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著名女书法家冼艳萍:网络为书法传播带来福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22
标题: 著名女书法家冼艳萍:网络为书法传播带来福音
著名女书法家冼艳萍:网络为书法传播带来福音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18  
专题:北方网《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节目研讨会

  北方网消息(实习记者于萌):6月17日下午,北方网《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节目研讨会在天宇大酒店会议厅举行,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先生等6位嘉宾及来自各个领域的书法爱好者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著名女书法家冼艳萍对书法与网络的结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递方式主要是依靠文人之间的信件,私塾讲学和诗文绘画。过去的文人都要求自己的字写得很美,达到书法的标准。在中国历史上,历来对书法十分重视,这种重视在科举考试中就可见一斑,如果参加科考的考生字迹不美,那么即使他的观点和主张再高明,也无法得到被朝廷的重用。但是,传统书法在普及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它只能在文人雅士中传播,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
  但是如今,网络传媒的出现,给书法的普及和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平台。由于网络传媒本身的快速快、信息量大、受众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是传统传播方式所不可比拟的,所以网络高科技的手段与书法的结合就为书法的传播带来了福音。
  田老师是现代高科技书法教学手段勇敢的实践者,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他在电视上的系统讲座,而最近又与北方网合作开办了《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节目,他在节目中的讲解十分到位,形式新颖,首屈一指,成绩斐然,成为了在天津利用网络进行书法教育的第一人。
  田老师的讲解条理分明,语音纯正,结果清晰合理,注重基础,无论是书法艺术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人都能从中受益。这种书法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非常好,为书法争取了很多年轻爱好者,弥补了很多年轻人在文字和国学方面的缺失,把年轻人重新吸引到对于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的演习中,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23
书法的网络传播最终能替代展厅吗



作者: 郑维江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 A, v0 S: F  M$ J5 O
    前段时间看到一贴.说现在办书法馆展不如办网络展,很多人花了巨资办了个展览就开幕式一会儿大家剪个彩基本就闭幕了,去看的人寥寥无几,劳命又伤财.网络展览费用不多.网站给你总置顶个一月半月的.那点击是要以万记的,这不得不引起思考.如果把书法发展的历程以段来分的话.我把第一段命名为(传抄记事传播段).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S/ V& Z8 c4 e7 ]' a
                            传抄记事传播段

   文字的发明就是为了记事.中国书法古代多是靠人们为了传文记事得以传播.后来才把它当作品欣赏悬挂装饰.但和现在相比.人们都很重视书写内容,一般内容是有感而发.而且在这一阶段由于中西文化基本成封闭状态.中国书法也就一直保持着那种保守的中庸思想在发展.这一阶段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几千年来虽然也出了不少大家.但其实它的颠峰时代早在魏晋时期就已过去.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8 f  I8 e3 F( k! ]
                         展览传播段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先进的印刷已经不需要一般人用它来传抄记事了,书法进入了展览时代.随着展览的兴盛,各种大大小小的展览又催生了评选比赛.这样的展览和评选一定意义上它维持了书法的发展,使得这一艺术能够得以更加张扬性的传播.而且让人们更多地以纯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它,去关注它的本质,研究它,发展它.这种展览时代的发展有维持书法发展的好势头,但也有它的弊端.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书法的发展.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w# J! m7 H3 b: l
    在功利的驱使下,很大一部分人把书法创作当成了职业来追求,浮躁的心态弥漫整个书界.书法家只为了创作艺术品而诞生.多成了专业的抄书匠,内容多是古诗文,守旧派出来的东西在古人面前总是羞于抬头.作品缺少思想的比比皆是.力主创新的创新派又刚起步.还在探索中.但由于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几千年传统的中庸思想被击破.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一些新蕊正伴随展厅的兴盛不断成长.

                   网络加商业传播段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q( l) Z/ @! U; ~" v; D
    由于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大大小小的书法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信息不再封闭,人们交流和展示作品的空间扩大,传统的平面传媒明显落伍.短短几十年展厅时代的历史瞬间被推上了这个批斗的舞台.而且明显已经显得底气不足.互联网媒体以它无限的空间和强大的包容性很快赢得了广大书人的青睐.从网络交流到网络展览,再到网络评选,网络交易,弹指间一切成为现实.让你不得不叹服现代科技创造的奇迹.越是我想,当电脑的普及达到了现在的电视一样时,实用书写彻底被取消后,书法作为纯粹的艺术品必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商品交易的时代.到那时,展览可以在网上看.对作品的直观将由商业交易来完成.这就是我说的网络加商业传播段.以此来看.大家认为这个网络加商业传播会基本代替现在的展厅传播吗?



20081225郑维江于梦艺轩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4 u) H: D( B, M, P9 U9 n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25
书法网络化传播需建良好秩序
□王鹏江  杨建虎  潘芳芳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3期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书法网络传播给书法艺术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昭示着书法网络时代的来临。书法网络传播已体现出迅速、平等、个人化等特点,但由于网络虚拟化的特征,书法艺术美的表现有时也会陷入困境。网络的不可控制性造成了泥沙俱下的局面,使得不少缺乏语言锻炼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充斥其间。网络的公众性和不可靠性,使得书法艺术出现很多虚假信息,无意中提供了投机取巧的空隙。网络传播的市场化,催生出书法界许多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涵的浮躁心理,阻碍了书法艺术文化表现的进程。网络媒介是现代书法艺术传播不可或缺的桥梁, 并且给中国这个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为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代书法发展的第一个起点并不是建立在文人的书案上,而是建筑在瞬间千里的当代新闻信息交换渠道上。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从而促进书法艺术不断进步。(黄维政/摘)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1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26
李祥浅析书法传播的符号和媒介
2007-4-16
作者:李祥   


摘要:书法传播学可作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一个研究范围。继有关学者首次提出“书法传播学”之后,本文运用传播学的视野和方法对书法传播这一现象进行观照,分析了在书法传播中所运用的符号区别于一般信息符号的特殊性,简要论述了书法媒介的形态和各种媒介在书法传播当中的所起的作用和不同媒介传播书法艺术的效果差异。
关键词: 书法传播学
符号
传播媒介
在我国,传播学的研究已经从以往比较宏观、单一的话题,开始细化、深化、分支化。1992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艺术传播学》。此后,艺术传播的探讨逐渐兴起。有不少对音乐、美术等传播现象进行探讨的文章,而对于我国独特的本土艺术――书法的传播现象的探讨却长期是一片空白。直到去年,才有学者对书法传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书法传播学”的概念,进而对其学科领域进行界定,试图架构起书法传播学的理论框架。(1)笔者认为,用传播学的视野和方法去研究极具中国特色的书法是很有意义的,它体现了当代传播学研究分支化和本土化的大趋势。在书法传播学学科尚未建构起来之时,对这一传播现象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书法传播学的建设和今后的发展。本文拟就对书法传播中的符号和传播媒介进行简要分析,尝试阐明书法传播符号的独特性以及其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不同媒介传播效果的差异。


一、书法符号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书法是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它与一般的信息传播有很大的不同。书法传播的符号就和信息传播的符号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般的信息传播而言,符号是负载或承载信息的基元。(2)而对于书法而言,符号似乎并不为了向别人传达什么,它本身就是意义。正如苏姗·朗格所言,“按符号的一般定义,一件艺术品就不能被称之为符号”。作为艺术的书法作品,它的符号是汉字的笔墨表现形式,是在某种载体上表现出来的笔墨线条的组合,书法传播符号与信息传播符号的区别可从书法的创作过程来看。
首先,书法传播符号的独特性表现在它往往是非理性的产物。有很多书法艺术作品往往是在书法家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了创作欲望,然后再进入一种心手相忘的创作状态。我们都知道在信息传播中,人们的传播符号―语言、姿态、文字往往是理性思考的产物。人们为传播一定的意义而采用适当的符号,就如同我们跟老外交谈时,往往使用外国人的语言和手势,交谈时往往会考虑到对方的地位、性格、跟自己亲密程度而使用不同的符号表达,人们的传播过程往往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在书法传播中,传播符号并不都是理性的产物。在很多时候,书家的作品是在一种冲动下完成的,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符号就是无意识的产物,正如保罗·克里所说“只有在冲动结束后,艺术家才明白他自己要干什么。”以唐张旭为例,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就记载了张旭“喜怒窘穷,忧愁、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也记载张旭“君性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下笔俞奇,”“既醒视之,以为神。”(3)酒醉中的张旭由于酒精的挥发,理智处于沉睡状态,在一种艺术冲动下,创作了书法作品。醒来之后,自己也觉得作品如有神助,再写的话就写不出来。与此相类,王羲之曾多次创作《兰亭序》,但就是没有第一次写的好,唐代书家怀素也有自叙云:“醉来得意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这种情况下书家使用的艺术符号--倾注到载体上的笔墨线条,往往不是信息传播中的那样一种有意选择符号的过程,它是在一种艺术冲动下,一种情感高度集中的忘我状态下无意识产生的。在创作时,书法家既不是想向别人传达什么信息,也不是进行自我互动,进行“主我”、“客我”之间的交流。(4)创作过程中既没有人际传播的发生,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人内传播的发生。因为在这种真正艺术创作中,理性和思考,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排斥的。而最后宣泄到纸上的笔墨符号所具有的艺术效果并不是书法家所能把握的。
其次,书法传播符号具有信息传播符号不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书家在忘我状态下产生的书法作品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书家的性情、学养和创作时的情感状态,但这毕竟不同于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中符号只不过是为了传播信息而采用的手段,它可以被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符号所代替。就如人们可以选择用语言还是文字、手语进行交流,用本国语还是外语进行交流,这些符号并不是固定的,同样的意义用不同符号可获得同样的传播效果。而书法所表现的笔墨符号往往无法被其他符号所取代,其他符号也不具备这种功能。有时候是外界的触动激发书法家的欲望,有时候是来自书法家本能或习惯的召唤使书家产生创作欲望,使得书家操起笔墨,尽情倾泻。最终倾泻在载体上的笔墨符号,如笔墨线条的疏密、枯湿、方圆、轻重、疾徐等等,除了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外,它们获得了一种独立的价值。文字表达的意义可以用另一种符号来传达,而笔墨符号的“意义”却无法用另一种符号来传达,这种符号具有自身特定的审美的效果,其他符号是不能代替的。
再次,书法传播符号和信息传播符号传播的效果不同。我们知道信息的传播效果包括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这种效果既有直接产生的,又有间接产生的,既有有意产生的,又有无意产生的,既有显在的变化,又有潜在的变化。(5)也就是信息传播活动既有符合传播者主观意图的效果,又有相伴随的不曾预想的效果。而书法传播符号的效果似乎更多是间接产生的,无意产生的。为了说明二者的区别,这里以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的创作过程为例。唐明皇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造反,颜真卿和其堂兄杲卿、堂侄季明等奋起反抗。杲卿与季明二人死于战时。战后颜真卿求访得二人遗骨,归葬长安。《祭侄文稿》本为祭奠季明的祭文的草稿,是颜真卿在一种情感悲愤的状态下创作的,因其笔力遒劲厚重,书风奇伟,并有篆书笔意著称。《祭侄文稿》里有季明抗敌而亡的事件追述,有对季明个人的颂扬及吊唁,有对逆贼的声讨,这些应该都是这篇文稿的信息传播内容了,这些内容所引起的传播效果,如祭奠死者,使其他人对死者产生敬仰等可算是符合传播者-颜真卿主观意图的、直接产生的、有意的传播效果。假如有人被文稿中“孤城围逼,父陷子死”的事迹激发而更加爱国或者立志报国的话,那就是文稿的传播者-颜真卿不曾预想的、无意产生的、间接的传播效果,这些都是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从颜真卿这篇文稿书写随便、不计工拙、时有涂抹和遗漏来看,书法的效果并不是作者所想传达的效果。《祭侄文稿》所展示的奇伟、厚重、遒劲、篆意等传播效果是间接产生的无意产生的。文稿的书写本为对死者的颂扬和吊唁,这里书家为的是传播信息,而不是书法艺术。然而就在这种随意书写中,书法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附属物产生了。就是说书家为的是传播信息,但没想到用来传播信息的文字书写获得了艺术的传播效果,被他人把玩,欣赏。(按:为书法而写的现象并非没有,不过不占主流,古来大家名帖似都不如此)
最后,信息传播中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而在书法传播中,符号本身就是要传达的意义。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信息”,引起了众人的不解,事实上,麦克卢汉是为了强调媒介的重要性,意义及价值,强调媒介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效果。在信息传播中的媒介始终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媒介传播的信息,这是不难区分的。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符号是为传达意义而采用的。正如伽答默尔所说, “符号无非只是其功能所要求的东西”,也就是除去其功能(指示和指代)它就什么也不是。在信息传播中却是如此。书法传播中,符号并不具备信息传播通常意义上的符号的功能和特点,它本身就是书法家的目的,并不是为承载某种信息而采用它。书法的笔墨符号表现却既不是一种纯粹的指示,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替代。对书法传播的受传者来说,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并不是为了解读笔墨符号而从中体会书家要表达的意义,形式本身――笔墨线条符号就是要欣赏的内容,笔墨线条的枯湿、浓淡、轻重、方圆、疏密、疾徐展现的空间美和韵律美就是信息的内容全部。不同于信息传播,如我们看信件是为了从文字书写中了解书写者要传达的信息,而决不是去欣赏信件文字书写的形式。正是这种与书法相适应的中间位置使书法提升到一个完全属其自身的存在的等级上。我们很难像信息传播中那样明确地说在书法传播中什么是符号,什么是意义。如果说它传递了什么意义的话。那么,它的符号本身就是意义,符号本身就是书家要传达的内容。如果把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一说中的“媒介”看作是符号的话,那么在书法传播中充当符号的笔墨线条本身就是信息。在书法传播中,“媒介”(笔墨线条符号)本身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

二、书法传播媒介的发展及其传播效果差异

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习俗的变迁,各朝各代人们所使用的传播载体也并不一样。其中出现了兽骨、龟甲、青铜器、竹简、木牍、石碑、摩崖岩石、帛、绢、纸、大众媒介以及现在的网络媒体。在不同年代每种媒体都为书法传播起到主要或次要的作用。作为既是信息传播载体,又是书法艺术传播载体的媒介,它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信息传播载体来说,它的要求多是轻便、易于保存、承载信息量大、形式适合传播内容等等。而作为书法传播媒介,它的要求则更在于传播载体表现美感和宣泄感情的可能性。例如纸质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对它的要求是轻便,易于保存,书写清晰就可以了。而从艺术传播学角度看,它的手触感、润墨性,还是张力、光洁度都会影响到它表现书法艺术以及他人欣赏的效果。笔者不拘浅陋,以下对不同传播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传播效果进行分析:
1.龟甲、兽骨
龟甲和兽骨是三千多年前商周人用来记载占卜结果的载体,现在保存下来的大约有二十多万片。因为传播载体质表坚硬,往往是直接由刻刀刻成,或者用毛笔写后刻就。“由于刀刃入骨,两硬相契,产生的是线而不是面,使得甲骨文线条挺拔尖利纤细,却有强烈的契形立体感。”6)“ 甲骨文以刀代笔,由于刀有钝有锐,甲骨有坚硬疏松之别,自然形成笔画粗细方圆的变化。”“且笔画交叉处崩剥粗重,具有挺劲朴拙之美。”7对甲骨文字当时的社会传播效果不属于书法传播学的讨论范围,因为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文字的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传播效果。从艺术传播学的角度看,甲骨文的挺拔尖利,劲直方折,纤硬爽朗的美学效果是由其特定的载体决定的。这些龟甲、兽骨长期埋藏在地下,得以保存。直至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小说家刘鹗和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药店里的“龙骨”药竟有殷代的文字,由此而带来一个划时代的发现。时至今日,我们对出土的甲骨文上的文字能识读的不到两千,很多文字至今仍有争议。然而,甲骨文所传递的艺术效果仍然使我们震撼,历代从甲骨文吸取艺术营养的书法和篆刻家也不乏其人。
2.青铜器
事实证明,在广泛使用龟甲、兽骨刻字的殷周年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书法艺术的传播载体。青铜器上的铭文往往被称作“金文”、“钟鼎文”或“吉金文”,这是以其载体而命名的。金文一般




用毛笔书写,再经过泥范浇铸, 原字的笔形、笔意立体化地体现出来。 由于经过金属溶液浇铸的过程,金文显得粗细均匀、丰满圆光、浑厚遒劲,与甲骨文的两头尖利,转角方折的特征完全不同。在这里,不同的传播媒体折射出完全不同的书法形式。由于是金属载体,金文比纸质媒体和竹木媒体更易保存。青铜器上面那疑重浑厚,圆转遒劲的线条传播给我们的决不仅是其作为文字符号所要传达的意义,它本身也就成为一种可以获得美感的艺术符号。毫无疑问,书法艺术本身不是人们最初所想传播的意义,但在青铜器上,超出其所传达的意义之外,文字符号本身又获得了另一种意义,这就是文字形式的美。(按:金文多用于严肃庄重场合,例如祭祀,笔意有所丧失。)


3.
竹简、木牍

现在发现的最早竹简实物是战国早期的竹简。古人把竹或木削成细长条,每根竹木片叫简,用绳穿在一起叫策。版牍是薄木板,尚未写字的叫版,写上字的叫牍。采用竹木作为书法的传播媒体跟当时的科技条件有关。竹木多为日常所用,但是其笨重,难以传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早在汉代,就有王溥把自己写在竹简上的字摊在地上,待价而沽,一天下来,所得财物竟装满一车。据说王溥用卖字所得的一亿贯钱捐了中垒校尉的官衔。(8)作为文字载体的竹木在这里就充当了书法传播媒介的功能。作为书法传播媒介的竹简、木牍与具有同样功能的龟甲、兽骨、青铜器相比是它没有经过契刻和浇铸的过程,而是直接以笔墨形式出现的,所以其表现的更为自然、随意,也更有利于书写者个人性灵的挥发。对于已经不用这种媒介的后世人来说,保留下来的古代竹简、木牍无疑是学习古人笔法的好材料。而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与之相比毕竟失去了笔墨的原味。

4.石质媒介


   这都是以石头为书法的传播媒介的,如摩崖岩石、碑碣、墓志、石经等等。摩崖刻石一般是在刻在高大的山岩石壁上的书法,多为纪事叙功之用。碑碣都是指墓旁的刻石,方形为碑,圆顶为碣,后世混用。墓志往往是记载死者姓名、籍贯、生平事迹等,它一般埋在地下。而石经则一般是由政府倡导而立的。摩崖刻石往往雄浑恣肆,气势博大,这与其位处高山险壁上相得益彰。这种媒体与书法的结合往往让后人心怀瞻仰。石经的传播效果更是影响巨大。汉灵帝时,蔡邕等人在洛阳城南太学门前立下《熹平石经》,一时观者如云,以致街陌填塞。本为订正六经之用的石经由于是由大书法家蔡邕所写,石经文字的书写形式的反响已经超越了其书写内容。由于石质媒体的笨重和非己有性,人们往往用传拓和摹刻的方法对石质媒体上的书法艺术进行传播。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日晒和传拓的石质媒体往往会剥蚀严重。然而,这种具模糊残缺美的书法由于石质媒体的耐久性得以保存至今,获得的是另外一种美感。正如有些学者所言“时间的力量能使不美者美,美者更美,”(9)石质媒体的耐久性获得了一种历时性的力量,随着时间流程的加码,其书法古雅的特质也逐渐增厚丰满。今天我们在纸上欣赏的那黑底白字的书法无不有种残剥苍茫的美,黑底白字的冷色调也给人一种其他传播媒体难以传达的金石气,具有独特的艺术传播效果。(10

5.纸质媒介

  纸质媒介也许是书法传播运用最广,也是时间最久的传播媒介。目前最早出土的纸是1957年在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纸。(11)西汉以后的各代对纸的形态和制作都有所改良。现今传世最早的纸质名家作品是陆机的《平复帖》。毫无疑问,纸质媒介轻巧,吸水性能好,更能表现出笔墨线条的枯涩、润泽、浓淡、疾徐等特色。而这些都是其他传播载体所难以具备的。虽然竹简、木牍可以表现纸质媒体的一部分效果,但是其笨重、狭窄,既不便于携带,又难以纵情疾书。草书在已经广泛使用纸质传播媒体的东汉兴起绝对不是一种偶然的事情,因为只有纸质媒体才具有表现草书那纵横淋漓,奔放飘逸、变化无穷的线条的可能性。毫无疑问,纸质媒介使书法更具有表现力,它对书法艺术的传播效果是以上所列的其它传播媒介难以相比的。而且,不论是石质媒介的传拓,还是名家法书的刻帖,最终都要靠纸质媒介来进行承载。就这一点,它的作用也足以让人称道。纸质媒介中,尤以安徽泾县产的宣纸为世人所重。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一地献纸尤为精美。直至今日,我们的许多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以宣纸作为自己的创作媒介。

6.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般包括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前者一般有书籍、报纸、杂志等等,后者一般有广播、电视、电影、及声像录制品等。这些媒介对书法传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以下进行分别论述。(1)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对书法艺术的传播功能巨大,主要表现在它对书法作品复制的保真度高,以及复制快,传播范围广。在古代社会,一些名家墨宝,碑帖原拓本往往被珍藏在皇宫或官宦之家,一般的读书人往往难有一见,而市场上的一些善本又往往价格珍贵。北宋诗人、书家黄庭坚曾有诗曰:“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如今我们能看到古人难得一见的书画珍宝固然得助于我们政府的开放性,但印刷媒介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珂罗版印刷的作品保真度远高于古代的双钩摹本。目前我们在书店里随处可见逼真的古代的名家碑帖和当代的名家墨迹,这都是印刷术的功劳。另外,我们在书籍,报纸,杂志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书法的传播。特别是一些书法类的杂志、书籍和报纸。它们传播的不仅是书法,而且还有很多书法相关信息,如书法界的动态新闻,书家生平,书法理论,书法历史等等。 (2)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区别于印刷媒介的优点是它不仅能逼真地传递书法作品,更能够把书家的创作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供学习者研究。从印刷媒介上,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幅幅以不同节奏和墨色的线条表现出来的作品,只有行家里手才能辨别出书家运笔的技法。而在电子媒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书家的执笔,每一点画的起笔、收笔、行笔,以及运笔的速度变化等。书本上讲的方笔、圆笔、中锋、侧锋、提按、折锋、绞转、平动在这里都得到了形象化的阐释。(12)电子媒介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优秀的可欣赏的书法作品,更提供了作品创造的动态过程。古人对书法的技巧往往密不示人,清代的包世臣的《艺舟双辑》一书中就记载了清代刘墉“对客作书,则为龙睛法,自矜为运腕”,而自己作书,则用“使笔如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之法。(13)如此一来,寻常人就算幸运能看到名家法书的拓本摹本能学到其字形,也往往不得笔法。
而如今的电子媒介改变了这一切。现在,我们既可以从电视屏幕上或音像制品中欣赏到名家书法作品,又可以从他们的运笔中学到技法。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名家书法辅导系列丛书,配以光盘,里面都是上海书家的运笔录像。总之,电子媒介对书法传播的作用不可估量。

7.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的一个最大特征似乎就是它的融合性。在网络上,我们既能看到古代碑帖,又能浏览到网上的当代名家作品,也往往能看到传到网上的名家书法录像。对这些网络上的作品,既可以放大浏览,也可以保存细看。名家书法录像更是可以下载观看。应该说,在这一点上网络是集中了其它诸多媒介的优点。网络对书法作品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范围广,浏览和保存方便上。受到像素的影响,网络传播的书法作品的逼真一般不及印刷出版的作品,当然更不能跟原作相比。另外,同大众媒介相比,网络对书法相关信息的传播更是体现了其海量,快速,互动等特点。尤其是书法类的专业网站,如在我国书法类第一门户网站《书法网》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书坛动态的新闻,又可以与书家和爱好者进行在线交流。既能对某一名家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又能把自己的作品传上供人批评。既能看到历代书作书论,又能了解到艺廊书作拍卖情况。(14)这一点同大众媒介一样,都是在传播书法的同时,又能传递了书法相关信息。只是网络具有更方便、快速、海量和更具交互性的特点。当然,书法相关信息的传播归根结底还是信息传播的大范畴,对书法本身的传播来说,网络最大的特点还是它对其它书法传播媒介优点的融合性以及范围广、欣赏和保存方便等。

当然,书法传播媒介远不止以上所述的这些,还有像绢帛、墙壁、砖坯、瓦当等等。这些媒介有的价格高昂,仅在一时为少数人所用,如绢帛。有的书写刻画随意,未达到艺术境界,如砖文。有的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已从书法领域划分出去,影响主要体现在篆刻方面,如瓦当。还有的虽兴盛于一时,但千百年后,书迹无存。如墙壁历来是文人墨客题字的媒介,据说书法大师张旭、怀素和杨疑式都是题壁书写高手,但是受载体本身和其他原因,影响仅在一时。所以以上仅就几种应用范围广,影响较大的书法传播媒介进行阐述。

总之,书法传播学尚在孕育之中,对书法传播学的不同探讨将有助于它的形成。每一们学科的成长都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这需要众多学者的从各个角度和层面的探讨。以上对书法传播符号和媒介的探讨仅仅是整个学科的一个方面,幼稚之处,还需更多的思考和探讨来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利权《论书法传播学的建设》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0
关于书法网络论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断想
  “书法网络论坛作为当代书坛的边缘媒体,思维方式是非传统、非常规、非体制内的(汪洋语)”。所以说,网络传媒的定义就是非主流的,非官方,完全民间化的。这也说明了网络传媒的性质更多是体现着民意的。现在的法官判断案件,民意也成了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民意的力量不容忽视。   书法网络传媒复制炒作新闻资讯同时,网民的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把整个气氛制造群情涌动的沸点。对于其他传媒来说,只能是把新闻资讯一厢情愿单向地向读者、观众、听众陈述、灌注主张意识,张扬着新闻事件认知与判断的霸权主义,缺少的是新闻资讯的读、看、听后感的反馈互动。书法网络传媒在保证网民的知情权同时,更能保障网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一天之内,一则书法新闻报道的帖子点击量可飚升到数万人数,全民皆可参与发表见解的新闻互动,每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都得到了强有力的主张与表现。书法网络传媒新闻资讯的互动炒作方式是现代书法人最乐意享受的新闻资讯大餐。
  由于网络的无门槛性,导致了网络信息的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折扣。网络传媒的管理者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特别的重要,这个度的把握难度大于传媒媒体。网络管理者必须加强导向的引导。
  要说书法网络传媒的批评氛围,北京的书法网经营得比较好些。该网络有组织地、定期地推出各种各样的专题讨论话题,引导评论深化。强调评论团队化管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很好,已经形成良性循环。
  不可否认,经营资本,管理理念、书法环境等都制约了书法网络传媒的发展。这既有现实社会因素的造成,但整个书法主流社会对书法网络传媒的关注也不足够,甚至有些话语权者在回避,无意间形成一种惰性,这对书法网络的发展并不有利。
  高雅艺术娱乐性的书法网络传媒相对于其他新闻网络,如新浪、搜狐等,首先书法网络传媒的社会影响性远没有它们重要。说白了,书法网络只是对很小的一个圈子的经营,属于小圈子的运动。还有书法网络所形成的商业性运行还有相当的距离。事业的发展,资金是关键,书法网络传媒要解决资金问题,革命尚未胜利,还需要努力。况且,现在的书法网络传媒真正形成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少之又少。既没有强大的经济背景,也没能形成强有力的团队管理,书法网络传媒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书法网络传媒的发展价值的体现,如果以成果来衡量的话,还是比较零碎,真要盘点出一二来,可能又要牵涉了考衡的标准问题,当然有相当的讨论议题引起了书法社会的关注。我想,最没争议的是书法网络传媒催生了一位了不起的书法评论家——天生书呆子。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书法网络为非体制内的话语权者吹起了集结号。书法网络的舆论监督对体制内的事物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某些体制内的人物怯场网络的因素所在。
  书法网络评论家没有一个是专职的,这说明这个行业还是边缘化、业余性的。也正是由于非职业性,与他们的生活、工作关联不很大,正好排斥了利益的联系。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基本上并非主流的当权者,所以他们的言语很纯真,体现着相当程度的人性本真,或许这是网络评论吸引人的地方吧——性情大告白。这种情况在现实的社会里没有气氛也没有市场,惟网络可为也。
  书法网络评论家很多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是十足的平民百姓,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更加真诚,他们对生活的追求更加踏实,这也从一个侧面上说明了他们的评论更加务实。
  随着网络的日益完善和强盛,书法网络历史一定会记住曾经为网络评论努力过的朋友们。网络评论也必将会成为文艺评论的主流。这也将会是书法世界真正民主、和谐的时期。
  一直以来,所谓的正而八经的理论家很理论写得文诌诌,非要让中文系教授都读不懂看不明白才显得有能耐。网络评论最明显一点就是把所谓的高深理论转化为“白居易式的”通俗易懂了。当理论不再与一般书者有了隔膜,这对理论联系实践的意义是相当积极的。网络评论还打破了书本理论的绝对性权威性,网络评论很多的图文并茂的陈释方式,不只是化解书者对理论的仰视,还促进了相互心里的呼应。
  网络的传播方式与影响程度不容书法家忽视。随着这几年书法网络媒体的崛起,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植入了大众视野,其信息传播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一,迅速的传播速度。网络传媒即时体现意识观点的时效性为即时点击就可以对书法江湖的大事小事一目了然提供了保障。二,海量的信息储存。没有版面限定的媒体,确定了其信息量的超级性。三,广泛的信息来源。全民皆有话语权的自由开放性是任何纸介传媒都无法比较,这样广泛的参与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社会的发展应该会在相当的程度上消弱艺术官方的某种程度上的消极影响,非体制内的批评家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肯定。当艺术真正处于民间自由化,评论家的权威性是以能力来衡量了,而不是官位级别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相当的差距。我们需要努力,也需要承认现实。
  网络的自由开放式保证了民主权利的体现,但由于某些人的纵情放肆,使得这个度的把握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这是一个素质问题表现。当网民都有了相当的文化素质与道理素质,他们的自律性也会跟上提高了。一些不自制的网民的某些行为就是为了找个藉口放纵、发泄,这样他们就不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社会的影响等了。网络评论受到一定的批评与歧视也在情理之中。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作为网络经营者必须加强培育和引导。如果网络经营者只提供表现的平台,没有一个游戏的规则和主观的导向,网络的暴力也会是家常饭了。
  由于网络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经营者在自由的网络世界里表现得有点“委屈”,他们在运作时常常得向某些团体、某些人,也就是那些权贵们屈服。有时还是限制了经营者的作为问题。当一些事物经过一些过滤,问题的本质会有一定的改变。
  其实,书法网络的强大不在于你与权贵的关系如何,把目光放长远了,网络的强盛在于资料性丰富与否。网站竞争最终是资料、信息的比较。
  有人把书法网络比喻是俱乐部,也有人比喻是自由市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超级资料馆。
  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书法网络传媒都在拼人气,习惯性地把在线人数,单帖点击量一律做假,制造旺盛的假象。人气泡沫很迷人,但终究还是要破灭的。很多网民还没有真正了解到网络人气的虚假一面。很多网络经营者也没意识到人气泡沫的危害性,图一时所快,耽误网络长久的发展。事业的谋求还是应该踏实为好,踏踏实实地做资料,真真实实地丰满。也许我有些危言耸听了点,不管怎么说,我是一个铁杆的网民,希望每一家书法网络传媒早日发展强大。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曾如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1
刘正成和中国书法文化的现代传播


作者:李廷华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二十几年,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的同时,文化建设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因为国际交流的空前频繁,资讯传播的空前发达,域外人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较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明晰和全面。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魅力也籍着这样的交流而在世界上发生着日益深入的影响。这其中,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书法艺术,也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当中发挥着明显作用。曾长期担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的刘正成先生,在长期的文化实践里,以其突出贡献,受到国际书法界的敬重。
向心灵发掘——全方位的文化沉潜和传承
刘正成今年60岁,“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他刚刚20岁。正在四川的一家纺织厂当工人,由于家庭经济的贫苦,他没有能够接受大学教育。他是在艰苦条件下通过自学而进入文化领域的长途跋涉。他曾经写过为当时政治服务的话剧,和那个时代的很多文学艺术青年不同的是,在搞创作的同时,他还注意到学术;在关心现实的同时,他特别衷情于历史;他最初的读物中间就有一本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四人帮”的完结,使得中国社会中蕴藏已久的文化批判的能量突然释放,成就了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从刘正成已经发表并且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两次出版的《地狱变相图》和《刘正成历史小说集》所收八篇小说来看,他在青年时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是全方面的,从书法家怀素、画家吴道子、音乐家万宝常、戏剧家孔尚任到诗人王安石、苏东坡,以至中国道家文化的始祖庄周,他全写到了。如果说,”新时期”的文学作品在文化批判的激情下普遍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幼稚和隔膜,在最初的大声疾呼之后便显得底气不足。刘正成却是一个异秉:因为长期的文化积累和精神积淀,使得他的文学创作虽然没有在大潮初起时冲浪在先,而对以后长期的文化颐养却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他以后在必须具备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方面修养的书法运作中提供了厚实基础。中国在经历了“新时期”文学运动之后,全社会的文化发展要向历史寻找资源,应运而生了书法运动。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群之多,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衍乃至经济生活发生的影响之深刻,为中国书法历史上从来未见,亦为“新时期”以来文化复兴中最突出的现象,刘正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实在值得治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化史者研究,而刘正成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从文学到书法的变化和融会,也正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化从文学运动往书法运动转移的线索。已故的原中国书法家协会负责人陆石先生曾经说过:“当时选调刘正成到北京主持《中国书法》杂志的工作,就是考虑到他懂文学,懂编辑工作。”中国书法和文学的关系,应该说是其精神本质的内蕴。刘正咸在多年实践中,一直在坚持和提倡这样的书法精神。以后,刘正成在和国际书法界的交流中,也正是借助其文学和学术素养,得以构筑其深入对话的基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2
向世界展示——中国书法学术的世纪辉煌
刘正成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工作之后,在编辑《中国书法》杂志的同时,联系全国书法界同仁,编辑出版了两卷本的《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这实际是为以后编辑《中国书法全集》作学术和编辑力量的准备。《中国书法全集》计划出版108卷,从中国上古时期的商周金文书法开始.直至现代于右任、谢无量、高二适等名家。《中国书法全集》是中国书法史上继宋代的《淳化阁》和清代的《三希堂》问世以来第三次大规模书法编辑活动。不同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家书法刻石,《中国书法全集》完全依靠的是民间力量,没有要国家出资。其收罗完备远胜前代自不足奇,《中国书法全集》的真正胜过前人之处在于它的学术性。“全集”每卷均由当今对各该卷书法内容最有研究的书法学者担任主编或者撰稿人,不惟对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具体内容有详尽评论和考释,使读者可以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得到有关的学术知识,又对书法史上的些有争议的问题加以揭载,比如,在《中国书法全集——柳公权卷》中,便收录了老一辈书法学者徐邦达先生和中年学者曹宝麟关于柳公权《蒙诏帖》真伪的争论文章。刘正成自己的《锤繇与长沙吴简说》,则对历史上发生过的“兰亭论辩”作出了总结性的论断。读者可以从中发现:中年一代书法理论家的学术修养在某些方面并不比老一代逊色。
1995年底,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五位当今中国学术界久负盛名的学者顾廷龙、季羡林、冯其庸、李学勤、金维诺聚谈《中国书法全集》。老先生们首先肯定的是《中国书法全集》的学术价值。顾廷龙先生将《中国书法全集》和以前的《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比较,认为“全集”远远超过了前人刻帖,是中国有书法史以来最为宏大的一项工程。对21世纪世界文化的发展作过前瞻性判断的季羡林先生认为,”全集”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特点与成就。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则评价“全集”在“史”与“美”方面结合得好是一个特点,他认为日本的《书道全集》错误甚多,而《中国书法全集》在学术的精严方面远胜(刘正成曾经多次谈到,他编辑《全集》吸收了日本中田勇次郎先生的很多经验和教益)。比较美学家金维诺先生说,通行的世界美术史,实际上是西方美术史,西方美术家可以从《中国书法全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中国书法全集》的编辑中,刘正成除担任总主编外,还承担了《张旭怀素孙过庭卷》、《苏轼卷》(上下)、《王铎卷》(上下)、《黄道周卷入《徐渭卷》的分卷主编,是承担任务最多的一位作者。刘正成在早年的小说创作中锻炼了生动畅练的文笔,这使得他的行文如梁任公所谓“笔端常带感情”。中国过去的学术圈和大众文化的睽离,一个原因便是自作高深,故作高深,并不一定是怎样深奥的道理,非得拒读者于千里之外,这也是中国的学术和一般读书人暌违千里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难以沟通的一个原因。吴晗、朱东润、谢国榛等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都曾经在学术性和可读性方面做过成功的尝试,钱钟书先生更是把学问和趣味结合得浑然无间的巨擘。冯其庸先生在荣宝斋评价《中国书法全集》时曾经拿《苏轼卷》为例说:“这是学术和文学的结合。”冯其庸先生还说:“这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必读之书,如果认真读完这一百卷的导读、考释文字,那么他的书学水平自然也就可观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2
1996年,刘正成往日本访问时,拜访了《中国书道全集》的主编中田勇次郎先生。中田勇次郎先生按照日本礼节,打开他寓所的正门,欢迎比他小30岁的刘正成。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展示了中国书法学术的世纪辉煌,打破了长期以来“书法学术在日本”的神话,也赢得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书法学术界的尊重。刘正成感受到他是因为中国书法学术的发展而受到尊重,他一直认为中田勇次郎先生是他的老师。
时代的造就——国际书法文化交流的积极活动家
刘正成在至今20几年的书法活动中,通过展览、访问、学术会议、学术对话等多种方式,和国际书法界进行广泛交流。他的出色表现,不仅宣传了中国书法文化,也为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增添了亮色。以刘正成为主要组织者的“二个世纪中国书法大展”在法国首都巴黎展出时,希拉克总统出席参观,对中国书法表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出巨大热情。
刘正成不放过一切宣传中国书法文化的机会,他以其充沛的精力.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积极责任心和谦虚的态度,拜访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界著名人物。他和日本书法界的接触十分频繁,除了中田勇次郎、梅舒适,他还和多位日本书法界著名人物进行过学术交流。他在北京的寓所“松竹草堂”也成为日本很多书法家访问中国时乐于造访的地方,在这里,或者挥毫表演,或者品茗论艺,或者对奕棋盘,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最浓厚的两个国家的艺术家营建起平和的文化气氛。这是鉴真东渡、空海东归以后两国艺术家感情最为融和、学术切磋最为深入的时刻。刘正成为“第三次中日友好书法展览作品集”所写的序言用“传统文化是联系我们的纽带”为题,真实地揭示了中日两国书法家交流的意义。
书法艺术是遍及于世界各地、最能够表现中国文化情结的艺术,有些华人艺术家,多年生活在海外,书法艺术既是他们寄托故国之思的媒介,又成为他们宣传中国文化的事业。刘正成和法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熊秉明先生、澳门著名书法家梁披云先生、香港著名学者、书法家饶宗颐先生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正咸除了通过《中国书法》等媒体积极宣传他们的学术成果,宣传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对祖国的巨大贡献,还以《中国书法》杂志的名义为饶宗颐先生、熊秉明先生举办了寿辰庆祝活动。中国书法艺术是感情意蕴十分强烈的艺术,为这些多年生活在海外而倾心祖国文化的学术老人祝寿,表现出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的真诚奉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3
刘正成属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刘正咸的作为无愧于他的时代;刘正成属于中国书法事业,刘正咸的建树无愧于他的事业;刘正咸属于他的热爱中国书法艺术的朋友,刘正成的奉献无愧于他的朋友——遍布在有中国书法之处的年轻的和年长的朋友。
原载《中华书画》2006年第1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4
八尺贺词 飘香网络
2012-01-18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童丽莉

  兰亭书法社举行首次全球“网络书法拜年”活动
  本报记者 童丽莉
  早报讯 龙腾四海,心连九洲。在2012龙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成立不久的兰亭书法社组织发起了面向海外侨胞、世界浙商的“2012新春网络书法拜年”活动。
  昨天上午,由兰亭书法社社长王冬龄领衔,副社长赵雁君、童亚辉、斯舜威合作书写“龙腾四海”四个大字,拉开了这次拜年活动的序幕。
  201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中华儿女同为“龙”的传人。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世界浙商中华龙魂,共贺祥和喜庆龙年春节,由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兰亭书法社共同组织,特别创意策划了这一新颖的网络书法拜年活动,为中国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插上了现代网络传播技术的翅膀,将新春的祝福传遍全球华人。
  在创作现场,兰亭书法社社长王冬龄、副社长赵雁君、副社长童亚辉、副社长兼秘书长斯舜威首先在大红洒金的宣纸上,分别以草书、行书和魏碑书写了充满喜庆的“龙”和“福”字。接着,四位书法家又联手挥写了一幅“龙腾四海”八尺贺词。
  王冬龄社长从容起笔,写下一个狂草“龙”字;赵雁君紧接着挥毫,一个洒脱的“腾”字跃然纸面;斯舜威写的“四”字有力稳健,赢得声声叫好;最后一个“海”字由童亚辉遒劲收尾。一幅为海外侨胞特别创作的喜庆欢腾的龙年祝福书法就此诞生,在场的观众兴奋地聚集到四位书法家的周围,一同道出了对全球华人的祝福:“龙年吉祥!万事如意!”
  王冬龄表示,这次书法创作的目的,是以书法艺术的形式传达浙江人民对广大侨胞、海外浙商的新春祝福。这幅特别书写的贺词内容素材将由兰亭书法公社网制作成龙年新春电子贺卡海外版,通过省侨办、侨联向海外侨胞定向发送。
  春节期间,“龙腾盛世,心连九洲”新春特别网络书法拜年专题,将在“兰亭书法公社”网(www.ltsfgs.cn)、浙江侨网(http://www.zjqb.com)、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网(http:/www.zjsql.com.cn)、世界浙商网(http:/www.wzs.org.cn)上同期发布。
  这份飘散墨香的特别祝福,将随着网络传递全球,为世界各地“龙”的子孙带去来自杭州,来自中国的新春祝愿。
  作者:童丽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4
略说王羲之书法在日本传播与影响[zt]  









                      一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是在接受中国文化影响下,形成自己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日本文化。早在公元二世纪中叶,就有日本接受中国文化的文字记载,而大规模输入中国文化却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其中汉字与儒学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以汉字为本的中国书法对日本文字的发明创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隋唐时期是中日古代文化流的鼎盛时期,至唐代,以长安为中心,中日文化交流达到高潮。日本政府共派出遣唐史19次,成功15次,先后约有120余名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唐学习,唐朝也屡屡有使节、僧侣、商人、工匠赴日传播唐代文化。唐朝是中国书法最为鼎盛时期,唐太宗酷爱书法,造诣甚高,他身体力行投入书法倡导,客观上促进了唐代书法的繁荣。受唐代书法的影响,又促使了日本书道的发展。在唐代之后,日本在吸收消化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化传统,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于书法上,在直接使用汉字(即真名)的过程中,不断改造和简化汉字,借鉴中国书法的楷书和草书,在九世纪中叶正式形成假名字母,其中日本的书法家们借用王羲之书法,创造了日本使用至今的片假文字。
日本人有妥善保存古代文献的传统,许多中国的古代文献在日本得以保存,免遭了兵火之祸。就书法而言,中国古代的许多名家书迹和碑帖在日本大量保存下来,为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日本书法三大家之一空海和尚完全受王羲之书法的影响,其墨迹早在唐以后流行广泛,为中日两国书法家所尊重,王羲之在日本同样被奉为书法的宗师。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同时又是善于创造的民族,通过吸收、融合,最终到创造成为自己的先进新文化,反过来产生逆影响。中日文化交流以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日本大量照搬和模仿中国文化,后一阶段日本在消化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发展民族文化,反过来对中国文化发生逆影响,很值得当今我们在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吸纳外来文化,与时俱进,锐利创新上的思考。
                     二
日本书法的母体是假名,源自中国的汉字。假名大量使用中国书法草书,虽然它已成为一种完整的文字系统,但从书法的角度看,与汉字的楷、草书有着承传关系,可谓是中国书法的派生。
中国文化交流最重要时期-唐代,也是中国书法史最重要的时期。唐太宗推崇王羲之,视之为书法宗师。唐太宗不但自己摹写王羲之书风,同时不遗余力搜罗王羲之真迹,凡能收集到的悉数入藏太宗内府,并摹勒入碑,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据《法书要录》载,太宗、高宗两朝内府收藏王羲之真迹达2290纸,装为13轶,128卷,民间可谓片纸难存。唐太宗常命内府供奉拓书人复制王羲之墨迹。其中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得到后,即令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人以响拓法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和近臣,太宗又令虞世南、欧阳询、陆柬之、褚遂良等书家写临本。此外,王氏其他真迹,也令人拓、临,广制复制品赐与王公大臣,也可能作为礼品赐赠日本来使。
王羲之书法在唐朝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来自日本的遣唐使、留学僧必然广求搜索王羲之及王字派系名家书迹。王羲之书法传入日本后,日本皇室和士僧奉其为书法正宗,从奈良时代到平安初期(即公元八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日本书法完全接受以王羲之书法为中心的唐风书法影响,在日本书法这一大强盛时期,王羲之书法有着突出的正统地位,开创了日本书法的新纪元。
                       三
奈良时期,日本朝廷前后派遣多批遣唐使赴中国,掀起学习唐代文化的热潮,除了学习唐朝政治、律法之外,具有更明确学习唐代文化的目的意识。学问僧玄助、道慈、吉备真备、阿倍仲麻侣等与唐僧人、诗人、书法家交流,结成亲密关系,传为佳话,在中日文化交流上颇具象征意义。胜宝六年(754年),唐僧鉴真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上的大事。
鉴真到日本后受到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热情接待,皇帝和皇后时常屈尊向鉴真求教。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是日本书法史上的重要书法家,尤其是光明皇后,其书宗法王羲之,她的代表作《乐毅论》、《杜家立成杂书要略》是日本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作品。前书为其44岁时所作,据说是临王羲之《乐毅论》钩摹本而得。圣武、光明的女儿孝谦女帝继位后,曾御笔亲为“唐招提寺”题字,有王羲之书法遗意。由此可推断,当时从中国带去的王羲之法帖复制品在日本大量流行,与唐朝一样,王羲之被日本朝廷奉为书道臬圭。
平安初期,日本文化继续接受中国唐代文化的浸润,是汉风文化最灿烂时期。最澄、空海等僧侣随遣唐使入唐,学习唐代佛典和文学艺术。空海是日本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家,有“日本王羲之”之誉。其代表作《风信帖》是标准王字风格,是公认的以王羲之书风为特征的唐风书法无可争议的代表。当时的嵯峨天皇也是王羲之书法的追随者和实践家,他十分推崇空海书法,曾赐诗与空海,其中就“二王没后此僧生”句,把空海称作“二王再世”。
与空海齐名的最澄,其书学《集王圣教序》,对王书亦步亦趋,不越雷池一步。时有最澄书“生”、空海书“熟”之说。空海、嵯峨天皇和同时的另一位书法家桔逸势被誉为平安“三笔”,是唐风书法在日本书法史上的代表。至平安中期,与“三笔”相对的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的“三迹”都被人们视为右军血脉,当时就有“道风得羲之骨,佐理得羲之皮,行成得羲之肉”之说。
                        四
据记载,王羲之书法曾有真迹传入日本。据《唐大和尚东征记》载,鉴真到日本时便带有“王右军真迹行书”一帖。另一则史料记载,天平宝字二年(758年),光明皇后呈献给东大寺大佛的“献物帐”中,有“大小王真迹书卷一卷”,称是“奕世之传珍,先帝之玩好”,为圣武天皇以前的皇室宝物,其正面是王羲之书9行77字,背面为献之书10行99字。可见,早在鉴真来日本之前,日本奈良朝廷即有二王真迹之藏品了。
然而,日本皇室内收藏王羲之书法最多的还是复制品。光明皇后曾将圣武大帝的遗爱物分批赐给东大寺。东大寺的“正仓院”收藏光明皇后所赐宝物,由皇室直接管理。正仓院所藏的光明皇后所赐的“东大寺献物帐”目录五卷中,与王羲之书法有关的就有三卷,如拓摹王羲之书法20卷、欧阳询真迹屏风及临摹王羲之诸帖书屏风两种及前述大小王真迹1卷。空海和尚于806年返回日本,将从中国带回的文物写成《请来目录》,献给平城天皇,后来其中碑帖献给嵯峨天皇。空海诗集《性灵集》中有《大王诸舍帖一着》、《王右军兰亭碑一卷》、《欧阳询真迹一卷》等记载。最澄和尚与空海一样,也曾带回大量大唐书法法帖,从其献给延历寺的目录中,就有《王羲之十八帖》(实为《十七帖》)、《王献之书法》、《欧阳询书法》拓本二枚、《褚遂良书法》拓本一枚等王字及王字系统法帖。另外,《东寺司双仓北杂物出入帖》详细记录了这些法帖拓本反复被借出和归还的情况。这些真迹及法帖今虽已不存,但目录还在,从中可窥视当时学习王羲之书风之盛的信息。
                       五
王羲之书法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促进日本文字“平假名”的创造,决定了平假名的字形。
在今日通行的平假名文字发明之前,日本本身没有文字。表达的文字有汉文体,即完全是中文,另是以汉字当表音文字来写日语,这种借用汉字来记日语的汉字叫“万叶假名”。假借的汉字,只要音相似,并不限制字形。此外,还有辗转假借训义的,如《万叶集》中往往有一个助动词,竟用“羲之”或“大王”来表示,与日语“手师”同音,可见日本人尊王羲之为手师,也就是书法之师。这表明王羲之的名字在当时的日本已经很普遍被认识,影响很深。
“万叶假名”并非由一人或短时间内完成,而是书写的人各为方便,使用自己熟悉的汉字,故假借太自由,不免有点乱。且以繁杂的笔画的汉字做为注音符号,书写太费时,一方面写在汉文的行间、空间太窄也不方便,因此慢慢趋向简化、统一。结果演变成三种假名。即万叶假名草书化,叫“草假名”;把万叶假名写成更简化的草书,叫“平假名”;再是省略汉字的一部分,叫“片假名”。后来“平假名”与“片假名”取代了“万叶假名”,成为今天使用的日本文字。
要把汉字草书化或简化,最好有个统一的标准。如果把“万叶假名”草书化,只有依据中国既有的草书来草化。而中国的书法在奈良时代传到日本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王羲之书法,自然王羲之草书就成了把“万叶假名”草书化为“草假名”的范本了。“草假名”进一步草化就成了“平假名”,因此日本文字追根究底还是源于王羲之的草书。日本学者饭岛春敬认为王羲之的《十七帖》可能是日本创造假名的源流,显然是有道理和依据的。
                      六
行文至此,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在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非常注意利用传统文化凝聚自己国民的自信心,但让他们感到如鲠在喉的尴尬是:本国文化始终被在前面冠以“中华文化圈”的亚文化地位。他们将王羲之奉为书法之师,文字之祖。近来,日本有人主张为求书写快速、清楚,而又大家都能看懂,不如积极推广中国的行草,呼吁将教育部公布的标准行草体作为国中必修课。而在我们当中,却有人欲企图消灭汉字为后快,建议将拼音取代汉字,将汉字及所有传统文化视作阻碍中国发展的洪水猛兽。在当前的书法界,对继承和发扬“二王”书风也有不合谐的论调,岂不痛哉!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人类的文明应是共享的。书法是中国的,但也是世界的。我们根本无须担心被他人“剽窃”,无须害怕被冠为他人创造。只是近百年来,我们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珍惜甚至破坏,给我们带来的极大危害。整整一代人割断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我们曾将之视作中国国力落后的根源,不自觉地将之视作“与世界文化接轨”的障碍,是何等的荒唐与愚昧。比文化剽窃更悲哀的是自弃文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6
论书法传播学的建设 
关键词: 传播学 书法学 书法传播学 中国传媒报告

[摘 要] 书法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融合研究,是我国独特的研究资源,我们要大力推进我国书法传播学的建设。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一是首次提出“书法传播学”这一概念,并对书法传播学进行界定。作者认为书法传播学是书法学与传播学的双重子学科,它立足于书法学,建构于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融合型边缘学科。二是文章把书法传播的信息与符号作为书法传播学研究的基点,认为其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多维性、特殊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本文以“拉丝韦尔模式”为蓝图对书法传播学进行了立体建构。并从理论体系、应用研究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书法传播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播学 书法学 书法传播学  自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率先倡导艺术传播研究并于1992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艺术传播学》以来,艺术传播特别是音乐传播研究逐渐兴起,成为艺术研究中的新生长点。书法作为中国特有和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其浓厚本土特色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和传播环境原本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但我们却对书法传播研究没有进行足够地关注,其研究成果几近空白。这种现象是很令人惋惜的。我们应该在艺术传播研究方兴未艾的当下,大力加强书法传播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书法传播学。为此,本文尝试进行书法传播学的学科界定,尝试构建书法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并从理论体系、应用研究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书法传播学的建设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书法传播学的学科界定 学科界定是关系到总体格局的大问题,书法传播学的学科界定必须明确何为书法传播学以及书法学、传播学和书法传播学三者之间关系。对于何为书法传播学?我们认为,书法传播学就是从传播学的视角对书法现象进行观照,研究书法传播中的传受关系、媒介、符号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书法传播的内在机制和本质规律的科学。书法传播学与传统的书法学分支(如书法史学、书法美学、书法教育学等)一样,以研究对象的内容,性质规定和研究角度的不同来做明确的范围界定。 从传播学的构架看,书法传播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图1:

按书法学科的构架方式,如果把书法学作为第一层,那么,书法传播学与兄弟学科(书法史学)等一样属第二层,书法学与书法传播学的关系是母与子的亲缘关系,如下图2: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书法传播学与其他书法研究分支是共生的,如书法史本身其实也是书法传播史,书法美学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以书法传播美学的视角进行探讨;书法教育学更是如此,教育本身是一种重要的传播现象。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传播学的知识可以与书法研究进行融合,通过嫁接和杂交产生很多以前没有的成果。更可以对书法学进行传播学分支化研究,建设书法传播学,以使传播学在书法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和影响。比如,我们还可以在书法传播学的基础上,根据其与书法史学、书法美学、书法教育学等分支学科的相关内容,形成自己的子学科,如下图3:

二、书法传播学研究对象及其认识 书法传播的信息与符号是书法传播学研究的基点,其研究首先是围绕书法艺术符号展开的。基本内容是:书法艺术符号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探索——传者研究;对传播的书法符号本身研究——符号研究;对书法符号的欣赏者的分析——受众研究;书法符号传播的过程和方式——媒介研究;书法符号在传播中产生的效果——效果研究。因此,书法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书法这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形态及其传播的行为与方式,传播的途径与媒介,传播的环境与效果,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关系,以及形成的某种传播理论。对于书法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必须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对书法传播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的观照。书法传播学所要研究的不单是书法传播过程中的几个要素(书法传播者、书法信息、书法传播媒介、书法受众等)和一些单纯的书法现象,而要研究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研究方法上,将整体与部分、要素与因子、内在结构与外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各要素之间整体互动的关系。这样,书法传播研究就可以达到一个立体的效果。 第二,对书法传播研究对象进行多维的审视。由于书法传播学本身跨学科研究的性质,对书法传播学研究对象、方法的探讨,必然使其在多学科的观照下呈现多维视角。例如:从书法文字学的角度,可以研究书体的流播、衍变、探讨不同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对书法的组成,风格和特色产生的影响,以及书法在不同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载体中表现出不同的传播效果和创作个性,从而认识书法在不同传播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功能。从书法史学的角度,可以研究中国书法在境外的传播,通过分析中国书法如何在异地文化交融中发生变异的现象,开展书法本土传播与异地传播的比较研究;从书法美学的角度,可以研究书法传播美学,即书法传播的美学特征,书法传播主体的审美创造和书法传播受众的审美接受及其互相关系;从书法心理学角度,可以研究书法在创作,传播、欣赏等活动中如何沟通传播的主体和受众。由此引起的审美心理活动;当然也可以从宗教学的角度,去研究宗教对书法的保存和传播,分析宗教在书法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宗教对书法传播信息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讨书法传播中的经济现象及其经济市场对书法传播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佣书市场”“法书市场”“赝品买卖”“写经市场”“鬻字窝”等书法经济现象的传播学特征、方式和意义;从政治学的角度,可以研究书法传播环境:“以书取土”的科学制度对书法传播效果的影响,探讨书法传播中政治因素对书法传播符号的影响,比如对馆阁体、台阁体形成的传播学观照,还可以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传播禁止和传播控制,比如书法史上有名的“曹操禁碑”现象,还有古代的一些门阀士族为了家族的利益,常常把一些贵重的书法作品攫为己有,或者封闭在自己家里,或者被当作殉葬品,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扼制了书法传播渠道,缩小了书法传播的范围,甚至使部分书法作品失去了传播的机会,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书法传播控制现象;也可以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研究书法的传播障碍与中国地域特征,进行书法地域传播的差异性、变异性研究、比较研究和书法地域传播空间扩散研究,探索书法符号与地域环境“质”的联系。甚至可以从材料学的角度,去探讨古代书法传播载体如青铜、绢帛、竹木简、碑石、宣纸等材料对书法信息传播、衍变产生质的影响,研究不同传播载体导致传播范围和受众层次的差异,比如汉代竹木简在书法传播走向庶民的传播学意义。以及书法传播主体在运用不同材料所产生不同的心态对书法信息的影响。……其研究范围不但宽泛,而且在每一个具体课题上,都会产生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这是书法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研究范围的宽泛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无疑是有好处的,一方面,书法传播学可以在诸学科的哺育下不断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书法传播的理论,也能在不断的交叉研究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三,对书法传播研究对象特殊性的清晰认识。中国书法的基本对象是汉字,但是书法传播并不是传播文字符号所内涵的意义,符号的能指在这里并不发挥什么作用,而是符号的所指,也就是符号具中所包含的具有艺术价值的线条是传播的内容。换句话说,经过书法家创造的艺术符号,不是包含在语言信息之中,而是浓缩在变化多端的书法线条之中。书法家对于线条的苦心经营,使之达到“依于笔,本乎道,通于神,达乎气”的艺术境界,就成为书法艺术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分水岭。然而在书法传播中,书法艺术符号又巧妙的依附于语言文字符号的体内,借助语言文字的传播功能达到艺术符号的传播效果,使我们很难分清它们的界线。看来我们已发现书法与传播的一个聚点——书法艺术符号。书法符号与一般的符号有相同之处,具备目的性、共享性、扩充性、模糊性、寄载性等基本内涵,同时也有自己的传播学特征:(1)审美性——书法符号得以传播的价值所在。书法传播的是艺术信息,其价值在于其美学特征,可以借助点画线条的变化来引起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娱悦,从而造成不同风格的艺术传播效果。(2)抽象性——书法传播内在空间的拓展。书法线条是书法传播的信息与符号的缩影,而线条本身是抽象的,很难用某一标准去衡量它的好与坏,美与丑、优与劣。书法符号的抽象性使书法传播的信息更加有了拓展的空间,并使之可以浓缩,可以积累,可以继承,可以遗传,可以传播。(3)精神性——书法传播的落脚点。“传播”的对应英文communication的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作为人对世界万物审美性抽象概括的线条是人类精神的迹化。常言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这种迹化禀有宇宙精神和书家情思。正如一学者言“这种宇宙精神和书家情思的流传不息,使得线条成为时间的、节律的、大化流行轨迹的写照。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涩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这种可视的线条符号,映衬出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面貌。”[1] 书法学研究的线条,是传播的符号,同时也是传播的媒介,可以说书法线条在传播中同时充当了双重功能:一是传播符号,不仅蕴含艺术审美信息,同时也负载道德文化信息;二传播媒介,书法家情感的寄托,精神的迹化。因而我们很明确这种逻辑关系:书法符号禀有精神内容,书法的流传即是这种精神内容的传布。于是我们找到了传播“符号”这个基点。书法学研究的是能传递某种信息的“线条符号”,实际上是传播学研究的“符号”的具体化。我们把书法传通的符号作为书法学与传播学交叉融合的一个基点和聚点,书法传播学便可以由此生长和发散开来。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书法传播研究对象的动态性结合开放性 [2]。我们说书法传播研究对象的动态性,是因为书法传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媒介作为传播工具,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的,都有离不开传播模式中设定的基本关系,即传方和受方的关系。传方与受方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是有选择,有反馈,双向交流的动态关系。书法传播的完成,并不以书法信息从传方抵达受方而结束。接受者实际上是在主动选择中接受信息,书法传播是双向交流的结果。我们说书法传播研究对象的开放性,是因为书法传播研究不单局限于书传播要素和关系,把凡是涉及书法传播的各种现象,不论内在的,外在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都可以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样不仅打开了书法传播学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书法传播研究作多层面、多变量的综合观照和透视。 三、书法传播学的理论构架 书法传播学的理论构架以拉丝韦尔模式为蓝图,以五大要素即五W(Who say what to whom through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谁在说(Who)——传者研究;说什么(What)——内容分析;对谁说(Whom)——受众研究;怎么说(Which channel)——媒介研究;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效果分析进行研究的构架。如图4。

按照拉丝韦尔模式,我们可以把书法传播学的研究分为五个核心部分:书法传者研究、书法信息与符号研究、书法传播媒介研究、书法受众分析和书法传播效果评价。当然书法传播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完成,传播环境研究是书法传播学体系的一部分;中国书法传播活动历史悠久,因而书法传播学必然包含书法传播史的内容;书法传播学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去研究书法现象,因而书法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也是书法传播学体系的一部分。于是我们把书法传播学的体系基本分为:书法传播理论和书法传播历史两部分。书法传播理论着重研究书法传播的基本原理,探讨书法传播的基本规律。书法传播史则是运用书法传播的这些原理去研究书法传播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去评价书法的创作,传播、把关、中介、接受、反馈等具体活动。因而,书法传播学的理论构架,如图5:

1、书法传播科学论。即对书法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模式、理论框架和学科建设方向的认识,是对书法传播学宏观的、整体的把握。以展示书法传播学作为一门显学的大视野、大气魄。本文便是书法传播科学论的冰山一角。 2、书法传播本体论。即对书法传播活动内在机制和本质规律的认识,还包括对书法传播的特点,传播的功能,传播的障碍等问题的研究。。书法传播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可以分为创作、展示、欣赏、评估,最后到接受,并循环往复。如图6。

3、书法传播主体论。是对书法传播者的创作机制和传播特点的认识。书法传播者即具备一定书法信息的人,既包括具备较高书写技巧的书法家,也包括从事书法行业的“书匠”、鉴赏家、书法理论家、裱画师和现在的书法网页设计师等。他们位于书法传播过程的第一环节,是书法信息的创造者、发出者和加工者,不仅掌握书法信息呈现的风格形态,而且把持着书法信息的流量、流向和覆盖面。[3] 研究书法传播主体的目的在于把书法传播者放到书法传播的动态过程中进行观照,分析和透视。从而揭示其主体地位,使命、创作、传播的动力机制和本质规律。 4、书法传播符号论。是对书法传播符号的传播学特点、传播机制的认识。书法传播的符号是特殊的线条符号,而非文字语言符号。书法传播的符号研究是书法传播学研究的基点,书法传播学的研究是围绕着符号研究展开的。 5、书法传播媒介论。书法的线条符号必须依赖于物质的媒介才能进入传播过程与受众(欣赏者)见面。所以书法传播学除了要研究书法信息——线条的性质和特点,还要研究承载书法信息的物质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对书法传播的过程和书法信息本身的影响。书法传播媒介主要有兽骨、龟甲、青铜器、竹片、木牍、碑石、摩崖岩石,帛、绢、纸和大众媒介等。不同的物质承载不同的书法信息,其传播的环境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带来了传播特点的巨大差异(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同时深刻的影响着书法信息的接受与选择。 6、书法传播受体论。书法传播受体即书法信息的接受者。他们位于书法传播过程的终点,但其接受活动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书法传播其本质是审美传播,因而其接受也是审美接受。对于书法传播受体的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去传播受体的审美心理和信息接受过程的考察,揭示书法接受的特征和规律,积极为推进书法创作和传播服务。 7、书法传播效果论。书法传播效果指书法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效果和社会效果。书法传播的个人效果指书法符号信息传播使受众在书法技巧、笔法(技术层面)乃至审美观点(思想层面)诸方面发生的各种变化。[4] 具体可以表述如下。见如图7。
传播效果 范 围 时 效
技法效果
视觉效果
审美效果

个人 效果
短期效果
摹仿
视觉冲击
审美的短时能动
长期效果
个人书风的转变
眼界的提升
个人审美观的变化
社会 效果
短期效果
技法认同
视觉接受
审美认同
长期效果
技法的不断成熟
视觉艺术的创新
社会审美趋向的改变
图7 对书法传播效果的研究还离不开对引起书法传播效果的因素和原因的探讨。比如书法传播环境对书法传播效果的影响。书法受体的审美趋向对书法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及书法传播方式和载体的不同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等都可作专项研究。 8、书法传播环境论。书法传播活动不是某种抽象的、纯粹的存在,它是以具体的形貌或质的规定性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书法传播的环境不仅是书法媒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书法传播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书法环境的好坏导致传播效果的差异,好的环境引起书法传播的繁荣,坏的环境抑制甚至禁止书法传播的进行。书法传播的环境有大环境(社会政治环境)和小环境(地理地域环境),硬环境(物质物理环境)和软环境(精神心理环境)之分。[5] 不同的书法环境培育不同的书法风格,导致书法风格上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形成明显的地域流派。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对书法传播学建设的建议 书法传播研究尚处于蒙昧阶段。从学科建设的理论层面,尚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研究对象作各个部分、环节、要素的纵向和横向的考察,不仅要对书法传播学表层结构的作科学的现象分析,还要对其深层规律和整体结构作义理探究。对书法传播学建设取向的探讨,可以从理论建构和应用研究两方面来阐述。 1、理论建构方面的建议。学科的发展总是要经过一个从低到高,由易到难,先破后立的过程。书法传播学也不例外。从传播学的角度,书法传播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移植”层面,就是把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直接移植到书法传播学的研究中。第二是“解释”层面,运用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去解释书法传播现象。第三是“探究”层面。中国古代存在着大量的书法传播现象,通过研究书法活动中特有的传播现象,发现这些现象间某种联系和规律,并构成一个书法传播学的现象系统。对这一现象系统的研究,就可以形成书法传播学的基本构架。当然书法传播学要建构自身独立的体系,不能满足于传播学对书法学的“移植”“解释”状态,而应着力培养“探究”的能力,使书法学与传播学在深层次融合、化合,而非表面上、浅层次的捏合、缝合。其次,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书法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加强多边协作,多层次的吸收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书法传播学的建立,同从多相关学科的哺育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就起步阶段的书法传播学研究而言,在还未完全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前,其研究尤其需要借鉴传播学,书法学(书法美学、书法史学、书法教育学等)和传播学分支学科(新闻传播学、音乐传播学,艺术传播学,政治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经济传播学等)诸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研究体系。这样我们可以对书法传播学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探讨,运用书法学、传播学、历史学、美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书法传播学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梳理、演绎、比较、分析、拣择、淘漉、转释和重构。最后,在书法传播学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做好本身的不同层次的交叉与融合研究的工作。 2、应用研究方面的建议。怎样使书法传播更好地指导书法的传播实践,是书法传播学建设的重要目标。“书法传播”要成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学”(理论体系),科学意义上的“术”(技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业”(业务,职业),必须有二个层次的定位:第一、建立书法传播学科的理论体系。第二、拓展书法传播学的应用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真正能指导实践的学科体系。在书法传播学的建设中,书法传播理论是建设的核心,书法传播学的应用研究是方向,是理论研究的落脚点,理论最终为实践服务。书法传播学的应用研究首先是要解决书法展览的组织策划和传播,书法画廊、拍卖行以及相关画院的运作模式等课题。其次可以探讨当代传媒在书法传播的应用研究。高科技的介入使当代的书法传播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书法传播的单一状态,造就大众传播的格局。网络是当代传媒的杰出代表。书法的网络传播是书法传播史上的独特现象和伟大革新。对于书法网络传播的研究可以形成一门书法传播学的分支应用学科——书法网络传播学。把电脑、网络与书法传播结合起来,学习书法网页的制作与编辑,培养独立书法网页制作人和书法网络公司经理人。 3、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面对曾经辉煌传统的书法艺术今天日益萎缩的境地,我们更要必要对书法传播进行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校书法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现在大多数美术院校的书法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创作而轻应用的问题,导致本专业基础范围狭窄。21世纪书法人才不仅要具备书法的技能,而且要学会传播的技巧,应该在书法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加入书法传播学的内容,将书法传播学有必要成为美术院校的书法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把对书法专业的学生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技能的培养列入教学计划,使新一代的书法人才不但能够创作,更有能力进行传播,进而开拓书法产业,为繁荣传统的书法文化服务。 总之,书法传播研究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希望书法研究界关注传播学的快速发展对书法学的影响,共同来解决书法传播学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完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书法传播学的建设。 注释: [1] 金开诚、王岳川著《中国书法文化大观》,页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 邵培仁著《艺术传播学》,页3-5,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3] 邵培仁著《艺术传播学》,页9-10,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 邵培仁著《传播学》,页26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邵培仁著《传播学》,页238,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A probe into construction of the calligraphy communication study Zheng Liquan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 [Abstract]With the trend of subdivis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study, the calligraphy communication study is a piece of virgin l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alligraphy and communication study will surely lead to an upsurg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calligraphy communication study.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nstruct an academic structural system for the calligraphy communication study, analyze the research sources of this subject, investigate its orientation and its relations with other subjects, discuss its investigated objects,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a construction direction for the calligraphy communication study. [Key words]communication study;calligraphy;calligraphy communication study [作者简介]郑利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教师。 [责任编辑] 张健康 -----载于香港《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 2004年第2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7
http://arts.cntv.cn/20111019/113512.shtml

http://arts.cntv.cn/20111019/113512.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8
网络传播正在改变审美范式

来源:人民日报  





   信息传媒和文化消费是现代性文化息息相关的两翼,二者互相影响,互相生成,共同构成了当代文艺研究的新视野,势必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学理建构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和审美理想,客观上也势必促成与时代文化相适应的特定美学范式,当我们考察透视当代文艺创造接受状况的新变化时,如果仅仅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惯例,搬用传统的文艺美学概念和规则,往往捉襟见肘,无力应对审美文化的新境况,解释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如果说19世纪是火车、铁路和思想体系的时代,20世纪是汽车、高速公路和分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当是电脑、网络与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随着网络传播的兴起,一种集信息制造者、传播者、消费者为一体、实时互动的新型媒介传播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观念,正在和必将导致当代文艺美学的范式转换。数字美学、网络美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文艺美学的新范式。
  在今天,传统的审美理想、文学理念、创作接受惯例等都深受新型网络传播方式的冲击。网络传播深刻影响了当代文艺与审美实践,使审美情境、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与审美情状、审美心理、审美创造接受惯例发生了全方位变化。
  网络传播的出现不但使信息传播变得空前迅捷,而且使世界范围内跨域流动的信息容量猛增,文化传播日益全球化。新型的网络传播开辟了人类文艺生活“数字化生存”的新境界,也极大拓展了文艺美学的研究视域,改换了旧有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模式。随着传统大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乃至后信息社会的转换,审美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型,从印刷文化到电子文化、数码文化的文化剧变直接导致了当代文艺和审美的影像化、同质化、脱域化,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和我们置身的审美情境被不断重构。审美情境的空前变化势必促成文艺美学的范式转换。
  网络传播开辟了新的审美维度,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精神,使传统的真实美学遭遇到虚拟美学的挑战,使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受众的传统单向度传输的艺术实践和审美关系,逐渐为实时动态交互的在线审美关系取代,被动接受式审美变为了主动随选式审美。与传统社会文艺审美模式的单一化、功能的大写化、关系的从属化不同,网络传播、信息传媒文化与消费文化、创意文化一道导致了文艺审美模式与情状的剧变。传统审美信息的单向度传输为散播取代,作者与读者的主从关系变为了受众与写手、人机间的去中心多维动态交互关系。集团接受为分众化接受取代,文艺市场日益细分,接受群体日趋小众化、多样化。文艺创造也从重视个体写作、性灵抒写向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运作转变,从重视批量生产逐渐变为重视量身定做,文艺消费显示出了明显的私人化、个体化趋势,文艺消费模式日益多元化。网络传播、信息传媒文化还使机械复制向电子复制迅速跃进,促成了一个建基于“比特”而非“原子”之上的新型文化。Internet的即时信息复制能力显示了有别于物理逻辑的新型符号逻辑,“超真实”的类像、仿真在传统的实物审美之外催生了非再现的拟像审美。由此,再现型的传统文艺美学范式势必遭到非再现的虚拟美学范式的冲击。
  在网络传播时代,审美心理也呈现了新的特点。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文艺和审美信息再也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专利,精英审美趣味势必日益边缘化。人们体验和看待文艺作品的方式、文艺观念、审美理想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如本雅明所言传统文艺审美是感悟式的静观审美,突出的是文艺的膜拜价值,传统审美活动中洋溢着所谓“神性仪式化”情韵,那么现代信息社会中文艺产品则成为供人消遣娱乐的人工制品,呈现的是展示价值,网络文艺、电子游戏则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操控价值、交互趣尚,网络文艺创作的过程常常就是一种在线交互的集体接龙、协商切磋。电子游戏借助游戏引擎、3D画面、人物建模、视觉仿真、听觉仿真等,综合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传感通道营造现场感,玩家可以进入游戏灵境的“虚拟现实”,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切身歆享沉浸体验,操控其中而非膜拜于外、观赏于前。传统的印刷文化奉献给人们的是以语言为中心的形象,而网络传播、多媒体艺术则使人们走进了“图像世界”,视觉形象成为文艺审美活动中的新宠。电子游戏、绘本、网络超文本咄咄逼人,时尚化、风格化、奇观化、仿象化的审美取向蔚为潮流。网络传播也打破了文艺审美的地域时空限制,使文艺信息得以摆脱物理载体、现实时空的束缚全球流动,审美主体得以跨域在线交流,传统的源于现实空间和地方性知识的审美心理惯例由此被改写。与文字传播、传统读文时代纸质文学读者理性、谨严、内敛、有序的审美心理不同,网络传播时代的受众则长于图像感受,弱于文字思维,更为感性、浮躁、外露,更具民主参与精神和开放兼容的心态。
  电子传播使信息交流结构失去了传统媒介时代的稳固性,也势必使自我日益去中心化、去稳定化。传统的作者、读者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倾斜关系、顺承关系遭到了消解。来自各种社会阶层的审美主体取代了传统的专业化知识精英主体成为网络空间、大众文化场域中的弄潮儿。文艺创造和审美实践日益平民性、全民化,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根据自己的心愿选择特定的创作方式,凸显自己的审美个性。网络传播时代也是一个文艺创造、接受日益媒介化的时代,文艺审美主体的媒介化成为一个突出的事实。这不仅是指传媒业从业人员在当代文艺审美实践中,起着沟通作者和受众的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这些新型文化媒介人成为当代文艺生产消费中举足轻重的新主体,而且是指媒介日益成为审美的构成性要素,作家和受众离开媒介就可能举步维艰。
  网络传播对审美客体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传播的时代是一个多种媒体空前融合的时代,这为文艺的跨媒体传播运行提供了契机,赋予了审美客体多媒体性、超文本性,使影视、小说、DV、电子游戏得以相互改编,形成了链接效应。也使它们得以不断汲取对方的技术因子和艺术审美理念丰富自身。同时,Internet的即时复制能力使得原本不复存在,无原本的复制品广为传播,摹本与真本、珍本的界限被消解,文艺产品日益“脱域”化、无根化、中性化、共时化,地方风情、神性仪式化色彩、审美灵韵日渐弥散,膜拜气息、珍稀品质渐次淡薄,文艺与非文艺、商品与艺术、生活与审美之间截然对立、高下判然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了,商品日益形象化、艺术化,文化日益产业化,日常生活日益审美化,审美自律、唯美主义、文艺超然于世俗生活之外的传统文艺美学观念由此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数字化革命”导致了物质型经济向信息型经济的转变,使传统的“烟囱工业”日益被“无烟工业”、“创意产业”、“知识经济”取代,形象、符号、品牌、创意日益成为商品价值的源泉,也日益成为审美客体的内核。
  后工业化、都市化进程、信息媒体革命是当代文艺美学赖以存在的事实性基础,网络传播在使人类迈进数字化时代的同时,也加剧了审美失范和审美倒错,在对待信息传媒文化问题上,我们很容易因其杂语化、平面化、拟像化而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但网络传播客观上要求人们以前瞻的而非怀旧的,乐观的而非悲观的心态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人生,从信息文化良性发展的高度积极引导当代审美实践。通过对网络传播、媒介转型条件下文艺生产消费状况进行现象透视,总结当代文艺审美实践的经验,有利于我们与时俱进,改进传统文艺美学研究的套路和学理范式,更好地涵括和应对当代文艺审美实践的新状况和新局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2-25 15:39
网络在当代书坛的意义
■ 斯舜威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兴致勃勃地与网友交流,不仅以网友相称,而且坦言上网目的是想“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已经有不少地方党政领导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意、倾听民情、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如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发帖给网友“拜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约见网友,上海市市长韩正就热点话题与网友“有问必答”,等等。
这表明,网络力量已经被纳入党政高层领导的视野。
在书法界,网络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在“谷歌”上输入“书法网站”字样,马上跳出无数个书法网址来,难以确切清点。实际上,我们不必弄清楚迄今有多少书法网站的确数,也可以毫无疑议地承认:书法网站要比公开出版发行的纸质书画媒体多得多,点击量也要比纸质书画媒体的读者多得多。但是,坦率而言,其影响力,在目前情况下,尚不足以与纸质书画媒体相抗衡。
究其原因,恐怕有以下几点:一是纸质书画媒体是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而且大都是由权威组织机构主办的,采编实力比较雄厚,因而拥有先天的优越性和正统性;二是重大的书画活动大都通过纸质书画媒体发布信息,书画家、理论家也习惯于通过纸质书画媒体发表文章、作品,在评职称、晋级时,也只有在有公开出版刊号的纸质书画媒体上刊登的文章和作品,才可以算“成果”,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其权威性;三是互联网尽管已经高度普及,但毕竟有不少读者在阅读习惯上仍然信赖、依赖纸质媒体,比如一些老年读者尚无上网习惯。
但是,网络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的纸质媒体所望尘莫及的。如:速度快——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发布消息、图文;普及广——不受发行的局限,传播范围可以遍及世界;容量大——不受版面、篇幅局限,几乎想上传多少就上传多少;互通性——可以随时、甚至即时进行交流沟通。还有很重要一点——“我的地盘我做主”,用不着受正式出版物必不可少的“三审”制度的限制,可以自由地、似乎是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和作品(当然互联网也有管理制度)。
世间万物都是辩证的,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有时优势可以变成劣势,有时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比如,纸质媒体受版面篇幅限制、受出版周期限制、受一定的发行量限制、受比较严的审稿制度的限制,网络传媒正好可以在这方面扬己所长,有所作为。遗憾的是,从我偶尔浏览的一些书法网站的情况看,他们恰恰滥用了自己的长处,因而过犹不及,效果适得其反。拿“我的地盘我做主”可以“自由发表”这一点来说,语言不文明、人身攻击、道听途说、信口开河之类的言论比比皆是,一些无聊的“口水仗”也时有所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可信度,削弱了权威性。一旦可信度和权威性受影响,其他优势也相应地会打折扣。比如从理论上说,其“普及性”是不受疆域的限制的,但如果可信度和权威性不够,点击率自然要下降。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书法网络在中国当代的书法建设中的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拿书法批评来说,针对书坛存在的不良现象、丑陋现象的批评揭露,纸质媒体受到的局限是比较大的,而书法网络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长期以来,书法界有关方面对此保持缄默,或者视而不见。这一做法,带有“正统”和“主流”的居高临下,有一种把书法网络视为“草根”和“江湖”的倨傲。但我相信,这种倨傲是不可能长久的。特别是在党中央领导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如此重视互联网建设、如此重视民意民情的情况下,书法界的领导不可能长久地置书法网民和通过互联网反映出来的书法民情于不顾。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书法网络在当代书法建设中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如果书画纸质媒体和书法互联网能够互相补充,各自发挥所长,则对书法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问题在于,书法网民和书法网站的管理者,要珍惜这一机遇,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把书法网络建设得更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