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紧抓切点的“手”,传授阅读的“经”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7 13:42
标题: 紧抓切点的“手”,传授阅读的“经”
紧抓切点的“手”,传授阅读的“经”
——以《芦花荡》为例谈谈小说的教学
□ 桐城市白马中学 方书祥
孙犁的《芦花荡》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小说中的老英雄,靠着“像一片苇叶”的小船和不凡的身手,出没于充满诗情画意而又为强敌封锁的芦花荡,演出一段传奇故事。
这篇小说的教学,我们通常围绕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等内容去展开。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只停留在这些地方,因为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实践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能力。
我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以小说的三要素为主线,融入了个人的一点实践经验,作出了小小的尝试。
一、熟悉情节是前提
熟悉故事情节是学习的前提。孙犁的这篇小说篇幅较长,课前预习很有必要,这样做可以“挤”出课堂学习的时间。不过,事实往往相反,不少学生抱有“临时抱佛脚”的想法。为此,复述故事情节成为检查学生熟知小说内容的唯一手段。
复述故事情节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它能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组织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深对文本内容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架桥铺路。
二、选准切点是关键
早些年,我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问我:“寒树”为什么是“碧绿茂盛的树”?由于我教所非学,当时就从美术角度解释——色彩的冷暖,再联系吴均的身世,组织学生研讨。问题轻松解决了,学生在讨论中还解读了主旨句。鉴于此,我一直在思考:解读文本是不是从点切入最佳?为此,我做过大量尝试,竟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那么,一篇文章的教学切点是什么?确切地说就是文章解读的突破口。它可能是文眼,也可能是文章的暗线,抑或是情感的转折点等等。《芦花荡》的切点就很明显——“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在教学中,我们大多会选择这个切点去展开,而我却独辟蹊径,以“工具”作为解读这篇小说的突破口,试图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
小说中敌人使用炮楼、小火轮、先进的武器装备等,对苇塘里的革命队伍的封锁极为严密;而老英雄却只有一只小船,敌强我弱形成了强烈反差。但是,老英雄夜晚穿梭于敌人的封锁线全然像没事一样,就其作战能力而言,却又是敌弱我强。
夜晚,敌人的监视对老英雄而言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他的胆识和不凡的身手表现出来了,也由此导致他过于自信——藐视敌人。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导致大菱负伤,不能不说是他“过于自信”的结果。
马失前蹄,他觉得丢人现眼,不好意思去部队,于是发狠要为大菱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打了包票,真的凭一己之力,诱鬼子上钩,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但他的工具依然是那么简易!
另外,文中“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这句话点破他成竹在胸——水下的“机关”早就准备好了。可见,老英雄打鬼子还是充满着智慧的!毕竟正面交锋是不行的,只有靠智慧才能赢得胜利!正如老英雄选择晚上穿行于封锁线一样,再先进的武器、再严密的封锁对他而言都无济于事。
三、细嚼慢咽品词语
《芦花荡》这篇小说环境描写尤为精妙,成为语文教学中品味词句的好范本。毕竟,语文教学要落实到词句的咀嚼上,突出言语技能训练的中心地位,否则语文课就显得很单调、乏味,文化气息缺失。
请看下面的一段课堂实录:
师:作者用“阴森黑暗”修饰“大苇塘”, 那么能不能把“阴森黑暗”换成“黑漆漆”呢?
生1:不能。“阴森黑暗”让人感到很害怕。“黑漆漆”没有这种感觉。
生2:我们常用“阴森黑暗”去修饰地府,强调内心感受,而“黑漆漆”仅是视觉感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苇塘是敌人葬身之地,令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师:那么为什么说苇塘是敌人的葬身之地,令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
生3:这样写是为了反衬我军厉害。因为后文老头子不费一枪一炮,凭一己之力就能歼灭好几个鬼子。
师:“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句该怎么品析呢?
生4:“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表明苇塘里的水晶莹剔透。星星倒映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一片波光粼粼,因而给人“要滴落下来”的感觉。
师:哎呀,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那么它与“阴森黑暗”是不是矛盾呢?
生5:不矛盾。“阴森黑暗”是从敌人的角度写的,而美丽星空下的苇塘却是从我军角度写的。
生6:这样写既突出了白洋淀之美,又突出我军之神勇,令敌人望而却步,只好“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显出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正因如此,老头子才会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敌人的封锁线。
师:说得好,不过老师建议大家要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采用换字法进行比较,细嚼慢咽品析文中优美的词句。
……
这是我上这一课“赏景物”环节的课堂实录片段。不过,词句的品味不能是单纯的词句习题操练,它必需遵循精细的心智动作要素和合理的心智动作顺序,在我们正确指导下进行的合乎言语心智活动法则的言语活动方式的操练,是按预定的范式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分项逐一有序进行的技术化练习活动。它的前提是熟悉言语过程,结果是内化为能力。也就是说,言语技能训练实际上是一种言语心智技能的训练。
读任何一篇文章,都必然运用到全部的阅读技能。如果我们想在一篇文章、一节课的教学中进行文章阅读的各方面技能的训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依托文本,突出某一项技能来进行训练,正面把这项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学目的,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说,读懂课文是副产品,通过学课文掌握方法才是真目的,换句话说,上课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渔”之道。这种教学生以阅读的技能方法,才能取得举“一篇”而达“一类”的效果。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细读课文,找准解读文章的切点,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