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架天线、接地气”讲活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1 06:14
标题: 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架天线、接地气”讲活课堂
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架天线、接地气”讲活课堂 2012年04月09日  作者:李伦娥 余俊  
  都说欧阳友权的课上得好,3月1日,记者赶了20多公里路,专门走进中南大学,来听听欧阳的课到底好在哪儿?
  “速成速朽是网络文学的一块短板,网络写作还需要接地气,尽量避免点击率崇拜,更多关注社稷民生……”9点35分,记者刚走到文学院412教室门口,便听到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教授那充满激情的声音。透过门缝,记者看到黑板上写着“网络文学的四副面孔”几个大字,龙飞凤舞。欧阳正给研究生上“网络文学研究”。
  在角落里找到个位子坐下,记者顺手拿起旁边一个女生的课本,《网络文学概论》,欧阳友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老师讲到哪儿啦?”记者偷偷问道。女生愣了一下,回答说:“这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课本上没有,他不会照着书讲。”课堂很安静,记者没敢多问,跟学生一道认真听起课来。
  “为什么说网络文学要接地气呢?我们来看看2011年末热门网络小说排行榜,第一名《吞噬星空》,第二名《斗破苍穹》,第三名《遮天》,还有《天珠变》、《武动乾坤》、《大唐皇族》、《永生》、《锦衣夜行》……”
  “哇……厉害!”听着老师抑扬顿挫、如数家珍,教室里啧啧赞叹声一片。
  “前10名我都粗略浏览了一下,全是玄幻武侠、架空穿越、灵异修真、历史后宫之类,没有一部写的是现实题材,类型化问题严重。这就好像羊肉小炒,爱吃辣的再放点湖南的剁辣椒,冬天热腾腾倍儿香,连续吃一个月,你还想吃吗?”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
  “所以,网络写作应当对网络志存高远,对文学心怀敬畏,提倡打深井、接地气、关注现实、了解民生,提升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思想内涵的深度……”
  课堂上,欧阳教授还引用了网络MM之歌:“我们都是大美女,每一次点击消灭一颗痴心;我们都是狐狸精,哪管它网恋真不真。”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显然,欧阳教授的授课内容正是年轻人感兴趣的,网络思维和网络语言又正对年轻人的胃口,刚好接了“地气”,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网络文学”是个新兴学科,欧阳是业内公认权威,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这个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第一个教育部规划课题和省级规划项目,第一个网络文化研究所,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网络文学研究专著,主编了国内第一套《网络文学教授论丛》,创办了互联网上第一家汉语“网络文化研究”网站,等等。
  这一系列的第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为他的课堂教学架起了一根天线。
  “架天线、接地气”,这是采访中欧阳为自己课堂教学总结的经验之一。他说,“架天线”就是要熟知学科最新、最前沿的东西,而“接地气”就是要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有针对性,学生才易于接受。
  欧阳教授说,自己到这个世上天生就是来教书的。从民办教师开始,小学生、中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欧阳教授几乎教过所有层次的学生。从教35年,三尺讲台在他心目中有着重若千钧的分量,但1994年从湖北某高校作为人才引进到原中南工业大学的时候,却深感压力——在以工为主的这所学校,文科老师可不好当。最开始他被安排讲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这门课此前他从未接触过,谁知一鸣惊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主讲的“美学”、“文学理论”、“网络文学”、“学术论文写作”、“口才学”、“文化产业”等,都多次被评为优质课,10多次获得A类课奖或教学质量优秀奖,去年还被学生评为全校最受喜爱的17名研究生导师之一。也难怪,不仅课讲得好,看拳击、喝烈酒、游冬泳——欧阳教授的三大爱好更是让学生们尖叫崇拜。
  “透、熟、巧”,有人这样评价欧阳教授的“教学三字经”。“透”即内容讲透;“熟”一方面是对教学内容滚瓜烂熟,一方面是熟悉和了解学生所需;“巧”指的则是讲课技巧。
  “老师对自己的领域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文学院的李双双感慨道:“比如我们在PPT中展示的参考文献,从第一个引用文献开始,这个人在哪里工作,对哪些领域的研究最有造诣,发表过哪些有影响力的文章,等等,他都能一条一条陈述出来。”
  “老师说什么都是信手拈来,感觉特别熟悉,思路也特别清楚,不管发散到哪儿都能拉回来。不会像有的大学老师太随意,可能漫无边际,讲着讲着就不知道讲到哪里去了。”学生寇超颖如此评价。
  “老师很会调节课堂气氛,会用到很多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段子。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在谈到现代诗的时候,曾提到‘你说我是诗人,你才是诗人,你们全家都是诗人!’从他口中讲出来特别有意思。他能将枯燥的文艺理论和案例自然穿插,尤其在举例的时候,数量多、语速快、发音准,一气呵成,还很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再配上丰富的表情和手势,神采飞扬。”学生张婷说。
  还有一点难得的是,每次上课,欧阳教授从来不是满堂灌,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他说:“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听;要调动他们的潜力,而不是让他们被动接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记者这次听课,本想借课间休息再跟学生打探一下欧阳教授的“教学经”,谁知他们竟无暇搭理。因为欧阳教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下次课是学生主讲他点评。此时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8个专题、8个组,谁主讲、谁搜集资料、谁准备讲义、谁制作PPT。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受益终身。此前的一次课堂讨论《文艺报》整版刊载;2008年12月出版的《网络文学发展史——汉语网络文学调查纪实》中的调研部分,也是在这种课堂教学实践中完成的。
  欧阳友权 2003年被评为中南大学首届十佳教学名师,2011年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中南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称号(该奖项由学生评选、学生颁奖)。(本报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余俊)
  《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9日第6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