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启示(《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8期) |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留守儿童成长面临许多困境和干扰,但他们并非都是问题儿童。不可否认,他们的成长存在着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干扰,值得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格外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十一五”青年专项课题《西部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研究》(编号:CEA060063)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宁娟,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北京 100088)。 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平等接受教育成为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带给教育领域的最大挑战。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随父母进城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保证。然而,与进城随迁子女相比,数量更加庞大的是被进城务工的父母留在农村老家的留守儿童。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有学上”,而在于如何保证他们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避免受到社会不良影响而走入歧途。留守儿童问题非常复杂,不仅是家长缺席的问题,更有来自学校疏于监管、社会风气日渐败坏及不良少年的引诱等因素。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梳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着手,以消灭各种不良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为留守儿童成长扫清障碍,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直接影响因素:重要他人——父母的缺席 美国心理学家鲍比尔曾指出:“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幼儿应该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建立一种温暖、亲切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幼儿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同时,他认为,“母子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如果这种依恋能顺利完成和发展,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感和自信心,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否则,一个人将有可能成为情感关系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早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早期不能建立依恋关系将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1]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初级群体,父亲和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持续交往和互动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在与儿童的日常生活互动中会主动地训练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父母的社会交往、良性的亲子关系客观上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母亲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 然而,留守儿童大多都失去了成长中的关键他人,失去了模仿的对象和有力监控,儿童成长中的其他不良因素“有机可乘”。 (二)间接影响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尽管父母的缺席,并非必然导致孩子们一定行为出轨、性格不健全,然而从客观事实来讲,父母的缺席的确成为造成孩子滑落不幸的主要因素。简单分析,父母缺席,孩子失去了呵护,情感冷漠;监护不力,使自我判断能力尚未形成的孩子极易受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行为失控、价值观扭曲。伴随父母缺席,留守儿童成长中还有一些间接的影响因素。 1.教养方式——隔代监护 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个性品质的重要因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对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使其夭折。”有研究表明,“缺乏父亲教养的男孩在内部道德判断、愧疚、接受批评、道德价值和规则一致性上得分要比正常家庭的男孩低”。[2]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研究发现,民主的教养态度最有利于养成儿童独立、爽直、协作、亲切等优良个性品质;保护的、溺爱的照顾态度容易养成幼稚、依赖、任性、反抗等性格特征;支配的、专制的教养态度容易养成儿童服从、消极、反抗、大胆、自我中心等性格特征;忽视和拒绝的教养态度容易养成儿童冷酷、攻击、粗暴、神经质、反社会等性格特征。[3] 根据履行监护责任的主体不同,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的方式,即:隔代监护、寄养监护、自我监护和学校监护,与这四种监护方式相一致,存在四种教养方式——隔代教育、寄养教育、自我教育、寄宿教育。相关研究表明[4]:由于教养方式不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各因子中检出率不一样。与其他教养方式相比,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在敌对因子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教养方式;寄养教育的留守儿童在偏执、人际关系、敌对因子上的检出率明显高;自我教育和寄宿教育的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和心理不平衡因子上检出率明显高。 2.核心家庭结构的影响 在直接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背景特征中,最明显的就是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如家庭教养方式、情感氛围、经济状况等的改变,会引起儿童在许多相关方面发生变化。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效作用,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减小。现在外出务工的家庭不少都是由父母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父母外出,而家庭里又没有兄弟姐妹相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研究指出,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没有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5] 3.留守时间及同伴的影响 调研表明:处于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情绪较多受到朋友和父亲的影响,而非留守儿童的情绪受到朋友、父亲、教师和母亲四方面的影响;处于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情绪更多受到朋友的影响;而非留守儿童则受到来自朋友和母亲两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情感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单一化使他们将更多的社会支持投向了朋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朋友及朋友圈的质量如何却远非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就能辨别的;况且朋友大都是儿童的同龄人,他们在人生经验、社会阅历、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并不能够指导留守儿童,双方在一起更多的是相互倾诉或者是简单的劝解,不利于孩子情感的成熟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4.青少年自身特点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成长的一般性特点不无关系,从某种角度说,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因父母缺席使青少年成长的一般性特点无比放大所致。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青少年期的孩子普遍具有猎奇心理,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自我的认知正逐步形成,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也正在完善之中,是非好坏的辨别能力不强,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兴奋冲动、感情用事,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就很难纠正,特别是平时缺乏在生活、学习上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之中,难以自拔。 另外,农村贫乏的文化生活、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等也成为留守儿童学坏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对预防留守儿童问题的启示 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优良的品质。但是与大多数存在成长隐患的留守儿童相比,还属少数。从实际情况看,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因素纷繁复杂,父母缺席的直接影响无法消除,但通过分析至少可以避免或者改善其成长的一些间接因素。这有赖于父母教育责任和意识的提高。 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父母的缺席并不必然意味着父母责任的缺席。通过提高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意识,父母至少可以在留守前后做如下一些安排,这些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1.孩子留守前,父母必须认真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尽量避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间段外出。0至18岁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每个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越小时候的体验和生活,其意义越显重要。因此,简单地说,一是父母尽量要避免让年龄太小的孩子留守,尽量延后孩子们经历留守生活的时间,0-3岁婴幼儿的父母应坚决不要外出;二是父母尽量避免不要在孩子成长学习的关键时间外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要外出,应监督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初中一年级不要外出,应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压力,以及青春期成长的一些困扰。 第二,尽量避免双双外出。事实上,留守儿童并非现在的产物,自古有之。以前之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因为规模相对比较小,二是因为问题相对不怎么严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据研究发现,古代的留守儿童问题不突出的关键原因在于并非父母双方外出,往往是母亲和孩子一起留守。目前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在留守儿童中,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其各方面表现在留守儿童中是最好的。因此,建议父母应避免双双外出。 第三,认真选择监护人和生活环境。退一步来讲,万一父母双方必须外出,在孩子留守前,父母仍然有所作为。那就是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监护人和生活环境。理想的监护人可以很好地代替父母的职责,将父母缺席带给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理想的生活环境,包括好的学校、好的伙伴等,它可以减少孩子受到不良诱惑的可能,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度过留守生活。 2.孩子留守后,父母必须注意关注孩子以下三个问题: 父母外出后,必须采取各种方式,经常保持与孩子的联系,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同时也必须随时了解孩子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第一,学习和生活情况。父母要时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习成绩、生活状况是反应孩子成长的晴雨表,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成绩、每一个生活细节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第二,同伴情况。同伴影响孩子的成长,尤其当父母外出不在孩子身边时,同伴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建议父母要有意识地、善意地了解孩子的伙伴,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来孩子的同伴可以成为父母获得自己孩子信息的有效渠道,二来父母与孩子同伴的良好关系,也可以直接有助于孩子得到同伴的帮助与关照。 第三,业余活动情况。业余时间是孩子可以自由活动和自己做主的活动时间,其活动内容直接与孩子近期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了解孩子的业余生活,便可以间接地了解到孩子最近的生活状况,更有助于监控孩子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父母要广开渠道,多方面了解孩子的业余生活状况,全方位了解孩子的留守现状,以便将一切可能的不好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参考文献 [1][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92-93. [2]Santrock JW. Father Absence. Perceived Matern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in Boys[J].Child Development,1975.4(3):753-757. [3][4]孟爱玉.不同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道德成长的影响[J].云南金融与经济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武 杰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