为”的状态,进入“无为”的状态后,才能达到“无不为”,从而认识道的状态与本质属性。
怎样进入“无欲”的超五官的信息通道呢?老子告诉我们:“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闭塞五官认识的通道及外界刺激,直接与认识对象融合,物我相通,就能达到主、客体同一,自我与道合而为一,此谓之玄同。《赏析》作者给这段文字所作的“点评”说:“本章是说明修道的方法和修道的效果,从‘塞其兑’到‘同其尘’是修道的方法……这个修养的结果是‘玄同’,也就是达到了和道同体的地步”。笔者与《赏析》作者在“认识老子的认识”,以超五官的“无欲”方式修练得道的认识是一致的。老子还告诉我们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出,吾以观其复。”在虚、静中修道、悟道,开发出人体潜能,打开接收宇宙信息的通道,直接获取宇宙信息,从而得道。
       笔者有一点不同于《(原注)道德经》的版本的认识,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笔者以为“信”是信息的意思,而不是“信实、信验、真实可信”,即“信”是指道所蕴涵的宇宙演化的信息、密码。如果“道”仅仅只是“有象”、“有物”、“有精”,而其“精”中不蕴涵宇宙演化的信息、密码,“道”何以能化生万物呢?万物又何以能复归于“道”呢?“道”之化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道”都是道所蕴涵的宇宙演化的信息、密码所规定的程序,用宇宙大爆炸的学说来讲,即道所蕴涵的宇宙演化的信息,就是宇宙膨胀与收缩的无限循环。若从文字层面上分析,既然已讲明“其精甚真”,对于惜墨如金的老子,还用再赘言说这个“甚真”的“精”是真实可信的吗?
       下面,笔者以一个易学爱好者的身份来思考《赏析》作者在《道篇赏析》提示4中提出的问题:“易”和“道”是什么关系?《老子》81章和易经64卦有何内在联系?可否认为老子是创造性学习、运用易经的至高典范?

                   一、“易”和“道”是什么关系?
     “易”是什么?易者变也。易经是阐释宇宙万事万物阴阳变化之理、预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之吉凶的占卜著作,因其思想蕴涵了宇宙演化的信息,又以唯物辨证的哲理及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论述了天、地、人之类比关系,因而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典籍。易经中提到了道、德的概念,道的含义已由“道路”引申为规则、规范之意。
   “道”是什么?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宇宙的本源,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演化的信息、密码、是宇宙运动的总规律。
     “易”与“道”都是关于宇宙、天、地、人的学问,但各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及研究对象、目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二者为并列关系,绝不相互包容。易和道犹如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迹上无限的延伸,但永不相交。
                    二、《老子》81章和易经64卦有何内在联系?
     《老子》81章就整体而言,都是关于道的论述,包括宇宙本体的道及道之德、天道、人道、圣道、悟道、修道等方方面面的学问。易经64卦是宇宙全息图,是宇宙演化的64个密码,其中每一卦都可推导出其它的卦,全息着其它的卦,每一卦都含有天、地、人方方面面的信息。《老子》81章和易经64卦各自成体系,在章法和卦象形式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二者在内容上却有深层的联系。以下从三个方面论述之:
       1、宇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演化过程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道“无”中生“有”的演化而来。道生万物按照一定的程序、层次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论述宇宙的创生。《老子》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是论述宇宙的回归。万物由道而生,又回归于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易经》64卦是宇宙演化的64个密码,宇宙演化是从《乾》卦宇宙大爆炸开始(见《国际易经》杂志2003年第一期笔者拙作《易经与“宇宙大爆炸学说”》),膨胀演化到《坤》卦时出现了星球,因为 《坤》为土、为地、为星球。宇宙又进一步的膨胀演化出万物及人类。到了第六十二卦的《小过》卦,宇宙停止膨胀,到六十三卦的《既济》卦,全卦六爻阴阳相互交感,万物相互吸引、收缩,宇宙回归到演化的起点。第六十四卦《未济》卦将 《既济》卦的六爻阴阳全部颠倒过来,打破《既济》卦的平衡和园满成功,酝酿着新一轮的宇宙大爆炸。《未济》卦中天道、地道、人道上面为三个阳爻,下面为三个阴爻,阳主动,三个阳爻动荡不停带动下面三个安静的阴爻也顺从地动起来,三个阴爻动而变阳,则《未济》卦必向《乾》卦发展,宇宙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爆炸膨胀,进入又一个膨胀与收缩的轮回。
       由以上可知,《老子》与《易经》64卦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揭示出同一个真理,即:宇宙是一个循环反复,周而复始的演化过程。
      2、 儒、道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老子提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两种方法,即“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尤其强调“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的闭塞感观使主、客体同一的认识方式及“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出,吾以观其复”的静观方法。《易经·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者,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感观的认识方法。《系辞》又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是超感观的认识方法。儒、道两家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有异曲同功之妙。
        3、 道、德观念的融合
      关于“道”。《易》的卦爻辞中“道”字出现四次,这四个“道”字都是具体的概念,指道路。道路一旦形成,就为后人所遵循,因而“道”便具有了规则、规范之义。卦爻辞出现的“道”字,在用法上已舍弃了具体的有形状的道路,只笼统言道路,这是“道”所具有的规则、规范之义的萌芽,为日后“道”上升为哲学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易传》中,“道”概念的含义得到引申、发展,变得丰富起来,有了天道、地道、人道,具有了明确的规则、规范之义。《系辞》又把天、地、人三道内容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更高的命题,阴阳的对立统一被概括为最高的《易》之道的内容,这是对宇宙最高统一性的把握。而《老子》中的“道”是五千妙文论述的核心,它已从易的卦爻辞中“道”之规则、规范之义的萌芽中发展、拓展开来,上升为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成为道家宇宙观的宇宙本体,成为化生万物之根源,是“有物”、“有象”、“有精”、“有信”的宇宙原始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唯心的观念。这个宇宙本源的“道”之根本特点,就是“无为”,因其无为,才能遵循自然法则有所作为,从而达到“无为无不为”。《老子》中的“道”具有多重含义,又有天道、圣道、人道之分,这三道与《易传》中天道、地道、人道一样,都是具体的概念,是规则、规范之义。
      关于“德”。《易》的卦爻辞中“德”字出现四次,有为得之义的具体概念和为品德、德行之义的抽象概念。但“德”在易的卦爻辞中只处于次要地位,这是易的宗旨所决定的,因易原本是占筮之书,注重的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在《易传》中“德”字的出现竟达六十几次之多,皆为品德、德行之义,表明战国时期,社会已非常重视人的德性了。《老子》中的“德”内容非常丰富,有玄德、上德、下德、有德、失德、无德等等。在《老子》中,道与德息息相关,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符合道者为有德,反之则无德。
      由以上可知,关于道、德的内涵,在《老子》与《易经》中都是一致的,是完全融合的,且都是被论述的重点,可见儒道两家都是推崇道德的。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老子》与《易经》还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如辩证思维、治国施政等等。《老子》与《易经》的内在联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作专论,本文难以容纳,且关乎儒、道学说的深刻内核,非大学者难以担此重任。总之,易、老是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但又不可能相互替代,彼此自成一家,成为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两大支柱,共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融入了世界文化的海洋。

      三、 可否认为老子是创造性学习、运用易经的至高典范?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1、如果老子是创造性学习、运用易经的至高典范,则表明老子对《易》的64卦卦爻辞有相当深入的研究,那么给易之经文作《易传》者就该是比孔子早出生一、二十年的老子,而轮不到孔子了。
      2、易经64卦卦爻辞无一处涉及宇宙创生论,只是64卦的卦象组合与卦序的排列蕴涵了宇宙演化的信息,它的演化程序是从《乾》卦开始一卦一卦地演化,直到64卦。而老子的宇宙创生论与此毫无瓜葛,他的宇宙创生论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老子的宇宙创生论完全是他自已修道、悟道而创立的,与易没有丝毫的因袭。
      3、《周易研究》2001年第二期发表了吕绍刚先生《〈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的文章,在此引用该文的一段话:“《庄子·天运》记孔、老的一段话:孔子谓老聘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也!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孔子对老子当面说,他治〈易〉已经很久了,不见效果,老子当面承认〈易〉是孔子研究的东西。”由此可见老子与易的渊源不深。
      4、易以乾卦为首,乾为阳、为刚、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一种奋发上进的“有为”思想。而老子则恰恰相反,强调的是“致虚极,守静笃”、“道常无为”、“德其雄,守其雌”而静守坤道。
     当然还有一些理由,限于篇幅,从略。
     老子虽然与易的渊源不深,但受易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的传承是不能割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前人创造的成果,何况具大智慧的思想家老子能不从《易》中接受智慧的灵光吗?笔者以为老子在描述宇宙本源“道”的形态、性状的文字里,就深深地打上了《乾》卦的烙印。《乾》卦是由六个阳爻组成的纯阳卦,阳爻(一)是一条封闭得没有一丝儿缝隙浑然天成的整体。《乾》卦六个阳爻连成一片,由两个三爻卦组成,三爻卦对应着粒子物理学中由两个亚夸克以三联体形式组成的粒子结构(见《安阳第十四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笔者拙作《周易三爻卦与六爻卦之理论根据初探》),《乾》卦两个三爻卦上下相叠,就构成了均匀得没有差别不可分割的宇宙粒子本体。阳爻主动,《乾》卦六个阳爻动荡不止,恍恍惚惚,孕育着宇宙的万物。当然,2500年前的老子不可能从粒子物理学中认识宇宙本体的道,但具大智慧的伟大的老子却从《乾》卦的卦象及《乾》卦的性质中悟出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的宇宙本体“道”,并进一步悟出了道的恍惚之态及道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玄妙。这个“道”相当于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各种粒子。老子虽然从《乾》卦中悟“道”,但他并不赞同儒家“有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却是恪守“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柔顺的坤道。关于老子从《乾》卦悟道的这种认识来自笔者的独立思考,为一家之言,谬误处请方家指教。
      笔者才疏学浅,对《老子》的认识尚属启蒙,还未入门,就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道德经〉赏析》作者面前班门弄斧,还理直气壮地说:“弄斧不到班门,何以学得真经?”谨以此文作为进入《老子》殿堂的门票。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2-2-19 14:12
○上篇·道经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4.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15.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16.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18. 大道废,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忙□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乘乘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纯纯。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若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1. 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然?以此。

  22.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

  23.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24.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有恶之,故有道不处。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如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27.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此谓要妙。

  2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0.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物牡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32.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 大道泛,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爱养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5.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36.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3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2-2-19 14:15
○下篇·德经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58. 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政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

  61.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静胜牝,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6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为天下贵。

  6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远,与物反,然后乃至大顺。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67.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熟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

  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77.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78. 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19 14:37
==黄金搭挡杯跟帖大赛第一名---寒梅!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