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汉语,别在自己的故乡走失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9 01:08
标题:
汉语,别在自己的故乡走失
汉语,别在自己的故乡走失
2011年12月16日
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郭玥
“按姓氏笔划为序”的说法正确吗?“很大型的超市”、“很雪白”、“很红彤彤”都是不正确的说法?“空穴来风”原来指什么?“赔笑脸”而不是“陪笑脸”?“前三甲”到底是不是前三名?字母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在外国人汉语比赛中战胜国人之际,在怎样看到外来“字母词”“入侵”的疑问中,你除了擦擦你久违的语文课本的土,恐怕还需要这样一本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该书作者杜永道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报》原主编,退休后担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刊物《语言文字》责任编辑。作者将近十年在各类媒体开设专栏期间,读者提出的关涉语文常识的问题分门别类,追本溯源,一一做解,最终整理成《缺失的语文课》这本书。该书共分为七个大块:字词句解说、近义辨析、读音辩证、标点用法指误、汉语拼音问题解惑和关于汉字汉语的常识,共250个对当下汉语使用的疑问,并附有浅谈口语交际和幽默秘诀来帮助理解。
前不久,央视总编室电话询问作者杜永道,在其当天晚间将要播出的纪念“五四”的晚会中,大学生合唱歌曲《毕业歌》的字幕中有一句:“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中,应该写“增涨”还是写“增长”(应是前者)。而后不久央视总编室又来询问,
赵本山
小品中的“wà凉wà凉”中的“wà”怎么写(查方言词典,确认应写“瓦凉”)。而后作者参加一个会议,立法部门在会上拿出许多组近义词,请语言学者给他们辨析一下……这一桩桩事情显示:渴望正确使用词语,已成为新时代滚滚而来的一股新潮,成为文化生活中的一项当务之急。
但是,更深沉的原因显然还并不在在里。2005年,外国人在汉语比赛中战胜中国人,显示汉语在世界受到重视,在本土却陷入莫名其妙的困境。汉语学习为何遭遇“内冷外热”的尴尬?在高调向外输出,以汉语发挥中国“软力量”的同时,汉语为何正陷入“墙外开花墙内不红”的怪现状?中国人学习英语热情如火,许多青年学生,被指责为“英语六级,汉语初级”、“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
今天我们秉笔手写的时候,写错字的情况仍不少见。作者在书中多次举例,如常看到把“冒充”的“冒”的上部写成“曰”,也常看到公章上把“北京市”的“市”刻成“巿”。可见正确书写字形仍然是现代人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城市仍在扩容,但文明却面临绝版,“补课”越来越多,你“落下”的也越来越多。不妨用这样一本书来检测检测你的汉语水平。不要面对桌上堆积如山的英语考级试卷,让母语在“被爱遗忘的角落”而瑟瑟发抖。
不妨让我先来透露一点。书中开篇“第一问”:“按姓氏笔划为序”这一随处可见的说法正确与否?首先,按照规范的写法,“笔划”当写作“笔画”。但即便是而“按姓氏笔画为序”也不宜采用。原因如下:表示按照字的笔画数目多少来排列姓名的先后次序,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姓氏笔画为序”,另一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而“按姓氏笔划为序”明显是把两种说法混到一起了。而笔画数相同的字,则依笔顺,以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为序来排列。
汉语是我们坚固不可撼动的底牌。当电视上活蹦乱跳的留学生们操着不同口音喊着“我爱汉语我爱中国”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你身体里的某一部分在慢慢冷掉?善于造词和变法子使用的网民们,请你慢下来喘口气,坐下来看看书,等等你拿渐行渐远的汉语魂。诚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但你依然可以送他这本书,别让汉语离她越来越远。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