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李庾南: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4 10:36
标题: 李庾南: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
李庾南: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  2012年02月17日  作者:陈瑞昌 邢晔   
因为一种坚持,她被写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55年耕耘,她将职业做成一辈子的事业
李庾南: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
73岁的李庾南依然充满活力  
  ■本报记者 陈瑞昌 通讯员 邢晔
李庾南其人
  年过七旬,却依然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不仅顶班上课,而且担任班主任,这样的教师不多,南通市启秀中学的李庾南便是一位。
  从1957年8月28日走上讲台开始,李庾南从教已经整整55年。她长期执教初中数学,同时一年不落地担任班主任。“我一直坚信,不只是专家教授,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留下自己的印迹。”她一直这样说,“能够将职业做成一辈子的事业,并享受事业追求中的艺术感受,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李庾南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自觉探求,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30多年来,她连续主持开展了8轮数学教改实验,进行了初中数学全程11个循环的实验研究,先后在自己班级对外执教公开课、示范课500节,应邀赴全国26个省(市、区)讲学200多场次,总结、提炼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统一,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坚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在课堂结构上形成了独立自学、群体议论、相机引导的基本模式。
  去年初夏,南通市政府专门举行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流派发展研究报告会,她一袭红衣、神采飞扬出现在会场,又是报告、又是上课,一点也不见老态。出席会议的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盛赞她“扎根教育教学一线50余年,根深叶茂,教书育人成果丰硕”,并且“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流派”。
  李庾南一直舍不下她的班主任工作。她说,教育首先是关怀,是呵护,做班主任更能够体验到一点,也更能够承担这样一种职责。
  2010年教师节前夕,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总部认证她为“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经南通市政府特批,李庾南至今还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一进教室、一上讲台,她便仿佛忘记了岁月……
  初春时节,73岁的李庾南随着人流,匆匆走进南通市启秀中学的校园。
  这位年过古稀的老太太,从1957年开始担任中学数学教师和班主任,连续55年耕耘教坛。
  她是功勋卓著的特级教师,捧回过全国中学数学教育的最高荣誉“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创立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金钥匙奖”和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4 10:37

  反思课堂
  1957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李庾南初出茅庐,走上了南通市启秀中学的讲台。
  17岁的她觉得,教师是个不错的职业,一定要捧牢这个饭碗,站稳这个讲台。于是她给自己定下了“安分、认真、勤勉”的准则。虽然家离学校不远,步行只要十多分钟,可为了迅速胜任教学工作,李庾南住在了学校里,早上和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打球,晚上走进办公室备课,向老教师请教。
  当时,李庾南一周要上21节课,可为了提高上课质量,她常常是先听老教师的课,再依样画葫芦,工作量几乎多了一倍。虽然年纪轻,底子薄,没经验,但她坚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铆足了劲儿向书本学,向老教师学,向学生学,向实践学。这种珍惜与投入,很快就得到了老教师的认可与帮助,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她融入了学生中间,像一个“大姐姐”,和他们打成一片,尽可能多地接触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处处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观察、发现、思考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李庾南的教学逐渐成熟,她班上的数学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1978年,李庾南年近不惑。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同步,她开始审视自己的工作。“那一年,已经是我教书的第22年,过去的21年里,我也很认真、很勤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分数很高,按学校里当时的标准觉得很优秀,走上社会却不一定很拔尖,而有的学生学习不一定拔尖,但是思维活跃,能力很强,善于交往,这些孩子后来到社会上却成为佼佼者。这种反差使我想到我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评价观是不是有些问题。”李庾南说。
  当时,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正大行其道,李庾南却感觉到了它的弊端。可是,舍此该如何教,路在何方呢?她泡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一切机会去试、去摸索、去闯新路子。她逐渐体会到,学生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下学会的。于是,她开始在引导学生学会上下功夫。先是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做题,结果任务多,负担重,效果不太好。由此,她进一步认识到,学生要学会,还得讲究方法,于是,着手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
  李庾南开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的行为,实现了由单纯研究教师“教”到研究学生“学”的转变。她的研究探索先后经历了“学生自学数学能力及其培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创建”、“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结构”、“学程导进技艺研究”、“主体性教育研究”、“学生学力的形成及其发展”、“初中学生学力发展与评价研究”、“学生学力发展与课堂教学创新——‘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新探究”八个阶段的探索实践,成功创造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将教法和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自主、自信、自为,强调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竞争,强调点拨、促进、升华。
  在多年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李庾南出版了《中学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等9部专著,应邀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等拍摄理论讲座、教学录像200多讲,先后3次出席国际数学教育会议,培训教学骨干、教研人员达两万多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教改骨干,造就了一支优秀团队,形成了李庾南教学流派。她的科研成果先后获江苏省普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全国中小学改革“金钥匙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应该说,李庾南解决的,其实不仅是数学教学中的学会问题,更是学生学习的动能问题。在她的课堂中,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终极目的是,促使学生自我开发,在学习活动中自主、自动、自由地发展,成长为善于学习的“世界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4 10:37
 关怀学生  在不断探究数学教学的同时,李庾南一刻也没有离开她的班主任工作岗位,50多年坚持不辍。
  其实,最初李庾南担任的是“副班主任”,跟着一位40多岁的王老师当助手。当时,最大的学生只比她小两三岁,个头几乎和她差不多高,李庾南一点也找不到感觉。王老师看出了她的顾虑,笑着说:“小李老师,你有你的优势,你年轻,和同学们几乎是同辈人,他们在你面前,就多了几分亲近,少了一点拘束,你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啊!”
  当学生的朋友,成了李庾南几十年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法宝之一。比如对待孩子们的早恋问题,她一直给予“同情之理解”。读了初中,开始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彼此爱慕是人之常情,教师、家长如果武断干涉,学生往往会破罐破摔。李庾南总是耐心地和学生谈话,问情况,举例子,摆观点,讲初中时代的任务和目标,谈高中、大学乃至工作后会面临怎样广阔的世界。她和学生谈同学相处之道、说生活困惑之解,鼓励他们以健康向上的精神,争做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她特别喜欢对有早恋苗头的学生打一个比方:青苹果很好吃,但要是没有成熟就摘下来,吃在嘴里可是又酸又涩的。这样的比喻,加上身边的事例,总是让学生们很信服。
  从学生眼里的“大姐姐”,到“妈妈”,再到现在的“奶奶”,李庾南回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历程时很有感慨。她说:“开始做班主任时,我自己管理比较多,渐渐地,和数学教学的‘自学·议论·引导’同步,我的班主任工作也走向学生自我管理。以前,学生进来,临时的班长是我指定的,后来是自荐,谁自荐了,我就给谁平台。现在我班上有5个值日班长,周一到周五轮,给孩子们锻炼的平台。过去,班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是我去处理,做法官,判谁对谁错,现在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这就体现了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这样一个思想。我最后归结为四个‘自’:自学、自治、自律、自理。一个能自治、自律、自理的人,他一定能自学,能自学,就能促进自理。”
  李庾南做班主任工作的第二个法宝是活动。不管升学压力有多大,她总是坚持寻找生活中的德育源泉,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感受生活。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的入团宣誓,复旦大学图书馆里的学术体验,军营里学生们席地而眠、长途拉练,拓展训练基地上学生们的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还有军山上观日出,黄泥山下的野炊,游轮上看长江……让学生回到生活本身,真正成为活动、实践的主体,其间的阳光雨露、风霜尘埃、山水花木,都在学生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让他们丰富认知、碰撞思维、砥砺品德。
  作为班主任,李庾南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还有不会学习、不爱学习甚至不想学习的孩子,但她从来不放弃“最后一个”。她说:“每一个学生和我的孩子一样重要,我也是他们的母亲。”
  有一个叫小理的孩子,是爸爸在路上捡来的。这位爸爸是个普通的职员,收入不高,没有结婚,所以收留下“野孩子”做儿子。小学阶段,小理成绩不好,有的同学欺负他,有的老师也不喜欢他,因为他经常不做作业。邻居也把他当成病菌,不许孩子跟他玩,怕被带坏,所以,他只好跟比自己小得多的小朋友玩。光是在小学里,他就留了两级。
  当时,李庾南教的是实验班,小理分在另一个班。他爸爸听说过李老师是如何关爱学生的,就通过关系找到李庾南,希望能把孩子转到她的班上去。
  李庾南一听小理的情况,实在不情愿他来增加压力,影响教改实验的成绩,可心里又可怜这个被生身父母遗弃、现在又没有养母的孩子,虽然拒绝了这一要求,态度却不很坚决。
  小理眼泪汪汪地请求,并表态一定会努力学习,几个同学也帮着说情,表示今后大家一起帮助他,他会进步。
  李庾南出于女教师的仁慈之心,也由于母亲疼爱子女的天性,收下了这个一直被遗弃、歧视的“野孩子”。
  小理的知识基础确实差,也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李庾南感到,首要的是帮助他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内心,促使他明确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指导学法,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于是,每周六晚上她都约小理到家,帮他消化、理解、巩固一周所学,再借课外参考书给他,指导自学。
  渐渐地,小理不仅学会了老师教的数学题,而且会自己学习、做题了。心灵得到温暖,学习有了进步,更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初一一学年中,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周末晚上他都准时到李老师家学习。
  进入初二,小理已经不再需要李庾南的个别辅导,还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团。
  李庾南班上还有一位小马同学,他家境贫寒,父母没有文化,兄弟姐妹四人,一家的生活就靠父亲做工来维持。初一第一学期开学不久,李老师走访了他家,看到小马父母亲都老实巴交,家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她很同情这家人,决定多关心、帮助这个孩子。后来,李庾南帮助小马向学校申请,减免了全部学杂费。
  小马小学学习基础差,思维速度慢,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不强,进中学后难以跟上。这使本来就衣着寒酸、拙于言辞的小马更加没有地位和尊严。甚至在课堂上,小马回答不出问题时,有些同学会哈哈大笑。小马作业错误多,考试成绩一般都是最差的,订正练习或作业时,有些不懂事的调皮男生竟抢过小马的练习本或试卷在教室里“示众”,还嘲笑说:“红灯!红灯!”体育活动课上,也没有同学和他一起活动。
  贫寒的家庭、卑微的地位、恶劣的环境,让小马越发自卑、自闭。
  李庾南发现了这一情况,及时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和那些幼稚无知、逗弄小马的同学个别谈心,教育他们要有爱心、同情心,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她多次和小马促膝谈心,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告诉小马:自己小时候家境也非常贫苦,却从来没有悲观、失望过,而是更加勤奋地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后来,终于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
  一次次的交流,让小马打开了心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4 10:38
坚守理想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教育领域,老师们被压抑了10年的教育热情被释放出来,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李庾南也开始了她的教改之旅,上课,思考,研究,交流,写下了一段辉煌的教学人生。
  为了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真谛,几十年来,李庾南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每一次上课,她都认真钻研教材,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加工。她说:“这是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前提,也是产生教育智慧和有效质量的根本。”后来,她的工作越来越忙了,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和青年教师交流、指导徒弟上课,有时还要接待一些外地访客,或外出讲学,但她一节课都不肯落下。要外出讲学了,她总是掐好了出发的时间,上完上午第一课再走;讲学归来,顾不得舟车劳顿,总是上午到家,下午就出现在课堂上。以前自己的儿女年纪小的时候,有时生病住院,晚上她陪在病房,白天托同病房的病友家属照看一下,自己又精神抖擞地站到讲台上。前两年,李庾南90多岁的母亲生病住院,年近古稀的她,晚上在病房里照看老母亲,一大早再赶到学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段时间,她的办公室常备着一套洗漱用具。从教几十年,她出了九本书,每本书都是自己一笔一画地写,一字一句地修改,以至于右手的手指都磨变了形。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教学理论水平,她每个暑假都要赶赴当时的扬州师范学院,接受专家学者两个星期的个别辅导。1984年,为了撰写论文《初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她多方找老师请教,与朋友磋商,有一次早上6点从扬州出发,赶往镇江,尔后再从镇江赴常州中学,直到后半夜,才到达南京朋友的住所,虽然一天奔波了四座城市,然而,师友们的亲切点拨、殷殷教诲让她异常兴奋。那一夜,李庾南只睡了3个多小时,一大早又急急忙忙赶往江苏省教研室,再向有关专家学者求教。
  1987年5月,李庾南应邀去大连讲学,返回时选择了坐海轮。可上船后她才知道,只剩下了散席票,而且整个航程需要29个小时。她丝毫没有犹豫,租了一条草席,铺在船舱走道边,在拥挤而嘈杂的环境中,静下心来,把膝盖当做办公桌,开始了《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实践研究报告》的撰写。累了,就去看看奔涌的大海;饿了,就掏出干粮啃几口。艰辛的旅程结束了,作为江苏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报告也写完了。就是在海轮过道边的草席上完成的这份报告,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
  讲这些故事,李庾南的重点是在说明,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反思。
  在李庾南身上,最让人佩服的就是那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50多年来,她一直在一所学校,一直在熟悉的课堂,从初一教到初三,再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那么激情洋溢。
  一位教师的成功,很难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几十年来,李庾南都在教育教学一线,从来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尽管获得过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她以前给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教学录像,每节课却只有区区50元的报酬。“我可能是中学教师中留下音像资料最多的。江苏教育电视台就给我拍过120讲,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分别给我拍了几十小时。人家说的,要是一个歌星拍这么多,早就非常有钱了。”李庾南做出遗憾的样子,其实非常自豪。
  这样一位名教师,哪能没有挣钱的机会?有一段时间,好几所外地学校开出了高薪想要聘请她,李庾南一一回绝。找上门来请她做家教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我从来不做。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我的脾气,找我的人也就少了。要备课,要写文章,还要看新闻,哪有时间去做家教?”不过真有学生求教,李庾南还是一口答应。放学以后留在学校也好,电话交谈也好,登门请教也好,她是那种永远的热心人。
  启秀中学校园里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师生们走过树前,每每有一种肃然的感觉。73岁的李庾南有点像这棵树,不免苍老,却依然茂盛、挺拔。
  《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17日第3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