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日本基层教育部门谨慎对待教育电子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4 07:49
标题: 日本基层教育部门谨慎对待教育电子化
日本基层教育部门谨慎对待教育电子化  2012年04月07日   作者:严圣禾   来源:光明日报
对iPad说“不”
——日本基层教育部门谨慎对待教育电子化
  北京一所知名小学尝试使用iPad上课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电子和数字技术领先世界的国家。日本的教育电子化目前达到了怎样的程度?日本的中小学生在上课时人手一个iPad吗?本报驻日记者为你全面解惑——
  日本的教育电子化风潮
  作为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商业国家,日本IT业界近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教育的电子化。2010年,日本的手机运营巨头软银公司社长与微软日本公司社长等人联合发起成立了“数字教科书协会”,目标是建立让日本所有中小学生都拥有数字教科书的环境,着重开展试点以及普及推广等活动。同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恳谈会”,专门研究如何把应用了最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ICT)的电子教科书引入学校课堂;日本总务省则开始实施一个名为“未来学校推进事业”的项目,在日本全国选择了10个示范小学,为它们配备了平板电脑、无线网络和电子黑板等电子和数字产品,然后让学校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进行教学并分析其效果。
  于是,就在iPad诞生的2010年,日本也开始兴起新一轮的教育电子化潮流。以一些通信、软件、电脑企业为首,加上部分大学教授和出版商,各种推广电子黑板、数字教科书的协会相继成立。日本政府各部门也开始重视在课堂上推广最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中小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能力。
  在日本,电子教育推进派有很多悦耳的理由,例如拓宽视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减轻书包的重量等等。日本“数字教科书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在演讲时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150年前的医生如果来到现在的医院肯定会对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的变化感到惊讶;我们的办公室和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如今的教室却和100年前没有太大的差别,依然是课桌、黑板、教科书以及笔记本。过去,学校里拥有钢琴和显微镜等让孩子们感到兴奋的教具,这些东西一般只有在学校中才有机会接触。但现在,拥有iPad等最先进数字产品的却是自己的家而不再是学校。
  日本文科省“教育信息化恳谈会”在去年提交的报告中强调了推进教育电子化的必要性。报告称,21世纪的知识社会需要人们具备基于广泛的知识和灵活的思考而创造新知识或价值的能力。为了培养儿童使用信息的能力,有必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创造针对每位儿童的能力和特性的“个别学习”以及儿童们之间互教互学的“协动学习”。报告称为了培养21世纪的青少年,需要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升级,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有助实现这一升级。报告指出,现在的儿童从小就在经常接触信息终端的环境中长大,这些数字时代的儿童对电子和数字技术的适应程度超乎想象。必须从这样的实际出发,考虑今后应该如何开展教育。
  (新名词解释:“个别学习”是指老师在上课时使用的软件会对每位学生在信息终端上作出的解答瞬间作出判断。如果解答正确,系统会继续出下一道题。如果,解答错误,系统会提示老师来为学生进行讲解。这就相当于让每一位学生都在黑板上答题,对于难以推行小班教学的亚洲国家较为适合。“协动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电脑和网络与老师特别是同学之间的互动。一个班的学生可以就同一个课题进行自由研究,然后大家把研究成果发表到班级的局域网上互相分享。这些创新的学习方式确实要依靠最新的电子和信息技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4 07:49
基层教育部门呼吁冷静  那么,在企业和中央政府的积极鼓动下,日本中小学的教育电子化究竟已经普及到了什么程度?基层教育主管单位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本报记者不久前到东京都品川区政府采访了区教委学务处处长和气正典。和气处长的回答却大大出乎记者的预料——
  品川区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沿海地带,教育条件虽然算不上东京最发达的,但也绝对能代表东京的平均水平。该区公立中小学的电子化程度是,每所初中和小学分别至少要有一间40台和20台电脑的机房,因为中小学班级人数的上限分别是40和20人。目前,该区有一些小学作为试点引入了电子黑板之类的产品,但平板电脑、iPad还远远未能进入课堂。尽管如此,和气处长还是认为教育电子化推广得有点太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家往往只重视投入仪器设备等硬件却忽略了软件的建设。和气处长坦言道,虽然现在每个学校都配有电脑机房,其使用率特别是小学的使用率却特别低,低得让人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和气处长说,现在社会上风行教育电子化理论,商家拼命向学校推销最新的产品,中央政府各部门也积极强调在教学中使用最新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性。然而,要想全面普及教育电子化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有关方面并没有从脑科学、心理学等领域对教育电子化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分析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和学习能力到底有什么影响。老师用电子黑板上课时看起来的确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看到学生都盯着电子屏幕,老师就误以为大家都听懂了,但其实未必。其次,如果全面推行教育电子化,就必须重新修改教育大纲并对所有的老师进行培训。但现在还远远不能做到这一点,在有的学校,有老师对电脑和网络比较感兴趣,在课堂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但一旦该老师离开这一学校,一切就又都回到从前。
  早在2000年,品川区就开始在中小学推行电子化工程,所有的学校都建设机房,每位老师都配备一台电脑。但近年来,在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不断冲击学校的大形势下,区教委反而停下了信息化的脚步,开始进行反思。2010年,区教委专门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合理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作为该委员会的负责人,和气处长说,老师们的普遍感受是实在跟不上现在的数字化潮流。一是电子教学的效果并未得到权威的学术认证,二是大多数的老师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因此,尽管不断有商家主动上门表示要向品川区教委赠送iPad供学校使用,但区教委都一一谢绝了。当然费用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和气处长说,机子虽然是免费的,但随后的开发和维护费用却不是个小数目。由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不可能因为自己引入新的数字教材而向家长征收任何费用。如果将来中央政府要求使用平板电脑或iPad进行教学,那么国家就应该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
  最后在回答记者关于何时会把iPad引入课堂的提问时。和气处长说区教委尚未制定任何规划,如果将来学校通过认真试验发现确实有效果并提出要求,区教委才会考虑引入这一新生事物。现在是商家整天拿着新产品来向学校推销其功能,这时候还必须说“不”;只有当学校能主动向商家要求开发具备什么样功能的产品时,学校才真正具备了引入新产品的能力。和气处长呼吁人们谨慎对待教育电子化的流行,冷静地想一想到底要教给孩子们什么。如果青少年连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都未能具备就过于依赖电脑、网络和各种数字终端等工具,最终很可能造成教育的本末倒置。(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5 09:38
教师称没iPad别来上课引争议 反映急功近利心态
  大学教师竟称学生没有iPad不用来上课 正确育人观如何坚守?
  没有iPad就不用来上课?!上海海事大学一名金融英语老师的微博最近引起广泛关注。这名教师在微博上称“iPad代表最先进的思想,我的学生也必须如此”,并要求学生着正装来上课。随后,网友转发其微博并发表评论:“上海海事大学某老师宣称没有iPad的学生就不用来上他的课”。令人咋舌的言语迅速引发热议。
  无独有偶,北京师范大学董藩曾经在微博发表言论“到40岁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现代社会教书育人乃至成才成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身为教育者,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自身做起摒除功利和浮躁?
  “每位学生购置一台ipad”,上课为何如此奢侈?
  7月15日晚22时许,ID为“扫叶散人”的新浪微博用户发布了一条微博。“从下学期开始,我将使用iPad上金融课。所有的讲义、考试、资料只提供iPad兼容的格式,希望每位学生购置一台iPad。iPad代表最先进的思想,我的学生也必须如此。如果你没钱买,去赚钱买,如果你暑假两个月都赚不到区区4000元,你不适合学金融,也没必要做我的学生,贫富不反映你的家境,却反映你的能力。”
  随后,网友“郑睿swansea”发表微博称,“上海海事大学某老师宣称没有iPad的学生就不用来上他的课”,该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两天里就被转发了100多次。“没有iPad的学生就不用来上他的课。他的课就是奢侈品,而不面向平民大众……”众多网民纷纷发表感慨。
  据了解,“扫叶散人”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三系的教师梁某,他开设了一门金融英语课程。随着网民关注的不断升温,他的另一条微博也随之曝光:“从下学期开始,男生穿西服+衬衫+领带+口袋巾+皮鞋,女生须全套化妆。不能每节课都做到的学生,考试不超过90分。”
  目前,梁某已删除了引发争议的微博。他认为网民曲解了他的原意,他是“‘建议’学生购买,而不是‘强制’购买。“首先,我会用iPad连接投影仪上课;第二,没有iPad的学生不影响听课效果;第三,我提供的教案、资源的确是iPad格式,但用PC、MAC可以照常打开。如果没有iPad,某些便利性学生可能无法享受,但绝不会影响知识的获得。”
  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部长彭东恺对事件作出回应道:这名教师的言论属于“自言自语”,现在处于放假期间,教师个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引起了争议。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肯定是不支持这种说法的。“我们除了正常的教学要求外,不会额外要求学生购买任何物品。有规定不允许穿拖鞋来上课,但没有规定一定要穿什么衣服来上课。这名教师自己已经删除了原中文微博,应该已经意识到自己言论有失妥当。”
  有教无类,教师岂能随意设置“教育门槛”
  许多网友和社会人士对梁某的评判标准表示质疑:iPad代表最先进的思想吗?学生应该人手一台吗?网友“开心琪琪的马甲”表示:“iPad确实功能强大,但是其生产应用主题是更好地为人服务,绝不能说买不起iPad就代表能力差或者思想落后!”
  社会学家、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认为:“iPad并不代表最先进的思想,只是代表一种先进的技术,从根本上只是一种工具。”
  就在两个月前,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董藩曾在微博上对自己的弟子说:“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面对外界的质疑,董藩对媒体称“培养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教师如此随意设置“教育门槛”引起众多争议。
  网友们纷纷表示,教育应当是平等的,老师应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否则就失去了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教育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判标准,但是这种评价标准绝对不能简化为金钱。
  网友“行走的海豚”说:“不要把衡量成功的标准只定义为钱。希望老师们能在教书育人的时候,多想想他们的责任——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的责任。”
  谨言慎行,为人师表更应远离功利和浮躁
  对于梁某的惊人言论,网友们直呼“看不懂”。网友“danger地带”说:“现在的教育到底为了什么?现在的老师还是为人师表吗?”网友“周戴龙”说,“教师言论失当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也许这位老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这话说得太绝对了。”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表示:“现在的许多教师都很有个性,但为人师表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论。”顾骏认为,梁老师的这些要求会对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压力。“现在很多教师言论带有‘铜臭味’嫌疑,代表了社会上的一种价值取向。梁老师的这种有意无意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后续效应,他对此应予以充分考虑。”
  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肖鹏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这个角度说,梁老师建议金融专业的同学及早准备工具也无可厚非。但是,高等教育在根本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人修养,对学生内在学识素养的重视应当重于外在的工具配备。”
  “更何况,微博是一个力量非常大的媒介平台,作为老师,发表言论应当考虑后果,在微博上更应如此,梁老师应三思而后行。”肖鹏说。
  被誉为“成功教育创始人”的上海市闸北区第八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刘京海表示:“教师有自己的职业特点,是代表民族、国家以及上一代人对下一代进行教育,应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本应“育人”的教师如果发表这样的言论,则会造成教育只“制器”而不“育人”,学生想“赚钱”本身甚于想学习“赚钱”的知识。
  刘京海同时指出,在责怪梁老师的个人行为之外,其实更应反思其言论背后的价值观。“当今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越来越渗透到教育领域,梁老师的话也是这种社会氛围的产物。”他呼吁,“作为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时刻自省,远离功利和浮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8 05:46
iPad取代课本进多所美国高中课堂 教育专家担忧  2011年09月05日   作者:黄敏   来源:新华网
  新学期伊始,苹果iPad走进多所美国高中课堂,取代传统教科书,受到师生欢迎,也引起一些教育专家担忧。
  进课堂
  康涅狄格州伯灵顿高中的学生一开学就领到一部全新iPad,打开一看,电子教科书和相关辅导教材赫然在目。
  伯灵顿高中校长帕特里克·拉金告诉美联社记者,与传统课本相比,500美元的iPad是一项更好的长期投资,不过对一些尚没有电子教材的课程,学校仍然采用传统教科书。
  拉金说,传统纸质教科书相当过时,“iPad将使我们的孩子有机会使用更贴切的教材”。
  肯塔基州教育局官员说,伍德福德县高中将给1250名学生每人配备一部iPad,成为该州第一所采用iPad电子教学的公立高中。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一些学校也购买大量iPad。
  苹果公司官员说,超过600个地区启动“一对一”项目,即至少一个教室的学生一人配备一部iPad,上课时用;其中近三分之二已于7月启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8 05:47
益处多  iPad价格取决于软件配置和服务,通常需要500美元至600美元。按照康涅狄格州布鲁克菲尔德高中的计算,一名学生每年教科书花费至少需要这个数目,而iPad上还有图形计算器、字典和其他辅助工具,因此后者更划算。
  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款薄薄的平板电脑益处多多,包括以互动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方便记笔记的便条簿和书签、快速向教师发送测验试卷和家庭作业、观看从重大历史事件到外语学习的视频等。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特别欢迎iPad走进课堂。对那些罹患自闭症和学习障碍的孩子而言,通过视觉形象而非言语传授知识更利于学习。
  拥护者认为,iPad电子教学以互动为特色,更适合今时今日的学生,因为对他们而言,电子设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二学生克里斯蒂安·伍兹说:“我觉得大家会喜欢。我真不知道哪个高中生不想要一部iPad,我们在家常用电子产品,上课时则用(纸质)教科书,能够统一起来真好。”
  惹担忧
  在一片拥护声中,一些专家提出,越来越多学校引进iPad用于教学,设备使用频繁,相关部门需要确保对无线设施的支持、修复和其他费用。
  即便学生拥有最现代的设备,仍然需要科学的课程编制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教育与信息学教授马克·瓦绍尔专门研究技术与教育相互关系。他说:“俗话说,音乐不在钢琴;同理,学习不在设备。”
  iPad走进高中课堂这一趋势引起教材发行企业关注,纷纷着手开发专供iPad的电子教材,抢夺市场。在美国,高中教材年销售额达55亿美元。(黄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8 06:23
1. 英国的教育信息化特色
  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教育领域具有战略上的远见卓识和策略上的求新务实。多年来,英国利用雄厚的综合国力,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大力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人才优势,努力开发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大促进了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全面提升,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构学习化社会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00年英国“产业大学”的运作,就是政府借助信息技术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把学习者的需求和各类教育资源的供给及时而有效地连接起来。产业大学的学习网是由遍布全国、分布合理的各个学习中心构成的,各类工作场所、学院、大学、图书馆、住宅区、购物中心、足球俱乐部、休闲中心等都被纳入其中,它是一个面向所有人,帮助个人和组织认识自己的学习需要并向学习者提供最适当学习资源的新型组织,产业大学的运作和发展已使英国的终身学习化社会构建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2. 美国的教育信息化特色
  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学校网络普及率高、设备先进、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深层次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实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此美国也形成了自己多元化与标准化相统一的特点:由于美国教育行政实行地区分权,各地(州、行政区、学区、学校)都有教育自主权,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教科书等因地区(甚至学校)而异,信息技术教育也呈现多元化格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克服多元化所造成的地区差异与学生学习差异,美国十分重视国家统一标准的研制工作。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和《全体学生的教育技术标准》则详细规范了师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构成和要求,对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一体化促进作用。美国建立了高速主干服务网络,极大地改善了科学研究的环境条件,特别是为在教学和研究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方便。该服务网络系统还与国防部、能源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等联邦政府部门的超级计算中心连接,实现资源共享。美国还建立了教育资源门户网站(http://www.thegateway.org),该网站中没有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主要是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加一个搜索引擎,把各类教育资源联系到了一起,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而美国各院校资源建设通常采用设计与开发分开的原则,由学校教师做好资源的教学设计,媒体公司负责制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3. 澳大利亚的教育信息化特色
  覆盖澳大利亚全国的澳大利亚教育网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还覆盖全澳大利亚所有的中小学,它帮助各级教学部门师生共享澳大利亚全国和全世界的信息。通过强大的教育网络,澳大利亚政府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进行严格的课程和教学质量控制,并用立法的形式对课程进行管理和评估。如果某学校在评估或检查中不合格,就会被勒令整改甚至被取消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这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澳大利亚在教育网络方面的投入,这确保了其教育的品质,使其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8 23:32
电子教材真的能完全取代纸质教材吗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日报 2012-4-17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电子书、平板电脑的普及在给个人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为现代教育带来了变革与冲击。我国多个城市的中小学正在进行“电子课本”取代“纸质课本”的推广试点。有业内人士称,电子教材不仅节省成本,还能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但电子教材真的能完全取代纸质教材吗?它的应用真的能显著提高学习成绩吗?笔者认为,不然。
  什么是“电子课本”?“百度百科”下的定义是,“电子课本”是以纸质主体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传统教材模式向网络化教材转变提供了良好范式。因此,“电子课本”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科技、网络等媒介的推动下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
  我们不妨把“电子课本”的优势给列举出来:其一,“电子课本”可以使教学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它使原先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变为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自主探索式教育。从这点上说,似乎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训练力度,从侧面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其二,对于学生而言,“电子课本”使其免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取而代之的则是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远程互动式的教学体验。其三,对于老师而言,他们则更乐意以“玩伴”的身份同学生们进行线上远程教学,亦或是在课堂上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游戏式的教学训练。其四,对于社会而言,“电子课本”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纸资源,起到了课本循环利用的效果,不必再为了回收课本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显然,“电子课本”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电子课本”并不能带给我们爱上阅读的感觉,没有阅读纸质课本的那种愉悦感,也就缺少了那份韵味,难以嗅到书的香气。倘若读书的过程嗅不到书香,那么读书也就俨然成了机械地学习过程,也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读书、做学问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过程,诚然,科技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便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弊端。如若任其发展,不但起不到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反而还会影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4 10:57
过早玩iPad 会影响认知和情感


 2012年04月20日  作者:黄征 温红蕾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黄征 通讯员温红蕾)ipad、iphone、PSP、电子书等,这些高科技的新玩意,很多孩子拿到后“无师自通”。国外一篇研究文章在网上流传,称“过早使用iPad对儿童智商不利”,不少家长很担忧。
  几个月前,刘女士买了一部iPad,5岁的儿子立刻被它吸引。没过多久,就玩得比妈妈还熟。起初,刘女士认为孩子“聪明”,常在朋友面前夸儿子“学东西快”。但她很快发现,孩子拿起iPad就不想放下,一玩就是一个多小时。
  刘女士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称,“国外研究:过早使用iPad对儿童智商不利”。联想到儿子特别迷恋iPad,她有些着急,日前到省妇幼保健院找专家咨询。
  省妇幼保健院专家杨勤告诉刘女士,现在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可避免,适度游戏无太大问题。小一点的孩子,可通过感受电视、电脑、手机上的声音、色彩、图像等培养感知能力,大孩子操作电子产品也能增强协调和反应能力。“过早玩iPad等电子产品,很难说是否影响孩子的智商,但一定会影响认知和情感。”杨勤指出。
  专家认为,过早接触电子产品的弊端不容忽视,儿童若长时间与电子产品打交道,零碎的符号式机器思维,将代替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创造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很难得到锻炼。过度迷恋电子产品,对儿童的认知和感情发展会产生不良心理影响。儿童亲笔写汉字有助于记忆,也可从中明白字义,而习惯在键盘上打字的孩子,电脑代替他们纠正错误,电子产品蚕食了其学习的机会,破坏了书写、拼字技能。
  而且,过早使用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危害还在于:长时间在屏幕前,电磁辐射将影响孩子正在发育的脑细胞;过早关注电脑、手机等,易使其对电子产品产生眷恋,与小伙伴的交往兴趣下降。
  有专家称,家长应限制儿童玩平板电脑的时间。美国儿科学会一位成员认为,不应让2岁以下儿童玩iPad。
  ■影响
  迷恋电子游戏
  “小眼镜”越来越多
  本报讯(记者黄征 通讯员温红蕾)日前,省妇幼保健院专家透露,近来医院门诊收治了不少频繁眨眼、真性近视或近视加深等毛病的儿童,大都是因为过分迷恋iPad等电子产品中的游戏造成的。
  眼科主任医师胡燕妮介绍,这几年儿童近视出现低龄化趋势,到门诊看病的“小眼镜”越来越多,“过去,初次来配镜的基本上是初中生,小学生配镜者不多,幼儿园的孩子几乎没有。现在,一天接诊的眼科疾病孩子约60多例,1/3是出现视力问题的学龄前幼儿。”
  专家称,电子产品的屏幕是直接发光体,色彩亮丽,不停闪烁,刺激性大,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为泪液蒸发多,孩子会觉得眼睛干涩,眼睛启动“自我保护”功能,眨眼频率自然增多。如果是表浅的频繁眨眼,一般可消除;但若进一步发展成习惯性频繁眨眼,矫正起来就费力了。儿童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看,容易诱发近视。
  胡燕妮很担忧,“孩子的好奇心重,自控能力差,他们一旦过早接触iPad、iphone等,很快会产生浓厚兴趣。电子产品鲜艳的色彩、有趣的游戏,让他们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其长时间吸引。甚至在看病过程中,有的孩子还见缝插针地玩电子游戏。”
  3岁以下幼儿
  禁玩电子游戏
  孩子多大才可以接触电子产品?省妇幼保健院专家杨勤认为,如果家长注意引导,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较强,早点接触电脑未尝不可。但3岁以下幼儿,应禁止接触电视和其他电子产品,图书和亲子游戏是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学习工具;3岁到6岁的孩子可以看电视,但要以儿童节目为主,每天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7岁以上孩子可以接触电脑或其他电子产品,但要与父母约定使用的时间、内容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