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作业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初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 09:14
标题: 作业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初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思考
作业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初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思考(《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6期)

  摘   要:作业是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对它的理解,应该突出学生这一主体的活动和需要,而不仅仅注重教师的活动和需要。师生之间通过作业横向的活动与纵向的过程,能够实现师生各自的需要。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该是以人为目的的、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的、互动的、交往的、创造的、生成的。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教师“质性”敬业,增加职业幸福感;实现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作业;新课程理念; 内涵; 特点; 功能
  作者简介:李学书,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上海   200234)。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的展开,人人都在反思传统的教学,讨论新课堂对新标准的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变化。然而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作业体系却始终被人遗忘在角落里。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教育界很好的研究和解决。虽然也有不少老师对它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这些论述在理论上不够深入,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能真正落到实处的就更少了。所以,现实中的作业仍存在诸多弊端,笼罩在“考试指挥棒”的阴霾之下。内容囿于课本,形式单调乏味,作业评价缺少人文性。不少学生做作业昏昏欲睡,挣扎在作业的题海之中,学习成了单纯的继承,这不仅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更与新课程理论背道而驰。所以,笔者认为要改善作业设计和评价,首先必须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内涵、特点和功能有清晰的认识。
  一、作业的内涵
  早在《学记》里就有对作业的论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鳗,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退息必有居学,既包括学生在业余时间应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即指广义上的课程或作业,也包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即课后作业。《学记》的作者认为课后不练习好“鳗乐”(民间的小曲小调),课内就完成不了乐教的任务;课后不学好声律广泛地涉及多方面的文体,课内就不能完成《诗》教的任务。可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补充。对作业内涵,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很多专家学者已走出狭隘的“工具论”视角,站在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作了富有创新性的解读。这对我们正确解读作业内涵具有很大的启发。
  第一,从学生学习活动角度对作业内涵进行解读。有专家从学生学习活动角度对作业内涵进行了解读。他们认为,作业是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或学习活动的过程。《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四卷)》(1990):作业指的是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之外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达到学校教学大纲中的特定目标。这种作业形式多样,不过常常由练习或者教师课堂讲授材料的补充形式构成,作业都是要经过教师批改的。它直接与学校工作相关,旨在鼓励学生的自觉活动以及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独立性。还有台湾学者陈龙安,他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中明确指出:“作业是指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所做的各种课程”,并且指出:“‘作’就是创作,本身具有‘鼓励’、‘进行’的涵义;‘业’是古代书册大版,即篇卷,也是一种工作或学习的过程。所以‘作业’应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或‘创造性的工作’的本质。”[1]这启示我们:应该将作业看成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第二,从作业的主体要素角度对作业内涵进行解读。有专家从作业的主体要素角度对作业内涵进行了解读。他们都看到了作业主体的活动对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如张大均教授在《教与学的策略》一书中,立足于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专门论述了有效操作作业的策略,包括作业练习适应情境、训练方式、训练要求三方面内容的策略。又如施良方教授,他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家庭作业是正式布置的学校功课”“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求有不同的作业”[2]等。这些都启示我们,对作业内涵的研究,必须重视其中的主体要素,特别是主体的活动与需要。
  在专家们对作业内涵不同解读的启发下,我们以为,作业是一种学习活动,与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密切相联;作业不仅包括书面练习,也包括与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其中活动展开与过程的完成,都需要师生间的合作,作业的完成意味着师生各自需要的实现。也就是说,作业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校课程的延伸和巩固学习的环节或者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管理手段。其次,对作业的理解,应该突出学生这一主体的活动和需要,而不仅仅注重教师的活动和需要。具体理解时,我们可以分横向、纵向两个角度:从横向的空间角度看作业,它是师生合作共同展开的一项“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承担履行活动任务的主体主要是学生,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其中。而确定“任务”和监督完成“任务”的主体则主要是教师,学生也可以适当参与其中。从纵向的时间角度看作业,它是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的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构建的有机而充分的协调。最后,我们可以发现,师生之间通过这种横向的活动与纵向的过程,能够实现师生各自的需要。当然,这里的需要,也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如学生需要除了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需要外,更应该是对学习方法把握的需要、对情感满足的需要以及其他相应的心理需要如自尊感、成功感等等。教师的需要除了提高教的效率、管理和督促学生学习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树立作业设计新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这样才能设计出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高效作业,以此凸现作业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因此而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特点
  新课程环境下,要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多元化的、复合型的作业设计方略,把陈旧的、单一的、呆板的、书面为中心作业方式变为新颖的、综合的、活泼的、各种作业相结合的,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作业布局。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体现了以下特点:
  1.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以人为目的的。如果以传授知识和巩固所学知识为作业的唯一目的,那么,教师无疑会沦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无疑将沦为接受和巩固知识的工具。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知识成了作业过程中的统治者,教学活动焕发不出生命的活力,这正是传统教育的产物。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则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作业,并不排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作业的唯一目的,作业的目的还包括培养具有合作理性和对话理性的人,具有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会有健全的理性,还会有健全的人性。因此,为顺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主体性素质的培养,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人格和主体性素质。由于主体的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必须做到多样性、差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评价的人性化、多元化。
  2.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民主的、平等的。民主、平等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的重要前提,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的题中要义,而且也在于它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业的重要作用不仅仅在于使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还在于使学生获得生活的能力,使其社会化,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这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学生这些品性的养成,需要作业权力的分享、师生关系的融洽和师生人格的平等。消解教师在作业中的“霸权”,作业过程应充满理解、信任和关爱,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民主与平等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成为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具有人性,它自身就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3.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沟通的、合作的。沟通与合作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的必要条件。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法则,教和学双方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教和学的关系是沟通中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学的沟通正是通过教学的共同构成者的合作得以实现”。[4]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一面无形的墙,人们也因此各自独立地存在着。但参与社会活动时,人就不得不暂时放弃独立,走进社会。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人就需要与他人沟通,若有共同的任务,还要与他人进行合作。这看似顺理成章的道理,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实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主时代虽然已向我们走来,但“非民主的传统”远远没有结束。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然而,教师应该是先行者,即使处在非民主的时代,他也完全可以在作业中,与学生沟通与合作,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5]作为现代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应是沟通的艺术,合作的艺术。
  4.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互动的、交往的。在民主的、平等的氛围中,有沟通和合作,必然会有互动与交往。互动与交往绝不只是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中的存在状态,也是学习的基本手段。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且不说社会化起源于交往,起源于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作业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它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对学生而言,作业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作业的设计及批改过程是传授知识、分享理解的过程,也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作业还意味着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者首席”。交往理论昭示我们应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作业。具体而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中,师生都是平等的、有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他们用合理的言语表达方式向他人传达自己对作业的理解和建议,让大家共同分享、共同理解、共同沟通,最终能在作业中获得全面发展。
  5.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创造的、生成的。建立在沟通、交往的基础上,作业当然会超越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功能。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观点唤起,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在新课程理念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就作业的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教师“独霸”的作业相比较,整个作业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借助创造性的、生成性的过程,使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对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形成也大有裨益。主体性教学理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业过程中师生都是教学中真实的人,是“真正”的主体。教师既要重视自己作为主体的价值,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协商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和启迪。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中,一方面,要研究学生,以富有人性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要求解构教师对作业权力的“独霸”,还学生应有的权力。
  三、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功能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实际上构成了学生的智力背景,并使学生真正涉及到由不同个性、观点和视界所构成的“精神场”。具体而言,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生学会学习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至关重要的是增强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判断是非、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自学难以落实,学会学习沦为空话。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大部分内容是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答案具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同时,学生有了参与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的权力,也就有了新的责任。例如,学生参与作业的批改,在参照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互批或自批作业时,他们不得不努力发现问题、判断是非。长此以往,他们的相应能力得以增强。同时,由于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一套完整的策略,要求学生严格跟踪并解决作业问题,使得学生不仅能较好地完成作业,而且能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因为任何社会生活说到底都是在形成常规的基础上发现与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如此,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概莫能外。比较而言,教师“垄断”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讲评明显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这主要因为由教师“垄断”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了无需思考的现成解题过程与答案,容易使部分学生养成简单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毛病。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能够使学生把这些知识体系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良知、力量、智慧和自身文化,能够指导人生道路,给自己创造幸福,也为人类创造幸福。
  2.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的作业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没有从人的发展的连续性和终身学习的角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而且由于过于强调学生某个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对知识的掌握)而导致学生发展的结构失调,由于采取强制等方法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由于重复了他人的思维和机械地练习而造成思维保守,缺乏开拓精神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持续、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是个体与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它是个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存价值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个体主体性的持续发展过程;在发展的前一个阶段孕育着后一个阶段的构成要素,成为后一阶段的动力。首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注重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还给学生适当的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能感受到人的尊严和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通过提高主体性而增强自信心,并成为今后学习、工作的动力机制。其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中,民主协商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学生可以积极思考、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多种思维视角探寻,使问题在共同互动中得到解决和延伸。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多维思维的方式、好问的良好品质和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等思维特征。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品质的发展,必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种下创造的种子。
  3.促进教师“质性”敬业,增加职业幸福感。教师的敬业精神可分为“量性”与“质性”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以牺牲休息、苦干蛮干、任劳任怨等为标志。后者以勤于思索、探究奥秘、坚持巧干等为特征。对于当代的教师来说,前者诚可贵,后者价更高。因为前者缺少人文与科学的关怀,教师不仅不给自己安排必要的放松时空,忽略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很容易要求学生同样不惜血本的苦干。现实中,教师“垄断”作业通常作为衡量教师的工作态度与业绩和督促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包含着教师不“垄断”作业会导致教师工作懈怠的担心,或让学生参与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讲评会使教育质量滑坡的疑虑。教师“垄断”作业是以对师生的低信任度为依据的,而不是以师生幸福观和科学效益观为基础的。因此它容易诱发师生的不满情绪,降低他们的幸福指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教师想走“质性”敬业的道路,但也会因精力不济等作罢。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的实施,相信师生的自觉性与能力,为他们腾出“质性”敬业的空间,使他们有可能把大量时间用在“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上,通过潜心探索,发现解决学生问题的更巧妙的方法,变苦干为巧干,在发挥主体精神的过程中获得胜任感、愉悦感与幸福感。“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6]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敬业重心由“量性”向“质性”的转移,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必不可少的策略。
  4.实现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辩证统一。先从人文方面看,实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把教师从无效或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消除疲劳的充足时间。传统的作业由教师设计布置并由教师“全批全改”是天经地义的,这样教师的每天工作量远远超过八小时。他们经常不得不把在学校无法做完的事情带回家,夜以继日地干。而教师负担过重是学生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之一。当负担重到他们没有或很少有时间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时,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效果便心中无数了,工作焦虑度就相应上升,于是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练习以保证起码的教育水准便成了他们聊以自慰的基本选择。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鼓励学生参与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既解放教师又福只学生。体现了对教师与学生的高度信任,是对传统作业内含的对师生不信任意味的否定。再从科学方面看,传统作业虽然存在了许多年,但因为它耗时多,教育效益不显,其合理性正在逐步丧失。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把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的部分权力还给学生,只要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认真参与协商,学生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同时,由于教师引导学生协商作业的相关内容,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应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的旨趣在于用更人文更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追求中小学教育的“低耗高效”。它不仅撼动了传统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的方式,而且影响了中小学教育包括从观念到结果的所有方面。因此,新课程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辩证统一,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彻到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7]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67.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0.
   [3]徐洁.民主、平等、对话—— 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l).
  [4]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钟启泉.对话与文本—— 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
  [6]熊川武等著.理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于向东等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韦   民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