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6 15:07
标题: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发展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发展
采芹人/文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源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语文学科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理所当然要把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浓郁的感情色彩,教学中学生的个性特质也应当体现得更为突出,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质,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语文教学实际上是无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首先应当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的个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语文教学”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
前不久,崔峦先生指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现状,不难发展,它基本上呈现的还是一种以课堂为中心的“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其具体表现如下:
1.目标错位。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为了“应试”和“升学”。这种“应试”式的课堂教学限制了人的时空发展。一方面,“应试”的教学体系对人的发展时间上具有急功近利性、短期性。它所关注的是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记忆性的知识,以应付名目繁多的,实质是考查记忆性知识掌握的各种考试,但它忽视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性,忽视了人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试”的教学体系在人的发展空间上具有狭隘性。就单个学生个体来说,过分注重升学率使老师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完整性,过分强调了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知识、共性和理性,淡化了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个性与情感,导致了学生人格的欠缺。
2.功能错位。长久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知识教材体系。由于教材编辑与生活相比的滞后性和教材容量的限制,客观上教材无法与实际保持同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脱离实际。更重要的是由于“应试”的影响,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为唯一的知识传授文本,无形之中夸大了教材的作用,扩大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由于书本知识教学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往往感到知识很枯燥、很乏味,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它既突破不了教室在空间上对其的限制,也突破不了课堂在时间上对它的限制。以封闭性为主要特点的传统语文教学,其表现是重死的语言,轻活的语言;重语言的形式,轻语言的内容;重语言的组合,轻语言的运用。结果把最富有形象思维的、最富有表现情态的、最富有活力的、最富悟性的语文教学搞得僵化了,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沉重的负担。
3.角色错位。在传统教学看来,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这样,一课时跟着一课时循序渐进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每节课的内容和任务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分解在教案里。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这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实质上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封闭教学。教案不仅设计了教师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也设计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思维都一致地朝着它所设计的方向发展。可是,这种设计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想法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差异,使学生无法为自己选择最佳学习境界、最优学习途径、最好的学习方法,自然也就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课堂上那种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往往挤掉了学生使用“工具”的时间,这就好比烹饪学校的学生上不了灶,技工学校的学生上不了车床。教师的讲解再完美,学生背得再纯熟,总归是花拳绣腿,并无大用。
4.评价错位。传统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的主客体单一,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方式传统,评价基本上是通过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回答完成。第三,评价内容浅显,主要是考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简单知识的再现。最后就是评价层次较低,主要是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对思维、品质、技能等根本不涉及。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的:原有的教育“追求标准化的答案与思维模式,在教学中追求单一化与‘一刀切’,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爱好、需要;注重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训练,学校中流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扭曲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使学生成为‘应试’的机器,学校也成为戕害人性的场所。”
二、大语文教育为儿童个性发展提供了培养思路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教学资源匮乏,课堂活动单一,评价单一的“小语文”的现状中,这种“小语文”教学越来越来暴露出问题,已不再符合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与“小语文”针锋相对的“大语文”的提出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它的出现弥补了“小语文”的种种弊端,而且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突破口”,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解决问题新的思路。
1.语文学科性质为儿童个性发展提供了必要性。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课标全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崔峦先生在回答“课标倡导哪些课程理念”时就说:“《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新课标特别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一词在课标中竟出现了21次。“大语文教育”之“大”,还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新课标也特别强调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课标要求树立这样的理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施建议”中,专门有一节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也特别重视“活动”。“活动”一词共出现26次。其实,“大”不应是“大语文”所特有,这个“大”字完全可以去掉──“语文”本来就应该是“大语文”,“大语文”其实就是“语文”,只是古代的科举和现代的科举把“语文”搞“小”了,扭曲了,使之误入歧途。现在,是恢复“语文”的本来面目而“反之正”的时候了。恢复反正的最好办法,就是严格执行《语文课程标准》。
2.大语文教育为儿童个性发展提供了选择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就爱因斯坦而言,你不让他拉小提琴,可能就不会有他的相对论;对比尔•盖次而言。你非让他按部就班地读完大学本科四年,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微软公司和世界首富。无庸置疑,忽视个人需求,忽视个性培养的后果将严重削弱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民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教育民主应包括:在人格上尊重每一个人,尽可能把工作决定权交给本人设计、实施。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只有个性得到张扬才能焕发创造性。新课改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自律,强调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选择性、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负有重要的责任,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多彩的“大语文教育”则能为学生的各种爱好、兴趣和特长提供各种有益的活动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地选择,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在活动中,学生既听到自己喜欢听并乐于接受的知识,调节和满足了内心的需求,又得到锻炼,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真正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社团活动为儿童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进行,小学校园里的社团如雨后春笋,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社团组织已是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形成的社团文化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型学习”的教育变革中,社团活动为小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它在时间上突破了45分钟的束缚;在空间上打破了教室的限制;在活动方式上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上由学生自由选定;在活动参与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协助者、辅导者。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可以在某种活动中充分显示自己,宣告大写“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其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既能满足各社团成员的普遍要求,又能照顾到成员的个别情况,有利于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社团文化活动内容的深浅、进度的快慢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确定。社团成员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来选定活动内容、进度、方法。每个人都有收获感、成功感。同时活动都是以自愿加入的社团成员为活动对象,不受年级、班级等条件的限制,有利于成员彼此之间合作式的学习和交流。这便构造出一种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拓展了语文教育活动的空间。
三、大语文教育培养儿童个性发展的策略
1.联系社会生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语文。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开放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浓缩社会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开放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办法:(1)省略。一是省略教材中不符合社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二是省略教材中学生一看便知简单的内容。(2)补充。每一篇课文直接反映的生活知识是有限的,但由这一点所引发开的知识却是无限的。老师通过增加活动或话题扩大学生的参与和锻练的形式将被教材浓缩的“社会”开放,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使学生学好课文,又不限于课文。(3)浓缩。教师要将生活中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择优取用,取其精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课堂、校园、家庭、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天然场所,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大语文教育圈来开发这些环境资源,创建语言运用教学体系。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就是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放到语文课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的圈化的语文能力训练驿站,把语文技能放到这条驿道上,一站一站地滚动训练,从而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我们平时提倡开辟第二课堂,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办手抄报,编写刊物,搞社会调查,写影视评论,作读书心得交流,组织朗诵演讲比赛,这些虽是“传统”方法,但只要教师脚踏实地认真组织、指导,切实有序地作为语文教学常规去做,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着眼整体教育。语文学科是一门多方面多侧面综合性强的学科。从知识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能力来说,有听、说、读、写;从大的体系来说又分语知、阅读、写作,从大的目标来看,语文教学中还须十分注重智力的开发,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从语文培养和训练的目标说,就是要把读、写、听、说四种能力的训练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进行,而不是只盯住任何局部,同时在对读、写、听、说进行整体训练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进行思想感情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从实现上述目标的方式和渠道说,不仅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的渠道,并且使这三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渠道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双向的作用,而最后全都导入学生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广泛的、完全独立自由的读、写、听、说活动中去,即“终身语文学习”和“终身语文实践”的洪流中去。
3.坚持完整结构。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不断增强。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主体是课文,其内容也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等各门学科,而各门学科知识又必须运用科学的准确的语言文字来表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联系就显而易见。再者,我们虽反对狭隘的应试教育,但并不要谈试色变,瞄准高考这一种教学策略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人才,而高考的功能是选拔优秀人才。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较重视测试考生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呈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如果对近年高考试题作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试卷越来越突出整体文化观,重视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语文试卷中会考到数学、生物、化学、人文、地理、历史等知识;政治、历史试卷中又会出现要用古文词法、句法去诠释才能理解掌握其含义进而展开分析的题目;语文学科在数理化以及其它学科中的渗透也十分明显。据于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地巧妙地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渗透,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培养人才的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4.重视训练效率。语文训练不是仅就所教读的范文本身来设计,而是既要瞻前顾后,考虑单元间的纵向联系,又要左顾右盼,考虑这个单元的范文教读同其他各部分的横向联系,从“阅读”、“习作”、“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做统一安排,使各方面相互配合,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大语文教育”的总体优势。在同样的单位教学时间内,一种是单打一地进行教学,一种是熔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于一炉,二者相比较,效率的高低自不言而喻。不论是阅读课,也不论是习作课、练习课乃至复习课等等,都可在教学目的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发挥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课由平面而立体,知识覆盖面就广,能力训练角度多,侧面多,学生可获得多方面的培养,思想情操相应受到熏陶。这样的课容量丰厚,效率会大大提高。
5.完善评价体系。(1)注重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作用在于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简单的好坏之分,重要的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意发展功能。 (2)强调个性化。评价的主体和对象都应是学生,但是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性格、旨趣、爱好等,与之相应对他们的评价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各不相同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避免没有特点和笼统的评价。 (3)体现全面性。不能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的各个方面(思维、技能、品质等)为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应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的应用、态度习惯、思维想像、品质情感等。评价形式应多样,包括书面测试、活动演示(演讲、口头作文、朗读、讲故事)、个体分析、行为观察日记、各种奖励形式等。
不可否认,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发展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其间的研究也有不少新的突破和许多好的做法,然而在如今仍然存在甚至是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其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实验是浅层次和表面化的,应当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