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传统节令与孝文化资讯辑编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33
标题: 传统节令与孝文化资讯辑编
注重亲情营造——新年敬老好时节  与老人一起过团圆年无论于老人、于成人父母还是于孩子,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老人可以尽享天伦之乐;父母则可利用这个时机回忆自己的童年,感受温馨时刻;同时还要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如多帮老人做做家务,陪老人聊聊天,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孝敬老人,关心长辈。
  总之,与老人一起过年,其中蕴藏着不少教育的财富,爸爸妈妈们不可小瞧哦。
  注重体验——美丽窗花扮新年
  现在,新衣服和美味佳肴已经普通得提不起过年的兴致了,那么过年最吸引宝宝的是什么呢?现代都市中“DIY”(自己动手做)颇为流行,它重过程、重体验的精神颇受欢迎,它能使传统的东西变得新颖,使普通的事情变得不平凡。
  去年过新年的时候,朋友来我家无不赞叹我们的窗花。当得知是我们一家三口合作,亲自动手完成的,更是羡慕我们的温馨和创意。
  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宝宝剪的透着稚气可爱,我剪的有着精致细腻,他爸剪的露着古朴大方,煞是抢风景!从买手工纸到剪图案,贴窗花,评论每一件作品的特色,宝宝全程参与,渴望着,感受着,兴奋着。
  其实,过年购年货、贴年画、包饺子、挂灯笼等等都可以让宝宝参与进来,虽然宝宝做得不是那么好,但是,宝宝既能感到节日的喜庆,又能体验劳动的乐趣。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DIY”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包饺子,给他一小块地方,一小块面,让他揉吧,好奇心、探索的欲望、实践的喜悦,连同“过年”的兴奋都揉了进去。
  注重传统文化——到乡村领略年味 
  如今过年有简化的趋向,现代都市的某些家庭里可能就已经浓缩成吃一顿饭而已了。对于孩子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民风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注重亲子情——“五个一”工程
  学唱一首新歌:去年春节,我教两岁的儿子学唱了一首《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宝宝领唱,大家拍手,让孩子在欢快的歌曲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愉悦。
  写一张贺卡:精心选择或者亲手制作一张节日贺卡,写上几句鼓励祝福的话,如“新年新宝贝,快乐男子汉”,并讲给孩子听。孩子可能暂时不能理解全部,但一定会受到感染。
  拍一张照片:每年春节时给孩子拍张照片,记录下“这一岁”的真实样貌,许多张“这一岁”珍存在一起,还是见证孩子成长的纪念册。
  送一件玩具:送一件宝宝喜欢的玩具,给他增加一种新鲜的活动内容。
  认识一种与“年”有关的东西:既有鞭炮、气球、日历等具体物品,也包括压岁钱、拜年、年夜饭等传统风俗,让孩子逐渐感受和领会了“年”的含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35
敬老爱老:春节的主旋律2010年2月21日 来源:东方网 作者:徐家德

  今年春节,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敬老爱老之中华传统美德蔚然成风。养老院里,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笑颜逐开;团拜会上,领导祝寿,高龄老人春风满面。一位外国友人翘起大姆指说:“中国的老人真幸福!”一位90岁的老人说:“我们赶上了太平盛世好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敬老爱老,是春节的主旋律。
  
  大年初三下午,我同妻子拿着包装鲜艳的礼品,兴匆匆地开着电动车,来到位于闸北的彭江医院,探望我的堂房大姐,向她拜年!
  
  堂姐今年80岁了。解放前就进上海的纺织厂当童工,辛苦劳累了一生,再加上命运多舛,所以身体一直不太好。从五十多岁第一次发生脑梗塞到现在,二十多年来已经发病三、四次了,近几年来健康每况愈下,糖尿病、肾脏病多种疾病缠身,去年十月初的一次发病最为严重,导致她丧失了语言和吞咽食物的功能,好在手脚能活动,脑子还清爽,不会讲但能听。但后来,因长期不能进食靠输流质,体力渐衰,心情由此也变得沉重起来,情绪很不稳定。每当亲友邻居去看她,讲不上几句话,她就会情绪失控,悲哀地张大嘴巴无声恸哭起来。亲友邻居怕她过分激动,脑血管发生意外,在一旁再三劝慰,她才慢慢平静下来。
  
  春节前一星期,我去彭江医院探望过堂姐。她看我到来,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内心的喜悦。我知道,久病住院的老人,内心是容易孤寂的,思想是容易苦闷的。心里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每天有亲友邻居去看她,那怕对她一个轻轻的微笑,那怕拉一拉被角帮她盖紧肩头,她都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感激。这次,堂姐的情绪照例又失控了。我在一旁很是担心,极力劝慰。后来,她心情平静下来后,态度坚决地向她儿子提出,要回家过年。这可难为了我的堂外甥。于是,我耐心地劝慰堂姐,告诉她住在医院里的好处。毕竟,她不是一个固执的老人,经过交流沟通,她放弃了回家过年的念头,当听到我春节里会抽空到医院里来看她的时候,一种安祥的微笑绽放在她苍白的脸上。是啊,此刻她最愿意听到的,就是这一份承诺,这一份表达亲友对她的关爱始终不变的承诺!
  
  大年初三下午,我事先给堂外甥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去医院的时间。待到我和妻子走进病房时,意外地发现,今天堂姐竟下床坐在轮椅里在等我了。她的脸上,一扫往日的病容,精神了许多。看到我和妻子来,她挺高兴的。原来,比我们先到的堂弟媳,早为她揩身梳洗过了,才显得这样神采奕奕啊!
  
  欢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临别时,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看得出,堂姐对她平生第一次在医院里度过的春节,没有太多的遗憾。因为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深深地感受到了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让她的内心充满了阳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36
敬老故事,掀起春节浓浓孝心潮
“过年回家送父母点啥”故事征集活动今日圆满结束,此次活动让传统的孝道得到弘扬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核心提示
  “宝岛皇宫·过年回家送父母点啥”故事征集活动圆满结束,浓浓情感跨越岁末年初。
  孝心,同样需要说出来。活动期间,有百余位读者参与活动,在新春佳节之际引发读者孝心潮。
  除了太多的感动之外,很多读者开始反思自己对父母的回报方式,并在春节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自1月19日起本报与宝岛皇宫联合发起的“过年回家送父母点啥”故事征集活动,今日圆满结束。而“晚报中国年,厚礼大派送”的连续报道,迄今已十期。在岁末年初的日子里,此次活动不仅营造了一个祥和、温暖的氛围,更触动了广大读者的内心世界,带动着更多的人,在春节期间为父母送上最真诚的心意。
  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已逾1.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以上,尤其是,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来势迅猛,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也将达2500万人。可见,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因此,倡导和弘扬孝道文化任重而道远。
  春节过后,我们又连续两日,对十位幸运读者春节与父母团聚的故事进行了回访和报道。通过回访,我们再一次印证:对子女而言,父母的期盼是隐蔽的,是不轻易说出口的;而这份深藏不露的期盼,又是那样的容易,哪怕是一句真心的问候,也能够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百分孝心。再一次印证:只有常回家看看,与父母多进行贴心沟通,才能真正实现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再一次印证: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在期待着子女那份发自心底的关怀。
  另外,故事征集活动结束后,本报还不断收到读者发来的敬老故事。因版面所限,未能一一刊登,在此表示真诚的歉意。同时,也向这些读者及家人致以节日问候。
  【温暖回望】
  孝心潮, 触动了更多人的内心世界
  有一篇文章,将传统孝道用6个词语进行了高度概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其中,“敬亲”是指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奉养”指的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立身”指的是子女要成就一番事业;“谏诤”指的是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应谏诤父母,防止父母陷于不义;“善终”指的是父母过世要尽各种礼仪。
  “过年回家送父母点啥”故事征集活动中,除“立身”和“谏诤”之外,孝道的其他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再次回望过去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孝道情理,再一次得到放大和宣扬。
  一个小小心愿,让母亲热泪盈眶
  尽管读者聂嘉萌当时留下的名字是“蓝调儿”,但当她手机号后四位出现在报纸上时,她病床上的母亲就已经猜到是自己的女儿了。“用自己的十年寿命换得母亲的健康”,就这样一个心愿,让母亲感动得流泪,就已经十分满足了。什么样的礼物,能抵得上这样一份血浓于水的真情呢?
  像“蓝调儿”一样,还有多位读者,送给父母的新年礼物,是一个问候,一个心愿。种种原因,他们没有用丰厚的物质回报来孝敬父母,而是选择了一种精神上的回报,让父母感受到他们来自心底的关怀与牵挂。正如手机尾号为“0192”的读者所说的那样:“在远方,子女不能与你们团聚,但心,却永远和父母在一起。”而读者师先生,春节送给父母的是一只小猫,因为他知道,他人不在父母身边,小猫可以弥补父母内心的失落。
  父母期盼,确实就是这样的简单:希望子女的心,和自己永远在一起。空巢中的守望能够得到理解与短暂的满足,也就足够了。
  父母的健康,最让子女放心不下
  “乌鸦尚有反哺之孝;羊亦知有跪乳之恩,更何况人乎?”更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常提到的一句话。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
  在众多活动参与者中,选择保健品、保健器械、衣服作为春节孝心礼物的,占相当大的比例。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但是,通过此次活动我们高兴地看到,儿行千里,父母的身体一样是放在心头的。
  “黄香扇枕”的故事,是我国明代《二十四孝图》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做黄香的人,在炎炎夏日,为让父母能安然睡觉,坚持用手扇为父母送去一丝微风的故事。到了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虽然很多人不能亲自为父母捶背洗脚,但能为父母购置实用的各种保健器械,也算是一种理想的孝心的表达方式了。像宋雪娇送给父母的磁疗足浴桶,手机尾号为“0116”读者送给父母的按摩仪等等。
  为人子女,安全、守法也是尽孝
  关于孝道,孔子还有一句名言:“父母唯其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言外之意,不言自明。这句话的深意还在于:为人子女者除了因病使父母担忧外,其他的一切都不要让父母操心,如安全、守法等,做到了这些也是孝。
  在我们的征集过程中,有数名参与者,用自己的真实故事,直观解释了“父母唯其之忧”这句话。例如,为不让父母牵挂,送给父母一本全年的行踪相册的王京;让父母了解求学所在城市的情况,要带父母去看冰雪世界的赵甜;遥寄一份报纸,让岳母看到外孙女的成长的刘蓬勃等人。   
  孝道文化,被更多“80后”放大
  “80后”,曾被认为是自私的一代。但通过我们的孝心故事征集,孝道文化在他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得以传承,并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活动参与者中,“80后”读者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一。他们在春节礼物的选择上,倾注着自己对父母的真实情感。他们的做法,也让父母感受到了他们的成熟,感到由衷的欣慰。
  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忠孝难两全”这句话,是每一个人都常听到的一句话。大家都知道,选择为国尽忠,其实是一种“大孝”体现方式。这也就难怪在去年的地震灾难发生后,灾区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中,“80后”一代人无处不彰显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感言】
  百善孝为先
  戊子岁末,己丑年初,我们是在一片浓浓的情感中走过的。我们不需要感天动地,能够感动大家,就足够了。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行。” 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日趋加大的今天,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有多少人回家看望的次数越来越少?有多少人,在家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短?
  当年,一曲《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让无数人潸然泪下,因为它唱出了天下所有父母的期盼。
  对父母的感情,是世界上最原始、最纯真的感情。我们也相信每一位读者的内心世界中,肯定会有一块重要的位置是为自己的父母而留,只是表现得很隐蔽而已。但对父母的孝心,是值得大声说出来的;对父母尽孝的行为,也是需要相互带动、相互感染的。
  所以我们依然在岁末年初,推出了这样一个“过年回家送父母点啥”故事征集活动。
  百善孝为先,父母的今天, 就是我们的明天;子女的明天,就是我们的今天。终究有一天,我们也将老去,何不以身教子,让自己晚年亦有亲情相伴!
  文/本报记者 房建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37
归来的只是传统?
  曹保明:这种感受首先是一种自然规律。最大的规律是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所以“年”的味道已经在平常的光阴中能够体会到了,从前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饺子,现在天天能吃。“年”从前是农耕文化的节日,人们为了庆祝“年”,把一年的好东西,都留给自己和神来吃,所以只有过年才能吃点儿好东西。现在好东西一多,就把年的氛围分解开了。所以我说,觉得年味淡了,是正常的。
  社会学视角:面子和里子
  郑也夫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家
  简短感人亲情故事新文化:怎么让自己过一个本质的、舒心的春节?而不是让春节成为物质和上的负担?
  曹保明:非常非常明显了!
  这个语境,恍若隔世!
  1959年1月11日,农历腊月初三,《》发表《对春节回家旅客的几点希望》。其中第一点提到:“凡是程比较短、步行一天可以到达的,最好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的尽可能骑自行车,不要去坐火车、汽车和轮船”。
  曹保明:对,不用,它回归了!人们在寻找和等待着春节。上回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守岁,三十儿晚上不睡觉。什么原因呢?远古时期守岁,是为了告别旧岁,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这一宿不睡觉,一年都,这叫守岁。其实呢,这是的观念,你说能吗?不能!但人们却硬要它能!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王安石《元日》)。就是大家都来迎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守岁就是祈求人类的幸福和平安,这是年的核心。
  郑也夫:怎么过决定于本人。看个人的性格、喜好,是不是有性,是否跟风,是在意别人怎么看,还是在意自己过得是否舒服。消费上也是如此,是看实惠,还是看面子,对消费内容、节日生活质量影响极大。
  就在2005年圣诞节前,河南民俗专家高有鹏发布《春节宣言》,在他看来,近100年来,中国经历了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状态更加物质化,传统节日的功能弱化。
  而对于升斗小民,春节的爱恨,是这个社会的底色。有报道称,七面对春节回家感觉烦恼,成为“恐归族”。
  本报记者一陶来源新文化报)
  在抽油烟机贴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祭祀灶王爷,显然不太协调。
  尾音:奔大年的祈愿
  新文化:2005年,河南民俗学者高有鹏发表《春节宣言》。但是最近这几年,民俗传统,各种节日似乎在复苏。
  周孝正:短信拜年不能替代见面拜年。见不着面的可以用短信,能见着面的还是应该当面拜年,因为人有见面之情。所以为什么春运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国情,就是说好几个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到了春节他们要回家,亲情、友情、乡情、爱情这“四情”。这是中国的风俗,也是维系中国几千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情感纽带。所以短信拜年不能替代见面,没有面对面就没有见面之情。打电话你还能听着声呢,短信只是文字信息,是吧?绝对不能替代,只能是一种补充。
  未富贵而独身还乡,压力好大啊!
  周孝正:在于个人的适应能力。调整心态,好好过。自尊自信、平和、积极向上的国态,每个人都得有这种心态。
  新文化:近年来过春节的方式和以往还有很多不同啊。
  在外吃年夜饭必须
  周孝正:首先就是年夜饭!年夜饭是个团聚,必须同时放假,家庭才能团聚。所以在外头订年夜饭非常之恶劣!为什么啊?因为你订年夜饭,给你做年夜饭的大厨、服务员,就不可能团聚,这是毫无道理的事情!所以传统的中国民俗叫“破五”,就是说从大年三十儿就自己做饭了,一直到初五,商店才开门呢!中国现在的节奏快了,那么至少是大年三十儿晚上到初一,就一天半吧,所有的商店,所有的饭店,必须关门!有钱没钱,自己做饭过年!
  新文化:网上有报道称,一个调查显示,近七成的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成为“恐归族”,交通因素占到83%,家庭或情感因素达到35%,春节消费达到71%。您怎么看?
  已经少为人知的是,春节曾经取消。辛亥后,曾试图取消农历新年,提出以12月31日为除夕,1月1日为新年,结果是。1967年,中国在因素影响下,全国取消了春节假期,直至1980年,中国开始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
  曹保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著名文化学家、民俗学家
  和“春”有关的字眼,大多美幻,当然除了春运。时至今日,春运还乡之旅愈加宏大。
  新文化:在年节里,您是否会在亲友、子女的生活中普及推广传统节日仪式,比如,已经接近消失的“祭灶”?
  新文化:今年有什么特别的春节的回归吗?
  曹保明:我是一个具有普遍代表性、又具有性的文化学者。普遍性上说,过年了,大家都要遵循着年的整体的文化过程,团聚啊,吃饺子啊,守岁啊,贴对联,这都一样儿!而不一样的是,我是走进生活的深处。我已经30年了,过我独特的春节。每到年节啊,别人家都是到一起团聚,我却离开团聚,走进我要寻找的文化对象的团聚敬老院、大车店,猎人、淘金、放排等这些传承人的家里,和他们一起过。为了抢救他们的文化,我的春节与众不同,在于选择我自己的理想。我已经几十年如一日这样过了。
  第一,买年货、赶年集非常兴盛,城乡都能看到。第二,文化市场非常红火。对联、福字,甚至有些地方,门神都开始买了。我是提倡这样的,贴门神、贴年画,给人一种娱乐。第三,最明显的,今年的春运大潮是传统文化回归最重要的表现。现在腰包都鼓了,都要回家看看爹娘。第四,从看,从中央多地方的各种,都在反复不断地问我,如何过年,从半个月以前到现在,几乎天天回答民俗问题。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家越来越关注年如何过!是指的如何过文化年!这点恰恰体现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年”最能体现传统文化体系,就是两个主题、,感谢祖先、父母、民族、国家。这种体系就是中华民族回归我们自己的家园,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风骨。首先是我们30年的使经济处于不败之地,我们越来越硬气了,中华民族的硬气体现在文化风骨上。
  这个充满个人记忆的故事得到了广泛的回应,总有些热心的读者告诉她,在这本薄薄的图画书中,他们读到了自己“久远的记忆”。
  今年春运期间,预计客流量将达31.58亿人次,同比去年增长9.1%,相当于全国人口两次大挪移。这一数字超出1996年客流量一倍,接近1989年的4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38
我今年准备在鹰屯过(市乌拉街松花江畔鹰屯,传承了古老的渔猎文化,至今这里数百户满族人家保持着捕鹰、驯鹰、养鹰、架鹰的传统),在鹰猎人家一起体会这种文化的存在。传统文化也需要文化人去和他们团聚。
  与那个年代相比,今日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已经截然不同。穿过数十年间看民俗,抑扬之间的故事,是令人感叹的社会文化变迁。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当下,如何看待春节?传统民俗会复苏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曹保明有个人的视角。
  据人民日据库,早在1957年,全国春运客流总数约为3100万人次。到了2012年,已经达到31.58亿人次55年间,增幅百倍有余。
  节选
  新文化:家庭也是中国人的灵魂所向。但百年来家庭小型化,离散化,也改变了过年的方式。
  在短信拜年中,人们会联系一年中只联系这一次的朋友,重新确认一下人际关系。
  希望这是个美好的预言。
  新文化:春节对于现在的中国人也许有太多的社会目标,维持关系,巩固社会资源,大吃大喝,也确实挺人。
  新文化:有一种声音,是在商业的力量和的驱动下,年节才得以复苏。
  对《团圆》的文稿作者余丽琼而言,毛毛并非全然虚构,她把自己太多的回忆都融入到这个简短的故事里。余丽琼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师,在很长的时间里,总是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与妻子和一对儿女团聚在一起。余丽琼在一个又一个细腻的场景中记录下自己与父亲曾经的交流。她甚至直接用自己的小名“毛毛”称呼书里的那个小女孩。这个“太常见”的名字曾经让她在儿时觉得羞涩、难堪,却在如今的回忆里充满了亲切和温暖。
  春运,“春节运动会”的简称。今年,增加了网上“秒杀”火车票项目。
  第二,这也是人们在上的一种文化回归。文化好了,生活好了,但是我们有一点永远不能忘记的,就是“年”的存在。“年”的存在是什么?就是人对祖先的回忆!这种回忆是一种,感谢神,感谢祖先对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创造。包括一切劳动英雄,一切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我们都怀念。所以“年”是一个怀念人的焦点。年在变化,淡泊是生活的淡泊,但是,的寄托和我们今天的文化氛围是一样的,我们正在寻找着文化的回归。我们可以注意到,今年的“年”的氛围实际越来越强了!
  5.“爸爸,硬币给你,明年,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喔!”
  年轻人还乡走亲访友,展示自己在家族和社区的新身份。春节期间,密集高效的人际交往,调整理顺家庭、社会关系。
  曹保明:中国文化传统习俗非常明显的回归出现了。从前呢,有一段被异化、被淡化的过程,这是在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文化转型期出现的必然结局。我们曾经自己也否认过我们的传统,比如前几年鞭炮也不让放了,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要经历波浪式起伏。前20年,我们必然经历对外来文化的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界上文化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开始以自己的文化风骨占领世界的领域。尤其是这七八年,文化上逐渐回归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历程上来了。
  在民俗学者曹保明眼中,这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新文化:为什么人人都觉得小时候的春节有意思呢,您怎么看?
  30年来,在过程中,中国人在周边华人文化圈的碰撞中学习找回自己的传统。2012年,在忐忑的地球上,中进一步朝世界的中间挪移。
  新文化:您是怎样观察体会到今年“春节的回归”的呢?
  简短感人亲情故事春节回归:归来的只是传统?(组图)-搜狐滚动,在古代农耕社会里,那个延续近一个月的盛大丰收祭与新岁首,浓缩到当下7天长假里,成就了一年一度的春运。
  春节的文化传统属性决定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尽管太多筋疲力尽,有时甚至悲欣交集,我们,还是要回家过春节属于我们的狂欢节而这个筚蓝缕的征途,是归程中必经的。缩短春节假期,可能会化解春运难题。但这注定是满地找牙的办法。上的焦虑,之后的就是你的报偿。
  短信拜年不能替代见面拜年。见不着面的可以用短信,能见着面的还是应该当面拜年,因为人有见面之情。周孝正
  新文化:作为文化学者,民俗学者,您今年怎么过春节啊?
  在和海外华人的推动下,龙年春节活动将扩展到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个城市,春节文化已经大规模世界。过好龙年春节,带着虔敬,让我们共同祈愿!
  你可以一年在外360天,天天下馆子,三十儿、初一,必须在家里!在外吃年夜饭是了中国持续的文明、文化的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必须严厉!
  这样的共鸣甚至跨越文化和国界的障碍。2011年11月,《纽约时报书评》将英文版的《团圆》列入了2011年度世界儿童图画书榜单。《纽约时报书评》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书评周刊。这份榜单从全年出版的数千本儿童图画书中选出。美国《出版人周刊》在评论《团圆》的文章中写道:“这是一幅令人记忆深刻的图画,它记录了中国最为快乐的节日,并且了贯穿其中的感人亲情。”据《中国青年报》
  (过年时)我明确提倡挂家谱,因为家谱不是,它是一个家族自身的生命历程!曹保明
  你很少会想起这一年中的哪一天是无聊的,但你近年可能常会感觉到对春节的倦怠。这是因为这一天太重要。而这一天文化认同上的意义,还在追寻复苏过程中。谁能预见今天的“2010后”,在将来如何回忆他们小时候度过的春节?肯定不该是枯干的回忆,也许,他们会更加重视教育子女,尊重守岁传统仪式上的意义。
  春节已经不需要了
  这种守岁的思想,被中国人民发挥到中央台的春节晚会。今天我们越来越挑剔春晚,是为了越来越好看!是为了大家不睡,为了看它的节目。人类辞旧迎新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的思想,但是却是人类求喜上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得好儿,希望祖国、民族强盛的最基本的文化传承体系。春节晚会就体现了年文化的传承体系。春晚对年文化的传承是有益的,并且是时尚的,是发展的“年”文化的延续。今年春节为什么回归,是因为人们在上、文化上都得到了繁荣,所以春节的回归是的回归、文化的回归和经济的回归。
  传统春节民俗至今,除了团圆饺子、拜年、贴春联、放鞭炮,还剩下了什么?
  春节前后,恰是透视微观中国民情、国情的契机。龙年将至,本报记者约请几位专家,讲述他们眼中的春节和时代变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39
受访对象
  年关难过抵不住团圆亲情。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归属决定了,不过这个节日,你就不是一个中国人。
  新文化:手机短信拜年是近些年的新兴方式,和传统的当面拜年差别很大,快速,密集,甚至还有一年中仅仅短信拜年联系一次的交际维系。你怎么看待这种拜年方式?
  春节晚会就体现了年文化的传承体系。春晚对年文化的传承是有益的,并且是时尚的,是发展的“年”文化的延续。曹保明
  中国人过公历新年元旦才100年,过春节已经上千年,谁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按照日本历史学家村山节的理论,在1975年到2075年之间的100年,是东方文明取代文明的交替期,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会成为全人类的思想基石。
  郑也夫:这个调查不必当真,因为调查没有详细交代样本构成以及是否随机抽样,只能说有人有着这种心理。这种烦恼和“近乡情更怯”完全不同,“近乡情更怯”是一种很重的心情,非常朦胧的,难于准确解释。它和现在的春节买单、婚的烦恼完全不一样。
  周孝正:焦虑主要是因为缺钱嘛。“过年如过关”是一句俗语。中国面子文化还推动了春节开销,交际归根到底需要钱呐。
  30年前,我拿到的压岁钱是5元起,现在派发压岁钱是200元起,这就是货币贬值的春节数据。
  家庭是中国的核心,也是基本的经济单元。不回家还算过年吗?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鲁迅当年的见解似乎依然如此。春节怎么过?多年的变与不变意味着生活形态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变迁。对于春节的“面子”和“里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言辞锋利。解读过年时的人际交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有话要说。
  曹保明:“祭灶”我没太提倡,不用祭也能吃上饭,它是一种娱乐。但我明确提倡挂家谱,因为家谱不是,它是一个家族自身的生命历程!现在很多家庭已经挂家谱了,我已经提倡好几年了。
  春节贵多了!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家
  周孝正:春节就是感情。人有幸福感,还有幸福度。幸福度可以从人均收入来衡量,幸福感源于亲情、友情、乡情、爱情。焦虑在于幸福感降低,要不就是回不去,回去了却没钱。说白了就是这么点儿事儿嘛。
  最重视节日的是商人!比如手机短信运营商。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节日都有些面目模糊。
  郑也夫:春节的社会交往更多的是亲属交往,社会关系交往通常在地而不是原籍地。亲属没有社会交往那么功利。商界、的功利性社会交往,不会放过节日,交往要有由头,否则就很唐突。
  民俗视角:迷失与回归
  图中这个4岁小女孩毛毛是一个虚拟人物,她出现在一本名叫《团圆》的儿童图画书里,并且在那里经历了一个只有十几页的、关于“团圆”的小故事。小女孩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南方镇子里,一道蜿蜒的小河从房屋间缓缓流过。和她每天在一起的,是她的妈妈,以及一只总简短感人亲情故事春节回归:归来的只是传统?(组图)-搜狐滚动是竖着尾巴的大白猫。至于她的父亲,一直“在外面盖大房子”,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到家里。
  曹保明:这样说是一个,人们买东西表面上是商业的繁荣,实质上是的回归。人们开始认识到祖先的记忆不能忘记。的东西回归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对祖先的尊重,这是年!尊重就要买东西啊,得吃啊,上供啊,得看望有恩的人啊!于是显示出商业的繁荣,但是背后,是我们文化的回归。
  周孝正:独生子女一代没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二代的独生子女没有了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再往前走,没有了叔叔大爷舅舅姑姑,中国人的亲情面临一定程度的。
  你订年夜饭,给你做年夜饭的大厨、服务员,就不可能团聚……你可以一年在外360天,天天下馆子,三十儿、初一,必须在家里!周孝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41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5 15:43
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的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现行“春节”称谓只有95年历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48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过春节”为何又叫“过大年”  天文学家:我国现行“春节”仅有“99岁”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老照片:春节记忆   天文学家细释“年关”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49
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视频]农历二十三祭灶王   [视频]灶也是家的象征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视频]农历二十四为什么要扫房子?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联的变迁 [视频]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是怎么来的 民俗专家话春联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民俗专家:春节贴“福”字是为祈祥求吉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春节团拜(《俊杰在位》)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50
春节食俗    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
    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
  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
  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过新年包饺子(杨柳青年画)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春节为何要吃饺子? 关于春节的记忆——年夜饭     元宵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春节夜宴  亚洲国家春节之“饕餮篇”    “年货篇”  年夜饭: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 吃食有讲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50
春节趣闻轶事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除夕夜守岁压岁踩岁 守岁习俗1600多年前已成型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来源:中国网)
    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古代的贺年卡
山水纹名片夹(民间刺绣)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来源:《我们的节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51
各民族春节风俗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52
春节的诗歌
童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 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 您新禧,您多礼;白肉馍馍馋馋您。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54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56
节日起源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农历是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时的阴阳历,它还结合了阴历,即以月相29.5天为周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图

期(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因为阴历纪月推算节气所在具体时间需要准确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所以,以前的历书所载各个节气发生的时间是要由国家颁布的(如立春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而且,不同的时代推算的规则有所不同,清史稿时宪志就用很长的篇幅和很多图形公式来说明当时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讲农历中节气的设置规律往往只是确定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两个节气间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据,节气歌也是一般人掌握节气规律的必学知识。稍微复杂一点的推算是习惯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阳最低的时候)过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现在按阳历计算就简单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从天文角度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1]



历史发展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
清明节的来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
清明节扫墓

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 清明上河图

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节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 清明与柳

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 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2]



气候特点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各地习俗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 清明冷食
[3]
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日食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 惯。在山东,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大中华地区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上海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温州
  在温州这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饼顾名思义是绵菜做的饼,也有人称为清明饼,绵菜是 清明饼

照温州话翻译过来的,原来它的学名叫曲鼠草,是在清明时节才会有的.做绵菜饼可是很有讲究的,先要去地里采摘绵菜,(绵菜这东西可不是种的,是每到这个清明时节就会自已长出来的,)然后洗净晾干,放入倒臼中,(倒臼就是一个石头做的一种工具,以前他们用来捣年糕用)捣碎后,再放入米粉,(通常是八斤白米粉,二斤糯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要把绵菜全部均匀的融入到米粉中就可以了,倒好后就要准备里面的馅,馅也是其种一道重要的工序,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抄好,等馅冷了就可以包了,把绵菜饼包好后下面一定要放一张柚子叶,一、是避免粘锅、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放了柚子后,这个绵菜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好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湖州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福建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
  四川
  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山西 [4]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 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山东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滨县的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齐山、博山等地在清明节煮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称为「饭牛」。有谚语道:「打千骂万,清明一饭」。
  河南
  巩县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坟。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诸神。孟津县清明插青苗于麦地。
  陕西
  兴平县清明,姻亲间以纸钱相赠,且互相拜墓。富平县每户人家于清明请名山之泉源水,共礼一神。准备牲礼来祭祀,以祈求丰收,称为「游水」。同州县清明祭扫后,折柳枝插门;并以纸钱贴于树干,据说如此可以防虫蚁。洛川县清明蒸馍为食,馍四周作鸟蛇之形的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江苏
  泰州农民于清明节举行划船比赛,称为「撑会船」。镇江人以柳叶七片泡茶,据说喝了可以明目。丹徒县圌山附近的乡民,还保留了寒「望绵」﹝绵山﹞的旧俗。
  安徽
  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酿酒。贵池县清明节,妇女制米茧以祭蚕姑,祈祷蚕桑有好收成。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称为「赆野鬼」。
  湖南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永州府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新田县农谚:「清明晴,万物成」。
  四川
  川东重庆、万县等地,旧时有「上野坟」的习俗。清明节前后,三两女子结伴携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识的男子均可入席同乐。什邡等地,妇女以荠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视水面花纹以卜吉凶,称为「油卜」。成都一带则卖炒米团,上面点染彩色,以线相串,称为「欢喜团」。
  广西
  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兴仁县扫完墓后,以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头,称为「标坟」,又叫「挂青」。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江西
  新建县清明拜扫,例用春饼。永丰县清明扫墓以前三后七为期。除例行的牲礼外,还以米粉作果,称为茧果,或压糯米为糕,浇上糖汁,称为饭果,犹有寒食之遗风。安义县清明祭扫惟男丁行祭,妇女皆不参加。
  香港
  清明是香港的重要节日,港人会到祖先坟前,焚烧香烛、冥镪,奉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港人时常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并不一定恪守清明当日扫墓祭祖的传统。
  早在港英时期,中港边界纵然自从国共内战结束,中共执政之后守护深严,但每逢清明,位处中港边界的沙头角禁区多会有限度地开放,让人到沙岭坟场拜祭;1950年至1970年代中前期,中国仍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少人亦会在清明节,以祭祖为借口回乡,人人身穿多层衣服,携带异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济乡间亲友,粤、港火车票亦会出现抢购潮和炒黄牛票的情况。
  近数十年,香港人为先人清除坟前杂草时,有人相信“火烧旺地”的风水说法,放火烧杂草,结果引发多宗严重山林大火,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更有团体要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吁市民勿再放火除杂草。
  台湾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19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民间传说介子推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介子推像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戴柳插柳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是什么原因使得平凡的柳条有了如此非同寻常的身价?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这三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避邪。



相关诗词  清明诗句名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清明图片(18张)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天有霓裳》清明诗 (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伤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葬祭名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编辑本段农事谚语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清明节相关图画

  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编辑本段节日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编辑本段清明养生  在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而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大家对其重视起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予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而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踏青时,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较少活动的人群,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大。老年人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钟以内,呼吸控制在24次/分钟以内,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节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同时也利于心理健康。但是在这段时期,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清明节很容易触景伤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大家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这段时期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宜过度伤心,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需要找亲人、朋友陪伴,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6:59
清明节那些事儿




(图片来源新华网)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清明节的民间故事:介子推割肉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01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在介山,还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 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 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 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据说,此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25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28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民间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蒸重阳糕方法与
重阳糕
蒸年糕相同,不过糕蒸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南朝时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现在仍流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28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32
传统节日 新时代“重阳敬老礼”在京举办(图)
2011年10月05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开始满足于对物质本身的追求,摈弃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入理解,如重阳节孝亲敬老、端午节纪念屈原等一些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已逐渐被淡化,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考验。弘扬和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意义,达到凝聚民心,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爱国心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同时也应是社会上每一个企业、公民积极参与的事情。
  10月5日,岁岁重阳之际,一场以“孝亲敬老,爱在重阳”为主题的“重阳敬老礼”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孔庙国子监隆重举行。活动由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主办,旨在弘扬重阳节日孝亲敬老的文化价值,推广孝亲敬老活动,促进社会和谐。活动让人们重温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传统文化传承,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厚历史底蕴。
  当日上午,国际儒联会长助理曹凤泉,国际儒联副秘书长金美华,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馆馆长纪捷晶,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总经理黄永刚和新时代员工代表200余人聚集一堂,在国子监向华夏长者行三鞠躬礼,表达对华夏长者的尊敬;并通过集体诵读《孝经》,向自己的父母长辈行跪拜礼,敬菊花茶、重阳糕,为父母长辈系带围巾、梳头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孝亲敬老规范。整个“重阳敬老礼”活动传递着炽热亲情与孝爱,让在场所有的人感动。与会人员激动地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自己更加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重家庭,珍惜亲情与友情的意义;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感恩生活,以更加真诚的态度对待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对企业文化重新进行定位、再锻炼再塑造,是每一个企业应积极履行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的企业公民义务。作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的下属公司、行业内唯一的央属企业,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并对以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提炼,提出了新时代“八德”精神,即孝—尊敬、悌—爱心、忠—忠诚、信—诚信、礼—规范、义—正义、廉—廉洁、耻—知耻;其中“八德”精神第一位就是孝,要求员工从自身做起、在工作中尊敬领导;生活里要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同时公司每年还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举办新时代文化大课堂、儒学知识系列讲座,以实际行动弘扬了传统文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0
单士兵:清明祭扫让传统节日接轨现代文明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5日

  重庆时报
  本报评论员单士兵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是《岁时百问》中关于清明的说法。时代发展,给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注入很多新的元素,这也是传统节日发展创新的必须。而这些元素,必须传承文明,而不能庸俗鄙陋。
  遗憾的是,今年清明,我们却看到这样的殡葬祭扫怪象——帝皇级墓园,天价骨灰盒,墓地价格超越房价的怪象,让人们感叹“死不起”;扫墓哭坟变成“面子工程”,只要给得起高价,就能找到哭得很凶很惨的人,来显扬“孝道”;继“豪宅”、“跑车”、“小三”之后,苹果系列电子产品的纸扎工艺品,成为祭品店潮流新品,不仅外形能以假乱真,连耳机、充电器和数据线一应俱全。
  这哪里还有什么“清明”,有的只是“混沌”。如此殡葬祭扫,实在太过雷人。天价墓、高价哭坟、雷人祭品这样的“三宗罪”,给清明传统节日注入的,当然就是不文明的元素,就是无聊低级的时代丑陋习气。清明作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最讲求清净与文明。这个节日最大的文化价值内涵,一方面应体现在基于传统伦理的祭拜扫墓;另外一方面则是清明传统踏青的陶冶心灵,愉悦情感。
  不论是选择祭拜祖先,还是作为假日休闲,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清明”两个字,不能亵渎。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背弃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国人非常讲究伦理情感,祭祖和扫墓,必须保持起码庄重。给逝者送上纸做的“小三”,烧个纸扎iPhone,这实际上是对科学文明与情感伦理的双重不尊重。雷人祭品没有半点科学认知,尽显腐朽庸俗。拿虚妄伪饰的另类祭品来“糊弄”逝者,其实极大污损传统清明进行缅怀、纪念和感恩的节日内涵,很不文明。
  尽管说,传统清明走到今天,需要通过对节日文化价值进行创新,来使这个节日在“自身传统”中寻找到更好的“有机发展”。但创新绝对不是要抛弃传统文明的内核,绝对不是背弃传统伦理的本真,恰恰相反,要增加清明节日的礼仪性、象征性、情感性、伦理性等方面的综合力,使传统节日实现向现代节日转型,就必须使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的力量都得到最大程度提升。帝皇级墓园和天价骨灰盒、高价哭坟、“雷人”祭品,这种与祭扫殡葬相关的恶俗,恰恰在以极大的腐气与庸俗,消减着清明节日的伦理文明,
  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生活状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尽管如今清明节已经被定为法定节假日,但受客观社会环境的制约,还是有很多人清明无法回乡扫墓寄托哀思。替人扫墓、请人哭坟,这些节日市场现象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多少能够体现一些人对祖先、亲人、故友的缅怀凭吊之情。只不过,这样的祭扫行为,实在没有多少理性与文明的含量。今天人们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清明祭扫,需要一种良性的公共文明去引导,也需要相关部门去做好管理与服务。
  清明祭扫,应该让传统节日接轨现代文明。对天价墓、“雷人”祭品以及高价哭坟这类扭曲传统文明的商业行为,相关部门单位也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管,来让庸俗陋习与市场不公远离人们的生活。传统节日的现代继续,应该更加文明开放。每一个人的清明,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寄托哀思,轻松心灵。只要在内心恪守着对传统伦理的敬畏,只要真正尊重现代文明的精神价值,不论身处怎样的情境,你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有质量的清明,让内心更加清洁而明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1
论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文 / leizhui


  曾经很痛恨,至少是愧疚。自己作为一个炎皇子弟,华夏子孙,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知甚少。无知便无德,无德便无能,所以本人绝对是个无德无能的庸人。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特别地我下一本《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目的在于在相关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将与其有关的历史人物,神话典故,编成短信,以为中达到有所为。现在反想一下,噢,自己原来错了。短信的交流手法是文字,而文字的玩弄大多是笔墨措词的游戏而已。既然是游戏,其本身的意义无外乎是一种娱乐,没有更深入的意义,也不会有一点深切的记忆。游戏是用来过眼云烟的,亦是用来哈哈一笑的。
  第二点就是短信所传达的内容,即与节日相关的典故历史人物。这其中不泛被公认的伟人和蛮荒时代的经典神话。对于这些伟人,我们节日的发源本身可能是为了纪念他,但如今我们却不在意,甚至不知道。当然知道也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是串串假戏,唱个高调的开场白,然后再大秀我们高超的脱衣舞技,但我和你心照不宣,口头上和表面上都是在奉献艺术大餐。我们对于历史伟人既没有深入的了解,考查,也没有真诚的敬仰和效仿。知道他们为的是体现我们博学,体现我们爱国,体现我们的伟大情怀,而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没有强烈而崇高的深刻情愫。我们会赞他们多么伟大,品质多么优秀,但我们自身却不以其为偶像,不尽量做一个类似的人而无悔于心。我们只是做作,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沉淀到潜意识的。对于神话传说而言,它们存在于现在的价值,一方面是考古学家研究古人思想开化之类的,另一方面不过是用来制造娱乐内容的素材,比如小说,电影,电视剧,仅此而已。
  当前中国人对待传统节日以及西化过来的欧美节日态度都是统一一致的,只不过洋节日满足了某些人的盲目时尚观。洋节日被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包容性给吸取了,可是我们的吸取却是肤浅的与不伦不类的,即带有了中国特色。邓爷爷当年的一句话概括了所有发生于中国的怪异,若其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我们不会有天真如圣诞老人从烟囱钻进来放进袜子礼物的幻想,也没有人去扮演圣诞老人;我们亦不会有浪漫如法国人对爱情精心培养的情调,当然我们现在却不只一个情人节;我们更不会有深刻如英国人那么生命宿命般相栖的哀怨的缠绵。一切古今中外的节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噱头,一个体息的理由,一个游玩的时候,一个狂欢的借口,仅此而已。尽管在这些动机外面来必须包装上高尚的意义,比如为弘扬,为增强XX意识,YY思想,为庆祝Zz,为丰富AA……
  行文至此,有许多朋友可能要误会我了,以为我是在呼吁国人重视传统节日,深入发掘其内含,充实自己的思想人格,争做一个XYz的人。错拉,传统节日不被重视,不只是因为国人思想意识的问题,更是因为传统本身的问题,最近读了李敖老兄的一些作品才有所顿悟。我们的传统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想,求真的态度,科学的实物化。当然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庞大的理论系统,即我们的老祖宗大多在有事没事地空想,想和做完全脱离,甚至背道。理论是用来教化奴化别人的,不是用来提高自己内心和感染别人内心的。儒家的思想本身并不深刻伟大,只是恰合封建帝制的利益而已。即使是其中求真的问题讨论法,做人的道德标准,听上去都对,实际上也不错,只是不严格{当然本人才疏学浅,未曾研究,思维呆滞,但本人有意识到这点的灵性},在现实中也实施不了,孔子本人也求做到,这不能不说这不是失败。对待节日,疑惑和解脱并存。疑惑是怎样可以建立深刻且深入内心的节日,无论是固有节日还是外来节日;解脱则是其实我大可以随心所欲,比如你的生日,我说它是我的节日,它就是我的节日。怎么样?要不要出来和我一起庆祝呀,算我约你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http://www.cflac.org.cn    2008-04-01    作者:田青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凡是需要保护的,其实通常都是弱者,因为强者不需要保护。今天的传统节日,已经和我们其他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濒临灭绝。这不是耸人听闻,只要大家有心,有眼,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千百年来在所有文化活动当中创造的一切,也是当全社会一心一意、奋不顾身向现代化的目标快跑的时候,被我们忽略,甚至被我们自愿、主动、毫不吝惜地抛弃掉的那一切。 时代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变     为什么今天我们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当前,从国/务.院颁布文件,到国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项目,一直到社会、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大进步。过去20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在经济方面,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中是罕见的。十几亿人的生活在这20年来得到了如此大的改变,如何评价这样的进步都不过分。但问题是,为了这个进步,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其中一些代价是应该付出的,还有一些代价是我们付不起的:破坏了环境我们还可以治理,但是如果我们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丢掉了,把历史中断了,把文化的记忆中断了——所有的这一切都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制性——它们都将一去不复返。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列飞速前进的列车,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张白纸,它就放在车窗旁边,只要车窗一打开,“嗖”的一声,就再也找不到这张白纸了。我还比喻说,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进步,踉踉跄跄、慌不择路—— 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跑到终点,不但爷爷奶奶偷偷塞到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的宝贝都丢掉了,我们还可能赤身裸体,成为了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却忘了我们是中国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些问题,也看到了这个危险的前景。中国的未来,不能仅仅是一个廉价的世界加工厂,13亿中国人,也不能变成一个没有民族文化的所谓“国际人”或者“现代人”。     但是,这个认识,也的确是在我们解决了物质、经济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才可能有的。就像在20年前讲环保没有人听一样,20年前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一句空话。十几年前,北京市禁止在市区内鸣放鞭炮,于是有整整12年,北京人过春节没有鞭炮可放了。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几十年来我们忽略了它,就像忽略了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一样。更准确地说,很多人讨厌自己的文化,想把它尽快地抛弃掉,而且认为抛弃掉我们旧有的传统文化标志着走向现代。这个现象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记得有一个记者采访我,问我“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当时说的很简单,我说:“决定了我们是中国人的,除了我们改变不了的生物基因,也就是我们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们的风俗、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所有的文化。”这个记者又问:“你能不能举一些例子,都有哪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时候我忽然想起我年轻的时候读鲁迅的一篇文章的感受。鲁迅先生在1925年,也就是80多年前,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因为这段话里面包含着的那种宏大气魄,也因为鲁迅在说这段话时四个字一句的短促节奏所造成的强烈动感,深深地打动了青年时代的我,以至于我现在还记着这段话。年轻的时候读这段话,热血沸腾,恨不得和鲁迅一起把这些东西统统扔掉。但是在鲁迅先生说出这段话80多年之后,我突然意识到,鲁迅先生当年要统统踏倒的,很多都是我们今天统统要抢救、要保护的东西。鲁迅先生没有错,我们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也会像那个时候的所有仁人志士一样对传统文化有这样一种偏激的感受,因为100多年来民族的屈辱,被列强瓜分、欺侮的耻辱,我们会把我们所有的疾苦都归罪于传统文化。从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到我们的艺术、宗教,那个时候通通要踏倒。而现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中却包括了这些东西。时代变了,人们的认识也在变。而这80多年里,我们犯了多少错误?很多被我们打倒,被我们抛弃的东西,仅仅过了20年,我们的态度就有了180度的改变。比如以前我们扫“四旧”,把所有的外国文学名著都烧了,但当8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文学名著的时候,王府井书店外排队买书的人里,就有许多当年烧书的红卫兵。80多年前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激烈的态度,而今天,形势已经和那个时候完全不同,所以,我们的态度也应该有所不同。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节日?老实说,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快没人过了。西方的情人节年轻人过得津津有味;圣诞节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节日,但是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已经沦落为所有的内容都被我们剥离掉,最后只剩下一个吃——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什么都吃。除了吃,其他的东西都被我们忘却,甚至被我们用法律的形式忘却掉。比如北京市以前禁止放鞭炮。当时,这让我想起曹操的禁酒令,他说酒可以误国,因此非禁不可。孔融跳出来唱反调,说酒能误国应该禁,自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所以还应该禁女人。曹操这才醒悟,发现酒和误国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放鞭炮与把孩子的眼睛炸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样。我们每年死于机动车事故的有十万人之众,却没有人提出要禁止机动车,只因为大家认为机动车有用,而放鞭炮和过年没用。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观点,造成了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漠视。 保护传统节日具有多方面意义     我们今天保护传统节日,起码有三个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延续历史。我们常常说,我们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化当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历史尤其是传统文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断裂了。我前些时候到印度,二十几天里,从大城市到农村,从新德里到菩提伽耶,居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印度妇女穿西式的裙服,她们穿的衣服档次、品位不同,但是都是印度的传统服装——沙丽。印度的音乐学校,教的都是印度的传统音乐。在印度,你想学西方的音乐,可以到西方去学,他们自己的学校始终在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但是我们就不是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把长城的砖块用来垒猪圈,不但可以把老宅子、祠堂统统拆掉,然后建成一模一样的水泥或红砖的现代建筑,认为这才是“新农村”!我们甚至还设计了北方和南方的农村建筑的标准图来推广。如果真的这样下去,再过10年,不但我们现在的中型城市、大型城市都一模一样,没有自己的风格,我们所有的农村也将一模一样,没有风格!前几天我到杭州去,从机场到杭州市区的高速公路上,两侧都是我们“先富起来”的农民盖的楼房:一个尖尖的顶子,上面插一个不锈钢葫芦,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而且一模一样。我忽然感到一种悲哀。我不是嫉妒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我更不希望他们永远过贫穷的生活。但是,难道这些不中不西的楼房就是我们的最终追求?而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这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地方!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地方!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地方!这是江南好风景,历代文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而这些我们在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中看到过的白墙乌瓦、小桥流水,现在完全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西塘、一个乌镇给人们参观。而现在所有这些残存的东西,都是因为贫穷,当地还没有来得及破坏!我们的下一代将不明白很多东西,从叔叔、婶婶到哥哥、姐姐——都是独生子女了,孩子们将不懂这些称谓。再过20年,我们的小学课本里将不得不增加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其实是很悲观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大同,但不是我们“同”别人,而是别人“同”我们。今天南京的一个孩子,和在北京、东京、纽约的青年人没有什么两样,一样上互联网,一样穿阿迪达斯的衣服,穿耐克的球鞋,看好莱坞的电影、世界杯球赛……但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已经中断。     第二个意义就是增加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语言和节日,而这一切都是文化。我们到美国看到美国人乡村里面到处挂着自己的国旗,他们的那种自豪感,是出于对自己的制度和文化的自豪。而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能够起到这个作用。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为自己的文化自豪,这种自豪感,永远是团结、凝聚、唤起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最核心的东西。二战时,当德国纳粹军队包围了斯大林格勒,前苏联到了最危险时刻的关头,斯大林曾有过一个著名的讲话。他用什么来激励这个民族?他没有说那些空话,他只是饱含感情地提到一些俄罗斯人的名字。他说,我们的民族,是产生了普希金的民族,是产生了屠格涅夫的民族,是产生了托尔斯泰的民族……就是这些创造了俄罗斯文化的巨人的名字,唤起整个苏联人民团结抵抗意志,最终保卫了斯大林格勒。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坚实的基础。我在台湾讲学的时候,曾经和一个倾向“绿色”的学者谈过一次话,我说:如果李白成了外国诗人、杜甫成了外国诗人、《红楼梦》成了外国小说,你真的愿意吗?他很认真地想了想,很困惑地说:这个……我还真没想过!     第三个意义就是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增强我们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光靠GDP,无法保证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先进的民族。大家应该看到,美国今天之所以在世界上一超独霸,不仅靠巨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更靠它的软实力,包括好莱坞电影,NBA篮球赛,流行音乐,以及众多的影星、球星、歌星等等。好莱坞大片通过美国的故事和人物传达出美国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审美标准,影响波及全球。当我们的青年人都说英语、吃麦当劳、过圣诞节,把去美国留学当成梦想的时候,当我们的许许多多的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节约每一个铜板也要把孩子送到美国的时候,当我们的青年人熟悉每一个美国球星的爱好、习惯,穿什么牌子、多大尺码的球鞋,甚至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一个西方流行歌星、影星的血型、星座和身高的时候,却不知道孔子是谁、《论语》是什么,我们拿什么来支撑我们自己的民族?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几年,一个叫亨廷顿的美国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在中国学术界也引起轩然大波。他直率地指出,在意识形态的斗争结束之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将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势力斗争的主要原因。不管我们同意还是不同意他的理论,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民族对世界影响力的大小,是和这个民族文化力的强弱成正比的。韩国就是用《大长今》横扫了亚洲,让人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刮目相看。过去,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经深深影响了韩国、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而今天,和这些国家比起来,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却是十分有限的。现在,是日本、韩国的文化“倒流”中国!     今天我们呼吁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认识,也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和伦理、道德。比如我们的春节,仅仅拿年夜饭这一个风俗来说,就蕴涵着许许多多的内容——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地,年三十都要回家团聚在一起吃这顿饭,这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饭,这里蕴含着我们民族对家庭的尊重,也蕴含着我们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吃年夜饭前我们要祭祖,我们要给双亲中逝去的老人摆一双碗筷。为什么?因为在这一天,普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要团聚。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亲情、我们的伦理道德。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用于战争,只是用来放鞭炮,这是我们近代失败与落后的原因。我倒是觉得,我们的祖先把火药用来表达我们民族除旧迎新的理想,表达我们的欢乐和祥和,比用来杀人要文明和进步得多!     最后说一句,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把我们的祖辈传给我们的东西,尽量保存下来,传给我们的后代。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我们不能在现代化之后,变成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连中国人都不是。这是我的希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3
为迎接鼠年来临,大连在星海湾广场竖立了5个形态各异并镶嵌霓虹灯的“老鼠”。 刘德斌 摄
2007曲艺新人新作汇报演出在京举行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6日对外公布,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随着《办法》的公布,传统节日放假时间已经尘埃落定,但如何才能过好这些节假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他们普遍认为,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与时代需求充分“对接”,是当务之急。  有了形式,还得多挖掘内涵  “法定假日”仅仅是一个开始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节日气氛越来越淡,年轻人不清楚这些节日的真正内涵。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有人戏称为:“汤圆”动辄败给“玫瑰”……此前,在诸多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日渐衰微的议论中,人们抱怨最多的,是传统节假日没有法定化。  “现在,这一心愿终于变成了现实。不过,有了假期,只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开端”,专家们强调,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天时”,它们能否兴盛,关键还在于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近年来在中国声势日壮的洋节并非法定假期,但是却日益红火,部分原因是其丰富的节日内涵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诉求。  专家认为,过节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是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欲使传统节日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部门、文化学者以及民众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挖掘节日内涵和具体载体上多下功夫。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这几个节日有着固定的形式、确定的主题和不变的民俗习惯。要过好这几个节日,首先要重温、复习那些与我们祖先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而不能随便给这几个节日穿插太多与商业内容相关的节目,或者是与节日无关的主题。“比如,除夕要吃饺子而不太可能吃蛋糕,中秋节是家庭团聚人月两圆的日子而不能随意过成狂欢节。毕竟,这些节日典型地代表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与固有的审美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许多人认为传统的节日年轻人会不喜欢过,其实关键在于怎样引导。比如说清明节,就是中国儒家“慎终追远”理念的最好体现,相信年轻人也不会拒绝这样一种亲近祖先的机会。同时清明还可以组织踏青,亲近大自然。另外,各地还可以进行创新,利用清明缅怀对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一个节日有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与如此多的形式,相信大家会喜欢。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中国人常用‘像过节一样’来形容美好的日子,节日中充盈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心理祈求。”他认为,要多从时代的视角揭示和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重视其文化含金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热爱和弘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  少些商业气,多点文化味  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  明年起,包括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在内的5个“小长假”,将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闲暇时光。专家们认为,要休好假、过好节,除了要维系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关键还是要想方设法激发群众的热情,特别是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  “传统节假日,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够真正活跃起来。”李汉秋说,古代过年过节一直很热闹,现在很多家庭在端午节时,可能只保留了吃粽子的习俗,但在古代远不止如此,比如赛龙舟就是一种群体性的竞技活动。他认为这样的活动现在依然应该得到大力提倡,因为这种活动很容易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也是最能够促进节日文化发展的。  纪宝成说,民间这些年虽然也在过这些节日,但最初的内涵与形式都已经淡忘了,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风俗习惯的整理与宣传力度。这些节日是属于群众的节日,只要发挥群众的创造力,相信一定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拥有与时代相一致的内容与形式。  冯骥才认为,将节日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现在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对一些传统节日没有什么概念。其实,在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名篇名句,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进行更多关于节日与民俗的教育。”  李汉秋表示,应推动民族优秀节日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介绍重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特色鲜明、内容健康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庆祝重要传统节日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传统节日的发展和推广,也需要商业文化的带动。通过新的、更好的节俗产品的开发,可以烘托过节气氛,但是也必须避免商业气氛过浓。专家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的监督和媒体舆论的倡导,同时也应注意传统节日习俗中的“去粗取精”。对于一些封建迷信或者不适应时代的习俗,要注意摒弃。只有这样,才能使节日文化健康长效发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4
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
1.理性价值;2.情感功能;3.娱乐功能;4.休假调整功能;5.社交功能;6.其他因素

2007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10JG002),于20106月底正式立项。

    课题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执笔:李新风)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发布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助性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就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未来发展而言,我们应该根据这些传统节日在各国影响深浅上的不同以及不同国家对春节等节日的认知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和传播方法。

——我们首先应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充分借助遍及世界各地的华人优势,带着我们民族“天人合一”“和合为贵”的价值追求,让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正走出国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青年学生对“春节前后的几天里都有一些讲究”的看法


1



3



4



5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



1.
很有意思,一定要有所了解,但不必膜拜遵从;2.很有意思,应该遵守和依从;3.繁文缛节,该舍弃;4.没有多少意义,但作为一种文化应保留;5.无所谓;6.系统缺失


    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接受必然以明确的节日文化自觉为前提。如图所示,在回答“春节前后的几天里都有一些讲究,对这些讲究您怎么看”时,回答“很有意思,应该遵守和依从”的占到了22.0%,回答“很有意思,一定要有所了解,但不必膜拜遵从”的占到了62.7%,两者相加,显示84.7%的学生认为春节里的“讲究(传统符号或仪式)”“很有意思”,这是青年学生对春节符号仪式具有较强文化自觉的体现。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个回答,其核心是“有所了解”,这是节日文化认知的自觉性;而第二个回答,其核心是“遵守依从”,这是节日文化责任的自觉性。“认知”与“责任”构成了青年学生对春节符号仪式进行接受的文化自觉性的双重要素。对青年学生而言,节日“认知”的自觉性要比节日“责任”高很多。

    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


3



1



2



4



5



6



64.6%



36.8%



51.2%



41.6%



19.8%



5.2%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有64.6%的受访者表示传统节日具有情感功能,如传统节日是增进和家人、亲人以及已逝亲人情感的纽带,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有51.2%的受访者表示传统节日具有娱乐功能,可以提供朋友聚会、旅游等机会。41.6%的受访者认为有休假调整功能。有36.8%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具有理性价值,如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学价值、人类学价值等。有19.8%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具有社交功能,可以提供办事送礼、社会交往的机会。

    人们关于“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造成冲击的感受与看法


16.0%



0.9%



23.3%



59.8%



3



4



1



2



1.
有,很强烈;2.有,但不强烈;3.从来没有;4.其他


如图所示,在问及“您对‘洋节’影响中国传统节日有无感受”时,认为“有,很强烈”的占23.3%,“从来没有”的占16.0%,而认为“有,但不强烈”者占59.8%。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承认“洋节”对传统节日形成了冲击,但有一多半的人认为,这种冲击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调查中呈现出的这种真实感受,相对理性而平和,与当前媒介与舆论中对“洋节”冲击传统节日的危言耸听有不少的差距。与之相同,人们对“洋节”冲击传统节日的现象所持的看法同样理性。人们在回答“圣诞节在中国大热,您认为对中国年节有无影响”时,认为“有影响,但传统春节仍是年节主体”的比例为66.2%;在回答“每年情人节越来越热闹,您的看法是”时,认为情人节与七夕节“两者可以共存”的比例为72.8%,而在回答“您觉得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将来发展趋势是”时,有68.5%的人认为“会继续存在,但会与中国传统节日一道发展”。可见,“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确造成了冲击,然而,这一冲突带来的却并非“洋节”对传统节日的颠覆,而是将产生更具包容性的节日观念和节日体系,这是关键。当前媒介报道与社会舆论一味强调“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冲击,在根本上是出于制造话题的需要,而忽视了人们在“洋节”与传统节日的冲突中所产生的文化包容。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5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呼吁和建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便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

  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的表现形态,它们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多彩画卷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考察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早在上古时期即已因生产活动、原始崇拜而初露端倪,后又随着神话传奇故事的融入,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渐渐确立。

  如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为缅怀纪念介子退而推行的禁火寒食的风俗,到汉代时,则成为民众普遍认同并参与追忆先人的特定节日。再如端午节,尽管有关其起源的看法多有分歧,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恶月恶日趋避说等等,但是,它渊源于先秦时期,定型并普及于汉代,乃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绵延不绝,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也恰恰是这种历史悠久性,使得传统节日能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发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人心、构筑民族心理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它们亦雅亦俗,亦庄亦谑,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会。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文化意识的自觉,传统节日中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逐渐变成纯粹庆贺意义上的日子。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伴随着相应的节日而成为时尚,广为流传,这就极大地吸引了普通民众关注并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从而全面拓展了传统节日的群众基础,使得它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活力与生机。像元宵节“何处闻灯不看来”、“花市灯如昼”的绚丽;清明节的“荐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的“画鹢回来合,大竞长江流。建标明取舍,胜负生死求”的奋发,都是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体现,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传统节日具有“寓教于乐”,凝聚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大融合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民族大融合、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也起到了无形但却是强大的纽带连结作用。换言之,许多传统节日不但是汉族民众的重大庆典礼仪,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拥有与庆贺的良辰佳节。如朝鲜族、满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更是这些少数民族热烈庆祝、愉快欢度的大喜日子之一。当然,这些少数民族除了欢度汉族的传统节日之外,也有属于自己民族特殊的节日,即使是过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各个少数民族也有不同于汉族的庆贺方式,其实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合而不同”的优良传统,传统节日在促进民族大融合,巩固民族大团结方面的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

  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传统节日得以形成的深厚土壤,它们作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形态,业已成为民族主体意识的主要载体与鲜明象征,是中华文化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寻根爱国意识。传统节日凝聚着浓厚的亲情、乡情、爱国情,是中华民族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集中体现。

  “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是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民族需要寻求解答的共同命题。传统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意识的形象诉求,也是中华民族寻找本根、尊老爱幼、爱家爱国诸多传统美德的具体诠释。我们知道,慎终追远,敬祖报本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本动力,在这方面,中华民族始终把以“孝道”教化天下作为政治伦理的核心原则。这种价值取向同样要在传统节日的庆祝纪念中反映出来。换言之,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其本质意义在于慎终追远,通过感激先人的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与归属意识。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实际上寄托了生者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反映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愫。至于重阳节登高赏菊,则是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等积极意识的表现形式,它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敬老尊长情感与美德的最佳机会,使得人们内心深处的报本情结得以舒缓、释放。可见历经千百年,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依旧是那么能够吸引无数民众来参与,来共庆,其谜底就在于这些节日是美好人性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美德懿范的缩影。

  亲情、乡情的扩充、放大,便是爱国之心的萌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发展、丰富,便是治国、平天下理想追求的提出。这种文化理想与价值取向,自然也是传统节日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端午节无疑就属于这方面的典范。屈原之所以被纪念,就在于他那种“既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不悔”的爱国情操值得歌颂,值得弘扬。可见,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主题之一,也是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凝聚民族精神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安定圆满意识。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毫无疑义,这种美好愿望必然在传统节日中得以强烈表现。春节、中秋节等良辰佳节的核心内涵,便集萃于家庭的团聚,生活的祥和,未来的美满。如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更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是夜,人们仰望着万里碧空如盘似的皎洁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生活祥和;而在他乡的游子,也同样会滋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沉思念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维系着人们对家园的感情,而它长期感化的结果,乃是使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播有了最深厚最有力的保证。另外,勤劳、奋斗、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等民族意识都凝聚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民仰头看”。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刚刚过去之际,我们从文化的视野,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对传统节日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发掘,对于我们在今天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添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6
北大教授高丙中:在现代条件下发展民族传统节日


    国家文化部办公厅于1月30日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紧紧围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不同主题,组织节日期间的各项文化活动。昨天,记者电话联系返乡途中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请他结合《通知》谈谈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路径。

    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文汇报:您是春运期间大迁徙队伍中的一员,所有奔波只冲着回家过个团圆年。今年的雪灾天气使不少旅客的回家路走得特别艰难,有境外媒体对中国人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依然保有的回家念头表示不解。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高丙中:文化有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前者如除夕守岁、阖家团聚,这种文化被我们的内心认同,成为内心的表达;后者如时尚,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往往要花钱享受,但用完了,就过去了。对消费文化,多一项少一项,我们总能够平静对待;但对于认同文化,一旦面临被剥夺的威胁,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更加拼力的维护。这也是雪灾天气下人们依然返乡心切的原因。

    文汇报:从您刚刚对文化的分类来看,民族传统节日属于认同文化。她们为什么会深植内心,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呢?

    高丙中: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她们的设置依据是阴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的美学取向和追求团圆的伦理观念。这种美好的情感不仅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体现。

    民族传统节日当下受关照

    文汇报:既然民族传统节日所体现的美好情感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她自然就会受到善待和保护,可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了她的式微,比如“年味没有过去那么浓了”。

    高丙中:这和我们民族曾经受到帝国主义势力伤害的历史有关。这样的伤害容易让我们以激愤对外,以激进对内,产生奋斗的压力的同时也产生着自我伤害的破坏力,破坏力直指传统。这也就有了“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在1967年至1979年之间,春节的假期被取消。不过,好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渐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通过找回自己来找回信心。善待民族传统节日的命题也终于从学术层面进入政治议程。

    文汇报:从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出台节假日调整新方案,再到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下所受到的关照。

    高丙中: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把民族传统节日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她们完全可以打造成当代中国的重大节日,成为我们善待自己传统、激发民族精神的代表作。就像《通知》里所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7
民族传统节日体现时代性

    文汇报:《通知》要求不断创新,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地方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推动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节日如何体现时代性呢?

    高丙中: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民族传统节日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自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仅会把她们当作“传统”加以尊重,还会积极地把它们放置在现代的条件下加以发展。而事实上,她们也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在新的舞台上获得新的发展。

    举个最简单的日子,以前过元宵灯节,灯的光源是蜡烛,现在则可以辅以现代的声、光、电手段,这就是时代性。在现代世界,一个民族要显示文化自信,标榜自己所钟情的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途径。这种特色运动项目要在本国有历史传统,有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最好有比较好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国人相信只有本国人玩得最地道,别国的人跟风也好,冷漠不解也好,都不能左右国人的信心和热情。赛龙舟是中国的一个较优的选择。赛龙舟是集体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俗心理的依托,所谓“不赛不发”。它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统和艺术的展示。这项运动如果能够在端午节日文化的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我们自然就保护了一项无可争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8
节日的意义及其内在精神
朱人求:节日作为各个民族在特定季节中举行的盛大纪念和欢庆活动,是人们调节自身生活内容和节奏的一种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和阶段性的典型生活模式。节日的意义深远,它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陈道远:节日有三种类型:宗教的、民俗的、政治的。对于宗教节日来说,节日具有人文关怀的意义;对于民俗节日来说,节日具有英雄崇拜的意谓;政治节日则体现国家强制力的喜好,国家强制力要保护谁,不保护谁。从节日的类型与其相对应的意义来看,节日都有着纯粹、单一的指向,它有着自身明确的标志,节日的内涵是不可增减的。过节的方式关系到实际人、物环境的变化,过节正是用实际的、具体的人和物来弘扬节日的意义、渲染节日的气氛。现在的某些节日,唱主角的不是节日意义,而是经济活动,这就颠倒了节日的主客内涵。
黄宁莺:宗教的节日是对已经消失的人物与事件的温习,人们通过温习获得自己的生活意义。在宗教节日中,人们的精神通过宗教仪式获得一种生命体验,获得生活的精神空间。民俗节日使过节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英雄主义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沉浸于幸福中,分享着英雄的情怀,分享着英雄情怀所带来的快乐,每一处活动都有成为英雄的感觉。政治节日则体现国家的强制力。国家强制规定的节日,都体现国家所要保护或关怀的对象,如教师节,体现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心。
朱人求:节日的分类多种多样。就个体生命而言,生命的成长总伴随着节日的记忆。人的一生每个阶段有不同身份与角色,从小到大,经历了儿童节、青年节、父亲节或母亲节、老年(重阳)节,透过这些节日,可以唤醒人们感受自己的重要性,也表达社会对儿童的关怀、对青年的期许、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老人的敬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陈道远:从社会分工看,我们拥有记者节、五一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建军节(军人)、护士节、教师节等,各行各业的人都非常重要,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些节日说明了工作的神圣性,也告诉我们每个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
黄宁莺:在时间的向度上,有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在空间向度上,有民族节日和世界节日(如联合国节日),或者说有“土节”和“洋节”,这也是节日最常见的两种划分方式。无论是何种节日,都给我们带来一种欢乐、祥和、热闹、喜庆、放松和休闲的气氛,节日是个性的表达和群体的狂欢,是对单调、紧张的日常生活的调节和反抗。
朱人求:在哲学的意义上,节日传递着生命时空的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正是我们生命时空体验的浓缩形式,它既是个体的体验,又是民族共同体的体验;它既是民族时间的体验,又是民族空间的体验。传统节庆带出的是一族人民的精神层次,它浓缩一个民族的精神,展示一个民族的追求,凸显一个民族的价值。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其文化精神的失落。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这一点,中华民族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
黄宁莺: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节日的意义承载取决于它的文化内涵。例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高尚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插艾草,洒雄黄酒等又有着驱除蚊虫的作用。此外,嫦娥奔月的传说在每一个中秋节都被描绘得十分动人,中秋意味着丰收、团圆和天人和谐。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更是点亮了每一个七夕的夜晚,它已演变为中国式的情人节。放炮竹吓走“年”的故事也是孩子们小时候过年时常听的故事之一。同样,西方的节日也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他们的重要节日往往与宗教有关,如复活节,圣诞节。
陈道远: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49
 一、日常生活场景里的情感人文关怀。毫不夸张的说,在山西崛起的诸多品牌里,双合成一直是引人注目的。尤是它的双合文化和其代表福喜文化,至今有它独特的品牌魅力。在今天全球化商业背景下极其不利于老字号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双合成却一年比一年壮大,在掌舵人赵光晋的带领下,把一个百年小店演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品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双合成的文化内蕴一直成为其开拓市场走向世界的主要利器,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们议论关注的焦点。它的品牌文化内涵折射出的对古老文明的忧虑,传承其优秀文明精华,使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是一个重情感懂礼仪的多民族大家庭。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固有的文化习俗,在日常生活细节里,总会发现这些习俗的闪光。比如坐月子,孩子满月,十二岁生日,六十七十做寿等日常隆重喜庆节日,以及时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更是人们来往迎送的一个情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双合成从其创立至今,一直秉承双合成福,双合成喜,双合成缘,双合成功的理念,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其产品的特性,也可看出其它的日常性,民俗性。娘家类,感恩类,文化主题类,喜庆类,这些产品从不同方面经从以亲合力,如娘家汤元,很容易给人一种家的感觉。这些百姓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食品,成了双合成企业的生存根本。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日常生活少不了的食品,也增加了企业生存的难度。但双合成硬是凭着百年优质的服务,精良的选料,人性化的做工方法,一百年来不懈怠,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成为太原人山西人中国人喜爱的吃食之一。创业艰难守业更难。而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现代商业浪潮下全球金融经济普通下滑不景气,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全国大批老字号步入绝境。不得不关门歇业。但双合成却逆风飞扬,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这不能不叫人佩服,不能不叫人思索。
  当今食品业的竟争已趋白热化。每个食品企业都在追求自己品牌的文化特性,放大自己企业在消费群体中的信息号码,从而达到对品牌塑造的最大化。内陆山西的经济并不发达,应该说不适宜这样的文化行为和创造,但双合成却走出去,寻经求宝,在产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做着自己和消费者精神文化的沟通。并创造着另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双合成。它通过企业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包装,借喜鹊、福喜、感恩等中国传统元素,创造出符合自身企业特色的双合文化,在加强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信息量的建设上,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给百年老字号双合成,以强劲的腾飞力量。为企业,为山西,乃至全国食品行业的品牌塑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延续起到了挽留普及作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春节,元宵节。这些时序节日里隐藏着中华文化和传统的性格与密码,是联结中国人情感和心灵的红丝线。它不仅承载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的火种,也是每个中国人生命和情感的符号。无论走到那里,这些节日都会让在外的游子想起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双合成做为一个食品企业,敏感的意识到自己企业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承载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双合成的手工时代开始终结,这就意味着一个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双合成渐具雏形。更换月饼生产线,月饼包装线,广式月饼开始走进双合成的产品序列。这就意味着双合成已经有意识在打造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文化了。面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洋节日的大行其道,双合成的月饼以“双合成的月饼-----世界的月亮”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影响,然后又是新一轮整体产品系列“感恩祈福”文化包装,给双合成的福喜文化品牌内涵和价值做了更完美的诠释,为山西地域性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国食品行业,尤其是月饼类企业创造了一个营销神话。而它的文化价值也日益彰显出中国人内心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为传统文化节日重回到中国人的内心起到了积极的普及作用。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当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节日到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家,是爱,是团圆。是深植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老家,这些节日打印着中国人生存和情感的密码,成为每个人生命血液的一部分。
  所以很难有一个品牌像双合成这样,在自己品牌的塑造上,那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然后以此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并在消费者与产品这间,链接起了强烈的文化情结。可以说,双合成的品牌文化,就是中国的福喜文化,中国的福喜文化,就在双合成这个百年老字号品牌的方方面面呈现着。这种品牌的审美认同,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意,对复活消费者对过去年代的记忆,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对越来越淡化的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起到了强化作用。双合成品牌的文化价值,就是对传统福喜文化的现代解读,就是对传统文化和谐命题的重新定位。仿佛告诉我们,走向现代化,就是不要忘记过去和过去的历史。
向社区举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1 17:56
{:soso_e10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2 18:07
原文地址:视频:百善孝为先作者:股海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2 19:01

原文地址:
分享视频:4、台湾2010最感人公益广告《母亲...作者:善解人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4 23:07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今天,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成为全国上下乃至全球华人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作出调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将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
    这是中国文化建设上的大事。它的意义重大而悠远,怎么估量也不为过。
    新年、清明、端午、中秋,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要说文,先得解字:“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当然,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り”,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4年,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中国有许多人感到震惊,有的地方甚至打出了“保卫端午”的口号。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我们深邃的民间里,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些许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崩坏、在消逝,抢救与保护它们,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三年来,每到端午节那天,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
    这三年里,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在空间上的体现是领土,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传统节日。
    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继承传统节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一、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我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有一年暮春,我们学校的学思湖畔正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景色,一群男生经过,其中一个指着漫天飞舞的柳絮问:“这叫什么絮?”没人回答;又一对情侣路过,男的道:“哦,蒲公英!”女的道:“对,蒲公英!”倒是同声相应。近日,在报纸上看到,有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秋天了,人们在地里忙着采油菜花。”油菜花是春天开的,而且也不是“采”的。我们的年轻人对大自然无知,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二、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
    我们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无庸讳言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人际关系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十分忧虑的现象。我们的邻里关系有些冷漠了,我们的电梯每每是有人而无声的世界,大家只好用摆弄手机来掩饰尴尬。一位同事告诉我:她搬到现在的住处也有三四年了,一梯两户,对门那家的千金没有对他们发过一丝声音、露过一丝笑容。她也曾主动示笑搭话,皆以失败告终——自讨没趣。我们的家庭关系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婆媳翁婿之间的争端官司,也常常见诸于报端。特别是所谓“代沟”的亲子关系,隔膜很深,有些甚至已不再是“沟”而堪称“峡”了。大学生小白领学习工作一忙,或者自己“翅膀一硬”,就搬出来自己住,嫌父母啰唆在家不自由,而后就不肯“常回家看看”了;做大人的则一味批评现在的年轻人不可理喻。
    年轻人与他们自己的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以我们的眼目所及,他们爱起来爱煞,吵起来吵煞,他们这一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是他们的“性别矛盾”——那些所谓的“玫瑰战争”,打起来一点都不比“阶级战争”和“民族战争”差。我们学校附近的那个公园,亭柱上有着许多刻字,在绝大多数“某某我爱你”之类的爱的誓词中,也会有“你去死”后面打着无数个惊叹号的,看了叫人惊心动魄。看样子,我们的人际关系中,确实也有着许多的病象。
    传统节日,历来就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直至今天,我们也幸好有传统新年,亲朋好友走动、沟通,有了一个极好的时间节点和平台。
    这里涉及到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引发了人们文化上的不安感,使人们普遍产生了认同危机。所以,“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变得更加普遍和迫切。列宁曾经说过:“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今天,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来想想过去,看看未来?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首先,它有时间上的优长,我们的许多传统节日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其次,它有空间上的优长,传统节日可以成为大江南北、港澳台与内地、中日韩越东亚汉字文化圈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话题。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你为什么投身在这一家而不是别家?你为什么嫁(娶)这个人而不是他人?你为什么和这些人一起上同一所学校?你为什么会选择住在这所城市这个地区?等等,人生旅途中有许多带一点神秘色彩的机遇,中国人把它归结为“缘”: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同窗缘等等。有人说,中国人碰到了解释不清的东西,就抛出个“缘”字来。
    “缘”字由三部分组成。“亥”的本意是猪,这里表示祭祀用的祭品。许多由“亥”字组成的文字都含有古代祭祀的意义,比如“家”字就含有一个屋顶下的人共同祭祀,也就是祭祖,祭奠共同的老祖宗。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有血缘者祭祖先,有姻缘者祭媒神,有地缘者祭同一地的保护神(比如城隍神)。每一个节日其实都有民间崇拜的含义,而且每每是复合崇拜。新年(元旦)有太阳神崇拜又有祖先崇拜,三月三有水崇拜又有高媒崇拜,中秋有月亮崇拜又有对一年丰收的感恩,等等。
    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节日是我们民族的祖先写在时间表上的“备忘录”,全世界的华人人同此心,都在阅读这份“备忘录”。一年中有这么多特殊的日子,我们吃同样的东西,举行同样的仪式和活动,实在是“我们感”、也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在维持着这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首先得“万众一食”。
    现代中国人也在过着这些传统节日的,可是,我们似乎更强调的只是血缘和姻缘,相对比较疏忽了地缘。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有必要向韩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运用传统节日增强“地缘”情感,应当是今后我们的地区文化建设的重头之一。
    现今,还有一些玩笑似地生发出来的节日,其中同样有“我们感”的意味存在。韩国人4月14日过“黑色情人节”,即没有情人的人们在一起喝黑啤,过自嘲式的“情人节”;中国人近年有把11月11日叫做“光棍节”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同“病”相怜的人们,在一起感受“我们感”的润泽。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酬一酬缘,深化一下感情,最理想的是:我家今年的鳗鲞是老家带出来的,剪一段给你家尝尝味;你家这回的汤圆是自己在石磨上磨的水磨粉,端一碗来让我享用。
    可惜,这些东西我们的超市样样有,却剥夺了我们原来的那点快乐。
    节日也是和谐夫妻关系、情侣关系的好时机。夫妻情侣之间,平时有个争吵怄气,谁也不肯先下台阶,那么,乘节日之机,作出一个表态吧:买一束花,说两句软话,“相视一笑泯恩仇”,不就释然了?就我们熟悉的爱情剧言,《白蛇传》中,白娘子跟许仙相爱在清明,端午“现”的白蛇“原形”,重新和好在中秋。苏州弹词里有非常著名的开篇“赏中秋”,歌颂的就是失而复得的夫妻恩爱;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也与节日相辅相成。《长生殿》“禊游”出的背景是三月三,敷演两人的初爱。后来反目,靠“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重归于好,最后,两人阴阳相隔,相思难已,终于在中秋节于天上“重圆”。这些寓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节日是可以用来调节情感、和谐爱情生活的大好时机。
三、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
    今天,人们的一些心理疾患,抑郁,狂暴,不快乐,幸福指数低,多是由竞争压力大、物质过剩、过度消费、享乐主义造成的。传统节日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治疗这些疾患的一贴药剂。回归传统节日,也就是在仪式上回到昨天。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两千年前大不一样了,但是,节日却维系着我们和祖先之间的某种联系:两千年前人们已经在某一天放鞭炮了,我们今天也放;两千年前人们在某一天吃粽子,我们今天还吃。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日就像是时间隧道,联通着古今,联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活在世上,怎么能忘本?如何能忘了昨天?怎么能不知道昨天是怎么回事?今天的人们,应该给昨天留一个位置。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个永恒的问题,我们须时时自问,时时解答,不然,心灵很容易失衡。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如今,物质丰富了,节日“特”在哪里?我觉得,可以“倒”过来做文章。
    如今,人们过日子太容易了,那么在节日里,我们就来一个不那么容易的仪式——我提倡DIY过节,自己动手。我们小的时候,过年的糯米粉都是自己在石磨上磨出来的,芝麻都是在石臼里捣出来的,后来下乡,饺子都是自己擀皮自己剁陷自己包的。这不只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问题,这里面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似乎回到了石器时代,明白了石头对于人类有着恩人一般的作用,明白人应当感恩,对给予我们粮食菜果的天地感恩,对养育了我们的父亲母亲以及所有的长辈感恩,对给予自己启蒙深造、培育自己精神成长的师长感恩。
    2005年,民俗学家在布依族集居的黔南州贵定县音寨考察发现,这里自1949年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刑事案件,这是在全世界都少见的一个奇迹。据当地人自己分析,这与当地从来没有间断过的传统节日有关。三月三、六月六等等,布依族人民的歌会开展得如火如荼。人们在节日狂欢中愉悦了性情,宣泄了压力,人的身心和谐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我国的江苏、湖南、安徽、贵州、四川和台湾省等地,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自己一个人或者和亲友一起,诸如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台湾则是未婚少女可以“摸秋”,无论是葱还是菜,只要把别人家的“偷”到手,就是好兆头,表明她即将遇到如意郎君。日本也有“摸秋”奇俗,多是孩子们玩的,他们“偷”别人家地里的芋头,或者用长竹竿扎人家供奉的江米团,“偷”来吃掉,都是不要紧的。
    “摸秋”这样的习俗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特别是少女、小孩不许偷,中秋夜,在这个特殊的时点,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浅尝辄止。见好就收。
    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
    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这,也许就叫“网开一面”吧!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们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推动力,推动着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民族与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它们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总之,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们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推动力,推动着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民族与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它们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总之,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
   
翁敏华  讲演者小传
   
    1949年生,浙江宁波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龚自珍》、《中国戏曲》、《关汉卿戏曲选评》、《艺术学》(译著)、《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等十三部。目前在研项目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东亚戏剧互动史》等。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共发表逾百万字,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日期:2007-11-1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