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书法家冼艳萍:网络为书法传播带来福音 | |||||||||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18 | |||||||||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递方式主要是依靠文人之间的信件,私塾讲学和诗文绘画。过去的文人都要求自己的字写得很美,达到书法的标准。在中国历史上,历来对书法十分重视,这种重视在科举考试中就可见一斑,如果参加科考的考生字迹不美,那么即使他的观点和主张再高明,也无法得到被朝廷的重用。但是,传统书法在普及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它只能在文人雅士中传播,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 但是如今,网络传媒的出现,给书法的普及和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平台。由于网络传媒本身的快速快、信息量大、受众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是传统传播方式所不可比拟的,所以网络高科技的手段与书法的结合就为书法的传播带来了福音。 田老师是现代高科技书法教学手段勇敢的实践者,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他在电视上的系统讲座,而最近又与北方网合作开办了《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节目,他在节目中的讲解十分到位,形式新颖,首屈一指,成绩斐然,成为了在天津利用网络进行书法教育的第一人。 田老师的讲解条理分明,语音纯正,结果清晰合理,注重基础,无论是书法艺术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人都能从中受益。这种书法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非常好,为书法争取了很多年轻爱好者,弥补了很多年轻人在文字和国学方面的缺失,把年轻人重新吸引到对于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的演习中,意义十分重大。 |
书法网络化传播需建良好秩序 | |
□王鹏江 杨建虎 潘芳芳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3期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书法网络传播给书法艺术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昭示着书法网络时代的来临。书法网络传播已体现出迅速、平等、个人化等特点,但由于网络虚拟化的特征,书法艺术美的表现有时也会陷入困境。网络的不可控制性造成了泥沙俱下的局面,使得不少缺乏语言锻炼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充斥其间。网络的公众性和不可靠性,使得书法艺术出现很多虚假信息,无意中提供了投机取巧的空隙。网络传播的市场化,催生出书法界许多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涵的浮躁心理,阻碍了书法艺术文化表现的进程。网络媒介是现代书法艺术传播不可或缺的桥梁, 并且给中国这个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为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代书法发展的第一个起点并不是建立在文人的书案上,而是建筑在瞬间千里的当代新闻信息交换渠道上。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从而促进书法艺术不断进步。(黄维政/摘) | |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 |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11 |
| ||
2007-4-16 作者:李祥 | ||
摘要:书法传播学可作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一个研究范围。继有关学者首次提出“书法传播学”之后,本文运用传播学的视野和方法对书法传播这一现象进行观照,分析了在书法传播中所运用的符号区别于一般信息符号的特殊性,简要论述了书法媒介的形态和各种媒介在书法传播当中的所起的作用和不同媒介传播书法艺术的效果差异。 关键词: 书法传播学 符号 传播媒介 一、书法符号的特殊性 首先,书法传播符号的独特性表现在它往往是非理性的产物。有很多书法艺术作品往往是在书法家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了创作欲望,然后再进入一种心手相忘的创作状态。我们都知道在信息传播中,人们的传播符号―语言、姿态、文字往往是理性思考的产物。人们为传播一定的意义而采用适当的符号,就如同我们跟老外交谈时,往往使用外国人的语言和手势,交谈时往往会考虑到对方的地位、性格、跟自己亲密程度而使用不同的符号表达,人们的传播过程往往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在书法传播中,传播符号并不都是理性的产物。在很多时候,书家的作品是在一种冲动下完成的,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符号就是无意识的产物,正如保罗·克里所说“只有在冲动结束后,艺术家才明白他自己要干什么。”以唐张旭为例,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就记载了张旭“喜怒窘穷,忧愁、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也记载张旭“君性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下笔俞奇,”“既醒视之,以为神。”(3)酒醉中的张旭由于酒精的挥发,理智处于沉睡状态,在一种艺术冲动下,创作了书法作品。醒来之后,自己也觉得作品如有神助,再写的话就写不出来。与此相类,王羲之曾多次创作《兰亭序》,但就是没有第一次写的好,唐代书家怀素也有自叙云:“醉来得意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这种情况下书家使用的艺术符号--倾注到载体上的笔墨线条,往往不是信息传播中的那样一种有意选择符号的过程,它是在一种艺术冲动下,一种情感高度集中的忘我状态下无意识产生的。在创作时,书法家既不是想向别人传达什么信息,也不是进行自我互动,进行“主我”、“客我”之间的交流。(4)创作过程中既没有人际传播的发生,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人内传播的发生。因为在这种真正艺术创作中,理性和思考,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排斥的。而最后宣泄到纸上的笔墨符号所具有的艺术效果并不是书法家所能把握的。 其次,书法传播符号具有信息传播符号不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书家在忘我状态下产生的书法作品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书家的性情、学养和创作时的情感状态,但这毕竟不同于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中符号只不过是为了传播信息而采用的手段,它可以被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符号所代替。就如人们可以选择用语言还是文字、手语进行交流,用本国语还是外语进行交流,这些符号并不是固定的,同样的意义用不同符号可获得同样的传播效果。而书法所表现的笔墨符号往往无法被其他符号所取代,其他符号也不具备这种功能。有时候是外界的触动激发书法家的欲望,有时候是来自书法家本能或习惯的召唤使书家产生创作欲望,使得书家操起笔墨,尽情倾泻。最终倾泻在载体上的笔墨符号,如笔墨线条的疏密、枯湿、方圆、轻重、疾徐等等,除了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外,它们获得了一种独立的价值。文字表达的意义可以用另一种符号来传达,而笔墨符号的“意义”却无法用另一种符号来传达,这种符号具有自身特定的审美的效果,其他符号是不能代替的。 再次,书法传播符号和信息传播符号传播的效果不同。我们知道信息的传播效果包括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这种效果既有直接产生的,又有间接产生的,既有有意产生的,又有无意产生的,既有显在的变化,又有潜在的变化。(5)也就是信息传播活动既有符合传播者主观意图的效果,又有相伴随的不曾预想的效果。而书法传播符号的效果似乎更多是间接产生的,无意产生的。为了说明二者的区别,这里以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的创作过程为例。唐明皇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造反,颜真卿和其堂兄杲卿、堂侄季明等奋起反抗。杲卿与季明二人死于战时。战后颜真卿求访得二人遗骨,归葬长安。《祭侄文稿》本为祭奠季明的祭文的草稿,是颜真卿在一种情感悲愤的状态下创作的,因其笔力遒劲厚重,书风奇伟,并有篆书笔意著称。《祭侄文稿》里有季明抗敌而亡的事件追述,有对季明个人的颂扬及吊唁,有对逆贼的声讨,这些应该都是这篇文稿的信息传播内容了,这些内容所引起的传播效果,如祭奠死者,使其他人对死者产生敬仰等可算是符合传播者-颜真卿主观意图的、直接产生的、有意的传播效果。假如有人被文稿中“孤城围逼,父陷子死”的事迹激发而更加爱国或者立志报国的话,那就是文稿的传播者-颜真卿不曾预想的、无意产生的、间接的传播效果,这些都是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从颜真卿这篇文稿书写随便、不计工拙、时有涂抹和遗漏来看,书法的效果并不是作者所想传达的效果。《祭侄文稿》所展示的奇伟、厚重、遒劲、篆意等传播效果是间接产生的无意产生的。文稿的书写本为对死者的颂扬和吊唁,这里书家为的是传播信息,而不是书法艺术。然而就在这种随意书写中,书法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附属物产生了。就是说书家为的是传播信息,但没想到用来传播信息的文字书写获得了艺术的传播效果,被他人把玩,欣赏。(按:为书法而写的现象并非没有,不过不占主流,古来大家名帖似都不如此) 最后,信息传播中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而在书法传播中,符号本身就是要传达的意义。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信息”,引起了众人的不解,事实上,麦克卢汉是为了强调媒介的重要性,意义及价值,强调媒介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效果。在信息传播中的媒介始终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媒介传播的信息,这是不难区分的。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符号是为传达意义而采用的。正如伽答默尔所说, “符号无非只是其功能所要求的东西”,也就是除去其功能(指示和指代)它就什么也不是。在信息传播中却是如此。书法传播中,符号并不具备信息传播通常意义上的符号的功能和特点,它本身就是书法家的目的,并不是为承载某种信息而采用它。书法的笔墨符号表现却既不是一种纯粹的指示,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替代。对书法传播的受传者来说,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并不是为了解读笔墨符号而从中体会书家要表达的意义,形式本身――笔墨线条符号就是要欣赏的内容,笔墨线条的枯湿、浓淡、轻重、方圆、疏密、疾徐展现的空间美和韵律美就是信息的内容全部。不同于信息传播,如我们看信件是为了从文字书写中了解书写者要传达的信息,而决不是去欣赏信件文字书写的形式。正是这种与书法相适应的中间位置使书法提升到一个完全属其自身的存在的等级上。我们很难像信息传播中那样明确地说在书法传播中什么是符号,什么是意义。如果说它传递了什么意义的话。那么,它的符号本身就是意义,符号本身就是书家要传达的内容。如果把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一说中的“媒介”看作是符号的话,那么在书法传播中充当符号的笔墨线条本身就是信息。在书法传播中,“媒介”(笔墨线条符号)本身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 二、书法传播媒介的发展及其传播效果差异 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习俗的变迁,各朝各代人们所使用的传播载体也并不一样。其中出现了兽骨、龟甲、青铜器、竹简、木牍、石碑、摩崖岩石、帛、绢、纸、大众媒介以及现在的网络媒体。在不同年代每种媒体都为书法传播起到主要或次要的作用。作为既是信息传播载体,又是书法艺术传播载体的媒介,它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信息传播载体来说,它的要求多是轻便、易于保存、承载信息量大、形式适合传播内容等等。而作为书法传播媒介,它的要求则更在于传播载体表现美感和宣泄感情的可能性。例如纸质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对它的要求是轻便,易于保存,书写清晰就可以了。而从艺术传播学角度看,它的手触感、润墨性,还是张力、光洁度都会影响到它表现书法艺术以及他人欣赏的效果。笔者不拘浅陋,以下对不同传播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传播效果进行分析: 1.龟甲、兽骨 龟甲和兽骨是三千多年前商周人用来记载占卜结果的载体,现在保存下来的大约有二十多万片。因为传播载体质表坚硬,往往是直接由刻刀刻成,或者用毛笔写后刻就。“由于刀刃入骨,两硬相契,产生的是线而不是面,使得甲骨文线条挺拔尖利纤细,却有强烈的契形立体感。”(6)“ 甲骨文以刀代笔,由于刀有钝有锐,甲骨有坚硬疏松之别,自然形成笔画粗细方圆的变化。”“且笔画交叉处崩剥粗重,具有挺劲朴拙之美。”(7)对甲骨文字当时的社会传播效果不属于书法传播学的讨论范围,因为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文字的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传播效果。从艺术传播学的角度看,甲骨文的挺拔尖利,劲直方折,纤硬爽朗的美学效果是由其特定的载体决定的。这些龟甲、兽骨长期埋藏在地下,得以保存。直至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小说家刘鹗和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药店里的“龙骨”药竟有殷代的文字,由此而带来一个划时代的发现。时至今日,我们对出土的甲骨文上的文字能识读的不到两千,很多文字至今仍有争议。然而,甲骨文所传递的艺术效果仍然使我们震撼,历代从甲骨文吸取艺术营养的书法和篆刻家也不乏其人。 2.青铜器 事实证明,在广泛使用龟甲、兽骨刻字的殷周年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书法艺术的传播载体。青铜器上的铭文往往被称作“金文”、“钟鼎文”或“吉金文”,这是以其载体而命名的。金文一般 用毛笔书写,再经过泥范浇铸, 原字的笔形、笔意立体化地体现出来。 由于经过金属溶液浇铸的过程,金文显得粗细均匀、丰满圆光、浑厚遒劲,与甲骨文的两头尖利,转角方折的特征完全不同。在这里,不同的传播媒体折射出完全不同的书法形式。由于是金属载体,金文比纸质媒体和竹木媒体更易保存。青铜器上面那疑重浑厚,圆转遒劲的线条传播给我们的决不仅是其作为文字符号所要传达的意义,它本身也就成为一种可以获得美感的艺术符号。毫无疑问,书法艺术本身不是人们最初所想传播的意义,但在青铜器上,超出其所传达的意义之外,文字符号本身又获得了另一种意义,这就是文字形式的美。(按:金文多用于严肃庄重场合,例如祭祀,笔意有所丧失。) 3.竹简、木牍 现在发现的最早竹简实物是战国早期的竹简。古人把竹或木削成细长条,每根竹木片叫简,用绳穿在一起叫策。版牍是薄木板,尚未写字的叫版,写上字的叫牍。采用竹木作为书法的传播媒体跟当时的科技条件有关。竹木多为日常所用,但是其笨重,难以传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早在汉代,就有王溥把自己写在竹简上的字摊在地上,待价而沽,一天下来,所得财物竟装满一车。据说王溥用卖字所得的一亿贯钱捐了中垒校尉的官衔。(8)作为文字载体的竹木在这里就充当了书法传播媒介的功能。作为书法传播媒介的竹简、木牍与具有同样功能的龟甲、兽骨、青铜器相比是它没有经过契刻和浇铸的过程,而是直接以笔墨形式出现的,所以其表现的更为自然、随意,也更有利于书写者个人性灵的挥发。对于已经不用这种媒介的后世人来说,保留下来的古代竹简、木牍无疑是学习古人笔法的好材料。而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与之相比毕竟失去了笔墨的原味。 4.石质媒介 这都是以石头为书法的传播媒介的,如摩崖岩石、碑碣、墓志、石经等等。摩崖刻石一般是在刻在高大的山岩石壁上的书法,多为纪事叙功之用。碑碣都是指墓旁的刻石,方形为碑,圆顶为碣,后世混用。墓志往往是记载死者姓名、籍贯、生平事迹等,它一般埋在地下。而石经则一般是由政府倡导而立的。摩崖刻石往往雄浑恣肆,气势博大,这与其位处高山险壁上相得益彰。这种媒体与书法的结合往往让后人心怀瞻仰。石经的传播效果更是影响巨大。汉灵帝时,蔡邕等人在洛阳城南太学门前立下《熹平石经》,一时观者如云,以致街陌填塞。本为订正六经之用的石经由于是由大书法家蔡邕所写,石经文字的书写形式的反响已经超越了其书写内容。由于石质媒体的笨重和非己有性,人们往往用传拓和摹刻的方法对石质媒体上的书法艺术进行传播。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日晒和传拓的石质媒体往往会剥蚀严重。然而,这种具模糊残缺美的书法由于石质媒体的耐久性得以保存至今,获得的是另外一种美感。正如有些学者所言“时间的力量能使不美者美,美者更美,”(9)石质媒体的耐久性获得了一种历时性的力量,随着时间流程的加码,其书法古雅的特质也逐渐增厚丰满。今天我们在纸上欣赏的那黑底白字的书法无不有种残剥苍茫的美,黑底白字的冷色调也给人一种其他传播媒体难以传达的金石气,具有独特的艺术传播效果。(10) 5.纸质媒介 纸质媒介也许是书法传播运用最广,也是时间最久的传播媒介。目前最早出土的纸是1957年在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纸。(11)西汉以后的各代对纸的形态和制作都有所改良。现今传世最早的纸质名家作品是陆机的《平复帖》。毫无疑问,纸质媒介轻巧,吸水性能好,更能表现出笔墨线条的枯涩、润泽、浓淡、疾徐等特色。而这些都是其他传播载体所难以具备的。虽然竹简、木牍可以表现纸质媒体的一部分效果,但是其笨重、狭窄,既不便于携带,又难以纵情疾书。草书在已经广泛使用纸质传播媒体的东汉兴起绝对不是一种偶然的事情,因为只有纸质媒体才具有表现草书那纵横淋漓,奔放飘逸、变化无穷的线条的可能性。毫无疑问,纸质媒介使书法更具有表现力,它对书法艺术的传播效果是以上所列的其它传播媒介难以相比的。而且,不论是石质媒介的传拓,还是名家法书的刻帖,最终都要靠纸质媒介来进行承载。就这一点,它的作用也足以让人称道。纸质媒介中,尤以安徽泾县产的宣纸为世人所重。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一地献纸尤为精美。直至今日,我们的许多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以宣纸作为自己的创作媒介。 6.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般包括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前者一般有书籍、报纸、杂志等等,后者一般有广播、电视、电影、及声像录制品等。这些媒介对书法传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以下进行分别论述。(1)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对书法艺术的传播功能巨大,主要表现在它对书法作品复制的保真度高,以及复制快,传播范围广。在古代社会,一些名家墨宝,碑帖原拓本往往被珍藏在皇宫或官宦之家,一般的读书人往往难有一见,而市场上的一些善本又往往价格珍贵。北宋诗人、书家黄庭坚曾有诗曰:“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如今我们能看到古人难得一见的书画珍宝固然得助于我们政府的开放性,但印刷媒介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珂罗版印刷的作品保真度远高于古代的双钩摹本。目前我们在书店里随处可见逼真的古代的名家碑帖和当代的名家墨迹,这都是印刷术的功劳。另外,我们在书籍,报纸,杂志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书法的传播。特别是一些书法类的杂志、书籍和报纸。它们传播的不仅是书法,而且还有很多书法相关信息,如书法界的动态新闻,书家生平,书法理论,书法历史等等。 (2)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区别于印刷媒介的优点是它不仅能逼真地传递书法作品,更能够把书家的创作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供学习者研究。从印刷媒介上,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幅幅以不同节奏和墨色的线条表现出来的作品,只有行家里手才能辨别出书家运笔的技法。而在电子媒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书家的执笔,每一点画的起笔、收笔、行笔,以及运笔的速度变化等。书本上讲的方笔、圆笔、中锋、侧锋、提按、折锋、绞转、平动在这里都得到了形象化的阐释。(12)电子媒介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优秀的可欣赏的书法作品,更提供了作品创造的动态过程。古人对书法的技巧往往密不示人,清代的包世臣的《艺舟双辑》一书中就记载了清代刘墉“对客作书,则为龙睛法,自矜为运腕”,而自己作书,则用“使笔如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之法。(13)如此一来,寻常人就算幸运能看到名家法书的拓本摹本能学到其字形,也往往不得笔法。 而如今的电子媒介改变了这一切。现在,我们既可以从电视屏幕上或音像制品中欣赏到名家书法作品,又可以从他们的运笔中学到技法。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名家书法辅导系列丛书,配以光盘,里面都是上海书家的运笔录像。总之,电子媒介对书法传播的作用不可估量。 7.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的一个最大特征似乎就是它的融合性。在网络上,我们既能看到古代碑帖,又能浏览到网上的当代名家作品,也往往能看到传到网上的名家书法录像。对这些网络上的作品,既可以放大浏览,也可以保存细看。名家书法录像更是可以下载观看。应该说,在这一点上网络是集中了其它诸多媒介的优点。网络对书法作品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范围广,浏览和保存方便上。受到像素的影响,网络传播的书法作品的逼真一般不及印刷出版的作品,当然更不能跟原作相比。另外,同大众媒介相比,网络对书法相关信息的传播更是体现了其海量,快速,互动等特点。尤其是书法类的专业网站,如在我国书法类第一门户网站《书法网》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书坛动态的新闻,又可以与书家和爱好者进行在线交流。既能对某一名家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又能把自己的作品传上供人批评。既能看到历代书作书论,又能了解到艺廊书作拍卖情况。(14)这一点同大众媒介一样,都是在传播书法的同时,又能传递了书法相关信息。只是网络具有更方便、快速、海量和更具交互性的特点。当然,书法相关信息的传播归根结底还是信息传播的大范畴,对书法本身的传播来说,网络最大的特点还是它对其它书法传播媒介优点的融合性以及范围广、欣赏和保存方便等。 当然,书法传播媒介远不止以上所述的这些,还有像绢帛、墙壁、砖坯、瓦当等等。这些媒介有的价格高昂,仅在一时为少数人所用,如绢帛。有的书写刻画随意,未达到艺术境界,如砖文。有的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已从书法领域划分出去,影响主要体现在篆刻方面,如瓦当。还有的虽兴盛于一时,但千百年后,书迹无存。如墙壁历来是文人墨客题字的媒介,据说书法大师张旭、怀素和杨疑式都是题壁书写高手,但是受载体本身和其他原因,影响仅在一时。所以以上仅就几种应用范围广,影响较大的书法传播媒介进行阐述。 总之,书法传播学尚在孕育之中,对书法传播学的不同探讨将有助于它的形成。每一们学科的成长都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这需要众多学者的从各个角度和层面的探讨。以上对书法传播符号和媒介的探讨仅仅是整个学科的一个方面,幼稚之处,还需更多的思考和探讨来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利权《论书法传播学的建设》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 |
关于书法网络论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断想 |
“书法网络论坛作为当代书坛的边缘媒体,思维方式是非传统、非常规、非体制内的(汪洋语)”。所以说,网络传媒的定义就是非主流的,非官方,完全民间化的。这也说明了网络传媒的性质更多是体现着民意的。现在的法官判断案件,民意也成了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民意的力量不容忽视。 书法网络传媒复制炒作新闻资讯同时,网民的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把整个气氛制造群情涌动的沸点。对于其他传媒来说,只能是把新闻资讯一厢情愿单向地向读者、观众、听众陈述、灌注主张意识,张扬着新闻事件认知与判断的霸权主义,缺少的是新闻资讯的读、看、听后感的反馈互动。书法网络传媒在保证网民的知情权同时,更能保障网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一天之内,一则书法新闻报道的帖子点击量可飚升到数万人数,全民皆可参与发表见解的新闻互动,每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都得到了强有力的主张与表现。书法网络传媒新闻资讯的互动炒作方式是现代书法人最乐意享受的新闻资讯大餐。 由于网络的无门槛性,导致了网络信息的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折扣。网络传媒的管理者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特别的重要,这个度的把握难度大于传媒媒体。网络管理者必须加强导向的引导。 要说书法网络传媒的批评氛围,北京的书法网经营得比较好些。该网络有组织地、定期地推出各种各样的专题讨论话题,引导评论深化。强调评论团队化管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很好,已经形成良性循环。 不可否认,经营资本,管理理念、书法环境等都制约了书法网络传媒的发展。这既有现实社会因素的造成,但整个书法主流社会对书法网络传媒的关注也不足够,甚至有些话语权者在回避,无意间形成一种惰性,这对书法网络的发展并不有利。 高雅艺术娱乐性的书法网络传媒相对于其他新闻网络,如新浪、搜狐等,首先书法网络传媒的社会影响性远没有它们重要。说白了,书法网络只是对很小的一个圈子的经营,属于小圈子的运动。还有书法网络所形成的商业性运行还有相当的距离。事业的发展,资金是关键,书法网络传媒要解决资金问题,革命尚未胜利,还需要努力。况且,现在的书法网络传媒真正形成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少之又少。既没有强大的经济背景,也没能形成强有力的团队管理,书法网络传媒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书法网络传媒的发展价值的体现,如果以成果来衡量的话,还是比较零碎,真要盘点出一二来,可能又要牵涉了考衡的标准问题,当然有相当的讨论议题引起了书法社会的关注。我想,最没争议的是书法网络传媒催生了一位了不起的书法评论家——天生书呆子。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书法网络为非体制内的话语权者吹起了集结号。书法网络的舆论监督对体制内的事物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某些体制内的人物怯场网络的因素所在。 书法网络评论家没有一个是专职的,这说明这个行业还是边缘化、业余性的。也正是由于非职业性,与他们的生活、工作关联不很大,正好排斥了利益的联系。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基本上并非主流的当权者,所以他们的言语很纯真,体现着相当程度的人性本真,或许这是网络评论吸引人的地方吧——性情大告白。这种情况在现实的社会里没有气氛也没有市场,惟网络可为也。 书法网络评论家很多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是十足的平民百姓,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更加真诚,他们对生活的追求更加踏实,这也从一个侧面上说明了他们的评论更加务实。 随着网络的日益完善和强盛,书法网络历史一定会记住曾经为网络评论努力过的朋友们。网络评论也必将会成为文艺评论的主流。这也将会是书法世界真正民主、和谐的时期。 一直以来,所谓的正而八经的理论家很理论写得文诌诌,非要让中文系教授都读不懂看不明白才显得有能耐。网络评论最明显一点就是把所谓的高深理论转化为“白居易式的”通俗易懂了。当理论不再与一般书者有了隔膜,这对理论联系实践的意义是相当积极的。网络评论还打破了书本理论的绝对性权威性,网络评论很多的图文并茂的陈释方式,不只是化解书者对理论的仰视,还促进了相互心里的呼应。 网络的传播方式与影响程度不容书法家忽视。随着这几年书法网络媒体的崛起,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植入了大众视野,其信息传播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一,迅速的传播速度。网络传媒即时体现意识观点的时效性为即时点击就可以对书法江湖的大事小事一目了然提供了保障。二,海量的信息储存。没有版面限定的媒体,确定了其信息量的超级性。三,广泛的信息来源。全民皆有话语权的自由开放性是任何纸介传媒都无法比较,这样广泛的参与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社会的发展应该会在相当的程度上消弱艺术官方的某种程度上的消极影响,非体制内的批评家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肯定。当艺术真正处于民间自由化,评论家的权威性是以能力来衡量了,而不是官位级别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相当的差距。我们需要努力,也需要承认现实。 网络的自由开放式保证了民主权利的体现,但由于某些人的纵情放肆,使得这个度的把握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这是一个素质问题表现。当网民都有了相当的文化素质与道理素质,他们的自律性也会跟上提高了。一些不自制的网民的某些行为就是为了找个藉口放纵、发泄,这样他们就不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社会的影响等了。网络评论受到一定的批评与歧视也在情理之中。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作为网络经营者必须加强培育和引导。如果网络经营者只提供表现的平台,没有一个游戏的规则和主观的导向,网络的暴力也会是家常饭了。 由于网络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经营者在自由的网络世界里表现得有点“委屈”,他们在运作时常常得向某些团体、某些人,也就是那些权贵们屈服。有时还是限制了经营者的作为问题。当一些事物经过一些过滤,问题的本质会有一定的改变。 其实,书法网络的强大不在于你与权贵的关系如何,把目光放长远了,网络的强盛在于资料性丰富与否。网站竞争最终是资料、信息的比较。 有人把书法网络比喻是俱乐部,也有人比喻是自由市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超级资料馆。 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书法网络传媒都在拼人气,习惯性地把在线人数,单帖点击量一律做假,制造旺盛的假象。人气泡沫很迷人,但终究还是要破灭的。很多网民还没有真正了解到网络人气的虚假一面。很多网络经营者也没意识到人气泡沫的危害性,图一时所快,耽误网络长久的发展。事业的谋求还是应该踏实为好,踏踏实实地做资料,真真实实地丰满。也许我有些危言耸听了点,不管怎么说,我是一个铁杆的网民,希望每一家书法网络传媒早日发展强大。 |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曾如影 |
传播效果 范 围 时 效 | 技法效果 | 视觉效果 | 审美效果 | |
个人 效果 | 短期效果 | 摹仿 | 视觉冲击 | 审美的短时能动 |
长期效果 | 个人书风的转变 | 眼界的提升 | 个人审美观的变化 | |
社会 效果 | 短期效果 | 技法认同 | 视觉接受 | 审美认同 |
长期效果 | 技法的不断成熟 | 视觉艺术的创新 | 社会审美趋向的改变 |
信息传媒和文化消费是现代性文化息息相关的两翼,二者互相影响,互相生成,共同构成了当代文艺研究的新视野,势必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学理建构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和审美理想,客观上也势必促成与时代文化相适应的特定美学范式,当我们考察透视当代文艺创造接受状况的新变化时,如果仅仅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惯例,搬用传统的文艺美学概念和规则,往往捉襟见肘,无力应对审美文化的新境况,解释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如果说19世纪是火车、铁路和思想体系的时代,20世纪是汽车、高速公路和分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当是电脑、网络与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随着网络传播的兴起,一种集信息制造者、传播者、消费者为一体、实时互动的新型媒介传播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观念,正在和必将导致当代文艺美学的范式转换。数字美学、网络美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文艺美学的新范式。 在今天,传统的审美理想、文学理念、创作接受惯例等都深受新型网络传播方式的冲击。网络传播深刻影响了当代文艺与审美实践,使审美情境、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与审美情状、审美心理、审美创造接受惯例发生了全方位变化。 网络传播的出现不但使信息传播变得空前迅捷,而且使世界范围内跨域流动的信息容量猛增,文化传播日益全球化。新型的网络传播开辟了人类文艺生活“数字化生存”的新境界,也极大拓展了文艺美学的研究视域,改换了旧有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模式。随着传统大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乃至后信息社会的转换,审美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型,从印刷文化到电子文化、数码文化的文化剧变直接导致了当代文艺和审美的影像化、同质化、脱域化,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和我们置身的审美情境被不断重构。审美情境的空前变化势必促成文艺美学的范式转换。 网络传播开辟了新的审美维度,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精神,使传统的真实美学遭遇到虚拟美学的挑战,使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受众的传统单向度传输的艺术实践和审美关系,逐渐为实时动态交互的在线审美关系取代,被动接受式审美变为了主动随选式审美。与传统社会文艺审美模式的单一化、功能的大写化、关系的从属化不同,网络传播、信息传媒文化与消费文化、创意文化一道导致了文艺审美模式与情状的剧变。传统审美信息的单向度传输为散播取代,作者与读者的主从关系变为了受众与写手、人机间的去中心多维动态交互关系。集团接受为分众化接受取代,文艺市场日益细分,接受群体日趋小众化、多样化。文艺创造也从重视个体写作、性灵抒写向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运作转变,从重视批量生产逐渐变为重视量身定做,文艺消费显示出了明显的私人化、个体化趋势,文艺消费模式日益多元化。网络传播、信息传媒文化还使机械复制向电子复制迅速跃进,促成了一个建基于“比特”而非“原子”之上的新型文化。Internet的即时信息复制能力显示了有别于物理逻辑的新型符号逻辑,“超真实”的类像、仿真在传统的实物审美之外催生了非再现的拟像审美。由此,再现型的传统文艺美学范式势必遭到非再现的虚拟美学范式的冲击。 在网络传播时代,审美心理也呈现了新的特点。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文艺和审美信息再也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专利,精英审美趣味势必日益边缘化。人们体验和看待文艺作品的方式、文艺观念、审美理想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如本雅明所言传统文艺审美是感悟式的静观审美,突出的是文艺的膜拜价值,传统审美活动中洋溢着所谓“神性仪式化”情韵,那么现代信息社会中文艺产品则成为供人消遣娱乐的人工制品,呈现的是展示价值,网络文艺、电子游戏则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操控价值、交互趣尚,网络文艺创作的过程常常就是一种在线交互的集体接龙、协商切磋。电子游戏借助游戏引擎、3D画面、人物建模、视觉仿真、听觉仿真等,综合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传感通道营造现场感,玩家可以进入游戏灵境的“虚拟现实”,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切身歆享沉浸体验,操控其中而非膜拜于外、观赏于前。传统的印刷文化奉献给人们的是以语言为中心的形象,而网络传播、多媒体艺术则使人们走进了“图像世界”,视觉形象成为文艺审美活动中的新宠。电子游戏、绘本、网络超文本咄咄逼人,时尚化、风格化、奇观化、仿象化的审美取向蔚为潮流。网络传播也打破了文艺审美的地域时空限制,使文艺信息得以摆脱物理载体、现实时空的束缚全球流动,审美主体得以跨域在线交流,传统的源于现实空间和地方性知识的审美心理惯例由此被改写。与文字传播、传统读文时代纸质文学读者理性、谨严、内敛、有序的审美心理不同,网络传播时代的受众则长于图像感受,弱于文字思维,更为感性、浮躁、外露,更具民主参与精神和开放兼容的心态。 电子传播使信息交流结构失去了传统媒介时代的稳固性,也势必使自我日益去中心化、去稳定化。传统的作者、读者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倾斜关系、顺承关系遭到了消解。来自各种社会阶层的审美主体取代了传统的专业化知识精英主体成为网络空间、大众文化场域中的弄潮儿。文艺创造和审美实践日益平民性、全民化,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根据自己的心愿选择特定的创作方式,凸显自己的审美个性。网络传播时代也是一个文艺创造、接受日益媒介化的时代,文艺审美主体的媒介化成为一个突出的事实。这不仅是指传媒业从业人员在当代文艺审美实践中,起着沟通作者和受众的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这些新型文化媒介人成为当代文艺生产消费中举足轻重的新主体,而且是指媒介日益成为审美的构成性要素,作家和受众离开媒介就可能举步维艰。 网络传播对审美客体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传播的时代是一个多种媒体空前融合的时代,这为文艺的跨媒体传播运行提供了契机,赋予了审美客体多媒体性、超文本性,使影视、小说、DV、电子游戏得以相互改编,形成了链接效应。也使它们得以不断汲取对方的技术因子和艺术审美理念丰富自身。同时,Internet的即时复制能力使得原本不复存在,无原本的复制品广为传播,摹本与真本、珍本的界限被消解,文艺产品日益“脱域”化、无根化、中性化、共时化,地方风情、神性仪式化色彩、审美灵韵日渐弥散,膜拜气息、珍稀品质渐次淡薄,文艺与非文艺、商品与艺术、生活与审美之间截然对立、高下判然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了,商品日益形象化、艺术化,文化日益产业化,日常生活日益审美化,审美自律、唯美主义、文艺超然于世俗生活之外的传统文艺美学观念由此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数字化革命”导致了物质型经济向信息型经济的转变,使传统的“烟囱工业”日益被“无烟工业”、“创意产业”、“知识经济”取代,形象、符号、品牌、创意日益成为商品价值的源泉,也日益成为审美客体的内核。 后工业化、都市化进程、信息媒体革命是当代文艺美学赖以存在的事实性基础,网络传播在使人类迈进数字化时代的同时,也加剧了审美失范和审美倒错,在对待信息传媒文化问题上,我们很容易因其杂语化、平面化、拟像化而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但网络传播客观上要求人们以前瞻的而非怀旧的,乐观的而非悲观的心态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人生,从信息文化良性发展的高度积极引导当代审美实践。通过对网络传播、媒介转型条件下文艺生产消费状况进行现象透视,总结当代文艺审美实践的经验,有利于我们与时俱进,改进传统文艺美学研究的套路和学理范式,更好地涵括和应对当代文艺审美实践的新状况和新局面。 |
网络在当代书坛的意义 | |
■ 斯舜威 | |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兴致勃勃地与网友交流,不仅以网友相称,而且坦言上网目的是想“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已经有不少地方党政领导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意、倾听民情、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如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发帖给网友“拜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约见网友,上海市市长韩正就热点话题与网友“有问必答”,等等。 这表明,网络力量已经被纳入党政高层领导的视野。 在书法界,网络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在“谷歌”上输入“书法网站”字样,马上跳出无数个书法网址来,难以确切清点。实际上,我们不必弄清楚迄今有多少书法网站的确数,也可以毫无疑议地承认:书法网站要比公开出版发行的纸质书画媒体多得多,点击量也要比纸质书画媒体的读者多得多。但是,坦率而言,其影响力,在目前情况下,尚不足以与纸质书画媒体相抗衡。 究其原因,恐怕有以下几点:一是纸质书画媒体是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而且大都是由权威组织机构主办的,采编实力比较雄厚,因而拥有先天的优越性和正统性;二是重大的书画活动大都通过纸质书画媒体发布信息,书画家、理论家也习惯于通过纸质书画媒体发表文章、作品,在评职称、晋级时,也只有在有公开出版刊号的纸质书画媒体上刊登的文章和作品,才可以算“成果”,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其权威性;三是互联网尽管已经高度普及,但毕竟有不少读者在阅读习惯上仍然信赖、依赖纸质媒体,比如一些老年读者尚无上网习惯。 但是,网络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的纸质媒体所望尘莫及的。如:速度快——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发布消息、图文;普及广——不受发行的局限,传播范围可以遍及世界;容量大——不受版面、篇幅局限,几乎想上传多少就上传多少;互通性——可以随时、甚至即时进行交流沟通。还有很重要一点——“我的地盘我做主”,用不着受正式出版物必不可少的“三审”制度的限制,可以自由地、似乎是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和作品(当然互联网也有管理制度)。 世间万物都是辩证的,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有时优势可以变成劣势,有时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比如,纸质媒体受版面篇幅限制、受出版周期限制、受一定的发行量限制、受比较严的审稿制度的限制,网络传媒正好可以在这方面扬己所长,有所作为。遗憾的是,从我偶尔浏览的一些书法网站的情况看,他们恰恰滥用了自己的长处,因而过犹不及,效果适得其反。拿“我的地盘我做主”可以“自由发表”这一点来说,语言不文明、人身攻击、道听途说、信口开河之类的言论比比皆是,一些无聊的“口水仗”也时有所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可信度,削弱了权威性。一旦可信度和权威性受影响,其他优势也相应地会打折扣。比如从理论上说,其“普及性”是不受疆域的限制的,但如果可信度和权威性不够,点击率自然要下降。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书法网络在中国当代的书法建设中的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拿书法批评来说,针对书坛存在的不良现象、丑陋现象的批评揭露,纸质媒体受到的局限是比较大的,而书法网络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长期以来,书法界有关方面对此保持缄默,或者视而不见。这一做法,带有“正统”和“主流”的居高临下,有一种把书法网络视为“草根”和“江湖”的倨傲。但我相信,这种倨傲是不可能长久的。特别是在党中央领导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如此重视互联网建设、如此重视民意民情的情况下,书法界的领导不可能长久地置书法网民和通过互联网反映出来的书法民情于不顾。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书法网络在当代书法建设中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如果书画纸质媒体和书法互联网能够互相补充,各自发挥所长,则对书法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问题在于,书法网民和书法网站的管理者,要珍惜这一机遇,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把书法网络建设得更好。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