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管季超陪您考察香港小学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2 09:04
标题: 管季超陪您考察香港小学教育
香港嘉诺撒学校
                  网址:    http://www.canossahk.edu.hk/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2 09:05
港大同学会小学在香港本岛柴湾地区。        网址:     http://www.hkugaps.edu.hk/zh_hk/    欢迎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2 09:55
让书香伴着孩子成长
──香港新会商会学校原任校长梁伟明先生访谈录
【采访手记】日前,汨罗市弼时镇中心小学操场上,彩旗飘扬,“弼时镇中心小学‘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计划启动仪式庆典活动”的巨大横幅格外引人注目。“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计划发起人梁伟明先生,这位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双硕士学位获得者,带着对内地农村孩子的深情关爱,特地从香港赶来出席启动仪式,汨罗市教育局、弼时镇政府、弼时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家长代表近400人参加该活动。启动仪式上,梁伟明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介绍了自己在香港小学工作25年期间,有机会接触到的国外教育理念,经历过的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在自己工作的学校实践过的自己的理想,说想趁自己尚在壮年时候,把自己的经验带入内地的农村学校。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为中国农村小学建立图书室、开展阅读活动的计划,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习惯和能力,让孩子们在书海中找到自己的梦想,展翅腾飞!活动结束后,梁先生接受了采访。
记者:梁先生,请问您在香港哪所学校负责?
梁伟明:我原任教的是香港新会商会学校,是学校校长。
记者:您做这个文化关怀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梁伟明:去年11月份,我来湖南,了解湖南的基础教育。有一个机会,我到韶山一所农村学校参观,我就觉得农村学校的学习资源跟城市相比,少很多,尤其是课外书方面,很多图书都是很旧的,也不适合小学生读。我一直想为农村教育出一份力,觉得阅读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就从这个方面着手,所以构思一个计划,就专业支持农村学校建立图书室。我也希望在这个建立过程中,把香港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带过来,跟老师作一个交流。有这个想法了,就在去年的12月份开始了。
记者:您第一批打算援建多少个图书室,分布状况怎么样呢?
梁伟明:我第一所就选在韶山的如意中心小学,那是我们计划的一个先导学校。我首先在那所学校做了一个先导计划,把内容实行出来,觉得可以做了,就扩大到10所学校去,其中有3所在长沙的天心区,都在郊外的农村地区;另外4所就在益阳,一所是长沙市宁乡县双江口镇山园村山桥学校,一所在湘西的怀化麻阳县。
记者:这10所学校您都跑到了没有呢?
梁伟明:都跑过了。我首先是联系他们,然后探访他们,了解情况,看学校有没有条件建立图书室。我首先跟校长和老师交流一下我的想法,我觉得学校老师的看法很重要,我如果感觉这个学校重视阅读,老师认为阅读是小学生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啦,我就选择这个学校做。在探访过程中,我发觉有一个校长不是很积极的,我就把那学校排除在计划之外了。因为我开了个头,还有很多实际工作是需要老师来做的。如果他们不是很积极的,只是想拿一些图书等资源的话,那么图书送过去,书桌、凳子配置了,最终都会浪费掉的。

记者:您到弼时镇中心小学来过几次呀?
梁伟明:这是第5次了。

记者:您对这个学校印象怎么样呢?
梁伟明:教学大楼从外面看很不错,教室里面呢,我感觉还是比较空洞。所以,我有个感觉,这个学校里面的资源还不是很多,跟我参观过的城市比,有差异,这差距也大;这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不错,肯学,也肯做点事情。我跟他们交流后,知道他们几年前已经开始了阅读活动,他们已有一些经验,我就感觉这是一所我可以开始的学校。我想,把这个学校做好了,它的经验可以跟邻近的其他学校分享。我还想,将来我们这个计划扩大了,可能在汨罗做另外的几所学校,这个学校的经验就可以供别的学校借鉴,这个学校就可以带动其他学校。我的想法就是一个区都有一所连锁学校,这个连锁学校就是未来的资源学校了,也就是这个计划的资源学校了。其他学校如果启动了,他们就可以过来参观,向这个学校的老师学习。我认为交流是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最有效的方法。现在,我在不同地区选了几所学校启动这个计划。
记者:您在香港当过多年校长,能否谈谈香港与内地教育的主要差别?
梁伟明:内地农村学校与香港的差距,资源是第一位的。第二,就是理念方面的问题。我们香港可能跟外面的交流比较多,掌握的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内地的老师,尤其是农村学校要好一些。但是这里的老师对语文教学有很不错的基础。所以,我就想把一些新的理念,把我们做过的、成功的经验跟他们交流,这里的老师就可以创造一个合适自己环境的教育,提升人民的素质。老师们互相交流,就可以不断改善,可以不断进步。不同地方的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两方面都会有进步。
记者:交流,的确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我们一些学校老师之间的交流确实存在不足。香港的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能比内地多一些,是这样么?
梁伟明:我们香港有很多互动的教学活动。在这里,很多时候,老师讲的时间多,小朋友说话的时间很少;而我们除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还有很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活动。如果说香港跟内地的有什么不同呢,这个是很明显的。
记者:我在汨罗从事教育工作有20多年了,您谈的这一点,使我有很深的感触,我感觉我们的老师之间,就是同一个学科组的几个老师,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同时,老师不太喜欢读书,也不太重视学生阅读,香港的老师之间交流可能多一点,对阅读看法可能跟内地有差别,不知香港对阅读的关注度如何?
梁伟明:内地对阅读的看法与香港不同。香港比较注重接受外面世界的新知识。外面很多国家,最近10年都很重视阅读,香港的学校也是一样,我们把阅读融入教学里面,很重视。但是到这里,我就感觉老师不是很看重阅读,很多时间花在课本的学习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农村学校,图书比较少,整体的规划不足。我感觉是不很重视阅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实际情况。我看到这里的学校没有安排学生看图书的时间,虽然有图书室,但是可能没有很多活动促进小朋友阅读。所以,我就要求学校每天都有一个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个阅读时间不是吵吵闹闹的环境,是一个很宁静的,很舒心的环境。看书以后,也留有一些时间给小朋友交流,说一说他们自己的感受。我们写报告,要求是不一样的,有几种款式供孩子们选择;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不同的报告款式。一年级写得很简单,由浅入深,开始时是打勾,画图画,最后是简单的写一、两句读后感;高年级要多写他自己的感受,但写感受有不同的方法,可能是写一封信给作者;可能是看了一本书后,为这本书设计一个封面,我认为这都可以考查小朋友有没有看过这本书。譬如说要求学生为图书设计一个封面,学生要了解内容后,才能设计出一个封面来;除了画,还可以写,有创意的一些个人的想法都可以融化进这个报告里面。我们一般都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决不是单一的。我们一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也一边着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态度。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处的技巧。语文课教学不只是朗读课文、写文章,我们会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和与他人相处的应有态度等等,这也是我见到的内地学校与香港的一些区别。
记者:您到内地来的次数可能不太多吧?
梁伟明:从去年11月份起,我来湖南有7次了;有两段时间,我都逗留了三个星期。

记者:虽然您来内地次数不太多,可您对内地的了解比较深入。我们这里重点还是关注教材这几本书,关注这几门课,如开设语文、数学、体育等等课程,但是没有专门的一个时间给孩子们阅读,包括做运动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不知香港学生做运动的时间多不多?
梁伟明:香港学生做运动的时间不很多,不是每一天都做的。我们体育课没那么看重,这个体育成绩对一个人的考试排名不是很关键,每周只有2节体育课,课间时间、课外有一些活动时间,其他的就没有太多时间做运动。跟外地比,我感觉是少了,有些国家每天都有做运动的时间,我感觉最理想的教育是每一天都有给学生做运动、做游戏的时间。其实小朋友玩耍、做游戏很重要。通过做游戏、做运动,他能学习很多东西。游戏是一个学习活动,而且是一种很重要、很有趣的学习活动;除此之外,做运动能够强健体魄,常常做运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身体健康是学习和成就人生事业的基础,培养下一代就应该特别要重视这个事情。
记者:阅读也如做运动一样,正如您所说,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您的这个文化关怀计划,今后在汨罗、在湖南,甚至在整个内地推广,这是有益于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大事。您这个计划推广时间有多长呢?
梁伟明:这计划分五期推广,我所作的只是起个头,有效果了,老师啦、教育官员啦,知道了,着重点稍微放到阅读活动上多一些,平衡一点点,可能这方面的资源又会多放一点,比如为学校补充书啦,鼓励阅读啦。我其实希望多一些家长参与进来,我起了个头,未来三年会给学校补充一些新图书,但是我们不可能长期做的吗!往后还是学校自己要有来源,我感觉家长就是书籍补充的一个好来源,不是要求家长做很多,只要每一个家长每一年都捐一本书给学校,就已经很不错。方法是什么呢?不是家长们自己买书,而是把一本书的钱捐给学校(不要摊派,由家长自己觉得这是好事,按其能力,为学校出一份力)。学校就去选择合适的图书,这个选书的过程也请来家长共同参与,或邀一些家长代表一起来选书。通过这些参与,培养家长对学校的归属感。往后,这个学校的书就会有新的补充,也有新的人参与。
记者:您这个想法真的很好。今后,可以要求学校深入做下去,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我相信也肯定会推广这种有益于子孙后代的活动。对此,您有什么好建议呢?
梁伟明:像你们这个学校可以做一些家长讲座,我可以过来跟家长说,为什么看书重要,为什么支持学校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希望每个家长出小小的一份力,不是要求很多很多。当家长有了新的观念,配合学校在家中鼓励小朋友看书,学校的阅读活动便更有效果;当家长感到他们孩子的进步,便会积极地参与,也会乐意给学校捐赠图书,支持学校。
记者:我相信,只要我们学校是真心实意为孩子们的成长不遗余力地做工作,我们的家长一般都会愿意配合学校的。现在,内地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今年城市义务教育也免费了。家长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有出息。目前,农村家庭一般也只有一到两个小孩,他们愿意为孩子的成长辛勤付出。您觉得呢?
梁伟明:只有他们知道这是很好的事情,对整个农村地区的教育都有益的,大家一起来做,我想未来这些学校的氛围将是很好的。通过我起这个头,让家长们来感觉,然后变成家长们的自愿行为,对他们的孩子,对整个地区是会有回报的。
记者:昨天,这所学校的常校长说您准备来参加这个启动仪式,我马上就赶过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实际上,我们学生的阅读还相对缺乏。其实,像小学、初中,我们可以相对多一些时间给孩子们阅读,高中因为“一考定终身”的现实,学生们这样自由阅读的时间就很少了。如果九年里真正有大量的时间让孩子们用来阅读,我认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肯定会有相当大的帮助。您认为呢?
梁伟明:的确是这样,我还想跟家长接触,可以跟他们说一说,思维、理念要改变一些。为什么呢?虽然现在考试还是着重在课本上的,我想,未来中国的高考内容也会改变的。香港已经有改变了,世界的潮流和趋势,不是考查课本的知识了,要考小朋友的思考分析能力,未来的社会需要这种人才。我们现在就着手,因为孩子们面对的就不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了。湖南会发展,过去我们香港走过的路,湖南也会走过的。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要看远一点,孩子不是只在学校里念书考大学就够了,这是我个人的意愿。我希望通过这个交流,把我的想法跟老师去说、跟家长去说,我的经验供他们借鉴,让他们自己思考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可以放进自己的学校。
记者:您这样一个文化关怀计划定下来,启动了,我相信我们会慢慢把它培养大,在您的继续关怀下,在汨罗继续铺开,把这些经验推广开来,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争取更多人的关心、支持,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阅读。实际上,只要孩子有阅读的兴趣,喜欢读书了,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啦,当然会不断提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这里已经在您的指导下,启动了这个计划,那您对这所学校的启动工作有些什么看法呢?
梁伟明:现在,这所学校的布置还没有达到我的标准啦。比如说这个阅读角的台阶的配合。我们刚才看的那个台阶,不是很好的,学校不想把那原来的讲台打掉,我的原意是不要原来那个台阶,是在一个角落做个新的阅读角。因为这个台阶的限制,其他的布置就不可能变动很多,还有这个阅读桌跟凳子的配合,木凳子跟桌子是不一样的,不配合,不协调。我们做这个阅读室,就是要创造一个环境。一进去,很舒服的,很有看书的氛围!这个感受,除了阅读能力的培养,还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孩子对环境的敏感。对空间的布置有敏锐的触觉,慢慢培养小朋友欣赏的能力;也是给他们开眼界,播下创意创新种子。这些不用上课教导,但能起潜移默化的效能,提升下一代的人民的素质,有很高的教育效能。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利用环境的配合,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让我配凳子,不会配木凳子。木凳子不应该没有颜色的,都要有颜色。小朋友应该在比较活泼的环境里生活、学习。这个图书室的布置在这几方面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但刚开始还是可以接受的,慢慢可以改变配置。我其实给了他们一些图片,我拍了香港一些图书室、图书馆的图片给他们,我们那里图书室的色彩很丰富的,对每个角落的布置都有讲究的。总之,小朋友在这里来读了书以后,他喜欢再来,除了书本吸引以外,这个环境也吸引他再来,这是最重要的。
记者:你可能到一些学校看过,我们有些学校的图书数量,几万册、甚至十多万册的都有,但是都是一间或几间大房子,很高的书架子,不是您设计的这么矮的书柜;同时,没有像您一样这么重视阅读环境的布置。您这样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梁伟明:图书柜的高度,在香港很多都采用这个高度的,一般都觉得比较合适,我对计划做的学校讲一定要这个高度。他们说这么矮,不够用吧。我说一定要这样子,除了建议书目外,我把一部分的钱拨出来,供学校自由选书,我就希望通过一年、两年、三年,他们自己去选书,知道什么书合适什么年级的学生,他们未来就可以自己选书了。书架之所以设计这个高度,也是方便孩子们选书;小学生个子一般不太高,书柜高了他拿不到自己喜欢的书,不够安全;同时,柜子里的书不要挤得太紧,小孩子力气不太大,书挤紧了,孩子难抽出书来。高架子,一排排的放图书,适应于成人的图书馆,在小学就不太合适了。

记者:您这样设计,阅读室和藏书室合二为一,这是我们以前一直没有做到的,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梁伟明:上面说了,主要是方便孩子阅读,他们随意就可以跟书本亲近,很容易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本,营造一个氛围。同时,图书室应该预留一个角落用来阅读电子图书。其实看书,除了文字的,现在还有一些网络上的书,那是很丰富的。我不知道内地的网络电子版图书发展是个什么样子,但在香港、台湾是很丰富的,可以上网听故事的。我就请学校预设一个角落,用作网络上、电子版阅读的场地,这个资源都应该是图书室所具备的。可能第二年,有网络连线了,可以上网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展网络阅读活动。
[FSAGE]
记者:在我们汨罗,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都已开通了网络,像我们教育局与各基层学校已实现了公文的网上传输。内地的网站运营商,大多以营利为目的,像提供免费的电子图书这类公益事业还相对落后。您对此看法如何?
梁伟明:未来肯定会有改变的。因为这是一个趋势,上海、北京、广州已经慢慢开始了,网上阅读的渠道在开通,但一般的电子图书都是要收费的,不收费就不能操作了。这里的环境还没达到,我就想做一个预留,准备开辟一个角落,让学生阅读电子版的图书。在香港学校的图书室,与可以上网的电子版图书区域是连在一起的,有通道走过去的,看文字的,也可以利用网络看书的。因为有些电子版本阅读材料是很好的,尤其是学习英语,培养他们阅读英语的故事书呢,因为不需要老师坐在一旁教小朋友读,这个电子版可以教他们读了。所以我先把这个想法说给老师听,让他们知道有这个事情,有个准备。当然,首先还是做基础工作,就是引导孩子读一些中文图书,先集中进行基础的文字阅读。
记者:我刚才跟常校长以及主管弼时镇教育的彭校长讲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影响很深远的事情,希望他们把这个事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做大,做出特色来。不知您怎么看?
梁伟明:说到课题,其实我与湖南省教科院的黄主任有过联系了,他正在拟写一个研究计划,把这10所学校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未来一两个月是准备阶段,可能在下学期全面推动。我做的计划一方面是在学校建立图书室,另一方面是其他方面一起推动。
记者:您谈到了在怀化有一个点,您看到那里的学校,跟我们这里有没有差距呢?
梁伟明:农村学校的条件比你们这里差很多,但是我去的是比较好的学校,学生比较集中,是一个中心小学。我就想利用这个学校比较优秀的资源,把效果做出来,有经验了,就可以带动其他农村的学校来学习。所以,我选的学校还是教师人数比较多的,条件比较好一点的。我的目标是帮助比较困难的农村学校,我感觉一开始如果要显出效果,就得利用这个环境做,这个学校做好了,作为一个资源学校,其他学校走进去,去学习就行了。现在还只是我一个人在跑,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这个学校的效果出来了,就是我的助手,把我的这些想法啦、理念啦传递出来,推广到其他学校去。
记者:就像您前面提到的推广一年、两年,有效果了,可以推广了,对于经费问题,动员家长捐一本书,让他们来学校参观,家长应该会乐意参与进来的。您看呢?
梁伟明:这个学校推广一年、两年,家长都进来了,如果家长很支持,那么整个工作就很完整了。把这个经验一起推广出来,学校里的工作争取到了家长的配合,动力会更大的,就会收到我想要的那个效果出来。
记者:相信您的这个计划,在汨罗应该会得到很好的落实的,肯定会按照您的要求、设想,把工作做好。我们汨罗的教师有一个好的素质,汨罗教育有一个好的基础,老师们会尽最大努力做好的。您也这样看么?
梁伟明:我相信这一点,但是他们还有不少的细节部分没有掌握得很好。刚才已经举行了启动仪式,但是以后怎么做,每一天的阅读时间怎么做,每周的阅读课怎样做,阅读报告怎么保存下来,怎样运用记录册来鼓励小朋友,还是希望他们用心来做。
记者:刚才,一些老师谈了对您的印象,说您很务实,做事精益求精,很有爱心和责任感,非常敬业,觉得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地方。您怎么看?
梁伟明:其实我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来做的,因为我把学校工作停了两年,这两年是希望做好这个基础架构。做这个事,我个人的付出也是不少的。
记者:你们为这个计划大概会投入多少资金呢?
梁伟明:现在,我们这个计划整体的投入已超过60万了。图书室就要40万,因为还有一些其他的配置,有些学校配了电脑;我们在宁乡的一所学校,准备建立一个水冲式洗手间,差不多要花八、九万,还有一些电脑;来往的费用啦,到工厂里去看样品啦,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记者:您到这里来了几次后,老师们反映从您这里学习了许多东西,特别是奉献精神、责任心与爱心。我们也知道,孩子,你看着他小,但你是不是真正关心他,爱他,是不是有责任心,小孩子心里很清楚的。
梁伟明:真的是这样,爱心赢得爱心,美德熏陶美德,从这里可以看到,做老师是很幸福的。我也一直致力于此,这次我放下了香港的工作,到学校来是对老师们有要求的,更希望他们不要因此而心里不高兴,不耐烦。
记者:我想您不用担心,我们的老师也和您一样,其实都想把孩子教好,当然也包括家长,他们为什么这么热心送孩子读书,家长是有目标的,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学,这在内地或其他地方都可能是家长的共同心愿,对吧?
梁伟明:对。所以,我希望能够跟家长见面,跟他们说两个故事。其实,农业也会发展成很好的事业。我本来有两个故事在开幕式时说给学生听得的,不过已说了很多,不想他们坐得太久,所以没有说。其实那是可以激励小朋友多读书的故事,告诉他们在农村也可以有不错的发展。其实,发展个人事业并不一定要进城打工呀,坐办公室呀,其他的方面,比如在农业方面也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发展。
记者:我国现在城市化水平可能是40%多,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真正达到70-80%的话,农业发展确实就是新问题了。就像现在,内地农村中,青壮年外出打工的相当多,家中大部分是年纪大的以及小孩子,这肯定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是么?
梁伟明:嗯,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通过看书,从阅读的一些故事中啦,我们知道,其实在农村也有很多的发展空间,这其中有很多成功的事例。你看美国出口的粮食很多,农业发展水平多高呀!我们本地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也可以成为赚钱的好平台;进城虽是赚钱的一个途径,但竞争也是很大的。
记者:谢谢您谈了这么多的好看法,我还想问一问您,对于这所学校,您还有什么最想表达的要求呢?
梁伟明:我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学校能够按计划的内容全部做到位,全都达标。因为这个学校计划的内容已经很不错,我已经给他们修改了,如果全做了,就能出我们希望的效果。那么,我相信就差不多了。第一年,重点培养学生的习惯、兴趣,也要做到能影响到他们的家长,知道阅读是重要的,也会知道或听到家长们都跟小朋友一起说一说看书的经验,或者跟他们一起看书,我想这就很不错了。另外,老师呢,不是仅指图书室的老师一个人,而是全校的老师都参与,为什么呢?这样可以鼓励小朋友看书,老师可以向小朋友介绍好书。那么,整个学校就有氛围了。这个氛围有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小朋友就会自动地、很自觉地自己去看书,我也希望老师要放弃一些过去的观念,那就是看书一定写很长很长的读书报告!我认为不必要求写很多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要写,但不是每一本都大量地写。因为如果大量地写,小朋友会慢慢地失去阅读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兴趣嘛!所以,除了看书,写报告真的不要太多,也不一定要写得很长。只要孩子是认真的,用心的写,数量不是关键,质量才最重要。孩子们写的那几句话,可以反映出对书很了解,写出了他个人的看法,就已经达标了。我感受到了这个学校要求学生写很多东西,因为有一个“读书节”嘛,我看到要一个学生写了一千多字的报告。我认为不要那么强调这个数量,我最担忧的就是过分强调读书报告的字数和数量。
记者:您刚才谈到至关重要的一点,如做读书报告,要求学生写很多文字,并作为一个任务布置下去。如果学生把阅读后写读书报告作为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对待的话,可能会产生反感,您认为如何呢?
梁伟明:本来,我的要求是每个月请他们写一个报告就算了,但是我看了这里的“读书节”,要求写很多东西,就有担忧了。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写读书报告,可以画图,还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只要能够检验这个孩子看了这本书,孩子能够有创造性的看法,有创造性的表达,那就是很好的效果检验,是吧?
梁伟明:对呀,还有通过这个报告,孩子对所读的书有新的发现,表达出来,用图画、用文字来表达想法,那就是最好的效果。未来的人才要有创意,要有良好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我们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要看到这个重点,在学习的任何环节都让学生锻炼和掌握这些关键能力。
记者:对读书报告,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写得很全,只要他有感悟,有一点新发现,喜欢看这本书,这应该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是么?
梁伟明:对的,不必鼓励孩子过量的写,因为阅读习惯形成之后,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能力。所以,我希望老师们掌握这一点,要把以前的观念稍微改一改。
记者:这肯定还要您跟老师们多交流,您跟老师们集中讲过课没有啊?
梁伟明:没有,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学校也没有安排。
记者:如果您的这些观念一讲,我们的老师可能会恍然大悟。经过进一步的交流,会了解、学习、借鉴您更多更好的想法。这样,不仅只是改变几个教师、家长,可能会改变我们汨罗不少老师和家长。对么?
梁伟明:希望通过你跟他们商量啦,我很愿意这样做。
记者:您不谈,我们有些教师还是缺少这些观念。如读书报告要求写很多,不知道关键是通过这个形式来吸引学生爱上读书,其实做读书报告也仅仅只是了解孩子是不是真正看了书。您如果谈一谈,对老师们的指导、益处会更多。您有这个安排么?
梁伟明:我希望能有个机会跟老师们作个交流。
相关链接:
      梁伟明: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教育行政)及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学士(特殊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25年。先后在东湾莫罗瑞华学校(1983—1998)和新会商会学校(1999—2007)任教和出任校长。
      获得商人捐助和个人捐款,在新会商会学校推动小班教学及作跟进研究(2002—2007),获得不错成果,学校经验被收录在教育学院出版的《由小见大──小班教学档案追踪》一书内。
      2000—2001年太阳报写作专栏《居贤坊》半年。
      未来两年全力推动支持农村学校建立图书室计划及修读香港中文大学的比较及公众史学文学硕士课程(兼读)。
      2008—2009年度被邀出任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小学顾问校长。
(特约记者 任胜 采访、整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