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听李树英老师讲教育现象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3 21:01
标题:
听李树英老师讲教育现象学
听李树英老师讲教育现象学
唐泽霞
最近一段时间,似乎学习的机会特别多。而听报告听得最多的人便是李树英老师了。
细细一想,在短短的半年之内,我听李老师报告共计有六场!这六场分别是:去年下半年湖师大,那是首场听李老师报告,那天讲教育现象学,场景依然记忆犹新;暑假在岳阳,刘老师办的教师高级研修班,首场也是请的李老师,时间一天半,三场报告,主题是课堂学习研究与教育现象学。我主持了其中一场,并利用报告的间隙约请李老师做了一场访谈,那是奉《教师月刊》林茶居先生之命,临时抱佛脚,自我表现有些狼狈,但李老师敬业认真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近两场,一是湖湘教师首届读书论坛,一是师大再次请了李老师,这两场相聚时间不过一周而已。想一想,这样的缘分也实在是难得了。我估约着,像我这样听李老师的报告,应该是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于是,当
29
日刘老师告知我李树英老师在师大的讲座信息后,我第一时间确实是有些犹豫。询问李老师讲什么,刘老师只是说:你可以来听听。于是,我便去了。尽管那天下着雨,还很冷,我穿得不多,身体还有些不适。
迟了一点到,报告已经开始了。
迎面走过前门,李老师正在讲阿尔伯特大学,看来依然
是教育现象学。
快步跨向后门——幸好门是开的。心中有一丝尴尬,毕竟迟到不好。站定了几秒,找到一个位置,仓促坐下。
渐渐进入讲座之中,慢慢发现,今天李老师讲的,虽然依然是教育现象学,但有了不同的切入点。他以自身的体验为例,讲述教育现象学进入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讲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对涉外经济学院的观察与改变。我梳理了一下,便是这几个关键词:进入——观察(体验)——文献(查阅、解读、词源学追踪……)——解构——重构。涉外优美的校园环境、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令人向往。尤其是,李老师基于人的体验为根本的改革思路,让人不由得对涉外进一步的发展前景心生期盼。
讲座中,体会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象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虽然之前我多少接触了一点现象学方法,比如悬置判断、比如回到事实本身,可一遇到具体的问题,我的惯常思维就不自觉的冒出了头,甚至,深深觉得思维的受阻,仿佛被某种无形的东西所框住,无法放开,更无法进入那种自由敞开的境地。或许,是从小的循规蹈矩、畏畏缩缩,不知不觉禁锢了自己。比如,讲座中李老师出示了一幅图,一张教室里孩子昏昏欲睡的照片,他引导听者说说对这张图片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时间,有个老师说是孩子接受能力不行,学生懒于学习,也有说是老师不关注学生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不行,没有趣味性,不能因材施教,还有说孩子学习负担过重的……然后就是沉默,大家除了这“显而易见”的原因,似乎一下子找不到别的。这时有个老师说是孩子缺乏午休,李老师予以肯定,另一老师说也许这正是午休呢!大家便笑起来。气氛活跃后,大家的思维慢慢开启,于是,各种答案开始出现了:也许是孩子刚上完体育课、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也许是座位编排的原因;也许是灯光太暗,容易引人入睡;李老师还补充一句,也许是男生太多……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不能想到这些呢?是我被习惯性思维困住了头脑?是我怕答不对而不敢回答?是我的行为处事方式一贯过于保守低调?是我没有一开始就领悟李老师的问题?是我今天身体不好,状况不佳?还或者是今天讲座现场的座位安排不足以让人放松自如?……
我又想起上次在师大理学院的读书论坛,李老师在讲课时也抛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那个更有趣,来自北大一个学生对李老师的提问:假如李老师的妻子和母亲同时掉入河里,李老师该如何从现象学的角度做出回答。李老师将问题抛给了听众。很多老师都做出了看似聪明的回答。有个老师说:这个事情没发生,假如发生了,我会怎样怎样,李老师给与了肯定,说是她的回答部分体现了现象学精神。听到这里,我似乎有一点开窍,可最终没有想到这一层:既然这是“假如”,就无法确知在当下那一刻会发生什么。所有关于“那一刻”的判断都只是一种价值判断,而现象学关注的是即刻的反应,是当下那一刻的行为,恰恰处于价值关涉与无涉之间。
二是关于课程与学生学习研究。目前因休假,没有学生,也就没有了赖以思考和实践的对象和载体。但之前走的路已足够弯曲了,现在的时时刻刻,我都期待着新的课堂新的教学。李老师所讲,有两点印象深刻。其一是以目标取向的课程,所有的,如教学内容、重难点、教材、教学活动、教学评估,都应该指向这一目标。这意味着,用来教学的教材,并不是唯一的。其二是学生的评教,我们的理解,一直是经由学生来评价老师的教学,如老师的基本功怎样?对待学生的态度?老师是否持教案上课等等。事实上,李老师认为的“评教”,非评教师,而是评学生自己,评自己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说了几点可供参考的问题,封闭式的比如教师的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指向目标?考试方式是否指向教学的目标……开放式的问题如对教师的建议等,封闭式问题是公开的,而开放式问题只对相应老师公开。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虽然在小学,不宜直接采用这样的问话方式,但不妨可以借鉴这一思想。这背后所体现的,一是目标取向的课程意识,而非简单的“教书”,至少是“教学”(
teach the students to learn to learn
);一是体现的对每个人的尊重。
其三,是李老师本人关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讲座结束后,有位老师提出尖锐的问题:李老师与家人不在一起,而之前所放的那首关于爱的小诗,昭示的是一种心手相连的爱的意境,那李老师的生命追求到底是什么?李老师先是惯常地对提问者表示感谢,然后依然说起无数次提过的对儿子的歉疚,显然,他目前在涉外经济学院,是有着对于事业的追求,而且,他强调,家人都很理解并支持他的这种追求。
我不由得想起李老师在讲座中对于涉外的“解构”与“重构”,那一张张幻灯片里密密麻麻的文字、数据、注解、图片,而李老师来涉外才仅仅5个月!而仅有的几次与李老师在QQ里的招呼,感觉他总是忙得不行,让我感觉,和他说上一句话都会有种罪恶感,而不忍心去打扰他的工作。以我短时间内对李老师的了解,觉得他的为学、学业、为人,都一以贯之体现着一种严谨、缜密、平实的情怀,实在令人敬佩。
到底是在湖南师大,提问的氛围和质量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可惜我并未准备问题,讲座过程中也不曾思考,实在愧对。不过,我本来就是抱着玩一玩、看一看的心情来的,确乎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印象稍深刻的,还有一个同学,他问到感性与理性的问题,沿用李泽厚(?)的观点,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问教育现象学如何看待感性。时至今日,我竟然不记得当时李老师是怎样回答的,只知道答得很精彩,我当时是理解了。凭现在的领会,我记得李老师是承认现象学的认识方式确实是感性的,但他似乎不认同所谓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且感性必须经由理性才能达至深刻认识,因为,恰恰是有些所谓理性的认识,遮蔽了对于事物的直观感受,更何况,有人往往直接凭借既成的所谓理性的判断,从而遮蔽了对事物的原初体验。所以,现象学的认识方式,其实是超越了既有的所谓感性、理性二分的认识方式的。现象学乃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往往提问:生活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言下之意,生活不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样子。由此,现象学非常讲究独特性。这一点,在李老师对于提问者、对于台下每一个听者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中可见一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3 21:13
唐泽霞:这几日的书与影
一、《冷浪漫》科学松鼠会著,
北京,中国书店,2010,12
很喜欢本书的格调,冷静的天蓝,明亮的鹅黄,简单中透露着高贵的浪漫。开始还不明白那些排练整齐的符号中大大的黑体“Σ”,看书中文章《冷的浪漫与求和的姿态》(P73),方明白,“Σ”乃是求和符号,这是一种生活的姿态。正如文中所说:“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很大部分便是以为我们幸运得拥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永远具有这样求和的姿态,他们让尘埃开出花,让垃圾变成糖。”
二、《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喜欢张鸣写历史的笔法,用一个词,就是“好玩”,但又不失严谨周密,不是戏谑和不负责任,而是,处处都有来历,有出处(尽管我未查究,但我相信)。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一年多以来,几乎一有空闲,我就埋头看材料,家里床上地上全铺满了书和复印的资料。材料的确看了不少,成百万成百万字地再手里过,有时候看上几天,一个字也写不出。但这本身就挺好玩,看得时候,不知不觉,原来在老照片看到的人,就浮现在你的眼前,所有的人和事,都跳出来,在眼里晃来晃去,这种感觉,无论你写与不写,都是一种享受。别的学者是不是像马克斯韦伯那样,把学术当命,当为人类承担的使命,我不知道,但我自己,做学术也好,写随笔也罢,就是为了好玩,只要不好玩,我肯定不敢。只是一旦玩起来,就认真地玩,玩得着迷,尽可能玩出名堂。我迷过围棋,迷过京剧,本质上,跟迷学术,迷历史书写,没什么两样。”所以,张鸣实在是有意识地写得“好玩”。
正因为如此,对历史不甚了了的我,经由张鸣,经由他的历史杂说,我开始对历史心生向往。
三、《一生的学习》(印)克里希那穆提著,张南星译,北京,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
2010.2
克里希那穆提的文字,任何时候读来,都让人感觉有一种力量,使你排除了诸多纷扰羁绊,而变得平静安宁。面向真相、达至圆融、追求自由、活在当下,这似乎是克氏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在我而言,克氏的思想给我的启发是:只有不断了解自己的下意识,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在,才能超越,才能走出。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遭的关系,并走向这种关系,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从而体验一种完整的人生,而非一味陷入自我的窠臼中,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才能尝试过一种有创造力的生活,才能走向自由与智慧。
四、电影《战马》,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李·哈尔
/
理查德·柯蒂斯
昨晚看了一部好电影,《战马》。其实之前也打开看过,可对“war”确实是不喜欢,所以掠过。昨晚无聊,想起LW上次专门推荐过它,便特意来看。果然不错,场面大,制作精良,叙事语言唯美而节制。尤其是电影的主题,以战马的视角,反映残酷战争中的人性之良善,既让人痛恨战争的荒谬与毁灭,又让人为极端条件下人性的那一抹温情而触动,其实也不限于人性,是人性和动物性。很多时候,人性的过度自信容易导致迷失和沉沦,战争即是人性败坏的例证,往往这时候,是动物的忠诚、勇气,是它们那种原始之爱让人性得以复苏。电影中英德战壕相峙之中,英德士兵共同拯救被铁丝网缠绕的Joey即为例证,颇为戏剧化,也颇让人感动。
最后,想起一句题外话,为什么国外有关战争的题材总能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受呢?国内的战争片,给我的印象就是在暴力、邪恶、破坏力的展示之中让人不断郁结着屈辱与仇恨。这一点,也成为我不喜欢战争片的理由。不过,《战马》真是个例外。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