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春节团拜(《俊杰在位》) |
过新年包饺子(杨柳青年画) |
| ||||||
|
论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文 / leizhui |
曾经很痛恨,至少是愧疚。自己作为一个炎皇子弟,华夏子孙,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知甚少。无知便无德,无德便无能,所以本人绝对是个无德无能的庸人。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特别地我下一本《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目的在于在相关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将与其有关的历史人物,神话典故,编成短信,以为中达到有所为。现在反想一下,噢,自己原来错了。短信的交流手法是文字,而文字的玩弄大多是笔墨措词的游戏而已。既然是游戏,其本身的意义无外乎是一种娱乐,没有更深入的意义,也不会有一点深切的记忆。游戏是用来过眼云烟的,亦是用来哈哈一笑的。 第二点就是短信所传达的内容,即与节日相关的典故历史人物。这其中不泛被公认的伟人和蛮荒时代的经典神话。对于这些伟人,我们节日的发源本身可能是为了纪念他,但如今我们却不在意,甚至不知道。当然知道也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是串串假戏,唱个高调的开场白,然后再大秀我们高超的脱衣舞技,但我和你心照不宣,口头上和表面上都是在奉献艺术大餐。我们对于历史伟人既没有深入的了解,考查,也没有真诚的敬仰和效仿。知道他们为的是体现我们博学,体现我们爱国,体现我们的伟大情怀,而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没有强烈而崇高的深刻情愫。我们会赞他们多么伟大,品质多么优秀,但我们自身却不以其为偶像,不尽量做一个类似的人而无悔于心。我们只是做作,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沉淀到潜意识的。对于神话传说而言,它们存在于现在的价值,一方面是考古学家研究古人思想开化之类的,另一方面不过是用来制造娱乐内容的素材,比如小说,电影,电视剧,仅此而已。 当前中国人对待传统节日以及西化过来的欧美节日态度都是统一一致的,只不过洋节日满足了某些人的盲目时尚观。洋节日被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包容性给吸取了,可是我们的吸取却是肤浅的与不伦不类的,即带有了中国特色。邓爷爷当年的一句话概括了所有发生于中国的怪异,若其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我们不会有天真如圣诞老人从烟囱钻进来放进袜子礼物的幻想,也没有人去扮演圣诞老人;我们亦不会有浪漫如法国人对爱情精心培养的情调,当然我们现在却不只一个情人节;我们更不会有深刻如英国人那么生命宿命般相栖的哀怨的缠绵。一切古今中外的节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噱头,一个体息的理由,一个游玩的时候,一个狂欢的借口,仅此而已。尽管在这些动机外面来必须包装上高尚的意义,比如为弘扬,为增强XX意识,YY思想,为庆祝Zz,为丰富AA…… 行文至此,有许多朋友可能要误会我了,以为我是在呼吁国人重视传统节日,深入发掘其内含,充实自己的思想人格,争做一个XYz的人。错拉,传统节日不被重视,不只是因为国人思想意识的问题,更是因为传统本身的问题,最近读了李敖老兄的一些作品才有所顿悟。我们的传统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想,求真的态度,科学的实物化。当然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庞大的理论系统,即我们的老祖宗大多在有事没事地空想,想和做完全脱离,甚至背道。理论是用来教化奴化别人的,不是用来提高自己内心和感染别人内心的。儒家的思想本身并不深刻伟大,只是恰合封建帝制的利益而已。即使是其中求真的问题讨论法,做人的道德标准,听上去都对,实际上也不错,只是不严格{当然本人才疏学浅,未曾研究,思维呆滞,但本人有意识到这点的灵性},在现实中也实施不了,孔子本人也求做到,这不能不说这不是失败。对待节日,疑惑和解脱并存。疑惑是怎样可以建立深刻且深入内心的节日,无论是固有节日还是外来节日;解脱则是其实我大可以随心所欲,比如你的生日,我说它是我的节日,它就是我的节日。怎么样?要不要出来和我一起庆祝呀,算我约你噢! |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
http://www.cflac.org.cn 2008-04-01 作者:田青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凡是需要保护的,其实通常都是弱者,因为强者不需要保护。今天的传统节日,已经和我们其他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濒临灭绝。这不是耸人听闻,只要大家有心,有眼,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千百年来在所有文化活动当中创造的一切,也是当全社会一心一意、奋不顾身向现代化的目标快跑的时候,被我们忽略,甚至被我们自愿、主动、毫不吝惜地抛弃掉的那一切。 时代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变 为什么今天我们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当前,从国/务.院颁布文件,到国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项目,一直到社会、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大进步。过去20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在经济方面,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中是罕见的。十几亿人的生活在这20年来得到了如此大的改变,如何评价这样的进步都不过分。但问题是,为了这个进步,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其中一些代价是应该付出的,还有一些代价是我们付不起的:破坏了环境我们还可以治理,但是如果我们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丢掉了,把历史中断了,把文化的记忆中断了——所有的这一切都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制性——它们都将一去不复返。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列飞速前进的列车,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张白纸,它就放在车窗旁边,只要车窗一打开,“嗖”的一声,就再也找不到这张白纸了。我还比喻说,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进步,踉踉跄跄、慌不择路—— 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跑到终点,不但爷爷奶奶偷偷塞到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的宝贝都丢掉了,我们还可能赤身裸体,成为了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却忘了我们是中国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些问题,也看到了这个危险的前景。中国的未来,不能仅仅是一个廉价的世界加工厂,13亿中国人,也不能变成一个没有民族文化的所谓“国际人”或者“现代人”。 但是,这个认识,也的确是在我们解决了物质、经济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才可能有的。就像在20年前讲环保没有人听一样,20年前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一句空话。十几年前,北京市禁止在市区内鸣放鞭炮,于是有整整12年,北京人过春节没有鞭炮可放了。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几十年来我们忽略了它,就像忽略了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一样。更准确地说,很多人讨厌自己的文化,想把它尽快地抛弃掉,而且认为抛弃掉我们旧有的传统文化标志着走向现代。这个现象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记得有一个记者采访我,问我“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当时说的很简单,我说:“决定了我们是中国人的,除了我们改变不了的生物基因,也就是我们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们的风俗、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所有的文化。”这个记者又问:“你能不能举一些例子,都有哪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时候我忽然想起我年轻的时候读鲁迅的一篇文章的感受。鲁迅先生在1925年,也就是80多年前,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因为这段话里面包含着的那种宏大气魄,也因为鲁迅在说这段话时四个字一句的短促节奏所造成的强烈动感,深深地打动了青年时代的我,以至于我现在还记着这段话。年轻的时候读这段话,热血沸腾,恨不得和鲁迅一起把这些东西统统扔掉。但是在鲁迅先生说出这段话80多年之后,我突然意识到,鲁迅先生当年要统统踏倒的,很多都是我们今天统统要抢救、要保护的东西。鲁迅先生没有错,我们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也会像那个时候的所有仁人志士一样对传统文化有这样一种偏激的感受,因为100多年来民族的屈辱,被列强瓜分、欺侮的耻辱,我们会把我们所有的疾苦都归罪于传统文化。从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到我们的艺术、宗教,那个时候通通要踏倒。而现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中却包括了这些东西。时代变了,人们的认识也在变。而这80多年里,我们犯了多少错误?很多被我们打倒,被我们抛弃的东西,仅仅过了20年,我们的态度就有了180度的改变。比如以前我们扫“四旧”,把所有的外国文学名著都烧了,但当8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文学名著的时候,王府井书店外排队买书的人里,就有许多当年烧书的红卫兵。80多年前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激烈的态度,而今天,形势已经和那个时候完全不同,所以,我们的态度也应该有所不同。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节日?老实说,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快没人过了。西方的情人节年轻人过得津津有味;圣诞节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节日,但是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已经沦落为所有的内容都被我们剥离掉,最后只剩下一个吃——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什么都吃。除了吃,其他的东西都被我们忘却,甚至被我们用法律的形式忘却掉。比如北京市以前禁止放鞭炮。当时,这让我想起曹操的禁酒令,他说酒可以误国,因此非禁不可。孔融跳出来唱反调,说酒能误国应该禁,自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所以还应该禁女人。曹操这才醒悟,发现酒和误国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放鞭炮与把孩子的眼睛炸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样。我们每年死于机动车事故的有十万人之众,却没有人提出要禁止机动车,只因为大家认为机动车有用,而放鞭炮和过年没用。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观点,造成了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漠视。 保护传统节日具有多方面意义 我们今天保护传统节日,起码有三个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延续历史。我们常常说,我们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化当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历史尤其是传统文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断裂了。我前些时候到印度,二十几天里,从大城市到农村,从新德里到菩提伽耶,居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印度妇女穿西式的裙服,她们穿的衣服档次、品位不同,但是都是印度的传统服装——沙丽。印度的音乐学校,教的都是印度的传统音乐。在印度,你想学西方的音乐,可以到西方去学,他们自己的学校始终在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但是我们就不是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把长城的砖块用来垒猪圈,不但可以把老宅子、祠堂统统拆掉,然后建成一模一样的水泥或红砖的现代建筑,认为这才是“新农村”!我们甚至还设计了北方和南方的农村建筑的标准图来推广。如果真的这样下去,再过10年,不但我们现在的中型城市、大型城市都一模一样,没有自己的风格,我们所有的农村也将一模一样,没有风格!前几天我到杭州去,从机场到杭州市区的高速公路上,两侧都是我们“先富起来”的农民盖的楼房:一个尖尖的顶子,上面插一个不锈钢葫芦,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而且一模一样。我忽然感到一种悲哀。我不是嫉妒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我更不希望他们永远过贫穷的生活。但是,难道这些不中不西的楼房就是我们的最终追求?而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这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地方!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地方!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地方!这是江南好风景,历代文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而这些我们在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中看到过的白墙乌瓦、小桥流水,现在完全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西塘、一个乌镇给人们参观。而现在所有这些残存的东西,都是因为贫穷,当地还没有来得及破坏!我们的下一代将不明白很多东西,从叔叔、婶婶到哥哥、姐姐——都是独生子女了,孩子们将不懂这些称谓。再过20年,我们的小学课本里将不得不增加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其实是很悲观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大同,但不是我们“同”别人,而是别人“同”我们。今天南京的一个孩子,和在北京、东京、纽约的青年人没有什么两样,一样上互联网,一样穿阿迪达斯的衣服,穿耐克的球鞋,看好莱坞的电影、世界杯球赛……但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已经中断。 第二个意义就是增加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语言和节日,而这一切都是文化。我们到美国看到美国人乡村里面到处挂着自己的国旗,他们的那种自豪感,是出于对自己的制度和文化的自豪。而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能够起到这个作用。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为自己的文化自豪,这种自豪感,永远是团结、凝聚、唤起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最核心的东西。二战时,当德国纳粹军队包围了斯大林格勒,前苏联到了最危险时刻的关头,斯大林曾有过一个著名的讲话。他用什么来激励这个民族?他没有说那些空话,他只是饱含感情地提到一些俄罗斯人的名字。他说,我们的民族,是产生了普希金的民族,是产生了屠格涅夫的民族,是产生了托尔斯泰的民族……就是这些创造了俄罗斯文化的巨人的名字,唤起整个苏联人民团结抵抗意志,最终保卫了斯大林格勒。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坚实的基础。我在台湾讲学的时候,曾经和一个倾向“绿色”的学者谈过一次话,我说:如果李白成了外国诗人、杜甫成了外国诗人、《红楼梦》成了外国小说,你真的愿意吗?他很认真地想了想,很困惑地说:这个……我还真没想过! 第三个意义就是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增强我们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光靠GDP,无法保证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先进的民族。大家应该看到,美国今天之所以在世界上一超独霸,不仅靠巨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更靠它的软实力,包括好莱坞电影,NBA篮球赛,流行音乐,以及众多的影星、球星、歌星等等。好莱坞大片通过美国的故事和人物传达出美国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审美标准,影响波及全球。当我们的青年人都说英语、吃麦当劳、过圣诞节,把去美国留学当成梦想的时候,当我们的许许多多的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节约每一个铜板也要把孩子送到美国的时候,当我们的青年人熟悉每一个美国球星的爱好、习惯,穿什么牌子、多大尺码的球鞋,甚至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一个西方流行歌星、影星的血型、星座和身高的时候,却不知道孔子是谁、《论语》是什么,我们拿什么来支撑我们自己的民族?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几年,一个叫亨廷顿的美国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在中国学术界也引起轩然大波。他直率地指出,在意识形态的斗争结束之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将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势力斗争的主要原因。不管我们同意还是不同意他的理论,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民族对世界影响力的大小,是和这个民族文化力的强弱成正比的。韩国就是用《大长今》横扫了亚洲,让人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刮目相看。过去,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经深深影响了韩国、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而今天,和这些国家比起来,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却是十分有限的。现在,是日本、韩国的文化“倒流”中国! 今天我们呼吁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认识,也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和伦理、道德。比如我们的春节,仅仅拿年夜饭这一个风俗来说,就蕴涵着许许多多的内容——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地,年三十都要回家团聚在一起吃这顿饭,这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饭,这里蕴含着我们民族对家庭的尊重,也蕴含着我们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吃年夜饭前我们要祭祖,我们要给双亲中逝去的老人摆一双碗筷。为什么?因为在这一天,普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要团聚。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亲情、我们的伦理道德。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用于战争,只是用来放鞭炮,这是我们近代失败与落后的原因。我倒是觉得,我们的祖先把火药用来表达我们民族除旧迎新的理想,表达我们的欢乐和祥和,比用来杀人要文明和进步得多! 最后说一句,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把我们的祖辈传给我们的东西,尽量保存下来,传给我们的后代。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我们不能在现代化之后,变成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连中国人都不是。这是我的希望。 |
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 |
1.理性价值;2.情感功能;3.娱乐功能;4.休假调整功能;5.社交功能;6.其他因素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课题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执笔:李新风)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发布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助性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就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未来发展而言,我们应该根据这些传统节日在各国影响深浅上的不同以及不同国家对春节等节日的认知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和传播方法。 ——我们首先应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充分借助遍及世界各地的华人优势,带着我们民族“天人合一”“和合为贵”的价值追求,让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正走出国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青年学生对“春节前后的几天里都有一些讲究”的看法 1 3 4 5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 1.很有意思,一定要有所了解,但不必膜拜遵从;2.很有意思,应该遵守和依从;3.繁文缛节,该舍弃;4.没有多少意义,但作为一种文化应保留;5.无所谓;6.系统缺失 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接受必然以明确的节日文化自觉为前提。如图所示,在回答“春节前后的几天里都有一些讲究,对这些讲究您怎么看”时,回答“很有意思,应该遵守和依从”的占到了22.0%,回答“很有意思,一定要有所了解,但不必膜拜遵从”的占到了62.7%,两者相加,显示84.7%的学生认为春节里的“讲究(传统符号或仪式)”“很有意思”,这是青年学生对春节符号仪式具有较强文化自觉的体现。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个回答,其核心是“有所了解”,这是节日文化认知的自觉性;而第二个回答,其核心是“遵守依从”,这是节日文化责任的自觉性。“认知”与“责任”构成了青年学生对春节符号仪式进行接受的文化自觉性的双重要素。对青年学生而言,节日“认知”的自觉性要比节日“责任”高很多。 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 3 1 2 4 5 6 64.6% 36.8% 51.2% 41.6% 19.8% 5.2%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有64.6%的受访者表示传统节日具有情感功能,如传统节日是增进和家人、亲人以及已逝亲人情感的纽带,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有51.2%的受访者表示传统节日具有娱乐功能,可以提供朋友聚会、旅游等机会。41.6%的受访者认为有休假调整功能。有36.8%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具有理性价值,如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学价值、人类学价值等。有19.8%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具有社交功能,可以提供办事送礼、社会交往的机会。 人们关于“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造成冲击的感受与看法 16.0% 0.9% 23.3% 59.8% 3 4 1 2 1.有,很强烈;2.有,但不强烈;3.从来没有;4.其他 如图所示,在问及“您对‘洋节’影响中国传统节日有无感受”时,认为“有,很强烈”的占23.3%,“从来没有”的占16.0%,而认为“有,但不强烈”者占59.8%。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承认“洋节”对传统节日形成了冲击,但有一多半的人认为,这种冲击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调查中呈现出的这种真实感受,相对理性而平和,与当前媒介与舆论中对“洋节”冲击传统节日的危言耸听有不少的差距。与之相同,人们对“洋节”冲击传统节日的现象所持的看法同样理性。人们在回答“圣诞节在中国大热,您认为对中国年节有无影响”时,认为“有影响,但传统春节仍是年节主体”的比例为66.2%;在回答“每年情人节越来越热闹,您的看法是”时,认为情人节与七夕节“两者可以共存”的比例为72.8%,而在回答“您觉得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将来发展趋势是”时,有68.5%的人认为“会继续存在,但会与中国传统节日一道发展”。可见,“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确造成了冲击,然而,这一冲突带来的却并非“洋节”对传统节日的颠覆,而是将产生更具包容性的节日观念和节日体系,这是关键。当前媒介报道与社会舆论一味强调“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冲击,在根本上是出于制造话题的需要,而忽视了人们在“洋节”与传统节日的冲突中所产生的文化包容。 来源:中国文化报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呼吁和建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便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 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的表现形态,它们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多彩画卷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考察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早在上古时期即已因生产活动、原始崇拜而初露端倪,后又随着神话传奇故事的融入,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渐渐确立。 如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为缅怀纪念介子退而推行的禁火寒食的风俗,到汉代时,则成为民众普遍认同并参与追忆先人的特定节日。再如端午节,尽管有关其起源的看法多有分歧,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恶月恶日趋避说等等,但是,它渊源于先秦时期,定型并普及于汉代,乃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绵延不绝,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也恰恰是这种历史悠久性,使得传统节日能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发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人心、构筑民族心理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它们亦雅亦俗,亦庄亦谑,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会。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文化意识的自觉,传统节日中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逐渐变成纯粹庆贺意义上的日子。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伴随着相应的节日而成为时尚,广为流传,这就极大地吸引了普通民众关注并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从而全面拓展了传统节日的群众基础,使得它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活力与生机。像元宵节“何处闻灯不看来”、“花市灯如昼”的绚丽;清明节的“荐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的“画鹢回来合,大竞长江流。建标明取舍,胜负生死求”的奋发,都是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体现,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传统节日具有“寓教于乐”,凝聚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大融合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民族大融合、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也起到了无形但却是强大的纽带连结作用。换言之,许多传统节日不但是汉族民众的重大庆典礼仪,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拥有与庆贺的良辰佳节。如朝鲜族、满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更是这些少数民族热烈庆祝、愉快欢度的大喜日子之一。当然,这些少数民族除了欢度汉族的传统节日之外,也有属于自己民族特殊的节日,即使是过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各个少数民族也有不同于汉族的庆贺方式,其实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合而不同”的优良传统,传统节日在促进民族大融合,巩固民族大团结方面的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 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传统节日得以形成的深厚土壤,它们作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形态,业已成为民族主体意识的主要载体与鲜明象征,是中华文化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寻根爱国意识。传统节日凝聚着浓厚的亲情、乡情、爱国情,是中华民族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集中体现。 “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是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民族需要寻求解答的共同命题。传统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意识的形象诉求,也是中华民族寻找本根、尊老爱幼、爱家爱国诸多传统美德的具体诠释。我们知道,慎终追远,敬祖报本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本动力,在这方面,中华民族始终把以“孝道”教化天下作为政治伦理的核心原则。这种价值取向同样要在传统节日的庆祝纪念中反映出来。换言之,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其本质意义在于慎终追远,通过感激先人的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与归属意识。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实际上寄托了生者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反映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愫。至于重阳节登高赏菊,则是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等积极意识的表现形式,它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敬老尊长情感与美德的最佳机会,使得人们内心深处的报本情结得以舒缓、释放。可见历经千百年,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依旧是那么能够吸引无数民众来参与,来共庆,其谜底就在于这些节日是美好人性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美德懿范的缩影。 亲情、乡情的扩充、放大,便是爱国之心的萌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发展、丰富,便是治国、平天下理想追求的提出。这种文化理想与价值取向,自然也是传统节日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端午节无疑就属于这方面的典范。屈原之所以被纪念,就在于他那种“既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不悔”的爱国情操值得歌颂,值得弘扬。可见,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主题之一,也是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凝聚民族精神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安定圆满意识。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毫无疑义,这种美好愿望必然在传统节日中得以强烈表现。春节、中秋节等良辰佳节的核心内涵,便集萃于家庭的团聚,生活的祥和,未来的美满。如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更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是夜,人们仰望着万里碧空如盘似的皎洁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生活祥和;而在他乡的游子,也同样会滋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沉思念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维系着人们对家园的感情,而它长期感化的结果,乃是使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播有了最深厚最有力的保证。另外,勤劳、奋斗、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等民族意识都凝聚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民仰头看”。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刚刚过去之际,我们从文化的视野,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对传统节日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发掘,对于我们在今天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添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
北大教授高丙中:在现代条件下发展民族传统节日 | |
| |
国家文化部办公厅于1月30日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紧紧围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不同主题,组织节日期间的各项文化活动。昨天,记者电话联系返乡途中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请他结合《通知》谈谈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路径。 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文汇报:您是春运期间大迁徙队伍中的一员,所有奔波只冲着回家过个团圆年。今年的雪灾天气使不少旅客的回家路走得特别艰难,有境外媒体对中国人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依然保有的回家念头表示不解。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高丙中:文化有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前者如除夕守岁、阖家团聚,这种文化被我们的内心认同,成为内心的表达;后者如时尚,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往往要花钱享受,但用完了,就过去了。对消费文化,多一项少一项,我们总能够平静对待;但对于认同文化,一旦面临被剥夺的威胁,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更加拼力的维护。这也是雪灾天气下人们依然返乡心切的原因。 文汇报:从您刚刚对文化的分类来看,民族传统节日属于认同文化。她们为什么会深植内心,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呢? 高丙中: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她们的设置依据是阴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的美学取向和追求团圆的伦理观念。这种美好的情感不仅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体现。 民族传统节日当下受关照 文汇报:既然民族传统节日所体现的美好情感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她自然就会受到善待和保护,可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了她的式微,比如“年味没有过去那么浓了”。 高丙中:这和我们民族曾经受到帝国主义势力伤害的历史有关。这样的伤害容易让我们以激愤对外,以激进对内,产生奋斗的压力的同时也产生着自我伤害的破坏力,破坏力直指传统。这也就有了“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在1967年至1979年之间,春节的假期被取消。不过,好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渐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通过找回自己来找回信心。善待民族传统节日的命题也终于从学术层面进入政治议程。 文汇报:从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出台节假日调整新方案,再到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下所受到的关照。 高丙中: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把民族传统节日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她们完全可以打造成当代中国的重大节日,成为我们善待自己传统、激发民族精神的代表作。就像《通知》里所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