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育:忍不住的感叹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17:21
标题: 教育:忍不住的感叹
教育:忍不住的感叹
凌龙华

教育繁荣的背后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当整个社会都摆出这么一副为教育“砸锅卖铁”的献身姿态时,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退路”可走?我们的孩子还有什么选择可言?宠物是怎样死的?一句话,是宠死的!宠物幸福吗?说到底,“幸福”的宠物是可怜到连恨的权利和撒野的自由都被剥夺了的。当三代宠爱集于一身时,成长的幸福也就被淹没在无边无际的期待中了。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繁荣,把教育从“田园”推向了“工场”。繁荣,把教育现代化为“流水线”。教育的繁荣,把“人”都包装成了“材”。繁荣的教育,最终却把“这一个人”都铸造成了“这一群人”。胃被填实了,脑也被灌死了。人才初长成,早早成了材的人,都成了最终找不见人的“材”。事实上,眼下繁荣的中国教育,无疑已膨胀成了一种规模生产、竞技运动与政绩工程。
“数位化”生存,让教育成了急行军,让师生成了不假思索的应召生。教育还能闲庭信步吗?还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吗?

百年树人从容为先
教育只是一种专业。教育必不可少,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教育大有可为,教育也需要无为。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教育的两端不是物而是人,是活生生、发展中的人。
百年树人。教育注定是草根性的事,是终身的事。教育急不得,慢慢走,欣赏啊。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气象和风度。基础教育界流传最广、误人至深的口号便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教育是朝夕间的事,那没错。百米赛跑,容不得你慢,赢的当然是起点(甚尔抢跑);但成长是悠长的事,就算置于竞争态势,也该是万米马拉松赛。一瞬与一点,有必要斤斤计较吗?
我们实在有必要不断追问这样一些教育的元问题: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教育,应该做些什么?为了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出发点;做些什么和怎么做,是教育的作为,也是教育的智慧和“功德”。
教育能否从容些?是不是可以“无为”些?须知,教育是“育人”的事,是“做人”的事,也是“人做”的事。如果当了一辈子教师,只是无私地燃烧了自己,只是兢兢业业地播洒了厌学的种子,那么,教育还有何用?教育的神圣何在?说句过激话,今天教育(主要表现在教学上)的某些无为与超脱,或许正是学子明天最有作为的酵母和催化剂!走得太急,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以致最后回不了家。因此,教育应该呼唤“从长计议”、“从容迈进”!

生活、自由和梦想
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是一种体验。可以遗忘黑板上罗列的知识要点,但难以忘怀回答问题后老师淡淡的一笑。难怪大教育家陶行知要忠告“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也难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会断言“忘了学校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
教育的可悲就在于教育与生活的“剥离”,就在于自以为是地凌驾于生活之上,成为受教育者的“身外事”。这种本末倒置的作为,让教育失去了灵魂,让受教育者饱受了“读书之苦”。童年牺牲了,梦想与青春消逝了,一个个灿烂的梦和一段段美丽的青春都被埋压在“读书”下。
有教学无教育,有教育无生活。这不是真教育。
真教育是哺育,是催化,是唤醒,是超越。
教育不是“运动”,更不是工业化操作、流水线作业。教育是田园式的,是庭院式的,是生长,是守望,静静地流淌着智慧与思想。这就是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教育的实现,亦即教育“回家”,最终的归宿可能只是“一个人的村庄”。
应当让教育成为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富有诗意和追求的生活。分数教育让孩子的眼睛过早被近视与功利圈定;为分数而教育也让教师的诗情与创意流水一般匆匆消逝。星空灿烂就因为上帝让每颗星都独特而愉快地闪烁,田野,扁舟,漫步,郊游……教育绝不可打着“为了学生”的幌子而把书本外的一切“野景”屏蔽!
教育的追求是人的解放和自由,教育绝不能缺失甚至驱逐梦想。诗与哲学就是白日做梦,痴人说梦;发明与创造就是异想天开,想入非非。没有梦的青春是苍白的,不会游戏的学习是残缺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营造“必要的乌托邦”。能不能让安全关在校园内的学生都有点小小的出格,让青春期的男生每天痛痛快快出上一身汗——运动一场,让多梦时节的女生每晚倚窗片刻——在童话与星星的世界徜徉一程?

教育需要大而“化”之
中国古代把教育内容分为“小学”和“大学”。“大学”即“大道”,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贯穿《论语》的主题就是“做人”。不懂这个道理,就会“小学而大遗”。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思想,有才能没德行。这样的学者、人才,纵然已成教授、“大腕”,以文化的DNA鉴定,也是“大学”没毕业。大学是终身的,“我的大学”就是自我修养,就是终身学习。
教育的路径是“化”,是“以文化人”;教育的宗旨是“立人”,是立大写的“这一个人”。每一个学习者或教学者,都是唯一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彼此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因而,它是生动的,开放的,宏大的,从容的。它不会“斤斤计较”,也不必“轰轰烈烈”。
从教育生态场走出的,是各得其所的“文化人”,他有自己的规划,他有自己的“一技”,他珍视自己独特的价值,因而,他是“成功”的——无论学历的高低、职业的贵贱、贡献的大小。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有品质(严格地说是保持了品质)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人民希望的、满意的教育。
学校教育要允许学生质问两个“价值问题”:读书幸福吗?读书理应保障必要的“幸福指数”,无论对学业完成后的未来,还是正在努力中的现在。读书成功吗?读书也可以谋求相应的“成功系数”,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这都是权利,也是回报。
没有脱离教育的教学,也没有脱离教学的教育。教育的灵魂是文化。文化没法速成,文化全在积淀。这就是“化”,这就是“育”。

教与学的路径
真怀念每天一节的自修课。那时,在乡间中学,自修课是名副其实的学生自修,教师们一般都不进教室,完完全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学还原为学习,把学习内化为自修。它带给学生的是最生动的过程体验、最主动的情景创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磨练、自主拓展。遗憾的是,随着教育发展的加速,“自修课”改名为“自习课”,数量骤减,其实质也蜕变成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
有效教学果真有效吗?当今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乃至负效,让国人转身捡拾起由绩效管理思想孵化出的“有效教学”理论。在我看来,有效教学的“效”体现在显性的量上,即教学投入与产出的有效、高效;体现在隐性的质上,即保证教育完整,保持教育品位的长效、优效。有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有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的核心场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鲜亮标志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变“知识传递”为“知识建构”,变“教得”为“学得”、“习得”。

教与研的风景
教育生活是活生生的,教育科研也应该是多样并多彩的。教育科研的流程是否可以这样描述:走进教育现场,透视教育现象,聚焦教育对象,发现教育问题,生成教育课题,开展教育研究,反哺教育生活。教育科研之所以让中小学教师“想说爱你不容易”,关键在于科研并没有与教育“亲密接触”。中小学教育科研要和谐推进,最简捷的方法就是“让科研回家”:回归教育,回报课堂。拆除樊篱,让本是同根生的“教学、科研”重新合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提供事实借鉴和理论支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砌阶,实现“教、学、研”三位一体,催化“师、生、校”共同发展。
教育科研面向的现场是丰富的、变化的(典型场景为课堂教学与校园生活),教育科研面对的对象是独特的、发展的(主体为学生和教师),它有别于“物”的研究,有别于“物理性”的科学分析。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应当在“润物细无声”中,通过实践与反思,借助叙事研究和行动探究,生成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特有的“行走式”风景。
实践是经验、反思、感悟、构想的源泉。中小学教育科研要的就是这种来自教育现场反哺教育实践的“田野式”、“草根性”研究。对于“现场”、“现象”的呈现,叙事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方式。通过叙事研究,把场景描述出来,让思想的火花闪现出来,在看似平易中,给人启迪与震撼。叙事研究如荡漾湖面的扁舟,轻捷、自然,与教育生活水乳交融,极能为一线教师亲近并驾驭。

专业发展与读书
如果把教师的专业发展锁定在“专业”上,那么,教育的境界是可怜的。如此“专业化发展”的运作,只能是“精致化管理”和“绩效化考核”,其结果也只能是为文凭而学习、为职称而奋斗、为一两分的平均成绩而耿耿于怀。更有可怜者,为了一纸聘书,竟累死在没有自己一点血脉的论文、论著上——全身心抱养别人的思想孤儿!教育者为“教育”所役,沦为知识的守财奴,狷狂不羁的“民国教授”不见了,挥斥方遒的“五四青年”没有了。今天的教育或可喜,或可悲,均源于此。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似乎在“管”与“考核”的同时,也要“放”与“宽容”一些。首先,不能忽视教师的正常生活。现在的教育,在让学生得不到自由空间的同时,也让教师日渐丧失了“私”空间。不能从容地读自己想读的书,不能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不能保证正常的沐浴霞光月色的家庭生活……凡此种种,教师又怎能“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其次,不能漠视教师的自由成长。如果让“教师的专业教育”沦为另类应试,那么,“专业成长”无疑是强加到教师头上的“强化训练”。其结果,除了某些平均数字的增大,就是教师的个性和诗意消逝。
对教师而言,读书是最自然、最淡定的研究方式。读书的视野有多广,教书的境界就有多高。读学科专业的书可以提高实力,读教育艺术的书可以增添活力,读文化修养的书可以增加魅力。苏霍姆林斯基在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时,一万遍地告诫:“读书,读书,再读书。”用读书提升自己,用读书反哺教书。读书是最经典的另类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可行的“终南捷径”。
展读教育名著,千万不能数典忘祖,特别不要忘记了中国的“两子”——孔子和陶子(陶行知),不妨把孔子的《论语》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并列着读,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牵连着思考——这也是教育研究的一种,而且不拘一格,风景独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