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改革让学生学习轻松有效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6 10:30
标题: 改革让学生学习轻松有效
改革让学生学习轻松有效
——江苏省南通市推进中考改革采访纪行
  ■本报记者 张以瑾 禹跃昆
  每晚10点左右睡觉,每周3节体育课,周末还可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离中考不到两个月,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三学生袁中原每天从容不迫。
  这样的毕业班生活并非偶然。2009年10月,袁中原刚上初中,南通市出台中考改革方案,从调整评价和录取方式入手,改变中考“以分取人”的单一格局。3年来,南通市不仅“改中考”,而且“改教育”,把考试制度改革成果定位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让区域教育从追求“品牌”走向追求“品格”的发展之路。
  用中考改革“撬动”教育改革
  为什么要从中考开始改?当初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大多是质疑的语气。
  “我们推进中考改革是很有价值的尝试,但也有一定的压力。”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坦言,中考出了问题将直接波及高中阶段教育,老百姓对教育期待很高,如果中考改革不能被他们接受,就不算成功。
  改,有压力;不改,也有压力。
  南通整体教育质量虽然不错,但课业负担始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前些年,市教育局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调整课程设置、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定期到学校督查等。
  “学生课业负担短时间有所下降,但一松懈又会升上来。这说明我们缺少系统的工作机制。”南通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顾志刚说,“以考为主”的评价制度和录取方式是“减负”难的根本原因。
  “中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就很难推进。体育课为什么经常被占?因为教师和家长都觉得,既然分数是唯一标准,还不如把体育课时间用来做习题。”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颇有感慨。
  以前,南通甚至有这种现象:很多家长中午不辞劳苦地往学校送饭,好让孩子把路上时间省下来看书。时间久了,有些孩子连路都不愿多走。
  顾志刚说:“中考改革其实比较棘手,除了要建立一套工作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校教育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引导家长观念朝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
  2009年10月,南通出台中考改革方案,并确立两点工作思路:一是不以减少考试科目、内容和简化考试程序为目的,不追求形式和声势,不搞颠覆性改革;二是注重发挥中考改革的杠杆作用,“撬动”教育改革和社会观念转变。
  中考改革让这里的教育变了样
  “中考是一次综合考查,不仅是看分数。”南通中学高一学生陆映睿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记者。一年前,她作为启秀中学推荐生参加南通中学自主招生考试。“先做100道选择题,学过的学科几乎都涉及了;然后是小组辩论,临时给题目。”陆映睿这次拿到一份入学“保险”——通过测试的推荐生,将获得所报考学校20分的加分资格。
  南通中学校长助理沈惠祥说:“我们主要看综合素质,比如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一些考分不是很高,但其他方面不错的学生也能被选中。”
  从2010年开始,南通市5所热点高中50%的招生名额按比例分到各初中校,由初中校按1.3∶1的比例推荐或学生自荐;部分特色高中按统招计划的3%招收特长生。今年,热点高中推荐生上升至60%。
  “学生能否获得推荐,综合素质评定和学业水平测试是两个重要依据。”启秀中学副校长吴裕良介绍说,南通中考的最大改变是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毕业升学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不再“以考难人”、“以分取人”。
  为此,南通市给每个初中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并把生物、地理、音乐、美术等列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初三前完成测试。在启秀中学,记者打开一名初三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容涉及道德品质与公民素质、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习惯与能力等六大类46项,按学期以多方评价的方式记录学生表现,并在毕业时形成终结性评价。
  “每学期只要有进步,都会进入评价,最终影响毕业升学。”启秀中学初三学生张宇诗发现,班上一些不是很擅长考试的同学,现在同样很有信心。
  多元化评价也大大调动了薄弱学校办学积极性。南通市第一初中是一所城乡接合部学校,以前“总是考不过其他学校”,现在每年有40%的学生升入热点高中,深受家长和社会好评。
  顾志刚说:“改中考是为了改教育。”南通市正在建立“最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现已完成德育、科学两门活动课程建设,2015年前将建成包括体艺2+1、综合实践、学科活动课程在内的“五大地方性活动课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6 10:31
减负落实了,改革就成功了  “通过综合改革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效果很好!”启秀中学副校长吴裕良说,体育的变化最明显、最有效,因为新中考方案把体育分值提高到50分,并把测试分解到每个学期。
  袁中原乐呵呵地说:“上了3年体育课,每人都有自己的强项。我的篮球绝对没问题!现在,锻炼身体成为大家的习惯,班上很少有人感冒。”
  记者在启秀中学操场看到,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正在练习掷实心球。在场的学生家长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想让孩子多运动,又怕影响学习。现在中考重视体育,初三每周还有3节体育课,我们举双手赞成!”
  “中考确实是‘指挥棒’,如果指向正确,就可以很好地指挥学校和教师自觉落实减负。”南通市第三中学校长朱全中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第三中学推出“三单教学法”:一是教师将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成“活动单”,用于课堂讨论、学生互动等活动;二是把课后作业设计成包含不同题目的“自助单”,让学生结合自身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三是学生、教师、家长通过“联系单”实现三方沟通。
  “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少而精’,每门课作业不会超过20分钟。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到老师那里领取‘自助单’,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和作业量。”初二学生张可可每晚8点半就能做完所有作业,有充足时间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张可可的班主任严莉说:“老师们都以研究的心态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尽量减少机械、僵化的内容,不把过多的压力放到学生身上。如果能把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让学生学得轻松,中考改革就成功了!”
  ■局长说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中考改革不是孤立的改革,除了评价和录取方式改革,还牵扯到方方面面。一方面,要改教师队伍的观念,以能力导向代替分数导向,既包括教师自身教书育人的能力,还包括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改民众观念,努力与家长取得共识,赢得家长对学校改革的支持和认同,包括对改革产生失误的包容。教育发展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大刀阔斧地搞一些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的改革。所有改革都是扣住孩子愉快、幸福、科学、轻松地发展与成长。我是一个乐观的教育工作者,从教20多年一直希望学生能轻松学习,相信明天的教育肯定比今天好!
  ■校长说
  南通市第三中学校长朱全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了空间
  2009年,南通中考第一次降低考试的难度,现在难度还在降,主要是去掉“繁、难、旧”的考试内容,这很符合新课改精神。中考改革对一线教师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虽然难度降下来,但并不意味着教育就没有区分度了,而是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区分其实很明显,需要平时多实践、多培养,不是靠突击能搞上去的。中考改革只是一个抓手和突破口,它为我们更好地研究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空间。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最终会提升教育品质,把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
  ■教师说
  南通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刘轶丹:改革也“考”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考改革需要课堂教学有相应的调整,这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方法,还要备学生,课堂要给学生更多空间,课后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教师尤其要适应两方面变化:一方面,减负是大势所趋,“少而精”的作业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也体现了教师的能力;另一方面,新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必须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新中考也在“考”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过渡,才能胜任当下的教学需要。
  ■家长说
  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三学生家长曹秀英:孩子学习有效率我们很满意
  我儿子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我感觉他整个状态还比较轻松,每天最晚不超过11点,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平时打球、跑步之类的体育运动他也在坚持,双休日还能看看电视。这主要得益于两件事:一是中考改革使考试难度有所降低,而且考查方式更全面了。比如,学业水平测试早在他上初二时就通过了;体育50分,我儿子基本能得满分。二是现在老师上课和布置作业都很注重效率,“满堂灌”、“题海战术”都没有了。孩子学得轻松有效,作为家长我们很满意。
  ■专家说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董洪亮: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南通中考改革首先是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响应,也是对发展性评价制度的积极探索,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是对改革考试内容繁难、评价标准单一、录取方式僵化的传统考试方式的突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办学。再其次是着力从整体上优化学校的办学行为,有利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从整个中考方案的架构和中考的推进方式来看,南通中考改革体现出创新的品质和务实的态度。
  《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6日第1,5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